- 相關推薦
2022小學素質教育工作總結
總結是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進行分析研究的書面材料,它可以幫助我們有尋找學習和工作中的規律,因此好好準備一份總結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總結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2022小學素質教育工作總結,歡迎大家分享。
2022小學素質教育工作總結1
學校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以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四有"新人為已任,確定了德育的先導.學校發揚"團結 奮進 求實 創新"的精神,大力加強德育工作,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學校在今年通過了自治區德育達標驗收;現將我校開展素質教育的幾點做法和所取得的成績總結如下。
(一)更新教育觀念,牢固樹立九年義務教育的責任感
首先,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價值觀和人才觀。國際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實現兩個根本性轉變,最大障礙不是資源問題、資金問題,而是十幾億人口素質問題。因為實施素質教育是關系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的重大問題,實施素質教育是一件緊迫而偉大的教育工作。學校提出"以教學為中心,以質量求發展"的指導思想,以培養"四有"新人為根本出發點,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以"加強基礎,發展個性"作為實施素質的基本原則。堅持以人為本,逐漸打破以學科知識為中心的教育體系,構建以人的發展為中心的教育體系,以促進人格發展、認識發展和身體發展,"五育"并舉,各科教學一起抓,好、中、差生一起抓,開辟課內外兩個課堂,實踐"減負增效"、培養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生活、學會勞動、學會健體、學會審美。
其次,堅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教,民主辦學,按制度辦事。學校以《教育法》、《教師法》、《九年義務教育法》及教育主管部門頒布的教育行政法規和文件為依據,規范教育行為。加強行風建設,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堅持走群眾路線。
(二)建立一支高師德、業務精的師資隊伍
俗話說:"名師出高徒"、"什么樣連長帶有什么樣的兵"、"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這些都從某些方面說明只有高素質教育的教師,才能成為學生學習生活的楷模,才能塑造更多高質量的人才。首先,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教師職業道德是師德教育最重要內容,學校以《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為內容利用教職工會議,教研組會議組織開展學習、討論、撰寫學習心得。學校以"師德高,師風正,師紀嚴,師表端"作為師訓,來鞭策全體教師。廣大教職工能以師德規范為準則,無違法違紀行為。全體教師堅守崗位,以校為家,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學中,形成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的良好教風。
其次,加強教師業務培養。學校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其重點就是青年教師的培養。學校制定青年教師培養的"三、六、九"工程,即三年以內成為合格教師,六年成為骨干教師,九年成為學科帶頭人.
(三)加強教研教改,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⒈選準課題、樹立典型、以點帶面、逐步推進
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單"、"窄"、"死"等弊端,即教學內容單一,方法單一,范圍窄視野窄,教法死板、守舊,教師重于灌輸,學生的主動性受到壓抑,自學、自立能力較低。學校經過深入的調查研究,認識到必須從課堂教學入手,構造一個與素質教育相適應的現代
化教學模式,促使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和諧地發展,提出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線"的教改指導思想,以優化課堂教學過程,改革教學結構入手,要求各教研組均有教研或教改課題,除了教師本人撰寫論文外,更主要的是把思路及理論實施于教育教學之中。以課堂教學和學法指導為實施素質教育的突破口。為確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提高教學質量,實現減負增效。學校堅持從主渠道入手,探索高效率課堂教學的教改課題,經過實踐探索,總結出"課堂教學高效率"的九大原則:⑴注重認知過程;⑵注重主體作用的發揮;⑶注重教法運用、學法的掌握;⑷注重時間科學利用;⑸注重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使用;⑹注重創新思維,實踐能力的培養;⑺注重滲透育人思想;⑻注重立體教學創設藝術氛圍;⑼注重整體發展,人人參與。抓課堂教改和學法改革同步推進,制定學法改革要做到四大轉變的要求:⑴從被動聽課向勤思多問轉變;⑵從側重結論記憶向重視認知思維過程轉變;⑶從應付或完成老師布置的書面作業和及時復習與超前預習轉變;⑷從簡單記錄板書向善于捕捉老師授課中自己所缺乏的或被誘發出來新的.思維亮點并及時記錄轉變。
教學的九大原則的實施和學法改革的四大轉變使素質教育在課堂教學中落到實處。
⒉面向全體,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分類推進
首先,著眼整體發展,實行分層管理,分層教學,分類推進。一個學校素質教育水平的高低的重要標志是學生整體發展水平。學生學習基礎、接受能力等方面參差不齊,如果用同樣方法,同樣要求對學生進行教育,必然挫傷后進生積極性,又抑制中上學生的進取心,造成有些人"吃不飽",而有些人"吃不消",浪費教育資源,影響整體發展.
其次,立足個體成長,發揮個性特長。每個人的個性,素質有差異,教學模式不能千篇一律,作為基礎教育,學生個體以"合格+特長"為培養模式,學校根據學生興趣、特長,成立不同學科的興趣小組,不僅有文化學科,又有體、音、美、書法等學科的興趣小組,各學科興趣小組活動也全面展開,利用課外活動時間集中輔導開展活動,學校還舉行各種競賽,支持鼓勵學生參加各級各類學科競賽,均取得顯著的成績。
再者,重視扶差工作,力求共同進步。后進生轉化是教學中一項長期、艱苦、細致的工作,是一項關系到學校穩定和整體辦學水平提高的重點工作。首先要端正對后進生的看法,要求教師要有愛心、耐心、細心,要做到"好的學生是老師掌上明珠,后進學生是老師的朋友",糾正克服對后進生幾種不良心理:⑴偏袒心理,⑵急躁心理,⑶懲誡心理,⑷權威心理。其次,建立后進生幫教制度。每學年班科老師與后進生相掛鉤,實行"一幫一"任務落實到人,建立后進生檔案,進行跟蹤管理,每學期科任老師要寫書面總結,后進生轉化成效記入教師個人業務檔案,作為考評教師業務工作的一個依據。
總之,我校真正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思想。
(四)建立教育工作評價方案和激勵機制
教師的教育活動是一種辛苦的腦力勞動,應得到充分體現,才能使之獲得自身價值的肯定,激發成就感,建立公平合理評價辦法,從而將教師這份職業真正內化為追求實現自身價值的事業。學校構建了健康有序的競爭機制,激勵先進、鞭策后進。
⒈制定班級管理和科任教師教學業務量化細則,實行班級和教學目標跟蹤管理。班級管理細則分成班主任工作和班級管理兩個部分,由年段長、政教處負責考評,其結果作為評選先進班級,優秀班主任和班主任調整的重要依據。
2.建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關注學生全面發展,以德、智、體、美等方面綜合評價學生為基礎,充分體現個體差異,注重學生的個性、特長和發展潛能,使之適應素質教育要求,推進課程改革。
我校通過制定一系列考評辦法,激發老師教育教學熱情,形成良性高效競爭機制。在對教職工的"德、能、勤、績"方面的考核,注重側重于"德""績"的考核。全校絕大多數的教職工已形成暗中競爭的意識,近年來的中考成績能初步體現出教職工投入教育教學工作的較佳效果。
(五)創設良好教育環境,堅持全面育人方針
人的發展,除了遺傳因素和自身努力外,還受環境影響。青少年心理不穩定、不成熟,可塑性強,環境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更明顯。學校精心設計,全面構建良好的育人環境,把學校、家庭、社會三者有機結合起來。首先,創設美觀幽雅的校園環境。學校建設宣傳欄、學科園地專欄、圖書室、閱讀室、辦好校園廣播,宣傳標語、開展多種多樣課外活動,舉辦校園文化節、田徑運動會,舉行各種專題講座等活動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其次,建立寬松和諧的人際環境。在校內開展尊師愛生教育,文明禮儀教育,堅持排脫"師道尊嚴"的束縛,嚴禁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搞好教師、學生、家長三點一線的關系,成立家長委員會、家長學校,建立老師家訪制度等,讓全社會都關心和支持學校推行素質教育。
2022小學素質教育工作總結2
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關乎國運興衰、民族昌盛。高度重視下一代的教育和培養,努力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質,是我們祖國歷來的優良傳統,也是黨和國家事業后繼有人的重要保證。而學校是育人的主陣地,作為小學教師的我們,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承擔著教育主渠道的重任,所以,我們更要扎扎實實的`學習相關理論,豐富自己的內涵,提高自身的素養。
小學時期是一個人道德品質形成和道德教育的關鍵時期。為此,我們要整合各方面資源,以學校為主導,密切聯系學校、家庭、社會,在發揮家庭教育的特殊作用和利用好各類社會資源,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服務的同時,
要充分發揮學校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主課堂作用,切實把德育工作擺在素質教育的首位。要抓住學校教育這一主渠道,以尊重為前提,以體驗為途徑,以"從增強愛國情感做起,從確立遠大志向做起,從規范行為習慣做起,從提高基本素質做起"為主要內容,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未成年人"的原則,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未成年人正處在長身體、長知識,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逐漸形成的特殊階段,要堅持分層次有步驟地正面引導,
對小學生重點是規范其言行,培養其良好習慣;對中學生重點是加強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教育,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以及積極向上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要按照實踐育人的要求,以體驗教育為基本途徑,精心設計和組織開展內容鮮活、形式新穎,吸引力強的道德實踐活動,多用生動典型的事例,多用喜聞樂見的形式,多用疏導的方法、參與的方法、討論的方法,增強教育活動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力求做到寓教于樂,寓教于學,寓教于知,
切實把德育工作做到學生的心里去,不斷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此外,班主任是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教育的重要實施者,更要嚴格要求廣大班主任牢固樹立起"育人為本、德育為首、注重實效"的教育觀。"德高為范",教師只有先以德修身,才能真正做到為人師表,達到言傳身教的效果。要認真落實小學生守則和日常行為規范,建立小學生思想道德行為綜合考評制度,使學校德育教育進一步制度化、規范化。要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拓寬素質教育思路,組織好各種課外興趣小組,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和實踐能力,為小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必要條件。
2022小學素質教育工作總結3
近幾年來,學校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確立了"以人為本,注重校本,為教師成功搭臺,為學生發展奠基"的辦學理念,發揚"自主 文明 博學 創新"的精神,大力加強德育工作,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學質量,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回顧這些年的工作,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規范管理
(一)更新教育觀念,深化教育改革。
首先,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價值觀和人才觀。堅持以人為本,打破以學科知識為中心的教育體系,構建以人的發展為中心的教育體系,以促進人格發展、認識發展和身體發展;堅持"五育"并舉,各科教學一起抓,好、中、差生一起抓,真正實現"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一切為了學生";堅持開辟課內外兩個課堂,實踐"減負增效",以培養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生活、學會勞動、學會健體、學會審美。
其次,堅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教,民主辦學,按制度辦事。學校以《教育法》、《教師法》、《九年義務教育法》及教育主管部門頒布的教育行政法規和文件為依據,規范教育行為。
(二)健全制度,完善體系。
學校建立了校長負責下的德育、教學一體化的層級管理網絡,明確各處室、教研組、備課組的職責。建立和健全各處室之間的例會和聯系制度,構建以學校章程為主線的評價體系,形成了"兩條線、三途徑"的層級管理網絡系統。"兩條線":一條線為"教務處——教研組——備課組——教師",其核心一環為教研組。各學科每周固定時間、地點開展活動,通過傳幫與相互交流引領教師提高課堂質量,幫助學生高效學習;另一條線為"政教處——年級組——班主任——學生",班主任居于重要地位,并更多地從學習的目的、意義、方式、習慣、個體差異等方面對學生作出正確的引導。"三途徑":一是學校領導與骨干老師組成"督導團"進行的隨堂聽課。二是多渠道了解家長和學生的意見。三是各處室之間的例會和聯系制度。一是行政例會制,每周一第一節課進行一次行政例會,學習上級文件精神、匯報各塊情況、安排后期工作、商討解決實際問題;二是政治、業務學習例會制,每周一放學后為政治學習時間;三是教研組例會制,六大教研組長每周定時召集該組成員針對本組內出現的教育教學問題進行討論,尋求解決的辦法,研討本組的教研課題,月末教師集中學習制,針對一個月的工作,總結經驗,查找問題,及時通報、整改,突出實效。
(三)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綜合素質
首先,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教師職業道德是師德教育的重要內容,學校以《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為內容利用教職工會議,教研組會議組織開展學習、討論、撰寫學習心得。以"師德高,師風正,師紀嚴,師表端"作為師訓,來鞭策全體教師。廣大教職工能以師德規范為準則,無違法違紀行為。全體教師堅守崗位,以校為家,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學中,形成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的良好教風。
其次,加強教師業務培養。學校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制定并實施了"136910"工程,即一年入門,三年達標,六年骨干,九年拔尖,十年成為一方名師。第一,珍惜每一次培訓的機會,組織部分教師去參加培訓學習,組織青年教師參加各學科教學觀摩課、聽課,積極開展組織校本培訓等等。第二,每學期初都組織全體教師參加以學校為培訓點的全員培訓,以骨干教師和中青年學科帶頭人為主,以上課,聽課、議課、觀看教學錄象、寫心得體會等培訓形式,提高了培訓工作的水平。第三,在實施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工作中,組織教師開發課程資源、整合教師資源,通過撰寫符合當地教育資源的校本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更趨靈活多樣。每節課教學后,全體教師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都能進行反思,提出改進的辦法,并在學校教育教學研討活動上交流研討,大大提高了培訓的實效性。
二、狠抓常規
教學是素質教育最基本的實施途徑,如果離開或忽視教學這個主渠道,素質教育就不可能落到實處。因此,推行素質教育必須把改革的觸角延伸到教學領域,打一場教學內部的"攻堅戰"。我校以教育科研為先導,整合教育資源,改革課堂教學,培養有創新意識的高素質人才。
(一)、抓好一個網絡建設,確立教改特色
學校領導深入教育科研第一線,積極參與和指導教改實驗,校長及中層干部都承擔和參與教育教學課題研究,形成由校長領導——教務處、教科室管理——教研組、課題組落實的.教科研管理網絡。把著眼點放在課堂教學中,把創新教育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目的,提出以激發學習動機為前提,以知識結構為基礎,以思維訓練為中心,以多向信息傳遞和多種器官協調活動為過程的課堂教學改革指導思想,并同時將其作為衡量一堂好課的標準。初步形成主體性教學特色。
(二)、做到兩個落實,完善制度。
一是校本教研活動落實。為了使教科研工作扎實有效,學校制定了《教研活動制度》,每周一次教研例會,每次教研活動要做到"兩有"(有活動計劃,有研究課題或專題),"三學"(學先進教育理論,學先進教學方法,學各地先進經驗),"四定"(教研活動或集體備課定時間,定內容,定中心發言人,定記錄人),"五研究"(研究課程標準,研究學生、學法和教法,研究教材重點與難點,研究教學目標與分層作業設計,研究考試質量分析)從而使教研活動落到實處。二是個人措施落實。要求每個課題組成員加強理論學習,做好"三個一"工程,即:備好一節優秀素質教育教學設計,上好一節素質教育示范課(公開課),撰寫一篇高質量的素質教育論文,每學期進行一次展評。
(三)、采取三項措施,深化教學改革
一是研究學生學習方法,注重學生學習過程。我們積極落實教育教學常規,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落實"三講、三不講",就是:講重點,講難點,講易錯、易漏、易混的知識點;學生已經會的不講,學生自己能學會的不講,講也學不會的不講。探討教學環節設計的科學性,突出方法、聯系、思路的研究,構建高質高效的課堂教學新模式,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在教學時間設計上,堅持"三壓一擠"的做法,即壓縮講課時間、壓縮作業量、壓試題難度,擠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自主、探究與合作學習。加強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抓好閱讀、朗誦、作文,開展學習常規大比武活動。
二是嚴格教學管理。我們認真貫徹素質教育方針,嚴格執行國家課程計劃,開足課程課時,規范"兩課兩操",為學生全面發展奠定基礎。面向全體學生,對各類學生因材施教,建立了后進生教育幫扶制度,并設置了教育幫扶卡,將每個后進生承包給教師個人(此為教師工作量化考核內容之一)。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嚴格控制學生到校時間和學生在校時間;嚴格控制作業量;嚴格按規定選用教材,訂購教材、教輔用書、學具等,教師不得擅自為學生訂購其它教學資料;節假日、雙休日不組織學生集體上課、補課。
三是開展實踐活動。廣泛成立興趣小組,有鼓號隊、文藝、體育、繪畫、英語、信息、手工等多項興趣小組,星期二、四第七節課開展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興趣與特長,課內外教育緊密結合,促進了學生的健康發展。學校組織學生參加各級各類文體活動,拓寬學生展示的舞臺,讓學生通過活動激發了興趣,培養了個性,發展了特長,在廣大群眾中得到好評。每年"六一"節,學校表彰品德優秀、學業優良的學生,實行德育"百人獎",營造出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學校堅持國旗下的講話,弘揚愛國主義旋律;突出班隊主題活動,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打造書香校園,利用好圖書,組織學生借閱,利用電腦建成校園鈴聲系統;組織觀看愛國主義教育影片,對學生進行行為養成教育;在紀念日、重大節日開展形勢教育;通過系列活動培養學生的良好品德和高尚人格,在潛移默化中養成學生文明行為習慣,使學生整體素質得到提高。
(四)、優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提高教學質量,關鍵在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組織對課堂教學的研究,是學校教研工作的永恒主題。"自主學習"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品質,教學中積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意志,自主、自覺地調控學習情緒和學習策略、學習方法和學習技術,使學生了解和掌握一些科學探索知識的方法,從而促使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的健康發展。通過反復實踐和試驗,將初步形成 "自主預習 ——自定目標——自主探究——自學反饋——課堂檢測"的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該模式的實施,必將更大限度的體現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實現其自主地、主動地學習與發展。課堂教學是課題研究的載體,是課題實驗的主陣地。幾年來,我們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深入研究,積極探索,努力構建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的課堂教學模式,從課前、課堂、課后三個環節提出指導意見,通過不斷總結、反思,求得教學創新和獲得最佳效益。
(五)、重視體育衛生工作,促進學生身心健康。
學校認真貫徹執行《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學校衛生工作條例》。增強法規意識,按照課程標準開足體育課,確保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時間。完善兩課兩操制度、學生體育競賽制度、體鍛達標評估制度等。繼續抓好乒乓、籃球、象棋等傳統項目的教學與訓練,不斷發展;開好運動會,組織好群眾性跳踢、拔河、廣播操評比活動,抓好訓練點。堅持課堂教學與業余訓練相結合,提高訓練質量。學校衛生工作做到領導重視,組織落實。每年一次的體檢工作,做好以保護視力、預防近視為重點的學生常見病、多發病的預防工作。有計劃開展急性、慢性 傳染病的防治和控制,切實履行對學生健康監測的職責,使學生增長了衛生知識,養成了衛生習慣,凈化了校園環境。
三、拓寬德育渠道
我校始終注重德育工作,通過"三線一圍"德育工作網絡,全方位抓好德育工作。"三線"即德育工作的三個組織者:德育處、班主任、少先隊大隊部;"一圍"即營造育人氛圍。
德育處作為學校的一個職能處室,肩負的主要任務有兩個:一是負責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在學生教育方面,德育處抓好德育序列主題教育,月有主線,周有側重點,對學生多角度地進行品德教育。二是負責班主任的培訓和管理工作。我們對這支隊伍建設十分重視,學校通過學習培訓、定期組織主題班會觀摩、召開班主任會議,加強了班級間工作經驗交流,促進了班級工作整體提高。
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組織者,也是學生品德教育的責任者,更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力量。班主任主要通過晨會、班會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還定期與問題學生談心,走進學生心靈,倡導"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方式,實現心與心的溝通,使學生的心理潛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整合,人格與個性日趨完美。
少先隊以少年兒童中的先進分子來影響和帶動全體少年兒童共同進步。大隊部開辦"紅領巾廣播站",精心策劃每周的國旗下演講,融合理想前途教育、愛國守法教育、誠實守信教育,使之變成教育學生的大課堂;有計劃有針對性地組織策劃主題鮮明的班會;借助公民基本道德規范開展形式多樣的思想品德教育;開展"滴滴清泉滋潤心田"活動,號召學生讀名人傳記、講名人故事、唱校園歌曲,樹立正氣。
學校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和環境建設,注重校園文化的熏陶感染作用,發揮環境育人功能。整修裝飾校園,建造了草坪花壇,校園整潔干凈,花草樹木茂盛,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綠樹環繞的操場、潔凈的校園、朗朗的讀書聲、充滿人文氣息的板報、櫥窗設計以及走廊標語、名言警句名人畫像醒目高懸,學校每一塊地方都是育人的場所,形成了健康文明的育人氛圍。
在實施素質教育中,我校做了大量工作,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贏得了社會各界的認可。但也還存在一些問題,如個別老師對素質教育內涵仍未理解,素質教育觀念仍未轉變,教學方法依然比較落后;課堂教學個案研究還不規范,教學反思需進一步完善;今后我們將進一步加強理論學習和實踐探索,更新觀念,提高認識,立足校本教研,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和教師教學過程的研究,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