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信辦數字鄉村建設總結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網信辦數字鄉村建設總結(通用7篇)
總結是事后對某一階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們思考,因此我們要做好歸納,寫好總結。總結怎么寫才不會流于形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網信辦數字鄉村建設總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網信辦數字鄉村建設總結 1
根據《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20xx年數字鄉村發展工作要點》等文件精神,開陽縣教育局認真貫徹落實數字鄉村建設發展工作,現將20xx年數字鄉村建設工作總結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扎實推進鄉村教育信息化。積極籌措經費,按照有關要求配齊、完善學校設備,全縣所有中小學校教室及部分功能教室均已安裝多媒體教學交互系統(班班通),實現多媒體教室全覆蓋。教師計算機、學生計算機數量達到國家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標準要求。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廳等對聯網攻堅工作的要求,我縣已于20xx年全面實現了中小學(含教學點)寬帶網絡接入率達到100%、出口帶寬達到100Mbps以上。20xx年度,我縣教育信息化設備設施采購及運行維護等共投入資金1500萬元,主要實施項目為五中二期工程教育信息化設備采購、蔣家寨小學部分信息化設備采購、陽光食堂監控平臺系統融合、學校一鍵報警系統接入、20xx年學校網絡運行維護費和陽光食堂監控服務費、各學校更新采購教育信息化設備等。
(二)積極依托各級教育資源平臺,獲取優質數字教育資源。依托國家教育資源平臺、省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市教研平臺等獲取數字教育資源。我縣中小學專任教師及適齡學生已全部注冊貴州省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其中中小學專任教師注冊2791人,適齡中小學生注冊2.87萬人。
(三)依托活動競賽,實現數字教育資源共建共享。組織信息技術教學應用成果作品暨貴州移動“和校園”杯教師技能大賽,共收到教育技術論文、優質課、教學課件等作品590件,推薦參加市級競賽354件,獲市級獎項102件;組織推薦作品參加貴陽市教師教學技能大賽--第三屆(20xx)中小學教師微課應用暨競賽活動,共上傳作品1066件,參賽作品652件,推薦參加市級競賽391件、獲市級獎項作品245件;組織學生作品參加貴陽市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上報作品24件,獲獎14件。組織教師作品參加貴州省“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共收到曬課作品248件,推薦參加市級競賽99件。
二、20xx年工作打算
(一)提高硬件設施水平,全面更新農村學校老舊教育信息化設備。計劃投入資金5000萬元,用于更新中小學校特別是農村學校的多媒體教學交互系統(班班通)540臺、學生計算機2110臺,教師計算機1520臺,建設錄播室28間;對新建七小、八小、實驗小學配置教育信息化設備,對開陽一中省級示范性高中復查評估配備教育信息化設備。
(二)分層開展培訓,提升教師信息化運用能力。通過國培、省培、市培、本級培訓等,開展對中小學校長、專任教師的信息化應用能力培訓,促進教育信息化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
三、"十四五”期間發展目標
大力實施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努力實現“兩全三高一大”,探索“互聯網+”條件下的.人才培養新模式,著力構建基于信息技術的新型教育管理、教育服務模式,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預計在20xx年前,投入資金1.9億元,配齊新建校教育信息化設備,更新原有老舊設備,按照有關標準配齊學校錄播室、多媒體會議室,逐年推進數字校園、智慧校園建設。
網信辦數字鄉村建設總結 2
今年以來,縣根據市推進5G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工作部署,全力貫徹落實市關于《市5G通信基礎設施專項規劃(20xx-20xx)》等文件要求,積極響應“加快云改數轉、推動高質量發展”號召,積極探索高效率推進機制和有效舉措,有力保障了全縣5G基站建設的順利推進。截至11月份,縣共建成并開通5G基站521個,完成率88.01%,位居五縣(市)第二位,僅次于長豐縣。現將有關工作總結如下:
一、前期工作總結
1.強化組織領導,明確職責。為加強組織領導,統籌推進5G基礎設施建設,加速5G產業發展以及在垂直行業的應用,經縣政府同意,成立了以分管副縣長為組長,21個縣直部門、鄉鎮園區分管負責人及5G建設運營商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推進5G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為5G建設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領導小組主要職責是貫徹落實國家、省、市有關5G建設的工作任務;
協調解決5G建設推進中存在的相關問題;
督促和指導全縣5G建設目標責任考核工作;
督促各鄉鎮園區、縣直相關成員單位5G建設工作任務的落實等。
2.定期調度協調,跟蹤反饋。縣推進5G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充分認識到5G建設的重要性、緊迫性,建立5G工作推進反饋機制,針對5G建設過程中各建設單位反映的疑難雜癥,認真梳理、逐條記錄、跟蹤協調、逐項解決。領導小組組長組織召開推進5G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會議3次,針對高校落地難等專項對接會2次,及時學習傳達省市關于推進5G建設的.最新部署要求和扶持政策,通報全縣5G建設工作進展情況及存在的問題,并對下一步工作進行全面布置安排。根據項目建設推進情況,領導小組辦公室召集各相關單位召開專題推進會,系統收集各基站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領導小組文件印發5G基站建設問題交辦單,對匯總梳理的52個問題,明確責任單位和辦理時限,逐個問題確保按期銷號,確保基站建設順利推進。
3.著力紓困解難,全力推進。圍繞5G建設涉及的宣傳推廣、項目審批、公共資源開放、供電保障、通信設施保護等重大問題,明確各成員單位及屬地鄉鎮園區的職責,由各單位制定1名班子成員專門負責協調保障,做到任務明確、責任到人。個別5G基站落地難等問題由分管副縣長親自帶隊,現場協調;
建立縣5G建設工作微信群,及時傳達交流各項工作信息,加強建設單位與各職能部門之間的橫向聯系,形成工作推進合力,及時解決5G工作推進過程的具體問題。截至11月份,累計落地難站點55個,已解決47個,下剩8個已經完成對接并達成初步意向;
需開放公共資源站址8個,已解決7個,下剩1個已達成意向即將進駐施工;
有條件“轉改直”站址83個,已完成24個,受阻19個。
4.多措并舉,廣泛宣傳。利用電視、廣播、微信平臺等媒體,加大宣傳力度,加強5G通信科普知識學習,組織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5G活動,讓5G科普知識真正走進千家萬戶,減少群眾對5G基站輻射的恐懼和誤解,保障5G建設的順利推進。縣會同中國電信分公司、中國移動分公司等服務商及相關鄉鎮園區多次組織5G知識進社區宣傳活動,發放宣傳手冊、宣傳5G科普知識。截至11月份,共組織5G知識進社區宣傳活動9次,發放宣傳手冊450余冊,參加人員630余人。
5.加快5G組網,推廣運用。持續推進5G和寬帶網絡建設,加快5G獨立組網(SA)建設,在實現5G網絡全覆蓋的基礎上,加快推進重點區域深度覆蓋和各區功能性覆蓋。目前已形成覆蓋縣城城區、經開區、大學城等重點區域的5G網絡藍圖,5G網絡開通區域覆蓋率已達98%,服務5G用戶超過25萬戶。積極推進5G應用落地,與先進企業、小區開展深入合作,目前已推出“智慧社區”、“智慧工廠”等多個5G智慧技術應用。三河鎮的5G+AR觀景、市振華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的5G+視頻會議、新寧供應鏈智慧工廠、美的暖通開展5G智慧工廠和5G智慧生產管理應用實驗等5G商用已在穩健運用。
二、下一步工作計劃
一是持續加強5G科普宣傳。將5G科普宣傳納入政府目標考核和工業發展目標考核范圍,制定5G宣傳實施計劃,落實鄉鎮園區5G知識宣傳管理責任。
二是進一步加強服務保障。由縣5G領導小組牽頭,督促經信、發改、市場監管、公安等部門依據職能統籌協作,依法查處5G建設中的亂加價、亂收費、破壞電信設施等違規違法行為,對于性質惡劣的,通過新聞媒體予以曝光,并納入征信管理,為5G建設提供堅強后盾。
三是著力加強溝通協作。移動、電信、鐵塔3家具體建設單位加強與屬地鄉鎮園區及相關職能部門之間的及時溝通,尤其是做好與具體對接單位的有效溝通;
縣5G辦進一步加強與3家建設單位的對接,適時召集相關部門召開專題會議,協調解決疑難雜癥;
壓實工作責任,成立專門協調小組,責任明確到人,切實做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確保圓滿完成市政府下達的年度目標任務。
四是強化推廣運用。全面提升我縣網絡帶寬,實施“千兆入戶、萬兆入樓”的光纖覆蓋計劃。推進骨干網互聯節點的IPv6(互聯網協議第6版)升級,實現IPv6骨干網網間高效互聯互通。以網絡優勢帶動垂直行業應用發展,加快鄉鎮集中區域、工業園區5G全覆蓋建設,推動遠程醫療、無人駕駛、5G智能工廠、5G高清視頻傳輸、智慧養老等5G運用。
網信辦數字鄉村建設總結 3
“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后,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作出“加快推進數字鄉村建設”的重要部署。我們要牢牢把握數字技術創新發展新機遇,推動數字技術同農業發展、農村治理和農民生活深度融合,為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堅強科技保障。
助力發展現代農業。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離不開產業振興,離不開農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關鍵是農業科技現代化。”把數字技術貫穿農作物耕、種、管、收等各環節,推動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服務數字化改造,帶來的不僅是農業技術的革新和農業生產力的提高,更是農業經營模式的深刻變化。比如,運用北斗定位、人工智能科學管理農作物,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借助二維碼技術,可實現農產品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互聯網+農產品”可以促進農產品銷售。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在尊重農業生產規律基礎上發展數字農業,促進農業在生產決策、過程管理、產品質控、經營體系、金融支持、消費服務等領域改革創新,全面提升農業生產智能化、經營網絡化、管理高效化、服務便捷化水平,以數字化引領驅動農業現代化,不斷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提升農村治理水平。
“要用好現代信息技術,創新鄉村治理方式,提高鄉村善治水平。”加強鄉村治理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要完善黨組織領導的鄉村治理體系,推行網格化管理和服務,做到精準化、精細化。數字技術具有精確、精準、精細的優勢,能夠適應鄉村人員流動加快、鄉村治理單元細化等新情況,提升鄉村治理科學性、時效性。通過將不同領域數據聚集融合,數字技術還能吸納更多主體有序參與鄉村治理,助力鄉村共建共治共享。比如,在微信公眾號公開基層黨務、政務、村務信息,村民通過手機就可以及時了解;惠農政策宣傳、好人好事評比,村民在微信群里就能參加學習、參與投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需要發揮好數字技術的支撐作用,以鄉村治理數字化驅動鄉村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助力建設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善治鄉村。
改善農民生活質量。
不斷改善農民生活質量,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題中應有之義。增加農村公共服務供給,提升農村醫療衛生、公共教育、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水平,是改善農民生活質量的重要路徑。數字技術具有豐富的公共服務應用場景,能夠有效提升農村公共服務供給的數量、質量、覆蓋面和可及性,使農民生活更加便利。目前,“最多跑一次”“不見面審批”等在線服務模式在許多鄉村推廣,網上辦、馬上辦、少跑快辦,大幅提高了農民辦事的便捷程度。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需要依托數字技術完善農村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加強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擴大農村光纖網絡、移動通信網絡、數字電視等的覆蓋面,保障和推動“互聯網+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覆蓋,推進合適的涉農事項在線辦理,使農村公共服務通過云端走向每個家庭、每個農民,真正讓農民“少跑腿”、讓數據“多跑路”,從實實在在的生活質量改善中體會數字技術帶來的便捷與實惠,不斷增強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網信辦數字鄉村建設總結 4
數字鄉村既是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內容,也是鄉村振興的發展方向。自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數字鄉村戰略以來,國家先后印發了《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規劃(2019—2025年)》《數字鄉村建設指南1.0》等重要文件,為農業農村數字化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宜賓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宜賓將打造國家數字鄉村試驗區,加快建設數字鄉村,提升城鄉數字基礎設施一體化水平。
宜賓在探索數字鄉村建設方面取得一定成效。興文縣成功入選首批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地區,也是全省唯一入選《數字鄉村建設指南1.0》代表性案例的試點地區。“鄉村振興一張圖”、數字鄉村和數字商務進農村工程等項目也在規劃實施推進中。然而,數字鄉村建設是一項全新的、系統的重大工程,在推進過程中還面臨一些困難:一是基層干部數字意識淡薄;二是建設資金保障不充足;三是前期數據采集工作任務重。
推進試點 打造宜賓特色
一是總結推廣經驗。總結興文縣等地數字鄉村試點的建設經驗,形成縣域數字鄉村建設標準。逐步在全市開展數字鄉村建設試點,實現農業生產、經營、交易和鄉村治理數字化,推動宜賓現代農業強市邁出更大步伐。二是突出地域特色。針對各地鄉村產業、鄉村治理、應急管理等實際情況和具體需求開展數字鄉村建設,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數字鄉村建設亮點。三是營造良好氛圍。采取多種形式,及時對數字鄉村建設工作進行全面宣傳報道,總結推廣成功經驗,營造有利于數字鄉村建設的良好氛圍。
共建共享 整合數據資源
一是協助數據采集。數據采集是數字鄉村建設的`重要工作,需要鄉鎮、村兩委、企業等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與配合。二是整合數據資源。借鑒高縣“智慧城市”的建設經驗,整合現有的“雪亮工程”、森林防火、自然災害等監控設備數據,融合氣象、水利、交通、環保等傳感設備數據,實現數據資源橫向共享。三是下沉數據權限。拓展數據使用范圍,將數據權限下沉,盡可能實現市縣鄉村四級政府的數據共享,實現數據縱向共享。四是增加數據黏性。以需求為導向,在數據更新、關聯等領域下功夫,盡可能滿足相關政府部門及其他使用者的訴求,提升用戶留存度,提高數據使用效率。
健全機制 形成工作合力
一是加強頂層設計。市級層面,由市網信辦牽頭,統籌制定數字鄉村的建設方案、標準規范,分解落實任務。縣級層面,成立工作領導小組,由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推進區域內數字鄉村建設工作,制定試點建設實施方案。鄉鎮層面,結合實際,責任到人,落實到位。二是構建協調機制。建立聯席會議和定期匯報制度,強化網信、財政、發改、農業農村、鄉村振興、商務、應急等部門間的協調溝通,保障數字鄉村建設財政資金投入,及時協調解決重點、難點問題,保障項目全面、有序、高效推進。三是強化考核激勵。完善監督考評激勵機制,將數字鄉村建設納入縣(區)政府年度工作考核,命名表彰數字鄉村示范縣、鄉(鎮)、村,激發工作熱情,提升工作效率。
強化保障 加大資金投入
一是加強財政補貼。通過市縣兩級政府的財政補貼,加大對數字鄉村項目的惠民補貼,讓數字鄉村建設深入民心。二是成立專項資金。由財政支持,探索成立專項建設資金,各部門根據需要積極爭取上級專項資金,保障項目建設。三是用活社會資本。為參與數字鄉村建設的企業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更寬松的市場環境,鼓勵社會資本投入。同時,亦可通過發行數字鄉村專項債的方式,拓寬融資渠道。 (作者單位:中共宜賓市委黨校)
網信辦數字鄉村建設總結 5
我鄉xxx村為xxx縣確認的26個新農村建設試點村之一,全村1304人,三個自然村莊6個村民小組,2236畝土地,其中水田1330畝。種植業是我村主要產業,以稻、麥、豆為主。在過去的一年里,在全國新農村建設大好形勢鼓舞下,在縣委、縣政府及縣新農村辦的領導和支持下,在中央提出的新農村建設二十字上下功夫,緊緊圍繞“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這個總體要求做文章,在這一年里我們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1、理清建設思路,立足當地實際,穩步推進新農村建設
理清建設思路就是確立村民為主體,政府為主導的思想,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政府責無旁貸,但是光靠國家給錢還不行,還要發揮農民這個主體作用,充分調動廣大村民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堅持以農民受益、村民參與的原則,政府通過引導規劃,政策支持、典型示范的方式,克服兩眼向上,等、靠、要,一切依賴政府掏錢的思想。
我們在2007年按照縣政府新農村建設基礎設施建設標準,修了681.4米下水道,標準為寬50㎝,深60㎝,磚砌結構,混泥土預制板蓋面,總造價81768元,由村民各戶配套資金52316元;村莊進戶(戶戶通)37戶,總長606.9米,總造價39448.50元,由村民各戶配套資金2124.50元,另外在低洼地填土,下水道土方開挖等工程中,村民也都積極出錢、出物、出勞力。
立足當地實際建設新農村,建成一排排寬敞整潔的農村別墅,無疑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和最直觀的體現,是廣大農戶非常向往的,但是這要以經濟基礎作支撐的,我們認為一定要從實際出發,充分考慮農民的承受能力,既要盡力而為,又要量力而行,把僅有的錢花在最需要最實用的事上,正是出于這種考慮,我們廣泛籌措資金,在縣物價局等單位的支持下為吳巷、xxxx兩個村莊安裝了16盞路燈,大大的'方便了群眾,得到了廣泛的贊許。還為吳巷、xxx兩個村莊的道路兩旁栽上了300棵松樹,為美化村莊環境,提高村民生活質量起到了很好效果。
穩步推進新農村建設就是在工作中我們不搞行政命令不搞貪大求全,急于求成,更不搞大拆大建,盲目攀比等花架子,違背村民意愿,在作好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后,先后拆除了28戶路邊露天廁所,16戶廢棄畜舍,維修改建了4戶住房,使村莊道路兩旁的村民居住環境得到了改觀,得到了群眾的支持。
2、抓硬件建設不松,抓軟件建設不放,長效機制更要跟得上。
所謂的抓硬件建設就是以上我們為村民辦了大量的實事,給村莊面貌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顯著變化,僅有這些還是不夠的,我們還要繼續創造條件,建設體育、娛樂、文化場所、數字電視、自來水、垃圾站等生活公益基礎設施。
所謂抓軟件建設不放就是“鄉風文明,管理民主”,在發展農村經濟,改善村容村貌,加快農村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更要注重提高農民生活質量,提高農民文化素質和文明程度,大力倡導計劃生育、優生優育、遵紀守法、鄰里和睦、助人為樂的新風尚,積極參與基層民主政治,依法行使公民的民主權力。
新農村建設是一項偉大而堅巨的任務,不能滿足短期內取得的一點成績,我們要建立一套常抓不懈鄉村工作機制,創造條件,加大投入,努力取得相關單位和村民的支持,使新農村建設天天有進展年年有變化。
新農村建設由于各級領導力度大,投入精力多,在過去的一年里取得了顯著的效果,路修好了,水電暢通了,路燈亮了,環境美了。但是這只是外部表現,還不能算是完整意義上的新農村,建設新農村經濟是基礎,生產發展是首位的,在20xx年新的一年里,我們要在種植、養殖和勞務輸出上下功夫。在種植業上,利用xxx村水源較好的優勢發展優質高產糯稻。在養殖業上,以三名科技副主任為示范,帶領部分戶養殖在花園湖邊養雞、鴨、魚、蟹等,爭取年產值50萬元。組織好勞務輸出,建立有資質的服務體系,爭取每年輸出勞動力300人,增加收入20萬元以上。
在20xx年中,努力完成好上級交派的各項工作,使新農村建設再上新臺階。
網信辦數字鄉村建設總結 6
“數字鄉村”工程主要是通過建設信息網絡體系,為各級黨委、政府實施科學決策提供依據,為農民提供及時、高效的信息服務,實現農業和農村信息化,應用現代信息技術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解決“三農”問題,發展現代農業,實現農民增產增收。根據盛市、區政府的安排,沿江鄉在上級各級組織的精心指導下,通過沿江全體干部職工的共同努力,歷時40多天,“數字鄉村”基礎信息離線錄入工作已圓滿完成,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三項措施,強保障
為了確保全鄉“數字鄉村”建設工程的順利實施,一是成立了由鄉長任組長、分管副鄉長任副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對這項工作實行直接領導協調,并要求各村委會成立相應的工作領導小組,全力配合工作人員進行數據、圖片的采集和錄入,鄉人民政府與各村委會簽訂了工作責任制,實行一票否決。二是從各站所和村委會抽調了26名業務骨干分成數據采集、圖片采集、軟件技術、數據錄入、圖片處理、質量審核和后勤保障七個工作小組,實行分片包干、責任到人、協同合作的方式開展工作,并從學校和各站所抽調了電腦硬件、數碼相機、車輛等設備,為工作組各項工作的開展提供保證。三是從鄉財力中劃撥了10萬元工作經費,用于缺口設備、辦公用品的采購和后勤保障,確保了工作的順利啟動。
二、四個明確,定目標
為了確保各項工作做到目標明確、有的放失地開展,9月12日,鄉黨委政府結合楚雄、玉溪試點單位取得的成績,召開了各村委會文書和抽調工作人員會議,結合沿江實際,一是明確總體思路,通過“數字鄉村”工程的實施,展示沿江農村社會經濟發展和新農村建設取得的成績,反應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把網站建成服務沿江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窗口和新載體。二是確定了10個村委會、65個自然村和鄉級機構共76個單位為網頁制作基本單位。三是明確了工作步驟,把整個工程建設工作分為籌備、數據圖片采集、審核、錄入、校對、匯總上報六個階段。四是明確了工作任務。根據抽調人員特長把工作人員分為六個工作小組,按六個工作階段分別明確了各階段工作目標任務。
三、三個統一,提效率
一是在籌備階段成立了組織機構,抽調相關工作人員,完成了數據采集人員的業務培訓,統一了指標、口徑和采集方法,9月20日全面完成數據采集工作;二是在數據采集組采集數據的同時,完成了數據錄入工作人員的培訓,熟練掌握離線錄入軟件的操作,并利用投影儀對圖片處理小組進行圖片處理軟件acdsee演示,統一了圖片規格和對曝光過度、曝光不足等圖片的處理方法;三是制定了數據圖片錄入、圖片處理工作流程,統一了工作步調,從根本上提升了工作效率。
四、四個把關,保質量
為了確保數據、圖片質量,一方面對采集的數據,由質量審核組審核后交由數據錄入組錄入,凡是因數據采集和質量審核小組把關不嚴,在進行錄入時,每出現一個指標錯誤,從數據采集和數據審核人員責任制考核中扣除5分,有效地控制了采集數據質量。另一方面,對當天采集到的圖片,晚上召開圖片質量審核專題會議,圖片通過投影儀展示,由鄉四班子成員進行審核驗收,總結當天工作中取得的成績,及時提出存在問題,并安排下一工作日的工作任務。通過圖片把關,在不斷提高圖片采集組工作人員的拍攝水平的同時,全鄉圖片整體質量得到了提高,沒有出現返工現象。三是數據圖片全部錄入完成后,由各村委會書記、主任、文書對轄區范圍內所有單位的錄入數據、文本和圖片進行校對審核,及時進行修正補充,確保了網頁使用的圖片文本信息的真實性。四是鄉級網頁所有使用的圖片和文本信息,經過班子會議逐一討論通過后才進行數據上傳。
五、取得的經驗
(一)數字鄉村建設工程的順利開展,需要各級領導重視。數字鄉村建設工作,涉及了全鄉農村社會經濟各個方面,盛市、區各級組織高度重視,沿江鄉黨委政府把這項工作提到了重要議事日程,由鄉長親自抓,最終順利完成了這項工作。在鄉農經站電腦設備、數碼相機、工作人員、經費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及時從學校借用了7臺電腦,從各站所籌集了8臺數碼相機,從各站所和村委會抽調了26名工作人員,抽調車輛3輛,并從十分緊張的鄉財力中提供了10萬元工作經費,為這項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區政府及時調集資金購置了數碼相機,按照鄉鎮業務量大小進行調劑,解決了器材不足的迫切問題。
(二)數字鄉村建設工程的順利開展,需要一個和諧社會環境。圖片采集工作組采集的圖片共計13500余張,全部來自群眾生產生活,有的圖片采集需要進到農戶家中,拍攝反映農民家庭基本生活設施的場景;有的`需要爬到農戶房頂,拍攝反映村莊全貌的寫實圖片;有的需要進入廠房內部,拍攝企業生產實際的圖片;有的需要進入種養殖大戶的種養殖場,拍攝反映農村經濟的來源圖片;還有的需要拍攝群眾在田間勞作、休閑娛樂的大量圖片資料,這些圖片的采集都得到了群眾們的熱情配合,這也體現了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三)數字鄉村建設工程的圓滿完成,需要一支無私奉獻的工作隊伍。數字鄉村建設工程時間緊、任務重,全體工作人員在短時間內完成了數據圖片的采集、錄入、修改和數據上報工作,和他們兢兢業業、無私奉獻的工作熱情是分不開的。鄉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全程陪同工作人員進行數據質量把關,參與工作難點的化解。工作人員主動放棄了國慶假期,有的同志還帶病堅持,每天工作超過15小時。在分工不同的各個工作小組之間,需要形成一種默契,大家只有相互溝通協作,才能順利完成各階段工作任務,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會影響到全盤工作的開展。雖然正值國慶長假期間,各小組成員都比平時上班時間早到半個小時,相互交流溝通,確保工作步調一致。
(四)數字鄉村建設工程的圓滿完成,需要一支過硬的技術力量支持。數字鄉村建設工程是一項摸索開展的工作,沒有現成的模式可以借鑒,只能在實踐中總結經驗,加上離線軟件的開發的時間較短,難免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給全鄉的數據采集錄入帶來了一定的困難,領導小組辦公室從工作人員中抽調了電腦操作比較熟練的業務人員,成立了技術攻關小組,在當天工作結束以后,針對錄入軟件進行全方位的測試,測試錄入圖文信息顯示、導入導出數據是否規范、完整、準確,及時發現軟件存在的問題,并積極尋找解決方案,確保了全鄉離線數據錄入軟件的正常運行。另一方面,為使工作人員真正掌握數據采集、圖片采集,文字編輯、圖片處理、數據錄入等技術要求,確保工作人員技術到位,除了業務人員培訓以外,實行“每天一會”、以會代訓的方式對數據錄入、圖片處理、圖片采集人員進行強化訓練,為后期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
六、存在的問題
一是上級配套設備和資金沒有全部到位,影響了工作的開展。鄉財政劃撥使用的資金僅僅能夠維持日常工作的開展和缺口硬件的采購,而上級配套的設備遲遲不能到位,調劑的電腦配置不一致,以及離線錄入軟件的不穩定性,經常因操作系統和電腦硬件驅動程序沖突,引起系統崩潰,導致數據丟失,問題出現原因查找難,造成了工作重復。
二是工作時間安排的過于緊張。數字鄉村建設工程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加上圖片資料采集的季節性,從安排部署到要求結束的時間較短,造成了工作強度的增加,數據圖片的質量把關可能存在一些問題。
網信辦數字鄉村建設總結 7
按照《興慶區數字鄉村任務分解表》分解任務,興慶區自然資源局高度重視,迅速將各任務下發至相關中心,并安排專人匯總上報相關工作資料,現將文件下發以來各涉及工作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經梳理,興慶區自然資源局共涉及5項任務,其中3項目前未發生,具體進展情況如下。
二、20xx年工作總結
(一)工作進展情況
1.推動建成全國農田建設數字化監管平臺,完善自然資源調查監測、國土空間規劃、永久基本農田等數據庫,建設自然資源三維立體“一張圖”情況
一是配合自治區自然資源廳,向各單位提供國土調查成果,及時向自治區自然資源廳提供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成果數據。推動建設實景三維銀川數據庫,完善更新1:2000基礎地理信息數據,配合自治區自然資源廳建設完成銀川市自然資源三維立體“一張圖”。二是協助自治區自然資源廳更新完善永久基本農田數據庫,向各單位提供國土三調數據成果。初步形成銀川市自然資源三維立體“一張圖”。及時提供現勢性強的國土變更調查數據成果,初步建成村莊規劃數據庫。三是配合銀川市初步形成銀川市自然資源三維立體“一張圖”、更新完善永久基本農田數據庫,現已提交興慶區國土三調數據。四是完成季度遙感監測工作,根據季度遙感解譯矢量數據,分析動態監測成果,可對村莊土地利用現狀和動態進行評價分析;根據耕地保護與非法占用動態監測,作為執法依據進行違規核查,輔助自然資源管理;為生態修復項目的設計、實施、驗收提供依據;根據濕地動態監測可以準確掌握各類濕地的分布狀況、動態變化趨勢以及濕地保護與修復項目的治理進度情況,為銀川市濕地資源的保護、管理和退化濕地的生態恢復治理提供科學決策依據,實現濕地保護與修復項目的動態精準化管理。五是按照自治區的統一部署,根據自治區同意下發的衛星遙感監測數據,監按年度更新林草資源數據庫實現動態掌握全市林草資源底數變化。六是融入自治區林長制智慧管理系統,建成林長制智慧管理系統和工作平臺。制定《興慶區關于全面推行林長制實施方案》,落實“林長制+生態警長制”,“一長兩員”全面到位。創新執法監管方式,深化森林草原綜合執法改革,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
2.全面梳理政務數據共享目錄情況
興慶區本級目前不涉及自然資源政務數據資源共享共用內容,但仍積極配合自治區自然資源廳、銀川市自然資源局做好相關政務數據的梳理、匯報工作。
3.將文物資源空間信息納入同級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情況
按照《市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指南(試行)》有關要求,在《銀川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中確定歷史文化保護范圍,繪制歷史文化保護規劃圖,納入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配合銀川市自然資源局將歷史文化保護范圍納入自治區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興慶區自然資源局目前未接收到文物資源空間信息相關轉辦件,今后將積極配合上級部門開展相關工作。
4.加快推進歷史文化名鎮、名村數字化工作,完善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情況
興慶區自然資源局目前未接收到相關轉辦件,今后將積極配合相關部門提供相關規劃、用地資料。
5.提升鄉村生態保護信息化水平情況
一是開發田長制巡查APP。利用平臺將國家下發的占用耕地圖斑按鄉鎮和村下發至各級田長,各級田長利用平臺可以反饋圖斑信息及整改情況。并出臺《銀川市興慶區耕地保護田長制管理辦法》,進一步明確了各鄉鎮在土地監管工作中的職責,有效遏制各類違法違規用地,切實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率,杜絕耕地非農化。二是濕地保護工作。興慶區目前濕地保有量11258.8548公頃,濕地率17.37%,濕地保護率達到63%。目前,已成立野生動植物巡查工作小組,采取不定期的巡查方式,到轄區湖泊濕地巡查是否存在非法盜捕、盜采、販賣野生動植物事件,嚴格濕地用途監管,確保濕地面積不減少,增強濕地生態功能,維護濕地生物多樣性,全面提升濕地保護與修復水平。三是森林資源管理“一張圖”年度更新工作。根據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對森林資源管理“一張圖”年度更新工作的要求,興慶區自然資源局制定工作方案,進行全面部署,按照要求組織技術單位進行外業質量檢查工作,目前外業工作在持續進行中,預計2023年年初提交林地資源現狀及林地動態變化分析成果報告,助推在全區實現動態掌握全市林草資源底數變化情況。
(二)問題困難
1.專業人員緊缺,土地管理難度加大。因機構改革等歷史遺留問題,目前興慶區嚴重缺乏有專業的土地、規劃等相關專業技術人員,土地管理工作推進較為艱難。
2.生態建設資金不足,項目審批難。自然資源保護修復管理工程建設項目資金需求大,任務重、標準高。興慶區近年來可用于造林的土地資源緊張,從征地拆遷到苗木栽植和后期管護成本非常大,中央、自治區、銀川市補助資金申請困難,多年來一直以本級財政投入為主。
3.運用數字化技術手段不足。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土地變更調查數據等,由于技術力量不足、保密范圍需要等,導致調查結果不能技術運用到現實工作中。
二、20xx年工作計劃
(一)工作目標
興慶區自然資源局將積極、有序對接區、市跟進開展相關工作,常態化做好土地監管、濕地巡查及自然資源普查工作,確保各涉《興慶區數字鄉村任務分解表》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二)重點任務
1.加大自然資源保護與修復。一是落實興慶區河灘地收回及土地移交工作,加快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修復項目實施,申報實施寧夏銀川市興慶區入黃排水溝綜合治理及景觀工程項目;二是進一步加強森林草原、濕地、土地巡查檢察,及時發現存在問題,加大自然資源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利用各種方式普及群眾的法律意識,做好自然資源的保護工作;三是進一步加強耕地保護工作,做好年度耕地保護目標責任書簽定工作;四是持續做好興慶區城鄉公園、綠地、廣場、林帶養護管理工作,鞏固生態文明建設城固、建立生態保護屏障。
2.在重點項目用地服務保障等工作上用心思。更加主動服務企業,加強重點項目用地服務保障,勤跑自治區銀川市廳局,加強溝通,推進一批在規劃調整和辦理用地手續方面有困難的項目,確保項目順利開工建設。
3.全面優化國土空間規劃。有序推進興慶區“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工作,興慶區掌政鎮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工作,配合銀川市自然資源局完成興慶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月牙湖鄉、通貴鄉、掌政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
4.積極推進實施林長制、田長制,全面推進土地權、山林權改革任務落實。將興慶區建成縣區、鄉、村三級“林長制”體系,將各林區、片區林木管護責任到人,確保一樹一木都有專員專管。一是積極參與配合自治區、銀川市落實土地權改革,協調開展用地規劃管控、土地確權、土地資盤活源、土地執法監管等重點改革工作任務。以通貴鄉河灘村黃河人家項目為切入點,探索開展了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工作,通過該項目積累了在民主決策、公開運作、收益分配機制等方面經驗及教訓,通過總結經驗,進一步完善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流程。二是積極參與配合自治區、銀川市落實山林權改革,協調開展山林地確權登記、放活山林地經營權、建立市場交易體系、建立市場化植綠增綠新機制、健全林業服務管理體系等重點改革工作任務。
(三)有關建議
重點針對人員、資金存在的'問題,建議一是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高質量發展為目標,以河灘地為主戰場,努力推進鄉村黃河兩岸濕地保護、三北防護林、天然林保護等重點林業工程建設,申請國家級、自治區級生態建設項目資金,努力獲得上級林業部門資源保護資金支持,確保各項目順利實施,使興慶區城鄉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二是營造良好的科技人才發展環境,為數字鄉村建設提供自然資源科技和人才支撐。做好自然資源人才培養工作,首先要統一思想,切實把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擺上重要位置。一是創新管理機制,要以人才培養為主要抓手,激活現有人才,組織參加各類專業技術培訓,支持專業技術人員開展繼續教育培訓,加強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的在職培訓。二是創新選育機制。積極與人事部門、財政部門溝通,爭取新增新聘專業技術人員名額指數,爭取高新人才引進、高職稱技術人才的津貼補助,創造優越的環境、合適的待遇在基層引進并留住人才,不斷增強人才的歸屬感、獲得感、幸福感。
【網信辦數字鄉村建設總結】相關文章:
網信辦數字鄉村建設總結范文(精選6篇)12-19
網信辦數字鄉村工作總結(通用9篇)12-19
數字化鄉村建設總結01-01
數字鄉村建設總結(精選23篇)04-23
數字鄉村建設總結(精選10篇)02-27
數字鄉村工程建設工作總結09-09
推進數字鄉村建設總結(精選5篇)12-20
網信辦網絡文明建設總結(精選8篇)03-17
數字化鄉村建設總結(精選6篇)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