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究工作總結
總結是指社會團體、企業單位和個人對某一階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能幫我們理順知識結構,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想我們需要寫一份總結了吧。總結一般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校本研究工作總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學校既是培養教育學生的場所,也是培養教師專業發展的基地。因此,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已成為學校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我校非常重視教師的專業發展,積極探索校本教學研究培訓的策略與方法,多方位、多渠道、多層面進行嘗試,促使教師的整體素質不斷提高,我校的各項工作穩步發展。
校本研訓要真正落到實處,教研制度是根本保證。為此,我校建立起以學校校長室、教導處、教研組、教師組成的四級教研網絡,建全相應的管理制度,為研究活動提供保障。為了提高校本活動的實效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在加強校本管理的基礎上,我們采取了“校本教研方式為核心,課堂教學行為設計為突破口,校本培訓為依托”的策略,采取有效手段,探索了操作的方法與途徑,提高了研究質量。
一、校本教研方式為核心
“新課程條件下的校本教研活動應具有民主、和諧、相互支持的研究氛圍,為使每一位教師的潛能得以挖掘和展現,應是一種充滿創造能力的具有開放性和生成性的交流活動。”為此,校長室充分發揮教學研究指導服務的職能,加強學科之間的溝通、整合,改變學科本位的教研傾向;強化以人為本、以生為本的研究意識,積極探索出以平等參與為核心形式的.適應我校教師發展需要的校本教研方式。
1.開展問題教學研究活動
問題研究活動即在教學研究中,以來源于教師教學實踐的問題為主題,以教師為研究主體,目標指向解決教師教學中的實際問題的教研方式。此類形式的教研活動在我校各個學科教學研究中自下而上普遍開展。學期初,教師個人、集備教研組、大教研組以及教導處,逐層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通過各種形式搜集整理,并將搜集到的問題歸并分類成:
①教育理念問題;
②教與學方式問題;
③資源開發問題;
④教學知識點問題;
⑤實踐性問題等。
在對教學問題進行歸類后,教師首先結合相關的問題進行自主學習,再以小講座、示范課、觀摩課、互動答疑、拉練課等形式,解決問題,形成共識。教師通過問題研究,解決了自己教學實際問題,明確了“是什么”及“怎樣做”。
2.開展聯合式教學研究活動
聯合式教學研究活動即在教學研究中,相關學科就某一主題、某一方面的內容,共同開展教研活動,進行學科內容整合的教研活動。本學期,結合“有效教學研究”這一專題,我校每月一個主題,先后與周水子小學就語文閱讀、數學、英語、音樂等科目進行“校際聯動”研究。我們還走出大連市,把視野拉到了其他省市區,呂校長親自帶領中青年骨干教師參加了在杭州、沈陽等地舉辦的全國性教學研討會,優質高效的教學與研究活動,深深感染了我們。這樣系列的教研觀摩活動,受到了老師們的普遍歡迎,他們認為,跨校、跨省市的學科觀摩,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實效大,收效佳。
3.開展對話式教學研究活動
對話式教學研究活動即在教學研究中,從問題需求出發,確定主題,通過對話引發觀念沖突,在比較、借鑒中達成共識的教研方式。如在一次“語文閱讀有效評價教學研究”活動中,我們確定了這樣一個主題:“教學中你常用的評價方式是什么?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是什么?怎樣解決?”教研時,教研組內每人均提出自己教學中有關評價的問題,由同組另外成員分析原因,再由別的成員提出解決的方法,然后進行組內對話、組間對話,最后達成共識有三:評價內容要有針對性、評價方法要多樣化、評價作用要體現激勵性。這種教研活動,較好的發揮了教師的積極性、主體性和創造性,搭建起了教師奉獻個人創造智慧、優勢互補的對話平臺,使教師在探索的道路上互助攙扶,共同提高。
4.開展反思式教學研究活動
在按照“問題理論設計實踐反思提煉”進行教學研究的基礎上,我們還進行了“反思問題研討實踐”的探究活動。
如在進行“有效評價教學研究”的過程中,我們的做法是:
①教師自主學習有效評價的內涵,列舉個人在教學中評價的做法;
②引領教師分析每種評價做法在教學各環節中使用的頻率及有效性;
③骨干教師進行教學展示,結合“有效課堂教學環節”進行有效評價研討;
④在全校范圍內,開展“有效評價教學拉練”,提煉學科有效評價課堂結構;
⑤研究總結,完善學科《有效評價課堂教學結構》。
我們的研究是在做中學,邊學邊反思,教師由此體驗著“逆著河流行駛可發現源頭,順著河流漂泊可找到大海”的欣慰。
二、“教學行為設計”為突破口
校本教研是落實新課程改革的重要保證,而其中的“教學行為設計”則是新理念過渡到教學實踐的“橋梁”。所以,我校提出以“教學行為設計”為突破口,牽動校本教研的深入開展。具體做法為:
1.專項培訓,提高認識
為了使“課堂教學行為設計”得到所有教師的認可,學校科研主任專門對全校的教師進行了相關理論的專項講座和培訓,使得教師的觀念有了轉變,對“教學行為設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2.骨干先行,典型引路
為了減少理解上的偏差,少走彎路,我校從每一學科中挑選骨干教師先進行探索,然后再請市教科所的專家進行輔導完善,最后將已經成型的教學行為設計在全校教師中進行說明,使得教師對“教學行為設計”有了更直觀、更深刻、更理性的認識。
3.實施設計,反思調整
針對已經成型的“設計”,是否具有科學性、可行性、有效性,我們又要求骨干教師在教學中主動運用“設計”。在實踐中我們一方面強調教師要尊重“設計”,努力去調整自己教的行為以適應“設計”,另一方面要求教師針對學生的實際不斷地調整“設計”,使其更具有實效性。為此,學校“教學行為設計”中心組的教師每個月都要上交一份調整后的“設計”,如此循環往復,使得我們的設計不斷完善。
三、校本培訓為依托
我校培訓以改革傳統的課堂灌輸式傳授知識的陳舊方法入手,采用教師培訓與攻克教育教學改革重點難點相結合的培訓內容,以建設起一支能夠根據現代社會發展的需求培養學生,有健康的心理品質,健全人格,具有扎實科學文化基礎,創造精神和動手、實踐能力強的有特色的師資隊伍為目的。從理念、理論、方法等層面,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
1.培訓內容校本化
根據我校和教師的實際情況,確立了較為完善的適合我校發展的校本培訓內容,主要包括:
①現代教學理念,教育思想、職業道德修養的培訓;
②本校特色教育,科研成果的培訓;
③現代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名家教學風格的培訓;
④教師教育教學基本技能和能力的培訓;
⑤優秀教學研究、案例研究的培訓;
⑥現代教育技術的培訓;
⑦學科最新的基本理論及教改信息的培訓。
2.培訓途徑多樣化
①開設系列主題講座,向教師滲透學校辦學的基本思想(辦學特色)。
②大力倡導師徒結隊,鼓勵教師模仿、創新和發展。
③堅持實施微格培訓,激勵教師揚長避短。
④鼓勵教師參與課題研究,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科研水平。
⑤組織教師研究教材、研究教法、學法,增強教師的教研能力。
⑥分層培訓,使教師在原有水平上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幾年來,我們采取了以下的培訓形式:
從培訓的途徑來看,有集體培訓和個人自學:
從培訓的方法來看,有診斷反思、交流互動、校際協作。
教育既是科學,教育也是藝術。說它是科學,因為它是有規律可循的,說它是藝術,是因為它更需要個性化的創造和探索。所以我校一直堅持立足校本科研,幫助教師解決“應該怎么做””和“為什么這樣做”的理性問題,以科研促優質,努力向著“名師、名生、名校”的目標大踏步前進。
【校本研究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試論校本教育研究08-10
新建校本研究工作總結12-01
《丁寨鄉校本課程研究》工作總結04-20
《匆匆》教學設計(校本研究)人教版03-18
校本研究心得體會01-05
校本研究工作計劃11-23
校本研究工作計劃11-23
校本小課題研究報告10-20
教師個人校本研究總結5篇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