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三年級科學下冊知識點總結
總結就是把一個時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結,它有助于我們尋找工作和事物發展的規律,從而掌握并運用這些規律,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總結吧。總結怎么寫才不會流于形式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蘇教版三年級科學下冊知識點總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第一單元植物的生長變化
1.綠色開花植物一般是用種子繁殖后代的。
2.播種前,挑選那些飽滿、沒有受過損傷的種子的過程叫選種。
3.種子萌發先長根,再長莖、葉,根總是向下生長的,根的生長速度很快。
4.植物的根能夠吸收水分和礦物質,還能將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5.植物的綠葉可以制造植物生長所需要的養料,植物生長所需的養料是由植物綠色的葉依靠太陽提供的能量,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制成的。
6.綠色開花植物如鳳仙花的身體由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個部分組成。
7.植物的生長過程中需要陽光、溫度、土壤和適宜的水分等條件。
8.植物的莖具有支撐植物和運輸水分和養料的作用。能從下到上將根吸收的水分和礦物質運輸到植物的各個部分;從上到下將植物制造的養料運輸到植物的各個部分。
第二單元動物的生命周期
1.雞、青蛙、魚、烏龜等動物都產卵,卵是動物生命的開始。
2.蠶卵的孵化需要適宜的溫度和濕度。在放蠶卵的盒子上要扎些不孔,因為蠶卵需要呼吸。
3.蠶寶寶最愛吃的食物是桑葉,蠶能吐絲結繭,蠶寶寶的生長過程中,要經過四次蛻皮,蠶和蝴蝶等昆蟲的一生要經過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蠶蛹被繭包裹,繭能起到保護蛹的作用。蠶蛹經過10-15天,會變成蠶蛾,蠶蛾是蠶的成蟲,分雌蛾和雄蛾。雌蛾和雄蛾配后,雌蛾產卵繁殖后代。
4.養蠶、抽取蠶絲,是我國的偉大發明之一。遠在4000多年以前,我國勞動人民就開始養蠶,利用蠶絲織成華麗的絲綢和各種絲織品,并遠銷國外。
5.蠶的一生是不斷生長變化的,要經歷蠶卵、蠶、蛹、蠶蛾四個不同形態的變化階段。
6.蠶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對足。蠶長到一定階段會長出新皮,換下舊皮,這叫蛻皮。
7.蠶的一生會經歷出生、生長發育、繁殖、死亡四個階段,這一過程稱為蠶的生命周期,一般大約為56天;自然界中的動物都有生命周期,也都要經歷出生、生長發育、繁殖、死亡四個階段;人也要經歷出生、生長發育、繁殖、死亡四個階段;人和動物一樣也具有生命周期。
8.影響蠶生命和變化的`因素有食物、氣溫、有害氣體、疾病等。
第三單元磁鐵
1.磁鐵能吸引鐵制的物體,這種性質叫磁鐵。磁鐵隔著一些物體也能吸鐵。
2.磁鐵上磁力最強的部分叫磁極,磁鐵有兩個磁極。一個磁鐵摔斷了也有兩個磁極。
3.磁鐵能指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極叫南極,用“S”表示;指北的磁極叫北極,用“N”表示。
4.磁鐵的同極相互排斥,異極相互吸引,兩個磁極的作用是相互的。磁懸浮列車就是根據同極相互排斥的原理制造的。
5.兩個或多個磁鐵吸在一直,磁力大小會發生改變。
6.指南針是作用磁鐵能指南北的性質制成的指示方向的儀器。鋼針經過磁鐵沿一個方向磨擦可以變成磁鐵。
7.被稱為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針叫司南,是我國四大發明之一。
8.磁鐵的用途和它的性質是相聯系的。
9.檢驗沒有標明南北極的磁鐵可以采用懸掛法、指南針驗測法、磁鐵檢測等。
【三年級科學下冊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蘇教版三年級科學下冊知識點總結04-11
下冊科學教學總結12-02
下冊科學教學總結12-02
三年級科學下冊蘇教版各課知識點整理02-17
三年級下冊科學教學總結01-12
三年級下冊科學教學總結01-12
小學下冊科學教學總結04-16
小學三年級科學知識點總結02-18
三年級下冊語文知識點歸納總結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