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種植人員個人總結(通用6篇)
總結是事后對某一階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們發現問題的能力,因此我們要做好歸納,寫好總結。總結怎么寫才不會千篇一律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農業種植人員個人總結(通用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農業種植人員個人總結1
20XX年我鄉緊緊圍繞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穩定三大目標,不斷加大種植業結構調整力度,積極整合各種項目資金,大力發展喜涼性作物馬鈴薯,把其作為特色農業的重點與支柱進行培育,實現了農業生產的穩步發展。
一、任務完成情況
1、種植任務完成情況。今年,全鄉落實馬鈴薯種植2480畝。
2、產量任務完整情況。今年我鄉馬鈴薯種植任務完成、栽培技術培訓到位、病蟲害防治做到了統防統治,今年單產較上年略有增產,共完成3648噸。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強領導。鄉黨委、政府將馬鈴薯種植作為20XX年全鎮的工作重點和突破點,成立馬鈴薯產業化發展領導小組,加大工作力度,重點打造,重拳出擊,確保任務全面落實,加大對馬鈴薯種植的支持和幫扶力度,保證政令暢通。
(二)加大投入。一是爭取上級扶持資金,協調銀行對基地農戶提供小額低息貸款,支持馬鈴薯發展,創新機制吸引社會閑散資金投入馬鈴薯生產中來。二是引導馬鈴薯產業的建設,特別是金馬淀粉等幾家粉廠的擴大經營。
(三)增強培訓。在馬鈴薯的各個技術環節都有綜合服務中心的技術人員都召開培訓會,使種植戶都明白優質馬鈴薯的種植技術。
(四)大力推進我鄉優質馬鈴薯的發展。
1、大力推進種薯良種化。全鄉都種由縣農業局提供的優良品種。
2、大力推進種植規模化。在各個村都要求集中種植。
3、大力推進生產標準化。要求全鄉標準化種植面積到80%以上。
4、大力推進經營產業化。主要以金馬淀粉廠等幾家淀粉廠為主,加大馬鈴薯的收購、制粉及銷售。
三、嚴格考核
實行階段考核和經常督促檢查相結合,全面檢查和單項考核相結合,加大考核力度,凡按期或提前完成目標任務的,鄉政府予以表彰,對沒有按時完成任務的,想政府將根據責任大小取消相關人及單位年度評先、評優等,保證工作順利進行。
農業種植人員個人總結2
一年來,我鄉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在縣農牧局、鄉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始終圍繞我鄉以無公害蔬菜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服務三農,為我鄉蔬菜農業種植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引導社員科學種植、規范管理、提高蔬菜品質,增加經濟收入積極開展工作,現將20XX年工作總結如下
一、目標任務完成情況
1、我鄉按照縣級文件的要求,增設了技術信息科、生產資料供應科,進一步完善了服務組織,為大力引進、示范、試驗、推廣、銷售等方面提供指導和服務
2、為了加大我鄉農業產業調整力度,提高土地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切實增加農民收入,20XX年,鄉黨委、政府在總整布局、重點突出的前提下,發動農民種植蔬菜。20XX年無公害蔬菜、蔬菜種植項目面積達5000畝
二、具體做法和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做好引導工作
今年的蔬菜種植項目能夠順利實施,達到預期目的,與我加大產業結構調整結構有著很大的關系,為此,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成立了以鄉長為組長,分管農業副鄉長為副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員組成的項目工作領導小組,并且我鄉還成立了市、區、鄉三級業務部門組成的技術小組,切實增加了技術力量的投入,給基地建設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力量。為加強工作的管理力度,使工作層層落實,分管鄉長與鄉主要領導簽訂了目標責任書,各示范點明確專人負責,制定獎懲制度,做到目標明確、責任到人,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由于蔬菜種植產生的經濟效益顯注,老百姓的種植熱高漲,為了能正確引導老百姓,達到合理布局的目的,我們通過召開群眾會,深入農戶等多種形式,從思想上下功夫,讓群眾能夠結合自身的實際,安排種植計劃,不盲目地擴大種植面積。
(二)積極抓好物資籌備工作和基礎設施建設
1、由于我鄉的財力有限,群眾的經濟基礎薄弱,目前單靠群眾自己發展菜種植有一定的困難,為此,鄉黨委、政府積極與縣蔬菜部門對接,爭取物資、資金、項目的傾斜,及時將物資籌備到位。
2、農業農村工作,基礎設施建設是重要保障,特別是在凝凍之年,為了讓農民的土地能最大限度地產生經濟效益,盡可能地減少種植、運輸成本,今年我鄉在將主要精力重點放在基礎設施恢復上,4月底就將受損基礎設施全部修復完畢。
(三)加大培訓力度,實施全程跟蹤技術指導
為了讓農戶全面掌握蔬菜種植技術和無公害操作技術,特別是科普、科技方面的培訓,根據種植進度和生長進度分期進行培訓的方式,對早玉米、西紅柿、辣椒、黃瓜等蔬菜的種植管理技術、病蟲害防治等進行詳細講解,除此之外,為使群眾便于學習和運用種植技術,區、鄉技術人員還深入田間地頭,全程指導服務,讓農戶現學現用,增強實用性,使技術傳授方式更趨于科學化、合理化。
(四)加強后繼服務管理
由于農民的素質較低,往往出來虎頭蛇尾的現象,為此,今年我們強調農戶著重加大后繼服務管理力度,特別是在蔬菜種植的田間科學管理對農戶進行全面培訓。
三、取得的效益及存在問題
今年我鄉發展蔬菜種植,一是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增加了經濟收入,節約了種植成本;二是農民的種植技術和管理技術都得了進一步提高,為我鄉進一步擴大種植面積奠定了基礎。特別是在當前國家對農業種植的大好形勢下,我鄉的農民人均收入和社會地位逐步鞏固提高。
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下面幾個方面:
1、農民土地持有率下降(土地的合理與不合理開發),土地對于農民來說是農民的'命根子,農民擁有土地是進可攻退可守。
2、單產提高的空間有限。農產品價格上升的空間有限。.市場價格不穩,銷路不暢。面對小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挫傷菜農的積極性。生產資料上漲,成本提高。
3、設施落后,品種老化,技術欠缺。
4、菜農到城里賣菜時,車輛管理部門要行車證、駕駛證、養路費。由于農民的車輛平時不用,只有到城里賣菜時才到路上跑,所以大多數都沒有相關的手續。
5、政策支持的空間有限。
6、自然因素。氣候的不缺定因素,影響蔬菜的生產。
7、非農產業的收入影響農村經濟的發展。
8、生產成本加大,農業效率增長緩慢。
農業種植人員個人總結3
xx市xx區xx鎮是煙葉種植大鎮,煙葉的種植已成為了當地的特色產業、支柱產業。農民因煙而發、xx也因煙而強。多年來,也一直在不斷的學習探索煙葉種植的新技術、新方法,就多年來的煙葉種植技術進行總結如下:
一、漂浮育苗
漂浮育苗是當前比較先進的育苗技術,它的優越性是其它育苗技術難以比較的。首先根系發達,測試結果分析,一級側根數是常規營養袋育苗技術的3.3—5倍,育苗在于育根,根系發達,為煙株大田生長發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其次,田間衛生條件好,基本消除了煙苗潛伏帶病因素,大田期病害大大減輕,從而減少農民的投入,提高煙葉的生長水平。
第三,煙苗健壯整齊,移栽補苗很少,成苗率高,為優質煙生產打下了良好基礎。
二、合理施肥
“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煙葉也是一樣,高投人才有高產出。只有投入到位,煙株健壯生長,才能保證煙株抵御病害的入侵。克服“恐氮癥”的思想,保證苗施純氮8—10kg,在施氮到位時,鉀必須相應匹配,在田間生產指導中可以粗略按以下比例投入肥料,以每畝施農家肥500kg計算則n:p:k=1:1.5:3,如果計算所施農家肥則n:p:k=1:2:3.5。
重視農家肥,餅肥的使用。二者都屬于有機肥、有機肥熟化土壤,改善土壤結構,增大微生物的活性,特別是餅肥的施用,還可以提高煙葉的品質,增加烤后煙葉的色澤度,從而改善煙葉等級結構。
重視鉀的使用。因為烤煙是喜鉀作物,只有鉀的含量達到2%以上,才有可能是優質煙葉,否則這優質是無從談起的。對氮代謝也有良好作用,可以減少低溫、干旱、倒伏和有害胺類的毒害作用,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煙株的抗逆能力,增加烤煙對病蟲害的抗性。
重視微肥的使用。許多微量元素都能促進煙株的光合作用,加速細胞的分裂,特別是對煙葉葉面的開面、提高煙株的抗性有巨大的作用。如注重硼、鎂、鋅等微量元素的使用。
硼可以促進細胞分裂,增加新細胞的數量,使煙葉葉片特別是上部煙葉開面好。鎂是葉綠素組織的基本部分,同時它又是葉綠素分解活化劑。在煙株進行光合作用中起著重要作用。一旦缺乏,將造成煙株光合作用減緩,生長受到抑制。鋅可以提高植物光合強度,促進碳水化合物的轉變和細胞分裂,也有利于煙葉葉片開面。同時它對病毒有純化作用,減少煙株侵染病害的發生。
三、用新觀念管理
“有收無收在于水”,這個農諺道出了水分對農業生產的重要性。“烤煙怕澇不怕旱”則是過去的舊觀念。煙田積水就會形成氧氣不足、土溫過低、有毒物質大量積累,影響煙株生長發育,超過1天,可以造成煙葉絕收之境地。但如果煙株缺水,其他條件再好、也將導致煙葉減產,質量下降,所以在田管中,特別干旱季節一定要注意水的澆灌,不能讓烤煙怕澇不怕旱的觀念所左右。在水的澆灌上也要講究方法:水源條件好的煙地,可以灌溉“跑馬水”,水位不超過壟體一半,時間在1—2小時左右,時間太長則將造成肥料流失。
正確理解打底、打頂,目前市場需求是上等煙俏,中等煙飽和,下等煙無人要,特別是對上部煙葉的下等煙望而卻步,打底只能打腳葉,適時打掉底部腳葉二、三片,徹底抹芽,重打頂葉,以保證上部煙葉養分的供給,促進上部煙葉開面。
正確認識下部煙葉的成熟度。所謂成熟是煙葉在烘烤時能烤黃烤香。我們的下部煙葉成熟時,上部葉較嫩,下部葉的養分向上部轉移,造成下部煙葉纖維素含量高,體分差,所以說應更新觀念,保證下部煙葉在田間生長期縮短,而烤房內變黃時間適當加長,才能增加其體分,在采烤中,堅持下部煙葉以綠色為主,采收時斷面整齊為條件來確定下部煙葉成熟度。
農業種植人員個人總結4
一、存在問題
1.缺乏專業性。缺乏專業人員,都是兼職教師帶領學生開展勞動教育;缺乏專業人員指導,都是老師們憑借自己的的經驗,自學或向有經驗的家長請教。
2.時間上不足。老師們都是兼職語數老師,無論是時間還是精力上都有限。
3.場地不足。學校場地有限,沒有開展勞動教育的專門的場地,只能每個班在所發的花盆里進行勞動種植實踐教育活動。
二、建議
1.與專業的種植機構聯系或請種植方面專業的人員進行培訓指導;
2.在樓頂開辟新的種植基地;
3.配備一名專職的勞動教育教師進行指導管理。
三、做法
1.從一年級班級建立開始,學校就分給每班30個大花盆,放到學校指定的“種植園”區域,四季輪種農作物,直至六年級畢業。
2.“種植園”實行責任包干制,全體學生互相協作,在共同承擔勞動職責、共同分享勞動果實。
3.各班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進行日常的培土、播種、捉蟲、澆水、收獲等勞動實踐,通過繪畫、征文、演講、手抄報、實踐活動記錄卡進行記錄和展現出來。
4.“采摘節”是蔬菜成熟時節舉行的校園節日活動,是各年級勞動成果的大展示,它結合拍賣,所得款項由班主任進行安排,可以用來進行愛心捐贈,也可以用做其他有意義的事情。
5.“美味佳廚”是收獲節舉辦的另一個活動,各班學生把采摘節上拍賣剩下的蔬菜或水果進行廚藝加工,做出各式各樣的菜品或水果拼盤,展示孩子們家校勞動教育的成果,感受勞動的價值與豐收的快樂,讓孩子們在參與中強化社會責任。
四、成效
1.成功的開辟出了一塊有機土栽培基地。
2.分年段開發勞動教育校本教材。
3.挖掘了學校、家庭、社會的勞動教育資源。
4.探索勞動教育與其它學科的融入,構建勞動教育課程活動體系。
5.學生在系統的文化知識學習之外,有組織、有目的、有計劃地參加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讓學生動手實踐、出力流汗,接受鍛煉、磨煉意志,培養學生正確勞動價值觀和良好勞動品質,達到樹德、增智、強體、育美的綜合育人價值。
農業種植人員個人總結5
今年我縣棉花生產是以科技興棉,節本增效增加農民收入為目的,以市場為導向,以高產創建為重點,依靠科技推廣全縣棉花向優質、高產、高效方向發展。
全縣植棉面積3.3萬畝(其中春棉0.3萬畝、夏棉3萬畝)。畝產皮棉72公斤,總產237.6萬公斤。種植品種主要有春棉以銀山8號、予雜35,夏棉以中50、銀山9號、百棉2號為主。重大技術應用情況:3.2萬畝抗蟲棉;0.2萬畝雜交棉;3萬畝脫絨包衣面積;0.25萬畝地膜覆蓋;麥棉連作面積2.9萬畝;高效間作套種面積0.2萬畝。棉花高產創建面積1.03萬畝(其中節水灌溉實驗110畝)畝產皮棉88.5公斤,總產91.155萬公斤。百畝核心攻關田畝產94.5公斤。較前三年68.1公斤提高28%,達到了農業部提出的比前三年平均單產增產20%的預期目標,圓滿完成了棉花高產創建工作。回顧一年來,總結如下:
棉花生長情況
主要病蟲害發生種類有棉薊馬、棉盲蝽象、棉鈴蟲、棉蚜、棉炭疽病、棉枯黃萎病、棉紅葉莖枯病。防治辦法做到:首先做好預測預報,一旦達到防治指標,以各種信息傳遞方式迅速發送到棉農手中,如電視廣播、信息平臺等,然后迅速在全縣范圍內掀起防治高潮,全縣棉田沒有因病蟲防治不力而造成損失。
關鍵技術不放松,實現高產又高效。一是種植優良品種,春棉以銀山8,予雜35為主,面積為0.3萬畝,夏棉以中50、銀山,9號、百棉2號為主,面積有3萬畝。二是麥收后促早技術配套實施:早間苗、早定苗、促苗穩長;早施肥、澆水,搭好豐產架子;早中耕松土、破除土壤板結,鏟除雜草,促壯苗早發;早打頂,減少無效花蕾,增加優質鈴。三是科學化控。按葉齡模式化控,看天看地看苗情酌情施藥。四是科學施肥:克服重氮輕磷忽視鉀的錯誤施肥方法,實行配方施肥。五是加強病蟲害預測預報,科學防治。
高產典型:林區,植棉10畝畝產皮棉93.2公斤,鄉范保民種4畝,畝產皮棉98.5公斤。鄉種3.5畝,畝產皮棉95公斤。這些高產典型在當地都起到帶頭輻射作用。
工作措施:
一是建立健全棉花生產領導小組和專家指導組;
二是認真制定實施方案和規劃;
三是科學制定技術規程;
四是做到方案到位、宣傳到位、技術服務到位、物資配送到位、檔案管理到位。
共發放技術資料1萬余份,高產創建技術手冊500余份,舉辦培訓班30場次,培訓農戶1000余戶,高產創建核心田每畝補助3公斤棉種和200多元農藥及25公斤配方肥。
現場觀摩:8月30日省農業廳經作站,省棉辦,省農科院經作所,中國農科院灌溉研究所,市農業局,市棉辦的領導和有關專家親蒞我縣高產創建點現場觀摩棉田生長情況,對我縣棉花生產給予充分肯定。
氣候特點:5月下旬,6月份光照溫度正常對棉花出苗、苗期生長發育極為有利;7、8月光照充足,降水正常,溫度適中,有利于棉花生長發育,為棉花多結優質鈴打下了基礎;9月份光照、溫度正常對棉桃生長發育非常有利;10月上旬光照充足,溫度適宜為棉鈴吐絮創造了有利時機。
明年棉花生產形勢分析
由于種棉投工較多,風險較大,棉花抗拒自然災害較弱,發生自然災害頻繁,投資大,價格低,效益低,棉農迫切希望有一個較好的市場行情,趨于合理的棉花價格,棉農有利可圖才種植棉花,雖然今年棉花種植面積略有減少,但棉紡企業用棉不會減少,將會持續發生求大于供的局面,價格將有所提高,用棉企業原材料價格上漲勢必會影響企業效益。一旦超過用棉企業的承受能力,價格上漲空間將有所縮小。總之,農民種地是看效益,在目前花生價格下跌、玉米價格持平的情況下,棉花如果價格不上漲,棉農明年種植棉花的積極性將會受挫。如果價格上調,宜植棉地區還會擴大種植面積。
農業種植人員個人總結6
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農牧局的精心指導下,我鄉全面貫徹落實全縣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全鄉旱作農業以“擴面積、提質量、求效益”為目標,以推廣種植全膜壟側馬鈴薯和優質飼草為重點,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進一步落實各項惠農政策,全面完成了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現將我鄉旱作農業完成情況總結如下:
基本情況
我鄉轄9個行政村47個村民小組,總戶數2805戶,人口10805人。今年縣上下達我鄉6000畝全膜壟側馬鈴薯種植任務,并要求建立一個2000畝示范點,一個1000畝的示范點,一個500畝連片種植示范點。飼草料種植任務2.2萬畝(其中小黑麥種植1萬畝,其他牧草種植0.8萬畝,飼料種植0.4萬畝)。
截止4月15日,我鄉已完成頂凌覆膜面積8015畝,占任務數的133%,戶均覆膜面積達到2.85畝,在村建成了3102畝的馬鈴薯全膜壟側栽培集中連片示范點,村1004畝的示范點。村705畝示范點。全鄉共種植小黑麥、甜燕麥、豌豆等飼草料面積2.2萬畝,其中在村建成千畝優質牧草種植示范點1處。
主要做法與經驗
(一)主要做法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靠實工作責任。為確保完成旱作農業種植任務,鄉上成立了由副鄉長俞樹軍任組長,各村分管領導和包村干部及村負責人為成員的鄉村兩級旱作農業種植工作領導小組,并實行鄉領導包村抓點、一般干部包村包戶、技術干部包技術的目標管理責任制。與各村簽訂目標管理責任書,把旱作農業種植工作作為各村年度考核的一項重要指標,將任務細化分解到村組,量化到農戶,通過全面丈量面積,核實數據,按丈量面積發放地膜,并建檔立卡、登記造冊,為旱作農業項目實施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二是制定實施方案,廣泛宣傳發動。任務下達后,我鄉迅速召開鄉重點工作安排會議,特別將旱作農業作為我鄉當前工作的中心工作來抓,并制定了《鄉20xx年旱作農業項目實施方案》,確定了專門領導,抽調精兵強將,全面推進項目實施。同時組織安排包村干部走村入戶、深入田間地頭,算賬對比,講政策,做工作,有效地激發和調動了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旱作農業項目順利實施奠定了基礎。
三是強化技術服務,促進項目實施。項目實施以來,鄉上抽調干部和專業技術人員包村蹲點,全力配合各村開展工作。一是配合各村積極發動群眾、規劃地塊、落實農戶和種植面積。二是加強施肥、起壟、覆膜、點種、病蟲害防治以及后期田間管理等方面的技術指導和質量把關,確保種得好,長勢好。三是狠抓技術培訓,進一步強化旱作區農民科技意識,樹立主動抗旱、科學抗旱的理念,使先進的旱作農業綜合新技術由被動推廣轉變為主動應用,使農民成為全膜壟作種植的行家里手。緊緊圍繞全膜壟作栽培技術,采取現場培訓、播放錄像、印發明白冊等形式,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技術培訓。目前已辦培訓班20場,現場會45場次,發放明白紙2800張,技術手冊1000冊,邀請技術人員1人次,共4428人次農戶參與不同形式的培訓,保證了示范區每戶有1人掌握旱作農業技術,大幅度提高了技術的宣傳普及率,為項目的順利實施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四是制定補助政策,加大扶持力度。針對我鄉旱作區群眾經濟收入水平低、自身投入能力有限的實際,縣上每畝給予60元的良種補貼,加大了對旱作農業發展的扶持力度。為切實解決群眾在農資購買、洋芋籽種短缺、人工覆膜緩慢等方面的實際困難,調運優良籽種164噸,人畜力起壟機1臺,調運地膜48噸,其中;農牧局調運36噸,鄉上自籌12噸,為推動栽培種植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五是加強督促檢查,確保任務落實。項目實施以來,得到了縣上領導和相關部門的關注與大力支持。相關部門領導多次前來我鄉督查指導工作,有力地促進了種植任務的落實。鄉上多次召開會議落實頂凌覆膜工作,包村干部蹲點督促頂凌覆膜工作,有效地促進了工作進展。
(二)取得的主要經驗
一是領導重視是前提。在推廣旱作農業的過程中,縣上相關部門領導多次到我鄉視察指導農業工作,鄉黨委、政府領導深入到我鄉農業生產一線進行督促指導,為我鄉旱作農業推廣和發展給予了巨大支持。基于此,我鄉農業工作才得以順利開展,規模逐年擴大,效益不斷提高。
二是資金支持是載體。農村群眾特別是旱作農業區群眾生活總體上都比較困難,生產資料購置能力普遍不足,發展規模旱作農業更是缺少資金,通過縣鄉兩級整合資金、爭取雙聯單位幫扶等方式,進行一定的資金支持和引導,能夠充分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對于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三是群眾基礎是關鍵。群眾是農業生產的具體實踐者。只有加強對群眾的宣傳講解和效益對比,盡最大可能讓群眾見到農業新技術、新措施帶來的好處,才能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才能使群眾主動和愉快地接受農業新技術,接受政府的各項推廣措施。
四是政府推動是動力。由于受文化知識等方面的影響,每一項農業科技的推廣起初階段都比較艱難,都會經歷宣傳引導、逐步認知、普遍接受、進而大面積推廣這樣一個過程。這其中,政府的強力推動是一個必備的條件。
五是技術服務是保障。在旱作農業推廣發展過程中,加強技術指導與服務,對技術人員和廣大農民進行專題培訓,有利于解決發展過程中的一些技術難題,發揮農業科技的綜合效應。
六是建立良種繁育基地和種薯繁育基地。在村調運馬鈴薯微型薯進行連片種植,發展自己的良種和種薯繁育基地。
存在的問題
雖然,我鄉旱作農業推廣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仍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一是群眾種植馬鈴薯積極性較高,縣上統一供應的地膜滿足不了需求,二是連片種植面積增大,超出部分給群眾無法補助。
對此,我們將以這次督查為新的起點,查漏補缺,對旱作農業推廣工作再動員、再部署,加大工作力度,嚴格按照技術規范操作,在加快項目建設進度的同時,確保覆膜質量,為旱作農業項目發揮最大效益奠定堅實基礎。
明年的工作打算
20xx年,我鄉將緊抓“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這一目標,繼續深入推廣旱作農業技術,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我們要緊緊抓住縣上對我鄉旱作農業區投入力度加大的機會,努力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加快發展步伐,將旱作農業生產轉變為當地農民種植業增收的主要途徑,促進農村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一是加強種署質量管理,初步建成能夠滿足當地良種供應的繁育基地。建立良種繁育基地和種薯質量管理制度是馬鈴薯產業化健康發展的基礎,沒有健全的種薯繁育體系就很難大幅度提高產品產量和質量,就不能保證馬鈴薯生產的持續發展。從馬鈴薯產業長遠發展的觀點看,必須通過從根本上建立自己的種薯繁育體系,充分利用當地獨特的自然條件,建立質量穩定的馬鈴薯良種繁育基地,才能真正促進我鄉馬鈴薯向產業化方向發展。二是繼續加大推廣力度,提高技術普及率。通過辦班講課、播放錄像、辦板報、搞觀摩、開展田間現場培訓、印發明白紙等多渠道、多形式的宣傳培訓形式,讓技術培訓活動走出“點”,面向“面”,切實提高馬鈴薯高產抗旱栽培技術的普及率。
【農業種植人員個人總結】相關文章:
農業種植的經典諺語08-24
種植農業諺語01-11
農業種植工作總結范文11-24
農業人員年度個人總結報告09-22
農業技術人員個人總結04-02
旱作農業種植工作總結范文03-26
農業種植合作協議11-29
農業種植買賣合同05-22
有關農業種植的民間諺語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