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人才振興工作總結(通用11篇)
光陰似箭,歲月無痕,一段時間的工作已經結束了,回顧這段時間的工作,理論知識和業務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高,讓我們好好總結下,并記錄在工作總結里。大家知道工作總結的格式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鄉村人才振興工作總結,歡迎閱讀與收藏。
鄉村人才振興工作總結 篇1
xx市針對鄉村人才難引、領軍人才匱乏、培養渠道狹窄現狀,實施人才引育“三大行動”,引導各方人才加速流向基層一線,推進鄉村人才振興。
實施“才薈雅州”行動,打造鄉村人才“蓄水池”。線下舉辦“才薈潤雅·宜業宜安”赴外招才引智活動,組團巡回北京、上海等x個城市、x余所高校,招引人才x余名。線上開通xx智慧人才云平臺引才專欄,舉辦“空中雙選會”x場,“云”引才x萬人。繪制在外雅籍人才地圖,與x萬余名在外雅籍人才建立“一對一”溝通聯系,回引x余名人才回鄉創業,精準邀約x名企業家、專家回雅投資考察,促成投資x余億元。
實施“智聚雅州”行動,打造鄉村人才“智囊團”。聚焦提升基層業務水平,開展“百名專家下基層”、人才“五進”等活動,引導農業、科技等領域專家人才下沉基層一線開展智力幫扶x余人次。聚焦解決基層技術難題,舉辦頂尖人才“三雅故里行活動”,邀請x名“兩院”院士圍繞新材料、生物醫藥、茶葉等產業發展方向在雅開展聯合攻關;全省率先建立xx省專家服務團地方智庫,簽約成渝專家x人,為地方產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實施“筑夢雅州”行動,打造鄉村人才“生力軍”。著眼培養鄉村振興、產業發展一線人才,啟動“高技能人才振興計劃”,推廣“校中廠”“廠中校”聯合辦學模式,引導職業院校與行業、企業共建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x個、技能大師工作室x個,培養技能人才x萬名。啟動“萬名鄉土人才培養計劃”,通過“送出去學”聯合四川農業大學等高校培養新型職業農民x名、生產經營型人才x名、農業職業經理x名,通過“送教下鄉”培訓農村實用人才x萬人次。
鄉村人才振興工作總結 篇2
今年以來,xx市不斷強化人才在鄉村振興中的支撐保障作用,大力實施鄉村人才振興提升計劃,聚力培養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鄉村人才隊伍。
健全工作機制。成立由市委書記、市長任“雙組長”的'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每季度召開聯席會議,統籌推進鄉村人才振興工作。制定鄉村人才振興提升計劃,明確x項鄉村人才重點任務,建立工作臺賬,落實月調度、季通報、年總結制度,積極督導落實。完善政策支持體系,每年舉辦“智匯xx·創夢未來”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加大農業科技領軍人才引進力度,對獲獎人才給予最高x萬元項目補助、x萬元廠房補助;支持人才申報省級以上重點人才工程,最高給予x萬元配套補助;支持農業企業、鄉鎮企業外出參加大學生招聘等招才引智活動,對企業產生的交通費用給予全額補助。
精準引育人才。大力引進農業科技人才,積極對接農科高校院所,引進農業科技人才x余名。加快培育鄉村實用人才,舉辦鄉村振興技藝技能大賽,精心設置農機駕駛、傳統手工制作等五個賽項,吸引x人報名、x余人參與網上投票,評選出x名獲獎選手,給予最高x元獎勵。吸引集聚鄉村服務人才,每年優選x名鄉村醫生到上級醫療機構集中培訓,選派x名“業務院長”到鄉村掛職指導;實施鄉村文化“十百千”工程,重點培養鄉村文化人才x人、文藝隊伍x支、文藝骨干x人。
優化發展環境。建成x處鎮街產業園區、x個農業園區,累計引導返鄉下鄉人才進駐園區落地項目x個,提供就業崗位上萬個。建成x套鄉村人才公寓,現已“拎包入住”鄉村人才x余人。開展農村勞動力培訓,每年免費為返鄉創業人員開辦電子商務、機械維修等職業技能培訓x人以上。鼓勵鎮街設立人才服務窗口,安排服務專員,為人才創辦企業、咨詢政策等提供“一對一”保姆式服務。每年舉辦“農民豐收節”,面向鄉村人才評選表彰一批鄉村科技之星、十佳新型職業農民、“新農青年”示范帶頭人等;加強政治引領,從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鄉村人才中推薦擔任“兩代表一委員”,讓鄉村人才政治上有榮譽、經濟上受獎勵、社會上有地位。
鄉村人才振興工作總結 篇3
今年以來,xx市著力健全機制、搭建平臺、強化激勵,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
健全鄉村人才振興體制機制。出臺《推進鄉村人才振興實施細則》,把落實《實施細則》情況納入全市人才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內容。建立現場聯辦和調度制度,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每季度召集相關部門沉底一線現場辦公一次,協調解決推進鄉村人才振興存在的難題。打通縣鄉人才工作末梢,在全市x個鄉鎮(街道)掛牌設立“綠領人才”工作站,配備專職人員,專門負責鄉村人才的政策咨詢、技術培訓、職稱申報等服務。
搭建鄉村人才振興培育平臺。整合市內x多家農業科研機構、涉農企業和x個涉農基地的培訓資源,組建鄉村振興“綠領學院”,打造“專業化、規范化、標準化、系統化”的鄉村人才振興培育新平臺。目前“綠領學院”已將部分高校教師、科研機構研究專家、龍頭企業專技人員、“土專家”等x余人納入師資庫,開設芒果、柑橘、蔬菜種植與管理等x門課程,每年將培訓各類鄉村人才x萬人次以上。
健全鄉村人才振興激勵政策。出臺“土專家”選聘和管理暫行辦法,選聘的`“土專家”每月工資不低于x元。創新鄉土人才積分評價制度,暢通鄉土人才積分與高層次人才認定互認渠道,積分達到標準的可申請認定為E層次以上人才,并享受相關待遇。提高科技人員收益比例,鼓勵事業單位農業科技人員、科技特派員參與品種繁育、新型農業技術等方面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的研究,科技成果轉化收益可按不少于x%的比例執行,今年已有x名農業科技人員、x名科技特派員積極投身到鄉村振興一線參與技術和產品研發。
鄉村人才振興工作總結 篇4
近年來,xx市xx縣在培養、引進、使用、評價、激勵人才方面創新模式,構建起柔性借智、科學育才、作用發揮、誠心關愛“四大”人才體系,有效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強人才和智力支撐。
一、構建柔性借智體系,匯聚各方英才
一是以項目引才為目標。聚焦重點領域重點產業,結合鄉村振興需求,大力實施“五個一批”引才工程。目前,已引進高層次急需緊缺人才x名,招錄本科訂單定向醫學生x名,招聘特崗教師x名,x名xx學院專科訂單定向醫學畢業生即將分配到各鄉鎮(街道)衛生院,下派科技特派員x名、扶貧專家x名、產業指導員x名,選聘x名全日制大學專科及以上學歷高校畢業生到村工作,從源頭上為鄉村振興提供長效人才支撐。二是以鄉情鄉愁為紐帶。結合村“兩委”換屆契機,通過實施“鄉村人才回引計劃”,積極引導高校畢業生、在外務工經商人員、退役復員軍人等本土人才返鄉創新創業或擔任村干部,打造既熟悉本土環境又具備帶富能力的本土人才隊伍。目前,通過開展“雙推”,推薦村級黨組織書記提名人選x名,換屆后將實現學歷、年齡“一升一降”。三是以平臺基地為載體。借助貴州人才博覽會、省內外高校、智匯xx·千名英才、東西部協作等各類平臺,依托省級人才基地德康農牧、梵錦茶業,錳產業博士工作站重點引進復合型專業技術人才x余名,有效帶動各類專家人才進一步集聚xx。
二、構建科學育才體系,厚植成長土壤
一是注重培訓資源整合。采取“校校合作”“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模式,聯合xx職院、縣職校、德康牧業集團成立德康產業學院和校企合作站,開辦生態農業技術和畜牧獸醫專業,采取“線上+線下”的靈活授課方式。目前,x名村干部及村級后備力量學歷已提升至全日制大專水平。二是注重綜合能力鍛煉。聚焦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深入推進“村社合一”,選優配強村級產業發展帶頭人等基層人才隊伍,加快在農村基層一線、鄉村振興前沿培養鍛煉人才,努力建設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鄉村振興人才隊伍。目前,已培訓“五類人才”x名。三是注重重點人才培養。制定全縣“十四五”人才發展規劃和重點人才五年倍增行動計劃,持續抓好全縣重點人才倍增任務,明確工作措施、責任單位和責任人,不斷做強做大全縣重點高精尖人才“基本盤”。“十四五”期間,計劃培育省市縣重點人才x名、省市人才培育平臺x個。
三、構建作用發揮體系,精準服務發展
一是健全機制評。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充分發揮黨委(黨組)“管宏觀、管政策、管協調、管服務”職責,制定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工作協調機制,加大人才工作考核評價力度,將人才工作和專家人才服務鄉村振興工作納入黨建工作成效考核內容,采取季度監測、半年評估、年終考核的`方式開展考核評估,倒逼工作落實。目前,已開展季度監測x次、半年評估x次。x大力鼓勵農業技術人員下鄉包村指導產業,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員、管理人員領創龍頭企業或合作社,引導人才向基層一線流動,鼓勵他們在基層一線建功立業。目前,壩區產業技術服務小分隊已開展技術指導、田間管理等服務x人次、解決技術難題x個;科技特派員已累計現場服務x天、推廣技術x項、服務科技創新主體x個。二是突出精準派。嚴格落實“四個不摘”政策要求和鄉村振興第一書記、駐村干部調整“雙簽字”制度,精準選派農業專業技術類、生產經營管理類等十類專業技術人才駐村幫扶,切實將最善戰的人才選派到最需要的地方,實現盡銳出戰目標。目前,已選派第一書記和駐村干部x名,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干部累計開展走訪x萬余人次、宣傳政策x余次、辦實事好事x余件。
四、構建誠心關愛體系,激發干事活力
一是強化機制保障。全面摸清人才底數,優化人才服務機制,著力構建縣域特色人才政策體系,進一步健全完善聯系縣管專家制度、“優才卡”制度和人才服務專員制度,推行“人才日”工作機制,目前,已評選市級“優才卡”對象x名、縣級“優才卡”對象x名、明確服務專員x名。二是強化待遇落實。優化打造“人才之家”線下實體平臺,嚴格落實“優才卡”對象就醫、就學、旅游等政策,提升全縣專家人才服務質量。建造“人才公寓”,解決各類專家人才“后顧之憂”。明確由縣級領導干部聯系走訪慰問專家人才,提升專家人才滿意度。嚴格落實村干部報酬“345”保障機制,達到村三職干部工資不低于x元/月,有效解決村干部的后顧之憂。目前,已完成“人才之家”線下平臺打造,建設“人才公寓”x套,縣級領導干部走訪慰問專家人才x余人次,組織“優才卡”對象開展體檢x人次。三是強化宣傳引導。完善人才工作宣傳機制,加大對各類專家人才、先進個人和優秀團隊的宣傳力度,傳遞xx人才政策“好聲音”,講好xx人才“好故事”,大力營造尊才、愛才、惜才的良好氛圍。
鄉村人才振興工作總結 篇5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鄉村發展的硬實力、軟實力,歸根到底要靠人才實力。鄉村振興的“沖鋒號”已經吹響,只有將人才引進來、留下來、育出來、用起來,才能實現鄉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全面振興。xx地處滇西邊陲,縣域經濟總量較小,如何因地制宜引進人才、因材施教培育人才、因需發展使用人才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而面對現實引才難、育才難、用才難的窘境,唯有結合縣鄉村三級實際,下足繡花功夫,大膽創新,才能找到新的突破口。
一、縣級人才培養:在“愿意來、留下來”上下功夫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聚焦人才振興存在的問題,在人才“愿意來、留下來”上下功夫,努力打造一支強大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讓愿意留在鄉村、建設家鄉的人留得安心,讓愿意上山下鄉、回報鄉村的人更有信心,以人才振興助推鄉村振興。
一是在“愿意來”上下功夫,激發鄉村人才振興活力。人才衰則鄉村衰、人才興則鄉村興、人才旺則鄉村旺。為此,xx縣認真摸清鄉村人才底數,對鄉村現有人才分行業分類別進行基礎信息統計,搞清楚哪一類人才稀缺、哪一類人才需要引進,哪一類人才需要培養,建立健全全縣鄉村人才信息數據庫。優化引進機制,秉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則,結合鄉村發展前景和鄉村振興需求,重點引進專業技術型、產業型人才,持續簡化引進流程,實行更加開放的人才引進政策。近年來,結合褚橙種植、林下經濟作物種植、鉛鋅礦冶煉、胡蜂養殖、石斛種植、黃山羊養殖和醫療技術等本土特色產業和民生需求,先后引進建立了鄧秀新院士工作站、曹福亮院士工作站、張國成院士工作站和張紅城專家工作站、李凡專家基層科研工作站、邵慶勇專家基層科研工作站、湯小虎專家基層科研工作站,聯系實際找準了癥結,破解了制約本土特色產業發展難題,讓本土產業發展提質增效。不僅注重引進外來人才,更注重回引本土人才。堅持“立足產業、注重實效”的原則,以鄉村振興“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為目的,以“領頭雁”為關鍵,打好“感情牌”“鄉情牌”,重點從本村致富帶頭人、外出經商和務工人員、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村實用人才、鄉村教師、鄉村醫生、退休干部職工、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等優秀人才中,擇優選擇有理想、有抱負、有想法,思路清、情況明,敢于帶頭,勇于擔當的人員進行回引。近年來,xx縣制發了《中共xx縣委組織部關于發揮青年人才黨支部作用實施農村優秀人才回引計劃的通知》,共回引到各村(社區)優秀人才x余人。
二是在“留下來”上下功夫,強化鄉村人才振興保障。環境好,則人才聚、事業興;環境不好,則人才散、事業衰。著力改善鄉村基礎設施條件,逐步補齊鄉村教育、衛生、醫療、文化等公共服務的.短板,逐步縮小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差距,為投身鄉村振興的各類人才提供舒適宜居的生活工作環境,不斷增強他們的幸福感、安全感、獲得感。完善激勵保障機制,整合落實各類涉農政策,為鄉村人才提供方便、快捷、優惠的政策支持,提供全方位、更加周到的服務。同時,建立健全鄉村人才組織,加強鄉村人才的交流聯絡和組織引導,為扎根鄉村的人才打造成長發展路徑,讓他們干事有平臺、生活有保障,真正為“留下來”提供制度保障。健全人才作用發揮機制,因事擇人、因才施用,做到“人崗相適”。根據工作崗位、職業性質、服務對象,暢通鄉村人才流動渠道,對在鄉村振興一線實績突出、群眾公認的人才,堅持多崗位歷練,為他們提供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堅決杜絕“一次性分配定終身和一個崗位干一生”的現象,使鄉村人才在各自擅長的領域發揮才能、實現價值。
二、鄉級人才培養:著力抓好“選、育、管、用”四個環節
人才是推動發展的第一資源。當前正值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關鍵時期,xx縣狠抓人才隊伍建設,著力抓好“選、育、管、用”四個環節,打造了一支技術過硬、素質優良的鄉土人才隊伍,為助力鄉村振興提供了強力支撐。
一是拓寬渠道“選”。全縣整合各方力量、拓寬選拔渠道,廣納賢才,創新后備干部選拔模式,把一部分鄉土人才培養成村干部和村級后備干部。目前,全縣x個村(社區)已全部完成村“兩委”換屆,全縣共有x名青年人才進入村(社區)“兩委”班子。
二是積極引導“育”。團縣委、縣婦聯、縣人社局、縣職校、縣農業技術推廣站等部門聯合開展技能培訓活動,充分發揮鄉鎮黨校的培訓陣地作用,邀請省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對農戶進行技能培訓,共開展烤煙、甘蔗、石斛、肉牛等產業實用技術培訓x余期,參訓人員x余人。同時,積極選派農村實用人才和村(社區)干部到發達地區進行學習培訓,共選派2期x人。積極組織“土專家”“田秀才”和致富帶頭人開展“傳幫帶”活動,進村到組入戶為農民提供產業技術指導和服務,x余名本土人才和致富帶頭人與x余戶農戶結成產業技術幫扶對子。
三是健全機制“管”。及時更新完善本縣鄉土人才信息,鄉鎮黨政領導班子每人掛鉤聯系x名鄉土人才,一起為家鄉發展出謀劃策;著眼于培養優質的本土人才隊伍,堅持“擇優培養”“激勵培養”等方式,不斷擴大鄉土人才隊伍,不斷提升鄉土人才綜合素質,推動人才隊伍建設工作取得實效。此外,全縣不斷加強對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員、致富帶頭人等人員的管理,推動脫貧攻堅鞏固,助力鄉村振興。
四是擇優大膽“用”。xx縣始終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注重實績的人才觀,擇優選用鄉土人才。將政治素養高、致富能力強、干事創業敢擔當的鄉土人才發展為黨員、后備干部、村(社區)干部,及時為鄉土人才隊伍補充優質血液。2020年以來,全縣在發展黨員工作中,優先發展鄉賢x人,占全縣新發展黨員的x%;同時,將x名鄉土人才納入村級后備干部隊伍,并推選出x名有意向、有能力的優秀本土人才充實到村(社區)“兩委”班子。
三、村級人才培養,重點關注能帶頭、起作用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在村級人才培養中,xx縣緊扣能帶頭、起作用這個關鍵點,以人才振興全面促進鄉村振興。
一是抓牢“頭雁隊伍”這個核心。首先是選優配強村級班子,加強基層黨組織書記培養選拔和教育培訓,大力培養一批能帶頭、敢擔當、善作為的村級組織帶頭人,推動農村“頭雁隊伍”優化提升,打造一支經得起考驗、老百姓信賴、組織放心的農村干部隊伍。目前,全縣x個村(社區)黨總支成員中,大專學歷以上x人,占x%;黨總支書記中致富帶頭人x名,占x%。其次是精準選派駐村干部,切實抓好新一輪駐村干部和第一書記工作,共選派x名第一書記,x名駐村工作隊員,堅持把精兵強將選出來、派下去,讓優秀干部留下來、用起來。再次是強化黨員隊伍建設,以開展“黨建質量提升年”活動為契機,持續開展“軟弱渙散黨組織”整治提升工作,加強黨員隊伍建設,提升黨員發展質量,著力培養一批黨員致富帶頭人。最后是提升鄉村治理能力,探索新型農村基層治理模式,持續推廣“三戶五戶”聯防模式,全面提升村級治理水平。
二是抓實“新型農民”這個主體。強力提升農民技能,深入實施農村實用人才培訓計劃,加大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力度,著力提升農民的農業生產、民間技藝及社會服務技能,增強致富能力本領。20xx年來,共培訓農村實用人才x余人。同時,加快培育職業農民,通過黨政主導、政策扶持、項目帶動、社會參與等措施,充分發揮各類培訓陣地和產業基地的作用,就地培養更多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造就一批新時代數字化、職業化、技術化的“新型農民”。
三是抓好“創業就業”這個關鍵。大力發展勞務經濟,用好各類扶貧資源,加快組建外出務工人員服務站,推動勞務輸出與鄉村振興有效結合。同時以美麗鄉村建設、鄉村旅游發展為支撐,在政策上、資金上給予支持和傾斜,“回引”一批眼界寬、思路活、資源廣、有干勁、有活力的外出務工人員回村任職或創業,鼓勵和支持黨員、致富帶頭人領辦創辦農民專業合作社。深入實施“萬名人才興萬村”行動,建立農業專家團隊與鄉村精準幫扶機制,助推鄉村振興。
鄉村人才振興工作總結 篇6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和“十四五”開局之年,是農業農村工作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第一年,做好鄉村人才振興工作具有重要意義。今年以來,張店區鄉村人才振興專班立足職責職能,堅持從實際出發,圍繞專業人才下鄉、鄉土人才培養、人才服務保障等方面,下足力氣,充分發揮鄉土人才在帶頭致富脫貧、先進技術推廣、產業結構調整等方面的積極作用,為全區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奠定堅實農業農村人才智力基礎。
一、鄉村人才振興工作完成情況
(一)抓好鄉村人才隊伍建設。
1.開展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培訓。為確保任務的完成,加強培訓宣傳工作,采取多種形式,廣泛深入地開展就業形勢、就業培訓政策、創業先進典型等宣傳,通過典型帶動、榜樣示范,引導廣大農村勞動者轉變就業觀念。10月份召開湖田鎮、房鎮鎮、馬尚辦事處人社所會議,強調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培訓工作的重要性,并督促相關人社所輔助定點培訓機構進社區、村居開展培訓工作。截至目前,共開展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培訓817人次,已經超額完成全年培訓任務。
2.開展高素質農民教育培訓工作。按照《2021年張店區農民專項培訓項目實施方案》安排,5月12至14日在淄博張店瑞晨種植專業合作社田間實訓學校,開展了果樹種植管理技術培訓。9月28至30日在山東響水涯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田間實訓學校舉辦了土元養殖專項培訓,10月27日至28日在區委黨校舉辦了農產品質量安全培訓班,截至目前,已累計培訓高素質農民135人,超額完成上級下達的培訓任務。
3.多途徑開展線上農民培訓。針對疫情防控實際,想方設法,通過局、校、鎮、村微信群廣泛發動,多途徑開展線上農民培訓工作。一方面,利用農業農村部云上智農APP農業生產知識講座,組織農民學習;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山東鄉村廣播微信公眾號網絡直播等方式,廣泛發動,積極開展線上培訓。先后學習了《蘋果矮化密植栽培技術》《小麥延遲播種如何確保穩產高產》等等農業管理方法、優質產品和推薦技術等。
4.扎實做好基層農技推廣人才免費定向培養本科生工作。為加強基層農技推廣人才隊伍建設,培養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農業技術推廣人才,努力解決農業技術推廣人員數量不足的問題,按照省、市部署,搶抓機遇,積極主動與相關部門協商,在編制緊張的情況下,成功為房鎮鎮爭取一名定向培養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本科生計劃。
5.全力組織開展農業引智工作。利用多種途徑,大力宣傳“人才金政37條”,同時,積極利用市農業農村局搭建的人力資源雙向交流平臺,以“淄博鄉村振興高校行”活動為契機,積極組織轄區企業赴青島農業大學、山東農業大學開展巡回招聘和“雙選會”,積極幫助涉農企業吸納更多的高層次人才返鄉就業,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淄博特色板塊提供人才支撐。截至目前,我區天音生物等企業分別與兩個大學的20余名大學生達成就業意向。
6.不斷擴大農村高層次人才隊伍。按照《關于開展2021年度職業農民職稱評定工作的通知》要求,認真做好2021年新型職業農民職稱評定推薦申報工作。經逐級推薦申報、逐級公示,推薦8名人選報上級部門評審,經淄博市職業農民評審委員會評審,2021年張店區共有2人獲得農民農藝師資格,1人獲得農民助理農藝師資格。同時,做好省、市鄉村之星選拔推薦工作。2021年積極推薦2人參加齊魯鄉村之星選拔;積極推薦3人參加淄博市鄉村之星選拔,有1人確定為市級推薦人選。目前,我區在管理期內的省市區鄉村之星有10人,形成了有力的激勵機制,促進了農村實用人才的成長。
(二)常態化開展服務基層活動
緊緊圍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及時制定措施,通過開展送農業科技下鄉活動,普及農業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努力提高農民群眾的科技素質和技能,為加快張店現代農業建設服務。張店區農業農村局全年共開展農業科技下鄉活動35次,組織科技趕大集8次,農業科技下鄉300余人次,指導農戶500余戶,解決農業問題180余個,科技服務指導面積達0.6萬畝。
(三)高層次人才工程培育及申報情況
1.深化校城融合發展。利用線上線下多途徑集中宣傳,針對重點園區內“四強產業”企業進行精準調研,征集企業“科技副總”需求共計50項。組織開展現聘“科技副總”履職情況評價工作,切實推進產學研實際落地,助力企業在人才、項目、平臺等方面全面開展合作;同時,天音生物、淄博商廈作為我區涉及農業領域企業共聘請2位科技副總,宋新華教授作為天音生物優秀科技副總代表在會上進行了發言;2021年度張店區校城融合發展計劃項目申報工作已結束,全區共申報49項,送評項目49項,其中涉農類項目7項。
2.加強科技型人才引培力度。對各類人才計劃申報儲備人選進行全面摸排,對重點項目申報進行一對一精準化輔導調研。截至目前共有市級以上項目申報種子人選8人,省泰山產業領軍人才系列種子人選5人,國批外國專家計劃申報種子人選1人,推薦天音生物申報2021年度淄博市高端外國專家計劃。由于今年處于“十四五”規劃的第一年,省、市各類人才工程、計劃項目進行重新謀劃,因此導致多項工作處于未開展階段。
(四)鄉村青年人才工作完成情況
一是穩步抓好青年人才管理服務平臺建設。推動各鎮、街道全部成立青年人才協會,累計吸收各領域青年人才612名,在青春扶貧、思想引領、文明創建等重點領域,累計開展活動80余場,成為青工委強有力的工作載體和平臺,引導協會聚焦鄉村行業領域青年,有針對性開展精準服務。
二是積極做好“好青年”選樹服務工作。全區2018、2019、2020年度共選樹鄉村“好青年”365名,其中區級“好青年”35名。自2020年開始實施“青年金融顧問-鄉村好青年”金融服務行動,按需為“好青年”集中提供一輪次“好青年貸”“創業貼息貸”集中授信;組織開展“愛淄博愛張店·對話好青年”活動,積極深化“好青年”互動交流;本著“靠上服務、定期跟進”的原則,支持“市級好青年”李振華在房鎮鎮探索實施“好青年領辦合作社”項目。
三是推進“好青年”推優入黨和人才培育工作。截至目前,已推動30名鄉村“好青年”成為入黨積極分子,8名成為黨員發展對象,11名成為黨員(預備黨員);今年村、社區“兩委”換屆后,全區有257名35歲以下青年已進入(村、社區)“兩委”班子,其中鄉村好青年52人,有13名35歲以下青年擔任村(社區)黨組織書記,22名鄉村好青年擔任團組織書記,21名鄉村好青年擔任團組織委員。
(五)基層醫療機構建設情況
各名醫基層工作站通過傳幫帶,使基層門診業務量大幅提升,派駐單位醫師診治流程進一步規范,患者預約享受到家門口的`專家服務。通過住院查房,規范了病歷文書書寫,疑難病診療思路拓寬,進一步提升了診療水平。結合業務講座,醫院醫護人員及鄉醫夯實了業務基礎,提升了基層醫療機構的服務能力。7個名醫基層工作站特色共建門診接診1156人次,門診就診人次3012人,收住院人數59人,開展手術12臺,接診貧困人口245人,減免就醫費用389元,接收轉診人數22人,向上級醫院轉診23人,到周邊村衛生室巡診55次,開展義診次數32次、受益群眾1343人,開展健康宣講43次,發放健康宣講材料2200余份,開展業務培訓21次參加醫護人員469人,幫助協調進修人員11人。有效推動了基層醫療服務能力的提升和人才隊伍的建設,切實為老百姓提供了優質的醫療服務。
二、存在問題
一是功能區調整造成的不利影響。目前功能區劃分后,張店區農村面積和農業企業的減少量超過一半,鄉村人才隊伍規模也大大減小。勢必對下一步省市區“鄉村之星”選拔帶來不利影響。
二是政策機制不完善。鄉村各類人才的培養、引進和使用缺乏規劃性、統籌性、針對性,“三支一扶”大學生、大學生村官、駐村第一書記數量短缺,且缺乏深入鄉村基層經驗;大學生返鄉創業熱情低,部分農村創業者對創業促就業優惠政策不了解,扶持政策落實效果不明顯。
三是載體和平臺缺乏。張店作為中心城區,農業資源較少,大多數農業龍頭企業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存在著規模小、管理參差不齊、經濟效益不穩、后勁不足等問題,吸納人才的能力有限。
四是鄉村人才評選進入瓶頸期。對選出來的人才如何發揮作用等思考不足,鄉村青年人才互動交流活動少,選樹鄉村青年人才典型不夠廣泛。
五是現代農業類高層次人才增長相對緩慢,農業領域“高精尖缺”人才引進方面比例偏小,創新運用市場化方式推進人才工作的措施辦法不多,引才工作整體市場化水平偏低。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貫徹黨管人才的原則。充分發揮鄉村人才振興專班的作用,強化人才隊伍思想建設,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加強意識形態工作領導,完善工作機制、強化服務保障、搭建創新平臺,在穩定糧食生產、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等重點工作中發現人才、培養人才,積極為人才發揮作用提供有力支持。
二是繼續做好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培訓和高素質農民培訓工作。繼續組織實施農民專項培訓及其他高素質農民教育培訓工作,建立訓育結合工作機制,重點面向新型農業經營和服務主體帶頭人、產業發展帶頭人、農業專業技術服務人員等開展培訓;同時,充分利用“云上智農”等網絡教育資源,加強農民在線教育培訓。
三是完善人才評價激勵機制。結合工作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山東省農業農村廳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印發山東省農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價標準條件的通知》,完善職稱評審制度化、規范化水平,暢通本級農業技術人員職稱晉升渠道。
四是圍繞現代農業發展,加強高效生態農業類人才培養。依托國家重大人才培養計劃、重大科研和建設項目、以及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項目,加大農業類高級專家的引進來力度。針對我區現有涉農企業重點培養或引入一批農業科技推廣領域的領軍人物和拔尖人才。
五是加大高效生態農業類高層次人才培養引進力度。做好2022年度“泰山產業領軍人才”“淄博英才計劃”等重點人才工程人選的儲備,按照不低于目標任務1:2的比例對申報企業和人才進行遴選、培育,指導申報人選研究政策、策劃項目、填寫申報書、完善PPT,繼續用好現場指導、專家輔導、模擬答辯等行之有效的方式,做好全過程“店小二”式服務,提高我區農業類人才入選成功率。
六是進一步做好鄉村青年人才工作。以鎮(街道)青工委為依托,充分用好青年人才協會平臺擴大選樹面,把鄉村青年人才發掘出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發揮各鎮、街道青工委的作用,舉辦有針對性地交流活動,通過經常性舉辦活動,擴大對好青年的聯系交流,幫助解決實際需求,為好青年搭建起抱團發展、合作共贏的平臺。加大與鎮、街道及組織部門的協調,進一步為“好青年”推優入黨、參與村居治理拓寬渠道、提供支持。
七是進一步提升基層醫務人員的診療服務能力。各鎮衛生院加強鄉鎮、村居民常見病、多發病的健康宣教工作,建立危重患者轉運綠色通道,提升居民自我健康管理的意識,做到小病不出鄉鎮,大病預約轉診通道流暢。通過派出機構向基層醫療機構醫務人員開放學習渠道,全脫產或半脫產進修,傳授先進的診療服務理念和管理體系來提升基層醫療機構醫務人員的專業技術能力。
鄉村人才振興工作總結 篇7
今年以來,我市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和咸寧市委一號文件精神,圍繞“兩條底線、三項重點、一個保障”重點內容,扎實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確保農業穩產增產、農民穩步增收、農村穩定安寧。現將上半年開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推進情況
今年上半年,全市農林牧漁業增加值20.01億元,同比增長7.0%;規上企業農產品加工產值92億元,同比增長25.1%;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18元,同比增長8.8%,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3.0個百分點。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一)守住“兩條底線”
1、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底線。一是穩定糧油生產和保障“菜籃子”穩產保供。抓好4.5萬畝雙季稻輪作項目建設,將糧食規劃63萬畝生產面積及產量目標分解到各鄉鎮、各村,并納入鄉鎮年終考核。制定2022年雙季稻輪作項目實施方案和油菜輪作試點項目實施方案,推廣優良品種,推廣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多措并舉擴面積、提產量。上半年穩定瓜果蔬菜播種面積25萬畝。積極推進今楚2400頭種豬聯合育種科研基地、湖北軒泰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生豬養殖基地等養殖項目。二是嚴格落實耕地保護制度。堅決守住54.99萬畝耕地紅線和45.83萬畝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防止耕地“非糧化”和撂荒。在新店鎮、茶庵嶺鎮等10個鄉鎮創建10個千畝以上雙季稻生產示范片,同時創建1萬畝雙季稻高產示范片,調動農戶積極性。2021年度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完成總工程量的90%,2022年度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已完成兩輪現場踏勘,正在進行初步設計。三是強化農業科技和物質裝備支撐。深入實施水利補短板強功能三年行動(2020-2022年),已完成2020年度任務投資4890萬元,目前2021年度任務已完成招投標,即將開工建設。選聘赤壁市級個人科技特派員177人,法人科技特派員團隊3個,每個團隊3人。開展線下科技培訓服務活動1次,培訓服務人數180余人次。
2、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一是完善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堅持月預警、季調度工作機制,截至目前,共計報送預警信息7批次,錄入國網的預警信息共7067條。常態化開展入戶摸排,共排查農戶80818戶,通過集中排查新識別納入監測對象7戶24人,按風險類型落實幫扶措施96條。完善防貧保障體系,投入資金820萬元為脫貧戶和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等農村低收入戶購買“防貧保”“保災+保價”助農興農雙保險。二是鞏固拓展“兩不愁三保障”成果。今年春季資助建檔立卡脫貧學生6319人(次)372.14萬元;“雨露計劃”春季資助770人112.5萬元。2022年1-6月全市特困、低保、鄉村振興動態監測等特殊人群住院9989人次,住院醫療費總額7524.44萬元,符合醫保范圍金額6647.71萬元,醫保基金支付總額5912.23萬元,符合醫保住院范圍政策報銷比例達89%。家庭醫生簽約做到了應簽盡簽。繼續落實農村危房改造補助政策,建立農村脫貧人口住房安全動態監測機制。農村自來水普及率100%。舉辦了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工作暨駐村工作隊業務培訓班。全市149名駐村第一書記、386名駐村干部扎實開展駐村幫扶工作,發放幫扶政策清單3萬余份,投入各類幫扶資金1000余萬元,入戶走訪9627戶,解決實事近千件。今年上級安排我市中央和省級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1756萬元,安排項目43個已全部開工建設。截至目前,已撥付資金983萬元。三是促進脫貧人口持續增收。全力做好脫貧人口小額信貸,截至目前,脫貧人口小額貸款新增13筆48.09萬元。上半年累計有13147名脫貧勞動力外出務工,安排公益性崗位2387個,發放資金214.56萬元。24座光伏電站設置公益崗位88個,超過省定66個標準,月均工資503.86元。大力開展消費幫扶,組織全市機關企事業單位按照每人500元標準,重點采購赤壁市扶貧產品和掛點村脫貧戶的農產品。
(二)做好“三項重點”
1、推進鄉村特色產業發展。一是做強現代化鄉村產業。打造青磚茶、特色水果、稻蝦、優質水產等農業主導產業鏈。做強做實赤壁青磚茶產業發展集團公司,推進產品精深加工,拓展營銷網絡,上半年全市茶企生產產量3.51萬噸,產值25.3億元。建設標準化獼猴桃基地500畝,為全省的獼猴桃建設樹立了全新的樣板。今年獼猴桃掛果面積達3.4萬畝,較往年增加0.4萬畝,預計產量5.1萬噸。二是做強做優農產品品牌。做強做優赤壁青磚茶和獼猴桃品牌,重點打造青磚茶產業“一個核心品牌、兩個區域市場、三個特色小鎮、四個龍頭企業”產業布局,全力推廣“赤壁青磚茶”公共品牌。加快培育“赤壁香”“谷元胚”大米品牌、“蝦醉仙”小龍蝦品牌。在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中,“赤壁青磚茶”評估品牌價值50.36億元。趙李橋茶廠被評為中國磚茶行業唯一“中華老字號”。對我市11家磚茶企業許可使用了“赤壁青磚茶”“赤壁米磚茶”商標到國家局備案,并向省知識產權局申請使用全國統一的地理標志專用標記。積極申報“赤壁獼猴桃”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和“松峰綠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赤壁青磚茶”成功入選2022年湖北省荊楚品牌培育工程商標品牌運用示范項目。三是拓展鄉村經濟業態。繼續完善萬畝茶園俄羅斯小鎮園景觀區建設、推進“赤壁青磚茶國家公園”建設,新建茶旅景點10個,茶旅線路4條。積極引導發展直播帶貨、微信小程序、公眾號等農村電商新業態,千方百計解決農產品銷售難題,帶動農村經濟發展。張司邊村基層社新建300平方米的網絡帶貨直播間,展示當地特色農產品。開展助農興農直播帶貨公益活動,累計銷售赤壁本地農副產品8.6萬斤,組織游客開展基地鄉村采摘游20余次,直接帶動農村消費超100萬元。
2、實施美麗宜居鄉村建設行動。一是健全鄉村建設實施機制。有序推進“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目前已將村莊規劃師具體分配到各鄉鎮并負責規劃編制工作。已完成市域村莊布局規劃并確定村莊分類。開展“擦亮小城鎮”,建設美麗城鎮行動,4個美麗鄉村建設項目正在進行前期設計。《鄂南民居建筑設計圖集》發放到8個鄉鎮并推廣使用,后續將持續推進此項工作,增強農民建房的規劃意識。二是整治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推進長江大保護,落實河湖庫長制,開展陸水湖、西涼湖、黃蓋湖水環境綜合治理。持續推進戶廁建改項目,完成2018-2020年廁改摸排整改工作,整改3657戶問題戶廁,整改率100%;完成2021年新建公廁的`驗收任務。常態化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在茶庵嶺鎮八王廟村開展農村污水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示范點項目。在滄湖開發區湯家咀村等6個村開展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推進鄉村生態保護和水土修復。實施赤壁市黃蓋湖流域生態環境整治項目一期EPC建設項目和柳山湖鎮團山村等水體綜合整治項目,預計今年可以完工。完成造林綠化1.2萬畝,森林撫育1萬畝,林業育苗460萬株,扎實推進全域綠化,助力鄉村振興。計劃創建森林鄉村3個。三是提檔升級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和服務水平。上半年完成“四好農村路”建設69.18公里。已開工“三年消危”項目橋梁15座,完成9座。城鄉客運一體化已實現全覆蓋,全市各鄉鎮、各行政村全面實行公交化運營。實施鄉村清潔能源建設工程,累計完成替代電量663.05萬千瓦時,穩定運營現有18個站點59個充電樁。建立“雙減”工作長效推進機制,落實中小學“五項管理”工作,真正做到減負提質。深化結對幫扶活動和聯校托管,繼續加強鄉村教師培訓、鄉村學校信息化建設和城鄉教師交流。推進醫共體建設,總院按照“市招鄉用”原則,完成了88名專業技術人才招聘,派出3名青年骨干醫師到鄉鎮分院掛職業務副院長。全市291名鄉村醫生在總院參加了兩個批次的急診救治能力培訓。上半年為68名城鄉低保婦女申報“兩癌”救助。開展“巾幗心向黨最美展芳華”母親節活動,持續性開展愛心媽媽結對關愛留守兒童活動,用實際行動為孩子們送去黨和社會的關愛,引導他們向上向善。
3、堅持黨建引領鄉村治理。一是完善村級自治機制。認真落實《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建強農村基層黨組織,開展村“兩委”換屆工作“回頭看”,組織開展全市村(社區)干部培訓班。指導187個村(社區)全面修訂村(居)民自治章程和村(居)民公約,推行積分管理模式。切實抓好清廉村居建設,印發2022年度實施方案,制定赤壁市清廉村居建設工作指南,指導示范點建設,發布宣傳短視頻1條,宣傳報道10條,在趙李橋鎮蓼坪村召開現場推進會。二是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積極創建第四批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組織開展“送文化下鄉鎮、進校園、進企業”“戲曲進校園”“送戲下鄉”等文化惠民活動110余次。群藝館、歌舞劇團組織開展的2022年春節送文化下鄉暨“村晚”活動。開展《鄉村振興看赤壁》《走進社區看小康》《美麗鄉村行》《咱們村里的年輕人》《青春力量》等多個系列報道。三是建設平安法治鄉村。全市配齊了“一社區(村)一警(輔警)、一社區(村)一法律顧問”和村(社區)治調主任,全面推廣“紅袖章”志愿者巡邏和平安協會參與社會治理,發動多元社會力量參與基層治理,形成了小區“圓桌會”、“王婆婆”工作室、情暖暮陽互助社等一批赤壁基層治理品牌。在前期“雪亮工程”基礎上,結合智慧城市建設,投資1.9億元對城區視頻監控系統進行增補擴容及后期大數據分析運用平臺建設,城鄉公共區域視頻全方位覆蓋。常態化推進掃黑除惡斗爭。
(三)強化“一個保障”
一是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強化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和各部門推動鄉村振興責任。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上半年召開專題會議、調研督辦、聽取匯報等研究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近20次,市委中心組、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多次組織專題和研究相關工作。建立市、鎮、村三級書記鄉村振興聯系點制度,全面壓實市級領導、市直部門、鎮村和駐村“第一書記”責任。持續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規范和深化支部主題黨日制度,建強農村戰斗堡壘。二是強化鄉村振興要素保障。2022年全市共統籌各級各類財政專項資金12.5億元用于支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創新鄉村振興多渠道資金籌集機制,在法定債務限額內發行一般債券用于支持鄉村振興、鞏固脫貧成果等領域的公益性項目。創新財政涉農資金使用方式,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因地制宜推行一事一議、以獎代補、先建后補、貸款貼息等。做好鄉村產業用地保障,落實“三區三線”相關工作。加強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建設,充分發揮赤壁高質量發展研究院、青磚茶產業研究院、黑茶檢測檢驗中心等平臺帶動作用,大力實施“智繪赤壁”“人才安居”工程。繼續實施“三支一扶”、“一村多名大學生”等計劃。三是深入推進農村改革。積極穩妥推進農村集體土地產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目前已在全市15個鄉鎮(街道、區)145個行政村(社區)開展農村宅基地使用權及集體土地使用權房地一體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已完成個人頒證28000本,集體127本,確權頒證率達到百分之八十。開展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登記賦碼信息核對工作,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核對比例達95%以上。全面完成了化解村級債務工作目標任務,實現村級債務全面清零。推進宗祠“回頭看”,對我市49家登記備案的宗祠場所進一步提升轉化標準,實現轉化后的“一增一減”。加快組建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聯合會(。
鄉村人才振興工作總結 篇8
2021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和市委人才辦、市委組織部的關心指導下,臨塘鄉進一步完善人才引進、培養、激勵機制,優化人才隊伍結構,提高人才隊伍素質,充分激發人才的創造活力,為加快臨塘鄉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現將有關工作總結匯報如下:
一、人才工作任務清單落實情況
今年以來,臨塘鄉加強與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的合作交流,積極會同虔心小鎮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完成了7名行業急需人才(旅游酒店管理專業)的培養和引進工作。
二、人才工作完成情況
1.持續完善人才療養基地。為更好的服務于各類優秀人才,濃厚人才工作氛圍,今年以來,臨塘鄉會同虔心小鎮景區,繼續以康養療養為目標,以客家傳統民俗文化建筑和宋代皇家貢品虔茶傳承為載體,陽明文化深度體驗為導向,充分利用虔心小鎮生態、文化、旅游等服務資源,進一步加強與中醫醫療機構長期合作等方式,打造集客家民俗、虔茶傳承、陽明文化、康養療養等于一體的人才療養基地。同時,根據不同群體的不同服務需求,臨塘鄉會同虔心小鎮,制定了短、中、長期以及涵蓋吃、住、醫、游、有氧運動等方面的療養康養套餐,致力于為各類人才提供優質的服務。
2.加強校企交流合作。為加大人才引進和培養的力度,臨塘鄉充分利用本土虔心小鎮旅游景區的優勢,積極與高校、企業的溝通交流,搭建人才引進培養平臺。今年以來,針對企業、高校的雙方需求,利用虔心小鎮旅游景區及酒店餐飲管理平臺,引進7名旅游、酒店、餐飲、管理專業大學生到虔心小鎮進行培養鍛煉,不僅為景區發展建設提供了優質的人才,而且還為高校解決學生就業、提高就業率提供了便利,達到臨塘鄉、高校、虔心小鎮企業“三贏”效果。
3.組織召開鄉賢座談會。為進一步凝聚鄉賢人才力量,臨塘鄉充分發揮本土鄉賢的“橋梁”作用,定期組織召開鄉賢座談會。一是年初組織各村返鄉人才賢士召開鄉賢座談會,聽取了本村鄉村振興、村集體經濟發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工作意見建議,探討2021年鄉村工作計劃,鼓勵鄉賢人才返鄉創業,為家鄉發展做出貢獻。二是年中組織召開鄉村振興座談會,由駐村領導牽頭召集所在村各行業各領域鄉賢,通報了上半年鄉村工作成效,聽取了鄉賢關于鄉村振興的意見建議,匯聚了我鄉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的思路。
4.全面推行績效考核制度。根據上級組織部門的統一部署,為提高鄉鎮干部經濟待遇,把優秀干部人才留在鄉鎮,我鄉進一步優化了鄉鎮干部績效考核機制,印發了《臨塘鄉機關干部績效考核工作方案》,明確了考核方式、考核內容和考核工作小組,通過月度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結合的方式,不僅提高了鄉鎮干部的待遇,而且還有效解決了“干多干少一個樣”的'問題,有效的激發了鄉鎮干部創業干事的激情。
5.加強對鄉鎮干部的關心關愛。一是為進一步改善鄉鎮干部辦公生活條件,吸進更多的優秀人才干部留在鄉鎮,今年,我鄉投入資金30萬元,新建了一棟干部公寓,并完善了熱水、空調等設施。二是加大人才公寓住房政策的宣傳,組織符合條件干部購買龍南市人才公寓住房,切實讓各類人才享受人才住房優惠條件。
三、存在的問題
盡管我鄉在推進人才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還是存在以下問題:一是本單位人才結構單一,組織干部到外培訓學習的力度不夠;二是人才工作氛圍不夠濃厚,外出招才引智的次數較少。
四、2022年工作計劃
1.繼續加大人才培養和引進力度。根據全市招才引智工作要求,針對企業和高校的人才培養、引進需求,全面加大人才培養和引進的工作力度,提高人才引進培養的針對性,提高招才引智工作成效。
2.繼續完善人才療養基地“軟件”。針對人才療養的各類需求,會同虔心小鎮繼續提高人才療養的服務品質,豐富人才療養套餐,注入更多新鮮液態,確保人才療養見成效。
3.積極外出招才引智。會同招才引智團部門單位,充分利用在外鄉賢的優勢,積極外出珠三角、高校等對接區域開展招才引智系列活動,確保保質保量完成人才招引各項工作任務。
鄉村人才振興工作總結 篇9
按照貴陽市農業農村局(市鄉村振興局、市生態移民局)關于印發《貴陽貴安2022年農村實用人才培育工作方案》、《貴陽貴安農村實用人才認定工作方案(試行)》的通知,區“強省會”五年行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要求,我鄉積極開展農村實用人才摸底及實用人才培育工作,現將半年工作推進情況匯報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2022年我鄉新增培育目標任務數為180人,總目標任務數為334人,截至7月15日,我鄉新增培育目標任務已摸底180人,完成新增任務的'100%,其中干井村新增摸底41人,水塘村新增摸底49人,羊角村新增摸底20人,石塘村新增摸底29人,永樂村新增摸底41人;現已組織各村完成存量農村實用人才臺賬梳理工作。按照《南明區2022年農村實用人才培育工作方案》,我鄉2022年農村實用人才計劃培育100人,目前已開展各種培訓會5次,培訓人員100余人次。
二、困難和問題
因是農忙季節,村民忙于農活,摸底登記人數、類型有限,涉及農戶身份信息等保密因素,部分農戶不愿意配合工作。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按照區級方案步驟,組織村級收集申報認定所需相關材料,待申報認定平臺開放后及時提交存量認定數據,加大宣傳力度,積極宣傳各類型農村實用人才的典型事跡,營造政府主導、農民參與的良好輿論氣氛。工作中遇到困難和問題及時同上級部門匯報,確保實用人才工作取得實效。
鄉村人才振興工作總結 篇10
今年以來,我中心以“雙招雙引”工作為抓手,把人才作為支撐發展的第一資源,堅持抓責任促落實、抓推介促宣傳、抓對接促引進,全面推進招才引智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現將2019年上半年度人才工作和招才引智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主要做法與成效
(一)高度重視,加強領導,推動人才工作開展。為確保人才工作落到實處,我中心成立了以主任為組長,副主任為副組長,各科室負責人為成員的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形成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牽頭抓、業務科室具體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二)引進人才,招錄人員,充實畜牧隊伍力量。隨著我縣現代畜牧業的快速發展,畜牧工作任務日趨加重,行業亟需要高層次、高水平、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才充實到畜牧隊伍中。今年來,我單位已協助濟南安池畜牧業有限公司引進2名專業技術人才,主要服務指導豬的`遺傳育種與繁殖工作。
(三)加大培訓,繼續教育,夯實人才隊伍的素質。我單位采取以省、市、縣級培訓和畜牧系統組織培訓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培訓學習工作。一是今年3月份邀請了上級主管部門的畜牧專家進行了為期4天的專業技術培訓。培訓采取了理論培訓與實踐觀摩學習相結合的方式,圍繞動物疫病防控、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畜禽養殖投入品使用、農業政策、中國農機APP使用等內容進行培訓。培訓班的舉辦提高了全縣養殖人員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增強了科技對畜牧業發展的支撐力度,促進了全縣畜牧業可持續發展。來自全縣各鎮(街道)100名從事畜禽養殖的規模養殖場負責人及技術人員參加了培訓。二是我中心于11月30日-12月1日舉辦了2019年全縣畜牧獸醫技術推廣培訓班,邀請專家為來自全縣100余名養殖產業帶頭人講授畜牧養殖技術。截止目前,已培訓畜禽養殖從業者200人。
(四)完善動物防疫員人才隊伍建設。我中心已經健全縣、鎮(街道)、村三級畜牧業監管體系,組建了村級防監員網絡,現各鎮(街道)均已配備5-10名村級防監員包干到村,負責配合轄區內動物防疫、檢疫、養殖場監管、新技術推廣、畜禽糞污綜合利用指導、畜牧業保險、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等工作,確保了全區畜牧業健康穩定發展和畜產品質量安全。今年8月份,我單位對全縣130余名防疫員進行了專業技術培訓,通過培訓,掌握了動物疫病防控的新技術、新要求和疫病流行的新特點,提高了基層防疫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是加強畜禽規模養殖戶和畜牧業科技示范戶的培育、服務、管理,為發展現代畜牧業提供養殖技術實用人才。按照縣委、縣政府加快標準化、規模化養殖,促進畜牧大縣建設的要求,進一步加快畜禽規模養殖戶的發展,培育一批畜牧業科技示范戶,初步建立一支畜牧獸醫農村實用人才隊伍,為畜牧大縣建設提供農村實用人才支撐。在培育、服務畜禽規模養殖大戶和畜牧業科技示范戶中,力爭做到“三個到位”。一是技術指導到位。組建縣級專家組,設立鎮(街道)技術指導員,制訂畜牧獸醫技術指導方案,采用“手把手”、“面對面”的技術指導方式,對畜禽規模養殖戶和畜牧業科技示范戶進行養殖、防疫等方面的技術培訓和指導。二是技術培訓到位。組織畜牧獸醫技術力量,根據示范重點和不同產業的生產規律,采用集中培訓與分戶培訓相結合,通過發放技術資料,開展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的培訓。三是信息服務到位。充分利用鎮(街道)畜牧獸醫站橋梁作用,為示范戶、規模養殖場(戶)提供及時、準確的政策、科技、生產和市場信息。
二是加強村級畜禽防疫員隊伍建設,為畜牧業安全提供防疫技術實用人才。加強畜禽防疫員業務培訓。我單位每年舉辦鎮(街道)動物防疫員培訓班,強化村級畜禽防疫員業務知識和業務技能的培訓,提高服務水平。加強對畜禽防疫員監督考核,對防疫質量和效果進行監督考核,促進村級畜禽防疫員隊伍建設。
鄉村人才振興工作總結 篇11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鄉村人才振興的有關要求和農業農村部2019年農業農村人才工作座談會精神,深入推進農業農村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著力培養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農業農村人才隊伍,不斷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結合我鎮實際,現將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建設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基本情況
我鎮戶籍人口數約5.8萬人,農業人口數約5.2萬余人,農村勞動力人數約2.5萬人,農業農村人才人數488人,其中: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202人,新型職業農民125人,農業科技推廣人才33人,農村專業服務型人才128人;男性302人,女性186人;大專及以上學歷的125人,初中及高中以上學歷的320人;35歲及以下的92人,36至50歲的312人。近年來,農村發展迅速,吸引了更多更好的人才投入于開展鄉村振興戰略,農村農業人才向高學歷年輕化趨勢發展。鎮、村兩級農業農村人才配備分布在全鎮各區域各行業。
二、推進農業農村人才發展的主要做法
1、建立健全各項制度和實施方案,從人才隊伍建設的`規劃、實施、部門職能履行、經費保障、政策保障和獎懲措施等方面著手,確保人才隊伍建設一步一個腳印。
2、實施重點人才進行培訓指導,加強人才隊伍建設,著力打造過硬的精干的農村人才隊伍。
3、注重推進區域人才隊伍建設,切實發揮強有力作用,進一步促進鄉村振興戰略工作協調發展。
三、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及產生的原因
1、農村生產力水平低下,資源要素活力不足,傳統農業產業不能滿足人才的生活需求,導致人才大量流失。在推行重大農業農村人才工程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原因,國家政府的各種優惠政策、勞動力轉移財政補助政策力度不夠,難以吸引農業技術人才向農村流動。
2、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依然薄弱,大多數農村人才向往大城市,在城市務工,工資待遇好,條件優越,發展前景空間大,對農村發展信心不強,農村人才流失的情況比較突出,造成農村人才短缺。
3、農村自身的觀念問題,廣大農民和基層干部,缺乏人才振興鄉村的觀念。
四、下一步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建設的重點工作
(一)、引導更多人才流向農村
人氣旺不旺是鄉村振興與否的關鍵。當前,要防止農村人口和各類人才過度流失,避免出現農村空心化、荒蕪化現象。建議出臺政策支持各類人才流向鄉村創業就業,引導教育、衛生、文化、農業等行業科技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向基層流動,組織專家到鄉村開展智力服務,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新型職業農民隊伍,推動工商從業人員、專業技術人才、從事鄉村建設和管理的人才流向農村,解決鄉村“聚人氣”的問題。
(二)、發展壯大農村產業
產業發展是鄉村振興的“造血工程”。要因地制宜的結合自身實際發展優勢產業,抓緊落實“一村一品、一鎮一業”農業產業強鎮示范建設項目。
(三)、推進農村生態環境整治和基層設施建設
切實推進農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處理和農村基層設施的建設,將連片開發、新農村建設和美麗宜居鄉村建設相結合,整合相關資金,實現農村生活污水生態化、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切實改善優化鄉村生活生態環境,進一步為發展綠色生態休閑觀光產業助力。
(四)廣泛宣傳、樹立人才振興鄉村觀念
動員廣大農民和基層干部,樹立人才振興鄉村的觀念。吸進外出鄉賢回鄉發展或反哺家鄉。尤其對懂農業技術,懂農業營銷,懂農村發展規劃等農村緊缺型人才,要努力創造優越的工作環境,引進人才、留下人才。
五、加強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建設工作的意見建議
(一)現行政策需要完善和改進的地方:
1.人才的發展離不開教育,要不留余力全面發展教育事業,加大教育機構、培訓機構投入和建設,為本地人才不斷的“輸血、造血”。
2.制訂和完善人才規劃,建立鄉村人才數據庫,制定出有力度、針對性強、可操作性強的人才引進工作方案,做到以適應產業發展要求、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及目標要求來規劃人才和引進人才。
3.注重挖掘本土人才和本籍人才,使各類優秀的人才能夠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發揮才能,讓更多的本籍人才回鄉發展,造福家鄉。
(二)加強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建設需要的配套措施和支持體系。
1.推行高校畢業生、大學生村官服務基層政策。讓高學歷人才補充鄉鎮隊伍學歷短板,優化鄉鎮人才隊伍結構。
2.優化崗位設置。提高鄉鎮衛生院、鄉村中小學、高、中級專業技術崗位結構比例,同時對工業、農業、園區、旅游等重點單位重點專業人才予以傾斜。
3.加強鄉村人才培訓力度。加強農村人才開發,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相結合的方式,實施各項培訓工程,扎實做好鄉村人才教育培訓工作,培養一批“土專家”和致富能手。
4.加強加大農村農業政策項目資金的扶持力度。
(三)結合我鎮產業發展實際情況,提出以下幾點需要省重點扶持的人才政策措施。
1.改善農村農業人才工作環境和提高收入待遇,營造鼓勵人才干成事業、幫助人才干好事業、創造施展才華的社會氛圍。
2.完善目標考核獎勵機制,真正發揮績效工作的績效導向作。
3.強化輪崗交流。通過跟班學習、掛職鍛煉等途徑,有意識有計劃地推進鄉鎮之間、鄉鎮和縣級單位之間的交流,促進干部多崗位培養鍛煉,進一步激發干部隊伍活力,形成縣鄉上下互動交流的輪崗交流機制,促進人才合理有序流動,有效調動鄉村人才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優化環境,留住更多鄉村人才。
【鄉村人才振興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鄉村人才振興總結03-15
鄉村人才振興總結(精選10篇)11-20
鄉村振興人才培訓總結(精選14篇)05-20
鄉村人才振興總結范文(精選5篇)11-10
人才助力鄉村振興工作總結(通用16篇)01-05
鄉村振興人才培訓總結范文(通用8篇)11-08
鄉村人才振興工作工作總結(精選18篇)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