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課改工作總結范文
總結在一個時期、一個年度、一個階段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在我們的學習、工作中起到呈上啟下的作用,不妨讓我們認真地完成總結吧。你所見過的總結應該是什么樣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個人課改工作總結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個人課改工作總結范文1
一、活動單的設計要注意以下三點:
1、以生為本,關注發展。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正確認識活動單導學的意義和作用。以活動單作為學生課堂學習的重要載體,開展豐富多彩的導學活動,引領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洋溢濃郁的人文精神,體現鮮明的時代特色。充分利用活動單,著力培養學生的主體精神、實踐能力和多種素質,加強合作,促進反思,反饋提高。教師要認真思考學生的學習過程,圍繞核心內容創設適合學生實際的活動。
2、立足學情,集體研討。要立足于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規律,尊重個性差異,設計行之有效的活動單。充分發揮備課組的作用,集體分工設計,共同研討確定,在集體研討的基礎上,根據班級學情進行適當調整,注重新穎性和創造性,以期達到最佳課堂教學效果,
3、體現特點,精心設計。
活動單的設計是實施導學活動的關鍵,要充分體現數學學科的特點,遵循可操作性、啟發性、適量性、趣味性和多元化等原則,并根據《數學課程標準》和教材等進行設計。活動單應簡潔、易懂,一般包括學習目標、學習重難點、活動方案和課堂反饋等內容;不同的課型如新授課、復習課等又具有各自的特點。設計的具體要求如下:
目標明確。活動單不同于教案,應具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學習重點和難點,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用知道、理解、掌握等詞語進行表述,學生始終明確目標并對照目標進行活動過程的自我調控。
精選內容。活動內容必須貼近學生實際,有數學味、趣味性、啟思性和開放性,有利于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素質發展。要突出重點和難點,做到內容適量,難度適宜,在整合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可以適當補充拓展性題,保證原來預定內容得以完成。問題、練習的設計要有針對性、層次性和發展性。
活動多樣。教學活動單可采用多種形式,可根據內容特點設計,也可根據小組特點設計,還可設計多層次多目標活動單,盡可能調動所有學生參與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思考,自主掌握學習方法,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維、觀念與行動相統一、外顯活動和內在活動相統一、充滿改造和創造精神,滿足學生多方面發展需要。活動要循序漸進,形式多樣,可以是自學教材、實驗、探究、辯論、討論、游戲、競賽等,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始終充滿激情。
檢測反饋。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進行目標檢測,及時反饋,當堂消化。
語言規范。活動單的主題、指導語要明確,語言力求生動、活潑,盡可能將老師的解說過程化為活動過程。題目要簡化,不要出現過多的文字。
二、對活動單的使用要做到有效組織,科學實施。
學習活動以小組形式為主,小組相對固定,每個小組成員各司其職,有中心發言人。每節課安排的活動在三個左右,要靈活運用組內交流、組際交流和全班交流等方式,強化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成果展示、自我完善四個環節。化教為學、化生為師、化靜為動,始終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在合作中開展探究、交流、辯論等活動,教師可以適當點撥、評價。成果展示可調動多種感官參與、采取多種形式。學生要交流收獲、進行小結、自我提升。教師要幫助學生解決重點、難點和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有機整合課堂生成資源,發揮必要的主導作用。
基于以上的思考,我認為,一堂課的“活動單”設計,在達成目標及活動方案方面要做到不求“多而全”,力求“少而精”。攻其一點,不及其余,讓學生在對單一任務和活動素材的反復感知和研磨中,在生生之間、師生之間多回合的思維碰撞中,變“我懂了”為“我想了、我問了、我說了、我做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知不覺地受到“數學化”的浸潤,他們的數學素養也會不斷得到提高。只有通過扎扎實實的訓練達到這樣的目標,我們的課堂才能真正稱為“有效”的課堂。“活動單導學模式”才會成為真正有效的新教學模式。
個人課改工作總結范文2
我一直參加課改工作,見證著課改的不斷成長,不斷完善,現將我的數學課改工作總結如下:
一、新課程后,教與學方式的變化。
過去,教師一直把自己定位成為數學課堂中教育教學過程的主人,帶著教師設計好的問題,指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形成概念體系。走進小學課堂,不難發現,傳統課堂的教學模式基本是“灌輸——接受”,學生學習方式基本是“聽講——背誦——訓練——再現教師傳授的知識”。學生完全處于一種被動接受的狀態。隨著新課程的到來,數學教學內部問題的累積,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否認了教師這種定位,使教師清醒認識到:學生才是學習的真正主人,數學的教與學必然要產生新的變革。數學課程改革的核心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倡自主、實踐、探索、合作等多樣化的學習方法。在《數學課程標準》第一學段的教學建議中,《標準》強調“教師要讓學生裝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并與同伴進行交流。教師應提供適當的幫和指導,善于選擇學生中有價值的問題或意見,引導學生開展討論,以尋找問題的'答案。”在《數學課程標準》第二學段的教學建議中,《標準》強調“數學學習過程充滿著觀察、實驗、模擬、推斷等探索性與挑戰性活動。教師要改變以例題、示范、講解為主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投入到探索與交流的學習活動之中。為了例學生更好地進行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教師應鼓勵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敢于質疑,樂于交流與合作。要防止學生的合作流于形式,強調在個人獨立思考基礎上的合作,以及通過合作與交流來開拓思路。”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使數學知識得以驗證和完善。例如:學習了六年級圓柱的體積后,可以出這樣的題目:隨意找一個學生喝水的杯子(不規則或不是圓柱形狀)你有什么方法求這個杯子的容積呢?學生在課后就可以動手去裝水,想盡一切方法去思考,從而達到我們的目的,把所學的圖形知識、統計知識等在實踐中加以運用。
二、在教學實驗中的幾點體會。
1、聯系生活,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內容和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貼近,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創設與生活實際有關的情境,讓學生發現數學就在自己身邊,數學并不難,從而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2、以新的理念為指導,自主地、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只有用新的理念分析新教材,理解新教材,才能真正體會編者的意圖。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創造地運用教材資源,給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以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之積極參與學習活動。
3、運用生活,產生例題
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最喜歡游戲活動了,讓學生在有趣的游戲活動中產生例題進行學習,學生會感到輕松愉快,大大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課程改革為我們帶來了新的.教學理念,為學生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我認為,凡是學生能夠探索出來的,教師決不替代,凡是學生能夠獨立發現的絕不暗示,讓學生從生活、活動、思索、合作交流中學習,盡可能多給一點思考的時間,多給一點活動的空間,多給學生一點表現自己的機會,讓學生多一點創造的信心,多一點成功的體驗。
三、評價學生學業標準的變化。
當前,小學數學教學較多關注學生學習活動的結果,忽視了學生學習活動、發展的過程,導致對結果評價的過度關注,把評價功能退化為僅僅是對學生分數的鑒定,這是對學習評價的扭曲。
由于每一個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決定了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是一個富有個性的過程。由于學生個體的差異,應把重點放在學生自身的縱向評價上,使學生體驗到自己的變化、成長和進步,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用數學學習檔案來評價學生學習的數學過程,可以全程、多樣、有效地促進管理目標的達成。
四、評價考核教師標準的變化。
在教師評價方面,應建立教師教學完整的評價考核制度、教學成果獎勵制度,教師的績效考核以教學為主;實行教學、研究績效合一。
【個人課改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個人課改工作總結06-15
個人課改總結11-21
課改經驗個人總結05-26
課改工作總結05-08
課改工作總結05-13
教師個人課改工作總結01-05
個人課改經驗總結11-11
個人課改計劃(精選10篇)07-28
小學英語個人課改計劃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