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

時間:2023-04-02 05:54:51 總結 我要投稿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15篇)

  總結是指社會團體、企業單位和個人在自身的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進行回顧檢查、分析評價,從而肯定成績,得到經驗,找出差距,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鍛煉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不妨讓我們認真地完成總結吧。總結怎么寫才能發揮它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15篇)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1

  元素周期律

  1、影響原子半徑大小的因素:

  ①電子層數:電子層數越多,原子半徑越大(最主要因素)

  ②核電荷數:核電荷數增多,吸引力增大,使原子半徑有減小的趨向(次要因素)

  ③核外電子數:電子數增多,增加了相互排斥,使原子半徑有增大的傾向

  2、元素的化合價與最外層電子數的關系:最高正價等于最外層電子數(氟氧元素無正價)

  負化合價數= 8—最外層電子數(金屬元素無負化合價)

  3、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結構、性質遞變規律:

  同主族:從上到下,隨電子層數的遞增,原子半徑增大,核對外層電子吸引能力減弱,失電子能力增強,還原性(金屬性)逐漸增強,其離子的氧化性減弱。

  同周期:左→右,核電荷數——→逐漸增多,最外層電子數——→逐漸增多

  原子半徑——→逐漸減小,得電子能力——→逐漸增強,失電子能力——→逐漸減弱

  氧化性——→逐漸增強,還原性——→逐漸減弱,氣態氫化物穩定性——→逐漸增強

  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酸性——→逐漸增強,堿性——→逐漸減弱

  常見物質的狀態

  1、常溫下為氣體的`單質只有H2、N2、O2(O3)、F2、Cl2(稀有氣體單質除外)

  2、常溫下為液體的單質:Br2、Hg

  3、常溫下常見的無色液體化合物:H2O、H2O2

  4、常見的氣體化合物:NH3、HX(F、Cl、Br、I)、H2S、CO、CO2、NO、NO2、SO2

  5、有機物中的氣態烴CxHy(x≤4);含氧有機化合物中只有甲醛(HCHO)常溫下是氣態,鹵代烴中一氯甲烷和一氯乙烷為氣體。

  6、常見的固體單質:I2、S、P、C、Si、金屬單質;

  7、白色膠狀沉淀[Al(OH)3、H4SiO4]

  常見物質的氣味

  1、有臭雞蛋氣味的氣體:H2S

  2、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Cl2、SO2、NO2、HX、NH3

  3、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濃鹽酸、濃硝酸、濃氨水、氯水、溴水

  4、許多有機物都有氣味(如苯、汽油、醇、醛、羧酸、酯等)

  硫和氮的氧化物

  1.硫單質俗稱硫黃,易溶于CS2,所以可用于洗去試管內壁上沾的單質硫。

  2.SO2是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易溶于水生成亞硫酸,方程式為SO2+H2O H2SO3,該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可使品紅溶液褪色,所以亞硫酸溶液有酸性也有漂白性。

  3.鑒定SO2氣體主要用品紅溶液,現象是品紅褪色,加熱后又恢復紅色。

  4.SO2和CO2混合氣必先通過品紅溶液(褪色),再通過酸性KMnO4溶液(紫紅色變淺),最后再通過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可同時證明二者都存在。

  5.SO2具有氧化性的方程為:2H2S+SO2=3S↓+2H2O,與Cl2、H2O反應失去漂白性的方程為Cl2+SO2+2H2O=2HCl+H2SO4。

  6.SO3標況下為無色晶體,遇水放出大量熱,生成硫酸。

  7、久置濃硝酸顯黃色是因為含有分解生成的NO2;工業濃鹽酸顯黃色是因為含有Fe3+。保存濃硝酸方法是在棕色瓶中,放在冷暗處;紫色石蕊溶液滴入濃硝酸現象是先變紅后褪色,滴入稀硝酸現象是溶液只變紅。

  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1.“雷雨發莊稼”涉及反應原理:

  ①N2+O2放電===2NO

  ②2NO+O2=2NO2

  ③3NO2+H2O=2HNO3+NO

  2.氨的工業制法:N2+3H22NH3

  3.氨的實驗室制法:

  ①原理: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②裝置:與制O2相同

  ③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氣法

  ④檢驗方法:

  (a)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試驗,會變藍色.

  (b)用沾有濃鹽酸的玻璃棒靠近瓶口,有大量白煙產生.NH3+HCl=NH4Cl

  ⑤干燥方法:可用堿石灰或氧化鈣、氫氧化鈉,不能用濃硫酸.

  4.氨與水的反應:NH3+H2O=NH3?H2ONH3?H2ONH4++OH-

  5.氨的催化氧化:4NH3+5O24NO+6H2O(制取硝酸的第一步)

  6.碳酸氫銨受熱分NH4HCO3NH3↑+H2O+CO2↑

  7.銅與濃硝酸反應:Cu+4HNO3=Cu(NO3)2+2NO2↑+2H2O

  8.銅與稀硝酸反應:3Cu+8HNO3=3Cu(NO3)2+2NO↑+4H2O

  9.碳與濃硝酸反應:C+4HNO3=CO2↑+4NO2↑+2H2O

  10.氯化銨受熱分NH4ClNH3↑+HCl↑

  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

  氧化反應CH4(g)+2O2(g)→CO2(g)+2H2O(l)

  取代反應CH4+Cl2(g)→CH3Cl+HCl

  烷烴的通式:CnH2n+2n≤4為氣體、所有1-4個碳內的烴為氣體,都難溶于水,比水輕

  碳原子數在十以下的,依次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同系物:結構相似,在分子組成上相差一個或若干個CH2原子團的物質互稱為同系物

  同分異構體:具有同分異構現象的化合物互稱為同分異構

  同素異形體:同種元素形成不同的單質

  同位素:相同的質子數不同的中子數的同一類元素的原子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2

  一、合金

  1.合金的定義

  合金是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金屬(或金屬與非金屬)熔合而成的具有特性的物質。

  2.合金的性能

  合金具有許多優良的物理、化學和機械性能,在許多方面不同于它的各成分金屬。

  (1)多數合金的熔點比它的各成分金屬的'熔點。

  (2)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屬的硬度。

  3.金屬材料

  (1)黑色金屬材料包括。

  ①生鐵與鋼? 生鐵 鋼 主要成分 Fe Fe 含碳量 2%~4.3% 0.03%~2% 含硫、磷量 少量 極少或沒有 硅、錳含量 少 適量 ②不銹鋼

  普通鋼中,加入、等多種元素,使其具有的特性。

  (2)有色金屬材料

  除以外的其他金屬材料及其合金。重要的有色金屬有:鎂、鋁、金、銀、銅、鈦等。思考合金是混合物,還是化合物?能否用實驗來驗證?

  合金屬于混合物,金屬與金屬或金屬與非金屬形成合金時,一般認為沒有發生化學反應,各成分的化學性質沒有發生改變。如鋼的電化學腐蝕中,鎂作負極被氧化,而其中的碳作正極。

  二、(1)與O2Cl2的反應: ;

  ③與S的反應:。與鹽反應與AgNO3的反應:FeCl3的反應: 。

  (3)與強氧化性酸反應

  ①與濃硫酸反應:

  ②與濃硝酸反應:

  ③與稀硝酸反應:

  、銅單質的用途:制作 、 日常生活用品等。

  高中的化學對課本的知識理解很重要,所以為什么說學習化學一定要吃透課本。高中的化學和初中的化學有很大的區別,初中主要學習的都是基礎,所以相對來說比較簡單。高中所涉及的實驗比較多,需要學生認真觀察實驗過程和做好記錄,所以大家一定要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3

  一、氯氣的化學性質

  氯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最外層有7個電子,故氯原子容易得到一個電子而達

  到8電子飽和結構,因此Cl2突出表現的化學性質是得電子的性質,即表現強氧化性,如

  Cl2能氧化:

  ①金屬(Na、Al、Fe、Cu等);

  ②非金屬(H2、P等);

  ③某些化合物(Br-、I-、SO2、Fe2+、SO32-等)。

  (1)跟金屬反應

  2Na+Cl2點然2NaCl(產生白煙);Cu+Cl2點然CuCl2(產生棕黃色的煙)

  2Fe+3Cl2點然2FeCl3(產生棕色的煙,溶于水呈黃色)

  (2)跟非金屬反應

  H2+Cl2點燃或光照2HCl

  點燃:發出蒼白火焰,瓶口有白霧;光照:會發生爆炸

  2P+3Cl2點燃2PCl3(霧,Cl2不足);2P+5Cl2點燃2PCl5(煙,Cl2充足)

  (3)與水反應:Cl2+H2O=HCl+HClO(HClO是一種不穩定的弱酸,但具有強氧化性。)

  【說明】a.氯水通常密封保存于棕色試劑瓶中(見光或受熱易分解的物質均保存在棕色試劑

  瓶中)。

  b.Cl2能使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先變紅,后褪為白色。

  (4)與堿反應:Cl2+2NaOH=NaCl+NaClO+H2O;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漂粉精、漂的漂白原理:Ca(ClO)2+2HCl=CaCl2+2HClO;

  Ca(ClO)2+H2O+CO2=CaCO3↓+2HClO

  (5)與某些還原性物質的.反應:

  Cl2+2KI=2KCl+I2(用濕潤的淀粉KI試紙檢驗Cl2)

  2FeCl2+Cl2=2FeCl3

  Cl2+Na2SO3+H2O=Na2SO4+2HCl

  二、氯氣的實驗室制法

  1、反應原理:用強氧化性物質(如MnO2、KMnO4等)和濃鹽酸反應。

  4HCl(濃)+MnO2△MnCl2+2H2O+Cl2↑

  2、實驗裝置:根據反應原理和氣體凈化、收集、尾氣處理等實驗步驟及常見儀器的性能,制備干燥、純凈的Cl2。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4

  一、重點聚焦

  1.混合物的分離原理和分離方法。

  2.混合物分離方法的操作。

  3.離子的檢驗及檢驗試劑的選擇。

  4.物質分離與提純過程的簡單設計。

  5.物質的量及其單位——摩爾。

  6.阿伏加德羅常數、摩爾質量、氣體摩爾體積、物質的量濃度等概念。

  7.有關物質的量、微觀粒子數、質量、體積、物質的量濃度等之間轉化的`計算。

  8.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

  二、知識網絡

  本章包括化學實驗基本方法、化學計量在實驗中的應用兩節內容,其知識框架可整理如下:

  1.實驗安全

  嚴格按照實驗操作規程進行操作,是避免或減少實驗事故的前提,然后在實驗中要注意五防,即防止火災、防止爆炸、防止倒吸引起爆裂、防止有害氣體污染空氣、防止暴沸。

  2.實驗中意外事故的處理方法

  (1)做有毒氣體的實驗時,應在通風廚中進行,并注意對尾氣進行適當處理(吸收或點燃等)。進行易燃易爆氣體的實驗時應注意驗純,尾氣應燃燒掉或作適當處理。

  (2)燙傷宜找醫生處理。

  (3)濃酸撒在實驗臺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沖擦干凈。濃酸沾在皮膚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沖凈。濃酸濺在眼中應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請醫生處理。

  (4)濃堿撒在實驗臺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沖擦干凈。濃堿沾在皮膚上,宜先用大量水沖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濃堿濺在眼中,用水洗凈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鈉、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撲蓋。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機物小面積失火,應迅速用濕抹布撲蓋。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5

  金屬+酸→鹽+H2↑中:

  ①等質量金屬跟足量酸反應,放出氫氣由多至少的順序:Al>Mg>Fe>Zn。②等質量的不同酸跟足量的金屬反應,酸的相對分子質量越小放出氫氣越多。③等質量的同種酸跟足量的不同金屬反應,放出的氫氣一樣多。

  3、物質的檢驗

  (1)酸(H+)檢驗。

  方法1將紫色石蕊試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測液的試管中,振蕩,如果石蕊試液變紅,則證明H+存在。

  方法2用干燥清潔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藍色石蕊試紙上,如果藍色試紙變紅,則證明H+的存在。

  方法3用干燥清潔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試紙上,然后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跟標準比色卡對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小于7,則證明H+的存在。

  (2)銀鹽(Ag+)檢驗。

  將少量鹽酸或少量可溶性的鹽酸鹽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測液的試管中,振蕩,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少量的稀硝酸,如果沉淀不消失,則證明Ag+的存在。

  (3)堿(OH-)的檢驗。

  方法1將紫色石蕊試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測液的試管中,振蕩,如果石蕊試液變藍,則證明OH-的存在。

  方法2用干燥清潔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紅色石蕊試紙上,如果紅色石蕊試紙變藍,則證明OH-的存在。

  方法3將無色的酚酞試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測液的試管中,振蕩,如果酚酞試液變紅,則證明OH-的存在。

  方法4用干燥清潔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試紙上,然后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跟標準比色卡對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大于7,則證明OH-的存在。

  (4)氯化物或鹽酸鹽或鹽酸(Cl-)的檢驗。

  將少量的硝酸銀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測液的試管中,振蕩,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少量的稀硝酸,如果沉淀不消失,則證明Cl-的存在。

  (5)硫酸鹽或硫酸(SO42-)的檢驗。

  將少量氯化鋇溶液或硝酸鋇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測液的試管中,振蕩,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少量的稀硝酸,如果沉淀不消失,則證明SO42-的存在。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6

  有機物的概念

  1、定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為有機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鹽、碳的金屬化合物等除外)

  2、特性:

  ①種類多

  ②大多難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

  ③易分解,易燃燒

  ④熔點低,難導電、大多是非電解質

  ⑤反應慢,有副反應(故反應方程式中用“→”代替“=”)

  甲烷

  烴—碳氫化合物:僅有碳和氫兩種元素組成(甲烷是分子組成最簡單的烴)

  1、物理性質:無色、無味的氣體,極難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氣,俗名:沼氣、坑氣。

  2、分子結構:CH4:以碳原子為中心,四個氫原子為頂點的正四面體(鍵角:109度28分)。

  3、化學性質:

  ①氧化反應:(產物氣體如何檢驗?)

  甲烷與KMnO4不發生反應,所以不能使紫色KMnO4溶液褪色

  ②取代反應:(三氯甲烷又叫氯仿,四氯甲烷又叫四氯化碳,二氯甲烷只有一種結構,說明甲烷是正四面體結構)

  4、同系物:結構相似,在分子組成上相差一個或若干個CH2原子團的物質(所有的烷烴都是同系物)

  5、同分異構體: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結構式(結構不同導致性質不同)

  烷烴的溶沸點比較:碳原子數不同時,碳原子數越多,溶沸點越高;碳原子數相同時,支鏈數越多熔沸點越低,同分異構體書寫:會寫丁烷和戊烷的同分異構體。

  乙烯

  1、乙烯的`制法:

  工業制法:石油的裂解氣(乙烯的產量是一個國家石油化工發展水平的標志之一)。

  2、物理性質:無色、稍有氣味的氣體,比空氣略輕,難溶于水。

  3、結構:不飽和烴,分子中含碳碳雙鍵,6個原子共平面,鍵角為120°。

  4、化學性質:

  (1)氧化反應:C2H4+3O2=2CO2+2H2O(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煙)。

  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說明乙烯能被KMnO4氧化,化學性質比烷烴活潑。

  (2)加成反應:乙烯可以使溴水褪色,利用此反應除乙烯。

  乙烯還可以和氫氣、氯化氫、水等發生加成反應。

  CH2=CH2+H2→CH3CH3CH2=CH2+HCl→CH3CH2Cl(一氯乙烷)

  CH2=CH2+H2O→CH3CH2OH(乙醇)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7

  【氨氣及銨鹽知識點】

  氨氣的性質:無色氣體,刺激性氣味、密度小于空氣、極易溶于水(且快)1:700體積比。

  溶于水發生以下反應使水溶液呈堿性:NH3+H2ONH3?H2ONH4++OH—可作紅色噴泉實驗。生成的一水合氨NH3?H2O是一種弱堿,很不穩定,會分解,受熱更不穩定:NH3H2O===(△)NH3↑+H2O

  濃氨水易揮發除氨氣,有刺激難聞的氣味。

  氨氣能跟酸反應生成銨鹽:NH3+HCl==NH4Cl(晶體)

  氨是重要的'化工產品,氮肥工業、有機合成工業及制造硝酸、銨鹽和純堿都離不開它。氨氣容易液化為液氨,液氨氣化時吸收大量的熱,因此還可以用作制冷劑。

  銨鹽的性質:易溶于水(很多化肥都是銨鹽),受熱易分解,放出氨氣:

  NH4ClNH3↑+HCl↑NH4HCO3NH3↑+H2O↑+CO2↑

  可以用于實驗室制取氨氣:(干燥銨鹽與和堿固體混合加熱)

  NH4NO3+NaOHNaNO3+H2O+NH3↑

  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紅色石蕊試紙檢驗是否收集滿。

  【同步練習題】

  1。下列氣體中,室溫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A。NH3、CO2、HClB。H2、C12、H2SC。NH3、O2、H2D。CO2、H2S、SO2

  答案:C

  2。氨水中存在著由水電離出的少量H+,因此氨水中存在的微粒共有()。

  A。兩種B。四種C。五種D。六種

  答案:D

  3。在下列反應中,氨作為氧化劑參加的反應是()。

  A。NH3+H3PO4=NH4H2PO4B。4NH3+5O2=4NO+6H20

  C。2NH3+3C12=6HCl+N2D。NH3+NaH=NaNH2+H2

  答案:D

  4。下列微粒中,與NH具有相同的質子數和電子數的是()。

  A。NH3B。K+C。Na+D。H3O+

  答案:D

  5。利用堿石灰和五氧化二磷均能干燥的一組氣體是()。

  A。CO、NO、H2B。N2、O2、MH3C。H2、NO、NH3D。NO、Cl2、N2

  答案:A

  6。標準標況下,11。2LNH3恰好被49gH3PO4溶液吸收,則生成物是()。

  A。NH4H2P04B。(NH4)2HPO4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8

  1、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方式:

  電能

  (電力)火電(火力發電)化學能→熱能→機械能→電能缺點:環境污染、低效。

  原電池將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優點:清潔、高效。

  2、原電池原理(1)概念:把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的裝置叫做原電池。

  (2)原電池的工作原理:通過氧化還原反應(有電子的轉移)把化學能轉變為電能。

  (3)構成原電池的條件:

  (1)有活潑性不同的'兩個電極;

  (2)電解質溶液

  (3)閉合回路

  (4)自發的氧化還原反應

  (4)電極名稱及發生的反應:

  負極:較活潑的金屬作負極,負極發生氧化反應,

  電極反應式:較活潑金屬-ne-=金屬陽離子

  負極現象:負極溶解,負極質量減少。

  正極:較不活潑的金屬或石墨作正極,正極發生還原反應,

  電極反應式:溶液中陽離子+ne-=單質

  正極的現象:一般有氣體放出或正極質量增加。

  (5)原電池正負極的判斷方法:

  ①依據原電池兩極的材料:

  較活潑的金屬作負極(K、Ca、Na太活潑,不能作電極);

  較不活潑金屬或可導電非金屬(石墨)、氧化物(MnO2)等作正極。

  ②根據電流方向或電子流向:(外電路)的電流由正極流向負極;電子則由負極經外電路流向原電池的正極。

  ③根據內電路離子的遷移方向:陽離子流向原電池正極,陰離子流向原電池負極。

  ④根據原電池中的反應類型:

  負極:失電子,發生氧化反應,現象通常是電極本身消耗,質量減小。

  正極:得電子,發生還原反應,現象是常伴隨金屬的析出或H2的放出。

  (6)原電池電極反應的書寫方法:

  (i)原電池反應所依托的化學反應原理是氧化還原反應,負極反應是氧化反應,正極反應是還原反應。因此書寫電極反應的方法歸納如下:

  ①寫出總反應方程式。

  ②把總反應根據電子得失情況,分成氧化反應、還原反應。

  ③氧化反應在負極發生,還原反應在正極發生,反應物和生成物對號入座,注意酸堿介質和水等參與反應。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9

  一、化學實驗安全

  1、(1)做有毒氣體的實驗時,應在通風廚中進行,并注意對尾氣進行適當處理(吸收或點燃等)。進行易燃易爆氣體的實驗時應注意驗純,尾氣應燃燒掉或作適當處理。

  (2)燙傷宜找醫生處理。

  (3)濃酸撒在實驗臺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沖擦干凈。濃酸沾在皮膚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沖凈。濃酸濺在眼中應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請醫生處理。

  (4)濃堿撒在實驗臺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沖擦干凈。濃堿沾在皮膚上,宜先用大量水沖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濃堿濺在眼中,用水洗凈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鈉、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撲蓋。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機物小面積失火,應迅速用濕抹布撲蓋。

  二、混合物的分離和提純

  分離和提純的方法分離的物質應注意的事項應用舉例

  過濾用于固液混合的分離一貼、二低、三靠如粗鹽的提純蒸餾提純或分離沸點不同的液體混合物防止液體暴沸,溫度計水銀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餾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餾萃取利用溶質在互不相溶的溶劑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種溶劑把溶質從它與另一種溶劑所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來的方法選擇的萃取劑應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劑互不相溶;對溶質的溶解度要遠大于原溶劑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分液分離互不相溶的液體打開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與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內外空氣相通。打開活塞,使下層液體慢慢流出,及時關閉活塞,上層液體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發和結晶用來分離和提純幾種可溶性固體的`混合物加熱蒸發皿使溶液蒸發時,要用玻璃棒不斷攪動溶液;當蒸發皿中出現較多的固體時,即停止加熱分離NaCl和KNO3混合物

  三、離子檢驗

  離子所加試劑現象離子方程式

  Cl—AgNO3、稀HNO3產生白色沉淀Cl—+Ag+=AgCl↓

  SO42—稀HCl、BaCl2白色沉淀SO42—+Ba2+=BaSO4↓

  四、除雜

  注意事項:為了使雜質除盡,加入的試劑不能是“適量”,而應是“過量”;但過量的試劑必須在后續操作中便于除去。

  五、物質的量的單位摩爾

  1、物質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數目粒子的集體的物理量。

  2、摩爾(mol):把含有6、02×1023個粒子的任何粒子集體計量為1摩爾。

  3、阿伏加德羅常數:把6、02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羅常數。

  4、物質的量=物質所含微粒數目/阿伏加德羅常數n=N/NA

  5、摩爾質量(M)

  (1)定義: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叫摩爾質量。

  (2)單位:g/mol或g、、mol—1(3)數值:等于該粒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或相對分子質量。

  6、物質的量=物質的質量/摩爾質量(n=m/M)

  六、氣體摩爾體積

  1、氣體摩爾體積(Vm)。

  (1)定義:單位物質的量的氣體所占的體積叫做氣體摩爾體積。

  (2)單位:L/mol。

  2、物質的量=氣體的體積/氣體摩爾體積n=V/Vm。

  3、標準狀況下,Vm=22、4L/mol。

  七、物質的量在化學實驗中的應用

  1、物質的量濃度、

  (1)定義:以單位體積溶液里所含溶質B的物質的量來表示溶液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質B的物質的濃度。

  (2)單位:mol/L(3)物質的量濃度=溶質的物質的量/溶液的體積CB=nB/V。

  2、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配制

  (1)基本原理:根據欲配制溶液的體積和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用有關物質的量濃度計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質的質量或體積,在容器內將溶質用溶劑稀釋為規定的體積,就得欲配制得溶液;

  (2)主要操作

  a、檢驗是否漏水;

  b、配制溶液:1計算、2稱量、3溶解、4轉移、5洗滌、6定容、7搖勻8貯存溶液。

  注意事項:

  A、選用與欲配制溶液體積相同的容量瓶;

  B、使用前必須檢查是否漏水;

  C、不能在容量瓶內直接溶解;

  D、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卻至室溫時再轉移;

  E、定容時,當液面離刻度線12cm時改用滴管,以平視法觀察加水至液面最低處與刻度相切為止。

  3、溶液稀釋:C(濃溶液)V(濃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固定:

  1、硫酸根離子的檢驗:bacl2+na2so4=baso4↓+2nacl

  2、碳酸根離子的檢驗:cacl2+na2co3=caco3↓+2nacl

  3、碳酸鈉與鹽酸反應:na2co3+2hcl=2nacl+h2o+co2↑

  4、木炭還原氧化銅:2cuo+c高溫2cu+co2↑

  5、鐵片與硫酸銅溶液反應:fe+cuso4=feso4+cu

  6、氯化鈣與碳酸鈉溶液反應:cacl2+na2co3=caco3↓+2nacl

  7、鈉在空氣中燃燒:2na+o2△na2o2鈉與氧氣反應:4na+o2=2na2o

  8、過氧化鈉與水反應:2na2o2+2h2o=4naoh+o2↑

  9、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2na2o2+2co2=2na2co3+o2

  10、鈉與水反應:2na+2h2o=2naoh+h2↑

  11、鐵與水蒸氣反應:3fe+4h2o(g)=f3o4+4h2↑

  12、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2al+2naoh+2h2o=2naalo2+3h2↑

  13、氧化鈣與水反應:cao+h2o=ca(oh)2

  14、氧化鐵與鹽酸反應:fe2o3+6hcl=2fecl3+3h2o

  15、氧化鋁與鹽酸反應:al2o3+6hcl=2alcl3+3h2o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10

  一、物質的分類

  金屬:Na、Mg、Al

  單質

  非金屬:S、O、N

  酸性氧化物:SO3、SO2、P2O5等

  氧化物堿性氧化物:Na2O、CaO、Fe2O3

  氧化物:Al2O3等

  純鹽氧化物:CO、NO等

  凈含氧酸:HNO3、H2SO4等

  物按酸根分

  無氧酸:HCl

  強酸:HNO3、H2SO4、HCl

  酸按強弱分

  弱酸:H2CO3、HClO、CH3COOH

  化一元酸:HCl、HNO3

  合按電離出的H+數分二元酸:H2SO4、H2SO3

  物多元酸:H3PO4

  強堿:NaOH、Ba(OH)2

  物按強弱分

  質弱堿:NH3?H2O、Fe(OH)3

  

  一元堿:NaOH、

  按電離出的HO-數分二元堿:Ba(OH)2

  多元堿:Fe(OH)3

  正鹽:Na2CO3

  鹽酸式鹽:NaHCO3

  堿式鹽:Cu2(OH)2CO3

  溶液:NaCl溶液、稀H2SO4等

  混懸濁液:泥水混合物等

  合乳濁液:油水混合物

  物膠體:Fe(OH)3膠體、淀粉溶液、煙、霧、有色玻璃等

  二、分散系相關概念

  1、分散系:一種物質(或幾種物質)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統稱為分散系。

  2、分散質: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質。

  3、分散劑:分散質分散在其中的物質。

  4、分散系的分類:當分散劑是水或其他液體時,如果按照分散質粒子的大小來分類,可以把分散系分為:溶液、膠體和濁液。分散質粒子直徑小于1nm的分散系叫溶液,在1nm-100nm之間的分散系稱為膠體,而分散質粒子直徑大于100nm的分散系叫做濁液。

  下面比較幾種分散系的不同:

  分散系溶液膠體濁液

  分散質的直徑<1nm(粒子直徑小于10-9m)1nm-100nm(粒子直徑在10-9~10-7m)>100nm(粒子直徑大于10-7m)

  分散質粒子單個小分子或離子許多小分子集合體或高分子巨大數目的分子集合體

  三、膠體

  1、膠體的定義:分散質粒子直徑大小在10-9~10-7m之間的分散系。

  2、膠體的分類:

  ①根據分散質微粒組成的狀況分類:

  如:膠體膠粒是由許多等小分子聚集一起形成的微粒,其直徑在1nm~100nm之間,這樣的膠體叫粒子膠體。又如:淀粉屬高分子化合物,其單個分子的直徑在1nm~100nm范圍之內,這樣的膠體叫分子膠體。

  ②根據分散劑的狀態劃分:

  如:煙、云、霧等的分散劑為氣體,這樣的膠體叫做氣溶膠;AgI溶膠、溶膠、溶膠,其分散劑為水,分散劑為液體的膠體叫做液溶膠;有色玻璃、煙水晶均以固體為分散劑,這樣的膠體叫做固溶膠。

  3、膠體的制備

  A.物理方法

  ①機械法:利用機械磨碎法將固體顆粒直接磨成膠粒的大小

  ②溶解法:利用高分子化合物分散在合適的溶劑中形成膠體,如蛋白質溶于水,淀粉溶于水、聚乙烯熔于某有機溶劑等。

  B.化學方法

  ①水解促進法:FeCl3+3H2O(沸)=(膠體)+3HCl

  ②復分解反應法:KI+AgNO3=AgI(膠體)+KNO3Na2SiO3+2HCl=H2S增大膠粒之間的碰撞機會。如蛋思考:若上述兩種反應物的量均為大量,則可觀察到什么現象?如何表達對應的兩個反應方程式?提示:KI+AgNO3=AgI↓+KNO3(黃色↓)Na2SiO3+2HCl=H2SiO3↓+2NaCl(白色↓)

  4、膠體的性質:

  ①丁達爾效應——丁達爾效應是粒子對光散射作用的結果,是一種物理現象。丁達爾現象產生的原因,是因為膠體微粒直徑大小恰當,當光照射膠粒上時,膠粒將光從各個方面全部反射,膠粒即成一小光源(這一現象叫光的散射),故可明顯地看到由無數小光源形成的光亮“通路”。當光照在比較大或小的顆粒或微粒上則無此現象,只發生反射或將光全部吸收的現象,而以溶液和濁液無丁達爾現象,所以丁達爾效應常用于鑒別膠體和其他分散系。

  ②布朗運動——在膠體中,由于膠粒在各個方向所受的力不能相互平衡而產生的無規則的運動,稱為布朗運動。是膠體穩定的原因之一。

  ③電泳——在外加電場的作用下,膠體的微粒在分散劑里向陰極(或陽極)作定向移動的現象。膠體具有穩定性的重要原因是同一種膠粒帶有同種電荷,相互排斥,另外,膠粒在分散力作用下作不停的無規則運動,使其受重力的影響有較大減弱,兩者都使其不易聚集,從而使膠體較穩定。

  說明:A、電泳現象表明膠粒帶電荷,但膠體都是電中性的。膠粒帶電的原因:膠體中單個膠粒的體積小,因而膠體中膠粒的表面積大,因而具備吸附能力。有的膠體中的膠粒吸附溶液中的陽離子而帶正電;有的則吸附陰離子而帶負電膠體的'提純,可采用滲析法來提純膠體。使分子或離子通過半透膜從膠體里分離出去的操作方法叫滲析法。其原理是膠體粒子不能透過半透膜,而分子和離子可以透過半透膜。但膠體粒子可以透過濾紙,故不能用濾紙提純膠體。

  B、在此要熟悉常見膠體的膠粒所帶電性,便于判斷和分析一些實際問題。

  帶正電的膠粒膠體:金屬氫氧化物如、膠體、金屬氧化物。

  帶負電的膠粒膠體:非金屬氧化物、金屬硫化物As2S3膠體、硅酸膠體、土壤膠體

  特殊:AgI膠粒隨著AgNO3和KI相對量不同,而可帶正電或負電。若KI過量,則AgI膠粒吸附較多I-而帶負電;若AgNO3過量,則因吸附較多Ag+而帶正電。當然,膠體中膠粒帶電的電荷種類可能與其他因素有關。

  C、同種膠體的膠粒帶相同的電荷。

  D、固溶膠不發生電泳現象。凡是膠粒帶電荷的液溶膠,通常都可發生電泳現象。氣溶膠在高壓電的條件也能發生電泳現象。

  膠體根據分散質微粒組成可分為粒子膠體(如膠體,AgI膠體等)和分子膠體[如淀粉溶液,蛋白質溶液(習慣仍稱其溶液,其實分散質微粒直徑已達膠體范圍),只有粒子膠體的膠粒帶電荷,故可產生電泳現象。整個膠體仍呈電中性,所以在外電場作用下作定向移動的是膠粒而非膠體。

  ④聚沉——膠體分散系中,分散系微粒相互聚集而下沉的現象稱為膠體的聚沉。能促使溶膠聚沉的外因有加電解質(酸、堿及鹽)、加熱、溶膠濃度增大、加膠粒帶相反電荷的膠體等。有時膠體在凝聚時,會連同分散劑一道凝結成凍狀物質,這種凍狀物質叫凝膠。

  膠體穩定存在的原因:(1)膠粒小,可被溶劑分子沖擊不停地運動,不易下沉或上浮(2)膠粒帶同性電荷,同性排斥,不易聚大,因而不下沉或上浮

  膠體凝聚的方法:

  (1)加入電解質:電解質電離出的陰、陽離子與膠粒所帶的電荷發生電性中和,使膠粒間的排斥力下降,膠粒相互結合,導致顆粒直徑>10-7m,從而沉降。

  能力:離子電荷數,離子半徑

  陽離子使帶負電荷膠粒的膠體凝聚的能力順序為:Al3+>Fe3+>H+>Mg2+>Na+

  陰離子使帶正電荷膠粒的膠體凝聚的能力順序為:SO42->NO3->Cl-

  (2)加入帶異性電荷膠粒的膠體:

  (3)加熱、光照或射線等:加熱可加快膠粒運動速率,增大膠粒之間的碰撞機會。如蛋白質溶液加熱,較長時間光照都可使其凝聚甚至變性。

  5、膠體的應用

  膠體的知識在生活、生產和科研等方面有著重要用途,如常見的有:

  ①鹽鹵點豆腐:將鹽鹵()或石膏()溶液加入豆漿中,使豆腐中的蛋白質和水等物質一起凝聚形成凝膠。

  ②肥皂的制取分離

  ③明礬、溶液凈水

  ④FeCl3溶液用于傷口止血

  ⑤江河入海口形成的沙洲

  ⑥水泥硬化

  ⑦冶金廠大量煙塵用高壓電除去

  ⑧土壤膠體中離子的吸附和交換過程,保肥作用

  ⑨硅膠的制備:含水4%的叫硅膠

  ⑩用同一鋼筆灌不同牌號墨水易發生堵塞

  四、離子反應

  1、電離(ionization)

  電離:電解質溶于水或受熱熔化時解離成自由離子的過程。

  酸、堿、鹽的水溶液可以導電,說明他們可以電離出自由移動的離子。不僅如此,酸、堿、鹽等在熔融狀態下也能電離而導電,于是我們依據這個性質把能夠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狀態下能導電的化合物統稱為電解質。

  2、電離方程式

  H2SO4=2H++SO42-HCl=H++Cl-HNO3=H++NO3-

  硫酸在水中電離生成了兩個氫離子和一個硫酸根離子。鹽酸,電離出一個氫離子和一個氯離子。硝酸則電離出一個氫離子和一個硝酸根離子。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部都是氫離子的化合物我們就稱之為酸。從電離的角度,我們可以對酸的本質有一個新的認識。那堿還有鹽又應怎么來定義呢?

  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全部都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叫做堿。

  電離時生成的金屬陽離子(或NH4+)和酸根陰離子的化合物叫做鹽。

  書寫下列物質的電離方程式:KCl、NaHSO4、NaHCO3

  KCl==K++Cl―NaHSO4==Na++H++SO42―NaHCO3==Na++HCO3―

  這里大家要特別注意,碳酸是一種弱酸,弱酸的酸式鹽如碳酸氫鈉在水溶液中主要是電離出鈉離子還有碳酸氫根離子;而硫酸是強酸,其酸式鹽就在水中則完全電離出鈉離子,氫離子還有硫酸根離子。

  〔小結〕注意:1、HCO3-、OH-、SO42-等原子團不能拆開

  2、HSO4―在水溶液中拆開寫,在熔融狀態下不拆開寫。

  3、電解質與非電解質

  ①電解質: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狀態下能夠導電的化合物,如酸、堿、鹽等。

  ②非電解質: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狀態下都不導電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等。

  小結

  (1)、能夠導電的物質不一定全是電解質。

  (2)、電解質必須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狀態下才能有自由移動的離子。

  (3)、電解質和非電解質都是化合物,單質既不是電解也不是非電解質。

  (4)、溶于水或熔化狀態;注意:“或”字

  (5)、溶于水和熔化狀態兩各條件只需滿足其中之一,溶于水不是指和水反應;

  (6)、化合物,電解質和非電解質,對于不是化合物的物質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

  4、電解質與電解質溶液的區別:

  電解質是純凈物,電解質溶液是混合物。無論電解質還是非電解質的導電都是指本身,而不是說只要在水溶液或者是熔化能導電就是電解質。

  5、強電解質:在水溶液里全部電離成離子的電解質。

  6、弱電解質: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電離成離子的電解質。

  強、弱電解質對比

  強電解質弱電解質

  物質結構離子化合物,某些共價化合物某些共價化合物

  電離程度完全部分

  溶液時微粒水合離子分子、水合離子

  導電性強弱

  物質類別實例大多數鹽類、強酸、強堿弱酸、弱堿、水

  7、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第一步:寫(基礎)寫出正確的化學方程式

  第二步:拆(關鍵)把易溶、易電離的物質拆成離子形式(難溶、難電離的以及氣體等仍用化學式表示)

  第三步:刪(途徑)

  刪去兩邊不參加反應的離子第四步:查(保證)檢查(質量守恒、電荷守恒)

  ※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注意事項:

  非電解質、弱電解質、難溶于水的物質,氣體在反應物、生成物中出現,均寫成化學式或分式。

  2.固體間的反應,即使是電解質,也寫成化學式或分子式。

  3.氧化物在反應物中、生成物中均寫成化學式或分子式。4.濃H2SO4作為反應物和固體反應時,濃H2SO4寫成化學式.5金屬、非金屬單質,無論在反應物、生成物中均寫成化學式。微溶物作為反應物時,處于澄清溶液中時寫成離子形式;處于濁液或固體時寫成化學式。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11

  1、常溫常壓下為氣態的有機物:1~4個碳原子的烴,一氯甲烷、新戊烷、甲醛。

  2、碳原子較少的醛、醇、羧酸(如甘油、乙醇、乙醛、乙酸)易溶于水;液態烴(如苯、汽油)、鹵代烴(溴苯)、硝基化合物(硝基苯)、醚、酯(乙酸乙酯)都難溶于水;苯酚在常溫微溶與水,但高于65℃任意比互溶。

  3、所有烴、酯、一氯烷烴的.密度都小于水;一溴烷烴、多鹵代烴、硝基化合物的密度都大于水。

  4、能使溴水反應褪色的有機物有:烯烴、炔烴、苯酚、醛、含不飽和碳碳鍵(碳碳雙鍵、碳碳叁鍵)的有機物。能使溴水萃取褪色的有:苯、苯的同系物(甲苯)、ccl4、氯仿、液態烷烴等。

  5、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的有機物:烯烴、炔烴、苯的同系物、醇類、醛類、含不飽和碳碳鍵的有機物、酚類(苯酚)。

  有機化學基礎知識。

  6、碳原子個數相同時互為同分異構體的不同類物質:烯烴和環烷烴、炔烴和二烯烴、飽和一元醇和醚、飽和一元醛和酮、飽和一元羧酸和酯、芳香醇和酚、硝基化合物和氨基酸。

  7、無同分異構體的有機物是:烷烴:ch4、c2h6、c3h8;烯烴:c2h4;炔烴:c2h2;氯代烴:ch3cl、ch2cl2、chcl3、ccl4、c2h5cl;醇:ch4o;醛:ch2o、c2h4o;酸:ch2o2。

  8、屬于取代反應范疇的有:鹵代、硝化、磺化、酯化、水解、分子間脫水(如:乙醇分子間脫水)等。

  9、能與氫氣發生加成反應的物質:烯烴、炔烴、苯及其同系物、醛、酮、不飽和羧酸(ch2=chcooh)及其酯(ch3ch=chcooch3)、油酸甘油酯等。

  10、能發生水解的物質:金屬碳化物(cac2)、鹵代烴(ch3ch2br)、醇鈉(ch3ch2ona)、酚鈉(c6h5ona)、羧酸鹽(ch3coona)、酯類(ch3cooch2ch3)、二糖(c12h22o11)(蔗糖、麥芽糖、纖維二糖、乳糖)、多糖(淀粉、纖維素)((c6h10o5)n)、蛋白質(酶)、油脂(硬脂酸甘油酯、油酸甘油酯)等。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12

  有機物的概念

  1、定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為有機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鹽、碳的金屬化合物等除外)

  2、特性:

  ①種類多

  ②大多難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

  ③易分解,易燃燒

  ④熔點低,難導電、大多是非電解質⑤反應慢,有副反應(故反應方程式中用“→”代替“=”)

  甲烷

  烴—碳氫化合物:僅有碳和氫兩種元素組成(甲烷是分子組成最簡單的烴)。

  1、物理性質:無色、無味的氣體,極難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氣,俗名:沼氣、坑氣。

  2、分子結構:CH4:以碳原子為中心,四個氫原子為頂點的正四面體(鍵角:109度28分)。

  3、化學性質:

  ①氧化反應:(產物氣體如何檢驗?)

  甲烷與KMnO4不發生反應,所以不能使紫色KMnO4溶液褪色。

  ②取代反應:(三氯甲烷又叫氯仿,四氯甲烷又叫四氯化碳,二氯甲烷只有一種結構,說明甲烷是正四面體結構)。

  4、同系物:結構相似,在分子組成上相差一個或若干個CH2原子團的物質(所有的烷烴都是同系物)。

  5、同分異構體: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結構式(結構不同導致性質不同)。

  烷烴的溶沸點比較:碳原子數不同時,碳原子數越多,溶沸點越高;碳原子數相同時,支鏈數越多熔沸點越低,同分異構體書寫:會寫丁烷和戊烷的`同分異構體。

  乙烯

  1、乙烯的制法:

  工業制法:石油的裂解氣(乙烯的產量是一個國家石油化工發展水平的標志之一)

  2、物理性質:無色、稍有氣味的氣體,比空氣略輕,難溶于水

  3、結構:不飽和烴,分子中含碳碳雙鍵,6個原子共平面,鍵角為120°

  4、化學性質:

  (1)氧化反應:C2H4+3O2=2CO2+2H2O(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煙)

  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說明乙烯能被KMnO4氧化,化學性質比烷烴活潑。

  (2)加成反應:乙烯可以使溴水褪色,利用此反應除乙烯

  乙烯還可以和氫氣、氯化氫、水等發生加成反應。

  CH2=CH2+H2→CH3CH3CH2=CH2+HCl→CH3CH2Cl(一氯乙烷)

  CH2=CH2+H2O→CH3CH2OH(乙醇)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13

  一、金屬活動性Na>Mg>Al>Fe。

  二、金屬一般比較活潑,容易與O2反應而生成氧化物,可以與酸溶液反應而生成H2,特別活潑的如Na等可以與H2O發生反應置換出H2,特殊金屬如Al可以與堿溶液反應而得到H2。

  三、A12O3為氧化物,Al(OH)3為氫氧化物,都既可以與強酸反應生成鹽和水,也可以與強堿反應生成鹽和水。

  四、Na2CO3和NaHCO3比較

  碳酸鈉碳酸氫鈉

  俗名純堿或蘇打小蘇打

  色態白色晶體細小白色晶體

  水溶性易溶于水,溶液呈堿性使酚酞變紅易溶于水(但比Na2CO3溶解度小)溶液呈堿性(酚酞變淺紅)

  熱穩定性較穩定,受熱難分解受熱易分解

  2NaHCO3Na2CO3+CO2↑+H2O

  與酸反應CO32—+H+HCO3—

  HCO3—+H+CO2↑+H2O

  HCO3—+H+CO2↑+H2O

  相同條件下放出CO2的速度NaHCO3比Na2CO3快

  與堿反應Na2CO3+Ca(OH)2CaCO3↓+2NaOH

  反應實質:CO32—與金屬陽離子的復分解反應NaHCO3+NaOHNa2CO3+H2O

  反應實質:HCO3—+OH-H2O+CO32—

  與H2O和CO2的反應Na2CO3+CO2+H2O2NaHCO3

  CO32—+H2O+CO2HCO3—

  不反應

  與鹽反應CaCl2+Na2CO3CaCO3↓+2NaCl

  Ca2++CO32—CaCO3↓

  不反應

  主要用途玻璃、造紙、制皂、洗滌發酵、醫藥、滅火器。

  轉化關系

  五、合金: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金屬(或金屬與非金屬)熔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

  合金的特點;硬度一般比成分金屬大而熔點比成分金屬低,用途比純金屬要廣泛。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14

  考點1:化學反應速率

  1、化學反應速率的表示方法___________。

  化學反應速率通常用單位時間內反應物濃度和生成物濃度的變化來表示。表達式:___________。

  其常用的單位是__________、或__________。

  2、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

  1)內因(主要因素)

  反應物本身的性質。

  2)外因(其他條件不變,只改變一個條件)

  3、理論解釋——有效碰撞理論

  (1)活化分子、活化能、有效碰撞

  ①活化分子:能夠發生有效碰撞的分子。

  ②活化能:如圖

  圖中:E1為正反應的活化能,使用催化劑時的活化能為E3,反應熱為E1-E2。(注:E2為逆反應的活化能)

  ③有效碰撞:活化分子之間能夠引發化學反應的碰撞。

  (2)活化分子、有效碰撞與反應速率的關系

  考點2:化學平衡

  1、化學平衡狀態:一定條件(恒溫、恒容或恒壓)下的可逆反應里,正反應和逆反應的速率相等,反應混合物(包括反應物和生成物)中各組分的.濃度保持不變的狀態。

  2、化學平衡狀態的特征

  3、判斷化學平衡狀態的依據

  考點3:化學平衡的移動

  1、概念

  可逆反應中舊化學平衡的破壞、新化學平衡的建立,由原平衡狀態向新化學平衡狀態的轉化過程,稱為化學平衡的移動。

  2、化學平衡移動與化學反應速率的關系

  (1)v正>v逆: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2)v正=v逆:反應達到平衡狀態,不發生平衡移動。

  (3)v正

  3、影響化學平衡的因素

  4、“惰性氣體”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①恒溫、恒容條件

  原平衡體系

  體系總壓強增大―→體系中各組分的濃度不變―→平衡不移動。

  ②恒溫、恒壓條件

  原平衡體系

  容器容積增大,各反應氣體的分壓減小―→體系中各組分的濃度同倍數減小

  5、勒夏特列原理

  定義:如果改變影響平衡的一個條件(如C、P或T等),平衡就向能夠減弱這種改變的方向移動。

  原理適用的范圍:已達平衡的體系、所有的平衡狀態(如溶解平衡、化學平衡、電離平衡、水解平衡等)和只限于改變影響平衡的一個條件。

  勒夏特列原理中“減弱這種改變”的解釋:外界條件改變使平衡發生移動的結果,是減弱對這種條件的改變,而不是抵消這種改變,也就是說:外界因素對平衡體系的影響占主要方面。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15

  基本概念

  1。區分元素、同位素、原子、分子、離子、原子團、取代基的概念。正確書寫常見元素的名稱、符號、離子符號,包括IA、IVA、VA、VIA、VIIA族、稀有氣體元素、1~20號元素及Zn、Fe、Cu、Hg、Ag、Pt、Au等。

  2。物理變化中分子不變,化學變化中原子不變,分子要改變。常見的物理變化:蒸餾、分餾、焰色反應、膠體的性質(丁達爾現象、電泳、膠體的凝聚、滲析、布朗運動)、吸附、蛋白質的鹽析、蒸發、分離、萃取分液、溶解除雜(酒精溶解碘)等。

  常見的化學變化:化合、分解、電解質溶液導電、蛋白質變性、干餾、電解、金屬的腐蝕、風化、硫化、鈍化、裂化、裂解、顯色反應、同素異形體相互轉化、堿去油污、明礬凈水、結晶水合物失水、濃硫酸脫水等。(注:濃硫酸使膽礬失水是化學變化,干燥氣體為物理變化)

  3。理解原子量(相對原子量)、分子量(相對分子量)、摩爾質量、質量數的涵義及關系。

  4。純凈物有固定熔沸點,冰水混和、H2與D2混和、水與重水混和、結晶水合物為純凈物。

  混合物沒有固定熔沸點,如玻璃、石油、鋁熱劑、溶液、懸濁液、乳濁液、膠體、高分子化合物、漂、漂粉精、天然油脂、堿石灰、王水、同素異形體組成的物質(O2與O3)、同分異構體組成的物質C5H12等。

  5。掌握化學反應分類的特征及常見反應:

  a。從物質的組成形式: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復分解反應。

  b。從有無電子轉移:氧化還原反應或非氧化還原反應c。從反應的微粒:離子反應或分子反應

  d。從反應進行程度和方向:可逆反應或不可逆反應e。從反應的熱效應:吸熱反應或放熱反應

  6。同素異形體一定是單質,同素異形體之間的物理性質不同、化學性質基本相同。紅磷和白磷、O2和O3、金剛石和石墨及C60等為同素異形體,H2和D2不是同素異形體,H2O和D2O也不是同素異形體。同素異形體相互轉化為化學變化,但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

  7。同位素一定是同種元素,不同種原子,同位素之間物理性質不同、化學性質基本相同。

  8。同系物、同分異構是指由分子構成的化合物之間的關系。

  9。強氧化性酸(濃H2SO4、濃HNO3、稀HNO3、HClO)、還原性酸(H2S、H2SO3)、兩性氧化物(Al2O3)、兩性氫氧化物[Al(OH)3]、過氧化物(Na2O2)、酸式鹽(NaHCO3、NaHSO4)

  10。酸的強弱關系:(強)HClO4、HCl(HBr、HI)、H2SO4、HNO3>(中強):H2SO3、H3PO4>(弱):CH3COOH>H2CO3>H2S>HClO>C6H5OH>H2SiO3

  11。與水反應可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只生成酸的氧化物"才能定義為酸性氧化物

  12。既能與酸反應又能與堿反應的物質是兩性氧化物或兩性氫氧化物,如SiO2能同時與HF/NaOH反應,但它是酸性氧化物

  13。甲酸根離子應為HCOO—而不是COOH—

  14。離子晶體都是離子化合物,分子晶體不一定都是共價化合物,分子晶體許多是單質

  15。同溫同壓,同質量的兩種氣體體積之比等于兩種氣體密度的反比

  C。(NH4)3PO4D。(NH4)3PO4和NH4H2PO4

  答案:BD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06-08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08-17

高一化學的知識點總結03-28

高一化學的知識點總結07-21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12-24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05-26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03-03

人教版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10-09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大全07-15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歸納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