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送教下鄉培訓總結范文(通用26篇)
總結是事后對某一階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能夠使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讓我們抽出時間寫寫總結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總結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送教下鄉培訓總結范文(通用2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送教下鄉培訓總結 1
我有幸參加“國培計劃”(20xx)湖南省項目縣雙峰縣“送教下鄉”小學語文培訓,這次培訓分為4次,這次培訓是一種全新的生活和體驗,既讓我們學到了技能與方法,又考慮到了我們每一個人,此次培訓教育局、進修學校的用心良苦,因此也學到了很多知識。
第一次培訓是為期1天半的“送教下鄉”通識培訓,讓我們的心靈得到一次次的洗禮,讓我們受益匪淺!黃佑生老師的守望星空——新時代師德修養,讓我印象深刻。他用一個個生動鮮明的事例讓我們認同他的觀點,同時也解決了我一直以來的困惑:一個教師如何愛這個職業一輩子。他講出了我們作為老師的心聲:現在社會上的人總是用框架來約束教師,教師就應該為人師表,以身作則,應該怎樣怎樣,但是老師也是一個普通人,既有特殊性,也有普遍性。講師德,應該先提高教師的待遇,讓教師活得有尊嚴。黃老師的講座讓我深刻地知道了,原來作為教育者,我們能夠有一個一輩子的樸素信仰:教育是種福。讓我明白了最好的自己就是最好的教育,我們要把每個孩子放在心中。李小龍老師的講座讓我深受感動。
作為一個普通教師,因為心中有想幫助貧困生的想法,因為心中的這份信仰,一步一個腳印,七年如一日地做善事,成就了今天的叮當網絡助學,讓這么多的貧困生得到幫助。朱丹教授的講座是關于留守兒童與積極心理學,她給我們一步步剖析了兒童的心理。說實話,作為鄉村教師,每個班都會有留守兒童,很多時候那些孩子總會出現一些狀況,有時讓我這個年輕教師束手無策,聽完講座后,讓我豁然開朗,讓我知道了,我們應該給留守兒童更多的關愛和擁抱。
第二次培訓是雙峰縣3位骨干教師給我們上示范課,他們扎實的教學功底,別出心裁的教學設計,良好的教學素養深深地打動著每一位學員。朱xx老師講授低年級的語文園地,朱老師俏皮可愛,課堂組織恰當有效,將我們帶入一個有趣的拼音王國。李xx老師給我們師范高年級的.閱讀課文《伯牙絕弦》,她給我們展示良好的文化素養,課堂中以讀帶感,教學自然,將我們帶入古文意境中,美不勝收。張老師給我們示范了中年級的作文教學。朱xx的講課體現了名師風范,教學過程中環環相扣,趣味十足,讓學生愛上寫作文,使我們“作文課教學難”的問題得到解決。
第三、四次培訓是學員們研課磨課、成果展示。上示范課、說課的老師是我們的一線基層老師,展示從示范課中學到的教學知識與教學技巧運用的教學實踐中,使我們學員們更能有效地互相學習和發現問題,并能有針對性地提出難題,大家一起解決。
經過這幾天的培訓,讓我覺得:每天要學習新的知識,新的技能,建立新的人脈圈因此我們是幸福的,我有對老師這個職業有了新的體會與認識。我認為一個優秀老師的條件:在教育工作中,我深深體會到教師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艱苦的,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和情感。熱愛學生,致力于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樹立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以“愛”為核心,無論是優秀學生,還是后進生,我都細心關愛,倍加呵護,從欣賞開始,從稱贊入手,欣賞、稱贊學生的每一個細微處,激發他們高尚的動機,而且自身對知識充滿熱忱,不斷求新成長。
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教師”這個極端的教育口號像枷鎖一樣天天束縛著我,通過學習相關理論及多方面的實踐探索后,我才知道,它只是一種浪漫主義的宣傳鼓勵口號,而絕不是評價教師工作的客觀標準。
教育是一項繁瑣的工作,在日復一日的教學生活中,面對一些頑劣的學生,恨鐵不成鋼的心理會左右自己的情緒,另外過于看重學生成績,偏離了素質教育的軌道,有時候會茫然不知所從,不能坦然面對學生的錯誤,影響了與學生感情上的溝通和交流,也是存在的問題。因此怎樣克服工作中的急躁情緒,尊重每一個孩子,真正做到蹲下來給學生說話,還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進行調整。
總之,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會認真遵循“教書育人”的工作準則,把書教好,用新觀念育出不同的人才,以適應新世紀對教師,特別是優秀教師的要求。
送教下鄉培訓總結 2
20xx年9月5日,迎著清爽的秋風,懷著滿心的期待,我走進了柳河東影院,有幸參加了“國培計劃’A類項目縣柳河縣小學語文送教下鄉’培訓”的啟動儀式和集體培訓。雖然只有兩天時間,但這兩天卻讓我的思想得到了升華,使我對教育有了更新的認識,讓我對接下來的國培之路更加充滿信心。
今秋,我們激情滿懷,歡聚一堂,在柳河東影院聆聽了黃局長的講話。黃局長深刻分析了當前的教育形式,為我們柳河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柳河教育的建康發展指明了方向。使我更加端正思想、明確職責,終身學習、不斷提高,為做一名與時俱進的優秀教師而努力。當黃局長宣布本次培訓正式啟動的那一刻,會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這掌聲是全體教師對本次國培的高度認可,是大家對自我提高的熱烈渴求。
今秋,黃寶國教授踏著秋風,沐著秋雨,為我們帶來了“差點教育”的新理念。黃教授的報告幽默風趣,以傳神的語言表述、鮮活的案例分析、前瞻的教育理念感染著現場的每一位老師。使大家領略了教育智慧與藝術,領悟了教書育人的真諦,獲得了心靈感悟和情感升華!白鹬夭町、研究差點、縮小差距、共享差別”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個性,只有順應了各自的特點和個性才會得到最佳的發展。正如著名的.教育家費孝通曾說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我們要學會與人共享差別,共享人生出彩的機會,共享夢想成真的機會,共享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黃校長是個從農村來的師范生,依靠作文教學的研究,大膽創新,獨樹一幟,成為了今天的碩士生導師。他成功的實例告訴我們,只要心懷夢想,努力拼搏,一切皆有可能。
今秋,我們蓄勢待發,心情澎湃,相約在實驗小學的音樂教室,開啟了“柳河縣小學語文送教下鄉’培訓”的“破冰之旅”。在培訓組領導和老師的精心組織下,教室里窗明幾凈,小組座椅擺放整齊,條幅熠熠生輝,學員井井有條,可見培訓組領導和老師為此次培訓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這一切都使我們深受感動。楊連發老師德才兼備、博學多才、妙語連珠,一首小詩更是趣味橫生;王學芳老師儀態儒雅、卓爾不群,寬厚謙和;孫賀霞老師字正腔圓,主持如行云流水,話語恰到好處,深深地感染著每一位學員;攝影老師捕光逐影、鬼斧神工、給大家留下了瞬間永恒;王凱歌老師落落大方、秀外慧中、天生睿智,活躍了班級氣氛,使每個組的成員在很短的時間內融入了小組,融入了培訓班。培訓組的老師以他們的人格魅力和不懈的努力,融化了堅冰,使大家感到了溫暖,感到了培訓班活潑、向上,充滿青春的氣息的氛圍。培訓組的老師們也使我認識到了自己的差距與不足,我由衷的敬佩他們。
今秋,我們厲兵秣馬、枕戈待旦。楊主任對本次培訓的目的和內容,具體流程做了詳細的解讀。使我們明確了“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主題,明確了培訓的具體任務和目標,為我們接下來的培訓指明了方向。賈玉鳳老師又從作文教學方法、方式和實踐等方面對我們學員進行了指導。使我對作文教學有了全新的認識,使自己幡然醒悟,瞬間有了較大的提高。賈老師兢兢業業的工作作風,踏踏實實的研究態度,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使我望塵莫及。差距就是我學習的動力,我會充分利用這次國培,努力提升自己,使自己在作文教學上有質的飛躍,讓自己的課堂熠熠生輝。
今秋,瓜果飄香,必將是收獲的季節。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雖然本次國培任務較重,內容較多,時間較緊,但是我仍然會奮發進取、努力學習、攻堅克難,出色地完成各項學習任務,利用本次機會使自己金蟬蛻變,生發出絢爛的羽翼,在教育天空中劃出亮麗的曲線,收獲屬于我的幸福果實。
送教下鄉培訓總結 3
通過這段時間的聽課、評課活動,讓我受益匪淺,現將談談自己的點滴體會。
教師課堂語言幽默,簡潔,準確,他用自己的揮灑自如的語言帶著學生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通過簡單明白的例子,讓學生由淺入深,不知不覺中學握了數學知識。讓學生深切感受數學課其實并不難,只要你能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積累,就能學好數學課。從生動的.舉例中掌握知識,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有話可說,解決學生生活中存在的問題。
我深刻感受優秀教師對教育深情的愛;感受到了他們身上所透露出來的無窮的知識力量;感受到了他們對學生身心發展以及教育了解之廣、鉆研之深。此次學習到了名師的教育理念,學習到名師課堂中教學設計的巧妙。也學習到了他們對一堂課的評價與交流。教師著眼于學生自主發展的課堂教學,做到“先學后教、師導和學生討論相結合,這是老師所執教的如何學習數學。
此次活動中的研課磨課讓我感觸頗深。我覺得就應該用這樣方式來搞教學研究。通過反復打磨一堂課,讓每位教師都能從中學到很多知識。從一堂課的設計,到反復修改,到做到最好。每一個這樣的過程都是很值得學習的。更多是的我們可以相互學習。青年教師可以向年長的經驗豐富的教師請教,如一堂課該怎么上好,怎樣才能讓學生更加喜歡你的課堂,等等很多教學上的問題。都讓自己有很大提高。
總之,這次送教下鄉的學習,使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在以后的教學中,本著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提升自身素質去努力,不斷學習,不斷進步。
送教下鄉培訓總結 4
20xx國培送教下鄉小學語文第二輪專題培訓于5月10日、11日在實驗小學如期進行。兩天來,我們聆聽到了兩場接地氣的高質量講座:偃師市實驗小學石月新校長的《與幸運同行,做幸福教師》,嵩縣教研室白xx主任的《幸?鞓方處煹某砷L密碼》。兩天的學習用完了我特意準備的一支新筆。翻閱著厚厚的筆記,梳理著兩天來的學習所得,收獲滿滿。
兩位基層走出的教育專家都在共同關注一個話題——做幸福教師。這個關注點觸及到了每一個老師的內心,引起了我們極大的學習興趣,更引發了我們對自己職業的深度思考。
如何做一名幸福教師?
石校長說,幸福必須具備四個元素:積極的心態;對一件事的投入與專注;獲得一定的成就感和收獲;對事件意義和價值的認同。她告訴我們,教師的幸福成長要樹立八種意識:我想發展的成長意識,我能成長的潛能意識,我向哪發展的目標意識,我要更新的學習意識,我想改變的研究意識,;仡^的反思意識,勤練筆的表達意識,敢上公開課的交流意識。一位有30年教齡的樸實的校長,她用自身一步步的成長經歷讓我們明白,要想成為一名幸福教師,必須從三方面提升自己:首先就是加強自己的閱讀積累,讀好三類書——專業書籍、文史書籍、散文雜記,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蘊,提升人文情懷,品味人生哲理,向專家型教師邁進。對于一名教師來說,讀書就是一生的備課。其次是善于反思不斷進步,教師不一定成為寫作能手,但一定要成為一個勤奮的寫作者,寫讀書筆記,寫隨筆,寫反思,寫生活。最后就是要善于把握機遇,機遇永遠屬于愿意準備的人,當我們充實了自我,擁有了實力,機遇來臨時,我們才有能力大膽地敞開胸懷迎接。
其實對于一名教師來說,職業的成就感不就是幸福感嗎?石校長的觀點,句句入心,發人深思。
白xx主任從教25年,一直追求做幸福教師。他成功了!他用自己幽默風趣的語言,用一個個生動而真實的故事,為我們解開了幸福教師的成長密碼。幸福,就是我們心中明亮的那方,幸福就是美美地誦讀,愉快地工作和生活。他讓我們認識到:每個教師都有一雙騰飛的翅膀,要想成為一名幸福的教師,首先就要從改變自己的心態做起。幸福的指數是由心態決定的,“積極的'心態像太陽,走到哪里哪里亮”,優秀的教師都會調適自己的職業倦怠感,變“怨”為“愿”。改變了心態,就要找準自己的人生方向,樹立人生的目標,向教育名家學習,向自己內心挖掘,你會發現自己原來就是一個金礦,堅持挖下去,終會挖出閃閃發光的金子。在此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各種困難,我們要明白,每一個困難的背后就是一個機遇,當我們用自己的努力戰勝了困難,就能發現困難中蘊藏著智慧,每一次戰勝困難的過程,就是一次自我提升的過程。當你靜下心來,專注于自己的職業,全力以赴地用心付出時,才能體會到真正的職業幸福感。
接下來白主任教給了我們一把把智慧的金鑰匙,帶領我們開啟幸福的密碼:微型優課密碼、習慣方法密碼、備考高分密碼、教學管理密碼、自我成長密碼。既有經驗的總結,又有方法的指導,更有案例的引領。尤其是他關于教師自我成長密碼的解讀——目標意識,終身學習,閱讀積累,反思隨筆。他的觀點與石校長有著相通之處。白老師的教育智慧令人贊嘆,白老師的教育情懷更令人敬仰。一天的講座,我們坐了一天,而他卻站著講了一天。最后聽到他就是我早已耳聞的“白老師語絲”的主人時,心中的敬慕之情更是油然而生。
兩天的講座帶給我的思想啟迪,是深刻的。在新教育的環境下,我們都在追求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那么幸福來自哪里?幸福來自于師生共讀共寫的點滴收獲中;幸福來自于鉆研教材解讀文本,上出一節理想課堂的喜悅中;幸福來自于看到自己的學生不斷變好的進步中;幸福更來自于挑戰自我,戰勝自我的成長中……幸福的路很長,鮮花伴著荊棘,成就和著汗水。途中,我們會有懈怠,會有停留,甚至會有躊躇不前的糾結。其實我們缺少的正是那份執著與專注,缺少那份堅持的決心。
不由再次想起新教育的那句格言:付出就有收獲,堅持才有奇跡。兩位專家的成長之路更證明了這一真理。學習讓我反思,明確目標——堅持讀書,不找借口;堅持反思,不懈怠;堅持練筆,不放棄。勇敢前行,向做一名幸福教師邁進!
送教下鄉培訓總結 5
本人在11月14日至29日參加了修水縣國培送教下鄉培訓班的學習,收獲巨大,現在將收獲與大家一同分享。
一、機會難得,學習氣氛濃厚。
參加這次培訓的老師們都很珍惜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了由教育工作者到學生的角色轉換,認真、虛心、誠懇地接受培訓,態度端正、學習專注,老師們都能專心致志,全神貫注,認真的聆聽和記錄,及時完成作業,如饑似渴地接受著新鮮的理念。大家都覺得機會是如此的難得,學習氣氛十分濃厚,仿佛回到了學生時代。
二、異彩紛呈,講座全面系統。
專家的講座就象是一頓豐盛的大餐,精美地呈現在我們的面前,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各位專家毫無保留的把自己在學習和工作中的經驗拿出來與大家分享,深入淺出,可謂是異彩紛呈。
三、學無止境,更新學習觀念
11月15日聽省特級教師劉小兵滔滔不絕、揮灑自如的講座,心中十分佩服他的口才,佩服他的自信,佩服他的敏銳,佩服他知識的.淵博。想想如此才氣從何而來?所有人都是走著同一條道,那就是不斷的讀書學習,關注專業知識,關注國家大事,日復一日,永無止境。學習就是這樣,要讓讀書學習像吃飯睡覺一樣,成為我們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我雖然不能教育教學的專家,但我可以從現在起就行動起來,像專家一樣投入到讀書學習的活動中去,讓讀書學習也成為我生命活動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對照自己的工作實際,將所學知識為我所用。
11月21日上午聽了散元中學周峰老師、修水二中賴春龍老師和省特級教師陳曉明老師三人的同課異構課,周峰老師獨辟蹊徑采用動畫的形式一下子吸引了學生學習興趣。賴春龍老師按照高校常態課的要求,步步為營,穩打穩扎,學生受益良多。陳曉明老師綜合了前兩位老師的優點,以獨特的視角切入教學,獲得了培訓學員的一致好評。
培訓學習雖然就快結束了,但我知道有更重的學習和工作任務在后面。思想在我們的頭腦中,工作在我們的手中,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
讓我們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為做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努力學習,為培養出更多創新人才努力工作。
人要走進知識寶庫,是一輩子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我們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了。網絡教育,給了我們一把學習的鑰匙。這是一把增長知識才干和提高思想素質的鑰匙。
送教下鄉培訓總結 6
自己很幸運參加了本次培訓,分別聽到了馬麗佳老師的《歌曲教學技能初探》,王琳老師的《小學英語課堂用語》,張宇老師的《小學英語教學課堂環節》,李波老師的《新課程英語教學設計》四節課。四位老師都身懷絕技,各有千秋。是自己學習的楷模,為自己的英語教學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首先,馬麗佳老師的能歌善舞是最大看點。把英文歌曲優美、動聽的旋律融匯到課堂中更是錦上添花。使學生在音樂的熏陶中學到新知。當然,馬老師優美的舞姿與表現力是絕對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鑒的。
王琳老師的課堂教學用語非常的流暢、自然,可以分為常用課堂教學用法,開展訓練用語、詞匯教學用語、聽力教學用語、閱讀教學用語、寫話教學用語以及其他相關教學用語幾大板塊。王琳老師還把授課的基本環節中必學的課堂用語進行了歸納總結,可謂用心良苦。
張宇老師的英語教學課堂環節使自己明白了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整體設計目標中的四大要素與三大整合,還有英語教師所必備的專業水準等諸多的精辟的理論知識。
李波老師是這次支教中唯一的`男士,也是最有幽默感的老師。聽他的課,感覺不到絲毫的乏味。風趣的語言,強烈的親和力使李波老師成為一道別具特色的風景。
總之,我在這次短暫的培訓中受益匪淺,自己應該努力學習并將四位老師精辟的教育教學理論應用到課堂教學中,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送教下鄉培訓總結 7
參加了為期8天的送教下鄉培訓,我作為一名普通的小學農村數學教師,感到非常的榮幸,收獲很大,體會很深。本次培訓,使我拓寬了學習的視野,更新了教育觀念,明確了今后在教學中的工作思路。下面就具體談談我本次培訓學習的心得體會。
一、在“開班典禮”上的收獲。
開班典禮上,省教育廳,陜西學前師范學院,縣政府,縣教育局,縣教師進修學校的領導分別作了重要講話。從中使我們在精神上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對自己的教師專業成長起到了積極的引領作用;使我們更加感到作為一名教師的重任與自豪。
二、在“聽報告”中的收獲。
給我們作報告的老師,大多是來自一線的教師,他們能在臺上給我們作報告。這種精神和勇氣首先值得我們去學習,他們講的都是源自我們教學中的實際情況,對我們的工作有很大的.幫助,解決了困惑我們年輕教師多年的難題。他們把自己多年來的工作經驗,都在報告中傳授給了我們,使我真的有了勝讀十年書的感覺。在報告中,我都要告誡自己要多鉆研教材,多積累,形成具有適合自己學校特色的教學方法。
三、在“示范課”中的收獲。
給我們講示范課的老師也同樣是來自我們一線,有的就在我們身邊。他們的精神同樣鼓舞了我們要大膽嘗試,大膽交流。
首先,使我對上課的模式有了新的認識。課前要認真分析教材,分析學情,靈活選擇上課的方法,如:是側重小組合作,還是側重動手探究,還是側重動口交流匯報等。
第二,使我認識到了數學課堂要“多練”,語文課堂要“多讀”。聽了示范課后,我體會最深的就是“練”才能使學生真正掌握數學知識,“讀”才能使學生真正體會到文章中的思想感情,真正讓學生走進課文,學懂語文。
四、在“評課中”的收獲。
本次培訓,評課伴隨著示范課占據了重要的組成部分。
首先,讓我認識到了正規評課的程序。
第二,通過大家的發言,解決了我平時在工作中困惑的細節問題,通過評課中的討論,糾正了我平時上課中的一些不恰當的做法。
第三,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大規模的評課。評課期間,我也踴躍的鼓足勇氣發了言。作為一名年輕教師,在發言中我也大膽的談了自己的想法,還有幸受到了當時臺上領導的表揚和認可。我覺得評課其實就是一個交流、互相學習的平臺,要大膽的談自己的想法,如果自己說的不合適,很快就會有別的老師去糾正,這其實就是在進步。
五、教師要以身作則,加強自身師德修養。
在我們的培訓過程中,我深深的體會到了,我們的教師還需要不斷提高自身修養,這樣才能受到社會的認可。
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只有以身立教,為人師表,才能有力地說服學生,感染學生。無數經驗證明,身教重于言教。這說明凡是教師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必須先做到,給學生樹立好榜樣;凡是要求學生不做的事情,自己本身堅決不做,以免給學生留下壞的影響。教師要以自己的良好道德言行來教育和感化學生。
教師素有“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之美譽。在對靈魂塑造的過程中,教師既要有比較淵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教師應當成為學生的表率,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成為全社會文明的楷模。
六、教師要用學習引領自身專業成長。
隨著高效課堂的實施,我們教師要有一種強烈的資源意識,克服“一支粉筆教下去,一本教案講過來”的人生惰性,自覺拓展自己的思維空間和知識結構,以便更好的為教育教學服務。我們在學校學習的那點知識,已經遠遠不夠傳授了。一個優秀教師應該抓緊一切時間增加知識儲備,只有這樣才能用人格魅力來感染學生,和學生共同發展。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人類正在進入信息社會。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老化速度大大加快,學習就成了當今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手段。教師終身學習,不僅是時代的呼喚,教育發展的要求,也是教師教學自我提升的需要!盎畹嚼希瑢W到老”是教師應有的終身學習觀。教師要善于從教育實踐中汲取能量和資源;善于在任何時間向任何人學習,包括在教學過程中和學生分享知識;善于和同事交流,擴大視野,促進自身專業成長。
結合我的工作實際,我認為:首先,要積極參加各種培訓。第二,在工作面前要勇于擔當,大膽交流,虛心學習。第三,要多讀書,多看報,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
總之,我感到了本次培訓很“專業”,很貼近我們的工作實際,使我們一線教師收獲很大。特別是開拓了我的視野,規范了我的教學理念,使我從備課,上課,評課等方面有了更加專業化的理念。這對于我的教師專業成長有了很大的促進作用,今后我將會把自己本次所學的知識,結合我校實際去應用起來,盡心盡力搞好教學工作。
送教下鄉培訓總結 8
一、變“錦上添花”為“雪中送炭”,“變“給什么要什么”為“要什么給什么”
群眾需要的不僅是“錦上添花”,更重要的是“雪中送炭”!盎ā敝黄G一時,“炭”才暖人心;群眾要的是精品是實惠,而不是垃圾不是形式。經過多年的探索調查,了解群眾所需所急,重實際、辦實事、求實效。不斷改變形式內容、方式方法,把政策下鄉、科技致富、文化扶貧、衛生宣傳、法律普及、教育支援等相結合,從最初的“錦上添花”到“雪中送炭”,從“最初的探望”到“經常的留守”,從“天女散花”到“對口幫扶”,從“給什么要什么”到“要什么給什么”。下鄉的隊伍越來越壯大,服務的內容越來越豐富,城鄉交流的層次也越來越深入。
1、文化下鄉改進方法
文化下鄉引導農村輿論,解疑釋惑“三農”政策,提高農村文明,為農民脫貧致富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1)、下鄉演出年年實年年新。每年從全市各行各業抽調文藝精英,組織文藝宣傳隊,開展形式多樣的群眾性文化活動。國策文藝宣傳在“思想上突出主題,內容上貼近群眾生活,藝術形式上為農民群眾所喜聞樂見,格調上雅俗共賞”,其演出每年達20多場,行程達300多公里,踏遍每個鎮街,歷時半個月,節目達20多個,觀眾近10萬人次。此外還有春節、元旦、五一、國慶等豐富多彩的節日文化活動。
。2)、下鄉圖書成精神食糧。文化館、圖書館、新華書店組織送圖書報刊、廣播電視、電影戲劇下鄉、下村、下社、到校,每年有300多人下鄉流動、走街串戶,送書上門近10000萬冊,捐獻圖書1000多冊。滿足農民的精神需求。
。3)、下鄉電影做“銀幕教科書”。與企業聯姻,72支農村電影隊常年奔走于鄉村校園,每年放映7200多場,觀眾達250萬人次以上,放映優秀國產故事片400多部,農村科普、科技影片100部。中小學愛國主義電影系列化教育,把電影送進校園,每生每期觀看4-5場國產優秀故事片。
2、科技下鄉拓寬渠道
種田需科學,“雪中送炭”式的科學下鄉為農民致富提供了智力支持。
每年組織各類科技人員下鄉,多渠道向農村送科技書刊、科技錄像帶和科技資料。組織好科技大集、科技之冬等多種形式的咨詢服務活動,幫助農民解決生產生活中的技術難題。結合農業科技推廣月活動的開展,組織18個市級部門、15個市級學(協)會、300多個科技人員送科技下鄉,平均每年組織科技趕場150多次,出動科普宣傳車150多輛,展示科普展板、櫥窗3000塊,接受咨詢群眾約20多萬人次,發放資料60多萬份。
3、衛生下鄉完善機制
衛生下鄉為農民致富注入了新鮮活力。
動員廣大醫務人員下鄉,為農民防病治病。動員各方力量,把一些藥品和醫療器械送到農村,改善醫療衛生條件。加強鄉村醫務人員業務培訓,提高技術水平。廣泛開展“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宣傳科學、文明、進步的婚育觀念、計劃生育政策和優生優育知識,提供計劃生育服務。利用廣播電視、報紙、街頭宣傳、議診等形式,向農民群眾送醫藥,宣傳衛生保健知識。平均每年下鄉20次,參加活動的醫務人員達500多人次,出示展板400多塊,發放宣傳資料40萬份,議診群眾4000多人次,受益面近45萬人。
4、教育下鄉持續深入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農村教育是農村致富的關鍵。我市創選性地把送教下鄉作為活動內容之一,常年開展。
常年組織學科帶頭人、名師、全市初中、小學、幼教優秀教師近100名到到各個鄉鎮、特別是貧困山區支教、送優質課、示范課下鄉,平均每年送教下鄉100多次,指導山區教師近600多次,為農村中小學帶去先進的教育理念、優秀的教育教學方法,同時帶去優秀的教學資料、器材;等30名幼教教師送教到等地,每年約24次80多節。何德芬等30多名小學教師到傅家、石門、中山等地,每年約30次100多節。等40多人中學教師到等地,每年約35次120節。
二、變“多下鄉”為“常下鄉”,變“送、教”為“培、建”
農村勞動者整體素質和生產力發展水平的提高是提高農村文化、科技、衛生、教育水平的根本。廣大農村在張開雙臂迎接來自城市的文明成果的同時,急切地呼喚著知識更新、思想更新、觀念更新的建設力量。僅靠組織幾次集中活動,動員人員下幾趟鄉,送一些東西,遠遠滿足不了農民的渴望,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農村致富的問題。治本之法是變城里人主動送、主動教為農民主動學、主動用。
1、變“多下鄉”為“常下鄉”
農民主動學和自覺用的前提是變“多下鄉”為“常下鄉。“三下鄉”活動制度化、經;髷盗俊热、時間上的“多”!俺O锣l”要求把組織活動與機制建設結合起來,既抓住當前,也考慮長遠,通過有效的工作機制,保證“三下鄉”扎根于鄉。
(1)、對口援助全面開花。市委辦、市府辦、組織部、宣傳部、農辦、科協、移民局、民政局、教委等部門、企事業單位按照“五定”(定點、定期、定量、定指標、定效果)原則,有針對性地與災區、貧困地區結對子,對口支援,長期幫扶。經常深入到等邊遠鎮,與對扶貧村開展組織生活、文化活動、交心談心活動,與當地村干部、群眾一起找貧困癥結、為致富出點子、找項目、謀出路。形成精力盡可能多地往那兒投,物資盡可能多地往那兒送,人員盡可能多地往那兒住,信息盡可能多地往那兒傳,設施盡可能多地往那兒建的有效機制。
移民局除每年組織機關干部到中村送實惠外,還牽線搭橋讓其與支坪的結成對子,花鋪村每年不定期向進行物資、種子、化肥、衣物、糧食、技術、資金方面的援助。教委向對口扶助村每年提供教學實話援助,還幫助雙鳳新修了學校。
。2)、文化下鄉時時有處處有。四大片區元旦春節文藝演出異軍突起,以其廣泛的大眾性、鮮明的地域風格漸成“一地一特色、一地一風格、一地一品牌”的藝術格局。全市各鎮街參與面達90,形成了要我演為我要演,東西南北你方唱罷我登臺的形勢。演出場近30場,受眾達50萬人次,吹拉彈唱戲曲偕全,內容豐富、聲勢浩大,營造了節日的吉祥氣氛,成了農民自己真正的演出。農民親切的稱為“常駐農村的流動藝術團”。
。3)、支教活動持續深入。每年選派直屬學校的20-30名骨干教師到貧困山區支教一年,實行輪換制,保證城里的先進教育在農村年年有、月月有、日日有。黨校的干訓科科長李健、一中的骨干教師周習文、師范校教研室副主任袁義星等100多人前仆后繼到邊遠的等地支教,給農村學校帶去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成為廣大農村教師身邊的導師。
(4)、衛生小分隊走村串戶。人民醫院、中醫院、衛生保健所、疾控中心的近100名業務骨干組成衛生小分隊深入農村開展農民健康檢查、議診、疾病防治教育等。各鎮街衛生院每月到各村衛生室進行指導檢查1-2次,加強業務指導和培訓。各村衛生室的赤腳醫生成天奔走于田間地頭,農民群眾在家就可以享受送上門來的各種醫療服務,吃藥、打針、治病樣樣方便、樣樣放心。
2、變“送教”為“培建”
農民自覺主動學和自覺用是“培建”的目標,“送”、“教”、“用”結合,“培”“建”結合是解決“三農”的根本。培,就是通過培訓等方式培養造就一批農村致富帶頭人。建,就是村村建設農村文化科技衛生教育基地。
。1)培訓培養造人才
人才是干好一切事情的根本,培養是造就人才的途徑。
把為農民培養文化、科技、衛生、教育人才作為評價各職能部門“三下鄉”工作的主要依據和活動的主攻方向,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通過集中辦班、現場授課、送出去學習、手把手傳授等形式來培育人才。依托江南職高農業培訓基地,推行村干部學歷教育,到現在已完成中專學業畢業的共3703人。這些人回到村后,對村的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從2003年起,根據市委市府提出的一村一名大學生的村班子建設要求,與渝西學院、委黨校聯合開辦村干部學歷教育大專班,2003級和2004級共招收學員149名。村干部把學到的技術傳授給群眾,起到了以一帶十,以十帶百的作用。每年在鎮、村、社舉辦農業實用技術培訓班350多期,科普講座20多次,推廣新品種10多項,傳播新技術近50項。此外抓好農村實用技術培訓,推廣科技致富典型經驗,增強農民致富本領。
柏林鎮天坪七社社長經過培訓后,回家在山上放起了300多頭黃羊,年收入超過1萬元,像他這樣的例子有上千人。等貧困村每年還選出農民到繡莊村、花鋪村學習實用技術,培養了一批農村技術帶頭人。
教委每年利用寒暑假請專家、教授、特級教師到城、師范進修校培訓基地、五大教研究片區作新教材、課改培訓,每年達2000多人次,每次達4-5天。
。2)、建設基地
只有從陣地上加大建設,才能破解農村致富奔小康的瓶頸。
為此采取了財政、考核、部門捐贈和多方籌集相結合的方式,加大投入力度。全市27個鄉鎮都建立了文化站,村村建起了農村示范圖書室,部分鄉鎮村村建有藏書500冊以上的圖書室。建立了農民俱樂部、山歌隊、腰鼓隊等100多個。80%以上的村建立了廣播室、閱報欄、文化活動室。村村建起了衛生室,做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縣”,建立了50多個科技園地科技書屋。成為農民學技術、學文化、得信息、強身健體的有效場所。
民政局向每戶提供5000元的援助實施高山移民,在2年內實施完畢,共支援10多萬元,該村的貧困戶在中山鎮街上新修了漂亮的樓房。并聯系慈善協會為敬老院修建了15萬元的老年人健康活動中心,為老年人營造了一方娛樂天地。在實施西部遠程教育中,全市村完小以上都有電視。3000萬遠程教育資金讓每一所村完小的農家娃受益,坐在教室鼠標一點就能看到聽到北京等地名師特師的課。
三、變“輸血”為“造血”,變“三下鄉”為“三扎根”,培養一支不走隊伍
“輸血”重在“送”,只能解一時燃眉之急!霸煅敝卦凇芭嘟ā,方是長遠之計。變“輸血”為“造血”,變“三下鄉”為“三扎根”,關鍵是培養一支不走隊伍。
1、變“三下鄉”為“三扎根”,增強農村造血功能
“三扎根”就是不僅要使專業技術人員“常在鄉”,關鍵是要在農村建立一支不走的文化、科技、衛生、教育隊伍。用幾年的時間達到每村至少有一個法律明白人,每戶有一個科技當家人,每村都要有符合標準的文化、科技、衛生活動設施,從而增強農村“造血”功能。
“三扎根”工作講的是農民想的,干的是農民盼的,把文化科技衛生送到了農民院壩上、家門口。只有變“三下鄉”為“三扎根”,才能變“輸血”為“造血”。從而增強農村的.造“造血”功能。由于利用了廣大農民有強烈需求的群眾基礎,利用了農村有一批能夠接受新鮮事物的回鄉初、高中畢業生的人才條件,利用了農村鄉鎮曾建立過一批文化活動設施的物質根基,因此效果顯著。
傅家鎮特困戶嚴均林在從社長那兒學到了一些養殖技術,在傅四公路邊圈養200來只小尾寒羊,從而一舉脫貧致富。而像他這樣的人比比皆是。在送教下鄉中,許多農村教師迅速成長,開始了送教進城。張艷等農村教師送教進城,為城里的同行們上課5次達20多節。
幾年來“之夏”、基本國策文藝宣傳、四大片區巡回演出的熏陶,許多農民的文化水平明顯提高,自發加入到文化演出中,每年的“之夏”都有農民演員專場,每年的四大片區演出中都以群眾演員為主角,他們用大眾化的方式,談農民新生,演農村生活,唱農業豐收。有的片區演出中,當地的群眾演員還當上導演、策劃。各種群眾人才在這些活動中脫穎而出,成為了新時期農村中的文化帶頭人。
院退休人員王家林在中山老場開設,常年舉行川劇座唱,古鎮上時時絲竹聲聲。中山文化人丁明星的明星茶館里,常常高朋滿痤,撥弄琴弦。成為中山文化的一道風景,引得前來欣賞的游客絡繹不絕。農民小說家歡鏡聽在下鄉活動中汲取營養,創造了大量膾炙人口的作品。
2、“三下鄉”與駐村工作相結合
活動能夠在農民群眾中“生根、發芽、開花”,與駐村工作的結合成也分不開。它豐富了“三下鄉”的內涵,拓展了“三下鄉”的領域,充實了“三下鄉”的內容。
駐村工作隊員在幫助當地理清發展思路、引進幫扶項目的同時,廣泛組織開展了“三下鄉”活動。先鋒、柏林、杜市等鎮街每年選調精英到村上掛職、促進農村各種問題的解決。
送教下鄉培訓總結 9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人類正在進入信息社會。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老化速度大大加快,學習已成為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手段。教師終身學習不僅是時代的呼喚,也是教育發展的要求,也是教師教學自我完善的需要!皣乐斉W習,與時俱進,活到老,學到老”是新世紀教師應有的終身學習觀。教師要善于從教育實踐中汲取能量和資源;善于隨時向任何人學習,包括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分享知識;善于與同事溝通,開闊視野,促進專業成長。教師終身學習已成為全球教育改革的突破口。為了促進自己的專業成長,教師應該有終身學習的概念,有獨立學習和自學的觀點。因為終身學習已經成為未來每個社會成員的基本生存方式,“一次學習,終身使用”的觀點已經過時,人們不能再僅僅通過一段時間的集中學習來獲得終身享受的知識和技能。只有主動掌握新概念,學習新概念,研究新問題,培養適應新環境的能力,才能重視終身受益。
教育是整個社會的一件大事,但責任主要落在教師身上。時代在變,對人才的要求也在變。教師必須認識到終身學習對自身成長和發展的重要性,自覺樹立終身學習的觀點,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以滿足現代教育的需要。
首先,要加強政治思想學習。我國素質教育堅持“五育并舉,德育第一”的原則,教師首先要以德育人。教育觀念和教育觀念對教育的發展至關重要。正確的教育觀念可以造就人才,錯誤的教育觀念會破壞人才。教師的政治取向、道德素質、教育觀、世界觀和人身觀直接影響著學生。
其次,要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課程綜合化是基礎教育改革的總體方向。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在課程改革實驗的前沿奮斗,應該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無論是教育家還是中外名師,他們都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這與經常學習是分不開的。隨著課程改革的全面發展,教師應具有強烈的資源意識,克服“粉筆教學、教學計劃”的生活慣性,自覺拓展思維空間和知識結構,更好地為教育教學服務。知識的升級使我們的學生接觸到更多的新事物,廣泛的課外學習資源為他們積累知識提供了更多的機會。我們在學校學到的知識遠遠不夠傳授。如果你想成為一名研究型教師、專家型教師,如何不學習,如何勝任更多的教育教學工作?生活是一個廣泛的學習課堂,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東西,為了不被社會淘汰,只加快學習的步伐!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抓住一切時間來增加他的知識儲備。只有這樣,他才能利用自己的個性魅力感染學生,與學生共同發展。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教育的改革,今天的形勢對每一位教師都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樹立終身學習的觀點,在一天的教師中,我不能浪費半天。通過學習不斷獲取新知識,提高自身能力,適應當今教育改革的新形勢。為了配得上教師的職業,實現我的理想和信念,我將在未來的工作中更加努力,加強學習,提高質量,提高自己,書寫一個美好的未來。
送教下鄉培訓總結 10
近期,我有幸參與了國家培訓計劃中的送教下鄉培訓項目。這是一項旨在提高農村教育質量和推進農村教育發展的重要計劃。通過這次培訓,我受益匪淺,深感責任重大。下面,我將根據我的親身經歷,詳細具體且生動地總結這次培訓。
我所參與的送教下鄉培訓項目持續了一個月的時間。培訓地點設在了湖南省的一個農村小學。整個培訓過程中,我們被安排到了小學任教,并得到了當地老師和專家的指導和幫助。這對于我們這些即將踏入教育行業的人來說,是一個寶貴的機會。
在培訓的第一周,我們主要了解了農村教育的`重要性和現狀。通過實地考察,我們親眼目睹了農村教育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如教學設施簡陋、師資力量不足、教學內容與時代脫節等。這些問題使我們深刻認識到,如何改善農村教育是一項緊迫的任務。
在接下來的幾周時間里,我們參與了各種培訓活動,包括教學技巧培訓、教案制定培訓、學科教學培訓等。這些培訓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了教學理論和實踐,并通過實際操作提升了我們的教學能力。此外,我們還參與了教學團隊的建設和課程設計,與當地教師進行了深入的研討和交流。通過與當地教師的互動,我們不僅加深了對農村教育的理解,還培養了團隊合作和溝通能力。
通過這次培訓,我深刻體會到了為農村教育發展做出貢獻的重要性。作為教師,我們肩負著培養未來的希望的使命。而在農村教育中,我們更需要投入更多的心血和努力。農村學生的未來離不開我們的教育,我們要發揚教育者的責任和擔當。
此外,我還感受到了當地的師生們對教育的渴望和對知識的追求。盡管他們的條件有限,但他們的熱情和努力讓我深受感動。他們為了學習,每天早早起床,步行幾公里上學。他們雖然沒有先進的教育設備,但他們積極參與課堂,勇敢提問。他們給了我很大的鼓舞和啟示,讓我更加堅定了從事農村教育的決心。
綜上所述,這次送教下鄉培訓使我受益匪淺。通過與當地教師的互動和實踐操作,我不僅提高了自己的教學能力,也體會到了農村教育的挑戰和機遇。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積極投身于農村教育,為農村學生的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我也期待著更多類似的培訓項目,為農村教育的發展做出更多的貢獻。
送教下鄉培訓總結 11
送教下鄉第三次培訓已經結束。通過這次培訓,受益匪淺。
張藝臏老師的《幾何畫板在數學中的應用》講座講了幾何畫板這個軟件的由來以及它不斷地技術革新。幾何是我們數學種的一大板塊,抽象難懂,幾何畫板就能簡化幾何抽象的問題,這就需要老師深度鉆研幾何畫板的使用。張藝臏老師無私的提供了下載路徑,還制作了使用教程,讓我們這些專業老師很慚愧。要想熟練應用幾何畫板真得花一番功夫才行。
徐彬老師講的《多項式乘多項式》,課堂氣氛活躍,徐老師設計了很多環節,讓學生參與其中,還進行了小組競爭獎勵制,整個課堂值得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胡權老師講的《單項式乘多項式》是一節比較樸實的課,沒有過多的環節,在課堂中和知識點的講解中,講解很細致,細節處理的比較好,我們這個地區學生基礎比較薄弱,所以我很贊成這位老師處理練習題的方式。
余濤老師的《算術平方根》初一下期的內容,在這時候余老師拿出來給初一上期的同學講,雖然課堂氣氛比較沉悶,但這種敢于挑戰的.勇氣值得學習。黃小建老師的《全等模型制“手拉手”全等》把初二上《三角形》中證明三角形全等專門制作了一個專題,極具特色的是課件是用幾何畫板制作的,黃老師上課頗為幽默,學生聽得津津有味,回味無窮。
送教下鄉培訓的第三天,是以活動的形式展開的。上午將參訓人員分為15組,每組選定一個教學課題展開教學設計。每位老師都在不同環節提出了自己的設計思路,通過取長補短將本組的意見整合成一個完整的教學設計,再體現在一張大白紙上進行展示。各組選派代表闡述設計的過程及意圖。這個活動涉及了很多環節,讓老師深刻地思考了怎樣上好一堂課,參與度很高,非常有意義。通過評選,選出兩組優秀的教學設計以課例的形式展示給大家,說明了好的一堂課離不開好的教學設計。
這次培訓形式多樣,課例多了,難度也加大了,和很多一起參加培訓的老師共同進步。
送教下鄉培訓總結 12
今年4月25-26日,我有幸參加了送教下鄉培訓。我們數學課開展了“同課異構”的研修活動和無生賽課活動。“同課異構”是教研組為提升教師教學水平采取的一項新舉措。這一活動的開展,給教師了一個發現自我、重塑自我的平臺。在活動中,教師們通過講課與聽課、自己和他人的對比,找到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漏洞、不足和有待提高的地方,發現別人好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促進了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
“同課異構”,顧名思義,同一節課用不同的結構或模式來上,對于同一個課題,教師根據自己的理解確定本節課的.知識與能力、方法與過程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教學目標,各自設計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把握對重、難點的處理。同時本學科的所有教師都來聽課,課上完后,專家也來上同樣的課程。最后專家團隊對這些課進行評課,發表各自的看法,提出改進的意見,找到上好這一節課的最佳模式。
第一天的活動,首先,由陳琳老師、向建高老師和明奉建老師執教同一課題《用比例解決問題》然后金老師上示范課,最后示范課說課和點評,最后分組討論。大家討論的都很積極。由于幾位位老師確定的教學目標不同,選擇的教學內容不同,選擇的教學方法不同,教師的個人教學風格也不盡相同,教學重點各有側重,因此產生了不同的教學效果,演繹著不同的精彩。李柯燃老師對示范課做了精彩的點評,把這次的教研活動的研討氣氛推上了高潮。
第二天,又舉行了無生賽課,六位老師都進行了精彩的賽課。梁大新老師也做了精彩的點評。
此次教研經歷,使教師們深刻地體會到:“同課異構” 作為一種教學研討形式,為我們廣大教師搭建了一個暢談教學思想、交流教學設計和展示教學風格的平臺,是一種有效的教研方式。在活動中,無論是對于執教者還是聽課者,都受益匪淺。作為執教者,不但能在課堂教學的大舞臺上盡顯所能,而且還可以在相互的比較和學習中,充分認識到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和處理等方面與他人的差異,從而達到優勢互補、相互切磋與共同提高的目的。而作為聽課者,不但能從幾位老師智慧火花的迸射中有了對教學活動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而且還能結合自身教學實踐進行教學反思,從而有效地促進了教師專業化成長。
這種收獲如果沒有親身的經歷是不能體會到的,我建議今后教研組要多開展此類活動。
送教下鄉培訓總結 13
今年我有幸參加了送教下鄉培訓。我們數學課開展了“同課異構”的研修活動和研課磨課活動!巴n異構”是教研組為提升教師教學水平采取的一項新舉措。這一活動的開展,給教師了一個發現自我、重塑自我的平臺。在活動中,教師們通過講課與聽課、自己和他人的對比,找到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漏洞、不足和有待提高的地方,發現別人好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促進了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
“同課異構”,顧名思義,同一節課用不同的結構或模式來上,對于同一個課題,教師根據自己的理解確定本節課的知識與能力、方法與過程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教學目標,各自設計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把握對重、難點的處理。同時本學科的所有教師都來聽課,課上完后,專家也來上同樣的課程。最后專家團隊對這些課進行評課,發表各自的看法,提出改進的意見,找到上好這一節課的最佳模式。幾位老師確定的教學目標不同,選擇的教學內容不同,選擇的教學方法不同,教師的個人教學風格也不盡相同,教學重點各有側重,因此產生了不同的教學效果,演繹著不同的'精彩。我們年輕教師從中學到 了很多,提高了自己的教學能力和素養。
此次教研經歷,使我深刻地體會到:“研課磨課” 作為一種教學研討形式,為我們廣大教師搭建了一個暢談教學思想、交流教學設計和展示教學風格的平臺,是一種有效的教研方式。在活動中,無論是對于執教者還是聽課者,都受益匪淺。作為主設計者,不但能在課堂教學的大舞臺上盡顯所能,而且還可以在相互的比較和學習中,充分認識到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和處理等方面與他人的差異,從而達到優勢互補、相互切磋與共同提高的目的。而作為組員,不但能從幾位老師智慧火花的迸射中有了對教學活動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而且還能結合自身教學實踐進行教學反思,從而有效地促進了自己專業化成長。
我在此次培訓中收獲頗多。前輩們的悉心指導讓我懂得了很多,也學到了很多。這種收獲如果沒有親身的經歷是不能體會到的,我建議今后要多開展此類活動。
送教下鄉培訓總結 14
20xx年5月15,縣教研室為了順利舉行課堂大比武,特意準備了三節優質課送教下鄉。這三節課分別是劉秀艷校長的《100以內加減法的復習》、李秀果老師的《體積與體積單位的計算練習課》和呂健校長的實踐活動課《分比薩》。 聽了三位老師的數學課,讓我感受頗深,她們的課有太多值得我學習和思考的地方,下面我就談一下聽了這幾課以后給我的啟發:
1、 課前準備的很充分,每一個環節學生的每一個回答,包括學生對每一個問題都會有什么反應,他們都備進了課堂。正是他們的努力準備才有了今天的課堂上的精彩和成功。
2、數學源于生活,最后必須要回到生活當中。學習知識是為了運用,如果脫離實際來學知識的話,其學習的意義不大。所以在數學課上,必須讓學生知道在現實中的應用。這幾位老師在講課的最后,都會把今天學習的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系,這也是我以后課堂上應該做的。
3、 教師們的`語言豐富多彩,各有千秋,但是離不開學生,特別是對學生的評價,每一個字都對學生有很大鼓舞作用。相信他們的學生在這種鼓舞中會更有自信和勇氣。
4、 教學設計環環相扣,各環節之間銜接很到位,每一句銜接語都很精彩,學生的興趣才不會被打斷。
總之,這幾位老師的課基本功過硬,充分展示了教師的綜合魅力,很值得我學習。在以后的教學中,多向其他教師學習,總結自己的經驗教訓,爭取在教學上取得更好的成績。
送教下鄉培訓總結 15
xxxx年10月11日,我參加市級舉行的“東方市xxxx年中小學幼兒園送教下鄉培訓項目”的培訓活動;顒又形覂A聽了郭教英教師執教的《說勤奮》,林松青專家和柳重蘭專家的精彩講座,讓我對教育教學有了更多新的認識。經過這次的培訓,我感觸很大,下面將談談我的一些感受:
本次培訓給我很多思考,深刻的體會到自己有很多東西要去學習。我們教師的工作為了誰?怎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營造一個自主輕松快樂的氛圍?在今天的新形勢下我們農村課堂怎樣教學?
周靈梅教師說“我們教學工作為了生活,生活就要快樂、幸福、美滿!蔽覀円步逃,這是夢想。最讓我感動的是告訴我們語文教學的閱讀注重誦讀,誦讀要與我們的生活(特別是我們祖國的傳統文化)結合。
郭老師的《說勤奮》教學整堂課都是學生在自讀思考,教師只是引導怎樣去理解體會。
林松青專家從理論上對我們語文教師如何教學進行了指導。她首先讓我們要認識到我們的語文教學的重要性,“語文作為母語學科的基礎性”要“同生活實踐聯系”,我們要“注重對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考查”。她講到一堂課的教學目標的制定必須從學生實際出發;課堂導入要有針對性、啟發性、新穎性、趣味性、簡潔性;課堂提問要有效。我認為要解決的問題還很多,還需要自己不斷的積累,不斷的去學習。
首先,教育學生,從愛出發。平等的愛,理解的愛,尊重的愛,信任的愛,這些都是老師愛的真諦。不論在生活上,還是在學習上,都要給予學生必要的關心和幫助。只要有了問題就及時溝通,學生就會信任你,喜歡你,愛學生還表現在老師對學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對學生的嚴格要求,又要注意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區別對待。我們老師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師愛全面,公平。在愛中教學我們會收獲快樂、幸福。
其次,如果使我們的教學課堂,愈發顯得真實、自然、厚重而又充滿人情味。作為語文教師的我更要關注的是蘊藏在教學課堂中,那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只有身臨其境的教師和孩子們才能分享的東西,要關注那些伴隨著師生共同進行的探究,交流所衍生的積極的情境體驗。
我們不但要傳授知識,而且要善于以自身的智慧不斷喚醒孩子們的學習熱情,點化孩子們的'學習方法,豐富孩子們的學習經驗,開啟孩子們的學習智慧。注重學生的閱讀,讀到課外,在優秀傳統文化中讀,在生活中讀。讓學生學會自我評價(實現自我價值),獨立思考,注重自主體驗。
最后,我還認識到:一節好的教學課,新在理念,巧在設計,贏在實踐。在以后的教學中,我要做的是:第一:自我反思。從以往的實踐中總結經驗得失。第二:不斷學習。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是提高自我素養的良好基奠,一桶水早已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了,我要不斷的學習,成為長流水。
總之,這是一次完整的、系統的小學語文教學培訓活動,使我十分受益,為我今后的教學沉淀了經驗,指明了方向。在今后的工作中,還必須給自己定好位,要不斷學習,不斷反思,不斷研究,不斷實踐。
送教下鄉培訓總結 16
為期三天的培訓學習已結束,每每想起培訓的日子還是歷歷在目,對我內心的震憾力是頗為深刻的,以下是我認為值得學習的幾點:
一、教學語言幽默風趣。六位教師的語言各具特色,特別是莫林澤老師的教學語言使我記憶猶新,他幽默風趣的語言能把學生完全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老師的身上,學生學習的興趣高昂情緒高漲,為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提供極好的氛圍;馮老師能以“慈母”般的語言、動聽的音調一直在引導和激勵著學生不斷地探索知識,使每一位學生都積極參與活動,并能在學習過程中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二、重視學生的動手操作。現代教學論也強調:“要讓學生動手做科學,而不是用耳朵聽科學”。六位老師都能運用教具學具,指導學生動手演示,通過做一做、畫一畫、練一練等形式參與新課的學習,從做的過程中感悟新知識,掌握新算理,很好地引發學生的思考,而富有創造力的思考,不僅能使學生嘗到成功的喜悅,而且激活了學生的.求異思維,增加了學生自強自信的意識。
三、教師理論水平高基本功扎實。教師擁有扎實的教學基本功是教學高質量的基本保障,先說教師書寫能力,六位老師都能做到板書工整、美觀、突出重點,字體工整,體現老師的教學態度,并能把這種嚴謹的數學態度潛移默化給學生。從老師們的備課介紹中我也體會到老師們在熟悉教材的基礎上,還要進一步研究教法,反復琢磨怎樣形象直觀,怎樣布局板書,怎樣講練結合等等,如莫賢進老師在坐車上還在思考著這一課的導入環節如何設計才能更加精彩,思考怎樣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主動探索發現問題。只有把課備得深備得透才能上得精彩。
送教下鄉培訓總結 17
雖然參加工作,登上講臺已經是一年有余了,但迷惑、遺憾的困擾一直常常伴隨著我,特別是在這個課改的大背景之下,常常會因為找不到有效地教學方法苦惱不安至極。經驗積累必然需要時間積淀,自己摸索又碰壁無數,收效甚微。我深深惶恐:教學容不得半點“湊活”的心態。而這幾天的“國培送教下鄉”真的如一場甘霖,滋潤著我干涸的思想。盛魯杰教授深入淺出的剖析語文教學的核心與方法,李麗娟專家睿智精彩的講座,他們既結合實際教學又巧妙的上升到理論的高度,讓我的思維豁然開朗。他們不約而同的提出新課改下教學應聯系實際生活,教學設計問題化、對話的課堂、個性化的閱讀。僅僅這幾點,已經讓我醍醐灌頂。由此反思自己的教學,收益頗多。
一、優先人文解讀,意義走在知識前面。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毙抡n程標準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學目標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語文教育應有的豐富內涵,充分展示語文自身的無窮魅力,還語文以本來的面目。突出語文學科的特色,還語文學科以語文味。
時下語文課堂中的有些做法值得反思。有不少老師就認為,新一輪語文課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礎,淡化知識。課堂上特別重視對語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對字詞句等基礎知識教學,幾乎沒有提及,有的教師甚至認為搞這些教學就顯得落后、過時,平時教學不重視了,上公開課更是不教這些不能“出彩”的“添頭”。課堂教學熱熱鬧鬧,教學形式變化多樣,可就是聽不到朗朗讀書聲,看不到對語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賞不到對優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獨到分析見解,沒有了必要的訓練,缺少了必要的積累,短短的課文學生讀起來結結巴巴。而有的教師卻誤入另一個極端,對語文中人文的東西只是蜻蜓點水一般照著參考書歸納,或者沒有深入挖掘,或者脫離于人文之外的說教,語文課上成了政治課。
因此,教學中要扎扎實實抓好語文基礎知識的傳授和語文基本能力的培養,把提升人文素養滲透于扎實的語言文字的訓練之中,真正做到了語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語文教學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實現。
二、強調自主性,但不能放任自流
新課程下的教學設計注重生成與建構,淡化預設與講授。課程改革要求課堂教學要體現以學定教,因需施教,增加靈活度。教師的主要任務是組織課堂教學,把主要的時間讓給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把語文課堂交給學生”,許多教師經過了短暫的困惑之后馬上就接受下來并付諸實踐:既然要把課堂上的.時間交給學生,豈不正好解放了自己嗎?于是出現了一種我們不愿意看到的現象:老師講授少了,課堂上亂烘烘的討論看似熱烈卻沒有主題,學生海闊天空胡言亂語還受表揚說有創新。課堂上教師淡化出場,一切讓學生自己說了算。如在文本的誦讀與理解中,在沒有充分引導虛設情境的情況下讓學生“想讀哪一段就讀哪一段”,“想和誰交流就和誰交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交流讀書感受”,而教師又不能及時發揮主導作用,一堂課給學生大量的時間自讀,終結是:甲也正確,乙也不錯,丙很好,丁真棒。整堂課學生跑野馬,想說啥就說啥。一節課上完了還弄不明白老師想在這節課上完成什么任務,達到什么目標。
教師引導孩子積極發表自己的想法是好的,然而語文教學長期的“多樣性”“模糊性”“獨特性”會給學生什么樣的影響?”長期“不假思索地說”,“無根據地說”,“任意地說”,“編造著說”,“不負責任地說”,致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新的誤解,不少學生無所適從、無從下手,表面上獲得了自由,實際上卻是“放羊式”的放任自流。
因此,要使課堂高效,學生的“自主”一定要與教師的“主導”有機結合。教師要具備在課堂上進行“二度備課”的能力。
三、語文課堂要“動靜結合”。
提倡學生的合作學習不能忽視學生的獨立思考。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被老師們廣泛采用。那種人人參與、組組互動、競爭合作、時有思維碰撞火花閃現的課堂確實能給人以享受與啟迪。
實施合作學習是有一定條件的,要以學生個體的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為前提。
而時下不少教師片面地理解合作學習,追求所謂小組學習的形式,做無用功的甚多。在學生沒有充分閱讀、思考的情況下進行合作學習,由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還不深入,認識也不很深刻,小組合作加工整理的結果與所得也是膚淺的、片面的,這樣的合作只是為個別優生提供展示的機會。有的把合作討論當作學生活動的唯一形式,一堂課下來,表面上熱熱鬧鬧,實際上收效甚微。有的教師不管在公開課還是平時教學動輒就安排四人小組討論,不管內容有無討論的必要,有些甚至一節課討論到底。也有的教師讓學生合作學習,但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看到一兩個小組有結果就匆匆收場,完成一次合作。在合作學習中,還經?吹饺缦聢雒妫
1、小組中有一個成員在權威地發言,其他成員洗耳恭聽,匯報時當然也是小權威的“高見”。
2、小組成員默不作聲,自己想自己的。
3、小組成員熱熱鬧鬧地在發言,但沒圍繞主題,討論時氣氛熱烈,卻沒解決實際問題。
以上種種的合作學習,未能充分發揮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表面上看熱熱鬧鬧,實質上是流于形式,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教師沒能真正理解合作學習的含義,未處理好合作學習與獨立思考的關系。
語文課堂少不了品讀,感悟,玩味,思考。語文課“心動”比“形動”更為重要,有時“沉靜”比“活躍”更有效。見問題就討論,動不動就合作的語文課堂只能是華而不實的泡沫語文課。
切實實現有效、高效的課堂僅憑幾天的培訓是難以達到的,但卻為我的教學指明了方向,今后的教學會以此為原則悉心探索。
送教下鄉培訓總結 18
20xx年11月6日至16日,我有幸到蒙自三中參加了“國培計劃20xx”云南省送培下鄉初中數學教師短期項目集中培訓,這對我來說是一次非常好的學習機會。此次培訓,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精彩紛呈。有專家講座,專家評課,也有來昆明、蒙自、個舊的老師上的研討課、示范課和同課異構課。讓我在驚嘆他們專業研究的精深,文化底蘊的豐厚的同時,深深打動了我的心,使我的思想重新煥發了激情,燃起了斗志,同時也讓我懂得了自己的理論知識多么的匱乏,明白自己與別人的距離有多遠,真是受益匪淺,感觸頗深。
首先是專家講座。來自昆明學院教師教育學院的陳嘉院長談到在現實、功利、指標面前,教育是很脆弱的,教師的職能被放大了,教育是一個理想化的事業。教育是做出來的,不是說出來的,宣傳出來的。所有的教育都是要講科學的,不能只憑一腔熱血。張培宏副院長為我們解讀了教師專業標準,重點談了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師德為先、學生為本、能力為重、終身學習。來自云南師范大學的朱維宗教授告訴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淡化形式、注重實質,要深入淺出,不要把簡單的問題復雜化。在教學過程中要思考3個問題,我要去哪里?(備課)我怎么去那里?(實施)我怎么知道已經到了那里?(反思)朱教授還談到教學大綱是最高要求,課程標準是最低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把“目標教學”與“分層教學”相結合。
其次是名師上課。一直以來,各種公開課、示范課開展得十分紅火而又熱鬧,但熱鬧背后常存在著一種令人擔憂的現象:形式主義之風盛行,"表演課"明顯;公開課失去了它的本真。而此次“送培下鄉”的公開課真實、樸實、踏實、平實,緊緊圍繞教學目標走,不搞形式主義。也唯有這樣,我們的教學才能走得更深更遠。
這次培訓也談到了高效課堂模式,比如洋思教學模式,杜郎口教學模式,個舊六中的“三段六加一”模式。來自昆明十二中的張昌平校長指出,所謂高效課堂就是用最少的時間獲得更多的`效益,但是要先做到有效才能談得上高效。學生們既有共性又有差異,我們要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他們,認真傾聽他們,讓他們自覺主動地參與學習,并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得到啟發,進而發現知識并掌握知識。
隨著教學實踐的增加,新問題、新矛盾也接連不斷的出現,要想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要學的東西真的很多很多,要走的路很長很長。因此我們必須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要堅持思考和學習,更新儲備知識,提升教學水平,了解學生心理,加強學習并熟練運用現代化教學技術和手段。
總之,這次培訓學習,我收獲多,感觸多,在看到自己的不足之時,也明確了自己努力的方向,更希望以后多一些這樣的學習機會聆聽名師專家的指點。
送教下鄉培訓總結 19
11月7日、8日,我參加了“20xx年國培計劃——山西省農村骨干教師信息化環境下課堂教學能力提升遠程培訓項目送培下鄉”活動,我作為農村基礎教育的一名普通教師,能參加這次培訓學習,受益匪淺:
一、聆聽專家講課,在收獲中提高。
聽了專家的報告,更是被專家們獨到的教育理論所吸引!皶接脮r方恨少”聆聽了以后,自己的思想真可謂是豁然開朗,許多困擾了自己很長一段時間的教育教學問題也得到了迎刃而解。他們所講的東西對我來講,我的感觸非常大,“紙上得來終覺淺”,在以后的工作實踐中,我要更加重視人文思想的滲透,使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更加完美。
二、參與教學研討,在感悟中進步。
本次的培訓,用這樣的一句詩來描述再恰當不過了,那就是“天光云影共緋徊,”有的說學生課堂學習不能只流于形式,要注意效果。有的說對于出現這種現象,教師首先要對學生充分肯定,然后再慢慢引導學生,這樣不會傷學生的自尊心,也體現了人文關懷。也有的`指出這種現象是時常發生的,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發揮小組合作的學習功能,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大家各抒己見,這樣的互動使我所得到的感悟是深刻的,因此,所帶來的進步是任何催化劑都無法做到的。所以我要說,沒有互動,就不可能產生智慧的火花,更不能拓寬我的視野,更不可能提高我的專業技能。因為交流我充實了自己;因為互動,我獲得了進步。相信通過學習,我將把自己的感悟應用于實踐,到那時,自己的工作將是更加得心應手了。
三、在反思中提升。
加強學習,促進個人的專業發展。通過學習和反思,我認識到未來教育需要科研型的教師,而不再是“教書匠”。教師要想從“教書匠”轉為科研型教師,首先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給自己不斷的充電,消除職業的倦怠。由于我們從事的教育事業,面對的是一群對知識充滿渴求的孩子,將他們教育好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大家都知道要想給學生一碗水你必須有一桶水。同時教師是要成為研究者,還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總結,不斷地反思,及時將自己的經驗寫成論文。既不能脫離教學實際又要為解決教學中的問題而進行的研究,即不是在課本上進行的研究而是在教學活動中的探究。
總之,這次培訓是一次對教師專業成長極有意義的培訓,帶給我最深的體會就是教學不僅是一門復雜的學問,同時又是一門高超的藝術,需要我們不斷去研究,不斷地去反思,不斷地去提高。惟其如此,我們才會在教師專業化成長的道路上走得更快,走得更好!
送教下鄉培訓總結 20
職業培訓是教師職后專業提升及職業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保障之一。為了完善教師培訓,提高鄉村教師的專題素質,2010年,國家教育部、財政部共同下發實施“中小學教師部級培訓計劃”(簡稱“國培計劃”)的通知,啟動了“國培計劃”的實施工作。“國培計劃”的實施對于提高鄉村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推動鄉村教育教學改革,更好服務于鄉村教育教學活動,促進鄉村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提升有重要意義。自“國培計劃實施以來,鄉村教師的培訓現狀及需求如何?如何使培訓與鄉村教學實際相結合?本文結合桂林師!皣嘤媱潯庇⒄Z學科項目實施的情況,通過問卷調查、訪談、聽課、查看學員總結等方式,分析鄉村英語教師培訓的現狀及培訓需求,并對鄉村英語教師職業培訓提出相應對策。
一、鄉村英語教師培訓現狀
20xx年,桂林師專參與“國培計劃”實施的英語學科項目包括:鄉村教師訪名校項目和送教下鄉項目,共六項,以小學英語教師培訓為主;學員構成為:桂林市和百色市的鄉村小學英語教師,共計428人。筆者通過參與該項目的管理、問卷調查、聽課、訪談、查閱學員總結等形式,對鄉村英語教師現狀及培訓情況有了一定了解。
。ㄒ唬┼l村教師師資力量較為薄弱。在以上六項“國培項目”實施前,我們對項目縣的鄉村英語教師現狀進行調查得知,鄉村小學英語教師師資力量較薄弱,相當部分是轉崗或兼職英語教師,有的是語文、數學老師轉崗教英語,有的是音樂老師轉崗教英語。他們參加的培訓以轉崗培訓為主。存在英語專業基礎亟待提高的問題。
(二)鄉村教師參加培訓機會參差不齊。項目縣邊遠鄉村的教師走上教師工作崗位后,很少有機會參加培訓。原因是學校邊遠,師資缺乏。教師如果去參加培訓,就會造成無人代課的情況。近縣城的鄉村小學的教師參加培訓的機會較多。原因是學校近縣城,資源共享的機會多。也有學員談到,由于縣教育局在培訓人員安排上統籌不夠,有的學員參加了好幾次培訓,有的一次機會也沒有。
(三)鄉村教師對培訓效果的認識莫衷一是。絕大多數鄉村英語教師對參與培訓活動,加強自身學習,不斷改進和完善自己具有一定的愿望。有的學員談到,他們很愿意參加培訓,出來接受新觀念,開闊視野。但也有學員認為參加培訓用處不大,因為鄉村教學條件的限制,在培訓中獲得的新觀念,新方法回到鄉村學校用不上,反而帶來很大的反差和失落感。
。ㄋ模┡嘤杻热莶环相l村英語教育教學實際。以往的培訓存在教學手段過于前沿或現代化的`問題,鄉村英語老師通過培訓后,難以將這些內容用于教學實踐。此外,部分學員反映,以往參加過的一些培訓,培訓方式比較單一,通常采用講座形式,培訓理論課時多,拓展活動少。
二、鄉村英語教師培訓需求
在對桂林師專20xx年“國培計劃”英語學科項目的學員進行訪談中,我們了解到鄉村教師的培訓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項目設置需求。隨著“國培計劃”的深入開展,參加培訓的鄉村英語教師數量在不斷增多。調查和訪談顯示,國培計劃項目中“送教下鄉”和“鄉村教師訪名!表椖渴青l村教師普遍歡迎的。送教下鄉項目,集中在項目縣城某學校進行培訓,對大多數學員而言,學習生活都相對方便。鄉村教師訪名校項目,集中在桂林市幾所名校進行跟崗培訓,這個項目形式受剛畢業不久的年輕教師普遍歡迎,這類鄉村教師年輕,思想活躍,勇于改革,加上沒有家庭方面的負擔,他們迫切希望接受新的信息和新的觀念。
。ǘ┡嘤杻热菪枨。鄉村英語教師對培訓內容的要求包括:
1.根據鄉村與城市教學條件差異,適合鄉村教師教學的培訓內容
2.結合鄉村英語教學實際,涉及鄉村小學英語教學方法的培訓內容。
3.少理論,多實踐和互動環節的培內容。
4.同課異構,促進教學的培訓內容。
5.課件、微課制作的培訓內容。
。ㄈ┡嘤柗绞叫枨蟆U{查顯示,在國培計劃,訪名校、頂崗置換、送教下鄉和網絡研修項目中,超過60%的學員希望參加名校的跟崗或送教下鄉。在培訓形式上,85%的學員希望同課異構及課堂教學展示,70%的學員希望專題研討與交流互動,55%的教師希望專家授課。
。ㄋ模┡嘤枅F隊需求。構建完善的培訓團隊,提高培訓團隊的綜合素質,這是落實“國培計劃”,提高鄉村教師培訓效果的重要條件。調查發現,鄉村教師最需要的培訓者是優秀的一線教師和教學名師,90%的教師希望一線優秀教師擔任培訓教師,65%的教師希望教學名師擔任培訓教師,也有25%的教師希望高校教師擔任培訓教師,另外有不到10%教師希望學校領導、教育行政主管領導擔任培訓教師。
。ㄎ澹┍U蠗l件需求。“國培計劃”的實施和鄉村教師培訓效果提升,促進教師隊伍職業發展,離不開相應的保障條件,主要包括培訓時間、管理方法、培訓經費等。調查表明,80%的學員希望在學期工作時間內參加培訓,以擺脫繁瑣的教學任務和家庭瑣事,進行7――10天的脫產培訓;30%學員表示短期培訓可在寒假或暑假進行。80%以上的學員傾向于每次培訓時間不超過10天。在培訓管理方式上,85%的學員認同學分制管理,同時還希望根據學院的具體情況實行人性化管理。
三、鄉村教師職業培訓的有效對策
為促進教師培訓發展,結合培訓工作需要和“國培計劃”的要求,我們根據鄉村教師培訓現狀及需求分析,從以下方面人手,采取對策。
。ㄒ唬┲匾曊{查研究,科學實施培訓項目。鄉村英語教師培訓是一項有目的、有計劃的工作,為促進“國培計劃”有效實施,我們做了大量調查研究工作,了解學員的基本情況和培訓需求,明確培訓的目的和需要解決的問題。并在教師培訓隊伍、培訓場地、資金、設施等方面做好準備工作,為鄉村教師培訓提供條件,有利于鄉村教師職業培訓和培訓效果提升。
1.重視培訓前的調查研究,了解培訓需求。我們在培訓前對學員開展問卷調查,并與項目縣教育局進行座談對接,了解他們對培訓的愿望和建議,并對這些意見和建議整理歸類,制定有效的培訓方案,提高培訓的針對性,提升鄉村英語教師培訓效果。
2.明確培訓目標,制定培訓計劃。確定培訓目標非常關鍵的內容,首先要明確“為什么培訓”,并深入學習“國培計劃”文件的精神實質,準確把握培訓目標和要求,了解培訓需求和參與教師的基本情況。有針對的制定培訓計劃。重視培訓成果轉化,推動鄉村英語教師職業發展。探索出具有針對性、時效性的鄉村教師培訓方案,并創新培訓內容、形式和途徑,推動鄉村英語教師培訓工作順利進行。
3.注重教師培訓隊伍質量和課程資源的開發。為了讓學員在培訓期間能了解到國內前沿的教學理念,學有所得、學有所用,我們聘請區內外知名專家學者、桂林市教科所小學英語教研員、區教育局小學英語教研員、桂林市一線小學高級教師組成培訓團隊。她們將自身多年實際教學與教研員的經驗相結合,宏觀與微觀相結合,帶領學員對新課標進行了全面的解讀,并將許多實用的技巧現場演示給學員。她們豐富的知識面、扎實的基本功、風趣幽默的授課風格,帶動學員思考,引領學員前進。
。ǘ┚x培訓內容,合理設置培訓方案。在明確培訓目標的前提下,精選設計培訓內容和形式,加強培訓過程的管理,有效組織鄉村教師培訓的各項活動。
1.緊跟目標制定培訓計劃,科學合理安排培訓內容。課程設置以學員需求為主線,以“兩部分,三維度”的形式展開,分別是專題講座、課堂教學觀摩和同課異構實踐兩部分,著眼于專業理論、專業知識、專業技能三維度。培訓內容模塊包括專業理念、課程發展、教師專業發展等模塊及相關專題。
2.圍繞計劃采取形式多樣的培訓形式和方法,注重學以致用。在培訓形式和方法上,根據學員的具體特點,精心設計培訓形式,采用“參與式專題v座+名師課堂觀摩+同課異構展示+學員實踐匯報+后續跟進”的“多樣交融”的培訓模式,增加互動和體驗活動,突出鄉村英語教師主體參與意識,充分調動其積極性,形成互動的培訓場景,并通過相互交流和反思,加深對培訓活動的感悟,總結經驗,讓鄉村英語教師相互學習和進步,提高培訓的實效性。
創建“學員討論QQ群”,為學員們提供一個相互交流學習的平臺,既可以交流學習期間的總結、心得、體會,也可以探討、交流學習過程中的疑問,還可以分享學習期間的各種音像、課件資料。邀請授課專家人群,解答和指導學員的困惑及問題,鞏固訓后的效果。
通過形式多樣的培訓形式和方法,幫助學員轉變思想觀念、改革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模式。同時強化他們的英語語言素養,提高他們對教材的駕馭能力和教學活動設計的創新能力,提升他們的教學科研能力。
。ㄈ┎扇《嘣己嗽u價方式。采取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考核。由授課專家、一線教師及管理團隊組共同組成考評小組根據學員的表現進行全面客觀地評價?己顺煽冇蓪W員的出勤情況20%,課堂參與40%,展示及任務20%,總結性成果20%構成。
送教下鄉培訓總結 21
今年4月25―26日,我有幸參加了送教下鄉培訓。我們數學課開展了“異構”的研修活動和無生賽課活動!巴n異構”是教研組為提升教師教學水平采取的一項新舉措。這一活動的開展,給教師了一個發現自我、重塑自我的平臺。在活動中,教師們通過講課與聽課、和他人的對比,找到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漏洞、不足和有待提高的地方,發現別人好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促進了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
“同課異構”,顧名思義,同一節課用不同的結構或模式來上,對于同一個課題,教師根據自己的理解確定本節課的知識與能力、方法與過程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教學目標,各自設計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把握對重、難點的處理。同時本學科的所有教師都來聽課,課上完后,專家也來上同樣的課程。最后專家團隊對這些課進行評課,發表各自的看法,提出改進的意見,找到上好這一節課的最佳模式。
第一天的活動,首先,由陳琳、向建高老師和明奉建老師執教同一課題《用比例解決問題》然后金老師上示范課,最后示范課說課和點評,最后分組討論。大家討論的都很積極。由于幾位位老師確定的教學目標不同,選擇的教學內容不同,選擇的教學方法不同,教師的個人教學風格也不盡相同,教學重點各有側重,因此產生了不同的教學效果,演繹著不同的精彩。李柯燃老師對示范課做了精彩的'點評,把這次的教研活動的研討氣氛推上了高潮。
第二天,又舉行了無生賽課,六位老師都進行了精彩的賽課。梁大新老師也做了精彩的點評。
此次教研經歷,使教師們深刻地到:“同課異構” 作為一種教學研討形式,為我們廣大教師搭建了一個暢談教學思想、交流教學設計和展示教學風格的平臺,是一種有效的教研方式。在活動中,無論是對于執教者還是聽課者,都受益匪淺。作為執教者,不但能在課堂教學的大舞臺上盡顯所能,而且還可以在相互的比較和中,充分認識到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和處理等方面與他人的差異,從而達到優勢互補、相互切磋與共同提高的目的。而作為聽課者,不但能從幾位老師智慧火花的迸射中有了對教學活動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而且還能結合自身教學實踐進行教學反思,從而有效地促進了教師專業化成長。
這種收獲如果沒有親身的經歷是不能體會到的,我建議今后教研組要多開展此類活動。
送教下鄉培訓總結 22
開展送教下鄉著重于示范引領、亮點培育、整體推進。農廣校選擇產業基礎好、群眾科技素質高的專業合作社、村委會等作為送教下鄉示范點,側重于實踐性教學,主要是按照產業進程、農民生產生活節奏設計組織教學活動,采取參與式、啟發式、互動式教學,符合成人接受知識的心理和特點,深受農民學員歡迎。農民學員通過參加培訓,綜合素質和操作技能、經營管理能力有了明顯提高,先進農業技術得到應用,標準化生產意識、協作意識和組織化程度明顯增強,增產增收效果顯著。同時,通過重點培養核心學員作為鄉村科技資源人和科技“二傳手”,帶動輻射周邊農戶學習掌握先進技術,共同發家致富,一定程度延伸完善了農技推廣體系,解決了科技傳播“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一是建組織強抓手,編規劃促管理。市、縣兩級農業部門均成立了由主要領導任組長的領導機構和人事、科教、農廣校牽頭,各成員單位配合的工作機構。制定了《送教下鄉示范點工作方案》、《示范點工作職責》和《教學計劃》等,明確了示范點的`意義、目標任務、措施和責任。通過舉辦啟動儀式,邀請省、市、縣相關領導出席,組織農民學員和周邊農戶廣泛參加,進一步作動員,明任務,提要求,寄希望,增強了市、縣相關領導對送教下鄉示范點的認知度和重視程度,調動了相關部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了農民參與培訓的熱情。從組織層面和工作責任層面保證了示范點工作健康有序開展。
二是抓宣傳造氛圍,造聲勢掀熱潮。堅持宣傳先行,輿論先導,聲勢先造,營造關心、支持送教下鄉示范點建設的濃厚社會氛圍。先后在《天水日報》、天水電視臺“新聞直播”和“播報600”、天水在線網,清水縣、麥積區政府網等媒體作了深度報道、跟蹤報道,擴大了影響力,提高了知名度,引起了市、縣組織部門的關注,并要求作為農村實用人才培訓的創新點來挖掘和培育。同時還編印了《送教下鄉示范點資料匯編》、送教下鄉示范點蔬菜栽培系列教材和農事科技掛歷等資料,在形成專業理論成果和制度成果的同時,廣泛宣傳了送教下鄉示范點建設的意義和作用。
三是搭平臺建基地,選師資提能力。選擇產業基礎好、農戶科技水平和參與熱情高、具備科技資源人、具有教學和實訓條件的清水縣永清鎮高原夏菜專業合作社和麥積區伯陽鎮石門村委會,夯實了基礎平臺。組建由學術權威、推廣骨干和農民中的“田秀才”構成的講師團,拓展了教育教學資源。
四是依規范創模式,先實踐后理論。全面引入“自下而上”,“先田間后書本、先實踐后理論”和“參與式、啟發式、互動式教學”的理念、方式和方法,按標準程序開展農民需求調研、票箱測試、參與式培訓課程設置、組建學習團隊、組織農民學習活動日。在組建學習團隊中圍繞學員關注的焦點或對學習的期待、對生活的憧憬,依照取長補短、優勢互補的原則,建立了以“小康”、“和諧”、“發財”、“幸!钡让膶W習小組,便于相互交流討論,分享知識和經驗。通過開展小游戲等團隊建設活動,在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讓學員通過體驗式學習實現對深奧理論的理解。在開展教學活動日中注重“三重三動三多五性”,即:重需要、重實踐、重技能;動手、動腦、動口能力;多途徑、多手段、多方法;實操性、針對性、時效性、實用性和示范性。著重將農田生態系統調查與決策實施作為重要內容,做好學員田間觀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進行決策、決策實施、效果評估等環節。在教師點評分析時采取“理論設講壇、操作擺擂臺”的互動方式,由各組復述老師所講的,各組互相比賽所學的,進一步深化了學習效果,并側重于挖掘、發現科技資源人,對他們開展專業化、系統化教育培訓,為今后示范點的開辦培養鄉土型專家型老師。
五是勤指導做服務,嚴督促抓落實。開展送教下鄉示范點建設,盯得緊才有進度,督得嚴才有力度,查得實才見成效。通過細化、量化、實化示范點評估指標,制定并對照《送教下鄉示范點辦學水平評估指標體系》,采取適時召開專題會議,定期督、跟蹤督等方式,總結經驗,發現問題,通報情況,研究對策,強力推進,保證了示范點建設扎實有效地開展。
送教下鄉培訓總結 23
1月6日,我們全縣的語文教師在西河中學聽了兩節語文課,第三節課由省教研員帶領進行了評課活動,下午又在五中的報告廳聆聽了國培教育專家的報告。在這次聽課活動中,我的收獲確實是非常大的,對我今后的教學工作有很大的幫助。參加講課的老師中有優秀的中年骨干教師,也有優秀新教師。他們身上各有各的長處,各有各的教學特點和方法,在骨干教師身上有的是豐富的教學經驗和清晰的教學思路,在優秀新教師身上我看到的是他們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他們朝氣蓬勃、充滿激情,對新事物也非常敏感,有很多地方是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的。
感受之一:要轉變教育思想、教育理念。
教育思想簡潔明快,體現了新課改的精神送教下鄉培訓心得體會總結送教下鄉培訓心得體會總結。老師的作用體現在加以組織指導,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課堂上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自主者,極大地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和參與意識。授課時,有許多老師的問語都體現了“以學為主,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體現了一個平等的理念,如“你們班誰樂意讀?”,“大家推薦一位同學來讀吧!”,“大家愿意聽誰的評價?”,“你愿意聽誰對你的評價?”等等。這種與學生間的正真的平等的交流對話,正真關注學生、與學生共同商榷,極大地增強了課堂的凝聚力,學生們的積極性很快就被調動起來了。下面的執教也就變得更加輕松、游刃有余了。
感受之二:找準文本的切入點、厚實的底蘊、靈活的應變及較好的心理素質是一堂課成功的關鍵。
縱觀兩堂較為優秀的課,這四點無一缺失。在執教前,他們閱讀文本深挖教材,找準文本的最佳切入點,做到了牽一發而動全身,整個課堂生動活躍,井然有序。
感受之三:語文教學要牢抓基礎教學。
無論文言詩詞,還是散文戲劇,無一例外的重視朗讀教學,在教授學生朗讀方法中以讀促學,達到賞析詩句、賞析文本的目的'送教下鄉培訓心得體會總結心得體會。重字詞積累。幾乎每節課不管什么文本都注重了文中的生字,這一點讓我十分欣慰。語文是和語言文字打交道的一門學科,字組成了詞,詞組成了句,句組成了段,段組成了篇,我們怎能不去關注字詞教學呢?重方法的傳授。這兩節優質課,無論是詩詞、散文的朗讀,還是片段的仿寫,亦還是文言文、古詩詞的背誦,都無一例外的注重了方法的傳授。
感受之四:美麗的尾巴還要嗎?
有的老師下課鈴早已吹響,他卻似乎沒有聽到,還在問著一個又一個的問題,提問著一個又一個的學生,他們真得沒有聽到下課鈴聲嗎?怎能聽不到!只不過是還沒有完成自己的預設,自己冥思苦想的比較成功的教學環節一定要讓評委老師們一睹風采,豈不知是畫蛇添足,多此一舉!作為老師,也許是“旁觀者清”,執教者“當局者迷”,也許是緣于“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吧!希望自己在以后的教學中不會再犯類似的錯誤。
感受之五:聽課活動后的評課交流受益大。
把發言權交給在座的老師們,讓他們積極的參與評課,并說出自己在教學中遇到的困惑與難題是非常有意義的。聽課教師把自己的疑惑和聽課體會反饋給執教者,參賽老師把自己的設計思路講給大家聽,更多的是互相探討些問題和交流些經驗送教下鄉培訓心得體會總結送教下鄉培訓心得體會總結。
在下午專家的專題報告中,我們又學到了很多新的教學思想和理論。比如,語文教學首先是內容的整體把握,然后再進行字詞句段的逐個擊破,這樣學生學習的時候就不會是一頭霧水了,語文課堂也不再是霧里看花——模模糊糊一大片了。
他人的身上,總是積存著太多的優點,有時我們看得很清,卻總是做了行動的矮子,這也許就是智者與庸者的區別吧!讓我們永不停止學習的步伐,用他人高大的形象時時激勵自己,不斷趕超,不斷超越!
送教下鄉培訓總結 24
近年來,為了促進農村教育的發展,提高農村教師的素養和教學水平,國家教育部實施了送教下鄉的國家培訓計劃。在這個培訓計劃中,教育部特別邀請了一批優秀的教育專家和經驗豐富的教師,通過對農村教師的培訓,以提高他們的教育理論素養和實踐能力。
在國培送教下鄉培訓活動中,教育專家們采取了多種方式,如教學講座、研討會、示范課和實地考察等,讓農村教師全面了解了最新的教育理論和教學方法。同時,專家們還根據不同學科和年級的教學特點,制定了相應的培訓課程,讓農村教師能夠有針對性地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
在教學講座和研討會中,教育專家們從教學理念、課程設計、教學方法等多個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講解和分析。他們舉例說明了具體的教學案例,并結合學科的特點,介紹了一些創新的教學方法。通過這些講座和研討會,農村教師們對教學的意義、目標和方法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時也增強了他們的教學信心和動力。
在示范課中,教育專家們親自上課,展示了高水平的教學技巧和方法。他們通過生動、具體的案例,引起了農村教師們的濃厚興趣,讓他們深入思考和體驗到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通過觀摩這些示范課,農村教師們可以借鑒專家的教學策略和技巧,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在實地考察中,教育專家們組織了農村教師們前往一些優秀的.農村學校,參觀和交流。通過參觀這些學校,農村教師們不僅可以了解到先進的教育設施和資源,還能夠親身感受到這些學校在教育教學方面的成功經驗和實踐。這些實地考察,使得農村教師們對教育改革和發展充滿了希望,同時也激發了他們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愿望。
在整個培訓過程中,國培送教下鄉培訓計劃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通過這個培訓,農村教師們的教育理論素養和實踐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們對教學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能夠更加科學地制定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有效地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同時,這個培訓也激發了農村教師們的創新意識和教學熱情,提高了他們對農村教育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送教下鄉培訓總結 25
在這次“送教下鄉”活動中,我有幸觀看聆聽了東方市的6位骨干教師精彩的教學和2位專家的知識專題講座,收獲很多?吹綆孜焕蠋煔舛ㄉ耖e,信手拈來,不時激起一個個教學的浪花,不僅令學生陶醉、癡迷,更讓我連聲贊嘆。從中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下面我談談自己的體會:
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語言更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當我聽著這幾位教師的課時,我想教師的語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深入學生的心靈深處。他們和藹可親的.語言,為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老師課堂語言簡潔,準確,他們用自己的揮灑自如的語言引領著學生。
特別是符花老師對教材的處理和把握有其獨到之處。她的課嚴謹到“環環相套,絲絲入扣,行云流水,滴水不漏”。情景導入,教學設計是那么合理,流暢!鞍褑栴}拋給學生,讓學生自己思索,經歷,從而解答疑惑”讓他們充分體驗思考所帶來得成功,樹立起學生我能行,我一定行的理念?此破匠5奶釂,卻把學生的思路引向了更高層次的探究世界。符老師的課親切、自然,卻彰顯出多么精湛的功底和高超的教學智慧。
傳統教學只注重老師的“講”,而輕視學生的“說”,這樣導致課堂死氣沉沉,教學是昏昏欲睡,而在名師的課上,互動的成分比較多,學生不再是聽眾,而是整節課的重要參與者,老師和學生是在相互討論和交流的基礎上完成整節課的,整個課堂氣氛活躍,在這種樂學的過程中,學生更容易接受課堂上的內容。 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真正體現了寓教于樂的教學理念。
總之,這次聽課學習,使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在此,我感謝為我們提供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在以后的教學中,我要本著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提升自身素質去努力,不斷學習,博采眾長,充分利用一切學習機會,學習百家而頓悟,積淀教學素養。雖不能成為名師名家,但也會亮麗自己的教學生涯。
送教下鄉培訓總結 26
20XX年12月22日至24日,我有幸的在新密市市直三小參加了國培計劃送教下鄉小學數學培訓。本次培訓,讓我對教育教學有了更多新的認識,也為我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指引方向。經過這次的培訓,我感觸很多,下面是我的一些感受:
雖然早就聽說“同課異構”,但真正參與其中,這是第一次。22日,來自新鄉新飛大道小學和新密市的兩位優秀老師以不同的教學風格為我們展示了《線段、直線、射線和角》,讓我感受最深的是陶老師對學生的親和力,這也是我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最欠缺的。陶老師還很善于利用學生身邊熟悉的素材,用激光燈引導學生發現射線的特點,讓學生充分理解什么是射線,相信同學們通過這一節的學習,對射線的內容一定會記憶猶新。
23日,王秀玲老師和李鳳玲老師分別展示了《百分比的認識》這節課。王老師展示的是一節新知講授課,結合生活的實例認識百分比,由淺入深,層層遞進。而李老師則利用學生已有的百分比知識經驗,邊復習,邊在復習中發現新知,從而對百分比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兩節不一樣的課,讓我學到了:在今后的.教學中,要充分把握學情,然后根據學情設計教學內容的深度,使每一節課堂都成為高效課堂。
新鄉市楊崗小學的暢東燕老師在《空間觀念培養漫談》報告中,結合了大量優秀的課例,讓我們對“空間觀念”有了全新的感知。從她身上,我看到了一個優秀的數學老師身上那種發自心靈深處的數學思想。從她分享的課例中,我感覺自己在教學中的教學手段很單一,每次遇到教學重點和難點無法突破時就無從下手,現在明白了還是欠缺多樣的教學手段,還需要多學習優秀老師的優秀教學經驗。
讓我感悟最深的是24日上午,由鄭州市港區教研室的馬明坤老師對數學課標的深度解讀。在報告中,馬老師同樣給我們分享了很多來自一線優秀老師的精彩課例,讓我深深覺得:我們在平時的教研中,對新課標的學習是多么的膚淺,經常是遇到較難把握的疑難點了,才去翻一翻課程標準,看看要教到哪種程度。往往片面地認識了課標,就草草結束了新課的講解,這也直接導致了課堂達不到高效,隨后只有通過反復讓學生練習以期達到預期效果。往往把自己弄得很疲憊,還不知道反思問題的根本。特別是馬老師在如何培養學生計算能力方面給了多種多樣指導性意見,讓我對估算教學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在平時教估算時,我們經常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也在教研是提出并分析過,但每次都沒有確定的結論,自己都是憑著已有的經驗和感覺進行估算教學,心里總是沒有底,F在才明白了根本原因:對新課村學習的不透徹。今后我還要經常讀、經常細讀、經常研讀新課標,讓自己的課堂真正成為高效的課堂。
總之,我感覺本次送教活動是最接地氣的,比以往任何一次的培訓效果都是好,對我們基層一線教師來說真的是一個難得又難忘的經歷。在今后的教學中,我還要更加積極努力的學習先進的教學理論,逐步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
【送教下鄉培訓總結】相關文章:
國培送教下鄉培訓總結01-29
國培送教下鄉培訓總結優秀05-24
英語送教下鄉培訓總結(通用10篇)01-30
送教下鄉個人的培訓總結(通用12篇)10-15
送教下鄉活動總結12-22
送法下鄉活動總結05-15
送教下鄉活動總結01-11
送教活動總結通用02-15
教科所送課下鄉個人總結09-16
送教下鄉個人總結范文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