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科普工作總結(通用8篇)
時間不知不覺,我們后知后覺,辛苦的工作已經告一段落了,回顧這段時間的工作,理論知識和業務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好好地做個梳理并寫一份工作總結吧。那么要如何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2021年科普工作總結(通用8篇),歡迎大家分享。
科普工作總結1
xx鄉位于原平市東北方向,總人口15000余人,是典型的農業鄉鎮。近年來,xx鄉黨委、政府著眼于經濟社會的快速健康協調發展,把“科技教育興鄉”作為強鄉富民的重要抓手,不斷加大科技致富技術培訓力度,創新科普活動形式,使全鄉科普工作得到深入發展,提高了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促進了經濟的快速高效發展。
一、領導重視是科普工作有效開展的關鍵
xx鄉黨委、政府非常重視科協工作,緊緊圍繞農業增收、農民增效兩大目標,高舉科技大旗,加強農村科普工作,使農村經濟呈現勃勃生機。
(一)是加強領導,健全機構。
鄉里成立了由黨委、政府主要領導牽頭的科普工作領導組,制定了創建科普示范鄉的實施方案和基層黨員、干部培訓規劃,以及農村致富技術函授教育方案,建立了農村科技教育工作責任制。在全鄉范圍內形成了黨委、政府總抓,鄉科協牽頭,鄉各部門和全社會普遍支持廣泛參與的科普工作格局,為全鄉科普工作順利開展提供了堅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二)是措施有力,目標明確。鄉黨委、政府把科教興鄉納入主要領導干部任期目標責任制和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建立了科學考核指標體系。要求各具體負責及相關部門把科普工作擺上議事日程,通過政策引導、加強管理、增加投入等多種措施,切實加強和改善對科普工作的領導。
(三)是加大投入,確保工作順利開展。從20xx年開始,鄉科普經費按上級有關規定足額到位,并專款用于科學普及、人才培訓、科普宣傳、學術交流、技術推廣等活動,去年落實科普經費7500元,人均達到0.5元,保障了全鄉科普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真抓實干是科普工作有效開展的保證抓落實,是促進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的有效手段。
1、抓科技培訓,提高全民素質。20xx年5月我鄉成立了農牧科技推廣應用協會,吸收了會員115名,這些會員每年都接受農村致富技術函授大學教育。協會每年邀請省農科院、原平農學院的教授、學者和市蔬菜辦、農業局種養專家、林業局專業技術工程師,舉辦兩期以上“農村科技致富新知識培訓班”,重點傳授奶牛、小尾寒羊的舍圈科學養殖以及溫室大棚蔬菜的科學種植、核桃、大杏、紅棗、干鮮水果的修剪定植等先進實用技術。全鄉每年約有600余人次參加了培訓。由于培訓本著“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堅持從“三農”問題的實際需要出發,努力為農民辦實事、辦好事,使每期培訓都是有較強的地域性、適用性,同時也是有較強的示范性和輻射性,受到廣大農民的好評。
2、抓科普活動周,深化科普工作力度。為了加大科普工作力度,強化宣傳效果,在每年五峰山省級森林公園旅游月活動期間,由鄉科協牽頭舉辦了聲勢浩大的“科普活動周”。活動期間,圍繞“科技以人為本,全面小康”的主題,共發放實用技術圖冊10000余份,發放各類報刊和宣傳資料20xx0多份,為擴大影響,提高效果,還以南頭村、練家崗等科普文化大院,組織了“科技之聲”文藝匯演,通過快板、三句半、小品、相聲、歌曲等表演形式。歌頌了黨,贊揚了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受到了廣大干部群眾的一致好評。
3、抓網絡建設,建立完整的科普體系。全鄉每個村都建立了科普隊伍和科普活動基地,建立科普示范戶30戶,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35個,建立農村專業協會48個。目前,鄉、村、戶及行業的科普網絡逐步形成,極大地推動了全鄉的科普工作。
4、抓隊伍建設,強化科普人才支撐。近年來,著力抓好三支隊伍建設。一是鞏固提升鄉農牧應用推廣協會,建好主導隊伍。二是發展基層科普服務組織,建好骨干隊伍。25個村建立了科普分會。三是培育發展科技帶頭人,建好基礎隊伍。通過政策引導、政府扶持、示范帶動,培養發展各類科技示范戶30戶,科技致富能手310人。
5、抓基地建設,發揮科普示范作用。全鄉共建立各類科普示范基地8個,既有養奶牛的,也有蔬菜玉米制種和機械制造的,在全鄉起到了較好的科技示范作用。科技與經濟的有力結合,不僅促進了農民的增收,也調動了他們的生產積極性。
三、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是科普工作有效開展的根本。科普工作的深入開展,有效促進了全鄉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
(一)是幫組農民解決了不少實際問題。針對農民在畜牧業和蔬菜種植業中存在的問題,鄉黨委、政府和省市有關部門及時聯系,幫組農民解決了奶牛養殖中死亡率高、配種繁育技術較差等難題。涉農學會針對農業生產中存在的薄弱環節,組織技術引進,開展技術服務,幫組解決了動植物病蟲害防治、優質苦蕎、奶牛胚胎等繁育25個技術難題,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二)是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20xx年,全鄉種植業和畜牧業發展態勢良好,糧食作物面積達到4.32萬畝,總產量達到1717萬公斤,比同期增長19.35%。全鄉牛飼養量達到1491頭,羊飼養量達到12536只,豬飼養量達到7548頭,農村經濟總收入發展到10444萬元,同時增長了9%。
科普工作總結2
21世紀,人類正在邁向一個嶄新的新經濟時代,我們面臨嚴峻的挑戰和巨大的機遇。在過去的一年里,貴陽生產力促進中心為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弘揚科學精神,在普及科學知識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一、利用網絡普及科學知識
貴陽生產力促進中心依靠自身優勢,建立起三個綜合性互聯網網站:“貴州中藥現代化信息網”、“貴陽科技信息港”以及“貴州新材料信息網”。利用網站傳達科技信息以及相關知識和動向。
1、“貴州中藥現代化信息網”主要介紹中藥知識以及技術開發和運用,同時也是中藥企業相互交流和學習的平臺,技術項目申報的窗口。其中開設了“新藥技術研究與應用”、“藥材資源數據庫”兩個欄目:“新藥技術研究與應用”介紹了中藥技術的最新動向和運用領域;“藥材資源數據庫”詳細介紹了各種中藥的資料及療效。通過這兩個網頁把許多不為人們所熟悉的的中藥知識與技術推到了平常百姓的面前;
2、“貴陽科技信息港”在介紹大量的科技快訊、新聞、動態的同時還專門開設了“科教興市”欄目宣傳我市“科教興市”戰略并且及時報道我市“科教興市”各階段取得的各項成績,使“科教興市”戰略更加深入人心;
3、“貴州新材料信息網”介紹新材料的新聞、動向和知識。新材料作為一個新興產業,在“西部大開發”中將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但尋常百姓對這一產業的了解還比較缺乏。通過“貴州新材料信息網”讓老百姓深入了解新材料,努力推動這一產業的發展,為西部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二、將科普知識送農村
1.我們通過專職人員收集、整理的與農業相關的種植技術、養殖技術、病蟲害防治方法以及科技博覽等信息輸送給貴陽電視臺,再通過貴陽電視臺開辦的農業科普知識欄目對廣大農村用戶進行科普教育;
2.開展貴陽農業信息化“村村通”建設工作,我們已在貴陽市的烏當區、白云區、開陽縣建立了64個貴陽農業信息化“村村通”示范點,使64個村能通過網絡進行科普宣傳工作。
三、大力開展科技培訓與交流工作
1.開展了計算機網絡及辦公自動化培訓240人次;
2.對農村技術人員開展計算機與網絡知識的培訓110人次;
3.開展公務員知識培訓228人次;
4.開展制造業信息化方面的培訓270人次;
四、通過科技資訊的發行來宣傳科普知識
我們根據為科技工作和中小企業服務的宗旨,發行了以介紹科技知識和產業為主要內容的期刊《科技資訊》,現已發行了33期,期刊包含了科技簡訊、政策信息、高技術辭典、經驗交流、科技發展論壇、新技術、企業之窗等欄目。期刊的發行方向主要是針對政府機構和中小企業,通過科技簡訊、高新技術辭典和科技發展論壇、新技術四個欄目為讀者提供和介紹科普知識。
五、通過科技活動周等一系列活動,上街宣傳科普知識
1.在每年一度科技活動周組織30多家企業進行新產品、新技術的展示和宣傳;
2.組織10家企業參加重慶高交會,在重慶宣傳貴陽的新產品、新技術;
3.組織了100多人參加納米技術專利講座;
4.組織97家企業參加貴州制造業信息化會議。以上是貴陽生產力促進中心開展科普工作的總結。
科普工作總結3
我校坐落于美麗的馬踏湖畔,于20x年由三所農村初中合并而成,學校占地68畝,在校師生1200余人。我校努力提升教育理念,積極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廣泛開展科普活動,充分發揮學校教育在科普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多形式、多渠道地為青少年學生提供科普活動陣地,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科學觀、人生觀和世界觀。我校在20x年11月份被山東省科協批準為山東省科普教育基地,是20x年認定的淄博市唯一一所農村學校,下面就我校科普教育工作匯報總結如下:
一、學校領導重視,精心安排部署科普教育工作
學校領導充分認識到科普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科普教育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需要,也是不斷豐富學校內涵的需要。學校成立了科普教育工作辦公室,由分管副校長任主任,負責科普工作的日常事務,明確任務,責任到人。學校建立了科普教育工作議事制度,先后出臺了《起鳳中學科技活動三年規劃》和《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科普工作的意見》,加強對科普工作的宏觀指導。
學校動員全體師生積極投入到科普教育工作中來,每位教師都要在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滲透科技創新的思想,成立學校興趣小組,指定輔導員,加強對科技興趣小組的指導,在活動中使學生受到教育,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積極參加學校、縣、市、省組織的科技活動,動員教師學生撰寫科技論文,組織學生參加科技競賽,進一步保證了學校的科普教育工作再上新臺階。
為了把科普教育思想滲透到教育教學工作的全過程,進一步引領師生主動地開展科普工作,學校加強科普工作的制度建設,先后建立和完善了各專用教室規章制度二十余項,以制度規范科普行為,以制度激勵和促進科普工作的開展,此外,學校每年初召開科普工作專題會議,認真討論研究,制訂切實可行的計劃,對學年工作作出整體安排,然后狠抓計劃落實,確保科普工作正常進行,并階段性的對科普工作進行總結,找出存在問題和差距,及時糾正,彌補不足。
二、加大資金投入,努力創設濃郁的科普校園環境
1、充分利用學校宣傳陣地,營造科普教育氛圍。學校根據科普教育工作計劃,充分利用校園廣播站、宣傳櫥窗、班級板報、主題班會、教職工例會等陣地,通過輿論宣傳積極進行科普教育工作,營造科普工作的良好氛圍,努力使科普教育工作深入人心。
2、打造硬環境,做到科普教育“環境化”。學校努力營造濃厚的科普教育氛圍,學校不斷加大投入,充實和完善科普硬件配備、多功能網絡教室、理化生實驗室、圖書閱覽室、史地教室、天文活動室、模型展覽室、科技活動室、科普畫廓等功能處室。
3、打造軟環境,抓學科滲透,做到科普教育“學科化”。學校科普工作的主渠道是課堂教學,我們重視科普教育在各學科中的有效滲透,以科普輔導教師為骨干,以集體備課形式組織教師分學科、分系列、分層次整理出學科滲透科普教育的知識點,使科普教育在各學科中具有可操作性。同時我們還重視各學科間科普教育內容的相互溝通,使各學科教師齊頭并進,相互連通進行科普教育,聯合進行科普教育滲透,使科普教育真正落實到各科教學之中。
三、采取多種形式,開展豐富的科普活動
實施科普教育的關鍵在于師生“動手、動腦”,從實踐中體驗發展,增強科技創新意識。我校充分發揮科普教育基地的功能,組織本校師生及附近各小學的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開展豐富的科普活動,活動課程中蘊含有豐富的科普教育內容,多形式、多渠道地開展科普活動,不僅可以豐富師生校園文化生活,而且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
1、學科興趣小組活動
學校在學生自愿報名的基礎上,組織一批對科技活動興趣濃厚,思維敏捷、動手能力強、具有一定個性特長的科技苗子,開設了興趣小組。輔導教師在指導過程中,注意學生自主發展,調動每一位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的興趣愛好獲得滿足,每個學生的個人潛能得到和諧、自由發展。
2、參觀科普教育基地和實踐基地
學校積極主動地與市縣科普教育基地建立長期聯系,使其成為學校科普教育基地,每學年組織學生集體參觀市縣科普教育基地以及聽科普講座,使學生們開闊了視野,豐富了科普知識。每年都組織學生參觀桓臺縣圖書館、桓臺縣博物館,在20x年還組織部分學生參觀山東省科技館,同時我校還組織帶領學生到學校實踐基地泰寶集團、桓臺縣砂輪廠進行參觀學習。我們努力使活動過程系列化,在參觀過程安排科技輔導員給學生解釋有關科學現象,回來后要求學生寫心得、寫觀感,切實有效地對學生進行科學技術教育,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思想,獻身科學的精神。
3、科普讀書教育系列活動
學校把科普教育納入讀書教育系列活動,先后開展了“崇尚科學、傳播文明”、“青少年健康”、“應急救治”等讀書活動,并力求使活動系列化,在普及讀書的基礎上開展征文、演講、小品、知識競賽等系列活動,推動科普教育活動。學校還開展了“科普教育活動周”活動,通過讀書、演講、參觀展覽等形式,讓全體學生參與到科普活動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積極參加科技創新大賽和布谷科技節活動學校積極組織學生參加省、市、縣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和布谷科技節,以展示學校科普教育成果,讓學生有更多、更高展示科技創新能力的機會。我校20x年在淄博市布谷科技節活動中,我校《“馬踏湖濕地資源調查與保護行動”科技實踐活動》獲淄博市一等獎,還有2件作品獲二等獎,2人獲優秀科技教師稱號。在歷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我校有4件作品獲市一二等獎,還有數幅科幻畫作品參賽獲獎。在20x、20x年信息學奧賽中,我校有十多名同學獲獎。
5、舉辦校園科技藝術節,推進科普教育開展
為了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推動科普教育工作,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每位同學提供展示個性風采的舞臺,每學年舉辦一次校園科技藝術節。在科技藝術節期間,學校開展科技知識競賽、科技論壇講座,科技小制作展評,科研成果評比,科普板報及科普影視展播、網頁制作比賽、科普調查等系列活動。同學們盡情施展科學才華,他們愛科學、學科學、講科學、用科學,將我校的科普教育工作推向高潮。
6、開放科技活動室
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充分發揮各科技活動室的資源效益和社會效益,學校各類科技活動室包括理化生實驗室、圖書閱覽室、網絡微機室、天文活動室、科普畫廓、模型展覽室全天候對學生開放,每天有人值班,責任到人,加強管理。周末雙休日及寒暑假期間有計劃對校外學生或團體開放,歡迎其它學校或社會團體來我校參觀學習,各科技活動室組織安排好來訪單位的接待和講解工作,學校先后接待了包括起鳳小學、夏莊小學、烏河小學及部分中學等近十所學校師生參觀學習計千余人次。
總之,在過去的幾年,我校本著為學生服務的思想,積極推進科學知識的普及工作,充分利用學校現有資源,把科普工作盡量做到完善完美。在以后的工作中,積極開拓思路,力爭科普工作更上一個新的臺階。
科普工作總結4
根據全區統一工作部署,區商務委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全力做好20xx年科普工作,現將有關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領導重視,科室負責
委領導高度重視科普工作,年初專門召開工作會部署此項工作,并制定科室專門負責此項工作,要求配合全區工作部署,全力做好此項工作。
二、結合工作實際,開展科普宣傳
20xx年5月15日是我國第xx個"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的宣傳主題為"全社會共同參與,持續消除碘缺乏病"。
5月15日上午,區商務局、區疾控中心組織的"防治碘缺乏病日"宣傳咨詢活動在xxxx農副產品市場舉行。區商務局、區疾控中心充分利用宣傳日這一契機,緊緊圍繞宣傳主題,大力宣傳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取得的成就及普及碘鹽對于保護人民健康、提高民族素質的重要性,營造全社會共同關注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的社會氛圍,讓更多的人認識碘缺乏病危害,掌握碘缺乏病防治知識,切實提高居民合格碘鹽食用率。
宣傳活動通過現場咨詢、發放宣傳資料、播放宣傳片、宣傳圖片展覽、裝貼宣傳畫、真假碘鹽鑒別等形式,大力宣傳碘缺乏的危害、科學補碘、食用碘鹽的重要性及碘缺乏病防治知識,教育市場管理者、食鹽經營者守法經營,呼吁廣大市民自覺食用碘鹽、正確使用碘鹽,堅決不購買私鹽、非碘鹽,維護自身健康。
本次宣傳活動共有8人參加,出動車輛2部,懸掛宣傳橫幅1條,展板4塊,發放宣傳材料20xx余份。
三、20xx年科普工作計劃
1、區商務委繼續按照全區統一工作安排,積極開展各類科普工作,按時按質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2、繼續結合工作實際,開展科普宣傳活動,主要結合5.15"防治碘缺乏病日"進行科學補碘、食用碘鹽的重要性及碘缺乏病防治知識的宣傳,切實有效的提高我區居民合格碘鹽食用率。
3、與相關單位密切配合,參與兄弟單位組織的各項科普宣傳活動,通過積極參與、共同籌劃,一方面加強本單位科普宣傳工作能力,另一方面為全區科普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服務。
科普工作總結5
近年來,我鎮黨委政府認真貫徹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科普活動,有力地推動和促進了全鎮科普再上新臺階,鄉鎮科普工作。現將整個創建工作情況總結匯報如下:
一、強化領導,層層建立科普網絡
在開展科普示范鄉鎮創建活動中,黨委政府緊緊圍繞組織領導保證、活動經費保證、科普網絡保證,確保科普工作真正落到實處。年初,黨委政府重新調整了分管科普工作的領導班子,進一步充實加強了科普工作的領導力量,把科普工作納入了全年精神文明百分賽考核,分別與各村、廠、單位簽訂了全年考核合同,對全年科普工作前6名的村實施單項獎勵。同時,把科普經費列入了財政預決算,并提交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為確保科普工作卓有成效,年初、年中、年底每年至少都要開三次黨政專題會議,討論活動方案,檢查實施情況,研究工作對策,為年底考核兌現做好充分準備。在日常工作中,黨政主要領導帶頭參加科普活動,帶頭宣傳科普知識,特別是科普活動周期間,帶頭開展各種技能培訓,充分發揮了黨政領導的率先垂范作用。在強化領導的同時,我們充分發揮科協網絡的功能作用,鎮、村和企業都建立健全了科普網絡,全鎮18個行政村村村建立了由村主任為主的科協分會,70%以上的企業成立了非公企業科協,由工會主席兼任科協秘書長,全鎮擁有科普志愿者隊伍498人,16個村獲得了科普文明村榮譽稱號,西橋村榮獲市首批科普示范村稱號。
二、以陣地建設為載體,積極開展各種行之有效的活動
近年來,我們以陣地建設為抓手,努力推行科普工作陣地化、網絡化、特色化和系列化,較好地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具體工作:
1、抓“四個一”工程建設,努力建設具有鄉土氣息的科普陣地。全鎮18個行政村,已有15個村基本達到“四個一”工程的要求,基本達到了鎮有圖書館、村有閱覽室,其中西橋村擁有科普圖書3000多冊,80%村分別建立了木質、鋁號合金標準5米長以上的科普畫廊,西橋村還建成了10米以上的電子科普畫廊,堅持每季一期科普宣傳內容,80%都建立了科普活動站,堅持做到有制度、有活動、有記載。“四個一”工程的開展為方便群眾學科學、用科學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平臺,東聯、焦堡、焦蕩、西橋、張橋等村經常利用科普活動站組織農技培訓,深受群眾歡迎。
2、抓遠程教育,建立具有現代化服務功能的科普平臺。在所有科普活動站,都配全配齊了遠程教育網絡,每月集中開展一次科普知識講座,分別由科協、成人教育中心、農技、婦聯等部門輪流組織專題講座。
3、抓專業協會建設,工作總結《鄉鎮科普工作》。至目前,我鎮已擁有各類專業協會25個,其中2008年新增6個,分別為養菜牛、龍蝦、山羊、蔬菜、生豬、苗木,新增協會會員59人,其中焦堡村菜牛協會投資規模60多萬元,發展菜牛200多頭,今年可獲利20多萬元。西橋村把推進高效綠色農業與發展各類專業協會有機結合,充分發揮黨團員、群眾骨干的推動作用,全村五個協會組織開展有聲有色,得到了省市專家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評。今年圩港村、薛莊村充分發揮本地能人作用,帶動20多戶大搞高效規模農業開發項目,兩個基地、兩個協會開發了1100畝的蔬菜項目,焦堡村骨傷協會名聞遐爾,享譽大江南北。
4、抓基地建設。至目前,全鎮已建立各類科普示范基地6個,其中2008年新增3個,分別為西橋村銀桑基地、圩港村王氏生豬養殖基地、張橋村150畝花卉苗木基地、鎮西村龍蝦養殖基地、薛莊圩港500畝蔬菜基地,其中,西橋村500畝銀桑、銀果高效種植示范基地獲江蘇省科協命名,并獲補助6萬元。圩港村王氏養豬貿易公司獲泰州市政府命名,并獲30萬元無償補助。今年新增3個基地總投入高達280萬元,不僅帶動了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而且拉動了一方經濟的發展。
5、抓特色學校建設,充分發揮學校陣地作用,培養下一代學科學用科學的熱情。全鎮現有4所中小學,已在張橋中心小學建立了科普特色學校,成立了由支部書記為主的青少年科普網絡,定期開展科普進校園、科普大蓬車、科技動手競賽、金鑰匙競賽等活動,每年都有一大批學生獲得各類科技競賽單項獎。
三、正常活動創特色,科普服務經濟雙推進。
近年來,我們始終堅持把科普工作作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組成部分,把科普工作作為提高農民素質,提高科學種田水平,發展農村產業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努力做到有成效、有特色,主要抓了以下幾方面的具體工作:
一是抓正常活動。堅持做到科普工作制度化、規范化、正常化,年初有計劃,平時有活動記載,年終有考核評比,一年工作有完整的檔案資料,例如科普宣傳周組織義務人員義診,組織電影院放科普電影,組織科普志愿者上街義務修家電,組織農技人員田頭講農技等。
二是抓創建。近年來,我們每年都抓一批科普典型村、典型人,把科普宣傳、科普服務融入科技創建,融入學、比、建活動,一年中先后多次組織創業典型事跡介紹,組織反封建迷信教育等效果十分顯著,例如西橋村聘請南農大來村講銀果栽培技術,我們就組織全鎮人員參加。今年鎮上還聘請了南林大的'專家專題講花卉苗木栽培技術,兩次培訓吸引了全鎮400多名干群參加,效果十分顯著。
三是抓學以致用。為了更好地推進科普工作與農村物質文明建設的有機結合,鎮科協還建立了21個科普聯系點,對凡在農技推廣、發展高效規模農業、特色農業方面取得成效的主動介入,落實為固定的聯系點,并以此為網絡,定期組織交流、培訓、學習,幫助廣大群眾切實解決農業發展中的技術難題、資金難題,以科普帶動“一幫一”,以科普引導農技大合作,帶動共同致富。我們的這一做法得到了基層干群的高度評價,不少群眾說,科協組織不僅是農民的科普之家,更是學科技用科技的協作之家。
以上是近年來我鎮在創建科普示范鄉鎮工作中的一點情況總結,對照上級的要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們將進一步總結經驗,發揚成績,在今后工作中加強領導,以特色、特點、特長為科普工作的主旋律,使之成為科技致富的重要途徑,更好地服務于廣大人民,服務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努力促進我鎮科普工作再登新的臺階。
科普工作總結6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城市人口增長的同時,人口素質的提高,以往的科普手段已經難以奏效,科普的切入點選擇也更為困難。當今社會的出現乃至社會功能的日益完善,為提高居民精神生活質量、身體素質、精神素質、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等因素,恰恰就是社區居民對科普的需求,然而科普工作也是新時期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所以幸福永安社區加大了對社區工作力度,成立了科普教育工作組織機構,制定出工作制度、計劃和“科教進社區”活動實施方案,重點宣傳科普教育,不失時機的把“科教進社區”宣傳貫徹到每項工作中,從而達到提高居民的科學知識水平,形成在社區學科學、講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
2月8日下午4.00在幸福永安電教室擠滿了本轄區的中小學生100多人,在這里正在舉辦學生觀看交通安全光碟宣傳片。在活動中,學生們相繼觀看了《珍愛生命 安全出行》、《摩托車啟示錄》二部宣傳片。通過觀看交安全宣傳片,提高了學生們的交通安全意識,做到了讓交通法規進入家庭、學校,為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下午5.00在幸福永安社區電教室舉辦小學生詩歌朗誦比賽活動,來參加的小學生有50多個,在活動中分別有8名學生獲獎,并為獲獎學生發了獎品,通過這次活動激發了孩子的表現欲望,豐富了孩子們假期的業余生活。
為了幫助中老年人度過一個幸福美好晚年生活,2月24日,昆侖街道社區中心舉辦了“中老年人保健知識”主要內容是在更年期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一段時期,人在更年期身體和心理都會發生一系列的變化,容易發生更年期綜合癥,了解更年期的知識,可以使大家有針對地克服更年期綜合癥。在更年期的中老年朋友要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每天生活要有規律,在參加適當的體育活動的同時要有適當的腦力活動;對待生活要積極樂觀,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發怒,不要讓憂愁走進自己的生活;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子,多和朋友進行交流,分享快樂,排解孤獨;協調好家庭生活,減少不良因素的刺激;對更年期明顯的身體、心理不適要及早到醫院請醫生指導用藥物治療。
4月4日,昆侖路街道幸福永安社區全體工作人員在辦公室舉辦了“心理健康有獎知識答卷”, 12名社區工作人員參加了此次活動。此次心理健康知識答卷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在社區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提高社區工作人員的心理健康水平。
為了進一步推動昆侖街道幸福永安社區心理健康教育科學知識,提高社區工作人員與居民的整體素質,提高生活質量。 5月24日,幸福永安社區組織轄區居民18人參加了昆侖街道“歡樂心情 構建和諧”知識搶答賽。在這次活動中,幸福永安社區榮獲了三等獎的好成績,通過這次活動,使居民了解了心理健康方面的有關知識。
總之半年來通過這些活動提高了科普隊伍的素質,保證科普教育的質量,所以把弘揚科學精神,倡導科學方法已經納入到社區工作中,以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推進社區建設工作的順利進行。
科普工作總結7
城東小學位于武進高新區賀北社區,現有中隊18個,隊員900人,教師40人。學校占地面積19000多平方米,其中綠化面積5687平方米,整個校園綠草如茵、繁花似錦,如一座大花園。
20xx年,為了讓這個寶貴的資源發揮最大的教育功能,學校和市國土資源局、地質博物館達成共識,把標房建成了具有科普、環境教育功能的科普館。校科普館先后被命名為市科普教育基地、常州市青少年地學科普館、江蘇省國土資源廳地球科學教學研協作試點單位、常州市環境教育基地、國土資源科普基地,成為青少年接受地學科普教育和宣傳環保知識的窗口。學校利用基巖標和科普館為切入口,因地制宜地開展科普環保教育。2009年5月,學校向中國少先隊工作學會活動專業委員會成功申報國家級課題《基巖標少年科學院的建設與活動研究》,在全國學會的領導下,開始少年科學院的建設與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效,向各位領導、專家匯報如下,不到之處,謹請批評指正。
一、領導高度重視,保障活動開展。
學校科普工作由校長親自掛帥,大隊輔導員具體負責,精心挑選有一定特長的輔導員和隊員組成校級科技輔導員骨干隊伍,并且保持這支隊伍的穩定性。有計劃有選擇地派遣科技骨干參加各種培訓活動,提高他們的自身素質和能力。逐步組建一支由少先隊部門、國土資源部門、科協、地質學會的專家、科研人員(包括學生家長)組成的校外科技輔導員隊伍。保障科普活動的經費投入,有一定的專項經費用于科普教育活動和改善科普設施。
二、加強組織建設,體驗活動快樂。
我們根據少年科學院組織機構與少年科學院建設與發展的要求,大力加強少科院組織建設。在少科院中下設“科普宣傳隊”、“基巖探秘隊”、“植物研究所”、“污水研究所”四個研究分院。每個研究隊、所,活動內容的側重點各不相同。基巖探秘隊側重于節水的重要性,通過活動讓每一個公民意識到節水迫在眉睫;污水研究所側重于水資源的重要性,水污染的嚴重后果;科普宣傳隊側重于科普宣傳的重要性,充分利用周邊的一切資源,走出校園,走向社區,走向社會宣傳科普知識;植物研究所側重于利用校園資源開展植物種養活動,提高隊員科技種植素質,增強隊員綠色環保意識。為了使“基巖標少年科學院”更好地開展活動,我們要求各隊、所都必須落實一個中隊,一戶家庭,對口一個單位。這樣,每個研究院都拓展出多種多層多元的不同活動,活動時間充分,活動范圍寬廣,活動形式紛呈,最大程度地實現了活動的豐富性和多樣化,每個小研究員沉浸在快樂的活動中,體驗到了開展研究的無限樂趣,提升了科研素養。
三、開發校本課程,完善活動研究 。
學校結合綜合實踐活動以及校本活動校本課程開發理論,進行了以少科院實踐活動為基礎、開發少先隊校本特色活動的相關實驗研究,設計了“挖掘資源,開發潛能,創建特色,發展內涵”的少先隊校本活動課程開發方案,把培養隊員科學素養、人文精神以及實踐創新能力作為少先隊校本特色課程開發的總目標。20xx年,學校曾與江蘇省國土資源廳、常州市國土資源局聯合編制了《我愛地球》的校本課程,分為低、中、高三冊。低年級主要是認識美麗的地球、海洋、高山、河流、地下寶藏、野生動植物等;中年級主要是認識地球的內部構造、運動、生命的奧秘等;高年級主要是認識地球上的資源,并養成保護資源、保護環境的行為習慣。在《我愛地球》校本課程開發的基礎上,課題組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動。每學期學校計劃中,少先隊校本教研活動做到有計劃、有時間,有要求,堅持集體備課研討活動。在課時安排上,教導處把少先隊校本活動課程納入正式課表,統一安排固定課時,各中隊每周一節。學校還進一步探討研發研究活動課程模式、評價體系,并在實踐中不斷去完善。
四、增強學科滲透 ,提升科普素養。
學科教學也是普及、滲透科普教育的重要陣地。我們積極引導全體教師用現代化教育的理念指導學科教學,用可持續發展的精神把握課堂教學,結合新課程的實施,營造和諧、自然的課堂教育氛圍,“潤物細無聲”地開展科普教育。課題組要求教師以“基巖標少年科學院的建設與活動研究”為基點,以學校的校本課程《我愛地球》為切入口,努力做到把握教材,挖掘教材,使教材更好地為我們教育所用、及時反映我校的課題研究成果。堅持在學科教學中有機滲透有關節約用水、節能環保等知識的教育,增強隊員的環保意識,促進學隊員情感、意志行為習慣等方面的全面提高。學校建立了多媒體校園網絡,設立了專題網站,開辟了課題概況、科普論壇、成果展示等欄目,在教師、中隊、家長、隊員中架起了網絡交流平臺,共同探討,相互交流環保習慣養成教育的好經驗,把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培養作為學校、家庭教育的共同目標,統籌規劃,科學探究,有效實施,注重實效。
五、構建評價體系,培養“晨曉少年”。
學校結合科普教育實際,挖掘科普教育資源,在基巖標少年科學院中提出了“晨曉少年”評價目標,并逐步完善其評價體系,構建多元開放的評價機制。“晨曉少年”是我校“基巖標少年科學院”中特有的爭章活動,并伴隨著少科院的發展、壯大而越來越受到隊員們的鐘愛青睞。
“晨曉少年”評價內容分為三個色系,即“紅色達標卡”、“藍色升級卡”、“綠色魅力卡”,明確提出評比標準要求。“紅色達標卡”:用培養、發展的眼光看待每位隊員,在品行、學習、活動等方面較之原有基礎取得一定的進步,受到同學、老師、家長肯定,并表現出積極向上的狀態。“藍色升級卡”:熱愛科學、積極參加校內外開展的低碳環保與科技創新實踐活動;大膽質疑,擁有較強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創造意識;“綠色魅力卡”:善于動手,每學期有小發明、小制作等“五小”作品或“金點子創意設計方案”在活動組以上展示或科技競賽獲獎。
積分:每個研究隊可按“奪卡”目標要求,采用星級積分的方法(設計積分卡),并以《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基巖標少年科學院”目標內容為隊員獲取標準,凡符合要求的均可獲得“晨曉少年”星級積分,優秀的獲得加分。所有隊員、輔導教師、家長與鄰里均可根據該生不同的表現情況,授予不同的星級積分。
奪卡:每到月底活動結束時,輔導老師根據星級積分情況進行評選,每星積分滿10分(一般每星滿分為10分,其中7分為達標分,3分為加分)可獲一個“紅色達標卡”,輔導老師當場宣布并頒發“紅色達標卡”張貼在活動室里的“晨曉少年”積分、奪卡、爭章展板上,進行表彰,引導隊員自律自信,鼓勵隊員爭先創優。獲得三張紅色達標卡可以換一張藍色升級卡,獲得三張藍色升級卡可以換一張綠色魅力卡,獲得三張綠色魅力卡可以評選為“晨曉少年”,頒發“晨曉少年”獎章,并作為學校典型榜樣進行宣傳表揚,擴大影響力和效應度。
學校通過基巖標少年科學院的建設與活動研究,隊員的道德情操,在評價活動中得到了熔鑄;隊員的求知欲望,在評價活動中得到了增值;隊員的實踐能力在評價活動中得到了錘煉;隊員的審美境界,在評價活動中得到了升華;隊員的創新智慧,在評價活動中得到了開啟、生成與發展。他們講文明、勤學習、善思考,能創造,個性特長得到較好發展,創新創造能力得到進一步培養,每年參加全國、省、市級各類科技、藝術、體育等競賽獲獎喜訊不斷。少年科學院的活動進一步激發了全校少先隊員的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熱情,實現著每一個孩子心中的報國夢,科技夢。
科普工作總結8
一、加強組織領導。
為加強科普宣傳工作的力度,提高宣傳效果,進一步推進科普宣傳工作,xx鄉人民政府成立由黨委書記徐浩同志帶頭,副鄉長陳良同志任組長的科普宣傳工作領導小組,9月初召開計劃工作會議,認真落實科普宣傳的工作。
二、充分利用宣傳工具。
利用科普長廊,宣傳櫥窗,LED顯示屏,并在借助趕集之際到街上掛上“創新引領時代,智慧點亮生活”主題橫幅,布置宣傳點,發放宣傳資料150余份,營造良好的科學文化氛圍,提高群眾對科學的認知和文明素養。
三、豐富科普宣傳活動形式。
通過開展“百姓舞臺大家樂”的文藝演出,充分利用各類文化資源進行宣傳科普,讓群眾在歡樂中學習到科學,寓教于樂的方式也讓群眾喜聞樂見。
【2021年科普工作總結(通用8篇)】相關文章:
社區科普工作總結01-19
科普知識作文(通用23篇)12-14
社區科普年度工作總結12-23
科普知識演講稿(通用7篇)10-26
科普知識演講稿通用7篇10-26
科普知識演講稿通用6篇10-23
科普知識演講稿(通用6篇)10-22
氣象科普小知識10-22
科普知識作文09-03
鴻蒙科普知識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