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的經驗總結(精選6篇)
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相信大家在這段教學實踐中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教學感悟,不如來個總結以對過去教學工作做個分析和借鑒。你知道領導和老板想要看到的是什么樣的教學總結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教學的經驗總結(精選6篇),歡迎大家分享。
語文教學的經驗總結1
參加工作18年來,我堅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和教學業務能力,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勤勤懇懇,努力工作,使教學工作有計劃、有成效地開展;帶過9界高三、補習班,養成了教學活動和高考備考相結合的習慣。多年的語文教學實踐加上教育理論的指導,尤其是新課程改革以來,教學思路更加清晰,逐漸形成了一套自己認為行之有效的語文教學模式。也許這些東西有拾人牙慧之嫌,在語文教學專家眼里還不那么成熟,但它們是我多年以來經過反復思考、反復實踐以后的知識積淀,在此,我把它們作為教學經驗總結整理出來,以供同行交流,專家指導。
一、基礎知識教學
由于初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明確:“語法、修辭知識不作為考試內容。”導致學生基礎知識薄弱,而“根基”不穩,勢必影響高中語文“大廈”的構筑,所以,高中階段必須重視基礎知識的教學,甚至在高一年級要強化、補上這一課。
(一)、對記憶性一類的如字詞的音形義、文學文化常識等,除強調積累外,應教給學生方法,科學記憶,我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總結出“基礎知識記憶六法”:
1、對比記憶,主要針對同音易混字、多音字、形近字、近義詞等的記憶。
2、關聯記憶,就是在未知與已知之間、抽象與具體之間、雜亂與條理之間,進行識記內容的聯系與轉換,比如多項定語的排序:a。表領屬性的或時間、處所的;b。指稱或數量的短語;c。動詞或動詞短語;d。形容詞或形容詞短語;e。名詞或名詞短語。另外,帶“的”的定語放在不帶“的”的定語之前。雜亂抽象,而只記一個典型例句:國家隊的(領屬性的)一位(數量)有20多年教學經驗的(動詞短語)優秀的(形容)籃球(名詞)教練。即可輕松解決問題。
3、順口溜記憶,簡單活潑,不容易忘記。
4、反復記憶,不明事理的小孩子,對電視廣告卻非常熟悉,正說明了這一點。首記可在當天晚自習;二輪記憶在臨新課前一天自習,或其它時間;三輪則在課前幾分鐘,用“過電影”的方式再現。
5、提問記憶,同桌或周圍的同學,采用互相提問的方式進行,可收到雙贏的效果。
6、小本記憶,即準備一兩個袖珍札記本,按基礎知識的綱目分類,隨時摘記或剪貼各種基礎知識。內容包括:容易讀錯的字;容易寫錯講錯的字詞、成語;近義詞和反義詞;常用修辭;標點符號;文
學文化常識;名言佳句等等。關于以上內容,有不少現成的匯編書刊,但我認為應該自己作札記。因為一般匯編是針對普遍情況的,針對性不強。
(二)、對應用性一類的如修辭、標點、病句等,一要善于比較,要細心發現與感悟某些基礎知識的同中之異。比如比喻與比喻義、借代與借喻、象征與借喻等修辭方面的比較,省略號與破折號都可以表示語言中斷,但究竟有什么細微差別,表注釋說明的破折號、冒號、括號有什么不同的適用范圍標點等等。二要善于總結,光靠一些理論或書本上的答題方法(如下定義的方法,變換句式的方法),是不夠的,還應當立足自身,把自己學習和運用的一些粗淺的或精要的體會,總結出幾條,作為學習和實踐的遵循。例如,我總結出“病句辨析十二法”(抓主干、看標志、析邏輯等等),“易錯成語歸類”(望文生義、褒貶失當、誤用對象等等),“概括段意三法”(選取中心句、聯綴關鍵詞語、抓主要信息概括)等等,事實證明,這樣做很有效果。
(三)、最后,做好練習。基礎知識必須訓練,可每日一測,時間不必太長,五分鐘、十分鐘都行;內容不必太細,應各有側重。通過練習,強化掌握。
二、閱讀教學
長期以來,閱讀就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方面,新的《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更賦予閱讀重要任務:“在閱讀與鑒賞活動中,不斷充實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對個人與國家、個人與社會、個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和認識。在高考試題中,閱讀幾乎占據了半壁江山。
(一)、古典詩詞教學
1、激發興趣。從一些作家、作品、背景知識著手,擴充學生見聞,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如在教學《赤壁賦》時,介紹“烏臺詩案”;《念奴嬌赤壁懷古》時簡介小喬;抓住富有表現力的典故、成語、民俗或者神話傳說等,激發學生的好奇。如我在教學《離騷》時,由于本文較難懂,學生沒什么興趣,我就在課前給他們講了民間“賽龍舟”和“端午吃棕子”的來歷,在教學《錦瑟》時,結合課本注解給他們講“望帝杜鵑”的典故。
2、張口朗讀。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朗讀的情緒,注意做好情感、語速、高低等方面的朗讀指導。如《念奴嬌赤壁懷古》的豪邁鏗鏘,《聲聲慢》的婉約悲凄,《秦風無衣》的氣勢雄壯,朗讀效果好,有利于課堂氛圍的營造,有利于學生對詩詞的初步感受。可發動學生進行朗讀表演,提倡“美讀”“情讀”,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教給學生答題方法。高考試題中,古詩鑒賞占10分左右,要教給學生技巧,把技巧貫穿在課堂教學中,也可以溫故知新,拿學生們初中學過的詩歌設題,熟練技巧。
(二)、文言文教學
我認為,文言文教學,既要體現其工具性,又不能放棄其人文性,即不能只抓文言字詞,應該從文字、文學與文化三個方面,來實現《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的文言文教學目標:“學習中國古代優秀作品,體會其中蘊涵的中華民族精神,為形成一定的傳統文化底蘊奠定基礎”。
1、抓基礎,解決文言實詞、虛詞、詞類活用、文言句法等。我的做法是巧妙運用成語,撰寫了《運用成語提高文言文教學效果》的論文,在校內交流,受到好評。主要做法(幾個大標題)一是利用成語導入,培養學習興趣;二是結合成語學習文言文的語法;三是聯系成語學習文言句法。
2、挖掘內涵,感受文言作品中的人文精神。簡單地疏通文意,僅知道文章寫的什么,那是遠不夠的。古代的文言文作品,蘊涵著古人的精神信仰、價值追求,有著強大的教育啟發作用。所以,要在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意識的前提下,對課文反復誦讀、體味、思考,培養學生良好的精神品質,促使他們形成健全的人格。例如:學習《蘇武傳》,學生就深深懂得了什么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饑寒壓不倒”“私情無所動”的浩然正氣;學習《赤壁賦》,學生就能領會到古人對人生、對宇宙、對生命的深刻理解;學習《陳情表》,學生能夠被至愛親情深深打動,領悟文中那種古人說話得體的智慧;《過秦論》中的憂患意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的家國觀、榮辱觀、生死觀。
3、解題方面,重點做好文言文翻譯指導,直譯為主,意譯為輔,主要知識點落實到位。
(三)、現代文教學1、課堂教學
對于高中生來說,現代文閱讀教學,教師應該是“導游”的角色做好組織、引導。要讓學生讀得多一點,給學生讀的機會、感受的機會、體驗、發現的機會。但絕不是當“甩手掌柜”,要抓好三個環節:課前預習課堂教學當堂訓練。預習環節,要求學生通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并對課文的大意有自己的理解和把握,寫下在自讀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和疑惑,這個過程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自我落實、自主存疑。課堂教學,老師可以通過設置有啟發性的問題引發學生的探究和討論,留給學生探討、發問的足夠時間。當堂訓練,可就其中一個點來進行,如我在教學《我有一個夢想》時,設計“以家庭、社會、民族、世界為對象,請學生也以“我有一個夢想”開頭,仿照例句寫一段排比句,表明自己對人類和諧的愿望”一題,效果不錯。
2、課外閱讀
課外閱讀與課內教學是相輔相成的。只有更多的、及時的課外閱讀,才能彌補課堂上的不足。除對學生鼓勵教育外,我主要通過作業、活動等形式,激發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養成課外閱讀的習慣。
我主要利用每兩周一次的常規作業讀書筆記,來要求學生課外讀名篇名著,讀后寫讀后感或書評,為便于操作,在內容上規定了模式:語句摘抄+片段賞析+點滴感悟。這樣,學生每讀一篇都有收獲,日積月累,就會有效果。為了讓學生認識到這種效果,在班級內部,每兩周進行一次讀書筆記展評,評選出優秀者給予獎勵,還將優秀作品推薦到校報《原中報》上發表,使學生感受閱讀成果帶來的喜悅。
3、解題指導
(1)、留下閱讀痕跡。畫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畫出在文章的結構上起過渡、連接作用的詞語、句子、段落,做好批注,以便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結構層次。
(2)、把握主旨。找尋、讀懂文章中關鍵的詞句,特別是那些體現作者立場觀點、內涵較豐富、形象生動的詞句。注意文章的開頭句、結尾句、過渡句、抒情議論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隱含其中。
(3)、注意題干。弄清題干中所具有的態度或傾向;弄清題干語言的構成形式,確定答題語言形式;弄清題干中作者的話和命題者的話。
(4)、總結規律。要善于思考,研究考題,例如我總結出《現代文閱讀“作用題”初探》,實用簡便。主要內容是首段、尾段、中間的作用,修辭的作用,表現手法的作用,表達手法及其作用,不同人稱的作用,引用古典詩文或格言的作用,景物描寫的作用等。
三、表達與交流
(一)、作文教學
除常規的審題—立意—題目—提綱—寫作作文教學模式外,我主要注意了兩點:
1、制訂明確的作文教學計劃,要有明確的目的和明確的難點、重點,循序漸進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2、學生互評,就是教師教給學生修改的方法和步驟,要求學生運用作文評改基本知識和技能,對照寫作要求及評改標準,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互評任務。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自改和互改作文,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提高作文水平。
(二)、語言(口語)表達與交流《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要求:“增強人際交往能力,在口語交際中樹立自信,尊重他人,說話文明,儀態大方,善于傾聽,敏捷應對。”要高度重視語言表達和交流能力的培養,20XX年,以我為組長,我校申報了“十一五”研究課題《語言表達與交流能力的培養研究》,形成了中期報告、結題報告、教改實驗報告各一個,順利通過了忻州市教研室的評審驗收。
四、其它(老教師的新問題)
1、研究性學習
《普通高中課程方案》指出:“研究性學習活動是每個學生的必修課程”,在語文的人文精神越來越得到人們重視的今天,語文研究性學習的推行刻不容緩。我的做法和體會是:
對于非專題性研究,可結合課本內容,設計研究性問題。可以是課本內容的加深、拓寬,人教版五冊必修教材,每一課的最后一個習題,都是非專題性研究的絕好素材,要高度重視,真正體現出研究過程,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學素養。
對于專題性研究,由于是針對某一社會現象、某一文學現象、某一發現構想等進行探討研究,從而得出某種結論,學生不好駕馭,教師要給予必要的指導,我的做法主要是三個步驟。
(1)、確定研究方向,根據學生的年齡結構,知識層次,興趣愛好等方面的因素,擬定一些具有探討性和可行性的專題供學生研究學習。如:《原平歷史人物研究》、《原平旅游文化》等。
(2)、指導研究方法,向學生布置專題時,要說明某一專題研究的內容、目的、價值、研究過程中需要運用的知識、查找的資料。同時要指導學生如何去獲取資料,如何調查研究,如何撰寫論文。例如,《原平旅游文化》這一專題的研究,需指導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原平有哪些旅游資源,情況如何;五臺山的影響;如何融入五臺山旅游區等。
(3)、定期檢查指導,經常過問學生研究的情況,幫助解決遇到的問題。
2、選修課教學
在高中開設選修課是一個全新的嘗試,我的看法是,既不能當必修課來對待,也不能當課外讀物來處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自覺轉變自身的角色,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學習,從而使學生的閱讀個性得到充分的張揚。要重視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重視學生獨立思考精神的培養。另外,在合理把握課標要求的基礎上自主使用教材。
幾多耕耘,幾多收獲,以上是我的幾點教學體會。我熱愛教育事業,我將繼續努力,使自己的知識水平和教學能力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語文教學的經驗總結2
在多年的語文教學中,我深刻體會到,每一位高中語文教師都希望自己的教學是完美的,然而在實踐操作中,并不是我所想的那么美好。語文教材的人文性、工具性的特點,語文教材的博大精深,教學改革的深入等等,對于語文教師來說都是一項挑戰,很多時候,不能很好地駕馭課堂教學。這就需要教師做一個有心人,在教學中不斷發現、研究、完善和創新,一步步地達到自己理想的教學境界。
一、讓學生明白語文學習的重要性
語文是一門文學藝術,無論學什么東西,首先都是通過文學來理解的,也是通過文學來表達的,所以一個人的文學程度,決定著其對所學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以及對自然事物及其現象的認知能力。所以缺乏文學知識的人,無法做到通過事物的現象看本質,不會舉一反三,不會處理身邊的事情和問題,不會調解矛盾,找不到事情的奧妙所在……其實就是不懂得邏輯推理的人。像現在很多人得了精神上的疾病,就是因為看不到事情的本質,自己找不到解決的辦法,又不能表達出來,只有悶在心里,久而久之積累成疾……如果他的文學好,就可以用語言表達出來,能夠把事情說清楚,也會明白其中的道理,自己勸解自己,不至于悶在心里而積勞成疾。當人們明白其中的自然哲理,自然而然就明白重視文學的重要性了。如果再讓他們看看古今中外那些文人墨客,哪有得這種病的?就會更增加他們的重視度了。當人們認識上去了,都重視了,家長就會督促自己的孩子學習文學,孩子本身也會主動去學習文學,教師自然也會好好教了。可以說,提高認識,是學生學習的第一步,有了學生的配合,教師才能在此基礎上順利展開教學。
二、多媒體課件在語文教學中的使用
信息科技的發展,已經遍及到各個領域,多媒體信息技術融入教學領域,帶來了現代化的教學模式。多媒體教學與語文學科的整合打破了傳統的黑板加粉筆的單一教學模式,并互相補充,最大程度地優化了課堂教學,形成合理的教學過程。
以往的教學單靠教師的灌輸式講解,往往比較抽象,語文教材豐富的內容不能得到很好地體現。學生一直是死記硬背地被動學習,漸漸對學習不再感興趣,缺乏了學習的積極性,嚴重影響了學習效率。而多媒體是利用各種電教設備,把聲音、圖像、文字、視頻等信息進行綜合處理、管理和控制,將多媒體各個要素有機集成,并通過交互界面完成一系列隨機性、交互操作的新信息技術。
多媒體呈現了逼真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語文課文的人文性、工具性,從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比如,在學習《登泰山記》時,我精選了一組突破。
配以簡要的介紹文字,制作在課件的開頭,作為導入。學生為這些風格各異的著名大山的瑰麗景象所吸引、震撼,不少學生在嘖嘖驚嘆中拿起了筆,在他們的知識寶庫里又添下了一筆對大自然偉大神力的記述。
多媒體強大的視聽功效,刺激了學生的感官神經,更符合學生的感性認知規律,通過直觀生動的電視畫面反映出來,化抽象為形象,化靜態為動態,化復雜為簡單,大大縮短了學生與學習、欣賞和應用內容的感知距離,有利于激起學生興趣。使學生興趣盎然地投入語文學習,這是傳統教學中粉筆加黑板所無法比擬的。
中學語文教材中的許多經典文章,都很適宜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讓學生在聲情并茂、情境結合的多媒體所提供的環境中學習,更利于他們正確朗讀,形成語感,增進對文章的理解。例如,教學《春》時,我讓學生在音樂聲中,一邊聽多媒體的朗讀,一邊欣賞春的畫面,效果自然比教師范讀或單純地聽錄音朗讀要好得多。
三、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
作為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不僅教學功底扎實,而且有著豐厚的文學底蘊。在課堂上博聞強識總能帶給學生美的熏陶和享受。比如,課文中穿插歷史小故事、舉一些幽默的事例可以吸引學生。而且,課堂教學生動、有趣,語言精練、幽默,板書清晰有條理,學生喜歡聽課,教學成績自然也不錯。在課堂下,教師的博學多才能解決不少問題,課間我們常常能見到教師身邊圍著不少學生,而那些學生中不僅有問語文問題的,還有問英語或化學等其他科目問題的,實在讓我們驚詫。就是同事間偶爾聊天,這樣的教師的話語也常常能一語中的、抓住要害,又或引得大家開懷大笑。
教師對待工作要認真負責,不能拖延,敷衍。尤其是現在教師們往往一個人要帶好幾個班,學生多,任務重,更要提起十二分的精神。我有一位同事,她總是認真地備課、上課,忘我地批改作業,她的桌面每天都有一摞摞堆積如山的聽寫本、作業本、練習冊,這一座座小山常讓她沒有時間抬頭,經常犧牲午休時間,甚至晚上回家后還要挑燈夜戰。
教師要把愛獻給每個學生,讓愛的雨露流進學生的心田。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所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對學生的愛,是樸實的、無私的。比如,我每天都早早來校,督促學生早讀,觀察學生的狀況,一旦發現有沒到的或身體不舒服的學生,馬上通知家長,及時解決問題。課間,我總愛多留在教室一會,跟學生談心,了解他們學習或生活上的問題。中午午休時,常去教室關心學生。長此以往,我和學生之間的感情密切,交流增多了,關系非常融洽。
教師要尊重學生,能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我們常常能在辦公室聽到有的教師稱贊自己的學生,總是自豪地向同事們講述自己的學生所做的令人滿意的事,然后自然地說:“這孩子,真是不錯。”即使是學生犯了錯誤,教師們也是平等地跟學生交流或者叫來家長商議解決,絕不像有些教師那樣批評學生時歇斯底里地吼叫。這樣才能平和地解決問題,對學生是寬容的、開明的。正因為這樣,學生才能尊重教師,對教師的工作給予最大的配合,課上認真聽講,積極回答問題,和教師一起進行教學互動等。師生之間互尊互敬,學生對教師心服口服。
總之,教育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不是一個固定的機械流程,教師作為執教者,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必須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好。這樣才能靈活地應對各種教學因素,提高教學質量。
語文教學的經驗總結3
執教語文,既是我的榮幸,又是我的壓力。十幾年來,我不斷探索,不斷積累,其中有苦悶彷徨,也有欣喜若狂。下面我來談一談我在這些年的語文教學工作中得到的一些淺薄的教學經驗:
一。用生動靈活的教學方式,煥發課堂活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讓學生喜歡某一門課,進而提高學習成績,就必須要讓他對這門課產生興趣。
應試教學課堂圍繞知識目標而展開,儲存繼承前人積累下來的經驗和體驗,但忽視了學生創新的動機、興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所需的先前經驗,萌動求知欲望呢?新課標要求我們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的教學模式,激活學生好奇心,探究欲,培養學生主動思考、質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這種能力的培養定為課堂教學的終極目的。為此,我仔細研究教育心理,準確把握學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維特點,積極探索有利于激發興趣、激活思維、激勵探討的課堂教學方法。例如在處理每單元的重點篇目時,我們始終采用“整體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質疑拓展延伸”的教學模式,根據不同內容精心設計問題,組織課堂教學。
這樣教學,課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種親切、和諧、活躍的氣氛。教師已成為學生的親密朋友,教室也轉變成為學生的學堂,學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無聞的模范聽眾。他們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現與培養:或質疑問難,或浮想聯翩,或小組間交流,或挑戰權威。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小組間互動,環境互動,在有限的時間內,每一位學生都得到了較為充分的鍛煉和表現的機會。教室中再沒有陰暗冰冷的“死角”,課堂上充滿著流動的陽光,平等、和諧與交流共存,發現、挑戰與沉思同在。活躍的思維,頻動的閃光點,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師的授課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師生的情感與個性融在其中,現實的生活進入課堂,學生在互動中求知,在活動中探索,既輕松地掌握了知識,又潛移默化地培養了能力。學生的整體素質有了質的提高,語文課堂真正煥發出它應有的活力。
二。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習效率
現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飛速發展,要求具有新鮮活力的語文課堂不僅要有教學模式的轉變,學生思維的開啟,更要有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掌握豐富的語文知識并獲取叩開知識大門金鑰匙的課堂教學效果。這是新課標對語文課程的基本要求,也是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特點的集中體現。
應試教學課堂總是教師比比劃劃,總是在如何把知識線條明晰化上動心思,在學習中學生不能親自體驗到獲得知識的過程與樂趣,其接受知識的過程間接而單一。新課程要求課堂要以更新教學手段為重點,借助各種媒體和教學資源讓學生自主體驗、感受,使得師生在探索中經驗共享。信息時代多樣的媒體和無所不在的網絡正好為我們擴展課堂教學的領域,拓寬攝取知識的渠道,為實現提高學生信息素養,開發學生的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合作能力、創造能力提供了一個可操作的平臺。
教學中,我仔細研究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教學環節,自己動手制作教學課件,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將學生從原有的課堂圈子中“解放”出來,調動學生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使他們能夠在自主探究與交流的過程中,不斷挑戰自我,擴展創造性思維。
三。用扎實多樣的訓練,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死教書、教死書不能適應社會對教育的需要,新課程改革正是對今天教師教學觀念的挑戰。教師應由知識的占有者轉化為知識的組織者,由知識的.傳遞者轉化為學習的促進者,超越課堂的藩籬,將現代教學過程演化為“培養學習者”的過程,實現由“授之以魚”到“授之以漁”的根本轉變。用扎實多樣的訓練,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努力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使學生獲得一定的終身學習的本領。
“授之以魚,僅供一飯之需;授之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識的累積,而是心智上的能力的發育。學生在學校的時間是有限的,所學的知識也受時代的局限,他們要在未來有所作為,要在未來跟上時代,就一定要不斷地學習,終身學習,去吸收新東西,更新知識結構。可見,方法的確比知識更為重要,教授方法才是教學的根本。那么,學生對于傳授的方法是否能夠靈活運用,對學生而言,則需要一個較長時間的反復的訓練過程。
為此,我針對不同的知識板塊,采取不同的訓練方法:夯實基礎硬筆書法每日一頁,字詞聽寫“循環放映”;擴大積累課外閱讀每日一段,讀書筆記(摘記)天天都寫;訓練能力閱讀理解,從總體方法到解題技巧,系統指導,反復錘煉;作文訓練循序漸進,小作文依課文內容隨堂布置,借“題”發揮,大作文緊扣課標和中考方向力求既有章法,又有創新,鼓勵放飛思想,大膽發揮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從基礎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學以致用,生動、活潑,扎實、系統,有序、有恒的訓練,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學習效率,初步獲得了一些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
語文教學的經驗總結4
中考大幕已經落下,我校終于圓了三連冠的夢,我們的努力總算沒有白費,我個人也因這集體的榮耀感到自豪。但興奮過后,還迫切地需要進行總結反思,讓自己盡早成長起來,讓下一屆學生不再做我的試驗田。
雖然學習語文不僅僅是為了考試升學,但想憑自己的力量上所好學校繼續學習,就不得不重視考試。中考試題所涉及到的知識點很廣,一一說來也嫌累贅,而且說得不精不透等于白說。我只抓取關于學語文的基本功的問題作一探討。其余的問題待更有見識的老師闡發吧,我將洗耳恭聽,日后再做總結。
一。書寫問題
這是一個令我頭疼的問題,我所帶的班的學生寫字好的屈指可數,有一大批寫字是東倒西歪、大小不均,或頂天立地,或小如螞蟻,或者像被風吹過一般,很多老師都不惜磨破嘴皮教導他們,可還是收效甚微。就我班這次中考語文成績來說,平時成績較好但寫字不好的學生很少上100分。可能也有其他原因,但寫字不規范也是原因之一吧。我在第一學年沒有足夠重視這個問題,初二時發現學生寫字更潦草了,就倡議他們在午檢時間練字,假期布置練字的作業,還為他們到處找可以快速寫好字的練字板讓他們練,但每次試驗都是就像一股風,堅持不了多久就不了了之了。
我想如果單純的對學生講寫好字對中考有利,說服力雖強作用卻不大。他們找不準方法,即使練了也是事倍功半。而且在卷面上涂來抹去的也不像話,修正帶涂后像補丁,膠帶紙一不小心還會扯出窟窿,不美觀,還浪費書寫時間。得找出一些讓學生好執行的方法才可以收到一些效果。考試前我看到一篇文章要求學生寫字留白五分之一,每個字占格的方位要一致,要左下都左下,要偏右都偏右,還要勻稱。我就讓讓學生效法,因為要求較少但很明確,學生易領會、操作,當堂練習時就見了效,可惜剩下的時間不長了。希望他們還能找到更適合自己的方法,我也需要在這方面更嚴格要求學生,對美觀的字體多觀察,多揣摩,多模仿,多練習。功夫不負有心人,總會出成效的。
二。字形字音的誤寫誤讀
一般情況下,試卷中除去選擇題,在有文字敘述的地方都會出現錯別字,尤其是專門考查字形字音的題目。如古詩文默寫,一不小心就會掉進陷阱。如“隱天蔽日”的“蔽”,“似曾相識燕歸來”的“燕”,都會寫成同音字。“蔽”字或者丟了草字頭,或者把草字頭放在了“敝”腳下;“燕子”的“燕”和“大雁”的“雁”出錯率更高。還有出人意料的錯別字,層出不窮,我看到有個學生在估分時把“長煙落日孤城閉”的“閉”和“暫憑杯酒長精神”的“暫”圈出并扣了二分,令人感到不解。在平時默寫古詩時,還有學生在一首二十字的古詩里寫錯十個字。這絕不是夸張。另外此次考題考了的常識性的填空題,“‘年華’是指女子十三四歲的年紀。”學生雖知道答案是“豆蔻年華”,但是卻無法正確寫出“蔻”。這都是學生平時眼高手低造成的結果。我從他們上初一時就明確說過帶字典,養成查字典的習慣,不止一次說過字典是最好的老師,但鮮少有學生親近他們那最好的無聲老師,能堅持帶字典的兩個班加起來也不夠兩巴掌。上課要求查字典時,都是大部分人干坐著等幾個人公布答案。預習時也把不會念的含糊過去。我也在家長會上強調了幾次讓學生帶字典的事,可是都不見明顯效果。即使這次拿來了,等大休一次字典就又不見了。學生寧可錯讀也不愿意查字典,這是為什么?我覺得還是意識不夠。自己沒有特別需要時不會把別人的話當回事。誰也沒有要求他們回家玩游戲,可他們卻玩得不亦樂乎。以級別高為榮,還在同學間競爭,非分出個高低不可,令人感到很無奈。
學生容易寫錯字的類別大都是形似字和同音字。因對彼此間的意義不了解,造成概念模糊,尤其是聽寫時只聽音而不辨意時錯得更是令人啼笑皆非。這樣令人困惑問題可能會出現在任何人身上,而且還會有爭議。我現在還記得我在改學生的一篇作文時,把學生寫的“帶課”改成了“代課”,而一位資歷很高的老師卻說我改的不對。他又改了回來,還教育我不要誤人子弟。我對此耿耿于懷。倒不只是因為失了面子,而是想查實這個詞到底怎么寫,弄個明白。結果我查到的詞典沒有“帶課”只有“代課。”我以為我寫的是對的,便心安理得了。但后來得了些資料,我查到了一些例句,如“王老師給我代過幾節課”中“代”是“代替”的意思,“老師傅帶了幾個新徒弟”,“我身體不好,恐怕帶不了研究生了”兩句中,“帶”是“引導,帶領”的意思。照那位老師的理解,他可能認為是老師帶領學生上課,簡稱為“帶課”了。好像挺有道理啊,但詞典里面為什么沒有這個詞?而“代課”一詞再查下去就是“代替專職教師授課”的意思。組詞:代課教師、代課費。“代課教師”是相對于公辦教師而言的。我就想這個詞牽扯的事還挺復雜,起碼我弄講清楚了我的身份,我就是一名代課教師,因為按照上面講的其中一點,我的工資是學校給的,而不是市、區統一發的。但“代”字到底能不能就解釋為代替、代理呢?我在代替誰上課呢?我難道不是正常開展教學工作嗎?看來這個詞我以后得慎用,以免出錯。
光這個小問題就讓我糾結了很長時間,還有我們平時熟悉卻常常讀錯的字又如那“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原上草,生生不息呀。還有字音上的錯誤,如發酵、處(chǔ)理、便秘bì,尤其是后者,用功能強大的搜狗拼音拼bianmi,第一個詞就顯示了,而拼bianbi得找不短的時間。所以學生寫錯字讀錯音是常有的問題,就是因為他們沒有足夠的推敲時間,或者是沒有刨根問底的精神,或者有的壓根都沒有往這方面思考過,問問自己為什么寫錯了,錯誤地理解成什么意思了,正確的解釋又是什么。這些問題據說是漢字先天性的毛病,要從改革漢字入手,比如推廣拼音文字,呂叔湘、唐弢都說過這樣的話。但這不是我們的能力辦得到的。要解決這個問題,還得從眼前實際出發,讓學生費些精力,多積累,養成勤查勤問的習慣,多了解字義詞義,打好基礎,才能靈活運用。
三。語法的重要性
據說古人讀文章是不講文法的,他們就靠:“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其中的文法是大家默認的,只是沒有總結出來。而我們的課堂上讓學生盡情享受朗讀,再通過讀理解分析文意,在拓展延伸,再寫篇讀后感,那是我們的理想。雖然我們貌似在這么做,但這一切都是以老師為主體的,是由老師想當然的假想他們由淺入深地學會了。事實真是如此嗎?因為每堂課有時間限制,有要完成的任務。真能不受限制,天馬行空地讓學生放開讀那老師得胸有成竹,胸有丘壑,我現在是做不到這點的。原來的大綱也是要求培養學生的語感,要求隨文講解一些簡單的語法。但根據今年的考試題目看,明確考查語法的項目有主語和復句,說明我們還是有必要讓學生多了解語法的。我想世界上的語言大都屬于自己的語言規則的,有了語法,才方便入門。光憑語感學語文,看不見摸不著,學生問為什么這樣說好,那樣說不好,我們怎么解答?就讓他們只憑語感嗎?語感是在讀了一定量書的基礎上才會有的。那些站立來朗讀的啃啃巴巴的學生怎會有預感呢?呂叔湘說過:“任何語言里的任何一句話,它的意義絕不等于一個一個字的意義的總和,而是還多點什么。”多點什么呢?“那相同的的多少個字放在一塊兒,能產生兩種(有時還不止兩種)不同的意義,這種意義上的差別肯定不是字義本身帶來的,而是語法差別產生的。”比如,“一會兒再談”是現在不談的意思,“再談一會兒”是現在談得還不夠,“上課”與“課上”位置變了,詞性也變了。中考題中辨別主語的一道題中,四個選項都有“貝聿銘”。但位置不同,承擔的作用就不同,有的句子里充當賓語,有的充當定語。我們在講解時總不能單純告訴學生是什么,而不解釋為什么。我在教學中遇到很多這樣的問題,認為語法不能輕易帶過,還得當做教學的一部分,讓學生多了解,對閱讀、寫作都是有好處的。而且在初三下學期做了系統的復習,看到了考題,我也覺得很慶幸,我的顧慮是對的。
本套試題的內容考查得很豐富,詞的用法、修辭、標點、詩文賞析,概括文章的能力,文章寫作特色的品析,寫作能力等等。復習過程中也都涉及到了,但結果為什么參差不齊,我須要在今后的教學中繼續實踐探究,再做總結。我講到的只是九牛之一毛,沒有說到的太多,總的來說,學生的態度還是最關鍵的,從思想上要重視語文;作為老師,還得想盡辦法讓學生養成認真讀書,善于思考的習慣,少一些浮躁,多一些堅持,這將是我上下求索的新旅程。
語文教學的經驗總結5
經過課改實踐,我感覺自己的角色和教學策略與以前比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通過認真執行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計劃,轉變思想,積極探索,改革教學,在繼續推進我校“自主——創新”課堂教學模式的同時,把新課程標準的新思想、新理念和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設想結合起來,轉變思想,積極探索,改革教學,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用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改革課堂教學。
隨著實施課程改革以來,我反復學習有關的教育教學理論,深刻領會新課標精神,認真反思自身教學實際,研究學生,探究教法,逐步樹立起以學生的終身發展為目的的教學思想,樹立起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新的教學理念,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煥發語文課堂活力,有助于學生能力提高與發展的語文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模式啟發思維,訓練方法為主的自讀課文閱讀方法、以感知―探究―反思―延伸為主線的重點篇目學習法、以合作―探究―創造―創新為核心的語文活動課等,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語文是一門充滿思想、充滿人文精神、充滿智慧的學科。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中,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已成為教師關注的熱點,討論、交流、探究等學習方式已成為課堂的主流。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變得鮮活,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注意新課導入新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譬如,在導入新課,讓學生一上課就能置身于一種輕松和諧的環境氛圍中,而又不知不覺地學語文。我根據不同的課型,設計不同的導入方式。可以用多媒體展示課文的畫面讓學生進入情景;也可用講述故事的方式導入,采用激發興趣、設計懸念……引發設計,比起簡單的講述更能激發學生的靈性,開啟學生學習之門。
(二)、培養積極探究習慣,發展求異思維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者對語言意義、語言情感、語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與學生的生活經歷、知識積累、認識能力、理解水平有關。為此,在語文教學中,構建語義的理解、體會,要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各抒己見。在思考辯論中,教師穿針引線,巧妙點撥,以促進學生在激烈的爭辯中,在思維的碰撞中,得到語言的升華和靈性的開發。教師應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問題充分思考后,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知識的積累等發表不同的見解,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通過辯論,讓學生進一步認識了自然,懂得了知識無窮的,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體會學習是無止境的道理。這樣的課,課堂氣氛很活躍,其間,開放的課堂教學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教師也毫不吝惜地讓學生去思考,爭辯,真正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了自我價值。這一環節的設計,充分讓學生表述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學生理解和表達,輸入和輸出相輔相成,真正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三、用生動靈活的教學方式,體味學習的快樂煥發課堂活力。
新課標要求我們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的教學模式,激活學生好奇心,探究欲,培養學生主動思考、質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這種能力的培養定為課堂教學的終極目的。為此,我仔細研究教育心理,準確把握初中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維特點,積極探索有利于激發興趣、激活思維、激勵探討的課堂教學方法。例如在處理每單元的重點篇目時,我們始終采用整體—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質疑―拓展延伸的教學模式,根據不同內容精心設計問題,組織課堂教學。這樣教學,課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種親切、和諧、活躍的氣氛。教師已成為學生的親密朋友,教室也轉變成為學生的學堂,學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無聞的模范聽眾。他們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現與培養:或質疑問難,或浮想聯翩,或組間交流,或挑戰權威。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組際互動,環境互動,在有限的時間內,每一位學生都得到了較為充分的鍛煉和表現的機會。師生的情感與個性融在其中,現實的生活進入課堂,學生在互動中求知,在活動中探索,既輕松地掌握了知識,又潛移默化地培養了能力。學生的整體素質有了質的提高,語文課堂真正煥發出它應有的活力。
四、利用媒體資源,創設美麗課堂。
現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飛速發展,要求具有新鮮活力的語文課堂不僅要有教學模式的轉變,學生思維的開啟,更要有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掌握豐富的語文知識并獲取叩開知識大門金鑰匙的課堂教學效果。這是新課標對語文課程的基本要求,也是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特點的集中體現。如課文《宇宙里有些什么》,這是一篇科普說明文,怎樣引發學生對自然科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產生研究,探索的欲望呢?這是本課的難點,為了突破難點,我就自制了生動的課件,1、出示星云圖,讓孩子們說說星云像什么嗎?在觀察討論中學生輕而易舉的解決了自己提出的問題。2、借用課件把復雜的星球運動淺顯化了,讓他們知道這一過程是漫長的、神奇的。由此可見,信息時代多樣的媒體和無所不在的網絡正好為我們擴展課堂教學的領域,拓寬攝取知識的渠道,實現提高學生信息素養,開發學生的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合作能力、創造能力提供了一個的可操作的平臺。所以充分的利用媒體資源,會為你創設一個美麗的課堂。
五、重視朗讀品評感悟,感悟語言文字的魅力。
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思想表達的深邃,見解闡述的獨到,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內容。而由于課堂教學時間的有限,課文中的精彩之處沒有可能引導學生一感悟。為了使這些精彩給學生留下整體印象,我們可以在閱讀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反復誦讀,以悟出語言豐富的形象內涵,意義內涵,情感內涵。同時,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居高臨下地對課文進行品評,在品評中深化理解,升華認識,填補空白。
六、注重課內外結合。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
美國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課堂的外延與課外的外延相等。以課堂學習為核心,能動地向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各個生活領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課堂訓練與課外行為訓練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結合,取得語文教學的整體效益。”在課程改革實踐中,已把語文教學的觸角伸向了廣闊的天地。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對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能起積極的作用。從我一接手新班級起,就在班級中開展課外閱讀課,每周兩節閱讀課,設立班圖書角,我買些書,發動學生捐些書,在班里設立圖書角,為學生的課外閱讀提供了必要的“硬件”。組織讀書評比活動。學生進行閱讀,既渴求讀有所得,又希望得到老師、家長和同學的認可與贊許,從而滿足自己的成就感。針對學生這一心理特征,每隔一段時間,我都要安排諸如“閱讀大王知識競賽”、“讀書筆記展覽會”、“讀書經驗交流會”等等活動,既給學生提供施展才能的機會,又通過這些活動營造了濃厚的讀書氛圍。還開展了諸如舉行愛國詩歌朗誦,歌詠比賽,辯論賽,根據課文編演課文劇等活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提高了學生的興趣,拓寬了學生的視野,提升了語文綜合素養。
此外,注意學科間的整合。讓學生從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途徑獲得知識,培養能力。
總之,在這學期的教學過程中,本人始終堅持以新課程的標準實施教學,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提倡合作學習精神,引導學生從生活源泉中不斷吸取發展思維和語言的養料,在文字教材和生活教材的結合中,開辟了課程學習的廣闊天地。不過還應該說的是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出現了教學上的許多不足,眾多的學生是可以接受新課程的教育方式的。有一小部分學生由于個體的差異,以及家庭教育的空缺,學習上就有點困難了,因而班級里就有了兩個極端的現象。當然,今后我還會在教學中不斷改進,以適應教育改革的新浪潮。
語文教學的經驗總結6
本學期,初三年級組在校領導、各部門的指導和支持下,在初三年級全體教師的密切配合下,順利地完成了教育教學等各項工作。現就一學年的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科任教師層面
1、利用年級教師會議,及時傳達各級各類文件精神和學校的教育教學思路,統一思想、統一備考策略。
2、多次召開備課組長會議,組織督促年級集體備課活動,經常關注中考動態,研究中考題目,團結協作,共同提高。
3、協調班主任與教師、教師與教師、班級與班級間的互相配合,共同進步。
4、配合政教處、教務處做好年級科任教師教育教學常規工作檢查。
5、督促班主任以各種方式加強家、校溝通,共同促進教育教學工作。
6、協助教務處做好月考、期中考、期末考、中考模擬考等工作并及時向教導處和校長室反饋教學情況。
7、每次綜合性測試后,召開一次年級教師大會,探討中考總復習工作,小結階段性的教育教學得與失,提出下階段的整改計劃與措施。
二、班主任層面
1、協助班主任共同處理年級(班級)日常事務,如課間操、年級各項活動,課堂、課間紀律檢查,學生行為規范,違紀處理,辦公室整理等。
2、配合政教處作好“班級常規評比”等工作,抓好學生的常規管理。
3、配合政教處、團委開展各項活動,如運動會、拔河、跳繩等比賽,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
4、定期召開班主任會議,總結班主任管理中優點與不足,布置年級的階段工作。
5、協助班主任抓好“問題生”的轉化工作。
6、協助班主任抓好班級安全、穩定工作。
三、學生層面
1、加強行為規范(儀表、頭發等)教育及思想品德教育。
2、加強學生的出勤情況考核,監督學生課堂紀律、課間紀律,加強“靜校”管理。
3、分批分層次召開全年段學生座談會(共6次),向學生介紹中考動態和復習策略,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思想動態。
4、抓好“培優補差”和尖子生的拔高工作,搞好“重點生”的培養和“薄弱生”的培養。
5、加強早讀和晚自習的監督,加強小題訓練的開展和監督、考核工作。
6、抓好英語聽力和機讀卡的訓練工作。
四、存在問題及努力方向
1、初三年級整體較穩定,但成績不盡人意。
2、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強,學習主動性不夠。
3、個別班中個別學生中考緊張感不夠,學習較松散。
【語文教學的經驗總結(精選6篇)】相關文章:
初三語文教學經驗總結02-13
小學語文教學經驗總結15篇11-11
化學教學經驗總結12-08
高二語文教學經驗總結-教學工作總結12-31
信息技術教學經驗總結11-26
化學教師教育教學經驗總結12-10
化學教師教學經驗總結7篇12-08
化學教師教學經驗總結6篇12-08
化學教師教學經驗總結優秀范文12-08
化學教師教學經驗總結優選范文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