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課堂教學總結4篇
總結是事后對某一階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能使我們及時找出錯誤并改正,不如我們來制定一份總結吧。你所見過的總結應該是什么樣的?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課堂教學總結4篇,歡迎大家分享。
課堂教學總結 篇1
自開學以來,在市教育局、學校的各級領導下,經過寒假的新課程改革培訓,以及向外出學習新課改的老師的學習,使我們對新課改有了很大認識,雖現在仍在摸索、探索中,但是也有頗多的感受和體會,現將我們的思想和活動匯報如下:
一、近期的做法
(一)導學案的制作
為了制作高質量的,適合我們學生自己的導學案。我們參考了昌樂二中的生物導學案的編制,汲取了以前編制學案的經驗,了解學情,根據我們學校學生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對教材進行重新的改造,對導學案的模式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反復的論證。現將我們近期制作導學案的過程匯報如下:
1、制定計劃,不打無準備之仗
我們先將本學期必修三的內容進行課時劃分,根據課時制定導學案,分配到人。這樣,使每位教師做到心中有數,可提前準備,搜集,策劃導學案的內容。這樣,在上課前一周就能把相應的導學案準備好。
2、模式統一內容充實
在第一輪導學案的制作完成以后,我們總結經驗,不斷修正,基本統一了導學案的模式,把導學案的模塊劃分為學習目標、學習重點、學習難點、主體內容劃分為預習案、探究案、練習案。
在預習案當中,有“知識鏈接”來回憶與本節課相關的舊知識。在預習內容之后緊跟相應的預習自測,以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
探究案是我們每個導學案的精華所在,既要體現教師的教學目的,又要利用本部分知識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要達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地位的和諧統一,探究案中要探究的問題是重中之重。因此,我們在設計該部分內容時,要提出有價值,有重量的問題,所以,這一部分要求我們每個人認真的研讀教材、教參、學習考綱、參考資料,多做習題。提煉出精華,把握好探究問題的切入點。引導學生,層層深入,抽絲剝繭,汲取到知識的精華,把握好事物的關鍵點。對于一些可補充的內容,我們采用了在探究案中穿插“知識儲備”的辦法,來充實學生的知識。
練習案是我們要加強當堂課堂中的重點問題,以及重點知識的延伸。既要能讓學生檢測,落實課堂知識,又要提升學生的解題的能力。因此,對于練習題的選取是很重要的。我們在主備人選題之后,要在組內審核,剔除糟粕,取其精華。
(二)導學案的使用
課前至少兩天發到學生手中,課前的晚自習抽查或收齊一半或者幾個組的導學案,教師認真批閱并發現學生中的共性問題。課堂上,教師針對共性問題,給學生指明思路和方法,引導學生思考并解決。個別問題,可讓小組內或小組間對問題進行討論分析,共同解決,共同提高。對于訓練案,可在課上或課下,要求學生嚴格限時訓練,教師抽查,及時了解學生的掌握落實情況。
二、思想上的轉變。
1、相信學生,把課堂還給學生。
葉圣陶先生的"教是為了不教","教學是教學生學"的論斷,是新課堂改革的靈魂。回顧以往的教學,由于課時少,生物教學常常追求課堂容量大,填鴨式的課堂教學模式。這種首選的教學模式,實際上,是對學生的不信任,不放心。久而久之,學生養成了懶惰的思想,不想學,不用學,不主動學。
所以,通過教學改革,構建高效課堂,老師應該由臺前退居到幕后,成為幕后的指揮者和編導,把舞臺還給學生,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地位。老師把每一節課設計成一個精彩的劇本,讓學生在其中盡情鍛煉自己的能力,展示自己的才能,提高自己、超越自己。這樣他們才越學越有激情,越學越愿意去學,成為一種習慣。
2、激勵是一種力量
激勵性評價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學習。在課堂上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評價標準,作練習時有獨到見解的要大加表揚,錯誤的不給予直接否定,草率批評,而是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與同學商討,直到獲得正確的答案。
對待一些相對后進的學生學習中稍有進步的表現,我們都及時給予恰當的表揚。激勵性的評價對幫助學生確立自信很有幫助,這些后進生在激勵中不斷進步,感受到學習也是一種幸福,真正享受到了成功帶來的快樂。激勵是一種力量,是驅動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學習,走向成功的力量。
3、合理運用多媒體
運用了導學案,不代表不能使用多媒體,對于生物學中某些現象或實驗,比較抽象的時候,不太好理解的時候,我們通過切換到多媒體圖片使其更加具體形象。多媒體的使用,要在恰當的時候,可以在學生探究的時候展示,也可以在學生演示的時候,又或者是教師點撥、總結的時候。總之,使學生通過多元化的教與學的方式,熟練掌握基礎知識并得到能力提升。
三、困惑和疑慮
在課堂教育改革的過程當中,我們還存在著一些困惑和疑慮,主要有以下幾點,希望向各位同仁學習,以取得更大的進步和提高。
1、學生每天的科目多,課前布置的導學案完不成,影響課上內容的進度,如何解決?
2、課堂上,有的學生基礎弱,學習熱情低,積極性差,如何調動?
3、如果注重了調動學生,而往往會使教學進度減慢,完不成教學任務,應該如何解決二者之間的矛盾?
4、小組探究過程中,往往是優秀者的意見和想法代替了小組其他成員的意見與想法,學習差的一些學生就會變成陪襯,更多的時候他們是聽眾,如何調動每一位學生的積極性?
在課堂教學改革過程中,我們目前只是在初級階段,我們要多學、多想、多實踐,多總結。我們要解放思想,相信學生,包容學生,鼓勵學生,表揚學生。讓學生真正體驗到被賞識,被肯定的評價,并建立自信,在和諧的教學氛圍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
課堂教學總結 篇2
本學期,學校決定在全校范圍內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并把它作為本學期的一項重點工作。為此,教處和教科研處負責組織落實。本項工作已實施三個階段,現將活動情況作如下總結。
一、第一階段,以啟動為目標。
學校成立課堂教學改革領導機構,朱校長親自掛帥,全體學校中層以上領導干部參加。以年級為單位組織學習了《E中學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還明確了該方案由教務處和教科研處牽頭組織各教研組落實實施。
二、第二階段,動員為主。
學校把“探索課堂教學模式,實現有效教學”作為學校教研和教改的中心工作,開展了教學專題講座等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訓活動,如印發了部分學習材料供教師學習,校園網上推出了“洋思”“東蘆”“杜郎口”的做法和經驗。1、明確重點學習洋思中學“先學后教,先練后講”的課堂教學模式,認識到它有利于因材施教、循序漸進,能較好地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較符合學生的學習規律。2、學習東蘆中學的個性化辦學特色即“講學稿”的設置————這是東蘆中學制勝的法寶。東蘆的老師們會提前一天把講學稿發到每一個學生手中。講學稿既是教師的教案,也是學生課堂學習及課后預、復習所用的學案,它確保了學生能根據老師的教學目標有針對性的預習、復習與聽課,因而大大提高薄弱生的學習效率。3、學習杜郎口中學以人為本讓學生動起來的做法,學習他們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做法,學習他們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做法。通過學習“洋思” “東蘆”“杜郎口”經驗,多數教師統一了思想,統了一認識,明確了課改的必要性和緊迫性。部分教師開始有意識地轉變教學觀念,優化課堂教學策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改革課堂教學模式。
三、第三階段,以研討為主。
各教研組分別推出至少一名教師上研討課,全校共37位教師上了研討課(附件一),有的課教室爆滿,聽課人數眾多;課后教研組長牽頭本學科全體教師進行研討,學校也組織教研組長進行研討,研討氛圍較濃。20xx年11-12月,在借鑒多種教學模式的基礎上,37名年輕教師嘗試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他們大膽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嘗試先進學校的課堂教學模式,呈現了多種風格的課堂教學狀態。基礎性新課、提高性新課、復習總結課、講評試卷課都有一定的體現。課堂上出現了一些令人欣喜的變化,如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學會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占據課堂大部分時間,多邊互動,合作探究成為課堂的亮點。
四、幾點成績
在研討課后,各組積極開展評課研討活動。教師們暢所欲言,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觀點,提出意見和建議,也得出了一些相對統一的認識:
1、 課堂教學的效率觀的變化:注意解決教書與育人的關系;既注意顯性知識,更注意隱性知識;不僅追求問題的解決,更要追求解決問題的策略;不加重學生的課外負擔,讓學生課外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時間。
2、教學觀的變化:教學活動是師生共同參與的過程;是學生自我建構的過程,讓學生成為知識的探索者。
3、學生觀的變化,學生才是學習數學的主人——全員參與,在參與中自我探索,課堂上給學生充分發表自己意見的機會,引導學生再發現;教學設計要貼近學生的實際,教學內容更多的強調學生的感受與體驗,尤其要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感受到階段性的成功。
4、最大的`收獲當是相當一部分老師動起來了。37位教師作為試驗員已付之行動,他們開了好頭必然會影響其他教師。從老師座談和學生座談中得到反映,相當一部分年輕老師對課堂教學改革有熱情有信心(附件二),認為是一個提高自己的良好契機。從學科整體對研討課的重視和準備程度,組織老師聽課和研討,撰寫研討總結等情況綜合比較,下面學科教研組做得較好:初中語文組、初中數學組、初中英語組、高中語文組、高中化學組、高中英語組等。這些為學校繼續探討課堂教學改革樹立了信心,也為學校課堂教學改革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五、存在問題
在研討階段還存在較多問題,一是領導干部參與力度有限,重視程度不夠,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師的積極性。二是聽課和研討的參與度前后有別,相對的后期好于前期,初中的積極性高于高中。三是研討的組織有所欠缺,教研組長對教師的引導還有偏差,多數還停留在評價階段,沒有去找課堂上的問題,如怎樣組織預習,學生是否愿意學,是否會學,學生能不能自己學。對新課堂效率的探討也不夠。四是各學科開展研討活動很不平衡,從研討課的重視和準備程度,組織老師聽課和研討,撰寫研討總結等情況綜合比較,總體上初中好于高中,大學科好于小學科。
六、困惑和感悟
當然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引發了一些爭論,如教師的主導地位如何體現,預習的必要性和實效性究竟多大,小組評價該如何科學合理更有激勵性等,這些課堂上生成的“小問題”實際是課堂教學改革中的大問題,對于下一步的模式探索十分有益。
1、教材內容與課時不足的矛盾
新課程改革對傳統教材進行了重新的整合,由于增加了選修課的內容而高中三年課時基本不變,因此,絕大部分教材內容跟傳統教材相比壓縮了很多,有的甚至是將本來一個學年才完成的教學任務壓縮為一個學期來完成。而我們的教師往往擔心不能完成教學任務,具體到每節課則擔心不能完成教學計劃,出現了第一個矛盾——教材內容與課時不足的矛盾。
2、教學方式轉變與課時不足的矛盾。新課改要求學生能有更多的自主空間,往往對于一個問題必須采取探究式的授課方式來達到促使學生全面提高的目的,可實際情況往往是一個問題還沒探究完課就結束了,教師甚至于連點評的時間都沒有。同時有的課程就是以老師講為主,還要擔心課時不夠用,總擔心進度有壓力。
3、傳統教學方式與新課堂教學模式的矛盾,多數研討課還是以傳統教學方式為主,對新的模式只是淺嘗輒止,涉水不深。
4、教學手段豐富與學校硬件設施的矛盾,很多課需要展示,卻缺少多媒體設備。目前,在重點班實施新課型的條件基本具備,在平行班實施存在較大困難,這主要是由其基礎薄弱與否決定的。
5、新課改帶來的學生自主
性的提升對重點中學的學生是個好處,但對于絕大部分學生而言,在管理上是個巨大的挑戰。
6、新課改的推行需要全體教師的參與和配合,研討前期聽課人數較少,參與研討的人數更少,后期跟蹤檢查督促較緊,參與聽課和研討的人數終于多起來了,有了一種氛圍。但是,有的教師對課堂教學改革的認識還比較模糊,也就是對課堂教學改革的目標認識不清。這在研討時有所表現,這跟一些教研組長對研討課的研討要求認識不到位有關。
7、新課程課堂教學改革需要建立比較完善的教師、學生評價機制,只看考試成績,不全面反映學生的學習實際。如有的教師提出初中地理課是否可以采用新的評價方法,把學生的考試成績和平時課堂表現結合起來,各自占一定比例,這對學生的學習熱情也許有所觸動。
七、今后努力方向
一是要把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作為一個教研課題來研究,在全校范圍內以教研組或備課組為單位廣泛深入開展研討活動。
二是可以組織部分教學管理人員和有志于通過課堂教學改革提高自己提高課堂效率的中青年教師到先進學校學習考察。老師外出學習必然帶回寶貴的經驗,并堅持在教學中實踐,不但能豐富和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也帶動組內其他教師一同進步。
三是學校可聘請教研部門領導和外校名師、骨干前來送課、研討和交流,把好的經驗和做法及時的傳遞給一線教師,使教師不出校門也能學到很多東西。
四是把開展課堂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效率的意識貫穿教學始終,每學年或每學期舉辦一次教學比武活動,讓更多的老師參與進來。
五是要加強教研組在學科建設和教學管理中的核心作用。
六是與上述四種模式相配套,學校要改革教案書寫模式,變教案為“導學案”,讓教師備課在導學上下功夫。同時盡快實現“班班通”,推行電子教案實驗,讓教師有更多的時間用于教學研究。
課堂教學總結 篇3
第一環節 課堂小結
內容:以“問題串”的形式,要求學生自主總結有關知識、方法:
1.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數的圖像的關系;
(1)以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為坐標的點都在相應的函數圖像上;
(2)一次函數圖像上的點的坐標都適合相應的二元一 次方程.
2.方程組和對應的兩條直線的關系:
(1)方程組的解是對應的兩條直線的交點坐標;
(2)兩條直線的交點坐標是對應的方程組的解;
3.解二元一次方 程組的方法有3種:
(1)代入消元法;
(2)加減消元法;
(3)圖像法. 要強調的是由于作圖的不準確性,由圖像法求得的解是近似解.
意圖:旨在使本節課的 知識點系統化、結構化,只有結構化的知識才能形成能力;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學什么,學了有什么用.
效果:充分展示知識的發生、發展及應用過程.對同學的回答,教師給予點評,對回答得好的學生教師給予表揚、鼓勵.
第二環節 作業布置
習題7.7
附: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本節課在學生已有了解方程(組)的基本能力和一次函數及其圖像的基本知識的基礎上,通過教師啟發引導和學生自主學習探索相結合的方法,進一步揭示了二元一次方程和函 數圖像之間的對應關系,從而引出了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圖像解法,以及應用代數方法解決有關圖像問題,培養了學生數形結合的 意識和能力,充分展示了方程與函數的相互轉化.教學過程中教 師一定要講清楚圖像解法的局限性,這是由于畫圖的不準確性,所求的解往往是近似解.因此為了準確地解決有關圖像問題常常把它轉化為代數問題來處理,如例2及反饋練習中的4個問題.
課堂教學總結 篇4
根據我校課題實施方案的安排,在課題組專家、領導的關懷支持下,經過一年的實驗與研究,我在課題研究過程中,不斷尋找新課改與個人實驗子課題之間的結合點,積極將新課程理念與先進的課題研究成果用于教學實踐,同時將實踐中的經驗進行及時總結和提升。學生們則在充滿活力、智慧和創造力的課堂學習中,汲取知識、培養能力、陶冶情感和樹立人生價值觀。實驗已取得初步成效,為了及時總結經驗,克服存在問題,為了確保課題實驗承前啟后、繼往開來、更上一層樓,現小結如下:
一、對“高效課堂“的認識
“高效課堂”的宗旨在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從而達到教與學的高效,基本思路是將課堂教學內容前,老師先設計好“導學案”讓學生提前自學,對于一些比較簡單的內容、學生能夠自行解決的內容,讓學生提前自學解決,課堂上,僅僅是解疑答難,從而,避免了無用功,節省了時間,達到了高效。同時,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作用,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發展和提高。
二、優化教學過程
1、精心編制“導學案”,啟迪學生智慧。
“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提倡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探究性、合作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老師僅僅是引導和解疑。
(1)引導,一方面是精心編制“導學案”,設計問題情景引導學生在課下自學探究、交流研討,另一方面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思考、討論、探究。
(2)解疑,一方面對于同學們的疑問,先讓全體同學共同參與,發揮集體的智慧,以生教生;另一方面就是學生們真的無法自己解決的問題,由老師進行引導或講解,幫助學生解疑(這就用到了傳統教學中的可取之處)。
2、由獨思教學轉向個性、特征教學
教學中往往忽視學生的認知規律,老師一廂情愿地堆積了許多問題,讓學生逐個解決,學生思維不暢,最終頭腦空白,究其原因是老師可能“孤芳自賞”、“自我陶醉”而忽視了學生的認知規律、學生的學習需要、學習類型、起點能力、發展方向甚至心理表現等主體的內在呈現,沒有更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如果設計問題時,只是精心體味知識內容,盡可能從多種角度,用多種方法和手段探究、分析、闡述較為典型的、學生較難接受、掌握的問題,而忽視了很重要的兩點:(一)問題間突兀,問題設計的目的太明顯,不可能給學生以豁然開朗的感覺;
(二)知識的深度、廣度與學生的認知結構能否吻合,最終學生能接受多少?
一個好的“導學案”的問題設計必須要克服上述的不利因素,深入、細致地研究《課程標準》對教學內容的要求,分析本部分內容在整個教材中的位,分析學生先有的知識與能力,按照人們的認知規律,循序漸進、一環扣一環的設計問題情景,特別注意:整個學案中設計的所有問題跨度不能太大。
3、由不思教學轉向問題、情境教學
對于“導學案”,如果只流于形式:要么翻閱教材,將教材上的內容變成問題填空,讓學生從教材上找答案再填空;要么,從教輔資料上找知識點歸納,讓學生填空。上述兩種做法,從根本上并沒有能夠讓學生去探究、思考,就會讓學生感到乏味、喪失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老師的確經過了思考,反映了老師的教學思想,但設計的問題仍然缺乏啟發性,將結果或探究的結論一目了然地呈現給了學生,導致了學生的思維不能有效、深刻地展開,學生仍是被動接受學習,實質上屬于“沒有問題”的“不思教學”設計。這種“不思教學”必然也會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低下、學習意識淡漠、學習行為依賴、學習品質欠佳。真正的、完整的知識應在真實的學習情境中獲得的,需要主體與客體的平等互動,真正實現主體的思考、練習、發問、協作、交流。在創設學習情景時,應力求真實、生動、直觀而又富于啟迪性。小故事、科學史實、實物、圖片等也都可以用于創設學習情境。
總之,推行“高效課堂”勢在必行,任重而道遠,要順利、有效地推行“高效課堂”,最為關鍵的是老師要先轉型教學理念,大膽實踐,悉心研究,建立起符合教學規律新型教學思想,再就是,及時總結、調整,不斷優化教學過程。希望我校搞的“高效課堂”這一研究課題,在師生共同努力下愈來愈呈現好的勢頭,從根本上提高我校的教學成績。
【實用的課堂教學總結4篇】相關文章:
《背影》課堂教學總結10-28
語文高效課堂教學總結02-21
語文變革課堂教學總結02-12
課堂教學總結15篇02-26
課堂教學活動月總結12-13
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方法策略總結02-18
小學語文教師課堂教學總結02-23
課堂教學個人工作總結12-16
有效課堂教學工作總結12-29
小學課堂教學工作計劃總結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