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說課反思總結
總結是在某一特定時間段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況,包括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加以回顧和分析的書面材料,它是增長才干的一種好辦法,因此,讓我們寫一份總結吧。那么總結應該包括什么內容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說課反思總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說課反思總結1
由學校統一安排,于3月21日在本校組織了全體一線教師說課比賽,現將本人在本次比賽中的情況匯報如下,之中肯定會存在很多不足,懇請批評指正。:
一、明確要求。
參加說課前,我們拿到了說課比賽方案,其中規定了準備時間45分鐘,考試時間10分鐘(含答辯),但具體的說課內容并不明確只能是臨場發揮。
二、充分準備。
(1)在這次說課比賽之前,學校特意組織過兩次培訓,一次有請的是塘沽一中的竇艷展示一次規范的說課內容,另一次由王鳳林主任培訓說課流程及說課中要注意的相關事項。非常感謝兩位,讓我對說課的概念,原則,注意事項,如何進行教學設計和寫教案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在此基礎上,我又做了自己的準備。由于時間緊促,沒有時間進行特別精心的準備的,所以我主要從說課流程方面著手準備。
第一步:我先搜集資料,在網上找一個數學說課的詳案作參考。主要是熟悉說課流程中的每一個環節,分析每一環節中易出現問題的地方,對比琢摸自己說課時會在什么環節出現問題。
第二步:結合手頭上有的資料比如課本,新課標的資料和筆記本等嘗試的準備了兩個說課稿,主要是熟悉自己在備課時能否把握好每一個環節應該反饋出來的內容及相應的要求。
第三步:鍛煉自己對說課的時間把握,主要考慮內容能否詳略得當、重點突出,語言方面能否緊湊連貫、簡練準確,說課過程中能否突出自己說課的特色等。
三、考試過程。
我抽到的是高中組第13號,抽到的題目是高一新課程人教版必修5第二章2.4《等比數列》,是一節新授課課型,教學大綱要求為兩課時的教學內容。在45分鐘的準備過程中,由于不知所說內容應是第幾課時,就匆匆忙忙寫了個教案,然后在所寫教案的基礎上結合說課流程配備主要說課環節和內容,但由于時間關系,有些環節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進入說課考場,兩位教研員擔任考官,在我將說課環節進行完畢后,考官們就問了我兩個問題:
1.本節課你認為學生應該學習體會哪些數學思想和方法?答:結合我的教學安排,我認為主要是體會類比思想、數形結合思想、函數與方程的思想。
2.針對教材中的探究一環節,你對其中的圖像探究怎樣處理?答:在這我主要安排分組或自主探究兩種過程,結合類比思想,回憶等差數列與函數的`關系分析函數確定的依據,通過兩種不同的探究過程將等比數列和函數的關系找出來,然后通過分析等比數列是特殊的指數類型函數動手畫出數列對應的函數圖形,進一步能鞏固數形結合的思想。
四、思考及認識。
(一)、雖然自己在說課比賽之前已經作了一些準備,但到了臨場發揮時仍能感覺到有個別環節的安排存在不足,可是由于時間倉促,過后回憶只能有一個非常模糊的感覺,具體的又說不清楚了。所以希望說后能得到考官的點評反饋,以便自己及時發現問題,那么對能力的提高將會更有幫助。
(二)、本次活動為一線教師搭建了一個展示自我、提高自己業務能力的平臺。可以說每位教師在這次活動中都會有不同的收獲,基本功方面也會得到一定的提高,但由于比賽的流程設計,對于同學科教師彼此之間的交流學習、互相促進起不到促進作用,希望今后再安排活動時能從這個角度加強以下同學科的一個交流。
說課反思總結2
1.教學目標:
(1)能獨立認讀本課10個生字,理解詞語“猶豫、寂寞、驟然間、經久不息”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殘疾學生范小君的堅強勇敢。能邊讀邊思,大膽提問。
(3)感受“掌聲”的魅力,感受同學間純真的友情。
2.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詞義,體會殘疾學生范小君的堅強勇敢,感受“掌聲”的魅力。
3.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質疑激趣:
1.出示課題,齊讀
2.讀課文時,你最想知道什么?(自由提問)
說明:
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幫助學生養成邊讀邊思的良好學習習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輕聲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并自學生字詞
2.學習生字詞
3.指名分節讀,要求:讀正確
4.讀了課文后你知道,是誰為誰而鼓掌?掌聲一共響起幾次?
說明:
二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學習生字詞的能力,因此,教師可以大膽放手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學生字,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互相交流。
借助拼音朗讀課文對二年級的學生來說并不十分困難,而要“讀正確、讀通順”并不十分容易,要求學生在朗讀時能夠養成認真、仔細的好習慣,不加字,不漏字,注意標點的停頓。同時,在讀課文時,應該養成邊讀邊思考的習慣。
三、精讀課文,理解感悟:
1、自由輕讀課文,思考:那兩次掌聲分別是在什么情況下響起的?是怎樣的掌聲?劃出有關語句
2、抓住關鍵詞,討論交流
(1)理解詞語:驟然間猶豫
(2)為什么驟然間會響起熱烈而持久的掌聲?
(3)指導朗讀第三節1、2、3句。
(4)小君演講結束后又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表達了大家怎樣的情意?
(5)在同學們熱烈的掌聲中,小君又是怎樣的呢?
(6)感情朗讀第三節
3、那次演講之后,小君有什么變化?齊讀末節
4、“寂寞”什么意思?原來的小君有多寂寞?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變化呢?指名朗讀一、二節
5、齊讀全文
說明:
抓住關鍵詞語,說說、想想、讀讀、議議,幫助學生體會小君的勇敢,感受同學間真誠的友情。同時教給學生一種學習的方法。
四、復習鞏固,練習說話:
1、抽讀生字詞
2、說話練習:當同學遇到困難時,你會怎么鼓勵幫助她?
說明:
在學習課文,為故事中的人物感動的同時,引導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學會關心、幫助周圍的人,進一步升華思想。
二、說課要點:
1.說教材
《掌聲》這篇課文寫了一個身有殘疾的小朋友,在全班同學的掌聲鼓勵之下終于鼓起勇氣,走上講臺有聲有色地進行演講的動人情景。課文的故事內容粗粗看來并不難理解,但是從故事背后所表達出來的,對殘疾少年面對生活堅強勇敢的精神的贊美,以及同學間純真的友情的描繪,并不是學生一讀就能夠體會到的。
2.說學情
現在的學生大多都是獨生子女,生活優越。對于身患殘疾的小朋友在生活與學習中會有多大的困難,需要用多大的努力去克服,他們是很難,甚至根本無法體會到的。
再者,由于獨生子女的普遍現象,造成學生以自我為中心,很少會去主動關心周圍的人或事,特別是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要能夠體會課文中所表達出來的這樣一種同學間的互相支持與鼓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
3、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階段目標的要求,依據學生學習實際情況,我制定了四個教學目標(具體見教學設計1)。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識字教學仍然是教學之首,然而與前不同的是,在識字的教學中更注重學生的自主性,在不斷鞏固學生掌握生字音與形的獨立學習能力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在語言環境中理解字詞的意思。
培養學生邊讀邊思,大膽質疑的閱讀習慣,應該貫穿于學生語文學習的每一個教學階段。但是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閱讀思考能力的不同,教師應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質疑的能力有所了解,并作出相應的幫助和引導。
4.說教法
識字教學中,根據二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大膽放手,讓識字能力強的學生領讀、示范,教師適時點撥,結合課文的語言環境幫助學生理解字詞的意思。例如,對于“寂寞”這個詞的理解,教師就結合課文,引導學生通過朗讀課文,尋找課文中具體的語言來使學生明白詞義。
抓住關鍵詞語,以讀為本,在讀中感悟,在朗讀中體會文本所要表達的主旨。這就是在本課的教學中最重要的教學方法。
5說學法
“教是為了不教。”這句話意在告訴我們每一位教師,要懂得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獨立思考的習慣。對于二年級學生來說,繼續培養良好的讀書、學習的習慣,更是至關重要。例如,在幫助學生理解體會范小君同學勇敢堅強地面對生活的時候,教師便引導學生朗讀課文第一、二節,在了解范小君身患殘疾的情況的同時,啟發學生結合生活實際想一想,她在生活中會遇到哪些困難。就是這樣,在讀的基礎上加強理解,在理解之后加深感悟,才能真正地讀懂文本,體會文本的主旨。
6、說實施
整堂課的教學分為四大板塊。由學生實際生活引出課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引導學生抓住重點段落,關鍵詞語,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理解,感悟。
三、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感情真摯的課文。兒童的情感容易激發,也容易變化,因此,在生情的基礎上,必須引導他們把情感的體驗上升為理性認識。從情到理是認識上的升華,而要“悟理”則必須先“析情”。語文的教學并不僅僅是一種純知識性的教學活動,它還具有很強的人文性。它是傳播與弘揚一個民族文化的最有力的工具與手段。它滲透著中華民族歷來的道德觀念、價值取向、情感準則┄┄所以,教學語文應“知”、“情”有機結合,這樣才能使民族文化深入人心,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于《掌聲》教學設計十二附說課及反思,掌聲,希望對你有幫助!
【說課反思總結】相關文章:
畫家鄉反思說課11-11
朋友之間反思性說課11-11
大班手工折紙說課反思01-25
望江南反思性說課11-11
說“屏”說課11-12
《路旁的橡樹》說課設計及反思12-16
阿細跳月說課與課后反思11-11
生活中的比反思性說課12-16
《春》說課11-18
《假如》說課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