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快樂走進科學課堂——科學教研活動總結
總結是對某一特定時間段內的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鍛煉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總結吧。那么總結應該包括什么內容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讓快樂走進科學課堂——科學教研活動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研活動已經結束,這次教研活動以快樂走進課堂為新的理念,教師之間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展現給我的是教學理念的碰撞,課程觀念的更新,還有新的教學模式帶來的新的氣息,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無不向我提出了新的挑戰:建構充滿活力的科學課堂,促進學生個性的張揚,讓快樂走進科學課堂!
一、設計體現“快樂”的教學內容
貼近社會、貼近生活,善于挖掘教材中蘊藏的快樂因素,是提升科學素養的重要前提。同時,對于教學內容的透徹把握,有利于教師更準確地把握教學目標、運用教學策略,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1.挖掘教材中“快樂教學”的突破口。
上好一堂課,選準突破口是關鍵。如同庖丁解牛一樣,切入點選得準確且恰到好處,那么所有問題便能迎刃而解。只有貼近學生生活,學生感到有滋有味,很快進入“樂中學、樂中求發展”的境界。教學時,我們抓住這個突破口,引導學生思題,激發學生質疑,一方面培養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感知全文,讓學生學得愉快、學得主動。
2.把抽象的教學內容轉化為“快樂教學”的切入點。
科學課堂的活力,在于創造。特別是對于那些抽象且枯糙易混的教學內容,如果我們善于創造,它同樣能成為快樂的教學契機,成為開發科學課堂活力的火花。
二、建構體現“快樂”的教學方式
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科學課程的`核心理念之一。真正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在于學會經營課堂,建構師生、生生交往互動的科學課堂。經營的主導者是教師,理念是學習方式的轉變,途徑在于教會學生讀書,落腳點則是學生在快樂中發展。
三、讓學生體驗“實驗”的快樂
實驗是科學區別于其他學科的優勢所在,引導學生讀出情感變化,才能享受朗讀的樂趣,受到情感的熏陶,產生獨特體驗。
本學期教研組的教課研活動開展得扎扎實實。我們在教研活動中相互討論、相互爭辯,活躍思維,以“他山之石”推進思維的深度。教研組的活動有效地激活了各學科的教學研究,營造了互動式的對話氛圍,引起了教師個體之間的反思與共鳴,幫助教師實現理念的更新,觀念的變革,行為的轉變。現在人們常說的一句話:計劃總是不如變化快。在教研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意想不到或因估計不足而產生的問題,記得那次是我第一次在那么多的老師面前開課,所以特別慎重:教案改了又改,背了又背,結果課上下來還是很不好,尤其是課堂上實驗交流時,很多學生根本沒有在聽,自顧自的。但我并沒有因此氣餒,接下來的日子里繼續努力,在課堂管理上下功夫。
總之,挖掘科學教學中的快樂因素,讓學生在師生關系平等、民主的快樂中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趙莊小學
20xx年10月18日
【讓快樂走進科學課堂——科學教研活動總結】相關文章:
科學聽課課堂記錄08-12
熱播電視《走進科學》觀后感03-11
科學教研組工作總結(15篇)01-22
小學科學教研工作總結15篇02-28
初中科學教研組工作總結范文03-23
小學科學教研教學工作總結12-18
科學教研組工作總結(通用15篇)02-16
科學教研組工作總結(匯編15篇)02-16
下冊科學教學總結12-02
讓游戲點亮快樂童年活動總結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