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屆畢業生答辯總結范文
5月27日,作為周教授課題組研究生三年級的應屆畢業生,我以最為近距離的方式參與了兩天以來的博士、碩士研究生畢業答辯。這對于過去來說算是一個交代,也是一個開始。
在畢業答辯的過程中,我作為答辯人,帶著自己研究生三年來文獻積累、科研思路、方法技術的學習、與老師和同學共同勞作的數據和討論結果。這一結果一方面接受了來自中科院、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各位專家學者的審核,另一方面也是對自己三年來學習工作的一個總結和呈現。因此這一過程中的各種體味和接收到的意見,都足以讓我反復思考,以此指導我此后的學術道路,以及更為廣義的生涯。
首先值得我記住的就是,當你邀請的專家對你的研究內容并不是非常熟悉的情形下,你有義務向對方解釋清楚你的實驗內容,你的設計細節,以及一切可能造成對方混淆的敘述。當認知心理學與認知神經科學的學科脈絡越發復雜的時候,答辯評委本身一定是專精于某個領域,并有所建樹,具有豐富經驗的。但這并不意味著對方能夠完全了解你的研究內容。而作為一個陳述自己研究結果的研究生,正應該做的就是讓對方盡可能了解你的目的、你的設計、你的思路。這不止對于畢業答辯而言很重要,更是一種作為文章作者對讀者負責的精神——今后閱讀你的文獻的人可能是業內權威,也可能是民間學者,更可能是初入心理學專業為課程作業和畢業設計尋找理論和創意來源的學生。而作者沒有機會去對著每一個人苦口婆心的解釋,能說話的只有文章。因此,讓自己的研究結果盡可能的翔實、精辟、易懂就是作者自身不可推卸的責任。
另外一點就是老生常談的“小處不得隨便”。即使你靈感獨特創意大膽,又為了實現它苦學技術埋頭鉆研,乃至用統計數據說話證明了你的結果,在研究過程中的.任何一個疏失都可能導致最終的缺憾。以我為例,我的確用了一百多天去學習觸摸屏和Eprime技術,思考編程,乃至于編寫出數個打開都要等上一分鐘的程序來控制額外變量。但AC還是DC記錄的一個可以說是基礎的問題就使得結果不盡完美,而這事實上是可以規避的。因此,不要盲目滿足于自身已經做到的,而是要時時自省避免不必要的錯誤,這是學術內外都值得我反省的問題。
最后我必須要說,研究成果的品質是否算得上優秀,是直接取決于你的論文、研究內容的質量的。如果想要被認可為優秀的學術成就,就必須用足夠的實力和實績去證實。這無關于你之前的會議摘要收錄進了Neuroimage,無關于你的行為實驗本身就作為POSTER發表在學術會議上,無關于你的實驗技術成熟到可以嘗試開壇授課,無關于你能夠為其他人的學術活動提供參考乃至指導性意見,更加無關于你做過什么工作,貢獻過什么身心。學術本身就是學術,不會憐憫,不會同情,也不會妥協。只有帶著讓人信服的結果出現,才能爭取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以上就是我在答辯結束后反思得到的結果。倉促之間,上下思辨,難免會出現疏漏。眼見畢業在即,另一端好戲正要開始。既然無法預見結局,只得帶上一身的經驗與教訓,拼上自己的才能與努力。好男人不炫耀傷疤,正如好女人不炫耀情史。我的道路只有一條,一直向前。
【應屆畢業生答辯總結】相關文章:
答辯總結范文02-17
答辯工作總結04-18
畢業答辯后的總結10-08
德育答辯的總結范文10-22
實驗答辯總結的范文08-01
答辯12-06
團支部答辯會總結08-10
大學生答辯總結范文04-21
五四答辯會總結范文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