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事局人事人才的工作總結
20** 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人事編制部門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優化發展、加速提升”為基調,更好地實施人才強市戰略,突出人才隊伍建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搭建人事人才公共服務平臺,強化人事編制法制保障,開拓創新,奮力作為,各項工作取得了新進展。全年36項重點目標,包括3項列入市政府考核重點、5項列入市人才辦考核重點、10項列入市目標辦考核重點的目標任務,均提前或超額完成。
一、更新理念,在科學發展中堅持人才為先
黨的十七大第一次將人才戰略寫入黨代大會報告和黨章,賦予了人事人才和編制工作新的任務和使命。全市人事編制系統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按照省人事廳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緊密聯系思想和工作實際,解放思想,轉變觀念,進一步強化“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以人為本、服務發展的理念,適時將工作重心轉移到人才工作上來,確立“以人才工作引領人事工作,以人事工作服務人才工作”的新思路,工作目標圍繞人才戰略確定,制度措施圍繞人才隊伍建設制定。積極謀劃從 “以事為主”到“以人為主”、從“重人事”到“重人才”、從“重管理”到“重服務”的三個轉向。加快推進創新人事、服務人事、陽光人事、和諧人事建設。強化人才開發服務的組織協調,建立全市人才開發專門機構,形成有效工作網絡。建立局領導掛鉤聯系重點企業制度,面向重點骨干企業開展上門服務,宣傳人事人才政策,調研企業人才開發,聽取企業意見建議,幫助企業解決人才和技術難題。XX市開展人才服務進百企活動,形成“人才+項目+引智成果”、“企業+高校+ 項目研發”、“協會+實用人才+基地”三型并舉新格局。XX市打造人事人才公共服務平臺,為基層和企業“送政策、送人才、送服務”。XX區加強街道、社區人事管理,用扎實的人事工作服務人才工作。鎮江新區根據產業發展需求調整增設招商機構,成立高投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加大創新創業人才的引進和扶持力度。我們積極推進人事人才信息化工程建設,實現人事人才網絡的整體運行,開設了宣傳人才、聯系人才、服務人才的嶄新平臺。
二、服務發展,在解放思想中推進工作創新
(一)人才引進實現新突破。全市接收本科以上畢業生5200余人,引進碩士研究生以上高層次人才538人,超額完成全年人才引進任務。實施“雙百兩會”(即百所高校鎮江行、百家企業高校行、20**中國鎮江發展新興產業項目與人才對接洽談會、2008中國鎮江引進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與智力洽談會)專項活動。4月 26日,舉辦“2008中國鎮江發展新興產業項目與人才對接洽談會”,面向太陽能光伏、功能纖維、半導體照明等三大新興產業項目,促進產業、人才與項目的互動對接,194名碩士以上研究生(其中博士26名)與我市企業達成人才引進、技術合作意向,46名碩士以上研究生(其中11名博士)正式簽訂引進協議,35所高校在我市設立高層次人才創業創新基地。XX區引進上海交大阮雪榆院士為首的博士創業團隊,建立國家cad模具工程研究中心,高層次人才引進實現新突破。先后拜訪并聘請19名鎮江籍院士擔任市政府高級顧問,搭起我市與鎮江籍院士聯系溝通的橋梁。中秋節前,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照煌和市委常委、組織部長魏紅軍帶領組織、人事、科技等部門在北京集中拜望在京鎮江籍院士。7-10月“海外智力服務鎮江月”活動,先后引進32名外國專家執行17個引智項目。10月28日,舉辦百名博士江蘇行鎮江對接活動,68個項目達成意向,3個項目正式簽約,許津榮書記、張慶生副書記、陳照煌副市長、魏紅軍部長會見博士團隊。11月9日,組織鎮江近年來規模最大、人數最多的組團赴外招聘活動--招才引智武漢洽談會,并獲得圓滿成功,我市96家用人單位帶去1600多個崗位需求參加招聘,達成366項人才引進、5項技術項目和成果轉讓意向;15家企業在華中科技大學等3所大學聯動開展產業對接;邀請武漢大學等8所高校參加引進領軍人才政策推介會,魏紅軍部長參會并致辭,市領軍辦、市人事局與有關高校簽訂了《產學研項目合作協議》、《高層次人才引進與培養合作協議》。積極申報省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引進計劃,人事部門選送的6個人才項目榜上有名,獲得省政府600萬元資助,該項工作實現零的突破。參與起草《XX市引進培育創新創業領軍人才三年行動計劃》和《創新創業領軍人才集聚工程實施細則》,發布引進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公告,開發并開通創新創業領軍人才集聚工程網上申報系統,申報工作順利開展。XX市實施“百名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工程”,舉辦“海外人才引進與科技合作洽談會”,加拿大中國專業人士協會在丹陽建立全國第二個創業基地。XX區積極參與全市人才引進活動,引進華中科技大學博士生導師、光電實驗室網絡研究部主任、信息產業部通信技術專家組成員朱光喜帶領的博士團隊來鎮江暢聯通信公司創業。服務發展,人事人才工作的天地更寬,服務的內容更豐富,越來越多地受到社會關注和支持。
(二)高層次人才載體建設獲得新發展。新增江蘇恒寶股份、江蘇綠揚電子2家企業博士后工作站,全市企業博士后工作站達10家。加強企業博士后工作站的管理服務,召開全市首次企業博士后工作站建設推進會,企業博士后工作穩步協調發展。充分發揮留學人員創業園集聚吸納功能,吸引11名海外博士、2個海外博士團隊,創辦13家高層次創新創業企業。幫助創業園留美博士史方成功申報“江蘇省留學回國先進個人”,獲得10萬元資助。積極扶持創建引智示范基地,全市新增江蘇宏達新材料有限公司“省級引智示范基地”和丹陽邁村首家“省級引智示范村”;擴大丹陽稻鴨共作國家級引智示范基地的輻射和影響,舉辦第二期全國稻鴨共作技術引智成果培訓班,七省市 80余名專家和農業技術人員參加培訓。柔性引進15名清華博士到唐橋微電子等6家企業開展社會實踐。XX市、XX區、XX區分別建立高層次人才創業園和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鎮江新區全力打造省級大學科技園。各轄市區大力發揮園區優勢,集聚吸納高層次領軍人才,深入推進校企合作,加速科研成果轉化。
(三)人事人才公共服務提升新水平。加快有形市場建設,舉辦人才集市281場(其中8場綜合性招聘會和10場專場招聘會),提供崗位23萬個次,組織赴外地專場招聘55場。推進綜合人事外包服務,市人才市場與115家單位簽訂人才派遣合作協議,凈增派遣1200人,為68家單位成功獵頭287人,新增人事代理 4328人。拓展社會化培訓,舉辦各類培訓班140個,培訓3.98萬人次,圍繞鎮江國際服務外包發展戰略,組織近20家服務外包企業的負責人赴歐洲開展國際服務外包培訓。XX市實施企業管理者能力提升培訓工程,先后邀請20余名國內知名專家,為200多家企業的1500多名管理人員提供了管理能力培訓。積極拓展服務項目,促成遠程對接,開展聯動招聘,網上人才市場獲得長足發展。推進公益性服務,4月1日起實行人才市場免門票服務,舉辦7場純公益性招聘會。進一步健全市場招聘管理制度,營造了良好的招聘環境。啟動實施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351”工程,圍繞現代農業、現代制造、信息技術、能源技術、現代管理等領域,3年內重點培訓10萬名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拓展社會化職稱評價服務,繼續開展農村實用人才、非公經濟組織人才的評價工作,全年評定初級職稱1200人、中級職稱2200人、高級職稱1100人。選拔40名XX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人榮獲“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組織 34個項目申報省第五批“六大人才高峰”項目資助。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原則,人事考試服務不斷拓展,順利實施1.5萬余人次、3萬余科次人事考試,為市內外 20家單位提供30余次人事考試命題服務。加快籌建人才市場新大樓,搭建立足鎮江、面向蘇南、輻射長三角、影響全國的市場平臺,3月底,省廳批復同意組建 “江蘇省蘇南人力資源市場”,9月5日,“江蘇省蘇南人力資源市場”開工奠基,目前基建工程正有序推進。
三、強化管理,在克服困難中完成重點工作
(一)公務員隊伍建設再上新臺階。加強公務員管理,嚴把“進、管、轉、出”四個環節,按照全省統一部署,招錄普通公務員149名,招錄農村交巡警99名,完成省級以上開發區275名公務員的登記工作;進一步健全公務員招錄、掛職鍛煉、績效考核和獎勵懲戒等管理制度,強化公務員職位職數管理,規范政府獎勵表彰;大力提升公務員隊伍素質,組織實施了公務員初任培訓、科級公務員任職培訓、公文寫作與處理培訓和預防處置公共事件能力培訓,會同組織部門選派108名年輕公務員到基層掛職鍛煉,組織開展公務員交流輪崗;完成蘇南蘇北公務員對口培訓任務,為連云港40多名鄉鎮干部提供了為期10天專題培訓;成功承辦全國遠程培訓工作研討會,全國人事培訓部門和專業培訓機構100多人來鎮交流研討,市人事局作重點發言,經驗材料被《中國人才》雜志刊用;依托“兩星一網”培訓品牌(國家人事人才培訓網衛星遠程培訓學院鎮江分院、國家建設部衛星遠程培訓鎮江工作站、北京“環球職業教育在線”網),在全省率先完成“5+x”公共管理核心內容培訓,培訓公務員1.2萬人次;大力弘揚公務員精神,開展了評選“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和“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活動;會同市財政局修定我市機關津貼補貼標準,制定實施細則,精心組織,穩步實施,順利完成規范公務員津貼補貼工作;加強退休干部管理服務,健全工作網絡,創辦工作簡訊,開展“重唱經典――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廣場文藝匯演、征文棋類比賽、書畫攝影展,展示了退休干部的精神風貌。
(二)人事機構編制改革有了新推進。進一步優化行政管理體制,完成XX區鄉鎮機構改革試點,做好全市鄉鎮機構改革準備工作;理順鎮江新區管理體制,制定加強開發區人事編制管理的意見,推進開發區運行機制和用人機制的改革創新;調整城管執法體制,完成鄉鎮紀檢資源重組試點工作;深化事業單位分類的改革,起草并以市委、市政府名義印發《關于市屬事業單位分類的改革的意見》,完成事業單位分類基礎工作;全面推行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制度,出臺規范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招聘實施辦法,市直事業單位公開招聘407人;收回47家單位1015個事業編制,事業編制壓縮5.5%;開展事業單位法人代表培訓工作,分四期培訓市直400多家事業單位法人代表;實行機構編制和人員實名制管理,鎮江經驗在全省推廣并作為全省唯一省轄市上報中央編辦;清理政府部門職能,促進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嚴格控制機構編制增長,從緊控制行政機構設立,基本凍結全額撥款編制審批,加強用編管理和清理“吃空餉”等專項督查。
(三)軍轉安置工作取得新成績。全市接收安置軍轉干部178名,其中副師職1名,團職35名,營職以下(含技術干部)138名,自主擇業4名。接收安置隨調隨遷和隨軍家屬46名。堅持雙指令(指令性計劃、指令性安排)、三結合(結合部隊表現、結合軍轉干部個人專長、結合用人單位需要)的安置辦法,繼續做到“兩個率先”,即在全省率先發出報到通知、率先完成安置任務,基本實現軍轉干部、接收單位和部隊“三滿意”。
四、關注民生,在維護大局中促進社會和諧
(一)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有新理念。積極開展就業創業指導,加強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服務,啟動運作我市省級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基地,154名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進入南自通華等三家省級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基地上崗見習。開展第二屆“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百日行動”,推出高層次和緊缺專業人才引進、人事代理進校園等促進畢業生就業系列舉措。優化高校畢業生就業環境,舉辦XX市高校畢業生基層就業巡回報告會,繼續開展免費提供就業信息、進場求職、人事代理、崗位技能培訓、推薦就業等“五免”服務,市直零就業家庭畢業生保底就業36人。在江蘇大學、江蘇科技大學和鎮江高等專科學校設立人才市場分市場,促進人才市場與高校畢業生市場的貫通。組織實施農村村級組織選聘優秀大學生工作,100名大學生赴村任職。
(二)部分企業軍轉干部解困維穩有新舉措。堅持講政治、講大局、講責任,認真“抓苗頭、抓基層、抓基礎”,及時提請市委市政府出臺新政策,加強對部分企業軍轉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切實做好“重點工作對象”的教育轉化和穩定控制,嚴格落實 “五包”責任制(包掌握情況、包解決困難、包教育轉化、包穩控管理、包依法處置),加強對落實安置解困政策的督促檢查,完善應急預案,保持政令和信息暢通,建立健全維穩的長效機制,上下聯動,積極作為,維護了社會的安定和諧,保證了全市在重大節日和政治敏感時期無人赴省進京上訪。
(三)人事信訪和糾偏工作有新作為。全年接待群眾來訪960余人次,處理答復群眾來信42件,辦理網上信訪16件。健全和完善信訪接待、“書記信箱”和“市長信箱”督辦、重大節假日專人值班、首問責任、服務限時、辦理反饋等制度,進一步明確責任,加強督查,實現了初信、初訪反映的一般問題在一個月內辦結,辦結率達到 100%,上級交辦的人事信訪案件辦結率達100%,符合按期辦結、優質辦結要求的達100%。
五、爭創一流,在強化自身建設中提升隊伍素質
(一)深化主題教育,人事干部隊伍樹立新形象。積極創建“誠信待人、公正辦事”的人事服務品牌,深入開展“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主題教育活動,教育和引導人事編制干部加強理論武裝,強化黨性鍛煉,提高道德修養,著力提升人事干部的政治堅定性、品德純潔性、行為先進性、工作創新性、作風務實性和廉潔自律性,相繼開展了人事工作與改善民生征文活動、七一黨課教育、歌詠比賽、新知識講堂、主題演講、讀書心得交流會以及“四個解放”等系列活動,開展“鎮江人事改革開放30年最具影響力的30件大事”評選和“鎮江人事人才與改革開放同行”征文活動。教育活動緊貼干部職工的思想實際,緊貼人事編制中心工作,形式多樣、針對性強,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成效。
(二)強化內部管理,人事編制工作營造新環境。以爭創“一流管理、一流服務、一流形象”為目標,加強基礎性制度建設,修訂新訂25項內部管理制度,促進了以制度管人、管事、管權。推行重點目標項目化管理,適時抓好目標的督促檢查和推進落實,確保了全市人事編制事業上下聯動、整體協調、穩步發展。
(三)弘揚勤政廉政,人事編制部門提升新地位。積極建立人事編制部門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認真分解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堅持反腐倡廉教育,積極創建廉政文化,改版網上“黨的生活”欄目,認真開展經常性的黨性黨風黨紀、社會主義榮辱觀和人事紀律教育,增強黨員干部廉政意識和法紀意識,筑牢廉潔從政的思想道德基礎。制定并執行《關于違反優化經濟發展環境政策規定的處理辦法》,營造勤政廉政的良好氛圍,黨員干部素質得到提升,工作作風不斷改進,服務環境進一步優化。
此外,在人事信息宣傳、人事法制建設、人員編制計劃管理、黨務政務公開、社區結對幫扶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績。一年來,市人事編制部門先后榮獲全省人事系統先進集體、“XX市文明機關”等榮譽稱號,展示了人事編制部門的良好形象。
20**年工作意見
20** 年,是新中國成立60周年,是全力推進鎮江發展新跨越的關鍵之年,也將是新世紀以來經濟發展最為困難、面臨挑戰最為嚴峻的一年。國際金融危機既給人才工作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也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必須積極應對,迎難奮進。總體要求: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保增長、促發展”這一首要任務,以“人才工作引領人事工作,人事工作服務人才工作”為主線,力求在“理念創新、人才戰略、深化改革、公務員管理、關注民生、自身建設”等六個方面實現新突破,為實現鎮江發展新跨越提供人才支撐和人事編制保障。工作目標:實施“人事人才進千企服務工程”,舉辦“第二屆中國鎮江發展新興產業項目與人才對接洽談會”、“中國鎮江·‘雙高’(高層次、高技能)人才交流會”、“海外引智”等系列活動;會同有關部門組建6-8個海外引才聯絡點,引進領軍人才30名,領軍人才團隊10個;接收本科畢業生6000人以上,引進碩士以上人才800人;舉辦人才集市300場,提供就業崗位25萬個次;組織赴外地專場人才招聘會60場;舉辦各類培訓班140個(其中出國境培訓項目2個),培訓3.3萬人次(其中公務員1.2萬人次);組織實施引進國外技術和管理人才項目15項以上,柔性引進外國專家25名以上;爭取新增省級和國家級企業博士后工作站各2家;完成鄉鎮機構改革工作,基本完成市屬事業單位分類的改革任務。
工作重點是:
一、解放思想,在樹立科學發展理念上求突破
(一)開展學習實踐活動,共鑄科學發展的共識。根據市委統一部署,認真組織好學習實踐活動,把學習的過程作為檢驗工作的過程、提升本領的過程、促進發展的過程,全面提升人事編制部門的科學發展水平。要創新活動形式,豐富活動載體,加深人事編制干部對科學發展觀的理解,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就人事編制工作要不要科學發展、能不能科學發展、怎么樣科學發展等重大問題,在思想解放中統一思想,在學習實踐中鑄成共識。
(二)開展學習實踐活動,解決阻礙科學發展的難題。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針對人事編制工作的熱點難點問題,加強調查研究,尋求解決問題的突破口,重點解決好人事編制工作中的歷史遺留問題、群眾反映強烈的現實問題、關系社會和諧穩定的政治問題。
(三)開展學習實踐活動,構建促進科學發展的工作機制。堅持從傳統向現代、經驗向法治、微觀向宏觀的三個轉型,推進以事為主向以人為主、重管理向重服務、重人事向重人才的三個轉變,全面落實人才引進、培育、使用、評價、激勵的各項政策,構建一流機制,吸引一流人才,激發人才活力,促進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四)開展學習實踐活動,提高推動科學發展的本領。大力加強人事編制干部隊伍的能力建設,把學習實踐活動與應對危機、克服困難緊密結合起來,把科學發展觀要求轉化為推進科學發展的堅強意志、謀劃科學發展的正確思路、領導科學發展的實際能力、促進科學發展的政策措施、增強黨性修養提高思想覺悟的自覺行動,打造一支懂科學發展、會科學發展、實踐科學發展的人事編制隊伍,發揮人事部門保障科學發展的表率作用。
二、服務發展,在更好實施人才強市戰略上求突破
(一)加大引進培育高層次領軍人才。會同有關部門,深入推進領軍人才集聚工程,落實“331計劃”,建立海外人才聯絡點,組織實施赴美加、日韓、歐洲、澳洲等地海外領軍人才招聘洽談活動,吸引一批帶項目、帶技術、帶資金的高層次人才來鎮江投資創業。發揮留學人員創業園、博士后工作站、科技創業園和高新技術企業等高層次人才載體的集聚吸納作用,采取“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的模式以及團隊引進、核心人才帶動引進、高新技術項目開發引進等方式,通過產業聚才、項目引才、赴外招才等靈活形式,大力引進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積極實施“人事人才進千企服務工程”,舉辦“第二屆中國鎮江發展新興產業項目與人才對接洽談會”、“中國鎮江·‘雙高’(高層次、高技能)人才交流會”系列活動。舉辦“兩院院士鎮江行”活動,邀請院士考察鎮江的經濟社會發展項目,舉薦我市產業發展急需的關鍵項目和人才。積極開展“海外引智活動”,擴大引智示范基地輻射力,培育新的引智成果,提升我市相關產業的技術水平和產品競爭力。
(二)協調推進整體性人才資源開發。圍繞產業發展導向,按產業布局和產業結構調整需求,推進整體性人才資源開發。積極服務工業經濟“千百億工程”和現代服務業,通過專場招聘、獵頭引進、人才派遣、技能培訓、繼續教育等多種形式,引進培養裝備制造、綠色化工、造紙、新材料、特種金屬等五大優勢產業的高素質人才,引進出版發行、文藝會展、創意設計等文化核心層產業以及旅游、商貿、物流等現代服務業的緊缺急需人才。進一步健全農村實用人才的培養、評價和激勵機制,著力培養一批適應新農村建設的農村實用人才和農村經紀人。加大民營經濟組織人才隊伍建設,積極開展選拔、評價、培訓等人才服務,引導各類人才到民營經濟組織就業和創業。
(三)提升人事人才服務專業化水平。積極開展人才服務進企業、進社區、進單位活動,切實幫助企事業單位解決人才、技術難題。加快發展現代人才服務業,拓展人才工作合作領域,構建大人才工作格局。進一步推進人才市場、人力資源市場和高校畢業生市場貫通,積極構建人事人才公共服務體系,綜合人事外包服務單位達到1000家。按序時進度推進蘇南人力資源市場建設,進一步完善與市場定位相配套的服務功能。深化職稱社會化評價,建立資格申報代理制度。推進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和人事考試社會化,拓展人事考試服務領域,完善人事考試應急機制,確保人事考試安全。組織開展20**年度XX市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選拔工作,繼續開展“優秀人才一卡通”服務。進一步加強全市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服務管理,充分發揮退休專業技術人員的作用。
三、創新機制,在深化改革上求突破
(一)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按照黨的十七大關于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要求,根據全省和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積極審慎地開展新一輪地方機構改革。總結推廣丹徒鄉鎮機構改革試點經驗,適時規范、平穩、有序推進。
(二)推進事業單位分類的改革。貫徹執行市委、市政府《關于市屬事業單位分類的改革的意見》,按序時進行事業單位分類定位,清理規范行政管理類事業單位職能,推動公益類事業單位的重組整合,實施生產經營類事業單位的轉企與改制工作。調整事業單位布局與職能,加強事業單位登記管理,規范事業單位編外用人。按照全省統一部署,實施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和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制度改革。
(三)加強機構編制管理。嚴格控制機構編制增長,完善機構編制實名制管理。加大機構編制監督檢查工作力度,探索有效監管形式。
四、依法管理,在公務員隊伍建設上求突破
(一)加強公務員管理。中央和省的配套政策,完善公務員調任考核、科級公務員職務任免、公務員辭職辭退等配套制度。建立健全公務員日常管理機制,規范公務員招錄和登記工作,嚴格執行公務員調任規定,逐步推行公務員調任考察考核制度;強化科級職位職數管理,嚴格控制超職數任用科級領導和非領導職務人員,堅決糾正任職違規行為;依法實施公務員考核、獎懲,完善公務員績效考核指標體系,提高考核工作的效率和質量。按全省統一部署,嚴格參照管理單位的審批,依法開展人員登記。
(二)提升公務員素質。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原則,招錄優秀人才進入公務員隊伍;加強招錄工作研究,完善從基層選拔優秀公務員的機制。認真實施“十一五”公務員培訓規劃,通過新任培訓、集中輪訓、掛職鍛煉、交流輪崗等形式,深入推進公務員能力培訓工程,提升公務員的依法行政、開拓創新、公共管理與服務的能力。
(三)弘揚公務員精神。繼續開展評選“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和“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活動。認真組織實施綜合表彰獎勵工作,堅持依法獎懲,強化正、負激勵導向,增強公務員榮譽感,激發依法辦事、依程序辦事和為民辦好事、辦實事的責任感。積極探索公務員職業道德體系建設。
五、關注民生,在促進社會和諧上求突破
(一)改革軍轉安置方式。認真落實《軍隊轉業干部安置暫行辦法》及有關政策,精心謀劃,平穩推進軍隊轉業干部安置方式改革,積極探索考試考核和雙向選擇相結合的安置方式。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創新軍轉干部崗前培訓和自主擇業軍轉干部擇業培訓方式。
(二)切實做好部分企業軍轉干部解困和穩定工作。結合市屬企業組織關系管理下移,進一步健全部分企業軍轉干部解困和穩定工作的長效機制。嚴格執行地方黨委、主管部門和所在單位領導的“三級責任制”,認真落實解困政策,做細做實思想政治工作,加強督促檢查和信息溝通,完善突發事件處置預案和企業軍轉干部數據庫。堅持“抓苗頭、抓骨干、抓基層”,全力做好重點對象的思想教育和穩控工作,確保在重大節日和政治敏感時期無人赴省進京非法上訪。
(三)努力做好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工作。完善大中專畢業生就業服務保障體系,幫助就業困難群體落實就業崗位,確保特困家庭和零就業家庭畢業生保底就業。加強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基地建設,在全市建立10個研究生見習基地。出臺《關于鼓勵和扶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的實施意見》,引導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靈活就業。建立江蘇校園招聘網鎮江分站,開通遠程面試系統。加強大中專畢業生就業指導,組織開展畢業生就業指導進校園活動。繼續選聘優秀大學生到農村任職。
(四)認真做好人事編制信訪和人事糾偏工作。構建人事權益保障機制,暢通群眾訴求表達渠道,加強人事編制工作熱點難點問題研究,努力尋找解決對策。進一步增強做好信訪工作的責任感和自覺性,嚴格執行信訪條例和信訪工作制度,落實信訪接待日和責任追究制,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維護群眾利益。認真做好人事爭議調解和仲裁工作,積極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
六、提升素質,在干部隊伍自身建設上求突破
(一)改進工作作風。深化“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主題教育活動,深入打造“誠信待人、公正辦事”的人事服務品牌,爭創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機關,努力建設“模范部門”,打造“過硬隊伍”。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探索建立人事權力關節點監控機制,嚴肅人事工作紀律,營造風清氣順、干干凈凈的人事工作環境,進一步樹立人事編制部門和人事干部公道正派形象。結合紀念建國60周年,開展豐富多彩的機關文化建設活動。
(二)注重能力培養。繼續有針對性地開展人事干部教育培訓工作,著力提升依法行政、調查研究、開拓創新、服務發展、應急處理等五項能力,牢固樹立大局意識、發展意識、群眾意識,不斷開拓思維、開闊眼界,立足全局干好本職工作,立足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做好人事人才和編制工作,立足長遠發展規劃落實近期工作目標。
(三)加強制度建設。嚴格重點工作目標考核,建立健全定期跟蹤制、信息反饋制和責任追究制,加強跟蹤督導和監督檢查,確保完成重點工作目標。完善服務制度,簡化服務流程,提升服務效能,以一流服務,創一流業績,樹一流形象。進一步完善內部管理制度,促進機關規范化、精細化管理,堅持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以制度管權。
【市人事局人事人才的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市人事局致在外人才春節慰問信11-13
市人事局人事四五普法工作總結范文09-10
市人事局十一五時期人才工作展望和工作計劃07-26
人事局的工作總結09-10
人事局工作總結的范文09-10
人事局的工作小結07-22
縣人事局工作總結精選范文09-07
人事局年度工作總結11-22
人事局人事股班子的述職報告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