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保險工作總結范文三篇
【篇一:農業保險工作總結】
實施政策性農業保險在固安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在縣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的共同努力下,以及基層單位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有力地促進我縣農業生產和發展,特別是對各種受災群眾恢復生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20XX年我縣承保了玉米、小麥、奶牛、能繁母豬和育肥豬5個農險品種,共有8個鎮鄉xxxx萬農戶參保,收取保險費(含財政補貼)xxxx萬元,其中農戶繳費xxxx萬元,占總保費的XX%;中、省、市三級財政補貼xxxx萬元,占總保費的xxxx%;全年賠款支出xxxx萬元,賠付率達到XX%。現就我縣2013年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建立了完整而且強有力的工作機構
我縣由分管保險工作的副縣長掛帥,成立了以農辦﹑財政局﹑農業局﹑畜牧局﹑人保財險公司等部門為成員單位的政策性農業保險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事務。為保證農業保險順利實施,全縣15個鎮鄉還建立了相應的農業保險推廣站,組建了農險代辦隊伍,聘請了鄉鎮農業中心種殖業技術骨干和畜牧站養殖業技術骨干為鄉級推廣員,村組干部分工協助,進行農業保險的業務拓展和現場查勘工作。
二、加大宣傳力度,做到農險專項惠民政策進村入戶。
政策性農業保險品種較多,覆蓋面廣,受益范圍寬,政策性強,讓廣大農民朋友及時了解、認識、接受這項富民惠民的政策,必須切實做好宣傳工作。今年我們積極與廣播電視臺聯系,制作農險專題節目,考慮到農民朋友收看習慣,在合適的電視頻道和時段滾動播出;同時結合抽樣調查問卷的形式,深入到農村千家萬戶,摸清農村基層情況,從險種宣傳,動員投保,到現場賠付,深入細致地宣傳與報道政策性農業保險知識,使全縣農民真正體會到政策性農業保險是一項穩定農民收入、分擔農業風險的惠農政策。
三、制定一系列管理辦法和措施,保證保費收繳和賠付方便及時。
我們按照被保險農作物的栽種面積和生豬存欄量,確定當年承保面,結合各個鎮鄉實際情況,落實保險品種的承保目標,承保簽單方式實行“相對集中”原則,即以整鄉、村為單位整體集中投保和承保,禁止接受成數投保、比例投保。細化保單簽訂程序和手續,在保費的收取上,支公司到各鄉鎮現場核實清單收取保費。在查勘理賠方面,由于農業保險的災害事故涉及面廣,發生頻繁,如何及時查勘﹑準確理賠是搞好政策性農業保險的關鍵。我們制定了全縣的災害理賠具體實施細則。在災害理賠上,賠付與保費收取﹑與保險時段﹑與實地查勘的損失情況掛鉤,做到災害事件真實,災害損失準確,查勘理賠及時。市、縣二級公司都建立了賠案復查制度,進行抽查和自查。責任層層分解,落實到人。同時對于所有的賠付案件進行公示和舉報制度。
四、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一)農業保險經營管理費用不足。農業保險承保、理賠面廣分散,涉及到農村群眾千家萬戶,從客觀和主觀上必然增加經營成本。建議政府適當提高經營費用標準,增加必要投入,以有效鼓勵保險企業經營農業保險的積極性,穩定企業經營,為增強我省“三農”抗災救災能力提供服務。
(二)農業保險管理水平和工作技能有待提高。農業保險政策性、技術性很強,如果經營農業保險不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勢必影響經營質量和成果,當前部分從業人員缺乏經驗和技能,不能適應業務發展的要求。建議政府主管部門主動與保險企業之間加強工作溝通協調,加強培訓交流,通過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不斷提高我省農業保險試點的經營管理能力和水平。
(三)理賠服務工作不夠暢順。生豬(能繁母豬)保險理賠工作跟不上的原因主要:一是縣市畜牧獸醫部門在出險檢驗工作時協調不夠,或存在只勘查不出具檢驗結果證明,或有時直接向農戶收取檢驗費用,從而引發農戶產生意見;二是由于基層單位業務人員有限,加上養殖場地、保險標的分布在鄉村以及邊遠地區,造成查勘定損不夠及時。建議政府主管部門出面協調,明確縣級畜牧部門特別是鄉鎮一級的畜牧站(所)主動支持能繁母豬出險檢驗工作。
五、明年的工作計劃和工作思路
20XX年,我司將繼續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河北省政府以及總公司關于積極發展農業保險的精神,提高服務能力,發揮我司在支持“三農”中的行業優勢和作用。
(一)加大農網建設力度,加快農網建設步伐。為確保明年農業保險工作積極穩健發展,我司將進一步加快農村網點建設步伐,抓緊實施營銷增員計劃,拓展農村保險市場,不斷擴大農村或農業保險覆蓋面,切實為“三農”提供必要的全面的保險保障服務。
(二)擴大農業保險宣傳,提高農村群眾的保險意識。
在市分公司的支持和指導下,根據當地政府的要求,在各級政府主管部門的協助下,認真開展宣傳工作,使農村廣大群眾認識保險,了解保險,接受保險,到主動自愿參加保險;積極配合政府開展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工作,進一步擴大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的承保面。
(三)加大風險管控力度,確保業務可持性經營。一是嚴格把好承保質量關,做到現場驗標,風險評估,防止“病從口入”;又要嚴把理賠質量關,規范工作流程,保證第一現場查勘,防止假案錯案,防止道德風險發生。二是加強與政府主管部門的溝通和協作,取得人力和技術上的支持,彌補因基層單位人員、專業技能方面的不足,避免經營管理過程中的被動局面,確保農業保險試點業務可持續經營。
(四)積極做好政府營銷,爭取政策支持。開展農業保險,在很大程度上都要依靠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行政推動。因此,結合實際,加大對當地政府營銷的工作力度,最大限度地爭取各級政府以及職能主管部門的支持,通過借助政府的行政能力,積極推動我縣農業保險試點工作的穩步發展。
【篇二:XX縣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總結】
按照《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開展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皖政〔2008〕42號)、《關于印發渦陽縣2010年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農險辦〔2010〕1號)和《渦陽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推進我縣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工作實施意》(渦政辦〔2009〕108號)要求,我縣認真開展了種植業保險和養殖業保險工作,較上年有較大幅度的提升。
一、積極開展政府引導,以政策為導向,穩步推進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
(一)投保進度較上年有較大提升,理賠工作穩步推進
我縣政策性農業保險全面完成投保目標任務,20個鎮場完成指導計劃的100%以上,2個鎮指導計劃的90%以上,3個鎮完成80%以上。種植業投保完成362、59萬畝,其中小麥184、98萬畝,玉米58、27萬畝,大豆119、34萬畝,占下達指導計劃353、28萬畝的102、64%。養殖業投保完成42494頭,其中能繁母豬完成42389頭,奶牛103頭,占存欄量的100%。
20XX年保險理賠發揮較大作用,特別是在春季凍害、夏季暴雨災害中效果比較明顯。20XX年共有43、24萬畝農作物獲得理賠,其中小麥15、32萬畝、玉米7、70萬畝、大豆20、22萬畝,實現理賠款1890、36萬元。能繁母豬理賠740頭,理賠金額74萬元。增強了農業生產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減少農民因自然災害帶來的損失,進一步增進了農民對政策性農業保險的依賴和信任。
(二)組織機構健全,部門職責明確,步調協調一致
我縣縣委、政府高度重視此項工作,按照省、市的統一部署,成立渦陽縣政策性農業保險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明確了各相關部門責任和任務,同時成立了理賠專家組,要求鄉鎮相應地成立組織。
在部門職責上劃分清晰,建立了部門協調機制。把財政、農業、畜牧、民政、氣象、水利、統計等部門參加了領導組織,明確了各自的分工。建立了部門協調與協作機制,在工作上擰成了一股繩。
我縣以抓保險質量為重點,指導鄉鎮做好投保理賠工作,完全按照規定落實政策,特別是在投保和理賠清冊的審核上,嚴格操作,不準非流轉大戶承保和理賠,避免出現套取的資金的漏洞。在抓好質量的同時,我縣印發了《關于下達2010年政策性農業保險任務的通知》(渦政辦〔2010〕96號),下達種植業投保353、28萬畝指導計劃,按照不低于60%的面積開展投保,作為考核鄉鎮的主要指標。下達養殖業投保計劃能繁母豬4、12萬頭,奶牛200頭,作為畜牧局的考核任務,年終按照實際存欄量作為考核目標。
(三)抓保險就要注重抓宣傳,創新宣傳方式是提高群眾知曉率的有效途徑
廣泛開展宣傳活動是政策性農業保險推動的關鍵。我縣積極采取措施,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
一是利用媒體宣傳上,在亳州報進行報道渦陽縣的政策性農業保險開展情況,在渦陽縣財政信息網開辟專欄,發表宣傳信息26篇,渦陽縣政府網發表宣傳信息7篇、亳州晚報、亳州網、人民網等媒體進行宣傳。
二是開展進村入戶宣傳,我縣曹市鎮、牌坊鎮、公吉寺等利用計劃生育宣傳月活動進村入戶,解難答疑,效果明顯。
三是我縣印刷了《渦陽縣政策性農業保險致廣大農民一封信》,分午秋兩次開展張貼活動,在群眾比較集中的集市、農資門市部、鎮村等張貼,擴大宣傳效果。
四是制作宣傳廣播,利用廣播的優勢,提高宣傳覆蓋面,在城東、丹城、花溝等鎮試播農業保險廣播,取得預期效果。
五是利用峰會、廟會、古會等集市活動,不失時機地開展集市宣傳,架設宣傳臺,開展面對面宣傳。
六是進村入戶開展調研活動,面對面交流,如花溝鎮到村召集投保農民,征求意見,宣傳政策,擴大影響,讓政策深入人心。
七是開展政策性農業保險調查問卷,要求每個鎮開展不低于2個村,每個村不低于5戶,既是征求意見,調查滿意度和知曉度的方式,也是更好地宣傳基本保險政策。
八是印刷《渦陽縣政策性農業保險文件匯編》600冊,發放到逐村逐鎮,包括領導小組成員,讓更多的人了解政策性農業保險,監督農業保險。制作電子政策,便于查詢各項政策制度。
九是開展電視宣傳,利用電視覆蓋廣、收視率高的特點,開展面上宣傳。利用動員會、培訓會、重大災害現場報道、受益農民回訪專題等進行正面宣傳。
十是利用過街條幅、標語、宣傳車、黑板報等形式擴大宣傳效果。
十一是發放宣傳單,讓廣大農民更深了解政策性農業保險。西陽鎮自制宣傳單,編成“少抽一盒煙,就買一畝險”等順口溜,順口又好記,群眾容易接受。
十二是利用簡報總結經驗,擴大宣傳效果。為便于工作的推動,及時了解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工作的政策、工作進展情況以及工作中一些好的做法,縣農險辦推出了《渦陽縣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簡報》,到目前編發簡報5期。
(四)政府積極引導,支持監督并重,理順保險關系。
積極引導。政策性農業保險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自主自愿,協同推進”的原則,積極開展引導工作。我縣從開展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工作以來,縣、鄉鎮府積極組織開展了動員會、培訓會,從政策和鼓動層面上積極引導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讓廣大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者和農民群眾感受到政策性保險帶來的實惠,讓農民群眾深深體會到黨的政策帶來的好處。
支持與監督。在財政支持上,對保險經辦機構工作上,政府極力支持,并做好監督工作。我縣2010年把政策性農業保險補貼納入了年度,安排預算300萬元,并在年度內調整了預算,增加89、84萬元,共上交了補貼389、84萬元。同時,做好對保險機構補貼資金審核的工作,落實了2009-2010年保險機構的補貼審核工作。在人力支持上,由于種植業保險經辦機構機構和人員的原因,力量薄弱,在集中查勘期間,我縣指派理賠專家組專家做好技術支持,協助做好受災程度的認定和災害原因的分析。在日常監督上,首先實行保險經辦機構宣傳前置審查,凡是保險經辦機構開展宣傳的資料,農險辦進行政策審查,必須符合政策規定,不能誤導、誘導農民投保。在投保理賠政策把握上,縣農險辦主動安排保險經辦機構嚴格按照規定開展工作,投保時按照“以實際面積”進行投保,凡是大戶要有相應的流轉手續,或者農民委托證明。理賠時,按照“誰投保,誰受益”的原則和“輕災少賠,重災多陪,無災不賠”的原則操作。逐步走向規范化運作。
理順保險關系。我縣不僅強化對保險經辦機構保險行為的監督規范,處理群眾的咨詢和投訴。如處理牌坊鎮楊雙樓村楊玉璽咨詢一事,縣農險辦非常重視,對牌坊鎮農險辦進行限時辦結,在24小時內給予解釋、答復,縣農險辦并及時進行了電話回訪。
(五)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做好查勘理賠是重點。
種植業地域覆蓋廣,面積大,受災較為零散,分布不均,保險機構利用自身的力量輕災可以應付。遇到較大災害出現時,出險較為集中,人力不足。我縣積極支持保險經辦機構做好查勘工作,得到保險經辦機構請求后,由財政、農委以及專家組成的組織密切配合,組成聯合查勘小組開展查勘工作,從技術人員上給予支持。
堅持群眾利益,做好查勘理賠的監督檢查工作。在做好對保險機構支持的同時,及時了解災情,安排鄉鎮農險辦做好相關調查研究工作,到群眾中了解實情,做好監督工作,保護農民利益。
(六)積極落實獎勵政策,促進保險工作的開展。
根據當前政策性農業保險推動的難度,我縣適時出臺了《渦陽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推進我縣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工作實施意》(渦政辦[2009]108號),制定獎勵措施。上半年,在大豆、玉米投保時,按照文件規定落實獎勵政策,兌現65萬元的獎勵資金,補充了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經費,促進了工作開展。
(七)利用信息網絡,提高工作效率。
在通過會議、文件做工作安排的同時,注重信息化聯絡的及時性,我縣利用信息化平臺,用短信方式及時安排工作,發布農業保險工作開展動態信息,大大提高了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的效率。我縣利用財政局短息平臺和農險辦飛信平臺發布信息67條,提高了保險工作時效性。
(九)注重部門協調,形成工作合力。
我縣與農委、畜牧局、國元農業保險公司、人保財險公司建立了緊密的聯系機制,利用農險辦這個平臺,研究落實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解決遇到的問題,召開研究協調會議。
二、問題及建議
在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工作推動的初級階段,正確處理出現的問題,加以規范修正,是正確的處理方式。我縣在找出問題的同時,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總結經驗教訓,指導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逐漸走向完善。當前,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及建議。
(一)各級政府、農民的認識還需提高,加強宣傳仍是以后工作的.重點。政府和保險經辦機構在宣傳上應做好分工,政府部門做好面上的宣傳,保險經辦機構需做好群眾的點上的宣傳工作。
(二)試點工作的初級階段仍然會存在問題,正確處理,不能一棒子打死。在試點階段,由于群眾的認識不高,鄉鎮、村干部工作差異,必然出現這樣和那樣的問題,正確處理,積極引導,逐漸規范。如果一棒子打死,就會出現掩蓋問題,不利于總結和發展。如處理墊付現象上,采取積極的態度,督促收取,杜絕懶散現象,“不以費小而不收”。
(三)加快保險機構向鎮、村延伸,構建完善的服務網絡。政策性農業保險采取的是政府和保險公司聯辦的模式,特別是種植業,依靠政府性強,政府推動加市場運作模式,沒有完善的服務組織,純粹就是政府的事,不如政府自己做。所以,建立健全保險服務組織是試點成功的前提條件。2010年我縣的基層服務組織還不健全,各個鎮(場)形式上已經建立了“三農保險服務站”,國元保險還沒有正式進行委托和簽訂協議,協保員也沒有簽訂服務協議,服務組織建設滯后。下一步著力支持保險經辦機構建立起一個有力的服務網絡,擔當起市場化運作的服務架構。
(四)簡化投保理賠操作流程,創新工作,探索保險新方法。我縣部分鄉鎮采取一次收的辦法可以總結借鑒,加以推廣。以土地面積為投保標的,以農作物作為一個保險理賠的依據,把投保理賠簡單化。有利于降低基層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減少收取農民保費的次數。國元保險公司應加以研究,制定保險新措施。
三、20XX年工作打算
(一)著力支持國元公司建立鎮農業保險三農保險服務站,完善村級協保員制度。支持國元公司開展村級協保員及鄉鎮服務站人員的業務培訓,建立縣、鄉、村服組織的協調與溝通,理順三級網絡秩序。
(二)創新工作方法,提速投保理賠工作進程。一是探索清冊編制新方法。研究創新投保理賠的方法,是降低工作強度,減少不必要的時間消耗、人力消耗、資金耗費。探索投保程序的簡單化,結合涉農補貼系統與惠民直達工程,探索投保理賠清冊的編制方法,讓重復的勞動簡單化。二是探索投保工作新思路。由于我省種植業保費較低,收取費用繁瑣,采取預收和提高政府補貼的方法,使復雜的工作簡單化。不僅減少了基層農業保險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也減少了兩次收取農民保費的次數。三是簡化理賠流程的探索。在保證不違反保險的相關規定的同時,積極研究評價現有保險理賠流程,提高理賠效率。積極發揮村級協保員的能動性,提高積極性,運用3、5%的資金效應,制定協保員考評辦法,引導協保員做好理賠工作,讓農險人員遍及鄉鎮村落。
(三)積極探索有效宣傳方式,逐步提高農民群眾知曉率。在近兩年宣傳成果的基礎上,積極研究探索新的宣傳方式,力爭做到宣傳“無死角”。利用電視制作宣傳片,利用廣播實行廣覆蓋。同時開展有獎調查等宣傳活動,提高農民群眾的知曉率,提高農險干部的政策水平。
(四)深入基層,做好監督堅持工作。推動是落實政策的前提,監督是做好落實的手段。2011年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監督活動:一是從投保準確性。確保農民投保到戶,嚴格審核非土地流轉的大戶投保,杜絕騙保行為;二是確保理賠的準確性。大面積受災時指派專家組專家陪同查勘,確保“輕災少賠,重災多陪,無災不賠”,真正落實理賠政策;三是確保保險經辦機構的保險行為以政策為引導,不誤導農民投保和理賠,監督嚴格按照規定落實政策。
(五)開展調研活動,促進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健康發展。
【篇三:農業保險工作總結】
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始終是關系國民經濟發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問題,保障糧食生產和供給一直是農業發展的首要問題,而農戶對自然災害的抵御能力還很弱,發展農業保險業務關乎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為此國務院于2012年10月24日頒布了《農業保險條例》,明確肯定了農業保險的政策性,規范了農業保險的發展方向。我縣是農業大縣,為有效分散轉移農業自然災害風險,提高農業抗風險能力,保障農民切身利益。各鄉(鎮)要切實做好我縣2013年政策性農業保險和小麥收獲期火災保險工作,有效地幫助農戶轉嫁風險減少損失,確保全縣糧食生產穩定安全。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保險范圍
(一)政策性小麥、玉米、花生種植保險。承保自保險標的(小麥、玉米、花生)定苗或移栽成活齊苗后起,至成熟開始收獲時止,因暴風、雹災、暴雨、洪水、內澇、凍災對投保的小麥、玉米、花生造成的損失,損失率達到10%(含)以上時,保險人按照保險合同的約定負責賠償。
(二)小麥收獲期火災保險。承保小麥在成熟開始收獲期間因火災造成的損失。
(三)奶牛養殖保險。規模型養殖場,投保時奶牛畜齡在1周歲(含)以上7周歲(不含)以下,經畜牧獸醫部門驗明無傷殘,無本保險責任范圍內的疾病,營養良好,飼養管理正常,能按所在地縣級畜牧防疫部門審定的免疫程序接種并有記錄,且奶牛必須具有能識別身份的統一標識。保險承保在保險合同約定的期限內因保單載明的自然災害和疾病原因造成保險奶牛直接死亡,保險人按照保險合同的約定負責賠償。
其他政策性農業保險參照省政府文件執行。
二、保險金額、保費
(一)保費繳納金額。小麥每畝保險費16元,其中財政補貼12元,農戶自己承擔4元;玉米每畝保險費18、2元,財政補貼14、56元,農戶自己承擔3、64元;花生每畝保險費14元,財政補貼11、2元,農戶自己承擔2、8元;奶牛每頭保險費392元,財政補貼313、6元,農戶自己承擔78、4元。
(二)保險金額。政策性種植業保險補貼險種的保障金額為保險標的生長期內所發生的直接物化成本。具體保額:小麥每畝300元;玉米每畝260元;花生每畝350元。小麥收獲期火災保險每畝400元;養殖業保險補貼險種的補貼保險金額,參照投保個體的生理價值,奶牛每頭5600元。
三、賠償標準
參保種植業保險標的發生保險責任范圍內的損失,保險人按照保險標的不同生長期的最高賠償標準、損失率及受損面積計算賠償:
賠償金額=不同生長期的最高賠償標準×損失率×受損面積
(一)小麥不同生長期每畝最高賠償標準
苗期每畝最高賠償標準:每畝保險金額×50%
返青期每畝最高賠償標準:每畝保險金額×70%
抽穗期每畝最高賠償標準:每畝保險金額×90%
灌漿—成熟期每畝最高賠償標準:每畝保險金額×100%
(二)玉米不同生長期的最高賠償標準
出苗—拔節期每畝最高賠償標準:每畝保險金額×50%
拔節—抽穗期每畝最高賠償標準:每畝保險金額×80%
抽穗—灌漿期每畝最高賠償標準:每畝保險金額×90%
灌漿—成熟期每畝最高賠償標準:每畝保險金額×100%
(三)花生不同生長期的最高賠償標準
苗期每畝最高賠償標準:每畝保險金額×50%
開花下針期每畝最高賠償標準:每畝保險金額×70%
結莢期每畝最高賠償標準:每畝保險金額×80%
成熟期每畝最高賠償標準:每畝保險金額×100%
(四)小麥收獲期火災保險賠償標準
發生保險責任范圍內的損失,保險人按照保險小麥損失面積確定賠償金額。
賠償金額=受損面積×400元/畝×損失率
(五)奶牛賠償標準
賠償金額=死亡數量×每頭保險金額-殘值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開展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是支持農業發展、穩定糧食生產、促進農民增收、確保社會穩定的一項重要措施,對于增強農業防災減災能力,化解農業生產風險,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提高農民保障水平,切實維護農民利益具有重要意義。2013年是貫徹落實國務院《農業保險條例》的第一年,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一把手親歷親為,全體動員,切實把農業保險工作作為支持服務“三農”、構建和諧大名的一項重要舉措,積極發揮各自職能,迅速在全縣形成協調聯動、整體推進的工作態勢,確保2月底前不折不扣的完成投保和交費任務。
(二)廣泛宣傳,應保盡保。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及時召開會議,及早安排部署。同時,要利用縣廣播電視臺、《大名時報》等新聞媒體,開設農業保險專欄,大力宣傳農業保險的有關政策和重要意義,切實提高農民群眾的保險意識,進一步調動農民參保投保的積極性,真正做到應保盡保,保全保足。
(三)強化責任,協調聯動。各鄉(鎮)要積極組織農民投保,做到“鄉不漏村、村不漏戶、戶不漏畝”。要按照種植畝數,登記造冊,認真填好投保清單電子表格,將保費及時交付縣人保財險公司,做到應保盡保,堅決杜絕截留農戶保費現象,一經查實嚴肅處理,后果自負。保險公司要及時辦理承保有關手續,并將承保簽單情況和資金劃撥申請報縣財政部門。縣財政部門要做好項目資金審驗、分賬核算,保障專款專用,并根據經辦機構承保簽單情況和申請,及時將中央、省、市、縣保險費補貼撥付到位。一旦發生災害,縣農牧局要指派精干技術人員做好參保標的的核損工作,準確鑒定損失,為保險理賠提供科學依據。
(四)強化服務,快速理賠。投保農戶在出險后要在24小時內撥打中國的人保財險專線電話95518報案。保險公司要成立專門組織,指定精干人員專門負責農業保險理賠工作。接到報案后要及時趕赴出險現場,進行查勘,配合農牧專家做好損失鑒定,并根據受損情況做出合理定損。各鄉(鎮)要做好承保和理賠結果公示,積極協助保險公司做好賠付工作。保險公司要預備充足的賠付資金以應對大面積災害的發生,保障賠付工作的迅速、高效,讓農戶滿意、讓政府放心。
(五)加強督導,嚴格獎懲。縣政府督查室要加大對農業保險工作的督導檢查力度,對思想認識高、工作力度大、成績比較顯著的鄉(鎮)和部門給予通報表揚,并給予適當獎勵;對工作消極懈怠、不能按時完成投保任務的鄉(鎮)給予通報批評。對未參加保險或投保不足的鄉(鎮),一旦發生自然災害造成重大損失的,嚴肅追究鄉(鎮)主要負責同志和主管人員的責任。
【農業保險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2018年農業保險事業調研報告09-20
新疆農業保險發展的困境及建議研究論文08-23
農業保險工作會議總結09-03
農業局農業信息工作總結07-26
農業局農業信息的工作總結范文08-08
農業科工作總結01-25
農業執法工作總結11-26
農業環保的工作總結12-20
設施農業工作總結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