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倫凱勒自傳讀后感2篇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海倫凱勒自傳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海倫凱勒自傳讀后感1
這是我的一個讀者寫的讀后感,很感人。真摯的東西總能喚起真摯的情感。近日,在上海圖書館看到貴社出版的《海倫凱勒自傳-珍藏版》。想起,十幾歲上中學時,為了增加閱讀量,我曾看過一本《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英語小冊子(也許是英語簡略本),印象并不深。這次閱讀起海倫的自傳,書信、演講,以及她老師的書信,出乎意料地令我感慨萬千,達到不得不說幾句的程度。“
耶穌說,人要是進天國,必須像小孩子一樣。”看著如今的孩子,我真不好理解這句話。細讀海倫凱勒的話語、書信和她老師對她言行的記錄,我眼前突然出現了一位天使,她被囚禁在聾啞盲的牢籠,本來是個兇猛蠻橫的小野獸。但某天,冰涼的流水淌過手臂,老師同時比劃出“water”這個字在手掌,這讓海倫看到了心智上的一點微光。“當場,海倫呆在那里半晌不說話,然后突然趴在地上,問老師‘大地’怎么說,‘樹木’怎么說。”她此后,開始沒日沒夜的求學知識,追求真理,以致大家都怕她學傷了幼小的身體。在她成長過程中,老師蘇利文小姐,是她當之無愧的拯救者,而蘇利文背后的慈善機構、善良的人們,更是努力精心澆灌這株罕見的靈苗。我從她本人的故事、書信、以及老師的書信,一本書中,先后三輪,看到了海倫如何越過重重艱難,掙脫牢籠,最終像天使一樣,自由自在翱翔于人間的故事。說她是天使,因為她的極其善良和純真。她絲毫沒有小大人般的語言。很多最美妙的詞語,如同“山的帽子”(云),“行走的藤”(活藤),都是她幼年的首創。她通過鼻子聞花香草味,通過屏息聽音樂流淌,通過臉貼玻璃墻體會尼亞加拉大瀑布的澎湃,更通過手掌感受天下萬物(1893年美國世博會主席批準她可以觸摸一切展品,她甚至在剛果廳的廢砂石中找到了一粒貨真價實的金剛鉆)....她甚至憑嗅覺和平衡感,少年時代就獨自泛舟于湖面。
尤其令我感動,是她為可憐的盲聾孩童小湯姆,四處籌款的書信。小湯姆開始并不認真學習,海倫焦急萬分,她寫信給很多贊助人替湯米解釋,其用詞妥帖,禮貌備至,仿佛是某歐洲國家的小公主在說話。海倫的身體條件是最令人同情的。但細想想,她確實又受到上帝的眷顧。她遇到了好家長和好老師。特別是她的老師,在自己奇跡般獲得光明后,謙虛而自信地教授海倫,從身邊的點點滴滴教起。數十年來,她們形影不離。老師的品質和修養,確保海倫手心感受到的每個字母,都是正直和高尚的,都是美麗和善良的,讀后感《來自天使的聲音---海倫凱勒自傳讀后感》。她愛讀書,最愛的是詩歌、羅馬史、《荷馬》等作品,在這樣的保護和滋養下,十多年來,海倫凱勒抵御住了一切外界不良信息的侵襲,一切內心的沾染。她心靈純潔崇高,反應到她的語言上,也愈發純正高雅。這真是人類的一個空前的實驗,說明“性本善,習相遠”的道理。而我們有眼有耳,往往受到外界的各種誘惑,不能專心于追求至善,真正可憐的其實是我們。有位牧師問小海倫,“你知道傳教士是什么”,她毫不含糊的回答:“就是讀好書,并大聲勸誡別人做好人的人”。該牧師立即將這句話記在圣經講稿上。還有位女士感言,“我愿意拋開家中一切財產,好讓這個全身上下洋溢著喜悅的女孩子一直陪在我身旁”。
前不久的電視“中國首屆達人秀”上,我們為“小大人”張逢喜老三老四的言行發笑。但那個孩子的語言,一笑過后,往往索然無味;我們也震撼于無臂青年劉偉,他用腳彈奏生命的鋼琴。但劉偉的名句“不是痛苦死去,就要精彩活著”,背后,還是有著無法掩飾的悲愴陰影。令人驚訝的是,100多年前,海倫凱勒,身受更大的殘疾和痛苦,卻過比誰過得都開心,都豐富,都有成就。難怪丘吉爾稱她為“我們時代最偉大的女性!”也感謝貴刊,精選此書,推薦給中國的廣大英語讀者。這本書,英語極其正宗、簡潔、精妙,可令讀者領略美國人從“呀呀學語”開始,直到“氣勢如虹”演講一路學成的點滴過程。單從學英語來說,就是一本極好的教材。海倫十歲起就學會了法語和德語,精通到閱讀名著毫無障礙的地步。作為正常人的我們,外語學習,從小學-中學-大學一路過來,還是時常捉襟見肘,不能從容自如,真是應該深深反省檢討。讓我們記住沙利文老師的那些方法,特別是她和學生共同的體會:“首先要感興趣,要多用身邊熟悉的事情去記憶單詞和句法,學語言是為了表達內心的感受,要用強烈的感受去加深對單詞的印象和理解。”
最后,我希望此書得到好好的宣傳推廣,讓每個人心中的天使,都能沖破世俗和妄念的牢籠,愉快飛翔在充滿陽光和鮮花的天空。
海倫凱勒自傳讀后感2
很小的時候,就聽說過海倫的事,但一直對她只是一個模糊的了解,也有一個對她很大的疑惑,就是一個又聾又啞的人怎么學會與人交流,這對我這個正常人來說,可是無法想象的。在北京西單圖書城一看到她的自傳就毫不猶豫地買了下來。
馬克`吐溫說過:“19世紀有兩個人值得關注,一個是拿破侖,另一個就是海倫·凱勒。”拿破侖誰都知道,在19世紀,他讓無數的美國人欽佩,他的事跡也激勵了不少人,如卡耐基。海倫又如何激勵人們呢?帶著這個疑問讀完全書,不得不說,她雖然沒有拿破侖的顯耀的事跡,但她在一個平凡的世界做出了不平凡的事,可以說是種奇跡,足以讓她與名人相提并論。
海倫19個月得了一場大病,失去了視覺和聽覺,從此她的世界變得寂靜和黑暗,要是我變成這樣,可能會失去活著的勇氣。海倫不幸的同時,她又是個幸運的人,她有深愛的父母和一個偉大的老師——沙莉文。9歲那年,沙莉文來到了海倫身邊,開始教育海倫,逐漸讓她學會了與人交流,了解世界,從此,海倫這一生不再是寂寞,不再是痛苦的一生,她的生命出現了光明和色彩。
我們正常人是無法理解到海倫在孤獨的世界里的痛苦,但我們可以想象到,如果我們在一個黑暗而且沒有其他人的屋子里,恐懼就會讓我們神經崩潰。我們也無法理解海倫內心與人交流的渴望,對世界的了解。正因為她強烈的渴望,猶如一個永不會停止的動力,讓她不斷的學習,來了解世界,也成就了她奇跡般的能力。
海倫不僅了解這個世界,而且她像正常人一樣讀了大學,這讓我很吃驚。不要說她,就是我們這些正常人,如果想從大學以優異的成績畢業都是不簡單的事,更讓我吃驚的是,海倫能讀德文,拉丁文,英文和法文的書籍,我們這些正常人能夠掌握這四國語言,都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而且一般人也做不到。這就是海倫帶給我們的精神和思考。
在這就不得不提起沙莉文對海倫的教育。我們可以理解海倫通過觸摸來學習萬物的名稱,但她如何能學會抽象的名詞呢?如愛,失望等,甚至那些動詞,更不要提語法了。然而沙莉文做到了,她不是死板的教育海倫,而是讓海倫通過生活,對周圍的事物產生興趣,然后逐漸教會她單詞,讓海倫一直保持很濃的興趣,當海倫的單詞更多的時候,就讓她閱讀大量的優秀的作品,讓她通過讀來學習。其實海倫學習也沒什么秘密,就是開始是靠記憶來記住句子,但不斷反復訓練,最終成為她自己的語言。
人的`大腦潛能是無窮的,當它被關閉的時候,大腦幾乎就是沉睡,但一旦被打開了一道門縫,大腦的潛能就能被激發出來。海倫掌握大量的單詞,學會了與人交流,學會了解外界,她的理解力,她的想象力,她所有的潛能都激發出來。門最終打開,光明全部進入了海倫的大腦,她的世界也就不再黑暗。
海倫的教育不僅對聾啞人或盲人值得借鑒,對我們正常人的教育也有很大的啟發。我們傳統的教育,就是小孩子學習那些枯燥的課程,老師很少能從激發學生的潛能和興趣來教學,從而造就了學生厭學,也就是在門上加了把大鎖,鎖住了學生的才華和潛能。
有人認為海倫能了解這個世界,是因為她有第六感。這是多么荒謬!海倫只不過把自己的潛能激發出來罷了。如果說海倫沒有雙眼看世界,那么她是用心在看世界。只要用心看這個世界,世界反而更加明亮透徹。難道不是嗎?我們以為我們看到一切,其實有時眼睛也會蒙蔽我們的心靈,就我們太依賴自己的眼睛,忽略了心靈。太在乎表面,而忽略了內在。
我記得一個哲人在他晚年把自己眼睛刺瞎了,別人問他為什么這么做,他說是為了更能看清楚這個世界。很難理解,但仔細想,難道不是嗎?由于我們看到太多的富貴,榮耀,而忘記心靈深處的需求。雖然我們不必這么極端,但我們一定要學會用心看世界,用心做事。其實成功的人,不都是用心嗎?
如果說人生是場賭局,你手中的牌就是你的資源,我相信你的牌再差也差不過海倫的牌,但海倫就是這么一副牌,卻贏得她的人生。“上帝掌握命運的一半,另一半掌握在自己手里。”既然上帝已經剝奪了一半,那么就努力把另一半掌握在自己手里,獲得了命運的一半,其實就是偉大的成功。我們放眼看看,又有幾個人掌握命運一半,很多人連10%都沒有,所以他們不可能贏得自己的人生。
海倫經典的文章《假如給我三天的光明》,讓我們知道光明是如何的寶貴和重要。我們反過來想,假如你失明了三天,你如何來面對這個世界。我不想揣測別人,但我會學著海倫一樣,通過自己的心去了解這個世界,去體會那些天生有障礙人的心和世界。
最后,我們用海倫的話結束,“我有四件事情需要去學習:冷靜清晰的思考;真誠地熱愛他人;做任何的事要有崇高的目標;要有堅定的信仰”。
【海倫凱勒自傳讀后感】相關文章:
海倫凱勒自傳讀后感12-24
《海倫凱勒自傳》讀后感07-02
《海倫凱勒自傳》讀后感05-22
海倫凱勒自傳讀后感06-03
《海倫凱勒自傳》優秀讀后感 06-22
《海倫凱勒自傳》的讀后感450字06-22
海倫凱勒自傳讀后感(精選10篇)04-04
海倫凱勒自傳讀后感600字03-18
《海倫凱勒自傳》讀后感2篇09-01
《海倫凱勒自傳》讀后感4篇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