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兒自傳》讀后感(通用10篇)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菌兒自傳》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菌兒自傳》讀后感 1
《菌兒自傳》是我國著名科學家、教育家高士其爺爺寫的一篇經典科普作品。高士其爺爺生于1905年,自幼喜愛文學。1925年從清華大學畢業去美國留學。23 歲時,因實驗發生意外,感染了甲型腦炎病毒,留下了后遺癥,以后病情日益加重,最終導致全身癱瘓。25 歲,他學成回國。從此他在輪椅上開始了科普創作。整整60年他孜孜不倦地為青少年傳播科學知識,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科普作品,《菌兒自傳》就是其中之一。
高爺爺用生動活潑的形式,妙趣橫生的筆觸,幽默、風趣地介紹了一個菌兒世界。這是一個由世界上最小最小、最輕最輕的生物組成的大家庭,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小人國”。它們小得讓我們的`眼睛看得見灰塵的紛飛,卻看不見它們也夾在里面飄游,它們將好幾十萬掛在蒼蠅的腳下,而蒼蠅也不覺得重。最小的細菌,長約0.5微米,寬約0.3 微米。1微米等于壹千分之一毫米,所以科學家必須用顯微鏡才能觀察到細菌。
在這個微生物王國里,居民數不勝數,無論在陸地、海洋、天空都有它們的身影。它們的數量比我們地球上的人口總數還要多。它們中大多數是“良民”,但也有不少是“歹徒”。“良民”如:能做成酸奶的乳酸菌,釀成美酒和做成香噴噴饅頭的酵母菌,抑制腸道腐敗的雙歧桿菌和其他各種益生菌。而一些“歹徒”則專門攻擊人類的器官,如溜進人們的呼吸道,使他們感染上肺炎、流行性感冒等,鉆進腸道使他們腹瀉,患上腸炎、痢疾……
《菌兒自傳》讓我探索到了微生物世界的奧秘,太神奇了!
《菌兒自傳》讀后感 2
有一本令我印象頗為深刻的科普書,名字叫《菌兒自傳》。書中的內容,我還依稀記得。
高士其爺爺的文章,向來都很吸引人,而他恰好就是《菌兒自傳》的作者。文章的主人公,是千萬個細菌當中的一個,它以自述的方式,為介紹了細菌的各種知識,也講了冒險時的'所有有趣的經歷。
細菌是有害的,它侵入人體,并在人體里做繁殖。它們的繁殖速度很快,以平均每二十分鐘增加兩倍的速度繁殖,光是想想,都覺得可怕。不過它的生命力很弱,一下子就死掉了,我們并不用太擔心。細菌一旦沾上人體,便有可能生病。嚴重一些的,還可能會得永遠也治不好的病。不過,主人公菌兒說,它們細菌也是為了生存,在人身上待,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因為細菌對人,或者對其它一些東西,都有許多壞處。所以,人們普遍認為,細菌有害無益,都非常討厭、抵制細菌。其實,大多數人對細菌的認識有些扭曲。菌兒告訴人們,細菌雖然有害,但也有許多好處。比如,生活中的酸奶,在制作的過程中,就有細菌的功勞,而酸奶還對人體的健康有好處呢;不僅是酸奶,就連面包,在加工的時候,也需要菌;在大自然里,菌兒還能清除掉動植物的尸體;人的腸道,如果沒有足夠的細菌,還可能會導致人體新陳代謝過慢,或者,讓人變得過于瘦弱。所以說,細菌沒有那么的可惡,在生活當中,有些時候,人們還離不開細菌呢。然而,細菌也有分好和壞,并不是所有細菌都是一樣的。
對人來說,有害的細菌要更多一些,它們會形成病毒,滯留在人體上,從而發展成各種各樣的病。人的死亡,有一些是細菌導致的。有益的細菌也不會少,它們給人的生活上帶來許多方便,算是“一功抵一罪”。
我敬佩故事中的菌兒,它頑強不屈的精神,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有的。
讀了這本書后,我覺得,對事物的認知,不能僅僅是單方面的,要從兩個方面去考慮,去了解。這樣,才能夠完善自己對事情的看法和理解。
《菌兒自傳》讀后感 3
早就聽哥哥說《菌兒自傳》十分好看,既有趣,又能豐富科學知識。我就迫不及待的把這本書給借來,用了十天,我就把這本書給看完了。
本書作者是高士其,它是我國科普事業的先驅和奠基人。雖然他從二十三歲直到八十三歲離開人世時,都坐在輪椅上。可絲毫沒有影響他的智慧,而這本《菌兒自傳》就是其中的一段佳話。
《菌兒自傳》主要說了細菌從發現到研究等一系列的'故事。它以鮮明,自述的故事。使我們能學到許多東西。例如細菌的不死精神、細菌的衣食住行、細菌的祖宗——生物三元論、人身三流等等。里面的介紹十分豐富。正是因為這樣,這本書才獲得第二屆國家圖書獎,第八屆金鑰匙獎等獎項。
其中,令我感受最深的莫過于人們發現菌兒的故事了:其實在十七世紀,人們就已經發現了菌兒們,但在當時,科學家只當它們是科學的小玩意,沒有認真研究。但到了十九世紀,人們發現了細菌的危險***,并把它們關到了玻璃小塔里來研究。可細菌是大自然的清道夫,必需要給它東西吃。所以 ,聰明的科學家決定讓它在冰箱里冬眠。不久,科學家便拿菌兒們做起了實驗:燒它以烈火、洗它以辣酒、浸它以強酸、毒它以碘汁、灌它以色湯,讓我們透徹的了解了細菌的結構。
讀完這本書后,我知道了細菌的范圍十分廣泛,例如《大力宣傳戒煙》這一章,我還了解到每年至少有一百萬人死于吸煙,而香煙中的有害物質里,攜帶有病菌,會讓你雪上加霜。而且即使加了過濾嘴,其實也沒有太多用。這在以前我都不知道。所以我馬上就讓爸爸戒煙。并把這個知識告訴爸爸叫他戒煙。爸爸見狀,只好答應我戒煙,看來,這本書還挺有用的。
讀了這本書,讓我對科學省感興趣,以后一有機會,我就會找這類書看。
《菌兒自傳》讀后感 4
說到細菌,大家笫一感覺往往是骯臟,因為我們生病大多與細菌有關,比如感冒、拉肚子、傷囗感染……看過《菌兒自傳》之后,我們會發現細菌其實并沒那么可怕。
原來,細菌是地球上最早的生物之一,還是我們人類離不開的生物。它們有的生活在水果,有的生活在土壤里,在人類和動植物身上也能找到它們的痕跡,而且這些細菌各有各的特點與本領。比如乳酸桿菌、酵母菌、霉菌等,它們為我們做出的貢獻可不小呢。在我們喝的酸牛奶里,吃的可口的`泡菜中都有乳酸菌的種族。
但也有一些細菌會對我們的身體產生危害。比如我們的口腔為細菌創造了舒適的生存環境,也為病菌的滋生提供了條件。稍不注意,口腔疾病、牙周炎等就會擾得人不得安寧。
隨著科學事業的發展,人們正在逐步掌握細菌的種種特性,一旦發現致病菌,就及時采用各種手段消滅它們。
不過,我們還是不能粗心大意,一定要做好個人衛生,提高健康意識,才不至于招惹到它們。讀了這本科普知識,讓我了解了細菌的來龍去脈,受益匪淺!希望我的小伙伴們有空也看看這本介紹細菌的科普″兵書"。
《菌兒自傳》讀后感 5
這幾天,我一直在讀一本很有意思的科普書,叫做《菌兒自傳》,它是一本專門寫給青少年的書,作者是高士其爺爺。他畢業于清華大學,曾經去過美國留學,精通四門外語,曾從師于陶行知。本書是他的代表作。
這本書以菌兒自述的方式寫成,在高士其爺爺的筆下,菌兒們時而在呼吸道里探險,時而在腸腔里開會,時而在空氣中漂泊,時而在水里游蕩。高士其爺爺以生動活潑的描寫形式,妙趣橫生的比喻向我們傳播醫學、科學和公共衛生的知識。雖說這是一本科普書,但高士其爺爺的文筆充滿了詩意。比如說這句:“靜靜的,平平的,明凈如鏡,樹影蹲在那兒,白天為太陽哥拂塵,晚上給月兒姐洗面,沒有船兒去攪它,沒有風而去動它,絕不起波紋。”在每一章的開頭,都會有一首或長或短的詩歌,例如這首:“人類的肚腸,是我的天堂那兒沒有干焦凍餓的恐慌,那兒有吃不盡的食糧。”高士其爺爺把原來讓人覺得惡心、懼怕的菌兒們描述得可愛又生動,讓我們有興致去閱讀。
通過對《菌兒自傳》這本書的深入閱讀,我還懂得了許多知識。比如,平時我們最愛喝的酸奶,我原以為是在牛奶中加入一些酸性液體,可是看了這本書后我得知,它是通過在牛奶中加入菌兒發酵而成,這些菌兒被稱為“益生菌”,特別有利于腸道的消化和身體的健康。這本書雖然寫于四、五十年前,但現在讀來還是一點兒也不過時。好書是經典的、是永恒的!
這是一本神奇的書,作者讓我用如此可愛和有趣的心情來感受原來意識中認為厭惡和可怕的細菌,將我帶入神秘的微生物與細胞的世界。
曾經我以為我能接觸到的菌就是蘑菇和乳酸菌吧,還有那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細菌,總之都是大壞蛋,會讓我們生病,會讓食物腐敗,“菌字,口之上有草,口之內有禾,十足地表現出植物中的植物。這是寄生植物的本色”原來,細菌是植物啊,曾經我以為微生物就應該是動物呢。
“因此,自我的始祖,一直傳到現在,在生物界中,混了這幾千萬年,沒有人知道有我。大的生物,都沒有看見過我,都不知道我的存在”這淺淺的一句帶過,即彰顯了作為生物的細菌有如此頑強的生命力,地球一共經歷了五次生物大滅絕。最近一次發生在距今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在那場曠世浩劫中,約75%--80%的'物種滅絕,長達14000萬年之久的恐龍時代也在此終結,連海洋中的菊石類也一同消失,而菌兒卻如此悠悠閑閑的混了幾千萬年還沒被發現。
“無情的火”這一篇章,用生動幽默的語句,讓我們了解了人類對細菌研究,探索,發現,認識的過程,“水國紀游”“清水和濁水”告訴了我們水是生物生存必不可少的條件,也嘲諷了人類自己惡化水源和環境的現狀,水可以活人,也可以殺人。清水包含細菌,便是包藏禍心的假清水,于人便是假君子,多么有哲理的話。
作者在他23歲時因為研究病菌而導致腦部被病毒入侵,最終導致全身癱瘓,卻以驚人的毅力創作了幾百萬字的科普作品,還用如此生動的語言描寫給他致病的細菌。這本書讓我對微生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有時間的時候,我還要多去做些學習和了解。
《菌兒自傳》讀后感 6
《菌兒自傳》是一本十分有趣的科普童話書。作者是中國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這是一本傳播醫學與公共衛生知識的科普讀物。
在《菌兒自傳》里,主人公菌兒是千千萬萬細菌中的一員,全書以菌兒自述的方式寫成。在作者高士其爺爺筆下,菌兒時而在呼吸道里冒險,時而在腔腸里開會,時而在水國游歷。他把細菌對我們的危害寫得淋漓盡致。菌兒還偷偷告訴我:“人類的肚腸,是它的天堂,在那兒,沒有干焦凍餓的恐慌,那兒只有吃不盡的食糧。”難怪人們常說“想要長壽,腸中常清”啊!
從這本書中,我懂得了很多知識。以前我一直以為螞蟻是最小的生物,但是讀了《菌兒自傳》后,我才知道最小的生物是細菌。就算是幾十萬個細菌掛在蒼蠅身上,蒼蠅也不覺得重。菌兒還對我說:“我那酵兒,小山芋似的身子,直徑不到5微米,體重只有0.00000981毫克。然而算起來他還是我族里的胖子。”高士其爺爺這種生動有趣的寫法,讓我在不知不覺中就懂得了很多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知道了在我的肉眼看不到的世界里,還有這么多有意思的生命存在,細菌家族里也有他們的喜怒哀樂、榮盛興衰。
讀完了這本書,我也感受到了高士其爺爺對祖國的熱愛,我對他非常敬佩。因為高士其爺爺不僅是一位科普作家,更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在他23歲時,因為研究病毒而導致他的腦部被病毒入侵,最終全身癱瘓,他是真正為科學事業獻了身!這個結局真讓我感到傷心,但高士其爺爺卻以驚人的毅力創作了幾百萬字的.科普作品,影響了無數人,影響了很多像我一樣的小學生開始慢慢喜歡上科學。
我想:一個國家要想興盛起來,就在于人們對科學的熱愛,在于人們對科學事業的不懈努力。擁有真才實學的高士其爺爺之所以全身癱瘓了還一直不放棄科普寫作,就是因為他希望科學事業能有更多的人去關心和繼承吧!所以,我們應該好好閱讀科普讀物,努力增長知識,將來回報祖國!希望等我長大以后,社會上的教授們不會被美女擠走,而那些真正的科學家們也能像現在的明星一樣熠熠閃光,擁有高收入
《菌兒自傳》讀后感 7
在寒假中,我讀了《菌兒自傳》這本書。《菌兒自傳》是由中國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寫成的一本科普讀物,是一部權威科學與較高文學品味的經典,是一部傳播醫學科學與公共衛生的知識,思想和精神的科普著作。
在《菌兒自傳》里,主人公菌兒是千千萬萬細菌中的一員,全書以菌兒自述的方式寫成。在作者筆下,菌兒時而在呼吸道里探險,時而在腔腸里開會,時而在水國里游歷,把細菌對人類的危害和預防表現地淋漓盡致,全書以生動活潑的形式和妙趣橫生的比喻來向人們傳播醫學科學與公共衛生的知識思想和精神,無疑是具有承上啟下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的。
有意思的是,菌兒給我介紹“菌兒”名字的由來,它對我說,“我原想取名為微子,可惜中國的古人已經用過了這名字,而且我嫌‘子’字有點大人氣,不如‘兒’字謙卑”“真是‘子’字未免太名貴了,太大模大樣了,不如‘兒’字來得小巧而逼真。”
菌兒在自述中,還不忘為自己平反昭雪,它對我說,并不是所有的“菌眾”都是在跟人類作對,并不是所有的細菌都會帶來疾病,只是‘菌群’中的一群野孩子不聽話,令人類陷入了深沉的苦痛,并敗壞了它菌兒的名聲。事實上,有好多菌兒都是人類的朋友。比如說,人們做酸奶就要用到菌兒中的乳酸桿菌;而做酒和面包也需要菌兒的幫忙。所以,人類的生活離不開菌兒。在荒郊野外,菌兒不聲不響地清除了動植物的尸體,因此贏得了“大自然的清道夫”的美譽。因此,菌兒還有不少的功績,人類不應該把它當做“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菌兒還偷偷地告訴我:“人類的肚腸,是我的天堂,在那兒,沒有干焦凍餓的恐慌,那兒只有吃不盡的食糧。”它強調跟我說,“在平時,我和食道的老板都能相安無事。我吃我的,它消化它的。”
在這本書中,我還懂得了很多知識。在以前,我總是認為那些小蟲子、小甲蟲是最小的生物,但是自從讀了《菌兒自傳》這本書后,我才知道,原來最小的生物是菌兒,就算是幾十萬掛在蒼蠅身上,那蒼蠅也不覺得重。它說道:“我那酵兒,小山芋似的身子,直徑不到5微米(1微米是千分之一毫米),體重只有0.0000098175毫克。然而算起來,他還是我族里的.大胖子。”
菌兒喜歡到水國里去游歷。水,什么水?是雨水,雨水將菌兒帶到了山洪、溪澗、河流、溝壑。水,什么水?是雪水,將化未化的雪水,是菌兒冬眠的好地方。水,什么水?是淺水、是山澤、是池沼,但那兒并不是菌兒的安樂家。水,什么水?是江河的水,水里滿載著菌兒的糧船……
讀完這本書后,我發現,書中處處充滿著作者高士其濃濃的愛國之情,同時也對高士其產生出由然的敬佩之情。高士其不僅是一位科普作家,同時他也是一位科學家。在他23歲時因為研究病菌而導致腦部被病毒入侵,最終導致全身癱瘓,卻以驚人的毅力創作了幾百萬字的科普作品,影響了無數人。他的《菌兒自傳》更是教給了我無數的科學知識,給我帶來了對科普讀物的閱讀興趣,甚至會影響到我的一生。正如冰心奶奶所說:“假如兒童文學作者是兒童精神食糧的烹調者的話,那么高士其就是一位超級廚師。”最后,我想:一個國家要想興盛起來,就在于人們對科學的熱愛程度,在于人們對科學的不懈努力。所以,我們應該好好閱讀科普讀物,努力增長知識!
《菌兒自傳》讀后感 8
說到細菌,大家肯定會想到細菌這種終日與人作對、讓人生病的討厭的小生物。我總是這么認為。寒假里,我看了一本科學童話書,書名是《菌兒自傳》。看完這本書,我發現細菌并不是一無是處。相反,很多細菌和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成為互幫互助的伙伴。太棒了!
《菌兒自傳》是中國著名科學家高士奇所著。文章中,作者自稱“細菌”,以第一人稱的視角向我們介紹了細菌的.神奇世界。細菌一直在土壤中努力工作,將腐爛物質轉化為養分供應植物。它們有的曾經侵入人體呼吸道,也曾“搶”過血液中的紅細胞來“吃”,但很快就與白細胞大打出手,最后被“打”了出來。
它還向我們介紹了細菌的種類,每種細菌都有自己的特點。有些是我們的朋友,例如制作酸奶的乳酸菌。酸奶一吃,一些有毒細菌就不敢久留;面團變成美味的面包。但也有一些對人體有害的細菌,如肺炎支原體。這種致病生物看起來像長尾巴的蝌蚪。一旦進入人體,就會破壞免疫力,引起急性肺炎。
閱讀這本書為我打開了通往微觀世界的大門。我知道細菌無處不在,生活中要注意衛生,勤洗手,防止細菌感染和生病。細菌朋友也讓我明白,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我們人類必須了解它們,讓它們為我們服務。細菌的世界真是神秘莫測,讓我們繼續探索細菌的世界吧!
《菌兒自傳》讀后感 9
《菌兒自傳》這本書是我國著名兒童科普童話作家高士其的經典作品。
我讀了后,對細菌家族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我一直認為細菌屬于動物類,沒想到它竟然是植物類的一員,蘑菇也是菌類。細菌每20分鐘就變做2個,8小時之后就變成16000000個,24小時之后,竟然有500噸的重量了!細菌很喜歡吃血,在天氣轉變的時候,人的身體驟然遇冷,微血管里的'血液突然退卻,正是它行軍的大好時機。細菌雖然對人體有害,但也是大地上的清道夫。它有發酵的本領,有分解蛋白質的技能,又有溶解脂肪的特長。這都要歸功于他的細胞里一件微妙的法寶:酵素。在酒桶里,再腌菜鍋子里都有他的“戰績”。
這本《菌兒自傳》寫的方式十分特殊,整本書都是從“菌兒”的角度敘述的。讀這本書可以增長知識,寫法新穎有趣。一以詩人的情懷和筆墨,生動的向大家展示了奇妙的細菌家族。
《菌兒自傳》讀后感 10
這個星期我讀的是一本科普類的書,叫《菌兒自傳》作者是有名的高土其。這本書分為3類,一類是科學童話:菌兒自傳,二類是科學小品:細菌與人,三類是科學趣談:細胞的不死精神。
細菌與人是密切相關的,何時何地何物都有存在細菌的,其中這本書里就有講一篇比較神秘的就是細菌的祖宗這篇,細菌這生物,不分男女,不別雌雄,就有,也都一律平等,沒有什么輕重,所以科學家不論是在顯微鏡下觀察,或者是在玻璃器里試驗,不知費了多少精神,總不能辨別他們。所以細菌也算是一個迷。
這本書里我覺得最有趣的`就是細菌的形態了,細菌的形態也是一個謎,細菌就像水一樣是無形的,這些細菌都愛成雙結四。集隊合群地,到處游行。球菌中,有的像葡萄串一樣結一倆百個在一起,有的像連成手鐲一樣,一串一串的。名為雙球菌有的整整四個做成一處,名為四聯球菌,有的八個疊成立方體,名為八疊球菌
這本書讓我知道了許多細菌的形態、吃住、衣食讓我知道了科普方面的知識,知道了細菌的好,細菌的壞怎樣細菌是最恐怖的怎樣的細菌是干凈的。
【《菌兒自傳》讀后感】相關文章:
《菌兒自傳》閱讀練習題及答案09-22
《菌兒自傳》讀后感(2篇)06-07
《菌兒自傳》讀后感(3篇)05-30
《菌兒自傳》讀后感(通用9篇)06-28
《菌兒自傳》讀后感(通用6篇)06-28
銅綠菌散文08-31
[我的自傳作文]我的自傳作文09-27
【精選】自傳作文10-13
業務自傳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