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翅鯨背部噴氣的科普知識
科普知識是一種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解釋種種科學現象和理論的知識文字,用以普及科學知識為目的。下面就讓小編帶你去看看大翅鯨背部噴氣的科普知識吧,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從個體識辨到行為觀察,從記錄鳴聲到破解聲頻,從覓食到繁育……追蹤大翅鯨遨游在海洋世界中、探索大翅鯨的生活軌跡,這是幾代科學家的夢想。尤其是進入二十一世紀,伴隨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對大翅鯨的各種行為研究達到了頂峰。
大翅鯨屬于須鯨科動物,只有須板而沒有牙齒。鯨須在須鯨類的口腔內層層相疊,上面長著堅硬的剛毛,能夠過濾海水,留下水中的食物。每側270~400片,個體差異很大,須的顏色一般呈淺灰、黑色或褐色,在前部的黑灰色中通常間有若干白色板。須列長210厘米,鯨須短而堅韌,須板高40厘米,灰黑色,前端為灰白色,須毛較長須鯨粗硬,呈淡黃色,近吻端為白色。成年鯨最大須板間隔15毫米,基部須板厚4.3毫米,須毛直徑0.47~0.82毫米。
大翅鯨的噴氣是從頭部背上的呼吸孔噴出的,其行為一般認為有三個意義:一是起呼吸作用;二是向同伴傳遞信息;三是制作誘捕魚的氣泡網。
大翅鯨噴起的霧柱頂端散開如球形,霧柱可達高4—5米。通常連續呼吸5—7次,每一次間隔6—7秒。大潛水時間4—6分鐘,有時可長達15—20分鐘。第一次呼吸時力量和動作較強較大,上升到水的表層,露出頭頂部、呼吸孔、同時露出吻端、帶有背鰭的背前部,然后是后部和尾柄的尾部。最后一次呼氣噴出的霧柱最小,隨后行大潛水。它可以有意識地控制每一次呼吸,是主動呼吸者,每呼吸一次,就能將肺里80%的`渾濁空氣替換成新鮮空氣,而人類屬于無意識的呼吸,是被動呼吸者,只能替換掉25%。由于大翅鯨對二氧化碳具有高度的耐受性,因而,可以長時間潛游。它利用吸入空氣中的氧氣之效率約是一般陸生哺乳類的二至三倍。
大翅鯨的成熟年齡與體長生長有關,雄鯨在約11.5米左右達到成熟,雌鯨則是在約12米左右達到成熟。婚配產仔一般在10歲以后。大翅鯨的平均壽命60—70歲,一生大約可產20—22仔。
大翅鯨雌雄之間及母仔間具有強烈愛護和依戀之情。通常兩頭鯨中的一頭受傷會發出響聲,另一頭很快地返回,與傷鯨并排游泳,力求解救被擊傷的鯨。
大翅鯨的大腦溝回與人的腦相似,是智力發達的海洋哺乳動物。其生育仔鯨通常尾部先出來。群中有過生育經驗的母鯨主動前來“助產”,先是幫助仔鯨從母體中向外分離,再將之頂向海面,好讓仔鯨呼吸第一口空氣。這樣的行為與陸生靈長類的白頭葉猴很是相似,從另側面折射出大翅鯨社群行為的高智化。
雌性大翅鯨每兩年生育一次,每胎一仔。一只懷孕的雌性大翅鯨航行數千公里,到營養豐富的溫帶或極地覓食場,通過密集進食幾個月來獲得足夠的力量和體重,然后返回繁殖區進行生產和哺乳幼鯨。懷孕的雌鯨通常比雄性或未懷孕的先到達繁殖海域。經歷戀愛、繁殖的過程,再經11—12個月的妊娠期,它回到繁殖場生下幼鯨。初生仔鯨體長4.10—4.80米,體重約1.5—2.1噸。雌鯨和幼鯨通常留在淺水庇護所中并在這里哺乳。新生幼鯨仿佛是一只快樂好動的小海豚。它在母親身邊四竄,經常用兩鰭觸摸母鯨,有時好像是附在母鯨身上。母親需要操心許多,不僅要喂奶,要教會孩子生存的技巧,還得警惕地用龐大的身軀保護它的好奇寶寶。令人嘆服的是母鯨為幼鯨的成長提供一切營養,而自己卻根本沒有吃東西,幾個月以后才開始尋找食物補充能量。
【大翅鯨背部噴氣的科普知識】相關文章:
云南大葉種茶的科普知識06-23
傷痕折翅幻化的美麗01-12
《鯨》的課件設計05-02
折翅天使的天堂_1000字01-21
斷翅的蝴蝶作文3篇12-19
《鯨》課件設計05-03
課文《鯨》的片斷賞析12-29
斷翅的鳥兒也要飛勵志散文06-23
回首讀席慕容的《蝶翅》有感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