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出塞的歷史意義是什么
昭君出塞的故事,從西漢到元初,經歷了一個演變過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昭君出塞的歷史意義是什么,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昭君出塞的歷史意義是什么?
昭君出塞給匈奴帶來和平、安寧和興旺。后來呼韓邪單于在西漢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昭君出塞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故事。后來也有根據這個故事創作的詩歌、琵琶曲、戲劇、電視劇等藝術作品。
昭君出塞的歷史故事
西漢到了漢宣帝當皇帝的時候,國力強盛。那時北方的匈奴經過漢武和昭宣時代的輪番打擊內部開始分裂相互爭斗,結果越來越衰落,最后分裂為五個單于勢力。其中有一個單于,名叫呼韓邪,稱藩歸附漢朝并親來長安朝覲漢宣帝。漢宣帝死后,元帝即位,呼韓邪于公元前33年再次入朝,自請為婿。元帝同意了,決定挑選一個宮女賜給呼韓邪。
單于得到了這樣年輕美麗的妻子,又高興又激動。臨回匈奴前,王昭君向漢元帝告別的時候,漢元帝看到她又美麗又端莊,可愛極了,很想將她留下,但天子又難于失信。據說元帝回宮后,越想越懊惱,自己后宮有這樣的美女,怎么會沒發現呢?他叫人從宮女的.畫像中再拿出昭君的像來看,才知道畫像上的昭君遠不如本人可愛。為什么會畫成這樣呢?原來宮女進宮時,一般都不是由皇帝直接挑選,而是由畫工畫了像,送給皇帝看,來決定是否入選。當時的畫工毛延壽給宮女畫像,宮女們要送給他禮物,這樣他就會把人畫得很美。王昭君對這種貪污勒索的行為不滿意,不愿送禮物,所以毛延壽就沒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實地畫出來。為此,元帝極為惱怒,懲辦了毛延壽。王昭君在漢朝和匈奴官員的護送下,騎著馬,離開了長安。她冒著塞外刺骨的寒風,千里迢迢地來到匈奴地域,做了呼韓邪單于的妻子。
昭君慢慢地習慣了匈奴的生活,和匈奴人相處得很好,并把中原的文化傳給匈奴。昭君死后葬在大青山,匈奴人民為她修了墳墓,并奉為神仙。昭君墓即青冢。
后為避司馬昭之諱,昭君改稱王明君。
王昭君簡介
王昭君(約公元前52-公元前19年),名嬙,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漢南郡秭歸(今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人,與貂蟬、西施、楊玉環并稱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晉朝時為避司馬昭諱,又稱為"明妃",王明君。
【昭君出塞的歷史意義是什么】相關文章:
出塞 教案11-29
《出塞》王之渙03-18
賞析王昌齡的《出塞》12-25
出塞王之渙的詩意10-23
王之渙的詩出塞10-06
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作文04-23
劉長卿 王昭君10-08
王之渙的出塞的詩意12-15
昭君的選擇_1000字02-11
昭君的選擇_700字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