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足球的科普知識
現(xiàn)代足球的前身起源于中國古代山東淄州的球類游戲“蹴鞠”,后經阿拉伯人由中國傳至歐洲,逐漸演變發(fā)展為現(xiàn)代足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足球的科普知識,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球場
1.場地面積:比賽場地應為長方形,其長度不得多于120米或少于90米,寬度不得多于90米或少于45米(國際比賽的場地長度不得多于110米或少于100米,寬度不得多于75米或少于64米)。在任何情況下,長度必須超過寬度。
2.畫線:比賽場地應按照平面圖畫出清晰的線條,線寬不得超過12厘米,不得做成“V”形凹槽。較長的兩條線叫邊線,較短的叫端線。場地中間畫一條橫穿球場的線,叫中線。場地中央應當做一個明顯的標記,并以此點為圓心,以9.15米為半徑,畫一個圓圈叫中圈。場地每個角上應各豎一面不低于1.50米高的平頂旗桿,上系小旗一面;相似的旗和旗桿可以各豎一面在場地兩側正對中線的邊線外至少1米處。
3.球門區(qū):在比賽場地兩端距球門柱內側5.50米處的球門線上,向場內各畫一條長5.50米與球門線垂直的線,一端與球門線相接,另一端畫一條連接線與球門線平行,這三條線與球門線范圍內的地區(qū)叫球門區(qū)。
4.罰球區(qū):在比賽場地兩端距球門柱內側16.50米處的球門線上,這三條線與球門線范圍內的地區(qū)叫罰球區(qū),在兩球門線中點垂直向場內量11米處各做一個清晰的標記,叫罰球點。以罰球點為圓心,以9.15米為半徑,在罰球區(qū)外畫一段弧線,叫罰球弧。
5.角球區(qū):以邊線和球門線交叉點為圓心,以1米為半徑,向場內各畫一段四分之一的圓弧,這個弧內地區(qū)叫角球區(qū)。
6.球門:球門應設在每條球門線的中央,由兩根相距7.32米、與兩面角旗點相等距離、直立門柱與一根下沿離地面2.44米的水平橫木連接組成,為確保安全,無論是固定球門或可移動球門都必須穩(wěn)定地固定在場地上。門柱及橫木的寬度與厚度,均應對稱相等,不得超過12厘米。球網附加在球門后面的門柱及橫木和地上。球網應適當撐起,使守門員有充分活動的空間。
球員
我們都知道,上場比賽的兩個隊每隊隊員人數不得超過11人。但是經常聽到別人說球員位置,很多人都不知道這些位置是干嘛的,咱們再來看看足球場上的這些位置!
中鋒,又稱CF,是前鋒的一種,是全隊進攻的尖刀和主要得分手。活動范圍主要在前場對方禁區(qū)附近,是足球場上最靠近對方球門的人。進球是中鋒最主要職責,他們不需要有太好的突破和傳球能力,大局觀差點也無所謂,但門前的嗅覺一定要靈敏,對射門的感覺一定要好,要時時刻刻想著進球,這就是傳統(tǒng)中鋒。當前,諸如伊布等非傳統(tǒng)中鋒的勢力也逐漸強大起來,突破能力很強,而且不乏組織助攻能力已經成為當代中鋒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雙前鋒:又名影子前鋒,位置在中鋒之后。在進攻當中,緊跟在前鋒身后或一側做無球跑動,一旦前鋒被鏟或被成功阻擋,他應該有保護球的動作,或把球分到無人位置,這時候,影子前鋒就會立刻拿球突破,創(chuàng)造得分機會。影子前鋒的主要職責是為中鋒創(chuàng)造機會,并且自己帶球突破得分。對于這個位置的球員要求相對較高,往往有很好的腳下技術,很好的盤帶水平和較好的傳球能力和射門技術,要十分全面。
邊鋒:也是前鋒的一種,主要活動區(qū)域在前場的兩個邊路。邊鋒不僅需承擔起邊路進攻的職責,而且通過交插換位要完成多種戰(zhàn)術任務。邊鋒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速度,只有極快的速度才能幫助邊鋒在兩翼輕松地突破。當然,一定的傳中能力也是邊鋒的看家本領。
前腰,是中場位置的一種,也稱為“突前前衛(wèi)”,標準站位于前鋒身后,負責為前鋒輸送進攻的炮彈,組織二次進攻。前腰的人選需要有良好的控球技術、開闊的視野和極佳的大局觀,故很多前腰球員身披10號球衣,為全隊的中場核心甚至于靈魂人物。因此,前腰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傳球能力,即組織能力。一個好的前腰,應該在場上帶動全隊,組織球隊大部分的進攻,這就是他們的職責。不過現(xiàn)階段,由于戰(zhàn)術體系改變,古典型前腰逐漸被進攻性更強的前衛(wèi)所替代。
前衛(wèi):前衛(wèi)位于中場,球隊進攻時前衛(wèi)是球隊銜接后防組織進攻的基礎,同時也是控制比賽節(jié)奏的核心,把握時機向前鋒輸送機會,協(xié)助前鋒進攻;球隊防守時,進行中場攔截,協(xié)助球隊防守。因此,前衛(wèi)在球隊中起著攻防轉換的作用,是一支球隊的核心位置。由于這個位置的特殊性,前衛(wèi)球員也大多是一支球隊的靈魂人物。前衛(wèi)球員必須要有一腳精準的直傳或長傳球,還要有較強的阻截能力。遠射通常是前衛(wèi)最好的得分手段。
邊前衛(wèi):邊前衛(wèi)分為防守型和助攻型,因為一般陣形里一邊只設一個邊前衛(wèi),所以盡量把兩個職責合二為一,也就是攻防兼?zhèn)洹W笥覂蓚邊前衛(wèi)站在中場兩側,與邊鋒一樣,對球員的要求也包括靈活快速,善于盤帶。而場上責任也有突破、助攻等。除此之外,邊前衛(wèi)還要具備一定的防守能力,在中場的邊路地帶要有一定的阻截能力,將對方的進攻遏制在搖籃中。因此,邊前衛(wèi)要具備比較全面的能力。
后腰,又稱“防守型中場”,是指比較靠后的中前衛(wèi),位于中后衛(wèi)前面,主要任務是協(xié)助球隊防守,和前衛(wèi)一樣,他也是球隊陣型攻防轉換的關鍵位置,更是后衛(wèi)線前的最后一道防線。后腰的身體一定要強壯,才能很好的阻截對方的進攻,遠射也是后腰的一大絕技,相比起前衛(wèi),后腰的遠射更看重的是射門力量。很多時候,后腰在無法阻截時,為了遏制對方的進攻,犯規(guī)是家常便飯,黃牌也是經常收到。
邊后衛(wèi):邊后衛(wèi)是后衛(wèi)的一種。邊后衛(wèi)講究攻守平衡,一個好的邊后衛(wèi)既能及時阻止對方邊鋒的突破,又能及時助攻制造機會,所以邊后衛(wèi)也需要很好的體力,能及時插上,也能及時回來防守。而且,邊后衛(wèi)還要有一定的速度,助攻時能突破對方的防線,防守時能避免邊鋒用速度硬吃。因此,對于邊后衛(wèi)的要求也非常全面,必須要攻守平衡,而且對于其攻守能力的要求更高。邊后衛(wèi)并非一個很容易勝任的職業(yè)。
中后衛(wèi):中后衛(wèi)是門將前面的最后一道防線。防守幾乎是中后衛(wèi)的全部職責。一名優(yōu)秀的中后衛(wèi)最重要的就是位置感。中后衛(wèi)必須時時刻刻提高警惕,想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守門員想要的是中后衛(wèi)站在你的面前,而不是隨隨便便就跑到邊路去了。因為對于中后衛(wèi)來說,一個失誤就是致命的,很可能就給對方造成了進球。對于中后衛(wèi)來說,經驗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而在當今足壇,像盧西奧這樣的進攻型后衛(wèi)也屢見不鮮。
清道夫:指在足球比賽中承擔特定防守任務的后衛(wèi)。分為進攻型和防守型。進攻型清道夫也叫做自由人,“凱撒大帝”貝肯鮑爾是自由人的開山鼻祖,他以獨到的大局觀、細膩的腳下技術和優(yōu)雅的球風,為自由人做了最好的詮釋。自由人活動范圍很大,既可以在后場頂死對方前鋒,還可以屢屢前插,為己方前鋒送上精彩的助攻。而防守型清道夫也叫做拖后中衛(wèi),門將前的最后一道防線,坐鎮(zhèn)后防,哪里有危險就上去補位,巴雷西就是這一位置的代表。
門將:門將是己方球門前的最后一道防線,也是在所有球員中唯一一個可以用手觸球的球員。人們都知道一個優(yōu)秀的守門員抵得上半只球隊,門將往往可以左右一支球隊的命運。門將出色的發(fā)揮往往能拯救整只球隊,而如果一旦門將發(fā)揮失常,球隊往往難逃厄運。
戰(zhàn)術
小聲經常聽到同學在討論反越位戰(zhàn)術,但是自己并不知道啥意思,為此,小聲特意查了查足球戰(zhàn)術。
弧線球,指使球呈弧線運行的踢球技術。足球在運行中,由于強烈旋轉,使兩側的空氣產生壓強差而形成。由于球呈弧線形運行,故俗稱“香蕉球”。踢弧線球時,腳擊球的部位應偏離球的重心。常用于繞過位于傳球路線中間的防守隊員,或射門中迷惑守門員,使之產生錯誤判斷。罰直接任意球時,用弧線球射門已是得分的一種重要方法。
魚躍撲球,守門員的一種難度較高的撲球技術。以與球同側的一腳用力蹬地,異側腿屈膝提擺,使身體躍出騰空撲球。因是騰身側面躍出,增大了控制的范圍,故能撲出用其他動作難以撲到的球。
全攻全守,荷蘭足球的代表,一個隊除守門員之外的10名隊員都在進攻和防守的職責,稱為“全攻全守”。根據比賽中攻與守的需要,每個隊員都可到任何一個位置上發(fā)揮這一位置隊員的作用。這一戰(zhàn)術打破了陣式對隊員的束縛,能充分調動和發(fā)揮隊員的積極性和才能。同時,對隊員在身體素質、技術、戰(zhàn)術和意志品質、戰(zhàn)斗作風諸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74年第10屆世界足球錦標賽中,米歇爾斯帶領的荷蘭隊使用這種打法,拿到了亞軍的位置,被譽為國際足球史上的第三次變革。
下底傳中,指邊線進攻中,通過個人帶球突破,或集體配合把球推到對方底線附近,然后長傳至對方球門前的戰(zhàn)術方法。攻方在快速推進中,常乘對方防線陣腳未穩(wěn)時,采用此法中間包抄以射門得分。
外圍傳中,也稱“45°角傳中”,足球運動進攻戰(zhàn)術之一。當攻方有球隊員在邊線附近與對方球門約成45°角的地區(qū)時,用過頂長傳把球傳向處于對方罰球區(qū)附近的同伴,供同伴用頭頂球連續(xù)進攻,稱為“外圍傳中”。尤其在守方隊員已及時退回,且密集在球門前30—40米的地區(qū),通向對方球門的路已被封住,或攻方有身材高大、爭頂球能力強的前鋒隊員時,動用這種打法可取得較好的效果。
交叉換位,比賽中進攻隊員為了擺脫對方的防守,在跑動中左右換位的戰(zhàn)術配合方法。最常見的有:左側的隊員疾跑至右側的隊員前接球,右側隊員傳球后,交叉跑到左側位置。這一戰(zhàn)術配合改變了隊員只在本位置范圍內活動的踢法,使之戰(zhàn)術更變化多端。
長傳突破,運用遠距離傳球突破對方防線的戰(zhàn)術方法。當代足球比賽中,多用于快速反擊時。防守隊員在本方球門前搶截得球,利用對方壓上進攻后不及回防的時機,長傳給突前的同伴,以突破對方的防線。
插上進攻,指位于第二、第三線的前衛(wèi)、后衛(wèi)隊員,插入第一線參加進攻的戰(zhàn)術方法。因有縱深距離,故容易擺脫對方的防守,且第二、第三線隊員的插上具有較大的隱蔽和突然性。因此,更具威脅性。后衛(wèi)插入前鋒線直接參加進攻是全攻全守戰(zhàn)術的一個重要標志。
補位,比賽中集體防守的一種配合方法。指防守中本隊一個隊員被對手突破時,另一隊員前去封堵。兩人補位是集體防守配合的基礎。防守隊員相互間保持適當的距離和角度,是進行及時補位的前提。過去主要指后衛(wèi)線隊員防守時的配合。當代足球采用全攻全守戰(zhàn)術,補位的內容也有了相應的發(fā)展。擔任鋒與衛(wèi)的隊員之間在一次進攻中相互位置交換,也成為補位的重要內容之一,從而對補位隊員的技術戰(zhàn)術意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密集防守,球門前的30米區(qū)域常被稱為“危險地帶”。比賽中,雙方為了穩(wěn)固防守,往往組織相當多的人把守這一區(qū)域,形成密集狀態(tài),以加強保護,減少空隙,阻住對方的突破,稱為密集防守戰(zhàn)術。
造越位,根據規(guī)則:進攻隊員在傳球時,接球隊員如與對方端線之間防守隊員不足2人時則為越位。防守隊員利用這一規(guī)定,在對方傳球之前的極短的時間內,突然向前一跑,造成對方接球隊員與本方端線之間有一個防守隊員的局面,使對方越位犯規(guī)。
反越位戰(zhàn)術,針對對方“造越位”戰(zhàn)術而采取的一種進攻戰(zhàn)術。當進攻隊員覺察到防守者用制造越位的戰(zhàn)術破壞本方的進攻時,及時改變傳球方向,讓在后面的隊員插上接球或自己直接帶球快速推進射門,從而使對方退防不及。
籬笆戰(zhàn)術,也稱人墻戰(zhàn)術。在自己門前危險區(qū)域內,當對方罰任意球時,幾個防守隊員并排成“人籬笆”,以幫助守門員封住對方射門的部分角度。
撞墻式二過一,比賽中進攻時的一種過人戰(zhàn)術,即形成兩人過一人局面時,二人一傳一切,接球再傳者一次出球,使傳球者傳來的球像撞在墻上一樣,從而加快過人速度。
足球的起源
現(xiàn)代足球的前身起源于中國古代山東淄州(今淄博市)的球類游戲“蹴鞠”,后經阿拉伯人由中國傳至歐洲,逐漸演變發(fā)展為現(xiàn)代足球。
現(xiàn)代足球始于英國。
2005年,在國際足聯(lián)成立百年慶典的閉幕式中,中國山東臨淄被正式宣布為世界足球起源地。
古代足球
足球項目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中國古代的球類游戲蹴鞠,蹴鞠最初的名字叫做"蹋鞠",蹴鞠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而蹴鞠則被稱為中國古代的足球。西漢時期,文學家劉向、劉歆父子曾先后在個人著作《別錄》《七略》中記述道:"蹴鞠者,傳言黃帝所作。"到了唐宋時期,蹴鞠活動已十分盛行,成為宮廷之中的高雅活動。這一球類游戲之后經阿拉伯人由中國傳入歐洲。
現(xiàn)代足球日
1863年10月26日
1863年10月26日,幾名足球愛好者在英國倫敦女王大街的弗雷馬森酒店聚會,討論并成立了英格蘭足球總會,這是世界足球歷史上成立的第一所足球協(xié)會,它的成立標志著現(xiàn)代足球的誕生。
【足球的科普知識】相關文章:
洪水的科普知識04-25
海豚的科普知識07-25
靜電的科普知識10-19
眼睛的科普知識10-11
防盜科普知識08-09
北瓜的科普知識07-10
守株待兔的科普知識11-14
科普知識作文04-16
科普知識征文06-08
血液的科普知識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