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錢幣基礎(chǔ)科普
科普知識是一種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解釋種種科學現(xiàn)象和理論的知識文字。用以普及科學知識為目的。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中國古代錢幣基礎(chǔ)科普,希望有所幫助!
錢幣收藏作為古玩收藏界來說,是最基礎(chǔ)最接地氣的,同樣,也是受眾最少的,因為古代貨幣發(fā)行量的原因,錢幣大多數(shù)量眾多,價值不高,無法比肩動輒上億的瓷器家具,但卻是大眾收藏愛好者基礎(chǔ)學習的起點。
中國的錢幣收藏從清代乾隆時期正式開始興盛研究收藏,歷盡多次坎坷,在民國又掀起一股浪潮。然而中國本土的錢幣收藏與研究歷盡坎坷,依舊未能發(fā)展成比較完整的體系,在建國后曾有一段時期,國外錢幣收藏,尤其是日本收藏界藏到訪中國進行探尋,通過結(jié)合日本錢幣界的積累與完善,終于出現(xiàn)了一大批相當專業(yè)的錢幣研究書籍。如今國內(nèi)的許多錢幣研究書籍至今仍沿用日本錢譜中的一些專業(yè)名稱的譯版,值得大家深思。
古錢幣常用術(shù)語介紹:
外廓:也稱外輪或邊緣,是古錢幣周邊凸起的邊緣。
內(nèi)廓:古錢幣穿孔凸起的邊緣。
穿孔:也稱貫,古錢幣中央的通孔。
方穿:穿孔的形狀為方形。
圓穿:穿孔的.形狀為圓形。
廣穿:穿孔比一般的要大得多。
錢幕:內(nèi)廓與外廓之間的部分。
包漿:古錢幣表面的一層極薄的氧化物。
生坑:指新近出土的古錢幣上的銹色,或出土時間雖長但銹色未遭破壞的。
合面:將兩種錢幣的面范合在一起鑄出的兩面都有文字的錢。
合背:將兩種不同錢幣的背范合在一起鑄出的兩面都是背文或都是素背的錢。
流銅:鑄造時流出范外的銅滴。
鎏金:非貴重金屬錢幣鑄成后在表面鎏一層金。
錯金:古錢幣上的陰文文字或圖案,用金填補過。
傳世古:古錢幣未經(jīng)入土,歷代流傳下來,古錢表面上有一層黑褐色的包漿,
這種氧化物極其顏色稱為傳世古。
熟坑:指歷代流傳下來的古錢幣上的銹色。
入骨銹:古錢幣上的銹深深滲入錢體內(nèi)部,堅硬難脫,稱為入骨銹。
錯范:范即模型,面、背范攏不準造成古錢幣文字易位或穿孔變形。
異范:錯用兩種不同錢幣的面、背范鑄造出來的錯錢。
對讀:古錢幣上的文字按上下左右讀。
旋讀:古錢幣上的文字從上到下順時針或轉(zhuǎn)讀。
母錢:鑄造錢幣時所用的錢模,按照加式方法不同可分為雕母或鑄母。
雕母:由技藝高超的工匠雕刻而成,只要目的是用于評審和翻鑄鑄母。
鑄母:是用雕母翻鑄的母錢。
鐵母:指鑄鐵錢用的銅質(zhì)母錢。
鐵范銅:用鐵錢范鑄出的文字、形制都和鐵錢相同的銅錢.
傳形:上下或左右的文字易位。
復(fù)式:古錢幣面上的文字重復(fù),多出現(xiàn)在兩個字的古錢中。
隱起文:文字凸起處高低不一,筆劃有粗有細。
對錢:同一種古錢的面文采用兩種書體,其字結(jié)構(gòu)、筆劃、肥瘦、方穿、厚薄、重量及銅色都較一致或相似,稱為對錢。
【中國古代錢幣基礎(chǔ)科普】相關(guān)文章:
科普作文600字04-12
氣象科普小知識03-17
科普知識作文09-03
鴻蒙科普知識06-23
氬氣科普知識03-18
銀杏科普知識06-23
中國古代勵志格言06-15
環(huán)保科普演講稿03-21
守株待兔的科普知識06-23
紅色月亮科普知識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