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冬至六大禁忌
冬至又稱為“冬節”、“賀冬”,即冬至過后冬天算是正式降臨,天氣將會越來越冷,直至春分才開始升溫。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冬至六大禁忌,希望有所幫助!
冬至六大禁忌
1、冬至其實是“鬼節”
北半球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就在冬至,因此古人認為冬至之日“陰極之至,陽氣始生”,因為天色很快就黑,所以在這一天都會特地早點回家,故有“鬼節”之說,很多地區在冬至這天也有祭天祭祖的習俗。
2、紅白湯圓“禁單數”
大多數家庭都會在冬至相聚,同桌吃一碗熱騰騰、甜蜜蜜的湯圓,吃湯圓象征著團圓、添歲,而傳統的紅白小湯圓也有各自的寓意,分別可招姻緣及人緣,不過盛湯圓和吃湯圓時禁單數,這樣才能“出雙入對”。
3、冬至前后“大事勿用”
中國很多地方的傳統禁忌中,結婚要避開“四立四至”,四立分別為“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而四至則為“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古人認為這是不吉的“四絕日”及“四離日”。因為四絕為四季的結束,而四離是四季的開始,正值四季交替、節令相接、陰陽此消彼長之時,萬事萬物會在這個節點出現暫時性的“混沌”現象,所以我們每到這幾個節氣,就會在黃歷上看到四個字:大事勿用。
4、夫妻“交流”切勿太過操勞
古代有套優生守則指出,若夫妻在“身體旺盛”的情況下進行“交流”,不但比較不會傷元氣,生出來的孩子也會比較健康;反之,冬至這天為“陰極之日”,在火苗最弱的時候,應避免太過頻繁、操勞的夫妻“交流”為妙。
5、媳婦不能“回娘家”
在古代,由于婦女的夫家與娘家路途相對遙遠,且交通不發達,婦女一般很少回娘家省親,而回娘家往往都是在合家團圓之日。然而,雖然冬至也是團圓之節,但在古代民間習俗中,已經出嫁的女兒卻不可在這天回娘家,此舉可能會沖煞公婆。不過,根據學者考證,這個做法的愿意是因冬至時節天氣寒冷,媳婦出門恐會吹風受涼,也擔心公婆恐因低溫不適、無人照顧,其實是出自好意才會流傳此說法。
6、冬至“忌出游”
由于冬至為白晝最短的一天,傳說天狗會在該日到人間找化身,所以天黑了也切勿亂走亂逛,盡量不要出遠門。當然,這是迷信說法,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冬至過后白天會慢慢變長,陽氣開始增生,須安息靜養。
古人看來,這些冬至禁忌,觸犯即會招致厄運,對于現代人來說,可能會不屑一顧。但古人的這些禁忌并非無稽之談,毫無科學依據。冬至天寒陰盛,正是身體“閉藏”、“休整”,儲藏能量之時,此日之后因少耗多補,才能安全過冬,健健康康迎新年。
冬至介紹
冬至,又稱日南至、冬節、亞歲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祭祖節日。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冬至習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在中國南方地區,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在中國北方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第22個節氣,斗指子,太陽黃經達270°,于每年公歷12月21-23日交節。冬至是太陽直射點南行的極致,冬至這天太陽光直射南回歸線,太陽光對北半球最為傾斜,太陽高度角最小,是北半球各地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冬至也是太陽直射點北返的轉折點,這天過后它將走“回頭路”,太陽直射點開始從南回歸線(23°26′S)向北移動,北半球(中國位于北半球)白晝會逐日增長。
冬至這天,太陽雖低、白晝雖短,但是在氣象上,冬至的溫度并不是最低。實際上,由于地表尚有“積熱”,冬至之前通常不會很冷,真正的嚴寒在冬至之后。由于中國各地的氣候相差懸殊,這種氣候意義的冬季對于中國多數地區來說,顯然偏遲。時至冬至,標志著即將進入寒冷時節,民間由此開始“數九”計算寒天(民諺:“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
歷史淵源
沿革
中國的星象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廿四節氣最初是依據斗轉星移制定,在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時間,北斗七星會指向不同的方位,即所謂“斗柄指東,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二十四節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它與干支時間以及八卦等是聯系在一起的,有著久遠的歷史源頭。西漢武帝時期,將“二十四節氣”吸收入《太初歷》作為指導北方中原地區農事的歷法補充,采用土圭測日影法在黃河流域測定“二十四節氣”。現行的“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回歸黃道上的位置來定的,即在一個為360度圓周的“黃道”(一年當中太陽在天球上的視路徑)上,以春分點為0度起點,太陽在黃道上每運行15度為一個“節氣”。在傳承發展中,二十四節氣被列入農歷中,成為農歷一個重要部分。
涵義
冬至有“日南至”之稱,是反映太陽光直射運動的節氣。冬至這天太陽南行到極致,太陽光直射南回歸線,自冬至這天起太陽直射點往北回返,冬至是"日行南至,往北復返"的轉折點,此后太陽高度回升、北半球各地白晝逐日增長。冬至標示著太陽新生、太陽往返運動進入新的循環。冬至是一個吉日,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太陽回升,是一個太陽直射點往返循環的開始,應該慶賀。《漢書》:“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
冬至的飲食風俗
1、祭祀
很多地區在冬至這一天有祭天祭祖的習俗,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家家戶戶都把家譜、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廳,安放供桌,擺好香爐、供品等。祭祖的同時,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靈,以祈福來年風調雨順,家和萬事興。
2、吃餃子
古語有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可見冬至吃餃子已經是必不可少的風俗。"醫圣"張仲景曾任長沙太守,辭官回鄉后,看到鄉親面黃肌瘦,饑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因而命其弟子搭臺筑灶,把羊肉和驅寒藥材放在鍋里熬煮,然后撈出來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后,分給來求藥的人吃。人們吃后,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便叫"餃子"。
3、九九消寒
立冬之日開始釀黃酒,是紹興傳統的釀酒風俗。冬季水體清冽、氣溫低,可有效抑制雜菌繁育,又能使酒在低溫長時間發酵過程中形成良好的風味,是釀酒發酵最適合的季節。因此紹興人把從立冬開始到第二年立春這段最適合做黃酒的時間稱為“冬釀”,祈求福祉。
4、冬至之北派餃子
在冬至這一天,北方的小伙伴們吃一頓餃子是必不可少的,吃餃子的習俗由來已久,民間傳說認為餃子起源于東漢時期,醫圣張仲景因看到貧苦大眾因為寒冷而生病挨凍,所以用面皮包上一些驅寒的藥材用來治病(羊肉、胡椒等),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凍瘡。從此,人們在寒冷到來之際吃一頓餃子,寓意吉利,以示辭舊迎新。
5、冬至之南派湯圓
在冬至的這一天,江南一些地區,則比較盛行吃湯圓,取其團圓的意思。每逢冬至清晨,各家各戶磨糯米,并用糖、肉、菜等做餡,包成冬至團,不但自家人吃,也會贈送親友以表祝福之意。民間也有“吃了湯圓大一歲”的說法。
冬至的活動風俗
除了食品,冬至的活動也非常豐富多彩。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冬至活動:
1、賽龍舟:冬至是一個傳統的水上節日,人們會在這一天舉行賽龍舟比賽,寓意著祈求來年平安和豐收。
2、挑燈籠:在南方,人們會在冬至這一天挑燈籠,寓意著祈求明年順順利利,不受黑暗的影響。在北方,人們也會點燭火,以祈求平安和好運。
3、放炮竹:放炮竹是冬至慶祝的一個重要部分,在一些地區,人們會在冬至這一天放煙花和爆竹,希望驅走邪惡、祈求好運。
4、冬至曬太陽:冬至是一年中太陽角度最低的時候,因此一些地區的人們會在這一天曬太陽,以希望迎來一個健康和溫暖的新年。
5、冬至祈福:在一些地區,人們會在冬至這一天進行祈福儀式,祈求來年的好運和豐收。例如在云南,少數民族會舉行冬至祭祖大典,為祖先祈福,祈求家庭和睦、風調雨順。
6、冬至節市:在一些地區,冬至也是節市的時間。人們會在這一天前往集市購買年貨,如糖果、干果、蜜餞等,也有人會購買新衣服、新鞋子等來慶祝這個節日。
7、冬至節目:在一些地區,人們會在冬至這一天表演傳統的歌舞節目,以表達對這個傳統節日的熱愛和祝福。
冬至的儀式風俗
除了食品和活動,冬至還有一些儀式性的慶祝活動。
1、祈福儀式:在一些地區,人們會在冬至這一天進行祈福儀式,祈求來年的好運和豐收。例如在湖南,人們會燃起篝火,祈求新年平安、吉祥。
2、篝火儀式:在一些地區,人們會在冬至這一天點燃篝火,以象征著溫暖和希望。在西藏,人們會在冬至這一天點燃傳統的麻香火,希望來年平安吉祥。
3、唱歌跳舞:在一些地區,人們會在冬至這一天唱歌跳舞,以表達對這個節日的熱愛和祝福。例如在四川,人們會在冬至這一天跳舞慶祝,以迎接新年的到來。
【冬至六大禁忌】相關文章:
簡歷的六大禁忌09-29
寫對聯的六大禁忌03-30
對對聯的六大禁忌01-28
冬至養生與禁忌11-08
冬至掃墓禁忌風俗12-09
冬至民間禁忌十二則11-08
冬至的三大習俗禁忌12-22
冬至上墳的講究和禁忌10-27
暗戀的六大表現12-02
喝湯的六大誤區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