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調查報告(通用23篇)
希望了解某個事件或情況時,我們就需要好好地展開調查,并將探尋到的規律和經驗寫進調查報告。調查報告怎么寫才能避免假大空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庭教育調查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庭教育調查報告 1
一、數據統計
參與調查方面:有67.6%的問卷完成是由母親進行的,父親的參與度不理想。
出席家長會方面:48.6%的家長會是由母親出席的,而父親的出席率還不到15%。
二、原因透析
1、職責不當。父親在家庭教育中不起主導作用,甚至個別父親對孩子不聞不問;
2、優勢浪費。在調查中,發現父親的學歷總體高于孩子母親,但父親卻游離在教育教育之外,造成這種優勢的浪費。
三、市民聲音
受“男主外、女主內”思想的影響,許多居村父親家長將孩子的家庭教育視為家庭的“家務事”,全權交給母親執行。周錚是一家家具廠的木工師傅,盡管自己對技能鉆研與學習的意識很強,但那是為了工作的需要,也從未想過用自己的學習行為來影響孩子。“男人是賺錢的,帶孩子當然就是女人的事。”而胡波更是直言,男人在外面打拼本來就夠辛苦的了,還要帶孩子,那女人們在干嘛?
四、專家評點
順德區機關幼兒園園長陸月崧:因為工作的原因,接觸家長的.機會也多。受“男主外、女主內”思想影響的家長應該在農村較多些,現在很多家庭都只一個子女,父親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也越來越重視了,甚至有些家庭中父親對子女的重視程度高于母親,這讓人感到很欣慰。父親參與家庭教育,一方面對培養孩子興趣、開發孩子智力等方面都比母親有優勢,另一方面父母雙方都參與教育,孩子能從父母雙方上吸取優點,有利于孩子人格的形成和完善。
五、新聞背景
四大舉措助力家庭教育快馬當先事實上,在推進家庭教育工作中,順德區一直都把它當作提高兒童整體素質、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XX年年,順德區被全國婦聯、教育部授予“全國家庭教育先進縣(市、區)”的光榮稱號。
完善制度,確保工作落實,制度的建立是抓好工作的前提。順德區政府把家庭教育工作列入黨委、政府的議事日程當中,在區、鎮(街道)、村(居)三級設立專門機構,投入專項經費確保運作,并于XX年成立區家庭教育研究會。相關數據顯示,五年來,順德區各級開展各類活動2561場,累計參與群眾達30萬人次,家長學校達標率達93%。
拓寬形式,搭建溝通平臺,以活動為切入,這是順德區推進家庭教育工作的突破點。順德區婦聯相關人士介紹,多年來,先后組織舉辦“歡迎家庭?親情無限”、“與孩子一起成長”等系列親子活動。相關部門也通過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講課授經,或組織經驗人士開展交流會,為家長釋疑解惑,深受家長們的歡迎。
家庭教育調查報告 2
【學校基本情況】
xx第三小學,是位于城鄉結合部的一所大型寄宿制小學,學生xx余名,學校現有寄宿學生xx余名。除少數周圍小區的居民子女外,大多數屬于留守兒童、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學生來源復雜,家長素質參差不齊。且大多數家庭有讓學生接受良好教育的美好愿望,希望通過接受高質量的學校教育改變家庭及學生個人的現狀,追求學生更加美好的未來。
【調查的目的意義】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既是搖籃教育,也是終身教育。同時,隨著現代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教育不再是一個孤立的、封閉的社會活動,而是開放的、全方位的、多方合力共同作用的。
為了充分了解我校學生的家庭教育情況,幫助學校指定合理的家校溝通措施,充分了解到家長及學生需求,向家長傳授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協助家長破解家庭教育難題,促進良性互動的家校關系構建,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渭南市首批認定的家庭教育專家仵艷紅老師在學校德育處的配合下,對我校部分的學生的家庭教育狀況進行了抽樣調查。
【調查過程】
一、學生的抽樣選取情況。
2、進城務工人員子女10名;
3、特殊家庭(孤兒、單親、殘疾)子女10名;
4、公寓寄宿生10名;
5、父母在縣城行政事業單位工作的學生10名。
同時,全校220名教師有30名參與了教師問卷的調查,其中包括班主任10名,科任教師10名,保育教師10名。
二、問卷試題設計情況
本次調查設計問卷3份,分別為家長問卷、學生問卷、教師問卷,每份問卷共15道題目,題目類型分別為選擇題5道,判斷題5道,填空題4道,簡答題1道;題目內容涉及學生家庭狀況、家長對子女的期望值、家庭教育方法、學生的心理需求、家長對待教師聯系的態度、教師家校溝通的目的和方法等。
三、調查開展情況
本次調查共發放試卷630份,收回574份,其中有效答卷568份,缺失試卷56份,包括學生試卷23份,家長試卷33份,教師試卷全部收回。缺失試卷主要為長輩代管的學生和部分年齡較大的祖父母及文化程度較低的父母。
從受訪調查的300名家長來看,有效的261份答卷中,對家庭教育存在溺愛型的有64戶,占25%;放任型的107戶,占41%;教育措施乏力型的56戶占22%;封閉型的16戶,占6%;注重方法的18戶,占7%。
從參與調查的300名學生來看,有效的277份答卷中,對家校溝通期望值較高的27人,占10%;期望值一般的169人,占61%;無所謂的36人,占13%;完全拒絕的45人,占16%。在學生對家長教育方法滿意度調查中,非常滿意的16人,占6%;比較滿意的42人,占15%;一般的97人,占35%;認為方法不當的90人,占33%;極度不滿的3人,占1%;無法評價的29人,占10%。
30名參與調查的教師中,答卷全部收回并有效,其中認為家校溝通必要的27人,占90%;認為家長配合不力的18人,占60%;認為能力不足并措施乏力的12人,占40%;認為溝通游刃有余、得心應手的4人,占13%。
【調查結論】
1、大多數家庭有讓學生接受良好教育的美好愿望,希望通過接受高質量的學校教育改變家庭及學生個人的現狀。
2、由于文化及傳統觀念的影響,大部分家長都認為:教育是學校單方面的工作,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屬于并行但互不干擾的'兩條直線,因而影響了學生的成長。
3、部分家長,教育理念陳舊落后,教育孩子方法簡單粗暴,缺乏長期持久的教育目標和方案。
4、個別家長,受到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將錯誤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教授給孩子。
5、大部分教師能夠充分認識到有效的家校溝通的必要性,但相當一部分教師缺乏正確的溝通措施和方法,影響學校育人的效果。
6、相當部分教師思想認識不到位,不能正視自己的不足,把溝通協作失敗的原因完全歸結于家長。
【反饋建議】
1、成立學校“家庭教育及家校配合方法”研究小組,選擇一部分優秀教師,針對本校實際,參與專項課題研究,探索家校溝通合作的有效策略。
2、開展“家庭教育大講堂”活動,遴選部分優秀教師和家長擔任講師,傳授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子方法,幫助家長形成科學育人的觀念和方式。
3、挖掘校本資源,充分發揮學校“心靈驛站”、留守兒童關愛室的作用,協助家長破解家庭教育難題,關愛學生心理健康成長。
4、以學校德育處為龍頭,組建學校及班級家委會并有效展開相關活動,鼓勵家委會成員積極參與學校重大事項的決策,建設幾個家校合作的品牌班級,緩解家校矛盾,促進學校教育工作的和諧穩定發展。
5、聘請校外專家及本校優秀教師,開展教師家校溝通合作專項培訓活動,幫助教師提高思想認識,掌握有效的家校合作溝通辦法。
6、定期舉辦家長會或“家長開放日”活動,促進家長對學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7、發揮優秀學生家長作用,組建“家長志愿者服務隊”,形成育人合力。
家庭教育調查報告 3
一、前言
李家巷鎮中心小學位于長興縣城東南的李家巷鎮,先后被評為湖州市實驗學校、長興縣素質教育實踐基地等多項榮譽稱號。建校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校以素質教育為抓手,大力推進和實施素質教育,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教學質量穩步上升,辦學水平不斷提高,受到社會和家長的普遍贊譽。
我校所處的李家巷鎮是浙北有名的石城、建材之鄉,傳統的建材業比較興旺,鎮域經濟比較發達。多數學生家長在石礦、石粉廠等建材企業工作或在家務農,文化層次相對較低,思想觀念陳舊。多數家長較重視家庭致富和享受,但忽視對子女的教育和引導,多數家庭教育氛圍不濃,教育方式簡單粗暴,與素質教育的理念相違背,不利于在校學生的健康成長。可以看出,我鎮家庭教育狀況良莠不齊,教育質量不理想,令人堪憂。為了有針對性、有效地幫助廣大家長轉變教育理念,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和質量,我校于20xx年12月,承擔了縣教育局關于《構建家庭教育指導網絡實踐研究》課題的子課題——《長興縣礦區小學學生家庭教育調查與策略》的研究,成立了以校級領導為核心的課題組。該課題旨在通過學校教育從封閉走向開放,通過對學生家庭教育的調查與了解,不僅承擔對學生的教育還要承擔對學生家長家庭教育的指導,創建學習型家庭,以期提高礦區學生家庭教育的質量和效益,讓素質教育走進學校、走進家庭和社區,使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茁壯成長。課題研究立足于李家巷鎮(長興縣礦區)實際,在縣教育局課題的組織指導下,扎實做好礦區小學學生家庭的調查和研究工作,逐步實踐和探索,力爭研究有價值、理念有特色,真正達到課題研究的預期目標。
二、調查方法:抽樣調查、問卷方式
調查目的:初步了解我校學生家庭教育的基本狀況,為探索有效的改善家庭教育的策略,推進課題研究工作做好準備。
調查對象:本校一至六年級,隨機抽取一個班級的全部學生作為調查對象,分別是104班、201班、302班、401班、503班、601班,回收問卷368份,有效問卷368份。
調查時間:20xx年3月10日—6月10日。
調查內容:
A、家庭基本狀況調查:父母教育程度、職業特點、業余愛好、家庭經濟狀況等。
B、家庭學習情況:家庭學習環境、對孩子學習的'認識程度。
C、父母的教育方式、方法。
D、家庭教育的效果,初步了解學生家庭教育現狀。
地辦好家長學校,做好家校聯系工作,全面指導家庭教育,使家長逐步轉變教育理念:
①指導家長信任孩子。
②指導家長與鄰為善,建立和睦的家庭。
③指導家長全面看孩子。
④指導家長多開展各種有益的活動,建立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圍,家長做到與孩子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5、著力宣傳和弘揚平凡有為的家庭教育的事跡,有效地克服部分家長教育子女的“極左或極右”的現象,使家長走出家庭教育的弊端和誤區。引導家長認識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只要努力和勤奮,也能成才,做出成績來。
6、針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家長,則要引起他們高度重視家庭教育,切不可順其自然,引導家長在做好工作的同時要兼顧孩子的教育管理,抓住有利的教育時機,否則后悔無窮。盡量減少“代理家長”的出現,嚴格要求子女,言行一致,避免孩子養成不良習慣,“貽害”終身。
家庭教育調查報告 4
一、導言:
1、調查的目的: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環境,父母是孩子天然的老師。親情的紐帶,使家庭教育具有著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不可代替的地位和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幫助孩子走向成功;反之,必然使孩子滑向反面。因此,父母應該盡好教育子女的責任與義務,當好孩子的首任老師。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二者之間不能割裂開來,缺少那一個環節,都會對孩子產生不良的影響。因此,我想通過調查,研究有關家庭教育的一些問題,以便更有針對性指導家庭教育,使我們的下一代健康成長。
2、調查的對象:
此次調查的對象為長江委幼兒園的孩子,共發放情況調查表250份,回收有效問卷227份。調查對象中,離婚、喪偶、再婚及其他家庭占8.8%。被調查的家庭成員中,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有固定工作的約占82.83%,從事個體經營、及工人的約占39.91%。
3、調查的方法:采取問卷調查。
家長問卷形式問答為主,在關于對幼兒園教育有的意見建議方面,采用開放式征詢。
二、調查結果分析:
(一)家庭的一般情況:
1、從家庭的經濟收入來看:
由于我園是委屬機關幼兒園,家長的家庭收入比較穩定。以接受調查的227個核心家庭為例,家庭月每人平均收入在3000元以上者占其總數的45.3%;在10003000元之間的占其總數的75.5%;另外,許多孩子的家庭中還有老人資助。
望子成龍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日后能出人頭地。他們都非常重視其子女的教育,穩定的經濟收入為家長開展家教提供了一定的物質基礎。
2、從家長的學歷及職業來看:
父母親的文化水平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著家庭教育的思想與方法。而父母親的學歷層次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水平的高低狀況。調查表明,我園幼兒父母親的學歷情況是:父母親是博士的約占總數的2.7%;父母親是大本文化以上學歷的約占其總數58.31%;父母親是大專以下文化學歷的約占其總數35.13%。
父母親的職業概況也是家庭環境的`一個基本要素。結果表明,父母親是工人或個體勞動者的比例約占其學生父母親總數的43.27%;其次是一般職員,是其父母親總數的14.6%;而機關干部及企業管理人員占5.4%。這個比例大致同上述父母親的學歷層次一致,說明了父母親的學歷同其職業相對應。
由于家長一般都在本市范圍內上班,不用花費很多上下班的時間,且有95.58%的孩子以單獨居住和同父母居住為主,因此說:家長是有能力、有時間進行家庭教育的。
(二)家庭教育觀念:
從現狀調查中我們發現:
在家長對子女的學業期望上,絕大多數家長表示,管好孩子學習,是家庭教育的第一位職責,至于其他教育則是其次。這些家長認為,只有孩子好好學習,將來考上大學,才能獲得一定的社會地位和利益。
調查中發現,在家庭教育類型中,95.57%的家長認為教育孩子的好方法是表揚鼓勵、耐心說理。在這些家庭中,家長雖然懂得教育子女的方法,但卻有55.75%的家長認為當孩子犯了錯誤的有效方法是打一頓、全家人不理他、罰站、關在家里不許出去等。這說明,有半數多的家長教育孩子的理論水平與實際操作不成正比。
此外,雖有99%的家長重視對孩子的家庭教育,但是他們的表現卻是:每天即使有一段相當長的業余時間,但把它用在孩子身上的很少,或者即使在一起也沒有多加引導,家長平時大部分業余時間都用在了做家務、看電視報刊、參加文體娛樂等活動上,占95%,對孩子采取放任自流的態度。
(三)母親是家庭教育的主要角色:
我們已經知道,絕大多數的家長都十分重視對自己孩子的教育。然而,調查情況表明,在家庭中經常管教孩子的是孩子的媽媽,約占其家庭總數的61.43%,其次才是孩子的爸爸,約占30.97%。這可能與父母親的工作和生活特點以及孩子的年齡有著直接的關系。由于生活的關系,孩子在家里與媽媽的關系較為親密。調查表明,有56.63%的孩子樂意接受母親的教育,有31.85%的孩子樂于接受父親的教育。且,參加家長會或學校要求家長參加的活動,也都是母親是主要參加者。這都說明家庭教育孩子目前主要還是依托于孩子的母親。作為孩子母親的教育方法和思想,更大程度影響了孩子的品質,決定了家庭教育的質量。但是應該清楚的是,在現代社會的家庭教育中,父親的作用是任何人不能代替的,父親對孩子的性別角色、性格的形成、智慧的培養、能力的形成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響。
(四)家庭環境是教育的基礎
在緊張忙碌的節奏中,豐富活躍家庭業余文化生活,是提高家庭現代生活質量的必然要求,也是傳播文明理念的有效途徑。俗話說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說明了環境對人影響的作用不可忽視,這種影響包含了與教育相促進和相矛盾兩方面,對兒童的身心發展有時可能是有利的、積極的,有時可能是不良的、消極的。所以,父母要努力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為孩子健康成長提供的基本保證。
由上面的結果分析表明:現階段的家庭教育中,家長只重視孩子知識技能的獲得而忽視孩子能力的培養,還有一部分家長主動參與教育的意識薄弱,覺得我交了錢,你們是老師,這孩子我管不了,全交給老師了,處于被動的狀態。
由此可見,加強家園聯系,提高認識,增強家長主動參與的意識,贏得家長的配合,對于把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結合起來,提高育人質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結論和建議:
(一)家長要更新教育觀念:
正確的教育觀,是每個家長具有全面而長遠的素質教育意識,特別注意孩子的品德和能力的培養。很多家庭充分認識到品德和能力的培養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然而,一旦當它與孩子的學業發生矛盾時,這個重心又發生了位移。
調查表明,每個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盡快成才,但是這種成才觀念經常帶有一定的片面性。在許多家長看來,人才就是掌握高深學問的專家學者,從而忽視了在各行各業中數以億計的有道德、有一技之長的勞動者。
許多家庭對孩子的智力投資,還是忽視精神軟件方面。一些家長舍得給孩子買鋼琴和電腦,但卻不愿花錢學習教育的方法和思想,以加強對孩子的素質教育。因為,家長必須先懂得教育孩子的基本原理,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質,才能教育好孩子。
如:要學習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目前呈上升趨勢的青少年違法犯罪的原因,許多是家長采取簡單粗暴的教育方法,致使孩子失去對家庭的信任感,流落社會,造成失足。因此,家長應通過學習,參加培訓,了解少年兒童心理發育特點和教育規律,與孩子建立平等、和諧、民主的家庭關系,努力與孩子一起成長。
(二)家長尤其是母親要不斷充電:
周末、假日,街頭經常能看到望子成龍的父母們不辭勞苦地伴送孩子去參加各種輔導班,使孩子們能夠從校園之外多渠道獲取知識,助他們一臂之力。但是,有的家長整天督促孩子,自己卻不讀書不看報;有的家長一邊要求孩子努力學習,不斷進步,自己卻安于現狀,不思進取,沒有想到自己也需要進修、充電。家庭教育是一種生活教育,是寓教育于家庭日常生活之中的。孩子的模仿力、可塑性極強,父母是孩子首先學習的對象。父母生活的態度、思想觀念和文化素質時刻影響著孩子,孩子的言行舉止真實地反映父母教養子女的態度,孩子是父母的鏡子。這是通過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的言傳身教、耳濡目染而實現的。事實上,家長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不僅要在為人處事方面給予潛移默化的影響,在學無止境的漫長道路上照樣有為孩子傳道、授業、解惑的義務,而且這種教育遠比課堂教育來得重要。
家長自身不斷加壓充電是十分必要的。作為家長,學習的過程是再社會化的過程,是自我充實、完善的過程,是溝通、影響、感染孩子的過程。作為孩子,在家長的學習推動下,更加倍于自身的學習。母親對家庭、對子女的影響尤為重要,但作為母親在認識上往往只關注孩子的成長,忽視母親自身的需要和發展,把孩子作為生活的全部或生命的延續,從而造成自身的發展和興趣愛好受到制約,情感體驗遭忽視,視野變狹窄。調查情況表明,在家庭中經常管教孩子的是孩子的母親,且,孩子在家里與母親的關系較為親密,孩子樂意接受母親的教育,因此,母親要不斷學習,充實自己,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
(三)給孩子成長的空間:
著名的教育家蒙特梭利認為兒童存在著余生俱來的內在生命力,這種生命力是積極的,不斷發展的,具有無窮的力量。而教育的任務是激發和促進兒童的內在潛力的發展。兒童不是承認進行灌注的容器,也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泥和臘,教師和父母必須認真研究,觀察兒童,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所以請給孩子自己成長的空間,讓他們自然的發展。
(四)加強家園之間的溝通:
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要揚長補短,整體互補:
1、幼兒園教育要通過家訪、家長聯系本、親子活動等方式充分和家長聯系。
2、針對家教存在的問題,通過家長學校、家長會、家長委員會等方式,集中指導家教方法,促進家長轉變教育觀念;學校舉辦一些親子活動,如:體育節、藝術節中的家長與孩子同臺表演等。
4、家長應是兒童的第一任心理輔導老師,要密切關注孩子心理的任何細微變化,從孩子實際出發,因材施教,因勢利導,教育才真正有利于孩子的成長,否則只會事倍功半。
家庭教育調查報告 5
眾所周知,中國的經濟正日益發展。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教育狀況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仍有一些不盡人意之處,尤其是農村教育問題。
今年暑假在我的家鄉甘肅臨洮,許多小學中學都在補課,我的不少同學也紛紛加入補課大軍,充當假期老師。8月6日在農村的黨家墩小學,我對補課學生以及周邊補習班學生總共100人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
一、調查原因:
對于學生來說,大家都很期待假期,可當假期真正到來時卻又不得不奔波于各個補習班。有的是看見同學都去補課,有的是家長的個人意愿,有的是學校的強制要求,那么學生自愿去補課的有多少人呢?為此我做了一個關于補課的調查。
二、調查結果:
1、你的補課形式是?
A、學校統一70%
B、校外補習班21%
C、家教9%
2、你每年都參加補習嗎?
A、是65%
B、否35%
3、今年暑假補課是自己自愿的嗎?
A、自愿20%
B、學校要求60%
C、家長要求10%
D、看見大家都在補課自己也補10%
4、補課的費用高嗎?
A、高10%
B、能接受90%
5、你的補課時間是多長?
A、2個月0%
B、1個月80%
C、10—20天20%
6、你認為補課有用或者有必要嗎?
A、有93%
B、沒有7%
7、你是否支持“農村教育落后,要補課多花時間才能在和城里學生競爭中獲得機會”?
A、支持52%
B、不支持48%
8、你認為農村就應該“笨鳥先飛”嗎?
A、認為9%
B、不認為91%
9、針對現在的補課熱潮,你有何看法?
A、正常25%
B、也許是現在學生學習壓力大9%
C、或許是競爭激烈63%
D、沒什么必要3%
10、你認為暑期補課盛行的原因是?
A、社會原因17%
B、家庭原因6%
C、綜合原因77%
問卷結果顯示,大部分學生都不是自愿的,而是學校硬性規定的,而且每年如此。當然學校假期都是有償補課,至于費用大多數農村學生都能接受。補課的時間一般都是一個月,也給學生留了半個月的休息放松時間。對于補課的實際操作,學生很大一部分是迷迷糊糊上學,稀里糊涂放學,要么就是老師上面講,學生在下面玩。或者更有甚者,老師和家長稍有疏忽就溜之大吉。
三、調查分析:
通過對上述結果的研究,我們不難發現,學生對暑期補課都很反感。分析原因有以下兩點:
1、學校補課,表面上說是自愿,但實質還是使學生不得不選擇補課。老師一般都對學生說:“暑期補課進度直接與下學期連接,不補課的學生老師不再講解暑期補課內容。”這樣理由很是冠冕堂皇,學生只有老實參加補課。如果我們進一步對學校分析,學校不為了趕教學進度,就不會有假期補課一說。當然老師也就不會有額外的獎勵(從學生的補課費用中扣取),老師是愿意,而學生只有為了自己的未來無條件服從。如果再進一步深層次分析,學校要不是為了圖教學業績,希望在升學考試中(小升初或中考)能多有幾個學生進重點,來提高自己學校的知名度,從而獲得更多的教育財政撥款(要知道農村學校不管是硬件設施還是軟件師資都很缺乏,足夠的財政能解決很多問題),學校也不會如此大張旗鼓的違背教育局的規定假期補課。更進一步分析,就要涉及中國的教育體制。教育部每年巨額的教育資金大部分撥給城市重點中學,忽視農村的師資及基礎建設,農村學校想獲得財政上的補助就不得不提高教學質量。如今中小學補課也不是什么新鮮事,但教育部有規定節假日不能補課,為什么學校還是要補呢?是因為國家沒有真正實施規定,學校當然視之不管。
2、農村家長教育意識不完善,只注重文化成績的學習而忽視了孩子課外興趣的培養。很多農村家長和城市家長一樣,希望孩子有好的成績,這當然無可非議,但是一味的強調“知識改變命運”而不尊重孩子的意愿,孩子去補習班。我認為這樣做抹殺掉了孩子的天賦,只能讓孩子成為學習的機器,孩子感受不到學習的快樂,最后會喪失學習的興趣。補課剝奪了孩子們放松休閑的時間,放假比上學還累,孩子們沒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他們當然會受不了。如果徹底一點對農村家長分析,會出現這種原因主要是家長文化程度低,沒有科學的教育意識。他們通常看問題比較膚淺,其中90%的家長以務農為主,對子女的未來抱有太多的期許,對孩子的學習過于不恰當的關心,從而導致了農村孩子太多的心理壓力。
四、調查建議:
分析結果顯示,目前農村教育現狀還不能達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求,還存在著一些差距,需要進一步加強和改善。為此我提出以下建議:
1、針對教育財政資金問題,建議政府在合理的范圍內,盡可能多的將經費投入到農村學校,使農村的教育硬件設施更加完善,為農村學生提供最基礎的學習環境。
2、針對教育部門的政策實施問題,建議政府和教育部門聯合起來把國家的`假期規定(如節假日不能補課)真正落實到位。
3、針對農村學校師資問題,建議教育部門應盡可能的給長期在農村教學一線的老師更多的優惠政策,如提高老師工資等,政策適當向農村教師傾斜。
4、針對農村教育體制問題,建議教育部門分配更多的年輕優秀師范畢業生去農村學校,傳播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幫村農村老師提升專業化水平,帶動農村教育發展,實現城鄉教育一體化。
5、針對農村學校自身的管理問題,建議學校在假期布置一些社會實踐的活動任務,對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有一些幫助。可依拓展知識面,也可以提前接觸社會,積累一些社會實踐,對學生以后的自我發展會有益處。
6、針對農村家長的教育問題,即建議學校定期開展家長會,一方面告訴家長孩子在校的學習情況,另一方面宣傳一些對孩子的教育方法,提高農村家長整體素質,讓農村孩子們盡早從補課大軍中解放出來,還孩子們一個金色的童年。
五、調查總結:
今年暑假很高興能有機會進行這次調查,在對《農村教育現狀調查》課題中,我通過對家鄉當地一所小學的調查問卷作出了上述報告。本次社會實踐是一次對社會的深入了解,也是對自己的一次歷練,很期待有更多的機會走進社會,充實自我。
家庭教育調查報告 6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對農村未成年人成長發展具有特別重要的作用。本次調查通過深刻分析和客觀評價我鎮農村家庭教育的現狀,并針對當前農村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提出更合理的途徑方法和對策建議,從而將加強農村家庭教育,促進農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長轉化成為xx鎮經濟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培養合格人才的內在推動力。
一、調查實施概況
本次調查對象為全鎮居住的居民,調查方式主要是實地考察、深度訪談、召開座談會、發放問卷等。調查結果:走訪了120名農村婦女,發放問卷120份,回收問卷120份,回收率為100%。被調查的120名農村婦女中,已婚婦女90人,未婚22人,離婚或喪偶的8人。年齡結構,20歲以下的8人,2130歲的22人,3140歲的42人,4150歲以上的48人。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的48人,占40%;初中的66人,占55%;高中(職高、中專、技校)的6人,占5%;大專的0人,;本科以上的0人。
二、農村家庭教育現狀及特點
從調查情況看,xx鎮農村家庭教育現狀主要呈以下特點:
(一)農村家長重視家庭教育程度提高,但仍過分依賴學校教育
實地調查反映,95%的農村女性家長認為家庭教育對兒童成長很重要,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重視兒童的全面發展都給予一致肯定。71%的農村婦女表明愿意不惜一切投入,培養子女成才。問卷調查中顯示,67.61%的農村女性家長重視孩子的學業問題(成績差、聽課困難、學習態度不端正等),重視孩子情緒問題(暴躁易怒、焦慮、抑郁、自卑等)、交際問題(內向冷漠、不善交際、經常與人發生矛盾等)以及行為問題(違反校規等)的比例分別為11.83%、13.80%和6.76%。很多農村家庭父親和母親分頭負責兒童的生活、學習和教育。而且父母共同管理兒童學習教育比例最高達77.55%,說明隨著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加強,以及家庭教育宣傳實踐活動的廣泛開展,為國教子、以德育人為主題與核心的爭做合格家長、培養合格人才的家庭教育觀念被越來越多的農村家庭所認同,多數家庭民主和諧,父母協力、協商共同承擔家庭教育責任。
但實地調查也發現,農村學生家長教育觀念落后,對家庭教育的認識嚴重不足,農村學生家長真正認識到自己對子女教育負有責任,并能較好地擔當起這一責任的農村家庭只占15%。85%的農村家庭認為孩子的教育責任在老師、在學校,與己無關,他們只負責從經濟上、生活上滿足子女的.需要,把教育子女的責任完全推給了學校,孩子出了問題就怪學校和老師,一味感嘆孩子沒遇上好老師,甚至指責學校誤人子弟。有的家長和代理監護人甚至認為:孩子在學校,家長出錢學校管,自己還操什么心?這種教育理念與思想認識,大大增加了學校對這部分學生教育管理的難度。更有一部分父母或代理監護人教育理念差,認為只要吃好喝好就行,兒孫自有兒孫福,認為只要能掙錢,讀書也沒什么用,不讀書照樣可以賺錢,大學生不是還找不到工作嗎?這些觀念勢必影響孩子,產生學習無用的情緒;在矯正學生不良行為習慣中,由于學校單方施教,往往收效甚微。
(二)農村家庭教育方法逐漸更新,但科學家教任重道遠
問卷調查中,52.6%和32.3%的農村女性家長選擇私下贊賞、公開表揚方式鼓勵兒童的進步。孩子做錯事時,61.5%的農村女性家長選擇心平氣和的方式指出孩子的錯誤。與孩子溝通交流上,60.5%和30.4%的被調查者覺得自己與兒女的關系非常好或比較好;64.5%的女性家長表示自己能夠很好或較好地與孩子溝通;47.94%和47.17%女性家長明確自己的孩子經常或偶爾告訴父母他(她)開心或不開心的事情。走訪調查發現,孩子有事瞞著家長時,多數家長采取引導而不是強迫孩子交待的方法。孩子與家長意見相悖,一時難以確定對錯,45%的家長會采取冷處理。孩子有吸煙、喝酒、沉迷網絡游戲和上網聊天等不良行為,部分家長能按照問題的性質采取不同的糾正措施。這說明,廣大農村家庭教育方法逐漸在改善,但調查也反映,農村家庭教育方式傳統簡單,不能適應現今社會的發展:
一是教育方式簡單粗暴。部分農村家長認為棍棒下面出孝子,信奉棍棒教育,覺得孩子是打出來的,父母打孩子天經地義,對孩子動輒打罵、訓斥、體罰等。問卷調查顯示,在教育孩子做錯事情的方式上,有32.41%的被調查者選擇教育方式是責罵或打孩子;3.77%的被調查者采取禁止孩子參加喜歡的活動或拿走孩子喜歡的物品等懲罰方式,甚至有2.76%農村家長認為,小孩子都會犯錯誤,做錯就做錯了,由他去。被調查的家長中,對孩子采取物質獎勵的占8.86%。而且,考試取得名次或完成某件事情,均以物質獎勵;直接用金錢獎賞的家長占2.08%。在與小孩之間的溝通問題上,部分家長認為孩子在父母面前所需要的是服從,根本沒有與孩子溝通的意愿。24.21%的農村女性家長表示溝通的時間很少,6.49%的農村婦女反映自己與孩子雙方雖有溝通的想法,但溝通過程中,總是因無法克制的情緒而中斷與孩子交談;有2.91%的農村婦女直接表態自己不知道如何與孩子溝通,或很難與孩子溝通。農村家長缺乏與孩子的交流,缺少對孩子正確的思想教育,長此以往,孩子容易變得膽小、退縮、冷漠,或以攻擊和敵意對待他人。
二是疏于對孩子的教育管理。實地調查反映,大部分家長整天忙于農活或打工掙錢,沒有更多的精力來教育孩子,更談不上有閑暇時間與孩子一起玩耍、交流、溝通,基本疏于對孩子的教育管理。有些農村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漠不關心,不管不問,甚至有些家長連孩子的確切年齡和所在年級都不知道。有的家長過分縱容子女,對于子女不正確的言行不管不問,放任自流,管教不嚴、一味縱容,認為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就是對孩子的愛,特別是留守兒童代理監護人中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在這方面顯得更為突出。
由此可見,教育方式傳統簡單,缺乏先進家教理念和科學家教知識,放任自流的教育方式仍是我鎮廣大農村家庭教育的主要方式,提高廣大農村家庭科學育兒的家庭教育水平任重道遠。
(三)農村家庭對孩子的支持能力欠缺,家長能力建設亟待加強
一方面,農村家長素質普遍偏低。被調查的農村婦女中,小學及以下的48人,占40%;初中的66人,占55%;高中(職高、中專、技校)的6人,占5%;大專的0人,;本科以上的0人。農村婦女承擔社會、家庭雙重角色,大部分時間被擠占,很少有時間來充實提高自己,有部分小學文化的人漸漸退化到了半文盲的狀態。現在讀書真難,孩子的作業拿回家,我根本看不懂是農村家長普遍存在的現狀。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我鎮廣大農村家長的文化程度普遍較低,家長所受的教育少,文化底蘊差,因而無法對子女進行有效的教育和指導。
另一方面,農村家庭缺乏教育氛圍。目前,由于農村經濟相對滯后,大部分農村家庭條件差,家庭收入只能是解決衣食問題,家長們根本無能力投資家庭教育設施建設,為家庭教育提供更好的條件,因此,雖然廣大農民的住房及經濟條件提高很快,但有書房或書桌的學生并不算很多。同時,農村中健康的文化娛樂活動少,農村女性家長農閑時大多用于聊天,或沉迷搓麻將、打撲克,很少看得見書籍,父母親平時不看書讀報的占絕大多數。
教育孩子是一項艱苦細致的工作。家長的文化素質、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品德素質對孩子影響是綜合的,相互滲透,缺一不可。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許多農村家長認識不到知識和文化對子女成長的意義,沒有意識到自己對子女的教育責任、義務,忽視家庭教育。許多家長缺乏家庭教育知識,無法擔當起家庭教育的責任,還有一些家長采取粗暴的家庭教育方式,甚至在無意識中對孩子進行錯誤的教育和導向,直接影響了農村家庭教育和素質教育的實施。作為家長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根據自己的條件,揚長避短,加強對孩子的家庭教育。
三、解決農村家庭教育的對策建議
(一)社會、家長、學校共同關注農村家庭教育問題
教育主管部門要充分認識到農村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要把農村家庭教育作為重要任務來抓。要認真做好農村家庭教育指導、督查工作,使家庭教育工作管理規范化。
政府應該適當加大對農村家庭教育的投入,設立農村家庭教育基金,應付必要的農村家庭教育支出,確保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的正常運行。政府要盡最大可能挖掘農村教育資源,大力創建有益孩子身心的娛樂活動場所。盡最大努力發揮農村的家庭教育功能,使農村家庭教育工作走上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
家長要想方設法優化家庭教育環境,創設豐富的信息環境來幫助孩子擴大視野,培養其探索的興趣和習慣以及陶冶情操。家長可以利用電視機為孩子選擇合適的節目,指導孩子收看;可以帶孩子到具有教育意義的場所參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動;可以為孩子選購有關書籍,訂閱報刊雜志,并堅持與孩子一起閱讀、欣賞。
(二)辦好家長學校,切實提高家長素質
農村中小學應注重宣傳發動,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學校章程,規劃教學內容,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健全教學管理,采取多種措施,努力辦好家長學校,切實提高農村學生家長整體素質。
學校應充分發揮自己的資源優勢,將提高家長素質當成學校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切忌只重形式不重內容,學校要在調查、摸底的基礎上制定出提高農村學生家長素質的長遠規劃和具體實施方案。要根據家長的實際需要制定培訓計劃,確定培訓內容。定期組織家長來校學習,提高家長素質和教育素養。家長學校的授課形式應靈活多樣,可以采用課堂教學、專題講座、家庭教育論壇等形式。家庭教育論壇內容既包括知識講座也包括家長發言、提問,使家長、教師形式互動,在互動中交流經驗,提高認識。在實際工作中要將提高家長素質和提高家長實施家庭教育能力緊密結合起來,側重培養家長掌握現代家庭教育理念,家庭教育知識和家庭教育方法,最終實現提高農村家庭教育質量的目的。
(三)家長要了解自己的孩子,與孩子建立心連心的溝通。
要教育好孩子,首先必須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長處,并盡可能的積極的引導。尊重孩子的選擇,不要打擊孩子的自信心。避免用專橫的態度對孩子進行體罰,讓孩子去接觸社會生活影響,包括社會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甚至是敵對作用的影響,父母應該指導他們去跟不好的影響進行斗爭,從而增強孩子的抵抗力。另一方面,給孩子的自由空間應該是有限的,不能一味地去溺愛孩子,所謂一切為了孩子、盲目地去愛自己的子女,結果是害了自己的子女。
(四)創設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增加家庭的文化教育氛圍。
家長為孩子提供足夠的學習時間,即使在農忙時,也不要浪費孩子的學習時間。使孩子有一個學習的小天地,每個孩子應該擁有一個書桌。其次,要求家長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業,經常查看孩子的作業。對孩子經常犯的錯誤進行細致的講解。在學習之余,家長還可以訂閱一些有益智力的書,培養孩子對讀書的樂趣,增長孩子的知識面。
家庭教育調查報告 7
一、調查背景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兒童成長的重要保證,我們于XX年3月份對我市農村小學開展了調查訪問。調查組得到了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和配合。這次調查,采取聽匯報、發問卷、召開座談會等形式。調查范圍主要在兩所小學的三、四、五年級部分學生和家長中進行。共發出調查問卷390份,收回有效卷371份。學生和家長對問卷內容進行了逐項填寫,先后三次召開座談會。
二、調查目的
目前,農村中很多家庭已相對地富了起來,家長們也能意識到知識的重要性,但他們只是一味地把孩子送家教班、特長班把教育責任全權委派給老師,自己不注重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有的家長對家庭教育的知識一無所知或一知半解,甚至違背小學生成長的客觀規律,急于求成,拔苗助長。為了提高家長對家庭教育重要意義的認識,同時引起教育部門、教育工作者對家庭教育的高度重視,以便采取各種辦法,協調好校內外各種教育力量,使學生受到全面的教育,健康快樂地成長。
三、調查步驟
這次調查,主要使用問卷調查法、座談法和家訪談話法。對學生專項調查的要點是:你覺得父母對你的哪方面最關心?你覺得爸爸媽媽和自己是平等的嗎?對家長專項調查的要點是:你覺得爸爸媽媽說的話都是對的嗎?你在家里幫爸爸媽媽做家務嗎?......通過回收調查表,研讀家訪、談話紀錄,綜合起來分析,探求共性原因,完成調查報告。
四、調查對象
1、家長的職業:農民占57.5%;干部和工人占38.8%;個體戶占3.7%工人中大部分是在社區企業或從事臨時建筑工,屬農工兼顧,均居住農村。
2、家長文化程度:大專以上占6.3%;中專文化占12.1%;初中占66%;小學文化占15.6%。家長的文化大部分是小學和初中,其中一部分未讀初中。
3、家庭經濟收入:來自農業和農親找工收入較低的占83.8%;收入較好的只占2.5%;經濟困難的占12.5%;特別困難的占1.2%。
4、家庭組成情況:原婚的占91.2%;再婚的占2.5%;單親家庭占6.3%。
5、家庭學習環境:參加問卷調查的家長,平進看書看報的占17.5%;畏導孩子學習的約占23.75%。農村家庭沒有良好的學習氛圍,能給孩子提供單獨的學習場所、有桌椅、燈具、必須的學習用品及圖書資料,并能在平時購買少量的課外書籍等占25%左右。這些并非全是家庭經濟所限,大部分還是家長的認識和觀念問題。
五、調查結果
由本次調查的情況來看,當前農村小學生家庭教育還存在很多誤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溺愛在本次調查中,家長溺愛孩子成為家庭教育的最大誤區,有50%的家長認為愛孩子就是滿足孩子的需要,對孩子有求必應。農村責任田的承包、改革開放政策的落實,農村很多家庭的條件明顯改善,他們有能力為子女提供最好的生活條件,而計劃生育政策的結果又使農村獨生子女劇增,從情感上他們愿意為孩子奉獻一切。現今很大一部分家長在自己成長過程中,都曾承受過物質上的匱乏,他們今天不想再讓自己的子女遭受自己童年的'困境。于是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教育口號率先在每個家庭中得到充分的體現。這些家長實質上并不懂得愛孩子,他們不知道愛孩子不僅僅是奉獻和滿足,更重要的是要教給孩子學習的方法和生存的能力,忽視了父母永遠是教育者這一角色,忽視了他們對孩子應有的教導職責。這種家庭出來的孩子,在課堂上無法理解簡樸和珍惜的含義,無法理解家貧出孝子、執绔出富家的千年古訓。將來走入社會,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面對困難挑戰自我的能力將會受到嚴重挫傷。
家庭教育調查報告 8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是一個人一生中最早、影響最大的教育。它直接塑造一個人的人格、道德、修養、愛好、才能,對孩子的成長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家庭結構的變化,父母越來越重視孩子的學習,學生的家庭教育逐漸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這些孩子的家庭教育狀況直接決定了學校教育的.質量和未來公民的整體素質。對該地區學生家庭教育狀況的調查,將有助于促進家校合作,提高學生教育教學管理水平。
二、區域現狀分析
我們學校位于石嘴山市大武口區石頭井溝口辦事處,遠離市區,服務面積4平方公里,人口9000。當地主要經營果園和農產品,經濟產品相對簡單,所以規劃為防護林帶。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該地區的人口逐漸減少,75%的人口生活在老年人中,一些人租用土地種植糧食和果園。代際教育和單親家庭是這個地區家庭的特點。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對象
本次調查采用問卷和訪談的方式。受訪者主要是初二至初九小學生的家長。共發出100份問卷,收回有效問卷97份。
四、結果和分析
對從問卷中獲得的數據進行定性分析,結合從訪談中獲得的材料,得出以下結論:
(一)來自父母的教育背景:父母的教育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父母的文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水平。調查顯示,我校家長學歷為:大專及以上學歷的家長約占總數的1.55%;高中學歷的家長約占總數的5.1%。其中83.35%左右父母的學歷在初中以下。
(2)從家庭收入來看:由于各種原因,大部分家庭收入并不樂觀,約68.65%的家庭經濟狀況一般,約26.74%的家庭經濟狀況較差,約4.61%的家庭經濟狀況較差。
(三)從父母教育觀念來看:幾乎所有的父母都關心孩子的道德教育,其次是身體健康和智力發展。父母的教育觀念變了,但父母更注重孩子的學習。從“投資孩子參加課余訓練”來看,小學家長更注重“唱歌、跳舞、美術”,初中生家長更注重“文化課輔導”。從對孩子學習成績的滿意度來看,小學生家長比較滿意,初中生家長不太滿意。
(四)從家長教育內容來看:仍然重視書本知識,課后很少看書。但從“你孩子經常做的家務”來看,幾乎所有的學生在“掃地倒垃圾、洗衣服做飯”方面都做得很好。
(五)從家長教育方式來看,大部分家庭都有濃厚的民主氛圍。從“孩子成績不理想時采取的教育手段”來看,大部分家長都是“說話”,少了“責罵和懲罰”。從“你教育孩子最大的麻煩”來看,“孩子個性強,不聽話”,其次是“沒時間”。可以看出,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有了很大的改善。
家庭教育調查報告 9
一、數據統計
寄望方面:有43.2%的居村家長希望孩子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對孩子的思想建設、內心感受以及綜合能力的培養比較忽視;
關注度方面:在校表現的關注占20.5%,能否自覺完成作業占19.5%,而關注品德表現及校園生活感受的只占13%。
對錯犯錯方面:能采取說服教育為主要方式的占57.3%,而采取“不理他”“關在家里”“罰站”等消極方法的有22.7%。
二、原因透析
1、理念失衡。
一方面期望孩子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另一方面把才能局限于孩子的書本知識或成績表現;
2、方式失策。
基于對孩子的期望,在面對孩子錯誤的時候,認為嚴厲、高壓才會對孩子有更大的觸動。
三、市民聲音
當然,并不是所有的家長都未能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管我上班多么辛苦,我都會和我愛人輪流對孩子的作業每天都進行檢查,及時發現其學習中的問題和錯誤。(會打孩子嗎?)會,教育過程中肯定有時候對他的表現不滿意而采取一些武力,但這也是為他好啊。”梁軍如雖然只有初中文化,但他卻希望讀小學的孩子會有更好的發展,考上好學校從而有個好工作。羅慶在回答記者關于對孩子的希望時也表達著相似的觀點,“每次考試我都要求孩子要進到前五名,否則肯定會有些懲罰。”對于孩子的素質教育,許多居村家長對此并不理解,認為那是一種浪費時間的“玩耍”,還不如將書本的'知識再好好學習。
四、專家評點
珠江少年雜志社主編蘇穎:過于關注孩子成績表現,這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中國父母最愛孩子,但這種愛很多時候都只表現在給予孩子好的生活物質,忽略了孩子道德品質上的培養,以及情感的交流。還有,大多家長都只把孩子看成是自家所有物,無論自家孩子多優秀,都覺得比不上別家孩子。孩子要長大,長大后就成為一個社會人,要服務于社會,要是家長能把孩子放到社會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成長,讓孩子走出家門,多接觸社會,這樣的教育方式或許對孩子的成長更有益。
家庭教育調查報告 10
一、研究背景與概況
孩子的教育受到社會的普遍關注,也給許多家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不良的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和睦造成了很大的傷害。通過這次調查,希望了解一下現今家庭教育的情況,收集一些有關信息,從而對現今家庭教育中普遍性的問題進行調研,了解清楚當中存在的問題的根源,尋找出更好的解決方法。
1、調查對象
本調查涉及對象是東莞的有已入學孩子的家庭
2、調查方式
本調查主要采用問卷式調查,調查時間為20xx年11月,對一些網友進行隨機調查
3、調查內容
以《家庭教育調查問卷》中列出的各個選項對家長與孩子間日常生活行為的一些常見要點進行調研
二、結果與討論
1、結果
經過調查發現,由于根據中國現今的教育實際情況,面對巨大的升學壓力,大部分家長都偏重關注孩子的學習方面的問題,學習問題成為一個家庭中圍繞孩子的主要問題,而一些孩子成長的其他要素(例如:品德修養、興趣)往往被家長較為容易地忽略,而調查也表明,大部分家長對孩子全面素質配養力度方面還是不足夠的,可以從家長對孩子各方面能力的滿意度中可以看出來。
家庭教育中,家長與孩子的交流是很重要的,調查發現大部分家長每天都能夠有跟孩子交流的機會,但問題是大部分還是一些日常的閑聊,而基本缺乏其他方面的交流,這個可能跟一些傳統家庭觀念有關,一些出現在國外的,家庭成員間的互動,在調查中基本沒有出現,可以說明,由于社會的觀念和經濟發展不同時期的影響,還有有可能存在家庭中交流脫節的問題。
調查中還發現,現今大部分孩子的自覺性還是較高的,一般情況下,孩子放學都會及時回家并自覺地完成作業,但問題表現在一般孩子晚上都要花大部分時間在學習方面,而一些其他活動顯得較少參與。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大部分家長都反映自己的孩子基本上不參與家務勞動。
2、討論
教育是一個國家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為國家的長遠發展提供堅家的基礎,所以一個富強的國家,必然教育上是很今人滿意的,21世紀,中國在世界上地位的逐漸提升,教育就成為一個必須處理好的大問題。面對日益全球化的方方面面,中國教育,尤其是容易被忽略的家庭教育能否與國際上一些先進的教育思想接軌,這個還有待我們去作更深入的研究。
雖然現在中國經濟發展比較另人滿意,但是用在教育方面的投入還不足夠面對龐大的人口。所以物質條件的制約必然教育有一定的壓制,這一定程度上表現在升學壓力當中,每個人都希望享受優越的教育資源,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進“名校”,但是面對現今資源還不足以應付需求的時候,只能擇優錄取,但是單一的選取手段促使孩子學習壓力的大大增加,這主要體現在一紙學習成績單上,使得全面發展又一次成為一個口號,當其他成長要素與學業進行選擇時,學業往往會成為被選的對象,想改善這個問題,必需要各個方面共同進行。教育離不開德、智、體、美、勞各方面的培養。雖然素質教育、生命教育的呼聲越來越高,但是無視孩子身心發展規律,揠苗助長的現象仍普遍可見,各種各樣的少年班、興趣班如雨后春筍地興辦,無數正常的孩子被催化成超常孩子。傳統的應試教育穩扎穩打,功利主義思想主導著教育領域。體勞教育處于被忽略地位,孩子玩耍的天性被逐漸銷蝕掉。這對孩了的身心健康發展造成較大的影響,我們應當從新的角度思考和認識教育目的和教育內容各方面之間的關系:體勞教育應當成為孩子教育的基礎,而道德等精神教育應當成為教育的核心。一切的知識和各種美德都可在健康的身體和精神中獲得;智育是獲取知識的動力和進行心靈陶冶的手段,知識能推動人的生命質量的提升,并使這種追求不斷提高,但絕不是教育的主要內容和最終目的。全面的素質教育才是我們希望所看到的,一個身心健康發展的孩子才是大家所希望看到的。
還要討論的.一個問題是家庭成員間交流的問題,現在就業壓力嚴峻,生計已經成為一個家庭中長輩的重中之重,一天的工作勞累使得家長們疲倦不堪,回家再面對孩子,已經成為一個無可奈何的麻木。許多家庭教育的資料中顯示,家庭成員間的交流互動,成為家庭教育的一個重要手段,也是家庭教育一個不可劃缺的部分,許多家庭教育方式一再強調交流的能力,我們從一些已問題發生問題的家庭教育中了解到,大部分個案中都存在交流不足的問題。語言作為人類交流的一個重要方式,被應用有家庭教育中就顯得極為重要,家長定期跟孩子進行一些正式談話,對孩子成長中的一些問題進行有效的探討,詢問孩子對這些問題的意見,一同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是解決孩子成長中所遇到的問題的其中一個有效手段。交流的方式多種多樣,除上面提到的顯式交流,還有隱式交流,隱式交流主要表現在孩子對家長的無意式學習,這個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占據的比例較大的一部分,這表現在孩子對家長日常生活中的無意式模仿。在孩子受家庭教育中,我們必段明確孩子作為整個受教育的主體地位,家長不能主導孩子的整個成長過程,家長要做的必須是對孩子有一個深刻的理解,明確孩子對一些事物的感受,在孩子面對選擇時家長必須作為一個輔助的角式提供意見,而不是主導孩子的整個選擇過程,這樣做才能以適應孩子的自身發展需要,明確目的,更好的讓主體感受事物。
縱觀現今教育發展的狀況,還存在許多問題,而且都是必須改正的問題,要使各種教育改革問題真正取得成效,我們必須從源頭做起,從一種新的視角出發透視教育,確立新的教育觀念,讓教育在關注人的生命活動中尋得二者的協調統一。
家庭教育調查報告 11
一、導言:
1、調查的目的:
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二者之間不能割裂開來,缺少那一個環節,都會對孩子產生不良的影響。因此,
我們想通過調查,研究有關家庭教育的一些問題,以便更有針對性指導家庭教育,使我們的下一代健康成長。
2、調查的對象:
此次調查的對象為小學四年級,共發放調查問卷176份,回收有效問卷113份。調查對象中,離婚、喪偶、再婚及其他家庭占8.8%。被調查的家庭成員中,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有固定工作的約占62.83%,從事個體經營、務農及工人的約占69.91%。
3、調查的方法:
采取問卷調查。
學生問卷采取封閉式問答方式。家長問卷以封閉式問答為主,在關于對學校教育有的意見建議方面,采用開放式征詢。
二、調查結果分析:
(一)家庭的一般情況:
1、從家庭的經濟收入來看:
由于各種原因,部分家庭收入仍然不容樂觀。以接受調查的105個核心家庭為例,家庭月每人平均收入在3000元以上者占其總數的0.8%;在1000~3000元之間的占其總數的26.5%;在500~1000元之間的占其總數的30.9%;在300~500元之間的占其總數的17.69%;在200~300元者占其總數的12.38%;在200元以下的占總數的5%。
總的看,延慶縣地處邊遠山區,地理位置相對北京地區較差,三面環山,西臨官廳水庫,經濟發展受其制約,就業機會少。為此,絕大多數家長非常重視其子女的教育,以便將來能“飛上枝頭”“魚躍龍門”。而延慶鎮在延慶縣屬中上等之列,我校隸屬于延慶鎮,家庭的這種經濟收入,加上99%的家長認為學校指導家庭教育非常重要,為家長開展家教提供了一定的物質基礎。
2、從家長的學歷及職業來看:
父母親的文化水平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著家庭教育的思想與方法。而父母親的學歷層次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水平的高低狀況。調查表明,我校四年級學生父母親的學歷情況是:父母親是大專文化以上學歷的約占其總數28.31%;父母親是初中以下文化學歷的約占其總數45.13%。
父母親的`職業概況也是家庭環境的一個基本要素。結果表明,父母親是工人、農民或個體勞動者的比例約占其學生父母親總數的63.27%;其次是一般職員,是其父母親總數的14.6%;而機關干部及企業管理人員占5.4%。這個比例大致同上述父母親的學歷層次一致,說明了父母親的學歷同其職業相對應。
由于家長一般都在本鎮范圍內上班,不用花費很多上下班的時間,且,有95.58%的孩子以單獨居住和同父母居住為主,因此說:家長是有能力、有時間進行家庭教育的。
(二)家庭教育觀念:
從現狀調查中我們發現:
目前絕大多數家長對子女的學業期望值很高,“望子成龍”,希望孩子盡快成才仍然是當今家庭教育的主旋律。調查結果顯示,希望子女將來做學有專長的知識分子的占48.67%,“當國家公務員”的占10.62%,“參軍或當警察”的占9.7%,“當技術工人或做當代農民”的0%,“聽其自然”的占22.12%。
家庭教育調查報告 12
一、調查目的:
家庭教育是整個國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基礎。是提高民族素質的重要環節。與學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側重于良好的品質。行為習慣,健康心理的培養,它對孩子的一生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家庭是每個人來到人世間的第一個生活環境。家長與子女生活在一起,接觸最多,交流最方便。孩子時時觀摩著成人的生活方式。潛移默化的影響是刻骨銘心的。家長是孩子的榜樣和老師,這種教育是終身的,隨著大教育觀的形成,家庭教育越來越體現出其重要的地位。為了孩子們的健康成長,舉行家庭教育調查及對家庭教育的研究迫在眉睫。
二、調查對象:
四川理工學院在校大學生,各學院、各專業、各年級總共調查169位同學(其中男女各約半)。
三、調查時間:
20xx年X月X日
四、調查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
五、調查結果分析:
(一)家庭的一般情況:
1、家庭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都是隨機選擇對象,每位同學家庭情況無特殊情況。
2、從家長的學歷及職業來看:
父母親的文化水平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著家庭教育的思想與方法。而父母親的學歷層次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水平的高低狀況。調查表明,學生父母親的學歷情況是:父親是大專文化以上學歷的約占其總數7.2%;高中專等約占10.1%,父親是初中以下文化學歷的約占其總數65.1%;母親是高中專及以上學歷的約占17.2%,母親是初中以下文化學歷的約占其總數82.9%。
父母親的職業概況也是家庭環境的一個基本要素。結果表明,父親是工人、農民或個體勞動者的比例約占其學生父母親總數的92.9%;其次是黨政干部等教育、文藝、科技工作者等,是其父母親總數的7.1%;母親是工人、農民或個體勞動者的比例約占其學生父母親總數的89.9%;其次是黨政干部等教育、文藝、科技工作者等,是其父母親總數的10.1%。這個比例大致同上述父母親的學歷層次一致,說明了父母親的學歷同其職業相對應。且有75.1%的孩子以單獨居住為主,和同父母居住或住校的各占10.1%。因此,家長是有能力、有時間進行家庭教育的。
3、從家庭的經濟收支來看:
由于各種原因,部分家庭收入仍然不容樂觀。以接受調查的169個學生為例,家庭月每人平均收入在3000元以上者占其總數的13.5%;在1000~3000元之間的占其總數的`30.5%;在500~1000元之間的占其總數的37.1%;在300~500元之間的占其總數的15.3%;在200~300元者占其總數的1.8%;在200元以下的占總數的1.8%。而孩子每月的費用在2000元以上的占其總數的4.8%;在1000~20xx之間的占其總數的4.2%;在500~1000元之間的占其總數的38.6%,在300~500之間的占其總數的50.6%;在300元以下的占其總數的1.8%。孩子每月平均總支出看起來似乎高于家庭收入的一半,這樣看來,在經濟上絕大多數的家庭還是非常重視對孩子的支持,盡量滿足孩子的經濟需求。
(二)家庭教育觀念:
從現狀調查中我們發現:目前絕大多數家長對子女的學業期望值很高,“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孩子盡快成才仍然是當今家庭教育的主旋律。調查結果顯示,希望子女將來做學有專長的知識分子的占37.3%,“當國家公務員的占”11.8%,“聽其自然”的占42%,其他18.9%。對孩子的表現:學習方面88.2%家長都是滿意的,品德方面93.5%的家長都滿意,身體健康方面有21.9%的家長對自己的孩子都還不滿意,這個可能是由于現在人們對健康的重視度還不夠的原因吧,心理健康方面有95.9%的家長都很滿意。由此可以看出,每個家長在對待自己的孩子上都一樣,都積極的充分給予肯定和鼓勵,以達到很好的促進教育作用。
(三)家庭教育的主要角色:
我們已經知道,絕大多數的家長都十分重視對自己孩子的教育。然而,調查情況表明,在家庭中經常管教孩子的是孩子的爸爸媽媽,各占其家庭總數的84.6%和79.3%,其他家人親友占其次。這可能與父母親的工作和生活特點以及孩子的年齡有著直接的關系。由于生活的關系,孩子在家里與爸爸媽媽的關系較為親密。且參加家長會或學校要求家長參加的活動,也都是父母親是主要參加者。作為孩子母親的教育方法和思想,更大程度影響了孩子的品質,決定了家庭教育的質量。在現代社會的家庭教育中,父親的作用是任何人不能代替的,父親對孩子的性別角色、性格的形成、智慧的培養、能力的形成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響。
(四)家庭教育行為:
父母教育孩子的途徑:44.4%的家庭都是專門和孩子交流,另外43.8%的家庭都是通過吃飯時進行教育,還有其他針對各自的孩子的各種有效方法。從調查結果來看:家長大多缺乏與孩子的交流,缺少對孩子正確的思想教育。要教育好孩子,首先就要了解孩子,父母與孩子心靈的溝通是實施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礎。有相當一部分家長不能配合教師對孩子進行教育,許多家長認為,他們的任務就是給孩子提供吃穿,學習教育是學校和老師的事情。有一大半的家長很少檢查孩子的作業,更不要說輔導孩子功課,問孩子學校里的事了。家長素質較低者偏多,家庭缺乏教育氛圍。家長的學歷普遍較低,家長所受的教育少,文化底蘊差,因而無法對子女進行有效的教育和指導。雖然大多數的家長重視對孩子的家庭教育,但是他們的表現卻是:每天即使有一段相當長的業余時間,但把它用在孩子身上的很少,或者即使在一起也沒有多加引導,他們大多都是不夠關心重視孩子的自身情況,故需要通過較好的途徑有效地進行教育,以和諧相處,多交流討論為最重要的。
(五)家庭與學校的聯系:
通過調查結果顯示,79.3%的父母是通過與自己的孩子談論在學校的生活而了解他們的情況,其他主要是通過家長會、電話、家訪、同學等了解部分情況。在孩子的學習生活中,除了與父母生活的時間最長外,與老師接觸的時間最多,因此,老師也是比較了解孩子的人。與上面的結果分析表明:家庭教育最主要的還是家長與孩子的配合,首先要搞好家長與孩子的關系,再次是老師與孩子的關系,
二者都是密切關系到孩子的教育成長問題。由此可見,加強家庭和學校的聯系,提高認識,增強家長主動參與的意識,贏得家長的配合,對于把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結合起來,提高育人質量,具有重要作用。
(六)家庭關系的影響:
調查有關家庭關系的情況,其中80.5%的家庭人際關系都相處得很好,只有12.4%的家庭相互關心還不夠,另外6.5%的家庭屬于極少數的不和睦家庭。對于孩子來說,他們92.3%的都很關心家人,積極主動為家人服務,其少數孩子對家人不夠關心等。究其原因是家長與孩子的角色轉換不夠好,要在不自覺地情況下達到的相處融洽,并且能讓孩子在感覺到家庭的溫暖的同時,不斷學習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則,對生活學習有一個良好的態度和心態,這樣才能使孩子有一個更好的成長環境,健康快樂的學習生活。
(七)孩子的看法:
從調查結果來看,62.7%的孩子認為父母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就是耐心說理,30.8%的認為父母給予表揚鼓勵是最有效的,其他6.5%的則是通過批評懲罰等方式才最有效。對于父母對他們教育的內容,其中63.3%的孩子希望是針對家庭教育中的具體問題來指導,他們也還希望通過各種其他的方式來進行指導教育。這樣來看,絕大多數孩子還是不希望太嚴厲的教育方式,為了孩子們的健康心理成長,必須采用鼓勵表揚的積極方法,針對自己孩子的不同特點,對他們充分支持、引導,在他們的心理形成一個溫馨的環境,以達到有效家庭教育的目的,促進他們的主動學習能力。
六、結論和建議:
通過本次問卷調查的統計分析,我們可以對當前學生家庭教育情況做出下面的判斷:
1、經濟基礎為實施良好的家庭教育提供了保障,然而家長整體素質不高,難以為學生提供真正意義上的高質量的家庭教育。
2、受傳統觀念影響,家庭在為學生營造良好學習環境條件方面力度不夠,難以讓學生在家庭中進行高質量的自主學習、教育。
3、過高的學業期望值與當地社會教育大環境差、家長素質較低之間的矛盾,使得學生承擔了過重的學習壓力,而在興趣、特長、智力等方面卻得不到應有的充分發展。
4、民主型家庭教育方式逐漸成為主流,但是溺愛型、權威型和放任型家庭教育方式依然大量存在,學生在極端教育方式的影響下,道德價值觀、個性心理等方面極易受的扭曲。
我的個人看法及建議:
家庭教育是培養人、教育人的系統工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補充,可以彌補學校教育某些方面的缺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只有相互協調,取長補短,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和多渠道一致影響的疊加效應,才能取得的整體教育效果。對于一個特定的教育目標,有時通過學校教育途徑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通過家庭教育則能實現。如在家庭教育中,家長與子女有著親密的血緣關系,教育中滲透著豐富的情感色彩,未成年子女容易接受家長的教育。作為家長,要熟悉孩子的班主任及各科任老師,了解學校班級的環境、學習風氣和傳統,知道學校對孩子提出哪些基本要求。因此家長要經常與自己的孩子溝通,對學校教育要深入了解,及時向學校反饋孩子在家庭中的主要活動、表現和進步情況,做到家校聯合教育的目的。
“人之出,性本善”孩子剛出生來到這個世上,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同時父母也是孩子的第一個啟蒙老師。孩子的本性是善良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刻骨銘心是。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孩子的心態家。家庭教育是否得當對孩子以后的人生是至關重要的。因此,為孩子創造一個合適的家庭教育方法是至關重要的。
家庭教育調查報告 13
俗話說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教育既是搖籃教育,也是終身教育。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響,在我們的大教育系統工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目前一些家長錯誤地認為,孩子上學后的思想、學業等方面的責任都已轉交給學校的老師,老師是孩子的“成長責任人”,學生的前途、未來與家長的關系不大。其實,孩子從入學以后的部分時間仍然是在家中度過,同家長朝夕相處,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們的思想、學習、性格、興趣、情操的影響都是很大的。所以,教師們常常會發出這樣的感慨---學校辛辛苦苦地教育了一周,難以抵擋家庭消極教育一天。
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必須密切配合,這已經成為無可辯駁的教育規律之一。促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相互配合是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為了解我校小學生的家庭教育情況,我對我校部分學生的家庭教育情況進行了調查,以此來提高農村家庭教育的實效性。調查的大致情況如下:
一、對家庭教育過程的調查:
在家庭教育中,從訪問的50戶家庭教育調查問卷(見附頁)來看,對家庭教育存在溺愛型的有15戶,占30%;放任型的25戶,占50%;封閉型的7戶,占14%;教育修養型的只有3戶,6%。可見,農村家庭對子女的教育偏向于放任型、溺愛型,約占80%。首先,放任型:有的家長由于工作忙,無暇照顧孩子,或者只顧及自己享受玩樂。對孩子聽之任之“隨他去”,忘記了家長的義務和社會責任。作為家長對孩子不僅是生了就了事,還得養之,教之,子不教父母之過。其次,溺愛型:過分的嬌慣使得孩子唯我獨尊,成了名副其實的土皇帝,有的家長對孩子過分溺愛,要什么給什么,就算是天上的星星,月亮都要摘下來。家長寧可自己吃苦受累,也不讓孩子做一丁點分外事,使得這一代孩子缺乏艱苦奮斗的精神,成就了一些高分低能的“中國人”,在吃苦耐勞,意志品質方面反而不如外國發達國家的孩子,使得我國艱苦奮斗,勤勞簡樸的優良傳統顯失流傳。
其實家庭教育的過程是精神與物質、教育與照料相結合的過程。而在調查中我們發現,一些家庭中,教育與培養不夠,滿足與照料有余。一般的家庭忽視提高子女的思想品德、政治認識水平的問題、忽視對子女的意志品格的培養,家庭的情感優勢大于責任意識。家長無視自己與生俱來的對子女的榜樣作用,導致家庭氣氛、家庭環境、家庭習慣影響了子女的成長。在對子女進行教育時,家長普遍采用反詰、譏諷、用別家孩子優點與自家孩子缺點進行比較的辦法來教育孩子,殊不知這樣做,非但收不到預期的效果,還容易損傷孩子的自尊心、破壞“榜樣”在孩子心目中的“高大形象”。
二、對學生家庭經濟狀況和對子女的期望的調查: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學生家庭的經濟狀況有了較大變化。在經濟富裕的情況下,家長對子女的未來都寄予了美好的期望,“望子成龍”者大有人在。其中希望孩子今后上大學、當工程師、當翻譯、搞科研的`人占近35%。愿自己的孩子比自己更好本是人之常情,但作父母的往往注重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而忽視思想品質的教育。
三、對家庭教育方法的調查:
限于時間和水平,被調查的家庭中有40%的家長能稍微過問一下孩子的作業是否完成,但是,對于是否會做、是否做對就不細問了,至于為什么這樣做、還有無其他方法更是無從過問或無法過問。有60%的家長認為上學念書,就該學校管,家長只是負責供給,孩子要什么給什么。一旦聽到孩子的測試不及格、聽到孩子有什么過錯,便非打即罵,“狂風暴雨”一過便認為盡到責任了。有56%的家長當子女在學習效果、操行表現上出現偏差時采用的是較為極端的方法:責罵、餓飯、關禁閉等等,真可謂五花八門。
四、關于對待教師聯系的態度的調查:
家校聯系是學校對學生進行有效教育的途徑之一,是使家校教育同步的必要手段。然而,我們發現,不少家長對此缺乏正確的態度。每當有老師上門家訪、或老師以電話聯系時,他們的第一反映往往是“孩子又犯什么錯了”。對老師在聯系的過程談及的情況,一些家長認為“談優點是為談缺點作鋪墊、孩子沒有缺點老師便不會與家長聯系”,使教師的家校聯系失去意義,因而,在聯系之后,他們往往采取抓住孩子的缺點大做文章的作法,無形中造成了師生情感上的對立,由家長親手把孩子送進了不愿接受教育的死胡同。
五、造成上述情況的原因主要有
1、教育觀念比較落后。一些家長對子女的家庭教育思想認識不到位,家庭教育觀念未轉變,他們受新“讀書無用論”和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所影響,對大、中專畢業生雙向選擇就業政策不了解,特別是對部分普通高中、職校學生,畢業后外出打工與初中畢業外出打工,所得回報與教育程度不成正比,導致他們對子女的家庭教育漠不關心。
2、苦于教子無方。雖然一些學生家長也覺得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很重要,但因自身文化程度較低,不知道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在督促子女學習方面,更感到無計可施,教子無方已使他們為之煩惱。
3、家庭教育環境相對較差。一些學生家長由于沒有意識到自己行為對子女的影響,他們在教育方式上帶有很強的隨意性,并且個人言行不一致,失信于子女,難以在家庭教育中樹立威信。尤其是,當前獨生子女較普遍,大多數處于家庭中的核心地位,家長對孩子過分溺愛和庇護,物質的滿足和行為的自由放縱,使家庭教育形同虛設。
六、強化農村家庭教育的對策
要提高家長對家庭教育的認知水平,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和能力,是全社會的事,其中與教育部門聯系尤為密切。教育部門、教育工作者不但要教書育人,還要承擔起協調校內外教育力量的重任。當前可著重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開辦家長學校,定時定人辦好家長培訓班,讓家長接受當前的先進教育意識、教育動態,這是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有效途徑。
二是學校開設家長接待日,每月定時專門接待來訪家長,與家長們在某些教育問題上進行交流、溝通,達成共識。
三是教師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家訪,了解學生的家庭狀況以及在家的表現,與家長在教育學生上達成一致,從而因材施教。
四是設“家長聯系卡”,定期或不定期地送到家長手中,并請家長反饋信息,使學校與家庭密切配合,共同教育好學生,為祖國培養全能型的一代新人。
我們有理由相信,提高家長的素質,使學校、家庭、社會諸方面的教育活動整合一體,既有利于家長更好地教育子女,又有利于調動更積極配合和支持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同時又使整個民族的道德素質、文化素養得以提高,是一個利國、利民的“民心工程”。
家庭教育調查報告 14
一、數據統計
學歷方面:受訪家長中,44.8%的家長學歷在初中以下,高中的有37.1%,而大專以上的僅占8.1%。
意識方面:自認有能力輔導孩子學習的只占11.%,而在獲取輔導孩子能力、掌握教育方法的意識方面,高達34.6%的家長竟然回答“一點都不希望”,且希望得到幫助的家長不到10%。
二、原因透析
1、居村家長學習意識淡薄,難得看書看報,更何況兒童教育、心理輔導之類的書籍;
2、居村家長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沒有足夠重視,家庭教育行為極為欠缺;
3、居村家長自身生活方式的非健康因素干擾太多,給孩子的負面影響不容小視;
三、市民聲音
北虻鬧R惶檬歉咧猩約閡渤腥希ぷ餮沽Υ螅揮幸饈度ザ院⒆擁難昂拖喙亟逃泄伎肌記者采訪中發現,排除素質的原因,相當多的家長都會用“工作”說事,以此來作為自己缺失家庭教育的'借口。
四、專家評點
順德區容桂幸福陳占梅小學校長曾憲松:家長素質的高低是相對性的,不可否認居村的家長相對城區的會稍為偏低一些,而且素質偏低的家長對孩子教育的關注度就明顯低于素質高的家長,表現出參與教育的意識不強,有些家長甚至把孩子完全托管于學校,自己不聞不問。要改變這一點關鍵要強化家長的參與意識,家庭也是孩子的一所學校,家長更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家長要認識到教育孩子也是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
家庭教育調查報告 15
一、問題的提出
20世紀后期我國出現了教育危機,尤其是當代中國的農村家庭出現了入學比例下滑、學生中途退學、因病因貧失學等社會現象,這些社會現象的出現其實質是制度化的教育與變革中的社會實踐不相適應而引發的教育價值危機。許多農村家庭負債累累把子女送入學校,因為他們堅信“教育可以改變命運”。現實中,昔日父輩秉承的那種“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的催人奮進的信念,如今有時成了遙遠的回憶,人們不再相信教育,人們對教育的信念在慢慢發生改變。一旦人們對教育失去信心,也就出現了新的農村家庭教育價值危機,“讀書無用論”開始在社會上蔓延開來。為了探尋研究農村家庭教育價值危機的根源,并且初步探索改變這種危機思想的方法,我們對彩云鎮小學全校786名來自偏遠民族山區和壩區的學生家長進行了問卷調查,期待能夠發現一些問題,并且找到解決方法。
二、問卷調查情況
本次問卷共發放786份,收回有效問卷752份。
三、數字統計和分析
1、人口統計分析
現在的農村家庭還是比較完整,其中一家4口人的占到了42.8%,這基本上是屬于兩個成人和兩個孩子的家庭。5人和5人以上的'各占23.7%和26.3%,這說明是一家三代居住在一起。3人及以下的只占到7.2%,單親家庭所占比例較低。但是從外出打工人數來看,74.3%的家庭都有人員外出打工。可以看得出,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改革開放的深化,當前農村的經濟已經不能滿足農民的需求。特別是在貧困落后的農村,很多人選擇了“打工”這條路。由于農村家庭有大量人員外出務工,許多家庭只有祖孫兩代人在家,祖輩的思想觀念、教育方法、知識結構與現代的素質教育格格不入,對兒童提出的問題不能做出正確回答,與學校教育不相協調和配合。有的甚至顧慮對孫子(女)管嚴了或方法不當出現意外情況而受子女埋怨,便采取回避的辦法,只管吃、穿、住,不管教育。時間長了,兒童習慣于隨心所欲、好吃懶做、愛撒謊。
2、收入和投入
從調查的情況來看,69.1%的農村家庭人均收入在4000元以下,而且這些收入50%靠種田,43%靠零星打工得來。小學和初中是義務教育,無需太多資金投入。但是,供讀一名大學生一年至少需要一萬元,也就是說,僅僅在家務農或者零星打工的話,兩個人都還供不起一名大學生。嚴酷的現實,讓許多農村家庭“望大學而卻步”。現在畢業大學生逐年增多,就業的艱難可見一斑。就業難成了“新讀書無用論”的重要誘因之一。
3、對教育的態度
盡管現在教育支出越來越高,其增長速度遠遠高于收入的增長幅度。但是在農村,84.9%的家長認為讀書有用,82.2%的家長認為應該供孩子上大學,希望通過讀書改變目前的生活狀況。對于教育孩子的問題,一半以上的家長認為主要靠學校。農村家庭普遍受教育程度低,對孩子教育的能力和意識不強,農活忙無暇顧及孩子,因此,把孩子交到學校就撒手不管。相比目前城鎮愈來愈重視孩子的家庭教育,農村家庭的教育呈現下滑的趨勢,農村要縮小和城鎮在經濟、教育等各方面的差距,依然任重而道遠,前景堪憂。
四、綜合分析
第三次的“讀書無用論”是最近這兩三年,首先從農村出現,并且呈現蔓延之勢。過去靠高考改變命運的農村青年面臨無能為力的三大難題:
一是高考的公平性已經不如以前;
二是高昂的學費讓貧困的家庭感到大山一樣的沉重;
三是花費巨額費用大學畢業后卻找不到工作。
這一次不再是知識無用,誰都明白知識有用,但在三大難題面前,雖然也明白考大學還是改變自己命運的唯一最佳機會,但即使自己不愿放棄,整年勞作于田間,收入微薄,沒有任何社會福利和保障的父母也要逼其放棄,在這種無奈之下,這些貧困的農村家庭就只有在改變命運的機會面前選擇投降。對于一個社會而言,教育是實現社會公平最有效的武器,如果大學只是富人的天堂和游樂場,何談公平?又怎能實現和諧?
家庭教育調查報告 16
學校基本信息
XX三小學是位于城鄉結合部的大型寄宿制小學,目前有XX多名學生,XX多名寄宿制學生。除少數周邊社區居民子女外,大部分屬于留守兒童和農民工子女,生源復雜,家長素質參差不齊。而且大部分家庭都對學生接受良好的教育抱有美好的愿望,希望通過接受優質的學校教育來改變家庭和學生的現狀,為學生追求更美好的未來。
調查的目的和意義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不僅是搖籃教育,也是終身教育。同時,隨著現代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教育不再是孤立的、封閉的社會活動,而是開放的、全方位的、多方的共同努力。
為了充分了解我校學生的家庭教育,幫助學校指定合理的家校溝通措施,充分了解家長和學生的需求,向家長傳授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幫助家長解決家庭教育問題,促進良性互動的家校關系建設,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渭南市第一位家庭教育專家涂老師與學校德育部門合作,對我校部分學生的家庭教育進行了抽樣調查。
調查過程
1.學生的抽樣和選擇。
2.10名移徙工人的子女;
3.10名來自特殊家庭的兒童(孤兒、單親、殘疾人);
4.公寓內10名寄宿學生;
5.有10名學生的父母在縣行政機構工作。
同時,220名教師中有30名參加了問卷調查,包括10名班主任、10名學科教師和10名護理教師。
問卷設計
本次調查設計了3份問卷,分別是家長問卷、學生問卷和教師問卷。每份問卷共15題,題型為5道選擇題、5道真假題、4道填空題、1道簡答題。題目包括學生家庭狀況、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家庭教育方式、學生心理需求、家長對教師接觸的態度、教師家校溝通的目的和方法。
調查的發展
本次調查共發放試卷630份,收回試卷574份,其中有效試卷568份,缺失試卷56份,其中學生試卷23份,家長試卷33份,教師試卷全部收回。丟失的卷子主要是長輩接待的學生,也有一些年紀較大的爺爺奶奶和文化程度較低的家長。
從調查的300位家長來看,在261個有效答案中,有64戶家庭熱愛家庭教育,占25%;自由放任戶107戶,占41%;教育措施薄弱的56戶占22%;16戶封閉,占6%;18戶講究方法,占7%。
在參與調查的300名學生中,在277個有效答案中,有27人對家校溝通有較高期望,占10%;平均預期169人,占61%;36人不在乎,占13%;45人,占16%,完全拒絕。在學生對家長教育方式的滿意度調查中,16人非常滿意,占6%;42人滿意,占15%;一般97人,占35%;90人認為方法不當,占33%;3人極度不滿,占1%;29人無法評價,占10%。
在參與調查的30名教師中,所有回答均被收回且有效,其中27人(90%)認為家校溝通是必要的;18人認為父母配合不好,占60%;認為自己能力不足,措施不力的12人,占40%;4人(13%)認為溝通輕松、得心應手。
調查結論
1.大多數家庭都對學生接受良好的教育抱有美好的愿望,希望通過接受優質的學校教育來改變家庭和學生的現狀。
2.由于文化和傳統觀念的'影響,大多數家長認為教育是學校的單邊工作,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屬于兩條平行但互不干涉的直線,從而影響學生的成長。
3.有的家長教育觀念陳舊,教育孩子的方法簡單粗暴,缺乏長期持久的教育目標和方案。
4.在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下,一些家長教育孩子錯誤的人生觀、道德觀和價值觀。
5.大多數教師可以充分認識到有效家校溝通的必要性,但相當一部分教師缺乏正確的溝通措施和方法,影響了學校育人的效果。
6.相當一部分老師沒有很好的意識到自己的想法,不能正視自己的不足,把溝通合作的失敗歸咎于父母。
反饋建議
1.成立“家庭教育與家校合作法”課題組,選擇部分優秀教師,參與專題研究,結合我校實際,探索家校溝通合作的有效策略。
2.開展“家庭教育講堂”活動,選派部分優秀教師和家長擔任講師,傳授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幫助家長形成科學的育人理念和方式。
3.挖掘校本資源,充分發揮“車站代理人”和留守兒童關愛室的作用,幫助家長解決家庭教育問題,關愛學生心理健康成長。
4.以學校德育部門為龍頭,成立學校和班級委員會,有效開展相關活動,鼓勵委員會成員積極參與學校重大問題的決策,打造幾個家校合作的品牌班級,緩解家校矛盾,促進學校教育和諧穩定發展。
5.聘請我校校外專家和優秀教師開展教師家校溝通合作專項培訓活動,幫助教師提高思想認識,掌握有效的家校合作和溝通方法。
6.定期舉行家長會或“家長開放日”,促進家長對學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7.充分發揮優秀學生家長的作用,組建“家長志愿服務隊”,形成合力育人。
家庭教育調查報告 17
一、調查目的:
1.通過本次調查,了解青春期少年對青春期知識的普及情況以及存在的成長困惑;
2.了解家長對青春期家庭教育和對青少年情感引導的態度和具體做法。
二、調查內容:
1.調查青春期少年對青春期知識的了解程度;
2.調查家長如何看待青春期家庭教育問題。
三、調查方法:
對區內100名中小學生及其家長進行問卷調查。發出學生問卷100份,收回91份;發出家長問卷100份,收回100份。
四、調查結果分析:
1.對于青春期知識的獲取渠道
對于你的青春期知識從哪里獲得的調查中:30%的同學來自學校開設的課程,28%的同學來自書刊雜志,只有1人來自父母、家庭教育。青春期教育在孩子的眼中家庭教育還是極為缺失的。
2、對于青春期知識了解程度和對于在青春期后男女生出現哪些性征代表發育成熟的標志40%的同學認為對青春期知識比較了解,34%的同學認為自己一般了解,認為自己非常了解和不了解的各有10%的比例。54%以上的男生認為聲音體沉就是發育成熟,不到三成的孩子認為出現遺精才是發育成熟,另有16%的學生分別回答肩膀變寬、長出胡須和不知道。60%的女孩認為乳房增大、臀部變大就是發育成熟;有37%的認為出現月經是發育成熟。看來孩子們對男性發育成熟的標志很模糊,錯認為出現第二性征就是發育成熟了。女孩比男孩的情況好些,但也存在錯認為第二性征出現就是發育成熟的錯誤,看來他們對青春期知識了解的程度沒有他們說的那么多,對生殖器官發育成熟的概念還要澄清。
3、對于你是否在青春期教育課學到了你所感興趣的知識
43%的同學認為還算有收獲;28%的同學認為學到了很多,15%的'同學感覺內容不夠豐富,有10%的同學認為盡管聽課還是不了解有關的知識。這說明我們的課本知識還有待豐富和更具有趣味性。
老師在課堂上講有關生殖、發育等方面的知識時,42%的學生認為很好;35的學生認為無所謂,另有10%的孩子認為不講這方面的知識好,沒有人認為男女分開上課好。
4、對于進入或即將進入青春期的心理準備
近一半的孩子表示基本上可以應付,但還需要得到一些幫助;41%的孩子因為對青春期知識很了解,所以呈現出樂觀積極的態度去面對。
5、對于獲取青春期方面知識的途徑
本次調查有80%的問卷來自小學六年級青春前期的孩子們,有20%來自15、6歲初三的學生。有32%的孩子希望教師和家長結合;其次有29%的孩子希望來自家長的教導;20%的孩子寄希望于書籍、網絡;另有19%的孩子單純依靠教師。
6、對于青春期的心理反應
100%的孩子覺得周圍有同學發育早是正常現象,認為發育是有早有晚的,這個認識很自然,也很正常。
如果你因為發育早被人議論,63%的孩子會無所謂,不加理會;有28%的孩子會感覺很煩惱,覺得不好意思。
在遇到煩惱更愿意找誰傾訴的調查中,62%的孩子選擇了父母或親人,認為他們最理解自己;35%的孩子選擇告訴同學或好朋友,愿意和老師傾訴的只有3%。
7、對于現在最需要了解哪幾方面內容(可多選)
最渴望了解的是青春期的生理變化,有64%的同學選擇了它;54%的同學選擇了如何排解青春期的心理障礙;18%的同學希望了解如何和異性正常相處;另有10%和6%的孩子希望了解有關性的傳染病知識及其引起的一系列社會問題和懷孕與避孕知識。
以上數據說明學生還是迫切需要了解青春期的生理變化知識的,這就需要我們的家長和教育部門認真對待此事。據調查,學校在學生的青春期開展的青春期教育課很少,甚至沒有開設,只讓學生自己看這一部分知識,其實學校擔負著對學生進行青春期生理課的教育和學生性心理的教育任務。
家庭教育調查報告 18
一、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現狀
近年來,隨著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和勞務經濟的快速發展,大批農村富余勞動力外出務工就業,促進農民增收的同時,也造成農村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群體不斷增加。通過縣婦聯的調查顯示,在全縣49331名兒童中,有12037名留守兒童,占24.4%,而在經濟落后地區的留守兒童多達41.5%。家庭教育的缺失,已經嚴重影響到孩子的正常成長,留守兒童普遍存在性格缺陷、學習成績差、親情饑渴等問題。
(一)留守兒童單親、隔代教育方法簡單,導致學習成績差、心理自卑。
留守兒童幾乎都是單親、隔代教育監護,由于監護人生活壓力比較大,農活繁重,只能勉強保證孩子的日常生活,沒有時間和精力教育孩子。加上監護人文化水平較低,在學習上無法有效的幫助和輔導孩子。在對孩子的教育方法上,監護人只會用金錢和物質的獎勵或采取打罵等粗暴方式懲罰孩子。大多數監護人對孩子在校教育情況缺少必要的了解,沒有在教育方面與學校和老師形成良好的互動,導致孩子的學習成績差,心理產生自卑感,對他們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影響。
(二)留守兒童親情缺失,導致情感饑渴。留守兒童長期在缺少父母關愛的環境中成長,孩子缺少必要的家庭氛圍,情感世界出現空白,存在著嚴重的“親情饑渴”,看著別的孩子與父母親密接觸,自已更顯孤獨和失落,有一種被遺棄的感覺。無論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如何待他,都代替不了父母。父母在外打工對留守兒童生活的影響較為復雜,其中情感缺乏問題是最嚴重也是最現實的問題。由于父母不在身邊,留守兒童往往焦慮緊張,缺乏安全感,人際交往能力較差。據調查,大多數留守兒童表現出對家庭經濟、父母健康和安全的憂慮,不希望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且年齡越大,越表現出對家庭完整和父母關懷的強烈需求,對生活的滿意度逐步降低。
(三)留守兒童素質教育被忽視,導致性格缺陷。
青少年正處于情感、性格變化的轉折時期,長期與父母分離,極易使他們的`性格變得內向、自卑、悲觀、孤僻,通過調查發現,監護人最關心的是留守兒童學習,其次就是生活,而對于他們的思想品德、興趣愛好、能力特長方面則很少關心,甚至根本沒有意識去關心。還有一個重要的事實是留守兒童有了煩惱向家人傾訴的比例最低,家長與孩子之間缺乏溝通和了解,無形中助長了留守兒童自私任性、霸道蠻橫、逆反心理重、以自我為中心等極端性格。而且隨著父母外出時間長短而發生變化,一般顯示為時間越長,性格變化越快,且年齡越小,變化越大。以上原因直接導致留守兒童心理“斷層”,有的性格暴躁,有的郁悶不樂,有的有逆反心理,有的情緒波動大。
二、解決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問題的對策和建議
留守兒童諸多問題的存在,我們認為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成因:
(一)重票子不重子女。
父母外出打工給農村家庭帶來了較好的經濟收入,這是好的方面,可他們往往忽視了子女成長問題,重票子而不重子女。缺少父母的監護,是造成留守兒童問題最根本的原因。對學生的教育必須是學校與家庭密切配合才能產生最佳效果。教師對學生的了解,需要與家長交流。由于家庭教育的缺位,老師不能全方位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況。離開父母的教育,遠離了他們的威嚴,沒有自制力的孩子抓住空檔,調皮搗蛋,不認真學習,違反校紀校規。沒有父母的教育和引導,留守兒童不能身心健康地成長。沒有家長的保護,孩子的安全問題得不到保障。
(二)重養育不重教育。
調查走訪中了解到有些在外打工的父母只知道自己以前吃盡了苦,現在子女要穿著“客氣”點,吃的好一點,是理所當然的。祖父母對留守兒童是隔代撫養,他們只求物質上盡量全方位的滿足,口干喝飲料,肚餓吃零食,對心理和精神需求關注極少,缺少思想上的管教與引導。此外,祖孫兩輩年齡相差50歲左右,祖輩們文化程度不高,看問題、想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和方法與孩子的父母不一樣,從智力上更承擔不起對孫輩的教育重任。
(三)重課內不重課外。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老師諄諄教導,總希望學生多學點文化知識,將來適應社會。可他們往往忽視對學生情感和心理健康的關注,重課內不重課外。學校老師對留守兒童問題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學校及相關單位領導已有清醒認識,但至今仍未想出好辦法,未出臺相應的管理留守兒童這個社會特殊群體的得力措施。所以,對待留守兒童,學校需要進行特殊的教育和管理,做到真正因材施教。
三、成因思考
(一)以政府為主導,營造留守兒童良好的成長環境。
一是把留守兒童工作納入各級政府的目標管理中,把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納入議事日程,從宏觀政策方面推動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工作。二是加大農村中小學教育投入,改善辦學條件,落實好農村貧困生“兩免一補”政策。同時,大力加強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的學校寄宿條件,為留守兒童營造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讓學校成為留守兒童的第二個“家”。三是要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引導并加快當地經濟的發展,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增加農民在本地就業創業的機會,為孩子的成長創造健康成長的家庭環境。
(二)以學校教育為中心,構建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的教育管理體系。
1.學校要加強管理,完善制度。要針對留守兒童不斷增多的情況制定相應的措施,定期對學生進行訪談,加大對留守學生的心理教育,加強學校與留守兒童監護人的聯系,使學校及監護人都能及時掌握留守兒童的學習和思想動態。
2.留守兒童家長要盡量為孩子提供健康成長的環境。有條件的家長可將孩子接到工作的地方就近上學,若要分開應盡可能的保持與孩子的密切聯系和溝通,確定合適的監護人。
3.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大力宣傳,多方協作,共同構建社會監護體系,促進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4.學校對留守兒童應進行多元化教育,學校應該增添一些課程內容和生活能力訓練內容,提高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和法律意識,增強生活自理能力。
(三)以群團組織為載體,形成關心留守兒童的社會網絡。
要充分發揮共青團、婦聯等社會團體的組織優勢,廣泛開展“手拉手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留守小隊”等關愛服務活動,讓更多有社會愛心的人士積極投入到“陽光驛站”、“愛心之家”的建設服務中來,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引導農村留守兒童自理自護、自立自強,真正為農村留守兒童創建一個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可借助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等方式,募集救助資金,在假期對留守兒童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幫助留守兒童樹立自立、自強的信心,讓留守兒童的父母也逐漸意識到對孩子教育的重要性。
(四)以明確責任為基礎,建立關愛留守兒童的長效機制。
教育部門要將農村留守流動兒童的教育管理工作作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一件大事大抓,認真抓好留守兒童的入校入園入托工作;組織部門要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工作優勢,把農村村部、黨員活動室、遠教站點等建成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的“陽光驛站”;民政部門要認真做好困難留守兒童的社會救助工作,及時將符合條件的納入低保范圍;財政部門要加大對農村留守兒童“陽光驛站”和寄宿學校建設的資金投入;衛生部門要做好農村留守兒童的保健工作,確保他們的基本醫療服務。
家庭教育調查報告 19
一、調查背景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兒童成長的重要保證,我們于XX年3月份對我市農村小學開展了調查訪問,關于農村小學生家庭教育的調查報告.調查組得到了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和配合.這次調查,采取聽匯報、發問卷、召開座談會等形式.調查范圍主要在兩所小學的三、四、五年級部分學生和家長中進行.共發出調查問卷390份,收回有效卷371份.學生和家長對問卷內容進行了逐項填寫,先后三次召開座談會.
二、調查目的
目前,農村中很多家庭已相對地富了起來,家長們也能意識到知識的重要性,但他們只是一味地把孩子送家教班、特長班把教育責任全權委派給老師,自己不注重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有的家長對家庭教育的知識一無所知或一知半解,甚至違背小學生成長的客觀規律,急于求成,拔苗助長.為了提高家長對家庭教育重要意義的認識,同時引起教育部門、教育工作者對家庭教育的高度重視,以便采取各種辦法,協調好校內外各種教育力量,使學生受到全面的教育,健康快樂地成長.
三、調查步驟
這次調查,主要使用問卷調查法、座談法和家訪談話法.對學生專項調查的要點是:你覺得父母對你的哪方面最關心?你覺得爸爸媽媽和自己是平等的嗎?對家長專項調查的要點是:你覺得爸爸媽媽說的話都是對的嗎?你在家里幫爸爸媽媽做家務嗎?通過回收調查表,研讀家訪、談話紀錄,綜合起來分析,探求共性原因,完成調查報告,調查報告《關于農村小學生家庭教育的調查報告》.
四、調查對象
1、家長的職業:農民占57.5%;干部和工人占38.8%;個體戶占3.7%工人中大部分是在社區企業或從事臨時建筑工,屬農工兼顧,均居住農村.
2、家長文化程度:大專以上占6.3%;中專文化占12.1%;初中占66%;小學文化占15.6%.家長的文化大部分是小學和初中,其中一部分未讀初中.
3、家庭經濟收入:來自農業和農親找工收入較低的占83.8%;收入較好的只占2.5%;經濟困難的占12.5%;特別困難的占1.2%.
4、家庭組成情況:原婚的占91.2%;再婚的占2.5%;單親家庭占6.3%.
5、家庭學習環境:參加問卷調查的家長,平進看書看報的占17.5%;畏導孩子學習的約占23.75%.農村家庭沒有良好的學習氛圍,能給孩子提供單獨的學習場所、有桌椅、燈具、必須geo2k的學習用品及圖書資料,并能在平時購買少量的課外書籍等占25%左右.這些并非全是家庭經濟所限,大部分還是家長的認識和觀念問題.
五、調查結果
由本次調查的情況來看,當前農村小學生家庭教育還存在很多誤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溺愛在本次調查中,家長溺愛孩子成為家庭教育的最大誤區,有50%的家長認為愛孩子就是滿足孩子的需要,對孩子有求必應.農村責任田的承包、改革開放政策的'落實,農村很多家庭的條件明顯改善,他們有能力為子女提供最好的生活條件,而計劃生育政策的結果又使農村獨生子女劇增,從情感上他們愿意為孩子奉獻一切.現今很大一部分家長在自己成長過程中,都曾承受過物質上的匱乏,他們今天不想再讓自己的子女遭受自己童年的困境。于是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教育口號率先在每個家庭中得到充分的體現.這些家長實質上并不懂得愛孩子,他們不知道愛孩子不僅僅是奉獻和滿足,更重要的是要教給孩子學習的方法和生存的能力,忽視了父母永遠是教育者這一角色,忽視了他們對孩子應有的教導職責.這種家庭出來的孩子,在課堂上無法理解簡樸和珍惜的含義,無法理解家貧出孝子、執绔出富家的千年古訓.將來走入社會,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面對困難挑戰自我的能力將會受到嚴重挫傷.
家庭教育調查報告 20
開展農村家庭教育調查,是做好新時期農村家庭教育工作的基礎和先導。針對新形勢下農村家庭教育工作的新情況、新問題,豐縣婦聯在全縣xx鎮xx所中小學進行了調查研究。研究探討當前我縣農村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研究相應的對策,以便進一步做好農村家庭教育工作,推進全縣農村家庭教育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基本情況
由于歷史原因、經濟條件、農村社會環境等因素的影響,我縣大部分農村家長還不能真正認識到自己對子女教育負有的責任,不能很好地履行對子女教育的責任。現在大多農村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從而也會導致出現“嚴而無愛”或者“愛而不教”的極端教育。此外社會的變革,特別是現在高等教育制度的變革以及大學生找工作難等因素的影響,使農村家長的觀念有一定的改變,出現新的“讀書無用論”,導致對子女的.教育有一些錯誤的行為。
二、存在問題
1、農村家長素質偏低。農村家長的學歷普遍較低,文化底蘊差,大多數農村家庭很少看得見紙筆和書籍,大部分家長沒有能力輔導孩子功課。農村中健康的文化娛樂活動較少,家長閑時不看書讀報,而是沉湎于喝酒、搓麻將、打撲克,給子女學習、成長帶來了較為消極的影響。 2、家長期望值過高。部分農村家長對孩子期望很高,希望孩子考上大學,跳出農門。與此相對應,農村家長都舍得投入,他們節衣縮食,盡力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尤其是物質上的要求。
3、家庭教育方法簡單。有的家長信奉“棍棒出孝子”,對孩子的教育方式粗暴,經常打罵、懲罰孩子,損傷了孩子的自尊心。有的則過分溺愛孩子,對孩子有求必應,對孩子的學習則很少過問。
4、過分依賴學校。家長與教師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認為教育孩子是學校和老師的事情,與己無關,不能配合教師對孩子進行教育。孩子出了問題之后,家長們往往只是一味感嘆孩子沒遇上好老師,甚至指責學校誤人子弟。
5、家庭成員中對子女教育的觀念不統一。農村家庭幾代同堂的情況較多,在教育子女觀念上存在嚴重分歧,祖父母的寵溺和父母的管教往往形成對立局面。有的農村家庭是父母中收入高的一方只管賺錢,而把教育孩子的事完全交給另一方。此外,由于農村家長外出打工較多,家庭隔代教育的現象比較嚴重,對孩子個性發展有許多負面影響。
6、家長的就業觀和人才觀還較為片面。有的認為孩子升高中、考大學,將來當工人、干部才有出息。有的認為孩子上不上學無所謂,只要有力氣、肯鉆營就可以“成才”。還有的認為不管孩子將來干什么,只要能賺錢就是人才。
三、幾點建議
1、改善農村中小學的辦學條件。各級黨委政府要大力改善農村中小學辦學條件,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縮小農村與城市學校的差距,提高農村人口的整體素質,從根本上改變農村家庭教育現狀。
2、幫助家長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有關部門要加強農村家長學校的建設,組織豐富多彩的家庭教育活動,大力宣傳先進的家庭教育理念,倡導形成科學的、關愛的、民主的家庭教育方法,把家長希望子女成才的迫切愿望引導到正確的方向上來,使家長重視孩子的思想素質、心理素質等非智力因素培養,促進家庭形成良好教育環境,使孩子在家庭中愉快、健康地成長。此外,學校也要向家長介紹、講解一些實實在在的家教知識、家教理論。
3、建立學校與家庭互相溝通制度。要加強學校與家庭、教師與家長的聯系溝通,通過召開家長會、家訪等形式,向家長通報學校的工作和班級情況,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加深家長和老師之間的理解。
4、增強家庭的文化教育氛圍。要向農村家長推薦優秀的家庭教育報刊,建議家長訂一兩份有益智力的報刊雜志,作為家長和孩子共同學習的資料,培養孩子對讀書的興趣,增強家庭的文化氛圍。家長要盡力為孩子創造相對獨立的學習空間,配置書桌、書架,為孩子創設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家長要對孩子的成長給予全方位的引導,在孩子面前要不酗酒,不講粗話,不做對孩子有負面影響的事情。
5、改變家長傳統的就業觀和人才觀。要著力改變家長片面的就業觀和人才觀,讓家長擁有長遠眼光,重視孩子的全面發展教育,全面提高孩子德、智、體等各方面的素質。
家庭教育調查報告 21
一、調查目的
目前,很多父母對學生的教育方式不當,以打代教,或放任不管,嬌生慣養,甚至溺愛、姑息遷就,一些市儈思想、不良生活習氣和作風帶給孩子惡劣的影響。而這一部分學生多成為學校教育中的障礙,正常的教育和管理手段在這類學生和家長面前表現的蒼白無力。另外,凡河中心小學的學生還有其特殊性,相當一部分學生家長工作流動性大,在家的.時間很少,學生多由祖輩、親戚照料或獨自在家,只能滿足學生的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對學生很少或很難做出有效的監控和管理,長時間的失控導致學生喪失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家庭教育狀況良莠不齊,教育質量不理想,令人堪憂。為了有針對性、有效地幫助廣大家長轉變教育理念,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和質量,使學生在較好的氛圍中茁壯成長,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我們對家庭教育現狀進行了調查。
二、調查方法:
抽樣調查、問卷方式
三、調查對象:
本校四至六年級部分學生家長
四、調查時間:
20xx年9月-10月
五、調查內容:
A、家庭基本狀況調查:父母教育程度、職業特點、業余愛好、家庭經濟狀況等。
B、家庭學習情況:家庭學習環境、對孩子學習的認識程度。
C、父母的教育方式、方法。
D、家庭教育的效果,初步了解學生家庭教育現狀。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按照傳統觀念,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長(其中首先是父母)對其子女實施的教育。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組成部分之一,是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基礎。家庭教育是終身教育,它開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兒期),在人的一生中起著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學、中學后,家庭教育既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又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和延伸。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和影響,在我們的教育體系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在這兩個月的實習期間,我發現:現在許多孩子學習挺好,但動手能力很差;許多孩子多才多藝,但心理素質很糟糕;許多孩子上課時表現生龍活虎,而學習成績卻很不理想......發生在學生身上的種種現象,引起了我的調查興趣。
家庭教育調查報告 22
一、家庭教育的現狀
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必須是由學校與家庭共同努力下實現的。然而,我在凡河中心小學小學實習的時候常常能聽到老師發出這樣的感慨:對某某學生行為習慣的教育我每到周一就要從頭再來,我都筋疲力盡了。老師發出這種無奈地聲音,抱怨著家長的不配合,對學生更是失望與嚴厲,惡性循環著。
問題一:“不管不問”型,家長認為我花了很高的學費,把孩子送到小學來,孩子的生活學習就都應該由老師、學校負責。
例子:這個學校的孩子大多數放學后不直接回家,而是由代理家長接到課后補習班寫作業,然后家長下班后再到補習班接孩子,對孩子的學習不聞不問,以為有老師,有學校,有補習班就夠用了。
問題二:“望子成龍”型,這是典型的中國特色的家庭教育,占有相當的比重。家長們因為傳統教育的原因,常常把自身成長過程中的種種“遺憾”,用最美好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因而對孩子“成才”的期望值較高。具體表現在:其
一、重視分數。孩子不好好學習,是家長最棘手的問題;孩子的功課分數,是家長最關心、最敏感的話題。“學”而優則“獎”,已成為許多家長鼓勵子女學習的常用手段,“學習至上,成績至上”是孩子的唯一目標。于是,家長包辦代替了孩子的家務勞動,一是心疼孩子,不肯過早地把責任加在孩子身上;二是不屑于讓孩子干“雜活”,怕影響孩子的學習。倘若孩子考了個好分數,家里便是“陽光燦爛的日子”;倘若孩子考差了,家長幾天都沒有笑容。其
二、舍得投資。不少家長為孩子請“家教”、買《參考》、或者親自輔導,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目的只有一個一切為了孩子,一切為了孩子的.學習,一切為了孩子的分數。除了叮囑孩子學好學校的功課以外,課余時間又陪孩子去參加作文班、書法班、英語班、美術班、音樂班......在家長的心目中,這完全是一種“責任”。
例子:我是一年六班的實習老師,在我們的班級常常會聽到孩子這樣說“我媽媽說這次我考試考一百分,就給我買一個....禮物”。你還會看到這樣的現象,孩子的家長怕自己的孩子耽誤寫作業的時間,常常把學校的值日任務自己承包下來,殊不知對孩子的鍛煉是很重要的。
問題三:“過分溺愛”型,許多家長把教育子女的事情讓位于外公、外婆等“隔代人”。俗話常說“隔代親”。于是,長輩們的晚年生活都以孩子為“重心”、“中心”、“軸心”。“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時時刻刻牽動著長輩們的心。長輩們那“特別的愛”,使得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經驗,自理能力差,要他人幫助收拾書包;表現很自我,缺乏對他人、集體的責任感。孩子許多的不良行為和習慣,就在長輩無微不至的“關愛”中滋生的。
例子:我們班級就有一個自理能力特別差的孩子,而且特別怕自己在同學面前吃虧,自己的奶奶總是在班級同學面前千叮嚀萬囑咐,“千萬別欺負我孫子”,他更是對自己的同學大打出手,不讓自己吃一點點虧。
二、家庭教育的幾點建議
1.父母要以身作則。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凡是希望孩子做到的,父母一定要自覺做到。只有大人說到做到,教育孩子時你的話才有說服力,孩子才不抵抗。
2.注重“賞識”教育。
賞識教育不是簡單的表揚加鼓勵,而是賞識孩子的行為結果,以強化孩子的正確行為;賞識孩子的行為過程,以激發孩子的興趣和動機;創造環境,以指明孩子發展方向;適當提醒,增強孩子的心理體驗,糾正不良行為。既然我們要教育孩子,我們就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當然也不包庇遷就原則性錯誤)。切忌習慣性地批評孩子缺點和不足,更忌當著別人的面數落孩子,這樣會極大地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3.積極適當地幫助孩子。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自己無法克服的困難,這時家長要伸出熱情之手予以適當幫助(切忌無原則地全權代勞),解決他們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自己無法克服的困難,不斷樹立其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
4.全家拒絕不合理要求。
現在好多家庭是三世同堂,又都是獨生子女,由于“隔輩親”緣故,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容易過分袒護孫子女的不良行為,滿足孩子不合理要求,從而助長了孩子的自私、任性毛病的發展。這時,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之間一定要多多溝通,形成一致意見,無論是誰都不能無原則滿足其不合理要求,任其怎樣哭鬧,也不能這個批評,那個呵護,只有這樣才能有效遏制自私、任性、不講道理毛病的發展。
5.與老師保持經常性溝通。
孩子入學之后,每天有很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度過的,其學習的優略、品質的好壞等各方面的表現,學校和老師掌握的比較清楚,尤其是班主任老師,所以不但要積極參加家長會,更重要的是平時多與老師保持溝通和聯系,隨時了解孩子在學校的綜合表現,既要了解其優秀的一面,還要掌握其缺點和不足,隨時糾正不良行為。
6.父母要及時“充電”。當今社會是信息時代,新觀念、新知識、新方法日新月異,要承認孩子的社會屬性,父母一定要不斷學習,及時更新知識結構,將傳統的教育方法和理念賦以現代新的思維和方法,使孩子更加容易接受和認可,否則不但達不到你想要的教育結果,而且還會在子女心中留下保守、呆板、不愛學習的形象,久而久之必將出現孩子不聽教誨的局面。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家庭是“百年樹人”的起點。古代教育家荀子說的“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就是強調了環境對人的重要性。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和家庭教育在孩子一生的成長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家長,永遠不要只會去責備孩子,而要更多地去反省自己是否是一個稱職的家長。
家庭教育調查報告 23
教育問題一直以來是民眾關心的基礎問題之一,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進步的日新月異,特別是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教育已成為支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事業的基礎工程,也是關系民生的重要問題之一,而社區作為我國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社區組成成員復雜多樣。本項調查以望城社區家長為調查對象,現就調查結果做以下分析報告。
一、調查目的
調查的目的在于客觀掌握社區家庭孩子教育的基本情況、基本問題,了解家長對于孩子教育問題的最迫切的需要,從而更好的發揮社區為民眾服務的作用,以及引發我們對教育改革最現實的思考和理解,以圖對教育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更有效的信息與策略。
二、調查對及其一般情況。
望城社區中學家長。這部分人大多為35歲以上年齡。
三、調查方式
本次調查采取的是問卷調查。發放問卷是在望城社區當場發卷填寫,并當場收回的形式。共發出調查問卷130份,收回105份,回收率達81%,答卷是由實踐活動小組成員經過統計客觀進行總結。
四、調查時間:
xx
五、調查內容:
主要針對家長對孩子教育的投資問題,孩子在學校教育之外是否請家教,是否參加培訓班等問題進行問卷調查。問卷共向家長提出了13個問題。
六、調查結果及分析:
(一)教育消費調查兩大問題凸顯
在民意調查中,市民普遍反映孩子“成才費用”中,非自愿的補習班現象和擇校費過高。在小學到高中階段,學生的補課費均占所有費用的10%以上。有的學生家長反映,個別教師平時在課堂授課中只講基礎內容,而在公休日補課班上延伸展開講課本內容。為了不落后于其他同學,學生不得已參加了補習班。還有家長反映,學校讓學生自愿選擇是否參加補課或自習,有的老師在補課或自習的時候講授新知識,學生不“自愿”參加補課就意味著沒機會學到新知識,這樣的“自愿”補習就變成了不得不去上的課了。
在初中階段,學生的擇校費最低都在總費用的三成以上,在初中階段更達到了總費用的42.9%。學校可以對擇校生收取擇校費,但教育部門對擇校生的界定不夠明確,使擇校生的界定在一定范圍內伸縮性較大,致使一些學校鉆空子,將一大批學生定為擇校生,收取擇校費。
(二)80%以上的家長愿意將教育費用投資在為孩子請家教方面
從小學到初中,從初中到高中,從高中到大學,每一個轉折,都關系到孩子的一生。面對這個嚴肅的人生課題,家長們在抉擇,也在思索:是花一筆不菲的錢想方設法讓孩子進入好學校,搏一搏未知的美好未來,還是順其自然,學哪兒就哪兒,考上哪里算哪里?再深入一步講,大筆的錢投下去了,又能換來多大的回報? 1、娛樂投資。為孩子花錢,應首先考慮娛樂性。只要能使孩子心情愉快、玩得開心,錢就花得值。這包括帶孩子去公園、游樂場,以及看演出和旅游等。
2、智力投資。給孩子買一些啟迪型的書、讓孩子接受學校教育,以及參加培訓。
當然家長在經濟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可以為孩子請一位家教,其好處不言而喻。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可供參考。
第一,可及時補上欠缺的知識。目前,中小學生的學習負擔均較重。新知識多,作業量大。對于孩子來說,難免有一些消化不了的東西。在此情況下,如不能及時地把所欠缺的知識補起來,勢必造成惡性循環,不理解的東西越壓越多。請家教可以彌補這方面的不足。
第二,請家教可以有針對性地單獨授課。教師在課堂上,只能面對大多數同學的水平和進度授課,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思維較慢、接受能力較弱的同學,在這種情況下,會感覺聽起課來很吃力。往往是教師授課的幾句話反應不過來,隨即就失掉了繼續向下聽的興趣。相反,家庭教師面對面地授課,且授課之前對學生水平已有了解,則針對性較強,并給學生留有充分的考慮余地,學生在此種環境里學習,情緒會放松下來,學習的效率自然會大大提高。
第三,可以增強學習較差的學生的興趣和信心。家庭教師在面對一個學生單獨授課的時候,情緒相應地也十分放松,不會有緊張、急躁等情緒。而且經驗豐富的老師會用幽默的語言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較差的學生大多有一定的自卑心理,老師會在授課中幫助他們樹立起自信心。這些都是平時在課堂上難于得到的。
第四,能糾正學生的不良學習習慣,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習較差的同學,除智力因素外,大多在長時間里形成了這樣那樣的不良學習習慣。而對于不做教育工作的家長來說,很難發現自己孩子在學習上的某些弊端。家庭教師就不同了,他們憑借著專業的本領和豐富的經驗,會立即發現問題所在,并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學生糾正不良習慣,使其在補上功課的同時,逐漸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所有的這些,當然家長應該視其情況而定,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合請家教補課!
所以我們認為: 家教,可以作為教育孩子的一種方式,但教育孩子絕不能依賴家教。
(三)參加培訓班者占調查總數的43.2%
參加培訓班是利用固定時間對學生進行學習之外的興趣愛好的一種培養,是素質教育的要求。隨著教育的發展和人才競爭的日益激烈,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情也越發急切。他們深知孩子多學了一項技能未來就能多一條出路。于是,許多家長盲目地讓孩子學這學那,他們已不再滿足于學校的教育,課外培訓班一時成風。培訓班的好處也是有的:
首先,培訓班所營造的學習氣氛較強,既能帶動學生的積極性并具有相互促進、相互學習的作用. 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不同層次里增長見識,開拓視野。
其次,參加培訓班的價格相對實惠,對于經濟條件不太寬松的家庭相對實用. 家長讓孩子參加培訓班的原因大致如下:
1.技多不壓身。多學一點知識總是沒錯的,說不準將來能派上用場呢。即使將來和人競爭,自己這邊的砝碼也重了。
2.不甘落人后。眼見自己的鄰居熟人朋友都送自己的'小孩去上了學習班,我也坐不住了。別人家的孩子都在拼命學呢,我們家的小孩可不能在起跑線上就落后了哇。
3.能促進性格發展。在學習班,能讓孩子接觸到更多的同齡人,大家在一起交流學習,更能從中找到自信和快樂!
4.父母無暇照顧。我們是雙職工家庭,如果孩子在家,一是安全沒有保障,二是工作的時候容易分心。
5.學校有專門的培訓班,如:書法班,鋼琴,珠心算,奧術,舞蹈等等,可供孩子選擇的很多。
(四)家長的意見
1. 現在的教師都是應試教育的產物,知識單一,教學手段單一,而且現在的培訓都是所謂的“專家”(只知道一個學科,甚至只知道一個學科的教材的教學),因而,所接受所儲藏的信息量很少。然而現在的教學所需要的信息量又是多樣的,復合的,全面的。很明顯,家長認為前后兩者之間存在著明顯的矛盾。
2. 書本編寫要求是素質型,使用過程是應試型。孩子們的教學中,普遍存在著與教材編寫不一致的現象,就是只抓考試分數不管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問題,家長矛盾到底是要素質教育還是要應試教育?
3.老師缺乏自我意識。沒有責任心,沒有進取心。我們從調查得知,大多數家長認為孩子的很多教師沒有自我意識。師越來越差,很多情況下要送禮,自己的孩子才能享受應有的待遇。
我們的教育建議是:
教孩子利用社區資源。一般來說,在社區當中,有許多可以利用的資源,可以成為教育孩子的場所。如社區開辦的一些小型的閱覽室、體育館,父母可以定時帶孩子到社區里的各種場所看看,讓孩子先熟悉社區的環境。
鼓勵孩子參加社區活動。社區定期開展一些針對兒童的活動,父母應該及時了解相關信息,并鼓勵孩子積極參加,同時鼓勵孩子與小區的小伙伴一起玩耍,一起游戲,讓孩子學會交往。
和孩子一起參加體育鍛煉。社區里的體育設施極大地方便了運動。父母應該每天都抽出一定時間和孩子一起在社區就近運動,這將十分有利于孩子養成熱愛運動的好習慣。
教孩子學會打應急電話。社區是一個系統,社會保障體系為千家萬戶提供了一定幫助。如110、119、120電話,為我們遇到緊急危險情況、火災、急病時提供了救援手段。孩子們要學會正確的使用方法,在面對相應情況時懂得應變,同時對社區內設置的保護部門的電話及所在的位置等要了解。
告訴孩子一些自我保護的基本知識。在社區的公共場合中,要教孩子要學會自我保護。如熙熙攘攘的公共場所常常會因碰到緊急情況而形成無法控制的驚恐人流,這對體弱幼小的孩子們來說會造成傷害。在這種情況下,應該學會躲避,如盡量靠近墻壁,抓住一個堅固的東西等。
配合社區工作。父母應該和社區組織和工作人員保持良好聯系,及時了解社區有關活動,并積極參加社區活動,如家長學校等。
【家庭教育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家庭教育調查報告06-11
家庭教育的調查報告05-28
家庭教育調查報告12-16
家庭教育調查報告范文06-08
關于家庭教育的調查報告09-11
學生家庭教育調查報告12-12
家庭教育狀況調查報告06-30
農村家庭教育情況的調查報告09-22
家庭教育的調查報告15篇01-22
幼兒家庭教育調查報告通用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