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青春期家庭教育觀后感(通用18篇)
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吧,讓我們好好寫份觀后感,把你的收獲感想寫下來吧。那要怎么寫好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于青春期家庭教育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青春期家庭教育觀后感 1
有幸成為一名母親,也承擔著教育子女的責任和義務。隨著孩子的一天天的成長,走進了學校的這個小型社會,僅有的家庭教育已經不能滿足孩子的健康成長了。隨之而來的就是學校的教育不僅承擔了教育孩子知識的責任同時也扮演了我們孩子教育中的一大重要角色!
隨著孩子的長大,她有了自己的想法,我們不能再像小時候一樣去哄她,讓她言聽計從,她也有了自己的不想我們父母知曉的秘密了,除了最基本的做人準則,必須遵守外,別的事情再做決定的時候,我們就需要詢問下孩子的意見,然后結合我們家長相對成熟的經驗給予孩子最合理的建議,做出最后的'決定。
最近暑假也發現了,我的一些不規律作息習慣,逐漸影響到了她,自己都做不到卻去要求孩子做到,好像有點困難,所以決定調整一下家里的作息時間以及計劃內容,并且告訴她,如果媽媽沒有遵守,和弟弟也要記得提醒我改正,我們一起來遵守最新的計劃表,祝愿我們可以達到好的效果吧!
為了我們孩子更好的成長與發展,我們家長要和學校以及未來需要邁進的真正社會,共同制定更加合理優秀的教育計劃,我們家長會是主要執行方,讓我們的孩子成長身心健康!
青春期家庭教育觀后感 2
觀看本期的家庭教育,讓我懂得了以下幾點:
一、家庭教育莫用補償心理教養孩子
對孩子來說,父母的補償心理,可能會反而讓孩子無法接受,適得其反。因為父母想要得到的東西,可能并不是孩子想要的;父母把自己的愿望強加給孩子,會讓孩子心生反感;對孩子有求必應,會導致孩子溺愛成性,以自己為中心,缺乏責任感;對孩子期望值過高,會增加孩子的壓力和精神負擔,失去學習興趣、動力和信心。
對父母來說,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一切圍繞孩子轉,只要孩子學習好了,考上名牌大學,出人頭地,就心滿意足,從而放松對自己的要求,安于現狀,不思進取,甚至甘當孩子的保姆,放棄自己的工作。
我們父母不要以為自己的愿望是為孩子好就是好的,補償心理要不得,“最可怕的禮物”送不得,切莫用補償心理教養孩子。
二、最好的教育是父母與孩子共同成長
通過學習讓我明白,父母要與孩子互相學習、互相促進,共同進步、共同成長,這是家庭教育必須遵循的客觀規律,也是家庭教育成功的一個重要標志。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作為父母要多抽時間陪孩子,與孩子共同成長。
三、要樹立向孩子學習的理念
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負有教育孩子的.主體責任,要始終把教育引導孩子成長成人成才作為天職。但是也要看到,我們的孩子可愛可敬,值得父母學習的東西很多。他們是一個個有思想的獨立生命體,盡管人生尚未成熟,仍然充滿著生機活力,在學習、生活中展示出很多優點、亮點、特點。
孩子也許有這樣的缺點,那樣的不成熟,但肯定都有這樣的優點,那樣的優勢,作為父母要善于發現孩子的優點,虛心學習孩子的優點。要讀懂孩子,了解孩子,尊重孩子、欣賞孩子,放下身段,以孩子之長補自己之短,促進自己的成長。
青春期家庭教育觀后感 3
說起孩子,每個父母都有說不完的話題,孩子的成長傾注了我們太多的心血與愛,也帶來了我們數不清的歡樂。孩子的教育可分為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家長不能僅僅關心孩子的智力開發,學習成績的好壞。我認為,家長應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社會道德;意志品質等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即家庭教育。知識教學、智力開發這些要由學校教育來完成。即便家長懂得這些知識,可能不懂得解決問題的方法,甚至和專業老師的方法相矛盾,所以作為家長只要做好家庭教育就是對老師工作的支持。
我的女兒13歲,就讀于自貢田家炳中學初一,她有值得我驕傲的地方:孩子發展比較全面,學習上進步非常明顯,有一定的獨立自主的能力,能主動學習;有一定的責任心和愛心,能體諒、尊重父母,與同學和睦相處,知道勞動的艱辛,但也存在不少的問題:如粗心、做事情散慢、拖沓。下面我來談談我們家庭的一些教育理念和心得。
一、“嚴”字當頭,抓家風家訓
現今社會獨生子女多了,家庭條件好了,隔代管教,甚至請他人管教孩子的現象也多了,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很多家長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嚴格教育,對孩子“錯愛”、“寵愛”、把孩子慣得不像樣,如對人沒禮貌,本該由孩子自己做的事情而由父母、爺爺奶奶代辦,做作業不專注,或者要大人陪伴做作業,做事情磨磨蹭蹭等。
我家教育孩子的宗旨:要求孩子知道理,明德行,成為一個正心、誠意的人。一切時,一切事正確引導,養成孩子明理重德的習慣,培養孩子要多為公著想,盡量斷除自私自利的念頭。要求孩子要有愛心,要愛國家,愛父母,愛社會,必須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努力學習,不可懈怠。爭取成為德智體皆優的學生。
我家培養孩子的習慣采取“小時嚴大時寬、家風家訓要嚴管”。小學時期,孩子還比較聽話,好管教,容易養成好習慣,這時我對女兒以嚴為主。孩子只要小時候養成好習慣,大了寬松一點兒也出不了格。這也就是關鍵期,任何家風家訓教育都有關鍵期,在這個年齡段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最為有效,如果過了這個年齡段,再進行這種教育,效果可能就差多了。初中階段,是建立常規、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最關鍵時期。這個階段培養各種良好習慣最易見效,抓住這個環節就等于抓住了孩子的以后。
二、好家訓形成好家風,好家風成就好家庭。
我們家庭和睦、幸福,為孩子健康成長提供了良好的家庭環境。家庭不和睦,對孩子的傷害往往大于大人,會使孩子失去安全感,容易形成不良性格和心理,缺少責任感和愛心,良好的家庭環境才能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提供必要的肥沃土壤。同時,我家非常重視德育,會做人才會做事。德育我們主要從要求女兒不說謊、不隨便要別人的東西、不亂丟垃圾這樣的小事做起,德育內容也是隨孩子的成長而變化。當然,家長要求孩子做到的,我們首先做到。身教重于言教,正如孔子所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家長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還有,對孩子進行德育教育,家長不能居高臨下,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圍中進行;另外孩子教育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們每天都抽出一點兒時間,關注孩子的成長:作業完成得如何,學習順利嗎?有什么新鮮事,心里有沒有不愉快呢?尤其在孩子遇到困惑、挫折及犯了錯誤時,及時與孩子溝通,予以正確引導,調整好孩子的心態。同時,日常生活中從身邊的人和事說起,潛移默化地對孩子進行人生觀、價值觀教育,使孩子從小樹立起遠大的理想,從而激起心靈深處無窮的動力。
三、經常與老師聯系,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狀態和表現。
家庭和學校之間要經常保持聯系,保持一致的價值觀,家長應當主動向老師反映孩子在家的學習情況和思想態度,詢問孩子在校的學習態度,聽課是否認真、發言是否積極等情況,如果孩子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回家后就能夠有針對性地教育孩子。這方面我們一直做得不太好,有些事情幸虧老師及時與我們聯系,才避免了在教育孩子方面走彎路及孩子一些不好習慣的養成。
家庭教育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我家對孩子的教育還做得不夠好,為人父母者,要正確引導,養成孩子明理重德的習慣,教育孩子要立大志。人無志向就不能成大器。志向是一個人的奮斗目標。所以我們家庭是經常督促孩子要明確自己的奮斗目標。要求孩子要立大志。明確方向,努力學習。精進不退,在家中,要求孩子作到“父母呼,應句瑗;父母命,行勿懶。”在學校要求孩子做到“尊敬老師,聽從老師的教誨。”上課時要做到認真聽課,要按時完成老師所布置的一切作業,團結同學,要做到取長補短;在學校要爭取多做對大眾有益的事情。嚴格遵守校規,教育孩子力爭做到成為一個“德智體美勞為”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將來能為祖國效力,為人民大眾服務,做一個有智慧、有德行、有覺悟的人,這就是我們家庭對孩子的期望和教育的綱領。
青春期家庭教育觀后感 4
《弟子規》中有云:“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中國傳統家庭教育主要以倫理道德為核心,而道德以孝為核心,家庭教育的根本就是孝,孝又以德為本。在生活中處理好人際關系,家庭成員各安其分,各守其位,各盡其責,各求所需,尊循綱常倫理,和諧家庭生態圈,以身作則,以身示范。同時學會自律,管好自己,行善積德,以德載物,以德傳家,這才是中國傳統家庭教育的精髓所在,而不是簡單的的溝通和淺薄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
作為家長的我要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形象,在現代家庭教育中,傳統家庭教育無疑是最好的.教育工具,不僅能夠對孩子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還能夠培養孩子深厚的文化底蘊與品格。
中國傳統家庭教育就是以德傳家,以孝治家,以孝治國。也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青春期家庭教育觀后感 5
觀看了家庭教育課,我有很多感觸。作為家長的我們,責任是多么的重大。不僅要在平時做到言傳身教,而且在學習上也要幫助他、鼓勵他,和他一起努力共同進步。孩子的學習,不僅依賴于孩子自身的探索,教師的輔導,也需要家長的參與。家長比任何人都了解孩子的興趣與個性,更有可能參與到孩子的學習過程中來。在幫助孩子學習的同時我們也提高了自己。另外,在生活上要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改掉壞毛病。
作為家長要以身作則,給孩子做榜樣。現在正是孩子的.關鍵時刻,我要克服一切困難,幫助孩子度過重要的六年級。我的女兒,你也要多努力一點,勤奮再勤奮,媽媽和你一起加油!加油!
青春期家庭教育觀后感 6
每次觀看家庭教育公開課都讓我受益淺,作為家里有兩個孩子的家長,在家庭教育過程中,一定要確保公平公正,做到一碗水端平。
傾聽每個孩子的聲音,肯定每個孩子的優點,獎勵和懲罰要一視同仁,當孩子們犯錯時不偏向一方,嚴肅對待。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欣賞每個孩子的獨特性,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所以他們的需求點不同,根據孩子們的特點來給予關愛。
關注孩子們的心理,走進孩子們的內心,加強語言和情感的溝通,給兩個孩子都營造一個充滿愛的.家庭環境。讓他們感受到與獨生子女家庭不同的獨特溫馨與樂趣。利用多子女這種優勢,培養孩子之間的合作能力、情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提高孩子的情商,這樣對子女今后立足社會也是至關重要的。
青春期家庭教育觀后感 7
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正式實施,多子女家庭數量顯著提高。多個孩子就意味著可能產生情感沖突、規則沖突、個性沖突等狀況。今天《家庭教育公開課》中的兩位老師為我們講解了多子女家庭教育的特點和方法。多子女家庭年齡相仿的孩子發生爭吵,大人不要過多地干預,要跟孩子一起討論如何制定家庭規則,養成良好習慣,要讓孩子感受到自己在家長心中的獨一無二。
多子女家庭教育過程中,一定要確保公平性,傾聽每個孩子的'聲音,肯定每個孩子的優點,欣賞每個孩子的獨特個性,孩子們一定會關愛自己的兄弟姐妹,感受到與獨生子女家庭不同的獨特溫馨與樂趣,這樣便能形成平和溫暖的家庭氛圍。
家庭即課堂,生活即教育。多子女的家庭教育應從特點出發,發揮子女的教育功能,從多元共治達到多元良性共育。注重發揮家訓、家風、家規、家學的多元教育要素的融合教育作用。樹立家教有“法”意識,實施有“理”有“情”教育,建設和諧之家,成就家國興旺!
青春期家庭教育觀后感 8
看了這次的視頻,收獲頗豐,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除了孩子在學校里的學習之外,家庭也是重要的一個生長環境的場所,具有無可替代無與倫比的作用。
孩子的青春期是十一二歲到十七八歲之間,這段期間孩子容易受情緒腦的控制。這個時代的孩子,他們可以宣泄的空間更少了,在我們那個年代的娛樂是和小伙伴們一起出去摘東西吃,而他們卻是回到家中,面對冷冰冰的電子產品。他們孤獨,缺少玩伴。他們失落,因為難得的周末不是在補習班就是在去補習班的路上。他們迷茫,因為他們只知道學習,不懂得自身的價值感在哪。
所以,家庭教育在這期間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可以用家庭的凝聚力,讓孩子體會到家庭的.快樂與溫暖;用傳教的方式教會孩子們如何在面對壓力時解決困難;用家庭環境的力量幫助孩子們培養堅韌不拔的性格,不會輕易被壓力壓垮。
關于如何保護家庭環境方面,現在的家庭問題就是家庭的過于冷漠,家庭的劇烈沖突以及家里遭受了重大變故。第三點一般家庭是不會遇見的。第一點家庭的冷漠,家長對孩子的不聞不問,放養型讓孩子成長,這樣孩子看起來很自由,但卻沒得到關愛,對于成績等方面也是無所謂的態度。第二點劇烈沖突,家長太管孩子了,往往適得其反,意見不合而產生了沖突。在我看來,最好的辦法就是多溝通,少說教。溝通是雙向的,雙方能像知心朋友一樣吐露自己的心聲,毫無保留,而說教則是家長單方面的教訓孩子,孩子在長大了之后該懂的道理早就懂了,說多了也嫌煩。
家庭教育,家庭環境,由我們每個家長共同守護。
青春期家庭教育觀后感 9
3月27日早上,我和孩子一同觀看了中科院家庭教育家張莉主任與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導師雷靂教授主講的《中小學生家庭教育與網絡安全》教育專題節目。主要內容:應該怎樣與孩子溝通交流才更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如何提升孩子防騙的能力;怎樣引導孩子健康上網。
其中最令我有所感觸的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可以說家庭是人們接受教育的搖籃,也是人們接受教育的第一個場所。在教育這個由淺人深的過程中,對于任何人來說,最淺顯、最基礎的教育都是通過家庭、特別是通過父母來完成的。如果沒有家庭教育所傳授的那些基本知識、本領作基礎,人是很難順利接受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
家庭教育在教育體系中,就象是建高樓大廈的基石,基石打得好,才能建萬丈高樓,家庭教育搞好了,才能為培養優秀人才打好基礎。這種伴之以深厚濃烈的親情之愛和細致入微的體貼方式而進行的家庭基礎性教育,是其他任何教育形式所不能取代的,它對任何人一生的成長都起著奠基作用。
孩子和父母在平等的環境中互相討論、爭辯,既是一種友愛磨合,也能幫助孩子樹立信心,明辨是非,對其想象力和創造力都有絕佳幫助。因此,家庭教育時,父母要把孩子當作平等的獨立個體,與之溝通。家庭的每一位成員都應該在平等、互敬、互愛。
日常同孩子多交流,特別是語言交流,包括書信、游戲、游玩、閱讀等。良好的溝通是消除隔閡的最好方法,父母與孩子之間應當保留足夠的'時間進行交流,這樣才能夠更好的發揮孩子的情感力與認知力。家庭教育的特點在于啟蒙性與感染性,這都要求家長在其中起到典范帶頭作用。誠信教育也必不可少,言出必行是誠信的主要表現,只有誠信的父母才能培養出守信的孩子。人人都會犯錯,大人都避免不了,何況是孩子。所以,作為家長要寬容地對待孩子的過錯,幫其分析錯誤原因,避免再次犯錯。知錯就改,善莫大焉。以一顆寬容的心對待孩子,引領孩子走向正確的道路。
培養孩子人與人之間要和睦相處、相互理解、相互寬容。孩子們終將會長大,需要他們自己的人生,我們父母能夠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其實就是愛。
青春期家庭教育觀后感 10
今天有幸觀看了王琨老師的家庭教育講座,真是受益匪淺。講座以“孩子從優秀到卓越的五大力量”為主題,向家長們分享了如何科學、正確地教育孩子。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其一言一行都在影響著孩子,家庭教育對孩子的一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對于家長來說,養和育同樣重要。
那么,作為家長我們該如何科學、正確地教育孩子呢?下面我將觀看講座后的一些感受與大家進行分享。
首先,我從“喚醒的力量”和“發現的力量“中學習到我們要正確的認識孩子。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愛不是把籃子裝滿,而是把孩子的心燈點亮。要喚醒孩子,就要培養孩子的“六觀”:喚醒孩子的健康觀,培養孩子旺盛的生命力;喚醒孩子的人生觀,讓孩子有夢想有志向;喚醒孩子的財富觀,不懂錢的孩子沒有未來;喚醒孩子的價值觀,讓孩子懂得為人處世;喚醒孩子的愛情觀,讓孩子懂得底線、操守和原則;喚醒孩子的世界觀,讓孩子多經歷、多體驗世界。父母不要一味地去批評孩子,要發現孩子的天賦和優點,幫助孩子將天賦和優點發揮出來,陪伴孩子、懂得孩子。
其次,我從“榜樣的力量”中認識到父母言傳身教的重要性。家長要創造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創造積極交流的溝通氛圍、要說話算話,守時守信。家長要教孩子懂得敬畏,教會孩子為人處世的'規則、做人做事的規則、社會道德的規則,父母囂張,孩子則張狂,父母謙和,孩子則謙卑,父母失德,孩子則失格。夫妻間要和諧恩愛、孝順長輩。
然后,我從“愛的力量”中了解到孩子不聽話發脾氣,最重要的原因是沒有感受到愛。很多家長都會說自己很愛孩子,那么怎么愛才是正確地愛孩子呢?我們要全然地愛孩子,孩子在父母心中就應該全是優點,用包容和鼓勵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做一個內心充滿愛的孩子,愛自己、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愛學校、愛社會,孩子自然就會陽光開朗。
最后,我從“相信的力量”中學習到父母要相信孩子,父母輸入什么,孩子就是什么,鼓勵能讓白癡變天才,批評能讓天才變白癡。你罵孩子,孩子不會停止愛你,但會停止愛自己。永遠不要去打擊批評謾罵你的孩子,不管孩子有什么表現,有什么地方不如別人,他(她)也是你獨一無二的孩子,所以一定要去相信孩子、鼓勵孩子、支持孩子。
家長愛孩子就要履行一種教育的責任,讓我們共同努力踐行家庭教育,教會孩子懂得自尊、自愛、自強、自立。
青春期家庭教育觀后感 11
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心目中的寶貝。我們都期望他們能夠平安、健康、快樂地成長。對于孩子的教育,我也一直處在不斷的學習、探索和反思中,希望自己能夠與孩子一起成長、一起磨煉、一起成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的言談舉止、道德品質以及家庭的溫馨、和睦對孩子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每當看到孩子那燦爛的笑臉,聽到孩子那稚嫩的聲音時,什么煩惱,什么辛苦統統都拋到九霄云外去了。
一、重視品德教育,使孩子成為受歡迎的人
個人品德是一切道德行為的基礎。教育孩子講道德要從自身、身邊做起,使她從小尊敬長輩,友愛他人,不欺負弱小。孩子做對了要贊賞,做錯了要恰當批評,讓他樹立起一個正確的判別事物對錯的觀念。內心善良、懂禮貌、講文明、辨是非、懂得換位思考,這一切應該從小就抓起。
例如:孩子很小的時候有點攻擊性,喜歡打人,常常把其他小朋友弄哭。個性強一點的孩子往往都會這樣,我想一定要想辦法治好他。有一天下班回家有媽媽過來告狀說我兒子昨天打了她的孩子,弄臟了她孩子的衣服。回到家我非常耐心地蹲下來問他:“每個孩子都是爸爸媽媽心中的寶貝,是不是?”(因為我平常都會向他強調這一點,所以我敢肯定他一定會說“是”)。他果真說:“是啊。”我繼續說:“你要是被別人打了,爸爸媽媽一定會很心疼、很傷心!但同樣的,你把別的小朋友打了,她的爸爸媽媽也很心疼、很傷心啊,因為她也是她爸媽的小寶貝啊!”這個時候他已經不知不覺地低下了頭,開始知道自己的這種行為是會令別人傷心的。從此以后,我們這一片兒的孩子都愿意和他一起玩、一起笑,偶爾鬧點小矛盾叫很快會和好。
二、培養獨立性、主見性,鍛煉孩子的能力
孩子不可能一輩子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父母想一代要比一代強,就必須讓孩引故自己的主人。作為父母我們要尊重孩子的選擇,賦予孩子行使選擇的權利,不要用自己心中的選擇去評價孩子。
例如:孩子自己衣服的顏色,什么時候看書、畫畫、玩耍、彈幾遍電子琴、看多久的動畫片、玩多久的游戲,只要是在合理的范圍內,就由他自己選擇決定。當孩子跟我在一起時,他會安排的并并有條,有時還會指出我做的不足的地方。也許作為家長,我們應該要學習聰明地示弱,把機會讓給孩子。孩子也只有在一次次的實踐、思考中,不斷長大、獨立,然后超越父母。
三、督促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
孩子是父母的體現,父母是孩子的榜樣。所以,我們要求孩子做到什么,我們自己首先要做到,身教重于言傳。而且習慣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我們要幫助孩子堅持不懈、持之以恒,慢慢養成習慣。告訴他每天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次重要的。對于醫生,時間就是生命;對于商人,時間就是金錢;對于你,時間就是知識與成長。利用安排好了時間,你可能長的枝繁葉茂,但如果浪費了時間,那你可能弱小干枯。但勞逸要結合,該學習的時候認認真真學習,該玩的時候就痛痛快快地玩,心中要有個時間表。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分數,而是讓孩子有能力去創造幸福生活并享受生活。
例如:早上起來洗臉、刷牙、疊被子,自己整理并管理好自己的東西,用過的東西要記得放在哪。看完一部動畫片或電影,跟孩子一起探討一下有什么教育意義或者是有哪些體會和感受。大人討論問題,你也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表達自己的看去。大人有哪些你認為不對或不好的地方,你也可以指出來。
四、多贊賞,多鼓勵,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有一句教育名言是這樣說的:“讓每個孩子都抬起頭來走路。”孩子的自信源于父母對他的愛。不要吝嗇“我愛你”這三個字,也不要羞于表達。愛孩子、愛伴侶、愛父母就應該大聲說出口。不僅是這樣,我們還要充分信任他、尊重他,多挖掘他身上的優點,少一些責罵,多一些寬容,但不要縱容;少一些攀比,多一些鼓勵;少一些包辦,多一些引導;少一些灰心,多一些欣賞。也許孩子會笑著去面對他的`人生。
例如:有一段時間,經常陰雨綿綿,我就說:“這天氣老是下雨,心情好煩躁。”不料兒子卻說:“我有世界上最幸福的家庭,天天下雨也影響不了我的心情。”
五、加強安全意識教育,讓孩子健康平安地成長
現代社會到處都存在著安全隱患,所以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還要培養孩子自己的安全意識。唯有孩子的安康,才會有家庭的幸福。教孩子認各種安全標識、交通標識、食品標識以及其他標識是很有必要的。也非常感謝學校在適當的時候以恰當的方式給孩子培養安全意識,并根良據不同的成長階段以及面臨的不同環境,教給他們一些遇到危險時求安求生之道。
以上是我自己覺得重要的一些心得與體會,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都需要我們家長冷靜地面對、理性地分析,提出最適合自己孩子的解決方案。
在這里我要感謝老師的辛勤付出以及對孩子的循循善誘、孜孜不倦地教導。讓我們共同攜手為祖國培養更優秀的下一代而努力。
青春期家庭教育觀后感 12
感謝學校搭建平臺,給家長們提供了寶貴的學習機會。聽完專家講座,真是受益匪淺。
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環境是孩子成長的重要基石。作為家長要努力營造溫馨、舒暢,充滿包容和愛的家庭環境,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努力做到:
1、多陪伴,多理解孩子。家長的陪伴是孩子成長的精神食糧和溫暖港灣。陪伴會讓孩子減少焦慮,消除孤獨,喜歡與我們在一起。理解會促進溝通,讓孩子感到溫暖、幸福。
2、多溝通,少說教。良好的溝通有助于親子關系的和諧,和諧的'親子關系是孩子身心健康的保障。學會傾聽孩子說話,多和孩子交流,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尊重與關愛。
3、制定規則,管理好手機與讀物。孩子從小要有規則意識。特別是手機和不健康的讀物,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制定規則,會促進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不迷戀,不越界,形成積極、健康的心理特征。
4、和孩子一起面對壓力。孩子是一個活生生的個體,會遇到許多壓力。作為家長,不能忽視,不能責怪,要和孩子一起面對,并教會孩子在壓力面前不抱怨,不逃避。必要時,學會求助。只有家長的接納與幫助,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護孩子,提高孩子的心理彈性。
愿我們通過學習,成為更好的家長。愿我們的學習,成就更好的孩子!
青春期家庭教育觀后感 13
今天上午收看了王琨老師主講的《中小學生家庭教育》節目,主要闡述了影響孩子一生的三大教育,家長給予孩子的五大力量,以及如何喚醒孩子的六種觀念。講座圍繞著家長與孩子的關系,聯系生活實例,貫穿古今中外,內容深入淺出,在家庭教育層面為大家傳道授業解惑,也使我們家長受益良多。
父母作為孩子人生的第一顆扣子,家庭教育至關重要,榜樣的力量不容小覷,在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引導上舉足輕重。自古以來,父母普遍對孩子持有非常高的教育期望,大多懷揣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目標。但試以反問,父母是否達到了孩子的期望呢?孩子為何會從兒時的崇拜父母演變為青春期的逆反父母呢?自己是一個好榜樣嗎?這些問題直逼內心、句句入骨,讓我對“榜樣”二字有了更深的理解與感悟,更體會到了父母作為“榜樣”在孩子心中的分量。
身為一名高一學生的家長,高中三年是一段特殊卻又精彩、艱難卻又重要的人生旅途,我們需要陪伴孩子共同度過、共同成長、共同成就。一方面,我們要爭做好榜樣。“活到老,學到老”,學習是全家的功課,在周末陪伴孩子寫作業的過程中,讀讀經典名著,看看中外史書,學學專業知識,提供濃厚的家庭學習氛圍,給予孩子內生的學習動力。在雙減政策和高考改革背景下,學生內卷、家長雞娃應成為過去式,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已不是素質教育的`口號,我們家長更需要在家庭教育中踐行落實,做到誠實守信、以身作則,好好學習、強身健體,溫和謙卑、循循善誘,尊重勞動、熱愛勞動。另一方面,我們要尋找好榜樣。歷史上與生活中不乏值得尊敬與崇尚的好榜樣,偉大的開國元首、抗疫的醫護人員、英勇的消防官兵以及辛勤的農場園丁等。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勞動教育獨特的育人價值可能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私以為為孩子樹立勞動的榜樣十分關鍵,這也是在學校教育中無法涉及的,我們應在家中教育引導孩子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
青春期家庭教育觀后感 14
“蹇蹇三事,師師百僚”,人的一生,多遇良師是何其有幸的事情。20xx年xx月xx日和xx日,我有幸參加了鄭州大學教育學院心理健康教育培訓班,經過兩天的培訓,我吸收了很多新的心理健康理論,增長了很多心理輔導知識。感受的風采,聆聽教授的真言,我感悟良多。
xx日,為我們授課的是鄭州大學心理學系心理學教授葛操,他是心理學博士,20xx年勞動部首批國家心理咨詢師培訓師,河南省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廳心理咨詢師考試鑒定專家。葛操教授首先給我們分享了《對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的幾點思考》,接著給我們講解了“傾聽技術”、“共情”、“EFT”情緒釋放技術等知識點。葛操教授的授課給我印象深刻的有兩點,一是在講授傾聽技術時,我不禁想到了李鎮西老師的“傾聽是心靈的水珠,能折射出純潔而熱情的光芒”那句名言,此刻我深深的明白了:傾聽是一種自我修養,傾聽是一種愛的教育手段,傾聽是一種設身處地的共情方式。二是心理學中的“EFT”情緒釋放技術本是讓學生覺得生冷酸澀的理論,但葛教授深入淺出的講解、活靈活現的現場互動卻使得這次授課淺顯易學,讓大家感覺是很實用的一種放松方式,讓人倍感愉悅。
在今后的工作中、生活中,我們要學會傾聽,掌握傾聽技巧,設身處地的體驗他人內心情感,與之共情,“陪著他”,“理解他”,“溫暖他”,而不能憑借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去簡單的理解事情,用所謂的標貼去影響他人、改變他人,這樣只會適得其反。
xx日,為我們授課的是鄭州大學教育學院的楊敏齊副教授和許慧教授,楊敏齊副教授給我們講解的課題是《認知療法在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中的運用》,許慧教授給我們分享了積極心理學和發展心理學的'主要內容。楊教授給我們分析了認知治療的理論依據,讓我們對“抑郁癥”、“焦慮障礙”、“驚恐障礙”、“社交障礙”等原來不太熟悉的名詞有了一定的認識。給我印象最深的應該是許慧教授傳遞給我們的賞識教育,這讓我第一次聽到“習得性贊賞”理論,該理論溫暖而又深刻,讓我明白了“愛系心田,須口言明。”許慧教授的一言一行都在生動詮釋著“腹有詩書氣自華”,參訓老師在潤物細無聲的氛圍里感受到了心理學的魅力和力量。
這次心理健康教育培訓雖說只有短短的兩天,但各位教授分享給我們的心理健康學知識,各位教授的風采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后,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將不斷踐行心理健康理論,用賞識教育去關愛學生,用“共情”方式靜心聆聽學生的心聲,用“EFT情緒釋放技術”去指導學生減壓,用積極心理學去貫穿教學,讓學生在心理健康、身體健康、精神健康的環境中茁壯成長。
青春期家庭教育觀后感 15
3月18日中午,我們整個年級的男生都去了小禮堂聽一個青春期教育講座。經過這一節課,我們都體會頗深。
青春期是兒童期至成年期的過渡時期,體格、性征、內分泌及心理等方面都發生了巨大變化,人體生長發育是繼嬰兒期后出現的第二個高峰,各組織器官由稚嫩走向成熟,由能力不足趨向功能健全,世界觀及信念逐步形成。由于身心的逐漸發展和成熟,個人在這個時期往往對生活采取消極反抗的態度,否定以前發展起來的一些良好本質。這種反抗傾向,會引起少年對父母、學校以及社會生活的`其他要求、規范的抗拒態度和行為,從而會引起一些不利于他們的社會適應的心理衛生問題。青春期的人際交往特點:處在青春期的學生,漸漸地從家庭中游離,更多地與同伴一起交流、活動,結交志趣相投的同學為知心朋友,他們無話不談,形影不離,視友誼至高無上,甚至為朋友兩肋插刀在所不惜,這些舉止往往令家長很難理解,而這恰恰是典型的心理斷乳表現,只是發生得太快,家長沒有心理準備,如果此時的家長愈加束縛,他們離家長愈遠,有的甚至逃離家庭去投奔同學。同時,青春期是性心理萌芽期,表現為開始比較注意自己形象,特別是異性同學對自己的評價,也嘗試與異性交往,但是在交往過程中心理變得很復雜,一方面渴望接近對方,另一方面又很害怕別人發現,結果,交往過程神神秘秘,羞羞答答,反而顯得別扭。老師為我們解釋了青春期的現象和青春期應該注意什么,我們就處于這個時期,所以大家都聽得很認真。
青春期是一生中做寶貴的時期,我們要好好把握這段時期,認真學習。如果我們荒廢了這段時期,將會有終生的遺憾,同學們,讓我們攜手共進,把握青春歡呼青春吧!
青春期家庭教育觀后感 16
通過觀看王殿軍專家的講座,我深深地感受到對孩子的教育是一門大學問。而我們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行為舉止更是深深地影響著孩子,我們不斷學習和提高自己,更要時刻學習如何與孩子溝通,如何引導好孩子,如何教育好孩子。家庭教育對孩子的一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我認為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環境是最為重要的因素—親子環境
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作為家長,應該怎么做呢?我們有一個通病就是責罵,比如經常會有家長說:“你怎么每次都這樣粗心?”這樣的話語是亂貼標簽的。孩子如果常常挨罵的話,就會失去自信心,總覺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我們面對孩子做錯事的時候,首先要記住我們是期望他更好,教育專家提出這樣的建議:“孩子,剛才發生了什么?你很難過,對嗎?為什么會這樣子呢? 讓孩子思考后想辦法去解決它,并讓他認識到這樣的行為是不好的,而并不是讓他感受到自己任何事情都做得很糟糕”。
父母有一顆平常心,父母心態如何,直接影響孩子的,凡是心態好的.父母,無論孩子考出多么糟糕成績,我們應該讓孩子感受到爸爸媽媽是愛自己的。讓孩子在良好的親子環境下長大,總有一天孩子會學會感恩。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應該有他獨立的空間,尊重孩子、給孩子一定的自由。自由并不代表放手。我們陪孩子但不操縱孩子,教給孩子良好的自我管理習慣和培養良好的發展意識,這樣才能讓他們受益一生 。
青春期家庭教育觀后感 17
星期五下午的時候,黃老師的講座在五年級同學們熱烈的鼓掌聲中拉開了帷幕。根據鄧老師的介紹,我知道這位黃老師將會是我們學校的心理輔導老師。
講座開始了,看到標題“五年級青春期健康教育專題講座”,我們班的女生一看到“青春期”這三個字,會覺得很不好意思;我們班的男生一看到“青春期”這三個字,就開始想入非非。主題是“成長的秘密”,大家看到“秘密”一詞,肯定會很好奇,很想知道成長的秘密吧?那就隨著我的介紹來進入黃老師的講座吧!
一開題,黃老師就給我們提出了三個有趣的問題:
1、上體育課做運動時,會發現總有那么幾個同學坐在旁邊,為什么?
2、小明最近的聲音漸漸開始低沉,開始長了一點點胡子,這是怎么一回事?
3、小康看到同桌小麗的椅子上有紅色的血跡,小麗到底怎么了?
同學們可都積極了,都把問題一一解答出來:
1、因為那幾個同學來月經了,來月經了不適宜做劇烈運動。
2、因為小明開始發育了,發育的時候會長胡子,聲音也會慢慢低沉。
3、小麗來月經了。女孩子們聽了同學們的`一一解答,臉漸漸都紅得像個紅蘋果了。
接下來,黃老師通過幻燈片的形式簡簡單單的講述了一下男女生青春期發育的時間:男生是11歲多;女生是10歲左右。然后又講了,青春期的男性和女性的第二特征:男性表現為長胡須、喉結突出、骨骼粗大、聲音低沉等;而女性表現為乳房增大、骨盆寬大、皮下脂肪豐富、嗓音尖細等。黃老師還給我們放了一段“月經”的視頻,大家看完后,大會議室就傳來一陣嘔吐的聲音。
最后,黃老師也隨著同學們“排山倒海”的掌聲中,離開了大會議室,結束了這次講座。這次講座,使我懂得了要愛護自己的身體。
青春期家庭教育觀后感 18
這是一節讓我受益匪淺的教育課,青春期教育觀后感。
這是一次震撼心靈的視覺體驗。
這是一趟觸摸真情的旅程。
下午第二節一下課,老師便讓我們馬上下樓排隊去階梯教室,我們些許猜出了此行的目的——一堂青春教育課。
當大屏幕上逐漸把目標顯現出來,我們心里多多少少有一些激動。有4個大主題:1.生理衛生;2.萌動的青春:3.自尊自愛,拒絕婚前性行為;4.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第三,第四個主題令我印象尤為深刻。
第三個主題通過兩個小女孩的自述,告訴我們:女生,自尊自愛最重要。那個叫璐璐的女孩聲音稚嫩得惹人憐,但她所訴說的內容,語氣卻像一個經歷“豐富”的成人,她最后一個比喻很形象:青春期的我們是一個裹在蛹里的毛毛蟲,只有等到春到,最恰當的時期破蛹,才能綻放最美的一面,才能找到屬于自己的花。如果是一只“半成品”的蝴蝶,破蛹傷了自己的身,尋花則會傷了自己的.心。正如璐璐所說的過早去體驗那所謂的“愛情”,最終只會失去真正的愛情。
這樣的例子好像與我們無關,但它是一個隱形的炸彈,潛伏在我們之間。身邊的同學多多少少會有一些人早戀。早戀是個陷阱,這個陷阱下又是一個接一個的陷阱,漸漸地,你的理智,你的成績,你的未來,最后連你的清潔都會一個一個陷落下去。雖然這些情況還沒發生在我身上,但她給我敲響了一個警鐘。
這個主題末尾,老師還給我們播放了一段分娩的錄像,我內心不僅是震撼,還有心酸。“女人天生是不完整的。”是啊,是我們在母親的身子上添了一道傷痕,但這是不完整的完美,像斷臂維納斯,殘缺,但美麗。當看到醫生扒開血淋淋的肚皮,聽到叮叮當適當的器具聲,內心不寒而栗。現在的我們,手上被割了個小口子都喊痛,何況在你的肚子上用刀子和手拼命地拉扯呢?可想而知,母親承擔了多大的痛苦!做兒女的豈能不孝?
第四個主題——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一開頭,播放了一群城里的“問題少年”去體驗大山的生活。看到父母與兒子分別時,父母淚流滿面,兒子卻一臉漠然,心里不禁泛酸,想起了那句話“兒行千里母擔憂,母行千里兒不愁”。影片還播放了一段學校生活的片段:大山里的孩子的懂事、堅強與城里孩子的嬌聲慣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城里的孩子受不了餓,五年級的學生主動拿出自己的晚飯分享。另一個場景覺得很好笑:怕城里的孩子吃不習慣,好客的農家人借了一只雞,城里孩子不知是客氣還是怎么著,推托不吃,說敢緊放進冰箱,我笑了,笑得心里泛酸。最后一個場景是大山里的孩子因為無法好好招待客人哭了。不知為什么,心理涌動:憐憫?同情?欽佩?
第三段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完全沒有下肢的人的成功故事,他雖然沒有超越別人,但是他遠遠超越了自我,觀后感《青春期教育觀后感》。我突然想起這么一句話:“當你因為沒錢買鞋時,你還應該想到有人沒腳。”這句話傳達了兩個意思:一是超越,二是知足。怎樣做?約翰.[影片男主角]給了我們最好的答案。
讓青春飛揚,讓我們的過去不留遺憾。在青春時播下種子,金秋時節收獲——幸福。
【青春期家庭教育觀后感】相關文章:
青春期家庭教育的調查報告02-13
青春期孩子的家庭教育觀后感12-01
青春期家庭教育觀后感(精選8篇)11-30
青春期家庭教育觀后感范文(精選8篇)11-30
孩子青春期家庭教育觀后感(精選13篇)11-30
青春期家長的家庭教育觀后感(精選15篇)12-01
青春期孩子的家庭教育觀后感(精選27篇)10-13
青春期孩子的家庭教育觀后感(精選17篇)05-25
青春期家長的家庭教育觀后感(通用8篇)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