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家庭教育的語錄大匯總95條
一個善于反思的人才是一個善于超越自我的人。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家庭教育的語錄95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1、故知人道,不要別觀,總觀無我一行亦得,若能明見身心無我,則是見道。《甄叔迦經》卷七十二
2、眼、色緣生眼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彼圣弟子如是如實知:我眼、色緣生眼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此則寂滅,此則勝妙,所謂俱舍。得彼舍已,離厭、不厭。譬如力士彈指頃滅,如是眼、色緣生眼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俄爾盡滅,得離厭、不厭舍。《雜阿含經》卷十一,第264經
3、佛言:愛欲莫甚于色,色之為欲,其大無外,賴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無有能為道者矣。《四十二章經》
4、見有見,聞有聞,念有念,識有識,睹無著,亦無識。一切舍,為得際,除身想,滅受行,識已盡,為苦竟。《法句經》卷下,泥洹品任何痛苦產生的根源是諸識。滅寂諸識,痛苦就不再產生。《經集》第三品,第十二章《二重觀經》
5、心該色末,色徹心源,心色一如,何非何是?(五代)延壽《宗鏡錄》卷九十二
6、生活中當被別人罵時,大多數人首先會怒火中燒,先是當場"回罵", 繼而"升格",甚至大打出手。常常有人還會聽到"好心人"傳來的"非 議"甚至"惡罵",盡管不是親耳聽見,卻比當面聽見還要氣憤,恨不得 沖到當事人面前問個究竟或也反罵他一回,最好讓他立刻閉嘴。人的本性 決定我們饑餓時想搶劫,憤怒時想殺人,但是又因為人大都是有理性的, 極端的行為很少人會干,唯其這樣痛苦反而更多。
7、老子說:"曲則全,枉則直",意思是說委屈反能保全,屈就反能伸展。宋代呂本中說:"不與人爭者,常多得利;退一步者,常進百步。"日常生活中所發生的一些矛盾,絕大部分是可以避免的,但是我們卻沒有使它平息,經常是愈演愈烈,最后弄得難以收拾,這都是因為不肯低頭、不肯彎腰、不肯服輸!柔軟地彎曲一下,包容對方,又有什么壞處呢?
8、當在和平年代,大多數人還算是豐衣足食之時,人心的不安便只能說明這個地球在發生質的變化。物質的豐裕終究掩蓋不住內心的虛浮,人類正用我們雖然微小卻又能毀滅世界的力量在改變著世界。
9、開悟之事,絕無僧俗之別,但能真參實修,時節因緣自會現前。張秀才 隨順世緣無呈礙,就是在家人悟后顯用的樣子。悟者之心如水面之澄明, 絕不會因云影浮動而自起波瀾,即使外力推波助瀾,而水之本性何曾有 異?此境界不可思不可議,只可當下體證。
10、若自了了知心不住一切處,即名了了見本心也。(唐)大珠慧海禪師《頓悟入道要門論》
11、七、緣起·空·無我·中道(一)緣起法佛告比丘:緣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余人作。然彼如來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彼如來自覺此法,成等正覺,為諸眾生分別演說,開發顯示。《雜阿含經》卷十二,第299經
12、舌存見齒落,剛強不勝柔。戶朽樞不蠹,偏執豈圓融。
13、寂天菩薩在《入行論》中說:"一嗔能摧毀,千劫所積聚,施供善逝等,一切諸福善。"意思是說,即使是千劫中通過布施和供奉諸佛等獲得的善業福報,只要你生氣發怒一次,就會將全部福善功德抵消干凈。
14、所謂禪在當下,就是用禪的精神、禪的方法、禪的見地、禪的功夫指導我們如何面對生命的當下、生活的當下。
15、官場一如戲臺,你方唱罷我登場,大家都是演員。官場只是你人 生的一部分,有時間去扮演那些不同的面孔,不如守護好自己的一顆平常心,等你離開官場,走下戲臺之后,也好有一處安置靈魂的地方。
16、一切諸法畢竟寂滅,心寂滅故,名究竟毗尼。一切諸法我不可得,無染著故,名不悔毗尼;一切諸法本性清凈,無顛倒故,名最勝毗尼;一切諸法如如實際離諸見故,名清凈毗尼;一切諸法不來不去,無分別故,名不思議毗尼。《大寶積經》卷九十,優波離會。
17、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不夠。
18、將心態放平,快樂工作,亦能得趣。
19、嘗觀世之百工技藝之精,而造乎妙者,不可以言傳。效之者,亦不可以言得。況大道之妙,可以口耳授受,語言文字而致哉?蓋在心悟之妙耳。——《憨山老人夢游全集》
20、人與人之間,相互關懷就是愛的表現。雖然只是大
21、真正的自由是隨遇而安的心態。自由不是逆來順受,而是心境的坦然。
22、如何達到生死自在的境界?唯有靠平常多培養"能舍"之心,方達提得起、放得下之境界。
23、禪是禪非佛言慧語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虛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論天下之事;潛其心,觀天下之理;定其心,應天下之變。心小了,小事就會變大;心大了,大事就會變小;看淡世事滄桑,內心自在安詳。大事難事敢擔當,逆境順境都樂受,舍名舍利舍虛妄,人生到老皆坦蕩。
24、保持心靈的寂靜,那就是幸福和快樂。南傳《佛教格言·雜品第十二》
25、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古印度)馬鳴《大乘起信論》卷一
26、一切法不可說不可念故,名為真如。意謂一切法無體,體惟凈性,即是一切法體惟凈性,所以諸法一如,稱為一真法界。
27、痛苦不像死亡那樣無可挽回。
28、由于幼兒心理發育不完善,心理承受能力有限,批評的語言過于偏激,會給孩子心靈造成傷害。當孩子發生過錯時,家長在感情上要多一點關心。只有孩子自身意識到錯誤,避免下次再犯,他才會在錯誤中成長。
29、寶寶出現反抗期是其成長進步的標志。寶寶最初的反抗行為一般出現在2.5—4歲時,心理學上將此過程成為第一反抗期,該時期也是兒童發展自主性、獨立性、自信心、意志力、想象力、安全感等行為品質的關鍵時期。
30、據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對干余名兒童的多年研究,得出的結論是:人的智力獲得,50%在4歲以前,30%在4—8歲之間獲得,另20%在8歲以后完成。4歲以前完成的50%就包括胎教在內。
31、幫助別人,成就自己]很多父母總怕孩子幫別人自己會吃虧,美國兒童心理學家瓦爾納研究發現:那些在成年后個性堅韌不拔的人往往在幼年時就樂意照顧別人,為他人提供幫助。幫助別人的同時會發現自身的能力,提高自信心與獨立意識。如果一個人可以幫別人改變生活,那一定有能力改變自己的生活。
32、俄羅斯心理學家與兒科醫生指出,粉刷房間時,不同顏色的組合,不僅能夠營造意境,培養良好心境,還可提升智力。設計兒童房的最佳時間是孩子滿3歲之后,而嬰兒最易分辨的顏色是綠色與藍色。另外,房間顏色也可以選擇溫暖的黃色或橙色。但要保證柔與,不刺激孩子的眼睛。
33、無論孩子,還是大人,不必分分秒秒把自己的大腦塞滿,不必總是要表現或者做些什么,不必為自己安靜的天性感到不安。相反的,我們應該理解,過程與結果一樣重要,存在與做事一樣重要,為思維的自由漫游留出時間與空間。
34、有些孩子需要競爭刺激才能把潛能充分發揮出來,如果把握正確競爭意識可以成為孩子盡力把事情做好動力。心理學研究表明,個性與競爭能力緊密聯系,具有良好個性孩子,對待競爭問題會更理智、更積極。家長要從孩子本身的性格特點與興趣特長出發,培養孩子完善人格,使其具備更強競爭能力。
35、人不是壞的,只是習氣罷了,每個人都有習氣,只是深淺不同罷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原諒的就原諒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壞人。
36、永遠別讓別人知道心中所想!
37、我為自己的家族工作,拒絕成為大人物手下的傀儡。
38、別人也得到了應得的一分利益,各方都不吃虧。
39、自由競爭是浪費的,壟斷是有效的。
40、任用威脅乃是最愚蠢的自我暴露,事前不想想就大發脾氣乃是最危險的人性表現。
41、如果你這么老實的人都受別人欺負的話,你的敵人就是我的、到時侯他們會怕你。
42、家庭是每個人一生中的最后堡壘。
43、每個人的命運都會在一夜之間改變,要善待自己善待社會。"
44、使用威脅乃是最愚蠢的自我暴露,事前不想一想就大發脾氣乃是最危險的任性表現。
45、在這個世界上,常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最微不足道的人,如果他時刻留意的話,總會有機會向那些最不可一世的人報仇雪恨。
46、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貴人相助;貴人相助,不如高人指路。
47、教育不是中國的獨唱,而是各國的大合唱。
48、著眼于未來的教育才有教育的未來。
49、念有念無即名邪念,不念有無即名正念。念善念惡名為邪念,不念善惡名為正念。
50、不行一切行,即名佛行。
51、只個無念,是名真念。
52、不要著急,不要攀比,不要企望一口吃胖,不要提出超越孩子接受能力的要求。讀書是一輩子的事情,重要的是日不間斷和興致勃勃。只要他在讀,只要他這周比上周進步就值得高興,就應當鼓勵。
53、雖即心即佛,唯證者方知。然有證有知,則慧日沉沒于有地;若無照無悟,則昏云掩蔽于空門。
54、凡圣情盡,體露真常。
55、以思無思之妙,返思靈焰之無窮,思盡還源,性相常住,事理不二,真佛如如。
56、一念永歇,直至無生,頓證菩提,毫無羅嗦。
57、當以觀觀昏,即昏而朗以止止散,即散而寂。
58、我見不除,便生分別心,而起念即著相矣。
59、佛與眾生不二,眾生自作分張。
60、水能性淡為吾友,竹節虛心是我師。
61、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62、無住心體,靈知不昧,性相寂然,包含德用,該攝內外,能廣能深,非有非空,不生不滅,求之不得,棄之不離。
63、透水月華,虛而可見;無心鏡像,照而常空。
64、一次考試的分數不重要,重要的是知識掌握了沒有,更重要的是孩子是否喜歡讀書。即使從應試的角度考慮,從長遠來看,讀書也是所有功課植根的土壤,他的貧瘠與豐厚,關系實在重大。
65、想像能力在2歲左右出現,隨著幼兒大腦皮層的發育,想像能力獲得了進一步發展。2歲時,說話用的詞一般已達500個左右,3歲時可達1000個左右,已能將詞連接成有次序的語言,能把許多詞接通或形成詞的鏈鎖,然后牢固地記住。
66、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應該通過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種好的習慣。 類別:教育 既然習慣是人生的主宰,人們就應當努力求得好的習慣。習慣如果是在幼年就起始的,那就是最完美的習慣,這是一定的,這個我們叫做教育。教育其實是一種從早年就起始的習慣。
67、小時候不懂,埋怨你的嚴格,討厭你的指責,不喜你的對比,長大后才知你的用心良苦。快樂幸福!
68、不必等。這是說不必單純的只是等——可以做些別的充實自己,不要根本沒有原因地等。
69、聽人勸,吃飽飯,沒錯。但是主意要你自己拿,別讓別人給你拿主意。
70、大家都在講,要變得更強,但是為什么要變得更強?先想想自己的答案吧。
71、所以對于人,不論是追求榮譽、勇敢、信仰、成功,還是僅僅是幸福——獨立,總是最可貴,誠實而純粹的品質。
72、為自己負責;為自己存在;在一切不可掌控的世界里,起碼盡力掌控自己——不依賴別人。
73、所以會有人陪伴,應當感激;也有人離開,可以理解;更多的,有人也許僅僅是,不在那里——非主觀因素。
74、有的朋友有過共同的目標,并肩一路同行,也許想過一直一起走,也許沒想之后,直到某個岔路口——這個路口在哪里,為什么在那里,也許是無人可以預料的——就分離了。
75、真正讓孩子走向獨立,執著于自己夢想的,不是父母以"爸媽沒本事,咱家全靠你了"或"你只有好好學習出人頭地,才對得起爸媽對你的付出"的所謂"激勵"來綁架孩子,而是父母力求做最好的自己,成為孩子的榜樣,同時讓孩子確信父母的愛是無條件的,與成功與否無關,孩子反而更會義無反顧地去爭取成功。
76、愛是相對公平。愛的重點是質量。對于多子女的家庭,要傳達的是父母和孩子唯一的聯系,而不是絕對的公平。如何公平都無法抑制孩子想要得到父母唯一的愛的欲望。不要對孩子說"我對你和對你弟弟的愛是一樣的",告訴他"你在這個世界是獨一無二的,我們對你的愛不會因為任何人而改變。"
77、好奇心、興趣、創造性等都不是培養出來的`,是人的自然屬性。父母需要做的是如何去喚醒和保護,而不是總想著如何去塑造。盲目地去教導和干涉,反而會扼殺孩子的天性和自覺。我們需要的是少點自以為是,多點自省自律。為一個錯誤的問題尋找一個正確的答案是徒勞無益的。自己先做對了,孩子往往就做對了。
78、熱愛學生,這是一件不容易做好的事。因而你務必走近學生,了解學生,明白學生,才能關心學生,愛護學生。
79、學校是知識的海洋,家庭是成功的保障。
80、逼迫孩子優秀,孩子能優秀十五年,鼓勵孩子優秀,孩子能優秀一輩子。
81、大部分道理我們都知道,可是知道有什么用?
82、沒有時間教育兒子,就意味著沒有時間做人。
83、文學和科學相比,的確沒什么用處,但文學最大的用處,也許就是它沒有用處。教育也如此,所謂的分數、學歷、甚至知識都不是教育本質,教育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84、有人問鷹:"你為什么到高空去教育你的孩子?"鷹回答說:"如果我貼著地面去教育他們,那它們長大了,哪有勇氣去接近太陽呢?"
85、用心關注孩子,用心接納孩子,用心體會孩子。愿我們的老師在創造性工作中理解教育的真諦,愿我們的孩子在自主性學習中享受童年的快樂。給孩子一個多姿多彩的童年,讓他們在一頁頁翻飛的書頁間起飛,在湛藍如洗的天空下,無憂無慮地飄飛。
86、怎樣的老師造就了怎樣的學生。圣明的教師給予學生的不是現成的知識寶殿,而是鼓勵他們去做砌磚的工作,教他們建筑。生活要樸素,學習要努力,做人要坦誠,對人要真誠。每天我都微笑著向快樂出發,因為前方有需要我傳播快樂的人。
87、循循善誘,誨人不倦的是老師。太陽下最光輝的職業是教師。心靈的溝通勝于知識傳遞。心靈塑造的最佳工程師。天荒地老,教師的童心不泯。今天的積蘊,是為了明天的放飛,還有什么比看著自己的學生飛得更高、更快、更遠,更令教師欣慰的呢?
88、有人把教師比喻成蠟燭,照亮了別人燃燒了自己。我認為只有此時,我們才真正擁有了一切。尊重和愛護孩子的自尊心,要小心得像對待一朵玫瑰花上顫動欲墜的露珠。要得到孩子的尊重和愛戴,首先要學會尊重孩子的人格,要盡量多地要求一個人,盡可能多地尊重一個人。
89、生活就像一箱子手榴彈,你永遠不知道哪一顆會送你見上帝。
90、要教育好孩子,就要不斷提高教育技巧。要提高教育技巧,那么就需要家長付出個人的努力,不斷進修自己。――蘇霍姆林斯基
91、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一個人的某方面興趣與他的志向結合起來時,那么,離成功就已經不遠了。――詹姆斯·約翰
92、每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都是向上的,都是熱愛學習的,都是具有自信的,這些品質都是孩子成長必備的。――楊廣德
93、但你永遠不會被你的家人拋棄,永遠不會。
94、你有花時間和你的家人在一起嗎?我當然有。很好!不照顧家人的男人,根本算不上是個男人。
95、你的所愛同時也是你的弱點。
【2021年家庭教育的語錄大匯總95條】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