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考試歷年真題(精選10套)
親愛的考生們,教師資格證考試歷年真題是備考的寶貴資源。通過真題演練,你可以熟悉考試題型、把握命題規律、提升答題能力。讓我們一起利用這些真題,為成功考取教師資格證而努力,開啟你的教師夢想之旅。
教師資格證考試歷年真題 1
2013下半年全國統考教師資格證真題《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所倡導的研究性學習、合作學習等教學方式,其主要理論依據是
A.結構主義學習理論
B.建構主義理論
C.行為主義理論
D.聯結主義學習理論
答案:B
2、中國最早的學校教育形態出現在( )。
A.西周
B.春秋戰國
C.夏朝
D.殷商
答案:C
3、“課程不應指向活動,而應直接關注制定一套有結構、有序列的學習目標,所有教學活動都是為達到這些目標而服務的”這種觀點意味著課程即( )
A.教學科目
B.社會改造
C.經驗獲得
D.預期學習效果
答案:D
4、小學教師引導學生按偏旁部首歸類識字,他所運用的教學策略是( )。
A.精細加工策略
B.資源管理策略
C.組織策略
D.復述策略
答案:C
5、被毛澤東稱為“學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教育家是( )
A.楊賢江
B.徐特立
C.蔡元培
D.陶行知
答案:C
6、小學三(1)班班主任李老師用了一支比較別致的筆,不久全班多數同學也用上了和李老師一樣的筆,這說明小學生具有( )。
A.依賴性
B.向師性
C.接受性
D.可塑性
答案:B
7、皮亞杰認為,個體適應環境的方式是( )
A.嘗試與頓悟
B.同化與順應
C.平衡與守恒
D.刺激與反應
答案:B
8、發揮教育合力必須注意三種教育形態的有機結合,這三種教育形態是
①家庭教育②學校教育③社會教育④自我教育(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C
9、目前我國小學普遍采用的主要教學組織形式是( )。
A.班級教學
B.分組教學
C.復式教學
D.個別教學
答案:A
10、“是故學而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這句話出自( )。
A.大學
B.論語
C.學記
D.孟子
答案:C
11、將教學目標分成認知、情感、動作技能三大領域的教育學家是( )。
A.布魯姆
B.奧蘇貝爾
C.杜威
D.布魯納
答案:A
12、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就新內容編制了一些練習題,讓學生做以判斷學生的掌握程度,他所運用的評價方法是( )
A.形成性評價
B.總結性評價
C.配置性評價
D.甄別性評價
答案:A
13、兒童認知能力中,最先發展且速度最快的領域是( )
A.注意
B.感知覺
C.思維
D.記憶
答案:B
14、編寫小學教科書的直接依據是( )
A.課程標準
B.課程目標
C.課程方案
D.課程計劃
答案:A
15、目前我國小學開設的“語文”、“數學”、“英語”課程屬于( )
A.活動課程
B.綜合課程
C.學科課程
D.融合課程
答案:C
16、通過兒童的日記、作文、繪畫、各種作業等的分析以了解兒童的研究方法是( )
A.作品分析
B.文獻分析
C.行為分析
D.調查分析
答案:A
17、人們常說“聰明早慧”、“大器晚成”是指個體身心發展具有( )
A.階段性
B.互補性
C.不平衡性
D.差異性
答案:D
18、一名小學生決心改掉上課遲到的缺點,冬天一到,他又遲遲不肯起床,結果還是頻頻遲到,要對該生進行教育,應著重強化其( )
A.道德情感
B.道德意志
C.道德行為
D.道德認識
答案:B
19、在技能訓練過程中,常常會出現進步的'暫停現象,這在心理學上稱為( )
A.挫折現象
B.回退現象
C.抑制現象
D.高原現象
答案:D
20、“人只有通過適當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為一個人”夸美紐斯的這句話旨在說明教育是( )
A.培養人的社會實踐活動
B.使人得以生存的活動
C.傳遞社會經驗的活動
D.保存人類文明的活動
答案:C
教師資格證考試歷年真題 2
2017下半年全國統考教師資格證真題《保教知識與能力》(幼兒園)解析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1、如果母親能一貫具有敏感、接納、合作、易接近等特征,其嬰兒容易形成的依戀類型是()
A、回避型依戀
B、安全型依戀
C、反抗型依戀
B.退縮生涯階段7
C.更新生涯階段
D.預備生涯
答案:A
3.陶行知說: “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輸知識,而是將開發文化寶庫的鑰匙“”,盡我們知道的交給學1生。” 這句話隱含的學生觀不包括的是( ).
A.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完整性
B.教師要重視學生的主體性
C.教師要重視學生的發展性
D.教師要重視學生的獨立性
答案:A
4.張老師選擇用詩歌《我用殘損的手掌》的教學開展課例研究,并寫成課例研究報告提供給青年教師學習,張老師的角色是( )
A.教學過程的管理者
B.同濟共進的合作者
C.學生成長的示范者
D.校本課程的開發者
答案:D
5.李丁的媽媽情緒一直不好,經常拿李丁撒氣,李丁身上總是青一塊紫塊。馬老師為此多次找李丁媽媽談話。李丁媽媽就找校長撒潑。了解真相后,校長批評馬老師“多管閑事,校長的做法
A.正確,管教孩子是家長的權力,與學校無關
B.正確,馬老師只要管好學校里的事情就行了
C不正確,學校應當量大限度地為數師提供條件保障
D.不正確,學校應當支持教師制止有害于學生的行為
答案:D
6·某中學將操場租借給當地一個企業主為其女兒辦婚事,體育課改在教室上自習。學校的行為
A.合法,學校有自行安排教學場地的權利
B.合法,學校有創收增加教育經費的義務
C.不合法,學校侵犯了學生的受教育權
D.不合法,學校侵犯了學生的財產權
答案:C
7.派出所的兩位警察來到一所中學,要求找該中學12歲的小華了解情況。得知警察沒有聯系小華的父母,班主任拒絕了他們當面詢問小作的要求。該班主任的做法
A.正確,依法履行了保護未成年人的職責
B.正確,依法保護了小華的人格尊嚴權利
C.不正確,公民有配合公安機關辦案的義務
D.不正確,干擾了公安機關的行政執法
答案:A
8.父母離異,法院判決小剛隨母親一起生活。小剛學習不太好,母親多次要求小剛的父親關心小剛的學習,小剛的父親卻認為自己只負擔小剛的生活費用,教育問題應由小剛母親全部負責。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剛母親應該全權承擔監護職責
B.小剛父親已盡到法律規定的責任
C.離異父母對子女都有教育的義務
D.小剛的學習應該由學校全權負責
答案:C
10.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規定,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 )
A.6年
B.5年
C.4年9
D.3年
答案:B
11.李某開設的營業性電子游戲廳,沒有在顯著位置設立成年人禁入標志責令其改正的管理機關是( )
A.檢察機關
B.公安機關
C.文化行政部門
D.教育行政部門
答案:B
12.14歲的初中生崔某借爸爸的名義買煙,掃碼支付后,煙酒店老板王某給了崔某一包煙,王某的行為( )
A.合法,因為王某有經營自主權
B.合法因為往某說是替父親買的
C.不合法任何經營場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煙酒
D.不合法,如果是高中生購買就可以向其出售煙酒
答案:C
13.姜老師在擔任班主任期間,經常資助家庭困難的學生,并有針對地對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心理壓力進行疏導,姜老師的教育行為選擇是( )。
A.基于關懷
B.基于直覺
C.基于原則
D.基于關注
答案:A
14.《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提出,要定期開展教師思想政治輪訓,增進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 )。
A.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知識認同
B.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
C.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意志認同
D.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行為認同
答案:B
15.暑假來襲,王老師找到主管校長說:我教了十幾年書,雖說已經有了比較豐富的經驗,也獲過不少獎勵,而且過幾年就退休了,但學無止境,我還是希望和幾位年輕老師一起外出參加培訓( )。
A.重視教師道德榮譽
B.善于核算教育行為利益
C.關注教師集體利益
D.注重公平分配教育資源
答案:A
16.某中學規定:教師在課堂上不能穿短裙、破洞牛仔褲等服裝,這一規定是
A.對教師著裝個性的規范
B.對教師教學行為的規范
C.對教師儀表得當的規范
D.對教師舉止文明的規范
答案:C
17.隨著佛教在中國的發展,人們對佛經譯文的質量要求日益提高,有一位僧人有感于中國經律殘缺,西行求法,前后幾十年游歷三十余國,帶回大量梵本佛經并進行翻譯,又將其旅行見聞撰成《佛國記》,這位僧人是( )。
A.法顯
B.玄奘
C.朱士行
D.竺法護
答案:A
解析:法顯
18.指南針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中國人很早就認識到磁石指南的特性,先后發明了磁針和羅盤。指南針經阿拉伯傳到歐洲,大大促進了世界遠洋航海技術的發展。下列選項中,中國最早使用指南針航海的朝代是( ).
A.唐朝
B.北宋
C.元期
D.明朝
答案:B.北宋。最早在北宋時候,我國已經在海船上應用指南針了
19.信息系統的安全關系到國家機關的運行、企業的經營和人們的日常生活。如果對信息系統安全掉以輕心,對安全風險置之不理,就可能給個人、企業、國家帶來難以估量的損失甚至災難。下列操作中,可能泄露個人信息的是
A.在公共區域中關閉免費Wi-Fi的自動連接
B.包含個人信息或隱私內容的文件加密發送
C.在電子郵件客戶端直接打開附件文件查看
D.不輕易更改防火墻的入站規則和出站規則
答案:C.在電子郵件客戶端直接打開附件文件查看
20.“地理標志”是在具有特定地理來源并因該來源而擁有某些品質或聲譽的產品.上使用的一種標志。地理標志可使原產地生產者提升商品的質量和信譽,也使消費者免受假冒偽劣坑害。下列選項中,地理標志產品與原產地所在地區不對應的是( )。
A.香檳一比利時
B.帕爾瑪火腿一意大利
C.杜奧一葡萄牙
D.蒙切哥乳酪-西班牙
答案:A
解析:香檳-比利時。應該是法國的
21.法國作家司湯達的長篇小說《紅與黑》塑造了一個野心勃勃個人奮斗的經典形象,這一人物形象是( ).
A.于連
B.杜洛瓦
C.莫羅
D.拉斯蒂涅
答案:A
解析:于連
22.古人在交際或著述中,談及年齡,除了直接用數量詞,還常用激喻、轉喻和借助詩詞、典故來代稱,下列選項與所表示的年齡對應不正確的是( ).
A.豆蔻年華-13歲
B.桃李年華-30歲
C.知天命-50歲
D.古稀-70歲
答案:B
解析:桃李年華-30歲,應該是20歲女子的代稱。桃李:比喻人的青春年少
23.彩塑是中國民間手工藝品之一,以黏土加上纖維物、河沙、水,揉合成膠泥,多在木制骨架上進行形體塑造,陰干后填縫、打磨,再著色描繪。我國的彩塑發展到盛唐達到了頂峰,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品是( )。
A.云岡石窟像
B.山西晉祠像
C.麥積山石窟像
D.甘肅敦煌塑像
答案: D
24.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將于2022年在中國北京張家口舉辦,共設7個大項5個分項109個小項的比賽。下列體育圖標中,標識“高山滑 ”的是
答案:C
25.在一次測試中,高分組通過某試n題的百分比為85%,低分組通過該試題的百分比為25%,則該試題的區分度是
A.0.25
B.0.55
C.0.60
D.0.85
答案:C
26.如下圖所示,在ExCel中單擊單元格E2,欲求出甲班20名學生成績的標準差,應輸入的公式是
A.=SUM(A2:A21)
B.=STDEVP(A2:A21)
C.=MODE(A2:A21)
D.=AVERAGE(A2:A21)
答案:B
27.下列選項中,屬于商業機構網址后綴名的是
A.gov
B.edu
C.org
D.Com
答案:D
28.下列選項中,與“大學生一志愿者”的邏輯關系不一致的是
A. “英文書”和“教材”
B.“鉛筆""和“畫筆""
C. “老年人”和“科學家""
D.“醫生”和“護士""
答案:D
29.根據所給圖形的邏輯特點,下列選項中,填入空白處最恰當的`是( )。
答案:C
二、材料分析題(共3道大題,每道大題14分)
30.材料:某英語老師上公開課的時候,將英語差生安排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學生無精打采的在后排坐著,教研員偷偷的問了學生的情況,學生說因為學習成績不好被安排在最后一排,公開課結束后,教研對老師說,“應該對后面的幾位學生安排適合的學習,總比干坐著強。”老師感覺不合理,但是還是點了點頭。
問題:從學生的角度分析老師的行為,并說出一種改變“差生”行為的正確方式。
【參考答案】
材料中李老師的教育行為是錯誤的,違背了“以人為本”學生觀的相關要求,主要體現在:
(1)學生是發展中的人,要用發展的觀點認識學生。學生具有巨大的發展潛能,應該充分信任學生;學生處于發展過程中,應該鼓勵幫助學生,材料中李老師在公開課上讓英語差的做后排,不提問也不安排任務,沒有認識到學生是發展過程中的人。
(2)學生是獨特的人。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獨特性,與成人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要因材施教。材料中李老師在公開課上對成績好的學生和成績差的學生區別對待,沒有做到因材施教。
(3)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他們是學習的主體,有自己的意愿、知識和思想,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材料中李老師放棄學習差的學生,沒有去積極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對待差生”的正確處理方式:因等
(1)發現他們的閃光點,來揚長避短。
(2)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尊重每一個學生。
(3)找到適合他們的學習方法,因材施教、循循善誘。
(4)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幫助學生更好發展。
總之,李老師違背了以人為本”兒童觀的要求,未做到了關心學生,幫助學生。這是我們在工作中要避免的。
31.材料:剛畢業的鄒老師被分到“頑皮”班,學生感覺這樣的老師“好收拾”,要給他點厲害,總是提出一些“無聊”的問題,但是鄒老師都一一解決了。學生總是對不懂得問題,一遍又一遍的提問,鄒老師不停的重復講解。在學生課余時間跟學生聊生活,學習,帶學生去現在參觀和游玩。學生提出意見與建議時,總是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思考解決問題。
學生問鄒老師:“我們總是犯錯,為什么不懲罰我們呢?”鄒老師說,你們出現錯誤,我提出意見,你們做出改正,我們像朋友一樣不好嗎?
鄒老師生日的時候,學生集資為鄒老師買了一條領帶,鄒老師拒絕了,并帶學生去商場退貨。
問題:從教師的職業道德觀分析鄒老師的行為。
【參考答案】
材料中鄒老師的教育行為是正確的,體現了教師職業道德的要求,主要表現在:
(1)為人師表。為人師表要求教師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于律己,以身作則.作風正派,廉潔奉公。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材料中學生給鄒老師送領帶作為生日禮物,他執意不要,還堅持一起到商場把領帶退了,體現了廉潔奉公。
(2)關愛學生。關愛學生要求教師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材料中鄒老師對所有學生都一視同仁,最終和”頑皮生”也成了朋友。
(3)愛崗敬業。愛崗敬業要求教師忠誠于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于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不得敷衍塞責。材料中鄒老師不僅在課堂上對學生難懂的問題一遍又一遍地解釋,直到學生弄懂為止,還利用課余時間和他們聊生活、學習,帶學生到校外參觀、郊游。
總之,鄒老師在教育活動中嚴格遵守了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相關要求,值得我們學習和效仿。
32.材料:殖民征服伴隨傳染病傳播
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非洲社會大體上與自然環境保持著良好關系,瘧疾和昏睡病的發病率較低。15世紀起,葡萄牙等歐洲國家開始向非洲進行殖民擴張,非洲與外部世界的聯系日益密切,使得外來寄生蟲和疾病開始傳播至非洲。在長達數世紀的奴隸貿易期間,歐洲、北非、南亞的殖民者和商人將麻疹、水痘、肺結核和梅毒等傳染病帶到非洲各地。隨著奴隸貿易從東、西兩個方向逐漸深入非洲中部地區,這些傳染病也從沿海滲透到內陸地區。不過,與歐洲殖民征服導致天花和麻疹傳入美洲的情況不同,瘧疾和黃熱病在數個世紀里使得非洲內陸并未遭受歐洲殖民者的直接征服。直至19世紀中葉,熱帶非洲一直被稱作“白人墳墓""""。
隨著西方醫學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尤其是奎寧被用于瘧疾防治,19世紀中葉起,歐洲殖民者得以深入非洲內陸地區。19世紀末,帝國主義國家掀起了瓜分世界狂潮,非洲被歐洲列強瓜分殆盡,殖民征服加劇了傳染病在非洲l的傳播。1881年,意大利人將牛疸傳入非洲之角,導致非洲東部和南部90%以上的牲畜死亡。牛畜在當地社會中是財富與社會地位的象征,因此,這場牛癌不僅加劇了一系列傳染病的籌延,而且破壞了非洲東部和南部的社會經濟結構。19世紀20年代,英國軍隊和軍艦將霍亂從印度帶到東非;60年代以后,霍亂又對塞內加爾等西非殖民地造成了嚴重沖擊。
19世紀90年代,歐洲列強基本上完成了對非洲的殖民瓜分。此后鳥至20世紀60年代,非洲處于殖民統治時期,微觀生態體系和傳統社會關系遭受嚴重破壞。在殖民統治下,非洲經歷了前所未有的生志、社會與經濟變動。這方面的典型案例是20世紀上半葉昏睡病在東非的蔓延。殖民者在非洲進行礦山開采、橡膠采集、修筑公路和鐵路以及軍事招募,都需要大量非洲芳動力。殖民政府通過征稅、工資以及強制等手段,迫使非洲人離開農村外出務工。強制勞動以及公路和鐵路交通使得非洲民眾的流動更為頻繁,在客觀上加劇了傳染病在不同地區之間的傳播。
理解當代非洲面的傳轉病問題,離不開對傳染病歷史維度的認知。當前非洲所面臨的很多傳染病,早在19世紀和20世紀之交就已經存在于非洲。百多年來 ,非洲傳染病的傳播過程與非洲生態變遷和社會歷史進程密切相關。殖民主義導致很多外來傳染病在非洲的傳播,殖民主義還打破了非洲社會與自然環境之間長期的平衡關系,從而引發了昏睡病等疾病的愛延。通過研究殖民主義對于非洲傳染病傳播所造成的影響,有助于我們深入理解當前非洲所面臨的傳染病狀況。例如,艾滋病作為非洲國家獨立后才出現的傳染病。由于其嚴重的社會破壞性而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近年來,非洲學家的研究表明,當前艾滋病在非洲的傳播模式,與殖民時代梅毒等性病的傳播模式之間,有著很大相似性,是“舊危機,新病毒""。更嚴重的是,歐洲殖民者關于非洲疾病的偏見根深蒂因,殖民者認為,非洲面臨的傳染病主要是由非洲自身的“愚昧”“落后"" 造成的,他們將非洲標簽化為“疾病橫生的”“黑暗的""大陸。只有歐洲文明使命”才能將非洲土會從這一狀態中“拯救”出來。殖民時代的這種錯誤觀念,至今仍然影響著一些歐美國家對非洲的認知。摘自李鵬濤(殖民主義加剛非洲傳染病傳播》
問題:
(1)文章認為當代非洲傳染病有都兩個來源?請簡要概括。
【參考答案】
文章認為當代非洲傳染病的兩個來源主要是:
①歐洲國家對非洲的殖民擴張,非洲與外部世界的聯系日益密切,使得外來寄生蟲和疾病傳播至非洲。
②長達數世紀的奴隸貿易,歐洲、北非、南亞的殖民者和商人將各種傳染病帶到非洲各地。
(2)總體來有,造成一個地區傳染病傳播加劇的原因是?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
造成一個地區傳染病傳播加劇的主要因素有:
①西方醫學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歐洲殖民者得以深入非洲內陸地區,殖民征服進一步加劇了傳染病在非洲的傳播。
②生態變化。殖民地政府極力推動經濟作物生產,造成生態問題發生時,人們很容易陷入饑餓之中,饑餓與傳染病結合,會加劇傳染。
③人口流動。殖民者強制勞動以及公路和鐵路交通使得非洲民眾的流動更為頻繁,在客觀上加劇了傳染病在不同地區之間的傳播。
④城鎮發展投入缺乏。城鎮化進程,導致大量人口涌入城鎮。但殖民地政府在非洲城鎮發展方面投入的資金較少,導致了各種傳染病的蔓延。
三、寫作題(共1道大題,50分)
材料一:湖南留守女張小鐘高考成績優秀,考取北京大學冷門的考古專業,引發熱議,女孩發微博稱從小就喜歡歷史和文物,把""敦煌的女兒""樊錦詩當作自己的偶象""所以才考取北大考古專業。樊錦詩得知后,特意把自己的《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贈送給她。樊錦詩1963年北大畢業后在敦煌堅持工作40余年,被評為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現為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
綜合上述材料所引發的思考和感悟,寫一篇論說文。
立意:(1)不忘初心,堅守理想(2)薪火相傳,文化傳承(1)興趣、榜樣
教師資格證考試歷年真題 3
2015上半年全國統考教師資格證真題《保教知識與能力》(幼兒園)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1、在兒童的日常生活、游戲等活動中,創設或改變某種條件,以引起兒童心理的變化,這種研究方法是( )
A.觀察法 B.自然實驗法
C.測驗法 D.實驗室實驗法
答案:B
2、幼兒看見同伴欺負別人會生氣,看見同伴幫助別人會贊同,這種體驗是( )
A.理智感 B.道德感
C.美感 D.自主感
答案:B
3、幼兒如果能夠認識到他們的性別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生改變,說明他已經具有( )
A.性別傾向性 B.性別差異性
C.性別獨特性 D.性別恒常性
答案:D
4、讓臉上抹有紅點的嬰兒站在鏡子前,觀察其行為表現,這個實驗測試的是嬰兒哪方面的發展?( )
A.自我意識 B.防御意識
C.性別意識 D.道德意識
答案:A
5、個體認識到他人的心理狀態,并由此對其相應行為做出因果性推測和解釋的能力稱為( )
A.元認知 B.道德認知
C.心理理論 D.認知理論
答案:C
6、兒童最早玩的游戲類型是( )
A.練習游戲 B.規則游戲
C.象征性游戲 D.建構游戲
答案:A
7、實施幼兒園德育最基本的途徑是( )
A.教學活動 B.親子活動
C.閱讀活動 D.日常生活
答案:D
8、《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規范》規定托幼園所工作人員接受健康檢查的頻率是( )
A.每月一次 B.半年一次
C.每年一次 D.三年一次
答案:C
9、從科學知識取向轉向兒童經驗取向的代表性教育著作是( )
A.《理想國》 B.《愛彌兒》
C.《大教學論》 D.《林哈德與葛篤德》
答案:B
10、被黃蜂蟄傷后,正確的處理方法是( )
A.涂肥皂水 B.用溫水沖洗
C.涂食用醋 D.冷敷
答案:C
教師資格證考試歷年真題 4
2012下半年全國統考教師資格證真題《教育知識與能力》(中學)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1小題,每小題2分,共42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在教育調查研究中,為獲得相關資料而對一所學校或一個學生進行的專門調查屬于( )。
A.全面調查B.重點調查C.抽樣調查D.個案調查
答案:D
2、蘇聯十月革命勝利后,專門從事流浪犯罪兒童教育,著有《教育詩》,《論共產主義教育》的教育家是( )
A.克魯普斯卡婭B.加里寧C.馬卡連柯D.凱洛夫
答案:C
3、在外部條件大致相同的課堂教學中,每個學生學習的需要和動機不同,對教學的態度和行為也各式各樣,這反映了下列哪種因素對學生身心發展的影響( )。
A.遺傳因素B.家庭背景C.社會環境D.個體能動性
答案:D
4、在教育目的價值取向問題上,主張教育是為了使人增長智慧發展才干,生產更加充實幸福的觀點( )。
A.個人本位論B.社會本位論C.知識本位論D.能力本位論
答案:A
5、當前我國九年制義務教育學制年限劃分采用的是( )。
A.“六三”制B.“五四”制C.九年一貫制D.多種形式并存
答案:D
6、在教材編寫過程中,課程內容前后反復出現,且后面的內容是對前面內容的`擴展和深化,這種教材編排方式是( )。
A.直線式B.螺旋式C.分科式D.綜合式
答案:B
7、主張課程內容的組織以兒童活動為中心,提倡“做中學”的課程理論是( )。
A.學科課程論B.活動課程論C.社會課程論D.要素課程論
答案:B
8、保加利亞學者羅扎諾夫在20世紀60年代創立的一種利用聯想、情境、音樂等強化教學效果的方法( )。
A.綱要信號教學法B.探究發現教學法
C.暗示教學法D.范例教學法
答案:C
9、我國古代教育文獻《學記》中要求“學不躐等”“不凌節而施”的是( )。
A.啟發性原則B.鞏固性原則C.循序漸進原則D.因材施教原則
答案:C
10、教師引導學生選擇有針對性的格言、箴言作為座右銘為自勵、自警、自律,使其獲得教益的德育方法( )。
A.說服教育法B.個人修養法C.環境陶冶法D.品德評價法
答案:B
教師資格證考試歷年真題 5
2012上半年全國統考教師資格證真題《教育知識與能力》(中學)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1小題,每小題2分,共42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前蘇聯凱洛夫主編的,力圖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系統研究教育問題,總結前蘇聯20世紀20~30年代教育正反兩方面經驗,并對我國有著廣泛影響的教育專著是( )。
A.《普通教育學》B.《大教學論》C.《民主主義與教育》D.《教育學》
答案:D
2、決定教育性質的根本因素是( )。
A.生產力B.文化C.政治經濟制度D.科學技術
答案:A
3、在教育研究中,通過考察事物發生和發展的過程,揭示其本質和發展規律的研究方法是( )。
A.調查法B.訪談法C.歷史法D.實驗法
答案:C
4、學校教育與生產勞動相脫離始于( )。
A.原始社會B.奴隸社會C.封建社會D.資本主義社會
答案:B
5、我國2006年修訂后頒布的《義務教育法》規定,義務教育實行國務院領導,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統籌規劃實施,由( )。
A.地方級人民政府為主管理的`體制B.縣級人民政府為主管理的體制
C.鄉級人民政府為主管理的體制D.鎮級人民政府為主管理的體制
答案:B
6、在中學階段開設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等課程屬于( )。
A.學科課程B.綜合課程C.活動課程D.社會課程
答案:A
7、編寫教材(教科書)的直接依據是( )。
A.課程計劃B.課程目標C.課程標準D.課程說明
答案:C
8、以美國教育家杜威為代表的現代教育派指導的“三中心”是( )。
A.兒童、教材、活動B.教師、活動、經驗
C.兒童、活動、經驗D.教師、經驗、教材
答案:C
9、在學習教育中,學生對客觀世界的認識主要借助的是( )。
A.生產經驗B.生活經驗C.直接經驗D.間接經驗
答案:D
10、明確提出“教學永遠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 )。
A.夸美紐斯B.赫爾巴特C.杜威D.贊可夫
答案:B
教師資格證考試歷年真題 6
2016上半年全國統考教師資格證真題《綜合素質》(幼兒園)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9題,每小題2分,共58分)
1.為了培養幼兒想象力,老師讓幼兒畫蝴蝶,下列做法恰當的是
A.老師劃好左半邊蝴蝶,幼兒模仿完成右半邊
B.老師在黑板上逐筆示范,讓幼兒跟著畫
D項:《大學》是一篇論述儒家修身治國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禮記》第四十二篇,相傳為曾子所作,實為秦漢時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著作。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B。
2.美國心理學家布魯姆提出了教育目標分類理論,把教育目標分為( )。
A.總體目標、階段目標、具體目標 B.德育目標、智育目標、體育目標
C.國家目標、學校目標、個人目標 D.認知目標、情感目標、動作技能目標
2.【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現代教育理論的發展。布魯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標分類系統中將教學目標分為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三大領域。D項正確。
A、B、C三項:均為干擾項。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D。
3.在張老師的數學課上,有的學生認真聽講,完全理解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有的學生心不在焉,或關注窗外 悅耳的鳥鳴,或想著下課后的歡快活動,對一元二次方程概念不求甚解,這體現了影響學生身心發展的因素是( )。
A.主觀能動性 B.遺傳 C.學校教育 D.環境
3.【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影響人身心發展的因素。影響個體身心發展的因素包括遺傳、環境、教育、主觀能動性。其中,個體的主觀能動性是指人的主觀意識對客觀世界的反映和能動作用。個體的主觀能動性是人的身心發展的動力,是促進個體發展的決定性因素。題干中,有的學生專心聽講,有的學生心不在焉是人的主觀意識對客觀世界的反映和能動作用。A項正確。
B項:遺傳是指從上代繼承下來的生理解剖上的特點。如膚色、體態、感官和神經系統等的特點,這些生理特點也叫遺傳素質。遺傳素質是人的身心發展的前提,為個體的身心發展提供了可能性。與題干不符,排除。
C項:學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培養人的社會活動。學校教育在人的發展中起主導作用。與題干不符,排除。
D項:環境泛指個體生活中影響個體身心發展的一切外部因素,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環境為個體的發展提供了多種可能,包括機遇、條件和對象。環境是人的身心發展的外部的客觀條件,環境使遺傳提供的發展可能性變成現實。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
4.人的心理機能遵循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的發展過程,如從無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這反映了人身心發展特征的( )。
A.互補性 B.順序性 C.差異性 D.不平衡性
4.【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個體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個體身心發展的順序性是指人的身心發展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由量變到質變的連續不斷的發展過程。題干表述符合順序性的規律。B項正確。
A項:個體身心發展的互補性反映出個體身心發展各組成部分的相互關系,一方面是指機體某一方面的機能受損甚至缺失后,可通過其他方面的超常發展得到部分補償。另一方面,互補性也存在于心理機能和生理機能之間。如身患重病或有殘缺的人,如果他有頑強的意志和戰勝疾病的信心,身心依然得到發展。與題干不符,排除。
C項:個體身心發展的個別差異性從群體的角度看,主要表現為男女性別的差異;從個體的角度看,表現在身心的所有構成方面,其中有些是發展水平的差異,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現方式上的差異。與題干不符,排除。
D項:個體身心發展不平衡性的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1)同一機能在發展的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發展速率;(2)不同系統的發展速度、起始時間、達到的成熟水平是不同的,即有的方面在較早的年齡階段已經達到較高的發展水平,有的則要到較晚的年齡階段才能達到較為成熟的水平。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B。
5.2020年教育部頒發的《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在大中小學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文件規定中學勞動教育課平均每周不少于( )。
A.1課時 B.2課時 C.3課時 D.4課時
5.【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要在大中小學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中小學勞動教育課平均每周不少于1課時,高校本科階段不少于32學時。同時,要求中小學每周課外活動和家庭生活中勞動時間,小學一至二年級不少于2小時,其他年級不少于3小時,大中小學每學年設立勞動周。A項正確。
B、C、D三項:均為干擾項。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
6.在教育發展過程中,如果學齡前兒童數量多,幼兒園的數量會被優先考慮,如果學齡人口的基數大,比例大,包含中小學在內的基礎教育在整體教育體系中的比例就必然會提高,如果成年人口比例大,教育體系也會重視高等教育、繼續教育、職業培訓等方面,這體現影響教育發展的因素是( )。
A.人口的年齡結構 B.人口數量 C.人口就業結構 D.人口質量
6.【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人口與教育的關系。人口對教育的制約與影響表現在:(1)人口數量制約著教育發展的規模;(2)人口質量影響著教育的質量;(3)人口結構影響著教育結構。題干中體現了不同年齡的人口比例影響著各級各類學校在學校教育系統中的比例。A項正確。
B、C、D三項:均為人口對教育的影響。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
7.為了深入開展生態文明教育,求真中學積極組織高中地理教研組與生物教研組教師共同開發“環境保護與生物多樣性”課程。這門課程屬于( )。
A.隱性課程 B.分科課程 C.地方課程 D.綜合課程
7.【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課程的類型。根據組織方式的不同,課程可以分為分科課程和綜合課程。其中,綜合課程強調學科整合,主張把兩門或兩門以上學科的內容合并起來組成課程。題干中強調綜合了地理與生物共同形成課程,屬于綜合課程。D項正確。
A項:隱性課程也叫非正式課程、潛在課程、隱蔽課程,指學生在學校情境中無意識地獲得經驗、價值觀、理想等意識形態內容和文化影響。與題干不符,排除。
B項:分科課程強調以單科形式,使學生獲得邏輯嚴密和條理清晰的文化知識的課程。與題干不符,排除。
C項:地方課程是由地方教育主管部門以國家課程標準為基礎,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課程觀念的指導下,根據地方經濟、特點和文化發展等實際情況而設計的課程。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D。
8.教師有正當懲戒權和訓育權,但是教師對學生懲戒和訓育不能使用有違人道和人格尊嚴的方式,更不能以傷害身體的方式來對待學生。這體現的教育原則是( )。
A.因材施教原則 B.倫理性原則 C.循序漸進原則 D.疏導性原則
8.【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教學原則。倫理性原則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理師生關系時,要遵循當代社會的.倫理規范。教師要尊重學生,愛護學生,并通過以身垂范的言行贏得學生的尊重。題干中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懲戒和訓育時不能有違人道和人格尊嚴,體現的是倫理性原則。B項正確。
A項:因材施教原則是指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個別差異出發,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發展。與題干不符,排除。
C項:循序漸進原則是指教學要按照學科的邏輯系統和學生認識發展的順序進行,使學生系統地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形成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與題干不符,排除。
D項:疏導原則是指教育者進行德育時要循循善誘,以理服人,從提高學生認識入手,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積極向上。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B。
9.新學期開始,王老師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對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能力進行測試,這種評價方式屬于( )。
A.診斷性評價 B.形成性評價 C.總結性評價 D.相對性評價
9.【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教學評價的分類。根據實施功能不同,可分為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其中,診斷性評價是在學期教學開始或單元教學開始時,對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能力發展的評價。題干中,在新學期開始對學生的知識和能力進行測試,屬于診斷性評價。A項正確。
B項:形成性評價是在教學進程中對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和能力發展進行的比較經常而及時的測評與反饋。與題干不符,排除。
C項:總結性評價,也叫終結性評價,是在一個大的學習階段,如一個學期或一門學科終結時,對學生學習的成果進行比較正規的、制度化的考查、考試以及全面評定其成績。與題干不符,排除。
D項:相對性評價又稱常模參照性評價,是運用常模參照性測驗對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的評價。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
10.張老師在歷史課上通過講解平型關大捷中戰士們的英雄事跡來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這體現的教育途徑是( )。
A.課外活動 B.社會實踐 C.學科教學 D.心理咨詢
10.【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中學德育的途徑。中學德育的途徑有:(1)思想品德課與其他學科教學——基本途徑;(2)社會實踐活動;(3)課外、校外活動;(4)共青團及少先隊組織的活動;(5)校會、班會、周會、晨會、時事政策學習;(6)班主任工作。題干中在歷史課上講解將士的英勇事跡來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體現的是學科教學的德育途徑。C項正確。
A、B兩項:課外活動、社會實踐均屬于德育途徑。與題干不符,排除。
D項:為干擾項。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C。
11.近年來,培華中學堅持開展“感動校園年度人物”評選活動,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這反映的德育方法屬于( )。
A.環境陶冶法 B.實踐鍛煉法 C.明理教育法 D.榜樣示范法
11.【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德育方法。榜樣示范法是指用榜樣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為、優異成就來影響學生的思想、情感和行為的方法。題干中,學校開展“感動校園年度人物”評選活動,用榜樣的優秀表現影響學生,運用了榜樣示范法。D項正確。
A項:環境陶冶法是指教育者有目的地創設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感方面受到潛移默化的感染、熏陶的方法。與題干不符,排除。
B項:實踐鍛煉法是指教育者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使學生在行為實踐中接受磨煉和考驗,以培養其優良思想品德的方法。與題干不符,排除。
C項:明理教育法又叫說服教育法,是指借助語言和事實,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以影響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識,使其明辨是非,提高思想認識的方法。這是學校對學生進行德育的基本方法。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D。
12.在百米競賽中,如果預備信號與發令信號時間間隔長,運動員的起跑反應時間會受到明顯影響。這種現象屬于( )。
A.注意分配 B.注意起伏 C.注意啟動 D.注意轉移
12.【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注意的品質。人的注意是不能長時間地保持固定不變的,會經常出現周期性的加強或減弱,這一現象稱為注意的起伏。題干中,預備信號與發令信號間隔時間太長,使注意力處于注意周期性減弱的時期,會影響運動員的反應時間,符合注意起伏的特點。B項正確。
A項: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時間內把注意力集中于兩種或兩種以上對象或活動上的特性。與題干不符,排除。
C項:為干擾項。與題干不符,排除。
D項:注意的轉移是指主體根據新的任務,主動地把注意從一個對象轉移到另一個對象或由一種活動轉移到另一種活動的現象。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B。
13.小紅通過“飛機在山脈飛行”這種方式記住了飛機、山脈這兩個無關聯的詞。這種教學策略屬于( )。
A.計劃策略 B.復述策略 C.監控策略 D.精加工策略
13.【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學習策略。精加工策略是一種通過形成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使新信息更有意義,從而促進對新信息的理解和記憶的深層加工策略。精加工策略包括記憶術、做筆記、提問等。其中記憶術包括:(1)位置記憶法。(2)縮簡和編歌訣。(3)諧音聯想法。(4)關鍵詞法。(5)視覺想象等。其中,視覺聯想就是要通過心理想象來幫助人們對聯系的記憶。想象的形象越鮮明越具體越好,形象越夸張越奇特越好,形象之間的邏輯關系越緊密越好。題干中將“飛機”“山脈”想象為“飛機在山脈上飛行”運用的是視覺想象。屬于精加工策略。D項正確。
A項:計劃策略是根據認知活動的目標,在進行一項認知活動之前,進一步明確認知目標、確定認知過程和環節、預計認知結果、選擇認知策略并評估其有效性。與題干不符,排除。
B項:復述策略是指為了在記憶中保持所學信息而對信息進行重復識記的策略。與題干不符,排除。
C項:監控策略是一種常用的元認知策略,是指在認知活動中,根據認知目標不斷反省和監控自己的認知活動是否在沿著正確的方向進行,正確估計自己達到認知目標的程度、水平,并根據有效性標準評價各種認知行動、策略的效果。監控策略包括閱讀時對注意加以跟蹤、對材料進行自我提問,考試時監控自己的速度和時間等。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D。
14.崔老師要求學生在三分鐘內說出盡可能多的紅色物品,孫強同學列舉出很多例證,但主要都跟食物有關,這表明孫強的發散思維( )。
A.流暢性差,獨特性好
B.流暢性好,變通性差
C.流暢性好,獨特性好
D.獨特性差,變通性好
14.【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發散思維的特征。發散思維也叫求異思維,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種答案的思維形式。研究者認為,發散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核心,其主要特征有三個:(1)流暢性;(2)變通性;(3)獨創性。其中,流暢性指個人面對問題情境時,在規定的時間內產生不同觀念的數量的多少。該特征代表心智靈活,思路通達。對同一問題所想到的可能答案越多,即表示他的流暢性越高。變通性即靈活性,指個人面對問題情境時,不墨守成規,不鉆牛角尖,能隨機應變,觸類旁通。對同一問題所想出不同類型答案越多者,變通性越高。題干中孫強同學,列舉了很多的例證,但都在食物這一個范圍之內,并無創新。這屬于流暢性好,但變通性差。B項正確。
A、C、D三項:均為干擾項。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B。
15.潘老師講解熊貓習性的內容之前,先介紹了哺乳動物的相關知識。這種教學方法體現的教學原理是( )。
A.強化學習 B.支架式教學 C.先行組織者 D.學習準備律
15.【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先行組織者策略。先行組織者策略是奧蘇貝爾的有意義學習理論在教學中具體應用的技術。所謂“先行組織者”,是先于學習任務本身呈現的一種引導性材料,它要比學習任務本身有較高的抽象、概括和綜合水平,并且能夠清晰地與認知結構中原有觀念和新任務關聯起來。也就是通過呈現“組織者”,在學習者已有知識與需要學習的新內容之間架設一道橋梁,使學生能更有效地學習新材料。題干中,潘老師在講熊貓習性之前,先介紹與之相關的哺乳動物的知識,“哺乳動物”是概括程度高于“熊貓”的引導性材料,這體現的是先行組織者策略。C項正確。
A項:強化學習是指通過采用各種外部手段如獎賞、贊揚、評分、競賽等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引起其相應的學習行為的一種學習。與題干不符,排除。
B項:支架式教學是指教師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外部支持,幫助他們完成自己無法獨立完成的任務,然后逐步撤去支架,讓學生獨立探索學習。與題干不符,排除。
D項:桑代克的試誤說主要包括三大規律:準備律、練習律和效果律。其中準備律是指在進入某種學習活動之前,如果學習者做好了與相應的學習活動相關的預備性反應(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學習者就能比較自如地掌握學習的內容。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C。
16.曉晶每次讀到:“萬樹江邊杏,新開一夜風。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這首詩時,他的腦海中就浮現出一幅恬靜、清新的春日美景,這個過程屬于( )。
A.再造想象 B.創造想象 C.無意想象 D.隨意想象
16.【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想象的分類。按照想象活動是否具有目的性,想象可以分為無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有意想象包括再造想象和創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據文字描述和圖樣示意而進行的想象,題干中,曉晶讀一首古詩,頭腦中出現相應的春日美景的畫面,是根據文字描述示意而進行的想象,是再造想象的體現。A項正確。
B項:創造想象是在創造活動中,根據一定的目的、任務,在人腦中獨立地創造出新形象的過程。在創造新產品、新技術新作品時,人腦所構成的新事物的形象都是創造想象。與題干不符,排除。
C項:無意想象也稱不隨意想象,是沒有預定目的、不自覺地產生的想象。與題干不符,排除。
D項:有意想象也稱隨意想象,是按一定目的、自覺進行的想象。根據想象的內容和新穎程度及形成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再造想象、創造想象。幻想是創造想象的特殊形式。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
17.美術老師在創作時會在頭腦中對各種圖像進行重組,這種思維模式是( )。
A.動作思維 B.形象思維 C.抽象思維 D.邏輯思維
17.【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思維的類型。根據思維的憑借物(思維的發展水平)不同,可分為直觀動作思維、具體形象思維和抽象邏輯思維。其中,具體形象思維是指在思維過程中借助于表象而進行的思維。題干中,美術教師在創作時會在頭腦中對各種圖像進行重組,正是借助表象進行的思維。B項正確。
A項:直觀動作思維是指在思維過程中以具體、實際動作作為支柱而進行的思維。與題干不符,排除。
C、D兩項:抽象邏輯思維是指在思維過程中以概念、判斷、推理的形式來反映事物本質屬性和內在規律的思維。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B。
18.王莉認為大家應該尊重同伴之間共同約定的規則,且這種規則是可以改變的,根據皮亞杰的觀點,王莉的道德認知處于( )。
A.前道德階段 B.他律道德階段
C.自律道德階段 D.公正道德階段
18.【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皮亞杰的道德發展階段論。皮亞杰采用“對偶故事法”研究兒童道德判斷發展的水平,總結出兒童道德發展經歷了一個從他律到自律的發展過程。在此基礎上,皮亞杰提出了兒童道德發展的四個年齡階段。前道德階段、他律道德階段、自律道德階段、公正階段。其中,自律道德階段又稱可逆性階段。該時期的兒童既不單純服從權威,也不機械遵守規則,而是要求平等,根據行為的動機來判斷對錯。題干中,王莉認為規則是可以改變的,是自律道德階段的表現。C項正確。
A項:前道德階段又稱自我中心階段。該時期的兒童還不能把自己同外在環境區別開來,而把外在環境看作是他自身的延伸。規則對他來說不具有約束力。與題干不符,排除。
B項:他律道德階段又稱權威階段。該時期的兒童服從外部規則,接受權威制定的規范,把人們規定的準則看作固定的、不可變更的,而且只根據行為后果來判斷對錯。與題干不符,排除。
D項:公正階段時期的兒童開始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體驗到公正、平等應該符合每個人的特殊情況。公正的獎懲不能是千篇一律的,應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進行。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C。
19.趙軍追求有意義、有價值的目標,自我評價客觀、公正、全面,并且符合道德規范。他的自我意識發展階段處于( )。
A.生理自我 B.社會自我 C.心理自我 D.理想自我
19.【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自我意識的發展。個體自我意識的發展經歷了從生理自我到社會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過程。其中,心理自我是從青春期開始形成和發展的。這時,青少年開始形成自覺地按照一定的行動目標和社會準則來評價自己的心理品質和能力。他們的自我評價越來越客觀、公正和全面,且具有社會道德性,并在此基礎上形成自我理想,追求最有價值和最有意義的目標。在心理上逐漸將自我分成了“理想自我”和“現實自我”兩部分,會關注自己的個性成長,自我評價基本成熟,有較強的自尊心,道德水平也顯著提高。題干中,趙軍自我評價客觀公正全面,說明他的自我發展階段處于心理自我階段。C項正確。
A項: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識的原始形態。它始于兒童1周歲,到3周歲左右基本成熟。1~3歲是自我意識發展的第一個飛躍期。與題干不符,排除。
B項:社會自我,兒童在3歲之后,自我意識發展到社會自我階段,一直到少年期基本成熟。這時候兒童能夠從原來相信別人的評價而轉向自我評價,對行為的判斷能力也逐步發展,對具體行為的評價水平也發展到一種概括程度的評價。與題干不符,排除。
D項:為干擾項。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C。
20.班主任田老師通過全班討論協商的形式,制定班級學生行為準則,規范學生行為,田老師的班級管理方式是( )。
A.專制式 B.放任式 C.民主式 D.競爭式
20.【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班級管理方式。班級管理方式可以分為三種類型:權威型、民主型、放任型。其中,民主型的管理方式下,班主任比較善于傾聽學生的意見,不以直接的方式管理班級,而是以間接的方式引導學生。題干中,班主任田老師采用全班學生討論協商的形式來制定班級學生行為準則,體現了班主任傾聽學生意見,屬于民主型的管理方式。C項正確。
A項:權威型也叫專制型、專斷型。在權威型的管理方式下,班主任側重于在領導與服從的關系上實施影響,由教師自身對班級實行無條件的管理,嚴格監督學生執行教師所提出要求的過程與結果。與題干不符,排除。
B項:在放任型的管理方式下,班主任主張對班級管理不做過多干預,以容忍的態度對待班級生活中的沖突,不主動組織班級活動。與題干不符,排除。
D項:為干擾項。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C。
21.高三學生李麗,參加考前心理輔導,輔導老師給她佩戴了監測身體狀態的智能手表,每當她心跳加速,血壓升高時,智能手表就會實時反饋當前她的身體狀態,并提示她做出相應調整,輔導老師采取的做法是( )。
A.放松反應 B.行為調節 C.生物反饋 D.預先應對
21.【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心理輔導的方法。生物反饋療法又稱內臟學習療法,是采用現代電子儀器將生物機體內生理過程變動的信息,予以描記并轉換為聲、光等反饋信號,使病人通過反饋信號立即知道自己生理功能變動情況與趨勢,以便學習調節自己體內不隨意的內臟功能及其它軀體功能。題干中,心理輔導老師通過智能手表反饋學生李麗的身體狀態,并及時作出相應調整,是生物反饋法的體現。C項正確。
A項:放松反應是放松身體肌肉,讓心情保持平靜,會使血壓降低,心率減慢,吸氧量減少等。與個體受到壓力時出現的生理變化相對立,可消減壓力的負面影響。與題干不符,排除。
B項:行為調節是調節和控制學生行為的方法。與題干不符,排除。
D項:預先應對是指通過提前應對,為即將到來的壓力事件做好充分的準備,減少不良后果。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C。
二、辨析題:判斷正誤,并說明理由。(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8分,共32分)
22.素質教育是我國在反思和批判應試教育重知識輕能力、重分數輕素質等弊端背景下提出的一個概念。對此,李老師認為素質教育就是在課外活動中注重學生的特長教育。請對李老師的觀點進行辨析。
22.【參考答案】此說法錯誤。
素質教育的內涵包括:素質教育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地、生動活潑地、可持續發展的教育,是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要著力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因此,課外活動的特長教育僅僅表現了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的教育,但忽略素質教育的其他內涵。
故表述錯誤。
23.在一次教研活動中,老師們圍繞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角色定位展開激烈討論。劉老師認為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必然會削弱教師的主導作用。請對劉老師的觀點進行辨析。
23.【參考答案】表述錯誤。
教學過程中要遵循教師的主導與學生的主體相統一的規律。教學是教師教學生去學,學生是教師組織教學活動中的學習主體,同時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起主導、指導作用。教師的主導與學生的主體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教學中主要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參與到學習中來。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給學生指明方向,保證學生學習的方向性。因此,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不會削弱教師的主導地位。
故表述錯誤。
24.王老師是一名剛入職的中學教師,他幾乎將自己的所有時間都用在學生指導上,因為他認為,教師的唯一角色就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請對王老師的觀點進行辨析。
24.【參考答案】此說法錯誤。
新課程改革的教師觀倡導的教師角色具有多樣性:從教師與學生的關系看,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發展的促進者,從教學與研究的關系看,教師應該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從教學與課程的關系看,教師應該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從學校與社區的關系看,教師應該是社區型開放的教師。因此,教師的角色不僅僅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
故表述錯誤。
25.楊老師在日常班級管理中發現,中學生非常在意自己的性別角色和形象。因此她認為,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發展就是獲得自我性別角色的認同。請對楊老師的觀點進行辨析。
25.【參考答案】此說法錯誤。
埃里克森社會性發展階段理論認為,青年期(12~18歲)的主要沖突是同一性對角色混亂,這一時期的青少年更多地考慮“我是誰”的問題,體驗著角色同一與角色混亂的沖突。如果個體把自己各個方面,比如信念、性格﹑性別角色,未來的職業選擇等很好地整合起來,個體便會獲得較好的角色同一性,反之,則出現角色混亂。發展順利者表現為在職業、性別角色等方面獲得同一性,方向明確。因此,青少年同一性發展并不僅僅就是獲得自我性別的認同。
故表述錯誤。
三、簡答題:根據題目要求,回答下列問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
26.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學校的一切工作必須圍繞教學開展。王老師作為一名新入職老師,就“教學的作用”這一主題與同事們展開了深入討論,請簡述教學的作用。
26.【參考答案】(1)教學是傳播系統知識、促進學生發展的最有效的形式,是社會經驗再生產、適應并促進社會發展的有力手段。
(2)教學是進行全面發展教育,實現培養目標的基本途徑,為個人全面發展提供科學的基礎和實踐,是培養學生個性全面發展的重要環節。
(3)教學是學校教育工作的中心工作,學校教育工作必須堅持以教學為主。
27.張老師是一名中學新任班主任,不熟悉班級管理工作。班級管理效果一團糟,對此,學校德育主任告訴他,班級管理是有規律的,要遵循一定的原則,請簡述班級管理的原則。
27.【參考答案】(1)方向性原則。
(2)全面管理原則。
(3)自主參與原則。
(4)教管結合原則。
(5)全員激勵原則。
(6)平行管理原則。
(7)情通理達原則。
(8)協同管理原則。
28.康老師是一名資深的中學教師,她與新教師進行教學研討時,提醒新教師要依據中學生情緒的矛盾性開展針對性教學。請簡述中學生情緒矛盾性的主要表現。
28.【參考答案】情緒的矛盾性具有以下三方面特點:
(1)強烈、狂暴性與溫和、細膩性共存。
(2)情緒的可變性與固執性共存。
(3)情緒的內向性和表現性共存。
29.進入中學后,發現同學們的交往方式與小學階段相比,發生了很大變化,同學們越來越重視同伴關系。請簡述中學生同伴關系的特點。
29.【參考答案】(1)逐漸改變了團伙式的交往方式。
(2)朋友關系日益重要,擇友標準高。
(3)出現了異性友誼。
四、案例分析題: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8分,共36分)
(一)
初中化學課上老師講解《燃燒和滅火》孫老師拋出問題,碳+氧氣燃燒成二氧化碳,硫+氧氣燃成二氧化硫,鐵+氧氣燃燒成四氧化鐵,問他們的共同點是什么?學生討論發言,師生共同總結概念,燃燒是指氧氣和可燃物進行發光發熱產生劇烈的氧化反應。
孫老師拿出準備好的燒杯里邊有高溫熱水,分別放入三個裝有紅磷、石頭和白磷的試管進行實驗,從而知道燃燒有三個條件,第一個要有氧氣,第二個要有可燃物,第三個達到溫度的最低溫度,三者缺一不可。
講完燃燒之后,緊接著講滅火,孫老師播放幻燈片展示案例,并提問學生,如何通過燃燒條件得知滅火。從而得出滅火有三個條件,第一個要隔離隔絕氧氣,第二個要隔絕可燃物,第三個要降低最低溫度,孫老師邊問邊講,最后拿出工具、沙子、水、毛巾,找出幾個同學跟同學一一示范,讓學生自己講解滅火的原理。
最后孫老師進行舉一反三聯系生活實際提問,比如炒菜時,油鍋中的油不慎著火怎么辦?電線老化短路,引發火災怎么辦?堆放的紙箱著火常用何種滅火方法撲滅?森林火災的有效方法是什么?學生一問一答?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30.請結合材料講一講孫老師運用了哪些教學方法,請進行具體分析。
30.【參考答案】孫老師運用了討論法、演示法、談話法、講授法、實驗法等教學方法。
(1)孫老師運用了討論法。討論法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為解決某個問題而進行探討、辯論,從而獲取知識的方法。材料中,學生討論發言,師生共同總結概念,體現了討論法。
(2)孫老師運用了演示法。演示法是指教師通過展示實物、直觀教具、進行示范性的實驗或采取現代化視聽手段等指導學生獲得知識或鞏固知識的方法。材料中,孫老師拿出準備好的燒杯在學生面前做實驗,播放幻燈片展示案例等方式體現了演示法。
(3)孫老師運用了談話法。談話法是指教師按照一定的教學要求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回答,并通過問答的形式來引導學生獲得新知識或鞏固舊知識的方法。材料中,孫老師拋出問題,學生隨后回答體現了談話法。
(4)孫老師運用了實驗法。實驗法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使用一定的儀器和設備,在一定條件下引起某些事物和現象產生變化,并進行觀察和分析,以獲得知識和技能的方法。材料中,孫老師通過燃燒條件得知滅火條件后,找出幾個同學跟同學一一示范,讓學生自己講解滅火的原理。體現了實驗法。
(5)孫老師運用了講授法。講授法是指教師運用口頭語言系統地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材料中,孫老師講解《燃燒和滅火》體現了講授法。
綜上所述,孫老師在教學中正確運用了以上教學方法,是值得借鑒的。
(二)
王老師在講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時發現,直接告訴學生三角形的面積=底x高x1/2太抽象,所以他讓學生用紙做一個長10厘米,寬6厘米的矩形,老師問:“矩形的面積如何計?”學生回答:“長x寬。”王老師接著問:“那具體面積是多少?”學生回答:“60平方厘米。”接著,王老師讓學生把長方形沿對角線分成兩半,形成兩個直角三角形,問:“現在手上三角形的面積是多少?”學生很快回答出是30平方厘米。接著讓學生再畫一個長方形,并要求他們在長邊任意一個點,以另外一個長邊為底,畫一個非直角三角形。王老師問:“這個非直角三角形面積是多少?”一些學生說矩形的一半,另一些學生說不知道。
31.綜上所述,結合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回答下列問題。
(1)簡述同化和順應的主要內容。(10分)
(2)結合上述原理,分析王老師的教學活動。(8分)31.【參考答案】(1)皮亞杰認為,心理結構涉及圖式、同化、順應、平衡四個概念。
同化是指有機體在面對一個新的刺激情境時,把刺激整合到已有的圖式或認知結構中,即把環境因素納入已有的圖式中,使之成為自身認知結構的一部分,從而加強和豐富原有圖式。
順應是指當有機體不能利用原有圖式接受和解釋新刺激時,其認知結構發生改變來適應新刺激的影響,即改變原有圖式,以適應環境。
(2)材料中,王老師在講解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時,通過長方形的計算方式,去講解新的兩個直角三角形的面積,學生能夠利用已掌握的長方形面積計算的知識解決新問題,并未改變已有的認知結構,這一過程王老師采用的是同化。
材料中,王老師后續再次提到,在長方形的長邊任意選擇一個點,以另外一個長邊為底,畫一個非直角三角形。部分學生無法回答出非直角三角形的面積,因為學生無法使用矩形面積除以二的方式獲得,需要學習三角形面積公式進行計算獲得答案,故需要改變原有的認知結構,這一過程王老師想要采用的方式是順應,但多數學生暫不了解。
教師資格證考試歷年真題 7
2019上半年全國統考教師資格證真題《保教知識與能力》(幼兒園)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1.幼兒園的雙重任務( )。
A.保教幼兒和服務家長
B.看護幼兒和服務家長
C.培養習慣和傳遞知識
D.保育和教育幼兒
解析:本題考查《學記》。“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出自《學記》,意思是古代的君王,在建設國家、統治人民方面,總會將興辦教育作為首要任務,體現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與政治的關系。B項正確。
2.有學者根據原始社會沒有學校、老師和教材的史實,認為數有起源與兒童觀對成人本能的、無意識的模仿。這種觀點稱為( )。
A.生物起源論
B.神話起源論
C.勞動起源論全人
D.心理起源論
2.【答案】D.心理起源論
解析:本題考查教育的起源。心理起源論認為教育起源于兒童對成人的一種“無意識模仿”,代表人物是孟祿。D項正確。
3.主張“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生活”“做中學,的實用主義教育家是( )。
A.洛克
B.赫爾巴特
C.杜威
D.果斯基
3.【答案】C.杜威
解析:本題考查教育學創立階段的代表人物及其教育觀點。杜威是實用主義哲學創始人,他提出的主要觀點有:①“新三中心”論:兒童中心(學生中心)、經驗中心、活動中心;②教育的本質: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經驗的改組或改造(其教育思想的基礎與核心);③學校即社會;④從做中學;⑤五步教學法。C項正確。
4.某地大力扶持薄弱學校,組織優秀教師到薄弱學校任教。這種做法主要是為了
A.促進教育均衡
B.促進教育民主
C.維護教育尊嚴
D.提高教育效率法
4.【答案】A.促進教育均衡
解析:本題考查《關于構建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的意見》的相關內容。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構建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的意見》在“加快校際均衡發展”中指出“以推進師資配置均衡化為重點,加快縮小校際辦學質量差距。”“推動優秀校長和骨干教師向鄉村學校、辦學條件薄弱學校流動。”題干中,某地大力扶持薄弱學校,組織優秀教師到薄弱學校任教這一做法主要是為了促進教育均衡。A項正確。
5.某小學組織學生參加“重走長征路,學習長征精神”活動。這一活動采用的德育,方法量( )。
A.自我修養法
B.榜樣示范法
C.制度育德法
D.實際鍛煉法
5.【答案】D.實際鍛煉法
解析:本題考查德育方法。實際鍛煉法是指教育者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在行為實踐中使學生接受磨煉和考驗,以培養其優良思想品德的方法。題干中,某小學組織學生參加活動,從而學習長征精神,采用了實際鍛煉法。D項正確。
6.為了使少先隊員感受到組織的力量,更深刻地認識到少先隊的舉行的如敬禮、唱隊歌等活動屬于( )。
A.主題隊
B.陣地活動
C.禮儀活動
D.夏令營活動
6.【答案】B.禮儀活動
解析:本題考查少先隊活動的基本形式。少先隊活動的基本形式包括隊會;禮儀活動;陣地活動;參觀、訪問、旅行及各種社會實踐;夏令營活動。其中,禮儀活動包括少先隊的禮節和儀式,如敬禮、集會時的列隊、逐級報告人數、出旗、唱隊歌、呼號等。少先隊禮儀教育能使隊員感到組織的力量,更形象地認識到少先隊的共同奮斗目標和組織紀律性。C項正確。
7.下列安全意識中表示“當心觸電”的是( )。
7.【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意外事故的預防與處理。黃色用于警告標志,以傳遞注意、警告的信息。A項為“當心觸電”的警告標識,即存在有可能發生觸電危險的電器設備和線路,如配電室、開關燈。A項正確。
8.小威同學認為,凡是大人贊同的就是對的,根據科爾伯格的理論,他的道德認知發展處于( )。
A.懲罰與服從取向階段
B.好孩子階段
C.維護權威階段
D.社會契約階段
8.【答案】B.好孩子階段
解析:本題考查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論。科爾伯格采用“道德兩難故事法”將兒童道德發展水平分為三水平六階段。其中,習俗水平的尋求認可定向階段,也稱“好孩子”定向階段,處在該階段的兒童,其道德價值以人際關系的和諧為導向,順從傳統的要求,符合大家的意見,謀求大家的贊賞和認可。總是考慮到他人和社會對“好孩子”的要求,并總是盡量按這種要求去思考。他們認為好的行為是使人喜歡或被人贊賞的行為。題干中,小威同學認為,凡是大人贊同的就是對的,說明其處于“好孩子”定向階段。B項正確。
9.小明與同學討論問題時,常常堅持自己的想法,不易受他人觀點的影響。這種認知風格屬( )。
A.沖動型
B.沉思型
C.場依存型理
D.場獨立型
9.【答案】D.場獨立型
解析:本題考查認知風格。場獨立型的學生對客觀事物做出判斷時,常常利用內部的參照,不易受外來因素的影響和干擾,獨立對事物做出判斷。題干中,小明能堅持自己的想法,不受他人影響,正是場獨立型認知風格。D項正確。
10.為了更好的理解與掌握葉的功能,小輝在老師的指導下,用思維導圖梳理了葉的光合作用、葉的呼吸作用等知識點,他采用的學習策略是( )。
A.組織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復述策略
D.元認知策略
10.【答案】A.組織策略
解析:本題考查認知策略。認知策略包括復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組織策略。其中,組織策略是整合所學新知識之間、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形成新的知識結構。常用的組織策略有列提綱、利用圖形和表格,以及歸類策略。題干中,學生用思維導圖梳理知識點,采用了組織策略。A項正確。
11.見月暈而知有風,由礎潤而知有雨,這反映了人的思維是有( )。
A.直接性
B.間接性
C.流暢性
D.創造性
11.【答案】B.間接性
解析:本題考查思維的特征。思維具有間接性和概括性,其中,思維的間接性是指人借助于已有的知識經驗,來理解和認識另一些不能被直接感知或不可能被直接感知的事物、事物之間的聯系以及事物發展的進程。題干中,“見月暈而知有風,由礎潤而知有雨”意為月亮周圍起暈,將要刮風,屋柱石礎返潮,將要下雨。這是人們借助“月暈”和“礎潤”來預測“風”和“雨”的表現,體現的是思維的間接性。B項正確。
12.小勇做數學題時,常常邊演算邊自言自語,這說明小勇內部言語的發展處于( )。
A.具象思維階段
B.抽象階段
C.出聲階段
D.無聲階段
12.【答案】C.出聲階段
解析:本題考查小學生內部言語的發展。小學生內部言語的發展主要經歷了出聲思維階段、過渡階段、無聲思維階段三個階段。其中,處于出聲思維階段的兒童為剛入學的兒童,他們還不善于考慮問題,這時的兒童主要是通過出聲思考和回答教師的問題來培養內部言語能力。題干中,小勇邊演算邊自言自語,是通過出聲完成演算的過程,處于出聲階段。C項正確。
13.布魯納認為,無論我們選擇何種學科,都務必使學生理解該學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這一觀點屬于( )。
A.形式主義課程理論
B.結構主義課程理論
C.人本主義課程理論
D.科學主義課程理論
13.【答案】B.結構主義課程理論
解析:本題考查課程理論流派。布魯納的結構主義課程理論強調使學生掌握學科的基本結構,認為任何學科都能以某種方式教給任何年齡的任何兒童。他認為“不論我們選教什么學科,務必使學生理解該學科的基本結構”。所謂學科的基本結構,是指學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態度和方法。B項正確。
14.下列表述中,最能體現啟發性教學原則的是( )。
A.開而弗達
B.不陵節而施
C.溫故而知新
D.學而時習之
14.【答案】A.開而弗達
解析:本題考查啟發性教學原則。啟發性教學原則是指在教學中教師要承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注意調動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引導他們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生動活潑地學習,自覺掌握科學知識,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A項,“開而弗達”出自《學記》,意為要啟發學生而不是全部講解,正體現了啟發性教學原則。A項正確。
15.在教學過程中,老師確定教學難點最重要的依據是( )。
A.教學所需的設備
B.教師的業務素質
C.教學內容的'性質
D.學生發展水平
15.【答案】D.學生發展水平
解析:本題考查確定教學難點的依據。教學難點是指學生難于理解、掌握,或容易引起混淆、錯誤的內容。因此,老師確定教學難點最重要的依據是學生發展水平。D項正確。
16.為減輕小學生學習壓力,目前倡導的考試成績呈現方式為( )。
A.百分制
B.等級制
C.排名制
D.不分等級
16.【答案】B.等級制
解析:本題考查小學生考試成績的呈現方式。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在“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中指出,學校不得隨意增減課時、提高難度、加快進度;降低考試壓力,改進考試方法,不得有提前結課備考、違規統考、考題超標、考試排名等行為;考試成績呈現實行等級制,堅決克服唯分數的傾向。B項正確。
17.把大班上課、小班討論、個人獨立研究結合在一起,并采用靈活的時間單位代替固定上課時間。這種教學組織形式是( )。
A.個別教學
B.復式教學
C.道爾頓制
D.特朗普制
17.【答案】D.特朗普制
解析:本題考查教學組織形式的類型。特朗普制是把大班上課、小組討論、個人自學結合在一起,以靈活的時間單位代替固定統一的上課時間的組織形式。大班集體教學,由優秀教師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給幾個平行班統一上課;之后的小組課,研究討論大班課上的教學材料,由15~20人組成一個小組,然后由學生個人獨立自學、研習、作業。題干表述屬于特朗普制的特點,D項正確。
18.主張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采用非指導性教學的學者是( )。
A.馬斯洛
B.羅杰斯
C.布魯姆
D.布魯納
18.【答案】B.羅杰斯
解析:本題考查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羅杰斯主張用“學習的促進者”代替“教師”這個稱謂。教師的任務是要為學生提供學習的手段和條件,促進學生自由地成長。學生中心模式又稱非指導模式,教師的角色是“助產士”或“催化劑”。B項正確。
19.甲學校辦學水平低,近幾年通過努力較先進有所提升,得到教育主管部門的表揚,而乙學校的辦學水平尚可,卻因努力不夠、停滯不前,教育主管部門對其進行了批評。這種批評
屬于( )。
A.相對評價
B.絕對評論
C.自我評價
D.增值評價
19.【答案】D.增值評價
解析:本題考查增值評價模式。傳統學校教育評價注重橫向比較,增值評價模式注重評價對象在原有基礎上的發展進步情況,關注學校、教師、學生在原有基礎上有沒有進步。簡單來說就是看進步,不搞橫向比較。題干中,甲學校辦學水平提高了得到了表揚,乙學校辦學水平尚可,卻因努力不夠、停滯不前,教育主管部門對其進行了批評。體現了增值評價。D項正確。
20.校本課程開發必須考慮的首要因素是( )。
A.教師的主動參與
B.家長的廣泛支持
C.學生的興趣和需要
D.豐富的課程資源
20.【答案】C.學生的興趣和需要
解析:本題考查校本課程開發。校本課程開發強調學校內教師等人員的參與,強調把滿足學生的需要放在首要位置,強調對學校及社區課程資源的利用。校本課程開發實質上是以學校為基地進行課程開發的開放的、民主的決策,即校長、教師、課程專家、學生以及家長和社區人士共同參與學校課程計劃的制定、實施和評價活動。因此,校本課程開發必須考慮的首要因素是學生的興趣和需要。C項正確。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21.簡述小學生注意集中的外部表現。
21.【參考答案】
人在集中注意于某個對象時,常常伴隨特定的生理變化和外部表現。注意的最顯著的外部表現有以下幾種:
(1)適應性運動。人在注意某一物體時,他們的感覺器官往往會朝向自己所注意的對象,以便作出清晰的反應。
(2)無關運動的停止。當注意力集中時,一個人會自動停止與注意無關的動作。
(3)呼吸運動的變化。人在注意時,呼吸會變得輕微而緩慢,而且呼吸的時間也會改變。
22.簡述教育調查研究中樣本選擇的基本要求。
22.【參考答案】
(1)明確規定總體。要從內涵和外延兩方面明確總體界限。研究的目的和課題性質決定總體的內涵。研究目的決定了總體的范圍。研究者準備將研究成果推廣到什么樣的范圍,就應在該范圍內抽樣從某一總體抽取的樣本,經過研究獲得的結果只能推廣到這一總體中去。
(2)取樣的隨機性。要盡可能使每個被抽取的個體具有均等的機會,也就是說使被抽取的任何個體與個體之間是彼此獨立的,在選擇上沒有聯系。
(3)取樣的代表性。盡可能使抽取的樣本代表總體。
(4)合理的樣本容量。要科學地確定樣本的大小,既要滿足統計學上的要求,又要考慮實際上收集資料的可能性,并使誤差減到最低限度。
23.簡述《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大準則》的基本內容。
23.【參考答案】
(1)堅定政治方向;
(2)自覺愛國守法;
(3)傳播優秀文化;
(4)潛心教書育人;
(5)關心愛護學生;
(6)加強安全防范;
(7)堅持言行雅正;
(8)秉持公平誠信;
(9)堅守廉潔自律;
(10)規范從教行為。
三、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
24.材料:
下周輪到四二班負責升旗儀式,班里的王超同學偷偷地給了班主任李老師一張小紙條,上面寫著我也想當升旗。王超同學因為小的時候發生過事故導致腿行動不便,但是通過治療己經好的差不多了,但是還是一瘸一拐的。他也就成為了同學中的丑小鴨。班主任李老師為此開展了圓夢升旗臺的活動,告訴了其他同學王超同學想當升旗手,同學們不約而同的說讓王超當把我們支持他。星期一的時候,升旗儀式開始了,王超同學擔任升旗手,臺下掌聲熱烈
問題:(1)結合材料,評析李老師的做法。(10分)
(2)談談班主任應如何抓住契機提高教育實效性。(10分)
24.【參考答案】
(1)李老師的做法是正確的,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第一,李老師的做法符合新課改下的學生觀。新課改的學生觀強調學生是發展的人,學生是獨特的人,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想法。材料中,李老師面對王超的請求,幫他實現做升旗手的愿望,體現了對學生想法和人格的尊重,符合學生觀的要求。
第二,李老師的做法符合新課改下的教師觀。教師是學習成長發展的促進者,在對待師生關系上,新課程強調尊重、贊賞。材料中李老師尊重了王超同學想當升旗手的想法,通過這種方式也引導和促進了學生的發展,符合教師觀的要求。
第三,李老師的做法符合平行影響原則(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原則)。該原則是指教師在德育過程中要善于組織和教育學生集體,并依靠集體教育每個學生,同時又通過對個別學生的教育來促進集體的形成和發展,把集體教育和個別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材料中,李老師收到王超的紙條后,開展“圓夢升起”活動,并與其他同學商量,使全體同學都受到教育,關心同學,體現了這一原則。
第四,李老師的做法體現了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的原則。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的原則是指教育者進行德育時,要把對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的嚴格要求與對他們個人的尊重和信賴結合起來,使教育者對學生的影響與要求易于轉化為學生的品德。材料中,面對學生的要求,李老師尊重了他的想法,幫助他開展圓夢活動,體現了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的原則。
第五,李老師的做法符合德育過程的活動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規律。學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動和交往的過程中,接受外界教育影響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并通過活動和交往表現出來。活動和交往是德育過程的基礎。材料中,李老師通過開展圓夢升旗臺的活動幫助王超同學,同時也促進了同學之間的關系體現了活動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規律。
綜上所述,李老師的行為是值得借鑒的。
(2)抓住教育契機,提高教育實效性,班主任可從以下方式入手:
①了解和研究學生。班主任首先要做到了解和研究學生,以此提高教育的針對性,做到因材施教。
②表揚激勵學生為主。班主任要利用各種機會對學生進行適時的表揚,多通過鼓勵的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信心。
③利用集體的教育力量。班主任要善于組織和教育學生集體,并依靠集體教育每個學生。
④善抓生活中的點滴,抓住各種活動進行教育。班主任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發生的事件作為教育契機,以此對學生進行教育,促進學生成長。
⑤要及時施教。及時巧妙地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地啟發與引導,以求得教育的最佳效果。
25.材料:
于老師是一個奇怪的老師,在他的課上可以想說什么就說什么,他也不會訓你。有一次在他課上,其他人在討論問題的時候,我脫口而出:“樹上結滿了西瓜。”話音剛落,大家哄堂大笑。這時,于老師微笑著看著大家說:“一切皆有可能!說不定晴睛將來真能培育出長在樹上的西瓜呢!”多年過去了,那堂語文課的情景仍然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
問題:(1)評析于老師的課堂教學評價行為。(10分)
(2)談談如何通過教學評價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10分)
25.【參考答案】
(1)于老師的做法是正確的,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第一,于老師的做法符合新課改下的學生觀。新課改的學生觀強調學生是發展的人,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教師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學生,寬容學生的錯誤,尊重學生的想法。材料中,于老師面對學生的不合理回答,并沒有斥責學生,反而鼓勵學生的想法,符合學生觀的要求。
第二,于老師的做法符合新課改下的教師觀。教師是學習成長發展的引導者和促進者,在對待師生關系上,新課程強調尊重、贊賞。材料中教師尊重了學生的想法,以此促進了學生的發展,符合教師觀的要求。
第三,于老師的做法符合新課改下的教學觀。新課改的教學觀主張教學以學習者為中心,從關注學科轉向關注人,教學要關注學生的情緒情感。材料中的教師面對學生的問題,通過鼓勵的回答維護了學生的尊嚴,沒有傷害學生的情緒和積極性,符合教學觀的要求。
第四,于老師的做法體現了教育機智。教育機智是指教師能根據學生新的特別是意外的情況迅速而正確地做出判斷,隨機應變地及時采取恰當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決問題的能力。材料中,教師面對學生突如其來的“錯誤”的回答,及時采取了恰當的措施解決了問題,體現了教育機智。
綜上所述,于老師的行為是值得借鑒的。
(2)教師可通過以下的方式進行評價,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
①采用發展性評價和激勵性評價。教師評價時要多鼓勵學生,以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感受到參與感和成就感。
②評價方式多樣化。教師可采用多種評價方式,將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
③關注發展過程。課堂上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鼓勵學生互動,讓學生在互動中展示自己的見解和想法。
④評價主體多元化。除了教師評價,還可以使用學生自評、學習小組評價學生相互評價等方式,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其中,發現和發展他們多方面的潛能。
⑤評價標準分層化。教師在評價時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根據學生的不同需求和潛力進行個性化評價和教學。
⑥評價語言藝術化。教師富有激勵性的、風趣幽默的語言是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的重要手段。通過恰當的藝術性的評價激勵學生,能讓學生感受課堂學習魅力,煥發課堂的活力。
四、教學設計題
請根據所提供的教學材料和相關情況,按要求完成教學設計。
(本大題有6小題,任選1小題作答,多答只按第一小題計分,40分。考生可按照所學專業方向,選擇作答。26為中文與社會,27為數學與科學,28為英語,29為音樂,30為體育,31為美術)
26.請認真閱讀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請根據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務。
問題:
(1)本文在寫作上有何特點?(8分)
(2)若指導四年級小學生學習本文,試擬定教學目標。(10分)
(3)圍繞“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進行教學設計并說明理由,引導學生感受作者筆下的鄉村生活之美。(22分)
26.【參考答案】
(1)寫作特點
①本文是一篇寫景狀物的小散文。
②作者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間順序和季節順序交叉描寫,運用了擬人、對比等修辭手法。
③課文為我們展現了鄉下人家樸實、自然、和諧的生活,表達了作者對鄉下人家的欣賞和喜愛之情。
(2)教學目標
①會認“構”“冠”等10個生字,會寫“構”“飾”等15個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②通過反復朗讀、想象畫面、品析重點段落,了解文章內容,提高分析作品的能力。
③學習擬人、對比等寫法,提高鑒賞能力,增強文化自信
④體會作者對鄉村生活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3)教學設計
環節一、整體感知
引導學生大聲朗讀課文,在朗讀過程中思考文章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學生朗讀完畢后,請學生回答提出的問題,明確:本文的中心句是“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環節二、深入研讀
①作者寫了哪幾個季節,哪些時候的風景?
明確:季節是春天、夏天、秋天;時間是白天、傍晚、夜晚。
②作者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描寫鄉下人家“獨特、迷人”的風景?有什么作用?
明確:作者運用了對比、擬人的修辭。如“比那高樓門前……可愛多了”將“瓜架”和“石獅子”“大旗桿”對比,寫出了瓜架的別有風趣;又如“你常常會看見許多鮮嫩的筍……探出頭來”運用擬人的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竹筍破土而出的動態畫面。
③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作者怎樣的感情?
明確:作者對鄉下人家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設計理由:整體感知環節可以抓住中心句,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寫作內容,掃清閱讀障礙,為深入研究課文打好基礎。深入研讀環節圍繞中心句,通過層層深入的問題設計,逐步引導學生揣摩課文的字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情感。
27.請認真閱讀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請根據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務。
問題:
(1)什么是數據意識?數據意識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10分)
(2)如指導第一學段學生學習本課,試擬定教學目標。(10分)
(3)依據擬定的教學目標,設計課堂教學的新授環節并說明設計意圖。(20分)
27.【參考答案】
(1)數據意識主要是指對數據的意義和隨機性的感悟。
表現:知道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問題應當先做調查研究,收集數據,感悟數據蘊含的信息;知道同樣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數據可能不同,而只要有足夠的數據就可能從中發現規律;知道同一組數據可以用不同方式表達,需要根據問題的背景選擇合適的方式。
形成數據意識有助于理解生活中的隨機現象,逐步養成用數據說話的習慣。
(2)指導第一學段學生學習本課,教學目標如下:
①掌握用調查法收集數據及用“正”字記錄數據的方法,認識統計表,會用給定的統計表呈現和整理數據。
②通過對數據收集、整理和分析,培養數據意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③積累基本的統計經驗,感受統計的價值,同時體會到嚴謹、科學、求實的態度。
(3)新授環節設計如下:
環節一:教學例1
教師活動:教師呈現例1中制作班牌的圖片,提問:怎么知道哪種顏色是大多數同學最喜歡的呢?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組織學生思考并搶答;教師評價。
學生活動:根據問題探究可以發現:①可以進行調查 ②調查時可以采用舉手表示的方法。
教師活動:教師順勢提問:你覺得應該怎樣調查?并強調:班級里面每名同學都要參加調查,并且每人只能選擇一種顏色。引導學生小組討論,教師進行巡視指導,交流討論結束后,找學生代表回答討論的結果。學生互評。
學生活動:根據要求用自己的方式展開調查活動。
教師活動:教師出示統計表,并講解用統計表呈現調查數據的方法。提問:觀察表中的數據,你能得到什么數學信息?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組織學生思考并搶答;學生互評。
學生活動:根據數據信息回答問題。預設1:全班共有38人,最喜歡藍色的人數最多;預設2:這個班制作班牌選擇藍色最合適。
環節二:教學例2
教師活動:呈現例2中的情景素材,提問:可以用什么方法來決定誰參加比賽?
學生活動:根據問題思考回答:投票。
教師活動:教師組織學生投票后提問:怎么記錄得票的情況呢?
學生活動:根據活動規則進行投票,并回答計票方式,可能:①在對應姓名下每得一票打一個對勾②可以采用畫正字的方式,一個正字表示5票。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思考:哪種記錄方式更好?為什么?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組織學生思考并搶答,教師評價。
學生活動:學生分享用“正”字記錄更好,每1筆代表1票,一個“正”字5筆代表5票,便于計算。
教師活動:教師出示統計表組織學生將統計的結果填在表格中,并小組討論交流兩個問題。學生互評。
學生活動:根據要求填寫表格并分享結果。
【設計意圖】:通過這樣的設計,讓學生在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過程,感受統計的嚴謹性,體會統計的價值。通過層層設計和提問,引導學生親身經歷、充分參與課堂知識的生成過程,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引導作用;滲透數據分析意識,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8.請認真閱讀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請根據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務。
問題:
(1)依據《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簡述如何秉持英語學習活動觀組織和實施教學。(8分)
(2)若指導5~6年級小學生學習,試擬定教學目標。(10分)
(3)依據擬定的教學目標,設計教學過程及說明理由。(22分)
28.【參考答案】
(1)英語學習活動觀實際上是一種教學理念與方式的統稱,即以活動為核心組織和實施英語教學的理念和方式。英語學習活動觀體現的學習理念是:在體驗中學習,在實踐中運用,在遷移中創新。因此,想要落實英語學習活動觀,教師要嘗試:
①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學生是語言學習活動的主體,要引導學生圍繞主題學習語言、獲取新知、探究意義、解決問題,確保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語言能力發展、思維品質提升、文化意識建構和學會學習的成長過程;
②創設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提供自然、地道、有意義的語言輸入,使用直觀、形象、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使學生能夠通過多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引導學生注意傾聽、樂于模仿、大膽表達,積極開展簡單的日常交流;
③基于各種題材和體裁的口頭和書面語篇,圍繞語篇主題意義,設計主題意義探究活動和語言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利用多種工具和手段,如思維導圖、信息結構圖,在零散的信息和新舊知識之間建立關聯,建構基于語篇的結構化新知識;
④在教學設計中,教師充分挖掘語篇蘊含的育人價值,在英語學習活動觀的指導下,引導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通過邏輯關聯、層層遞進的學習任務,體驗有意義的學習過程,實現語言學習與課程育人的融合統一。
(2)參考答案1:
教學目標:
①語言能力目標
學生能夠理解新短語“Lion tamer, bee farmer, computer game tester, magician’s assistant, nut cracker”的含義和用法,掌握新句型 “ What/How about...?”。
通過課堂活動,學生能夠提高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并能就新話題“職業”進行簡單交流。
②文化意識目標
學生會更自信,提升社會責任感。
③思維品質目標
學生會提升理解、分析、比較等方面的水平。
④學習能力目標
學生有努力提升英語學習效率的意識和能力。
參考答案2:
Teaching objectives:
①Language ability
Students can master words: “Lion tamer, bee farmer, computer game tester, magician’s assistant, nut cracker”, and sentence structure “What/How about...?”
Students can know the main idea of the essay, improve integrated language skills through classroom activities, and discuss the new topic about great jobs.
②Cultural awareness
Students will be more confident and enhance social responsibility.
③Thinking quality
Students will improve their capability of understanding,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④Learning ability
Students have the awareness to work hard to improve their English learning efficiency.
(3)參考答案1:
熱身導入:
課堂一開始,師生問好后,教師會帶領全班同學共同歌唱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這首英文歌曲,活躍課堂氛圍。接下來,教師會向同學們展示關于不同職業的圖片,提出問題:What can you see in these pictures? 并邀請同學分享他們的答案。同學們的答案可能各有不同,教師都會給予積極的反饋。通過師生雙邊互動,順勢引出本節課的核心話題。
設計意圖:圖片的內容形象生動,能夠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到教學活動當中來。同時,該活動也可以自然而然地引出本節課的核心主題,為接下來的活動做好鋪墊。
讀前:
(1)新知識教學:帶領學生學習重點單詞Lion tamer, bee farmer, computer game tester, magician’s assistant, nut cracker和句型What/How about...?
(2)預測:請學生根據課文圖片對文章內容進行預測。
設計意圖:通過學習新的單詞和句型以及對文章內容的預測,為接下來的閱讀環節做鋪墊。
讀中:
(1)泛讀
①請學生速讀課文,概括文章大意。
②請學生回顧重點單詞和句型,并進行相應的練習。
(2)精讀
請學生再仔細讀一遍課文,完成回答問題的任務。
Q1:How many jobs are mentioned in the story?
Q2:What does Zip want to be? Why?
(3)跟讀
請學生跟隨錄音進行朗讀,注意正確的語音、語調等。
設計意圖:通過泛讀和精讀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文章的細節內容。
讀后:
(1)復述。請學生根據多媒體上的提示復述課文。
(2)角色扮演。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角色進行練習。鼓勵學生運用課文中的重點句型,并在最后進行小組展示,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形成性評價。
設計意圖:通過活動培養學生勤于思考的習慣,鍛煉學生口語表達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
小結作業:
(1)小結。一名學生將擔任小老師,總結他們今天所學的內容。
(2)家庭作業。聽音頻,讀教科書中的新單詞。和朋友討論自己喜歡的工作。
設計意圖:
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加深對所學新知識的印象。同時將課內延伸到課外,有助于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中。
29.請認真閱讀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請根據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務。
問題:
(1)簡要分析歌曲的調式與情緒情感。(8分)
(2)若指導第二學段學生的學習,試擬定教學目標。(10分)
(3)依據擬定的教學目標,設計導入環節的教學活動并說明理由。(12分)
29.【參考答案】
(1)《我是草原小牧民》歌曲特點:
①調式:b羽五聲調式。
②情緒情感:歌曲的情緒為歡快活潑地,《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一首以內蒙古民歌音調為素材創作的兒童歌曲,表現了小牧民手擎羊鞭、快樂歡唱的形象。歌曲的襯腔“啊哈嗬”表現了小牧民豪放的性格和放牧時的愉快心情,表達了草原兒童對自己家鄉和甜美生活的贊美之情。
(2)《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學目標:
①感受內蒙古民歌的美,通過視聽結合、創設情境等方式,體會草原兒童對家先的熱愛和贊美之情,培養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②學唱《我是草原小牧民》,積極參與演唱、模仿、游戲、創編、師生互動等實踐活動,對內蒙古民歌產生興趣和學習熱情。
③理解、掌握6到6的八度音程大跳的演唱,在感受草原兒童對家鄉熱愛和贊美之情的同時進行音樂編創和賞析,進一步提升音樂表現能力和藝術創造能力。
(3)《我是草原小牧民》導入環節設計:
①師生互相問好,共同演唱“師生問好歌”,隨著音樂律動開啟美妙的音樂課堂。具體如下:
②教師運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關于內蒙古草原的視頻,并向學生提問:“你在視頻中都看到了什么?”
學生自由回答。(草原、放牧、蒙古包)
③教師向學生追問:“提到草原同學們有哪些歌曲與大家分享呢?”
學生自主分享歌曲。
④教師總結并給予鼓勵性評價,引導學生進入新課《我是草原小牧民》。
【設計意圖】
《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明確提出,音樂教學中應以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及文化理解四方面的核心素養為導向展開課程設置。以上教學環節寓教于樂,積極融入了上述核心素養,可以引導學生充分參與音樂實踐活動,循序漸進地掌握新課導入的教學環節。
30.請認真閱讀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請根據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務。
問題:
(1)30~40m迎面接力跑動作要點。
(2)若指導3~4年級學生練習,擬定教學目標。
(3)依據擬定的教學目標,設計練習環節并簡要說明理由。
30.【參考答案】
(1)30~40m迎面接力跑動作要點。(4分)
采用站立式起跑和立棒式傳接棒方法,教師發令后向前跑出,直線快跑,右手立棒式錯肩傳接棒,把棒傳給對面同伴后,站到對面組隊尾。
(2)若指導3~4年級學生練習,擬定教學目標。(9分)
①知道“30~40m迎面接力跑”的動作要領和規則,能在練習中順利完成右手立棒式錯肩傳接棒。
②通過模仿練習和小組合作學習,熟悉和掌握立棒式傳接棒技術,加深對接力跑項目的認識,養成參與體育運動的習慣,提升情緒控制能力,學會團結協作。
③在游戲和競賽中強化規則意識和責任意識,能夠樹立勇敢頑強、積極進取的精神品質。
(3)依據擬定的教學目標,設計練習環節并簡要說明理由。(27分)
①練習1:兩人一組原地交接棒練習。
學生兩人一組合作練習,采用立棒式,一人傳棒,一人接棒。五次一組,每組結束之后接棒人和傳棒人互換位置,教師觀察、糾正學生不正確的立棒式將接棒方法。
設計理由:培養學生合作與自主學練的意識和能力,明確右手立棒式錯肩傳接棒的動作方法和技巧。
②練習2:10~15米慢跑迎面接力。
將學生分為4組,進行8~10米慢跑的迎面接力的自主合作練習,引導學生運用口訣“右手遞右手,從他右邊過”,體會右錯肩傳接棒的時機和方法。
設計理由:通過設置慢速跑迎面接力練習,讓學生體會錯肩傳接棒的方法,培養團隊精神和遵守規則意識。
③練習3:30~40米快速跑迎面接力
將學生分為4組,30~40米快速跑迎面接力,練習過程中要求學生明確分工,跑動迅速,立棒式錯肩傳接棒交接順暢。
設計理由:通過30~40米快速跑迎面接力練習,能夠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與技能,在練習和比賽中得到檢驗,體會團隊合作的樂趣。
31.請認真閱讀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請根據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務。
問題:
(1)什么是傳統民居?(4分)
(2)若指導中年段小學生學習本課,試擬定教學目標?(9分)
(3)依據擬定的教學目標,設計新授環節的教學活動并說明設計理由。(27分)
31.【參考答案】
(1)傳統民居是指分布于廣大農村或城市中的民居建筑以及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部分公用建筑。在農村社會中,民居建筑除了住宅本身,還包括祠堂、廟宇、書塾、戲臺等;而在城市中,則涵蓋了一層或二層的臨街店鋪,以及醫館、藥鋪、錢莊、客棧等按行業分類的專門商店,也有供應居民日常生活的米店、蔬菜水果和雜貨店等。在一些保存完整的古城鎮,傳統民居甚至涵蓋了古城中的所有傳統建筑,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傳統民居通常具有民間、鄉村、鄉土、本土、傳統、自發等特點,是民眾歷經代代相傳,用于居住的建筑。它們與自然和經濟社會發展息息相關,形成于人與自然不斷抗衡、協調的過程,反映了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具有尤為明顯的地域特色。不同的人文歷史和地域環境造就了各地民居的多樣特色,如黃土高原上的窯洞、北京的四合院、福建和廣東等地的客家土樓、內蒙古的蒙古包等。
此外,傳統民居還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具有反映特定地域歷史特性的歷史文化價值、體現特定時期建筑藝術特色的藝術審美價值、呈現特定區域社會生活習俗和風土人情的社會風俗價值等。
(2)教學目標
①知道不同地區民居的不同特點,欣賞傳統民居作品。
②通過觀察、探究、討論的學習過程,提高欣賞能力,形成審美感知的核心素養。
③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繼承發揚傳統文化。
(3)環節一:直觀感知
教師引導學生回憶生活中了解的民居建筑,請學生分享感受。學生回答后,教師利用多媒體進行總結:北京的四合院、福建的土樓、陜西的窯洞都是傳統民居的代表。
【設計理由】運用直觀感知,通過多媒體展示相關內容,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幫助學生對本節課的新知識有一個初步認識。
環節二:深入探究
(1)教師展示四合院和土樓的圖片,提出問題:不同地區的民居有哪些不同特點?學生回答,教師總結:由于南北氣候條件的差異,民居的建筑形式也有所不同,北方民居多為一層,布局緊湊,功能分區明確,而南方民居則多采用二層或以上的結構,空間組合靈活。
(2)教師展示其他民居的模型,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分析欣賞傳統民居的欣賞角度。學生回答,教師總結:欣賞傳統民居可以從材料、布局、地理環境等多方面進行考量。
【設計理由】本環節教師通過啟發式的提問、討論等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思考,將其帶入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對傳統民居建筑有更深入的認識。
教師資格證考試歷年真題 8
2022上半年全國統考教師資格證真題《綜合素質》(小學)解析
1.王老師經常反問自己:怎樣科學設計教學目標?怎樣有效改善教學效果?怎樣提高學生成績?這表明王老師所處的專業發展階段是( )。
A任教前關注階段
B早期求生存階段
C關注教學情境階段
D關注學生階段
【答案】C。關注教學情境階段的教師,感到自己在新的教學崗位上已經站穩了腳跟,會將注意力轉移到提高教學工作的質量上來,如關注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關心班集體的建設、關注自己備課是否充分等。題目中的王老師,關注教學效果,關注提高學生成績, 表明王老師處于關注教學情境階段。
2.課堂上,東東問馬老師,老師,在月亮上看天,天是不是藍的呢?馬老師說,你懂什么!聽老師講就行了、你呀,總是打岔,這是不禮貌的,今后不要這樣,這表明馬老師( )。
A.評價標準多元化
B.評價主體單一化
C.評價方法復雜化
D.評價方式多樣化
2.【答案】B評價標準單一化
3.班主任方老師剛上課時發現有人在班長的桌子上用粉筆寫了大大的“壞蛋”,對此方老師恰當的做法是( )。
A.發動學生檢舉肇事者”
B.責令班長自我反省
C.嚴肅批評教育全班學生
D.擦掉字跡后再處理
3.【答案】D.擦掉字課后再處理。檢舉、責令、嚴肅批評教育全班學生的做法都是錯誤的。
4.黃老師經常帶學生到學校花池觀察荷葉和荷花,為學生講解蓮藕的生長過程并引導學生將有關荷葉、荷花的知識編成小冊子,這體現黃老師( )。
A.教育科學研究者
B.行為規范示范者
C.專業發展引領者
D.課程資源開發者
4.【答案】D.【解析】荷花荷葉都是校外資源,體現課程資源的開發者角色.故本題選 D. 【知識點】職業理念
5.依據《教育法》的規定,關于設立學校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的要求,下列選項不正確的是( )。
A.有長期發展規劃
B.有組織機構和章程
C.有必備的辦學資金和穩定的經濟來源
D.有符合規定的教學場所及設施設備
5.【答案】A.【解析】《教育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設立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必須具備下列基本條件:(一)有組織機構和章程;(二)有合格的教師;(三)有符合規定標準的教學場所及設施、設備等;(四)有必備的辦學資金和穩定的經費來源.故本題選 A. 【知識點】教育法律法規
6.學生張某在高考中,由他人代考,依據《教育法》規定,可由教育行政部門責令張某停止參加高考( )。
A.3 年 B.4 年 C.5 年 D.6 年
6.【答案】A.【解析】《教育法》第七十九條規定,考生在國家教育考試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組織考試的教育考試機構工作人員在考試現場采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并終止其繼續參加考試;組織考試的教育考試機構可以取消其相關考試資格或者考試成績;情節嚴重的,由教育行政部門責令停止參加相關國家教育考試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一)非法獲取考試試題或者答案的;(二)攜帶或者使用考試作弊的器材、資料的;(三)抄襲他人答案的;(四)讓他人代替自己參加考試的;(五)其他以不正當手段獲得考試成績的作弊行為.故本題選 A. 【知識點】教育法律法規
7.教師王某因醉駕發生交通事故,被判有期徒刑 1 年。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王某喪失教師資格,刑滿釋放后可繼續執教
B.王某喪失教師資格,刑滿釋放后,可從事其他職業
C.王某保留教師資格,刑滿釋放后,需要重新注冊認證
D.王某保留教師資格,刑滿釋放后,不能留在原學校任教
7.【答案】B.【解析】《教師法》第十四條規定,受到剝奪政治權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處罰的,不能取得敏師資格;已經取得教師資格的,喪失教師資格,故本題選B.【知識點】教育法律法規
8.小學生李某,隨外出務工的父母到某市上學,為李某提供平等接受義務教育條件的主體應為( )。
A.其戶籍所在地人民政府
B.其父母或法定監護人
C.其父母工作地人民政府
D.以上三者
8.【答案】C. 【解析】《義務教育法》第十二條規定,適齡兒童、少年免試入學。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在戶籍所在地學校就近入學。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在非戶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適齡兒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義務教育的,當地人民政府應當為其提供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條件。故本題選 C. 【知識點】教育法律法規
9.《未成年人保護法》中所稱未成年是指( )。
A.未滿 12 周歲的公民
B.14
C.16
D.18
9.【答案】D. 【解析】《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二條規定,本法所稱未成年人是指未滿十八周歲的公民. 故本題選 D.
10.依據《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規定,下列不屬于嚴重不良行為的是( )。
A.偷竊、故意損壞財物
B.攜帶管制刀具,屢教不改
C.糾結他人結伙滋事,擾亂治安
D.多次強行索要他人財物
10.【答案】A
【解析】《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條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和學校應當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為:
(一)曠課、夜不歸宿;
(二)攜帶管制刀具;
(三)打架斗毆、侮辱他人;
(四)強行向他人索要財物;
(五)偷竊、故意毀壞財物;
(六)參與賭博或者變相賭博;
(七)觀看、收聽色情、淫穢的音像制品、讀物等;
(八)進入法律、法規規定未成年人不適宜進入的營業性歌舞廳等場所;
(九)其他嚴重違背社會公德的不良行為。
第三十四條規定,本法所稱“嚴重不良行為”,是指下列嚴重危害社會,尚不夠刑事處罰的違法行為:
(一)糾集他人結伙滋事,擾亂治安;
(二)攜帶管制刀具,屢教不改;
(三)多次攔截股打他人或者強行索要他人財物;
(四)傳播淫穢的讀物或者音像制品等;
(五)進行潭亂或者色情、賣淫活動;
(六)多次偷竊;
(七)參與賭博,屢教不改;
(八)吸食、注射毒品;
(九)其他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
A 項屬于“不良行為”,故本題選 A. 【知識點】教育法律法規
11.小學生王某在課間玩時,故意將同學趙某推倒在地,致其骨折,依據《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規定,應對趙某受傷擔責的主體是( )
A.王某監護人 B.學校 C.王某的班主任 D.王某
11.【答案】A
【解析】《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第十條規定,學生或者未成年學生監護人由于過錯,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學生傷害事故,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責任:(一)學生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違反社會公共行為準則、學校的規章制度或者紀律,實施按其年齡和認知能力應當知道具有危險或者可能危及他人的行為的;(二)學生行為具有危險性,學校、教師已經告誡、糾正,但學生不聽勸阻、拒不改正的;(三)學生或者其監護人知道學生有特異體質,或者患有特定疾病,但未告知學校的;(四)未成年學生的身體狀況、行為、情緒等有異常情況,監護人知道或者已被學校告知,但未履行相應監護職責的;(五)學生或者未成年學生監護人有其他過錯的。
第二十八條規定,未成年學生對學生傷害事故負有責任的,由其監護人依法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故本題選 A. 【知識點】教育法律法規
12.依據《憲法》規定,行使解釋憲法職權的是( )
A.最高人民法院
B.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C.最高人民檢察院
D.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12.【答案】B
【解析】《憲法》第六十七條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下列職權: (一)解釋憲法,監督憲法的實施,故本題選 B. 【知識點】教育法律法規
13.李老師在班級設立了“生日祝福墻每當有學生過生日時同學紛紛在祝福墻上留下祝福的話語,還互贈自制卡片。李老師的做法( )
A.不恰當,會加重學生負擔
B.不恰當,會助長物質攀比之風
C.恰當,能讓學生感受溫暖
D.恰當,能讓學生提高消費意識
13.【答案】C
【解析】老師的行為是關愛學生的體現,是恰當的,能讓學生感受班級溫暖。故本題選 C. 【知識點】職業道德
14.小剛自習課與同學說話,被學校扣了分,班主任王老師把小剛叫到辦公室訓斥了一頓、小剛解釋說,老師,今天主要是因為…….王老師更生氣了,“每改你都有理由,再這樣叫你家長來!”王老師的做法( )。
A.恰當,制定了校規就應該嚴格執行
B.恰當,對屢教不改的學生就要批評
C.不恰當,應該聽小剛解釋清楚再處理
D.不恰當,應該殺一百在教室里處理
14.【答案】C. 【解析】教師要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充分信任學生.題中老師的做法是錯誤的,應該充分聽學生解釋。故本題選 C. 【知識點】職業道德
15.學校安排優秀教師對劉老師和新入職的鄧老師“師徒結對”,劉老師悉心指導,鄧老師也是主動向劉老師請教,經常觀摩劉老師上課,并在教學設計、教學方法甚至教學語言上部盡量模仿劉老師,但教學效果并不佳,其原因是( )。
A.鄧老師缺乏自我反思
B.鄧老師沒有得到專業引領
C.劉老師指導有所保留
D.劉老師的教學示范性不強
15.【答案】A. 【解析】教師應該有終身學習的意識,不斷反思,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及業務能力。鄧老師觀摩學習的做法都是正確的,但學到別人的東西應該通過反思、內化為自己的東西。故本題選 A. 【知識點】職業道德
16.有段時間,班里幾名女生因為傳話走樣產生誤會,關系緊張,對此,付老師設計了“復制不走樣”的游戲,游觀結束后,一個學生這樣寫:“雖然是同一句話,但經過五個人的傳話后,我聽到的已完全變樣了,原來傳話會引起這么多誤解,下列關于付老師行為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付老師注重教書育人
B.付老師注重方法創新
C.付老師注重嚴謹相待
D.付老師注重循循善誘
16.【答案】C. 【解析】材料中老師主要通過游戲的方法創新,循循善誘,教書育人,讓學生懂得了一定的道理,未體現嚴慈相濟式的關愛學生.故本題選 C. 【知識點】職業道德
17.2016 年 8 月 16 日凌晨,我國成功發射了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該衛星以我國古代一位先賢命名,以紀念他對科學的.貢獻。他是( )。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荀子
17.【答案】C
【解析】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于 2016 年 8 月 16 日 1 時 40 分,在酒泉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故本題選 C. 【知識點】文化素養-科學知識
18.人體中含 50 多種元素,其中含量占體重 0.01%,以上的被稱為常量元素。含量占體重的0.01%,以下的被稱為微量元素。下列元素在人體中含量最高的是( )。
A.鉀 B.鈣 C.鈉 D.碳
18.【答案】D
【解析】在人體內,所含元素的含量按從多到少的順序可排列為:氧、碳、氫、氯、鈣、磷、鉀、硫、鈉、氯、鎂等。故本題選 D. 【知識點】文化素養-科學知識
19.全球大部分的貨物貿易是通過海運進行的。人們為了縮短航程,在 19 世紀到20 世紀完成了舉世聞名的基爾運河、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運河的建設。其中,蘇伊士運河連接的是( )。
A.地中海與紅海 B.太平洋與加勒比海
C.北海與波羅的海 D.印度洋與南中國海
19.【答案】A
【解析】蘇伊士運河于 1869 年修筑通航,是一條海平面的水道,在埃及貫通蘇伊土地峽,通地中海與紅海,提供從歐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土地的最近航線.故本題選 A。
【知識點】文化素養-地理知識
20.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一歷史事件對后世影響深遠,該事件發生的朝代是( )。
A.秦 B.漢 C.隋 D.唐
20.【答案】B
【解析】“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漢代董仲舒提出、漢武帝采納實施的,故本題選 B. 【知識點】文化素養-歷史知識
21.人類文明的發展是與人類使用生產工具分不開的,考古學根據人類所使用工具的變革,將人類古代的歷史劃分為不同的時期。下列選項中不屬于這些歷史時期的是( )。
A.石器時代 B.陶器時代 C.青銅時代 D.鐵器時代
21.【答案】B
【解析】以生產工具的演變為標志,將人類古代歷史劃分為石器時代、紅銅時代、青銅時代、鐵器時代。故本題選 B. 【知識點】文化素養-歷史知識
22.法國作家儒勒 凡爾納的科幻小說,把現實與幻想巧妙結合起來,在科學知識基礎上大膽的設想和預言未來,具有典型的“預言性”。下列作品中,不屬于凡爾納的是()。
A.《基地》B.《神秘島》C.《地心游記》D.《海底兩萬里》
22.【答案】A
【解析】《基地》(Foundation,意為地基、基石.),是美國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出版于1951 年的科幻小說短篇集,是“基地三部曲”的第一部,故本題選 A. 【知識點】文化素養-文學知識
23.《紅樓夢》塑造了數百名人物形象,尤以女性形象最為出色,金陵十二釵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下列剪紙作品中,人物形象為林黛玉的是( )。
23.【答案】D
【解析】林黛玉形象原是太虛幻境中的絳珠仙草.故本題選 D. 【知識點】文化素養-文學知識
24.在西方音樂發展史上,出現了許多具有重要影響的音樂家,下列選項中,被譽為“交響曲之父”的作曲家是( )。
A.巴赫 B.莫扎特 C.海頓 D.貝多芬
24.【答案】C
【解析】弗朗茨-約瑟夫·海頓(Franz Joseph Haydn,1732 年 3 月 31 日-一 1809 年 5 月 31 日),又譯海登、海典、偕丁,維也納古典樂派的奠基人,交響樂之父。故本題選 C. 【知識點】文化素養-藝術素養
25.亭是中國傳統建筑中一種周圍開數的小型建筑,常設在園林中或風景名勝處,供人們觀覽和休息。下列中國名亭中,得名于杜牧《山行》詩句的是( )。
A.醉翁亭 B.陶然亭 C.愛晚亭 D.滄浪亭
25.【答案】C
【解析】杜牧《山行》中的“停車坐愛楓林晚”指的就是大名鼎漏的,我國四大名亭中的“愛晚亭”。故本題選 C. 【知識點】文化素養-文學知識
26.在 word 中如果進行了多次剪切或復制,此時點擊粘貼按鈕,光標所在處插入的內容是( )。
A.第一次剪切或復制的內容
B.最后一次剪切或復制的內容
C.無任何剪切或復制的內容
D.所有被剪切或復制過的內容
26.【答案】B.最后一次剪切或復制的內容
27.制作課件時如需插入背景音樂,下列選項中,應該選擇的素材文件是( )。
A.漢宮秋月.wav
B.夕陽蕭鼓.gif
C.平沙落雁.png
D.梅花三弄 jpg
27.【答案】A.漢宮秋月。插入的背景音樂要求的應為音頻格式,選項中只有 wav 格式為聲音文件格式。
28.下列選項中,與“中國人一中國工人”的邏輯關系相同的是( )。
A.教授--助教
B.軍人--軍醫
C.農民--公民
D.法官--警察
28.【答案】B.軍人-軍醫。“中國人=中國工人”為前對后的包含,“軍人-軍醫”也屬于此種。
29.找規律填數字是一種很有趣的活動,特別鍛煉觀察和思考能力。將選項中的數字填入“11、16、29、47,0、127 空缺處,符合該組數字排列規律的是()。
A.75
B.76
C.77
D.78
29.【答案】D.78.16-11=5,29-16=13,47-29=18,13+18=31,47+31=78.
二、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 3 小題,每小題 14 分,共 42 分)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
30.材料:
下面是對老師在班主任工作會上的交流發言。
我班上有一個讓各科老師都很頭疼的小男孩,叫小安。他經常在課堂上做小動作,有時還會說上幾句“俏皮話”,引得全班同學哄堂大笑;他的作業字跡草,龍飛鳳舞……經過現察,我發現小安雖然調皮搗蛋,但他特別喜歡繪畫,我就經常和他交流繪畫心得,鼓勵他參加學校的繪畫比賽。有一天,小安在我的耳邊輕輕地說:“我是一個壞孩子,成績不好,又不聽話,老師經常批評我,同學們也嘲笑我。聽了小安的話,我心里一緊,小安由于不斷受到否定的評價,對自己失去了信心,于是就破罐子破摔。
找到癥結后,我便對癥下藥。一次,在課堂練習時,我指著他的作業本說“你看,這樣亂糟槽的,多不好看啊!你想把字寫好嗎?“老師,我想寫好,但就是寫不好!”我接著說道:“你沒有去做,怎么知道呢?試試看,好嗎?”他點了點頭,在作業本上認認真真地寫了一個字,雖然出了格,但比之前有了較大的進步,我不失時機地說:“寫得多好,如果能把字寫小點是不是就更好看?”只見他一筆一劃寫得可認真了,等他把作業交上來時,我在他的本子上寫了一個“優”,并且蓋上了一朵鮮艷的“小紅花”。漸漸地小安也自信多了,字寫得越來越好,學習也更加積極主動,學習成績提高了,還贏得了學校繪畫比賽的二等獎。
問題:請結合材料,從教育觀的角度,評析劉老師的教育行為。(14 分)
30.參考答案
材料中劉老師的做法符合素質教育和新課改教學觀的基本要求,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1)劉老師的行為促進了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每個人由于先天稟賦、環境影響、接受教育的內化過程等方面存在諸多差異,因此要求老師對學生進行差異性教育,允許學生的特長發展。材料中,劉老師沒有否定小安的繪畫愛好,反而鼓勵他參加比賽,體現了老師促進學生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基本理念。
(2)教育應該面向全體,劉老師的行為體現了這一點。素質教育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數人的發展。材料中,劉老師沒有放棄這個“后進生”小安,反而對他格外關注,幫助小安各方面提升,體現了老師面向全體學生的基本理念。再次,劉老師的行為體現了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實施素質教育就是通過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的有機結合,來實現學生的德、智、體、美等方面的全面發展。材料中,老師不僅幫助小安在繪畫(美育)方面得到了提升,而且通過自己的努力幫助小安提高學習成績,學習態度也有明顯改善。體現了美育,智育和德育等方面的共同發展。
(3)劉老師的行為還體現了教學觀的從“關注學科”轉向“關注人”的基本理念。關注每一位學生,關注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材料中,劉老師對小安沒有否定的評價,沒有諷刺,而是不斷的引導和幫助,關注了學生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
總之,作為新時代的人民教師,我們應該踐行素質教育,學習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31.材料:
課間,王老師發現教室地面紙屑很多,便讓勞動委員安排打掃,自己去另一個班上課了。勞動委員心想,等放學后再讓值日生打掃吧。不料這時值周生來檢查衛生,班級被扣分了。同學們紛紛責備勞動委員和值日生。他倆也為誰該負責爭得面紅耳赤。事后,勞動委員內疚不已,決定辭職。王老師知道后并沒有馬上處理,決定第二天以“掃地風波”為主題召開班會。
第二天上午,王老師找班干部談話,分析得失,統一認識。下午,班會上勞動委員和值日生分別反省了自己的過錯,其他班委成員、同學們也紛紛上臺發言,承認以前沒有很好配合,剖析各自存在的問題,表示不會讓“掃地風波”重演。之后,王老師指出了勞動委員和值日生的不足,并對他們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嚴格要求。班會后,王老師單獨找勞動委員和值日生談心,肯定了他們對班級所做的努力。
勞動委員打消了“引咎辭職”的念頭,表示要化內為動力,積極工作。同學們也增強了班級認同感。此后,班級衛生一直保持良好,多次獲得“衛生流動紅旗”,其他各方面也很有起色。
問題:請從教師職業道德的角度,評析材料中王老師的教育行為。(14 分)
31. [參考答案]
材料中王老師的行為值得我們借鑒的,符合素質教育理念和新課改精神。
(1)關愛學生是師德的靈魂,要求教師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材料中王老師發現勞動委員與值曰生因為扣分問題發生爭執后,并沒有批評學生,反而以開主題班會的形式鼓勵學生反思自身存在的不足之處。充分體現了王老師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
(2)教書育人是教師天職,要求教師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材料中王老師并沒有僅僅關注班級衛生狀況,而是發現問題后開展主題班會活動,提高同學們的自我反思能力,且在班會后找勞動委員和值日生談心,肯定了學生的積極努力,化內疚為動力,增強學生班級認同感,體現了王老師對學生思想品德方面的重視,有效地做到了教書育人。
因此,良好的班級建設要求班主任嚴格遵守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塑造良好班級育人氛圍的同時,還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32.材料:
莊嚴的科學殿堂其實是一座僅靠幾根“虛空支柱撐持起來的“室中樓閣”,它很像北岳恒山的那座懸空寺——離地五十余米,唯見十幾根碗口粗的木柱支撐,“上延霄客,下絕器浮”,藏于萬仞峭壁之中。
全部科學體系僅僅依靠幾條基本假設撐起,這些人為的假設定律你只能接受,必須承認,別問為什么,也完全無須和你講明道理---“能量守恒原理”“物質不生不滅”“絕對零度不可達”“動者恒動,靜者恒靜”,相對論假設“光速不變”,量子論假設“能量不連續”一一雖說科學的所有理論都經歷過嚴格的驗試,但唯獨支撐全部科學的這些看似武斷的基本假設與定律卻全都沒有經過任何論證,沒有誰知道它們為什么會這樣,也沒有哪一位權威向你解釋過其中的道理。在這些足可視為“天條”的基本假設面前,再桀驁不馴的科學家也得俯首聽命,再慣于懷疑一切的科學家也會堅信不疑,都說“人生識字糊涂始”,其實科學理論才是真正的糊涂始,打從根本就沒想讓你知曉這些基本律則之所以然,然而令人折服的是,這些根本性假設卻是那么的做睨自若,安如磐石,經得起佳何問一一縱然無須證實我時,但任何人休想將我“證偽”!全部需要產格證實的科學體系卻是靠著幾條完全未經證明的假設來走撐一一真乃普天之下最大的“悖論”!然而令人擊節嘆賞的是,依靠“假設”支撐起來的這屋
神圣莊嚴,堅實無比的科學“懸空寺”競是何等的宏偉壯觀,前來朝拜的科學信徒又是多么的敬畏虔誠!假說自有假說的威力!其中最有魅力的莫過于化學關于“原子”的假說。自古希臘留基伯和德謨克利特創立“原子論”假說以來,19 世紀初,化學家道爾頓結合定比定律、倍比定律把“原子說”變成為一個科學概念,此后通過一系列化學實驗,人們精確地測出了每個元素的原子量,定出了每個原子的化合價,給出了每一元素的“原子序”,寫出了由各種原子組成的分子式,搭出了立體的分子結構模型,排出了“化學元素周期表”,甚至建立了龐大的化學工業,按照化學反應方程式定量生產出了數不勝數的化學制品,用于人們的日
常生活,但是又有誰見過原子,證實過原子的存在呢?完全沒有!無怪乎日本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湯川秀樹在其《基本粒子》一書中承認:關于原子的概念仍舊是一種“假說”!當我們習以為常地享受各種琳瑯滿目的化學制品的時候,又有誰會去想,獨自支撐整座化學殿堂的最主要的支柱,長達兩千多年來竟然只是一種虛之又虛,未經證實的“原子假說”!值得慶幸的是,只是在近幾十年人們通過掃描隧道電子顯微鏡(STD 總算看到了原子的直觀圖像。科學從源頭上就已成功地駕馭了“真”“假相反相成的依存關系,不僅刪繁就簡地設立一些假想的,現實并不存在的理想狀態(質點、點電荷、點、線、面),還通過精深的悟性確立一些假設定律來作為科學殿堂的支撐。
問題:
(1)以“懸空寺” 作比喻,是為了表明文體的什么特點?請結合文本,簡要概括。
(2)以“原子假說”得出完整的化學科學人復為例,證明的特點是什么?文中發復腳及假說的力”,這樣的“減力”自哪里?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
32.參考解析
(1)參考解析:科學體系的特點:
①科學體系是宏偉壯觀的“空中樓閣” 。
②全部科學體系僅靠幾條未經證實的基本假設撐起。
(2)參考解析:
①文章用“原子假說""證明的觀點:以未經證實的科學假說作為支撐,能夠建立一個完整的科學體系,甚至影響到人們的日常生活。
②這種“威力”來自于假想的、現實并不存在的理想狀態,還來自于精深的悟性。
三、寫作題(本大題 1 小題,50 分)
33.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 1:
過草地時,饑寒交迫,一位紅軍戰士實在挺不住了,將他的戰友叫到身邊,以微弱的聲音說:“我不行了,你們繼續前行,把紅旗插遍全中國。”
材料 2:
一位老革命家晚年時,曾有人問他,參加長征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他不假思索,操著濃重的鄉音回答:“跟著走!
綜合上述材料所引發的思考和感悟,寫一篇論說文。
要求:用規范的現代漢語寫作:角度自選,立意自定,標題自擬:不少于 800 字。
教師資格證考試歷年真題 9
2022下半年全國統考教師資格證真題《保教知識與能力》(幼兒園)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幼兒獲得直接經驗的方式是( )
A.聽老師講課
B.閱讀圖書
C.實際操作
D.看他人如何做
1.【答案】C
【解析】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高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嚴禁“拔苗助長”式的超前教育和強化訓練。實際操作就是獲得直接經驗的方式之一。
2.幼兒保育和教育工作從根本上來說是為了滿足( )
A.家長的教育要求
B.上級領導的要求
C.小學的教育要求
D.幼兒發展的需求
2.【答案】D
【解析】《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提出,我國幼兒園的教育目標是對幼兒實施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因此,幼兒保育和教育工作從根本上來說是為了滿足幼兒發展的需求。
3.建立良好幼師關系的前提是( )
A.傳授豐富的知識
B.尊重理解幼兒
C.不批評幼兒
D.滿足幼兒的一切需求
3.【答案】B
【解析】良好的師幼關系是開展幼兒教育活動的基礎,有利于兒童在幼兒園中愉快地生活、學習、成長,有利于兒童社會交往的發展。幼兒園應當營造尊重、接納和關愛的氛圍,建立良好的同伴和師生關系。因此,建立良好幼師關系的前提是尊重理解幼兒。
4.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關鍵是讓他們( )
A.多交流多表達
B.多模仿別人說話
C.多認字多寫字
D.多背誦經典
4.【答案】A
【解析】《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對語言領域的指導要點有這樣的表述: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因此,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關鍵是讓他們多交流多表達。
5.制定一日活動計劃主要是依據( )
A社會發展和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
B當地文化特點和本班幼兒身心發展狀況
C.本周計劃和本班幼兒興趣與需要
D.幼兒園和班級的學期計劃
5.【答案】A
【解析】托幼機構應根據各年齡段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結合本地區的地理位置、季節變化和本托幼機構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生活制度。
6.通過分析幼兒手工成果來了解其心理的方法是( )
A.調查法
B.自然觀察法
C.實驗法
D.作品分析法
6.【答案】D
【解析】本題考察幼兒發展評價的方法。作品分析法:是教師和幼兒合作收集學年中不同時期具有代表性的閱讀、描述、數學、美工和音樂作品等分析幼兒心理發展的方法。題干中分析幼兒手工成果來了解其心理是屬于作品分析法。
7.在幼兒記憶活動中占主要地位的是( )
A.有意記憶
B.語調記憶
C.形象記憶
D.意義記憶
7.【答案】C
【解析】:幼兒記憶的發展特點:第一,以無意記憶為主導,有意記憶逐漸發展。第二,以機械記憶為主導,意義記憶逐漸發展。第三,以形象記憶為主導,語詞記憶逐漸發展。
8.某一時期,兒童學習某種知識和形成某種能力比較容易,心理某個方面的發展最為迅速,兒童心理發展的這個時期被稱為( )
A.反抗期
B.敏感期
C.轉折期
D.危機期
8.【答案】B
【解析】敏感期是指兒童在每一個特定的時期都有一種特殊的感受能力,這種感受能力促使他對環境中的某些事物很敏感,對有關事物的注意力很集中,從而使兒童學習某種知識和形成某種能力比較容易,心理某個方面的發展迅速。
9.有些幼兒經常看電視上的暴力鏡頭,其攻擊行為會明顯增加,這是因為電視的暴力內容對幼兒攻擊行為的習慣起到( )
A.定勢作用
B.懲罰作用
C.依賴作用
D.榜樣作用
9.【答案】D
【解析】電視上的攻擊性榜樣會增加幼兒以后的攻擊性行為。過多的電視暴力還能影響幼兒的態度,使他們將暴力看作一種解決人際沖突的可以接受的和有效的途徑。近年來的現場實驗研究也表明,觀看暴力電視節目的幼兒表現出更多的攻擊性行為。
10.與嬰兒最初的情緒反應相關聯的是( )
A.生理的需要
B.歸屬和愛的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自我實現的需要
10.【答案】A
【解析】兒童最初出現的情緒反應是與生理需要相聯系的。以后,情緒逐漸分化和發展,與腦的成熟和肌肉運動的分化有密切關系。同時,與社會性需要和社會性適應有關系。
二、簡答題(共2道題,每題15分,共30分)
11.簡述幼兒無意想象的主要表現
11.【參考答案】
(1)兒童無意想象無預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想象主題不穩定。
(2)想象的內容零散,缺乏系統性。.
(3)想象活動只需過程,不在意結果。
(4)想象受情緒和興趣的影響。
12.簡述游戲對幼兒發展的作用
12.【參考答案】
第一,游戲能夠促進兒童身體的發展。
第二,游戲能夠促進兒童認知和語言的發展。
第三,游戲能夠促進兒童創造力的發展。
第四,游戲能夠促進兒童情感的發展。
第五,游戲能夠促進兒童社會性的發展。
三、論述題(共1道題,20分)
13.陳鶴琴說過什么幼兒發展具有整體性,雖然他把幼兒發展劃分為健康,社會,科學,藝術,文學等5類,但是他們是相互作用,相互聯結的。結合陳鶴琴的觀點,分析學習和發展的整體性。13.【參考答案】
①教育目標要注重整體性。從教育目標來看,我國幼兒園教育的目的是:“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幼兒園教育應當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堅持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全面落實《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幼兒園工作規程》所提出的保育教育目標。
②教育內容要注重整體性。《指南》從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大領域對幼兒在不同年齡階段末期,應知道什么,能做什么,達到什么發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為廣大教師和家長提供了具體、可操作的指導。在實施過程中各領域教學不是孤立的,兒童的`發展是一個整體,注重各領域目標間的相互滲透和整合,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協調發展,因此在實施過程中因特別關注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整體性原則。
③教育實施要注重整體性。我國著名幼兒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經把幼兒園課程劃分為“健康活動、社會活動、科學活動、藝術活動、文學活動”等五個領域,并將它們比喻為“五指活動”,即“這五指活動是一個整體,如人的手指與手掌,手指只是手掌的一部分,其骨肉相連,血脈相通”。這生動地說明了各領域是不可分割的。同理,幼兒各領域的學習與發展也是不能彼此分裂的。
四、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
14.材料:
三歲半的蒙蒙,很喜歡和小伙伴一起玩耍,可是奶奶卻說你還小,出去玩會被別的孩子欺負的,就在家玩多好,有時鄰居家的小朋友想到家里來找蒙蒙玩,大人常嫌添亂,而替蒙蒙婉言謝絕,于是蒙蒙就只能在家獨自玩要……
問題:試運用同伴對幼兒發展的作用的相關知識,對蒙蒙家長的做法進行評析
14.【參考答案】
奶奶的法是錯誤的。
1.同伴關系給予安全感和歸屬感。良好同伴關系是幼兒積極情感的重要護盾;經常口小朋友們一起玩,得到同伴的接受,也可以幫助幼兒建立安全感和歸屬感。奶奶不讓蒙蒙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游戲,阻礙了蒙蒙和同伴建立情感聯系,不利于蒙蒙今后與同伴的情感聯系,久而久之,同伴都不愿意和他一起玩,會讓蒙蒙在班級里逐漸感到孤獨,不利于蒙蒙的社會性發展。
2.同伴交往有利于兒童學習社交功能和策略,促進其社會性行為向積極、友好的方向發展。同伴交往可以使幼兒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社交技能,不斷調整、修正自己的行為方式,掌握、鞏固較為適宜的交往方式。奶奶阻礙蒙蒙和其他幼兒游戲的同時也阻礙了蒙蒙對社交技能的學習,無法在與同伴交往的過程中鍛煉自己的社交能力,在將來與他人的相處也會變得困難,無法較好地適應社會。
3.同伴交往有利于促進學前兒童認知能力的發展。兒童的知識不僅來自于教師的教育和書本知識,在與同伴交往的過程中也會學習到大量的知識,幼兒之間會分享經驗,互相討論、協商,從而通過同伴的影響得到更多的認識,發展自己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奶奶一直不讓蒙蒙和其他伙伴接觸,蒙蒙接受到的教育是有限的,他無法接觸到更多的知識來豐富自己,拓展自己的經驗,遇到困難時也沒決問題的能力。
4.同伴交往有助于兒童自我意識和人格的發展。自我認知是在與同伴交往的過程中比較而來的,良好的同伴交往關系可以促使幼兒做出正確的自我評價,更好地認識自己;也可以促進幼兒人格的健康發展,形成積極向上的個性。蒙蒙不與同伴接觸,就無法形成良好的自我評價,對自己的行為缺乏判斷,無法更好地自我認識;同時,長期一個人容易形成孤僻、退縮、冷漠等的心理障礙,這對其今后的發展都是非常不利的。
5.同伴交往有助于去自我中心化。兒童只有在與同伴的交往中才會認識到別人的想法和立場,才會發現自己與他人的差異,改變自己不合理的想法,學會與人相處。蒙蒙不與外界接觸,會導致其一直以自我為中心,無法意識到他人的觀點、情感等。
15.材料:
春天來了,幼兒園組織畫春天的墻板活動。張老師設計了一幅美麗的春天圖畫(圖1),李老師只在墻上畫了株大樹的樹干(圖2),她希望幼兒能隨時將看到的信息用剪紙、繪畫等方式反映到墻面上。
問題:請評價兩位教師的做法
15.【參考答案】
張老師的做法是有待加強的,李老師的做法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具體原因如下:
(1)張老師違背了幼兒園環境創設的參與性原則。李老師的做法保證了幼兒的參與性。環境創設的過程是幼兒與教師共同參與合作的過程。材料中張老師直接自己進行了環境創設,并沒有讓孩子參與到環境創設的過程中,沒有體現幼兒園環境創設的參與性原則。李老師在環境創設的過程中只畫了樹干并希望幼兒可以將自己看到的景色用自己的方式進行共同創作,使幼兒融入環境創設中,體現了環境創設的參與性原則。
(2)張老師在環境創設過程中沒有將幼兒放在主體地位。李老師尊重了幼兒的主體地位。
兒童是學習的主體,只有兒童積極參與、主動建構,課程才能內化為他們的學習經驗,促進其身心發展。材料中張老師沒有跟幼兒進行任何互動就直接進行了環境創設,沒有發揮幼兒的主體地位。李老師在環境創設的過程中給孩子創設條件和機會,讓他們可以自由創作,把孩子看作活動的主人,尊重了幼兒的主體地位。
(3)環境具有教育性。李老師重視了隱形課程的教育價值,在幼兒園環境中潛移默化的影響幼兒。幼兒園的環境具有教育功能,是為實現教育目標服務的。在幼兒園教育中,環境創設不僅是美化的需要,更是教育者實現教育意圖的重要中介,教育者把教育意圖隱含在環境中,讓環境去說話,讓環境去潛移默化地引發幼兒應有的行為。
(4)張老師的做法沒有促進幼兒想象力的發展。李老師的做法為幼兒想象力的發展提供了空間。在此活動中教師應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材料中的張老師自己進行創設扼殺了幼兒對于環境創設的想象與創造。李老師不僅給幼兒創設機會還會讓幼兒去感受大自然自由的創造,發揮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5)張老師的兒童觀、教育觀有待加強。教育觀指出要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兒童觀指出兒童是學習的主體,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要想有所創新,必須以主動性的發揮為前提,真正尊重學生的主動精這就要求教師要進行啟發式教學、鼓勵學生主動思考、主動探索、鼓勵學生存疑、求疑,在教學中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發揮孩子的主體地位。材料中張老師的兒童觀、教育觀有待加強。
(6)張老師沒有把孩子看成一個獨特的人。
在藝術領域中指出幼兒繪畫時,不宜提供范畫,特別不應要求幼兒完全按照范畫來畫。材料中張老師不考慮幼兒的想法直接進行墻飾的布置,沒有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特的人來看待。
五、活動設計題(本大題共1小題,30分)
16.活動:老師發現,大班的孩子們在玩買賣的游戲時,不管物品的價格多少總是隨意的付款和收款。比如:3元錢的東西,孩子們總是會拿1元,5元,10元的代錢幣付錢;有的幼兒不計算總和,不管多少錢都隨意給錢,收款的幼兒也隨意收下。
針對幼兒這一問題,設計教育活動。要求寫出設計思路,活動名稱,活動目標,活動準備和活動過程。
(1)誰想上來幫光頭強付錢?(一張10元)
(2)還有誰想上來?(兩張5元)
(3)你來說說你的方法吧!(一張5元、五張1元)
(4)還有不一樣的付錢方法嗎?(十張1元)
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幾位小朋友是怎樣付錢的?
10(一張10元)5+5(兩張5元)
5+1+1+1+1+1(一張5元,五張1元)
1+1+1+1+1+1+1+1+1+1(十張1元)
小結:小朋友太厲害了,幫光頭強用了四種付款方法,買到了這把鋸子。光頭強完成了李老板交給他的任務,得到了獎金,他很感謝小朋友,給我們準備了紅包,讓我們去購物。
四、購物游戲
(搶紅包:哇!小朋友看,這是光頭強給小朋友準備的紅包,現在我數一二三,一起來搶紅包吧!搶到紅包后先看清楚紅包里面的錢數,再選取自己想購買的商品)
小朋友都搶到紅包了嗎?待會兒我們帶著紅包要去書店、玩具店、燒烤店購物了,但是在購物之前,必須要遵守以下游戲規則:
(1)去書店的小朋友,當你買到書后,坐到這邊的桌子旁,輕輕地翻閱圖書,不能撕毀,保持安靜。
(2)去燒烤店的小朋友選好烤串付完錢后坐到后面的餐桌旁,耐心等待,品嘗烤串時小心竹簽。
(3)去玩具店的小朋友注意了,你們在選取玩具時不能擁擠,排著隊去付錢,買到玩具后到后面的地上玩會兒聽明白了嗎?
(4)誰來當收銀員?老師交給你們一個重要的任務是給付對錢的小朋友貼一個貼紙,還要正確的收錢、找錢。
五、結束活動16.【參考答案】
設計意圖:幼兒在生活中,購買任何東西都需要用到人民幣,通過本次活動讓幼兒正確的認識一些貨幣的面值,并了解使用貨幣購物的常識,懂得合理消費,同時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的現象和特點、變化規產生興趣和探究欲望,使數學教育更加生活化、游戲化、綜合化。
活動名稱:大班數學《認識人民幣》
活動目標:
1.認識人民幣的面值。
2.運用1元、5元、10元的人民幣進行買賣游戲,探究交易游戲的方法。
3.對數學活動感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點難點:
能夠運用1元、5元、10元不同面值的人民幣進行買賣游戲,探究交易游戲的方法。
活動準備:
PPT 、不同面值的人民幣、盤子、紅區角活動布置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光頭強》的故事導入
二、認識人民幣
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逐一出示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面值的人民
幣)
(1)這是幾元錢,誰認識,來告訴他(1元)
(2)這張呢?哦!(5元)
(3)我們看還有哪張錢小朋友都認識?(10元)
(4)來,我們看下一張吧!(我豎一下大拇指)
(5)最后,這張小朋友都認識吧!(對!100元)
小結:小朋友剛才認識的這些錢,它們還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人民幣。
人民幣分為紙幣和硬幣:圓圓的,硬硬的,用金屬做的叫硬幣;硬幣可以干什么?(坐搖搖車)對,在我們這里硬幣可以坐揚車,但是在大城市里硬幣和紙幣一樣,都買東西。長方形的,用紙做的叫紙幣,我們平時買東西大多用的是紙幣。
三、探索方法
今天光頭強,也需要用紙幣去買一把新的鋸子,這把鋸子多少錢呢?我們去超市看看。(出示玩具鋸子)哦!它的標價是十元。光頭強今天拿來了1元、5元、10元的錢,你們想想看,他用哪些錢可以買到這把鋸子呢?不著急,老師把這些錢帶來了,每個小朋友都來試著付一下錢。(孩子操作,老師巡回指導)好了,現在把你們整理好的錢,放在桌子上,面向老師坐。
(1)誰想上來幫光頭強付錢?(一張10元)
(2)還有誰想上來?(兩張5元)
(3)你來說說你的方法吧!(一張5元、五張1元)
(4)還有不一樣的付錢方法嗎?(十張1元)
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幾位小朋友是怎樣付錢的?
10(一張10元)5+5(兩張5元)
5+1+1+1+1+1(一張5元,五張1元)
1+1+1+1+1+1+1+1+1+1(十張1元)
小結:小朋友太厲害了,幫光頭強用了四種付款方法,買到了這把鋸子。光頭強完成了李老板交給他的任務,得到了獎金,他很感謝小朋友,給我們準備了紅包,讓我們去購物。
四、購物游戲
(搶紅包:哇!小朋友看,這是光頭強給小朋友準備的紅包,現在我數一二三,一起來搶紅包吧!搶到紅包后先看清楚紅包里面的錢數,再選取自己想購買的商品)
小朋友都搶到紅包了嗎?待會兒我們帶著紅包要去書店、玩具店、燒烤店購物了,但是在購物之前,必須要遵守以下游戲規則:
(1)去書店的小朋友,當你買到書后,坐到這邊的桌子旁,輕輕地翻閱圖書,不能撕毀,保持安靜。
(2)去燒烤店的小朋友選好烤串付完錢后坐到后面的餐桌旁,耐心等待,品嘗烤串時小心竹簽。
(3)去玩具店的小朋友注意了,你們在選取玩具時不能擁擠,排著隊去付錢,買到玩具后到后面的地上玩會兒聽明白了嗎?
(4)誰來當收銀員?老師交給你們一個重要的任務是給付對錢的小朋友貼一個貼紙,還要正確的收錢、找錢。
五、結束活動
教師資格證考試歷年真題 10
2012上半年全國統考教師資格證真題《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不是創設情景的教學方法是( )。
A.故事引趣
B.觀察演示
C.組織活動
D.引導聯想
答案:C
2.“兒童中心主義”教育理論,違背了( )。
A.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相結合的規律
B.傳授知識和發展智力相統一的規律
C.知識教學與思想教育相統一的規律
D.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相結合的規律
答案:D
3.班主任工作是從( )開始的。
A.評定學生操行
B.教育個別學生
C.了解和研究學生
D.組織班集體
答案:C
4.蘇軾評價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一思維過程屬于( )。
A.聯想
B.幻想
C.理想
D.想象
答案:D
5.下列教師促成的紀律屬于結構創設的是( )。
A.規定限制
B.理解
C.協助
D.同情
答案:A
6.( )的課堂行為指與促進課堂教學目的實現相聯系的行為。
A.積極
B.權威
C.民主
D.消極
答案:A
7.新課程提倡師生新關系。新課程中具有現代師生關系的模式( )。
A.合作模式
B.平等模式
C.管理模式
D.授受模式
答案:A
8.德育方法很多,榜樣示范法是很重要的一種方法。能體現這種方法的是( )。
A.懲前毖后.治病救人
B.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C.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D.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答案:D
9.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正在進行的教學活動進行不斷自我認識和反思的能力是( )。
A.教學設計能力
B.教學組織能力
C.教學決策能力
D.教學監控能力
答案:D
10.( )型的課堂氣氛最有助于知識的學習。
A.集權
B.權威
C.教師主導
D.民主
答案:D
11.班主任了解學生最基本的方法是( )。
A.觀察法
B.談話法
C.問卷法
D.實驗法
答案:A
12.美國學生熱衷于吸收各學科的成就。然后通過辯論剔除混亂知識體系中的糟粕和謬論,從而獲得迅速進步。這個現象說明了( )。
A.學習的實踐性
B.學習的滲透性
C.思考的獨立性
D.思想的'開放性
答案:B
13.“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反映了( )教學原則。
A.系統性
B.啟發性
C.思想性
D.鞏固性
答案:D
14.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不能滿足于“授人以魚”.更要做到“授人以漁”。這說明教學中應該重視( )
A.傳授學生知識
B.發展學生能力
C.培養學生個性
D.養成學生品德
答案:B
15.新課程改革中提出的課程“三維目標”是( )。
A.知識.智力.能力
B.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礎性學力
C.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D.知識.智力.情感
答案:C
16.對殘疾兒童的教育要依據( )的特征進行。
A.兒童身心發展的順序性
B.兒童身心發展的分化與互補的協調性
C.兒童身心發展的統一性
D.兒童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性
答案:B
17.課堂導入方式多種多樣。引導學生觀察實物樣品標本、模型圖表、幻燈片、電視片等,引起學生的興趣,在從觀察中提出問題,創設研究問題的情境,學生為解決直觀感知中帶來的疑問,產生了學習新知識的強烈要求。這種導入方式稱之為( )。
A.直觀導入
B.練習導入
C.事例導入
D.懸念導人
答案:A
18.人際關系的形成與變化,取決于交往雙方( )。
A.修養和處世方法
B.身份和地位
C.交往方式與方法
D.需要滿足的程度
答案:D
19.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本人并沒有受到直接的外在強化.但通過觀察他人某種行為受到強化,從而在自己身上也產生了類似的強化效果,心理學家班杜拉將這種現象稱為( )。
A.內在強化
B.負強化
C.替代強化
D.無意強化
答案:C
20.俗語”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說明了兒童身心發展具有( )。
A.順序性
B.不平衡性
C.階段性
D.個別差異性
答案:D
【教師資格證考試歷年真題】相關文章:
歷年翻譯資格證考試真題(精選5套)10-22
教師資格證考試歷年真題10-25
教師資格證考試歷年真題(精選10卷)10-12
歷年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答案及解析10-30
教師資格證考試歷年真題試卷(精選11套)11-08
試驗檢測師考試歷年真題10-22
教師資格證考試歷年真題試卷(通用10卷)10-12
教師資格證考試歷年真題及答案(通用6套)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