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24下半年全國統考教師資格證試題《教育知識與能力》(中學)
在社會的各個領域,我們很多時候都會有考試,接觸到試題,試題可以幫助參考者清楚地認識自己的知識掌握程度。你知道什么樣的試題才是規范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4下半年全國統考教師資格證試題《教育知識與能力》(中學),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下半年全國統考教師資格證試題《教育知識與能力》中學 1
一、單項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備選答案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請把這個答案選出。(本大題共21小題,每小題2分,共42分)
1.“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這種托古方式提出從中央到地方按行政建制建學設想的論著是( )。
A.《論語》 B.《學記》 C.《中庸》 D.《大學》
2.美國心理學家布魯姆提出了教育目標分類理論,把教育目標分為( )。
A.總體目標、階段目標、具體目標 B.德育目標、智育目標、體育目標
C.國家目標、學校目標、個人目標 D.認知目標、情感目標、動作技能目標
3.在張老師的數學課上,有的學生認真聽講,完全理解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有的學生心不在焉,或關注窗外 悅耳的鳥鳴,或想著下課后的歡快活動,對一元二次方程概念不求甚解,這體現了影響學生身心發展的因素是( )。
A.主觀能動性 B.遺傳 C.學校教育 D.環境
4.人的心理機能遵循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的發展過程,如從無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這反映了人身心發展特征的( )。
A.互補性 B.順序性 C.差異性 D.不平衡性
5.2020年教育部頒發的《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在大中小學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文件規定中學勞動教育課平均每周不少于( )。
A.1課時 B.2課時 C.3課時 D.4課時
6.在教育發展過程中,如果學齡前兒童數量多,幼兒園的數量會被優先考慮,如果學齡人口的基數大,比例大,包含中小學在內的基礎教育在整體教育體系中的比例就必然會提高,如果成年人口比例大,教育體系也會重視高等教育、繼續教育、職業培訓等方面,這體現影響教育發展的因素是( )。
A.人口的年齡結構 B.人口數量 C.人口就業結構 D.人口質量
7.為了深入開展生態文明教育,求真中學積極組織高中地理教研組與生物教研組教師共同開發“環境保護與生物多樣性”課程。這門課程屬于( )。
A.隱性課程 B.分科課程 C.地方課程 D.綜合課程
8.教師有正當懲戒權和訓育權,但是教師對學生懲戒和訓育不能使用有違人道和人格尊嚴的方式,更不能以傷害身體的方式來對待學生。這體現的教育原則是( )。
A.因材施教原則 B.倫理性原則 C.循序漸進原則 D.疏導性原則
9.新學期開始,王老師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對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能力進行測試,這種評價方式屬于( )。
A.診斷性評價 B.形成性評價 C.總結性評價 D.相對性評價
10.張老師在歷史課上通過講解平型關大捷中戰士們的英雄事跡來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這體現的教育途徑是( )。
A.課外活動 B.社會實踐 C.學科教學 D.心理咨詢
11.近年來,培華中學堅持開展“感動校園年度人物”評選活動,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這反映的德育方法屬于( )。
A.環境陶冶法 B.實踐鍛煉法 C.明理教育法 D.榜樣示范法
12.在百米競賽中,如果預備信號與發令信號時間間隔長,運動員的起跑反應時間會受到明顯影響。這種現象屬于( )。
A.注意分配 B.注意起伏 C.注意啟動 D.注意轉移
13.小紅通過“飛機在山脈飛行”這種方式記住了飛機、山脈這兩個無關聯的詞。這種教學策略屬于( )。
A.計劃策略 B.復述策略 C.監控策略 D.精加工策略
14.崔老師要求學生在三分鐘內說出盡可能多的紅色物品,孫強同學列舉出很多例證,但主要都跟食物有關,這表明孫強的發散思維( )。
A.流暢性差,獨特性好
B.流暢性好,變通性差
C.流暢性好,獨特性好
D.獨特性差,變通性好
15.潘老師講解熊貓習性的內容之前,先介紹了哺乳動物的相關知識。這種教學方法體現的.教學原理是( )。
A.強化學習 B.支架式教學 C.先行組織者 D.學習準備律
16.曉晶每次讀到:“萬樹江邊杏,新開一夜風。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這首詩時,他的腦海中就浮現出一幅恬靜、清新的春日美景,這個過程屬于( )。
A.再造想象 B.創造想象 C.無意想象 D.隨意想象
17.美術老師在創作時會在頭腦中對各種圖像進行重組,這種思維模式是( )。
A.動作思維 B.形象思維 C.抽象思維 D.邏輯思維
18.王莉認為大家應該尊重同伴之間共同約定的規則,且這種規則是可以改變的,根據皮亞杰的觀點,王莉的道德認知處于( )。
A.前道德階段 B.他律道德階段
C.自律道德階段 D.公正道德階段
19.趙軍追求有意義、有價值的目標,自我評價客觀、公正、全面,并且符合道德規范。他的自我意識發展階段處于( )。
A.生理自我 B.社會自我 C.心理自我 D.理想自我
20.班主任田老師通過全班討論協商的形式,制定班級學生行為準則,規范學生行為,田老師的班級管理方式是( )。
A.專制式 B.放任式 C.民主式 D.競爭式
21.高三學生李麗,參加考前心理輔導,輔導老師給她佩戴了監測身體狀態的智能手表,每當她心跳加速,血壓升高時,智能手表就會實時反饋當前她的身體狀態,并提示她做出相應調整,輔導老師采取的做法是( )。
A.放松反應 B.行為調節 C.生物反饋 D.預先應對
二、辨析題:判斷正誤,并說明理由。(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8分,共32分)
22.素質教育是我國在反思和批判應試教育重知識輕能力、重分數輕素質等弊端背景下提出的一個概念。對此,李老師認為素質教育就是在課外活動中注重學生的特長教育。請對李老師的觀點進行辨析。
23.在一次教研活動中,老師們圍繞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角色定位展開激烈討論。劉老師認為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必然會削弱教師的主導作用。請對劉老師的觀點進行辨析。
24.王老師是一名剛入職的中學教師,他幾乎將自己的所有時間都用在學生指導上,因為他認為,教師的唯一角色就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請對王老師的觀點進行辨析。
25.楊老師在日常班級管理中發現,中學生非常在意自己的性別角色和形象。因此她認為,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發展就是獲得自我性別角色的認同。請對楊老師的觀點進行辨析。
三、簡答題:根據題目要求,回答下列問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
26.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學校的一切工作必須圍繞教學開展。王老師作為一名新入職老師,就“教學的作用”這一主題與同事們展開了深入討論,請簡述教學的作用。
27.張老師是一名中學新任班主任,不熟悉班級管理工作。班級管理效果一團糟,對此,學校德育主任告訴他,班級管理是有規律的,要遵循一定的原則,請簡述班級管理的原則。
28.康老師是一名資深的中學教師,她與新教師進行教學研討時,提醒新教師要依據中學生情緒的矛盾性開展針對性教學。請簡述中學生情緒矛盾性的主要表現。
29.進入中學后,發現同學們的交往方式與小學階段相比,發生了很大變化,同學們越來越重視同伴關系。請簡述中學生同伴關系的特點。
四、案例分析題: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8分,共36分)
(一)
初中化學課上老師講解《燃燒和滅火》孫老師拋出問題,碳+氧氣燃燒成二氧化碳,硫+氧氣燃成二氧化硫,鐵+氧氣燃燒成四氧化鐵,問他們的共同點是什么?學生討論發言,師生共同總結概念,燃燒是指氧氣和可燃物進行發光發熱產生劇烈的氧化反應。
孫老師拿出準備好的燒杯里邊有高溫熱水,分別放入三個裝有紅磷、石頭和白磷的試管進行實驗,從而知道燃燒有三個條件,第一個要有氧氣,第二個要有可燃物,第三個達到溫度的最低溫度,三者缺一不可。
講完燃燒之后,緊接著講滅火,孫老師播放幻燈片展示案例,并提問學生,如何通過燃燒條件得知滅火。從而得出滅火有三個條件,第一個要隔離隔絕氧氣,第二個要隔絕可燃物,第三個要降低最低溫度,孫老師邊問邊講,最后拿出工具、沙子、水、毛巾,找出幾個同學跟同學一一示范,讓學生自己講解滅火的原理。
最后孫老師進行舉一反三聯系生活實際提問,比如炒菜時,油鍋中的油不慎著火怎么辦?電線老化短路,引發火災怎么辦?堆放的紙箱著火常用何種滅火方法撲滅?森林火災的有效方法是什么?學生一問一答?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30.請結合材料講一講孫老師運用了哪些教學方法,請進行具體分析。
(二)
王老師在講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時發現,直接告訴學生三角形的面積=底x高x1/2太抽象,所以他讓學生用紙做一個長10厘米,寬6厘米的矩形,老師問:“矩形的面積如何計?”學生回答:“長x寬。”王老師接著問:“那具體面積是多少?”學生回答:“60平方厘米。”接著,王老師讓學生把長方形沿對角線分成兩半,形成兩個直角三角形,問:“現在手上三角形的面積是多少?”學生很快回答出是30平方厘米。接著讓學生再畫一個長方形,并要求他們在長邊任意一個點,以另外一個長邊為底,畫一個非直角三角形。王老師問:“這個非直角三角形面積是多少?”一些學生說矩形的一半,另一些學生說不知道。
31.綜上所述,結合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回答下列問題。
(1)簡述同化和順應的主要內容。(10分)
(2)結合上述原理,分析王老師的教學活動。(8分)
下半年全國統考教師資格證試題《教育知識與能力》中學 2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1小題,每小題2分,共42分)
1.記錄了我國古代偉大教育學家孔子關于哲學政治倫理和教育等方面的言論的著作是()。
A.《論語》B.《學記》C.《大學》D.《中庸》
2.在教育多樣化發展階段美國教育學家杜威創立的是()。
A.實驗教育學B.批判教育學
C.文化教育學D.實用主義教育學
3.教育作為一種社會現象,在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或同一社會發展階段的不同時期,其目的,內容方法,手段等都會相應地發生變化,這表明教育具有()。
A.獨立性B.歷史性C.階段性D.永恒性
4.人們常說“三翻、六坐、八爬,十個月會喊爸爸”反映了哪一因素對人的身心發展的制約()。
A.遺傳B.環境C.教育D.個體能動性
5.在兒童身心發展的某一關鍵期,著力施以相應的教育則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這反映了教育應該適應兒童身心發展的哪一特征?()。
A.順序性B.穩定性C.不均衡性D.個別差異性
6.教育制度雖然反映著人民的主觀愿望和價值需求,但是教育制度的制定不是隨心所欲的,每種教育制度都有他的現實基礎和發展規律,這表明教育制度具有()。
A.客觀性B.規范性C.歷史性D.強制性
7.“教育的主要任務在于使學生的官能得到發展,至于學科內容的實用意義則是無關緊要的”這種觀點屬于()。
A.實質教育論B.形式教育論C.傳統教育論D.現代教育論
8.某中學地處“雜技之鄉”在專家指導下開設了初級雜技課程,這種課程屬于()。
A.國家課程B.地方課程C.校本課程D.潛在課程
9.趙老師在新學期開始,對所教班級學生的化學學習情況進行了摸底測驗,弄清了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發展的基本情況,據此對已有的學期教學設計進行了調整。趙老師的這種摸底測驗屬于()。
A.形成性評價B.診斷性評價C.總結性評價D.相對性評價
10.在現代教學理論中,教學方法指的是()。
A.教師為完成教學任務使用的工作方法B.學生為完成學習任務使用的學習方法
C.教師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的總和D.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的總和
1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體現的德育方法是()。
A.實際鍛煉法B.個人修養法C.榜樣示范法D.品德評價法
12.根據埃里克森的人格發展階段理論,自我同一性對角色混亂這一沖突和矛盾主要出現在哪個年齡階段()。
A.3-6歲B.7-11歲C.12-18歲D.19-25歲
13.根據奧爾波特人格理論,中國人所具有的勤勞、善良、樸實等特征屬于()。
A.共同特質B.首要特質C.中心特質D.次要特質
14.吳北即將高中畢業,他既想讀國外大學,又想讀國內高校遲遲不能做出選擇,他的這種動機沖突屬于()。
A.雙避型B.趨避型C.雙趨型D.多重趨避型
15.張老師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寫出帶有“口”的字,李鋒不僅寫出了與口的活動有關的字,如“吃”“喊”“吐”還寫出其他類別的字,如“邑”“照”“言”“高”等這主要反映李鋒的哪一種思維能力?()
A.發散思維B.聚合思維C.直覺思維D.動作思維
16.王琳不知不覺就會唱許多流行歌曲。她的這種學習屬于()。
A.發現學習。
B.替代學習。
C.內隱學習。
D.外顯學習
17.張明近期變得不敢出門、不敢見人,尤其是一看到老師和同學就冒冷汗、手腳冰涼,甚至有些呼吸困難。他的這些表現屬于哪種心理問題?()
A.抑郁
B.癔癥
C.強迫觀念
D.社交恐懼
18.王老師對自己的教學能力非常自信,認為自己能夠取得突出的教學成果。這主要反映了王老師的哪種職業心理素質?()
A.角色自主感
B.角色期待感
C.教學效能感
D.教學責任感
19.鑒于何雷這學期各方面都有明顯進步,學校撤銷了對他原有的警告處分。學校采用的行為矯正方法屬于()。
A.正強化
B.負強化
C.正懲罰
D.負懲罰
20.孫琳認為自己應該熱愛集體,團結同學,幫助同學,尊師愛幼。這反映了品德心理結構哪一方面?()
A.道德情感
B.道德認識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為
21.王老師講課時發現有些同學注意力不集中,于是提問:“我剛才講的問題大家怎么理解的?”以引起全班同學的注意,王老師采用的這種課堂管理方法屬于()。
A.個人問責B.團體警覺C.轉換管理D.全體責任
二、辨析題(本大題共4題,每小題8分,共32分)
22.全面發展就是學生德智體美勞五方面平均發展。
23.教學是學校教育的唯一途徑。
24.氣質沒有好壞之分。
25.所有行為的變化都是學習的結果。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
26.簡述學科課程的特點。
27.簡述中學教師布置作業的基本要求。
28.簡述中學生情緒情感的特點。
29.簡述人格的特征。
四、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8分,共36分)
30.材料:初中生王力擅長繪畫,也是個要求上進的學生,但他行為散漫且無紀律,常畫些小動物,寫上同學的名字來取笑。當班主任李老師評他時。他低著頭,聲音顫顫地說:“老師,我錯了,以后再也不…。”李老師溫和地說:“喜歡畫畫沒錯啊,可畫家是用畫筆來表現思想情感的,應歌頌美的事物。”說到這兒,王力的頭又低了下去。李老師接著說:“咱班想請你負責板報,你要把特長充分發揮出來。”他一聽,高興地說:“老師,我保證把板報辦好!”此后,王力發生了不小變化,對板報也很認真負責。
有一天,宣傳委員找到李老師,氣呼呼地說:“李老師,王力把板報全擦了,還說我們是笨蛋,我們的字配不上他的畫,他畫的再好,我們也得不了獎。”李老師一進教室,便看見王力也在生氣,他說他擔心班級的板報取不上名次。李老師肯定了他熱愛集體,精心設計的工作態度,接著又幫他分析個人與集體的關系,教育他尊重別人的勞動,樹立正確的榮譽觀。他頻頻點頭,虛心承認了錯誤,并保證重新設計,完善板報,結果獲得了二等獎。
王力的進步是可喜的,但有時還比較散漫,認為只要筆下有功夫,其他無關緊要。在學校舉辦的“新風畫展”評比中,他認為奪魁穩操勝券,結果只得了第四,便非常失望。李老師問他對評選結果有何感想,他振振有詞:“李老師,我認為被評為第四的原因有兩條,一是我畫的位置擺得不好;二是同學們不會欣賞水墨畫。”李老師嚴肅地說:“你的畫立意不不夠深,境界不夠高,從你畫上的題詩來看,語言比較貧乏,文學也不很通順。如果你想當畫家,應嚴格要求自己,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努力學好各門功課,打好文化基礎。”聽完李老師的話,王力臉紅了,額頭滲出了汗珠。后來,王力像變了一個人,各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問題:
(1)班主任李老師的做法主要體現了哪些德育原則?請結合案例分析。(18分)
31.材料:某中學班主任張老師收到家長的一封來信,信中說:“...我的孩子曉奇在小學階段喜歡學習,各科學習成績優異,進入初中以后,第一次數學考試考了80分,屬于班級中下水平,他感到很失望、很沮喪,開始對自己的學習能力產生了懷疑。與此同時,曉奇小學時特別感興趣的,也是他的強項英語,現在考試成績也很不理想。曉奇對自己的學習能力更不自信了,認為自己不是學習的材料。近期他的學習勁頭明顯下降,作業拖拉,只要家長一離開,就放下作業。我很著急也很納悶,不知道他為什么會這樣,請老師幫我出主意。”
問題:
(1)請根據動機歸因理論分析案例中曉奇出現的問題及其原因。
(2)張老師應該向家長提出哪些教育建議?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1小題,每小題2分,共42分)
1.A
解析:《論語》是孔子的弟子收錄的,它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
2.D
解析:美國教育家杜威是實用主義教育學代表人物,他提倡“從做中學”,強調從兒童的現實生活出發,讓兒童在活動中學習知識,并提出了兒童中心論。
3.B
解析:教育的歷史性是指教育在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或同一社會發展階段的不同時期,教育的.性質、目的、內容等各不相同。
4.A
解析:結合題干信息,表明了有機體發展的生理成熟受個體遺傳素質的制約,體現了遺傳素質的成熟程度制約個體身心發展的過程及年齡特征。
5.C
解析:結合題干關鍵詞,“關鍵期”,可知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住關鍵期,以求在最短時間內取得最佳的效果。
6.A
解析:教育制度的制定受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的制約,其中客觀因素包括社會發展的規律和個體身心發展的規律,因此教育制度的制度除去人民的主觀愿望和價值需求外,還要受到客觀發展規律的制約。而強制性是指教育制度作為教育系統的制度,對個體行為具有強制作用。教育制度的規范性主要是指在對受教育者的限定和各級各類培養目標上的確定。教育制度的歷史性是指教育制度會隨著社會的變化而變化。
7.B
解析:結合題干關鍵信息,“官能得到發展”,可見題干強調了教育的任務是發展學生的能力,屬于形式教育論。
8.C
解析:結合題干關鍵詞,“某中學”,根據課程開發的主體不同,本題體現了校本課程。
9.B
解析:結合題干關鍵信息,“在新學期開始”“摸底測試”,測試的目標是了解學生化學學科學習準備情況,體現的是診斷性教學評價。故選B。
10.D
解析:本題考查教學方法的定義。教學方法是為完成教學任務而采用的辦法,它包括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
11.C
解析:結合題干信息,該名言體現了為人師表的示范性,屬于榜樣示范法。
12.C
解析:根據埃里克森人格發展階段理論,中學生主要的發展危機是自我同一性對角色混亂,對應的年齡階段為12~18歲。
13.A
解析:奧爾波特把人格特質分為共同特質和個人特質。共同特質是屬于同一文化形態下人們所具有的一般人格特質,它是在共同的生活方式下形成,并普遍地存在于每一個人身上。結合題干信息,“中國人所具有的勤勞、善良、樸實”屬于同一文化形態下中國人民的共同特征,屬于共同特質。
14.C
解析:結合題干關鍵詞,“既想......又想......”可見吳北面對的是兩個都具有吸引力的目標時,而形成了強度相同的兩個動機,屬于雙趨型沖突。
15.A
解析:結合題干信息,李鋒既寫出了“與口的活動有關的字”,又寫出了其他類別的字,足見李鋒的發散思維很強。
16.C
解析:內隱學習是認知心理學的一個重要概念,指的是有機體在不知不覺中獲得某種知識,學習了某種規則。結合題干關鍵詞,“不知不覺",體現了內隱學習。
17.D
解析:社交恐懼癥是中學生常見的恐懼癥,題干信息描述的就是社交恐懼的表現。
18.C
解析:教學效能感一般是指教師對自己影響學生行為和學習結果的能力的一種主觀判斷。結合題干信息,王老師非常相信自己的教學能力,足見王老師有較高的教學效能感。
19.B
解析:負強化是取消厭惡性刺激以提高反應概率的過程。結合題干關鍵詞,“撤銷處分”屬于負強化。
20.B
解析:結合題干關鍵信息,“認為自己應該”,這是對道德規范及其執行意義的認識,表明孫琳認可“熱愛集體,團結同學,幫助同學,尊師愛幼”,屬于道德認識。
21.B
解析:團體警覺是維持團體注意的方法之一,團體警覺是指在講授和討論的期間,教師用來維持所有學生注意力的提問策略。結合題干信息,王老師通過面向全班同學提問的方式,以引起全班同學的注意,采用了團體警覺的課堂管理方式。
二、辨析題(本大題共4題,每小題8分,共32分)
22.該觀點錯誤。全面發展是指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和諧發展。全面發展的教育由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技術教育構成。它們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相互制約,構成一個有機整體,共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由此可見,全面發展不代表是平均發展,全面發展的同時也要促進個性發展,針對不同學生因材施教。
23.該觀點錯誤。教學是學校教育工作的基本途徑或根本途徑,而不是唯一途徑。因為在學校教育在學校教育工作中,教學所占的時間最多、涉及面最廣、對學生的發展影響最全面深刻、對學校教育質量的影響也最大,因此教學是學校全面教育工作的基本途徑。除去教學之外,課外活動與校外活動,勞動實踐活動,共青團、少先隊、學生會組織的活動,班主任工作以及校會、班會等也是學校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構成了學校教育的重要途徑。由此可見,教學是學校教育最主要、最基本的途徑,而不是唯一,題干表述過于狹隘,所以本觀點錯誤。
24.該觀點正確。氣質差異是先天形成的,無好壞之分。氣質是心理活動表現在強度、速度、穩定性和靈活性等方面的心理特征,也就是平時所說的脾氣、秉性。由于氣質所指的典型行為是它的動力特征,與行為內容無關,因此氣質無好壞善惡之分。由此可見,無論是膽汁質、多血質、粘液質、抑郁質都有自身的優點,都可以促進個體正向發展,故本觀點正確。
25.表述錯誤。所有的行為改變不一定都是學習引起的結果。因為學習是有機體由練習或經驗而引起的行為或行為潛能的比較持久的變化,但是并非人們從事的任何活動都產生學習,只有那些對人的能力或行為傾向帶來變化的活動才是學習。同時因適應或服藥引起的暫時性變化也會引起行為變化,但是它們卻不是學習的結果。因此并不是所有的行為改變都是學習的結果,故表述錯誤。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
26.學科課程的特點為:
(1)從知識體系、社會需要出發設計的課程,是知識本位、社會本位的課程;
(2)以知識的內在邏輯體系為核心編制的課程;
(3)重視學科的理論知識,強調把各門學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規律和事實教給學生。
27.中學教師布置作業的基本要求如下:
(1)作業內容要符合課程標準和教科書的要求,要有代表性,有助于學生鞏固知識,形成技能,培養能力;
(2)作業分量要適當,難易要適度;
(3)布置作業要提出明確要求,并規定完成的時間;
(4)教師應經常檢查和批改學生的作業。
28.中學生情緒情感的特點如下:
(1)情緒、情感更加強烈,具有沖動性和爆發性
中學生的情緒是強烈的,有人形容此時期是“暴風驟雨”時期,他們的情緒經常具有不可遏制性。
(2)情緒、情感不夠穩定,具有兩極性
中學生對自己的優缺點都十分敏感,有時會過高地估計自己,有一種優越感,有時又常常為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擔心。
(3)外露性和內隱性
外露性是指中學生對外界事物的喜怒哀樂喜形于色;內隱性(掩飾性)表現為逐漸掩飾、壓抑自己的情緒,逐漸學會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緒反應。
(4)心境化和持久性
一方面,青少年會因為成功而形成積極良好的心境;另一個方面,因挫折使不愉快的消極情緒延長為不良的心境。
(5)反抗情緒與逆反心理
中學生由于自身成熟而產生的獨立或自重的要求與對長輩的不滿、反抗情緒相矛盾的心理。
29.人格的特征為:
(1)獨特性。正如“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人格也是千差萬別的,人與人之間沒有完全一樣的人格特點。
(2)穩定性。正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人格具有相對穩定性。
(3)統合性。人格受意識的支配,是由多種成分構成的統一體,具有內在一致性,常常標志著一個人的心理是否健康。
(4)功能性。正如“性格決定命運”,人格決定個體的生活方式和身心狀態,甚至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
(5)社會性。人格的社會性是指社會化把人這樣的動物變成社會的成員,人格是社會的人所特有的。
四、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8分,共36分)
30.班主任李老師的做法體現了以下德育原則:
①依靠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的原則。該原則是指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發揚學生自身的積極因素,調動學生自我教育的積極性,克服消極因素。本案例中初中生王力擅長繪畫,但是一開始他利用這個優點總是戲弄同學,李老師發現王力該特長后,請他負責班級板報,把王力的繪畫特長充分地發揮了積極正向作用,這也有利于王力在班級事務中培養了自身認真負責的品質,促使其行為習慣的改變。
②疏導原則。該原則是指進行德育要循循善誘,以理服人,堅持以表揚激勵為主,堅持正面教育,從而提高學生認識入手,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本案例中面對宣傳委員的告狀,面對王力也非常生氣的表現,李老師先是傾聽王力做法的初衷,了解事情的原委,并肯定了他熱愛集體,精心設計的工作態度。接著李老師又循循善誘,幫助王力分析分析個人與集體的關系,教育他尊重別人的勞動,樹立正確的榮譽觀,從而使王力認識到錯誤,并完善板報,最終獲獎,充分體現了李老師循循善誘的功效。
③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原則。該原則是指進行德育要把對學生個人的尊重和信賴與對他們的思想和行為的嚴格要求結合起來,使教育者對學生的影響與要求易于轉化為學生的品德。本案例中王力針對在“新風畫展”評比獲得的名次擁有錯誤的認識,李老師幫助王力正確認識其畫得獎不高的原因,并鼓勵他將來成為畫家時要“嚴格要求自己,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努力學習好各門功課”,這既體現了老師學生的尊重與信賴,又表現了李老師對王力的嚴格要求。
④因材施教原則。該原則是指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依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個別差異,有的放矢地進行有差別的教育。本案例中李老師從初中生王力一開始的“惡作劇”中發掘其繪畫特長,采用師生平等、循循善誘的方式,在板報管理、與同學關系相處、“新風畫展”評比活動中,都表現出對王力的充分尊重,認真傾聽,從而使王力受到了鼓舞,各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31.(1)韋納把人經歷過的事情的成敗歸因分為三個維度:內部歸因和外部歸因、穩定性歸因和非穩定性歸因、可控制歸因和不可控制歸因;又把人們活動成敗的原因歸結為六個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務難易、運氣(機遇)好壞、身心狀態、其他。材料中的曉奇出現的問題是學習上出現了習得性無助感,即由于連續的失敗體驗而導致個體產生的對行為結果感到無力控制、無能為力的心理狀態。
出現該問題的原因是他總是把失敗歸因于內部的、穩定的、不可控的因素,即將失敗歸因于能力因素。材料中由于第一次數學考試考了80分,他開始懷疑自己的學習能力;后來自己的強項英語也開始出現了成績不理想的情況,他對自己的學習能力更不自信,認為自己不是學習的材料,從而出現了習得性無助感。這些都表明曉奇將考試失敗的原因歸結為自己能力不強,是錯誤的歸因方式。
(2)張老師應向家長提出以下教育建議:
①妥善進行獎懲。心理學研究表明,表揚與獎勵比批評與指責能更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所以應建議曉奇的爸媽多鼓勵他,激發他學習的積極性。
②正確指導結果歸因。將失敗歸因于努力不夠可以提高孩子的自我效能感。所以張老師應建議曉奇爸爸當孩子取得不好成績時,可與他一起分析失敗原因,減少因錯誤歸因帶來的習得性無助感。
③恰當控制動機水平。根據耶克斯-多德森定律,過高或過低的動機水平都不利于孩子取得良好的成績。所以當考試時,曉奇爸媽應疏導孩子心理,促使其保持適當的動機水平,減輕心理負擔。
④培養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影響學生的自我評價和自信心,進而影響學習成績。因而,曉奇父母要與張老師和加強溝通,在校內校外都重視提升曉奇的自我效能感。
⑤提高學習策略水平。學習策略水平高低會影響學生的成績,所以張老師可建議曉奇父母在能力范圍內,可與曉奇一起探尋數學、英語學習的策略,找到科學的學習方法。
【下半年全國統考教師資格證試題《教育知識與能力》中學】相關文章:
2024上半年全國統考教師資格證試題《教育知識與能力》(中學)10-12
2024下半年全國統考教師資格證真題《教育知識與能力》(中學)10-12
歷年全國統考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中學)真題及答案10-08
2024上半年全國統考教師資格證真題《教育知識與能力》(中學)10-12
2024上半年全國統考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中學)真題及答案10-08
2024下半年全國統考教師資格證真題《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及答案10-09
歷年全國統考教師資格證《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真題及答案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