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文化主題征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征文了吧,征文是某個辦事部門為了某個活動公開向社會征集的有關(guān)文章。你寫征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傳統(tǒng)文化主題征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傳統(tǒng)文化主題征文1
春節(jié)啦!春節(jié)啦!新的一年就到了,辭舊迎新,我最喜歡這個喜慶的節(jié)日——新年。
大年三十這一天,我又忙又累又高興。早上起來,聽見鳥兒在窗外唱著歌,翩翩起舞,自由自在快樂著。我和父親籌備把屋子大掃除,大家第一把每一個房屋打掃一遍,清理得干干凈凈,大家在衣柜清理了不少舊衣服,父親問我說:“這部分衣服如何處置呢?”我想了想說:“父親,我在電視上看到,有不少山區(qū)小朋友,連衣服也穿不上,不如大家把這部分衣服整理好,捐給他們吧。”父親高興地笑了笑說:“非常不錯的注意哦。”于是大家就把舊衣服整整齊齊拾掇好。房間清洗完畢將來,大家下面一鼓作氣把廚房、客廳、飯廳、廁所等打掃的干干凈凈,很整齊美觀,仿佛給房屋穿上了一件嶄新的衣服。
下午,父親買了不少對聯(lián)、揮春回來,這是我最喜歡的一項活動,父親說:“我先目前開始,用一個小時完成吧。”我聽了將來跺了跺腳,高興地跳了起來講:“保證完成任務。”我用心選了三張揮春,分別是學習進步、恭賀新禧、龍馬精神,我拿起雙面膠,小心翼翼地貼在揮春上,貼好立刻跑去我的房間門口,門框?qū)嵲谔吡耍瑹o論我如何跳,也摸不到,于是我想了一個方法,找來一張凳子,我迅速爬了上去,仿佛猴子一樣靈活,站到高高的凳子上,多么威武啊,經(jīng)過一番的.努力,終于完成了任務,整個屋子里充滿了春節(jié)喜慶的節(jié)日氛圍。
晚上,我就和父親、母親去逛花街,街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花朵類型多種多樣,有紅的玫瑰、紫的蘭花、黃的菊花,百花爭艷,漂亮極了。我和父親細心挑選了一盤紫羅蘭,大紫大紅,襯托著新年的喜悅氛圍。
“新年好呀,新年好呀,祝福大伙新年好。”早上起來就我就唱著這首歌,心情特別高興。我換上新衣服、新鞋子,跟父親、母親去拜年了。來到他們面前說:“父親、母親新年快樂,祝你新的一年身體健康。”父母聽了將來,心里樂開了花,面上露出了快樂的笑容。他們順手遞給我兩個大紅包,我高興地拍了拍手,開心地跳了起來。
新年這傳統(tǒng)的節(jié)日,很熱鬧、很喜慶、我很喜歡。
傳統(tǒng)文化主題征文2
清明節(jié)是我們中國人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我們以此表示對已故親人的尊敬與懷念。
今年的清明節(jié),我們?nèi)疫是象去年一樣,早上乘車到木洞鎮(zhèn)后,我們就急急忙忙地登上渡輪。站在船頭,我抬頭一看,天空灰蒙蒙的,像要下雨的樣子。一陣江風襲來,我不禁感到陣陣寒意,我趕快捂緊隨風飄動的春衣。一陣“嗚嗚嗚……”的船笛,又使我不禁精神一振。忽然,一只水鳥像閃電一般掠過江面,在白霧茫茫中轉(zhuǎn)眼不見了蹤影。渡輪在隆隆的馬達聲中抖動著,送我們渡過了浩浩蕩蕩的長江,來到了江北。
看,路邊農(nóng)田的油菜花一片金黃。遠處山上紅的桃花,白色的李花也競相爭艷,夾雜在青山綠樹間真是好看。一陣微風送來的陣陣花香,真讓人陶醉。小溪兩旁的柳枝隨風飄動著,像在給我們扇風一樣,更讓我覺得春寒料峭。
我們一家人在山路上蹣跚前行。臨近墓地的一段路不好走,我們一步三滑地好不容易到了墓地。這時天上飄起了零星小雨,滴在我的臉上,令我感到了絲絲涼意。我不由得想起杜牧寫的“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句詩來。詩中的描寫的情景與現(xiàn)在是多么相似!這時,外公將白色的紙幡掛上墳頭的竹枝上。紙幡立即隨風飄舞起來。我和大姑婆把籃子放在地上,在墓前點上香燭和紙錢。大人都表情凝重。媽媽教我點好三柱香,在墓前行了跪拜禮。大姑婆眼圈紅紅的,跪在墳前說:“爸爸,我們來看你來了。”這一番話讓我心潮起伏:清明節(jié)來已故長輩墳前掃墓,這是兒女在表達對父輩的緬懷和尊敬,這是濃濃的、割不斷的親情啊!我的思緒隨著裊裊青煙飄逸著……這時,我覺得自己似乎一下子長大了許多。紅燭發(fā)著或明或暗的光,一閃一閃地燃燒著,流下的蠟像是在人們流下的淚珠。
大家祭拜完之后,在一陣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中,大人們一步一回頭,戀戀不舍地慢慢地離開了墓地。
在回家的路上,我沒說太多的話。在滿眼春色中,我感到自己已經(jīng)長大了,自己肩上已有了不輕的責任。我決定每年清明都來為已故的親人掃墓,并對他們說,您們在那邊還好嗎?
【傳統(tǒng)文化主題征文】相關(guān)文章:
弘揚傳統(tǒng)文化征文08-06
家風主題征文06-26
消防主題征文11-03
消防主題的征文11-04
春節(jié)的主題征文06-11
誠信主題征文09-25
安全主題征文07-29
消防主題征文11-03
傾聽主題征文11-06
跟黨走的主題征文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