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鄉村振興主題征文9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一定都接觸過征文吧,征文具有主題鮮明、內容清楚的特點。你寫征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2022鄉村振興主題征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2鄉村振興主題征文1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關鍵在于從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五個方面系統推進。下面我將圍繞五個振興,并結合鎮的工作舉措來闡述。
鄉村要振興,產業振興是根本保證。只有振興鄉村的產業,才能增加鄉村的血液,鄉村的發展才會有源源不斷的動力。產業振興,一是要以農業為基礎,確保國家的糧食安全。二是要加快推進品牌化,整體提升農產品品牌影響力。三是要注重發展第三產業,做好農旅融合,打造靚麗名片。四是要發展好集體經濟,增加農業農村發展活力。只有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才能把群眾重新凝聚起來,打造出一支專業化的職業農民隊伍,以帶動農業提質增效。
產業振興方面,我鎮積極推進特色種植和特色養殖,發展了獼猴桃、檸檬、臍橙、白芷、小龍蝦、青蛙、黑山羊等特色產業。同時大力發展集體經濟,雙流村利用集體經濟資金,修建了660立方米的凍庫1座,購置了兩臺農機,提供農資統購、農產品統銷,技術培訓,大型農機社會化租賃等服務,目前盈利已突破20萬元。
鄉村要振興,人才振興是重要支撐。要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一是要發掘和培育本土人才。本土人才對故鄉感情深厚,愿意反哺鄉村,這些人是鄉村振興戰略中較為穩定的人才力量,要加大對他們的培養。二是要加大力度向外引進技術人才,從經濟收入、情感獲得等方面建立健全引才機制,讓外來人才有獲得感和歸屬感,并通過傳幫帶模式,達到引進一人,教會一片的效果。三是要多為基層干部創造外出學習交流機會,同時要在晉升政策上適當向鄉村基層干部傾斜,進一步增強他們服務基層熱情和扎根基層的信心。
2022鄉村振興主題征文2
近年來,“鄉村振興”“精準扶貧”等成為中央農村政策的關鍵詞,鄉村的發展和振興逐漸成為新的時代熱點。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應當順應時代潮流,以己之力,振興鄉村。實現鄉村振興需要我們新時代青年作為中堅力量,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不拘小我成就大我。新時代的青年是時代發展的晴雨表,也是引社會風氣之先的社會力量。作為當今時代冉冉升起并在國家政策的領導下逐漸散發光芒的時代新星,我們應肩負起新時代的歷史使命和擔當。如給廣大青年的寄語所言:“到基層去,到西部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前輩們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所留下的印記,并向之學習致敬,是新時代青年在鄉村振興道路上的精神寄托與支柱。越來越多大學生返鄉創業,青年志愿者上山下鄉服務鄉親,20xx年有280多萬駐村干部、第一書記奮戰在脫貧一線;在這里不得不提到苦干實干的人民好公仆廖俊波同志,他念念為民,與人民群眾走得最近,將言語落實在振興鄉村的實際行動上,“腳下有泥土,心間有真情”。前輩們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
揮灑下如此之多的汗水孕育著鄉村這顆種子,我們新時代青年更應以前人為榜樣,用自身的辛勤與努力將這種子培育為參天大樹,努力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實現鄉村振興夢,無悔于責任與擔當。處于新時代的我們,無論是堅守在國內還是留學于國外,青年們都應心懷祖國,心系人民,將鄉村振興落到實處。
當今選擇出國深造的人逐漸增多,但無論身在何方,只有爭取更多的學習機會充盈自己,才能為建設更完善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鄉村道路,作出更大貢獻。“鄉村振興”是國家實現精準扶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強國的首要任務,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我們應當響應時代的召喚,運用自身的滿腹學識,循序漸進地讓鄉村變得興、富、強,使億萬的基層農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擁有更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真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鄉村振興需要我們新時代青年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揮灑汗水,并在實現鄉村振興之夢的道路上腳踏實地,矢志不渝地穩步前行,盡己之力,振興鄉村。
2022鄉村振興主題征文3
一要高度重視生態提升。農村美不美,關鍵看治水;
發展快不快,關鍵看生態。結合實際,在工作中,我們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統籌環保、經濟、社會三者關系,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力生態環境保障。下老鄉有豐富的龍灘庫區水面、獨特的花衣壯文化及兩省三市交界的區位優勢等資源,在下步的鄉村振興工作中,我們將以浙江經驗指導實踐,把農村的垃圾、污水、糞便集中高效處理、綠化作為鄉村振興的重點環節抓實抓好。
農村污水能接入污水處理管網的,盡可能接入污水處理管網進行處理;不能接入的,通過建設小型污水處理設施進行處理。對剛剛清理完畢的龍灘庫區水面,嚴格按照規劃并以集體經濟投入為主發展養殖業。村莊綠化的目標是村在林中,同時還要注意小巷、庭院內外的綠化美化。起步階段,可以通過美麗庭院、美麗街巷建設,從細節入手,突出花衣壯特色,追求個性,彰顯魅力,打造以生態文明為特色的美麗鄉村。
二要解放思想凝聚共識。思想是行動的先導。首先沒有思想的大解放,就沒有鄉村的全面振興;
在浙大的節集中授課中,位專家、教授課堂中無一不提到浙大的創新、浙商的解放思想理念及浙江人的務實吃苦精神。浙江各級黨委、政府及廣大群眾從年代開始進行鄉村治理,在三十多年的建設過程中,都以“法無禁止即可為”的思想發展民營經濟和鄉村建設,在發展過程中發現問題后,法律法規及政策出臺禁止后才停止不干。從而才有今天的溫州經濟、義務國際小商品市場及中國鄉村建設樣板。
深刻反思,我們在開展多項工作特別是重大工作時,時常出現各部門、各級干部都是一定要找到法律法規及文件政策依據后才去落實、實施,如果沒有找到明確的依據寧可不去落實,秉承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不作為路線,從而導致好多機遇在大家尋找依據的過程中已悄然逝去。其次沒有農民的廣泛參與,就沒有鄉村振興的持續健康發展。實事求是的講,調動廣大農民的積極性,引導他們廣泛參與到各項工中來,事關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成敗。為此,我們要抓住農村社區的三大關鍵群體——黨員干部、婦女和青少年,廣泛深入地開展宣傳發動工作,激發起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在全社會營造鄉村振興利大家、搞好振興靠大家的濃厚氛圍。
2022鄉村振興主題征文4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黨管農村工作,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農民主體地位,堅持鄉村全面振興,堅持城鄉融合發展,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因地制宜、循序漸進。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重在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
農村是一片廣闊的天地,大學生在農村和鄉村振興浪潮中必然會有發展。無論是發展原始種植型農業,還是發展新型創新型農業,農村的人才嚴重缺失都是值得關注的重點。農村政府應創造條件,讓從農村走出的大學生回到農村,為他們的未來發展提供良好的平臺,對其落戶農村、發展農村給予政策支持、資金扶持;農村大學生回到農村發展比城市人才到農村發展,有事半功倍之效。他們知道農村最需要什么,也知道農村的真正問題,與村民溝通起來也更有親近感,更容易揚長避短,在鄉村振興中做出貢獻。
為了農村和鄉村振興,重在真心實意地把有志于農村發展的大學生推到更有發展前途的崗位上,不能因為他們年輕,因為他們只能到農村,沒有其他地方可去,就熱一陣冷一陣,或者有小家子氣,害怕大學生走在自己前頭,影響了自己的仕途。
善于從農村能人中發現和挖掘人才。農村大學生生于、長于農村,并在農村摸滾打爬了多年,對農村情況和農村需求了如指掌。加強對這些人進行定向培訓,并根據他們的發展及所作出的貢獻,為他們提供晉升、發展的更優通道,必然有助于鄉村振興加速提質,有助于他們在鄉村振興中不斷成長。
2022鄉村振興主題征文5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么響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鮮艷的五星紅旗徐徐升起在鳥巢體育館中,那時,我由衷的為祖國驕傲,為祖國自豪。
而就在20xx年,我們偉大的'祖國將走過她72年的光輝歷程,這72年間,祖國經歷了許許多多,有悲痛也有喜悅。雖然我沒有見證過第一面中國國旗的升起,但我知道,五星紅旗陪伴著我成長。它也與祖國一起成長了72年。
這72年,變化最大的應該是鄉村了吧!就拿奶奶所在的鄉村舉例吧。聽奶奶講,原來的時候,那里只是一個窮鄉村。有地方住,有基本生活用品,就已經很知足。那時,每家都有好幾個孩子,供上孩子們吃就已經很不錯了。像奶奶,她一共有四個孩子,她們常常吃的只有地里挖來的野菜,糧食也很少,想吃上肉就更是很難。人們出去拜訪親戚朋友,除了步行,就是自行車,手上拎得都是一串油條。那時的鄉村真的很窮,人們的生活也很艱難。
72年過去了,奶奶所在的鄉村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現在回到奶奶家,汽車隨處可見。人們的飲食也越來越豐富,各式各樣的蔬菜,新鮮的魚肉應有盡有。由于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人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原來工作過的老人有了退休金,沒有工作過的老人被納入了低保,每個月也有了固定的補貼,村里的年輕人也找到了政府提供的工作。每家每戶都開始裝修房子,讓自己有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政府也出錢幫忙修路,裝路燈,讓老人們再也不害怕晚上出門。現在的鄉村,除了保留了傳統的農業,和城市的幾乎為零。這一切都得益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這一切都得益于改革開放,得益于黨和國家制定的很多政策。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72年了,祖國經歷了風風雨雨,但也在困難中努力前行。鄉村發展了,我也在國旗下慢慢成長,從一名少先隊員成長為一名共青團員,我相信以后我也一定會成為一名共產黨員。再次仰望那五星紅旗時,我又一次被震撼了——我們的祖國,雖飽經滄桑憂患,但仍像國旗上的五顆星一樣,是我們中華兒女,炎黃子孫漫漫長夜里的啟明星。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作為青少年的我們,肩負著發展新時代的中國的責任,我們要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2022鄉村振興主題征文6
省委十屆六次全會暨省委工作會議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以產業興旺為重點、生態宜居為關鍵、生活富裕為根本,堅持基礎設施建設向農村傾斜、公共服務在農村優先發展,推動人才下鄉、資金下鄉、技術下鄉。河南作為全國農業大省,實現中原更加出彩,就要充分發揮我省“三農”優勢,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走出一條具有河南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抓住機遇,著力解決好鄉村發展中的諸多短板問題,為實現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農村基礎設施是為農村各項事業發展及農民生活改善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各種設施,作為農村公共產品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涉及農村經濟、社會、文化等方方面面。從總體上看,我國鄉村基礎設施依然薄弱,農田水利等生產性基礎設施普遍存在嚴重不足或年久失修、功能老化、損壞嚴重等問題,醫療衛生、文化娛樂等生活性基礎設施極度缺乏,與農民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飲水、電力、通訊、道路、網絡等基礎設施質量差、標準低,重建設輕管護,難以適應鄉村振興的需求。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以此為抓手,加快建設和不斷完善農村基礎設施,為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基礎支撐。首先,要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各級財政要給予大力傾斜支持,按照輕重緩急、逐步實施的原則,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經費予以充分保障;要制訂優惠政策,積極推進農村公益性基礎設施項目市場化融資,鼓勵、引導社會資本投向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開辟多元化融資渠道。其次,要結合鄉村振興規劃,統籌建設好鄉村道路、水電、網絡、醫療、文化等基礎設施項目。要把農村飲水安全擺在優先位置,統籌規劃農村飲水工程和加強農村飲水安全管理,提高保障能力,保證飲用水質量;要重點解決農村低電壓、“卡脖子”、重過載等用電方面的問題,加快電網改造升級和用電公共服務均等化,保障農村電網供電能力和供電質量,全面提升農村用電服務水平;要全面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在實現鄉鎮和建制村通硬化路的同時,繼續推動農村公路向家門口延伸,打通“最后一公里”;要盡快實現互聯網在農村的全覆蓋,提升農村地區網絡服務質量,加快農村寬帶網絡和第四代移動通信網絡覆蓋步伐,實施“光纖入戶”工程和數字鄉村戰略,推動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和深度融合,為實現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新動力。
打造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長期以來,我們比較重視城市和工業的`環境污染治理,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農村和農業的環境問題,在思想重視程度、人財物投入力度、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制度建設等很多方面,還存在不少短板。當前,農村“臟亂差”的現象還很普遍,環境污染相對比較嚴重,垃圾亂倒亂放、污水橫流、廁所臟臭等現象沒有根本改觀,“垃圾靠風刮,污水靠蒸發”,成為群眾反映最為強烈的問題。農業生產中,農膜、農藥、化肥超量使用,面源污染嚴重,導致農產品重金屬含量和農藥殘留超標。一些地方生態環境惡化趨勢未得到根本遏制,生態脆弱、土壤退化、水土流失現象突出。
實現鄉村振興,必須補齊農村生態環境的短板。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農村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沒有生態宜居的農村,就會失去對人才、產業等各種生產要素的吸引力。要聚焦農村環境頑癥,集中力量攻堅克難,全面改善鄉村整體面貌和農民生活環境,保護好農村清新的田園風光、獨特的鄉土風情,打造綠水青山、空氣潔凈、環境優美、服務完善的美麗鄉村,讓美麗成為鄉村振興的靚麗底色。一是在做好規劃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投入,建設和完善農村各類環境衛生基礎設施,如生活垃圾收集系統、污水處理設施、環保衛生廁所等,奠定農村環境治理和美麗宜居的硬件基礎。二是加快實施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和農村清潔工程,普遍建立村級保潔員制度,建立衛生長效保潔機制,形成“戶分類、村收集、鄉(鎮)運輸、縣處理”的城鄉統籌垃圾處理模式。三是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深入實施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開展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加速生物農藥、綠色飼料推廣運用,積極開展畜禽糞便還田、秸稈綜合利用、農膜回收處理等,全程無死角推進清潔生產和加強污染防治,以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四是加快特色鄉村建設,注重文化傳承,塑造鄉村風貌,建設鄉村田園綜合體、村落風景區,打造美麗小鎮、美麗村莊、美麗田園,讓鄉村成為農民幸福生活的宜居家園和市民休閑養生養老的生態樂園,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的支撐點。
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
目前,我國農村的中青年勞動力絕大部分都外出務工,從事農業生產的大多是留守農村的老人和婦女,以及來回奔波的農民工,他們多數缺乏文化知識和現代農業技能,靠體力和經驗進行農業生產,粗放經營,缺少科技含量。農村基層干部隊伍也比較薄弱,存在人員嚴重不足、視野不寬、年齡老化、本領恐慌等問題,尤其是農技人員數量少,能力參差不齊,復合型人才更是稀缺。新一代農民更多的是選擇到城市打工,不愿回家務農,更加劇了鄉村勞動力和人才的匱乏。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實現鄉村人才的振興。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吸引農村人口回流,通過人才流入促進農村發展,并創造條件鼓勵越來越多的各類人才參與鄉村建設,讓農村的產業、環境、機會吸引人、留住人,用源源不斷的人才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用優惠政策引導農民工返鄉、來自農村的大學生回鄉、城市的科技人員下鄉等,鼓勵他們到農村去創業,發展現代農業、鄉村休閑旅游養老等產業。二要建立職業農民制度,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大力扶持培養新型職業農民,特別是扶持培養一批農業職業經理人、經紀人、文化能人等。三要創新鄉村人才引進使用機制,以靈活多樣的方式,建立高校、科研院所等專業人才到鄉村掛職兼職制度,建立城鄉、區域、校地之間人才培養合作交流機制,以及城市科技人員等定期服務鄉村機制。四要重視提高鄉村人口素質,加強鄉村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就業培訓等,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為實現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撐。
2022鄉村振興主題征文7
為全面推進我縣鄉村振興工作,近年來,縣城管局圍繞“城鄉統籌、源頭減量、分類處置、系統治理”的思路和目標,精心謀劃、精致組織、精準發力、精細落實,鄉村振興工作取得了較好進展。
一、加強城鎮統籌。
(一)扎實推進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
為進一步實現生活垃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理,從根本上解決“垃圾圍城”的出路,我縣于20xx年投資1800萬元在垃圾填埋場西側建設日處理生活垃圾300噸的大型垃圾中轉站,20xx年1月份建成投入使用,全縣生活垃圾全部轉運至盱眙縣垃圾焚燒發電廠處理,現庫區內全面停止填埋生活垃圾,經統計,20xx年全年共外運全縣城鄉生活垃圾量達63810噸,降低了環境污染,減少了資源浪費,
(二)完善生活垃圾收運體系
20xx年11月我縣環衛體制調整,將城區背街后巷、城郊結合部、城中村以及經濟開發區的道路清掃保潔全部納入了環衛規范作業,現有環衛人員458人。同時每個鎮也建立了專門的環衛保潔隊伍,保潔人員配備原則上按照集鎮每千人配3名、每個村配4—5名的標準配備到位,并相對保證衛生保潔專業隊伍的穩定。截止目前,全縣農村環境保潔員已達1158名。
按照省里提出的“組保潔、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城鄉垃圾統籌處理體系建設要求,我縣結合自身實際,將“四步”變“兩步”,采取縣包到鎮(垃圾轉運、處理由縣負責)、鎮包到村組的兩級統籌運行管理模式(農村環衛基礎設施建設、隊伍建設和清掃保潔、垃圾收集由各鎮負責)。目前城區生活垃圾日產日清,農村生活垃圾收運率達97%,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8%以上。20xx年縣財政將農村環衛方面的獎補資金提高至128萬元,較20xx年相比增長率達12。8%。大量資金的投入,促進了城鄉清潔工作的順利開展,為建立城鄉生活垃圾統籌處理提供了經費保障機制。
二、推進垃圾分類。
根據工作實際情況,明確城鄉生活垃圾分類方法,即縣城“細化三類、三分法”,農村“定點投放、二分法”,全面開展垃圾分類試點工作。扎實推進縣城垃圾分類試點,金水灣、金采新村等試點小區開展“分類換積分”活動,引導居民自覺主動參與垃圾分類;推進機關單位設置垃圾分類設施,廣泛宣傳垃圾分類的好處,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生活垃圾分類知曉率、參與率、準確投放率。大力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呂良鎮率先啟動農村分類試點工作,投放三分類果殼箱、垃圾桶,建成易腐垃圾處理站,所轄村垃圾分類試點實現村域全覆蓋,村民參與率達80%。
強化宣傳教育,硬化工作措施。廣泛深入宣傳,以推動垃圾分類實質運作為基本目標,通過設立宣傳欄、投放公益廣告、發放宣傳單頁等方式,增強群眾垃圾分類意識,普及垃圾分類知識進單位、進社區、進家庭、進校園,力爭做到將垃圾分類投放與宣傳滲透到社會各個層面。
加強垃圾治理,加快垃圾分類收集、轉運設施建設,完善生活垃圾終端處理設施,升級改造垃圾壓縮處理中心,加快推進城東、城西垃圾中轉站建設,逐步提升城鄉生活垃圾處理能力。同時,統籌做好生活垃圾分流外運處理工作,力爭垃圾不落地、不積壓,不斷提高垃圾無害化處理率。
2022鄉村振興主題征文8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故鄉是精神的依托,是靈魂的歸宿。鄉情是“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懷戀,是慈母手中那根縫縫補補的絲線,是“造福鄉梓”的動力。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感召下,在濃烈鄉情縈繞中,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返鄉創業就業,為家鄉的發展貢獻力量。
鄉情呼喚青年創業,綻放青春光彩。進入新時代,鄉情對于鄉村振興越發凸顯出更加積極的意義。在過去,億萬農民工從農村到城市求職,為獲得發展機遇而背井離鄉實屬無奈。今天,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回到家鄉創業就業,他們以先進的知識技術、敢嘗試敢創新的勇氣而成為助推農村經濟發展的新生力量。不論是返鄉發展農村電商,還是發展“新農業”,廣大青年在農村必有可為且大有可為。對他們來說,鄉情不僅僅是情懷,更是責任。正如許多大學畢業生他們參加“大學生村官”、“西部計劃志愿者”等基層服務,他們毅然選擇投身基層建設,在奮斗中實現了個人價值,彰顯了青春光彩。
鄉情推動生產力革新,促進產業發展。鄉情是一份牽掛,對于在外漂泊的游子而言鄉情具有不可比擬的“情感引力”,在這份渴望下,許多在城市打拼的“異鄉人”在城市站穩腳跟后,最終決定回歸故里,因為故鄉有新時代的大好機遇:城鄉結構調整的過程中,由城市到農村的流動格局開始形成;這里不愿背井離鄉、心系家庭的剩余勞動力正在形成新的人口紅利,全新的產業技術組合在農村的生產力革新將發生質的飛躍;優美的自然風光和鄉土優勢是農村不可多得的地理資源,悠久的古樹民宅和農業傳統是鄉村歷久彌新的文化資源,面對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市場需求,這里是“天然的供給側”。正是這種力量,堅定了人們常駐故里的決心,利用這些發展紅利,促進農村產業發展。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我們有理由相信,在鄉情的感召下,在希望的田野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回歸家鄉,投入并存廣闊天地,大展才華大顯身手,匯集成一支強大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綻放青春光彩,促進產業發展,為建設美麗鄉村的磅礴之力!
2022鄉村振興主題征文9
人才是社會干事創業的第一資源。大學生則是人才當中最主要的力量。大學生都是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其素質和能力還是值得信賴的。近年來,不少地方對于大學生越來越重視。很多農村地區,長年難以擺脫貧困。關鍵還是在于人才方面出了不少問題。近日,一篇名為《讓大學生成為鄉村振興生力軍》的文章更是旗幟鮮明表達了大學生應該不斷為鄉村振興助力,促進早日實現鄉村振興的發展戰略。
很多貧困地區,貧窮和落后與人才的匱乏和短缺不無關系。貧困地區,受限于諸多的客觀條件,人才,特別是大學生難以在一些貧困的農村施展才能。更為重要的是,由于貧窮,導致對于很多鄉村在人才的政策和引入上也很缺乏甚至沒有底氣和勇氣。對于大學生的引才工作政策上的缺失,直接就造成了很多偏遠農村人才缺乏,而大城市往往有顯得人才過剩甚至飽和。這就是長期以來困擾很多偏遠農村發展的重要障礙。因此,加強人才工作,讓大學生不斷在鄉村振興上助力,往往就能很多鄉村振興發展的問題。
新時代,是知識經濟時代。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早已深入人心。很多經濟發達的地區,之所以能夠保持快速、持久地高質量發展,人才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沒有大量具有能力和高素質的大學生不斷助力當地發展,經濟想要實現突飛猛進難以為繼。因此,偏遠農村發展的瓶頸,就要不斷發揮大學生的作用,讓大學生助力實現鄉村振興。
讓大學生助力實現鄉村振興,要積極打造可以讓大學生施展才能夠的事業平臺。很多農村地區,產業都比較落后甚至很缺乏,加上基礎設施也比較落后,導致很多大學生即使去了很多農村也難以有所作為。很多大學生到了這些地方甚至有種被埋沒、甚至最終被荒廢的情況。這樣的情況如果不解決,往往就會導致農村地區與城市的差距會越來越大,人才的匱乏問題必將長存。在一些農村地區,大學生來到這些地區,往往也留不住。因此,真正要農村地區人才的問題,還是要不斷發展事業平臺,讓大學生來到農村不會覺得是“游一游”。
大學生,是社會改革發展的財富,更是社會精英人才的重要組織部分。干事創業,需要人才的不懈奮斗,更是需要大學生不斷在干事創業中不斷努力。鄉村振興,這是十九大國家的戰略部署,是保證廣大農村人民群眾實現脫貧致富的關鍵。作為這一重大戰略的實施,就需要大學生的不斷助力,為鄉村振興保駕護航。
【鄉村振興主題征文】相關文章:
2022鄉村振興主題征文11-05
鄉村振興匯報11-04
鄉村振興論文11-05
鄉村振興感悟與體會09-18
村鄉村振興匯報11-05
鄉村振興調研報告04-29
振興鄉村情況報告11-03
鄉村振興探索報告11-04
鄉村振興助力報告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