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有關3.15消費者權益日的初中周記600字
時間真是轉瞬即逝,一周又過去了,我們一定有印象深刻的事情,立即行動起來寫一篇周記吧。怎樣寫周記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有關3.15消費者權益日的初中周記600字,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3.15消費者權益日的初中周記600字1
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定于每年的3月15日,最先由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于1983年確定,目的在于擴大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宣傳,使之在世界范圍內得到重視,促進各國和地區消費者組織之間的合作與交往,在國際范圍內更好地保護消費者權益。
最早提出消費者保護思想的,是1756年英國王室法庭首席法官曼斯菲德。他針對當時法律所奉行的“小心選購,出門不換”主義,提出了"買受人付給完整價金,應獲得完美商品"的意見,從而第一個明確闡述了消費者保護的思想。
在工業革命以前,世界經濟形態屬于傳統的農業社會經濟制度,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還不發達,買賣雙方的交易過程極其簡單,且商品的功能劃一,數量、質量都很有限,當時的保護消費者問題尚不突出。
自18世紀末,工業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工業機器生產力日益取代舊農業手工生產力,生產高度發展,技術日益精進,產銷過程復雜化。
這就出現了如下新的格局:
第一,商品生產的.規模擴大了,商品的花色品種大幅度增加,商品的構造也日趨復雜,消費者難以從直觀上了解商品的性能,因而在選購商品上處于不利地位;
第二,少數資本家(或生產者)壟斷了商品的生產和市場,加上銷售組織的迅速發展和銷售手段的現代化,迫使消費者接受其苛刻的交易條件,從而使消費者在交易過程中往往處于被動甚至是被愚弄和被損害的地位;
第三,消費者在購買活動中受騙后,需要申訴并求得保護,這就導致了消費者保護思想的產生;
第四,損害消費者活動的日益國際化,促使消費者保護的和理論逐步發展為世界性的消費者保護運動。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各種反映消費者利益和要求的組織,在一些發達國家相繼出現。在此基礎上,1960年,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宣告成立。之后,消費者運動更加活躍,許多發展中國家也建立了消費者組織,使消費者運動成為一種全球性的社會現象。
有關3.15消費者權益日的初中周記600字2
3月15日這天,許多消費者都聚集到了南禪寺,參加3·15大型廣場活動。
來到南禪寺,第一眼就看見了許多醒目的綠色大氣球,清楚地寫著“3·15”,拉起的字幅用白體字打著:自主選擇,自主消費。只見一股股人流向里涌去,記者便緊跟其后來到了活動現場。一個個藍色的大遮陽篷排在一起,烈日下,一排排綠色的桌子旁坐著身穿制服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員,每隔一小段都會放置一個打著字的牌子,寫著“衛生局”“物價局”等,使人一眼就能找到自己要咨詢的地方。
記者站在巨大的電子屏下,望著人頭攢動的廣場,看見一個個工作人員不斷向人群發著宣傳冊,便走去問候:“辛苦了,您累嗎?”“哪里累,哪里累。發了不少,還挺得意呢。”這位大叔笑了起來,露出了牙齒。看來為人民服務的人都是任勞任怨啊。
接著,我們又遇見了一位熱心的物價局叔叔,他不停地向我們解釋:“現在啊有三種定價:政府定價、政府指導價,其中呢百分之九十五是市場調節價。我們根據消費者意愿調動各種物價。”不少周圍游客都笑了。
記者又隨手拿了幾本宣傳冊,只見《消費者指南》、《食品安全宣傳冊》中記載詳細,看來啊在這個節日里,各種部門都花費了不少心血。
但別看這邊服務體貼,公安局那倒出了問題,一位老爺爺拿著身份證講著一大堆話,旁人仿佛是空氣。而對面那位穿警服人員雖然耐心聽著,但是也快招架不住了。“唉,他老人家身份證編號出了差錯,好多交易都無法完成,幾年了都沒有解決。”另一位警制服人員無奈地說。
這還不算,一位姓鄭的'女士憤怒地向記者投訴:“中國移動限速限量,損害消費者利益。”她是一名老顧客,可中國移動公司破壞了幾年前的協議,使她連網都上不了了。
看來,商家與消費者之間有一條溝,僅靠消費者權益日來溝通是行不通的。那么,究竟我們都有什么責任?為人民服務難道又是一句口號而已?請商家與每位消費者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