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學知識點總結14篇【優】
總結是對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等方面情況進行評價與描述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給我們下一階段的學習和工作生活做指導,讓我們來為自己寫一份總結吧。那么總結應該包括什么內容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二化學知識點總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二化學知識點總結 篇1
一、焓變、反應熱
1、反應熱:一定條件下,一定物質的量的反應物之間完全反應所放出或吸收的熱量
2、焓變(ΔH)的意義:在恒壓條件下進行的化學反應的熱效應
(1)符號:△H
(2)單位:kJ/mol
3、產生原因:
化學鍵斷裂——吸熱
化學鍵形成——放熱
放出熱量的化學反應。(放熱>吸熱)△H為“—”或△H;0
吸收熱量的化學反應。(吸熱>放熱)△H為“+”或△H >0
常見的放熱反應:
①所有的燃燒反應
②酸堿中和反應
③大多數的'化合反應
④金屬與酸的反應
⑤生石灰和水反應
⑥濃硫酸稀釋、氫氧化鈉固體溶解等
常見的吸熱反應:
①晶體Ba(OH)2·8H2O與NH4Cl
②大多數的分解反應
③以H2、CO、C為還原劑的氧化還原反應
④銨鹽溶解等
二、熱化學方程式
書寫化學方程式注意要點:
①熱化學方程式必須標出能量變化。
②熱化學方程式中必須標明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狀態(g,l,s分別表示固態,液態,氣態,水溶液中溶質用aq表示)
③熱化學反應方程式要指明反應時的溫度和壓強。
④熱化學方程式中的化學計量數可以是整數,也可以是分數
⑤各物質系數加倍,△H加倍;反應逆向進行,△H改變符號,數值不變
三、燃燒熱
1、概念:25 ℃,101 kPa時,1 mol純物質完全燃燒生成穩定的化合物時所放出的熱量。燃燒熱的單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幾點:
①研究條件:101 kPa
②反應程度:完全燃燒,產物是穩定的氧化物
③燃燒物的物質的量:1 mol
④研究內容:放出的熱量。(ΔH;0,單位kJ/mol)
四、中和熱
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堿發生中和反應而生成1mol H2O,這時的反應熱叫中和熱。
2、強酸與強堿的中和反應其實質是H+和OH—反應,其熱化學方程式為:
H+(aq)+OH—(aq)=H2O(l)
ΔH=—57。3kJ/mol
3、弱酸或弱堿電離要吸收熱量,所以它們參加中和反應時的中和熱小于57。3kJ/mol。
4、中和熱的測定實驗
高二化學知識點總結 篇2
離子檢驗
離子所加試劑現象離子方程式
Cl-AgNO3、稀HNO3產生白色沉淀Cl-+Ag+=AgCl↓SO42-稀HCl、BaCl2白色沉淀SO42-+Ba2+=BaSO4↓
四、除雜
注意事項:為了使雜質除盡,加入的試劑不能是“適量”,而應是“過量”;但過量的試劑必須在后續操作中便于除去。
物質的量的單位――摩爾
1.物質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數目粒子的集體的物理量。
2.摩爾(mol):把含有6.02×1023個粒子的任何粒子集體計量為1摩爾。
3.阿伏加德羅常數:把6.02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羅常數。
4.物質的量=物質所含微粒數目/阿伏加德羅常數n=N/NA
5.摩爾質量(M)(1)定義: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叫摩爾質量.(2)單位:g/mol或g..mol-1(3)數值:等于該粒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或相對分子質量.
6.物質的量=物質的質量/摩爾質量(n=m/M)
氣體摩爾體積
1.氣體摩爾體積(Vm)(1)定義:單位物質的量的氣體所占的體積叫做氣體摩爾體積.(2)單位:L/mol
2.物質的量=氣體的體積/氣體摩爾體積n=V/Vm
3.標準狀況下,Vm=22.4L/mol
物質的量在化學實驗中的應用
1.物質的量濃度.
(1)定義:以單位體積溶液里所含溶質B的物質的量來表示溶液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質B的物質的濃度。(2)單位:mol/L(3)物質的量濃度=溶質的物質的量/溶液的`體積CB=nB/V
2.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配制
(1)基本原理:根據欲配制溶液的體積和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用有關物質的量濃度計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質的質量或體積,在容器內將溶質用溶劑稀釋為規定的體積,就得欲配制得溶液.
(2)主要操作
a.檢驗是否漏水.
b.配制溶液1計算.2稱量.3溶解.4轉移.5洗滌.6定容.7搖勻8貯存溶液.
注意事項:
A選用與欲配制溶液體積相同的容量瓶.
B使用前必須檢查是否漏水.
C不能在容量瓶內直接溶解.
D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卻至室溫時再轉移.
高二化學知識點總結 篇3
一、濃硫酸“五性”
酸性、強氧化性、吸水性、脫水性、難揮發性:
化合價不變只顯酸性
化合價半變既顯酸性又顯強氧化性
化合價全變只顯強氧化性
二、濃硝酸“四性”
酸性、強氧化性、不穩定性、揮發性:
化合價不變只顯酸性
化合價半變既顯酸性又顯強氧化性
化合價全變只顯強氧化性
三、烷烴系統命名法的步驟
(1)選主鏈,稱某烷
(2)編號位,定支鏈
(3)取代基,寫在前,注位置,短線連
(4)不同基,簡到繁,相同基,合并算
烷烴的系統命名法使用時應遵循兩個基本原則:
①最簡化原則
②明確化原則,主要表現在一長一近一多一小,即“一長”是主鏈要長,“一近”是編號起點離支鏈要近,“一多”是支鏈數目要多,“一小”是支鏈位置號碼之和要小,這些原則在命名時或判斷命名的正誤時均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四、氧化還原反應配平
標價態、列變化、求總數、定系數、后檢查
一標出有變的元素化合價;
二列出化合價升降變化;
三找出化合價升降的最小公倍數,使化合價升高和降低的數目相等;
四定出氧化劑、還原劑、氧化產物、還原產物的.系數;
五平:觀察配平其它物質的系數;
六查:檢查是否原子守恒、電荷守恒(通常通過檢查氧元素的原子數),畫上等號。
高二化學知識點總結 篇4
1.制硝基苯(—NO2,60℃)、制苯磺酸(—SO3H,80℃)、制酚醛樹脂(沸水浴)、銀鏡反應、醛與新制的Cu(OH)2懸濁液反應(熱水浴)、酯的水解、二糖水解(如蔗糖水解)、淀粉水解(沸水浴)。
2.常用新制Cu(OH)2、溴水、酸性高錳酸鉀溶液、銀氨溶液、NaOH溶液、FeCl3溶液。
3.Cu(OH)2共熱產生紅色沉淀的):醛類(RCHO)、葡萄糖、麥芽糖、甲酸(HCOOH)、甲酸鹽(HCOONa)、甲酸酯(HCOOCH3)等。14X(鹵原子:氯原子等)、—OH(羥基)、—CHO(醛基)、—COOH(羧基)、—COO—(酯基)、—CO—(羰基)、—OC=C(碳碳雙鍵)、—C≡C—(碳碳叁鍵)、—NH2(氨基)、—NH—CO—(肽鍵)、—NO2(硝基)。
1、電解池:把電能轉化為化學能的裝置。
(1)電解池的構成條件
①外加直流電源;
②與電源相連的兩個電極;
③電解質溶液或熔化的電解質。
(2)電極名稱和電極材料
①電極名稱
陽極:接電源正極的為陽極,發生x氧化xx反應;
陰極:接電源負極的為陰極,發生xx還原xx反應。
②電極材料
惰性電極:C、Pt、Au等,僅導電,不參與反應;
活性電極:Fe、Cu、Ag等,既可以導電,又可以參與電極反應。
2、離子放電順序
(1)陽極:
①活性材料作電極時:金屬在陽極失電子被氧化成陽離子進入溶液,陰離子不容易在電極上放電。
②惰性材料作電極(Pt、Au、石墨等)時:
溶液中陰離子的放電順序(由易到難)是:S2->I->Br->Cl->OH->含氧酸根離子。
(2)陰極:無論是惰性電極還是活性電極都不參與電極反應,發生反應的是溶液中的陽離子。
3、陽離子在陰極上的放電順序是:
Ag+>Fe3+>Cu2+>H+>Fe2+>Zn2+>Al3+>Mg2+>Na+
1.純堿、蘇打:Na2CO32.小蘇打:NaHCO33.大蘇打:Na2S2O3
4.石膏(生石膏):CaSO4·2H2O5.熟石膏:2CaSO4·.H2O
6.瑩石:CaF27.重晶石:BaSO4(無毒)8.碳銨:NH4HCO3
9.石灰石、大理石:CaCO310.生石灰:CaO11.食鹽:NaCl
12.熟石灰、消石灰:Ca(OH)213.芒硝:Na2SO4·7H2O(緩瀉劑)
14.燒堿、火堿、苛性鈉:NaOH15.綠礬:FaSO4·7H2O16.干冰:CO2
17.明礬:KAl(SO4)2·12H2O18.漂:Ca(ClO)2、CaCl2(混合物)
19.瀉鹽:MgSO4·7H2O20.膽礬、藍礬:CuSO4·5H2O21.雙氧水:H2O2
23.石英:SiO224.剛玉:Al2O325.水玻璃、泡花堿:Na2SiO3
26.鐵紅、鐵礦:Fe2O327.磁鐵礦:Fe3O428.黃鐵礦、硫鐵礦:FeS2
29.銅綠、孔雀石:Cu2(OH)2CO330.菱鐵礦:FeCO331.赤銅礦:Cu2O
32.波爾多液:Ca(OH)2和CuSO433.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
34.天然氣、沼氣、坑氣(主要成分):CH435.水煤氣:CO和H2
36.王水:濃HNO3、濃HCl按體積比1:3混合而成。
37.鋁熱劑:Al+Fe2O3(或其它氧化物)40.尿素:CO(NH2)
1、二、三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數之差為8。
2、三、四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數之差為8或18,ⅠA、ⅡA為8,其他族為18。
3、四、五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數之差為18。
4、五、六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數之差為18或32。
5、六、七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數之差為32。
1、羥基就是氫氧根
看上去都是OH組成的一個整體,其實,羥基是一個基團,它只是物質結構的一部分,不會電離出來。而氫氧根是一個原子團,是一個陰離子,它或強或弱都能電離出來。所以,羥基不等于氫氧根。
例如:C2H5OH中的OH是羥基,不會電離出來;硫酸中有兩個OH也是羥基,眾所周知,硫酸不可能電離出OH-的。而在NaOH、Mg(OH)2、Fe(OH)3、Cu2(OH)2CO3中的OH就是離子,能電離出來,因此這里叫氫氧根。
2、Fe3+離子是黃色的
眾所周知,FeCl3溶液是黃色的,但是不是意味著Fe3+就是黃色的呢?不是。Fe3+對應的堿Fe(OH)3是弱堿,它和強酸根離子結合成的鹽類將會水解產生紅棕色的Fe(OH)3。因此濃的FeCl3溶液是紅棕色的,一般濃度就顯黃色,歸根結底就是水解生成的Fe(OH)3導致的。真正Fe3+離子是淡紫色的而不是黃色的.。將Fe3+溶液加入過量的酸來抑制水解,黃色將褪去。
3、AgOH遇水分解
我發現不少人都這么說,其實看溶解性表中AgOH一格為“-”就認為是遇水分解,其實不是的。而是AgOH的熱穩定性極差,室溫就能分解,所以在復分解時得到AgOH后就馬上分解,因而AgOH常溫下不存在。和水是沒有關系的。如果在低溫下進行這個操作,是可以得到AgOH這個白色沉淀的。
4、多元含氧酸具體是幾元酸看酸中H的個數。
多元酸究竟能電離多少個H+,是要看它結構中有多少個羥基,非羥基的氫是不能電離出來的。如亞磷酸(H3PO3),看上去它有三個H,好像是三元酸,但是它的結構中,是有一個H和一個O分別和中心原子直接相連的,而不構成羥基。構成羥基的O和H只有兩個。因此H3PO3是二元酸。當然,有的還要考慮別的因素,如路易斯酸H3BO3就不能由此來解釋。
5、酸式鹽溶液呈酸性
表面上看,“酸”式鹽溶液當然呈酸性啦,其實不然。到底酸式鹽呈什么性,要分情況討論。如果這是強酸的酸式鹽,因為它電離出了大量的H+,而且陰離子不水解,所以強酸的酸式鹽溶液一定呈酸性。而弱酸的酸式鹽,則要比較它電離出H+的能力和陰離子水解的程度了。如果陰離子的水解程度較大(如NaHCO3),則溶液呈堿性;反過來,如果陰離子電離出H+的能力較強(如NaH2PO4),則溶液呈酸性。
6、H2SO4有強氧化性
就這么說就不對,只要在前邊加一個“濃”字就對了。濃H2SO4以分子形式存在,它的氧化性體現在整體的分子上,H2SO4中的S6+易得到電子,所以它有強氧化性。而稀H2SO4(或SO42-)的氧化性幾乎沒有(連H2S也氧化不了),比H2SO3(或SO32-)的氧化性還弱得多。這也體現了低價態非金屬的含氧酸根的氧化性比高價態的強,和HClO與HClO4的酸性強弱比較一樣。所以說H2SO4有強氧化性時必須嚴謹,前面加上“濃”字。
7、鹽酸是氯化氫的俗稱
看上去,兩者的化學式都相同,可能會產生誤會,鹽酸就是氯化氫的俗稱。其實鹽酸是混合物,是氯化氫和水的混合物;而氯化氫是純凈物,兩者根本不同的。氯化氫溶于水叫做氫氯酸,氫氯酸的俗稱就是鹽酸了。
8、易溶于水的堿都是強堿,難溶于水的堿都是弱堿
從常見的強堿NaOH、KOH、Ca(OH)2和常見的弱堿Fe(OH)3、Cu(OH)2來看,似乎易溶于水的堿都是強堿,難溶于水的堿都是弱堿。其實堿的堿性強弱和溶解度無關,其中,易溶于水的堿可別忘了氨水,氨水也是一弱堿。難溶于水的也不一定是弱堿,學過高一元素周期率這一節的都知道,鎂和熱水反應后滴酚酞變紅的,證明Mg(OH)2不是弱堿,而是中強堿,但Mg(OH)2是難溶的。還有AgOH,看Ag的金屬活動性這么弱,想必AgOH一定為很弱的堿。其實不然,通過測定AgNO3溶液的pH值近中性,也可得知AgOH也是一中強堿。
9、寫離子方程式時,強電解質一定拆,弱電解質一定不拆
在水溶液中,的確,強電解質在水中完全電離,所以肯定拆;而弱電解質不能完全電離,因此不拆。但是在非水溶液中進行時,或反應體系中水很少時,那就要看情況了。在固相反應時,無論是強電解質還是弱電解質,無論這反應的實質是否離子交換實現的,都不能拆。如:2NH4Cl+Ca(OH)2=△=CaCl2+2NH3↑+2H2O,這條方程式全部都不能拆,因此不能寫成離子方程式。有的方程式要看具體的反應實質,如濃H2SO4和Cu反應,盡管濃H2SO4的濃度為98%,還有少量水,有部分分子還可以完全電離成H+和SO42-,但是這條反應主要利用了濃H2SO4的強氧化性,能體現強氧化性的是H2SO4分子,所以實質上參加反應的是H2SO4分子,所以這條反應中H2SO4不能拆。同樣,生成的CuSO4因水很少,也主要以分子形式存在,所以也不能拆。弱電解質也有拆的時候,因為弱電解質只是相對于水是弱而以,在其他某些溶劑中,也許它就變成了強電解質。如CH3COOH在水中為弱電解質,但在液氨中卻為強電解質。在液氨做溶劑時,CH3COOH參加的離子反應,CH3COOH就可以拆。
高二化學知識點總結 篇5
1兩種氣體相遇產生白煙NH3遇HCl
2某溶液加入NaOH溶液產生氣體氣體一定是NH3;溶液一定含NH
3檢驗某白色固體是銨鹽的方法加入濃NaOH溶液并加熱,產生刺激氣味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則固體為銨鹽。
4某溶液加入H2SO4的.同時加入Cu.銅溶解溶液變藍,該溶液中含有:NO3-
5濃_特性不穩定易分解、強氧化性、易揮發
6王水的成分及特性濃_濃鹽酸1:3體積比混合具有極強的氧化性(溶解金、鉑)
7能使蛋白質變黃的物質濃
火柴盒側面的涂料紅磷
高二化學知識點總結 篇6
電解池:把電能轉化為化學能的裝置。
(1)電解池的構成條件
①外加直流電源;
②與電源相連的'兩個電極;
③電解質溶液或熔化的電解質。
(2)電極名稱和電極材料
①電極名稱
陽極:接電源正極的為陽極,發生___氧化_____反應;
陰極:接電源負極的為陰極,發生____還原____反應。
②電極材料
惰性電極:C、Pt、Au等,僅導電,不參與反應;
活性電極:Fe、Cu、Ag等,既可以導電,又可以參與電極反應。
離子放電順序
(1)陽極:
①活性材料作電極時:金屬在陽極失電子被氧化成陽離子進入溶液,陰離子不容易在電極上放電。
②惰性材料作電極(Pt、Au、石墨等)時:
溶液中陰離子的放電順序(由易到難)是:S2->I->Br->Cl->OH->含氧酸根離子。
(2)陰極:無論是惰性電極還是活性電極都不參與電極反應,發生反應的是溶液中的陽離子。
陽離子在陰極上的放電順序是:
Ag+>Fe3+>Cu2+>H+>Fe2+>Zn2+>Al3+>Mg2+>Na+
高二化學知識點總結 篇7
1、中和熱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堿發生中和反應而生成1molH2O,這時的反應熱叫中和熱。
2、強酸與強堿的中和反應其實質是H+和OH—反應,其熱化學方程式為:
H+(aq)+OH—(aq)=H2O(l)ΔH=—57、3kJ/mol
3、弱酸或弱堿電離要吸收熱量,所以它們參加中和反應時的中和熱小于57、3kJ/mol。
4、蓋斯定律內容:化學反應的反應熱只與反應的始態(各反應物)和終態(各生成物)有關,而與具體反應進行的途徑無關,如果一個反應可以分幾步進行,則各分步反應的反應熱之和與該反應一步完成的'反應熱是相同的。
5、燃燒熱概念:25℃,101kPa時,1mol純物質完全燃燒生成穩定的化合物時所放出的熱量。燃燒熱的單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幾點:
①研究條件:101kPa
②反應程度:完全燃燒,產物是穩定的氧化物。
③燃燒物的物質的量:1mol
④研究內容:放出的熱量。(ΔH;0,單位kJ/mol)
高二化學知識點總結 篇8
一、化學反應的熱效應。
1.化學反應的反應熱。
(1)反應熱的概念:當化學反應在一定溫度下進行時,反應釋放或吸收的熱量稱為反應溫度下的熱效應,稱為反應熱。用符號Q表示。
(2)反應熱與吸熱和放熱的關系。Q>0時,反應為吸熱反應;Q;0時,反應為放熱反應。
2.化學反應的焓變。
(1)反應焓變ΔH與反應熱Q的關系。
對于等壓條件下的化學反應,如果反應中物質的能量變化全部轉化為熱能,則反應熱等于反應焓變,其數學表達式為:Qp=ΔH=H(反應產物)—H(反應物)。
(2)反應焓變和熱化學方程。
化學方程稱為熱化學方程,同時表示化學反應中物質的變化和焓變。
如:H2(g)O2(g)=H2O(l);ΔH(298K)=—285.8kJ·mol—1。
3.計算反應焓變。
按標準摩爾產生焓,ΔfHmθ計算反應焓變ΔH。
對任意反應:aA bB=cC dD。
ΔH=[cΔfHmθ(C)dΔfHmθ(D)]—[aΔfHmθ(A)bΔfHmθ(B)]。
二、化學平衡。
1.化學反應速率。
(1)表達式:v=△c/△t。
(2)特征:對于特定的反應,用不同的物質表示化學反應速率可能不同,但每種物質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等于化學方程中每種物質的系數。
2.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1)反應速率常數(K)。
反應速率常數(K)表示單位濃度下的化學反應學反應速率越大,反應越快。由于溫度、催化劑、固體表面性質等因素,反應速率常數與濃度無關。
(2)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增加反應物濃度,增加正反應速率,降低反應物濃度,降低正反應速率。
增加生成物濃度,增加逆反應速率,降低生成物濃度,降低逆反應速率。
3.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1)經驗公式。
中A為比例系數,e為自然對數的底部,R常數摩爾氣體,Ea為活化能。
公式知,當Ea>當溫度升高時,反應速率常數增加,化學反應速率也增加。可以看出,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與活化能有關。
4.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1)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規律:大多數催化劑可以通過參與反應來有效提高反應速率,改變反應過程,降低反應的活化能量。
(2)催化劑的特性。
催化劑可以加速反應速率,反應前后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保持不變。催化劑是有選擇性的。催化劑不能改變化學反應的平衡常數,不能引起化學平衡的運動,也不能改變平衡轉化率。
三、苯C6H6。
1.物理性質:無色有特殊氣味的液體,密度比水小,有毒,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也是很好的有機溶劑。
二、苯的結構:C6H6(正六邊形平面結構)苯分子中六個C原子之間的鍵完全相同,碳鍵能大于碳鍵能小于碳鍵能的兩倍,鍵長介于碳鍵長與雙鍵長之間的鍵角120°。
3.化學性質。
(1)氧化反應:2C6H6 15O2=12CO2 6H2O(火焰明亮,冒煙)酸性高錳酸鉀不能褪色。
(2)替代反應。
①鐵粉的作用:溴化鐵作為催化劑與溴反應生成;溴苯的無色密度大于水。
②苯和硝酸(使用)HONO2表示)產生無色、不溶于水、密度大于水、有毒的油性液體硝基苯。 HONO2 H2O反應用水浴加熱,溫度控制在50—60℃,催化劑和脫水劑采用濃硫酸。
(3)加成反應。
以鎳為催化劑,苯與氫發生加成反應,產生環己烷3H2。
四、乙醇CH3CH2OH。
1.物理性質:無色有特殊香味的液體密度小于水。如何檢驗乙醇中是否含有水與水以任意比溶解:添加無水硫酸銅;如何獲得無水乙醇:加生石灰和蒸餾。
2.結構:CH3CH2OH(含官能團:羥基)。
3.化學性質。
(1)乙醇與金屬鈉的反應:2CH3CH2OH 2Na=2CH3CH2ONa H2↑(替代反應)。
(2)乙醇氧化反應。
①乙醇燃燒:CH3CH2OH 3O2=2CO2 3H2O。
②乙醇催化氧化反應2CH3CH2OH O2=2CH3CHO 2H2O。
拓展閱讀:高中化學記憶公式
1.制備硝基苯。
硝酸硫酸冷滴苯,黃油杏仁味。
硫酸催化脫水是溫計懸浴加冷管。
2.線鍵式有機物對應分子式計算。
算碳找拐點,求氫四里減。
3.觀察化學方程的平衡。
氫以氫為標準,無氫以氧為標準。
氫氧找不到一價,變單成雙求配平。
調整只能改變系數,原子等平。
配平系數的現分數必須乘以最小公倍數。
4.重要實驗現象。
氫在氯中蒼白,磷在氯中煙霧彌漫。
甲烷氫氯混合,強光照射太危險。
鎂條在二氧碳中燃燒,兩酸遇氨冒白煙。
氯化銨熱象升華,碘遇淀粉變藍。
硫氫甲烷一氧碳,五者燃燒火焰藍。
銅絲伸入硫氣中,硫鐵與黑物混合。
熱銅熱鐵遇氯氣,煙色相似為棕色。
5.電解規律。
惰性材料用作電極,兩極直流。
含氧酸,可溶堿。
活性金屬含氧鹽,電解實際上是電解水。
無氧酸電解本身解,PH濃度降低。
活性金屬無氧鹽,電解得到相應的堿。
無活性金屬無氧鹽,成鹽元素兩極見。
不活動金屬含氧鹽,電解得到相應的酸。
由于電解和精煉,非惰性材料被用作電極。
鍍金屬為陰極,鍍金屬陽極連。
陽粗陰純精煉,電解液中含有相應的鹽。
電解有共同點,陽極氧化陰還原。
6.有機化學知識。
有機化學并不難,記準通式是關鍵。
只含C、H稱為烴,結構成鏈或成環。
雙鍵是烯三鍵炔,單鍵相連為烷。
脂肪族排成鏈,芳香族帶苯環。
異構共用分子式,通用同系間。
取代烯烴加成烷,衍生物取決于官能團。
羧酸羥基連烴基,稱為醇醛和羧酸。
酮醚胺是基醚鍵和氨基的衍生物。
苯帶羥基稱為苯酚,萘是雙苯并聯。
去H加O稱氧化,去O加H叫還原。
醇氧化成酮醛,醛氧化成羧酸。
羧酸比碳酸強,碳酸比石碳酸強。
光鹵代在側鏈,催化鹵代在苯環。
羥基可以替代烴的鹵代衍生物。
產生稀和氫鹵酸的小分子。
鉀鈉能換醇中氫,銀鏡反應能辨別醛。
氫氧化銅多元醇,溶液混合成深藍色。
醇加羧酸生成酯,酯水解成醇酸。
苯酚遇溴沉淀白,淀粉遇碘變藍。
氨基酸是酸堿性的,甲酸是酸的,就像醛一樣。
聚合單變鏈節斷裂π鍵相串聯。
千變萬化,多趣味,無限風可攀登。
7.地殼中排名前十的元素公式。
氧硅鋁鐵鈣,鈉鉀鎂氫鈦。
(養女貼鍋蓋,哪個沒有青菜)。
8.烷烴、烯烴和炔烴的命名。
以最長碳鏈為主鏈,直鏈烷烴定母名。
主鏈號定支鏈,支鏈作為替代基。
中文數字表基數,橫隔開位和名稱。
若有幾個替代基,前是小基后大基。
9.常用化學品的'儲存方法。
硝酸固碘硝酸銀,低溫避光棕色瓶。
液溴氨水易揮發,陰涼時應密封。
用冷水儲存白磷,鉀鈉鈣鋇煤油。
堿瓶需要橡膠塞,塑料鉛儲存氟化氫。
易變質藥放時短,易燃易爆避火源。
實驗室干燥劑,蠟封保存心平靜。
10.保存一些易變藥物。
溴、碘容器石蠟密封在金屬鈉儲煤油中。
氫氟酸裝塑料瓶,濃硝酸盛棕瓶。
將白磷放入冷水中,固體燒堿須密封。
高中化學學習方法
1.堅持課前預習,積極學習。
課前預習方法:閱讀新課程,發現困難,復習基礎。
(1)閱讀新課:了解教材的基本內容。
(2)找出難點:標記不懂的地方。
(3)復習基礎:作為學習新課程的知識鋪墊。
2.注重課堂學習,提高課堂效率,認真聽課;記筆記。
(1)認真聽課:注意力集中,積極學習。當老師介紹新課程時,學生應該注意聽老師如何提出新問題?當老師教新課時,學生應該考慮老師是如何分析問題的?當老師演示實驗時,學生應該仔細看看老師是如何操作的。當老師總結這門課時,學生應該有意學習老師如何提煉教材的要點。
(2)記筆記:細節要恰當,抓住要領記。有些學生沒有記筆記的習慣;有些學生記多少;有些學生只記,不思考;這些都不好。對于新課程,主要寫下教師講座大綱、要點和教師簡單、靈感的分析。對于復習課,主要寫下教師指導提煉的知識主線。對于練習講座,主要寫下老師指出的錯誤,或啟發自己。或者在書的空白處或者直接在書中畫出重點和標記,有利于騰出時間聽老師講課。另外,對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有疑問或獨特的見解要做標記,以便課后繼續學習。課堂學習是做好學習的關鍵。學生在學校學習的主要時間是上課。在這次學習的主要時間里,有些學生不專注于學習,有些學生不注意學習方法,這將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學習水平的發揮。
3.課后復習鞏固課堂所學,課后復習是鞏固知識的需要。
學生們常說:基本上在課堂上理解,但做家庭作業總是不方便。原因是知識的內涵和延伸還沒有真正或完全理解。這就是課后復習的意義。課后復習的方法如下:
(1)再讀:新課后再讀教材,可以學新悟舊,自我提升。
(2)后作業:閱讀教科書后,事半功倍。有些學生在做作業之前沒有閱讀教科書,所以他們生搬硬套公式或例題做作業,事半功倍。
(3)經常記憶:經常使用記憶方法,讓大腦再現教科書的知識線,發現遺忘的知識點,及時閱讀教科書的相關內容,針對性強,效果好。
(4)多問:為什么要多問知識的重點和難點?可以引起重新學習和思考,不斷提高對知識的認識。
(5)有計劃:安排每天的課外時間;復習前一段的學習內容;可以提高學習效率。
4.有意識記憶系統掌握知識,有意識記憶方法。
深刻理解,自然記憶;歸納公式,有利于記憶;比較異同,簡化記憶;讀寫結合,加深記憶。有意識記憶是系統掌握科學知識的一種方式。有意識記憶的方法因人而異。形成適合自己的有意識記憶方法,系統掌握科學知識。
5.科學歸納。
知識學習過程的完整性分為三個階段,即知識的獲取、維護和再現。
歸納法之一是點線網絡法。這種方法最常用于總結元素的單質和化合物之間的相互轉換關系。例如,硫一章H2S→S→SO2→SO3→H2SO4為統領。
二是列表對比法.對比法常用于辨別相似概念,對比法也最常用于元素化合物性質的學習.通過知識的共性了新舊知識的共性和聯系。
高二化學知識點總結 篇9
1、各類有機物的通式、及主要化學性質
烷烴CnH2n+2僅含C—C鍵與鹵素等發生取代反應、熱分解、不與高錳酸鉀、溴水、強酸強堿反應
烯烴CnH2n含C==C鍵與鹵素等發生加成反應、與高錳酸鉀發生氧化反應、聚合反應、加聚反應
炔烴CnH2n-2含C≡C鍵與鹵素等發生加成反應、與高錳酸鉀發生氧化反應、聚合反應
苯(芳香烴)CnH2n-6與鹵素等發生取代反應、與氫氣等發生加成反應
(甲苯、乙苯等苯的同系物可以與高錳酸鉀發生氧化反應)
鹵代烴:CnH2n+1X
醇:CnH2n+1OH或CnH2n+2O有機化合物的性質,主要抓官能團的特性,比如,醇類中,醇羥基的性質:1.可以與金屬鈉等反應產生氫氣,2.可以發生消去反應,注意,羥基鄰位碳原子上必須要有氫原子,3.可以被氧氣催化氧化,連有羥基的碳原子上必要有氫原子。4.與羧酸發生酯化反應。5.可以與氫鹵素酸發生取代反應。6.醇分子之間可以發生取代反應生成醚。
苯酚:遇到FeCl3溶液顯紫色醛:CnH2nO羧酸:CnH2nO2酯:CnH2nO2
2、取代反應包括:鹵代、硝化、鹵代烴水解、酯的水解、酯化反應等;
3、最簡式相同的有機物,不論以何種比例混合,只要混和物總質量一定,完全燃燒生成的CO2、H2O及耗O2的量是不變的。恒等于單一成分該質量時產生的CO2、H2O和耗O2量。
4、可使溴水褪色的物質如下,但褪色的原因各自不同:
烯、炔等不飽和烴(加成褪色)、苯酚(取代褪色)、醛(發生氧化褪色)、有機溶劑[CCl4、氯仿、溴苯(密度大于水),烴、苯、苯的同系物、酯(密度小于水)]發生了萃取而褪色。較強的無機還原劑(如SO2、KI、FeSO4等)(氧化還原反應)
5.能使高錳酸鉀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質有:
(1)含有碳碳雙鍵、碳碳叁鍵的烴和烴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
(2)含有羥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類物質
(3)含有醛基的化合物
(4)具有還原性的無機物(如SO2、FeSO4、KI、HCl、H2O2
6.能與Na反應的有機物有:醇、酚、羧酸等——凡含羥基的化合物
7、能與NaOH溶液發生反應的有機物:
(1)酚:(2)羧酸:(3)鹵代烴(水溶液:水解;醇溶液:消去)(4)酯:(水解,不加熱反應慢,加熱反應快)(5)蛋白質(水解)
8.能發生水解反應的物質有:鹵代烴、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質(肽)、鹽
9、能發生銀鏡反應的有:醛、甲酸、甲酸某酯、葡萄糖、麥芽糖(也可同Cu(OH)2反應)。
計算時的關系式一般為:—CHO——2Ag
注意:當銀氨溶液足量時,甲醛的氧化特殊:HCHO——4Ag↓+H2CO3
反應式為:HCHO+4[Ag(NH3)2]OH=(NH4)2CO3+4Ag↓+6NH3↑+211.
10、常溫下為氣體的有機物有:
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數小于或等于4的`烴(新戊烷例外)、一氯甲烷、甲醛。
H2O
11.濃H2SO4、加熱條件下發生的反應有:
苯及苯的同系物的硝化、磺化、醇的脫水反應、酯化反應、纖維素的水解
12、需水浴加熱的反應有:
(1)、銀鏡反應(2)、乙酸乙酯的水解(3)苯的硝化(4)糖的水解
凡是在不高于100℃的條件下反應,均可用水浴加熱。
13、解推斷題的特點是:抓住問題的突破口,即抓住特征條件(即特殊性質或特征反應),如苯酚與濃溴水的反應和顯色反應,醛基的氧化反應等。但有機物的特征條件不多,因此還應抓住題給的關系條件和類別條件。關系條件能告訴有機物間的聯系,如A氧化為B,B氧化為C,則A、B、C必為醇、醛,羧酸類;又如烯、醇、醛、酸、酯的有機物的衍變關系,能給你一個整體概念。
14、烯烴加成烷取代,衍生物看官能團。
去氫加氧叫氧化,去氧加氫叫還原。
醇類氧化變-醛,醛類氧化變羧酸。
光照鹵代在側鏈,催化鹵代在苯環
高二化學知識點總結 篇10
1、SO2能作漂白劑。SO2雖然能漂白一般的有機物,但不能漂白指示劑如石蕊試液。SO2使品紅褪色是因為漂白作用,SO2使溴水、高錳酸鉀褪色是因為還原性,SO2使含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是因為溶于不生成酸。
2、SO2與Cl2通入水中雖然都有漂白性,但將二者以等物質的量混合后再通入水中則會失去漂白性,
3、往某溶液中逐滴加入稀鹽酸,出現渾濁的物質:
第一種可能為與Cl-生成難溶物。包括:①AgNO3
第二種可能為與H+反應生成難溶物。包括:
①可溶性硅酸鹽(SiO32-),離子方程式為:SiO32-+2H+=H2SiO3↓
②苯酚鈉溶液加鹽酸生成苯酚渾濁液。
③S2O32-離子方程式:S2O32-+2H+=S↓+SO2↑+H2O
④一些膠體如Fe(OH)3(先是由于Fe(OH)3的膠粒帶負電荷與加入的`H+發生電荷中和使膠體凝聚,當然,若繼續滴加鹽酸至過量,該沉淀則會溶解。)若加HI溶液,最終會氧化得到I2。
⑤AlO2-離子方程式:AlO2-+H++H2O==Al(OH)3當然,若繼續滴加鹽酸至過量,該沉淀則會溶解。
4、濃硫酸的作用:
①濃硫酸與Cu反應——強氧化性、酸性②實驗室制取乙烯——催化性、脫水性
③實驗室制取硝基苯——催化劑、吸水劑④酯化反應——催化劑、吸水劑
⑤蔗糖中倒入濃硫酸——脫水性、強氧化性、吸水性
⑥膽礬中加濃硫酸——吸水性
5、能發生銀鏡反應的有機物不一定是醛.可能是:
①醛;②甲酸;③甲酸鹽;④甲酸酯;⑤葡萄糖;⑥麥芽糖(均在堿性環境下進行)
6、既能與酸又能與堿反應的物質
①顯兩性的物質:Al、Al2O3、Al(OH)3
②弱酸的銨鹽:(NH4)2CO3、(NH4)2SO3、(NH4)2S等。
③弱酸的酸式鹽:NaHS、NaHCO3、NaHSO3等。
④氨基酸。
⑤若題目不指定強堿是NaOH,則用Ba(OH)2,Na2CO3、Na2SO3也可以。
7、有毒的氣體:F2、HF、Cl2、H2S、SO2、CO、NO2、NO、Br2(g)、HCN。
8、常溫下不能共存的氣體:H2S和SO2、H2S和Cl2、HI和Cl2、NH3和HCl、NO和O2、F2和H2。
9、其水溶液呈酸性的氣體:HF、HCl、HBr、HI、H2S、SO2、CO2、NO2、Br2(g)。
10、可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NH3。有漂白作用的氣體:Cl2(有水時)和SO2,但兩者同時使用時漂白效果減弱。檢驗Cl2常用淀粉碘化鉀試紙,Cl2能使濕潤的紫色石蕊試紙先變紅后褪色。
高二化學知識點總結 篇11
高二化學有機物知識點:重要的物理性質
1.有機物的溶解性
(1)難溶于水的有:各類烴、鹵代烴、硝基化合物、酯、絕大多數高聚物、高級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數目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級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鹽、氨基酸及鹽、單糖、二糖。(它們都能與水形成氫鍵)。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乙醇是一種很好的溶劑,既能溶解許多無機物,又能溶解許多有機物,所以常用乙醇來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藥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為反應的溶劑,使參加反應的有機物和無機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觸面積,提高反應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應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讓它們在均相(同一溶劑的溶液)中充分接觸,加快反應速率,提高反應限度。
②苯酚:室溫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屬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機溶劑,當溫度高于65℃時,能與水混溶,冷卻后分層,上層為苯酚的水溶液,下層為水的苯酚溶液,振蕩后形成乳濁液。苯酚易溶于堿溶液和純堿溶液,這是因為生成了易溶性的鈉鹽。
③乙酸乙酯在飽和碳酸鈉溶液中更加難溶,同時飽和碳酸鈉溶液還能通過反應吸收揮發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揮發出的乙醇,便于聞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有的淀粉、蛋白質可溶于水形成膠體。蛋白質在濃輕金屬鹽(包括銨鹽)溶液中溶解度減小,會析出(即鹽析,皂化反應中也有此操作)。但在稀輕金屬鹽(包括銨鹽)溶液中,蛋白質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線型和部分支鏈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機溶劑,而體型則難溶于有機溶劑。
⑥氫氧化銅懸濁液可溶于多羥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絳藍色溶液。
2.有機物的密度
(1)小于水的密度,且與水(溶液)分層的有:各類烴、一氯代烴、酯(包括油脂)
(2)大于水的密度,且與水(溶液)分層的有:多氯代烴、溴代烴(溴苯等)、碘代烴、硝基苯
高二化學有機物知識點:重要的反應
4.既能與強酸,又能與強堿反應的物質
(1)2Al + 6H+ == 2 Al3+ + 3H2↑ 2Al + 2OH- + 2H2O == 2 AlO2- + 3H2↑
(2)Al2O3 + 6H+ == 2 Al3+ + 3H2O Al2O3 + 2OH- == 2 AlO2- + H2O
(3)Al(OH)3 + 3H+ == Al3+ + 3H2O Al(OH)3 + OH- == AlO2- + 2H2O
(4)弱酸的酸式鹽,如NaHCO3、NaHS等等
NaHCO3 + HCl == NaCl + CO2↑ + H2O NaHCO3 + NaOH == Na2CO3 + H2O
NaHS + HCl == NaCl + H2S↑ NaHS + NaOH == Na2S + H2O
(5)弱酸弱堿鹽,如CH3COONH4、(NH4)2S等等
2CH3COONH4 + H2SO4 == (NH4)2SO4 + 2CH3COOH
CH3COONH4 + NaOH == CH3COONa + NH3↑+ H2O
(NH4)2S + H2SO4 == (NH4)2SO4 + H2S↑
(NH4)2S +2NaOH == Na2S + 2NH3↑+ 2H2O
(6)氨基酸,如甘氨酸等
H2NCH2COOH + HCl → HOOCCH2NH3Cl
H2NCH2COOH + NaOH → H2NCH2COONa + H2O
(7)蛋白質
蛋白質分子中的肽鏈的鏈端或支鏈上仍有呈酸性的—COOH和呈堿性的—NH2,故蛋白質仍能與堿和酸反應。
高二化學有機物知識點:有機物的鑒別
1.烯醛中碳碳雙鍵的檢驗
(1)若是純凈的液態樣品,則可向所取試樣中加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若褪色,則證明含有碳碳雙鍵。
(2)若樣品為水溶液,則先向樣品中加入足量的'新制Cu(OH)2懸濁液,加熱煮沸,充分反應后冷卻過濾,向濾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再加入溴水,若褪色,則證明含有碳碳雙鍵。
★若直接向樣品水溶液中滴加溴水,則會有反應:—CHO + Br2 + H2O → —COOH + 2HBr而使溴水褪色。
2.二糖或多糖水解產物的檢驗
若二糖或多糖是在稀硫酸作用下水解的,則先向冷卻后的水解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和稀硫酸,然后再加入銀氨溶液或新制的氫氧化銅懸濁液,(水浴)加熱,觀察現象,作出判斷。
3.如何檢驗溶解在苯中的苯酚?
取樣,向試樣中加入NaOH溶液,振蕩后靜置、分液,向水溶液中加入鹽酸酸化,再滴入幾滴FeCl3溶液(或過量飽和溴水),若溶液呈紫色(或有白色沉淀生成),則說明有苯酚。
★若向樣品中直接滴入FeCl3溶液,則由于苯酚仍溶解在苯中,不得進入水溶液中與Fe3+進行離子反應;若向樣品中直接加入飽和溴水,則生成的三溴苯酚會溶解在苯中而看不到白色沉淀。
★若所用溴水太稀,則一方面可能由于生成溶解度相對較大的一溴苯酚或二溴苯酚,另一方面可能生成的三溴苯酚溶解在過量的苯酚之中而看不到沉淀。
4.如何檢驗實驗室制得的乙烯氣體中含有CH2=CH2、SO2、CO2、H2O?
將氣體依次通過無水硫酸銅、品紅溶液、飽和Fe2(SO4)3溶液、品紅溶液、澄清石灰水、檢驗水) (檢驗SO2) (除去SO2) (確認SO2已除盡)(檢驗CO2)
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檢驗CH2=CH2)。
高二化學知識點總結 篇12
化學電池
1、電池的分類:化學電池、太陽能電池、原子能電池
2、化學電池:借助于化學能直接轉變為電能的裝置
3、化學電池的分類:一次電池、二次電池、燃料電池
4、常見一次電池:堿性鋅錳電池、鋅銀電池、鋰電池等
5、二次電池:放電后可以再充電使活性物質獲得再生,可以多次重復使用,又叫充電電池或蓄電池。
6、二次電池的`電極反應:鉛蓄電池
7、目前已開發出新型蓄電池:銀鋅電池、鎘鎳電池、氫鎳電池、鋰離子電池、聚合物鋰離子電池
8、燃料電池:是使燃料與氧化劑反應直接產生電流的一種原電池。
9、電極反應:一般燃料電池發生的電化學反應的最終產物與燃燒產物相同,可根據燃燒反應寫出總的電池反應,但不注明反應的條件。負極發生氧化反應,正極發生還原反應,不過要注意一般電解質溶液要參與電極反應。以氫氧燃料電池為例,鉑為正、負極,介質分為酸性、堿性和中性。當電解質溶液呈酸性時:負極:2H2—4e—=4H+正極:O2+4 e—4H+ =2H2O當電解質溶液呈堿性時:負極:2H2+4OH——4e—=4H2O正極:O2+2H2O+4 e—=4OH—另一種燃料電池是用金屬鉑片插入KOH溶液作電極,又在兩極上分別通甲烷(燃料)和氧氣(氧化劑)。
10、電極反應式為:負極:CH4+10OH——8e— =CO32—+7H2O;正極:4H2O+2O2+8e— =8OH—。電池總反應式為:CH4+2O2+2KOH=K2CO3+3H2O 10、燃料電池的優點:能量轉換率高、廢棄物少、運行噪音低
11、廢棄電池的處理:回收利用
高二化學知識點總結 篇13
1、需水浴加熱的反應有:
(1)銀鏡反應
(2)乙酸乙酯的水解
(3)苯的硝化
(4)糖的水解
(5)酚醛樹脂的制取
(6)固體溶解度的測定
凡是在不高于100℃的條件下反應,均可用水浴加熱,其優點:溫度變化平穩,不會大起大落,有利于反應的進行。
2、需用溫度計的實驗有:
(1)實驗室制乙烯(170℃)
(2)蒸餾
(3)固體溶解度的測定
(4)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
(5)中和熱的測定
(6)制硝基苯(50—60℃)
〔說明〕:
(1)凡需要準確控制溫度者均需用溫度計。
(2)注意溫度計水銀球的位置。
3、能與Na反應的有機物有:
醇、酚、羧酸等——凡含羥基的化合物。
4、能發生銀鏡反應的物質有:
醛、甲酸、甲酸鹽、甲酸酯、葡萄糖、麥芽糖——凡含醛基的物質。
5、能使高錳酸鉀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質有:
(1)含有碳碳雙鍵、碳碳叁鍵的烴和烴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
(2)含有羥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類物質
(3)含有醛基的化合物
(4)具有還原性的無機物(如SO2、FeSO4、KI、HCl、H2O2等)
6、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質有:
(1)含有碳碳雙鍵和碳碳叁鍵的烴和烴的衍生物(加成)
(2)苯酚等酚類物質(取代)
(3)含醛基物質(氧化)
(4)堿性物質(如NaOH、Na2CO3)(氧化還原――歧化反應)
(5)較強的無機還原劑(如SO2、KI、FeSO4等)(氧化)
(6)有機溶劑(如苯和苯的同系物、四氯甲烷、汽油、已烷等,屬于萃取,使水層褪色而有機層呈橙紅色。)
7、密度比水大的液體有機物有:
溴乙烷、溴苯、硝基苯、四氯化碳等。
8、密度比水小的液體有機物有:
烴、大多數酯、一氯烷烴。
9、能發生水解反應的物質有:
鹵代烴、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質(肽)鹽。
10、不溶于水的有機物有:
烴、鹵代烴、酯、淀粉、纖維素
11、常溫下為氣體的有機物有:
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數小于或等于4的烴(新戊烷例外)一氯甲烷、甲醛。
12、濃硫酸、加熱條件下發生的反應有:
苯及苯的同系物的'硝化、磺化、醇的脫水反應、酯化反應、纖維素的水解
13、能被氧化的物質有:
含有碳碳雙鍵或碳碳叁鍵的不飽和化合物(KMnO4)苯的同系物、醇、醛、酚。大多數有機物都可以燃燒,燃燒都是被氧氣氧化。
14、顯酸性的有機物有:
含有酚羥基和羧基的化合物。
15、能使蛋白質變性的物質有:
強酸、強堿、重金屬鹽、甲醛、苯酚、強氧化劑、濃的酒精、雙氧水、碘酒、三氯乙酸等。
16、既能與酸又能與堿反應的有機物:
具有酸、堿雙官能團的有機物(氨基酸、蛋白質等)
17、能與NaOH溶液發生反應的有機物:
(1)酚:
(2)羧酸:
(3)鹵代烴(水溶液:水解;醇溶液:消去)
(4)酯:(水解,不加熱反應慢,加熱反應快)
(5)蛋白質(水解)
18、有明顯顏色變化的有機反應:
1.苯酚與三氯化鐵溶液反應呈紫色;
2.KMnO4酸性溶液的褪色;
3.溴水的褪色;
4.淀粉遇碘單質變藍色。
5.蛋白質遇濃硝酸呈黃色(顏色反應)。
高二化學知識點總結 篇14
一、鈉Na
1、單質鈉的物理性質:鈉質軟、銀白色、熔點低、密度比水的小但比煤油的大。
2、單質鈉的化學性質:
①鈉與O2反應
常溫下:4Na+O2=2Na2O(新切開的鈉放在空氣中容易變暗)
加熱時:2Na+O2==Na2O2(鈉先熔化后燃燒,發出黃色火焰,生成淡黃色固體Na2O2。)
Na2O2中氧元素為-1價,Na2O2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
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Na2O2是呼吸面具、潛水艇的供氧劑,Na2O2具有強氧化性能漂白。
②鈉與H2O反應
2Na+2H2O=2NaOH+H2↑
離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注意配平)
實驗現象:“浮——鈉密度比水小;游——生成氫氣;響——反應劇烈;
熔——鈉熔點低;紅——生成的NaOH遇酚酞變紅”。
③鈉與鹽溶液反應
如鈉與CuSO4溶液反應,應該先是鈉與H2O反應生成NaOH與H2,再和CuSO4溶液反應,有關化學方程式:
2Na+2H2O=2NaOH+H2↑
CuSO4+2NaOH=Cu(OH)2↓+Na2SO4
總的方程式:2Na+2H2O+CuSO4=Cu(OH)2↓+Na2SO4+H2↑
實驗現象:有藍色沉淀生成,有氣泡放出
K、Ca、Na三種單質與鹽溶液反應時,先與水反應生成相應的堿,堿再和鹽溶液反應
④鈉與酸反應:
2Na+2HCl=2NaCl+H2↑(反應劇烈)
離子方程式:2Na+2H+=2Na++H2↑
3、鈉的存在:以化合態存在。
4、鈉的保存:保存在煤油或石蠟中。
5、鈉在空氣中的變化過程:Na→Na2O→NaOH→Na2CO3→Na2CO3·10H2O(結晶)→Na2CO3(風化),最終得到是一種白色粉末。
一小塊鈉置露在空氣中的現象:銀白色的鈉很快變暗(生成Na2O),跟著變成白色固體(NaOH),然后在固體表面出現小液滴(NaOH易潮解),最終變成白色粉未(最終產物是Na2CO3)。
二、鋁Al
1、單質鋁的物理性質:銀白色金屬、密度小(屬輕金屬)、硬度小、熔沸點低。
2、單質鋁的化學性質
①鋁與O2反應:常溫下鋁能與O2反應生成致密氧化膜,保護內層金屬。加熱條件下鋁能與O2反應生成氧化鋁:4Al+3O2==2Al2O3
②常溫下Al既能與強酸反應,又能與強堿溶液反應,均有H2生成,也能與不活潑的金屬鹽溶液反應:
2Al+6HCl=2AlCl3+3H2↑
(2Al+6H+=2Al3++3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
(2Al+2OH-+2H2O=2AlO2-+3H2↑)
2Al+3Cu(NO3)2=2Al(NO3)3+3Cu
(2Al+3Cu2+=2Al3++3Cu)
注意:鋁制餐具不能用來長時間存放酸性、堿性和咸的`食品。
③鋁與某些金屬氧化物的反應(如V、Cr、Mn、Fe的氧化物)叫做鋁熱反應
Fe2O3+2Al==2Fe+Al2O3,Al和Fe2O3的混合物叫做鋁熱劑。利用鋁熱反應焊接鋼軌。
三、鐵
1、單質鐵的物理性質:鐵片是銀白色的,鐵粉呈黑色,純鐵不易生銹,但生鐵(含碳雜質的鐵)在潮濕的空氣中易生銹。(原因:形成了鐵碳原電池。鐵銹的主要成分是Fe2O3)。
2、單質鐵的化學性質:
①鐵與氧氣反應:3Fe+2O2===Fe3O4(現象: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體)
②與非氧化性酸反應:Fe+2HCl=FeCl2+H2↑(Fe+2H+=Fe2++H2↑)
常溫下鋁、鐵遇濃硫酸或濃硝酸鈍化。加熱能反應但無氫氣放出。
③與鹽溶液反應:Fe+CuSO4=FeSO4+Cu(Fe+Cu2+=Fe2++Cu)
④與水蒸氣反應:3Fe+4H2O(g)==Fe3O4+4H2
【高二化學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高二化學知識點總結10-28
(經典)高二化學知識點總結11-16
高二化學知識點總結07-11
高二化學知識點總結大全02-01
高二化學知識點總結(合集)11-14
高二化學知識點總結(推薦)11-12
【精華】高二化學知識點總結11-15
高二化學知識點總結歸納01-05
高二化學知識點總結[優]11-11
高二化學知識點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