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15篇【經(jīng)典】
總結是對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jīng)驗和教訓等方面情況進行評價與描述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們思考,不妨讓我們認真地完成總結吧。我們該怎么寫總結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1
自由落體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從Vo位置向下計算)4.推論Vt^2=2gh
注:(1)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遵循勻變速度直線運動規(guī)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較小,在高山處比平地小,方向豎直向下。
3)豎直上拋
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g=9.8≈10m/s2)
3.有用推論Vt^2–Vo^2=-2gS4.上升高度Hm=Vo^2/2g(拋出點算起)
5.往返時間t=2Vo/g(從拋出落回原位置的時間)
注:(1)全過程處理:是勻減速直線運動,以向上為正方向,加速度取負值。(2)分段處理:向上為勻減速運動,向下為自由落體運動,具有對稱性。(3)上升與下落過程具有對稱性,如在同點速度等值反向等。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2
力是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有力必有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叫力的三要素。用一條有向線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來的方法叫力的圖示。
按照力命名的依據(jù)不同,可以把力分為
①按性質(zhì)命名的力(例如:重力、彈力、摩擦力、分子力、電磁力等。)
②按效果命名的力(例如:拉力、壓力、支持力、動力、阻力等)。
力的作用效果:
①形變;②改變運動狀態(tài).
2、重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重力的大小G=mg,方向豎直向下。作用點叫物體的重心;重心的位置與物體的質(zhì)量分布和形狀有關。質(zhì)量均勻分布,形狀規(guī)則的物體的重心在其幾何中心處。薄板類物體的重心可用懸掛法確定,注意:重力是萬有引力的一個分力,另一個分力提供物體隨地球自轉(zhuǎn)所需的向心力,在兩極處重力等于萬有引力.由于重力遠大于向心力,一般情況下近似認為重力等于萬有引力.
3、彈力:
(1)內(nèi)容:發(fā)生形變的物體,由于要恢復原狀,會對跟它接觸的且使其發(fā)生形變的物體產(chǎn)生力的作用,這種力叫彈力。
(2)條件:①接觸;②形變。但物體的形變不能超過彈性限度。
(3)彈力的方向和產(chǎn)生彈力的那個形變方向相反。(平面接觸面間產(chǎn)生的彈力,其方向垂直于接觸面;曲面接觸面間產(chǎn)生的彈力,其方向垂直于過研究點的曲面的切面;點面接觸處產(chǎn)生的彈力,其方向垂直于面、繩子產(chǎn)生的彈力的方向沿繩子所在的直線。)
(4)大小:
①彈簧的彈力大小由F=kx計算,②一般情況彈力的大小與物體同時所受的其他力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有關,應結合平衡條件或牛頓定律確定.
4、摩擦力:
(1)摩擦力產(chǎn)生的'條件:接觸面粗糙、有彈力作用、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三者缺一不可.
(2)摩擦力的方向:跟接觸面相切,與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但注意摩擦力的方向和物體運動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還可能成任意角度.
(3)摩擦力的大小:
說明:a、FN為接觸面間的彈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b、為滑動摩擦系數(shù),只與接觸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關,與接觸面
積大小、接觸面相對運動快慢以及正壓力FN無關。
②靜摩擦:由物體的平衡條件或牛頓第二定律求解,與正壓力無關.
大小范圍0
(fm為最大靜摩擦力,與正壓力有關)
靜摩擦力的具體數(shù)值可用以下方法來計算:一是根據(jù)平衡條件,二是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求出合力,然后通過受力分析確定.
(4)注意事項:
a、摩擦力可以與運動方向相同,也可以與運動方向相反,還可以與運動方向成一定夾角。
b、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負功,還可以不作功。
c、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間相對運動的方向或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
d、靜止的物體可以受滑動摩擦力的作用,運動的物體可以受靜摩擦力的作用。
易錯現(xiàn)象:
1.不會確定系統(tǒng)的重心位置
2.沒有掌握彈力、摩擦力有無的判定方法
3.靜摩擦力方向的確定錯誤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力的合成和分解
1、標量和矢量:
(1)將物理量區(qū)分為矢量和標量體現(xiàn)了用分類方法研究物理問題.
(2)矢量和標量的根本區(qū)別在于它們遵從不同的運算法則:標量用代數(shù)法;矢量用平行四邊形定則或三角形定則.
(3)同一直線上矢量的合成可轉(zhuǎn)為代數(shù)法,即規(guī)定某一方向為正方向,與正方向相同的物理量用正號代人,相反的用負號代人,然后求代數(shù)和,最后結果的正、負體現(xiàn)了方向,但有些物理量雖也有正負之分,運算法則也一樣,但不能認為是矢量,最后結果的正負也不表示方向,如:功、重力勢能、電勢能、電勢等.
2、力的合成與分解:
(1)合力與分力:如果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它產(chǎn)生的效果跟幾個力共同作用在物體上產(chǎn)生的效果相同,這個力就叫做那幾個力的合力,而那幾個力叫做這個力的分力。
(2)共點力的合成:
1、共點力
幾個力如果都作用在物體的同一點上,或者它們的作用線相交于同一點,這幾個力叫共點力。
2、力的合成方法
求幾個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①若和在同一條直線上
a.同向:合力方向與、的方向一致
b.反向:合力,方向與、這兩個力中較大的那個力向。
②互成θ角——用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3、平行四邊形定則:
兩個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這兩個力的有向線段為鄰邊,作平行四邊形,它的對角線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及方向,這是矢量合成的普遍法則。
注意:(1)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從平行四邊行法則。
(2)兩個力的合力范圍
(3)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兩個分力成直角時,用勾股定理或三角函數(shù)。
注意事項:
(1)力的合成與分解,體現(xiàn)了用等效的方法研究物理問題.
(2)合成與分解是為了研究問題的方便而引入的一種方法,用合力來代替幾個力時必須把合力與各分力脫鉤,即考慮合力則不能考慮分力,同理在力的分解時只考慮分力,而不能同時考慮合力.
(3)共點的兩個力合力的大小范圍是
|F1-F2|≤F合≤Fl+F2.
(4)共點的三個力合力的最大值為三個力的大小之和,最小值可能為零.
(5)力的分解時要認準力作用在物體上產(chǎn)生的實際效果,按實際效果來分解.
(6)力的正交分解法是把作用在物體上的所有力分解到兩個互相垂直的坐標軸上,分解最終往往是為了求合力(某一方向的合力或總的合力).
易錯現(xiàn)象:
1.對含靜摩擦力的合成問題沒有掌握其可變特性
2.不能按力的作用效果正確分解力
3.沒有掌握正交分解的基本方法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3
曲線運動、萬有引力
1.運動軌跡為曲線,向心力存在是條件,曲線運動速度變,方向就是該點切線。
2.圓周運動向心力,供需關系在心里,徑向合力提供足,需mu平方比R,mrw平方也需,供求平衡不心離。
3.萬有引力因質(zhì)量生,存在于世界萬物中,皆因天體質(zhì)量大,萬有引力顯神通。衛(wèi)星繞著天體行,快慢運動的衛(wèi)星,均由距離來決定,距離越近它越快,距離越遠越慢行,同步衛(wèi)星速度定,定點赤道上空行。
高一物理知識點2
動力學(運動和力)
1.牛頓第一運動定律(慣性定律):物體具有慣性,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tài)為止
2.牛頓第二運動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決定,與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頓第三運動定律:F=-F{負號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對方,平衡力與作用力反作用力區(qū)別,實際應用:反沖運動}
4.共點力的`平衡F合=0,推廣{正交分解法、三力匯交原理}
5.超重:FN>G,失重:FN
6.牛頓運動定律的適用條件:適用于解決低速運動問題,適用于宏觀物體,不適用于處理高速問題,不適用于微觀粒子〔見第一冊P67〕
注:平衡狀態(tài)是指物體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狀態(tài),或者是勻速轉(zhuǎn)動。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4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基本公式和推理】
1.基本公式
(1)速度-時間關系式:
(2)位移-時間關系式:
(3)位移-速度關系式:
三個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個,就可求出其余兩個。
利用公式解題時注意:x、v、a為矢量及正、負號所代表的是方向的不同,
解題時要有正方向的規(guī)定。
2.常用推論
(1)平均速度公式:
(2)一段時間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于這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
(3)一段位移的中間位置的瞬時速度:
(4)任意兩個連續(xù)相等的時間間隔(T)內(nèi)位移之差為常數(shù)(逐差相等):
【對運動圖象的理解及應用】
1.研究運動圖象
(1)從圖象識別物體的運動性質(zhì)
(2)能認識圖象的`截距(即圖象與縱軸或橫軸的交點坐標)的意義
(3)能認識圖象的斜率(即圖象與橫軸夾角的正切值)的意義
(4)能認識圖象與坐標軸所圍面積的物理意義
(5)能說明圖象上任一點的物理意義
2.x-t圖象和v-t圖象的比較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5
汽車做勻變速運動,追趕及相遇問題
在兩物體同直線上的追及、相遇或避免碰撞問題中關鍵的條件是:兩物體能否同時到達空間某位置。因此應分別對兩物體研究,列出位移方程,然后利用時間關系、速度關系、位移關系解出。
(1)追及
追和被追的兩者的速度相等常是能追上、追不上、二者距離有極值的臨界條件。
如勻減速運動的`物體追從不同地點出發(fā)同向的勻速運動的物體時,若二者速度相等了,還沒有追上,則永遠追不上,此時二者間有最小距離。若二者相遇時(追上了),追者速度等于被追者的速度,則恰能追上,也是二者避免碰撞的臨界條件;若二者相遇時追者速度仍大于被追者的速度,則被追者還有一次追上追者的機會,其間速度相等時二者的距離有一個較大值。
再如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運動的物體追趕同一地點出發(fā)同向勻速運動的物體時,當二者速度相等時二者有最大距離,位移相等即追上。
(2)相遇
同向運動的兩物體追及即相遇,分析同(1).
相向運動的物體,當各自發(fā)生的位移的絕對值的和等于開始時兩物體間的距離時即相遇。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6
1、受力分析:
要根據(jù)力的概念,從物體所處的環(huán)境(與多少物體接觸,處于什么場中)和運動狀態(tài)著手,其常規(guī)如下:
(1)確定研究對象,并隔離出來;
(2)先畫重力,然后彈力、摩擦力,再畫電、磁場力;
(3)檢查受力圖,找出所畫力的施力物體,分析結果能否使物體處于題設的運動狀態(tài)(靜止或加速),否則必然是多力或漏力;
(4)合力或分力不能重復列為物體所受的力.
2、整體法和隔離體法
(1)整體法:就是把幾個物體視為一個整體,受力分析時,只分析這一整體之外的物體對整體的作用力,不考慮整體內(nèi)部之間的相互作用力。
(2)隔離法:就是把要分析的物體從相關的物體系中假想地隔離出來,只分析該物體以外的物體對該物體的作用力,不考慮物體對其它物體的作用力。
(3)方法選擇
所涉及的物理問題是整體與外界作用時,應用整體分析法,可使問題簡單明了,而不必考慮內(nèi)力的作用;當涉及的物理問題是物體間的作用時,要應用隔離分析法,這時原整體中相互作用的內(nèi)力就會變?yōu)楦鱾獨立物體的外力。
3、注意事項:
正確分析物體的受力情況,是解決力學問題的基礎和關鍵,在具體操作時應注意:
(1)彈力和摩擦力都是產(chǎn)生于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之間,因此要從接觸點處判斷彈力和摩擦力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則根據(jù)彈力和摩擦力的方向,畫好這兩個力.
(2)畫受力圖時要逐一檢查各個力,找不到施力物體的力一定是無中生有的同時應只畫物體的受力,不能把對象對其它物體的施力也畫進去.
易錯現(xiàn)象:
1.不能正確判定彈力和摩擦力的有無;
2.不能靈活選取研究對象;
3.受力分析時受力與施力分不清。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7
1、電場線:用來形象描述電場的假想曲線,是由法拉第引入的。
理解:①、起始于正電荷(無窮遠處),終止于負電荷(無窮遠處),不是閉合曲線,不相交。
②、電場線上一點的切線方向為該點場強方向。
③、電場線的疏密程度反映了場強的大小。
④、勻強電場的電場線是平行等距的`直線。
⑤、沿電場線方向電勢逐點降低,是電勢最低最快的方向。
⑦、電場線并非電荷運動的軌跡。
2、等勢面:電勢相等的點構成的面有以下特征;
①在同一等勢面上移動電荷電場力不做功。
②等勢面與電場力垂直。
③電場中任何兩個等勢面不相交。
④電場線由高等勢面指向低等勢面。
⑤規(guī)定:相鄰等勢面間的電勢差相差,所以等勢面的疏密反映了場強的大小(勻強點電荷電場等勢面的特點)
⑥幾種等勢面的性質(zhì)
A、等量同種電荷連線和中線上
連線上:中點電勢最小
中線上:由中點到無窮遠電勢逐漸減小,無窮遠電勢為零。
B、等量異種電荷連線上和中線上
連線上:由正電荷到負電荷電勢逐漸減小。
中線上:各點電勢相等且都等于零。
3、電場力做功與電勢能的關系:
①、通過電場力做功說明:電場力做正功,電勢能減小。
電場力做負功,電勢能增大。
②、正電荷:順著電場線移動時,電勢能減小。
逆著電場線移動時,電勢能增加。
負電荷:順著電場線移動時,電勢能增加。
逆著電場線移動時,電勢能減小。
③、求電荷在電場中A、B兩點具有的電勢能高低
將電荷由A點移到B點根據(jù)電場力做功情況判斷,電場力做正功,電勢能減小,電荷在A點電勢能大于在B點的電勢能,反之電場力做負功,電勢能增加,電荷在B點的電勢能小于在B點的電勢能
④、在正電荷產(chǎn)生的電場中正電荷在任意一點具有的電勢能都為正,負電荷在任一點具有的電勢能都為負。
在負電荷產(chǎn)生的電場中正電荷在任意一點具有的電勢能都為負,負電荷在任意一點具有的電勢能都為正。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8
速度變化的快慢加速度
1.物體的加速度等于物體速度變化(vt—v0)與完成這一變化所用時間的比值
a=(vt—v0)/t
2.a不由△v、t決定,而是由F、m決定。
3.變化量=末態(tài)量值—初態(tài)量值……表示變化的大小或多少
4.變化率=變化量/時間……表示變化快慢
5.如果物體沿直線運動且其速度均勻變化,該物體的運動就是勻變速直線運動(加速度不隨時間改變)。
6.速度是狀態(tài)量,加速度是性質(zhì)量,速度改變量(速度改變大小程度)是過程量。
用圖象描述直線運動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圖象
1.s-t圖象是描述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的位移隨時間的變化關系的曲線。(不反映物體運動的軌跡)
2.物理中,斜率k≠tanα(2坐標軸單位、物理意義不同)
3.圖象中兩圖線的交點表示兩物體在這一時刻相遇。
勻變速
直線運動的速度圖象
1.v-t圖象是描述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歲時間變化關系的圖線。(不反映物體運動軌跡)
2.圖象與時間軸的面積表示物體運動的位移,在t軸上方位移為正,下方為負,整個過程中位移為各段位移之和,即各面積的代數(shù)和。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9
平拋運動
1、水平方向速度V_x=V_o
2、豎直方向速度V_y=gt
3、水平方向位移S_x=V_ot
4、豎直方向位移S_y=gt2/2
5、運動時間t=(2S_y/g)1/2(通常又表示為(2h/g)1/2)
6、合速度V_t=(V_x2+V_y2)1/2=[V_o2+(gt)2]1/2
合速度方向與水平夾角β:tgβ=V_y/V_x=gt/V_o
7、合位移S=(S_x2+S_y2)1/2,位移方向與水平夾角α:tgα=S_y/S_x=gt/(2V_o)
注:
(1)平拋運動是勻變速曲線運動,加速度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與豎直方向的自由落體運動的合成。
(2)運動時間由下落高度h(S_y)決定與水平拋出速度無關。
(3)θ與β的關系為tgβ=2tgα。
(4)在平拋運動中時間t是解題關鍵。
(5)曲線運動的物體必有加速度,當速度方向與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線上時物體做曲線運動。
2)勻速圓周運動
1、線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m(2π/T)2R
5、周期與頻率T=1/f
6、角速度與線速度的關系V=ωR
7、角速度與轉(zhuǎn)速的`關系ω=2πn(此處頻率與轉(zhuǎn)速意義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弧長(S):米(m)角度(Φ):弧度(rad)頻率(f):赫(Hz)周期(T):秒(s)轉(zhuǎn)速(n):r/s半徑(R):米(m)線速度(V):m/s 角速度(ω):rad/s向心加速度:m/s2
注:
(1)向心力可以由具體某個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還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終與速度方向垂直。
(2)做勻速度圓周運動的物體,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變速度的方向,不改變速度的大小,因此物體的動能保持不變,但動量不斷改變。
(3)萬有引力
1、開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軌道半徑T:周期K:常量(與行星質(zhì)量無關)
2、萬有引力定律F=Gm_1m_2/r2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3、天體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R:天體半徑(m)
4、衛(wèi)星繞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
ω=(GM/R3)1/2T=2π(R3/GM)1/2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_1=(g地r地)1/2=7.9Km/sV_2=11.2Km/sV_3=16.7Km/s
6、地球同步衛(wèi)星GMm/(R+h)2=m4π2(R+h)/T2
h≈36000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
注:
(1)天體運動所需的向心力由萬有引力提供,F(xiàn)心=F萬。
(2)應用萬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體的質(zhì)量密度等。
(3)地球同步衛(wèi)星只能運行于赤道上空,運行周期和地球自轉(zhuǎn)周期相同。
(4)衛(wèi)星軌道半徑變小時,勢能變小、動能變大、速度變大、周期變小。
(5)地球衛(wèi)星的環(huán)繞速度和最小發(fā)射速度均為7.9Km/S.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10
勻變速直線運動
1、速度Vt=Vo+at
2.位移s=Vot+at?/2=V平t= Vt/2t
3.有用推論Vt?-Vo?=2as
4.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式)
5.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
6.中間位置速度Vs/2=√[(Vo?+Vt?)/2]
7.加速度a=(Vt-Vo)/t {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0}
8.實驗用推論Δs=aT?{Δs為連續(xù)相鄰相等時間(T)內(nèi)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時間(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單位換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體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決定式;
(4)其它相關內(nèi)容:質(zhì)點.位移和路程.參考系.時間與時刻;速度與速率.瞬時速度。
自由落體運動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從Vo位置向下計算)
4.推論Vt2=2gh
注:(1)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遵循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較小,在高山處比平地小,方向豎直向下)。
豎直上拋運動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3.有用推論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拋出點算起)
5.往返時間t=2Vo/g (從拋出落回原位置的時間)
注:(1)全過程處理:是勻減速直線運動,以向上為正方向,加速度取負值;
(2)分段處理:向上為勻減速直線運動,向下為自由落體運動,具有對稱性;
(3)上升與下落過程具有對稱性,如在同點速度等值反向等。
力
1.重力G=mg (方向豎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點在重心,適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胡克定律F=kx {方向沿恢復形變方向,k:勁度系數(shù)(N/m),x:形變量(m)}
3.滑動摩擦力F=μFN {與物體相對運動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數(shù),F(xiàn)N:正壓力(N)}
4.靜摩擦力0≤f靜≤fm (與物體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fm為最大靜摩擦力)
注:(1)勁度系數(shù)k由彈簧自身決定;
(2)摩擦因數(shù)μ與壓力大小及接觸面積大小無關,由接觸面材料特性與表面狀況等決定; (3)其它相關內(nèi)容:靜摩擦力(大小、方向);
2)力的合成與分解
1.同一直線上力的合成同向:F=F1+F2,反向:F=F1-F2 (F1>F2)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 F1⊥F2時:F=(F12+F22)1/2
3.合力大小范圍:|F1-F2|≤F≤|F1+F2|
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β,F(xiàn)y=Fsinβ(β為合力與x軸之間的夾角tgβ=Fy/Fx)
注:(1)力(矢量)的合成與分解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
(2)合力與分力的'關系是等效替代關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
(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圖法求解,此時要選擇標度,嚴格作圖;
(4)F1與F2的值一定時,F1與F2的夾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
(5)同一直線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線取正方向,用正負號表示力的方向,化簡為代數(shù)運算。
動力學(運動和力)
1.牛頓第一運動定律(慣性定律):物體具有慣性,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tài)為止
2.牛頓第二運動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決定,與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頓第三運動定律:F=-F′{負號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對方,平衡力與作用力反作用力區(qū)別,實際應用:反沖運動}
4.共點力的平衡F合=0,推廣{正交分解法、三力匯交原理}
5.超重:FN>G,失重:FN
6.牛頓運動定律的適用條件:適用于解決低速運動問題,適用于宏觀物體,不適用于處理高速問題,不適用于微觀粒子注:平衡狀態(tài)是指物體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狀態(tài),或者是勻速轉(zhuǎn)動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11
探究彈力
1.產(chǎn)生形變的物體由于要恢復原狀,會對與它接觸的物體產(chǎn)生力的作用,這種力稱為彈力。
2.彈力方向垂直于兩物體的接觸面,與引起形變的外力方向相反,與恢復方向相同。
繩子彈力沿繩的收縮方向;鉸鏈彈力沿桿方向;硬桿彈力可不沿桿方向。
彈力的.作用線總是通過兩物體的接觸點并沿其接觸點公共切面的垂直方向。
3.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簧彈力F的大小與彈簧的伸長或縮短量x成正比,即胡克定律。
F=kx
4.上式的k稱為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倔強系數(shù)),反映了彈簧發(fā)生形變的難易程度。
5.彈簧的串、并聯(lián):串聯(lián):1/k=1/k1+1/k2并聯(lián):k=k1+k2
機械能守恒定律
(1)機械能: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的總稱
總機械能:E=Ek+Ep是標量也具有相對性
機械能的變化,等于非重力做功(比如阻力做的功)
ΔE=W非重
機械能之間可以相互轉(zhuǎn)化
(2)機械能守恒定律:只有重力做功的情況下,物體的動能和重力勢能
發(fā)生相互轉(zhuǎn)化,但機械能保持不變
表達式:Ek1+Ep1=Ek2+Ep2
成立條件:只有重力做功
1.對摩擦力認識的四個“不一定”
(1)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
(2)靜摩擦力不一定比滑動摩擦力小
(3)靜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與運動方向共線,但一定沿接觸面的切線方向
(4)摩擦力不一定越小越好,因為摩擦力既可用作阻力,也可以作動力
2.靜摩擦力用二力平衡來求解,滑動摩擦力用公式來求解
3.靜摩擦力存在及其方向的判斷
存在判斷:假設接觸面光滑,看物體是否發(fā)生相當運動,若發(fā)生相對運動,則說明物體間有相對運動趨勢,物體間存在靜摩擦力;若不發(fā)生相對運動,則不存在靜摩擦力。
方向判斷:靜摩擦力的方向與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滑動摩擦力的方向與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12
1.線速度V:①圓周運動的快慢可以用物體通過的弧長與所用時間的比值來量度該比值即為線速度②V=Δs/Δt單位:m/s③勻速圓周運動:物體沿著圓周運動,并且線速度的大小處處相等(tips:方向時時改變)
2.角速度ω:①物體做圓周運動的快慢還可以用它與圓心連線掃過角度的快慢來描述,即角速度②公式ω=Δθ/Δt (角度使用弧度制)ω的單位是rad/s
3.轉(zhuǎn)速r:物體單位時間轉(zhuǎn)過的圈數(shù)單位:轉(zhuǎn)每秒或轉(zhuǎn)每分
4.周期T: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轉(zhuǎn)過一周所用的時間單位:秒S
5.關系式:V=ωr(r為半徑)ω=2π/T
6.向心加速度①定義:任何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的加速度都指向圓心,這個加速度叫做向心加速度
②表達式a=V2/r=ω2r=(4π2/T2)r=4π2f2r=4π2n2r(n指轉(zhuǎn)過的圈數(shù))方向:指向圓心
7.向心力F=mV2/r=mω2r=m(4π2/T2)r=4π2f2mr=4π2n2mr方向:指向圓心
8.生活中的圓周運動
①鐵路的彎道:
②拱形橋:(1)凹形:F向=FN-G向心加速度的`方向豎直向上(2)凸形:F向=G-FN向心加速度的方向豎直向下
③航天器失重:航天員受到地球引力與飛船座艙的支持力,合力提供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的所需的向心力mg-FN=mv2/R v=√gR時FN=0航天員處于失重狀態(tài)
④離心運動(逐漸遠離圓心):(1)做圓周運動的物體,由于慣性,總有沿切線方向飛去的傾向。當向心力消失或不足時,即做離心運動
(2)應用:洗衣機脫水加工無縫鋼管(離心制管技術)
(3)危害:公路彎道不得超速高速轉(zhuǎn)動的砂輪飛輪不得超速否則會釀成事故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13
一、考點理解
1、關于勻速圓周運動
(1)條件:①物體在圓周上運動;②任意相等的時間里通過的圓弧長度相等。
(2)性質(zhì):勻速圓周運動是加速度變化(大小不變而方向不斷變化)的變加速運動。
(3)勻速圓周運動的向心力:
①是按力的作用效果來命名的力,它不是具有確定性質(zhì)的某種力,相反,任何性質(zhì)的力都可以作為向心力。例如,小鐵塊在勻速轉(zhuǎn)動的圓盤上保持相對靜止的原因是,靜摩擦力充當向心力,若圓盤是光滑的,就必須用線細拴住小鐵塊,才能保證小鐵塊同圓盤一起做勻速轉(zhuǎn)動,這時向心力是由細線的拉力提供。
②向心力的作用效果是改變線速度的方向。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所受的合外力即為向心力,它是產(chǎn)生向心加速度的.原因,其方向一定指向圓心,是變化的(線速度大小變化的非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所受的合外力不指向圓心,它既要改變速度方向,同時也改變速度的大小,即產(chǎn)生法向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
③向心力可以是某幾個力的合力,也可以是某個力的分力。例如,用細繩拴著質(zhì)量為m的物體,在豎直平面內(nèi)做圓周運動到最低點時,其向心力由繩的拉力和重力(F向= T拉— mg)兩個力的合力充當。而在圓錐擺運動中,小球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向心力則是由重力的分力(F向= mgxtanθ),其中θ為擺線與豎直軸的夾角)充當,因此決不能在受力分析時沿圓心方向多加一個向心力。
④物體做勻速圓周運動所需向心力大小可以表示為:
F = ma = mv^2/r = mrω^2 = mrx4π^2/(T^2)
2、描述圓周運動的物理量
(1)線速度:v = s/t(s是物體在時間t內(nèi)通過的圓弧長),方向沿圓弧上該點處的切線方向。描述了物體沿圓弧運動的快慢程度。
(2)角速度:ω = θ/t(θ是物體在時間t內(nèi)繞圓心轉(zhuǎn)過的角度),描述了物體繞圓心轉(zhuǎn)動的快慢程度。
(3)周期與頻率:T = 2πr/v = 2π/ω = 1/f(沿圓周運動一周所用的時間叫周期,每秒鐘完成圓周運動的轉(zhuǎn)數(shù)叫頻率)。
(4)向心加速度:描述線速度方向變化快慢的物理量。大小:a向心= v^2/r = rω^2 = rx4π^2/(T^2)。方向:總是指向圓心,方向時刻在變化,是一個變加速度。
說明:當ω為常數(shù)時,a向心與r成正比;當v為常數(shù)時,a向心與r成反比。因此,若無特殊條件說明,不能說a向心一定與r成正比還是反比。
3、勻速圓周運動的運動學特征
勻速圓周運動的線速度大小不變但方向不斷變化;周期不變;頻率不變;角速度不變;向心加速度大小不變但方向不斷變化。
二、方法講解
1、勻速圓周運動的分析方法
對于勻速圓周運動的問題,一般可按如下步驟進行分析:
(1)確定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作為研究對象。
(2)明確運動情況。包括搞清運動速率v、軌跡半徑r及軌跡圓心O的位置等,只有明確了上述幾點后,才能知道運動物體在運動過程中所需的向心力大小(mv^2/r)和向心力方向(指向圓心)。
(3)分析受力情況,對物體實際受力情況作出正確的分析,畫出受力圖,確定指向圓心的合外力F(即提供的向心力)。
(4)代入公式F = mv^2/r,求解結果。
2、勻速圓周運動中向心力的特點
由于勻速圓周運動僅是速度方向發(fā)生變化而速度大小不變,故只存在向心加速度,物體受的外力的合力就是向心力,可見,合外力大小不變,方向始終與速度方向垂直指向圓心,是物體做勻速圓周運動的條件。
在求解勻速圓周運動的問題時,關鍵是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看是哪一個力或哪幾個力的合力來提供向心力。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14
一、基本概念
1、質(zhì)點
2、 參考系
3、坐標系
4、時刻和時間間隔
5、路程:物體運動軌跡的長度
6、位移:表示物體位置的變動。可用從起點到末點的有向線段來表示,是矢量。位移的大小小于或等于路程。
7、速度:
物理意義:表示物體位置變化的快慢程度。
分類平均速度:方向與位移方向相同
瞬時速度:
與速率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速度是矢量,而速率是標量
平均速度=位移/時間,平均速率=路程/時間
瞬時速度的大小等于瞬時速率
8、加速度
物理意義:表示物體速度變化的快慢程度
定義:(即等于速度的變化率)
方向:與速度變化量的方向相同,與速度的方向不確定。(或與合力的方向相同)
二、運動圖象(只研究直線運動)
1、x—t圖象(即位移圖象)
(1)、縱截距表示物體的初始位置。
(2)、傾斜直線表示物體作勻變速直線運動,水平直線表示物體靜止,曲線表示物體作變速直線運動。
(3)、斜率表示速度。斜率的絕對值表示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負表示速度的方向。
2、v—t圖象(速度圖象)
(1)、縱截距表示物體的初速度。
(2)、傾斜直線表示物體作勻變速直線運動,水平直線表示物體作勻速直線運動,曲線表示物體作變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大小發(fā)生變化)。
(3)、縱坐標表示速度。縱坐標的絕對值表示速度的.大小,縱坐標的正負表示速度的方向。
(4)、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的絕對值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負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5)、面積表示位移。橫軸上方的面積表示正位移,橫軸下方的面積表示負位移。
三、實驗: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
1、兩種打點即使器的異同點
2、紙帶分析;
(1)、從紙帶上可直接判斷時間間隔,用刻度尺可以測量位移。
(2)、可計算出經(jīng)過某點的瞬時速度
(3)、可計算出加速度
高一必修1物理知識點歸納
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
勻速直線運動
1、定義:物體沿著直線運動,而且保持加速度不變,這種運動叫做勻變速直線運動。
2、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分類:
3、勻變速直線運動的v—t圖象
實驗小車的v—t圖象是一條傾斜直線。由此可知,無論Δt取何值,無論在什么時間階段,Δt對應的速度變化Δv都相同,即Δv/Δt不變,則物體的加速度不變。所以勻變速直線運動的v—t圖象是一條傾斜直線。在數(shù)學函數(shù)圖象中,Δv/Δt叫做圖象的斜率,故v—t圖象的斜率表示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的大小。
高一必修1物理知識點歸納: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
1、動力學的兩類基本問題:
(1)已知物體的受力情況,確定物體的運動情況。基本解題思路是:
①根據(jù)受力情況,利用牛頓第二定律求出物體的加速度。
②根據(jù)題意,選擇恰當?shù)倪\動學公式求解相關的速度、位移等。
(2)已知物體的運動情況,推斷或求出物體所受的未知力。基本解題思路是:①根據(jù)運動情況,利用運動學公式求出物體的加速度。
②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確定物體所受的合外力,從而求出未知力。
(3)注意點:
①運用牛頓定律解決這類問題的關鍵是對物體進行受力情況分析和運動情況分析,要善于畫出物體受力圖和運動草圖。不論是哪類問題,都應抓住力與運動的關系是通過加速度這座橋梁聯(lián)系起來的這一關鍵。
②對物體在運動過程中受力情況發(fā)生變化,要分段進行分析,每一段根據(jù)其初速度和合外力來確定其運動情況;某一個力變化后,有時會影響其他力,如彈力變化后,滑動摩擦力也隨之變化。
2、關于超重和失重:
在平衡狀態(tài)時,物體對水平支持物的壓力大小等于物體的重力。當物體在豎直方向上有加速度時,物體對支持物的壓力就不等于物體的重力。當物體的加速度方向向上時,物體對支持物的壓力大于物體的重力,這種現(xiàn)象叫超重現(xiàn)象。當物體的加速度方向向下時,物體對支持物的壓力小于物體的重力,這種現(xiàn)象叫失重現(xiàn)象。對其理解應注意以下三點:
(1)當物體處于超重和失重狀態(tài)時,物體的重力并沒有變化。
(2)物體是否處于超重狀態(tài)或失重狀態(tài),不在于物體向上運動還是向下運動,即不取決于速度方向,而是取決于加速度方向。
(3)當物體處于完全失重狀態(tài)(a=g)時,平常一切由重力產(chǎn)生的物理現(xiàn)象都會完全消失,如單擺停擺、天平失效、浸在水中的物體不再受浮力、液體柱不再產(chǎn)生向下的壓強等。
易錯現(xiàn)象:
(1)當外力發(fā)生變化時,若引起兩物體間的彈力變化,則兩物體間的滑動摩擦力一定發(fā)生變化,往往有些同學解題時仍誤認為滑動摩擦力不變。
(2)些同學在解比較復雜的問題時不認真審清題意,不注意題目條件的變化,不能正確分析物理過程,導致解題錯誤。
(3)些同學對超重、失重的概念理解不清,誤認為超重就是物體的重力增加啦,失重就是物體的重力減少啦。
高一物理知識點歸納
線速度V=s/t=2πR/T2。角速度ω=Φ/t=2π/T=2πf
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4。向心力F心=Mv^2/R=mω^2_=m(2π/T)^2_
周期與頻率T=1/f6。角速度與線速度的關系V=ωR
角速度與轉(zhuǎn)速的關系ω=2πn(此處頻率與轉(zhuǎn)速意義相同)
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弧長(S):米(m)角度(Φ):弧度(rad)頻率(f):赫(Hz)
周期(T):秒(s)轉(zhuǎn)速(n):r/s半徑(R):米(m)線速度(V):m/s
角速度(ω):rad/s向心加速度:m/s2
注:
(1)向心力可以由具體某個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還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終與速度方向垂直。
(2)做勻速度圓周運動的物體,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變速度的方向,不改變速度的大小,因此物體的動能保持不變,但動量不斷改變。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15
物體通過的路程與所用的時間之比叫做速度。
平均速度(與位移、時間間隔相對應)
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v是物體的位移s與發(fā)生這段位移所用時間t的比值。其方向與物體的位移方向相同。單位是m/s。
v=s/t
瞬時速度(與位置時刻相對應)
瞬時速度是物體在某時刻前后無窮短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其方向是物體在運動軌跡上過該點的切線方向。瞬時速率(簡稱速率)即瞬時速度的大小。
速率≥速度
速度變化的快慢加速度
1.物體的加速度等于物體速度變化(vt—v0)與完成這一變化所用時間的比值a=(vt—v0)/t
不由△v、t決定,而是由F、m決定。
3.變化量=末態(tài)量值—初態(tài)量值……表示變化的大小或多少
4.變化率=變化量/時間……表示變化快慢
5.如果物體沿直線運動且其速度均勻變化,該物體的運動就是勻變速直線運動(加速度不隨時間改變)。
6.速度是狀態(tài)量,加速度是性質(zhì)量,速度改變量(速度改變大小程度)是過程量。
萬有引力定律及其應用
1.萬有引力定律:引力常量G=×Nm2/kg2
2.適用條件:可作質(zhì)點的兩個物體間的相互作用;若是兩個均勻的球體,r應是兩球心間距.(物體的尺寸比兩物體的距離r小得多時,可以看成質(zhì)點)
3.萬有引力定律的應用:(中心天體質(zhì)量M,天體半徑R,天體表面重力加速度g)
(1)萬有引力=向心力(一個天體繞另一個天體作圓周運動時)
(2)重力=萬有引力
地面物體的重力加速度:mg=Gg=G≈
高空物體的重力加速度:mg=Gg=G<
4.第一宇宙速度----在地球表面附近(軌道半徑可視為地球半徑)繞地球作圓周運動的衛(wèi)星的線速度,在所有圓周運動的衛(wèi)星中線速度是的。
由mg=mv2/R或由==
5.開普勒三大定律
6.利用萬有引力定律計算天體質(zhì)量
7.通過萬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公式計算環(huán)繞速度
8.大于環(huán)繞速度的兩個特殊發(fā)射速度:第二宇宙速度、第三宇宙速度(含義)
功、功率、機械能和能源
1.做功兩要素:力和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發(fā)生位移
2.功:功是標量,只有大小,沒有方向,但有正功和負功之分,單位為焦耳(J)
3.物體做正功負功問題(將α理解為F與V所成的角,更為簡單)
(1)當α=90度時,W=0.這表示力F的方向跟位移的方向垂直時,力F不做功,如小球在水平桌面上滾動,桌面對球的支持力不做功。
(2)當α
如人用力推車前進時,人的推力F對車做正功。
(3)當α大于90度小于等于180度時,cosα<0,W<0.這表示力F對物體做負功。
如人用力阻礙車前進時,人的推力F對車做負功。
一個力對物體做負功,經(jīng)常說成物體克服這個力做功(取絕對值)。
例如,豎直向上拋出的球,在向上運動的過程中,重力對球做了-6J的功,可以說成球克服重力做了6J的功。說了“克服”,就不能再說做了負功
4.動能是標量,只有大小,沒有方向。表達式
5.重力勢能是標量,表達式
(1)重力勢能具有相對性,是相對于選取的參考面而言的。因此在計算重力勢能時,應該明確選取零勢面。
(2)重力勢能可正可負,在零勢面上方重力勢能為正值,在零勢面下方重力勢能為負值。
6.動能定理:
W為外力對物體所做的總功,m為物體質(zhì)量,v為末速度,為初速度
解答思路:
①選取研究對象,明確它的運動過程。
②分析研究對象的受力情況和各力做功情況,然后求各個外力做功的代數(shù)和。
③明確物體在過程始末狀態(tài)的動能和。
④列出動能定理的方程。
7.機械能守恒定律:(只有重力或彈力做功,沒有任何外力做功。)
解題思路:
①選取研究對象----物體系或物體
②根據(jù)研究對象所經(jīng)歷的物理過程,進行受力,做功分析,判斷機械能是否守恒。
③恰當?shù)剡x取參考平面,確定研究對象在過程的初、末態(tài)時的機械能。
④根據(jù)機械能守恒定律列方程,進行求解。
8.功率的表達式:,或者P=FV功率:描述力對物體做功快慢;是標量,有正負
9.額定功率指機器正常工作時的輸出功率,也就是機器銘牌上的標稱值。
實際功率是指機器工作中實際輸出的功率。機器不一定都在額定功率下工作。實際功率總是小于或等于額定功率。
10、能量守恒定律及能量耗散
第一節(jié)認識運動
機械運動:物體在空間中所處位置發(fā)生變化,這樣的運動叫做機械運動。
運動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樣性
參考系
1.任何運動都是相對于某個參照物而言的,這個參照物稱為參考系。
2.參考系的.選取是自由的。
(1)比較兩個物體的運動必須選用同一參考系。
(2)參照物不一定靜止,但被認為是靜止的。
1.在研究物體運動的過程中,如果物體的大小和形狀在所研究問題中可以忽略是,把物體簡化為一個點,認為物體的質(zhì)量都集中在這個點上,這個點稱為質(zhì)點。
2.質(zhì)點條件:
(1)物體中各點的運動情況完全相同(物體做平動)
(2)物體的大小(線度)<<它通過的距離
3.質(zhì)點具有相對性,而不具有絕對性。
4.理想化模型:根據(jù)所研究問題的性質(zhì)和需要,抓住問題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種理想化的模型,使復雜的問題得到簡化。(為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種高度抽象的理想客體)
第二節(jié)時間位移
時間與時刻
1.鐘表指示的一個讀數(shù)對應著某一個瞬間,就是時刻,時刻在時間軸上對應某一點。兩個時刻之間的間隔稱為時間,時間在時間軸上對應一段。
△t=t2—t1
2.時間和時刻的單位都是秒,符號為s,常見單位還有min,h。
3.通常以問題中的初始時刻為零點。
路程和位移
1.路程表示物體運動軌跡的長度,但不能完全確定物體位置的變化,是標量。
2.從物體運動的起點指向運動的重點的有向線段稱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學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稱為標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稱為矢量。
4.只有在質(zhì)點做單向直線運動是,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兩者運算法則不同。
第三節(jié)記錄物體的運動信息
打點記時器:通過在紙帶上打出一系列的點來記錄物體運動信息的儀器。(電火花打點記時器——火花打點,電磁打點記時器——電磁打點);一般打出兩個相鄰的點的時間間隔是。
第四節(jié)物體運動的速度
物體通過的路程與所用的時間之比叫做速度。
平均速度(與位移、時間間隔相對應)
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v是物體的位移s與發(fā)生這段位移所用時間t的比值。其方向與物體的位移方向相同。單位是m/s。
v=s/t
瞬時速度(與位置時刻相對應)
瞬時速度是物體在某時刻前后無窮短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其方向是物體在運動軌跡上過該點的切線方向。瞬時速率(簡稱速率)即瞬時速度的大小。
速率≥速度
第五節(jié)速度變化的快慢加速度
1.物體的加速度等于物體速度變化(vt—v0)與完成這一變化所用時間的比值
a=(vt—v0)/t
不由△v、t決定,而是由F、m決定。
3.變化量=末態(tài)量值—初態(tài)量值……表示變化的大小或多少
4.變化率=變化量/時間……表示變化快慢
5.如果物體沿直線運動且其速度均勻變化,該物體的運動就是勻變速直線運動(加速度不隨時間改變)。
6.速度是狀態(tài)量,加速度是性質(zhì)量,速度改變量(速度改變大小程度)是過程量。
第六節(jié)用圖象描述直線運動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圖象
圖象是描述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的位移隨時間的變化關系的曲線。(不反映物體運動的軌跡)
2.物理中,斜率k≠tanα(2坐標軸單位、物理意義不同)
3.圖象中兩圖線的交點表示兩物體在這一時刻相遇。
勻變速
直線運動的速度圖象
圖象是描述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歲時間變化關系的圖線。(不反映物體運動軌跡)
2.圖象與時間軸的面積表示物體運動的位移,在t軸上方位移為正,下方為負,整個過程中位移為各段位移之和,即各面積的代數(shù)和。
牛頓第一定律
定義: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tài)為止。
1、定義:物體具有的保持原來的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的性質(zhì)。
2、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慣性不是一種力。任何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慣性。
3、慣性的大小只由物體本身的特征決定,與外界因素無關。
4、慣性是不能被克服的,但可以利用慣性做事或防止慣性的不良影響。
5、不要把慣性概念與慣性定律相混淆。慣性是萬物皆有的保持原運動狀態(tài)的一種屬性,慣性定律則是物體不受外力作用時的運動定律。
運動狀態(tài)
1、運動狀態(tài)指的是物體的速度
速度是是矢量,速度不變則運動狀態(tài)不變,速度改變運動狀態(tài)也就改變了,所以運動狀態(tài)不斷改變的物體總有加速度。
2、力是使物體產(chǎn)生加速度的原因
3、質(zhì)量是物體慣性大小的量度
一、形變
1、形變:物體的形狀或體積的改變。
2、形變的種類:彈性形變(撤去使物體發(fā)生形變的外力后能恢復原來形狀的物體的形變)范性形變(撤去使物體發(fā)生形變的外力后不能恢復原來形狀的物體的形變)3、彈性限度:若物體形變過大,超過一定限度,撤去外力后,無法恢復原來的形狀,這個限度叫彈性限度。
二、彈力
1、定義:發(fā)生形變的物體,由于要恢復原狀,會對跟它接觸的物體產(chǎn)生的力的作用,這種力叫彈力。
2、產(chǎn)生條件:
(1)兩物體必須直接接觸,(2)量物體接觸處有彈性形變(彈力是接觸力)。
3、方向:彈力的方向與施力物體的形變方向相反。
4、彈力方向的判斷方法
(1)彈簧兩端的彈力方向,與彈簧中心軸線重合,指向彈簧恢復原狀的方向。其彈力可為拉力,可為壓力;對彈簧秤只為拉力。
(2)輕繩對物體的彈力方向,沿繩指向繩收縮的方向,即只為拉力。
(3)點與面接觸時彈力的方向,過接觸點垂直于接觸面(或接觸面的切線方向)而指向受力物體。
(4)面與面接觸時彈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觸面而指向受力物體。
(5)球與面接觸時彈力的方向,在接觸點與球心的連線上而指向受力物體。
(6)球與球相接觸的彈力方向,沿半徑方向,垂直于過接觸點的公切面而指向受力物體。
(7)輕桿的彈力方向可能沿桿也可能不沿桿,桿可提供拉力也可提供壓力。
(8)根據(jù)物體的運動情況,動力學規(guī)律判斷.
說明:
①壓力、支持力的方向總是垂直于接觸面(若是曲面則垂直過接觸點的切面)指向被壓或被支持的物體。
②繩的拉力方向總是沿繩指向繩收縮的方向。
③桿既可產(chǎn)生拉力,也可產(chǎn)生壓力,而且能產(chǎn)生不同方向的力。這是桿的受力特點。桿一端受的彈力方向不一定沿桿的方向。
5、彈力的大小:與形變量有關,遵循胡克定律。
①彈簧、橡皮條類:它們的形變可視為彈性形變。
三、胡克定律:
(在彈性限度內(nèi))F=kx
上式中k叫彈簧勁度系數(shù),單位:N/m,跟彈簧的材料、粗細,直徑及原長都有關系;由彈簧本身的性質(zhì)決定。X是彈簧的形變量(拉伸或壓縮量)切不可認為是彈簧的原長。
四、彈力有無判斷
(1)拆除法:即解除所研究處的接觸,看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是否改變。
若不變,則說明無彈力;若改變,則說明有彈力。
(2)假設法:假設在接觸處存在彈力,做出受力圖,再根據(jù)力和運動關系判斷是否存在彈力。
(3)根據(jù)力的平衡條件來判斷。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12-18
【經(jīng)典】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10-14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11-03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08-16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07-12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07-27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大全03-19
高一物理必考知識點總結06-25
(推薦)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05-17
(優(yōu)秀)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