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

時間:2024-09-06 13:34:16 知識點總結 我要投稿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15篇[優秀]

  總結是指社會團體、企業單位和個人在自身的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進行回顧檢查、分析評價,從而肯定成績,得到經驗,找出差距,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給我們下一階段的學習和工作生活做指導,讓我們好好寫一份總結吧。我們該怎么去寫總結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15篇[優秀]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1

  1、原子定義

  原子: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

  (1)原子也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例如少數非金屬單質(金剛石、石墨等);金屬單質(如鐵、汞等);稀有氣體等。

  (2)原子也不斷地運動著;原子雖很小但也有一定質量。對于原子的認識遠在公元前5世紀提出了有關“原子”的觀念。但沒有科學實驗作依據,直到19世紀初,化學家道爾頓根據實驗事實和嚴格的邏輯推導,在1803年提出了科學的原子論。

  2、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1)構成物質的每一個分子與該物質的化學性質是一致的,分子只能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不保持物質的物理性質。因物質的物理性質,如顏色、狀態等,都是宏觀現象,是該物質的大量分子聚集后所表現的'屬性,并不是單個分子所能保持的。

  (2)最小;不是絕對意義上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

  3、分子的性質

  (1)分子質量和體積都很小。

  (2)分子總是在不斷運動著的。溫度升高,分子運動速度加快,如陽光下濕衣物干得快。

  (3)分子之間有間隔。一般說來,氣體的分子之間間隔距離較大,液體和固體的分子之間的距離較小。氣體比液體和固體容易壓縮,不同液體混合后的總體積小于二者的原體積之和,都說明分子之間有間隔。

  (4)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不同。我們都有這樣的生活體驗:若口渴了,可以喝水解渴,同時吃幾塊冰塊也可以解渴,這就說明:水和冰都具有相同的性質,因為水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構成的,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是相同的。

  4、原子的構成

  質子:1個質子帶1個單位正電荷原子核(+)。

  中子:不帶電原子不帶電。

  電子:1個電子帶1個單位負電荷。

  5、原子與分子的異同

  分子原子區別在化學反應中可再分,構成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物質的分子在化學反應中不可再分,化學反應前后并沒有變成其它原子相似點:

  (1)都是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

  (2)質量、體積都非常小,彼此間均有一定間隔,處于永恒的運動中;

  (3)同種分子(或原子)性質相同,不同種分子(或原子)性質不同;

  (4)都具有種類和數量的含義。

  6、核外電子的分層排布規律:

  第一層不超過2個,第二層不超過8個;最外層不超過8個。每層最多容納電子數為2n2個(n代表電子層數),即第一層不超過2個,第二層不超過8個,第三層不超過18個;最外層電子數不超過8個。(只有1個電子層時,最多可容納2個電子)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2

  實室制取氫氧化鋁:Al2(SO4)3 + 6NH3·H2O = 2Al(OH)3↓ + 3(NH3)2SO4

  氫氧化鋁與鹽酸反應: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氫氧化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

  氫氧化鋁加熱分解:2Al(OH)3 △ Al2O3 + 3H2O

  三氯化鐵溶液與鐵粉反應:2FeCl3 + Fe = 3FeCl2

  氯化亞鐵中通入氯氣:2FeCl2 + Cl2 = 2FeCl3

  二氧化硅與氫氟酸反應:SiO2 + 4HF = SiF4 + 2H2O

  硅單質與氫氟酸反應:Si + 4HF = SiF4 + 2H2↑

  二氧化硅與氧化鈣高溫反應:SiO2 + CaO 高溫 CaSiO3

  二氧化硅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

  往硅酸鈉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SiO3 + CO2 + H2O = Na2CO3 + H2SiO↓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3

  一、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第一步:寫(基礎)

  寫出正確的化學方程式

  例如:CuSO4+BaCl2=BaSO4↓+CuCl2

  第二步:拆(關鍵)

  把易溶、易電離的物質拆成離子形式(難溶、難電離的以及氣體等仍用化學式表示)

  Cu2++SO42-+Ba2++2Cl-=BaSO4↓+Cu2++2Cl-

  第三步:刪(途徑)

  刪去兩邊不參加反應的離子

  Ba2+ + SO42- = BaSO4↓

  第四步:查(保證)

  檢查(質量守恒、電荷守恒)

  Ba2+ + SO42- = BaSO4↓

  質量守恒:左——Ba, S 4 O 右——Ba, S 4 O

  電荷守恒:左 2+(—2)=0 右 0

  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注意事項:

  1.非電解質、弱電解質、難溶于水的物質,氣體在反應物、生成物中出現,均寫成化學式或分式。

  HAc+OH-=Ac-+H2O

  2.固體間的反應,即使是電解質,也寫成化學式或分子式。

  2NH4Cl(固)+Ca(OH)2(固)=CaCl2+2H2O+2NH3↑

  3.氧化物在反應物中、生成物中均寫成化學式或分子式。

  SO3+Ba2++2OH-=BaSO4↓+H2O

  CuO+2H+=Cu2++H2O

  4.濃H2SO4作為反應物和固體反應時,濃H2SO4寫成化學式。

  5.H3PO4中強酸,在寫離子方程式時按弱酸處理,寫成化學式。

  6.金屬、非金屬單質,無論在反應物、生成物中均寫成化學式。如:Zn+2H+=Zn2++H2↑

  7.微溶物作為反應物時,處于澄清溶液中

  時寫成離子形式;處于濁液或固體時寫成化學式。微溶物作為生成物的一律寫化學式

  如條件是澄清石灰水,則應拆成離子;若給的是石灰乳或渾濁石灰水則不能拆,寫成化學式。

  另加:

  鹽酸 硫酸 硝酸為強酸 醋酸 碳酸為弱酸 氫氧化鈉 氫氧化鈣 是強堿

  酸————在水溶液中電離出的陽離子全部是氫離子的化合物。所謂強酸、弱酸是相對而言,

  酸溶于水能發生完全電離的,屬于強酸。如HCl、H2SO4、HNO3、HBr、HI、

  酸溶于水不能發生完全電離的,屬于弱酸。如碳酸、H2S、HF、磷酸、乙酸(醋酸)等。

  堿————在水溶液中電離出的陰離子全部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所謂強堿、弱堿是相對而言,

  堿溶于水能發生完全電離的,屬于強堿。如KOH、NaOH、Ba(OH)2

  堿溶于水不能發生完全電離的,屬于弱堿。如一水和氨、氫氧化鈣(中強堿)、氫氧化鋁、氫氧化鋅等。

  二、離子共存問題

  凡是能發生反應的離子之間或在水溶液中水解相互促進的離子之間不能大量共存(注意不是完全不能共存,而是不能大量共存)一般規律是:

  1、凡相互結合生成難溶或微溶性鹽的離子(熟記常見的難溶、微溶鹽);

  2、與H+不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生成水或弱)酸及酸式弱酸根離子:

  氧族有:OH-、S2-、HS-、SO32-、HSO3-

  鹵族有:F-、ClO-

  碳族有:CH3COO-、CO32-、HCO32-、SiO32-

  3、與OH-不能大量共存的.離子有:

  NH42+和HS-、HSO3-、HCO3-等弱酸的酸式酸根離子以及弱堿的簡單陽離子(比如:Cu2+、Al3+、Fe3+、Fe2+、Mg2+等等)

  4、能相互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

  常見還原性較強的離子有:Fe3+、S2-、I-、SO32-。

  氧化性較強的離子有:Fe3+、ClO-、MnO4-、Cr2O72-、NO3-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4

  有機物的概念

  1、定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為有機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鹽、碳的金屬化合物等除外)

  2、特性:

  ①種類多

  ②大多難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

  ③易分解,易燃燒

  ④熔點低,難導電、大多是非電解質

  ⑤反應慢,有副反應(故反應方程式中用“→”代替“=”)

  甲烷

  烴—碳氫化合物:僅有碳和氫兩種元素組成(甲烷是分子組成最簡單的烴)

  1、物理性質:無色、無味的氣體,極難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氣,俗名:沼氣、坑氣。

  2、分子結構:CH4:以碳原子為中心,四個氫原子為頂點的.正四面體(鍵角:109度28分)。

  3、化學性質:

  ①氧化反應:(產物氣體如何檢驗?)

  甲烷與KMnO4不發生反應,所以不能使紫色KMnO4溶液褪色

  ②取代反應:(三氯甲烷又叫氯仿,四氯甲烷又叫四氯化碳,二氯甲烷只有一種結構,說明甲烷是正四面體結構)

  4、同系物:結構相似,在分子組成上相差一個或若干個CH2原子團的物質(所有的烷烴都是同系物)

  5、同分異構體: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結構式(結構不同導致性質不同)

  烷烴的溶沸點比較:碳原子數不同時,碳原子數越多,溶沸點越高;碳原子數相同時,支鏈數越多熔沸點越低,同分異構體書寫:會寫丁烷和戊烷的同分異構體。

  乙烯

  1、乙烯的制法:

  工業制法:石油的裂解氣(乙烯的產量是一個國家石油化工發展水平的標志之一)。

  2、物理性質:無色、稍有氣味的氣體,比空氣略輕,難溶于水。

  3、結構:不飽和烴,分子中含碳碳雙鍵,6個原子共平面,鍵角為120°。

  4、化學性質:

  (1)氧化反應:C2H4+3O2=2CO2+2H2O(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煙)。

  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說明乙烯能被KMnO4氧化,化學性質比烷烴活潑。

  (2)加成反應:乙烯可以使溴水褪色,利用此反應除乙烯。

  乙烯還可以和氫氣、氯化氫、水等發生加成反應。

  CH2=CH2+H2→CH3CH3CH2=CH2+HCl→CH3CH2Cl(一氯乙烷)

  CH2=CH2+H2O→CH3CH2OH(乙醇)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5

  1.提煉精髓,多看多讀多背

  很多同學之所以沒辦法學好化學,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不知道重點在哪里。因此大面積的進行知識獲取,找不到關鍵的地方,既耽誤了時間,也沒有什么效果。

  這也是化學學習的一個誤區,并不是所有的課文都是要求掌握的,很多時候都是對一種化學反應現象進行分析,因此想要學好化學的小技巧就是要懂得提煉知識點。

  花少的時間去背誦,節省下來的時間才能去看更多的內容。在這里小編要提醒同學們,上課一定要認真聽化學老師的話,因為老師常常會一兩句話就能概括所有的知識內容,這無疑為自己節省下了很多的時間。

  2、分類整理,重點內容熟背

  所謂的分類就是將高中化學書中的屬于一類的內容放到一起,例如化學反應方程式是一類;反應的屬性像還原反應,氧化反應等等又是一類;

  各種有顏色的化學物質也是一類。因此同學們要知道如何歸類,這樣才方便自己的對一個模塊的掌握和記憶,才能在更短的時間里學到更多的`化學知識,這樣才會有效快速的提高化學分數。

  3.多做題了解常考題型

  做題可以幫助自己知道哪里掌握的好與不好。好的時候自然而然可以很快的想到解題思路,聯想到學過的知識點。

  掌握的不好就可以利用更多的時間多這一塊進行一個課后的補充,不斷完善。當有不會的問題也不要積攢,即使詢問老師或者同學解決,以免日后忘記或者影響接下來的問題的解決,因為好多題都是相互前后有聯系的。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6

  氯離子的檢驗

  使用硝酸銀溶液,并用稀硝酸排除干擾離子(CO32-、SO32-)

  HCl+AgNO3==AgCl↓+HNO3

  NaCl+AgNO3==AgCl↓+NaNO3

  Na2CO3+2AgNO3==Ag2CO?3↓+2NaNO3

  Ag2CO?3+2HNO3==2AgNO3+CO2↑+H2O

  Cl-+Ag+==AgCl↓

  二氧化硫

  制法(形成):硫黃或含硫的燃料燃燒得到(硫俗稱硫磺,是黃色粉末)

  S+O2===(點燃)SO2

  物理性質:無色、刺激性氣味、容易液化,易溶于水(1:40體積比)

  化學性質:有毒,溶于水與水反應生成亞硫酸H2SO3,形成的溶液酸性,有漂白作用,遇熱會變回原來顏色。這是因為H2SO3不穩定,會分解回水和SO2

  SO2+H2OH2SO3因此這個化合和分解的過程可以同時進行,為可逆反應。

  可逆反應——在同一條件下,既可以往正反應方向發生,又可以向逆反應方向發生的化學反應稱作可逆反應,用可逆箭頭符號連接。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一氧化氮在自然界形成條件為高溫或放電:N2+O2========(高溫或放電)2NO,生成的一氧化氮很不穩定,在常溫下遇氧氣即化合生成二氧化氮:2NO+O2==2NO2一氧化氮的.介紹:無色氣體,是空氣中的污染物,少量NO可以治療心血管疾病。

  二氧化氮的介紹:紅棕色氣體、刺激性氣味、有毒、易液化、易溶于水,并與水反應:3NO2+H2O==2HNO3+NO這是工業制硝酸的方法。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7

  幾個分解反應

  水在直流電的作用下分解:2H2O通電2H2↑+O2↑

  加熱堿式碳酸銅:Cu2(OH)2CO3加熱2CuO+H2O+CO2↑

  加熱氯酸鉀(有少量的二氧化錳):2KClO3====2KCl+3O2↑

  加熱高錳酸鉀:2KMnO4加熱K2MnO4+MnO2+O2↑

  碳酸不穩定而分解:H2CO3===H2O+CO2↑

  高溫煅燒石灰石:CaCO3高溫CaO+CO2↑

  高一化學方程式知識點5篇分享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8

  一、物質的分類

  1、常見的物質分類法是樹狀分類法和交叉分類法。

  2、混合物按分散系大小分為溶液、膠體和濁液三種,中間大小分散質直徑大小為1nm—100nm之間,這種分散系處于介穩狀態,膠粒帶電荷是該分散系較穩定的主要原因。

  3、濁液用靜置觀察法先鑒別出來,溶液和膠體用丁達爾現象鑒別。當光束通過膠體時,垂直方向可以看到一條光亮的通路,這是由于膠體粒子對光線散射形成的。

  4、膠體粒子能通過濾紙,不能通過半透膜,所以用半透膜可以分離提純出膠體,這種方法叫做滲析。

  5、在25ml沸水中滴加5—6滴FeCl3飽和溶液,煮沸至紅褐色,即制得Fe(OH)3膠體溶液。該膠體粒子帶正電荷,在電場力作用下向陰極移動,從而該極顏色變深,另一極顏色變淺,這種現象叫做電泳。

  二、離子反應

  1、常見的電解質指酸、堿、鹽、水和金屬氧化物,它們在溶于水或熔融時都能電離出自由移動的離子,從而可以導電。

  2、非電解質指電解質以外的化合物(如非金屬氧化物,氮化物、有機物等);單質和溶液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

  3、在水溶液或熔融狀態下有電解質參與的反應叫離子反應。

  4、強酸(HCl、H2SO4、HNO3)、強堿(NaOH、KOH、Ba(OH)2)和大多數鹽(NaCl、BaSO4、Na2CO3、NaHSO4)溶于水都完全電離,所以電離方程式中間用“==”。

  5、用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符號來表示反應的式子叫離子方程式。在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基礎上可以把強酸、強堿、可溶性鹽寫成離子方程式,其他不能寫成離子形式。

  6、復分解反應進行的條件是至少有沉淀、氣體和水之一生成。

  7、離子方程式正誤判斷主要含

  ①符合事實

  ②滿足守恒(質量守恒、電荷守恒、得失電子守恒)

  ③拆分正確(強酸、強堿、可溶鹽可拆)

  ④配比正確(量的多少比例不同)。

  8、常見不能大量共存的離子:

  ①發生復分解反應(沉淀、氣體、水或難電離的酸或堿生成)

  ②發生氧化還原反應(MnO4—、ClO—、H++NO3—、Fe3+與S2—、HS—、SO32—、Fe2+、I—)

  ③絡合反應(Fe3+、Fe2+與SCN—)

  ④注意隱含條件的限制(顏色、酸堿性等)。

  三、氧化還原反應

  1、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是有電子的轉移,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征是有化合價的升降。

  2、失去電子(偏離電子)→化合價升高→被氧化→是還原劑;升價后生成氧化產物。還原劑具有還原性。得到電子(偏向電子)→化合價降低→被還原→是氧化劑;降價后生成還原產物,氧化劑具有氧化性。

  3、常見氧化劑有:Cl2、O2、濃H2SO4、HNO3、KMnO4(H+)、H2O2、ClO—、FeCl3等,常見還原劑有:Al、Zn、Fe;C、H2、CO、SO2、H2S;SO32—、S2—、I—、Fe2+等

  4、氧化還原強弱判斷法

  ①知反應方向就知道“一組強弱”

  ②金屬或非金屬單質越活潑對應的離子越不活潑(即金屬離子氧化性越弱、非金屬離子還原性越弱)③濃度、溫度、氧化或還原程度等也可以判斷(越容易氧化或還原則對應能力越強)。

  高一化學必修一知識點2

  1、阿伏加德羅常數NA

  阿伏加德羅常數是一個物理量,單位是mol1,而不是純數。不能誤認為NA就是6.02×1023、

  例如:1molO2中約含有個6.02×10氧分子242molC中約含有1、204×10個碳原子231molH2SO4中約含有6.02×10硫酸分子

  23+23—1、5molNaOH中約含有9.03×10個Na和9。03×10個OH;23nmol某微粒集合體中所含微粒數約為n×6.02×10。由以上舉例可以得知:物質的量、阿伏伽德羅常數以及微粒數之間存在什么樣的關系式?由以上內容可以看出,物質的量與微粒數之間存在正比例關系。如果用n表示物質的量,NA表示阿伏伽德羅常數,N表示微粒數,三者之間的關系是:N=n·NA,由此可以推知n=N/NANA=N/n

  2、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配制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1)向容量瓶中注入液體時,應沿玻璃棒注入,以防液體濺至瓶外。

  (2)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溶質,溶液注入容量瓶前要恢復到室溫。

  (3)容量瓶上只有一個刻度線,讀數時要使視線、容量瓶刻度線與溶液凹液面的最低點相切。

  (4)如果加水定容時超過刻度線或轉移液體時溶液灑到容量瓶外,均應重新配制。

  (5)定容后再蓋上容量瓶塞搖勻后出現液面低于刻度線,不能再加蒸餾水。

  (6)稱量NaOH等易潮解和強腐蝕性的藥品,不能放在紙上稱量,應放在小燒杯里稱量。若稀釋濃H2SO4,需在燒杯中加少量蒸餾水再緩緩加入濃H2SO4,并用玻璃棒攪拌。

  高一化學必修一知識點3

  一、重點聚集

  1、物質及其變化的分類

  2、離子反應

  3、氧化還原反應

  4、分散系膠體

  二、知識網絡

  1、物質及其變化的分類

  (1)物質的'分類

  分類是學習和研究物質及其變化的一種基本方法,它可以是有關物質及其變化的知識系統化,有助于我們了解物質及其變化的規律。分類要有一定的標準,根據不同的標準可以對化學物質及其變化進行不同的分類。分類常用的方法是交叉分類法和樹狀分類法。

  (2)化學變化的分類

  根據不同標準可以將化學變化進行分類:

  ①根據反應前后物質種類的多少以及反應物和生成物的類別可以將化學反應分為: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復分解反應。

  ②根據反應中是否有離子參加將化學反應分為離子反應和非離子反應。

  ③根據反應中是否有電子轉移將化學反應分為氧化還原反應和非氧化還原反應。

  2、電解質和離子反應

  (1)電解質的相關概念

  ①電解質和非電解質:電解質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狀態下能夠導電的化合物;非電解質是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狀態下都不能夠導電的化合物。

  ②電離:電離是指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產生自由移動的離子的過程。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9

  1.乙醇鈉水解法:C2H5ONa+H2O→C2H5OH+NaOH

  2.乙烯水化法:CH2=CH2+H2O--H2SO4或H3PO4,加熱,加壓→C2H5OH

  3.葡萄糖發酵法C6H12O6--酒化酶→2C2H5OH+2CO2

  4.所有的醛(RCHO)2.甲酸、甲酸鹽、甲酸某酯

  5.葡萄糖、麥芽糖、葡萄糖酯、(果糖)

  能和新制Cu(OH)2反應的`除以上物質外,還有酸性較強的酸(如甲酸、乙酸、丙酸、鹽酸、硫酸等),發生中和反應。

  6.取代(水解)反應:鹵代烴、酯、酚鈉、醇鈉、羧酸鈉

  7.加成反應:烯烴水化、醛+H23.氧化:醛氧化4.還原:醛+H2

  8.實驗中先將CH4氣通入到KMnO4(H+)溶液、溴水中,后點燃,這樣操作有何目的?

  排凈試管內空氣,保證甲烷純凈,以防甲烷中混有空氣,點燃爆炸.

  9.點燃甲烷時的火焰為何會略帶黃色?點燃純凈的甲烷呈什么色?

  1)玻璃中鈉元素的影響;反應中副產物丙XX蒸汽燃燒使火焰略帶黃色.

  2)點燃純凈的甲烷火焰呈淡藍色.

  10.制取乙烯采用哪套裝置?此裝置還可以制備哪些氣體?

  分液漏斗、圓底燒瓶(加熱)一套裝置.此裝置還可以制Cl2、HCl、SO2等.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10

  酸+堿---鹽+水

  鹽酸和燒堿起反應:HCl+NaOH====NaCl+H2O

  鹽酸和氫氧化鉀反應:HCl+KOH====KCl+H2O

  鹽酸和氫氧化銅反應:2HCl+Cu(OH)2====CuCl2+2H2O

  鹽酸和氫氧化鈣反應:2HCl+Ca(OH)2====CaCl2+2H2O

  鹽酸和氫氧化鐵反應:3HCl+Fe(OH)3====FeCl3+3H2O

  氫氧化鋁藥物治療胃酸過多:3HCl+Al(OH)3====AlCl3+3H2O

  硫酸和燒堿反應:H2SO4+2NaOH====Na2SO4+2H2O

  硫酸和氫氧化鉀反應:H2SO4+2KOH====K2SO4+2H2O

  硫酸和氫氧化銅反應:H2SO4+Cu(OH)2====CuSO4+2H2O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11

  1、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2、聚丙烯中沒有碳碳雙鍵,不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3、由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由苯甲酸乙酯水解制苯甲酸和乙醇;都是取代反應。

  4、分子式為C6H12,主鏈碳原子數為4個的烯烴共有4種,不要忘記2–乙基–1–丁烯以及3,3–二甲基–1–丁烯。

  5、與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苯甲酸→苯甲酸鈉,苯酚→苯酚鈉→苯酚,苯酚與苯甲酸鈉溶液分層,可以分液法分離。

  6、維勒第一個以無機物為原料合成有機物尿素,凱庫勒最早提出苯的環狀結構理論。

  7、取少量鹵代烴與氫氧化鈉溶液加熱煮沸片刻,冷卻后先加入稀硝酸酸化后,再加入硝酸銀溶液,生成黃色沉淀,可知鹵代烴中含有碘元素。

  8、只用碳酸氫鈉溶液能鑒別乙酸、乙醇、苯和四氯化碳四種液態物質,乙酸與碳酸氫鈉反應產生氣泡,乙醇溶解,苯的密度小于水,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

  9、從戊烷的三種同分異構體出發,戊基有8種,丁基有四種,戊烯有五種。

  10、檢驗淀粉水解產物,可在水解所得溶液中加入先加入氫氧化鈉溶液中和,再加新制的銀氨溶液后水浴加熱。

  11、符合要求的扁桃酸C6H5CH(OH)COOH同分異構體,從苯環的取代類別分析,一類是含有HCOO–、HO–和–CH3的三取代苯,共有10個異構體;另一類是含有–OH和HCOOCH2–的二取代苯,有三種。一共有13種

  12、少量SO2通入苯酚鈉溶液中的離子反應:2C6H5O-+SO2+H2O= 2C6H5OH+SO32-

  13、酒精溶液中的'氫原子來自于酒精和水。

  14、一分子β-月桂烯與兩分子溴發生加成反應的產物(只考慮位置異構)理論最多有4種,容易遺忘掉1,4–加成產物。

  15、CH2=CHCH3的名稱是丙烯,CH3CH2CH2OH叫做1–丙醇,CH3CH2CH(CH3)OH叫做2—丁醇,CH3CHClCH3叫做2 -氯丙烷

  加熱

  醇溶液

  16、(CH3)2CClCOOH+ 2NaOH CH2=C(CH3)COONa+ NaCl + 2H2O

  17、由乙烯制備乙酸,既可以通過乙烯→乙醇→乙醛→乙酸的路線,也可以通過乙烯→乙醛→乙酸,或由乙烯直接氧化成乙酸。工業上具體采用哪一條路線,取決于原料、設備、環保、投資、成本等因素。

  18、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電器開關外殼、燈頭等都是用電木塑料制成的。電木塑料的主要成分是酚醛樹脂,由苯酚和甲醛在一定條件下通過縮聚反應得到。

  19、要了解一點化學史知識。

  20、了解減壓分餾的原理和在什么情況下使用。

  21、乙醇、乙二醇和丙三醇(俗稱甘油)都屬于飽和醇類,官能團種類相同、個數不等,分子組成上不是相差若干個CH2,它們不是同系物。

  22、當氨基酸在水溶液中主要以兩性離子形態存在時,溶解度最小,可結晶析出晶體。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12

  對金屬及其化合物知識可橫向整理,即按金屬單質、金屬氧化物、氫氧化物、鹽進行分塊對比整理。

  1.金屬單質的化學性質

  金屬活動順序 Na Al Fe Cu

  金屬原子失電子能力

  依次減弱,還原性依次減弱

  與空氣中氧氣的反應 易被氧化 常溫時能被氧化 加熱時能被氧化

  與水的反應 常溫可置換出水中的氫 加熱或與水蒸氣反應時能置換出水中的氫 不與水反應

  與酸的反應 能置換出稀酸中的.氫 不能置換稀酸中的氫 反應劇烈(先與酸反應再與水反應) 反應程度依次減弱(可在冷的濃硫酸、濃硝酸中發生鈍化) 能跟濃硫酸、濃硝酸反應 與鹽的反應 排在金屬活動順序表前面的金屬可將后面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鈉會與水反應置換出氫氣) 與堿的反應 不反應 Al 可以與堿溶液反應,產生氫氣 不反應

  2.金屬氧化物的性質對比

  金屬氧化物 Na2O Na2O2 Al2O3 Fe2O3 CuO 顏色 白色 淡黃色 白色 紅棕色 黑色 與水反應 生成NaOH 生成NaOH和O2 不反應 與CO2反應 生成Na2CO3 生成Na2CO3 和O2 不反應

  與鹽酸反應 生成NaCl

  和H2O 生成NaCl 和H2O2 生成AlCl3

  和H2O 生成FeCl3

  和H2O 生成CuCl2

  和H2O

  與NaOH溶液

  反應 與水反應 與水反應 生成NaAlO2和H2O 不反應 由金屬直接

  制得的方式 金屬鈉直接

  露置在空氣中 點燃或加熱

  金屬鈉 金屬鋁的氧化膜或在氧氣中點燃金屬鋁 生鐵在潮濕空氣中緩慢氧化 在空氣中加熱 金屬銅

  3.金屬氫氧化物的性質對比

  金屬氫氧化物 NaOH Al(OH)3 Fe(OH)2 Fe(OH)3 Cu(OH)2 顏色 白色固體 白色膠狀沉淀 白色沉淀 紅褐色沉淀 藍色沉淀

  與鹽酸反應 生成NaCl 和H2O 生成AlCl3

  和H2O 生成FeCl2

  和H2O 生成FeCl3

  和H2O 生成CuCl2

  和H2O

  加熱 對熱穩定 生成Al2O3

  和H2O 隔絕空氣加熱生成FeO和H2O 生成Fe2O3 和H2O 生成CuO

  和H2O

  與NaOH

  溶液反應 —— 生成NaAlO2

  和H2O 不反應

  制備 ①Ca(OH)2溶液與Na2CO3溶液反應 ②氯堿工業 鋁鹽與過量

  氨水反應 硫酸亞鐵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硫酸鐵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硫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對于某一金屬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識,我們可按單質——氧化物——氫氧化物——鹽縱向對比整理:

  4.鈉及其重要化合物

  5.鋁及其重要化合物

  6.鐵及其重要化合物

  7.銅及其重要化合物

  高一化學必修一知識點3

  離子方程式正誤判斷(六看)

  一看反應是否符合事實:主要看反應能否進行或反應產物是否正確。

  二看能否寫出離子方程式:純固體之間的反應不能寫離子方程式。

  三看化學用語是否正確:化學式、離子符號、沉淀、氣體符號、等號等的書寫是否符合事實。四看離子配比是否正確。 五看原子個數、電荷數是否守恒。

  六看與量有關的反應表達式是否正確(過量、適量)。 4.氧化還原反應

  氧化還原反應中概念及其相互關系如下:

  化合價升高——失去電子——被氧化(發生氧化反應)——是還原劑(有還原性)。

  化合價降低——得到電子——被還原(發生還原反應)——是氧化劑(有氧化性)。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13

  一、常見物質的分離、提純和鑒別

  1.常用的物理方法——根據物質的物理性質上差異來分離.

  混合物的物理分離方法

  方法 適用范圍 主要儀器 注意點 實例

  固+液

  蒸發 易溶固體與液體分開 酒精燈、蒸發皿、玻璃棒 ①不斷攪拌;②最后用余熱加熱;③液體不超過容積2/3 NaCl(H2O)

  固+固

  結晶 溶解度差別大的溶質分開 NaCl(NaNO3)

  升華

  能升華固體與不升華物分開 酒精燈 I2(NaCl)

  固+液

  過濾 易溶物與難溶物分開 漏斗、燒杯

  ①一角、二低、三碰;②沉淀要洗滌;③定量實驗要“無損” NaCl(CaCO3)

  液+液

  萃取

  溶質在互不相溶的溶劑里,溶解度的不同,把溶質分離出來 分液漏斗 ①先查漏;②對萃取劑的要求;③使漏斗內外大氣相通;④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 從溴水中提取Br2

  分液

  分離互不相溶液體 分液漏斗 乙酸乙酯與飽和Na2CO3溶液

  蒸餾

  分離沸點不同混合溶液 蒸餾燒瓶、冷凝管、溫度計、牛角管 ①溫度計水銀球位于支管處;②冷凝水從下口通入;③加碎瓷片 乙醇和水、I2和CCl4

  滲析

  分離膠體與混在其中的分子、離子 半透膜 更換蒸餾水 淀粉與NaCl

  鹽析

  加入某些鹽,使溶質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 燒杯 用固體鹽或濃溶液 蛋白質溶液、硬脂酸鈉和甘油

  氣+氣

  洗氣 易溶氣與難溶氣分開 洗氣瓶 長進短出 CO2(HCl)

  液化

  沸點不同氣分開 U形管 常用冰水 NO2(N2O4)

  i、蒸發和結晶 蒸發是將溶液濃縮、溶劑氣化或溶質以晶體析出的方法.結晶是溶質從溶液中析出晶體的過程,可以用來分離和提純幾種可溶性固體的混合物.結晶的原理是根據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種溶劑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過蒸發減少溶劑或降低溫度使溶解度變小,從而使晶體析出.加熱蒸發皿使溶液蒸發時、要用玻璃棒不斷攪動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當蒸發皿中出現較多的固體時,即停止加熱,例如用結晶的方法分離NaCl和KNO3混合物.

  ii、蒸餾 蒸餾是提純或分離沸點不同的液體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餾原理進行多種混合液體的分離,叫分餾.

  操作時要注意:

  ①在蒸餾燒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體暴沸.

  ②溫度計水銀球的位置應與支管底口下緣位于同一水平線上.

  ③蒸餾燒瓶中所盛放液體不能超過其容積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卻水從下口進,從上口出.

  ⑤加熱溫度不能超過混合物中沸點最高物質的沸點,例如用分餾的方法進行石油的分餾.

  iii、分液和萃取 分液是把兩種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體分離開的方法.萃取是利用溶質在互不相溶的溶劑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種溶劑把溶質從它與另一種溶劑所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來的方法.選擇的萃取劑應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劑互不相溶;對溶質的溶解度要遠大于原溶劑,并且溶劑易揮發.

  在萃取過程中要注意:

  ①將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劑依次從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過漏斗容積的2/3,塞好塞子進行振蕩.

  ②振蕩時右手捏住漏斗上口的頸部,并用食指根部壓緊塞子,以左手握住旋塞,同時用手指控制活塞,將漏斗倒轉過來用力振蕩.

  ③然后將分液漏斗靜置,待液體分層后進行分液,分液時下層液體從漏斗口放出,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

  iv、升華 升華是指固態物質吸熱后不經過液態直接變成氣態的過程.利用某些物質具有升華的特性,將這種物質和其它受熱不升華的物質分離開來,例如加熱使碘升華,來分離I2和SiO2的混合物.

  2、化學方法分離和提純物質

  對物質的分離可一般先用化學方法對物質進行處理,然后再根據混合物的特點用恰當的分離方法(見化學基本操作)進行分離.

  用化學方法分離和提純物質時要注意:

  ①最好不引入新的雜質;

  ②不能損耗或減少被提純物質的質量

  ③實驗操作要簡便,不能繁雜.用化學方法除去溶液中的雜質時,要使被分離的物質或離子盡可能除凈,需要加入過量的分離試劑,在多步分離過程中,后加的試劑應能夠把前面所加入的無關物質或離子除去.

  對于無機物溶液常用下列方法進行分離和提純:

  (1)生成沉淀法 (2)生成氣體法 (3)氧化還原法 (4)正鹽和與酸式鹽相互轉化法 (5)利用物質的兩性除去雜質 (6)離子交換法

  常見物質除雜方法

  序號 原物 所含雜質 除雜質試劑 主要操作方法

  1 N2 O2 灼熱的銅絲網 用固體轉化氣體

  2 CO2 H2S CuSO4溶液 洗氣

  3 CO CO2 NaOH溶液 洗氣

  4 CO2 CO 灼熱CuO 用固體轉化氣體

  5 CO2 HCI 飽和的NaHCO3 洗氣

  6 H2S HCI 飽和的NaHS 洗氣

  7 SO2 HCI 飽和的NaHSO3 洗氣

  8 CI2 HCI 飽和的食鹽水 洗氣

  9 CO2 SO2 飽和的NaHCO3 洗氣

  10 炭粉 MnO2 濃鹽酸(需加熱) 過濾

  11 MnO2 C -------- 加熱灼燒

  12 炭粉 CuO 稀酸(如稀鹽酸) 過濾

  13 AI2O3 Fe2O3 NaOH(過量),CO2 過濾

  14 Fe2O3 AI2O3 NaOH溶液 過濾

  15 AI2O3 SiO2 鹽酸`氨水 過濾

  16 SiO2 ZnO HCI溶液 過濾,

  17 BaSO4 BaCO3 HCI或稀H2SO4 過濾

  18 NaHCO3溶液 Na2CO3 CO2 加酸轉化法

  19 NaCI溶液 NaHCO3 HCI 加酸轉化法

  20 FeCI3溶液 FeCI2 CI2 加氧化劑轉化法

  21 FeCI3溶液 CuCI2 Fe 、CI2 過濾

  22 FeCI2溶液 FeCI3 Fe 加還原劑轉化法

  23 CuO Fe (磁鐵) 吸附

  24 Fe(OH)3膠體 FeCI3 蒸餾水 滲析

  25 CuS FeS 稀鹽酸 過濾

  26 I2晶體 NaCI -------- 加熱升華

  27 NaCI晶體 NH4CL -------- 加熱分解

  28 KNO3晶體 NaCI 蒸餾水 重結晶.

  3、物質的鑒別

  物質的檢驗通常有鑒定、鑒別和推斷三類,它們的共同點是:依據物質的特殊性質和特征反應,選擇適當的試劑和方法,準確觀察反應中的明顯現象,如顏色的變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氣體的產生和氣味、火焰的顏色等,進行判斷、推理.檢驗類型 鑒別 利用不同物質的性質差異,通過實驗,將它們區別開來.

  鑒定

  根據物質的特性,通過實驗,檢驗出該物質的成分,確定它是否是這種物質.

  推斷

  根據已知實驗及現象,分析判斷,確定被檢的是什么物質,并指出可能存在什么,不可能存在什么.

  檢驗方法

  ① 若是固體,一般應先用蒸餾水溶解

  ② 若同時檢驗多種物質,應將試管編號

  ③ 要取少量溶液放在試管中進行實驗,絕不能在原試劑瓶中進行檢驗

  ④ 敘述順序應是:實驗(操作)→現象→結論→原理(寫方程式)

  ① 常見氣體的檢驗

  常見氣體 檢驗方法

  氫氣

  純凈的氫氣在空氣中燃燒呈淡藍色火焰,混合空氣點燃有爆鳴聲,生成物只有水.不是只有氫氣才產生爆鳴聲;可點燃的氣體不一定是氫氣

  氧氣

  可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氯氣

  黃綠色,能使濕潤的碘化鉀淀粉試紙變藍(O3、NO2也能使濕潤的碘化鉀淀粉試紙變藍)

  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在潮濕的空氣中形成白霧,能使濕潤的藍色石藍試紙變紅;用蘸有濃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時冒白煙;將氣體通入AgNO3溶液時有白色沉淀生成.

  二氧化硫

  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能使品紅溶液褪色,加熱后又顯紅色.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硫化氫

  無色有具雞蛋氣味的氣體.能使Pb(NO3)2或CuSO4溶液產生黑色沉淀,或使濕潤的醋酸鉛試紙變黑.

  氨氣

  無色有刺激性氣味,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用蘸有濃鹽酸的玻璃棒靠近時能生成白煙.

  二氧化氮

  紅棕色氣體,通入水中生成無色的溶液并產生無色氣體,水溶液顯酸性.

  一氧化氮

  無色氣體,在空氣中立即變成紅棕色

  二氧化碳

  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能使燃著的木條熄滅.SO2氣體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混濁,N2等氣體也能使燃著的木條熄滅.

  一氧化碳

  可燃燒,火焰呈淡藍色,燃燒后只生成CO2;能使灼熱的CuO由黑色變成紅色.

  ② 幾種重要陽離子的檢驗

  (l)H+ 能使紫色石蕊試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試液變為紅色.

  (2)Na+、K+ 用焰色反應來檢驗時,它們的火焰分別呈黃色、淺紫色(通過鈷玻片).

  (3)Ba2+ 能使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鹽溶液產生白色BaSO4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Mg2+ 能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白色Mg(OH)2沉淀,該沉淀能溶于NH4Cl溶液.

  (5)Al3+ 能與適量的NaOH溶液反應生成白色Al(OH)3絮狀沉淀,該沉淀能溶于鹽酸或過量的NaOH溶液.

  (6)Ag+ 能與稀鹽酸或可溶性鹽酸鹽反應,生成白色AgCl沉淀,不溶于稀 HNO3,但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7)NH4+ 銨鹽(或濃溶液)與NaOH濃溶液反應,并加熱,放出使濕潤的紅色石藍試紙變藍的.有刺激性氣味NH3氣體.

  (8)Fe2+ 能與少量NaOH溶液反應,先生成白色Fe(OH)2沉淀,迅速變成灰綠色,最后變成紅褐色Fe(OH)3沉淀.或向亞鐵鹽的溶液里加入KSCN溶液,不顯紅色,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后,立即顯紅色.2Fe2++Cl2=2Fe3++2Cl-

  (9) Fe3+ 能與 KSCN溶液反應,變成血紅色 Fe(SCN)3溶液,能與 NaOH溶液反應,生成紅褐色Fe(OH)3沉淀.

  (10)Cu2+ 藍色水溶液(濃的CuCl2溶液顯綠色),能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藍色的Cu(OH)2沉淀,加熱后可轉變為黑色的 CuO沉淀.含Cu2+溶液能與Fe、Zn片等反應,在金屬片上有紅色的銅生成.

  ③ 幾種重要的陰離子的檢驗

  (1)OH- 能使無色酚酞、紫色石蕊、橙色的甲基橙等指示劑分別變為紅色、藍色、黃色.

  (2)Cl- 能與硝酸銀反應,生成白色的AgCl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能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3)Br- 能與硝酸銀反應,生成淡黃色AgBr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I- 能與硝酸銀反應,生成黃色AgI沉淀,不溶于稀硝酸;也能與氯水反應,生成I2,使淀粉溶液變藍.

  (5)SO42- 能與含Ba2+溶液反應,生成白色BaSO4沉淀,不溶于硝酸.

  (6)SO32- 濃溶液能與強酸反應,產生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SO2氣體,該氣體能使品紅溶液褪色.能與BaCl2溶液反應,生成白色BaSO3沉淀,該沉淀溶于鹽酸,生成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SO2氣體.

  (7)S2- 能與Pb(NO3)2溶液反應,生成黑色的PbS沉淀.

  (8)CO32- 能與BaCl2溶液反應,生成白色的BaCO3沉淀,該沉淀溶于硝酸(或鹽酸),生成無色無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CO2氣體.

  (9)HCO3- 取含HCO3-鹽溶液煮沸,放出無色無味CO2氣體,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或向HCO3-鹽酸溶液里加入稀MgSO4溶液,無現象,加熱煮沸,有白色沉淀 MgCO3生成,同時放出 CO2氣體.

  (10)PO43- 含磷酸根的中性溶液,能與AgNO3反應,生成黃色Ag3PO4沉淀,該沉淀溶于硝酸.

  (11)NO3- 濃溶液或晶體中加入銅片、濃硫酸加熱,放出紅棕色氣體.

  二、常見事故的處理

  4、事故 處理方法

  酒精及其它易燃有機物小面積失火 立即用濕布撲蓋

  鈉、磷等失火 迅速用砂覆蓋

  少量酸(或堿)滴到桌上 立即用濕布擦凈,再用水沖洗

  較多量酸(或堿)流到桌上 立即用適量NaHCO3溶液(或稀HAC)作用,后用水沖洗

  酸沾到皮膚或衣物上 先用抹布擦試,后用水沖洗,再用NaHCO3稀溶液沖洗

  堿液沾到皮膚上 先用較多水沖洗,再用硼酸溶液洗

  酸、堿濺在眼中 立即用水反復沖洗,并不斷眨眼

  苯酚沾到皮膚上 用酒精擦洗后用水沖洗

  白磷沾到皮膚上 用CuSO4溶液洗傷口,后用稀KMnO4溶液濕敷

  溴滴到皮膚上 應立即擦去,再用稀酒精等無毒有機溶濟洗去,后涂硼酸、凡士林

  誤食重金屬鹽 應立即口服蛋清或生牛奶

  汞滴落在桌上或地上 應立即撒上硫粉

  三、化學計量

  ①物質的量

  定義:表示一定數目微粒的集合體 符號n 單位 摩爾 符號 mol

  阿伏加德羅常數:0.012kg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數.用NA表示. 約為6.02x1023

  微粒與物質的量

  公式:n=

  ②摩爾質量: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 用M表示 單位:g/mol 數值上等于該物質的分子量

  質量與物質的量

  公式:n=

  ③物質的體積決定:①微粒的數目②微粒的大小③微粒間的距離

  微粒的數目一定 固體液體主要決定②微粒的大小

  氣體主要決定③微粒間的距離

  體積與物質的量

  公式:n=

  標準狀況下 ,1mol任何氣體的體積都約為22.4L

  ④阿伏加德羅定律:同溫同壓下, 相同體積的任何氣體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數

  ⑤物質的量濃度:單位體積溶液中所含溶質B的物質的量.符號CB 單位:mol/l

  公式:CB=nB/V nB=CB×V V=nB/CB

  溶液稀釋規律 C(濃)×V(濃)=C(稀)×V(稀)

  ⑥ 溶液的配置

  (l)配制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的溶液

  計算:算出所需溶質和水的質量.把水的質量換算成體積.如溶質是液體時,要算出液體的體積.

  稱量:用天平稱取固體溶質的質量;用量簡量取所需液體、水的體積.

  溶將固體或液體溶質倒入燒杯里,加入所需的水,用玻璃棒攪拌使溶質完全溶解.

  (2)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 (配制前要檢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計算:算出固體溶質的質量或液體溶質的體積.

  稱量:用托盤天平稱取固體溶質質量,用量簡量取所需液體溶質的體積.

  溶將固體或液體溶質倒入燒杯中,加入適量的蒸餾水(約為所配溶液體積的1/6),用玻璃棒攪拌使之溶解,冷卻到室溫后,將溶液引流注入容量瓶里.

  洗滌(轉移):用適量蒸餾水將燒杯及玻璃棒洗滌2-3次,將洗滌液注入容量瓶.振蕩,使溶液混合均勻.

  定容:繼續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2-3mm處,改用膠頭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與刻度相切.把容量瓶蓋緊,再振蕩搖勻.

  5、過濾 過濾是除去溶液里混有不溶于溶劑的雜質的方法.

  過濾時應注意:①一貼:將濾紙折疊好放入漏斗,加少量蒸餾水潤濕,使濾紙緊貼漏斗內壁.

  ②二低:濾紙邊緣應略低于漏斗邊緣,加入漏斗中液體的液面應略低于濾紙的邊緣.

  ③三靠:向漏斗中傾倒液體時,燒杯的夾嘴應與玻璃棒接觸;玻璃棒的底端應和過濾器有三層濾紙處輕輕接觸;漏斗頸的末端應與接受器的內壁相接觸,例如用過濾法除去粗食鹽中少量的泥沙.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14

  物質的分類

  (1)分類是研究物質化學性質的基本方法之一,物質分類的依據有多種,同一種物質可能分別屬于不同的物質類別。

  (2)物質的分類依據不同,可以有多種分類方法,特別是氧化物的'分類是物質分類的難點,要掌握此類知識,關鍵是明確其分類方法。

  氧化物的分類比較復雜,判斷氧化物所屬類別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①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屬氧化物,如CrO3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屬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和NO2等。

  ②堿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屬氧化物,但金屬氧化物不一定是堿性氧化物,如Na2O2為過氧化物(又稱為鹽型氧化物),Pb3O4和Fe3O4為混合型氧化物(一種復雜氧化物),Al2O3和ZnO為_氧化物,Mn2O7為酸性氧化物。

  ③酸性氧化物,堿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與水反應生成相應的酸堿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15

  1、金剛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質,可用于制鉆石、刻劃玻璃、鉆探機的鉆頭等。

  2、石墨(C)是最軟的礦物之一,有優良的導電性,潤滑性。可用于制鉛筆芯、干電池的電極、電車的滑塊等

  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有很大差異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2的化學性質有很大差異的原因是:分子的構成不同。

  3、無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體和少量雜質構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強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鐵,炭黑加到橡膠里能夠增加輪胎的耐磨性。

  4.金剛石和石墨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兩種不同的單質,它們物理性質不同、化學性質相同。它們的物理性質差別大的原因碳原子的布列不同

  5.碳的化學性質跟氫氣的性質相似(常溫下碳的性質不活潑)

  ①可燃性:木炭在氧氣中燃燒C+O2CO2現象:發出白光,放出熱量;碳燃燒不充分(或氧氣不充足)2C+O22CO

  ②還原性:木炭高溫下還原氧化銅C+2CuO2Cu+CO2↑現象:黑色物質受熱后變為亮紅色固體,同時放出可以使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6.化學性質:

  1)一般情況下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不能供給呼吸

  2)與水反應生成碳酸:CO2+H2O==H2CO3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試液變紅,

  H2CO3==H2O+CO2↑碳酸不穩定,易分解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CO2+Ca(OH)2==CaCO3↓+H2O本反應用于檢驗二氧化碳。

  4)與灼熱的碳反應:C+CO2高溫2CO

  (吸熱反應,既是化合反應又是氧化還原反應,CO2是氧化劑,C是還原劑)

  5)、用途:滅火(滅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既利用其物理性質,又利用其化學性質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劑

  溫室肥料

  6)、二氧化碳多環境的影響:過多排放引起溫室效應。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12-24

高一化學的知識點總結03-28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05-26

高一化學的知識點總結07-21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06-08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09-01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03-03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大全03-10

人教版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10-09

高一化學重要知識點總結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