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八年級物理知識點總結

時間:2024-07-06 14:55:06 知識點總結 我要投稿

八年級物理知識點總結錦集[15篇]

  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進行分析研究,做出帶有規律性結論的書面材料,它在我們的學習、工作中起到呈上啟下的作用,因此,讓我們寫一份總結吧。那么總結有什么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八年級物理知識點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八年級物理知識點總結錦集[15篇]

八年級物理知識點總結1

  液體的壓強

  1、液體內部產生壓強的原因:液體受重力且具有流動性。

  2、測量:壓強計用途:測量液體內部的壓強。

  3、液體壓強的規律:

  ⑴液體對容器底和測壁都有壓強,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⑵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都相等;

  ⑶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⑷不同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密度有關。在深度相同時,液體密度越大,液體壓強越大。

  4、壓強公式:

  ⑴推導過程:(結合課本)

  液柱體積V=Sh ;質量m=ρV=ρSh

  液片受到的壓力:F=G=mg=ρShg 、

  液片受到的'壓強:p= F/S=ρgh

  ⑵液體壓強公式p=ρgh說明:

  A、公式適用的條件為:液體

  B、公式中物理量的單位為:p:Pa;ρ:kg/m3 g:N/kg;h:m

  C、從公式中看出:液體的壓強只與液體的密度和液體的深度有關,而與液體的質量、體積、重力、容器的底面積、容器形狀均無關。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實驗充分說明這一點。

  D、液體壓強與深度關系圖象:

  5、計算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和壓強問題:

  一般方法:㈠首先確定壓強p=ρgh;㈡其次確定壓力F=pS

  特殊情況:壓強:對直柱形容器可先求F用p=F/S

  壓力:①作圖法

  ②對直柱形容器F=G

  6、連通器:⑴定義:上端開口,下部相連通的容器

  ⑵原理:連通器里裝一種液體且液體不流動時,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

  ⑶應用:茶壺、鍋爐水位計、乳牛自動喂水器、船閘等都是根據連通器的原理來工作的。

  八年級下冊物理知識點

八年級物理知識點總結2

  一、本節學習指導

  本節中需要記憶的知識實在是太多,希望同學們勤奮些,當然理科的記憶不像文科那樣可以的去背什么,而是多帶著探索理解性去記憶。本節特別要注意晶體、非晶體的融化、凝固的異同。還要小心別把“熔化”寫成“融化”。

  二、知識要點

  1、物態變化

  通常情況下,物質存在的形態有固態、液態和氣態。物質的三種狀態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這樣變化稱為物態變化。

  注:物態變化時,既要關注溫度的變化,又要關注吸收或放出熱量的情況。

  2、固體的分類

  (1)晶體:有確定的熔化溫度(熔點)。如海波、冰、食鹽、萘、石英各種金屬等。

  (2)非晶體:沒有固定的熔化溫度(無熔點)。如蠟、松香、玻璃、瀝青等。

  注:判斷晶體和非晶體的關鍵是,看物體有沒有固定的熔點,晶體有一定的熔點,而非晶體沒有,初中考得最多的非晶體是:玻璃、蠟燭的蠟。

  3、熔化【重點】

  (1)熔化: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做熔化。熔化的過程需要吸熱。

  注:融化是一個持續的過程,而不是一個結果,比如冰化成水這個過程,我們說冰在融化,這個過程是吸熱過程,好比冰需要吸收熱量才能融化一樣。

  (2)熔化現象:春天“冰雪消融”,煉鋼爐中將鐵化成“鐵水”。

  (3)熔化規律:

  ①晶體在熔化過程中,要不斷地吸熱,但溫度保持在熔點不變。②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要不斷地吸熱,且溫度不斷升高。

  加速度學習網我的學習也要加速

  注:在遇到這種曲線圖時我們要會從中讀出信息。我們一起來看上面兩個圖,圖1是晶體熔

  化的折線圖,縱向表示溫度,橫向表示加熱時間。我們的曲線起點并沒有從0開始,因為物體本身在加熱前就有一定的溫度,當溫度達到48℃時,呈水平直線,說明在這段時間物體的溫度恒定,達到熔點,后來溫度繼續升高,說明開始汽化。圖2是非晶體的融化,蠟的溫度在不斷的升高,卻始終在慢慢融化。

  例:晶體的熔化圖像(ABCD段)和晶體的凝固圖像(DEFG)

  分析:

  AB:固態(吸熱升溫)

  BC:固液共存(熔化過程,溫度不變,繼續吸熱)CD:液態(吸熱升溫)DE:液態(放熱降溫)

  EF:固液共存(凝固過程,溫度不變,繼續放熱)FG:固態(放熱降溫)

  該圖說明:①該物質是晶體。②晶體的熔點等于凝固點。③該物質熔化和凝固過程溫度都不變。

  (4)晶體熔化必要條件:溫度達到熔點、不斷吸熱。

  (5)有關晶體熔點(凝固點)知識:

  ①萘的熔點為80.5C。當溫度為79C時,萘為固態。當溫度為81C時,萘為液態。當溫度為80.5C時,萘是固態或液態或固、液共存狀態都有可能。

  ②下過雪后,為了加快雪熔化,常用灑水車在路上灑鹽水(降低雪的熔點)。③在北方,冬天溫度常低于-39C,因此測氣溫采用酒精溫度計而不用水銀溫度計。(水銀凝固點是-39C,在北方冬天氣溫常低于-39C,此時水銀已凝固;而酒精的凝固點是-117C,此時保持液態,所以用酒精溫度計)。

  (6)熔化吸熱的事例:

  ①夏天,在飯菜的上面放冰塊可防止飯菜變餿(冰熔化吸熱,冷空氣下沉)。②化雪的天氣有時比下雪時還冷(雪熔化吸熱)。

  ③鮮魚保鮮,用0C的冰比0C的水效果好(冰熔化吸熱)。④“溫室效應”使極地冰川吸熱熔化,引起海平面上升。

  4、凝固【重點】

  (1)凝固: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做凝固,凝固的過程需要放熱。

  注:凝固也是一個過程,好別鐵水變成鐵塊一樣,需要慢慢的冷卻,冷卻過程是一個放熱的過程,所以凝固是一個放熱的過程。

  (2)凝固現象:①“滴水成冰”②“銅水”澆入模子鑄成銅件

  (3)凝固規律

  ①晶體在凝固過程中,要不斷地放熱,但溫度保持在熔點不變。②非晶體在凝固過程中,要不斷地放熱,且溫度不斷降低。

  注意:在題目中如果看到上面兩個圖我們要迅速反應哪一種是晶體,哪一種是非晶體。

  (4)晶體凝固必要條件:溫度達到凝固點、不斷放熱。

  (5)凝固放熱

  ①北方冬天的菜窖里,通常要放幾桶水。(利用水凝固時放熱,防止菜凍壞)②煉鋼廠,“鋼水”冷卻變成鋼,車間人員很易中暑。(鋼水凝固放出大量的.熱)

  5、熱傳遞:熱量總是從溫度高的物體傳給溫度低的物體;熱傳遞的條件是要有溫度差。

  注:熱傳遞必須要有溫度差,就像開空調的臥式沒有關門,而客廳的“熱空氣”就傳遞到臥式,使得臥式的溫度上升。所以為了節能,我們開空調時要關好門窗,早上要開窗通風。

  三、經驗之談:

  凝固和融化是互逆的過程,根據能量守恒定律,融化吸熱,凝固固然就會放熱。對于晶體和非晶體的融化、凝固圖我們要熟悉,在題目中遇到遮掩的圖,我們要能正確的從中讀取信息。初中常考的非晶體就倆:蠟、玻璃。

八年級物理知識點總結3

  第一部分聲現象

  1、聲音的發生: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一切正在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聲也就停止。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動都會發出聲音。

  2、聲的傳播:聲的傳播需要介質,聲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V固>V液>V氣)真空不能傳聲。

  3、回聲: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人再次聽到的聲音叫回聲

  (1)區別回聲與原聲的條件:回聲到達人的耳朵比原聲晚0.1秒以上。

  (2)低于0.1秒時,則反射回來的聲音只能使原聲加強。

  (3)利用回聲可測海深或發聲體距障礙物有多遠(聲納系統)

  4、音調:聲音的高低叫音調,它是由發聲體振動頻率決定的,頻率越大,音調越高。

  5、響度:聲音的大小叫響度,響度跟發聲體振動的振幅大小有關,還跟聲源到人耳的距離遠近有關

  6、音色:不同發聲體所發出的聲音的品質叫音色

  7、噪聲及來源:從物理角度看,噪聲是指發聲體做無規則地雜亂無章振動時發出的聲音。從環保角度看,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都屬于噪聲。

  8、聲音等級的劃分

  用分貝來劃分聲音的等級,30dB40dB是較理想的安靜環境,超過50dB就會影響睡眠,70dB以上會干擾談話,影響工作效率,長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聲環境中,會影響聽力。

  9、噪聲減弱的途徑:可以在聲源處、傳播過程中和人耳處減弱

  10、聲的利用:

  (1)利用聲音傳遞信息(如B超、聲納、雷達等)

  (2)利用聲音傳遞能量(潔牙、超聲波碎石、清洗精密零件等)

  第二部分光現象及透鏡應用

  (一)光的反射

  1、光源: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2、光在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大氣層是不均勻的,當光從大氣層外射到地面時,光線發了了彎折

  3、光速:光在不同物質中傳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C=3×108m/s,在空氣中的速度接近于這個速度,水中的速度為3/4C,玻璃中為2/3C

  4、光直線傳播的應用:激光準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

  5、光線:表示光傳播方向的直線,即沿光的傳播路線畫一直線,并在直線上畫上箭頭表示光的傳播方向(光線是假想的,實際并不存在)

  6、光的反射:光從一種介質射向另一種介質的交界面時,一部分光返回原來介質中,使光的傳播方向發生了改變,這種現象稱為光的反射

  7、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歸納為:“三線共面,法線居中,兩角相等”

  8、理解:反射角隨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減小而減小,當入射角為零時,反射角也變為零

  9、兩種反射現象

  (1)鏡面反射:平行光線經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線

  (2)漫反射:平行光經界面反射后向各個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個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線

  注意:無論是鏡面反射,還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0、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11、平面鏡對光的作用:

  (1)成像

  (2)改變光的傳播方向

  12、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1)成的像是正立的虛像

  (2)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3)像和物的連線與鏡面垂直,像和物到鏡的距離相等

  理解: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是以鏡面為軸的對稱圖形

  13、實像與虛像的區別

  實像是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當然也能用眼看到。虛像不是由實際光線會聚成的,而是實際光線反向延長線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

  14、平面鏡的應用

  (1)水中的倒影

  (2)平面鏡成像

  (3)潛望鏡

  (二)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一般會發生變化,這種現象叫光的折射

  理解:光的折射與光的反射一樣都是發生在兩種介質的交界處,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質中,而折射光則進入到另一種介質中,由于光在在兩種不同的物質里傳播速度不同,故在兩種介質的交界處傳播方向發生變化,這就是光的折射。

  注意:在兩種介質的交界處,既發生折射,同時也發生反射

  2、光的折射規律: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質中時,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隨著增大;當光線垂直射向介質表面時,傳播方向不變,在折射中光路可逆。理解:折射規律分三點:

  (1)三線一面

  (2)兩線分居

  (3)兩角關系分三種情況:

  ①入射光線垂直界面入射時,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

  ②光從空氣斜射入水等介質中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③光從水等介質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4、透鏡及分類

  透鏡:透明物質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個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鏡厚度遠比其球面半徑小的多。

  分類:凸透鏡:邊緣薄,中央厚凹透鏡:邊緣厚,中央薄

  5、主光軸,光心、焦點、焦距主光軸:通過兩個球心的直線

  光心:主光軸上有個特殊的點,通過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透鏡中心可認為是光心)焦點:凸透鏡能使跟主軸平行的光線會聚在主光軸上的一點,這點叫透鏡的焦點,用“F”表示。虛焦點:跟主光軸平行的光線經凹透鏡后變得發散,發散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在主光軸上一點,這一點不是實際光線的會聚點,所以叫虛焦點。焦距:焦點到光心的距離叫焦距,用“f”表示。每個透鏡都有兩個焦點、焦距和一個光心。

  6、凸透鏡:對光起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起發散作用

  7、凸透鏡成像規律

  ①虛像物體同側;實像物體異側;

  ②物遠實像小而近,物近實像大而遠;

  ③離焦點越近,所成的像越大。物距(u)u>2fu=2ff

  8、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燈片要倒著插。

  9、照相機的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暗箱中的膠片相當于光屏,我們調節調焦環,并非調焦距,而是調鏡頭到膠片的距離,物離鏡頭越遠,膠片就應靠近鏡頭。

  第三部分物態變化

  1、溫度:物體的'冷熱程度叫溫度

  2、攝氏溫度: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定為0℃,把1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規定為100℃。

  3、溫度計

  (1)原理:液體的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

  (2)構造:玻璃殼、毛細管、玻璃泡、刻度及液體

  (3)使用:使用溫度計以前,要注意觀察量程和認清分度值

  4、使用溫度計做到以下三點

  ①溫度計與待測物體充分接觸

  ②待示數穩定后再讀數

  ③讀數時,視線要與液面上表面相平,溫度計仍與待測物體緊密接觸

  5、體溫計

  構造:玻璃泡上方有縮口量程:3542℃分度值:0.1℃用法:離開人體讀數

  6、熔化和凝固

  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叫熔化,熔化要吸熱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叫凝固,凝固要放熱

  7、熔點和凝固點

  (1)固體分晶體和非晶體兩類

  (2)熔點:晶體都有一定的熔化溫度,叫熔點

  (3)凝固點:晶體者有一定的凝固溫度,叫凝固點同一種物質的凝固點跟它的熔點相同

  8、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汽化有兩種不同的方式:蒸發和沸騰,這兩種方式都要吸熱

  9、蒸發現象

  (1)定義:蒸發是液體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的,并且只在液體表面發生的汽化現象

  (2)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液體溫度高低,液體表面積大小,液體表面空氣流動的快慢

  10、沸騰現象

  (1)定義:沸騰是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進行的劇烈的汽化現象

  (2)液體沸騰的條件:

  ①溫度達到沸點

  ②繼續吸收熱量

  11、升華和凝華現象

  (1)物質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叫升華,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叫凝華

  (2)日常生活中的升華和凝華現象(冰凍的濕衣服變干,冬天看到霜、雪、冰花)

  12、升華吸熱,凝華放熱

  第四部分電路與電流

  【知識結構】

  一、電路的組成:

  1、定義:把電源、用電器、開關、導線連接起來組成的電流的路徑。

  2、各部分元件的作用:

  (1)電源:提供電能的裝置;

  (2)用電器:工作的設備;

  (3)開關:控制用電器或用來接通或斷開電路;

  (4)導線:連接作用,形成讓電荷移動的通路

  二、電路的狀態:通路、開路、短路

  1.定義:

  (1)通路:處處接通的電路;

  (2)開路:斷開的電路;

  (3)短路:將導線直接連接在用電器或電源兩端的電路。

  2.正確理解通路、開路和短路

  三、電路的基本連接方式:串聯電路、并聯電路

  四、電路圖(統一符號、橫平豎直、簡潔美觀)

  五、電工材料:導體、絕緣體

  1.導體

  (1)定義:容易導電的物體;

  (2)導體導電的原因:導體中有自由移動的電荷;

  2.絕緣體

  (1)定義:不容易導電的物體;

  (2)原因:缺少自由移動的電荷

  六、電流的形成

  1.電流是電荷定向移動形成的。元電荷:e=1。6×1019C

  2.形成電流的電荷有:正電荷、負電荷。金屬導體中是自由電子。

  七、電流的方向

  1.規定: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為電流的方向;

  2.電流的方向跟負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相反;

  3.在電源外部,電流的方向是從電源的正極流向負極。

  八、電流的測量

  1.單位及其換算:主單位安(A),常用單位毫安(mA)、微安(μA)

  2.測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1)電流表;

  (2)量程;

  (3)分度值

  (4)電流表的使用規則。

  九、電流的規律:

  (1)串聯電路:電流處處相等(I=I1=I2);

  (2)并聯電路:干路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I=I1+I2)

  【方法提示】

  1.電流表的使用可總結為(一查兩確認,兩要兩不要)

  (1)一查:檢查指針是否指在零刻度線上;

  (2)兩確認:

  ①確認所選量程;確認每個大格和每個小格表示的電流值(分度值)。

  ②兩要:一要讓電流表串聯在被測電路中;二要讓電流從“+”接線柱流入,從“-”接線柱流出;

  ③兩不要:一不要讓電流超過所選量程,二不要不經過用電器直接接在電源上。在事先不知道電流的大小時,可以用試觸法選擇合適的量程。

  2.根據串并聯電路的特點求解有關問題的電路

  (1)分析電路結構,識別各電路元件間的串聯或并聯;

  (2)判斷電流表測量的是哪段電路中的電流;

  (3)根據串并聯電路中的電流特點,按照題目給定的條件,求出待求的電流。

  八年級上冊物理期末復習知識點總結2

  一、長度的測量

  1、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主單位是米(m)。常用單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69米(um),納米(nm)。換算關系:1km=1000m;1m=10dm;1dm=10cm;1cm=10mm;1m=10μm;1m=10nm常識:課桌高0。7m、籃球直徑24cm、指甲寬度1cm、鉛筆芯的直徑1mm、一只新鉛筆長度1.75dm、手掌寬度1dm、墨水瓶高度6cm

  2、長度測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長度測量結果由數值和單位組成,數值包括準確值和估讀值

  二、時間的測量

  時間測量的工具是停表,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主單位是秒(s)。常用的單位有:小時(h)、分(min)等。換算關系是:1h=60min1min=60s

  三、誤差:

  測量值和真實值的差異叫誤差。減小方法: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用更精密的儀器,改進測量方法

  四、機械運動

  物理學里把物體位置變化叫做機械運動,為研究物體運動狀態時被選做標準的物體叫做參照物,判斷物體是否運動就看和參照物之間的位置是否發生變化,選擇不同的參照物,結論可能不同。故運動和靜止的相對的

  五、速度

  1、路程與時間之比叫做速度,用來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程度。常見比較運動快慢的方法:相同路程比較時間;相同時間比較路程。計算公式:v=s/t變形:t=s/vs=vt速度單位:m/s;1m/s=3。6Km/h8

  2、常識:人步行1.1m/s,自行車5m/s,大型噴氣客機900Km/h,客運火車140Km/h,光速3x10m/s,聲速340m/s

  六、測量平均速度實驗原理:v=s/t;注意事項:將斜面放的平一些,使小車運動速度不要太快,以方便測量時間;

  第二章聲現象

  一、聲音的產生和傳播

  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但是聲音不一定停止。固體、液體、氣體振動均可發聲;發聲的物體一定振動,有振動不一定能聽見聲音。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聲音在15℃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0。聲音的速度與介質種類和溫度有關;一般v固>v液>v氣

  常識:登上月球的宇航員們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無線電話交談,因為月球上沒有空氣,真空不能傳聲;“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說明:氣體、液體、固體都能發聲。

  例:運動會上進行百米賽跑時,終點裁判員應看到槍發煙時計時。若聽到槍聲再計時,則記錄時間比實際跑的時間要晚,0.29S(當時空氣15℃)

  3、聲速的利用:超聲測距,計算公式距離s=vt。

  4、聲音經頭骨,頜骨傳到聽覺神經,引起聽覺的傳導方式叫做骨傳導。一些失聰的人可以用這種方法聽到聲音。

  二、聲音的三個特性:音調、響度和音色(彼此獨立,互不相關)

  1、音調:聲音的高低。音調跟發聲體的振動頻率有關系,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越低音調越低。

  物體在1s內振動的次數叫頻率,物體振動越快,頻率越高。頻率單位:赫茲(Hz),人的聽覺范圍:20Hz20xxHz。低于20Hz的叫次聲波,高于20xxHz的叫超聲波。

  2、響度:聲音的大小。響度跟發聲體的振幅和距發聲體的遠近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3、音色:聲音的品質特征;由發聲體的材料和結構決定。人們根據音色能辨別樂器或區分人。

  三、聲的利用:聲音可以傳播信息和能量

  四、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1、物理學角度看,噪聲是指發聲體做無規則的振動發出的聲音;環保角度是指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

  2、人們用分貝(dB)做單位來劃分聲音等級;為保護聽力應控制噪聲不超過90dB;為保證工作學習,應控制噪聲不超過70dB;為保證休息和睡眠應控制噪聲不超過50dB。

  3、減弱噪聲的方法:在聲源處減弱、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在人耳處減弱。

  第三章物態變化

  一、溫度:

  1、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溫度常用單位是攝氏度(℃),規定: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沸水的溫度為100℃,它們之間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

  2、溫度的測量工具是溫度計(常用液體溫度計),溫度計是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的原理制成的。常用溫度計的使用方法:溫度計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溫度計玻璃泡浸入被測液體中稍等一會兒,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后再讀數;讀書時,玻璃泡要繼續留在被測液體中,視線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物態變化

  1、熔化和凝固

  ①熔化:物體從固態變成液態叫熔化,要吸熱;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叫凝固,要放熱。晶體熔化圖像:非晶體熔化圖像:

  特點:吸熱、先共存、放熱、溫度不斷降低。溫度不變

  特點:固液變軟變稀、最后共存、吸熱、變為液態溫度不溫度不變斷上升

  熔點:晶體熔化時的溫度叫做熔點。同種物質的熔點和凝固點相同。晶體熔化的條件:達到熔點;繼續吸熱。晶體凝固圖像:非晶體凝固圖像:特點:放熱、逐漸變稠變黏變特點:固液硬、最后成固體。

  2、汽化和液化:物體從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叫做汽化,要吸熱;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做液化,要放熱。汽化的兩種方式是蒸發和沸騰;液化的兩種方式是降低溫度和壓縮體積;液體沸騰條件:達到沸點;繼續吸熱

  3、升華和凝華:物質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的過程叫升華,要吸熱;物質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凝華,要放熱

  第四章光現象

  一、光的直線傳播

  1、光源: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光源。月亮本身不會發光,它不是光源

  2、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應用及現象:

  ①激光準直。

  ②影子的形成;

  ③日食月食;

  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實像,其像的形狀與孔的形狀無關)。

  3、光速:c=3x10m/s=3x10km/s;

  二、光的反射:

  1、光從一種介質射向另一種介質表面時,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來介質的現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于法線的兩側,反射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即:三線同面,法線居中,兩角相等,光路可逆。

  三、平面鏡成像

  成像特點:像和物大小相等;像和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像和物的連線與鏡面垂直;所成的像是虛像且左右倒置;即:等大、等距、垂直、虛像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四、光的折射

  1、定義: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一般會發生偏折;這種現象叫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定律:三線同面,法線居中,空氣中入射角大,光路可逆入射角N空氣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N折射角空氣居與法線兩側。光從空氣中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質中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O入射角,折射光線靠近法線。光從水中或其他介質斜射入空氣中時,O水水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線遠離法線。光從空氣垂直射入(或其折射角圖1他介質射出),折射角=入射角=0°

  3、折射的現象:

  ①從岸上向水中看,水好像很淺,沿著看見魚的方向叉,卻叉不到;從水中看岸上的東西,好像變高了。

  ②筷子在水中好像“折”了。

  ③海市蜃樓。④彩虹。

  五、光的色散色光的三原色:紅、綠、藍,疊加成白色。顏料的三原色:紅、黃、藍,疊加成黑色

  第五章透鏡及其應用

  一、透鏡

  1、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

  2、光心:即透鏡的中心。性質:通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改變。焦點:凸透鏡能跟主光軸平行的光線會聚在主光軸上的一點,這個點叫焦點。焦距:焦點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

  二、凸透鏡成像規律物距uu>2fu=2ff

八年級物理知識點總結4

  提高物理成績的方法有哪些

  一、重視基礎知識點的記憶和理解

  沒有把基礎知識掌握牢,課本上的公式記不住,物理絕對不可能考高分!掌握住課本的基本概念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誰都不可能看一遍就牢牢記住,要想徹底吃透就要課下反反復復的回頭看,有一段艱苦困難的歷程。物理內容涵蓋面太廣,分支之間的聯系又緊密,把基礎知識做到融會貫通,考試才能游刃有余。要做好這一步,首先要在課堂上虛心聽老師的講解,又要不斷思考總結,循序漸進地提高自己;同時,課下還要多做題,在細心、耐心的解題過程中總結解題方法,提高和鍛煉應試水平。

  二、同學們要認真去總結和反思自己的錯題

  犯錯的地方都反映出我們的薄弱環節,每一道錯題都是值得深入挖掘的知識寶藏。研究透一道典型的錯題,找出自己的知識漏洞,勝過做十道新題。

  三、通過做題和總結來深入理解考點,把一些典型解題規律、公式使用條件搞清楚

  學物理,離不開做題,多做一些練習題既能鞏固知識點,也能加快解物理題的速度,拓展思維并提高物理分析能力。不過要明白,做題的目的還是為了鞏固考點,鞏固教材上的基礎內容。常見的考點最好做一個總結,當然要結合自己做過的題了。比如,機械能守恒的條件(零勢能面的規定原則);動能定理的典型應用場景;動量守恒定律的使用環境(前提條件)等。

  四、細節上重視敵人,戰略上藐視敵人

  學習物理不能總是抱怨物理難學,那樣你永遠也學不好,要有自信,要相信自己通過努力就能考高分。當然了,不能盲目的自信,還是要反思方法,找到應對的策略。經常聽到同學們說物理難,抱怨考題多,自己考分低,究其原因,大多情況還是自己的學習方法不對路;可別忘了,咱們身邊總有物理學的.特別好的學生。所以,要放下抱怨,咱們要向他們學習,改善自己的學習效率。高中生學物理也重在學習思路和方法,理清處理、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方法,通過習題我們才能對考點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拓展解題思維,逐步提高解題的質量與速度。

  物理的學習方法

  一、學會用量綱檢查題目結果的對錯

  高中物理階段沒有專門針對量綱進行學習,但量綱真的是一個十分好用的工具,熟知基本量綱和導出量綱的推導公式,對于你檢查題目有很大的幫助,能夠很容易檢查出計算時由于冪的丟失而引起的錯誤,并且在應對一些選擇題時也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細心分析題目中的每一個關鍵詞

  比如"恰好",我最喜歡那些嚴謹簡練的題目,及題目中的每一個詞語都是解題的關鍵,每一個已知量都是不可或缺的。例如:“一個質量為m的立方體靜止于光滑水平面上。”這樣的一句在題目中經常出現的話就堪稱完美。這句話中的每一個詞都不能缺少,否則題目就無法解出。因此在做題時我們要認真分析題目中的每一個詞,很可能解題的關鍵就在題目中。

  三、小心規避題目中的重重陷阱

  隨著近年來學生的學習水平越來越高,單純的考知識點已經很難在學生中間拉開檔次,因此在題目中設置陷阱,誘使那些不小心的學生掉進坑里是高考出題老師最喜歡干的一件事。

  四、重在理解

  學好物理,應對所學知識有確切的理解,弄清其中的道理。物理知識是在分析物理現象的基礎上經過抽象、概括得來的或者是經過推理得來的,獲得知識,要有一個科學思維的過程,不重視這個過程,頭腦里只是剩下一些干巴巴的公式和條文,就不能真正理解知識,思維也得不到訓練,要重在理解,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科學思維能力。

  五、要重視觀察和試驗

  物理知識來源于實踐,特別是來源于觀察和試驗。要認真觀察物理現象產生的條件和原因,要認真做好學生實驗,學會使用儀器和處理數據,了解用試驗研究問題的基本方法,要通過觀察和試驗,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觀察能力和試驗能力。

  初中中考復習物理的方法

  一、遇到任何物理疑難問題,都先從基本知識、規律、方法中尋找錯誤根源

  初三學生幾乎每天都要做各種物理習題,在此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錯,然而有些同學對待這些錯題的態度是——以為聽懂了就是會做了,從此置之不理!學霸們則能繼續抽時間歸納總結,前者與后別差別之大會在中考那天顯現的淋漓盡致!前者所犯的錯誤之后還會犯同樣的錯誤,后者則盡最大可能的杜絕了錯誤再次發生。

  學霸們在整理歸納這些錯題的過程中,有一個非常大的優點——從基礎知識、規律、方法中尋找到錯誤的根源,從物理課本中尋找到錯誤的根源!這種追根溯源會讓人幾乎一針見血的找到錯誤所在,從而步步為營,穩步前進!

  這種方法是中考物理學霸們屢試不爽的學好物理的訣竅之一!

  二、從中考物理真題中找做題方向和學習重點

  中考前的最后這幾個月,物理學霸們都會透徹研究當地歷年中考物理真題,從中尋找出各種“共性出題規律”,尋找到各種“個性化習題”。他們會從這些中考真題規律中找到做題方向和學習重點!

  因此,他們在之后的物理學習中都會很有目的、有選擇、有重點!這樣的學習才是最高效的!

  三、有取舍的做物理題、有取舍的聽課

  最后復習階段,各種物理資料、試卷、習題叢出不窮,無窮無盡的題海很容易讓人陷入機械做題的過程中而無法自拔。

  其實,真正的物理學霸往往會有所取舍的做題,他們往往在看到一份試卷之后,能迅速找出哪些是自己一定會做、且能保證萬無一失的;哪些是有些懵懂、需要一定時間思考且不能確保做對的;哪些是感覺有難度,幾乎想不出思路的。然后,他們會迅速的把這些習題分為易、中、難三類。

  對待會做的容易題,他們一略而過、幾乎不耗費太多時間;對待有點難度、不太把握的題,他們就重點且認真對待,花最多的時間去研究;對于偏題、怪題可以花稍許時間思考,如果能思考出其中一兩步就做出一兩步,如果再也沒有思路去突破,就果斷暫時舍棄,留待以后解決。

  與之相對應的就是學霸們對于這三種類型題的聽課過程,學霸們往往無需再聽易題,重點聽中等難度題,集中精力認真聽難題!

  四、熟練掌握各種物理題型的分析歸納思路、方法、技巧,形成條件反射

  在中考最后幾個月,初三學生一定要在每天復習時,熟練掌握當天所有需要掌握的物理題型的分析思路方法、技巧,形成適合自己的一套思路方法和技巧。

  從而做到,看到某種題就條件反射似地想到這一類題的做法,提高做題效率。

  五、歸納常錯知識點、方法,形成系統化的知識網絡

  中考物理學霸幾乎每天都總結歸納常錯知識點,并記錄形成錯題集,這些錯題集里面既有各種類型的錯題歸納,也有各種常錯一級知識點、二級知識點以及方法技巧,當他們把一切基礎知識和這些易錯知識方法達到融會貫通時,物理就變得的簡單易學了。

  初三的學生們,以上就是歷屆中考學霸們都在一直采用的五種實用復習物理知識的方法。這些方法非常實用,且能快速提高物理成績。

  初中提升物理成績的方法

  第一,注重基礎,立足課本

  很多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并沒有很注重課本,沒有做過或者看過筆記,因為課本上講的知識都很簡單,可能一聽都懂,所以學生很容易忽視這些最基礎的東西。很多同學感覺自己課本學得很“扎實”,上課也認真聽講,可就是考不好,我也有這樣的經歷和感受。直到初三一輪復習我才發現問題所在,初二初三一年半時間沒有深入地理解基礎知識,只是機械地做題,不去思考回扣知識點,導致自己學的內容像“空中花園”,而我又被這種假象所蒙蔽,自以為學的很好,但一走進總復習就嘗到了自己種下的苦果,雖然那時還不算晚,但是卻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所以在此我提醒大家,在學新課時就要深入下去,只記憶幾個誰都會背的公式定理是行不通的,還要“順藤摸瓜”,做完題目及時回扣課本內容,且把課本當作自己的根,經常翻看課本,每一遍深入的閱讀都會帶給你“豁然開朗”的頓悟。

  第二,學貴在悟

  記得看過這樣一句話:學生的差距不主要在于智力,而在于頓悟的能力。悟性高固然好,但悟性不好也無需灰心,須知頓悟能力是可以培養和提高的。學物理不在于做了多少題目,而在于掌握了多少方法。針對一種類型的題目,加以比較分析,找到共性,悟到出題人在此出題的原因和意圖,也即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吸收,感悟紛繁精美包裝下的相同內涵,贏得頓悟后的喜悅。

  第三,相信老師,相信自己

  緊跟老師的步伐走,沒有一個老師不為了學生的明天,他們會琢磨教法,反復論證,然后教授給學生,所以每個老師都是我們最值得感謝的人。要盡快適應分科后的變化和其他相應的改變,積極應對。多和代課老師交流,多問自己、問老師、問同學,并且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第四,動手能力很重要

  其實剛剛也有講過,拿電學和力學來說,都需要動手能力,也就是說要學好力學和電學的話,動手畫圖能力、看圖能力、對圖形的掌握能力等等都需要掌握。但是很多學生沒辦法養成這個習慣,都只是靠兩只眼睛讀題,很少愿意動手去畫圖,計算的時候更加不愿意動手,而是利用計算器這個數學工具來代替手算。這些小細節對于學習物理都起到了阻礙的作用。

  第五,學習物理要經常性地在適當的時間做回顧復習

  因為物理的知識點相對來說不會特別多,學生可以在學了一個專題之后,對前面的知識做一個簡單的回顧,不停學習,復習,學習,復習,這樣對知識點的掌握才會更牢固。

八年級物理知識點總結5

  第七章力

  一、力

  1、定義: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作用效果

  ①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②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或者說使物體發生形變)。

  3、力的單位:(牛頓)N。

  4、力的三要素是指:大小、方向和作用點。

  二、彈力

  1、定義:物體由于發生形變而產生的力叫彈力。

  2、彈力產生的條件:發生彈性形變。

  3、彈簧測力計的工作原理是: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身長和他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三、重力

  1、概念:地面附近的物體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2、作用點叫重心,施力物體是地球。

  3、重力方向:豎直向下。

  3、重力計算公式:G=mg ,(g= 9、8N/kg)。

  第八章力與運動

  一、慣性和牛頓第一定律

  1、牛頓第一定律:(慣性定律)

  (1)定義: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時,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2)說明:a或者說總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原來運動的則會做勻速直線運動,原來靜止的仍保持靜止。b牛頓第一定律也說明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C維持物體的運動狀態不變不需要力,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需要力。

  2、慣性: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慣性是一切物體所固有的一種屬性,任何物體在任何時候、任何狀態下都具有慣性。

  二、二力平衡

  1、定義:物體在受到兩個力作用時,如果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稱為二力平衡。物體處于平衡狀態時受到的幾個力稱為平衡力。

  2、二力平衡條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3、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比較:

  相同點: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不同點: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可以是不同性質的力;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體上,是性質相同得力。

  4、物體在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時,將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物體受非平衡力作用時,運動狀態將會改變,包括物體由靜到動,由動到

  靜,由快到慢,由慢到快,速度方向發生改變。

  三、摩擦力

  1、定義: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要發生或已發生相對滑動時,在接觸面間產生的阻礙物體相對運動的力,叫滑動摩擦力。

  2、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理解時注意:滑動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與物體的運動方向不一定相反,如人在行走時摩擦力與人行走的方向相同,用傳輸帶運送貨物時摩擦力與物體運動的方向相同。滑動摩擦力作用點在物體間的接觸面上,一般把作用點畫在物體的`重心上。

  3、摩擦力類型:滑動摩擦力、滾動摩擦力、靜摩擦力。

  4、結論: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的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

  5、應用: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壓力、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減小摩擦力的方法:減小壓力、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用滾動代替滑動、使接觸面分離。

  第九章壓強

  一、壓強

  1、定義: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壓力叫壓強,

  2、計算公式:P=F/S其中P代表壓強,F代表壓力,S表示接觸的受力面積。在國際單位制中,壓力的單位是牛頓(N),面積的單位是平方米(m2),壓強的單位是帕斯卡(Pa),1 Pa=1

  2N/ m。增大壓力或減小受力面積,都可以增大壓強,減小壓力或增大受力面積,都可以減小壓強。

  二、液體壓強

  1、液體內部壓強規律

  ①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②在同一深度,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

  ③液體內部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④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密度有關,在不同液體的同一深度,密度越大壓強越大。

  2、液體壓強公式:P=ρgh,其中P表示壓強,單位是Pa,ρ表示位是3,h表示液體的深度,單位是m 。規則容器底部液體的壓強也可以用固體的壓強計算公式進行計算。

  3、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F與容器所盛液體的重力G液的關系:①上大下小容器F

  ②上下大小相同容器F=G液

  ③上小下大容器F>G液。

  3、上端開口下部相連通的容器叫連通器,連通器原理是:連通器中的同種液體不流動時液面總保持相平,茶壺、船閘、鍋爐水位計等都是連通器的應用。液體具有流動性,在受到外力作用時能把它受到的壓強向各個方向傳遞。

  4、帕斯卡原理:密閉液體上的壓強,能夠大小不變地向各個

  方向傳遞。汽車液壓千斤頂、汽車液壓剎車系統、水壓機都是液壓技術的應用。

  三、大氣壓強

  1、定義:大氣對對浸在它里面的物體的壓強叫大氣壓強,簡稱大氣壓。

  2、1個標準大氣壓=760mm水銀柱=10、3m水柱= 1、01×105 Pa 。

  3、常用氣壓計:水銀氣壓計、金屬盒氣壓計。

  4、大氣壓強的規律:大氣壓強隨海拔高度的增加而減小,液體的沸點隨表面氣壓的增大而升高,隨氣壓的減小而降低。

  5、應用:高壓鍋。喝水、活塞式抽水機、醫生用針筒抽藥水都利用了大氣壓。

  第十章浮力(流體的力現象)

  一、浮力

  1、定義:浸在液體(或氣體)中的物體會受到豎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2、浮力產生的原因:液體對浸在其中的物體的下上表面產生的壓力差。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浸在液體中的體積及液體的密度有關。

  3、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體(或氣體)中的物體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物體排開的液體(氣體的)受到的重力。

  3、浮力的計算方法及公式:

  (1)壓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2)平衡法:F浮=G物=G排=ρ液gV排;

  (3)公式法(根據:阿基米德原理) F浮= G排=ρ液gV排

  4、沉浮條件:

  ①當F浮>G物時,ρ物<ρ液物體上浮;

  ②當F浮=G物時,ρ物=ρ液物體懸浮,ρ物<ρ液漂浮;

  ③當F浮ρ液物體下沉。

  5、漂浮問題五規律:

  規律一:漂浮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浮力等于其所受重力;

  規率二:同一物體浸在不同的液體中,所受浮力相同;

  規律三:同一物體在不同的液體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體中浸入的體積小;規律四:漂浮的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是總體積的幾分之幾,其物體的密度就是液體密度的幾分之幾;

  規律五:將漂浮物體全部浸入水中,需加的豎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體對其增加的浮力。

  6、計算方法總結:

  (1)分析題意,確定研究對象;

  (2)根據題意畫出受力圖,并判斷物體子夜體重所處的狀態(看是否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

  (3)根據平衡條件,列出等式。

  7、浮力的應用:

  (1)輪船的排水量,即輪船滿載時排開水的質量;

  (2)潛水艇是靠改變自身重量來上浮或下沉的;

  (3)氣球和飛艇充入的氣體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小;

  (4)比重計的工作原理(其刻度是上小下大)。

  第十一章功與機械能

  一、功

  1、物理意義:是表示物體做功多少的物理量。

  2、定義:在物理學中把物體受的力與受力的方向移動了一定的距離的乘積,

  叫做這個力對物體做的功。

  3、計算公式:W=FS

  4、單位:主單位:焦耳1 J = 1 N·m;

  常用單位:千瓦時(kwh)1kwh=3、6*10 J

  5、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①有力作用在物體上;②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了距離。

  6、力對物體沒有做功的情況:①物體受到了力的作用,但物體沒有移動距離;②物體雖然移動了距離,但物體沒有受到力的作用;③物體移動了距離,也受到了力的作用,但力的方向與距離互相垂直。

  二、功率

  1、物理意義:它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定義:單位時間內做的功叫功率、

  3、公式:p=w/t及p=Fv

  4、單位及換算:主單位:瓦、符號是W;

  常用單位:千瓦(kw)、馬力(HP)

  1W=1J/s,1kW=10003W=1、36 HP 1 HP=735w1、

  三、機械能:動能和勢能統稱機械能。

  (一)動能和勢能

  1、動能: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動能。動能的大小由物體的質量和速

  度決定:質量相同,速度越大,動能越大;質量速度相同,質量越大,動能越大。

  2、勢能:

  (1)重力勢能:物體由于位置較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勢能,重力勢能的大小

  由物體的質量和所處高度決定:質量相同,高度越大,重力勢能越大;高度相同,

  質量越大,重力勢能越大。

  (2)彈性勢能:物體由于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叫彈性勢能。彈性形變越大,

  彈性勢能越大。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統稱勢能。

  (二)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

  1、知識結構:

  2、轉化規律: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時,速度減小,高度增加,重力勢能增大,動能減小;

  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時,速度增大,高度減小,重力勢能減少,動能增大;

  動能轉化為彈性勢能時,速度減小,彈性形變增大,彈性勢能增大,動能減小;

  彈性勢能轉化為動能時,速度增大,彈性形變減小;彈性勢能減小,動能增大。

  第十二章簡單機械

  一、杠桿

  1、定義:在力的作用下能繞支撐點轉動的堅實物體叫杠桿,

  2、杠桿的五要素:

  ①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支撐點,用О表示;

  ②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用F1表示;

  ③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用F2表示;

  ④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垂直距離,用l1表示;

  ⑤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垂直距離,用l2表示。

  1、定滑輪:

  定義:中間的軸固定不動的滑輪。

  實質:是一個等臂杠桿,

  特點:不省力不省距離也不省功,但可改變用力方向。

  2、動滑輪:

  定義:和重物一起移動的滑輪。

  實質:是一個動力臂等于阻力臂2倍的杠桿。

  特點:省力費距離不省功,也不能改變用力方向。

  3、滑輪組:

  定義:定滑輪動滑輪合成為滑輪組。

  特點:省力費距離不省功,能改變用力的方向。

  方法:滑輪組繩子段數n的判別方法:奇動偶定,即如果繩子自由端最后繞過動滑輪,則繩子段數n為奇數,如果繩子自由端最后繞過定滑輪,則繩子段數n為偶數;繩子段數為幾段,則繩子自由端通過的距離就是重物上升距離的幾倍。

  二、功的原理:

  原理: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即機械:“黃金定律”)。

  應用:①輪軸:做功特點:拉動輪做的功等于繞在軸上繩拉動重物所做的功,即有FR=Gr;輪軸的兩個主要功能:一是改變用力的大小,二是改變物體的速度;②斜面:特點:斜面長是斜面高的幾倍,推力就是重力的幾分之一。

  三、機械效率

  1、定義: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叫機械效率。

  2、公式:表示為:η=w有/w總×100%一般情況下η<1。

  3、實驗: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①要測量的物理量:鉤碼的重G、拉力F、鉤碼上升的高度h ,拉力F移動的距離s

  ②器材:鉤碼、鐵架臺、細線、滑輪、彈簧測力計、刻度尺③實驗時必須

  勻速豎直地拉動彈簧測力計上升④拉力F移動的距離s等于繩子段數n與鉤碼上升的高度h的積,即s = nh 。

八年級物理知識點總結6

  1、光源:能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光源可分為天然光源(水母、太陽),人造光源(燈泡、火把);月亮、鉆石、鏡子、影幕不是光源。

  2、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光的直線傳播的應用:

  (1)小孔成像:像的形狀與小孔的形狀無關,像是倒立的實像(樹陰下的光斑是太陽的像)

  ①小孔成像的條件:孔的大小必須遠遠小于孔到發光的距離及孔到光屏的距離。

  ②像的大小與發光體到孔的距離和像到孔的距離有關,

  發光體到小孔的距離不變,光屏遠離小孔,實像增大;光憑靠近小孔,實像減小;光屏到小孔的距離不變,發光體遠離小孔,實像減小;發光體靠近小孔,實像增大。實像: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像。

  (2)取得直線:激光準直(挖隧道定向);整隊集合;射擊瞄準;

  (3)限制視線:坐井觀天、一葉障目;

  (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要求會作圖)

  3、光線:常用一條帶有箭頭的直線表示光的徑跡和方向;

  4、所有的光路都是可逆的,包括直線傳播、反射、折射等。

  5、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c=3×108m/s=3×105

  m/s;6、光年:是光在一年中傳播的距離,光年是長度單位;

  聲音在固體中傳播得最快,液體中次之,氣體中最慢,真空中不傳播;

  光在真空中傳播的最快,空氣中次之,透明液體、固體中最慢(二者剛好相反)。光速遠遠大于聲速(如先看見閃電再聽見雷聲;在跑100m時,聲音傳播時間不能忽略不計,但光傳播時間可忽略不計)。

  1、當光射到物體表面時,被反射回來的現象叫做光的反射。

  2、我們看見不發光的物體是因為物體反射的光進入了我們的眼睛。

  3、反射定律:

  (1)在反射現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都在同一個平面內;

  (2)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說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是錯誤的)

  (1)法線:過光的入射點所作的與反射面垂直的直線;(虛線)

  (2)入射角: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實線)

  (3)反射角:反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實線)

  (4)反射角總是隨入射角的變化而變化,入射角增大反射角隨之增大。

  (5)垂直入射時,入射角、反射角相等都等于0度。

  4、光路圖(要求會作):

  (1)、確定入(反)射點:入射光線和反射面或反射光線和反射面或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的交點即為入射(反射)點

  (2)、根據法線和反射面垂直,作出法線。

  (3)、根據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畫出入射光線或反射光線1

  5、兩種反射:鏡面反射和漫反射。

  (1)鏡面反射:平行光射到光滑的反射面上時,反射光仍然被平行的反射出去;

  (2)漫反射:平行光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光線向各個方向反射出去;

  (3)鏡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同點:都是反射現象,都遵守反射定律;

  不同點是:反射面不同(一光滑,一粗糙),一個方向的入射光,鏡面反射的反射光只射向一個方向(刺眼);而漫反射射向四面八方;(下雨天向光走走暗處,背光走要走亮處,因為積水發生鏡面反射,地面發生漫反射,電影屏幕粗糙、黑板要粗糙是利用漫反射把光射向四處,黑板上“反光”是發生了鏡面反射,光污染也是鏡面反射)

  6、潛望鏡的工作原理:光的反射。

  1、平面鏡成像特點:

  ①正立的虛像,

  ②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③像和物關于鏡面對稱(軸對稱圖形)

  ④像和物對應點的連線和鏡面垂直,到鏡面距離相等;

  ⑤像和物上下相同,左右相反(鏡中像的左手是人的右手,物體

  遠離或靠近鏡面像的大小不變,像也要隨著遠離或靠近鏡面相同距離)。

  2、關于平面鏡成像的實驗:

  ①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便于觀察和確定像的位置;

  ②刻度尺的作用:便于比較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關系;

  ③選取兩段完全相同的蠟燭:為了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系;

  ④移去后面的蠟燭,并在所在的位置上放一光憑,則光憑上不能接受到蠟燭燭焰的像,所以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

  ⑤將蠟燭遠離玻璃板時,它的像的大小不變。

  ⑥有3mm和2mm的兩塊玻璃板,應選擇2mm厚的玻璃板做實驗,玻璃板太厚,會看到兩個像。

  ⑦玻璃板沒有放正,傾斜放置,蠟燭與像不能完全重合。不容易找到像。

  ⑧該實驗在較黑暗的環境中做效果好。

  3、水中倒影的形成的原因:平靜的水面就好像一個平面鏡,它可以成像(水中月、鏡中花、水中的云,水中的鳥);對實物的每一點來說,它在水中所成的像點都與物點“等距”,樹木和房屋上各點與水面的距離不同,越接近水面的點,所成像亦距水面越近,無數個點組成的像在水面上看就是倒影了。(物離水面多高,像離水面就是多遠,與水的深度無關)。

  4、平面鏡成虛像的原因:物體射到平面鏡上的光經平面鏡反射后的反射光線沒有會聚而是發散的,這些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畫線時用虛線)相交成的像,不能呈現在光屏上,只能通過人眼觀察到,故稱為虛像(不是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

  注意:進入眼睛的光并非來自像點,而是反射光。要求能用平面鏡成像的規律(像、物關于鏡面對稱)和平面鏡成像的原理(同一物點發出的光線經反射后,反射光的反向延長線交于像點)作光路圖(作出物、像、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

  5、球面鏡:凸面鏡和凹面鏡

  ①以球外表面為反射面叫凸面鏡,以球內表面為反射面的叫凹面鏡;

  ②凸面鏡對光有發散作用,可增大視野(汽車上的觀后鏡,街頭拐彎處的反光鏡);凹面鏡對光有會聚作用(太陽灶,利用光路可逆制作手電筒的反光罩)

  ㈠、光的折射

  1、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發生偏折。

  2、光在同種不均勻的介質中傳播時,光的傳播方向也會發生偏折。(海市蜃樓)

  3、折射角:折射光線和法線間的夾角。

  ㈡、光的折射定律(看筆記)

  1、在光的折射中,三線共面,法線居中。

  2、垂直入射時,折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光的傳播方向不改變3、折射角隨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4、當光射到兩介質的分界面時,反射、折射同時發生㈢、光的折射現象及其應用

  1、生活中與光的折射有關的例子:

  (1)水中的魚的位置看起來比實際位置高一些(魚實際在看到位置的后下方);

  (2)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來比實際的淺一些;

  (3)水中的人看岸上的景物的位置比實際位置高些;

  (4)透過厚玻璃看鋼筆,筆桿好像錯位了;

  (5)斜放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向上彎折了;(要求會作光路圖)

  1、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后,依次被分解成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這種現象叫色散;

  2、白光是由各種色光混合而成的復色光;

  3、天邊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現象;

  4、色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其它色光可由這三種色光混合而成,白光是三種色光混合而成的;世界上沒有黑光;

  顏料的三原色是:紫、青、黃,三原色混合是黑色;

  5、透明體的顏色由它透過的色光決定(什么顏色透過什么顏色的光);

  不透明體的顏色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什么顏色反射什么顏色的光,吸收其它顏色的光,白色物體反射所有顏色的光,黑色物體吸收所有顏色的光)

  例:一張白紙上畫了一匹紅色的馬、綠色的草、紅色的花、黑色的石頭,現在暗室里用綠光看畫,會看見黑色的馬,黑色的石頭,還有黑色的花在綠色的紙上,看不見草(草、紙都為綠色)

  1、紅外線:紅外線位于紅光之外,人眼看不見;紅外線的主要性能是熱作用強(加熱);一切物體都能發射紅外線,溫度越高輻射的紅外線越多;電視遙控器用紅外線來傳遞信息。

  2、紫外線:在光譜上位于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見;紫外線的主要特性是化學作用強;(消毒、殺菌)紫外線的生理作用,促進人體合成維生素D從而吸收鈣元素(小孩多曬太陽),熒光作用(驗鈔)

  2手把手課程輔導18622391727

  光的現象及成因

  1、小孔成像---光的直線傳播(包括所有的黑影)

  2、湖光倒影---光的反射

  3、海市蜃樓---光的折射4、五顏六色---光的色散

  透鏡及其應用知識點填空

  1.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可以作為遠視鏡片使用。

  物距u像距v像的性質像物應用u>2ff

八年級物理知識點總結7

  第七章力與運動

  第一節牛頓第一定律

  (1)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時,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

  (2)慣性:我們把物體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牛頓第一定律也叫慣性定律。慣性是所有物

  體都固有的一種屬性。(決定大小因素質量)

  (3)怎樣分析慣性現象:

  ①確定對象是哪一個物體或同一物體的哪個部分②弄清研究對象原來運動狀態(靜止或運動)

  ③哪個物體或物體哪個部分運動狀態發生了怎樣變化

  ④由于慣性,研究對象要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于是出現了什么現象第二節力的合成

  (1)合力與分力:如果一個力產生的作用跟幾個力共同作用產生的效果相同,這個力就叫做那幾個力

  的合力。組成合力的每一個力叫分力。

  (2)力的合成:如果已知幾個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稱為力的合成。(3)同一直線上的二力合成:

  ①兩個力同方向時:其合力方向不變,大小是這兩個力的大小之和。即:F合=F1+F2②兩個力方向相反時:合力方向與其中較大的力方向一致,大小是這兩個力的大小之差。即:F合=F1-F2。

  第三節力的平衡

  (1)力的平衡狀態和平衡力:物體在受到兩個力(或多個力)作用時,如果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

  動狀態,我們就說這是力的平衡狀態。使物體處于平衡狀態的兩個力(或多個力)為平衡力。

  (2)二力平衡條件: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體、并且在同一直線。二力平衡時合

  力為零。(同體、等值、反向、共線)

  判斷是否為二力平衡時,以上四個條件,缺一不可,必須同時滿足。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相同點不同點平衡力等值、反向、共線同體不同體相互作用力(3)物體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會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4)力和運動關系

  1)不受力→物體的運動狀態保持不變。2)受平衡力→物體的運動狀態保持不變。3)受非平衡力→物體的運動狀態將改變

  ①合力與運動方向相同→物體做加速運動;②合力與運動方向相反→物體做減速運動;

  ③合力與運動方向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物體做曲線運動。

  第七章力第1節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2、力產生的條件:①必須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②物體間必須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觸)。

  3、力的性質: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體上)。兩物體相互作用時,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反之,受力物體同時也是施力物體。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說明:物體的運動狀態是否改變一般指:物體的運動快慢是否改變(速度大小的改變)和物體的運動方向是否改變

  5、力的單位: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用N表示。力的感性認識:拿兩個雞蛋所用的力大約1N。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

  7、力的表示法:力的示意圖: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表示出來,如果沒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個圖中,力越大,線段應越長

  第2節彈力

  1、物體受力時發生形變,不受力時又恢復原來的形狀的特性叫做彈性。物體變形后不能自動恢復原來形狀的特性叫做塑性。

  彈簧的彈性有一定的限度,超過這個限度就不能完全復原。彈力是物體由于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2、測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測力計。

  彈簧測力計原理:彈簧受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就越長。在彈性限度內,

  彈簧的伸長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彈簧測力計結構:彈簧、掛構、指針、刻度牌、外殼。彈簧測力計使用:使用前:①觀察它的量程(測量范圍),加在它上面的力不

  能超過它的量程。②觀察分度值,即認清它的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③檢查它的指針是否指在“0”刻度,測量前應該把指針調節到指“0”的位置上。

  測量時:注意防止彈簧指針卡住,沿軸線方向用力。讀數時:視線與刻度面垂直。注意:物理實驗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觀察的,但它變化時引起其他物理量的變化卻容易觀察,用容易觀察的量顯示不宜觀察的量,是制作測量儀器的一種思路。這種科學方法稱做“轉換法”。利用這種方法制作的儀器象:溫度計、彈簧測力計、壓強計等。

  第3節重力

  1、宇宙間任何兩個物體,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這就是萬有引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地球上所有物體都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

  2、重力的大小通常叫做重量。

  物體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質量成正比,它們之間的關系是G=mg。符號的意義及單位:G重力牛頓(N)

  M質量千克(kg)g=9.8牛/千克(N/kg)(在要求不很精確的情況下可取g=10N/kg)

  3、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其應用是重垂線、水平儀分別檢查墻是否豎直和面是否水平。

  4、重力的作用點重心: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重心。質地均勻外形規則物體的重心,在它的幾何中心上。如均勻細棒的重心在它的中點,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兩條對角線的交點

  ☆假如失去重力將會出現的現象:(只要求寫出兩種生活中可能發生的)

  ①拋出去的物體不會下落;②水不會由高處向低處流③大氣不會產生壓強;

  第八章運動和力第1節牛頓第一定律

  1、伽利略斜面實驗:

  ⑴三次實驗小車都從斜面頂端滑下的目的是:保證小車開始沿著平面運動的速

  度相同。

  ⑵實驗得出得結論:在同樣條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車前進地越遠。

  ⑶伽利略的推論是:在理想情況下,如果表面絕對光滑,物體將以恒定不變的速度永遠運動下去。

  ⑷伽科略斜面實驗的卓越之處不是實驗本身,而是實驗所使用的獨特方法在實驗的基礎上,進行理想化推理。(也稱作理想化實驗)它標志著物理學的真正開端。

  2、牛頓第一定律:⑴牛頓總結了伽利略、笛卡兒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頓第一定律,其內容是: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時候,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⑵說明:

  A、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經驗事實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推理而概括出來的,且經受住了實踐的檢驗所以已成為大家公認的力學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們周圍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實驗來直接證明牛頓第一定律。

  B、牛頓第一定律的內涵:物體不受力,原來靜止的物體將保持靜止狀態,原來運動的物體,不管原來做什么運動,物體都將做勻速直線運動.C、牛頓第一定律告訴我們: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可以不需要力,即力與運動狀態無關,所以力不是產生或維持運動的原因。3、慣性:

  ⑴定義:物體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

  ⑵說明: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屬性。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慣性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與物體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運動、運動速度等皆無關。4、慣性與慣性定律的區別:

  A、慣性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而慣性定律是物體不受力時遵循的運動規律。B、任何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即不管物體受不受力、受平衡力還是非平衡力),物體受非平衡力時,慣性表現為“阻礙”運動狀態的變化;慣性定律成立是有條件的。

  ☆人們有時要利用慣性,有時要防止慣性帶來的危害,請就以上兩點各舉兩例(不要求解釋)。答:利用:跳遠運動員的助跑;用力可以將石頭甩出很遠;騎自行車蹬幾下后可以讓它滑行。防止:小型客車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帶;車輛行使要保持距離;包裝玻璃制品要墊上很厚的泡沫塑料。

八年級物理知識點總結8

  光學知識點

  1、基本概念

  光源發光的物體。分兩大類:點光源和擴展光源.點光源是一種理想模型,擴展光源可看成無數點光源的集合.光線——表示光傳播方向的幾何線.光束通過一定面積的一束光線.它是溫過一定截面光線的集合.光速——光傳播的速度。光在真空中速度大。恒為C=3×108m/s。丹麥天文學家羅默第一次利用天體間的大距離測出了光速。法國人裴索第一次在地面上用旋轉齒輪法測出了光這。實像——光源發出的光線經光學器件后,由實際光線形成的虛像——光源發出的光線經光學器件后,由發實際光線的延長線形成的。本影——光直線傳播時,物體后完全照射不到光的暗區。半影——光直線傳播時,物體后有部分光可以照射到的半明半暗區域。

  2.基本規律

  (1)光的直線傳播規律先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都是光沿直線傳播的例證。

  (2)光的獨立傳播規律光在傳播時雖屢屢相交,但互不擾亂,保持各自的規律繼續傳播。

  (3)光的反射定律反射線、人射線、法線共面;反射線與人射線分布于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線、人射線、法織共面,折射線和入射線分居法線兩側;對確定的兩種介質,入射角(i)的正弦和折射角(r)的正弦之比是一個常數.介質的折射串n=sini/sinr=c/v。全反射條件①光從光密介質射向光疏介質;②入射角大于臨界角A,sinA=1/n。

  (5)光路可逆原理光線逆著反射線或折射線方向入射,將沿著原來的入射線方向反射或折射。

  3.常用光學器件及其光學特性

  (1)平面鏡點光源發出的同心發散光束,經平面鏡反射后,得到的也是同心發散光束.能在鏡后形成等大的、正立的虛出,像與物對鏡面對稱。

  (2)球面鏡凹面鏡有會聚光的作用,凸面鏡有發散光的作用。

  (3)棱鏡光密煤質的棱鏡放在光疏煤質的環境中,入射到棱鏡側面的光經棱鏡后向底面偏折。隔著棱鏡看到物體的像向項角偏移。棱鏡的色散作用復色光通過三棱鏡被分解成單色光的現象。

  (4)透鏡在光疏介質的環境中放置有光密介質的透鏡時,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透鏡成像作圖利用三條特殊光線。成像規律1/u+1/v=1/f。線放大率m=像長/物長=|v|/u。說明①成像公式的`符號法則——凸透鏡焦距f取正,凹透鏡焦距f取負;實像像距v取正,虛像像距v取負。②線放大率與焦距和物距有關。

  (5)平行透明板光線經平行透明板時發生平行移動(側移).側移的大小與入射角、透明板厚度、折射率有關。

  4.簡單光學儀器的成像原理和眼睛

  (1)放大鏡是凸透鏡成像在。

  (2)照相機是凸透鏡成像在u>2f時的應用.得到的是倒立縮小施實像。

  (3)幻燈機

  (4)顯微鏡由短焦距的凸透鏡作物鏡,長焦距的透鏡作目鏡所組成。物體位于物鏡焦點外很靠近焦點處,經物鏡成實像于目鏡焦點內很靠近焦點處。再經物鏡在同側形成一放大虛像(通常位于明視距離處)。

  (5)望遠鏡由長焦距的凸透鏡作物鏡,轅焦距的〕透鏡作目鏡所組成。極遠處至物鏡的光可看成平行光,經物鏡成中間像(倒立、縮小、實像)于物鏡焦點外很靠近焦點處,恰位于目鏡焦點內,再經目鏡成虛像于極遠處(或明視距離處)。

  (6)眼睛等效于一變焦距照相機,正常人明視距約25厘米。明視距離小子25厘米的近視眼患者需配戴凹透鏡做鏡片的眼鏡;明視距離大于25厘米的遠視25者需配戴凸透鏡做鏡片的眼鏡。

  光的電磁知識點

  一、電路

  1.電流的形成: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任何電荷的定向移動都會形成電流)。

  2.電流的方向:從電源正極流向負極。

  3.電源:能提供持續電流(或電壓)的裝置。

  電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如干電池是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發電機則由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4.有持續電流的條件:必須有電源和電路閉合。

  5.導體: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導體。如:金屬,人體,大地,鹽水溶液等。

  6.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純水等。

  7.電路組成:由電源,導線,開關和用電器組成。

  電路有三種狀態:

  (1)通路:接通的電路叫通路;

  (2)開路:斷開的電路叫開路;

  (3)短路:直接把導線接在電源兩極上的電路叫短路。

  8.電路圖:用符號表示電路連接的圖叫電路圖。

  串聯:把元件逐個順序連接起來,叫串聯。(任意處斷開,電流都會消失)

  并聯:把元件并列地連接起來,叫并聯。(各個支路是互不影響的)

  二、電流

  1.國際單位:安培(A);常用:毫安(mA),微安(A),1安培=1000毫安=1000000微安。

  2.測量電流的儀表是:電流表,它的使用規則是:

  ①電流表要串聯在電路中;

  ②電流要從“+”接線柱入,從“-”接線柱出;

  ③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量程;

  ④絕對不允許不經過用電器而把電流表連到電源的兩極上。

  實驗室中常用的電流表有兩個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電流值是0.02安;

  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電流值是0.1安。

  電路知識點

  一、電路

  1.電流的形成: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任何電荷的定向移動都會形成電流)。

  2.電流的方向:從電源正極流向負極。

  3.電源:能提供持續電流(或電壓)的裝置。

  電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如干電池是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發電機則由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4.有持續電流的條件:必須有電源和電路閉合。

  5.導體: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導體。如:金屬,人體,大地,鹽水溶液等。

  6.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純水等。

  7.電路組成:由電源,導線,開關和用電器組成。

  電路有三種狀態:(1)通路:接通的電路叫通路;(2)開路:斷開的電路叫開路;(3)短路:直接把導線接在電源兩極上的電路叫短路。

  8.電路圖:用符號表示電路連接的圖叫電路圖。

  串聯:把元件逐個順序連接起來,叫串聯。(任意處斷開,電流都會消失)

  并聯:把元件并列地連接起來,叫并聯。(各個支路是互不影響的)

  二、電流

  1.國際單位:安培(A);常用:毫安(mA),微安(A),1安培=1000毫安=1000000微安。

  2.測量電流的儀表是:電流表,它的使用規則是:

  ①電流表要串聯在電路中;

  ②電流要從“+”接線柱入,從“-”接線柱出;

  ③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量程;

  ④絕對不允許不經過用電器而把電流表連到電源的兩極上。

  實驗室中常用的電流表有兩個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電流值是0.02安;

  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電流值是0.1安。

  壓強和浮力知識點

  一、固體的壓力和壓強

  1.壓力:

  ⑴定義:垂直壓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

  ⑵壓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體放在桌面上時,如果物體不受其他力,則壓力F=物體的重力G。

  ⑶固體可以大小方向不變地傳遞壓力。

  2.研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實驗:

  ⑴課本甲、乙說明: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乙、丙說明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概括這兩次實驗結論是: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和受力面積有關。本實驗研究問題時,采用了控制變量法和對比法。

  3.壓強:

  ⑴定義: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

  ⑵物理意義:壓強是表示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公式P=F/S其中各量的單位分別是:P:帕斯卡(Pa);F:牛頓(N)S;米2(m2)。

  A、使用該公式計算壓強時,關鍵是找出壓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積S(受力面積要注意兩物體的接觸部分)。

  B、特例:對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體(如:圓柱體、正方體、長放體等)對桌面的壓強P=ρgh。

  ⑷壓強單位Pa的認識:一張報紙平放時對桌子的壓力約0.5Pa。成人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約為:1.5×104Pa。它表示:人站立時,其腳下每平方米面積上,受到腳的壓力為:1.5×104N。

  ⑸應用:當壓力不變時,可通過增大受力面積的方法來減小壓強如:鐵路鋼軌鋪枕木、坦克安裝履帶、書包帶較寬等。也可通過減小受力面積的方法來增大壓強如:縫衣針做得很細、菜刀刀口很薄

  4.一容器盛有液體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壓力壓強問題:

  處理時:把盛放液體的容器看成一個整體,先確定壓力(水平面受的壓力F=G容+G液),后確定壓強(一般常用公式P=F/S)。

  學好物理的“四字訣”是什么

  1.“恒”,高中物理知識一環緊扣一環,整體性很強,前后都有聯系,任何一章出問題都會影響到整體,所以在學習過程中一定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

  2.“勤”,高中物理中有著豐富的物理現象、物理概念和物理模型,了解這些現象,掌握這些物理模型,和物理概念,需要勤思多練不斷積累。

  3.“鉆”,高中物理有些內容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深入鉆研細心領會是不可缺少的,對學習中有疑問的地方一定要想辦法弄個水落石出。

  4.“活”,物理學得好壞關鍵在于是否能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這需要多思、多想、多總結。

八年級物理知識點總結9

  物理量 (單位) 公式

  速度V (m/S) v= S/t S:路程 t:時間

  重力G (N) G=mg m:質量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 (kg/m3) ρ=m/V m:質量 V:體積

  合力F合 (N) 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時,F1>F2 浮力F浮 (N) F浮=G物—G視 G視:物體在液體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適用物體漂浮或懸浮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開液體的重力 m排:排開液體的質量 ρ液:液體的密度 V排:排開液體的體積 (即浸入液體中的體積)

  杠桿的平衡條件 F1L1= F2L2 F1:動力 L1:動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輪 F=G物 S=h F:繩子受到的拉力 G物:物體的重力 S: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 h:物體升高的距離 動滑輪 F= (G物+G輪)÷2 S=2 h G物:物體的重力 G輪:動滑輪的重力

  滑輪組 F= (G物+G輪)÷n S=n h n:通過動滑輪繩子的段數 機械功W (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有用功W有 W有=G物h

  總功W總 W總=Fs 適用滑輪組豎直放置時 機械效率 η= W有/ W總×100%

  功率P (w) P=wt W:功 t:時間

  壓強p (Pa) P=F /S F:壓力 S:受力面積

  液體壓強p (Pa) P=ρgh ρ:液體的密度 h:深度(從 液面到所求點 的豎直距離) 熱量Q (J) Q=cm△t c:物質的比熱容 m:質量 △t:溫度的變化值

  燃料燃燒放出的熱量Q (J) Q=m q m:質量 q:熱值

八年級物理知識點總結10

  第一章聲現象基礎知識

  回聲測距離:2s=vt

  第一節: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一:聲音的產生

  重點定義:

  1聲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2振動可以發聲

  要點:

  1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

  2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3發生物體的振動停止,發生也停止

  疑點:

  1一切正在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以因振動而產生聲音。

  2 “振動停止,發生也停止”不同于“振動停止,發生也消失”。振動停止,只是不再發聲,但是原來所發出的聲音還會存在并繼續向外傳播。

  二:聲音的傳播

  重點定義:

  1聲的傳播需要介質

  2聲以波的形式傳播,這種波叫聲波

  要點:

  1能夠傳播聲音的物質叫做介質

  2聲音的介質有:固體,氣體,液體

  3真空不能傳聲

  重點:

  聲音以波的形式向外傳播。因為物體的振動,物體兩側的空氣就形成了疏密相間的波動向遠處傳播,這就是聲波

  三:聲速和回聲

  重點定義:

  聲傳播的快慢用聲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聲在每秒內傳播的距離。聲速的大小跟介質的種類有關,還跟介質的溫度有關。

  要點:

  1聲音在單位時間內傳播的距離叫做聲速

  2聲速與介質的種類有關。一般在固體中傳播最快,其次是液體,在氣體中傳播最慢

  3聲速與節制的溫度有關。一般在氣體中,溫度越高,聲速越快

  4聲音在傳播過程中,碰到障礙物后被反射回來,人們能夠與原生區分開,這樣反射回來的聲波就是回聲。

  重點:

  聲音在15℃的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

  拓展:

  1分辨原聲與回聲的條件:

  ①回升到達人耳的時間比原聲晚0.1s以上;②聲源距離障礙物至少有17m遠

  2回聲的作用:

  ①加強原聲;②回聲定位;③回聲測距

  3回聲測距離:2s=vt

  第二節:我們怎樣聽到聲音

  一:怎樣聽到聲音

  重點定義:

  在聲音傳遞給大腦的整個過程中,任何部分發生障礙,人都會失去聽覺。但是如果只是傳導障礙,而又能夠想辦法通過其它途徑將震動傳遞給聽覺神經,人也能夠感知聲音

  要點:

  1人耳的構造: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聽小骨)內耳(半規管,前庭,耳蝸)

  2聽到聲音的途徑:物體振動→介質→鼓膜或頭骨→聽覺神經→產生聽覺

  難點:

  如果傳導聲音的鼓膜和聽小骨發生損傷,就會使聽力下降,叫做傳導性耳聾,但還可以通過其它途徑將振動傳給聽覺神經,人可以繼續聽到聲音;如果耳蝸,聽覺中樞或與聽覺有關的神經受到損害,聽力會降低,甚至是喪失,叫做神經性耳聾,一般不可治愈。

  拓展:

  聽到聲音的條件:

  ①聽覺系統正常;②物體的振動頻率達到人耳的聽覺范圍;③聲音有足夠的響度;④有傳播的介質

  二:骨傳導和雙耳效應

  重點定義:

  聲音通過頭骨,頜骨也能穿到聽覺神經,引起聽覺。科學中把聲音的這種傳導方式叫做骨傳導

  要點:

  骨傳導的途徑:物體振動→聲波→頭骨或頜骨→聽覺神經

  重點:

  雙耳效應產生的條件:

  ①對同一個聲音,兩只耳朵感受到的強度大小不同;②對同一個聲音,兩只耳朵感受到的時間先后不同;③對同一個聲音,兩只耳朵桿受到的振動步調也不同

  第三節:聲音的特性

  一:音調

  重點定義:

  1物體振動的快,發出的音調就高;振動的慢,發出的音調就低

  2每秒內物體振動的次數—頻率來表示物體振動的快慢。頻率決定聲音的音調。頻率的單位是赫茲,簡稱赫,符號為Hz

  3頻率高于20000Hz的聲音為超聲波;低于20Hz的聲音為次聲波

  疑點:

  1音調是指聲音的高低,也就是平常我們說的聲音的粗細,不是聲音的大小,也不是聲音的音色。

  2在相同的介質和溫度中,頻率不同的聲音傳播速度相同。

  拓展:

  音調的高低與什么有關?

  音調的高低跟發聲體的形狀,尺寸和所用的材料的性質等多種因素有關。

  二:響度

  重點定義:

  1聲音的強弱(大小)叫做響度

  2物理學中用振幅來描述物體振動的幅度。物體的振幅越大,產生聲音的響度越大。

  要點:

  1物理學中響度指聲音的強弱,生活中指人耳感受到的聲音的大小。

  2人耳感受到的物體的響度與距離發聲體的遠近有關。

  重點:

  1響度與聲源的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與人到聲源的距離有關,距離越大,響度越小。

  2音調和響度是根本不同的兩個特性,毫無關系。

  三:音色

  重點定義:

  1頻率的高低決定聲音的音調,振幅的大小決定聲音的響度。

  2不同發聲體的材料,結構不同,發出聲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要點:

  音色是指聲音的品質,即音質。

  拓展:

  人的音色會隨年齡的增長,以及飲食,健康的因素而變化。鍛煉可以保持優美的音色。

  第四節: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一:噪聲的來源

  重點定義:

  1從物理角度來說,噪聲是發聲體作無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從環保角度來說,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產生干擾的聲音,都屬于噪聲。

  2噪聲的波形無規律且雜亂。

  難點:

  樂音和噪聲的根本區別在于:樂音是由發聲體規則振動產生的,波形是規則的;噪聲是由發聲體不規則振動產生的,波形雜亂無章。

  二:噪聲的等級的劃分

  重點定義:

  1人們以分貝(符號是dB)為單位來表示聲音強弱的等級。人的聽覺是20Hz-----20000Hz。0dB:人剛能聽到最微弱的聲音。30—40dB:較為理想的安靜環境,為了保證休息和睡眠,聲音不能超過50dB,為了保證工作和學習,聲音不能超過70dB,為了保護聽力,聲音不能超過90dB 。

  2聲音從產生到引起聽覺的三個階段:

  ①聲源的振動產生聲音;②空氣等介質的傳播;③鼓膜的振動

  拓展:

  噪聲的危害可分為哪幾類?

  造聲的危害可分為生理危害,心里危害和物理危害。不太強的噪聲,使人感到厭煩;比較強的噪聲,使人感到刺耳難受,時間久了會引起噪聲性耳聾,還會引起心律不齊,血壓升高,消化不良等癥狀;更強的噪聲,幾分鐘時間就會使人頭暈,惡心,嘔吐,像暈船似的;極強的噪聲還會影響胎兒的發育,妨礙兒童的智力發展,甚至是直接造成人和動物的死亡。

  三:控制噪聲

  重點定義:

  控制噪聲的三個方面:

  ①防止噪聲產生;②阻斷噪聲的傳播;③防止噪聲進入耳朵

  要點:

  消聲(從聲源出);吸聲(在傳播過程中減弱);隔聲(在人耳處減弱)

  第五節:聲的利用

  一:聲與信息

  要點:

  1回聲定位

  2聲納測距,探測魚群

  疑點:

  聲的概念比較廣,包括超聲,次聲等;聲音則指人而能夠感受到的聲

  重點:

  聲音可以傳遞信息

  難點:

  用超聲波可以準確地獲得人體內部疾病的信息,這就是“B超”。用超聲波檢查身體時,由于人體各部分器官對聲波的反射情況不同,利用計算機圖像顯示設備,可以清楚地將人體內部器官的結構顯示在屏幕上,根據圖像,醫生很快就可以找出病灶所在的位置了,超聲波探查對人體沒有傷害。這一點不同于“X光”

  二:聲與能量

  要點:

  物體的振動→產生聲波→將能量傳遞出去→聲波能傳遞能量

  重點:

  超聲波可以用來清洗精密的機械;外科醫生可以利用超聲波振動除去人體內的結石。

  第二章光現象基礎知識

  1.光源:自身能夠發光的物體。太陽是自然光源,電燈、燭焰是人造光源。月亮和所有的恒星不是光源。

  2.光在同種均勻的介質中沿直線傳播。能解釋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

  3.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用字母c表示:c=3×108 m/s光在水中的速度約是真空中的3/4

  在玻璃中光速為真空中2/3

  4.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許多物體的表面都會發生反射。光的反射遵守反射規律。(1)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2)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5.在反射現象中,光路可逆。反射分為鏡面反射和漫反射。鏡面反射:表面光滑,平行光線入射,反射光線還是平行的。漫反射:表面粗糙,平行光線入射,反射光線向四面八方。

  6.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發生偏折,這種現象叫光的折射。發生折射時,同時一定也發生發射。折射現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7.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者其它介質中時,折射光線向法線方向偏折。光的折射定律:三線共面,兩線分側,兩角不等(空氣中角大些)折射現象:鋼筆錯位、池水變淺、水中叉魚、海市蜃樓等

  8.一束白光(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分解成為紅橙黃綠藍靛紫七色光的現象叫做光的色散。說明白光不是單色光,而是各種單色光組成的復合光。彩虹是太陽光被水滴色散而成。

  9.光的三原色:紅、綠、藍顏料三原色:青、黃、品紅透明物體的顏色有通過它的色光決定,不透明物體的顏色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

  10、紅外線位于紅光以外,一切物體都在不停地發射紅外線,物體溫度越高,輻射的紅外線就越多,物體輻射紅外線同時也在吸收紅外線。紅外線作用:

  ①熱作用:加熱食物熱譜圖診病②紅外遙感:地球勘測、尋找水源、監視森林火災等③遙控:電視機、空調等

  11.紫外線位于紫光以外,太陽光是天然紫外線的重要來源。臭氧可以吸收紫外線,避免過量的紫外線對人體傷害。紫外線作用:①殺菌:醫院的紫外線燈②紫外線的熒光效應:驗鈔機、防偽③適當的紫外線照射有利于人體合成維生素D,促進身體對鈣的吸收,對人體骨骼生長和健康有好處。

  第三章透鏡及其應用

  1.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叫凸透鏡,邊緣厚中間薄的透鏡叫凹透鏡。通過光心的光線不改變傳播方向。

  2.凸透鏡有兩個實焦點,焦點到光心距離叫做焦距。凹透鏡有兩個虛焦點。

  3.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

  4.三條特殊光線:①過光心的光線不改變傳播方向。②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折射后過焦點,對凹透鏡來說,它的焦點是虛焦點,是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過焦點③過焦點的光線經折射后與主光軸平行。對凹透鏡來說是虛焦點,是入射光線的正向延長線過焦點。

  5.照相機的鏡頭是個凸透鏡,調焦環的作用是調節鏡頭到膠片的距離,拍近景時,鏡頭往前伸,

  拍遠景時,鏡頭往后縮,光圈控制進入光的多少,快門控制暴光時間。

  6.

  u>2f倒立縮小實照相機

  u=2f倒立等大實

  fu=f不成像

  u一倍焦距分虛實,兩倍焦距分大小,實倒虛正來成像,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兒跟著物兒跑。

  7.眼睛好象一架照相機,晶狀體相當于凸透鏡,視網膜相當于光屏。明視距離為25cm。遠視眼能看清遠處的物體而看不清近處的物體,晶狀體太薄,成像在視網膜之后;近視眼能看清近處而看不清遠處的物體,晶狀體太厚,成像在視網膜只前。

  8.近視眼應該帶凹透鏡,遠視眼應該帶凸透鏡。眼鏡的度數=100×焦度焦度=1/f

  9.望遠鏡的目鏡和物鏡都是凸透鏡,目鏡相當于放大鏡,物鏡相當于照相機鏡頭。顯微鏡的目鏡和物鏡也是凸透鏡,目鏡相當于放大鏡,物鏡相當于投影儀鏡頭。

  第四章物態變化

  1.溫度是物體的冷熱程度。

  2.溫度計原理:液體的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使用前注意:①觀察它的量程②認清它的分度值,使用時注意:①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放入被測液體,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②溫度計玻璃泡放在液體中稍等一會兒,穩定后在讀數③讀數時,溫度計不能離開(除了體溫計)被測液體并且時視線和溫度計液柱相平。

  3.物質從一種狀態到另一種狀態叫做物態變化。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叫熔化,從液態變成固態叫凝固。熔化吸熱,凝固放熱。固體分為晶體和非晶體。

  4.物質從液態變成氣態叫做汽化,從氣態變成液態叫做液化。汽化吸熱,液化放熱。汽化分為蒸發和沸騰。蒸發現象:在任何溫度下,發生在液體表面,緩慢的汽化現象。影響蒸發的因素:①液體溫度的高低②液體的表面積③液體表面空氣流動的快慢沸騰:在一定溫度下,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劇烈的汽化現象。

  5.液化有兩種方法:降低溫度,壓縮體積。

  6.物質從固態變成氣態叫做升華,升華吸熱,從氣態變成固態叫做凝華,凝華放熱。

  第五章電流和電路

  1.通過摩擦使物體帶電叫做摩擦起電,帶電物體能吸引輕小物體。自然界中只有正負兩種電荷。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正電荷,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負電荷,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2.電荷的多少叫做電荷量。單位:庫侖(c)元電荷是最小的電荷e=1.6×10—19原子有帶正電的原子核和帶負電的電子組成。通常情況下原子核帶的正電荷和核外電子總共帶的負電荷數量相等,不顯電性,但是得到電子就顯負電,失去電子就顯正電。

  3.電荷(正電荷或者負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正電荷定向移動方向規定為電流方向。電源是提供電能的裝置,用電器是消耗電能的裝置,開關控制電路的通和斷,導線連接電路作用。

  4.在電源外部:電流方向從電源正極到用電器再到負極,在電源內部:電流的方向從電源負極流向正極。

  5.通路:處處接通的電路,用電器正常工作。開路:斷開的電路,電路中沒有電流,用電器不能工作。短路:不經過用電器而直接把導線接在電源兩端。

  6.善于導電的物體叫導體,不善于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金屬靠自由電子導電,酸堿鹽溶液靠正負離子導電。

  7.電流表示電流強弱的物理量,用I表示。單A) 1A=1000 m A 1m A=1000uA

  8.電流表使用注意(兩要兩不要):①電流表要串聯在電路中②電流從“+”接線柱流進電流表,從“—”接線柱流處電流表③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量程④絕對不要不經過用電器而把電流表直接接在電源的兩端。還應該注意:①使用電流表前,應該觀察電流表指針是否指零,若不指零,應先調零②用試觸法選擇量程,要從大量程的接線柱開始。

  如何提高物理成績

  物理想要學好,首先是把教材上的知識仔細的看一下,一定要掌握公式是怎么推導出來的,能夠學會自己推導物理公式,主公式就是你所學的內容的本質,一定要抓住,進而將公式變形,或者與其他公式聯立得到別的公式或者推論,將他們了解步驟即可,關鍵是知道怎么推導,有什么用處。

  在這之后就是做例題,例題都是最簡單易懂的題目,通過例題初步掌握公式的使用方法,然后就開始刷題,多做題可以提高對公式的理解程度,也能提高自己對公式使用的熟練度。然后就是處理錯題,把自己做錯的題多看幾遍,加深印象。最后就是總結做題思路,解題思想,也就是一類題目的套路。物理的學習比較有靈活性,但是都離不開對公式的推導和大量的做題。

  物理答題竅門

  (1)每一選項都要認真研究,選出最佳答案,當某一選項不敢確定時,寧可少選也不錯眩

  (2)注意題干要求,讓你選擇的是“不正確的”、“可能的”還是“一定的”。

  (3)相信第一判斷:凡已做出判斷的題目,要做改動時,請十二分小心,只有當你檢查時發現第一次判斷肯定錯了,另一個百分之百是正確答案時,才能做出改動,而當你拿不定主意時千萬不要改。特別是對中等程度及偏下的同學這一點尤為重要。

八年級物理知識點總結11

  1、質量: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做質量,用符號m表示,質量不會因為物體的位置、形狀和狀態的變化而變化。

  2、質量的國際單位是千克,符號為kg。常用單位有噸(t)、克(g)、毫克(mg)等。換算關系是1t=1000kg,1kg=1000g,1g=1000mg。

  3、測量質量的工具:實驗室常用太平測量質量。常見的工具還有臺秤、磅秤、電子秤等

  4、使用托盤天平測量物體質量的方法:

  (1)稱量前要把天平放置在水平的桌面上,游碼應移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處,調節橫梁兩端的平衡螺母,直到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央,天平就平衡了。

  (2)稱量時把待測物體放到左盤,法碼放在右盤,取法碼時要用鑷子

  (3)讀數時待測物體的質量等于法碼的質量加上游碼對應刻度的質量

  5、密度:某種物質單位體積所含質量的多少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用符號ρ表示,每種物質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的物質密度一般不同。物質的密度與該物質組成的物體的質量、體積、形狀和位置無關,但與物質的種類、溫度、狀態有關。

  密度公式:ρ=m/v單位是千克/米3(kg/m3)。常用單位有克/厘米3(g/cm3)等。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是1kg/m3=1X10—3g/cm3。

  6、物體的密度的測量

  (1)一般固體密度的測量

  ①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②向量筒中注入適良的水,記下水的體積V1;③用細線系住固體放入量筒的水中,使其全部浸入水中,記下水和固體的體積V2;④根據所測數據用ρ=m/v求出固體的密度。

  (2)液體密度的測量步驟

  ①用燒杯裝入一定量的液體,用天平測出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m1;②把燒杯中的一部分液體漫漫地注入量筒中,記下倒入液體的體積V;③用天平測出燒杯和剩下液體的.質量m2,求出倒入量筒中液體的質量;④根據所測數據用ρ=m/v求出液體的密度。

  八年級上冊課本物理學習方法

  1、多讀書:多讀是建立在精讀的基礎上的。讀文章時一定要注意它的內涵。反復看課文上的文章,將精彩之處做上標記,寫上自己的感受、思考。

  2、多練習寫作,可以通過寫日記的方法:不管是雜文、散文,還是小說,都可以寫,寫完了要反復修改,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要多思考,學而不思則惘。

  3、多注意觀察:會發現生活中有很多素材可以成為寫作的素材。

  八年級上冊課本物理學習技巧

  1、多讀:不僅要讀課本,而且要讀讀本,可能的話,盡可能閱讀一些文言作品,擴大自己的視野。

  2、多背:意思是指,凡是老師要求背誦的課文,最好能一字不落的'把它背誦下來。倘若你可以堅持到底,那么你就自然掌握了古人的用語習慣和遣詞造句的方法,文言文的能力就自然而然地提高起來。

  3、多練:是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的捷徑之一,不僅要認真完成課后訓練,而且要多做相關的字詞句的分類訓練,以拓展視野,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

八年級物理知識點總結12

  第一部分聲現象

  1、聲音的發生: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一切正在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聲也就停止。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動都會發出聲音。

  2、聲的傳播:聲的傳播需要介質,聲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V固>V液>V氣)真空不能傳聲。

  3、回聲: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人再次聽到的聲音叫回聲

  (1)區別回聲與原聲的條件:回聲到達人的耳朵比原聲晚0.1秒以上。

  (2)低于0.1秒時,則反射回來的聲音只能使原聲加強。

  (3)利用回聲可測海深或發聲體距障礙物有多遠(聲納系統)

  4、音調:聲音的高低叫音調,它是由發聲體振動頻率決定的,頻率越大,音調越高。

  5、響度:聲音的大小叫響度,響度跟發聲體振動的振幅大小有關,還跟聲源到人耳的距離遠近有關

  6、音色:不同發聲體所發出的聲音的品質叫音色

  7、噪聲及來源

  從物理角度看,噪聲是指發聲體做無規則地雜亂無章振動時發出的聲音。從環保角度看,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都屬于噪聲。

  8、聲音等級的劃分

  用分貝來劃分聲音的等級,30dB—40dB是較理想的安靜環境,超過50dB就會影響睡眠,70dB以上會干擾談話,影響工作效率,長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聲環境中,會影響聽力。

  9、噪聲減弱的途徑:可以在聲源處、傳播過程中和人耳處減弱

  10、聲的利用:(1)利用聲音傳遞信息(如B超、聲納、雷達等)(2)利用聲音傳遞能量(潔牙、超聲波碎石、清洗精密零件等)

  第二部分光現象及透鏡應用

  (一)光的反射

  1、光源: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2、光在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大氣層是不均勻的,當光從大氣層外射到地面時,光線發了了彎折

  3、光速:光在不同物質中傳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C=3×108m/s,在空氣中的速度接近于這個速度,水中的速度為3/4C,玻璃中為2/3C

  4、光直線傳播的應用:

  激光準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

  5、光線:表示光傳播方向的直線,即沿光的傳播路線畫一直線,并在直線上畫上箭頭表示光的傳播方向(光線是假想的,實際并不存在)

  6、光的反射:光從一種介質射向另一種介質的交界面時,一部分光返回原來介質中,使光的傳播方向發生了改變,這種現象稱為光的反射

  7、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歸納為:“三線共面,法線居中,兩角相等”

  8、理解:反射角隨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減小而減小,當入射角為零時,反射角也變為零

  9、兩種反射現象

  (1)鏡面反射:平行光線經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線(2)漫反射:平行光經界面反射后向各個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個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線

  注意:無論是鏡面反射,還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0、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

  11、平面鏡對光的作用:(1)成像(2)改變光的傳播方向

  12、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1)成的像是正立的虛像(2)像和物的大小相等(3)像和物的連線與鏡面垂直,像和物到鏡的距離相等

  理解: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是以鏡面為軸的對稱圖形

  13、實像與虛像的區別

  實像是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當然也能用眼看到。虛像不是由實際光線會聚成的,而是實際光線反向延長線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

  14、平面鏡的應用

  (1)水中的倒影(2)平面鏡成像(3)潛望鏡

  (二)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一般會發生變化,這種現象叫光的折射

  理解:光的折射與光的反射一樣都是發生在兩種介質的交界處,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質中,而折射光則進入到另一種介質中,由于光在在兩種不同的物質里傳播速度不同,故在兩種介質的交界處傳播方向發生變化,這就是光的折射。

  注意:在兩種介質的交界處,既發生折射,同時也發生反射

  2、光的折射規律: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質中時,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隨著增大;當光線垂直射向介質表面時,傳播方向不變,在折射中光路可逆。

  理解:折射規律分三點:(1)三線一面(2)兩線分居(3)兩角關系分三種情況:①入射光線垂直界面入射時,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②光從空氣斜射入水等介質中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③光從水等介質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4、透鏡及分類

  透鏡:透明物質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個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鏡厚度遠比其球面半徑小的多。

  分類:凸透鏡:邊緣薄,中央厚

  凹透鏡:邊緣厚,中央薄

  5、主光軸,光心、焦點、焦距

  主光軸:通過兩個球心的直線

  光心:主光軸上有個特殊的點,通過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透鏡中心可認為是光心)

  焦點:凸透鏡能使跟主軸平行的光線會聚在主光軸上的一點,這點叫透鏡的焦點,用“F”表示。虛焦點:跟主光軸平行的光線經凹透鏡后變得發散,發散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在主光軸上一點,這一點不是實際光線的會聚點,所以叫虛焦點。

  焦距:焦點到光心的距離叫焦距,用“f”表示。

  每個透鏡都有兩個焦點、焦距和一個光心。

  6、凸透鏡:對光起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起發散作用

  7、凸透鏡成像規律

  ①虛像物體同側;實像物體異側;

  ②物遠實像小而近,物近實像大而遠;

  ③離焦點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物距(u)成像大小像的虛實像物位置像距(v)應用u>2f縮小實像透鏡兩側fu=2f等大實像透鏡兩側v=2ff2f幻燈機u=f不成像uu放大鏡

  8、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燈片要倒著插。

  9、照相機的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暗箱中的膠片相當于光屏,我們調節調焦環,并非調焦距,而是調鏡頭到膠片的.距離,物離鏡頭越遠,膠片就應靠近鏡頭。

  初中物理學習方法

  一、學習物理概念,力求做到“五會”

  初中將學習大量的重要的物理概念、規律,而這些概念、規律,是解決各類問題的基礎,因此要真正理解和掌握,應力求做到“五會”:

  會表述:能熟記并正確地敘述概念、規律的內容。

  會表達:明確概念、規律的表達公式及公式中每個符號的物理意義。

  會理解:能掌握公式的應用范圍和使用條件。

  會變形:會對公式進行正確變形,并理解變形后的含義。

  會應用:會用概念和公式進行簡單的判斷、推理和計算。

  二、重視畫圖和識圖

  在初中物理課里,同學們會學到力的圖示、簡單的機械圖、電路圖和光路圖。“大綱”要求的畫圖主要分兩部分:一部分畫圖屬于作圖類型題,比方說,作光路圖、作力的圖示、作力臂圖以及畫電路圖等等;另一部分,根據現成的圖形學會識圖,所謂識圖是指要注意結合條件看圖,不僅要學會把復雜的圖形看簡單(即分析圖形),更要學會在復雜的圖形中看出基本圖形。例如,在計算有關電路的習題時,已給出的電路圖往往很難分析出來是串聯、并聯或是混聯,如果能熟練地將所給出的電路圖畫成等效電路圖,就會很容易地看出電路的連接特點,使有關問題迎刃而解。

  三、注意適當分類,把知識條理化和系統化

  當學習過的知識增多時,就很容易記錯、記混。因此,可試著按照課文和某些輔導材料中繪制的框架圖去幫助記憶和理解。

  有時,適當地對概念進行分類,可以使所學的內容化繁為簡,重點突出,脈絡分明,便于自己進行分析、比較、綜合、概括;可以不斷地把分散的概念系統化,不斷地把新概念納入舊概念的系統中,逐步在頭腦中建立一個清晰的概念系統,使自己在學習的過程中少走彎路。通過這種方法,不但能夠加深對基礎知識的理解,而且還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中物理考試答題技巧

  選擇題難度不大

  那么同學們在做初中物理選擇題的時候一定控制好選擇題的作答時間。初中物理不定項選擇一共4道題,有把握時才能雙選。要懂得舍得!

  對于要通過看圖或者讀表獲取信息的題目

  首先要認真的觀察初中物理圖表,盡量多的從圖表中獲得有用的信息,一些信息可能直接看不出來,不妨先把題意明確了,然后再回頭看圖表,也許會有新的發現。

  填空題往往會有一些小計算題

  這種初中物理題目要注意單位的換算,那么同學們在考前必須回顧一下初中物理書本介紹過的單位換算。哪怕條件中給出我們的都是標準單位,可能答案的橫線后面出現的卻是一個不常見的單位。這個必須要留心。

  解題思路,標點符號

  初中物理計算題除了注意解題的思路之外呢,還必須注意對物理符號的標注問題。不能重復的標注物理量,標出的原則是讓閱卷老師能看的明白,通常采用數字下標。另外,中考的計算題步驟不多,所以同學們最好將計算過程寫得詳細點,每一步都必須書寫公式,注意單位的使用等等。

  初中中考復習物理的方法

  一、遇到任何物理疑難問題,都先從基本知識、規律、方法中尋找錯誤根源

  初三學生幾乎每天都要做各種物理習題,在此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錯,然而有些同學對待這些錯題的態度是——以為聽懂了就是會做了,從此置之不理!學霸們則能繼續抽時間歸納總結,前者與后別差別之大會在中考那天顯現的淋漓盡致!前者所犯的錯誤之后還會犯同樣的錯誤,后者則盡最大可能的杜絕了錯誤再次發生。

  學霸們在整理歸納這些錯題的過程中,有一個非常大的優點——從基礎知識、規律、方法中尋找到錯誤的根源,從物理課本中尋找到錯誤的根源!這種追根溯源會讓人幾乎一針見血的找到錯誤所在,從而步步為營,穩步前進!

  這種方法是中考物理學霸們屢試不爽的學好物理的訣竅之一!

  二、從中考物理真題中找做題方向和學習重點

  中考前的最后這幾個月,物理學霸們都會透徹研究當地歷年中考物理真題,從中尋找出各種“共性出題規律”,尋找到各種“個性化習題”。他們會從這些中考真題規律中找到做題方向和學習重點!

  因此,他們在之后的物理學習中都會很有目的、有選擇、有重點!這樣的學習才是最高效的!

  三、有取舍的做物理題、有取舍的聽課

  最后復習階段,各種物理資料、試卷、習題叢出不窮,無窮無盡的題海很容易讓人陷入機械做題的過程中而無法自拔。

  其實,真正的物理學霸往往會有所取舍的做題,他們往往在看到一份試卷之后,能迅速找出哪些是自己一定會做、且能保證萬無一失的;哪些是有些懵懂、需要一定時間思考且不能確保做對的;哪些是感覺有難度,幾乎想不出思路的。然后,他們會迅速的把這些習題分為易、中、難三類。

  對待會做的容易題,他們一略而過、幾乎不耗費太多時間;對待有點難度、不太把握的題,他們就重點且認真對待,花最多的時間去研究;對于偏題、怪題可以花稍許時間思考,如果能思考出其中一兩步就做出一兩步,如果再也沒有思路去突破,就果斷暫時舍棄,留待以后解決。

  與之相對應的就是學霸們對于這三種類型題的聽課過程,學霸們往往無需再聽易題,重點聽中等難度題,集中精力認真聽難題!

  四、熟練掌握各種物理題型的分析歸納思路、方法、技巧,形成條件反射

  在中考最后幾個月,初三學生一定要在每天復習時,熟練掌握當天所有需要掌握的物理題型的分析思路方法、技巧,形成適合自己的一套思路方法和技巧。

  從而做到,看到某種題就條件反射似地想到這一類題的做法,提高做題效率。

  五、歸納常錯知識點、方法,形成系統化的知識網絡

  中考物理學霸幾乎每天都總結歸納常錯知識點,并記錄形成錯題集,這些錯題集里面既有各種類型的錯題歸納,也有各種常錯一級知識點、二級知識點以及方法技巧,當他們把一切基礎知識和這些易錯知識方法達到融會貫通時,物理就變得的簡單易學了。

  初三的學生們,以上就是歷屆中考學霸們都在一直采用的五種實用復習物理知識的方法。這些方法非常實用,且能快速提高物理成績。

  初中提升物理成績的方法

  第一,注重基礎,立足課本

  很多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并沒有很注重課本,沒有做過或者看過筆記,因為課本上講的知識都很簡單,可能一聽都懂,所以學生很容易忽視這些最基礎的東西。很多同學感覺自己課本學得很“扎實”,上課也認真聽講,可就是考不好,我也有這樣的經歷和感受。直到初三一輪復習我才發現問題所在,初二初三一年半時間沒有深入地理解基礎知識,只是機械地做題,不去思考回扣知識點,導致自己學的內容像“空中花園”,而我又被這種假象所蒙蔽,自以為學的很好,但一走進總復習就嘗到了自己種下的苦果,雖然那時還不算晚,但是卻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所以在此我提醒大家,在學新課時就要深入下去,只記憶幾個誰都會背的公式定理是行不通的,還要“順藤摸瓜”,做完題目及時回扣課本內容,且把課本當作自己的根,經常翻看課本,每一遍深入的閱讀都會帶給你“豁然開朗”的頓悟。

  第二,學貴在悟

  記得看過這樣一句話:學生的差距不主要在于智力,而在于頓悟的能力。悟性高固然好,但悟性不好也無需灰心,須知頓悟能力是可以培養和提高的。學物理不在于做了多少題目,而在于掌握了多少方法。針對一種類型的題目,加以比較分析,找到共性,悟到出題人在此出題的原因和意圖,也即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吸收,感悟紛繁精美包裝下的相同內涵,贏得頓悟后的喜悅。

  第三,相信老師,相信自己

  緊跟老師的步伐走,沒有一個老師不為了學生的明天,他們會琢磨教法,反復論證,然后教授給學生,所以每個老師都是我們最值得感謝的人。要盡快適應分科后的變化和其他相應的改變,積極應對。多和代課老師交流,多問自己、問老師、問同學,并且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第四,動手能力很重要

  其實剛剛也有講過,拿電學和力學來說,都需要動手能力,也就是說要學好力學和電學的話,動手畫圖能力、看圖能力、對圖形的掌握能力等等都需要掌握。但是很多學生沒辦法養成這個習慣,都只是靠兩只眼睛讀題,很少愿意動手去畫圖,計算的時候更加不愿意動手,而是利用計算器這個數學工具來代替手算。這些小細節對于學習物理都起到了阻礙的作用。

  第五,學習物理要經常性地在適當的時間做回顧復習

  因為物理的知識點相對來說不會特別多,學生可以在學了一個專題之后,對前面的知識做一個簡單的回顧,不停學習復習,這樣對知識點的掌握才會更牢固。

八年級物理知識點總結13

  液體壓強

  1、液體壓強的產生原因:液體受到重力作用,液體具有流動性;

  2、靜止液體的壓強特點;

  (1)液體朝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2)同種液體,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3)同種液體,同一深度,的的方向的壓強都相等。

  (4)不同液體在同一深度的壓強與液體密度有關,液體密度越大,壓強越大。

  3、液體壓強公式:

  靜態的液體壓強大小只與液體的密度和液體的深度有關,深度指的是從自由液面到該店的豎直距離;期中,自由液面指與大氣直接接觸的液面。

  4、固體壓力壓強與液體壓力壓強解題的一般思路

  (1)固體壓力壓強:先求出壓力F,再利用求出固體壓強。

  (2)液體壓力壓強:先利用求出壓強p,再利用求出液體壓力。

  5、杯形問題

  (1)柱形容器底部所受液體壓力大小等于液體重力。

  (2)敞口容器底部所受液體壓力小漁液體重力。

  (3)縮口容器底部所受液體壓力大小等于液體重力。

  6、連通器:上端開口,下端連通的容器。

  連通器里的各種液體不流動時,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總是相同的。

  大氣壓強和流體壓強

  1、大氣壓強的存在和產生原因

  (1)大氣壓強的概念:大氣對浸在它里面的物體產生的壓強叫做大氣壓強,簡稱大氣壓。

  (2)證明大氣壓強存在的實驗:馬德堡半球實驗。

  (3)大氣壓強產生的原因:空氣具有重力且具有流動性。

  2、大氣壓強的測定實驗——托里拆利實驗

  (1)將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壓,管內外的水銀面高度差不變;將玻璃管傾斜,管內充滿水銀之前高度依舊不變,改變的事水銀柱的長度。

  (2)玻璃管上方混有空氣,則試管內水銀柱高度偏低,測量值偏小。

  3、大氣壓強的影響因素

  (1)高度:大氣層中的空氣越往高處越稀薄,所以大氣壓隨高度的增大而減小。

  (2)大氣壓的大小還與溫度、適度有關。溫度越高,氣壓越低;濕度越大,氣壓越低。

  4、密閉氣體的壓強的影響因素

  (1)溫度越高,密閉氣體壓強越大。

  (2)壓縮體積時,氣體壓強將變大。

  5、液體上方的氣體壓強越大,液體的沸點越高。

  6、大氣壓的應用

  (1)利用吸盤搬運玻璃。

  (2)用吸管,能從汽水瓶中把汽水吸入口中。

  7、流體流速與壓強

  在氣體或液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

  初中八年級下冊物理復習提綱

  光的反射

  1、光源:能夠自行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2、光在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大氣層是不均勻的,當光從大氣層外射到地面時,光線發了了彎折(海市蜃樓、早晨看到太陽時,太陽還在地平線以下、星星的閃爍等)

  3、光速光在不同物質中傳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V=3×108m/s,在空氣中的速度接近于這個速度,水中的速度為3/4V,玻璃中為2/3V;

  4、光直線傳播的應用可解釋許多光學現象:激光準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等

  5、光線光線:表示光傳播方向的直線,即沿光的傳播路線畫一直線,并在直線上畫上箭頭表示光的傳播方向(光線是假想的,實際并不存在)

  6、光的反射光從一種介質射向另一種介質的交界面時,一部分光返回原來介質中,使光的傳播方向發生了改變,這種現象稱為光的反射

  7、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歸納為:"三線共面,兩線分居,兩角相等"理解:由入射光線決定反射光線,敘述時要"反"字當頭發生反射的條件:兩種介質的交界處;發生處:入射點;結果:返回原介質中反射角隨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減小而減小,當入射角為零時,反射角也變為零度

  8、兩種反射現象鏡面反射:平行光線經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線(反射面是光滑平面);

  漫反射:平行光經界面反射后向各個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個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線(反射面是粗糙平面或曲面);

  注意:無論是鏡面反射,還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9、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

  10、平面鏡對光的作用:

  (1)成像;

  (2)改變光的傳播方向;

  11、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1)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虛像;

  (2)像和物的連線與鏡面垂直,像和物到鏡的距離相等理解: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是以鏡面為軸的對稱圖形,即平面鏡是物像連線的中垂線。

  12、實像與虛像的區別實像是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當然也能用眼看到。

  虛像不是由實際光線會聚成的,而是實際光線反向延長線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

  13、平面鏡的應用

  (1)水中的倒影;

  (2)平面鏡成像;

  (3)潛望鏡;

  八年級下冊物理考點知識

  摩擦力

  1、摩擦力的概念

  (1)定義: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發生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的趨勢時,在接觸面上產生的阻礙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的趨勢的力。

  (2)產生條件:兩個物體接觸且有壓力;接觸面粗糙;兩個物體發生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的趨勢。

  2、摩擦力的分類

  (1)靜摩擦力:物體間只有相對運動趨勢時產生的摩擦力。

  (2)滑動摩擦力:物體間有相對滑動時產生的摩擦力。

  (3)滾動摩擦力:物體間有相對滾動時產生的摩擦力。

  3、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作用在物體表面的壓力。

  (2)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3)作用在物體表面的壓力越大,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滑動摩擦力大小與物體接觸面面積、物體運動狀態無關。

  4、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

  (1)摩擦力方向:與相對運動方向或相對運動趨勢相反。

  (2)摩擦力大小:靜摩擦力和勻速直線運動中的`摩擦力的大小可以通過對物體的平衡狀態進行受力分析得到;物體處于非平衡狀態時受到的摩擦力一般要考慮滑動摩擦力影響因素。

  5、增大、減小摩擦力的方法

  (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壓力,增加接觸面的粗糙程度,變滾動為滑動。

  (2)減小摩擦力的方法:減小壓力,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變滑動為滾動,分離接觸面。

  受力分析專題

  1、受力分析是把指定物體(研究對象)在特定物理情景中所受外力找出來,并畫出示意圖的方法。

  初中階段的受力分析,主要是通過平衡狀態分析力的大小、方向;或者通過物體所受力的大小、方向來判斷物體的運動狀態。

  2、受力分析首先掌握力的分類

  實際物體對研究對象可能有力的作用,物體周圍的場(磁場、重力場)對研究對象也可能有力的作用;因此我們可以把力分為兩類:接觸產生的力和不接觸產生的力。

  3、受力分析思路分解

  (1)選取研究對象,注意區分受力物體和施力物體;

  (2)確定物體是否處于平衡狀態;

  (3)先找到不接觸的力,一般是重力;

  (4)找接觸的力。環繞物體一周,找出研究對象接觸的物體,并根據物體運動狀態逐個分析彈力和摩擦力;

  (5)檢查所畫的力,找到每一個力是否有受力物體和施力物體;檢查分析結果與物體所處狀態是否符合。

  物理考前復習方法與技巧

  摸透主干知識

  近幾年高考理綜試卷及物理單獨命題試卷,都注意突出考查主干知識,包括勻變速運動規律、牛頓定律、機械能守恒、機械波、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加速與偏轉、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電磁感應等,命題兼顧對非重點知識(熱、光、原)的考查,在試卷中這三部分均有相應的試題,這些非重點知識的考查多以選擇題出現,側重于對知識的理解,也體現出了一定的綜合度。

  能力駕馭高考

  物理學科的能力可概括為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應用數學處理物理問題能力、實驗和探究能力,其中理解能力既是基礎也是核心。近幾年高考試題還出現了許多對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考查的新情景試題,這類題目考查考生快速接受和應用新知識的自主學習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準確地提取有效信息,然后用已學過的知識加上新的信息來解決問題。

  科技領跑生活

  高考試題情境設計注重物理與實際生活的聯系,試題的命制都是從生活實際現象或實際問題入手,源于考生熟悉或熟知的生活現象。在近幾年的高考物理中,應用型、創新型試題尤為明顯,而物理中每一重要的知識塊,幾乎也都與現代科技緊密相關,同學們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物理應用事例,關注生活、關注社會熱點、關注新興科技。

  掌握實驗探究技巧

  近幾年高考實驗試題更加強調動手操作、分析推理、實驗設計能力,強調實驗思想和方法的理解與應用。因此,考生要養成良好的實驗探究習慣,掌握實驗探究技巧。

  (1)明確實驗目的、原理或理論根據。包括用什么物理定律、公式,電學實驗用什么電路圖等。還要搞清哪些是已知量、被測量。然后選擇所需的儀器和實驗條件,進而設計好實驗步驟,畫好記錄表格等。

  (2)正確調整和安裝儀器,連接電路。

  怎樣夯實物理學科基礎?

  首先是翻課本,把公式都列在一張紙上。但在在摘錄之前,肯定是要理解那個公式的,比如各個符號代表的意思,通常使用的單位,還有整個公式表示的意思。只有理解了這個公式,才能把它用起來。

  列完公式之后,當然就是要把它記下來,背誦下來。但其實當你理解的時候,就已經把公式背下來了。接下來就是要好好鍛煉這些基礎公式運用的熟練程度。基礎不好的同學,有可能是沒有把握好一輪復習這個時機去掌握基礎。那么一輪復習的時候,那些一輪資料,也有可能是沒有好好完成的。可能錯了好多沒有去理解它,或者都沒做。

  公式列出來,理解之后,就可以去找一些基礎的題目來練習一下熟練度,特別是,一輪的復習資料,可以把它找出來,然后重新用一下。可以根據現在對公式的理解,然后去改正以前的那些錯題,或者是再寫一下自己之前沒有做的那些題目,來提升自己對公式運用的熟練度。

  在自己感覺自己對公式的熟練度差不多的時候,可以試著去做一些大題,這是需要同學們,去綜合運用各個公式的題目。這樣子去理解各公式之間的關聯。不過,到這種程度的話,就已經達到中上層的水平了!

  流程大致是:理解公式→摘錄公式→記憶公式→做基礎題訓練熟練度→做大題鍛煉綜合能力。

八年級物理知識點總結14

  1、質量: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做質量,用符號m表示,質量不會因為物體的位置、形狀和狀態的變化而變化。

  2.質量的國際單位是千克,符號為kg。常用單位有噸(t)、克(g)、毫克(mg)等。換算關系是1t=1000kg,1kg=1000g,1g=1000mg。

  3、測量質量的工具:實驗室常用太平測量質量。常見的工具還有臺秤、磅秤、電子秤等

  4、使用托盤天平測量物體質量的方法:

  (1)稱量前要把天平放置在水平的桌面上,游碼應移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處,調節橫梁兩端的平衡螺母,直到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央,天平就平衡了。

  (2)稱量時把待測物體放到左盤,法碼放在右盤,取法碼時要用鑷子

  (3)讀數時待測物體的質量等于法碼的質量加上游碼對應刻度的質量

  5、密度:某種物質單位體積所含質量的多少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用符號ρ表示,每種物質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的物質密度一般不同。物質的密度與該物質組成的物體的質量、體積、形狀和位置無關,但與物質的種類、溫度、狀態有關。

  2.密度公式:ρ=m/v單位是千克/米3(kg/m3)。常用單位有克/厘米3(g/cm3)等。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是1kg/m3=1X10-3g/cm3。

  6、物體的密度的測量

  (1)一般固體密度的測量

  ①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②向量筒中注入適良的水,記下水的體積V1;③用細線系住固體放入量筒的水中,使其全部浸入水中,記下水和固體的體積V2;④根據所測數據用ρ=m/v求出固體的密度。

  (2)液體密度的測量步驟

  ①用燒杯裝入一定量的液體,用天平測出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m1;②把燒杯中的一部分液體漫漫地注入量筒中,記下倒入液體的體積V;③用天平測出燒杯和剩下液體的質量m2,求出倒入量筒中液體的質量;④根據所測數據用ρ=m/v求出液體的密度。

  八年級上冊物理學習方法

  1、細讀書,多設問,培養自學能力

  教材的閱讀,主要包括課前閱讀,課堂閱讀和課后閱讀。

  (1)課前閱讀,有的放矢.根據課本內容的不同,結合課文中提出的問題,邊讀邊想.如閱讀“功”這一節,可列出如下提綱:①物理學上“做功”的含義是什么?它和日常生活中常說的“做工”有什么不同?②做功必須具備哪兩個必要因素?有哪幾種情況不做功?⑧做功的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怎樣計算做功的多少?④功的單位是什么?通過閱讀,對新課內容有一個粗略的了解,弄清知識點,找出重點、難點,作出標記,以便在課堂上聽教師講解時突破,攻克難點。

  (2)課堂閱讀,就是在進行新課的過程中閱讀,對于那些重點知識(概念、規律等)要邊讀邊記.對于關鍵的宇、詞、句、段落要用符號標志,只有抓住關健,才能深刻理解,也才能準確掌握所學的知識.如閱讀“重力的方向”時關鍵是“豎直”.閱讀“牛頓第一運動定律”的課文時,抓住“沒有受到外力作用”和“總保持”.精讀細摳,明確概念、規律的內涵和外延.在閱讀時,若遇疑難,要反復推敲,為什么這樣說,能不能那樣說?為什么?弄清其原團究竟.

  (3)課后閱讀,結合課堂筆記,在閱讀的基礎上勤總結、歸納.新課結束或學完一章后,結合課堂筆記去閱讀,及時復習歸納,把每節或每章的知識按“樹結構”或以圖表形式歸納,使零碎的知識逐步系統化、條理化.通過歸納,可以把學過的知識串成線,連成網,結成體.以便加深現解,使知識得到升華.

  2、細觀察,會觀察,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觀察是學習物理獲得感性認識的源泉,也是學習物理學的.重要手段.初中階段主要觀察物理現象和過程,觀察實驗儀器和裝置及操作過程,觀察物理圖表、教師板書等.

  (1)觀察要有主次

  如在觀察水的沸騰時,要圍繞下列問題觀察:沸騰前氣泡發生的位置、氣泡大小、多少,溫度計的讀數怎樣變化?沸騰時觀察氣泡的變化,溫度計的讀敷是否有變化?停止沸騰時,溫度是否變化?……

  (2)觀察要有步驟

  復雜的物理現象,應按照一定的步驟,一步步地仔細觀察.如在”研究液體的壓迎”實驗中,可按以下步驟進行:(1)首先要觀察所使用的壓強計,用手指擠壓壓強計盤上的橡皮膜,觀察金屬盒上的橡皮膜受到壓強時,u形管兩邊液面出現的高度差,壓強越大,液面的高度差也越大.(2)將水倒人燒杯中,將壓強計的金屬盒放入水中,觀察u形臂兩邊液面是否出現高度差,報據觀察判斷水的內部是否存在壓強?(3)改變橡皮膜所對方向,再觀察u形管兩邊的液面,根據觀察判斷水是否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其大小有什么關系?(4)保持金屬盒所在的深度不變,使橡皮膜朝上、胡下、朝各個側面,比較同一深度,水向各個方向的壓強有什么關系?(5)將金屬盒放人不同深度,水的壓強隨深度增加怎樣改變?(6)觀察在同一深度清水的壓強和鹽水的壓強是否相同?

  (3)觀察時要思考

  如在引入“牛鋇第一運動定律”前做有關演示時,當觀察了同一高度處的小車從斜面上分別經過毛巾、棉布、木板表面時運動的距離越來越遠后,要認真思考:小車在不同的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大小跟什么有關?當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時受摩擦力很小時,運動的距離很大嗎?當小車在光滑的平面上(無阻力)運動時,運動的距離將有多遠?經過觀察、思考、推理后,加深對定律的理解.

  年級上冊物理學習技巧

  步驟1.模型歸類

  做過一定量的物理題目之后,會發現很多題目其實思考方法是一樣的,我們需要按物理模型進行分類,用一套方法解一類題目。例如宏觀的行星運動和微觀的電荷在磁場中的偏轉都屬于勻速圓周運動,關鍵都是找出什么力_了向心力;此外還有杠桿類的題目,要想象出力矩平衡的特殊情況,還有關于汽車啟動問題的考慮方法其實同樣適用于起重機吊重物等等。物理不需要做很多題目,能夠判斷出物理模型,將方法對號入座,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步驟2.解題規范

  高考越來越重視解題規范,體現在物理學科中就是文字說明。解一道題不是列出公式,得出答案就可以的,必須標明步驟,說明用的是什么定理,為什么能用這個定理,有時還需要說明物體在特殊時刻的特殊狀態。這樣既讓老師一目了然,又有利于理清自己的思路,還方便檢查,最重要的是能幫助我們在分步驟評分的評分標準中少丟幾分。

  步驟3.大膽猜想

  物理題目常常是假想出的理想情況,幾乎都可以用我們學過的知識來解釋,所以當看到一道題目的背景很陌生時,就像今年高考物理的壓軸題,不要慌了手腳。在最后的20分鐘左右的時間里要保持沉著冷靜,根據給出的物理量和物理關系,把有關的公式都列出來,大膽地猜想磁場的勢能與重力場的勢能是怎樣復合的,取最值的情況是怎樣的,充分利用圖像_的變化規律和數據,在沒有完全理解題目的情況下多得幾分是完全有可能的。

  步驟4.知識分層

  通常進入高三后,老師一定會幫我們梳理知識結構,物理的知識不單純是按板塊分的,更重要是按層次分的。比如,力學知識從基礎到最高級可以這樣分:物體的受力分析和運動公式,牛頓三大定律(尤其是牛頓第二定律),動能定理和動量定理,機械能守恒定律和動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越高級的知識越具有一般性,通常高考中關于力學、電學、能量轉化的綜合性問題,需要用到各個層次的知識。這也提醒我們,當遇到一道大題做不出或過程繁雜時,不妨換個層次考慮問題。

  步驟5.觀察生活

  物理研究物體的運動規律,很多最基本的認識可以通過自己平時對生活的細致觀察逐漸積累起來,而這些生活中的常識、現象會經常在題目中出現,豐富的生活經驗會在你不經意間發揮作用。比如,你仔細體會過坐電梯在加速減速時的壓力變化嗎?這對你理解視重、超重、失重這些概念很有幫助。你考慮過自行車的主動輪和從動輪的區別嗎?你觀察過發廊門口的旋轉燈柱嗎?你嘗試過把杯子倒扣在水里觀察杯內外水面的變化嗎?我覺得物理學習也需要一種感覺,這就是憑經驗積累起的直覺。

八年級物理知識點總結15

  第一章聲現象

  一、聲音的產生:

  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2、振動停止,發生停止;但聲音并不一定即消失3、發聲體可以是固體、液體和氣體;

  二、聲音的傳播

  1、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固體、液體和氣體都可以傳播聲音;一般情況下,聲音在固體中傳得最快,依次到液體、氣體;

  2、真空不能傳聲,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員只能通過無線電話交談;

  3、聲音以波(聲波)的形式傳播;

  注意:由聲音物體一定振動,有振動不一定能聽見聲音,沒振動就一定不會有聲音。

  4、聲速:物體在每秒內傳播的距離叫聲速,單位是m/s;記住:V聲=340m/s。

  三、聽到回聲的條件:

  原聲與回聲之間的時間間隔在0.1s以上。

  四、怎樣聽見聲音

  1、聲音傳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動,再經聽小骨、聽覺神經傳給大腦,形成聽覺;

  2、聽小骨處出現障礙是傳導性耳聾;聽覺神經處出障礙是神經性耳聾);

  五、聲音的三個特性:音調、響度、音色;

  1、音調:聲音的高低叫音調。由頻率決定,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物體在每秒內振動的次數,表示物體振動的快慢,單位是Hz,)

  2、響度:聲音的強弱叫響度。由振幅決定,物體振幅越大,響度越大;聽者距發聲者越遠響度越弱;

  3、音色:由發聲體的材料、構造決定。不同的物體發生音色不同;(辨別是什么物體、什么人發出的聲靠音色)

  六、超聲波和次聲波

  1、人耳感受到聲音的頻率范圍: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聲波;低于20Hz叫次聲波;

  2、地震、火山爆發、臺風、海嘯等產生的是次聲波;

  七、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控制噪聲:

  (1)在生源處減弱安消聲器;

  (2)在傳播過程中減弱;(植樹、隔音墻)

  (3)在人耳處減弱。(戴耳塞)

  八、聲音的利用

  超聲波的能量大、頻率高用來打結石、清洗鐘表等精密儀器;作回聲定位(蝙蝠辨向)制作(聲納系統),傳遞信息、傳遞能量。

  第二章光的傳播

  一、光源:

  能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

  二、光的傳播

  1、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2、證明光是沿直線傳播的例子:

  (1)小孔成像:像的形狀與小孔的形狀無關,像是倒立的實像;(樹陰下的光斑是太陽的像)

  (2)直線瞄準:激光準直(挖隧道定向);整隊集合;射擊瞄準;

  (3)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要求知道日食時月球在中間;月食時地球在中間)

  三、光速

  1、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在真空傳播最快,為c=3×10^8m/s;依次水,玻璃。

  2、光年:光年是長度單位,是光在一年中傳播的距離。

  四、光的反射:

  1、當光射到物體表面時,有一部份光會被物體反射回來,這種現象叫做光的反射。

  2、人能看見本身不發光的物體是因為物體反射的光進入了人的眼睛。

  3、反射定律:在反射現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都在同一個平面內;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1)法線:過光的入射點所作的與反射面垂直的直線;

  (2)入射角: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反射角:法射光線與法線間的夾角。

  垂直入射時,入射角為0度,反射角亦等于0度。

  4、反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5、兩種反射:鏡面反射和漫反射。他們都遵循反射規律,我們平時之所以能看到物體,是因為物體發生的是漫反射。

  五、平面鏡成像

  1、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像是虛像,像和物關于鏡面對稱,像和物的大小相等,像和物對應點的連線和鏡面垂直,到鏡面的距離相等;像和物上下相同,左右相反。

  2、水中倒影的形成是平面鏡成像的原理。(這時水面是一面平面鏡)

  六、凸面鏡和凹面鏡

  1、向外凸的鏡子叫凸面鏡;向內凹的鏡子叫凹面鏡。

  2、凸面鏡對光有發散作用,可增大視野(汽車上的觀后鏡);凹面鏡對光有會聚作用。(太陽灶,利用光路可逆制作電筒杯罩)

  七、光的折射

  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發生偏折。光在同種介質中傳播,當光穿過不均勻的介質或不同的介質時,光的傳播方向都會發生偏折。

  八、光的折射定律

  1、在光的折射中,三線共面,法線居中。

  2、光從一種介質射入另一種介質,光在哪種介質的速度大,則它在該種介質的夾角大,反之在哪種介質的速度小,則夾角也小。

  3、斜射時,總是空氣中的角大;垂直入射時,折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光的傳播方向不改變。

  4、折射角隨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5、光的折射中光路可逆。

  九、光的折射現象

  水中的魚的位置看起來比實際位置高一些(看到的像是虛像);池水看起來比實際的淺一些;水中的人看岸上的景物的位置比實際位置高些;透過厚玻璃看鋼筆,筆桿錯位;斜放在水中的筷子向上彎折;

  十、光的色散:

  1、太陽光白光通過三棱鏡后,依次被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這種現象叫色散;彩虹是光的色散現象;

  2、色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其它色光可由這三種色光混合而成,白光是紅、綠、藍三種色光混合而成的。

  顏料的三原色是品紅、青、黃,三原色混合是黑色;

  3、我們看到不透明體是什么顏色顏色由是由于它反射這種色光決定。(白色物體反射所有顏色的光;黑色吸收所有顏色的光,不反射光)

  4、人看不見的光。

  第三章透鏡及其應用

  一、紅外線;

  有熱效應,做遙控器、夜視儀、加熱等。

  二、紫外線:

  有熒光效應,做驗鈔機,日光燈、消毒殺菌。

  1、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如:遠視鏡片,照相機的鏡頭;

  2、凹透鏡、中間薄、邊緣厚的透鏡,如:近視鏡片;

  三、三條特殊光線(要求會畫):

  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成像條件物距(u)成像的性質像距(v)應用U﹥2f倒立、縮小的實像F﹤v﹤2f照相機U=2f倒立、等大的實像v=2f。

  F﹤u﹤2f倒立、放大的實像v﹥2f投影儀U=f不成像。

  u﹤f正立、放大的虛像(同側看)V﹥f放大鏡。

  口訣:一焦分虛實、二焦分大小;虛像同側正,實像異側倒;物遠實像小,虛像大。

  注意:實像是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在光屏上可呈現,可用眼睛直接看,虛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現,但能用眼睛看,注意:凹透鏡始終成縮小、正立的虛像;

  第四章物態變化

  1、溫度:溫度是用來表示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

  2、溫度常用的單位是攝氏度,用符號“C”表示;

  3、把一個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定為0℃;沸水的溫度規定為100℃;

  二、溫度計

  1、常用的溫度計是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的原理制造的;

  2、測量時,要將溫度計的玻璃泡與被測液體充分接觸,不能緊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

  讀數時,玻璃泡不能離開被測液、要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后讀數,且視線要與溫度計中夜柱的上表面相平。

  三、體溫計:

  測量范圍:35℃~42℃;分度值為0.1℃;

  1、特殊構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間有縮口;所以可以拿出來讀數;

  晶體:熔化時有固定溫度(熔點)的物質;非晶體:熔化時沒有固定溫度的物質;

  2、發生熱傳遞的條件是:物體之間存在溫度差;熱量只能從高溫的物體傳給低溫的物體,(1)蒸發: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且只在液體表面發生的緩慢的汽化現象;

  注:蒸發的快慢與(A)液體溫度有關:溫度越高蒸發越快(B)跟液體表面積的大小有關,表面積越大,蒸發越快(C)跟液體表面空氣流動的快慢有關,空氣流動越快,蒸發越快;

  沸騰:在一定溫度下(沸點),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

  注:(A)沸點:液體沸騰時的溫度叫沸點;(B)不同液體的沸點一般不同;(C)液體的沸點與壓強有關,壓強越大沸點越高(高壓鍋煮飯)(D)液體沸騰的條件:溫度達到沸點還要繼續吸熱;

  (2)物質從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叫升華;物質從氣態直接變為固態叫凝華,升華吸熱,凝華放熱;

  (3)升華現象:樟腦球變小;冰凍的衣服變干;人工降雨中干冰的物態變化;

  (4)凝華現象:雪的形成;北方冬天窗戶玻璃上的冰花。

  第五章電流和電路

  一、電荷

  1、物體有了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我們就說物體帶了電;

  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體帶電叫摩擦起電;

  二、兩種電荷:

  1、用綢子摩擦的玻璃棒帶的電荷叫正電荷;

  2、把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的電荷叫負電荷;

  3、基本性質:同中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三、驗電器

  1、用途:用來檢驗物體是否帶電;

  2、原理:利用異種電荷相互排斥;

  四、電荷量(電荷)

  1、電荷的多少叫電荷量、簡稱電荷;

  2、電荷的單位:庫侖(C)簡稱庫;

  五、元電荷:

  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帶正電的原子核和核外帶負電的電子組成;

  2、把最小的電荷叫元電荷(一個電子所帶電荷)用e表示;

  e=1.6×10*—19;

  六、摩擦起電

  1、原因:不同物體的原子核束縛電子的本領不同;

  2、摩擦起電的實質:摩擦起電并不是創生了電,而是電子從一個物體轉移到了另一個物體,失去電子的帶正電。得到電子的帶負電;

  七、電流

  1、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2、能夠供電的裝置叫電源。干電池的碳棒為正極,鋅筒為負極;

  3、規定:真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為電流的方向;(負電荷定向移動方向和電流方向相反)

  4、在電源外部,電流的方向從電源的正極流向負極;

  八、電路的基本組成:電器、開關、用電器、導線九、串聯和并聯

  1、把電路元件逐個順次連接起來的電路叫串聯特點:電流只有一條路徑;各用電器互相影響;

  2、把電路元件并列連接起來的電路叫并聯電路;

  特點:電流有多條路徑;各用電器互不影響,一條支路開路時,其它支路仍可為通路;

  十、電流的強弱

  1、電流:表示電流強弱的物理量,符號I;

  2、單位:安培,符號A,還有毫安mA、微安(μA)1A=1000mA1mA=1000μA;

  3、電流強度(I)等于1秒內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荷量;I=Q/t十五、電流的測量:用電流表;符號A。

【八年級物理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八年級物理知識點總結07-06

(精選)八年級物理知識點總結07-06

物理知識點總結04-25

物理知識點的總結07-19

物理知識點總結05-28

物理知識點總結11-19

物理的知識點總結06-09

物理知識點總結03-26

八年級下物理知識點總結07-26

八年級物理浮力知識點總結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