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高二生物的知識點總結

時間:2024-11-04 13:20:16 秀雯 知識點總結 我要投稿

高二生物的知識點總結

  在學習中,說到知識點,大家是不是都習慣性的重視?知識點是知識中的最小單位,最具體的內容,有時候也叫“考點”。為了幫助大家掌握重要知識點,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二生物的知識點總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二生物的知識點總結

  高二生物的知識點總結

  神經調節:

  1、神經調節的結構基礎:神經系統

  細胞體

  神經系統的結構功能單位:神經元樹突

  突起神經纖維

  軸突

  神經元在靜息時電位表現為外正內負

  功能:傳遞神經沖動

  2、神經調節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的結構基礎:反射弧

  組成: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

  (分析綜合作用)(運動神經末梢+肌肉或腺體)

  3、興奮是指某些組織(神經組織)或細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對靜止狀態變為顯著的活躍狀態的過程.

  4、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

  神經纖維受到刺激時,內負外正變為內正外負

  以電信號的形式沿著神經纖維的傳導是雙向的;靜息時膜內為負,膜外為正(外正內負);興奮時膜內為正,膜外為負(外負內正),興奮的傳導以膜內傳導為標準.

  5、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突觸

  突觸前膜由軸突末梢膨大的突觸小體的膜

  ①突觸的結構突觸間隙

  突觸后膜細胞體的膜樹突的膜

  ②突觸小體中有突觸小泡,突觸小泡中有神經遞質,神經遞質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到突觸后膜,使后膜產生興奮(或抑制)所以是單向傳遞.(突觸前膜→突觸后膜,軸突→樹突或胞體)

  ③在突觸傳導過程中有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的過程,所以比神經纖維上的傳導速度慢.

  6、神經系統的分級調節

  ①神經中樞位于顱腔中腦(大腦、腦干、小腦)和脊柱椎管內的脊髓,其中大腦皮層的中樞是級中樞,可以調節以下神經中樞活動

  ②大腦皮層除了對外部世界感知(感覺中樞在大腦皮層)還具有語言、學習、記憶和思維等方面的高級功能

  ③語言文字是人類進行思維的主要工具,是人類特有的高級功能(在言語區)

  (S區→說,H區→聽,W區→寫,V區→看)

  ④記憶種類包括瞬時記憶,短期記憶,長期記憶,永久記憶

  孟德爾實驗成功的原因:

  (1)正確選用實驗材料:

  ①豌豆是嚴格自花傳粉植物(閉花授粉),自然狀態下一般是純種;

  ②具有易于區分的性狀

  (2)由一對相對性狀到多對相對性狀的研究(從簡單到復雜)

  (3)對實驗結果進行統計學分析

  (4)嚴謹的科學設計實驗程序:假說—演繹法,即觀察分析—提出假說—演繹推理—實驗驗證。

  三、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

  (1)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

  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在減數_成配子過程中,等位基因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到兩個配子中,獨立地隨配子遺傳給后代。

  (2)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

  在F2代中:

  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在減數_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生命活動的基礎

  組成生物體的無機化合物和有機化合物是生命活動的基礎。

  生命現象的出現

  多種化合物只有按一定的方式有機組織起來,才能表現出細胞和生物體的生命現象。

  生物組織還原性糖、脂肪、蛋白質的鑒定

  顏色反應:某些化學試劑能夠使生物組織中有關有機物產生特定顏色。

  還原糖(葡萄糖、果糖)+斐林→磚紅色沉淀;脂肪可被蘇丹Ⅲ染成橘_被蘇丹Ⅳ染成紅色

  蛋白質與雙縮脲產生紫色反應(注意:斐林試劑和雙縮脲試劑的成分和用法)

  三生命的基本單位——細胞

  考試占比12~15%

  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的區別

  常考的真核生物:綠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及動、植物。(有真正的細胞核)

  常考的原核生物:藍藻、細菌、放線菌、乳酸菌、硝化細菌、支原體。(沒有由核膜包圍的典型的細胞核)

  注:病毒即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生物,原生動物(草履蟲、變形蟲)是真核。

  顯微結構模式圖

  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式圖

  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

  化學成分:蛋白質和脂類分子

  結構:雙層磷脂分子層做骨架,中間鑲嵌、貫穿、覆蓋蛋白質

  特點:結構特點是一定的流動性,功能特點是選擇透過性。

  功能:①保護細胞內部;②交換運輸物質;③細胞間識別、免疫(膜上的糖蛋白)物質進出細胞膜:

  1.自由擴散:高濃度運向低濃度,不需載體和能量(O2、CO2、甘油、乙醇、脂肪酸)

  2.主動運輸:低濃度運向高濃度,需要載體和能量。意義:對活細胞完成各項生命活動有重要作用。

  (主要是營養和離子吸收,常考小腸吸收氨基酸、葡萄糖;紅細胞吸收鉀離子,根吸收礦質離子)

  細胞質基質內含有的物質和細胞質基質的功能

  細胞膜以內、細胞核以外的部分,叫細胞質。

  功能:含多種物質(水、無機鹽、氨基酸、酶等)是活細胞新陳代謝的場所。提供物質和環境條件。

  線粒體和葉綠體基本結構和主要功能

  線粒體:真核細胞主要細胞器(動植物都有),機能旺盛的含量多。呈粒狀、棒狀,具有雙膜結構,內膜向內突起形成“嵴”,內膜基質和基粒上有與有氧呼吸有關的酶,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階段的場所,生命體95%的能量來自線粒體,又叫“動力工廠”。含少量的DNA、RNA。

  葉綠體:只存在于植物的綠色細胞中。扁平的橢球形或球形,雙層膜結構。基粒上有色素,基質和基粒中含有與光合作用有關的酶,是光合作用的場所。含少量的DNA、RNA。

  1、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反射

  2、反射:是指在中樞神經系統的參與下,動物或人體對內外環境變化作出的規律性應答。

  3、反射的結構基礎:反射弧

  4、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五個部分。

  5、反射活動需要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完成。

  6、興奮:是指動物或人體內的某些組織(如神經組織)或細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對靜止狀態變為顯著活躍狀態的過程。

  7、神經沖動:是指在神經系統中,以電信號的形式沿著神經纖維傳導的興奮。

  8、靜息狀態:是指在未受刺激時,神經纖維所處于的狀態。膜外側帶有正電荷,膜內側帶有等量的負電荷,整個神經元細胞不顯電性。

  9、靜息電位:指未受刺激時,神經元細胞膜兩側的電位表現未外正內負。

  10、興奮狀態:指受刺激后,神經元細胞受刺激部位膜外側帶負電荷,膜內側帶有等量正電荷的狀態。

  11、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是以電信號(局部電流)的形式傳導的。

  12、突觸小體:指神經元軸突末梢膨大呈杯狀或球狀的結構。內有突觸小泡,小泡內有神經遞質。

  13、突觸:指突觸小體與其他神經元的細胞體、樹突或軸突相接觸所形成的結構。包括突觸前膜、突觸間隙、突觸后膜。

  14、只有軸突末梢的突觸小泡內有神經遞質,所以,興奮只能由軸突末梢傳遞給其他神經元。

  15、神經遞質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作用于突觸后膜的受體。

  16、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是單向的。

  17、語言功能:是人腦特有的高級功能,包括與語言、文字有關的全部智力活動,涉及聽、說、讀、寫。

  18、語言中樞:位于人大腦左半球,為人腦特有。

  19、語言中樞功能障礙:

  ⑴、W區功能障礙:不能寫字;能看懂文字,能講話,能聽懂話。

  ⑵、V區功能障礙:不能看懂文字;能寫字,能講話,能聽懂話。

  ⑶、S區功能障礙:不能講話;能看懂文字,能寫字,能聽懂話(運動性失語癥)。

  ⑷、H區功能障礙:不能聽懂話;能寫字,能看懂文字,能講話。

  1.群落演替的原因

  ①環境不斷變化,為群落中某些物種提供有利的繁殖條件,但對另一些物種生存產生不利影響。

  ②生物本身不斷的繁殖,遷移或者遷徙。

  ③種內與種間關系的改變。

  ④外界環境條件的改變。

  ⑤人類活動的干擾。人對生物群落的影響遠遠超過其他的自然因素。

  2.演替的類型

  (1)初生演替

  ①概念:在一個從來沒有被植物覆蓋的地面,或原來存在過植被、但被徹底消滅了的地方發生的演替。如在沙丘、火山巖、冰川泥上進行的演替。

  地衣階段→地衣階段→苔蘚階段→草本植物階段→灌木階段→森林階段。

  ③特點:演替緩慢。

  (2)次生演替

  ①概念:在原有植被雖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條件基本保留,甚至還保留了植物的種子或其他繁殖體(如能發芽的地下莖)的地方發生的演替。如火災過后的草原、過量砍伐的森林、棄耕的農田上進行的演替。

  一年生小灌木→一年生小灌木→多年生小灌木→灌木→喬木。

  ③特點:演替快速。

  (3)總結

  ①演替概念中一個群落被另一個群落所代替,這里的“代替”不是“取而代之”,而是優勢的取代。

  ②群落演替的過程可劃分為三個階段

  a.侵入定居階段。一些物種侵入裸地定居成功并改良了環境,為以后侵入的同種或異種生物創造了有利條件。

  b.競爭平衡階段。通過種內或種間斗爭,優勢物種定居并繁殖后代,劣勢物種被排斥,相互競爭過程中共存下來的物種,在利用資源上達到相對平衡。

  c.相對穩定階段。物種通過競爭,平衡地進入協同進化階段,資源利用更為充分有效,群落結構更加完善,有比較固定的物種組成和數量比例,群落結構復雜、層次多。

  ③演替的趨勢:生物數量越來越多,種類越來越豐富,群落的結構也越來越復雜,穩定性增強。

  ④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比較

  分類依據:群落演替發生的起始條件

  演替的種類初生演替次生演替

  起點尚無生物

  和土壤已有土壤、生物、植物地下莖或種子

  形成群落

  所需時間經歷時間長經歷時間短

  速度較慢較快

  影響因素自然因素人類活動較為關鍵

  實例裸巖上的演替棄耕的農田上的演替

  3.知識延伸

  (1)演替現象一直存在,貫穿于整個群落發展的始終。

  (2)氣候條件適宜時、棄耕農田可演替出樹林,而在干旱的荒漠地區只能演替到草本植物或稀疏灌木階段。

  高二生物的知識點

  1、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但必須依賴(活細胞)才能生存,寄生在活細胞中,利用細胞里的物質結構基礎生活,繁殖。

  2、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3、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個體)、(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生物圈)。

  4、血液屬于(組織)層次,皮膚屬于(器官)層次。

  5、植物沒有(系統)層次,單細胞生物既可化做(個體)層次,又可化做(細胞)層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統是(細胞)。生物圈是的生態系統。

  7、種群:在一定的區域內同種生物個體的總和。例:一個池塘中所有的鯉魚。

  8、群落:在一定的區域內所有生物的總和。例:一個池塘中所有的生物。(不是所有的魚)

  9、生態系統:生物群落和它生存的無機環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統一整體。

  10、生物圈中存在著眾多的單細胞生物,單個細胞就能完成各種生命活動。許多植物和動物是多細胞生物,他們依賴各種分化的細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復雜的生命活動。以細胞代謝為基礎的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物質和能量的交換;以細胞增殖、分化為基礎的生長與發育;以細胞內基因的傳遞和變化為基礎的遺傳與變異。

  高二生物生態系統的知識點

  一、生態系統和生物圈

  (一)生物對環境的適應

  生物適應環境具有普遍性,例如:沙漠中的植物根系發達(如圖),冬天法國梧桐樹落葉而松樹不落葉,蛇和青蛙等動物會冬眠,燕子冬天南飛而春天北歸等。

  水對生物分布的影響比較明顯,一切生物的生存都離不開水,水分的多少對生物的生長發育有明顯的影響。

  (二)生物對環境的影響

  生物在適應環境的同時,也能夠影響環境。例如:森林的蒸騰作用可以增加空氣的濕度,進而影響降雨量;在沙地上栽種植物能防風固沙(如右圖所示),還能調節氣候;柳杉等植物可以吸收有毒氣體,從而凈化空氣;蚯蚓在土壤中活動可以使土壤疏松,它的排泄物還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鼠對農作物、森林和草原都有破壞作用;藻類植物迅速大量繁殖會形成赤潮等。由此可見,生物與環境之間是相互影響的,兩者是一個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

  二、生物群落的構成

  生態系統總能量來源:

  生產者固定(同化)太陽能的總量

  生態系統某一營養級(營養級≥2)

  能量來源:上一營養級

  能量去處:呼吸作用、未利用、分解者分解作用、傳給下一營養級

  特別注意:蜣螂吃大象的糞便,蜣螂并未利用大象同化的能量;在生態農業中,沼渣用來肥田,農作物也并未利用其中的能量,只是利用其中的無機鹽(即肥)。

  高二生物基因的知識點

  一、基因工程的概念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們的愿望,進行嚴格的設計,通過體外DNA重組和轉基因技術,賦予生物以新的遺傳特性,創造出更符合人們需要的新的生物類型和生物產品。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進行設計和施工的,又叫做DNA重組技術。

  二、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術原理:基因重組技術

  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分子手術刀”——限制性核酸內切酶(限制酶)

  (1)來源:主要是從原核生物中分離純化出來的。

  (2)功能:能夠識別雙鏈DNA分子的某種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條鏈中特定部位的兩個核苷酸之間的磷酸二酯鍵斷開,因此具有專一性。

  (3)結果:經限制酶切割產生的DN_末端通常有兩種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2.“分子縫合針”——DNA連接酶

  (1)兩種DNA連接酶(E?coliDNA連接酶和T4DNA連接酶)的比較:

  ①.相同點:都縫合磷酸二酯鍵。

  ②.區別:E?coliDNA連接酶來源于T4噬菌體,只能將雙鏈DN_互補的黏性末端之間的磷酸二酯鍵連接起來;而T4DNA連接酶能縫合兩種末端,但連接平末端的之間的效率較低。

  (2)與DNA聚合酶作用的異同:DNA聚合酶只能將單個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鍵。DNA連接酶是連接兩個DN_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鍵。

  3.“分子運輸車”——載體

  (1)載體具備的條件:

  ①能在受體細胞中復制并穩定保存。

  ②具有一至多個限制酶切點,供外源DN_插入。

  ③具有標記基因,供重組DNA的鑒定和選擇。

  (2)最常用的載體是質粒:

  它是一種裸露的、結構簡單的、獨立于細菌染色體之外,并具有自我復制能力的雙鏈環狀DNA分子。

  (3)其它載體:噬菌體的衍生物、動植物病毒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第一步:目的基因的獲取

  1.目的基因是指:編碼蛋白質的結構基因。

  2.原核基因采取直接分離獲得,真核基因是人工合成。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有反轉錄法和化學合成法。

  技術擴增目的基因

  (1)原理:DNA雙鏈復制

  (2)過程:①加熱至90~95℃DNA解鏈;

  ②冷卻到55~60℃,引物結合到互補DNA鏈;

  ③加熱至70~75℃,熱穩定DNA聚合酶從引物起始互補鏈的合成

  第二步: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

  1.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體細胞中穩定存在,并且可以遺傳至下一代,使目的基因能夠表達和發揮作用。

  2.組成:目的基因+啟動子+終止子+標記基因

  (1)啟動子:是一段有特殊結構的DN_,位于基因的首端,是RNA聚合酶識別和結合的部位,能驅動基因轉錄出mRNA,最終獲得所需的蛋白質。

  (2)終止子:也是一段有特殊結構的DN_,位于基因的尾端。

  (3)標記基因的作用:是為了鑒定受體細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從而將含有目的基因的細胞篩選出來。常用的標記基因是抗生素基因。

  第三步: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

  1.轉化的概念:是目的基因進入受體細胞內,并且在受體細胞內維持穩定和表達的過程。

  2.常用的轉化方法:將目的基因導入植物細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農桿菌轉化法,其次還有基因槍法和花粉管通道法等。

  3.將目的基因導入動物細胞:最常用的方法是顯微注射技術。此方法的受體細胞多是受精卵。將目的基因導入微生物細胞:

  4.重組細胞導入受體細胞后,篩選含有基因表達載體受體細胞的依據是

  標記基因是否表達.

  第四步:目的基因的檢測和表達

  1.首先要檢測轉基因生物的染色體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方法是采用DNA分子雜交技術.

  2.其次還要檢測目的基因是否轉錄出了mRNA,方法是采用用標記的目的基因作探針與mRNA

  雜交。

  3.最后檢測目的基因是否翻譯成蛋白質,方法是從轉基因生物中提取

  蛋白質,用相應的抗體進行抗原-抗體雜交。

  4.有時還需進行個體生物學水平的鑒定。如轉基因抗蟲植物是否出現抗蟲性狀。

  基因工程的應用:

  1.植物基因工程:抗蟲、抗病、抗逆轉基因植物,利用轉基因改良植物的品質。

  2.動物基因工程:提高動物生長速度、改善畜產品品質、用轉基因動物生產藥物。

  3.基因治療:把正常的外源基因導入病人體內,使該基因表達產物發揮作用。

  蛋白質工程的概念:

  蛋白質工程:

  是指以蛋白質分子的結構規律及其生物功能的關系作為基礎,通過基因修飾或基因合成,對現有蛋白質進行改造,或制造一種新的蛋白質,以滿足人類的生產和生活的需求。(基因工程在原則上只能生產自然界已存在的蛋白質)

  (1)蛋白質工程崛起的緣由:基因工程只能生產自然界已存在的蛋白質

  (2)蛋白質工程的基本原理:它可以根據人的需求來設計蛋白質的結構,又稱為第二代的基因工程。

  (3)基本途徑:從預期的蛋白質功能出發,設計預期的蛋白質結構,推測應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對應的脫氧核苷酸序列(基因)以上是蛋白質工程特有的途徑;以下按照基因工程的一般步驟進行。(注意:目的基因只能用人工合成的方法)

  (4)設計中的困難:如何推測非編碼區以及內含子的脫氧核苷酸序列

  高二生物生物體的知識點

  1.生物體具有共同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

  2.從結構上說,除病毒以外,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3.新陳代謝是活細胞中全部的序的化學變化總稱,是生物體進行一切生命活動的基礎。

  4.生物體具應激性,因而能適應周圍環境。

  5.生物體都有生長、發育和生殖的現象。

  6.生物遺傳和變異的特征,使各物種既能基本上保持穩定,又能不斷地進化。

  7.生物體都能適應一定的環境,也能影響環境。第一章生命的物質基礎

  8.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無機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沒有一種化學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這個事實說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統一性。

  9.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生物體內和在無機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這個事實說明生物界與非生物界還具有差異性。

  10.各種生物體的一切生命活動,絕對不能離開水。

  11.糖類是構成生物體的重要成分,是細胞的主要能源物質,是生物體進行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物質。

  12.脂類包括脂肪、類脂和固醇等,這些物質普遍存在于生物體內。

  13.蛋白質是細胞中重要的有機化合物,一切生命活動都離不開蛋白質。

  14.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遺傳物質,對于生物體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有極重要作用。

  15.組成生物體的任何一種化合物都不能夠單獨地完成某一種生命活動,而只有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機地組織起來,才能表現出細胞和生物體的生命現象。細胞就是這些物質最基本的結構形式。第二章生命的基本單位——細胞

  16.活細胞中的各種代謝活動,都與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有密切關系。細胞膜具一定的流動性這一結構特點,具選擇透過性這一功能特性。

  17.細胞壁對植物細胞有支持和保護作用。

  18.細胞質基質是活細胞進行新陳代謝的主要場所,為新陳代謝的進行,提供所需要的物質和一定的環境條件。

  19.線粒體是活細胞進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

  20.葉綠體是綠色植物葉肉細胞中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器。

  21.內質網與蛋白質、脂類和糖類的合成有關,也是蛋白質等的運輸通道。

  22.核糖體是細胞內合成為蛋白質的場所。

  23.細胞中的高爾基體與細胞分泌物的形成有關,主要是對蛋白質進行加工和轉運;植物細胞分裂時,高爾基體與細胞壁的形成有關。

  24.染色質和染色體是細胞中同一種物質在不同時期的兩種形態。

  25.細胞核是遺傳物質儲存和復制的場所,是細胞遺傳特性和細胞代謝活動的控制中心。

  26.構成細胞的各部分結構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緊密聯系、協調一致的,一個細胞是一個有機的統一整體,細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夠正常地完成各項生命活動。

  27.細胞以分裂是方式進行增殖,細胞增殖是生物體生長、發育、繁殖和遺傳的基礎。

  28.細胞有絲分裂的重要意義(特征),是將親代細胞的染色體經過復制以后,精確地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親代和子代間保持了遺傳性狀的穩定性,對生物的遺傳具重要意義。

  29.細胞分化是一種持久性的變化,它發生在生物體的整個生命進程中,但在胚胎時期達到限度。

  30.高度分化的植物細胞仍然具有發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也就是保持著細胞全能性。第三章生物的新陳代謝

  31.新陳代謝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與非生物的最本質的區別。

  32.酶是活細胞產生的一類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機物,其中絕大多數酶是蛋白質,少數酶是RNA.

  33.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和專一性;并且需要適宜的溫度和pH值等條件。

  是新陳代謝所需能量的直接來源。

  35.光合作用是指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出氧的過程。光合作用釋放的氧全部來自水。

  36.滲透作用的產生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具有一層半透膜,二是這層半透膜兩側的溶液具有濃度差。

  37.植物根的成熟區表皮細胞吸收礦質元素和滲透吸水是兩個相對獨立的過程。

  38.糖類、脂類和蛋白質之間是可以轉化的,并且是有條件的、互相制約著的。

  39.高等多細胞動物的體細胞只有通過內環境,才能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

  40.正常機體在神經系統和體液的調節下,通過各個器官、系統的協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境的相對穩定狀態,叫穩態。穩態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

  41.對生物體來說,呼吸作用的生理意義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為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二是為體內其它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第四章生命活動的調節

  42.向光性實驗發現: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而向光彎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一段。

  43.生長素對植物生長的影響往往具有兩重性。這與生長素的濃度高低和植物器官的種類等有關。一般來說,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

  44.在沒有受粉的番茄(黃瓜、辣椒等)雌蕊柱頭上涂上一定濃度的生長素溶液可獲得無子果實。

  45.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不是受單一激素的調節,而是由多種激素相互協調、共同調節的。

  46.下丘腦是機體調節內分泌活動的樞紐。

  47.相關激素間具有協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48.神經系統調節動物體各種活動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動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

  49.神經元受到刺激后能夠產生興奮并傳導興奮;興奮在神經元與神經元之間是通過突觸來傳遞的,神經元之間興奮的傳遞只能是單方向的。

  高二生物糖類知識點

  一、糖類化學通式:(CH2O)n(水解后的組成單位:葡萄糖(C6H12O6)

  1、作用: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組成生物體結構的基本原料

  2、分類

  A、單糖:葡萄糖(糖中的主要能源物質)、果糖、核糖(5碳糖)

  B、雙糖:(兩份單糖脫水縮合而成)蔗糖、麥芽糖--植物;乳糖--動物

  C、多糖:淀粉(植物內糖的儲存形式,人類糖的主要來源)

  纖維素(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

  糖原(動物體內糖的儲存形式)肝糖原(與血糖保持動態平衡)

  3、多糖+脂質=糖脂

  多糖+蛋白質=糖蛋白

  二、脂質:(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機溶劑)

  1、脂肪:(貯能物質;減少熱能散失,維持體溫恒定)

  組成單位:脂肪酸飽和脂肪酸:動物脂肪

  甘油不飽和脂肪酸:植物油(脂溶性維生素的溶劑)

  注:組成元素C、H、O

  2、磷脂:細胞膜、核膜等有膜結構的主要成分

  空氣-水界面為單層,兩端為液體的呈雙層

  注:組成元素C、H、O、N、P

  3、膽固醇:調解生長、發育及代謝(血液中長期偏高引起心血管疾病)

  組成細胞膜結構的重要成分注:組成元素C、H、O

  應該牢記的知識點

  1、什么是生物群落?

  指在同一時間內聚集在一定區域中各種生物種群的集合。

  2、什么是豐富度?

  指群落中物種數目的多少。

  3、什么是種間關系?

  是指不同種生物之間的關系。包括互利共生、互利共棲、寄生、競爭、捕食。

  4、什么是捕食?

  指一種生物以另一種生物為食的現象。

  5、什么是競爭?

  指兩種或兩種以上生物互相爭奪資源和空間的現象。

  6、什么是寄生?

  指一種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種生物(寄主)的體內或體表,攝取寄主的養分維持生活。

  7、什么是互利共生?

  指兩種生物生活在一起,互相依存,彼此有利。

  8、什么是群落的垂直結構?

  是指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層現象。

  9、什么是群落的水平結構?

  是指生物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帶現象。

  應會知識點

  1、群落中物種越多,豐富度越高。

  2、越靠近熱帶地區,單位面積內的物種越豐富。凍原的豐富度很低。

  3、競爭的結果常表現為相互抑制,有時表現為一方占優勢,另一方處于劣勢甚至滅亡。

  4、寄生只對寄生者一方有利,對寄主有害。

  5、互利共生的兩種生物一旦分開,至少有一方不能很好生活的現象。

  6、植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層是因為與光的利用有關。

  7、動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層與食物有關。

  8、群落的水平結構與地形變化、土壤濕度、鹽堿度以及動物和人的影響有關。

  9、生態學:是研究生物與生物之間以及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科學。

  10、生態因素:環境中影響生物的形態、生理和分布等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11、種內關系:同種生物的不同個體之間的關系。包括種內斗爭和種內互助。

  12、互利共棲:兩種生物生活在一起,互相依賴,彼此有利,即使分開,都能很好生活的現象。

  高二生物的知識點

  一、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

  (1)性狀——是生物體形態、結構、生理和生化等各方面的特征。

  (2)相對性狀——同種生物的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

  (3)在具有相對性狀的親本的雜交實驗中,種一代(F1)表現出來的性狀是顯性性狀,未表現出來的是隱性性狀。

  (4)性狀分離是指在交種后代中,同時顯現出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的現象。

  (5)雜交——具有不同相對性狀的親本之間的配或傳粉。

  二、名詞。

  1、微量元素:生物體必需的,含量很少的元素。如:Fe(鐵)、Mn(門)、B(碰)、Zn(醒)、Cu(銅)、Mo(母),巧記:鐵門碰醒銅母(驢)。

  2、大量元素:生物體必需的,含量占生物體總重量萬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如:C(探)、0(洋)、H(親)、N(丹)、S(留)、P(人people)、Ca(蓋)、Mg(美)K(家)巧記:洋人探親,丹留人蓋美家。

  3、統一性:組成細胞的化學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可以找到,這說明了生物界與非生物界具有統一性。

  4、差異性: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細胞內的含量與在非生物界中的含量明顯不同,說明了生物界與非生物界存在著差異性。

  5、原生質:指細胞內有生命的物質,包括細胞質、細胞核和細胞膜三部分。不包括細胞壁,其主要成分為核酸和蛋白質。

  三、語句。

  1、自由水和結合水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如血液凝固時,部分自由水轉化為結合水。自由水/結合水的值越大,新陳代謝越活躍。自由水是細胞內的良好溶劑。

  2、能源物質系列:生物體的能源物質是糖類、脂類和蛋白質;糖類是細胞的主要能源物質,是生物體進行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物質;生物體內的主要貯藏能量的物質是脂肪;動物細胞內的主要貯藏能量的物質是糖元;植物細胞內的主要貯藏能量的物質是淀粉;生物體內的直接能源物質是ATP(A—P~P~P);生物體內的最終能量來源是太陽能。

  3、糖類、脂類、蛋白質、核酸四種有機物共同的元素是C、H、O三種元素,蛋白質必須有N,核酸必須有N、P;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氨基酸,核酸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核苷酸。(例:

  DNA、葉綠素、纖維素、胰島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在化學成分中共有的元素是C、H、O)。

  4、蛋白質的四大特點:①相對分子質量大;②分子結構復雜;③種類極其多樣;④功能極為重要。

  5、蛋白質結構多樣性:①氨基酸種數不同,②氨基酸數目不同,③氨基酸排列次序不同,④肽鏈空間結構不同。

  高二生物知識點

  1、穩態的調節:神經——體液——免疫共同調節

  2、內環境穩態的意義:內環境穩態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

  3、內環境:由細胞外液構成的液體環境。內環境作用:是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4、組織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與血漿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別在于血漿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而組織液和淋巴中蛋白質含量較少。

  5、細胞外液的理化性質:滲透壓、酸堿度、溫度。

  6、血漿中酸堿度:7.35—7.45調節的試劑:緩沖溶液:NaHCO3/H2CO3Na2HPO4/NaH2PO4

  7、人體細胞外液正常的滲透壓:770kPa正常的溫度:37度

  8、穩態:正常機體通過調節作用,使各個器官、系統協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境的相對穩定的狀態。內環境穩態指的是內環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質都處于動態平衡中。

  高二生物常見的知識點

  1.生物進化的證據有哪些?胚胎學,比較解剖學,生物化學,古生物化石。

  2.生物進化的趨勢和一般規律?由簡單到復雜,由水生到陸生

  3.達爾文進化學說的基本觀點

  4.現代進化學說的基本論點

  5.生物進化和物種形成的三個基本環節?變異、選擇、隔離

  6.生物多樣性包含哪三個層次?遺傳、物種、生態系統多樣性

  7.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統多樣性的影響主要表現在?

  8.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有哪三大類?就地、遷地、離體保護

  高二生物的知識點

  1.解旋酶:作用于氫鍵,是一類解開氫鍵的酶,由水解ATP來供給能量它們常常依賴于單鏈的存在,并能識別復制叉的單鏈結構。在細菌中類似的解旋酶很多,都具有ATP酶的活性。大部分的移動方向是5′→3′,但也有3′→5′移到的情況,如n′蛋白在φχ174以正鏈為模板合成復制形的過程中,就是按3′→5′移動。在DNA復制中起作用。

  聚合酶:在DNA復制中起作用,是以一條單鏈DNA為模板,將單個脫氧核苷酸通過磷酸二酯鍵形成一條與模板鏈互補的DNA鏈,形成鏈與母鏈構成一個DNA分子。

  連接酶:其功能是在兩個DNA 片段之間形成磷酸二酯鍵。如果將經過同一種內切酶剪切而成的兩段DNA比喻為斷成兩截的梯子,那么,DNA連接酶可以把梯子的“扶手”的斷口處(注意:不是連接堿基對,堿基對可以依靠氫鍵連接),即兩條DNA黏性末端之間的縫隙“縫合”起來。據此,可在基因工程中用以連接目的基因和運載體。與DNA聚合酶的不同在于:不在單個脫氧核苷酸與DNA 片段之間形成磷酸二酯鍵,而是將DNA雙鏈上的兩個缺口同時連接起來,因此DNA連接酶不需要模板

  聚合酶:又稱RNA復制酶、RNA合成酶,作用是以完整的雙鏈DNA為模板,邊解放邊轉錄形成mRNA,轉錄后DNA仍然保持雙鏈結構。對真核生物而言,RNA聚合酶包括三種:RNA聚合酶I轉錄rRNA,RNA聚合酶Ⅱ轉錄mRNA,RNA聚合酶Ⅲ轉錄tRNA和其她小分子RNA。在RNA復制和轉錄中起作用。

  5.反轉錄酶:為RNA指導的DNA聚合酶,催化以RNA為模板、以脫氧核糖核苷酸為原料合成DNA的過程。具有三種酶活性,即RNA指導的DNA聚合酶,RNA酶,DNA指導的DNA聚合酶。在分子生物學技術中,作為重要的工具酶被廣泛用于建立基因文庫、獲得目的基因等工作。在基因工程中起作用。

  6.限制性核酸內切酶(簡稱限制酶):限制酶主要存在于微生物(細菌、霉菌等)中。一種限制酶只能識別一種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能在特定的切點上切割DNA分子。是特異性地切斷DNA鏈中磷酸二酯鍵的核酸酶(“分子手術刀”)。發現于原核生物體內,現已分離出100多種,幾乎所有的原核生物都含有這種酶。是重組DNA技術和基因診斷中重要的一類工具酶。例如,從大腸桿菌中發現的一種限制酶只能識別GAATTC序列,并在G和A之間將這段序列切開。目前已經發現了200多種限制酶,它們的切點各不相同。蘇云金芽孢桿菌中的抗蟲基因,就能被某種限制酶切割下來。在基因工程中起作用。

  7.纖維素酶和果膠酶:植物細胞工程中植物體細胞雜交時,需事先用纖維素酶和果膠酶分解植物細胞的細胞壁,從而獲得有活力的原生質體,然后誘導不同植物的原生質體融合。

  8.胰蛋白酶:在動物細胞工程的動物細胞培養中,需要用胰蛋白酶將取自動物胚胎或幼齡動物的器官和組織分散成單個的細胞,然后配制成細胞懸浮液進行培養。或用于細胞傳代培養時將細胞從瓶壁上消化下來。

  9.淀粉酶:主要有唾液腺分泌的唾液淀粉酶、胰腺分泌的胰淀粉酶和腸腺分泌的腸淀粉酶,可催化淀粉水解成麥芽糖。

  10.麥芽糖酶:主要有胰腺分泌的胰麥芽糖酶和腸腺分泌的腸麥芽糖酶,可催化麥芽糖水解成葡萄糖。

  11.脂肪酶:主要有胰腺分泌的胰脂肪酶和腸腺分泌的腸脂肪酶,可催化脂肪分解為脂肪酸和甘油。肝臟分泌的膽汁乳化脂肪形成脂肪微粒后,有利于脂肪分解。

  12.蛋白酶:主要有胃腺分泌的胃蛋白酶和胰腺分泌的胰蛋白酶,可催化蛋白質水解成多肽鏈。作用結果是破壞肽鍵和蛋白質的空間結構。

  13.肽酶:由腸腺分泌,可催化多肽鏈水解成氨基酸。

  14.轉氨酶:催化蛋白質代謝過程中氨基轉換過程。如人體的谷丙轉氨酶(GPT),能夠把谷氨酸上的氨基轉移給丙酮酸,從而形成丙氨酸和a—酮戊二酸。由于谷丙轉氨酶在肝臟中的含量最多,當肝臟病變時谷丙轉氨酶就大量釋放到血液,因此臨床上常把化驗人體血液中這種酶的含量作為診斷是否患肝炎等疾病的一項重要指標。

  15.光合作用酶:是指與光合作用有關的一系列酶,主要存在于葉綠體中。

  16.呼吸氧化酶:與細胞呼吸有關的一系列酶,主要存在于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中。

  合成酶:指催化ADP和磷酸,利用能量形成ATP的酶。

  水解酶:指催化ATP水解形成ADP和磷酸,釋放能量的酶。

  19.組成酶:指微生物細胞中一直存在的酶。它們的合成只受遺傳物質的控制,如大腸桿菌細胞中分解葡萄糖的酶。

  20.誘導酶:指環境中存在某種物質的情況下才合成的酶,如大腸桿菌細胞中分解乳糖的酶。

  染色體知識點

  1.染色體變異的類型?結構變異的類型?結構、數目變異;缺失,重復,倒位易位

  2.物理和化學致變因素各舉三例

  3.什么是基因突變?有什么特點?

  4.變異主要有哪三方面?基因突變,基因重組,染色體畸變

  5.圖解三倍體無子西瓜的培育過程

  6.單倍體育種有什么優點?明顯縮短育種年限簡述單倍體育種的過程

  7.遺傳病預防的措施有哪些?禁止近親結婚、遺傳咨詢、避免遺傳病患兒的出生、婚前體檢,適齡生育。

  8.秋水仙素使染色體加倍的原理?秋水仙素能夠抑制紡錘體形成,導致染色體不分離。

  9.生物進化的證據有哪些?胚胎學,比較解剖學,生物化學,古生物化石。

  10.生物進化的趨勢和一般規律?由簡單到復雜,由水生到陸生

  11.達爾文進化學說的基本觀點

  12.現代進化學說的基本論點

  13.生物進化和物種形成的三個基本環節?變異、選擇、隔離

  14.生物多樣性包含哪三個層次?遺傳、物種、生態系統多樣性

  15.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統多樣性的影響主要表現在?

  16.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有哪三大類?就地、遷地、離體保護。

  光合作用

  (自然界最本質的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

  1.概念: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并釋放出氧氣的過程。

  方程式:CO2+H20xx——→(CH2O)+O218

  注意: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全部來自水,光合作用的產物不僅是糖類,還有氨基酸(無蛋白質)、脂肪,因此光合作用產物應當是有機物。

  2.色素:包括葉綠素3/4和類胡蘿卜素1/4

  色素分布圖:

  色素提取實驗:丙提取色素;

  二氧化硅使研磨更充分

  碳酸鈣防止色素受到破壞

  3.光反應階段

  場所:葉綠體囊狀結構薄膜上進行條件:必須有光,色素、化合作用的酶。

  步驟:

  ①水的光解,水在光下分解成氧氣和還原氫H2O—→2[H]+1/2O2

  ②ATP生成,ADP與Pi接受光能變成ATP

  能量變化:光能變為ATP活躍的化學能

  4.暗反應階段

  場所:葉綠體基質

  條件:有光或無光均可進行,二氧化碳,能量、酶

  步驟:

  ①二氧化碳的固定,二氧化碳與五碳化合物結合生成兩個三碳化合物

  ②二氧化碳的還原,三碳化合物接受還原氫、酶、ATP生成有機物

  能量變化:ATP活躍的化學能轉變成化合物中穩定的化學能

  關系:光反應為暗反應提供ATP和[H]

  5.意義:

  ①制造有機物

  ②轉化并儲存太陽能

  ③使大氣中的CO2和O2保持相對穩定。

  滲透作用的原理、細胞吸水、失水

  1.滲透吸水:條件:半透膜、濃度差

  2.植物原生質層是選擇透過性膜,當膜內外存在濃度差時細胞吸(失)水。

  原則:誰濃度高誰獲得水

  3.植物吸水方式:

  ①吸脹吸水:無液泡的細胞吸水方式(干燥種子、根尖分生區細胞)。

  ②滲透吸水:成熟植物(具大液泡)細胞吸水方式。

  水分的運輸、利用和散失

  由根運輸到莖、葉,1-5%留在植物體內,95-99%用于蒸騰。

  高二生物知識點

  1、演替: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群落被另一個群落代替的過程。

  巖階段→地衣階段→苔蘚階段→草本植物階段→灌木階段→森林階段

  (1)初生演替:是指在一個從來沒有被植物覆蓋的地面或者是原來存在過植被,但被徹底消滅的地方發生的演替。

  (2)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雖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條件基本保留,甚至還保留了植物的種子或其它繁殖體的地方發生的演替。

  2、種群密度的測量方法:樣方法(植物和運動能力較弱的動物)、標志重捕法(運動能力強的動物)

  3、種群:一定區域內同種生物所有個體的總稱。

  群落:同一時間內聚集在一定區域所有生物種群的集合。

  生態系統:一定區域內的所有生物與無機環境。地球上的生態系統:生物圈

  4、種群的數量變化曲線:

  (1)“J”型增長曲線條件:食物和空間條件充裕、氣候適宜、沒有敵害。

  (2)“S”型增長曲線條件:資源和空間都是有限的。

  5、K值(環境容納量):在環境條件不破壞的情況下,一定空間中所能維持的種群的數量,選擇在K/2時捕撈資源,在K/2之前進行蟲害殺滅(降低環境容納量)

  6、豐富度:群落中物種數目的多少

  動物細胞核

  1、動植物細胞全能性的區別

  1)高度分化的植物細胞具有全能性;已分化的動物體細胞的細胞核具有全能性、

  2)原因分析:動物細胞是高度分化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細胞,完全具有全能性的只有未分化的受精卵,和低級分化到一定程度的胚胎細胞、當胚胎細胞繼續發育,出現胚層分化,組織,器官形成時,細胞已經喪失了全能性,只保持了部分的分化為較高分化程度的細胞的能力、例如骨髓干細胞,雖然不具備全能性,但保持了分化為骨髓細胞,紅細胞等的能力,因此是部分全能性、而動物細胞核包含了物種的全部遺傳物質,并且在適當的條件下能夠去分化再分化,發育為完整個體,因此高度分化細胞的細胞核仍具有全能性、動物體細胞克隆就應用了動物細胞的全能性、

  2、動物體細胞克隆

  動物克隆是一種通過核移植過程進行無性繁殖的技術、不經過有性生殖過程,而是通過核移植生產遺傳結構與細胞核供體相同動物個體的技術,就叫做動物克隆、

  干細胞的研究進展和應用

  1)干細胞的概念:動物和人體內保留著少量具有和分化能力的細胞。

  2)干細胞的分類:

  ①全能干細胞:具有形成完整個體的分化潛能、

  ②多能干細胞:具有分化出多種細胞組織的潛能、

  ③專能干細胞:只能向一種或兩種密切相關的細胞類型分化、如神經干細胞可分化為各類神經細胞,造血干細胞可分化為紅細胞、白細胞等各類血細胞。

  呼吸作用(生物氧化)

  1.概念:生物體內的有機物經過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產物,并釋放能量。

  2.場所:無氧呼吸在細胞質基質;有氧呼吸第一階段在細胞質基質,第二、三階段在線粒體中進行。

  3.無氧呼吸:

  2C2H5OH+2CO2+能量(植物細胞、酵母菌)

  1分子葡萄糖2分子丙酸2C3H6O3+能量

  (動物、人、馬鈴薯塊莖細胞、甜菜塊根)無氧呼吸分解有機物不徹底,全部反應在細胞質中進行,條件時沒有氧氣參與。

  4.有氧呼吸:

  第一步:1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丙酸,[H]和少量ATP(在細胞質基質中進行)第二步:丙酸和水結合生成CO2,[H]和少量ATP(線粒體中進行)

  第三步:前兩步的[H]與吸入的氧氣結合生成水和大量的ATP(線粒體中進行)

  有氧呼吸將有機物徹底分解,1mol葡萄糖完全分解釋放總能量2870千焦,其中1161KJ能量轉移到ATP中,其它的以熱能的形式散失。

  5.呼吸作用的意義:①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②為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新陳代謝的基本類型

  1.同化作用:把從外界攝取的營養物質轉變成自身的組成物質,儲存能量

  ①自養型(光能自養和化能自養)主要指綠色植物、藻類;硝化細菌等

  ②異養型(直接攝取有機物)人、動物、營寄生、腐生生活的細菌和真菌

  2.異化作用:分解自身的一部分組成物質,釋放能量

  ①需氧型(有氧呼吸)人、絕大多數的動物、植物、細菌、真菌

  ②厭氧型(無氧呼吸)寄生蟲、乳酸菌等嫌氣性細菌兼性厭氧菌(無氧、有氧都能生存)酵母菌

  高二生物的知識點

  1、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反射

  2、反射:是指在中樞神經系統的參與下,動物或人體對內外環境變化作出的規律性應答。

  3、反射的結構基礎:反射弧

  4、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五個部分。

  5、反射活動需要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完成。

  6、興奮:是指動物或人體內的某些組織(如神經組織)或細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對靜止狀態變為顯著活躍狀態的過程。

  7、神經沖動:是指在神經系統中,以電信號的形式沿著神經纖維傳導的興奮。

  8、靜息狀態:是指在未受刺激時,神經纖維所處于的狀態。膜外側帶有正電荷,膜內側帶有等量的負電荷,整個神經元細胞不顯電性。

  9、靜息電位:指未受刺激時,神經元細胞膜兩側的電位表現未外正內負。

  10、興奮狀態:指受刺激后,神經元細胞受刺激部位膜外側帶負電荷,膜內側帶有等量正電荷的狀態。

  11、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是以電信號(局部電流)的形式傳導的。

  12、突觸小體:指神經元軸突末梢膨大呈杯狀或球狀的結構。內有突觸小泡,小泡內有神經遞質。

  13、突觸:指突觸小體與其他神經元的細胞體、樹突或軸突相接觸所形成的結構。包括突觸前膜、突觸間隙、突觸后膜。

  14、只有軸突末梢的突觸小泡內有神經遞質,所以,興奮只能由軸突末梢傳遞給其他神經元。

  15、神經遞質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作用于突觸后膜的受體。

  16、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是單向的。

  17、語言功能:是人腦特有的高級功能,包括與語言、文字有關的全部智力活動,涉及聽、說、讀、寫。

  18、語言中樞:位于人大腦左半球,為人腦特有。

  19、語言中樞功能障礙:

  ⑴、W區功能障礙:不能寫字;能看懂文字,能講話,能聽懂話。

  ⑵、V區功能障礙:不能看懂文字;能寫字,能講話,能聽懂話。

  ⑶、S區功能障礙:不能講話;能看懂文字,能寫字,能聽懂話(運動性失語癥)。

  ⑷、H區功能障礙:不能聽懂話;能寫字,能看懂文字,能講話。

  水平衡的調節

  1、人體內水分的動態平衡是靠水分的攝入和排出的動態平衡實現的

  2、人體內水的主要來源是飲食、另有少部分來自物質代謝過程中產生的水。水分的排出主要透過泌尿系統,其次皮膚、肺和大腸也能排出部分水。人體的主要排泄器官是腎,其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腎單位。

  3、水分調節(細胞外液滲透壓調節):(負反饋)

  過程:飲水過少、食物過咸等→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垂體→抗利尿激素→腎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增強→細胞外液滲透壓下降、尿量減少

  總結:水分調節主要是在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調節下,透過腎臟完成。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它是由下丘腦產生,由垂體釋放的,作用是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分的重吸收,從而使排尿量減少。

  從生物圈到細胞

  一、相關概念

  1、細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統。 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植物沒有系統)→個體→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生物圈

  2、群落:在一定的區域內所有生物的總和。例:一個池塘中所有的生物。(不是所有的魚)

  3、生態系統:生物群落和它生存的無機環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統一整體。

  4 生物體生長發育的基礎是細胞增殖、分化; 遺傳與變異的基礎是細胞內基因的傳遞和變化。

  二、病毒的相關知識:

  1、病毒(Virus ①、個體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間,大多數必須用電子顯微鏡才能看見;

  ②、僅具有一種類型的核酸,DNA或RNA,沒有含兩種核酸的病毒;

  ③、專營細胞內寄生生活;

  ④、結構簡單,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質外殼所構成。

  2、含核酸種類的不同分為DNA病毒和RNA病毒。

  3、常見的病毒有:人類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類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煙草花葉病毒等。

【高二生物的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高二生物知識點總結08-30

高二生物的知識點總結10-10

生物高二必修二知識點總結03-29

高二生物知識點總結08-22

高二生物的知識點總結02-15

高二生物知識點總結參考03-08

高二生物知識點歸納總結09-28

有關高二生物知識點總結10-12

高二生物知識點歸納總結12-15

高二生物會考知識點總結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