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高一生物知識點的總結

時間:2023-08-16 11:21:21 振濠 知識點總結 我要投稿

高一生物知識點的總結

  總結是在一段時間內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加以總結和概括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們發現問題的能力,讓我們一起認真地寫一份總結吧。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總結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一生物知識點的總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一生物知識點的總結

  高一生物知識點的總結 1

  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

  (1)興奮是以電信號的形式沿著神經纖維傳導的,這種電信號也叫神經沖動。

  (2)興奮的傳導過程:靜息狀態時,細胞膜電位外正內負→受到刺激,興奮狀態時,細胞膜電位為外負內正

  (3)興奮部位與未興奮部位間由于電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電流(膜外:未興奮部位→興奮部位;膜內:興奮部位→未興奮部位)

  (4)興奮的傳導的方向:雙向性

  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

  (1)神經元之間的興奮傳遞就是通過突觸實現的

  突觸:包括突觸前膜、突觸間隙、突觸后膜

  (2)興奮的傳遞方向:由于神經遞質只存在于突觸小體的突觸小泡內,所以興奮在神經元之間(即在突觸處)的傳遞具單向的,只能是:突觸前膜→突觸間隙→突觸后膜,也就是只能從(上個神經元的軸突→下個神經元的細胞體或樹突)

  人腦的高級功能

  (1)人腦的組成及功能:

  大腦:大腦皮層是調節機體活動的級中樞,是高級神經活動的結構基礎。其上由語言、聽覺、視覺、運動等高級中樞

  小腦:是重要的運動調節中樞,維持身體平衡

  腦干:有許多重要的生命活動中樞,如呼吸中樞

  下丘腦:有體溫調節中樞、滲透壓感受器、是調節內分泌活動的總樞紐

  (2)語言功能是人腦特有的高級功能

  語言中樞的位置和功能:

  書寫(W)中樞(能聽、說、讀,不能寫)

  談話(S)中樞(能聽、讀、寫,不能說)

  聽覺(H)性語言中樞(能說、寫、讀,不能聽懂)

  視覺(V)性語言中樞(能聽、說、寫,不能讀懂)

  高一生物知識點的總結 2

  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的關系

  (一)兩者比較:

  (二)體溫調節

  1、體溫的概念:指人身體內部的平均溫度。

  2、體溫的測量部位:直腸、口腔、腋窩

  3、體溫相對恒定的原因:在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等的共同調節下,人體的產熱和散熱過程保持動態平衡的結果。

  產熱器官:主要是肝臟和骨骼肌

  散熱器官:皮膚(血管、汗腺)

  4、體溫調節過程:

  (1)寒冷環境→冷覺感受器(皮膚中)→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

  →皮膚血管收縮、汗液分泌減少(減少散熱)、

  骨骼肌緊張性增強、腎上腺分泌腎上腺激素增加(增加產熱)

  →體溫維持相對恒定。

  (2)炎熱環境→溫覺感受器(皮膚中)→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

  →皮膚血管舒張、汗液分泌增多(增加散熱)

  →體溫維持相對恒定。

  5、體溫恒定的意義:是人體生命活動正常進行的必需條件,主要通過對酶的活性的調節體現

  高一生物知識點的總結 3

  一、減數分裂的概念

  減數分裂是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細胞過程中所特有的細胞分裂方式。在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只復制一次,而細胞連續分裂兩次,新產生的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比體細胞減少一半。

  (注:體細胞主要通過有絲分裂產生,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復制一次,細胞分裂一次,新產生的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與體細胞相同。)

  二、減數分裂的過程

  1、精子的形成過程:精巢(哺乳動物稱睪丸)

  減數第一次分裂

  間期:染色體復制(包括DNA復制和蛋白質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體兩兩配對(稱聯會),形成四分體。

  四分體中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常常發生對等片段的互換。

  中期:同源染色體成對排列在赤道板上(兩側)。

  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

  末期:細胞質分裂,形成2個子細胞。

  三、分裂的總結

  以一個染色體數為2n的生物為例

  (1)染色體復制: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前的間期,復制的結果是,每條染色體含有兩條姐妹染色單體,并由一個著絲點連接著,因此染色體復制之后,染色體數目不變為2n,但是DNA分子數由2n變為4n,染色單體數由0變為4n。

  (2)同源染色體和非同源染色體:同源染色體是指形態、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且在減數第一次分裂過程中能兩兩配對(即聯會)的一對染色體。非同源染色體是形態、大小不相同,且在減數分裂過程中不聯會的染色體。

  (3)聯會:在減數第一次分裂時由于同源染色體兩兩配對的現象叫聯會。

  (4)四分體:在減數第一次分裂時由于同源染色體的聯會,使得每對同源染色體中含有4條染色單體,這時的一對同源染色體又叫一個四分體,所以細胞中的四分體的個數就等于同源染色體的對數。在減數分裂的四分體時期,同源染色體之間,父方的染色體中的一條染色單體與母方染色體中的染色單體之間常常發生交叉互換。這就是“基因連鎖互換定律”的細胞學基礎,在遺傳學上具有重要意義。

  (5)同源染色體分離:在減數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體的聯會和非姐妹染色單體進行部分的互換后,同源染色體彼此分開,分別移向細胞的兩極,并計入子細胞中,同源染色體分離是:基因分離定律“的細胞學基礎,是減數分裂的主要變化。

  (6)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在同源染色體分離時,同源的兩條染色體各自移向細胞的哪一極是隨機的,也就是說,非同源染色體之間的自由組合的。這是“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細胞學基礎。

  (7)著絲點分裂,染色單體分開:在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每條染色體的著絲點一分為二,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兩條染色體,這就是減數第二次分裂的主要變化。

  2、減數第一次分裂和減數第二次分裂的比較

  項目減數第一次分裂減數第二次分裂

  著絲點不分裂分裂

  染色體數目2n→n,減半n→2n→n,不減半

  DNA含量4n→2n,減半2n→n,減半

  高一生物知識點的總結 4

  必修一

  1、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氨基酸,其基本組成元素是C、H、O、N2、氨基酸的結構通式:R肽鍵:NHCO

  NH2CCOOHH

  3、肽鍵數=脫去的水分子數=氨基酸數肽鏈數

  4、多肽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x氨基酸數x水分子數18

  5、核酸種類DNA:和RNA;基本組成元素:C、H、O、N、P

  6、DNA的基本組成單位:脫氧核苷酸;RNA的基本組成單位:核糖核苷酸7、核苷酸的組成包括:1分子磷酸、1分子五碳糖、1分子含氮堿基。8、DNA主要存在于中細胞核,含有的堿基為A、G、C、T;RNA主要存在于中細胞質,含有的堿基為A、G、C、U;9、細胞的主要能源物質是糖類,直接能源物質是ATP。10、葡萄糖、果糖、核糖屬于單糖;蔗糖、麥芽糖、乳糖屬于二糖;淀粉、纖維素、糖原屬于多糖。11、脂質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

  12、大量元素:C、H、O、N、P、S、K、Ca、Mg(9種)微量元素:Fe、Mn、B、Zn、Cu、Mo(6種)基本元素:C、H、O、N(4種)最基本元素:C(1種)

  主要元素:C、H、O、N、P、S(6種)13、水在細胞中存在形式:自由水、結合水。14、細胞中含有最多的化合物:水。

  15、血紅蛋白中的無機鹽是:Fe2+,葉綠素中的無機鹽是:Mg2+16、被多數學者接受的細胞膜模型叫流動鑲嵌模型

  17、細胞膜的成分:蛋白質、脂質和少量糖類。細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雙分子層。

  18、細胞膜的結構特點是:具有流動性;功能特點是:具有選擇透過性。19、具有雙層膜的細胞器:線粒體、葉綠體;不具膜結構的細胞器:核糖體、中心體;有“動力車間”之稱的細胞器是線粒體;

  有“養料制造車間”和“能量轉換站”之稱的是葉綠體;有“生產蛋白質的機器”之稱的是核糖體;有“消化車間”之稱的是溶酶體;

  存在于動物和某些低等植物體內、與動物細胞有絲分裂有關的細胞器是中心體。

  與植物細胞細胞壁形成有關、與動物細胞分泌蛋白質有關的細胞器是高爾基體。

  20、細胞核的結構包括:核膜、染色質和核仁。

  細胞核的功能:是遺傳物質貯存和復制的場所,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

  21、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最主要的區別:有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

  22、物質從高濃度到低濃度的跨膜運輸方式是:自由擴散和協助擴散;需要載體的運輸方式是:協助擴散和主動運輸;需要消耗能量的運輸方式是:主動運輸

  23、酶的化學本質:多數是蛋白質,少數是RNA。24、酶的特性:高效性、專一性、作用條件溫和。

  25、ATP的名稱是三磷酸腺苷,結構式是:AP~P~P。ATP是各項生命活動的直接

  能源,被稱為能量“通貨”。

  26、ATP與ADP相互轉化的反應式:ATP酶ADP+Pi+能量27、動物細胞合成ATP,所需能量來自于作用呼吸;

  植物細胞合成ATP,所需能量來自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28、葉片中的色素包括兩類:葉綠素和類胡蘿卜素。前者又包括葉綠素a和葉綠素b

  29、后者包括胡蘿卜素和葉黃素。以上四種色素分布在葉綠體的類囊體薄膜上。29、葉綠素主要吸收藍紫光和紅光,類胡蘿卜素主要吸收藍紫光。因此藍紫光和紅光的光合效率較高。

  30、光合作用的反應式:見必修一P103

  31、光合作用釋放出的氧氣,其氧原子來自于水。

  32、在綠葉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中,無水乙醇作用是溶解色素,二氧化硅作用是使研磨充分,碳酸鈣作用是防止色素受到破壞。

  33、層析液不能沒及濾液細線,是為了防止濾液細線上的色素溶解到層析液中,導致實驗失敗。

  34、色素分離后的濾紙條上,色素帶從上到下的順序是:胡蘿卜素、葉黃素、葉綠素a、葉綠素b。

  35、光合作用包括兩個階段:光反應和暗反應。前者的場所是類囊體薄膜,后者的場所是葉綠體基質。

  36、光反應為暗反應提供[H]和ATP。37、有氧呼吸反應式:見必修一P93

  38、無氧呼吸的兩個反應式:見必修一P95,

  39、有絲分裂的主要特征:染色體和紡錘體的出現,然后染色體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

  40、細胞分化的原因: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41、檢測還原糖用斐林試劑,其由0.1g/ml的NaOH溶液和0.05g/ml的CuSO4溶液組成,與還原糖發生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淀。使用時注意現配現用。

  42、鑒定生物組織中的脂肪可用蘇丹Ⅲ染液和蘇丹Ⅳ染液。前者將脂肪染成橘黃色,后者染成紅色。

  43、鑒定生物組織中的蛋白質可用雙縮脲試劑。使用時先加NaOH溶液,后加2~3滴CuSO4溶液。反應生成紫色絡合物。

  44、給染色體染色常用的染色劑是龍膽紫或醋酸洋紅溶液。

  45、“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中,用甲基綠和吡羅紅兩種染色劑染色,DNA被染成綠色,RNA被染成紅色。

  46、原生質層包括:細胞膜、液泡膜以及這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

  47、健那綠染液是專一性染線粒體的活細胞染料,可以使活細胞中線粒體呈現藍綠色。

  48、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運輸和分泌過程中,有關的細胞器包括: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線粒體。

  49、氨基酸形成肽鏈,要通過脫水縮合的方式。

  50、當外界溶液濃度大于細胞液濃度時,植物細胞發生質壁分離現象;當外界溶液濃度小于細胞液濃度時,植物細胞發生質壁分離后的復原現象。

  51、細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選擇透過性(功能特點)膜。

  52、細胞有氧呼吸的場所包括: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

  53、有氧呼吸中,葡萄糖是第一階段參與反應的,水是第二階段參與反應的,氧氣是第三階段參與反應的。第三階段釋放的能量最多。

  54、細胞體積越大,其相對表面積越小,細胞的物質運輸效率就越低。細胞的表面積與體積的關系限制了細胞的長大。

  55、連續分裂的細胞,從一次分裂完成時開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時為止,稱為一個細胞周期。

  56、有絲分裂間期發生的主要變化是:完成DNA分子的復制和有關的合成。56、有絲分裂分裂期各階段特點:

  前期的主要特點是:染色體、紡錘體出現,核膜、核仁消失;中期的主要特點是:染色體的著絲點整齊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的主要特點是染色體的著絲點整齊地排列在赤道板上:;末期的主要特點是:染色體、紡錘體消失,核膜、核仁出現。57、酵母菌的異化作用類型是:兼性厭氧型

  58、檢測酵母菌培養液中CO2的產生可用澄清石灰水,也可用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CO2可使后者由藍色變綠色再變黃色。

  59、檢測酒精的產生可用橙色的重鉻酸鉀溶液。在酸性條件下,該溶液與酒精發生化學反應,變成灰綠色。

  60、細胞有絲分裂的重要意義,是將親代細胞的染色體經過復制,精確地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

  61、植物細胞不同于動物細胞的結構,主要在于其有:細胞壁、葉綠體、液泡

  62、在個體發育中,由一個或一種細胞增殖產生的后代,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生穩定性差異的過程,叫做細胞分化。

  63、植物組織培養利用的原理是:細胞全能性。

  64、由基因所決定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叫細胞凋亡。

  65、人和動物細胞的染色體上本來就存在著與癌有關的基因: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

  高一生物知識點的總結 5

  一、相對性狀

  性狀:生物體所表現出來的的形態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為方式等。

  相對性狀:同一種生物的同一種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

  二、孟德爾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

  1.孟德爾遺傳實驗運用了現代科學研究中常用的假說-演繹法,其一般過程是觀察實驗,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提出假說(假設)、設計實驗,檢驗假說(假設)、歸納綜合,得出結論。

  2.孟德爾遺傳實驗獲得成功的原因是

  (1)正確地選用實驗材料。豌豆自花授粉,閉花受粉,自然狀態下是純種;品種多,差異大相對性狀明顯,易于區分。

  (2)由單基因到多基因地研究方法。

  (3)應用統計學方法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

  (4)科學地設計實驗程序。

  3.相關概念

  (1)、顯性性狀與隱性性狀

  顯性性狀:具有相對性狀的兩個親本雜交,F1表現出來的性狀。

  隱性性狀:具有相對性狀的兩個親本雜交,F1沒有表現出來的性狀。

  附:性狀分離:在雜交種后代中出現不同于親本性狀的現象)

  (2)、顯性基因與隱性基因

  顯性基因:控制顯性性狀的基因。

  隱性基因:控制隱性性狀的基因。

  附:基因:控制性狀的遺傳因子(DNA分子上有遺傳效應的片段P67)

  等位基因:決定1對相對性狀的兩個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相同位置上)。

  (3)、純合子與雜合子

  純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結合成的合子發育成的個體(能穩定的遺傳,不發生性狀分離):

  顯性純合子(如AA的個體)

  隱性純合子(如aa的個體)

  雜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結合成的合子發育成的個體(不能穩定的遺傳,后代會發生性狀分離)

  (4)、表現型與基因型

  表現型:指生物個體實際表現出來的性狀。

  基因型:與表現型有關的基因組成。

  (關系:基因型+環境→表現型)

  高一生物知識點的總結 6

  細胞的癌變是指在生物體的發育中,有些細胞受到各種致癌因子的作用,不能正常的完成細胞分化,變成了不受機體控制的、能夠連續不斷的分裂的惡性增殖細胞。

  癌細胞具有能夠無限增殖、形態結構發生了變化、癌細胞表面發生了變化的特征。

  能使細胞發生癌變的致癌因子有物理致癌因子、化學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

  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是輻射致癌;化學致癌因子:如苯、坤、煤焦油等;病毒致癌因子:能使細胞癌變的病毒叫腫瘤病毒或致癌病毒。

  細胞癌變的機理是癌細胞是由于原癌基因激活,細胞發生轉化引起的。

  預防細胞癌變的措施:避免接觸致癌因子;增強體質,保持心態健康,養成良好習慣,從多方面積極采取預防措施。

  【同步練習題】

  1、當今世界正嚴重威脅人類生存的細胞變化是()

  A、細胞衰老

  B、細胞分裂

  C、細胞分化

  D、細胞癌變

  答案:D

  解析:當今世界嚴重威脅人類生存的頑疾是癌癥,它是機體細胞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癌變引起的。

  2、下列關于吸煙的敘述,哪一項是不正確的()

  A、香煙中的煤焦油屬化學致癌因子,吸煙者易患肺癌

  B、少量吸煙對健康有好處

  C、煙草中有毒物質主要是尼古丁

  D、吸煙主要傷害肺,對大腦功能也有損害

  答案:B

  解析:少量吸煙對健康也有害。煙草不完全燃燒產生的煙霧中含有煙堿、焦油、尼古丁等有害物質,能危害呼吸道,甚至作為化學致癌因子誘發癌癥。

  3、能引起細胞發生癌變的因素有()

  ①X射線照射

  ②煤焦油的刺激

  ③溫度過高

  ④細胞失水

  ⑤腫瘤病毒的侵染

  ⑥紫外線照射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⑤⑥

  D、②④⑥

  答案:C

  解析:能引起細胞發生癌變的因素有: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是輻射致癌,如電離輻射、X射線、紫外線;化學致癌因子,如砷、苯、煤焦油等;病毒致癌因子,已發現150多種。

  4、下列選項中,哪一項不是癌細胞的特征()

  A、能分裂和分化

  B、能無限增殖

  C、形態、結構與正常細胞不同

  D、細胞膜上糖蛋白減少,容易分散和轉移

  答案:A

  解析:癌細胞的特征有:無限增殖;改變形態結構;易分散和轉移;常有“多極分裂”現象;對不良的環境一般具有較強的抵抗力等。

  5、下列哪一項是癌細胞形成的內因()

  A、物理致癌因子

  B、化學致癌因子

  C、腫瘤病毒

  D、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答案:D

  解析:物理致癌因子、化學致癌因子和腫瘤病毒是癌細胞形成的外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是癌細胞形成的內因。

  高一生物知識點的總結 7

  分離各種細胞器的方法:

  細胞器是細胞質中具有特定形態結構和功能的微器官,也稱為擬器官或亞結構。其中質體與液泡在光鏡下即可分辨,其他細胞器一般需借助電子顯微鏡方可觀察。細胞器(organelle)一般認為是散布在細胞質內具有一定形態和功能的微結構或微器官。但對于“細胞器”這一名詞的范圍,還存在著某些不同意見。細胞中的細胞器主要有:線粒體、內質網、中心體、葉綠體,高爾基體、核糖體等。它們組成了細胞的基本結構,使細胞能正常的工作,運轉。

  細胞器的結構與功能:

  (一)雙層膜

  1、線粒體

  (1)結構:內膜向內折疊形成嵴,其內含有少量的DNA與RNA,可復制

  (2)功能:進行的主要場所

  2、葉綠體

  (1)結構:其內也含有少量的DNA與RNA,可復制;

  基質中含有酶,基粒中了有酶還有色素

  (2)功能:進行的場所

  (3)存在:綠色植物的和幼莖皮層細胞

  (二)無膜結構

  3、中心體

  (1)存在:動物和低等中

  (2)功能:與細胞的有絲分裂有關

  4、核糖體

  分類(1)游離型核糖體:合成胞內蛋白(血紅蛋白,與有關的酶)

  (2)附著型核糖體:合成分泌蛋白(消化酶,抗體,一部分激素)

  單層膜

  5、內質網

  分為(1):分泌蛋白的加工合成及運輸

  (2)光面內質網:合成糖類脂質等有機物

  6、高爾基體

  (1)中:進一步對分泌蛋白加工,分類和運輸

  (2)中:與細胞壁的形成有關

  7、液泡

  (1)存在:中

  (2)功能:調節細胞內環境;充盈的液泡可使植物細胞保持堅挺

  8、溶酶體

  (1)其內含多種水解酶

  (2)功能:消化分解細胞中衰老損傷的細胞器;吞噬并殺死侵入細胞的病毒病菌

  高一生物知識點的總結 8

  1、分離定律:在生物的體細胞中,控制同一性狀的遺傳因子成對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發生分離,分離后的遺傳因子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隨配子遺傳給后代。

  2、自由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狀的遺傳因子的分離和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形成配子時,決定同一性狀的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離,決定不同性狀的遺傳因子自由組合。

  3、兩條遺傳基本規律的精髓是:遺傳的不是性狀的本身,而是控制性狀的遺傳因子。

  4、孟德爾成功的原因:正確的選用實驗材料;現研究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再研究兩對或多對性狀的遺傳;應用統計學方法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基于對大量數據的分析而提出假說,再設計新的實驗來驗證。

  5、孟德爾對分離現象的原因提出如下假說:生物的性狀是由遺傳因子決定的;體細胞中遺傳因子是成對存在的;生物體再形成生殖細胞—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離,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受精時,雌雄配子的結合是隨機的。

  6、減數是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產生成熟的生殖細胞時進行的染色體數目減半的細胞。在減數的過程中,染色體只復制一次,而細胞兩次。減數的結果是,成熟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比原始生殖細胞的減少一半。

  7、配對的兩條染色體,形狀大小一般相同,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體。同源染色體兩兩配對的現象叫做聯會。聯會后的每對同源染色體含有四條染色單體,叫做四分體。

  8、減數過程中染色體數目減半發生在減數第一次。

  9、受精卵中的染色體數目又恢復到體細胞中的數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體來自精子(父方),另一半來自卵細胞(母方)。

  10、基因分離的實質是:在雜合體的細胞中,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在減數形成配子的過程中,等位基因會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兩個配子中,獨立的隨著配子遺傳給后代。

  11、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和自由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減數過程中,在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12、紅綠色盲、抗維生素D佝僂病等,它們的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所以遺傳上總是和性別相關聯,這種現象叫做伴性遺傳。

  13、因為絕大多數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只有少數生物(如HIV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所以說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14、DNA分子雙螺旋結構的主要特點:DNA分子是由兩條鏈組成的,這兩條鏈按反向平行方式盤旋成雙螺旋結構;DNA分子中的脫氧核苷酸和磷酸交替連接,排列在外側,構成基本骨架,堿基排列在內側;兩條鏈上的堿基通過氫鍵連接成堿基對,并且堿基配對有一定的規律。

  15、堿基之間的這種一一對應的關系,叫做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16、DNA分子的復制是一個邊解旋邊復制的過程,復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條件。DNA分子獨特的雙螺旋結構,為復制提供了精確的模板,通過堿基互補配對,保證了復制能夠準確地進行。

  17、遺傳信息蘊藏在4種堿基的排列順序之中,堿基排列順序的千變萬化,構成了DNA分子的多樣性,而堿基的特定的排列順序,又構成了每一個DNA分子的特異性。

  18、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分子片斷。

  19、RNA是在細胞核中,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合成的,這一過程稱為轉錄。

  20、游離在細胞質中的各種氨基酸,就以mRNA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順序的蛋白質,這一過程叫做翻譯。

  21、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的性狀。

  22、基因還能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23、基因與基因、基因與基因產物、基因與環境之間存在著復雜的相互作用,這種相互作用形成了一個錯綜復雜的網絡,精細的調控著生物體的性狀。

  24、中心法則描述了遺傳信息的流動方向,主要內容是:遺傳信息可以從DNA流向DNA,即DNA的自我復制,也可以從DNA流向RNA,進而流向蛋白質,即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但是,遺傳信息不能從蛋白質傳遞到蛋白質,也不能從蛋白質流向DNA或RNA。

  25、修改后的中心法則增加了遺傳信息從RNA流向RNA,從RNA流向DNA這兩條途徑。

  26、基因與性狀之間并不是簡單的一一對應關系。有些性狀是由多個基因共同決定的,有的基因可以決定或影響多種性狀。一般來說,性狀是基因與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

  27、DNA分子發生堿基對的替換、增添、缺失,進而引起的基因結構的改變,叫做基因突變。

  28、由于自然界誘發基因突變的因素很多,基因突變還可以自發產生,因此,基因突變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

  29、基因突變是隨機發生的、不定向的。

  30、在自然狀態下,基因突變的頻率是很低的。

  高一生物知識點的總結 9

  內質網

  結構特點:是由膜連接而成的網狀結構,單層膜,可分為滑面內質網和粗面內質網(附著有核糖體)。

  功能:細胞內蛋白質加工以及脂質(如性激素)合成的“車間”。

  高爾基體

  結構特點:高爾基體是由單層膜圍成的扁平囊和小泡所組成,分泌旺盛的細胞,較發達。成堆的囊并不像內質網那樣相互連接。

  功能:對來自內質網的蛋白質進行加工、分類、包裝的“車間”及“發送站”;還與植物細胞壁的形成有關。

  溶酶體

  結構特點:溶酶體是由高爾基體斷裂產生,單層膜包裹的小泡。

  功能:是“消化車間”,含多種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損傷的細胞器,吞噬并殺死侵入細胞的病毒、病菌。

  液泡

  結構特點:單層膜,含有無機鹽、氨基酸、糖類以及各種色素等物質。

  功能:調節植物細胞內的滲透壓,使細胞保持堅挺。

  核糖體

  結構特點:無膜結構,主要由RNA(rRNA)和蛋白質構成,分為附著核糖體和游離核糖體。

  功能:生產蛋白質的機器。

  高一生物知識點的總結 10

  一.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

  1.生命的特征:①新陳代謝②生長發育③遺傳變異④應激性

  2.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的實例生物艾滋病病毒草履蟲生物類型非細胞形態的生物單細胞生物生命活動繁殖繁殖和運動縮手反射人多細胞生物繁殖、生長和發育說明病毒在活細胞中繁殖單細胞生物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反射等神經活動需要多種細胞的參與多細胞生物的生命活動是從一個細胞開始的,其生長和發育也是建立在細胞分裂和分化的基礎上

  3.一切生命活動都離不開細胞,都是在細胞或細胞參與下完成的。

  4.除病毒之外,其它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病毒不具有細胞結構,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遺傳物質組成,寄生在活細胞中,利用活細胞中的物質生活和繁殖。因此,培養病毒要在活細胞中進行,不可用培養基。

  二.生命系統的層次

  1.生命系統的層次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個體種群群落生態特點(概念)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由形態、結構、功能相同的細胞聯合在一起幾種不同組織結合成的能完成某一生理功能的結構能共同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多種器官的組合由若干個器官和系統協同完成復雜生命活動的單個生物。單細胞生物由一個細胞構成一個個體一定自然區域內,同種生物所有個體的總和一定自然區域內,所有種群構成一個群落群落與它的無機環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統一整體舉例神經、心肌、上皮細胞神經、肌肉、上皮組織腦、脊髓、小腸神經、循環、消化系統人、龜、草履蟲某區域內同種龜的所有個體某區域內的所有種群龜生活的水體,系統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環境構成生態系統地球上只有一個生物圈。

  2.從生物圈到細胞,生命系統層層相依,又各自有其特定的組成、結構和功能。其中,細胞是能完整表現出各種生命活動的最微小層次。

  3.單細胞生物:如草履蟲、衣藻、大腸桿菌、變形蟲、藍藻、細菌、眼蟲、酵母菌等,其單個細胞可完成各種生命活動,它既屬于細胞這一層次,又屬于個體這一層次。

  4.池塘中的所有鯉魚是一個種群,池塘中的所有生物是一個群落,一個池塘是一個生態系統,一個池塘中的所有魚是由多個種群組成。

  5.植物的生命系統中沒有系統這一層次;單細胞生物只沒有系統、器官、組織這三個層次。

  6.病毒、分子或原子不屬于生命系統。

  7.親代將其遺傳物質傳給子代的途徑是:生殖細胞(精子和卵細胞)

  8.多細胞生物依賴各種分化的細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復雜的生命活動。如:

  生命活動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物質和能量的交換生長發育遺傳與變異基礎細胞代謝細胞增殖、分化細胞內基因的傳遞與變化8.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莖、葉、花、果實、種子

  9.人的八大系統:消化、泌尿、內分泌、循環、運動、呼吸、神經、生殖系統。

  高一生物知識點的總結 11

  人體的內環境與穩態

  一、內環境:(由細胞外液構成的液體環境)

  二、穩態

  (1)概念:正常機體通過調節作用,使各個器官、系統協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境的相對穩定狀態叫做穩態。

  (2)意義:維持內環境在一定范圍內的穩態是生命活動正常進行的必要條件。

  (3)調節機制:神經——體液——免疫調節網絡

  第二章動物體和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

  一、通過神經系統的調節

  1、神經調節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是神經元。

  神經元的功能:接受刺激產生高興,并傳導興奮,進而對其他組織產生調控效應。

  神經元的結構:由細胞體、突起[樹突(短)、軸突(長)]構成。軸突+髓鞘=神經纖維

  2、反射:是神經系統的基本活動方式。是指在中樞神經系統參與下,動物體或人體對內外環境變化作出的規律性應答。

  3、反射弧:是反射活動的結構基礎和功能單位。

  感受器:感覺神經末稍和與之相連的各種特化結構,感受刺激產生興奮

  傳入神經

  神經中樞:在腦和脊髓的灰質中,功能相同的神經元細胞體匯集在一起構成

  傳出神經

  效應器:運動神經末稍與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體

  4、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

  (1)興奮:指動物體或人體內的某些組織(如神經組織)或細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對靜止狀態變為顯著活躍狀態的過程。

  (2)興奮是以電信號的形式沿著神經纖維傳導的,這種電信號也叫神經沖動。

  (3)興奮的傳導過程:靜息狀態時,細胞膜電位外正內負→受到刺激,興奮狀態時,細胞膜電位為外負內正→興奮部位與未興奮部位間由于電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電流(膜外:未興奮部位→興奮部位;膜內:興奮部位→未興奮部位)→興奮向未興奮部位傳導

  (4)興奮的傳導的方向:雙向

  5、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

  (1)神經元之間的興奮傳遞就是通過突觸實現的

  突觸:包括突觸前膜、突觸間隙、突觸后膜

  (2)興奮的傳遞方向:由于神經遞質只存在于突觸小體的突觸小泡內,所以興奮在神經元之間

  (即在突觸處)的傳遞是單向的,只能是:突觸前膜→突觸間隙→突觸后膜

  (上個神經元的軸突→下個神經元的細胞體或樹突)

  6、人腦的高級功能

  (1)人腦的組成及功能:大腦:大腦皮層是調節機體活動的級中樞,是高級神經活動的結構基礎。其上有語言、聽覺、視覺、運動等高級中樞;小腦:是重要的運動調節中樞,維持身體平衡;腦干:有許多重要的生命活動中樞,如呼吸中樞;下丘腦:有體溫調節中樞、滲透壓感受器、是調節內分泌活動的總樞紐

  (2)語言功能是人腦特有的高級功能

  語言中樞的位置和功能:書寫中樞(W區)→失寫癥(能聽、說、讀,不能寫)運動性語言中樞(S區)→運動性失語癥(能聽、讀、寫,不能說)聽性語言中樞(H區)→聽覺性失語癥(能說、寫、讀,不能聽)閱讀中樞(V區)→失讀癥(能聽、說、寫,不能讀)(3)其他高級功能:學習與記憶

  高一生物知識點的總結 12

  一.滲透作用

  1、水分子(或其他溶劑分子)透過半透膜的擴散,稱為滲透作用實質:(即順著水的相對含量梯度的擴散)

  2、條件;(1)半透膜(2)膜兩側的溶液具有濃度差

  3、原理:溶液A濃度大于溶液B,水分子從BA移動溶液A濃度小于溶液B,水分子從AB移動

  在滲透作用中,水分是從溶液濃度低的一側向溶液濃度高的一側滲透。擴散:物質從高濃度到低濃度的運動

  滲透:水及其他溶劑分子通過半透膜的擴散。

  區別:滲透與擴散的不同在于滲透必須有滲透膜(半透膜)。

  二、動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

  外界溶液的濃度=細胞質的濃度水分子進出細胞達到動態平衡外界溶液的濃度〉細胞質的濃度失水皺縮外界溶液的濃度〈細胞質的濃度吸水漲破

  把紅細胞看作一個滲透裝置細胞膜相當于半透膜細胞質與外界溶液存在濃度差細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取決于什么條件?

  取決于細胞內外濃度的差值,一般情況下,差值較大時吸水或失水較多。

  三、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細胞吸水的方式。

  (1)吸漲吸水

  機理:靠細胞內的親水性物質(蛋白質﹥淀粉﹥纖維素)吸收水分實例:未成熟植物細胞、干種子

  (2)滲透吸水(主要的吸水方式)實例:成熟的植物細胞條件:有中央液泡細胞膜;液泡膜;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統稱原生質層把成熟的植物細胞看作一個滲透裝置。

  原生質層(選擇性透過膜)相當于半透膜,細胞內有細胞液與外界溶液具有濃度差當外界溶液濃度﹥細胞液的濃度,細胞失水,發生質壁分離現象。

  外界溶液濃度﹤細胞液的濃度,細胞吸水,發生質壁分離復原現象。

  質壁分離外因:當外界溶液濃度﹥細胞液的濃度,細胞失水,發生質壁分離現象質壁分離內因:細胞壁伸縮性﹤原生質層的伸縮性探究、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問題。

  高一生物知識點的總結 13

  一、光合作用的概念

  1.概念及其反應式

  光合作用是指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著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出氧的過程。

  總反應式:CO2+H2O───CH2O+O2

  反應式的書寫應注意以下幾點:(1)光合作用有水分解,盡管反應式中生成物一方沒有寫出水,但實際有水生成;(2)“─”不能寫成“=”。

  對光合作用的概念與反應式應該從光合作用的場所——葉綠體、條件——光能、原料——二氧化碳和水、產物——糖類等有機物和氧氣來掌握。

  2.光合作用的過程

  ①光反應階段:a、水的光解:2H2O4[H]+O2(為暗反應提供氫);b、ATP的形成:ADP+Pi+光能─ATP(為暗反應提供能量)

  ②暗反應階段:a、CO2的固定:CO2+C52C3b、C3化合物的還原:2C3+[H]+ATP;(CH2O)+C5

  二、光合作用的意義

  1.生物進化方面:

  一是光合作用產生的O2為需氧型生物的出現提供了可能;

  二是O2在一定條件下形成的臭氧(O3)吸收紫外線,減弱太陽輻射對生物的影響為水生生物到達陸地提供了可能;

  三是光合作用產生的大量有機物為較高級異養型生物的出現提供了可能。

  2.現實意義:提高光合作用效率,解決糧食短缺問題。主要應滿足光合作用所需條件,內部條件——植物所需的各種礦質元素、光合作用的面積(適當密植),外部條件——充足的原料(CO2和H2O)、適宜的光照、較長的光合作用時間。

  高一生物知識點的總結 14

  第一章生命的物質基礎

  1.生物體具有共同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

  2.從結構上說,除病毒以外,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3.新陳代謝是活細胞中全部的序的化學變化總稱,是生物體進行一切生命活動的基礎。

  4.生物體具應激性,因而能適應周圍環境。

  5.生物體都有生長、發育和生殖的現象。

  6.生物遺傳和變異的特征,使各物種既能基本上保持穩定,又能不斷地進化。

  7.生物體都能適應一定的環境,也能影響環境。

  8.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無機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沒有一種化學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這個事實說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統一性。

  9.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生物體內和在無機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這個事實說明生物界與非生物界還具有差異性。

  10.各種生物體的一切生命活動,絕對不能離開水。

  11.糖類是構成生物體的重要成分,是細胞的主要能源物質,是生物體進行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物質。

  12.脂類包括脂肪、類脂和固醇等,這些物質普遍存在于生物體內。

  13.蛋白質是細胞中重要的有機化合物,一切生命活動都離不開蛋白質。

  14.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遺傳物質,對于生物體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有極重要作用。

  15.組成生物體的任何一種化合物都不能夠單獨地完成某一種生命活動,而只有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機地組織起來,才能表現出細胞和生物體的生命現象。細胞就是這些物質最基本的結構形式。

  第二章生命的基本單位——細胞

  16.活細胞中的各種代謝活動,都與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有密切關系。細胞膜具一定的流動性這一結構特點,具選擇透過性這一功能特性。

  17.細胞壁對植物細胞有支持和保護作用。

  18.細胞質基質是活細胞進行新陳代謝的主要場所,為新陳代謝的進行,提供所需要的物質和一定的環境條件。

  19.線粒體是活細胞進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

  20.葉綠體是綠色植物葉肉細胞中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器。

  21.內質網與蛋白質、脂類和糖類的合成有關,也是蛋白質等的運輸通道。

  22.核糖體是細胞內合成為蛋白質的場所。

  23.細胞中的高爾基體與細胞分泌物的形成有關,主要是對蛋白質進行加工和轉運;植物細胞分裂時,高爾基體與細胞壁的形成有關。

  24.染色質和染色體是細胞中同一種物質在不同時期的兩種形態。

  25.細胞核是遺傳物質儲存和復制的場所,是細胞遺傳特性和細胞代謝活動的控制中心。

  26.構成細胞的各部分結構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緊密聯系、協調一致的,一個細胞是一個有機的統一整體,細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夠正常地完成各項生命活動。

  27.細胞以分裂是方式進行增殖,細胞增殖是生物體生長、發育、繁殖和遺傳的基礎。

  28.細胞有絲分裂的重要意義(特征),是將親代細胞的染色體經過復制以后,精確地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親代和子代間保持了遺傳性狀的穩定性,對生物的遺傳具重要意義。

  29.細胞分化是一種持久性的變化,它發生在生物體的整個生命進程中,但在胚胎時期達到最大限度。

  30.高度分化的植物細胞仍然具有發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也就是保持著細胞全能性。

  第三章生物的新陳代謝

  31.新陳代謝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與非生物的最本質的區別。

  32.酶是活細胞產生的一類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機物.........

  高一生物知識點的總結 15

  一、細胞膜的成分:

  主要是脂質(約50%)和蛋白質(約40%),還有少量糖類(約2%--10%)

  二、細胞膜的功能:

  ①將細胞與外界環境分隔開

  ②控制物質進出細胞

  ③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

  三、植物細胞還有細胞壁

  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和果膠,對細胞有支持和保護作用;其性質是全透性的。

  四、細胞膜的制備

  1、選材:人或動物成熟的紅細胞。

  原因:沒有細胞器沒有細胞核沒有細胞壁

  其他材料:蒸餾水、滴管、吸水紙、載玻片、蓋玻片、顯微鏡

  2、原理:細胞內的物質有一定濃度。把紅細胞放入清水中,水會進入紅細胞,導致紅細胞吸水漲破,使細胞膜內的物質流出來,除去細胞內的其他物質得到細胞膜。

  3、方法和步驟

  ⑴將紅細胞稀釋液制成裝片。

  ⑵在高倍鏡下觀察,蓋玻片一側滴加蒸餾水,在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

  ⑶紅細胞凹陷消失,體積增大,最后導致細胞破裂,內容物流出。

  ⑷利用離心法獲得純凈的細胞膜。

  高一生物知識點的總結 16

  細胞中的無機化合物:水和無機鹽

  1、水:

  (1)含量:占細胞總重量的60%-90%,是活細胞中含量是最多的物質。

  (2)形式:自由水、結合水

  (3)自由水:是以游離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動的水。作用有:

  ①良好的溶劑;

  ②參與細胞內生化反應;

  ③物質運輸;

  ④維持細胞的形態;

  ⑤體溫調節

  (在代謝旺盛的細胞中,自由水的含量一般較多)

  (4)結合水:是與其他物質相結合的水。作用是組成細胞結構的重要成分。

  (結合水的含量增多,可以使植物的抗逆性增強)

  2、無機鹽

  (1)存在形式:離子

  (2)作用

  ①與蛋白質等物質結合成復雜的化合物。

  (如Mg2+是構成葉綠素的成分、Fe2+是構成血紅蛋白的成分、I-是構成甲狀腺激素的成分。

  ②參與細胞的各種生命活動。(如鈣離子濃度過低肌肉抽搐、過高肌肉乏力)

  高一生物知識點的總結 17

  1、研究細胞膜的常用材料:人或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

  2、細胞膜主要成分:脂質和蛋白質,還有少量糖類

  細胞膜成分特點:脂質中磷脂最豐富,功能越復雜的細胞膜,蛋白質種類和數量越多

  3、細胞膜功能:

  ①將細胞與環境分隔開,保證細胞內部環境的相對穩定

  ②控制物質出入細胞(選擇透過性膜)

  ③進行細胞間信息交流

  4、與生活聯系:

  細胞癌變過程中,細胞膜成分改變,產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

  5、細胞壁

  植物:纖維素和果膠(原核生物:肽聚糖)作用:支持和保護

  6、細胞膜特性:結構特性:流動性舉例:(變形蟲變形運動、白細胞吞噬細菌)

  7、功能特性:選擇透過性舉例:(腌制糖醋蒜,紅墨水測定種子發芽率,判斷種子胚、胚乳是否成活)

  高一生物知識點的總結 18

  第一節 從生物圈到細胞

  一、相關概念、

  細 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統

  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 細胞→組織→器官→系統(植物沒有系統)→個體→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生物圈

  二、病毒的相關知識:

  1、病毒(Virus)是一類沒有細胞結構的生物體。主要特征:

  ①個體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間,大多數必須用電子顯微鏡才能看見;

  ②僅具有一種類型的核酸,DNA或RNA,沒有含兩種核酸的病毒;

  ③專營細胞內寄生生活;

  ④結構簡單,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質外殼所構成。

  2、根據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為動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細菌病毒(即噬菌體)三大類。根據病毒所含核酸種類的不同分為DNA病毒和RNA病毒。

  3、常見的病毒有:人類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類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煙草花葉病毒等。

  第二節 細胞的多樣性和統一

  一、細胞種類:根據細胞內有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把細胞分為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

  二、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比較:

  1、原核細胞:細胞較小,無核膜、無核仁,沒有成形的細胞核;遺傳物質(一個環狀DNA分子)集中的區域稱為擬核;沒有染色體,DNA 不與蛋白質結合,;細胞器只有核糖體;有細胞壁,成分與真核細胞不同。

  2、真核細胞:細胞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細胞核;有一定數目的染色體(DNA與蛋白質結合而成);一般有多種細胞器。

  3、原核生物:由原核細胞構成的生物。如:藍藻、細菌(如硝化細菌、乳酸菌、大腸桿菌、肺炎雙球菌)、放線菌、支原體等都屬于原核生物。

  4、真核生物:由真核細胞構成的生物。如動物(草履蟲、變形蟲)、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粘菌)等。

  三、細胞學說的建立:

  1、1665 英國人虎克(Robert Hooke)用自己設計與制造的顯微鏡(放大倍數為40-140倍)觀察了軟木的薄片,第一次描述了植物細胞的構造,并首次用拉丁文cella(小室)這個詞來對細胞命名。

  2、1680 荷蘭人列文虎克(A. van Leeuwenhoek),首次觀察到活細胞,觀察過原生動物、鮭魚的紅細胞、牙垢中的細菌等。

  3、19世紀30年代德國人施萊登(Matthias Jacob Schleiden) 、施旺(Theodar Schwann)提出:一切植物、動物都是由細胞組成的,細胞是一切動植物的基本單位。這一學說即“細胞學說(Cell Theory)”,它揭示了生物體結構的統一性。

  高一生物知識點的總結 19

  第一節 細胞膜------系統的邊界

  一、細胞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質(約50%)和蛋白質(約40%),還有少量糖類(約2%--10%)

  二、細胞膜的功能:

  ①、將細胞與外界環境分隔開

  ②、控制物質進出細胞

  ③、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

  三、植物細胞含有細胞壁,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和果膠,對細胞有支持和保護作用;其性質是全透性的。

  第二節 細胞器----系統內的分工合作

  一、相關概念:

  細 胞 質:在細胞膜以內、細胞核以外的原生質,叫做細胞質。細胞質主要包括細胞質基質和細胞器。

  細胞質基質:細胞質內呈液態的部分是基質。是細胞進行新陳代謝的主要場所。

  細 胞 器:細胞質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種亞細胞結構的總稱。

  二、八大細胞器的比較:

  1、線粒體:(呈粒狀、棒狀,具有雙層膜,普遍存在于動、植物細胞中,內有少量DNA和RNA內膜突起形成嵴,內膜、基質和基粒中有許多種與有氧呼吸有關的酶),線粒體是細胞進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大約95%來自線粒體,是細胞的“動力車間”

  2、葉綠體:(呈扁平的橢球形或球形,具有雙層膜,主要存在綠色植物葉肉細胞里),葉綠體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器,是植物細胞的“養料制造車間”和“能量轉換站”,(含有葉綠素和類胡蘿卜素,還有少量DNA和RNA,葉綠素分布在基粒片層的膜上。在片層結構的膜上和葉綠體內的基質中,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

  3、核糖體:橢球形粒狀小體,有些附著在內質網上,有些游離在細胞質基質中。是細胞內將氨基酸合成蛋白質的場所。

  4、內質網:由膜結構連接而成的網狀物。是細胞內蛋白質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質合成的“車間”

  5、高爾基體:在植物細胞中與細胞壁的形成有關,在動物細胞中與蛋白質(分泌蛋白)的加工、分類運輸有關。

  6、中心體:每個中心體含兩個中心粒,呈垂直排列,存在于動物細胞和低等植物細胞,與細胞的有絲分裂有關。

  7、液泡:主要存在于成熟植物細胞中,液泡內有細胞液。化學成分:有機酸、生物堿、糖類、蛋白質、無機鹽、色素等。有維持細胞形態、儲存養料、調節細胞滲透吸水的作用。

  8、溶酶體:有“消化車間”之稱,內含多種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損傷的細胞器,吞噬并殺死侵入細胞的病毒或病菌。

  三、分泌蛋白的合成和運輸:

  核糖體(合成肽鏈)→內質網(加工成具有一定空間結構的蛋白質)→

  高爾基體(進一步修飾加工)→囊泡→細胞膜→細胞外

  四、生物膜系統的組成:包括細胞器膜、細胞膜和核膜等。

  第三節 細胞核----系統的控制中心

  一、細胞核的功能:是遺傳信息庫(遺傳物質儲存和復制的場所),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

  二、細胞核的結構:

  1、染色質:由DNA和蛋白質組成,染色質和染色體是同樣物質在細胞不同時期的兩種存在狀態。

  2、核 膜:雙層膜,把核內物質與細胞質分開。

  3、核 仁:與某種RNA的合成以及核糖體的形成有關。

  4、核 孔:實現細胞核與細胞質之間的物質交換和信息交流。

  高一生物知識點的總結 20

  一、被動運輸:

  物質進出細胞,順濃度梯度的擴散,稱為被動運輸。

  (1)自由擴散:物質通過簡單的擴散作用進出細胞

  (2)協助擴散:進出細胞的物質借助載體蛋白的擴散

  二、主動運輸:

  從低濃度一側運輸到高濃度一側,需要載體蛋白的協助,同時還需要消耗細胞內化學反應所釋放的能量,這種方式叫做主動運輸。逆濃度梯度的運輸。保證了活細胞能夠按照生命活動的需要,主動選擇吸收所需要的營養物質,排除代謝廢物和有害物質。

  三、實驗

  1、比較過氧化氫酶在不同條件下的分解(過程見課本P79)

  實驗結論:酶具有催化作用,并且催化效率要比無機催化劑Fe3+高得多

  控制變量法:變量、自變量、因變量、無關變量的定義。

  對照實驗:除一個因素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變的實驗。

  原則:對照原則,單一變量的原則。

  2、影響酶活性的條件(要求用控制變量法,自己設計實驗)

  建議用淀粉酶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用過氧化氫酶探究PH對酶活性的影響。

  1.細胞膜的主要成分:蛋白質、脂質(和少量的糖類)

  (各種膜所含蛋白質、脂質的比例與膜的功能有關,功能越復雜的細胞膜,蛋白質的種類和數量越多)

  2.細胞膜的功能:①將細胞與外界環境隔開(以保障細胞內部環境的相對穩定);②控制物質進出細胞(物質能否通過細胞膜,并不是取決于分子的大小,而是根據細胞生命活動的需要);③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

  3.細胞間信息交流的方式多種多樣,常見的3種方式:①細胞分泌的化學物質如激素,隨血液運輸到達全身各處,與靶細胞的細胞膜表面的受體結合,將信息傳遞給靶細胞;②相鄰兩個細胞的細胞膜接觸,信息從一個細胞傳遞給另一個細胞(如精子和卵細胞之間的識別和結合);③相鄰兩個細胞之間形成通道,攜帶信息的物質通過通道進入另一個細胞(如高等綠色植物細胞之間通過胞間連絲相互連接,也有信息交流的作用)

  4.細胞間的信息交流,大多與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有關。

  5.制備純凈的細胞膜常用的材料:應選用人和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原因是:因為人和其他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中沒有細胞核和眾多的細胞器;制備的方法:將選取的材料放入清水中,由于細胞內的濃度大于外界溶液濃度,細胞將吸水漲破,再用離心的方法獲得純凈的細胞膜。

  6.癌細胞的惡性增殖和轉移與癌細胞膜成分的改變有關。

  細胞癌變的指標之一是細胞膜成分發生改變,產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等物質超過正常值

  7.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纖維素和果膠;功能:對植物細胞有支持和保護的作用。

  8.細胞質包括細胞器和細胞質基質。

  細胞質基質的成分:水、無機鹽、脂質、糖類、氨基酸和核苷酸等,還有很多酶。

  功能:細胞質基質是活細胞進行新陳代謝的主要場所,細胞質基質為新陳代謝的進行提供所需要的物質和一定的環境條件,如提供ATP、核苷酸、氨基酸等。

  9.分離各種細胞器的方法:差速離心法。

  10.線粒體內膜向內折疊形成“嵴”,增大細胞內膜面積;在線粒體的內膜、基質中含有與有氧呼吸有關的酶,分別是有氧呼吸第三、二階段的場所,生物體95%的能量來自線粒體,又叫“動力車間”。

  11.葉綠體只存在于植物的綠色細胞中。扁平的橢球形或球形,雙層膜結構。含少量的DNA、RNA。在類囊體薄膜(基粒)上有色素和與光合作用光反應有關的酶,是光反應場所;在基質中含有與光合作用暗反應有關的酶,是暗反應場所。由圓餅狀的囊狀結構堆疊而成基粒,增大膜面積。

  12.線粒體和葉綠體的相同點:①具有雙層膜結構②都含少量的DNA和RNA,具有遺傳的相對獨立性③都能產生ATP,都屬于能量轉換器。

  13.內質網:在結構上內連核膜,外連細胞膜;功能:①增大細胞內的膜面積②是細胞內蛋白質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質合成的車間(內質網是蛋白質空間結構形成的場所)

  14.核糖體:無膜結構,是合成蛋白質的場所。附著在內質網上的核糖體合成的是胞外蛋白(即分泌蛋白如消化酶、胰島素、生長激素、抗體等);游離的核糖體合成的是胞內蛋白(如呼吸氧化酶、血紅蛋白等)。

  15.高爾基體:主要是對來自內質網的蛋白質進行加工,分類,包裝,運輸。(動植物細胞共有的細胞器,但功能不同:植物:與細胞壁的形成有關;動物:與細胞分泌物的形成有關)

  16.中心體:存在于動物和某些低等植物(如衣藻、團藻等)中。

  無膜結構,由垂直的兩個中心粒及周圍物質組成,與細胞的有絲分裂有關。

  17.液泡:單層膜,成熟的植物有中央大液泡。功能:貯藏(營養、色素等)、保持細胞形態

  18.溶酶體:消化車間,內含許多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損傷的細胞器,吞噬并殺死侵入細胞的病毒病菌。

【高一生物知識點的總結】相關文章:

高一生物的知識點總結08-02

高一生物知識點總結02-14

高一生物知識點總結11-15

高一必考生物知識點總結歸納10-08

高一生物知識點總結10-08

高一生物知識點總結07-19

高一生物下冊知識點總結08-23

高一生物知識點總結大全04-21

高一生物知識點歸納總結09-13

高一生物知識點總結歸納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