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高一生物知識點總結

時間:2023-01-02 18:59:10 知識點總結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高一生物知識點總結(集錦15篇)

  總結是對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等方面情況進行評價與描述的一種書面材料,它能使我們及時找出錯誤并改正,我想我們需要寫一份總結了吧。你所見過的總結應該是什么樣的?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一生物知識點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一生物知識點總結(集錦15篇)

高一生物知識點總結1

  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

  一、氨基酸及其種類

  氨基酸是組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或單體)。

  結構要點:每種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個氨基(-NH2)和一個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連接在同一個碳原子上。氨基酸的種類由R基(側鏈基團)決定。

  二、蛋白質的結構

  氨基酸、二肽、三肽、多肽、多肽鏈、一條或若干條多肽鏈盤曲折疊、蛋白質

  氨基酸分子相互結合的方式:脫水縮合一個氨基酸分子的氨基和另一個氨基酸分子的羧基相連接,同時失去一分子的水。

  連接兩個氨基酸分子的化學鍵叫做肽鍵三、蛋白質的功能

  1、構成細胞和生物體結構的重要物質(肌肉毛發)

  2、催化細胞內的生理生化反應)

  3、運輸載體(血紅蛋白)

  4、傳遞信息,調節機體的生命活動(胰島素)

  5、免疫功能(抗體)

  四蛋白質分子多樣性的原因

  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的種類,數目,排列順序,以及空間結構不同導致蛋白質結構多樣性。蛋白質結構多樣性導致蛋白質的功能的多樣性。

  規律方法

  1、構成生物體的蛋白質的20種氨基酸的結構通式為:NH2-C-COOH

  根據R基的不同分為不同的氨基酸。H

  氨基酸分子中,至少含有一個-NH2和一個-COOH位于同一個C原子上,由此可以判斷是否屬于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

  2、n個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m條多肽鏈時,共脫去(n-m)個水分子,形成(n-m)個肽鍵,至少存在m個-NH2和m個-COOH,形成的蛋白質的分子量為n?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18(n-m)

  3、氨基酸數=肽鍵數+肽鏈數

  4、蛋白質總的分子量=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總分子量-脫水縮合反應脫去的水的總分子量

  高一生物知識歸納

  遺傳信息的攜帶者——核酸

  DNA(脫氧核糖核酸)

  一、核酸的分類、

  RNA(核糖核酸)

  DNA與RNA組成成分比較(見附表)

  二、核酸的結構

  基本組成單位—核苷酸核苷酸由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一分子含氮堿基組成)

  (1)DNA的基本單位脫氧核糖核苷酸

  (2)RNA的基本單位核糖核苷酸

  核酸中的相關計算:

  (1)若是在含有DNA和RNA的生物體中,則堿基種類為5種;核苷酸種類為8種。

  (2)DNA的堿基種類為4種;脫氧核糖核苷酸種類為4種。

  (3)RNA的堿基種類為4種;核糖核苷酸種類為4種。

  化學元素組成:C、H、O、N、P

  三、核酸的功能核酸是細胞內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在生物體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核酸在細胞中的分布觀察核酸在細胞中的分布:

  材料:人的口腔上皮細胞

  試劑:_綠、吡羅紅混合染色劑注意事項:

  鹽酸的作用:?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劑進入細胞,同時使染色體中的DNA與蛋白質分離,有利于DNA與染色劑結合。

  現象:

  _綠將細胞核中的DNA染成綠色,

  吡羅紅將細胞質中的RNA染成紅色。

  DNA是細胞核中的遺傳物質,此外,在線粒體和葉綠體中也有少量的分布。

  RNA主要存在于細胞質中,少量存在于細胞核中。

高一生物知識點總結2

  分離各種細胞器的方法:

  細胞器是細胞質中具有特定形態結構和功能的微器官,也稱為擬器官或亞結構。其中質體與液泡在光鏡下即可分辨,其他細胞器一般需借助電子顯微鏡方可觀察。細胞器(organelle)一般認為是散布在細胞質內具有一定形態和功能的微結構或微器官。但對于“細胞器”這一名詞的范圍,還存在著某些不同意見。細胞中的細胞器主要有:線粒體、內質網、中心體、葉綠體,高爾基體、核糖體等。它們組成了細胞的基本結構,使細胞能正常的工作,運轉。

  細胞器的結構與功能:

  (一)雙層膜

  1線粒體

  (1)結構:內膜向內折疊形成嵴,其內含有少量的DNA與RNA,可復制

  (2)功能:進行的主要場所

  2葉綠體

  (1)結構:其內也含有少量的DNA與RNA,可復制;

  基質中含有酶,基粒中了有酶還有色素

  (2)功能:進行的場所

  (3)存在:綠色植物的和幼莖皮層細胞

  (二)無膜結構

  3中心體

  (1)存在:動物和低等中

  (2)功能:與細胞的有絲分裂有關

  4核糖體

  分類(1)游離型核糖體:合成胞內蛋白(血紅蛋白,與有關的酶)

  (2)附著型核糖體:合成分泌蛋白(消化酶,抗體,一部分激素)

  單層膜

  5內質網

  分為(1):分泌蛋白的加工合成及運輸

  (2)光面內質網:合成糖類脂質等有機物

  6高爾基體

  (1)中:進一步對分泌蛋白加工,分類和運輸

  (2)中:與細胞壁的形成有關

  7液泡

  (1)存在:中

  (2)功能:調節細胞內環境;充盈的液泡可使植物細胞保持堅挺

  8溶酶體

  (1)其內含多種水解酶

  (2)功能:消化分解細胞中衰老損傷的細胞器;吞噬并殺死侵入細胞的病毒病菌

高一生物知識點總結3

  一.滲透作用

  1、水分子(或其他溶劑分子)透過半透膜的擴散,稱為滲透作用實質:(即順著水的相對含量梯度的擴散)

  2、條件;(1)半透膜(2)膜兩側的溶液具有濃度差

  3、原理:溶液A濃度大于溶液B,水分子從BA移動溶液A濃度小于溶液B,水分子從AB移動

  在滲透作用中,水分是從溶液濃度低的一側向溶液濃度高的一側滲透。擴散:物質從高濃度到低濃度的運動

  滲透:水及其他溶劑分子通過半透膜的擴散。

  區別:滲透與擴散的不同在于滲透必須有滲透膜(半透膜)。

  二、動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

  外界溶液的濃度=細胞質的濃度水分子進出細胞達到動態平衡外界溶液的濃度〉細胞質的濃度失水皺縮外界溶液的濃度〈細胞質的濃度吸水漲破

  把紅細胞看作一個滲透裝置細胞膜相當于半透膜細胞質與外界溶液存在濃度差細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取決于什么條件?

  取決于細胞內外濃度的差值,一般情況下,差值較大時吸水或失水較多。

  三、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細胞吸水的方式。

  (1)吸漲吸水

  機理:靠細胞內的親水性物質(蛋白質﹥淀粉﹥纖維素)吸收水分實例:未成熟植物細胞、干種子

  (2)滲透吸水(主要的吸水方式)實例:成熟的植物細胞條件:有中央液泡細胞膜;液泡膜;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統稱原生質層把成熟的植物細胞看作一個滲透裝置。

  原生質層(選擇性透過膜)相當于半透膜,細胞內有細胞液與外界溶液具有濃度差當外界溶液濃度﹥細胞液的濃度,細胞失水,發生質壁分離現象。

  外界溶液濃度﹤細胞液的濃度,細胞吸水,發生質壁分離復原現象。

  質壁分離外因:當外界溶液濃度﹥細胞液的濃度,細胞失水,發生質壁分離現象質壁分離內因:細胞壁伸縮性﹤原生質層的伸縮性探究、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問題。

高一生物知識點總結4

  第五章 細胞的基本結構

  第一節 細胞膜——系統的邊界知識網絡:

  1、研究細胞膜的常用材料:人或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

  2、細胞膜主要成分:脂質和蛋白質,還有少量糖類

  細胞膜成分特點:脂質中磷脂最豐富,功能越復雜的細胞膜,蛋白質種類和數量越多

  3、細胞膜功能:

  ①將細胞與環境分隔開,保證細胞內部環境的相對穩定

  ②控制物質出入細胞

  ③進行細胞間信息交流

  一、制備細胞膜的方法(實驗)

  原理:滲透作用(將細胞放在清水中,水會進入細胞,細胞漲破,內容物流出,得到細胞膜)

  選材:人或其它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

  原因:因為材料中沒有細胞核和眾多細胞器

  提純方法:差速離心法

  細節:取材用的是新鮮紅細胞稀釋液(血液加適量生理鹽水)

  二、與生活聯系:

  細胞癌變過程中,細胞膜成分改變,產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

  三、細胞壁成分

  植物:纖維素和果膠

  原核生物:肽聚糖

  作用:支持和保護

  四、細胞膜特性:

  結構特性:流動性

  舉例:(變形蟲變形運動、白細胞吞噬細菌)

  功能特性:選擇透過性

  舉例:(腌制糖醋蒜,紅墨水測定種子發芽率,判斷種子胚、胚乳是否成活)

  五、細胞膜其它功能:維持細胞內環境穩定、分泌、吸收、識別、免疫

  第二節 細胞器——系統內的分工合作

  一、細胞器之間分工

  (1)雙層膜

  葉綠體:存在于綠色植物細胞,光合作用場所

  線粒體:有氧呼吸主要場所

  (2)單層膜

  內質網:細胞內蛋白質合成和加工,脂質合成的場所

  高爾基體:對蛋白質進行加工、分類、包裝

  液泡:植物細胞特有,調節細胞內環境,維持細胞形態

  溶酶體:分解衰老、損傷細胞器,吞噬并殺死侵入細胞的病毒或病菌

  (3)無膜

  核糖體:合成蛋白質的主要場所

  中心體:與細胞有絲分裂有關

  二、分泌蛋白的合成和運輸

  核糖體 內質網 高爾基體 細胞膜

  (合成肽鏈)(加工成蛋白質) (進一步加工)(囊泡與細胞膜融合,蛋白質釋放)

  三、生物膜系統

  1、概念:細胞膜、核膜,各種細胞器的膜共同組成的生物膜系統

  2、作用: 使細胞具有穩定內部環境物質運輸、能量轉換、信息傳遞

  為各種酶提供大量附著位點,是許多生化反應的場所,把各種細胞器分隔開,保證生命活動高效、有序進行。

  1、細胞膜的化學成分是什么?

  2、為獲得純凈的細胞膜,應選取什么材料做實驗?理由是什么?

  3、欲使細胞破裂,對所選材料進行的處理方法是什么?

  4、細胞膜的功能是什么?

  5、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

  6、細胞膜的兩個特性?

  7、細胞器中具有雙層膜結構的是什么?不具膜結構的是什么?

  8、被稱為“消化車間”的是哪種細胞器?

  9、植物葉肉細胞里,都具有色素的一組細胞器是什么?

  10、蛔蟲的細胞內肯定沒有哪種細胞器?這種細胞器的功能是什么?

  11、動物細胞特有的細胞器是什么?功能是什么?

  12、線粒體與葉綠體如何將能量轉換的?

  13、在動物細胞內,DNA分布在細胞的什么結構中?

  14、與分泌蛋白合成和運輸有關的細胞器是什么?分別有什么功能?15、專一性染線粒體的活細胞染料是什么?使活細胞中的線粒體呈什么顏色?

  16、細胞核有什么功能?

  17、核孔、核仁有什么功能?

  18、染色質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19、染色質與染色體的關系是什么?

  20、哪些細胞沒有細胞核?

高一生物知識點總結5

  1.有氧呼吸過程

  2.無氧呼吸過程

  (1)第一階段與有氧呼吸完全相同。

  (2)第二階段是第一階段產生的[H]將丙酮酸還原為C2H5OH和CO2或乳酸的過程。不同生物無氧呼吸的產物不同,是由于催化反應的酶不同。

  應用指南

  1.不同生物無氧呼吸的產物不同,其原因在于催化反應的酶不同。動物和人體無氧呼吸的產物是乳酸。微生物的無氧呼吸稱為發酵,但動植物的無氧呼吸不能稱為發酵。2.原核生物無線粒體,但有些原核生物仍可進行有氧呼吸。

  3.有氧呼吸的三個階段均有ATP產生;無氧呼吸只在第一階段產生ATP。其余的能量儲存在分解不徹底的氧化產物——酒精或乳酸中。

  4.有氧呼吸過程中H2O既是反應物(第二階段利用),又是生成物(第三階段生成),且生成的H2O中的氧全部來源于O2。

  5.有H2O生成一定是有氧呼吸,有CO2生成一定不是乳酸發酵。

  6.呼吸作用產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熱能形式散失,對動物可用于維持體溫。

  7.水稻等植物長期水淹后爛根的原因:無氧呼吸的產物酒精對細胞有毒害作用。玉米種子爛胚的原因:無氧呼吸產生的乳酸對細胞有毒害作用。

  考點2根據CO

  釋放量和O消耗量判斷細胞呼吸狀況(底物為葡萄糖)

  【特別提醒】

  1.CO2釋放量、O2吸收量、酒精量都是指物質的量,單位是摩爾。

  2.以上的根據是葡萄糖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方程式,不包括其他有機物質。考點3影響細胞呼吸的因素及其應用1.內因:遺傳因素(決定酶的種類和數量)

  (1)不同種類的植物呼吸速率不同,如旱生植物小于水生植物,陰生植物小于陽生植物。

  (2)同一植物在不同的生長發育時期呼吸速率不同,如幼苗、開花期呼吸速率升高,成熟期呼吸速率下降。(3)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呼吸速率不同,如生殖器官大于營養器官。2.外因——環境因素(1)溫度

  ①溫度影響呼吸作用,主要是通過影響呼吸酶的活性來實現的。呼吸速率與溫度的關系如下圖。

  ②生產上常用這一原理在低溫下貯藏水果、蔬菜。大大棚蔬菜的栽培過程中夜間適當降低溫度,降低呼吸作用,減少有機物的消耗,提高產量。(2)O2的濃度

  ①在O2濃度為零時只進行無氧呼吸;濃度為10%以下,既進行有氧呼吸又進行無氧呼吸;濃度為10%以上,只進行有氧呼吸。(如圖)

  ②生產中常利用降低氧的濃度抑制呼吸作用,減少有機物消耗這一原理來延長蔬菜、水果保鮮時間。

  (3)CO2

  CO2是呼吸作用的產物,對細胞呼吸有抑制作用,實驗證明,在CO2濃度升高到1%~10%時,呼吸作用明顯被抑制。(如圖)

  (4)水

  在一定范圍內,呼吸速率隨含水量的增加而加快,隨含水量的減少而減慢。

  考點4實驗面面觀: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的方式

  1.實驗原理

  (1)酵母菌在有氧和無氧的條件下都能生存,屬于兼性厭氧菌。酵母菌進行有氧呼吸能產生大量的CO2,在進行無氧呼吸時能產生酒精和CO2。

  (2)CO2可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混濁,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由藍變綠再變黃。(3)橙色的重鉻酸鉀溶液,在酸性條件下可與乙醇發生化學反應,變成灰綠色。2.實驗流程

  酵母菌利用葡萄糖產生酒精是在有氧還是無氧的

  提出問題:條件下進行的?酵母菌在有氧和無氧條件下細胞

  呼吸的產物是什么?

  作出假設:

  針對上述問題,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如酵,母菌可用于釀酒、發面等?作出合理的假設

  【特別提醒】

  1.通入A瓶的空氣中不能含有CO2,以保證使第三個錐形瓶中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是由酵母菌有氧呼吸產生的CO2所致

  2.B瓶應封口放置一段時間,待酵母菌將B瓶中的氧氣消耗完,再連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錐形瓶,確保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的CO2是由無氧呼吸產生的。【方法例析】對比實驗和對照實驗

  1.對比實驗:不設置對照組,而是設置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實驗組,通過對實驗結果的比較分析,來探究某種因素與實驗對象的關系,這樣的實驗叫對比實驗,這樣的對照方法也叫相互對照。如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的實驗,有氧和無氧條件下的實驗結果都是未知的,通過兩個實驗結果的對比可以得出氧氣對細胞呼吸的影響。

  2.對照實驗:設置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的實驗結果一般是已知的,對照組主要起消除或減少實驗誤差,鑒別實驗中的處理因素和非處理因素的差異等作用。常用的對照方式有:(1)空白對照:空白對照是不給對照組以任何處理因素。

  (2)條件對照:指雖給實驗對象施以某種實驗處理,但這種處理是作為對照意義的,或者說這種處理不是實驗假設所給定的實驗變量意義的。

  (3)自身對照:指實驗與對照在同一對象上進行,即不另設對照組,向一組實驗對象施加一個或數個因子,然后測量其前后的變化,這種實驗又叫單組實驗法。

  (4)相互對照:不設對照組,通過幾個實驗組相互對照,這種實驗也就是對比實驗。

高一生物知識點總結6

  減數分裂與有絲分裂圖像辨析步驟:

  1、細胞質是否均等分裂:不均等分裂——減數分裂中的卵細胞的形成

  2、細胞中染色體數目:

  若為奇數——減數第二次分裂(次級精母細胞、次級卵母細胞、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看一極);

  若為偶數——有絲分裂、減數第一次分裂。

  3、細胞中染色體的行為:

  有同源染色體——有絲分裂、減數第一次分裂;

  聯會、四分體現象、同源染色體的分離——減數第一次分裂;

  無同源染色體——減數第二次分裂。

  4、姐妹染色單體的分離:

  一極無同源染色體——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

  一極有同源染色體——有絲分裂后期。

高一生物知識點總結7

  知識點總結

  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是相適應的,細胞作為最基本的生命系統,其物質的輸入和輸出與細胞的物質組成和結構也是緊密相連的。細胞膜是細胞進行物質運輸的基礎,因此,要理解物質出入細胞的具體情況首先需要明白細胞膜的結構是什么樣的。對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大家需要理解科學家在探索這一問題的過程中用到的科學方法、觀察到的現象以及相關的推測,明白科學事實的發現是需要通過大量的實驗來逐漸完成的,并且要知道生物膜的具體結構仍然是在批判中發展的。

  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包括小分子和離子的跨膜運輸以及大分子、顆粒性物質出入細胞的方式兩個重要內容,其中小分子和離子的跨膜運輸是這節介紹的重點。小分子和離子進出細胞的方式有被動運輸和主動運輸兩種,被動運輸又分為自由擴散和協助擴散;被動運輸是一種順濃度梯度的運輸,需要載體的運輸叫協助擴散,不需要載體的叫自由擴散,都不消耗能量;主動運輸是一種能夠在逆濃度條件下的運輸方式,需要載體協助下進行,是消耗能量的。大分子或顆粒性物質不能夠直接進行跨膜運輸,他們進出細胞要依賴于細胞膜的流動性的結構特點,通過膜的融合進出細胞,稱為胞吞和胞吐,也叫內吞和外排,都是消耗能量的。在這里大家需要記住不同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是什么樣的,如:H2O、O2、CO2等小分子物質和甘油、乙醇、笨、脂肪等脂溶性物質是以自由擴散的方式進出細胞的;紅細胞、肝臟細胞吸收葡萄糖是協助擴散的方式;小腸細胞吸收葡萄糖、氨基酸和無機鹽,以及植物對礦質元素的吸收都是通過主動運輸來完成的。

  常見考法

  本節考查的重點是細胞膜的流動性和選擇透過性的實驗驗證和分析、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的探究等。高考對本節內容的考查方式主要是以圖文結合的方式,結合有關細胞的基礎知識,綜合考查對細胞的物質輸入和輸出的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誤區提醒

  細胞膜的結構和其他的生物膜是有些區別的,如細胞膜的外表面有少量的糖類,這些糖類通常和蛋白質結合形成糖蛋白,也有少量的糖類和脂質結合形成糖脂來執行特定的功能,而這些結構在其他的生物膜中是不存在的。這個也可以作為判斷細胞內外的一個依據。具有一定的流動性是細胞膜的結構特定,選擇透過性是細胞膜的功能特性;細胞膜的流動性是表現其選擇透過性的結構基礎,因為只有細胞膜具有流動性,只有它是運動的,才能運輸物質,才能表現其選擇透過性。載體是細胞膜上的一類蛋白質,當然,細胞膜上除了載體外還有很多種蛋白質,如組成細胞膜結構的結構蛋白等等;載體具有特異性,在細胞膜上的數量是有限的,這叫做載體的飽和現象,當細胞吸收該物質的載體都參與運輸的時候,細胞吸收該物質的速度達到最大值。主動運輸和被動運輸的本質區別要看是否需要消耗能量。

  【典型例題】

  1.以下哪些過程是主動運輸( )

  A、氯離子在血細胞和血漿之間運動 B、鈉在腎小管中的重吸收

  C、尿素的重吸收 D、氧在血液中的運輸 E、紅細胞吸收葡萄糖

  F、小腸上皮細胞吸收葡萄糖 G、紅細胞從血漿中吸收鉀離子

  解析:該題主要考察主動運輸概念的理解和運用。判斷物質的主動運輸方式,有三個關鍵:一是被運輸的物質是否通過細胞膜;二是明確物質轉運是否需要載體;三是否需要能量。氯離子和氧在血液中的運輸是的細胞間隙中的運動,不通過細胞膜,也就不存在主動運輸的問題;尿素的重吸收方式是自由擴散;紅細胞吸收葡萄糖需要載體但不消耗能量。

  答案:BFG。

  【總結升華】

  一定要熟記一些常見物質的跨膜運輸方式:H2O、O2、CO2等小分子物質和甘油、乙醇、笨、脂肪等脂溶性物質是以自由擴散的方式進出細胞的;紅細胞、肝臟細胞吸收葡萄糖是協助擴散的方式;小腸細胞吸收葡萄糖、氨基酸和無機鹽,以及植物對礦質元素的吸收都是通過主動運輸來完成的。大多數情況下,無機鹽離子出入細胞是主動運輸的方式。

高一生物知識點總結8

  1、T2噬菌體:這是一種寄生在大腸桿菌里的病毒。它是由蛋白質外殼和存在于頭部內的DNA所構成。它侵染細菌時可以產生一大批與親代噬菌體一樣的子代噬菌體。

  2、細胞核遺傳:染色體是主要的遺傳物質載體,且染色體在細胞核內,受細胞核內遺傳物質控制的遺傳現象。

  3、細胞質遺傳:線粒體和葉綠體也是遺傳物質的載體,且在細胞質內,受細胞質內遺傳物質控制的遺傳現象。

  4、證明DNA是遺傳物質的實驗關鍵是:設法把DNA與蛋白質分開,單獨直接地觀察DNA的作用。

  5、肺炎雙球菌的類型:

  ①、R型(英文Rough是粗糙之意),菌落粗糙,菌體無多糖莢膜,無毒,注入小鼠體內后,小鼠不死亡。

  ②、S型(英文Smooth是光滑之意):菌落光滑,菌體有多糖莢膜,有毒,注入到小鼠體內可以使小鼠患病死亡。如果用加熱的方法殺死S型細菌后注入到小鼠體內,小鼠不死亡。

  格里菲斯實驗:格里菲斯用加熱的辦法將S型菌殺死,并用死的S型菌與活的R型菌的混合物注射到小鼠身上。小鼠死了。(由于R型經不起死了的S型菌的DNA(轉化因子)的誘惑,變成了S型)。

  6、艾弗里實驗說明DNA是“轉化因子”的原因:將S型細菌中的多糖、蛋白質、脂類和DNA等提取出來,分別與R型細菌進行混合;結果只有DNA與R型細菌進行混合,才能使R型細菌轉化成S型細菌,并且的含量越高,轉化越有效。

  7、艾弗里實驗的結論:DNA是轉化因子,是使R型細菌產生穩定的遺傳變化的物質,即DNA是遺傳物質。

  8、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

  ①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過程:吸附→侵入→復制→組裝→釋放。

  ②DNA中P的含量多,蛋白質中P的含量少;蛋白質中有S而DNA中沒有S,所以用放射性同位素35S標記一部分噬菌體的蛋白質,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標記另一部分噬菌體的DNA。用35P標記蛋白質的噬菌體侵染后,細菌體內無放射性,即表明噬菌體的蛋白質沒有進入細菌內部;而用32P標記DNA的噬菌體侵染細菌后,細菌體內有放射性,即表明噬菌體的DNA進入了細菌體內。

  ③結論:進入細菌的物質,只有DNA,并沒有蛋白質,就能形成新的噬菌體。新的噬菌體中的'蛋白質不是從親代連續下來的,而是在噬菌體DNA的作用下合成的。說明了遺傳物質是DNA,不是蛋白質。此實驗還證明了DNA能夠自我復制,在親子代之間能夠保持一定的連續性,也證明了DNA能夠控制蛋白質的合成。

  9、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和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只證明DNA是遺傳物質(而沒有證明它是主要遺傳物質)

  10、遺傳物質應具備的特點:

  ①具有相對穩定性

  ②能自我復制

  ③可以指導蛋白質的合成

  ④能產生可遺傳的變異。

  11、絕大多數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只有少數病毒(如煙草花葉病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因此說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病毒的遺傳物質是DNA或RNA。

  12、①遺傳物質的載體有:染色體、線綠體、葉綠體。

  ②遺傳物質的主要載體是染色體。

高一生物知識點總結9

  第一章

  一. 從生物圈到細胞

  1. 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

  2. 除病毒外,生物體都以細胞作為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3. 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細胞(最基本的生命系統;單位)→組織→器官→系統(玉米等植物沒有系統)→個體→種群和群落(在一定區域內,同種生物的所有個體是一個種群,所有的種群組成一個群落)→生態系統→生物圈DNA。

  二.細胞學說

  (細胞統一性和生物體結構統一性)建立的過程:1665年英國科學家虎克發現細胞19世紀(1838/1839)

  德國科學家:施旺、施萊登

  內容:

  1.細胞是一個有機體,一切動植物都由細胞發育而來,并由細胞核細胞產物構成。

  2.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對與其他細胞共同組成的整體的生命起作用。

  3.新細胞可以從老細胞中產生。

  三.高倍鏡的使用方法

  1.光學顯微鏡的使用方法:對光:轉轉換器→調大光圈→轉反光鏡

  觀察:對光→放標本至孔中央→降物鏡至片上方→升鏡筒仔細看

  2.高倍物鏡的操作步驟:對光→低倍物鏡觀察→移動視野中央(偏哪移哪)→轉動轉換器

  注:用高倍鏡觀察,只能使用細準焦螺旋,調節光圈,凹面鏡。

  4. 高倍物鏡的操作步驟注意事項:

  ① 必須先用低倍鏡觀察后再用高倍鏡

  ② 低倍鏡觀察時,粗、細準焦螺旋都可調節,用高倍鏡觀察,只能使用細準焦螺旋。

  ③ 物象與實際材料,左右都是相反的。

  ④ 放大倍數,目鏡長度與其放大倍數成反比;物鏡為正比。

  ⑤ 由低倍鏡換高倍鏡,視野變小,視野內細胞數目變少,每個細胞體積比大。

  例:當顯微鏡的目鏡為10x;物鏡為10x時,在視野范圍內由8個細胞若目鏡變為40x,物鏡不變,則只有2個細胞。課P4

  第二章

  一.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1.常見元素:C,H,O(糖類元素),N,P,S,K,Ca,Mg

  2.微量元素:Fe,Mn,Zn,Cu,B,Mo

  3.主要元素:C,H,O,N,P,S

  4.基本元素:C,H,O,N 5.最基本元素:C

  6.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鮮重:O、干重:C;細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機化合物:脂肪

  二、氨基酸

  1.氨基酸是組成蛋白的基本單位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約有20多種

  2. 每種氨基酸至少分子有:一個氨基(—NH2)一個羧基(—COOH),它們3. 蛋白質是以氨基酸為基本單位構成的生物大分子

  4. 氨基酸分子互相結合方式:一個氨基(—NH2)一個羧基(—COOH)相連接,同時脫去一分子水,這種方式為脫水縮合

  5. 氨基酸數肽鍵數的轉換

  6. 由多個氨基酸分子縮合而成的,含有多個肽鍵的化合物,叫做多肽

  7. 細胞中蛋白質種類繁多的原因:不同種類氨基酸的排列順序千差萬別

  肽鏈的盤曲、折疊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間結構千差萬別

  8. 蛋白質的功能:結構蛋白:構成細胞核生物體結構的重要物質(羽毛、肌肉、頭發、蛛絲)

  催化:細胞內的化學反應離不開酶的催化,絕大多數酶是蛋白質(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

  運輸載體:血紅蛋白,運輸氧

  信息傳遞:具有調節功能,胰島素,生長激素(性激素為固醇,非蛋白質) 免疫功能:抗體

  例:

  1.血紅蛋白是由574個氨基酸構成的蛋白質,含四條多肽鏈,那么在形成肽鏈的過程中,其肽鍵的數目和脫下水分子的數目分別是

  A 573 573 B 570 570 C 572 572D571 571

  2.一條含9個肽鍵的多肽,至少應有游離的氨基和羧基

  A 9 9 B10 10 C 8 8 D 1 1

  3.20種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為128.由100個氨基酸構成的蛋白質,其分子量約為

  A 12800B11000 C 11018D 7800

  4.20種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為128,現有一條蛋白質分子由兩條多肽鏈組成,共有肽鍵98個,問此蛋白質的相對分子質量最接近

  A 11036B12544 C 12288D 12800

  肽鍵數=脫去的水分子數=氨基酸數—肽鏈數

  多肽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 x氨基酸數—x水分子數18

  三. 核酸——遺傳信息的攜帶者,在生物體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中起重要作用

  A 5 2 8 B 4 4 8 C 4 4 2 D 5 2 2

  2.藍藻、煙草、病毒的核酸中具有堿基和核苷酸的種類依次是

  A 4 8 4和 4 8 4 B 5 5 4和 8 8 4 C 4 5 4和 4 8 4D 4 8 4 和4 5 4

  四.細胞中的糖類(主要能源物、被稱為碳水化合物)和脂質

  1.單糖(根據水解分類)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脫氧核糖

  2.二糖(有甜味、由兩個單糖脫水縮合而成)蔗糖(甘蔗、甜菜和大多數水果蔬菜)、紅糖、白糖、冰糖、麥芽糖(發芽的小麥等谷粒中)、乳糖(人和動物的乳汁)

  3.多糖淀粉(植物的儲能物質)、糖原(動物的儲能物質)、纖維素(棉、棕櫚、麻類植物、所有植物細胞的細胞壁) 組成多糖的基本單位為葡萄糖

  4.脂肪存在于所有細胞中,是細胞內良好的儲能物質,很好的絕熱體,每克完全釋放能量最多

  5.磷脂構成細胞膜的重要成分,構成多種細胞器膜的重要成分(分布:人和動物的腦,卵細胞、肝臟、大豆種子)

  6.固醇包括膽固醇(細胞膜的重要成分,參與血液中的脂質運輸)、性激素、VD(脂溶性、有效促進人和動物腸道對鈣和磷的吸收、VC水溶性)

  7.多聚體由每一個單體以若干個相連的碳原子構成的碳鏈為基本骨架 多糖單體為單糖、蛋白質單體為氨基酸、核酸的單體為核苷酸

  五.無機物

  陽離子 Na+ K+Ca+(抽搐、骨骼) Mg2+(葉綠素) Fe2+(血紅蛋白) Fe3+ Cl-SO42- PO43- HCO3-

  I 甲狀腺激素 Zn 蘋果

  功能:①是細胞中默寫化合物的重要成分

  ②許多無機鹽對維持細胞核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有重要作用

  ③維持細胞酸堿平衡

  總結:C H O N等化學元素是構成細胞中主要化合物的基礎。以肽鏈為骨架的糖類、脂質、蛋白質、核酸等有機物構成生命大廈的基本框架。糖類和脂質提供生

  命活動的重要能源;水合無機鹽與其他物質一起共同承擔起構建、參與細胞生命活動的功能。

  第三章

  一.細胞膜——系統的邊界

  1. 制備細胞膜用豬(人、牛、羊)的新鮮的紅細胞(無核膜、線粒體膜等結構)稀釋液,放在清水里,水進入細胞,吧細胞漲破,細胞內的物質流出來,得到細胞膜。

  2. 細胞膜由脂質(主要為磷脂)50%、蛋白質40%、糖類2%-10%組成。功能越復雜的細胞膜,蛋白質的種類和數量越多。

  3. 細胞膜的功能:“長城”將細胞與外界環境分開,保障了細胞內部環境的穩定“海關”控制物質進出細胞“外交部”進行細胞間的物質交流

  4. 植物細胞的細胞壁,主要成分為纖維素、果膠,有支持保護作用。全透 二細胞器——細胞體內的分工和合作

  5. 分離各種細胞器的方法:差速離心法細胞器、其他物質→勻漿→離心管→高速離心機不同轉速離心→分開各種細胞

  x1000 細胞核 x10000葉綠體 x100000內質網核糖體高爾基體

高一生物知識點總結10

  人體的內環境與穩態

  一、內環境:(由細胞外液構成的液體環境)

  二、穩態

  (1)概念:正常機體通過調節作用,使各個器官、系統協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境的相對穩定狀態叫做穩態。

  (2)意義:維持內環境在一定范圍內的穩態是生命活動正常進行的必要條件。

  (3)調節機制:神經——體液——免疫調節網絡

  第二章動物體和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

  一、通過神經系統的調節

  1、神經調節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是神經元。

  神經元的功能:接受刺激產生高興,并傳導興奮,進而對其他組織產生調控效應。

  神經元的結構:由細胞體、突起[樹突(短)、軸突(長)]構成。軸突+髓鞘=神經纖維

  2、反射:是神經系統的基本活動方式。是指在中樞神經系統參與下,動物體或人體對內外環境變化作出的規律性應答。

  3、反射弧:是反射活動的結構基礎和功能單位。

  感受器:感覺神經末稍和與之相連的各種特化結構,感受刺激產生興奮

  傳入神經

  神經中樞:在腦和脊髓的灰質中,功能相同的神經元細胞體匯集在一起構成

  傳出神經

  效應器:運動神經末稍與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體

  4、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

  (1)興奮:指動物體或人體內的某些組織(如神經組織)或細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對靜止狀態變為顯著活躍狀態的過程。

  (2)興奮是以電信號的形式沿著神經纖維傳導的,這種電信號也叫神經沖動。

  (3)興奮的傳導過程:靜息狀態時,細胞膜電位外正內負→受到刺激,興奮狀態時,細胞膜電位為外負內正→興奮部位與未興奮部位間由于電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電流(膜外:未興奮部位→興奮部位;膜內:興奮部位→未興奮部位)→興奮向未興奮部位傳導

  (4)興奮的傳導的方向:雙向

  5、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

  (1)神經元之間的興奮傳遞就是通過突觸實現的

  突觸:包括突觸前膜、突觸間隙、突觸后膜

  (2)興奮的傳遞方向:由于神經遞質只存在于突觸小體的突觸小泡內,所以興奮在神經元之間

  (即在突觸處)的傳遞是單向的,只能是:突觸前膜→突觸間隙→突觸后膜

  (上個神經元的軸突→下個神經元的細胞體或樹突)

  6、人腦的高級功能

  (1)人腦的組成及功能:大腦:大腦皮層是調節機體活動的級中樞,是高級神經活動的結構基礎。其上有語言、聽覺、視覺、運動等高級中樞;小腦:是重要的運動調節中樞,維持身體平衡;腦干:有許多重要的生命活動中樞,如呼吸中樞;下丘腦:有體溫調節中樞、滲透壓感受器、是調節內分泌活動的總樞紐

  (2)語言功能是人腦特有的高級功能

  語言中樞的位置和功能:書寫中樞(W區)→失寫癥(能聽、說、讀,不能寫)運動性語言中樞(S區)→運動性失語癥(能聽、讀、寫,不能說)聽性語言中樞(H區)→聽覺性失語癥(能說、寫、讀,不能聽)閱讀中樞(V區)→失讀癥(能聽、說、寫,不能讀)(3)其他高級功能:學習與記憶

高一生物知識點總結11

  1、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植物沒有系統)→個體→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生物圈

  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統

  2、光學顯微鏡的操作步驟:對光→低倍物鏡觀察→移動視野中央(偏哪移哪)→

  高倍物鏡觀察:

  ①只能調節細準焦螺旋;

  ②調節大光圈、凹面鏡

  3、細胞種類:根據細胞內有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把細胞分為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

  注、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比較:

  ①、原核細胞:細胞較小,無核膜、無核仁,沒有成形的細胞核;遺傳物質(一個環狀DNA分子)集中的區域稱為擬核;沒有染色體,DNA不與蛋白質結合,;細胞器只有核糖體;有細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成分與真核細胞不同。

  ②、真核細胞:細胞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細胞核;有一定數目的染色體(DNA與蛋白質結合而成);一般有多種細胞器。

  ③、原核生物:由原核細胞構成的生物。如:藍藻、細菌(如硝化細菌、乳酸菌、大腸桿菌、肺炎雙球菌)、放線菌、支原體等都屬于原核生物。

  ④、真核生物:由真核細胞構成的生物。如動物(草履蟲、變形蟲)、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粘菌)等。

  補:病毒的相關知識:

  1、病毒(Virus)是一類沒有細胞結構的生物體,病毒既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生物。主要特征:

  ①、個體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間,大多數必須用電子顯微鏡才能看見;

  ②、僅具有一種類型的核酸,DNA或RNA,沒有含兩種核酸的病毒;

  ③、專營細胞內寄生生活;

  ④、結構簡單,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質外殼所構成。

  2、根據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為動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細菌病毒(即噬菌體)三大類。根據病毒所含核酸種類的不同分為DNA病毒和RNA病毒。

  3、常見的病毒有:人類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類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煙草花葉病毒等。

  4、藍藻是原核生物,自養生物

  5、真核細胞與原核細胞統一性體現在二者均有細胞膜和細胞質

  6、虎克既是細胞的發現者也是細胞的命名者;細胞學說建立者是施萊登和施旺,細胞學說內容:1、一切動植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2、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3、新細胞可以從老細胞產生。細胞學說建立揭示了細胞的統一性和生物體結構的統一性。細胞學說建立過程,是一個在科學探究中開拓、繼承、修正和發展的過程,充滿耐人尋味的曲折

  7、組成細胞(生物界)和無機自然界的化學元素種類大體相同,含量不同

  8、組成細胞的元素

  ①大量無素:C、H、O、N、P、S、K、Ca、Mg

  ②微量無素:Fe、Mn、B、Zn、Mo、Cu

  ③主要元素:C、H、O、N、P、S

  ④基本元素:C

  ⑤細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元素為C,鮮重中含最最多元素為O

  統一性:構成生物體的元素在無機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沒有一種是生物所特有的。差異性:組成生物體的元素在生物體體內和無機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9、生物(如沙漠中仙人掌)鮮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為水,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為蛋白質。

  10、

(1)還原糖(葡萄糖、果糖、麥芽糖)可與斐林試劑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淀;脂肪可與蘇丹III染成橘黃色(或被蘇丹IV染成紅色);淀粉(多糖)遇碘變藍色;蛋白質與雙縮脲試劑產生紫色反應。

  (2)還原糖鑒定材料不能選用甘蔗

  (3)斐林試劑必須現配現用(與雙縮脲試劑不同,雙縮脲試劑先加A液,再加B液)

  11、蛋白質由C、H、O、N元素構成,有些含有P、S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結構通式為NH2—C—COOH,各種氨基酸的區別在于R基的不同。氨基酸約20種結構特點:每種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個氨基(—NH2)和一個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連接在同一個碳原子上,這個碳原子還連接一個氫原子和一個側鏈基因。

  12、兩個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二肽,連接兩個氨基酸分子的化學鍵(—NH—CO—)叫肽鍵。

  多肽: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的氨基酸分子縮合而成的鏈狀結構。

  肽鏈:多肽通常呈鏈狀結構,叫肽鏈。

  13、有關計算:

  脫水縮合中,脫去水分子的個數=形成的肽鍵個數=氨基酸個數n–肽鏈條數m

  蛋白質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氨基酸個數-水的個數╳188

  至少含有的羧基(—COOH)或氨基數(—NH2)=肽鏈數

  14、蛋白質多樣性原因: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種類、數目、排列順序千變萬化,多肽鏈盤曲折疊方式千差萬別。

  15、蛋白質的主要功能(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

  ①構成細胞和生物體的重要物質,即結構蛋白,如羽毛、頭發、蛛絲、肌動蛋白;

  ②催化作用:如絕大多數酶

  ③傳遞信息,即調節作用:如胰島素、生長激素;

  ④免疫作用:如免疫球蛋白(抗體)

  ⑤運輸作用:如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

高一生物知識點總結12

  一.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

  1.生命的特征:①新陳代謝②生長發育③遺傳變異④應激性

  2.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的實例生物艾滋病病毒草履蟲生物類型非細胞形態的生物單細胞生物生命活動繁殖繁殖和運動縮手反射人多細胞生物繁殖、生長和發育說明病毒在活細胞中繁殖單細胞生物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反射等神經活動需要多種細胞的參與多細胞生物的生命活動是從一個細胞開始的,其生長和發育也是建立在細胞分裂和分化的基礎上

  3.一切生命活動都離不開細胞,都是在細胞或細胞參與下完成的。

  4.除病毒之外,其它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病毒不具有細胞結構,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遺傳物質組成,寄生在活細胞中,利用活細胞中的物質生活和繁殖。因此,培養病毒要在活細胞中進行,不可用培養基。

  二.生命系統的層次

  1.生命系統的層次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個體種群群落生態特點(概念)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由形態、結構、功能相同的細胞聯合在一起幾種不同組織結合成的能完成某一生理功能的結構能共同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多種器官的組合由若干個器官和系統協同完成復雜生命活動的單個生物。單細胞生物由一個細胞構成一個個體一定自然區域內,同種生物所有個體的總和一定自然區域內,所有種群構成一個群落群落與它的無機環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統一整體舉例神經、心肌、上皮細胞神經、肌肉、上皮組織腦、脊髓、小腸神經、循環、消化系統人、龜、草履蟲某區域內同種龜的所有個體某區域內的所有種群龜生活的水體,系統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環境構成生態系統地球上只有一個生物圈。

  2.從生物圈到細胞,生命系統層層相依,又各自有其特定的組成、結構和功能。其中,細胞是能完整表現出各種生命活動的最微小層次。

  3.單細胞生物:如草履蟲、衣藻、大腸桿菌、變形蟲、藍藻、細菌、眼蟲、酵母菌等,其單個細胞可完成各種生命活動,它既屬于細胞這一層次,又屬于個體這一層次。

  4.池塘中的所有鯉魚是一個種群,池塘中的所有生物是一個群落,一個池塘是一個生態系統,一個池塘中的所有魚是由多個種群組成。

  5.植物的生命系統中沒有系統這一層次;單細胞生物只沒有系統、器官、組織這三個層次。

  6.病毒、分子或原子不屬于生命系統。

  7.親代將其遺傳物質傳給子代的途徑是:生殖細胞(精子和卵細胞)

  8.多細胞生物依賴各種分化的細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復雜的生命活動。如:

  生命活動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物質和能量的交換生長發育遺傳與變異基礎細胞代謝細胞增殖、分化細胞內基因的傳遞與變化8.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莖、葉、花、果實、種子9.人的八大系統:消化、泌尿、內分泌、循環、運動、呼吸、神經、生殖系統。

高一生物知識點總結13

  一、核酸的種類:脫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二、核酸:是細胞內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對于生物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

  三、組成核酸的基本單位是: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DNA為脫氧核糖、RNA為核糖)和一分子含氮堿基組成;組成DNA的核苷酸叫做脫氧核苷酸,組成RNA的核苷酸叫做核糖核苷酸。

  四、DNA所含堿基有:腺嘌呤(A)、鳥嘌呤(G)和胞嘧啶(C)、胸腺嘧啶(T)

  RNA所含堿基有:腺嘌呤(A)、鳥嘌呤(G)和胞嘧啶(C)、尿嘧啶(U)

  五、核酸的分布:真核細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細胞核中;線粒體、葉綠體內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細胞質中。

  練習題: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單糖是不能再分解的糖②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生成麥芽糖③糖類物質不含N、P等元素④蔗糖在酶的作用下水解為葡萄糖和果糖⑤健康人的尿液、胃液、汗液、唾液4種液體樣本,都能與雙縮脲試劑發生紫色反應

  ⑥初級精母細胞、根尖分生區細胞都有細胞周期,其化學成分也不斷更新⑦乳酸菌、大腸桿菌都含有核糖體,遺傳物質都是DNA,但并不遵循孟德爾遺傳規律

  A.①②③④⑦B.①②④⑥

  C.②④⑥D.②③④⑦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組成生物體的化合物以及細胞分裂的知識,屬于考綱理解層次。單糖可以氧化分解,但不能再水解;淀粉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形成麥芽糖;糖類物質的組成元素是C、H、O,不含N和P;蔗糖在蔗糖酶的作用下水解為葡萄糖和果糖;健康人的尿液、汗液中不含蛋白質,不能與雙縮脲試劑發生紫色反應;初級精母細胞不能進行有絲分裂,沒有細胞周期;乳酸菌和大腸桿菌均屬于原核生物,遺傳物質都是DNA,由于不能進行有性生殖,不遵循孟德爾遺傳規律。

  2.科學家在染色體中找到了一種使姐妹染色單體連接成十字形的關鍵蛋白質,下列與之有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A.該蛋白質的合成與核糖體、溶酶體、DNA都有密切的關系

  B.該蛋白質只能在有絲分裂間期大量合成

  C.缺少這種蛋白質的細胞,分裂后形成的細胞染色體數目可能會發生異常

  D.該蛋白質與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體的行為變化密切相關

  答案C

  解析該蛋白質的合成過程與核糖體和DNA有關,與溶酶體沒有直接關系,A錯誤;該蛋白質可以發生在減數分裂間期,B錯誤;由題意可知,該蛋白質是使姐妹染色單體連接成十字形的關鍵蛋白質,在染色體的均分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因此缺少這種蛋白質的細胞,分裂后形成的細胞染色體數目可能會發生異常,C正確;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染色體的著絲點沒有分裂,因此該蛋白質與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體的行為變化無關,D錯誤。

高一生物知識點總結14

  1、分離定律:在生物的體細胞中,控制同一性狀的遺傳因子成對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發生分離,分離后的遺傳因子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隨配子遺傳給后代。

  2、自由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狀的遺傳因子的分離和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形成配子時,決定同一性狀的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離,決定不同性狀的遺傳因子自由組合。

  3、兩條遺傳基本規律的精髓是:遺傳的不是性狀的本身,而是控制性狀的遺傳因子。

  4、孟德爾成功的原因:正確的選用實驗材料;現研究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再研究兩對或多對性狀的遺傳;應用統計學方法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基于對大量數據的分析而提出假說,再設計新的實驗來驗證。

  5、孟德爾對分離現象的原因提出如下假說:生物的性狀是由遺傳因子決定的;體細胞中遺傳因子是成對存在的;生物體再形成生殖細胞—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離,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受精時,雌雄配子的結合是隨機的。

  6、減數是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產生成熟的生殖細胞時進行的染色體數目減半的細胞。在減數的過程中,染色體只復制一次,而細胞兩次。減數的結果是,成熟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比原始生殖細胞的減少一半。

  7、配對的兩條染色體,形狀大小一般相同,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體。同源染色體兩兩配對的現象叫做聯會。聯會后的每對同源染色體含有四條染色單體,叫做四分體。

  8、減數過程中染色體數目減半發生在減數第一次。

  9、受精卵中的染色體數目又恢復到體細胞中的數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體來自精子(父方),另一半來自卵細胞(母方)。

  10、基因分離的實質是:在雜合體的細胞中,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在減數形成配子的過程中,等位基因會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兩個配子中,獨立的隨著配子遺傳給后代。

  11、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和自由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減數過程中,在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12、紅綠色盲、抗維生素D佝僂病等,它們的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所以遺傳上總是和性別相關聯,這種現象叫做伴性遺傳。

  13、因為絕大多數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只有少數生物(如HIV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所以說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14、DNA分子雙螺旋結構的主要特點:DNA分子是由兩條鏈組成的,這兩條鏈按反向平行方式盤旋成雙螺旋結構;DNA分子中的脫氧核苷酸和磷酸交替連接,排列在外側,構成基本骨架,堿基排列在內側;兩條鏈上的堿基通過氫鍵連接成堿基對,并且堿基配對有一定的規律。

  15、堿基之間的這種一一對應的關系,叫做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16、DNA分子的復制是一個邊解旋邊復制的過程,復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條件。DNA分子獨特的雙螺旋結構,為復制提供了精確的模板,通過堿基互補配對,保證了復制能夠準確地進行。

  17、遺傳信息蘊藏在4種堿基的排列順序之中,堿基排列順序的千變萬化,構成了DNA分子的多樣性,而堿基的特定的排列順序,又構成了每一個DNA分子的特異性。

  18、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分子片斷。

  19、RNA是在細胞核中,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合成的,這一過程稱為轉錄。

  20、游離在細胞質中的各種氨基酸,就以mRNA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順序的蛋白質,這一過程叫做翻譯。

  21、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的性狀。

  22、基因還能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23、基因與基因、基因與基因產物、基因與環境之間存在著復雜的相互作用,這種相互作用形成了一個錯綜復雜的網絡,精細的調控著生物體的性狀。

  24、中心法則描述了遺傳信息的流動方向,主要內容是:遺傳信息可以從DNA流向DNA,即DNA的自我復制,也可以從DNA流向RNA,進而流向蛋白質,即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但是,遺傳信息不能從蛋白質傳遞到蛋白質,也不能從蛋白質流向DNA或RNA。

  25、修改后的中心法則增加了遺傳信息從RNA流向RNA,從RNA流向DNA這兩條途徑。

  26、基因與性狀之間并不是簡單的一一對應關系。有些性狀是由多個基因共同決定的,有的基因可以決定或影響多種性狀。一般來說,性狀是基因與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

  27、DNA分子發生堿基對的替換、增添、缺失,進而引起的基因結構的改變,叫做基因突變。

  28、由于自然界誘發基因突變的因素很多,基因突變還可以自發產生,因此,基因突變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

  29、基因突變是隨機發生的、不定向的。

  30、在自然狀態下,基因突變的頻率是很低的。

高一生物知識點總結15

  內質網

  結構特點:是由膜連接而成的網狀結構,單層膜,可分為滑面內質網和粗面內質網(附著有核糖體)。

  功能:細胞內蛋白質加工以及脂質(如性激素)合成的“車間”。

  高爾基體

  結構特點:高爾基體是由單層膜圍成的扁平囊和小泡所組成,分泌旺盛的細胞,較發達。成堆的囊并不像內質網那樣相互連接。

  功能:對來自內質網的蛋白質進行加工、分類、包裝的“車間”及“發送站”;還與植物細胞壁的形成有關。

  溶酶體

  結構特點:溶酶體是由高爾基體斷裂產生,單層膜包裹的小泡。

  功能:是“消化車間”,含多種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損傷的細胞器,吞噬并殺死侵入細胞的病毒、病菌。

  液泡

  結構特點:單層膜,含有無機鹽、氨基酸、糖類以及各種色素等物質。

  功能:調節植物細胞內的滲透壓,使細胞保持堅挺。

  核糖體

  結構特點:無膜結構,主要由RNA(rRNA)和蛋白質構成,分為附著核糖體和游離核糖體。

  功能:生產蛋白質的機器。

【高一生物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高一必考生物知識點總結歸納10-08

高一生物知識點總結10-08

高一生物知識點總結11-15

高一生物知識點總結09-03

高一生物二知識點總結03-30

高一生物知識點總結大全04-21

高一生物知識點歸納總結09-13

精選高一生物知識點總結歸納10-08

高一生物知識點總結歸納10-10

高一生物下冊知識點總結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