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高中數學基本知識點總結

時間:2022-11-23 09:09:16 知識點總結 我要投稿

高中數學基本知識點總結9篇

  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進行分析研究,做出帶有規律性結論的書面材料,通過它可以全面地、系統地了解以往的學習和工作情況,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總結吧。總結怎么寫才是正確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中數學基本知識點總結,歡迎閱讀與收藏。

高中數學基本知識點總結9篇

高中數學基本知識點總結1

  空間兩條直線只有三種位置關系:平行、相交、異面

  按是否共面可分為兩類:

  (1)共面:平行、相交

  (2)異面:

  異面直線的定義:不同在任何一個平面內的兩條直線或既不平行也不相交。

  異面直線判定定理:用平面內一點與平面外一點的直線,與平面內不經過該點的直線是異面直線。

  兩異面直線所成的角:范圍為(0°,90°)esp.空間向量法

  兩異面直線間距離:公垂線段(有且只有一條)esp.空間向量法

  若從有無公共點的角度看可分為兩類:

  (1)有且僅有一個公共點——相交直線;

  (2)沒有公共點——平行或異面

  直線和平面的位置關系:

  直線和平面只有三種位置關系:在平面內、與平面相交、與平面平行

  ①直線在平面內——有無數個公共點

  ②直線和平面相交——有且只有一個公共點

  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平面的一條斜線和它在這個平面內的射影所成的銳角。

  空間向量法(找平面的法向量)

  規定:

  a、直線與平面垂直時,所成的角為直角,

  b、直線與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內,所成的角為0°角

  由此得直線和平面所成角的取值范圍為[0°,90°]

  最小角定理:斜線與平面所成的角是斜線與該平面內任一條直線所成角中的最小角

  三垂線定理及逆定理:如果平面內的一條直線,與這個平面的一條斜線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與這條斜線垂直

  直線和平面垂直

  直線和平面垂直的定義:如果一條直線a和一個平面內的任意一條直線都垂直,我們就說直線a和平面互相垂直.直線a叫做平面的垂線,平面叫做直線a的垂面。

  直線與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如果一條直線和一個平面內的兩條相交直線都垂直,那么這條直線垂直于這個平面。

  直線與平面垂直的性質定理:如果兩條直線同垂直于一個平面,那么這兩條直線平行。③直線和平面平行——沒有公共點

  直線和平面平行的定義:如果一條直線和一個平面沒有公共點,那么我們就說這條直線和這個平面平行。

  直線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如果平面外一條直線和這個平面內的一條直線平行,那么這條直線和這個平面平行。

  直線和平面平行的性質定理:如果一條直線和一個平面平行,經過這條直線的平面和這個平面相交,那么這條直線和交線平行。

高中數學基本知識點總結2

  空間幾何體表面積體積公式:

  1、圓柱體:表面積:2πRr+2πRh體積:πR2h(R為圓柱體上下底圓半徑,h為圓柱體高)。

  2、圓錐體:表面積:πR2+πR[(h2+R2)的]體積:πR2h/3(r為圓錐體低圓半徑,h為其高。

  3、a—邊長,S=6a2,V=a3。

  4、長方體a—長,b—寬,c—高S=2(ab+ac+bc)V=abc。

  5、棱柱S—h—高V=Sh。

  6、棱錐S—h—高V=Sh/3。

  7、S1和S2—上、下h—高V=h[S1+S2+(S1S2)^1/2]/3。

  8、S1—上底面積,S2—下底面積,S0—中h—高,V=h(S1+S2+4S0)/6。

  9、圓柱r—底半徑,h—高,C—底面周長S底—底面積,S側—,S表—表面積C=2πrS底=πr2,S側=Ch,S表=Ch+2S底,V=S底h=πr2h。

  10、空心圓柱R—外圓半徑,r—內圓半徑h—高V=πh(R^2—r^2)。

  11、r—底半徑h—高V=πr^2h/3。

  12、r—上底半徑,R—下底半徑,h—高V=πh(R2+Rr+r2)/313、球r—半徑d—直徑V=4/3πr^3=πd^3/6。

  14、球缺h—球缺高,r—球半徑,a—球缺底半徑V=πh(3a2+h2)/6=πh2(3r—h)/3。

  15、球臺r1和r2—球臺上、下底半徑h—高V=πh[3(r12+r22)+h2]/6。

  16、圓環體R—環體半徑D—環體直徑r—環體截面半徑d—環體截面直徑V=2π2Rr2=π2Dd2/4。

  17、桶狀體D—桶腹直徑d—桶底直徑h—桶高V=πh(2D2+d2)/12,(母線是圓弧形,圓心是桶的中心)V=πh(2D2+Dd+3d2/4)/15(母線是拋物線形)。

高中數學基本知識點總結3

  (1)不等關系

  感受在現實世界和日常生活中存在著大量的不等關系,了解不等式(組)的實際背景。

  (2)一元二次不等式

  ①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的過程。

  ②通過函數圖象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與相應函數、方程的聯系。

  ③會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對給定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嘗試設計求解的程序框圖。

  (3)二元一次不等式組與簡單線性規劃問題

  ①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組。

  ②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幾何意義,能用平面區域表示二元一次不等式組(參見例2)。

  ③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一些簡單的二元線性規劃問題,并能加以解決(參見例3)。

  (4)基本不等式

  ①探索并了解基本不等式的證明過程。

  ②會用基本不等式解決簡單的(小)值問題。

高中數學基本知識點總結4

  軌跡,包含兩個方面的問題:凡在軌跡上的點都符合給定的條件,這叫做軌跡的純粹性(也叫做必要性);凡不在軌跡上的點都不符合給定的條件,也就是符合給定條件的點必在軌跡上,這叫做軌跡的完備性(也叫做充分性)。

  一、求動點的軌跡方程的基本步驟。

  1、建立適當的坐標系,設出動點M的坐標;

  2、寫出點M的集合;

  3、列出方程=0;

  4、化簡方程為最簡形式;

  5、檢驗。

  二、求動點的軌跡方程的常用方法:求軌跡方程的方法有多種,常用的有直譯法、定義法、相關點法、參數法和交軌法等。

  1、直譯法:直接將條件翻譯成等式,整理化簡后即得動點的軌跡方程,這種求軌跡方程的方法通常叫做直譯法。

  2、定義法:如果能夠確定動點的軌跡滿足某種已知曲線的定義,則可利用曲線的定義寫出方程,這種求軌跡方程的方法叫做定義法。

  3、相關點法:用動點Q的坐標x,y表示相關點P的坐標x0、y0,然后代入點P的坐標(x0,y0)所滿足的曲線方程,整理化簡便得到動點Q軌跡方程,這種求軌跡方程的方法叫做相關點法。

  4、參數法:當動點坐標x、y之間的直接關系難以找到時,往往先尋找x、y與某一變數t的關系,得再消去參變數t,得到方程,即為動點的軌跡方程,這種求軌跡方程的方法叫做參數法。

  5、交軌法:將兩動曲線方程中的參數消去,得到不含參數的方程,即為兩動曲線交點的軌跡方程,這種求軌跡方程的方法叫做交軌法。

  求動點軌跡方程的一般步驟:

  ①建系——建立適當的坐標系;

  ②設點——設軌跡上的任一點P(x,y);

  ③列式——列出動點p所滿足的關系式;

  ④代換——依條件的特點,選用距離公式、斜率公式等將其轉化為關于X,Y的方程式,并化簡;

  ⑤證明——證明所求方程即為符合條件的動點軌跡方程。

高中數學基本知識點總結5

  簡單隨機抽樣的定義:

  一般地,設一個總體含有N個個體,從中逐個不放回地抽取n個個體作為樣本(n≤N),如果每次抽取時總體內的各個個體被抽到的機會都相等,就把這種抽樣方法叫做簡單隨機抽樣。

  簡單隨機抽樣的特點:

  (1)用簡單隨機抽樣從含有N個個體的總體中抽取一個容量為n的樣本時,每次抽取一個個體時任一個體被抽到的概率為___;在整個抽樣過程中各個個體被抽到的概率為____。

  (2)簡單隨機抽樣的特點是,逐個抽取,且各個個體被抽到的概率相等。

  (3)簡單隨機抽樣方法,體現了抽樣的客觀性與公平性,是其他更復雜抽樣方法的基礎。

  (4)簡單隨機抽樣是不放回抽樣;它是逐個地進行抽取;它是一種等概率抽樣。

  簡單抽樣常用方法:

  (1)抽簽法:先將總體中的所有個體(共有N個)編號(號碼可從1到N),并把號碼寫在形狀、大小相同的號簽上(號簽可用小球、卡片、紙條等制作),然后將這些號簽放在同一個箱子里,進行均勻攪拌,抽簽時每次從中抽一個號簽,連續抽取n次,就得到一個容量為n的樣本適用范圍:總體的個體數不多時優點:抽簽法簡便易行,當總體的個體數不太多時適宜采用抽簽法。

  (2)隨機數表法:隨機數表抽樣“三步曲”:第一步,將總體中的個體編號;第二步,選定開始的數字;第三步,獲取樣本號碼概率。

高中數學基本知識點總結6

  一、集合有關概念

  1、集合的含義:某些指定的對象集在一起就成為一個集合,其中每一個對象叫元素。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個特性:

  1)元素的確定性;

  2)元素的互異性;

  3)元素的無序性。

  說明:(1)對于一個給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確定的,任何一個對象或者是或者不是這個給定的集合的元素。

  (2)任何一個給定的集合中,任何兩個元素都是不同的對象,相同的對象歸入一個集合時,僅算一個元素。

  (3)集合中的元素是平等的,沒有先后順序,因此判定兩個集合是否一樣,僅需比較它們的元素是否一樣,不需考查排列順序是否一樣。

  (4)集合元素的三個特性使集合本身具有了確定性和整體性。

  3、集合的表示:{…}如{我校的籃球隊員},{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籃球隊員}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舉法與描述法。

  注意啊:常用數集及其記法:

  非負整數集(即自然數集)記作:N

  正整數集N_或N+整數集Z有理數集Q實數集R

  關于“屬于”的概念

  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寫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是集合A的元素,就說a屬于集合A記作a∈A,相反,a不屬于集合A記作a:A。

  列舉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舉出來,然后用一個大括號括上。

  描述法:將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屬性描述出來,寫在大括號內表示集合的方法。用確定的條件表示某些對象是否屬于這個集合的方法。

  ①語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②數學式子描述法:例:不等式x—3>2的解集是{x?R|x—3>2}或{x|x—3>2}

  4、集合的分類:

  1)有限集含有有限個元素的集合。

  2)無限集含有無限個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

  二、集合間的基本關系

  1、“包含”關系子集

  注意:有兩種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與B是同一集合。

  反之: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記作AB或BA。

  2、“相等”關系(5≥5,且5≤5,則5=5)

  實例:設A={x|x2—1=0}B={—11}“元素相同”

  結論:對于兩個集合A與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個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同時集合B的任何一個元素都是集合A的元素,我們就說集合A等于集合B,即:A=B。

  ①任何一個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A

  ②真子集:如果A?B且A?B那就說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記作AB(或BA)

  ③如果ABBC那么AC

  ④如果AB同時BA那么A=B

  3、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記為Φ。

  規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三、集合的運算

  1、交集的定義:一般地,由所有屬于A且屬于B的元素所組成的集合叫做AB的交集。

  記作A∩B(讀作”A交B”),即A∩B={x|x∈A,且x∈B}。

  2、并集的定義:一般地,由所有屬于集合A或屬于集合B的元素所組成的集合,叫做AB的并集。記作:A∪B(讀作”A并B”),即A∪B={x|x∈A,或x∈B}。

  3、交集與并集的性質:A∩A=AA∩φ=φA∩B=B∩A,A∪A=A,A∪φ=AA∪B=B∪A。

  4、全集與補集

  (1)補集:設S是一個集合,A是S的一個子集(即),由S中所有不屬于A的元素組成的集合,叫做S中子集A的補集(或余集)

  記作:CSA即CSA={x?x?S且x?A}。

  (2)全集:如果集合S含有我們所要研究的各個集合的全部元素,這個集合就可以看作一個全集。通常用U來表示。

  (3)性質:⑴CU(CUA)=A⑵(CUA)∩A=Φ⑶(CUA)∪A=U。

高中數學基本知識點總結7

  1過兩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2兩點之間線段最短3同角或等角的補角相等?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和已知直線垂直6直線外一點與直線上各點連接的所有線段中,垂線段最短7平行公理經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8如果兩條直線都和第三條直線平行,這兩條直線也互相平行9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10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11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12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13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14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15定理三角形兩邊的和大于第三邊16推論三角形兩邊的差小于第三邊17三角形內角和定理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和等于180°18推論1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互余19推論2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的和20推論3三角形的一個外角大于任何一個和它不相鄰的內角21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對應角相等

  22邊角邊公理(SAS)有兩邊和它們的夾角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23角邊角公理(ASA)有兩角和它們的夾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24推論(AAS)有兩角和其中一角的對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25邊邊邊公理(SSS)有三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26斜邊、直角邊公理(HL)有斜邊和一條直角邊對應相等的兩個直角三角形全等27定理1在角的平分線上的點到這個角的兩邊的距離相等

  28定理2到一個角的兩邊的距離相同的點,在這個角的平分線上29角的平分線是到角的兩邊距離相等的所有點的集合

  30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即等邊對等角)31推論1等腰三角形頂角的平分線平分底邊并且垂直于底邊

  32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平分線、底邊上的中線和底邊上的高互相重合33推論3等邊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個角都等于60°3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個三角形有兩個角相等,那么這兩個角所對的邊也相等(等角對等邊)35推論1三個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36推論2有一個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37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個銳角等于30°那么它所對的直角邊等于斜邊的一半38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等于斜邊上的一半

  39定理線段垂直平分線上的點和這條線段兩個端點的距離相等

  40逆定理和一條線段兩個端點距離相等的點,在這條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上41線段的垂直平分線可看作和線段兩端點距離相等的所有點的集合42定理1關于某條直線對稱的兩個圖形是全等形43定理2如果兩個圖形關于某直線對稱,那么對稱軸是對應點連線的垂直平分線44定理3兩個圖形關于某直線對稱,如果它們的對應線段或延長線相交,那么交點在對稱軸上45逆定理如果兩個圖形的對應點連線被同一條直線垂直平分,那么這兩個圖形關于這條直線對稱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a、b的平方和、等于斜邊c的平方,即a^2+b^2=c^2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邊長a、b、c有關系a^2+b^2=c^2,那么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8定理四邊形的內角和等于360°49四邊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50多邊形內角和定理n邊形的內角的和等于(n-2)×180°51推論任意多邊的外角和等于360°52平行四邊形性質定理1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相等53平行四邊形性質定理2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等54推論夾在兩條平行線間的平行線段相等55平行四邊形性質定理3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互相平分

  56平行四邊形判定定理1兩組對角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57平行四邊形判定定理2兩組對邊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58平行四邊形判定定理3對角線互相平分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59平行四邊形判定定理4一組對邊平行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60矩形性質定理1矩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61矩形性質定理2矩形的對角線相等

  62矩形判定定理1有三個角是直角的四邊形是矩形63矩形判定定理2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64菱形性質定理1菱形的四條邊都相等

  65菱形性質定理2菱形的對角線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條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66菱形面積=對角線乘積的一半,即S=(a×b)÷267菱形判定定理1四邊都相等的四邊形是菱形

  68菱形判定定理2對角線互相垂直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

  69正方形性質定理1正方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四條邊都相等

  70正方形性質定理2正方形的兩條對角線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條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71定理1關于中心對稱的兩個圖形是全等的

  72定理2關于中心對稱的兩個圖形,對稱點連線都經過對稱中心,并且被對稱中心平分73逆定理如果兩個圖形的對應點連線都經過某一點,并且被這一點平分,那么這兩個圖形關于這一點對稱74等腰梯形性質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兩個角相等75等腰梯形的兩條對角線相等

  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兩個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7對角線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78平行線等分線段定理如果一組平行線在一條直線上截得的線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線上截得的線段也相等

  79推論1經過梯形一腰的中點與底平行的直線,必平分另一腰

  80推論2經過三角形一邊的中點與另一邊平行的直線,必平分第三邊81三角形中位線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線平行于第三邊,并且等于它的一半82梯形中位線定理梯形的中位線平行于兩底,并且等于兩底和的一半L=(a+b)÷2S=L×h

  83(1)比例的基本性質如果a:b=c:d,那么ad=bc如果ad=bc,那么a:b=c:dwc/S??

  84(2)合比性質如果a/b=c/d,那么(a±b)/b=(c±d)/d85(3)等比性質如果a/b=c/d=…=m/n(b+d+…+n≠0),那么(a+c+…+m)/(b+d+…+n)=a/b

  86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定理三條平行線截兩條直線,所得的對應線段成比例87推論平行于三角形一邊的直線截其他兩邊(或兩邊的延長線),所得的對應線段成比例

  88定理如果一條直線截三角形的兩邊(或兩邊的延長線)所得的對應線段成比例,那么這條直線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邊

  89平行于三角形的一邊,并且和其他兩邊相交的直線,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邊與原三角形三邊對應成比例90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邊的直線和其他兩邊(或兩邊的延長線)相交,所構成的三角形與原三角形相似

  91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兩角對應相等,兩三角形相似(ASA)92直角三角形被斜邊上的高分成的兩個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93判定定理2兩邊對應成比例且夾角相等,兩三角形相似(SAS)94判定定理3三邊對應成比例,兩三角形相似(SSS)

  95定理如果一個直角三角形的斜邊和一條直角邊與另一個直角三角形的斜邊和一條直角邊對應成比例,那么這兩個直角三角形相似

  96性質定理1相似三角形對應高的比,對應中線的比與對應角平分線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97性質定理2相似三角形周長的比等于相似比

  98性質定理3相似三角形面積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99任意銳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銳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

  100任意銳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銳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

  101圓是定點的距離等于定長的點的集合

  102圓的內部可以看作是圓心的距離小于半徑的點的集合103圓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圓心的距離大于半徑的點的集合104同圓或等圓的半徑相等

  105到定點的距離等于定長的點的軌跡,是以定點為圓心,定長為半徑的圓106和已知線段兩個端點的距離相等的點的軌跡,是著條線段的垂直平分線107到已知角的兩邊距離相等的點的軌跡,是這個角的.平分線

  108到兩條平行線距離相等的點的軌跡,是和這兩條平行線平行且距離相等的一條直線

  109定理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點確定一個圓。

  110垂徑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徑平分這條弦并且平分弦所對的兩條弧

  111推論1①平分弦(不是直徑)的直徑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對的兩條弧②弦的垂直平分線經過圓心,并且平分弦所對的兩條弧

  ③平分弦所對的一條弧的直徑,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對的另一條弧112推論2圓的兩條平行弦所夾的弧相等113圓是以圓心為對稱中心的中心對稱圖形

  114定理在同圓或等圓中,相等的圓心角所對的弧相等,所對的弦相等,所對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115推論在同圓或等圓中,如果兩個圓心角、兩條弧、兩條弦或兩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組量相等那么它們所對應的其余各組量都相等

  116定理一條弧所對的圓周角等于它所對的圓心角的一半117推論1同弧或等弧所對的圓周角相等;同圓或等圓中,相等的圓周角所對的弧也相等

  118推論2半圓(或直徑)所對的圓周角是直角;90°的圓周角所對的弦是直徑

  119推論3如果三角形一邊上的中線等于這邊的一半,那么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20定理圓的內接四邊形的對角互補,并且任何一個外角都等于它的內對角121①直線L和⊙O相交d<r②直線L和⊙O相切d=r③直線L和⊙O相離d>r

  122切線的判定定理經過半徑的外端并且垂直于這條半徑的直線是圓的切線123切線的性質定理圓的切線垂直于經過切點的半徑124推論1經過圓心且垂直于切線的直線必經過切點125推論2經過切點且垂直于切線的直線必經過圓心

  126切線長定理從圓外一點引圓的兩條切線,它們的切線長相等,圓心和這一點的連線平分兩條切線的夾角

  127圓的外切四邊形的兩組對邊的和相等

  128弦切角定理弦切角等于它所夾的弧對的圓周角

  129推論如果兩個弦切角所夾的弧相等,那么這兩個弦切角也相等

  130相交弦定理圓內的兩條相交弦,被交點分成的兩條線段長的積相等131推論如果弦與直徑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徑所成的兩條線段的比例中項

  132切割線定理從圓外一點引圓的切線和割線,切線長是這點到割線與圓交點的兩條線段長的比例中項

  133推論從圓外一點引圓的兩條割線,這一點到每條割線與圓的交點的兩條線段長的積相等

  134如果兩個圓相切,那么切點一定在連心線上135①兩圓外離d>R+r②兩圓外切d=R+r③兩圓相交R-r<d<R+r(R>r)

  ④兩圓內切d=R-r(R>r)⑤兩圓內含d<R-r(R>r)136定理相交兩圓的連心線垂直平分兩圓的公*弦137定理把圓分成n(n≥3):

  ⑴依次連結各分點所得的多邊形是這個圓的內接正n邊形⑵經過各分點作圓的切線,以相鄰切線的交點為頂點的多邊形是這個圓的外切正n邊形

  138定理任何正多邊形都有一個外接圓和一個內切圓,這兩個圓是同心圓139正n邊形的每個內角都等于(n-2)×180°/n

  140定理正n邊形的半徑和邊心距把正n邊形分成2n個全等的直角三角形141正n邊形的面積Sn=pnrn/2p表示正n邊形的周長142正三角形面積√3a/4a表示邊長

  143如果在一個頂點周圍有k個正n邊形的角,由于這些角的和應為360°,因此k×(n-2)180°/n=360°化為(n-2)(k-2)=4144弧長撲愎劍=n兀R/180

  145扇形面積公式:S扇形=n兀R^2/360=LR/2146內公切線長=d-(R-r)外公切線長=d-(R+r)(還有一些,大家幫補充吧)實用工具:常用數學公式公式分類公式表達式

  乘法與因式分解a^2-b^2=(a+b)(a-b)a^3+b^3=(a+b)(a^2-ab+b^2)a^3-b^3=(a-b(a^2+ab+b^2)

  三角不等式|a+b|≤|a|+|b||a-b|≤|a|+|b||a|≤b-b≤a≤b|a-b|≥|a|-|b|-|a|≤a≤|a|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b+√(b^2-4ac)/2a-b-√(b^2-4ac)/2a根與系數的關系X1+X2=-b/aX1*X2=c/a注:韋達定理判別式

  b^2-4ac=0注:方程有兩個相等的實根b^2-4ac>0注:方程有兩個不等的實根b^2-4ac拋物線標準方程y^2=2pxy^2=-2pxx^2=2pyx^2=-2py直棱柱側面積S=c*h斜棱柱側面積S=c"*h

  正棱錐側面積S=1/2c*h"正棱臺側面積S=1/2(c+c")h"圓臺側面積S=1/2(c+c")l=pi(R+r)l球的表面積S=4pi*r2圓柱側面積S=c*h=2pi*h圓錐側面積S=1/2*c*l=pi*r*l

  弧長公式l=a*ra是圓心角的弧度數r>0扇形面積公式s=1/2*l*r錐體體積公式V=1/3*S*H圓錐體體積公式V=1/3*pi*r2h斜棱柱體積V=S"L注:其中,S"是直截面面積,L是側棱長柱體體積公式V=s*h圓柱體V=pi*r2h

高中數學基本知識點總結8

  集合的分類:

  (1)按元素屬性分類,如點集,數集。

  (2)按元素的個數多少,分為有/無限集

  關于集合的概念:

  (1)確定性:作為一個集合的元素,必須是確定的,這就是說,不能確定的對象就不能構成集合,也就是說,給定一個集合,任何一個對象是不是這個集合的元素也就確定了。

  (2)互異性:對于一個給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一定是不同的(或說是互異的),這就是說,集合中的任何兩個元素都是不同的對象,相同的對象歸入同一個集合時只能算作集合的一個元素。

  (3)無序性:判斷一些對象時候構成集合,關鍵在于看這些對象是否有明確的標準。

  集合可以根據它含有的元素的個數分為兩類:

  含有有限個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含有無限個元素的集合叫做無限集。

  非負整數全體構成的集合,叫做自然數集,記作N。

  在自然數集內排除0的集合叫做正整數集,記作N+或N_。

  整數全體構成的集合,叫做整數集,記作Z。

  有理數全體構成的集合,叫做有理數集,記作Q。(有理數是整數和分數的統稱,一切有理數都可以化成分數的形式。)

  實數全體構成的集合,叫做實數集,記作R。(包括有理數和無理數。其中無理數就是無限不循環小數,有理數就包括整數和分數。數學上,實數直觀地定義為和數軸上的'點一一對應的數。)

  1、列舉法:如果一個集合是有限集,元素又不太多,常常把集合的所有元素都列舉出來,寫在花括號“{}”內表示這個集合,例如,由兩個元素0,1構成的集合可表示為{0,1}。

  有些集合的元素較多,元素的排列又呈現一定的規律,在不致于發生誤解的情況下,也可以列出幾個元素作為代表,其他元素用省略號表示。

  例如:不大于100的自然數的全體構成的集合,可表示為{0,1,2,3,…,100}。

  無限集有時也用上述的列舉法表示,例如,自然數集N可表示為{1,2,3,…,n,…}。

  2、描述法:一種更有效地描述集合的方法,是用集合中元素的特征性質來描述。

  例如:正偶數構成的集合,它的每一個元素都具有性質:“能被2整除,且大于0”

  而這個集合外的其他元素都不具有這種性質,因此,我們可以用上述性質把正偶數集合表示為{x∈R│x能被2整除,且大于0}或{x∈R│x=2n,n∈N+},大括號內豎線左邊的X表示這個集合的任意一個元素,元素X從實數集合中取值,在豎線右邊寫出只有集合內的元素x才具有的性質。

  一般地,如果在集合I中,屬于集合A的任意一個元素x都具有性質p(x),而不屬于集合A的元素都不具有的性質p(x),則性質p(x)叫做集合A的一個特征性質。于是,集合A可以用它的性質p(x)描述為{x∈I│p(x)}它表示集合A是由集合I中具有性質p(x)的所有元素構成的,這種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特征性質描述法,簡稱描述法。

  例如:集合A={x∈R│x2—1=0}的特征是X2—1=0

高中數學基本知識點總結9

  空間兩條直線只有三種位置關系:平行、相交、異面。

  按是否共面可分為兩類:

  (1)共面:平行、相交

  (2)異面:

  異面直線的定義:不同在任何一個平面內的兩條直線或既不平行也不相交。

  異面直線判定定理:用平面內一點與平面外一點的直線,與平面內不經過該點的直線是異面直線。

  兩異面直線所成的角:范圍為(0°,90°)esp。空間向量法。

  兩異面直線間距離:公垂線段(有且只有一條)esp。空間向量法。

  若從有無公共點的角度看可分為兩類:

  (1)有且僅有一個公共點——相交直線;(2)沒有公共點——平行或異面。

  直線和平面的位置關系:

  直線和平面只有三種位置關系:在平面內、與平面相交、與平面平行。

  ①直線在平面內——有無數個公共點

  ②直線和平面相交——有且只有一個公共點

  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平面的一條斜線和它在這個平面內的射影所成的銳角。

  空間向量法(找平面的法向量)

  規定:a、直線與平面垂直時,所成的角為直角;b、直線與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內,所成的角為0°角。

  由此得直線和平面所成角的取值范圍為[0°,90°]。

  最小角定理:斜線與平面所成的角是斜線與該平面內任一條直線所成角中的最小角。

  三垂線定理及逆定理:如果平面內的一條直線,與這個平面的一條斜線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與這條斜線垂直。

  直線和平面垂直

  直線和平面垂直的定義:如果一條直線a和一個平面內的任意一條直線都垂直,我們就說直線a和平面互相垂直。直線a叫做平面的垂線,平面叫做直線a的垂面。

  直線與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如果一條直線和一個平面內的兩條相交直線都垂直,那么這條直線垂直于這個平面。

  直線與平面垂直的性質定理:如果兩條直線同垂直于一個平面,那么這兩條直線平行。直線和平面平行——沒有公共點

  直線和平面平行的定義:如果一條直線和一個平面沒有公共點,那么我們就說這條直線和這個平面平行。

  直線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如果平面外一條直線和這個平面內的一條直線平行,那么這條直線和這個平面平行。

  直線和平面平行的性質定理:如果一條直線和一個平面平行,經過這條直線的平面和這個平面相交,那么這條直線和交線平行。

【高中數學基本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電路的基本知識點總結01-13

高中數學導數知識點總結03-29

初一數學基本知識點總結08-11

高中數學知識點課件:導數03-30

寫作基本總結06-11

學好高中數學的兩大基本要素12-19

基本不等式專項練習題高中數學06-15

總結的最基本的特點06-11

高中數學教學總結02-20

高中數學教學總結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