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因素管理制度
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很多場合都離不了制度,制度是一種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規章或準則。擬定制度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危險因素管理制度,歡迎閱讀與收藏。
危險因素管理制度1
依據《安全生產法》和《消防法》的規定,對較大危險因素的場所、設備設施實施更為嚴格的安全生產管理,有效避免易發區域的事故發生。結合裝飾裝修工程的特點,制定公司較大危險因素的場所、設備設施的安全管理制度。
一、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及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對較大危險因素的場所、設備設施的'設置、租賃、安裝和使用進行重點監控。
二、根據實際情況制定較大危險因素的場所、設備設施設置、租賃、安裝和使用安全管理方案和預案,按照公司相關要求按程序履行審批手續。
三、要求較大危險因素的場所、設備設施的設置、租賃、安裝和使用有驗收、有專人負責,并簽訂責任書或安全協議書。
四、加強對較大危險因素的場所、設備設施的設置、租賃、安裝和使用的用火用電管理,嚴格執行集團和公司的各項用火用電安全管理制度,及時做好安全技術交底工作。
五、如有特殊需要應按照集團公司《安全旁站監督管理規定》建安(20xx)174號的要求,實行旁站制。
六、加大對較大危險因素的場所、設備設施的設置、租賃、安裝和使用監督檢查力度,項目部主管人員、安全、消防管理人員及電工根據各自的職責做好巡檢、日檢、聯檢,并做好記錄。
七、對較大危險因素的場所、設備設施的設置、租賃、安裝和使用中發現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應按照公司《安全生產事故排查治理制度》的規定進行整改。同時,及時向項目部領導匯報。
危險因素管理制度2
飯店、具有較大危險因素的場所有配電室(間),餐飲操作間,煙道、炊事機械;電梯等特種設備。
1、凡是具有較大危險因素的設備、設施必須專人負責其安全管理。
2、配電室(間),電梯必須按規定設置警示標志,乘梯須知等。
3、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暢通,有指示標志,室內場所有應急照明,門開啟方向正確,并配有相適應的滅火器材。
4、具有較大危險因素的生產經營場所,應有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和分隔措施。電氣安裝必需段符合要求,動用明火時,按規定執行。
5、加強安全檢查和巡邏檢查,必要時有專人看管。
6、具有較大危險因素的設備、設施、屬于特種設備的按特種設備的'管理規定執行(定期年檢、操作者持證上崗等)
7、電梯等特種設備除要嚴格執行定期檢驗的規定,每日對電梯進行巡查,定期保養,嚴禁帶病運行。
危險因素管理制度3
飯店、具有較大危險因素的場所有配電室(間),餐飲操作間,煙道、炊事機械;電梯等特種設備。
1、凡是具有較大危險因素的設備、設施必須專人負責其安全管理。
2、配電室(間),電梯必須按規定設置警示標志,乘梯須知等。
3、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暢通,有指示標志,室內場所有應急照明,門開啟方向正確,并配有相適應的滅火器材。
4、具有較大危險因素的生產經營場所,應有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和分隔措施。電氣安裝必需段符合要求,動用明火時,按規定執行。
5、加強安全檢查和巡邏檢查,必要時有專人看管。
6、具有較大危險因素的設備、設施、屬于特種設備的.按特種設備的管理規定執行(定期年檢、操作者持證上崗等)
7、電梯等特種設備除要嚴格執行定期檢驗的規定,每日對電梯進行巡查,定期保養,嚴禁帶病運行。
危險因素管理制度4
1.目的
為提高對本單位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能力,有效控制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濃度(強度),確保其符合國家職業接觸限值要求,以達到控制職業病危害風險的目的,制定本制度。
2.職責
安全生產主管部門負責指導和管理職業病危害因素的識別和檢測工作。
3.協助機構
生產經營部門。
4.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方法
4.1根據生產工藝流程和使用的物品的.性質來識別有害成分。
4.2根據生產機器設備運行過程中產生的有害成分進行識別。
4.3通過委托職業衛生技術服務部門對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檢測來識別。
5.識別后的處理
5.1檢查識別出的職業病危害項目是否已經如實向當地衛生部門申報,如未申報應及時申報或補充申報,并保留申報回執。
5.2發現有利于保護勞動者健康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時,及時上報本單位主要負責人,申請替代現有職業病危害嚴重的技術、工藝、材料。
5.3發現存在《高毒物品目錄》里的毒物,或者經常發生職業病事故的高危險化學品時,檢索有無低毒或無毒的替代品。若有,及時上報本單位主要負責人,申請替代。若無,當及時上報本單位主要負責人,申請通過工程控制(如改善工藝流程和加強防護設施)、行政控制(如減少接觸時間)、加強個人防護等途徑來預防職業病危害事故的發生。
6.檢測項目的確定
6.1參照《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根據工作場所中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確定檢測項目。
6.2若工作場所中存在《高毒物品目錄》所列出的項目,工作場所中存在三氯乙稀、正已浣,應作為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的重點項目。
6.3檢測項目經所委托的檢測機構現場調查確認。
7.檢測機構的確定
應委托具有職業衛生技術服務資質的機構對工作場所進行職業病危害識別、風險評估及檢測。
8.檢測周期的確定
8.1按照《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勞動保護條例》第二十六條要求,對《高毒物品目錄》所列出的項目及三氯乙稀、正已浣,每半年至少檢測一次。
8.2其它職業病危害因素,每年至少檢測一次。
8.3對檢測結果有不符合職業接觸限值(國家職業衛生標準)的情況下,必須按衛生部門規定的期限進行整改,直至檢測合格為止。
9.檢測結果的記錄、報告和公示
9.1職業衛生管理機構應建立檢測結果檔案。
9.2每次檢測結果應及時上報本單位主要負責人及所在地衛生部門。
9.3每次檢測結果應及時公示,公示地點為檢測點及人員較集中的公共場所(如食堂),公示內容包括檢測地點、檢測日期、檢測項目、檢測結果、職業接觸限值、評價等。
10.檢測費用列入職業病防治經費開支。
11.職業衛生管理機構負責對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和檢測情況的內部審核,發現問題,提出整改意見并監督。
9.附則
危險因素管理制度5
1.目的
為提高對本單位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能力,有效控制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濃度(強度),確保其符合國家職業接觸限值要求,以達到控制職業病危害風險的目的,制定本制度。
2.職責
安全生產主管部門負責指導和管理職業病危害因素的識別和檢測工作。
3.協助機構
生產經營部門。
4.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方法
4.1根據生產工藝流程和使用的物品的性質來識別有害成分。
4.2根據生產機器設備運行過程中產生的有害成分進行識別。
4.3通過委托職業衛生技術服務部門對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檢測來識別。
5.識別后的處理
5.1檢查識別出的`職業病危害項目是否已經如實向當地衛生部門申報,如未申報應及時申報或補充申報,并保留申報回執。
5.2發現有利于保護勞動者健康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時,及時上報本單位主要負責人,申請替代現有職業病危害嚴重的技術、工藝、材料。
5.3發現存在《高毒物品目錄》里的毒物,或者經常發生職業病事故的高危險化學品時,檢索有無低毒或無毒的替代品。若有,及時上報本單位主要負責人,申請替代。若無,當及時上報本單位主要負責人,申請通過工程控制(如改善工藝流程和加強防護設施)、行政控制(如減少接觸時間)、加強個人防護等途徑來預防職業病危害事故的發生。
6.檢測項目的確定
6.1參照《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根據工作場所中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確定檢測項目。
6.2若工作場所中存在《高毒物品目錄》所列出的項目,工作場所中存在三氯乙稀、正已浣,應作為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的重點項目。
6.3檢測項目經所委托的檢測機構現場調查確認。
7.檢測機構的確定
應委托具有職業衛生技術服務資質的機構對工作場所進行職業病危害識別、風險評估及檢測。
8.檢測周期的確定
8.1按照《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勞動保護條例》第二十六條要求,對《高毒物品目錄》所列出的項目及三氯乙稀、正已浣,每半年至少檢測一次。
8.2其它職業病危害因素,每年至少檢測一次。
8.3對檢測結果有不符合職業接觸限值(國家職業衛生標準)的情況下,必須按衛生部門規定的期限進行整改,直至檢測合格為止。
9.檢測結果的記錄、報告和公示
9.1職業衛生管理機構應建立檢測結果檔案。
9.2每次檢測結果應及時上報本單位主要負責人及所在地衛生部門。
9.3每次檢測結果應及時公示,公示地點為檢測點及人員較集中的公共場所(如食堂),公示內容包括檢測地點、檢測日期、檢測項目、檢測結果、職業接觸限值、評價等。
10.檢測費用列入職業病防治經費開支。
11.職業衛生管理機構負責對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和檢測情況的內部審核,發現問題,提出整改意見并監督。
9.附則
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危險因素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較大危險因素管理制度10-08
危險危害因素管理制度10-08
學校危險管理制度12-26
危險倉庫的管理制度12-20
危險倉庫管理制度05-26
醫院危險管理制度11-13
危險貨物管理制度03-28
危險運輸管理制度02-02
小學危險管理制度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