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訓家風優秀征文范文(通用26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征文吧,征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一篇什么樣的征文才能稱之為優秀征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我的家訓家風優秀征文范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我的家訓家風優秀征文 篇1
中國的每一個家庭應該都有自己的家訓、家規、家風,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訓是:做人正直,節儉持家,戒驕戒躁,熱愛祖國。
小時候,爸爸媽媽就教我熱愛自己的祖國。給我講愛國的故事,讓我看新聞,解國家大事,教育我努力學習,將來要為祖國做出貢獻。
父母教育我為人要正直,說到就要做到。我借別人一本書,爸爸媽媽就要我記好還書的時間,要求我準時還書,兌現自己的諾言。有一次,我送給同學一個玩具,但我又后悔,我非常喜歡那個玩具,想要回來。爸爸知道后,立刻阻止我,說:“你把東西送給別人,你就要說到做到,東西就不能再要回來。”
父母的生活一直很節儉,從不浪費。吃飯的時候他們要求把飯吃完,每次做的飯菜我們都能吃光。他們還要我養成出房間隨手關燈的好習慣,不該開的燈和電源不要開。每次洗手和洗澡的時候,他們要我把水調的小一些。
父母從小就教我為人謙虛,不要因為一時成功而驕傲。每次我取得成功時,他們都會提醒我不要浮躁。有一次,我考試考得不錯,在學校到處炫耀,回家我奔向父母,拿成績給他們看。我本以為他們會表揚我,誰知他們不僅沒表揚我,反而把我批評一頓。從此我再也不驕傲,養成謙虛的良好行為。
家風家訓在點點滴滴中塑造我們的人格,從而帶動家庭幸福和社會發展。在良好良好的家風家訓影響下,每個人的道德品質會逐步提高。
我的家訓家風優秀征文 篇2
家和萬事興,是我們家的家風。它主要的意思是“家和”,代表一個家庭和睦,家人幸福安康。“萬事興”是事業、家庭、生活等樣樣美好。可以說,“萬事興”是建立在“家和”基礎上的。
每年,我和爸爸、媽媽都要回爺爺奶奶家過年,今年也不例外。
今年,我和爸爸、媽媽、奶奶一起做年夜飯。吃著我們自己的勞動成果,心里甜滋滋的。首先,先來做年糕和餑餑吧!年糕代表“年年高”,是祝福我們在新的一年里學習、工作都越來越順利。年糕的制作方法可簡單,我不一會兒就做好幾個。接下來,我們又開始做餑餑。餑餑分為“大元寶”和大棗餑餑兩種。其實,餑餑就是饅頭,只不過奶奶家都叫餑餑而已。“大元寶”就是做的像元寶的餑餑。把面揉成圓柱體,再把兩邊都捏一下就大功告成!“大元寶”當然是祝福我們新的一年發大財嘍!還有,在元寶餑餑做完后,一定不要忘記插棗喔!插棗時,要把面摁一下再挑。我問奶奶這是為什么,奶奶告訴我,這樣可以生個“雙眼皮”,雙眼皮的小孩漂亮。做完“大元寶”,我和奶奶就開始做大棗餑餑。大棗餑餑上插著許多棗,一色的紅,可漂亮!或許就是祝我們來年紅紅火火吧!
做完餑餑后,就可以包餃子。爸爸搟皮,我和媽媽包。奶奶就沒活兒干,笑瞇瞇地在旁邊看著我們包餃子,我們包得更賣力。一個個雪白的餃子服服帖帖地排著隊,等待著跳進鍋里好好地洗一個熱水澡呢!
當最后一道菜上桌后,年夜飯就開始。和家人一起,吃著餃子,看著春晚。窗外,天空閃著五顏六色的光。這是多么幸福啊!
家和萬事興,是多么普通而又與眾不同的家風啊,因為它飽含著我們對家人的祝福和對祖國的希望!
我的家訓家風優秀征文 篇3
每個家都有不同的家風家訓。良好的家風家訓,能使人積極向上,走向成功;不良的家風家訓,會使人誤入歧途,墜入深淵。誠實守信就是我的家風家訓。
記得有一次,同學約我出去玩,時間是周六的早上九點,地點是先在學校門口集合,然后在去找地方玩,逛街。
我剛開始還在猶豫,到底是去還是不去呢?因為我每次回到家,媽媽就會跟我說:你周末不可以自己一個人跑出玩,最近外面壞人很多怕我出事。在我猶豫的時候,那個同學又說了一句話,說我還找了好幾個好朋友一起去呢。聽到這里,我想:又不只是我們兩個人,人這么多,應該沒事吧,我就答應了。到了周五我回到家,在吃晚飯的時候我剛想找到機會和媽媽提起此事,但在此之前被媽媽的一句話將我的這個打算消掉了。
這頓飯我吃得極少,吃過就回到房間里躺在床上睡覺了,但是翻來覆去就是睡不著。不知道過了多久,我還是抵擋不住困意睡著了。到了第二天早上,眼看就要九點了,我實在是不知道該怎么說就那樣想啊想我還是跟媽媽說了,她說:“既然已經約好了,人不可以失信,而且又有那么多的同學一起去,有人一起就好了,媽媽就放心了,你去吧,不過還是要小心啊,快點回來。”聽到媽媽這么說,我很開心,不只守住了和同學的約定,又沒有欺騙任何人。
還記得有一次,數學作業萊什批完發下來,我打開一看,自己竟然全對,還加了三顆星,我很開心,一遍又一遍的看著這張作業,忽然,我發現有兩道計算題是錯的,老師卻給我批對了。我想應該是老師批錯了,我想要去和老師說一下,但是又一想,如果改過來,那我就一顆星也沒了,但是不和老師說,我心里有不舒服。
在我糾結的時候鈴聲響了,這節課剛好是數學課,老師主要是講題。在老師講到計算題的時候,是讓同學到黑板上去寫,老師就到講臺下面“巡查”,當老師走到我旁邊的時候,我還是遵循內心的意愿,我和老師說了一下,老師看了看,確實是改錯了,但是老師不但沒有減掉我的星,還表揚了我的誠實。著兩件事到現在還記憶猶新,它時刻提醒著我做人要誠實守信,不鞥撒謊。誠實守信就是我的家風家訓。
我的家訓家風優秀征文 篇4
有人說家風是家庭子孫代代恪守的家庭文化,是一個家庭最寶貴的財產,是每個家庭成員自豪感的源泉;家風是融化在我們血液中的氣質,是沉淀在我們骨髓里的品格,是我們立世做人的風范。這句話道盡了家風家風的價值和意義。我們家的家風就是“勤儉持家”。
這還要從我的爺爺奶奶說起,那時候他們還生活在農村,農村的生活是艱苦的。我們家所在的地方是丘陵地帶,自然條件很差,從事農業生產要消耗大量的體力。可是我的爺爺奶奶不但不抱怨,反而更加勤苦。他們不僅能把土地種好,生產出比別人家更多的糧食,還發展養殖業,先是養牛,后來養羊。盡管這樣,他們還不滿足,他們還揀村里有人進城后拋荒的土地耕種。他們辛勤勞動的收入,從來沒有過大肆的揮霍,在子女生日的時候僅僅是煮兩個雞蛋。奶奶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過日子比樹葉還稠”。就這樣他們養活了十三口的家人,也把我的爸爸和其他四位叔叔培養成有文化的人。
如今,我們一家在城里生活。爸爸在煤礦工作,工作很辛苦。他經常加班,很少回家。我們很少見到爸爸,雙休日是這樣,甚至在年節里也是這樣。看到別的孩子在節假日和爸爸媽媽在一起很開心的時候,我好羨慕。媽媽總是說爸爸辛苦是為了咱們這個家,慢慢的我就理解了爸爸。爸爸的辛勤工作得到了回報,不斷的加職加薪。媽媽操持家務,把我們這個家收拾的井井有條,家里有了麻煩事,她從來不去牽絆爸爸,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解決。一次我和弟弟都生病住院,想喝梨湯,她不顧一身的疲憊回家為我們熬梨湯。弟弟上了幼兒園,雖然媽媽每天還要接送他,周末還要照顧好我們的生活,她還是在小區超市找了一份工作。旁邊一家地產公司的經理見媽媽工作那樣勤勞利落,動員她去房產公司做保潔呢。在很多人抱怨工作難找的時候,媽媽竟然遭搶,我為媽媽感到自豪。
爸爸媽媽的勤儉也深深影響了我。我把勤用在了學習上,早起晚睡,學習成績在學校名列前茅。我把勤用在了生活上,幫媽媽做家務:掃地、拖地、洗衣、做飯、雙休日照管弟弟,做得有模有樣,鄰居都夸獎我是個懂事的孩子。我從不奢望什么饕餮盛宴,我覺得媽媽煮的飯是最好的;我也不奢望名牌的服裝,衣服得體就行;在過生日的時候,我甚至不需要一份蛋糕,父母的陪伴才是最溫馨的。上幼兒園的弟弟似乎也懂得了勤儉的道理,自己能做的事情不再麻煩媽媽,不再吵著媽媽要玩具,不再鬧著吃零食。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讀的書越來越廣泛,漸漸明白了勤儉持家的道理。勤儉持家,不僅能夠讓一個家庭順利度過艱難時期,甚至能造就成功的家業;在物質豐富,經濟繁榮的今天,能夠讓我們遠離浮躁的世俗,做好自己的事情,成就美好的品格,體驗到人生幸福的真正內涵。
我的家訓家風優秀征文 篇5
家風是家庭成員為人處事的做法和風氣,是家庭內部特征與道德規范,也是一個家族的性格特征。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家風反而被我們所遺忘與淡化,今天,又重新拾起討論,覺得很有必要。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重視家風的培養,從《顏氏家訓》到《曾國藩家書》,光有關于家風的記載和公開發行的就有百十余種,充分說明,家庭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流傳較多的如“父慈子孝”、“夫正婦順”、“讀書志在圣賢”、“為官心存國君”、“五常八德”(五常:禮義仁智信,八德:忠教仁愛信義和平),這些家風家訓已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子孫后代教育和社會發展都產生積極的影響。
如今,在社會上時常聽到,說到某個孩子不懂事理,沒有教養,歸根到底就是家教出了問題。注重物質追求,疏于學習,缺乏道德引導和傳承家風的載體;人口流動大,親人相聚少,家庭微型化,給家風傳承難度增大;由熟人社會交往向陌生人社會交往發生了轉變,也給家風傳承帶來外在的困難。種種現象讓家風家被漸漸遺忘與淡化。
重拾家風不僅要依靠社會道德建設,要糾正社會上一些不良現象,家風的培養營造社會氛圍還需要依靠每個家庭成員的一代傳承一代,更需要依賴家長的言傳身教。家長的身教是孩子接受家風教育的最直接最重要的途徑,家長的喜怒哀樂,愛憎好惡,勤懶儉奢,都會潛移默化影響著下一代。家風重建,必須從家庭出發,重視家庭的觀念,家庭每個成員都要擁有家風意識,將家庭置于更重要的角色定位。
典范的家風,是催人向善向上,提高人品涵養,勵志成才的重要因素,優良的家風,可使人在言行舉止上自我約束,好的家風對于社會而言,它是道德的力量和規則的信仰。如果每個家庭都能傳承優良的家風,道德的滑坡將會停滯,人間的真善美將在家風中流傳。
我的家訓家風優秀征文 篇6
小時候,老師在課堂里給我們上有關“孔融讓梨”課文,而家父則在家給我講“莎莎分糖”的故事。作為小女孩的我,最愛的就是五顏六色的水果糖了,然而有的時候糖果突然間出現,帶給我很多驚喜,也會有更多的小伙伴突然出現在你面前,讓我措手不及。正當我呆呆地拿著糖果站在那兒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家父走到我面前,沖我眨了下眼睛,然后就一把拿走了我的糖果,“小朋友們,大家一起來做游戲吧,猜腦經急轉彎贏糖果呦!”剛開始我還有些吃驚,但是后來我們開心的在一起,你一言我一句的回答腦筋急轉彎,一個問題還沒問完,我們就互相爭搶地舉起手,大家都在為自己拼命舉高的手臂而傻樂著,雖然最后我答對的最多,糖果還是拿出來分給其他小伙伴了。這次讓我體會到了分享的快樂,雖然我并沒有吃糖,但是心里卻比糖還要甜。
家鄉潛山是我的根,無論如何漂泊,我都在這里扎下了,并努力向上生長著,立志要為家鄉潛山盡一份力,在家父的鼓勵下,我放棄了外地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工作,成為了潛山網的一名編輯,雖然我是一名默默無聞的背后工作人員,但是我會一直認真對待每一條新聞,細致到每一句話,每一個字,讓新聞真正有態度。同時我非常熱愛潛山文化,希望潛山文化也通過網絡得到更多的傳承與發揚。
家風家訓匯成河,河水的波光就像是家父的只言片語,在陽光的照射下格外閃耀,家風家訓,生生不息,流動不止,在時間的長河中慢慢沉淀,漸漸散發出幽香,在你我左右縈繞。
我的家訓家風優秀征文 篇7
我有一個瘦爸爸和一個胖媽媽。雖然我從不覺得我媽媽胖,但我媽媽說如果她聲稱自己胖,別人就不會認為她胖。
媽媽說他爸爸的身材就像莫文蔚,他全身找不到一絲肥胖的痕跡。我不知道莫文蔚是誰。媽媽說那是一位女歌手。媽媽還說爸爸的身材很好,可以穿旗袍。
我父親說我母親是只懶豬,所以她明白,當她吃東西和睡覺時,她吃的是撥浪鼓。我問這是什么意思。我父親說,她只是走來走去。
媽媽問我是否喜歡她。我會不慌不忙地回答。我喜歡爸爸。實際上,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小技巧。我知道媽媽會問為什么,然后我會回答,因為我爸爸經常給我買玩具。然而,我的母親從未愛上我。她知道我喜歡她就像我在心里喜歡她一樣嗎?
我喜歡我的家。
我的家訓家風優秀征文 篇8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都有自己的爸爸媽媽和屬于自己的那份家風家訓。
很多的家長會用嚴厲的態度對待孩子,這使得絕大多數的孩子都開始討厭自己的家長,只有極少數的孩子會在受到家長批評后體會到他們的良苦用心。而我呢,兩種都有可能。
我的爸爸是個不怎么愛生氣的人,所以,大多數時候,他不會兇巴巴的對著我。上次我問他問題時,我很多題目都不會,其實那時候,我就覺得,爸爸可能會罵我一頓,因為那些題以我的能力只要動動草稿本就可以完成的,但我這個人就是愛犯懶。我拿著作業本來到爸爸跟前,指著作業本上空白的題目,對爸爸說:“爸爸,這幾道題怎么做?”爸爸放下手中的手機,接過我手中的作業本,看看題目,又看看我,此時的我甚至有些后悔:要是爸爸罵我怎么辦,那我還不如自己做呢!突然,爸爸說了一句:“草稿本拿來。”我頓時心花怒放,剛才的緊張感一下子煙消云散,蹦著笑著進了房間,拿出了一本草稿本和一支筆,我心想,爸爸真好,無論在什么時候,他都愿意耐心的教我。但事后,我轉念一想,爸爸如此耐心的教我,不就是希望我懂的題目更多,對這些題目理解的更深嗎?
隨著我的長大,我漸漸有了自己的觀點。記得有一次,爸爸幫我檢查作業時,我認為這題是對的,但爸爸非說這題是錯的,于是,我和爸爸就這樣吵了起來,媽媽也來勸我改正,但我偏不!這時,爸爸就說:“你就是脾氣倔,跟你說‘錯了就是錯了’,怎么不聽呢?你再仔細看看,想想。”我不高興了,說:“憑什么你說錯的就是錯的,萬一你這次判斷錯誤了怎么辦,都說了這是對的,對的就是對的,你再說也沒用。”這句話氣的爸爸把本子一扔,我頓時罵了爸爸一句,撿起地上的作業本,把房門關了起來。第二天,老師講評作業的時候,我才發現是我錯了,是我沒將定義理解透,爸爸兇我不是因為我錯了,而是錯了卻不改。
我的家風家訓就是這樣,我爸爸的教育方式也是這樣,都是希望我對每一道題都理解透了,不要錯誤的理解他們,做題要有自己的觀解,更是希望我的未來更加美好!
我的家訓家風優秀征文 篇9
家風,就像學風校風一樣是不可缺少的,家風是一個家庭的傳承,是一個家庭的棟梁,是讓后代健康成長的基礎下面我就來說說什么是家風。
家風,每當我看見這個字眼我就想起了中央電視臺在春節期間做的節目,他們的記者在全國各地的大街小巷的采訪,問街上的陌生人他們家的家風。在看這個節目時我就在心里默默的問自己,我們家的家風是什么,我想起了媽媽在我小時候說的話,媽媽說;‘做人要腳踏實地的做事,絕對不可以投機取巧,不管做什么是都要一步一步的往前走,不要想一口吃成個大胖子,還有就是對人要友善,只要你友善的對待了他人,他人也會友善的對待你,這樣不管你做什么事都會一帆風順,自己的心里也會特別高興。’
在互聯網上是怎么解釋的,家風,又叫門風,家風在通常的情況下家風往往是作風的某種反映。我覺得這句話說的不錯,因為不是有一句話就是,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道下來嗎?這不就正好說明了家風是作風的體現嗎?其實在我國古代的人們就非常的注重家風的培養,在書中就有先修身,齊家,才能治國平天下。的語句,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家風敦厚尤顯重要,我們通常都會以一個人的家風來評價某一個人,不是在權威的解釋里就說家風是一種潛在無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心靈嗎?還可以塑造孩子的性格,可以說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教育,它對晚輩的影響是全方位的,每個方面都會打上家風的烙印。可以說,有什么樣的家風,就有什么樣的孩子。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家風是不可缺少的,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應該為自己家有個良好的家風而驕傲!
我的家訓家風優秀征文 篇10
家風家訓就在父母的言行里,它充滿正能量。記得小時候,我背著書包去讀書,爸媽交代的就是:要聽老師的話,不要和同學打架,別人的東西不能拿。他們還告訴我在外邊碰到長輩一定要叫人,小一點的叫哥哥、姐姐;大一點叫叔叔、阿姨,老一點的叫爺爺、奶奶等。禮貌、友愛、誠實是爸媽教育的主要內容,也是家風的一個體現吧。記得有一次和同學打架,老師告訴了爸媽,爸媽一個勁的賠不是,還讓老師盡量管我,不乖就打。所以如果在外面我被欺負,一般情況下我不敢跟家里人說,因為一說,爸媽都會馬上責備我:“一個巴掌拍不響,你肯定也惹人家了!”出了問題,首先要從自身找原因——這對我的影響確實很大!
平民百姓家的家風大多充滿正能量,是要把孩子培養成好人、老實人,誠實做人,老實做事,還要尊敬長輩。教育我們做一個出淤泥而不染的“蓮”。
好的家風就是一所好學校。
現實在平時的學校教育中,家風體現在孩子的言行之中,我們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這個孩子有家教,那個孩子沒家教。家教也是一個家風的體現,它是通過孩子的言行表現出來了。大凡家庭教育良好的家庭,孩子的行為習慣作為學校是不大需要操心的,因為家長在平時的一言一行中已經幫學校教育好了。當然也有一些家庭教育,家風不怎么的家庭,表現在孩子也是很難管理和教育的對象。有的時候甚至家長也拿他沒有辦法。家風雖然是一些道德教育、禮貌教育、規矩教育,它就是對我們的一種規范、一種風氣、一種文化,好家風就是一所好學校。家風教育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手段。
“培育好的‘家風’,也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手段。”
“家風”不僅是一種規范、一種風氣、一種文化,也是主流道德價值觀大眾化最有效、最簡潔的途徑。
對于一個小學生來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能還難以真正的理解和領會,但是通過了挖掘學生‘家風’中的優良因素,將核心價值觀融入了其中,可以讓每一位學生通過耳濡目染,學習和傳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精髓。”
學校有責任有義務為家風傳承做貢獻。“家風是一種無言的教育,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的心靈,塑造孩子的人格。學校可以把家風教育與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合起來,融入中小學教育全過程、各方面,發揮家庭教育在學生成長當中的重要作用。
我的家訓家風優秀征文 篇11
央視開展的“家風”大討論,引發了社會各界的熱烈反響。在我看來,家風是指家長的言傳身教而養成的家庭良好作風,家風總體上是與社會大環境相關的,家風在受社會風氣影響的同時,又反作用于社會風氣。家風屬于社會文明的范疇,在中華五千年的歷史中,家風與家訓、家規、家教一樣,是中華文明的優良傳承。
在上世紀相當一段時間里,是非常注重家訓、家規、家教和家風的,而這四者之中,家教使用的頻率最高。比如評價某一個人的品行,多以這個人“有家教”或“沒家教”來形容,現如今被用爛的“素質”一詞,在當時根本不流行。家教之下,家風和家規也是經常使用的,比如稱贊某個人家,總是說“這個人家的家規重、家風好”等等,至于家訓,尋常人家是比較少見的,畢竟寫得《朱子家訓》之類傳世佳作的,多為學富五車之人。
話又說回來,寫不了家訓的尋常人家,也不乏各種各樣的治家格言。象我家里,父親是行行伍出身、母親是普通工人,但“清清白白做人,老老實實做事”是他們三天兩頭用來敲打我們兄妹三人的。在小時候,記得我家的家規特別多,什么“笑不露齒、食不出聲”,“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積善積德,尊老愛幼”云云,記得大妹妹一次吃飯時咀嚼出聲,臉頰上立即挨了老爸的一筷子,馬上就熱淚盈眶,我們更是抿緊了嘴咀嚼。
家規有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作用,久而久之就養成了習慣。記得那時還沒有空調,連電扇都是稀罕之物,夏天酷熱難耐之時,我們都習慣在門前空地邊乘涼邊吃晚飯,我和兩個妹妹負責搬桌椅、端飯菜,然后坐在小椅子上等大人們下樓,只有等外婆端起飯碗或老爸端起酒杯后,我們兄妹三人才端碗開吃。那時候許多鄰居也在空地上吃晚飯,孩子多的家庭有時哄搶得厲害,就無形中有了對比,時常聽到鄰居們夸獎我家小孩規矩好、有家教。每次聽到鄰居夸獎,我們發現父母親都是暗自欣喜。
走上社會后,從實踐的一些反面事例中,更感覺到家教匱乏對人生的妨害。記得八十年代中期,我們公司召開職代會,在代表上食堂就餐時,時任公司行政(后勤)科長的Z君,仗倚自己分管食堂而闖進分餐間,給自己挑選看得中的(抑或是大一點的)份菜,眾目睽睽之下的伸手,氣得公司總經理臉色鐵青,加上此君吃相不佳,咀嚼時青筋直露,聲音巨響,遂成同事間一段笑談;九十年代中期的一個晚上,公司黨政班子商討提任后備干部事宜,年近升職極限的他,或許是害怕趕不上最后一班車,竟躲在會場門外學潛伏。因女書記突然開門上洗手間而躲避不及,連人帶畚箕一起跌倒(在假裝掃地),弄出巨響震驚全場,淪為笑柄的同時,更是斷了前程,許多同事得知后搖頭,連稱“家門不幸啊”!
中國禮儀之邦的美譽,是以無數家庭的優良家風為基礎的,在注重素質的當代,家訓、家規、家教、家風又重新被喚醒,這是件好事情。
我的家訓家風優秀征文 篇12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我認為家訓就是家中的規矩,是一個家的道德標準,是不可或缺的優良傳統。我家的家訓就是:“孝順”“自強”。
我家的家訓首先體現在“孝順”上。從小爸爸媽媽就教我要孝敬老人。爸爸媽媽不僅用語言教育我,還用實際行動向我展示了何為“孝順”。
我家大爺爺已經70多歲了,沒有成家,無兒無女。爸爸媽媽對待大爺爺就像對爺爺奶奶一樣,每周都去看他,檢查補齊大爺爺所需藥品和生活用品。大爺爺牙不好,爸爸媽媽都會買香蕉和柿子等容易咀嚼的水果給他吃。為讓大爺爺按時吃飯,媽媽爸爸每天都會讓我打個電話給大爺爺,甜甜的喊上一聲“大爺爺要按時吃飯、按時吃藥哦!”大爺爺都會哈哈大笑道:“好,好,好!”爸媽的這種行為讓我佩服,潛移默化中影響了我。
我家的另一條家訓,就是媽媽常說的“自強”。媽媽爸爸都出生在弟妹眾多的農村家庭,他們都勤勞勇敢,自立自強,遇事不依賴別人,不怨天尤人。找工作、買房,都是靠自己。我家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爸爸媽媽靠自己的雙手打拼來的。正因為如此,媽媽早早地教會我洗衣服、整理家務,讓我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處理。這條家訓養成了我積極樂觀的處事態度,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困難第一反應總是積極解決問題,始終相信方法總比困難多。
好的家風來自好的家訓,這樣好家風的家庭自然能立本樹人。我自豪生活在這樣的家庭中,更自豪有這樣的家風、家訓,讓年幼的我可以在“風雨”中茁壯成長。
我的家訓家風優秀征文 篇13
中國自古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在每個人的心中。在中國,我們每個家庭,都有著承載下來的良好家訓家風。俗話說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體現了良好的家風、家訓對人們的影響。好的家訓家風不僅傳承了祖祖輩輩對后代的希望和鞭策,也同樣體現了中華人民優良的民族之風,更是社會良好風尚健康發展,社會文明程度進步的前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每個剛出生的孩子就像一張潔白的紙張,要涂成什么樣的圖案是由父母教育孩子決定的。小時候,媽媽就經常用家族的家訓家風教育我,她的教誨時常在我腦海中呈現。印象最深的事莫過于有一次我的同桌給了我兩包彩紙,我本想還給她的,可是那會兒放學她已經走了。我心神不寧的回到了家,寫完作業后,就把彩紙都放到了書桌里。躺在床上,自己都還在想著,彩紙既然是我同桌給的,我就都用了,不再還給她了。
早上,媽媽給我收拾書桌的時候發現了兩包彩紙,拿在手里叫我起床。我看著媽媽,偷偷看著媽媽發現她并沒有生氣,而是很溫柔的對我說:“這是從那兒來的?”我低著頭忸怩地說:“我的同桌給我的”。媽媽語重心長的對我說:“無功不受祿,廉者不受嗟來之食,意思是告訴我們不要隨便接受別人的東西,從小要養成自食其力,需要什么了告訴媽媽,你還小,不能養成這樣的壞習慣,以后不許這樣,到學校了把彩紙還給你的同學。”當時的我對那句“無功不受祿,廉者不受嗟來之食”似懂非懂,但是我卻牢牢記住了這是我們家族傳承下來的家風家訓,并且在我心里深深的扎下了根。
“無功不受祿,廉者不受嗟來之食”這就是我的家訓家風,我的父母一直用這樣的方式來教育我,這樣的家訓家風充滿了智慧、溫暖和愛,我有信心在我們這一代將這些好的家訓家風傳承下去,形成服務社會、報效祖國的傳統文化。
我的家訓家風優秀征文 篇14
無論大家、小家都要有一定的家風家訓,“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風”是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但家風家訓是什么呢?今天我就談一談我家的家風家訓吧。
所謂的家風就是自己家里的風氣,家里的風氣好不好就會影響到子孫后代。我們中國的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風是以德立家,以德治家,團結向上,孝敬爸媽。爸媽一直告誡我,百善孝為先。家風是一條應該牢記的座右銘,有了它,我們才可以在社會上立足,才能讓自己走的更遠。銘記家風,為自己的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
我家的家訓是尊敬老師、長輩,勤勞節儉,懂得持家,鄰居之間和睦共處。自小受家庭和爸媽的影響,把勤勞、節儉的作風來規范自己的行動和價值觀。我會努力去做,同時也會影響周圍的人,讓他們也做到。我現在還能主動向長輩們問好,同學之間搞好團結,有時和同學鬧點小矛盾,是我的錯一定主動向同學道歉,不是我的錯也不追究,退一步海闊天空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業做完了,才能有娛樂時間。當天的事情當天做,不能拖拉,每天要運動,養成良好的習慣。一個好的家風家訓能讓我更加了解到了中國文化的進步,讓我們踏出堅定的步伐,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長大為國家做出更大貢獻。
我希望我家的家風家訓能世世代代傳承下去,家風家訓是一種正能量,我們要時時刻刻嚴格要求自己。要從每個家庭做起,弘揚民族精神。
我的家訓家風優秀征文 篇15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對我來說不知已經過了多少個春多少個晨,現我已11歲了,這11年里家人對我無微不至的關愛,他們十年如一日的為我付出,都讓我感到了家的溫暖。可這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今天就一起談談我的家訓吧!
家訓一:、勇于承認錯誤,及時改正。
記得三年級時,有一次單元考試我只考了80多分,我不敢跟爸爸講,可是這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我還是先跟媽媽說了,媽媽聽了笑著說:“孩子你還記得我們家的家訓嗎?你犯了錯不可怕,可怕的是你錯了不敢勇于承認錯誤,沒事你只要跟爸爸承認了錯誤,爸爸能理解你的!”聽了媽媽的“心理輔導”,我終于鼓起勇氣,膽怯地向爸爸承認了錯誤,爸爸聽后溫和的說:“孩子你能勇于承認錯誤爸爸很高興,下次加油就可以了!”我把我的心事說出來了心里順暢多了。在之后的學習中我上課認真了,學習成績也有了很大的進步,我可高興了!”
家訓二:尊敬師長與同學和睦相處,做事寬容大量。
小時候,每次上學校之前媽媽總愛叮囑我幾句:“孩子,到學校千萬別和同學吵架,打架,要和睦相處。”媽媽生怕我被同學欺負,又怕我和同學吵架,經常給我上“政治課”將一些經典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寬宏大量。在媽媽的諄諄教誨之下,我成為了一個老師同學喜歡的孩子。
家訓三:會吃苦耐勞,不嬌氣,做一個成功人士。
爺爺愛給我講很多關于他當年當工程師的經歷,告誡我:“現在的年輕人沒有幾個能吃苦耐勞的,你要從小就學會吃苦,不要太嬌氣,不然成不了大事,爺爺還教導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只有經歷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環境,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也許這就是“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我想這就是一個成功人士所經歷過的,我也要做一個會吃苦的成功人士。
我很感謝爸媽親給了我一個這么好的生活環境,我一定會銘記這三條家訓,并指引著自己不斷前進!
我的家訓家風優秀征文 篇16
家風是指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也就是說一個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圍即構成了家風。顧名思義,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風格與風尚。換一句話說,當一個家庭的家規、家訓形成家庭的公眾行為習慣即構成了家風,家風也就是一個家庭或一個家族的家文化。
古時候,許多豪門或官人出生的家庭有一些家風家訓。現在許多名人也有家風家訓。我家雖然不是名人出身,但一起構建溫馨家庭的意識還是有的
“該學習的時候學習,該玩的時候玩!”母親嘴中也總是掛著這句話。是的,該學習的時候學習:我和媽媽做了一個作息表,周一至周五毫無疑問的是學習,一直到周六下午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在加上課外的練習。該玩的時候玩:每個周日媽媽都會帶我出去玩,雖然名義上是“玩”,但是每次出去都會遇上一些形形色色的人,這也算是讓我“長了見識了”。
“做人要做老實、誠實、善良人,多做好事,終有好事”。所以我們要建構和諧家風,父母在家中要學會樹立好榜樣同樣也要與孩子保持親密無間的關系,在孩子面前更要學會抑制住自己不好的情感;孩子也要學會設身處地的去理解父母,盡量做最好的自己,展現在父母眼前。
我的家訓家風優秀征文 篇17
良好的家風家訓是中國傳統文化傳承的重要形式,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內容。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之稱,向來重視家教。
家風是一個家庭在世世代代傳承中形成的一種比較穩定道德規模、傳統習慣、為人之道、生活作風。每個家庭,都有家訓、家規、家風,俗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訓、家規、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后代的希望和對后代的影響,也同時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
我們家的家訓是:尊重老師、孝敬長輩,與同學友好相處,勤勞節儉懂得持家,最重要的是——節儉,節約是中華民族所有人都應該做到的事,理所當然,成了我們家的家訓。
你要學會節約用水、用電。不然,世界上的最后一滴水,將會成為我們的眼淚!
你要學會節約糧食,俗話說得好;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農民伯伯在烈日炎炎的天下為我們種糧食,一大珠一大珠的汗水從臉頰流下。當食物豐收時,他們笑了,仿佛之間所有的辛苦都沒有白費,就憑這來之不易的食物,所以我們更應該節約糧食!
你要珍惜時間,抓住現在的每分每秒莫讓美好的青春付諸東流。記住,時間是不等人的。
這些家訓,是自古以來存在在每個人心中的。但真正做到的,卻少之又少,但是我要努力做到的。
我們家的家規是;主勵向長輩問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當天的事情當天做完,不能拖拉。要為自己定下目標,并為之而努力奮斗,還有就是運動。爺爺說,你可以沒有一個聰明的頭腦,但不可以沒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所以每天要鍛煉身體。
我們家的家風——“孝、儉、勤”三個字,可以概括我們家的家風家訓家規。
我們的祖國是由千千萬萬個幸福家庭組成的,只有我們每個人認真遵守好自己的家風家訓,祖國才能更穩定、和諧、繁榮、富強。
希望我們家的家風家訓家規可以像道德的力量,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
我的家訓家風優秀征文 篇18
家是沃土,我是在這沃土中拼命生長的樹苗。我身體的歪正,身為沃土的家說了算。
“君子訥于言而敏于行”是我在家常聽到的一句話,也是父母親經常教育我的一句話,而我聽了幾乎幾年,終于知道了它真正的含義和父母對我的要求和期盼:在說話的時候要三思而后說不要口無遮攔,信口雌黃;而在做事的時候要積極敏捷,不要拖泥帶水。正如父母親的意思,就是讓我做一個爽快果斷,不優柔寡斷的“訥于言而敏于行”的君子。
《哈佛家訓》中就有許多感人的家庭故事,不傷害他人的自尊心,不嘲笑他人的缺點,不破壞別人的幸福,不打斷別人夢想的翅膀。在那緊密的字里行間,透漏著該怎樣為人處事的奧秘。在我的小臥室里,有這么一個書架,書架上有這么幾本爸爸媽媽送給我的書:《哈佛女孩劉亦婷》、《告訴世界我真棒》、《絕望鍛煉了我》、《有一種心態叫承受》。慢慢地,我明白了這幾本書的的含義,雖然這書中有些道理我不懂,但是我依然明白著父母對我的期望——做一個勇敢快樂的人。
以前,我跟爸爸媽媽到酒席吃飯時,客人總是問我一些無聊的問題,而我也總是傻傻的回答客人一大堆沒用的話;吃東西時總是不顧別人的想法。可就在往后的日子里,爸爸媽媽并沒有去直接批評我,而是跟我講一些我似懂非懂的故事,漸漸地,我懂事了,也知道父母為什么要講給我那些不懂的故事,我也明白了爸爸那良苦的用心。
爸爸媽媽是這片沃土勤勞的園丁,澆灌著我這棵幼嫩的小苗,那一點點肥料和一滴滴汗水成就了我這棵小苗的健康成長。
“相信自己,改變自己,超越自己,超越世界,超越現實”。它是我的座右銘,它是由我的家風給予我的信念,使我閃耀成長。
我的家訓家風優秀征文 篇19
花兒在陽光的呵護下,才能美麗動人;禾苗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茁壯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的家風熏陶下,才能出類拔萃。每個家庭都會有不同的家風,家訓。而我們家庭的家風家訓就是:以孝為本,以儉為德,寬以待人。雖然,這只是簡單的十二個字,但在我的心里,卻勝過千言萬語。因為這十二個字教會了我很多,很多。
以孝為本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記得那天,我和爸爸媽媽去姥姥家吃飯,姥姥還特地做了辣子肉。碰巧那段時間,爸爸上火,不能吃辣的東西。媽媽正想對姥姥說,卻被爸爸阻止了。爸爸不僅把自己碗里的辣子肉扒了個精光,還一直夸姥姥的手藝好,把姥姥樂得合不攏嘴。
回到家后,我充滿疑惑的問爸爸:“爸爸,你明明不能吃辣的,為什么還要吃辣子肉啊?”爸爸笑了笑,說:“那盤辣子肉是你姥姥精心做的,如果我不吃,那得多掃興啊!你說是不是?”我點了點頭,說:“我知道了,要多多的考慮老人的感受,懂得‘孝’一字。”爸爸欣慰的點了點頭。
受爸爸的影響,在那以后的每個星期的周末,我都會為爸爸媽媽做菜,給他們揉肩,捶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表示對他們的感謝。
以儉為德
記得在我小時候,吃飯時總是剩下飯菜。媽媽發現我的這個惡習時,并沒有呵斥我,而是送給我一句話:“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小時候的我,根本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于是媽媽解釋道:“我們每吃的一口粥,每一碗飯時,應該想想這里面有多少人的汗水付出,想想它的來之不易;我們所用的半根絲、半縷線,都要常常想到他們是多少人的勞動成果所換來的。我們就應該好好的珍惜。”
聽了媽媽的話后,我很慚愧。從那以后,我就再也沒有剩過飯菜,浪費過一粒米。更通過這件事,讓我養成了節儉的良好品德。
寬以待人
記得有一次,我正在收作業本,突然跑過來一群調皮搗蛋的男生,把作業本弄掉了一地,我剛想拽著他們去辦公室“玩耍”。可當我想起父親常對我說的一句話:“要以一顆寬容的心去面對所有的人。”便不再那么生氣,也不再責怪他們,他們也認真地向我道過謙,并主動地幫我撿起作業本。一場矛盾就這樣化解了!
多一點兒寬容,多一點兒理解,多一點兒體諒,我們彼此就會相處的更加融洽。
我們的家庭雖然只是一個普通百姓之家,但卻有著讓我受益一生的家風、家訓。“以孝為本,以儉為德,寬以待人。”就像是我成長道路上的一盞照明燈,時刻引導著我前行。
我的家訓家風優秀征文 篇20
我的家地處沂蒙山區一個偏僻的小山村,在中國地圖上即使用放大鏡也找不到村莊的名字,可家里依然充滿著濃濃的歡樂,院子里時常飄蕩著歡樂的笑聲。
我家的勤儉之風。花香不在多,室雅何須大?在農村,我家的房子簡陋,居住面積小,可我們一家人整理得井井有條。看,墻壁總是一塵不染,坐了二十多年的沙發雖破舊可很整潔,回到家里誰都愿意坐,仿佛是“親密朋友”。
我家的智慧之風。手機是眼下家庭中管理孩子最棘手的問題,而在我們家卻成了智慧之風的源動力,我們在手機上下載了“成語瘋玩猜”,閑暇之時我們一同過關猜成語。如“鬧”字為門庭若市,“出”字為山外有山,“柜——渠”為水到渠成,“難難”為左右為難,“離了四次婚而成家”為前功盡棄……看了這些你是不是也覺得很好玩。但要好好把握時間,適可而止,張弛有度。
我家的感恩之風也是名不虛傳的。大到在外面左鄰右舍家的婚喪嫁娶,我們是毫不吝嗇的義務幫工,有的遇到困難時,我們還捐款捐物,小到在家里給父母洗衣洗腳,每到冬天,媽媽早上總是給爺爺奶奶點好取暖爐,晚上裝好暖水袋,細心的媽媽還總是把暖水袋用柔軟的布包裹起來放進奶奶的被窩。
我家的和諧之風也夠柔和的,有“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味道。孩子每天必說的三句話:“爸爸、媽媽好”、“爸爸、媽媽再見”、“爸爸、媽媽晚安”。看似簡單的問候,要做到持之以恒也不簡單,可在我家依然保持著,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有時有了一點小的爭執,弱方總是急中生智,問一問:“我們還是兄弟嗎?”繼而雙方相視一笑,齊喊:“奔跑吧,兄弟!”一切和好如初。
東西南北中,有風在家中。我的家里有各式各樣的風:勤儉、幽默、樂觀、感恩……有了它們我的家才更和諧、更美麗,更幸福!
風和日麗,家和萬事興!讓家“風”來的更猛烈些吧!
我的家訓家風優秀征文 篇21
我的家位于沂蒙山區的一個偏遠山村。即使在中國地圖上用放大鏡我也找不到這個村莊的名字,但是我的家仍然充滿了強烈的歡樂,院子里經常充滿了歡樂的笑聲。
我家的節儉風格。花園里的花不多,為什么還有這么大的優雅空間?在農村,我們的房子簡單又小,但我們的家庭卻井井有條。看,墻壁總是一塵不染。坐了20多年的沙發雖然破舊,但很整潔。每個人都愿意像“親密朋友”一樣坐在家里。
我家的智慧之風。手機是目前我們家庭中管理孩子最困難的問題,但它們已經成為我們家庭智慧的源泉。我們在手機上下載了“成語瘋狂猜謎”,在空閑時間,我們一起過海關去猜成語。例如,“nao”一詞指的是擁擠的市場,“chu”一詞指的是山外的山,“cabinet —— canal”一詞指的是自然的結果,“困難”一詞指的是進退兩難,“離婚四次,結婚”一詞指的是完全失去成就。你認為看到這些東西有趣嗎?然而,要把握好時間,適可而止,放松就足夠了。
我家的感恩之風也是名副其實的。從婚禮和葬禮到鄰居家的婚禮和葬禮,我們都不是吝嗇的志愿者助手。當我們遇到困難時,我們中的一些人會捐錢和東西。從在家洗衣服和洗腳開始,每年冬天,我媽媽總是在早上給我爺爺奶奶安裝一個取暖爐,晚上安裝一個暖水袋。我細心的媽媽總是用軟布把暖水袋包起來,放在我奶奶的床上。
我家和諧的風足夠柔和,帶著“風悄悄潛入夜晚,潤物細無聲”的味道。孩子們每天必須說三個詞:“早上好,爸爸媽媽”,“再見,爸爸媽媽”和“晚安,爸爸媽媽”。看似簡單的問候,并不容易持久,但它們仍然留在我的家里,只是“連續”而不是“完整”。有時,當有一點小爭執時,弱者總是用機智問:“我們還是兄弟嗎?”然后雙方相視一笑,喊道:“快跑,兄弟!”一切都恢復正常了。
在東方、西方、北方和南方,家里都有風。我的家庭有各種各樣的風格:節儉、幽默、樂觀、感恩……只有這樣,我的家庭才能更加和諧、美麗和幸福!
風和太陽是美麗的,家和一切!讓家里的“風”來得更猛烈些!
我的家訓家風優秀征文 篇22
在我三歲的時候就開始學習我家的'家風了。因為爸爸媽媽上班的原因,我從小跟著爺爺奶奶生活,所以我的家風是從爺爺奶奶那里學到的。
爺爺奶奶做人有三個原則,我也學會和遵守著這三個原則:
奶做人從不欺騙別人,占別人的小便宜或拿別人的東西。
記得有一次,奶奶帶我去買東西,在一個小販那買茄子,可當我們剛要走的時候,那個小販叫住我們,說我們忘了拿茄子,可我們已經有了一包茄子了,所以我確定那包茄子不是我們的,可我心里想著再拿一包茄子不是更賺了嗎?可奶奶卻實話實說,那包茄子不是我們的。我心里很是不解:奶奶為什么不說茄子是我們的?回到家奶奶看出我的不解,就說:“我們如果占了別人的便宜,別人吃虧了,如果這樣循環下去,總有一天我們也會吃大虧的。”從那以后我再也沒有占過別人的小便宜。
不能不守信,答應別人的事一定要做到。
星期天,奶奶看到了我的成績單后,說下個星期天我和你爺爺就帶你去買玩具。這是怎么一回事呢?這還要從星期三晚上的談話說起。
那天晚上,我對奶奶說:“我今天考試了,如果我考了95分以上,你和爺爺就帶我去買玩具好不好?”“行,只要你考了95分以上,我和爺爺就帶你去買玩具。”
今天發成績了,我考了97分,所以奶奶才說下個星期天帶我去買玩具的。奶奶還說:只要我以后每次考試都在90分以上,到了年底就帶我去北京玩。雖然這只是一個小的答應,卻讓我懂得了答應別人的事一定要做到的道理。
尊敬老人,愛護小孩是我們的傳統美德。
一次,我放學回家,奶奶來接我時看見一位比奶奶年紀還大的老人在過馬路,這時奶奶立刻跑了過來扶他們過馬路。從那以后奶奶讓我見到爺爺奶奶或比自己小的小朋友有困難時都要去幫忙。
家風就是每個家庭悟出的人生道理,這些道理讓我這一生都受益匪淺。
我的家訓家風優秀征文 篇23
門口的小樹都已經長得這么高了,她的成長是因為有春風、有細雨哺育著她,滋潤著她……
從小母親便教育我,雖然我們家沒有別的人家富有,可就算這樣,也不能做出對不起自己良心的事情。原來,我只是把它當成一句不重要的話,可我所經歷的一件事,讓我深深的記住了它。
小時候,和媽媽去超市,看到在貨架的縫里有一個撥浪鼓。那是出于孩子的好奇,我就偷偷把它藏到了衣服下面。出了超市(撥浪鼓不是超市貨品,是顧客遺忘丟下的)。
之后,我偷偷的把它拿出來,好奇的擺弄著。這時,媽媽過來了,她看到我手中的波浪鼓,問我從哪來的。我吞吞吐吐地說:“別——別人給的。”“誰給的?”“我——”最后,還是露了餡。媽媽顯得很是生氣,但她還是沉著脾氣,她蹲下來,雙手放到我的肩膀上:“你想玩,可以,媽媽可以給你買,但是,我們不能偷。”我突然憋紅了臉,不知道說什么。她又接著說:“我要讓你永遠記住這件事,給你一個教訓。這樣,你自己拿著它扔到垃圾箱里,永遠不要玩這個了。”我乖乖的拿它扔到垃圾箱里去了。事后,我覺得我很舒心。
經歷過這件事,我才真正的懂得了母親最開始和我說的那句話。
門口的樹苗好像又長高了一大截,那是因為她經歷了一件使她一生難忘的事情。
我的家訓家風優秀征文 篇24
常言說得好,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一個家庭要想在社會上立起來,成為社會的健康細胞,就必須按社會對家庭的要求來塑造自己的形象,用社會的道德準則來規范每個成員的行為,并提出更高的精神追求。因此,就有了家規和家訓。
現在,“文化”一詞使用的頻率相當高,“食文化”、“酒文化”、“竹文化”……我們想,應該有更多的學者花更多的精力來研究“家文化”。如果此論成立,那么,家規、家訓也應該是源遠流長的家文化的主要內容。
家規、家訓除了有歷史性、社會性之外,還具有時代性。在我們的奶奶當家庭主婦的年代,她用宿命論來約束自己和家人的追求:“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在我們的母親當家庭主婦的年代,她用古老的格言指導自己和家人的行動:“莫貪分外之財,莫飲過量之酒。”在我們當家作主的今天,我們用社會主義的道德準則來規范自己和家人的行為。我們提出的家規是:“非分莫得,務實求真。”
社會主義的分配原則是:各盡所能,按勞分配。原先,我們家規的第一句是“非勞莫取”,后來考慮到家庭中未成年的孩子和年老的長輩是可以不參加勞動的,但他們之中,前者是勞動的后備軍,后者是做過貢獻的勞動大軍中的退役者,他們都應得到家庭和社會的關懷和贍養,他們從家庭和社會之所得,是合理的、分內的。因此,就改成了“非分莫得”。要“得”,就要有可得的東西,于是,就牽涉到為社會做奉獻的問題。只有“務實求真”才能為社會增添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
孩子們小時候“務實求真”的故事,十分耐人尋味。在孩子們的童年,我們家庭經濟比較緊張,給孩子們的壓歲錢非常少,但女兒卻到銀行開了一個活期存款戶頭。有一次她看到一掛小項鏈想買,但口袋里只有幾毛錢,為了湊足數,到儲蓄所填了一張僅0.36元的取款單。看著這不及柜臺高的小姑娘如此認真,儲蓄所的阿姨們無不為之動容。兒子讀大學本科時,參加“外語節”的接待工作,由一位輔導員領著去抬飲料。途中休息的時候,輔導員允許喉干舌燥的同學們各人打開一罐飲料解渴,這本是情理中事,兒子卻堅持要送到會場等每位客人都有了之后再喝。真巧,剛好就少了一灌,兒子把自己的一灌讓了出來,滿足了每一位客人。
我們的家訓是:發揚傳統美德,追求現代文明;不做金錢奴隸,要做時間主人。
我們家的孩子生活儉樸是出了名的。許多同學善意地調侃他們的穿著是“知識青年”,還有的戲謔地說他們“小氣”、“摳門”。孩子們不以為然。他們愛泡書店,雖然為了買一頓最便宜的午餐,可以跑好幾家餐館,但卻不惜重金買一本珍貴稀缺的書籍。兒子的手表和牛仔服是他自己的獎學金買的。女兒出國留學的機票錢和制裝費,她說是跟爸爸媽媽借的“貸款”。他們沒有求衣著打扮的“洋氣”,卻十分欣賞西方青年以自立為榮的風尚。
電視連續劇《編輯部的故事》中的余德利的一句臺詞現在甚為流行,那就是:“雖然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作為劇中一個特定的角色,用調侃的口氣講出這么一句話,是無可非議、甚至是恰到好處的。但是,處于現實社會生活中的一個人或一個家庭也這樣認為,甚至奉為信條,就不行了!“雖然……,但是……”的語法結構,邏輯重點在“但是”后面。因此,我們愿意把這句話倒過來講,說成:沒有錢是不行的,但是金錢不是萬能的。因為,世界上有許多東西用錢是買不到的。
我們追求高尚的精神享受,但并不主張過那種苦行僧式的生活;我們鼓勵對物質利益的正當追求,但不容忍物欲橫流的拜金主義、極端個人主義和享樂主義;我們追求現代文明的生活情趣,我們會享用一切現代物質文明的成果,但我們不愿意、不可能、也不需要用千金一擲的高消費去填補心靈的空虛。因為,我們有著非常充實的精神生活。
“精神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精神是萬萬不能的!”這是我們家規、家訓的潛臺詞。
我的家訓家風優秀征文 篇25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隨著社會的進步、時代的發展,家庭的作用、組成、教育、風氣也在不斷變化。但是無論大環境如何變,家庭這個小集體具有的親情聯系和生養、教育子女的功能,卻始終沒有變化。也正因如此,在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家庭的重要作用不可或缺。沒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沒有良好的家庭美德,就不會對子女有良好的素質教育,就不會對社會的發展進步產生促進作用,就不會有國家的富強和社會的穩定。
良好的家風,源于良好的家訓。我國古代家訓源遠流長,包含著十分豐富的內容,涉及到安身立命、接人待物、齊家守業以及治國平天下等方方面面。這些優秀的、閃耀著中華民族智慧的精神遺產,體現了中國傳統倫理文化的基本精神、價值取向、人文關懷。
而在今天 ,有些家訓對我們現代的教育教育也是具有極強的借鑒意義。如仕宦家庭道德教育的成熟代表作《顏氏家訓》;帝王家庭道德教育的系統著作唐太宗的《帝范》;諸葛亮臨終前留下的《誡子書》, 司馬光的《訓儉示康》, 朱柏廬的《治家格言》,《曾國藩家書》八字家訓“早掃考寶書蔬魚豬”,早、掃即早起和掃除,考指祭祀,寶即睦鄰友好,書即讀書明理,蔬、魚、豬即種菜、養魚、養豬。曾國藩以此為教訓教育內容之一,教育曾氏家族子弟,并希望后輩薪火沿承。
但是現在有些家庭教育由于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心理,已經走上了另一條道路。“學習成績第一”,給孩子不厭其煩的報各種補習班,假期的孩子不是在游樂場,而是在補習功課的培訓機構;“謹慎對待陌生人”,陌生人成了一個孩子甚至成年人記憶深處的一個詞匯,尤其是面對陌生人摔倒在地上時,扶還是不扶竟然由上升為一個社會問題和哲學問題;“少走彎路,走捷徑”,我們看看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劉的“育兒經”,據他兒子記憶:小的時候每次我爸騎車帶我去奶奶家的時候,都不走大路,都串胡同,跟我說這樣近,做人要學會走捷徑。每次在路上我爸都會教導我,一定要有出息,要做人上人,這樣才能過得好,才能受人尊重。這樣劉的教誨在兒子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讓他找到了一條最便捷的成功之路,這就是利用父親職務的影響力、手中的權力攫取金錢。而最終,父子二人皆鋃鐺入獄。沒有良好的家訓,就沒有良好的家庭教育,也就沒有個人的幸福。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加強全社會的思想道德建設,離不開家風的傳承。它對我們的社會而言,就是一種道德的力量和規則的信仰。一個家庭應該要有它的家風、家訓,良好的家風、家訓會內化為內化為一種實際行動,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越走越寬。
我的家訓家風優秀征文 篇26
游戲,不愛學習。有一天放學,他讓我去他家玩游戲,我禁不起誘惑,就和他去了,一直玩到天黑了才回家。一到家,媽媽就劈頭蓋臉地問我:“你去哪兒了?這么晚才到家?”媽媽兇得像只
豹子,臉色很是難看。我吞吞吐吐地說:“我在學校寫作業,寫完才回來。”媽媽聽了氣不打一處來喊道:“胡說!我去過你的班級,早就沒人了,你還在寫作業?你到底去哪啦?別以為我不知道!快說!”爸爸見著情況不妙忙過來把我拉到房間,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兒子,我們不是常對你說嘛,做人要誠實,你怎么能撒謊呢?你是學生,主要的任務是學習。‘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呀?”聽了爸爸這番話,我使勁地點了點頭向爸爸說了放學后去同學家玩游戲的過程,向媽媽承認了錯誤并保證以后不再撒謊準時回家。幾個月后的一次數學考試,考卷發下來了,我一看成績是98分,心里挺高興,可仔細一查,發現填空題有兩空錯了,老師沒有發現。這樣一來,我的真實成績只有94分。上課時,我進行著一番激烈的思想斗爭:到底是去找老師改過來?還是不去呢?令我左右為難。這時,我的耳邊似乎又響起了爸爸曾對我說的那句話“做人要誠實”。最終,我還是鼓起勇氣,找老師改了分數。老師表揚了我,我很開心,因為我做到了誠實。爸爸的那番話令至今我還記憶猶新,它時刻提醒著我做人要誠實。做人誠實就是我的家訓家風,它一直伴著我成長。
【我的家訓家風優秀征文范文(通用26篇)】相關文章:
我的家風家訓征文優秀11-19
家風家訓優秀征文01-02
我的家風家訓征文01-05
家風家訓優秀征文(通用8篇)01-07
家風家訓優秀征文(通用7篇)01-02
我的家風家訓征文通用13篇01-10
我的家風家訓征文通用15篇01-05
我的家風家訓故事優秀征文精選范文集錦02-16
家風家訓優秀征文(6篇)01-08
家風家訓優秀征文6篇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