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樹人成就最美師德征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征文吧,征文的結尾要或緊扣開頭,首尾呼應,或重申觀點,再次點題,或給讀者留下想象的空間等。為了讓您在寫征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立德樹人成就最美師德征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立德樹人成就最美師德征文1
“學校的目標是培養有獨立行動和獨立思考的個人,而我,就是用我的知識和經驗點燃學生的智慧火花,努力使學生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這是上一學年第二學期剛開始,第一節課一個看上去50來歲的老師(老范),他第一次上課的開場白。初聽此話時有個別學生私下跟我講了:“覺得很可笑,他用什么點燃我們學習智慧火花?怎么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因為我們覺得這壓根不可能。”到后來慢慢接觸才開始了解到他是一位資歷很深的高級工程師,但令我很驚訝的是他卻和學生沒代溝,也不會因為資歷深而不怎么搭理學生,臉上總是掛著很和藹的笑容,讓人覺得很親切。他從事建筑行業30余年,在這方面有著權威又深厚的經驗與知識,專業知識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企業教學與學校教學明顯有著不一樣的地方,從企業工作出來的人對工地都有很多了解,對一些工地上基本性的知識都很了解,但對在校大學生不同,在校大學生對工地認知很少。
起初他沒注意到這一點,很多基礎的東西沒講到,卻講得讓學生們覺得有點深,當學生向他反映這一情況后,他果斷改變了他的教學方法,從基礎抓起,讓學生學得明,學得通,并在課堂上與學生互動,私底下與學生交流,了解學生不懂的地方不斷完善,盡到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教好學生,所以贏的同學們的歡迎和尊重。同學們樂意稱其為“范工”或“老范”。他實打實在建筑行業從事過各種各樣的職務,有著輝煌的行業經歷和幾十年累積的經驗。而現在,他的唯一樂趣就是可以轉身投入教育行業,以身作則地培養社會未來的實用型人才。教師就是要愛崗、敬業、肯于奉獻,愛崗是敬業、奉獻的根本。愛崗敬業,在老范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我覺得他絕對對得起這四個字。
“不單單書本上的知識才是知識,知識還應包括實踐型的知識和應用型的知識,而書本教材更多的是提供了理論型的知識”。把學生的學習引向廣闊的領域,帶給學生的,絕不僅僅是書本上硬生生的文字,而是他親身經歷,多年累積的經驗。他昨天的積蘊,是為了學生明天的放飛,還有什么比看著自己的學生飛得更高、更快、更遠,更令他值得欣慰的呢?正是他這種理念,讓學生們不再是“填鴨式”的接受書本生硬的內容,而是將抽象的概念具體到每一個細節,讓他們真正感受到知識的趣味性。
老范常常對他的學生說:“沒有不會學習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考試考的不是學生,而是考老師。學生的成功,那是因為學生自身的努力和奮斗;學生的失敗,是因為老師自身知識的缺失,沒有盡到一個教師授業解惑的職責”。因此,他總是竭盡所能,將他積累的經驗傳授給學生,課本上沒有的,他就率領學生到附近工地去感受現場施工,一一詳細地給學生們介紹,堅持項目驅動、案例引導、全過程教學理念。
培訓學生參加全國學生“魯班杯”建筑工程識圖技能大賽并取得全國大獎的經歷,更是對他教學成績的又一肯定。從選拔團隊開始到選撥出題,以及之后對前十二名的學生進行一對一的面試提問,都看得出他對教育工作的認真態度;對于選拔出的五個參賽培訓同學,又制定培訓計劃,查找準備資料,凡事他都親力親為,為參加比賽獲獎打下堅實的基礎。
他堅持啟發式教學,避免注入式教學。主張不在于教學生各種學問,而在于培養學生有愛好學問的興趣。所以在培訓過程中,不是為了比賽來猜題,而是從現行國家“制圖標準”人手,狠抓基礎知識及電腦操作的培訓,找各種各樣的習題,讓學生自己做,然后自己從中發掘問題,找出自己缺失點,再一起研究討論加深記憶,從而達到強化訓練彌補學識不足的目的。由于教學課程的設置和競賽的內容對不上號,課堂教授的知識遠遠不足,所以學生們就要擠出更多的時間來學習,這就等于除了上課時間,基本就是要到培訓的辦公室集中。老范因為自身實力強,學校為他開設的課程也很多,每天除了備課上課,有時還得例行出差,剩余的就是得輔導學生。培訓的時間一坐就是四五個小時,有時晚上培訓到十一點多,老范還得去操場獨自走走,拉拉肩膀,緩解下工作帶來壓力。“學生對教師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師的德和才。”確實,他的為人處世,教學觀念,不無讓學生們尊敬和愛戴。
參賽培訓團隊的五個人在長達兩個月的培訓中各自成長,而最后參賽的隊伍只有三個同學代表學校出征,這就意味著要從日夜陪伴的愛徒之中選中三個,其他兩人就要無情的被淘汰,這無疑是最殘忍的事。這對建立起深厚感情的學子們,必定是很難抉擇的。在三次公平的考試過后,范老師力求精益求精,在各自的優點之下尋找愛徒們的不足,優秀的老師必定有自己的遠見,即使不舍,也得承受。老范還是在五人中挑選了三個發揮正常的人,敲定最后的參賽隊伍。一個好的教師,也是一個懂得心理學和教育學的人,在其他兩個女導師都不忍心宣布最終結果時,范老師果斷承擔起重任,以慈祥平和的態度,讓愛徒們都心安理得的接受了最終的結果。這之后終于迎來了參賽準備階段,這期間他們不再是緊張壓迫的培訓,而是要緩解那種對于日漸趨近比賽的緊張感。老范也從之前的嚴格要求轉變成慈祥交談。由于對學生的信任,他也常常對他們說:“這次比賽,是對我們培訓教師的一次考試,也是對你們培訓效果的檢驗,無論實力還是臨時應對力,學子們都在培訓中得到了充分的提煉。這次比賽,就是讓別人知道你們的強大的,你們就是來拿獎的!”從比賽前一天到比賽頒獎結束,老范都跟隨在學生的左右,照顧他們的飲食起居,他的`身份從教師又轉變為一個無微不至慈父,從比賽前準備、考試注意事項到飲食,休息都那么細膩。比賽中,他在考場外面守候著,寸步不離。比賽結束后,也沒有問及學生的考試內容,而是帶著學生們去游走散心,把學子們積累的壓力釋放掉。讓學子們感覺到充分的被尊重,被愛戴的感覺。
當他在獲知比賽結果的第一時間的時候,不是表現長輩那種教育后輩要勝不驕,敗不餒的氣勢,而是一種比自己獲獎了還要高興的對學子們給予充分的肯定,表現出以學子們為豪的姿態,“這說明我們的教學思路是正確的!”他一直重復的這句話,他又在考慮下一步的教學思路。這一切,讓我們真正體會到了范老師就是一個高超的德行、持重、明達、和善的人,同時又具有能夠經常莊重、安適、和藹地和學生交談本領的人。
此次大賽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人事司的支持下,由土建教指委土建施工類專業分委員會負責組織實施的土建類專業國家級學生技能大賽,全國168所高職院校的504名學生參加了總決賽,最終學生們也在老范的帶領下,獲得了全國高職院校土建施工類專業學生第二屆“魯班杯”建筑工程識圖技能競賽的最高獎項“團體特等獎”,三名學生分獲兩個“個人特等獎”和一個“個人一等獎,導師們也各獲得“優秀指導教師獎”。力挫全國眾多知名純建筑專業院校,展現我校建工學院力舉“以賽促改、促教、促學”培養人才教學模式與方法的實踐成效。同時也對當前學校國家骨干校建設工作的推進產生良好效應。
就在這次魯班杯他帶隊回來的那天晚上,剛剛好遇到了廣州雷暴,飛機延誤幾個小時,他到達廣州校區的時候已是凌晨的5點多鐘,他不思疲憊開車2小時趕回珠海,直接到課室給學生上課,想想一個50多歲的老師一晝夜的奔波,還要給學生上課,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是什么讓他這樣執著?事后我問他為什么不調課,跟學生說明情況,改日再補這幾節課,學生們和學院絕對不會有意見。他只簡單樸素的回答了我一句:“我答應學生今天早上給他們上課了,答應學生要上的課一定要去上”。這是一個老師應該有的責任,也是老師對誠信的具體體現。多么簡單的一句話卻是愛崗敬業最完美的答卷,我想這也是他之所以能贏得那么多學生的尊重的原因吧!
“老范,這道題怎么做;老范,有空過來我宿舍喝茶啊;老范……”。學生們很少叫他范老師,而是很親切的叫老范。在課堂上他是學生尊敬的老師,教會了學生許多專業知識;在平常生活中他卻是學生們的好朋友,讓學生們學會怎樣更好的為人處事;更像是學生的親人、長輩,在學生迷茫的時候總會給他們一個適當的提醒,讓他們重新找回前進的方向。
這是一個學生和老范之間發生的故事:“我是在大二第一學期的開頭一次很偶然的機會跟老范接觸的,那個時候我是一名根本不愛學習的學生,大一兩學期的排名都在班上排40幾名,那時的我就是跟本連書都看不進去的那種,沒有一次看書超過15分鐘的,當時的我可以說已經完全放棄了我的專業。但我跟老范聊天說:我是一個不會學習,就想著多嘗試新鮮事物,趕緊畢業出來工作,學做生意的人。說完這番話之后,范老師卻說了一句讓我感覺到驚訝又可笑的話,‘我要指導你回到學習的道路上來’。當他說出那句話的時候我心里是覺得這個老師在開玩笑吧?如果你可以,我老媽絕對會很開心,不知道怎么感激你。之后他便利用了我的好奇心給我介紹了一本叫《厚黑學》的書,并跟我說找個時間一起來探討探討。神奇的是看不進課本的我卻對這本書產生了興趣,并每天都會有看書的時間,厚厚的一本難懂的書讓我啃了很久,三個星期養成一個習慣,慢慢的我開始有了每天看書的習慣,并且在此期間,他基本每節課都會提到我的名字,拿我來舉各種例子,使我沒法在課堂上走神,或多或少開始聽他的課。另一件事讓我記憶猶新,我上課捏手機玩,他不但沒批評我,居然讓我在課桌上捏手機,說在下面捏手機對脊椎不好,這種放養試的方法讓我覺得不好意思,慢慢連上課捏手機陋習都沒有了,開始專心上課,就連專業的書也開始能認真的看了,我明顯感受到整個人學習的心態及興趣在發生微妙的改變,慢慢的開始從心底面佩服范老師,他不是在開玩笑,他完全做到了。我回來了,真正的回到了學習正道上來,上學期的的成績在班上排名10多名,比以前進步了20多個名次之多。我敢說沒有老范就沒有我今天的進步,感謝有你,良師益友的老范。“
是啊,一個與學生亦師亦友,專業知識淵博,實踐經驗豐富,師德修養如此深厚的教師,又豈能不讓學生敬仰和愛戴呢?發生在老范身上的故事,對我而言,亦是一種莫大的啟發,他正是我的良師益友。
立德樹人成就最美師德征文2
本來知識分子是最容易動搖的。我們回想一下,在過去數十年間,在思想界、文化界執著火炬而不斷前進的有幾個?數十年如一日,不為利祿而變節操的有幾個?始終忠誠于真理,不愧屋漏的有幾個?為民主自由而奮斗到底,不避刀俎斧鉞的有幾個?始終成為青年導師,知行合一而不欺騙青年的又有幾個?
這段言辭頗為激烈的質問并非出自我之手筆,而選自胡愈之先生的《我所見到的蔡元培》一文。初看時,胡先生此處連續五個反問句發聲,用以質疑當時社會各類知識分子;細一看,這五個反問句包含的強烈感情不正真實反映了三四十年間的社會大環境嗎?往細里說,這不正是前數十年間思想界、文化界的風風雨雨和身處其中知識分子世界的人世百態嗎?然思想潮流皆比如今自由蓬勃的當時,能夠一笑以應胡先生質疑之人其實不乏其人,胡先生筆下的蔡元培先生當仁不讓位列其中。
蔡元培先生往往以北大校長的身份被人熟知,其掌校北大九年間確實功勛卓卓,秉著“大學生當以研究學術為天職,不當以大學為升官發財之階梯”與“兼容并包”的理念,蔡先生展開大刀闊斧的改革,端學風攬人才,將由來已久的官僚主義橫行之風生生趕出北大,將大批博學多識學貫中西之人從四面八方招進北大,北大因此從之前的`行尸走肉變得有血有肉,成為各種思想文化擊撞之地,不枉當時中國思想界、學術界一大幸事。
在那個可與春秋戰國百家爭鳴相媲美的時代,蔡元培先生何以成就如此大觀?或許,四字便可道其中真意——立德樹人。
何為立德樹人?“立德”二字最先出自《左傳·襄公二十四年》:“豹聞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三不朽。”此處“三不朽”,唐時孔穎達于《春秋左傳正義》中作出更為細致的定義:“立德謂創制垂法,博施濟眾;立功謂拯厄除難,功濟于時;立言謂言得其要,理足可傳。”通俗點說,魯國大夫叔孫豹的“三不朽”按唐朝大經學家孔穎達的理解,依次為樹立道德操守,建立事業功績,修立觀點學說。“立德”一說,即所謂樹立道德操守,位于“三不朽”之首,可見其一斑。“樹人”二字出自《管子·權修》:“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俗語“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即衍生于此。通俗點說,一年可出谷物,十年可成樹木,終身方可成人,其中“樹”作為動詞,有培養、培育之意,故大概可將“樹人”理解為“育人”。綜上而言,立德樹人即為樹立道德操守,修行養性,以終身為限育人。
如此理解,想來其實只解其表層之意,而未深入。為三不朽而立德者,立德并不能忘立功、立言;立德為上,立德又為何?立德修行小我,然小我修成,唯立功、立言方能不朽。人有云,遍觀中國三千年歷史,可稱“立德”而不受非議者僅兩個半人,一為春秋時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的鴻儒圣人孔老夫子,一為明朝時精通佛道儒三家的心學集大成者明,另外半個則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的湘軍創始人曾國藩。此三人在中國悠久歷史上皆曾留過濃墨重彩的一筆,此處不必多言。然此三人立德之時,也未忘立功、立言,孔夫子周游列國宣傳其開創倡導的儒家思想,試圖平穩那個政治動蕩的時代,雖世時未被統治階級接受,然其言論后由其弟子集結為籍而成《論語》,其學說思想流傳后世,鑄就深遠影響;明更非一般文人墨客能比,其還是一名卓越的軍事家,以“詭異獨斷用兵”著稱的他在平定江西和宸濠之亂中立下赫赫戰功,之后立院講學著書,宣揚其“知行合一”的心學思想;曾文正公作為中國現代化建設的開拓者之一,曾創立湘軍進而鎮壓威脅當時清廷統治的太平天國起義,并以兼收并蓄的態度對待宋明理學,揚長避短,求同存異,而他的處世智慧更是為后世津津樂道。此三者,概稱立德者,皆以立德為根本,不忘且以此促立功、立言,而久不廢。所以,真正所謂立德,其中必包含立功、立言,不單是樹立自己的道德操守而已。至于樹人,若僅就“終身之計,莫如樹人”來看,大概為育人這活是長期的艱巨的大事業,可這便犯了斷章取義的錯誤,整句話斷不可僅截取重點加以理解。一年之計,十年之計,最后至終身之計,育人之業除本身確為終身之計外,實屬一個講究按部就班、追求持之以恒的過程,若沒有一年、十年之不斷積累,何來終身?再議之,育人固大,大中亦須分小,將此一世之業細化,而縱觀歷史,育人之業代代相傳,每一世當屬其中,育人思想學術之進步,概皆以前人之學為基礎,步步為營,不斷得到深化發展。所以,真正所謂樹人,即育人,必要求將此視作一生為之奉獻的事業,更需將此作為由淺入深、滴水穿石的一項事無巨細的宏大工程。
據上所言,立德樹人實須以三不朽為衡尺,即樹立道德操守,建立事業功績,修立觀點學說,同時方須視育人為循序漸進不斷累積卻貫穿終身的大業。須如此,方可稱立德樹人。
上文提及蔡元培先生促成北大之大,全因其所言所行盡皆符合“立德樹人”四字,非無實據。先論立德,曾任翰林院庶吉士的蔡先生年少時便通讀蘊含中國哲學思想的各類古典,對于道德品行的修養自小即始,而蔡先生后涉及倫理學領域,這不能說與德無關。掌管北大數年間,蔡先生不以校長職位自居,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待人處事以德為先,而為整飭校風,蔡先生更是發起“進德會”。此外,蔡先生身兼社會多職,出于對國民的責任感,勤勤懇懇,功績亦有。全校師生無論老少或學問深淺,皆尊崇蔡先生,多因其德。再論樹人,蔡先生擔任北大校長之前,作為上海南洋公學(現上海交通大學)特班生總教習已育出李叔同、黃炎培等后來的大師級人物,而臨危受命接管北大后,蔡先生雖執教時間不長,卻為北大領入大批博聞強識聲名顯赫的大師大家,并與這群學者名流共同在其“有教無類”教育政策的引導下孜孜不倦地培育出諸多優秀人才。據聞,蔡先生臨終之際,國家尚處危難之中,心懷祖國的蔡先生目睹眼前一切,回首世事,悲愴地留下遺言:“學術救國!道德救國!”這八字,更是將蔡先生立德樹人的形象展現得淋漓盡致。
倘一個世紀前的蔡先生為人才,為教育,為國家,尚如此立德樹人,那今日做教育事業之人是否應該反思呢?胡愈之先生的五問中,且不論“在思想界、文化界執著火炬而不斷前進”,“為民主自由而奮斗到底,不避刀俎斧鉞”,僅論“數十年如一日,不為利祿而變節操”,“始終忠誠于真理,不愧屋漏”,“始終成為青年導師,知行合一而不欺騙青年”,此三句與“立德樹人”的表層意義已不謀而合。若依“立德樹人”的深層含義來看,那這五句盡可以此四字概括,則胡先生之問,實為叱問當時社會立德樹人者焉有誰人,責問當時大環境下為何立德樹人這一優良傳統已蕩然無存。七十年前,立德樹人者大有人在之時,胡先生懷著一份知識分子的愛國熱情已如此發問,思今日立德樹人已成古風,立德樹人者,當世焉有幾人?
立德樹人,終非期年之功始貫終身;立德樹人者,終非數載之功始貫數代。吾時亟須立德樹人,吾輩亟需立德樹人者!
立德樹人成就最美師德征文3
漢代學者楊雄說:“師才,人之模范”。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請你記住,你不僅是自己學科的教員,而且是學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那么,作為教師的我們如何做好教育者,當好學生的生活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呢?
一切教育都源于愛。”師愛是師德的核心,不僅能夠提高教育質量,也能促進學生的成長和成才。因此我們要用我們的愛去浸潤學生的心靈。愛心是教好學生的必要條件。
有愛心,才能接受、包容學生。我們一接班,就會發現,有單親家庭的孩子,他們身上臟兮兮的,像丑小鴨,有的任性,有的孤僻;有的嬌生慣養,自己說了算,不聽話,不合群;有的是父母在外打工,小孩跟爺爺奶奶過的,他們古板,不合時。加之心臟病、癲癇、腦癱的,真實狀況時時有,就看你有沒有愛心。有愛心,就會包容、接納他們,對他們循循誘導,像園丁那樣,修枝剪葉,盡善盡美的展示他們的美,你的工作就會得心應手,就會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愛心,才能成為孩子們的朋友。我們要俯下身來和孩子說話,千方百計的接近他們,接近童心,接近孩子的思維。把它們的問題當著自己工作的突破口。有愛心,我們多了些歡笑,少了些誤解;有愛心,孩子們多了些信任,少了些冷視;有愛心,家長多了些放心,少了些擔心。
愛心是愛崗敬業的最好詮釋。我說過“我們的工作有別于工人,工人少生產幾個零件,少拿一點工資;而我們面對的是一班學生,不認真工作,誤的是一代人”。有愛心,就有責任心。
“愛是生命的火焰,沒有它,一切變成黑夜。”,“人生是花,而愛是花蜜”我們在鮮花盛開的時節,用博愛從事著陽光下偉大的教育事業。“慈悲不是出于勉強,它是像甘露一樣從天上降下塵世;它不但給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樣給幸福于施與的人。”在教育的天地里,愛心滋生著工作的責任心,潤滑著師生的甜美關系,滋潤著學生的心田。
師愛是和諧師生關系的關鍵,師愛是學生成才的搖籃,讓我們用師愛去點燃火種,讓我們用師愛伴學生健康成長,真正做到立德樹人。
【立德樹人成就最美師德征文】相關文章:
教師立德樹人征文02-09
立德樹人師德征文(集錦6篇)11-29
教師立德樹人主題征文01-25
小學教師立德樹人征文07-27
教師立德樹人主題征文范文通用02-08
通用教師立德樹人主題征文范文02-08
教師立德樹人主題征文2篇02-08
教師立德樹人主題征文4篇01-25
教師立德樹人主題征文范文三篇02-08
最新教師立德樹人主題征文范文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