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

時間:2023-03-23 02:08:07 征文 我要投稿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通用54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征文的經歷,對征文都不陌生吧,借助征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征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通用54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通用54篇)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 篇1

  “嘿呀、嘿呀……”是哪家在漆黑深夜還點著通明的大亮燈,在辛勤地為家操勞,使家而明亮?是我們的家!這盞黑夜中的明燈,在社區,不,在溫州,是一束最閃耀的光芒。

  告訴你,我們可是這社區里少有名氣的勤勞之家。四代祖傳,代代勤勉!

  要說,就從奶奶說起。我奶奶這把年紀,也是忙個不停。在我們各自外出學習、工作之時,她就利用時間,在家里左洗右刷,從沒閑著。

  早晨,奶奶都起得很早的,她幫我們準備好早餐,就開始干其他活兒。我起床目視奶奶的一舉一動,她拖地時聲音十分輕,似乎生怕打擾我的睡眠。

  我知道,奶奶的身體不是特別的硬朗。干體力活過久,對身體有些許的影響。她為我們,累垮了身體。瞧,奶奶的`動作緩慢,但她拖地拖得很干凈,如果一些地方她還認為臟的,要重復著拖來拖去,不拖干凈決不罷休。如果實在不行,她會皺緊眉頭,搖搖頭,拿來洗潔精拖而再,再而拖。奶奶,為我們付出這么多,我們都心疼你,感激你!

  在奶奶的影響下,媽媽也是一位勤勉的人。是我們值得一提的人。她白天在單位認真工作,正因為這種態度,每年都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媽媽下班后,我總能聽到她匆匆的腳步聲和氣喘吁吁聲。媽媽一手提著包,一手提著為我們準備晚餐的菜。她表現得沒有特別的夸張,只是為了避免引起人家的注意,只是小聲喘氣。晚飯后,媽媽放棄了娛樂項目,也沒有倒頭休息,而是幫著家里做家務活。白天奶奶干,晚上媽媽搶著干,讓奶奶休息。

  一次深夜,我不知怎的,驚醒。模模糊糊中,我看見書房里閃著微弱的燈光,媽媽還在收拾書架!左一擦,又一理,持續不斷。我看見媽媽臉頰旁流下豆大的汗珠,一滴一滴……媽媽的背微微駝著,曾經引以自豪的直背,今兒怎么有些駝呢?我的睡意全無,書房里的燈依舊亮著。媽媽,白天在單位工作,晚上還要不辭辛勞在家整理家務。媽媽不愧是我們的勤勞榜樣!

  我在奶奶、媽媽的耳濡目染下,也學會了勤勞。在學校我可是衛生大組長,不僅勞動響當當,學習也不例外。

  一次,林老師布置作業,很少。但要求我們認真完成。是的,只有兩項,一項是常規作業,另一項是作文。那次我寫了兩個小時!作文寫了五面。完成的很認真。也許是平時課外書看得多,拿起筆來,我的靈感就會突發,越寫越有勁。那次作文,我被當眾表揚,那是勤勞的結果呀!

  我們家的家風——勤勞之風,愿它常駐我家。愿那勤勞之風,飄在中華民族的上空,飄進千家萬戶之中!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 篇2

  “樂樂。我出去一下,照顧好弟弟。”每次父母出門,都會對我說這樣一句話。

  小時侯,父母上班,所以,就我和弟弟在家,弟弟很調皮經常上下蹦達,不聽我的話,又由于我和弟弟年齡差太小,所以我和弟弟經常拌嘴,吵架。我比他大,每次我都會打他,弄得他哭哭啼啼找媽媽。

  媽媽語重心長地說:“他小,你就讓著點他,不要老跟他計較,你大了,要愛護弟弟,你就這么一個親弟弟。”

  聽了媽媽的話,我似懂非懂,那時,我以為我的家風是愛護和照顧弟弟。

  小時侯,雖然和爺爺奶奶住在一個小鎮,都因為父母工作忙,不經常去爺爺奶奶家。

  每到周末,父親都會帶著我們全家去看望爺爺奶奶。

  爺爺那時還上班,所以一般忙,只有奶奶一個人在家時候比較多,到了星期六家里才熱鬧起來,我們一家人一起做飯,一起吃飯,中間互相說說話,聊聊工作,嘮點家常,爺爺奶奶臉上通常掛著永恒的微笑。爸媽通常會幫爺爺奶奶洗洗衣服,打掃家,抹抹灰,幫他們按摩一下。

  回家路上,我和弟弟抱怨說:“這么晚才回,怎么不早點,回爺爺家干么?”

  爸爸嚴肅地說:“爺爺從小把我養大,爺爺老了,爸爸應該孝順他,記住,百善孝為先,一定要孝順。”

  聽了爸爸的話,我似懂非懂,那時我認為我的家風是孝敬長輩。

  長大后,我有個表妹,相當小,每年過年,她都會來奶奶家過年,有一天,我爸爸帶著我們三個買面包,我們三個一人挑了一個,結果她當天晚上就吃完了,第二天,她想吃我弟弟的,我弟弟不想給,被爺爺說了一頓,當我和弟弟在書房看書時,爺爺推門而進,坐下來,對我和弟弟說:“妞妞還小,你們應該讓著她,不要小氣,她是你們的妹妹,記住要愛幼。”

  晚上,姑姑喊爺爺泡腳,當姑姑俯身為爺爺脫去襪子,將爺爺的.腳放入水中,還問爺爺:“爸,舒服么?”只見爺爺點了點頭,臉上露出滿足的微笑。

  一股暖流涌上心田,妹妹跑過來,對我說:“姐姐,我們捉迷藏吧,我望著妹妹稚嫩的臉龐,輕聲說:好。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我的家風是尊老愛幼。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風氣,我一定會好好地傳承這份家風,一直下去,尊老且要愛幼。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 篇3

  談起我家的家風,我想起了幾個故事,其中有些是我記得真切的,有些是聽父親母親后來說的。這些事看似稀松平常,卻影響我至深,浸潤我一言一行。

  百善孝為先

  《三字經》里黃香溫席的故事,父母不知給我講了多少遍,百善孝為先是小時候父母經常給我上的課,也是我家的傳承。

  講起孝道,父親經常拿奶奶給我做教材。我的祖奶奶不到70歲就中風癱瘓了,那時候家里負擔重,又缺少勞動力,大家都要下地干活掙工分。奶奶當然也不例外,白天她跟著大家一起下地干活,休息的時候就跑回家照顧祖奶奶,給她喂飯。晚上還要去祖奶奶房里看她好幾遍,渴了給她喂水,不舒時給她撓一撓、按一按。祖奶奶大小便失禁,也是奶奶一直給她擦洗身子,更換衣物。“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但你奶奶盡心伺候你祖奶奶好幾年,直到她去世,那幾年里我從沒聽過她一句抱怨。”奶奶讀書不多,身上體現出來的卻是大德。

  耳濡目染,父親也傳承了奶奶的美德。我的印象里,父親很少對爺爺奶奶大聲說話,老人生病的時候,父親總會親自去老家接老人看病。近幾年爺爺身體不太好,老有頭腦眩暈的癥狀,父親帶他看遍了附近的醫院,一聽說有什么新藥就會第一時間請教醫生,確有其效便會托人在外面尋。保健枕、按摩儀,只要聽說有用就會往家里買,爺爺的記憶不太好,有時不記得是否吃過藥,父親便每晚叮囑,若是沒親眼看見爺爺服藥,還會把藥瓶里的藥數一遍,確保爺爺已經吃過才放心。

  待人以寬

  “饒人不癡漢,癡漢不饒人”是曾祖父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后來又成了父親的口頭禪。小時候我不太理解這句話的含義,父親對我說記住“得饒人處且饒人”就對了。直到一件事情的發生,讓我對這句話有了最初的理解。

  那是1998年夏天,母親帶著不滿兩歲的弟弟上街買菜,弟弟被背在背后,手里拿著母親的錢包把玩。菜市場人多路擠是小偷經常出沒的場所,弟弟手里的錢包因為并不在母親視線范圍之類自然成了小偷的目標。趁著母親挑菜的間隙,小偷一把搶過弟弟手里的錢包轉身就跑,弟弟哇哇大哭起來,母親趕緊回身,發現了原因,兩步搶上去攥住了小偷的胳膊。小鎮上的人們大多互相認識,于是周圍的人都圍過來堵住了意欲逃走的小偷。母親當街質問起小偷,讓他把錢包還回來,一開始小偷死不認賬,周圍有人便出來作證說自己看見了。僵持之際,圍觀群眾中認識父親的人趕緊打了電話給他。

  一會兒,父親到了,他先謝過周圍的熱心群眾,然后讓大家都散了,之后父親出人意料地請小偷到家里吃頓飯,小偷一開始不敢去,以為父親是要關門打賊,后來在周圍人的勸解下還是去了我家。中午,母親燒了一大桌子菜,父親讓他別客氣,還不時給他夾菜。“兄弟,誰都有困難的時候,但路子千萬不能走錯了。”父親斟了一杯酒遞給他。小偷接過父親的酒,望著滿碗的菜,兩行淚滾了下來。

  原來小偷是鎮子周圍的人,當時圍觀群眾中有人認出了他,把情況告訴了父親,這人原也不是什么壞人,就是最近幾年家里有老人一直生病,光景很不好,估計也是沒有辦法才走上了歪路。這件事情之后,再沒聽過他偷雞摸狗的消息。

  清白做人

  我家溫飽有余,算不上富裕,但從小父親就教育我們,對于利益不要錙銖必較,不義之財不可得,做人清白方是好。

  上世紀90年代,不到30歲的父親當上了鎮上農村信用合作社的主任,不算什么官,但在旁人眼里卻有不少實惠。那時候金融市場不像現在這么活躍,貸款管得緊,鎮上和村里想貸款的人卻不少,僧多粥少,于是大家就想起了“辦法”,記憶中經常有人拎著土雞蛋、老母雞、煙酒之類的東西來我家拜訪,父親總是一一謝絕。

  有一次,一位農民老伯提著幾個袋子來到我家,莊稼人實誠,一來就說明了意圖。父親聽后笑著對老伯說:“老人家,您看這樣要得不,您先把東西帶回去,再來找我談業務,您這東西擱這兒我就沒法跟您往下談了。”老伯拗不過父親,只得提了東西回去。事后,父親帶上其他同事去老伯家走訪,了解他家情況以及貸款原因。老伯家條件符合業務規定,父親便及時為他辦理了貸款。

  還有一次,鎮上一位開飯館的付叔叔來到我家找父親下棋,將近傍晚,父親便留了他吃晚飯。席間付叔叔聊起了他的生意,表示想擴大餐廳規模,需要資金,請父親幫他想想辦法,晚飯之后他便告辭了。晚上,母親打掃衛生的時候在付叔叔白天坐過的'沙發靠墊后面發現了一個信封,打開一看里面裝的竟然是錢,父母相視,明白了付叔叔的目的。第二天,父親帶著信封去付叔叔的飯館,準備把錢還給他。父親到的時候,飯館里有人正在吃飯,他便把信封塞進付叔叔手里,說道:“老付啊,上次我在你這里借的錢我現在周轉開了,今天來還你,謝謝啦!”當時付叔叔先是一臉錯愕的樣子,隨后便臉紅了。付叔叔的貸款申請在政策支持范圍內,父親也按規定給他辦理了。付叔叔踏實勤勞,又經營有方,飯館生意越做越好,很快便還清了貸款。

  沒有太多大道理,我的父母是怎么說的就是怎么做的,雖都是些日常瑣碎事,體現的卻是我家的風尚,我深信之。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 篇4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千千萬萬家庭的好家風,才能撐起全社會的好風氣。每個家庭都有著各自的家風,只要能從中體悟到積極、健康的正能量,就是好家風,好家風是無聲的教誨,銘記在心、代代受益。

  《朱子治家格言》有: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紀曉嵐四戒四宜有:戒晚起、戒懶惰、戒奢華、戒驕傲;宜勤讀、宜敬師、宜愛眾、宜慎食。曾國藩十六字箴言家風有: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我們祖上并沒有傳下如此這般的正式格言家訓,但在父母親的生活、行動、言語等諸多細節中,或許能捕捉我們家家風的蹤影。

  據母親所說,父親年輕時家境還算可以,但后來奶奶患了重病,爺爺身體也日漸衰弱,家里的積蓄很快就花光了。家里重擔全部落在剛二十出頭的父親身上,哥哥的出生無疑又加重了他身上的擔子。父親和叔叔去隔壁村莊做幫工,老爸做瓦匠,叔叔做木匠,臟活、苦活、累活,沒有半句怨言,收入不多,加上從親戚鄰居家借的,勉強支撐奶奶的醫藥費和一家幾口的口糧,奶奶終究還是沒有逃過病魔的'魔掌,幾年后離開了人世,家里欠下了不小的一筆債。爸爸和叔叔依舊是咬緊牙關,或臟或苦,或大或小,只要能賺來錢,都勤快的去干,后來活兒越來越多,都有了伙計跟著他們干,再后來,附近的活兒少了,爸爸就去縣里攬一些小工程,一點一滴,終于還清了之前的債務。

  在我小的時候,家里條件并沒有改善多少,懵懂的我很是奇怪為什么老爸帶著一群人干活,家里條件并不比別人家好呢。每臨近春節,家里都是人來人往,有時老爸連續幾天都是早出晚歸,我疑惑不解,不知道哪個時點,我突然意識到這究竟是什么情況,原來工程款一直拖欠導致工人工資發不出來,每到年關,工友們都來向父親要工資,父親是個厚道的人,平日里已墊付不少,此時只能將家里不多的積蓄給工人們發工資;另一方面,他也不停地向各個經理要工程款,據說那些經理到年底就躲起來生怕別人向他討錢,這也就不難理解父親地早出晚歸了。

  到了上學的年紀,我和哥哥的學費、借讀費、住宿費加在一起也是不小的一筆開銷,村里也有幾戶人家的孩子輟學了,而無論家里多困難,父母從沒動過不讓我們上學的念頭,因為他們知道讀書對我們是何等重要。

  父親長期在外工作,我平日里和母親一起的時間多。母親勤勞,小時候我穿的都是她納的“千層底兒”、用自家種的彈得棉花做的笨重棉褲、縫縫補補的衣服和襪子;母親儉樸,吃飯碗里不剩半顆米粒,將有些發黃的饅頭皮兒剝下來吃,給我們吃饅頭芯兒,還總謊稱皮兒有勁道;母親嘮叨,但嘮叨中無不透露著對我們的愛。如今家里條件改善不少,母親的這些習慣卻依舊保留,我們也或多或少受到了她影響。

  家風如春雨一般,潤物細無聲,是一種浸漬、渲染,融化在每個家庭成員的血液之中。父親的負責擔當、吃苦耐勞、善良厚道,母親的勤勞、儉樸、愛家顧家,都潛移默化而又深刻持久地影響著哥哥和我。

  美好的品質都值得借鑒和傳承。家庭的教育鋪就了人生底色,終將為人父、為人母的我們,應該承接父輩的正能量,借鑒古人留下的人生智慧,言傳身教、身體力行,將自家和他家的好家風傳承給下一代。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 篇5

  小時候很怕父親,因為父親很嚴厲,從來不跟我們親熱嬉鬧。一米八四的大個子和筆挺的身材更是對我們形成了巨大的威力。每天只要一聽見門外有父親的腳步聲,我們姊妹五人馬上就斂起笑容,趕緊各自學習或做事去。

  父親是公社的食堂管理員,要想往家里帶點吃的那是順手牽羊的小事,但是父親從來不做。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正是國家經濟嚴重困難時期,家家戶戶餓得眼睛都綠了,到公社、生產隊偷東西的事情常有發生。我們家八口人,天天喝面糊吃野菜,我們多么希望父親能把食堂里的饅頭、麻花帶回來幾個,讓我們也解解饞,飽飽肚子啊!可是父親總是空著手回來,到家里吃飯的時候,他說“我不吃了,我在公社吃得很飽,肚子沒地方裝了”。其實父親說的是假話,他是想省一點糧食給我們吃,母親最清楚。

  父親從來不許我們占公家便宜,他說:“公家的東西一絲一毫都不能動,看都不能看,因為你看了就想拿,拿第一次就有第二次。”在父親的嚴加看管下,我們一家人天天餓著肚子,也不敢走到公田里去偷掰一穗苞米,偷摘一顆蘋果。每到秋天果實成熟的時候,父親就提醒我們:上學、下地干活都不許走生產隊果園邊上的路,免得擔嫌疑。我們不服氣,心想“不從那走從哪走?我們不偷不就行了嗎?”父親看出我們的心思,正告我們:“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你從那邊走,看果園的人就得出來看看,是不是有人偷果,給人家添麻煩。”我們只好聽父親的話,繞著道上學。

  父親的教育雖然沒讓我們得到“實惠”,但是卻得到了左鄰右舍的稱贊。生產隊長開會表揚我父親,說“曲洪山會教育孩子,大家都要向他學習。”

  父親是生產隊里最信得過的人。有一年秋天,生產隊要儲存上千斤地瓜作種子。隊里沒有地方,只能放在私人家里。那時家家都想從中撈點便宜,都自告奮勇。隊長對我父親說:“放在你家最放心!相信你!”父親覺得這是莫大的榮耀!比揀了錢還高興。回到家里二話不說就把西屋大炕滕出來。地瓜這東西特別嬌慣,溫度太高了長芽子,太低了又怕凍壞。父親就讓母親每天做飯時注意火候,保證西屋炕不涼不熱。

  地瓜運來的時候,生產隊沒過稱,以示對父親的尊重和信任,父親堅決不同意,隊長只好大略稱了一下,說是1200斤。隊長說:“放時間長了,會跑水分,春天過后份量就不會這么多了。”父親記住了1200這個數字,天天告誡我們不許偷吃,如果誰動了公家的地瓜,他要以家法處治。母親有點不高興,說:“這么多地瓜,孩子們餓了吃一兩個也算不了什么,要不然讓他們換一家去。”父親聽了這話,眼睛一瞪:“我看誰敢!”母親就不敢吱聲了。

  西屋沒有門,只是一塊布簾子,一掀就可以進去,可是父親的囑咐像打雷一樣,我們連動一下門簾都不敢。第二年春天,生產隊來拉地瓜,一過稱,不但沒有短斤缺兩,還漲稱了(其實隊長當初過稱時就故意少說了一些)。這件事傳出去之后,父親的聲望更高了,“手腳干凈”成了眾人對父親的一致口碑,也從那以后,生產隊年年把地瓜存放在我家,又年年按期如數地拉回去。

  父親就是這樣傳承著祖宗的家訓,保持著清正高潔的品格不受半絲污染。他一生沒有從公家拿過一張紙,沒有在公田里揀過一粒米,沒有在山上砍過一棵樹,甚至沒有挖過一個樹根,他的心地就像他的'衣服一樣永遠干干凈凈,整齊嚴肅。

  父親的不貪公物讓我們有了好家風,一代傳一代,直至今日。前幾天,我和先生商量清明節為公婆掃墓的事,路挺遠,小叔的車只能坐五個人,如果我和兒子也去的話,就只好再打一輛車。我先生說:“我單位的車閑著,我可以開去。”我兒子馬上舉手報告:“媽媽說公家的便宜不能占,你開單位的車不是占公家便宜嗎?”我和先生相視一笑,當即決定不用公車,我和兒子換個時間坐出租車單獨去。

  我們深深地懷念父親!是他老人家給我們樹立了榜樣,讓我們保持了清正家風長久不敗。在父親過世的第2個清明節來臨之際,讓我們真誠地道一聲:“父親您好!我們感謝您!”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 篇6

  “家教”是全世界所有民族都擁有的一種對子孫的教育;中國人安身立命之處不是天國,而是家國;記得小時候,家里姐弟四人;賞;印象最深的是我小時候不愛吃青菜,專挑肉,又不肯聽;歲月匆匆而過,一晃我已近四十歲了;父輩漸漸老去,孩子慢慢長大;質;我的孩子從六歲開始彈琴,一開始勤儉勤奮堅持。

  ——我的家教故事

  “家教”是全世界所有民族都擁有的一種對子孫的教育方式,但以中國為最有特色,因為,在中國,“家教”尤為重要和必要。中華民族歷幾千年而血脈不斷文明不墜,我們自有我們全社會共同尊崇的價值基礎。這個價值基礎是以儒家道德信仰為核心的傳統文化。我們民族的信仰系統不是仰仗宗教,而是仰仗對自身傳統道德的尊崇和修習,修習的'最普遍方式,非儀式而是“教化”。

  中國人安身立命之處不是天國,而是家國。家風乃吾國之民風。

  記得小時候,家里姐弟四人。每到一學期結束,發成績單的日子,家里都要舉一個莊重的儀式。父母會把我們姐弟四人帶到田間地頭,看自己家里莊稼的長勢。回來之后,每個孩子都要匯報自己一學期所取得的成績,還有就是要認真檢討自己這一學期的不足。姐弟們都說完了,父親會做一個總結,或表揚,或勉勵,或批評。總的來說,大概就是努力學習,做好自己分內之事。父母努力耕作,為孩子創造更好的學習、生活環境。孩子們要勤奮學習,老大尤其要努力,為弟弟妹妹帶個好頭。姐弟之間要團結,大的要讓著小的。還要注意節約,不該買的東西不要亂買。父親總是以身作則,親自督促,嚴格執行。他很少同我們嬉戲逗樂,也沒有見過他對我們的淘氣行為表示過欣

  賞。我們在父親面前,總是小心翼翼,不敢有所任性。只有當父親出門的時候,才敢大聲笑鬧,恣情玩樂。他規定我們怎么說話,怎樣行動,做什么,吃什么,不能有所逾越。比如每天晚上吃飯,要等長輩先開始端碗,坐得是否端正,手肘是否妨礙了旁邊的人,是否發出很沒有禮貌的咀嚼聲。

  印象最深的是我小時候不愛吃青菜,專挑肉,又不肯聽父親的警告。父親罰我不許吃菜,只吃白飯。剛好外婆來了,一再緩和氣氛,可是誰也不敢往我的碗里夾菜。每每父親教育子女的時候,母親總是毫無疑問的站在父親一邊。

  歲月匆匆而過,一晃我已近四十歲了。父親早已到了古稀之年,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他習慣了聽從我們的意見。可是我們姐弟還是像小時候一樣,很害怕他。我們姐弟常常在一起討論,可至今我們也不明白為什么會怕他。每當在人生面臨較大變動的時候,我們仍然會不由自主地想聽聽他的意見。

  父輩漸漸老去,孩子慢慢長大。我們成了承上啟下的一代。人自愛其子,這是一種自然規律。培育好自己的孩子,也是對社會應盡的一項神圣的義務與責任。時時給孩子以指導、鼓勵與鞭策,使她有勇氣與力量,去戰勝各式各樣的阻力,踏上正當成長的道路。像父親那樣的嚴格教育,我總覺得有些“殘酷”。我常常想,我要給我的孩子什么樣的教育?生命總是有局限的,我有什么是需要通過親生的兒女,繼承和延續的呢?當然,勤儉節約是必不可少的。父親常常說過:興家如針挑土,敗家如水浪沙。還有勤奮努力更是必須具備的優秀品質。中華民族,泱泱大國,只有每個人都奮發向上,民族才能實現偉大復興,只有國家強大,才能談得上個人的幸福生活。

  我的孩子從六歲開始彈琴,一開始興趣盎然。可是單靠興趣始終是堅持不了多久,不到三個月,新鮮勁兒過去,練琴成了一種煎熬。之后的幾年時間,我總是告訴自己要堅持,不要放棄。哪怕是三伏天酷暑難耐,三九天冰天雪地,我始終堅持接送,陪伴。現在,孩子經常會在學習之余,高興的時候,郁悶的時候,通過彈琴抒發自己的心情。她說:“媽媽,我現在發現,會彈琴真好!幸虧我當初堅持下來了。”我說:“會不會彈琴這不重要,關鍵是你現在非常感謝當初的堅持,那么,好好努力!多年以后,你會感謝你現在的堅持!”

  勤儉,勤奮,堅持。這是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夠傳承的品質,也算是我們家的家教吧!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 篇7

  家庭教育是一個孩子一生最重要的教育,不管你有沒有意識到,你的教育已經給孩子的生命打下了最重要的烙印。教育不是你說了什么,而是你做了什么。

  好的家風可以讓一個孩子更健康的成長,而我從小就沐浴著好的家風。在家中父母難免會因為一些磕磕絆絆,但他們更多展現在我面前的是他們理性的一面,是他們讓我懂得了如何做一個有修養的人。小時候,我最喜歡的就是和父母出去吃大餐。記得很深刻,有次吃喜酒,菜還只上了2道,我看得眼饞,已經想吃了,拿起筷子準備夾菜,媽媽一把奪過我的筷子,并適時對我進行餐桌禮儀教育。雖然當時很生氣,但是現在我要感謝媽媽,是她讓我明白了餐桌禮儀的重要性。媽媽經常教導我:“自古,中國人便十分重視餐桌禮儀,中國人的餐桌禮儀體現在禮、孝、德、讓、教。講賓客長幼之禮,尊敬長者的孝道,飲食謙讓有度且不浪費糧食,像你這樣,菜沒上齊,客人沒上桌就想吃,就是不懂禮儀。”

  現在我長大了,如果我吃飯只用一只手拿筷子,另一只手放在桌子下面,媽媽依然就會批評我。她認為這樣的儀態是不妥當的,他堅決表示有教導的必要。

  其實,懂不懂禮儀、會不會禮儀對于孩子未來的成長是十分重要的。怎么動筷子、使刀叉,衣著打扮是否得當、與宴會主人和同桌的客人如何交談、雙手如何擺放,這些禮儀其實從本質上來說更是“為他人著想”。試想,和你同一桌的家人或是朋友,

  當看到你不懂禮儀,他們的感受如何?每個細微的肢體語言都是一種信息的傳達,或許身為當事人的我們并不在意,但這樣的行為一方面體現一個人的內涵,另一方面傳達出外在的素養。

  我的爸爸就是這樣一個人,他不貪圖名、利,也不去羨慕別人家多么有錢,有權勢,只是默默地為我們這個家付出著。

  令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曾發生在一個晴朗的秋日,我和爸爸一起去參加他的同學聚會。待我精心“梳妝打扮”一番后,看到爸爸,他還是穿著一件普普通通的襯衫。“爸爸,你不換衣服嗎?”“不換了,穿那么好看干什么。”“哎呀,我們不要和別人比,我們只要過著平平淡淡、普普通通的日子就好了。”爸爸語重心長地對我說。

  在聚會時,爸爸遇到了一個和他曾經很要好的同學——張叔叔。張叔叔的兒子小時候成績很差,長大了也不誤正業,游手好閑。于是他們便聊起了家風、家教對兒女的影響。

  “現在的父母越來越不注重家教對孩子的影響了,只覺得孩子在學校學習就夠了,自己卻不管孩子,任由他們去,在這樣環境中的孩子怎么能好得了呢?”我的爸爸先說道。

  “說來也慚愧,我就是這樣的人,要不是我妻子一直在關心著、管教孩子,要不然我都不知道孩子會怎么樣。”張叔叔嘆了口氣說著。“家庭中的家風、家教好,這個孩子才會茁壯成長,如果家風、家教不好,這個孩子在成長中就會走彎路。”爸爸對張叔叔說著。

  張叔叔也附和著:“生活中有不少這樣的人,父母早已有名有望,

  然而由于不重視家教,最終致使子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這也從反面證實了家教的重要性。是呀,難怪在同一間教室里,在同一個老師的教育下,學生會有優劣之分!夫妻關系融洽,家庭和睦的孩子性格會大相徑庭!”

  現在我參加工作了,作為班主任,研究班里的'學生發現,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生活在問題家庭中,不是父母離異了,就是常年跟著爺爺奶奶生活的留守兒。所以我們要建構和諧家風,父母在家中要學會樹立好榜樣。好的家風,就是一個家庭或家族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同時也是一個家庭或家族幸福、和諧、美滿、昌盛的法寶。父母還經常說:“勤是搖錢樹,儉是聚寶盆”,他們就是我們家里的一面鏡子,從小就教育我要勤儉節約。他們說:“節約要從一滴水、一度電做起。”我們家的節電方法:床頭燈、房廳吊燈都用的是白熾燈,并且加裝了調光節電裝置,父母經常說:“離開房間,隨手關燈”;我們家的空調的溫度設定都是恰當即可,在家用空調制冷時,爸爸說:“設定溫度高2攝氏度,就可節電20%”;我們家還把淘米水用來洗菜或洗碗,洗完菜的淘米水可用于澆花,擦家具;洗衣機漂洗衣服洗滌水用來拖地、沖坐便器;媽媽經常囑咐我說:“洗澡時掌握調節冷熱水比例,不要將噴頭始終地開著,更不應敞開用水,淋浴要抓緊時間,全身淋濕即關噴頭,用肥皂或浴液搓洗,一次沖洗干凈”;爸爸經常說:“持身儉,則自立自尊,不求他人;治家儉,則家業興隆,永世不墮。”看似嘮叨的瑣碎事竟然促成了我一個好習慣。是呀!有什么樣的家風,往往就有什么樣的為人處世態度。

  父母的教導,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生活再好也應以“儉”持家,因為儉以養德呀!作為家庭一員的我,應當成為一個良好家風的傳承者、發揚者,使良好家風一代一代的傳下去!因為家風是一種無聲的教誨、無言的囑托、無痕的傳承,是最基本、最經常、最具有影響力的正能量教育。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 篇8

  家風是一家的道德標準,而在我們家,也有家風,它就是勤儉節約。

  勤儉節約是我們家的傳家寶。我們家兄弟姐妹4個,現在都有了自己的家庭,雖然條件好了,仍一直傳承著母親勤儉節約的優良家風,我們全家人都信守“勤儉節約”,從不鋪張浪費。

  我的母親是一個非常勤儉的家庭主婦。七十年代初,家里的經濟來源主要依靠父親的工資收入,為了讓我們兄弟姐妹4人有衣穿、有飯吃,母親精打細算,節衣縮食。多少個夜晚,一覺醒來,我們還看到母親在燈下做針線活兒。當時我們穿的衣服可謂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老大穿完了給老二,老二穿完了給老三,衣服打著補丁,但收拾的干干凈凈,整整齊齊。到了過年的時候,我們有時還能穿上新衣服,內面的衣服,母親憑自己手藝裁剪;外面穿的衣服,就請裁縫師傅到家來做。我現在對裁縫師傅還有印象,他是上海人,也是單位的職工,文質彬彬的,有著裁縫好手藝,趕到休息的日子,在家里忙活一天,量身、裁剪、縫紉、熨燙,一件嶄新的衣服就做成了。當時生活比較拮據,為了感謝師傅的辛勤勞動,母親把家里省吃儉用的雞蛋拿了出來,款待師傅。現在回想起來,歷歷在目,感慨萬千,母親為了這個家庭,付出了太多的辛勞。

  那時候,家里比較窮,但母親過日子會盤算,在母親的倡導下,我們也開始幫家里做一些事。

  那時不像現在,燃氣通到家里,又干凈又方便,升爐做飯是每一個家庭每天必備的事。我們家有兩個爐灶,一個是燒柴的,一個是燒煤的。我們住的附近,就是農民的村莊,有很多樹,放學的時候,我們順便去村莊撿一些樹枝,打成捆,帶回家里儲存,作為燃料。記得燒柴的.灶主要用來蒸饅頭、貼餅的,都是用傳統的發面方法制作的,是又軟又好吃。那個時候,我們很少在外面買現成的面制品,節省了很多開支。煤必須要到煤場去購買,但我們也是想辦法節省支出。我們一般不買成型的煤,價格高,我們買散煤,回家后自己做煤球;我們家附近有單位的公用澡堂,有兩臺小鍋爐,當時鍋爐的燃燒技術還不是很好,燃燒后的爐渣里含有大量未燃燼的焦炭,渣場就是我們經常光顧的地方,常常是帶去的籃子裝得滿滿的,又可以解決一周的燒煤問題。

  小時候放暑假的時候,我們是很忙的,除了要完成暑假作業外,我們還要做一些補貼家里的事情。那時候不像現在擔心禽流感,城鎮是允許養雞、鴨的,我們家里也養了一些,這樣家里的雞蛋、鴨蛋就不需要再買了,逢年過節還有肉吃,可以解解饞。我們的任務就是給雞、鴨準備一些食物。清晨我們帶著做好的工具去河里撈浮萍,河里的浮萍很多,很快就可以裝滿籃子。晚上在路燈下,我們又忙開了。那時夏天的夜晚是非常炎熱的,由于家里沒有空調,大人孩子在離路燈不遠的地方乘涼聊天,看著滿天的繁星。路燈下吸引了很多的蟲子,有一種蟲子我們那里稱之謂螻螻狗的,又大又肥,是雞、鴨的好飼料,一晚上我們可以抓滿滿一瓶,第二天雞、鴨也可以美美的吃上一頓。

  七十年代國內物資比較匱乏,糧油、豆制品、豬肉、布料等都是憑票據購買,除了這些生活必需品需要花錢外,我們家在其他方面的花費是很少的。母親掌握著全家的財政大權,但從不亂花錢,家里的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條,有時候周末還有肉吃。父母對我們的要求也是非常嚴格,定下了許多規矩,比如說,吃飯時要吃得干干凈凈,碗里不剩一粒米。

  1981年,我考上了大學,從家鄉來到武漢求學,由于從小在家養成了勤儉節約的好習慣,除了在學習用品和書籍上需要花錢外,其他花銷非常少,生活上一直非常節儉;再趕上國家的好政策,給我們提供助學金,大學四年我順利地完成了學業,走上了工作崗位。

  現在日子好過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艱苦樸素,勤儉持家”之道我們仍然保持著。我們家勤儉持家的內涵也在悄悄地發生變化。比如,衣服舊了,把它變成收拾家務的工作服,廢物再利用;有的衣服不時尚了,找裁縫改改,換個式樣,可以繼續穿;鞋子壞了,找修鞋師傅修修,換個底,打點蠟,照樣穿得出去。在家注意節水節電,購買馬桶我們會選擇節水型的;購買冰箱、洗衣機我們會選擇節能型的。早晨上班之前,一定會認真檢查,把無用的電源關掉。

  不論時代怎么變遷,不論今后多么富有,“艱苦樸素,勤儉持家”的優良品格一定會一代一代傳下去,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也一定會發揚光大。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 篇9

  再次見到她,已是臘月二十七,街上車水馬龍,川流不息,大家都在忙著置辦年貨。

  盡管她的眉宇間仍隱藏著淡淡的憂傷,但氣色比我想像得要好的多,棉衣包裹的身體越發顯得笨拙,詢問她的預產期也就在這幾天。

  看著她踽踽獨行的背影,心中有種莫名的酸楚。

  兩個月前她的老公因一場車禍離開了她,出事的前兩天,她老公還陪她去醫院做了B超,得知是男孩,喜得合不攏嘴。

  出事一小時前還打電話讓她喝杯奶早點休息,而一眨眼,這人說沒就沒了。

  半年前的那場婚禮仍歷歷在目,公婆選了本市最高檔的酒店,請了最好的司儀,高朋滿座,張燈結彩,鮮花紅地毯,美酒佳肴,帥氣的新郎,恬靜美麗的新娘,朋友們衷心祝福這對金童玉女的結合,女孩子夢想的這一刻她都擁有了。

  出殯前,她不顧眾人的勸說,堅持挺著大肚子來到了殯儀館,人一下子憔悴了許多,眼窩深陷,誰能想到面對突如其來的噩耗,她是如何度過這難捱的漫漫長夜。

  朋友們做好了各種突發狀況的準備,以防她的'情緒激動而導致的不測,誰知,她冷靜的出奇,默默地坐在棺槨前,仔細地端詳著老公的遺容,她要努力記住他的點點滴滴,與她在一起的分分秒秒,她也許在心中對他有百般的安慰與叮囑。

  寒冬臘月,殯儀館冷的出奇,她在那里一動不動呆了兩個小時,最后在親朋好友的勸說下才離開。

  臨走前,她輕輕地卸下丈夫手指上的戒指和自己手中的戒指牢牢地套在一起,眾人掩面而泣,不忍心再看。

  葬禮后沒幾天,父母及兄嫂開始輪番做她的工作。

  “不是哥說你,趕緊把這孩子打掉,以后嫁人也好嫁。”

  “是啊,你哥說的對,長痛不如短痛,你才二十五歲,以后的路還長著呢。”

  公婆也很通情達理:“孩子,你如果想生,我們老兩口就幫著帶,如果不想生,就做掉吧,一切隨你。”

  兩天后,她提著行李住進了公婆家,以后每天黃昏,都會看到一位孕婦挽著年邁的老婦人在家屬區外的小路上散步。

  天空中不時飄下潔白的雪花,這讓不知情的人看起來,這一幕,是多么溫馨的場景。

  大年初一,我接到一條短訊“生了,兒子八斤,母子平安”。

  那一刻心中五味雜陳,不知是喜悅還是悲傷。

  下午,我提著營養品去醫院探望她,一路上將準備好的話在心中默念了無數遍,來到產房門前,我再次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并叮囑自己千萬不要流淚。

  推門進去,她就靜靜地躺在墻角的病床上,正輸著液,雪白的墻壁與床單襯得那張臉蠟黃,還有些浮腫。

  她一眼不眨地瞅著睡得正香的小寶寶,告訴我,公婆熬了一夜,讓他們回家休息去了,這孩子真好帶,不哭也不鬧,吃飽了就睡。

  臨床的產婦尊貴的像個女皇,四位老人圍著轉,問吃什么喝什么,床頭擺滿了營養品和鮮花,老公更是照顧的體貼入微,一會兒問傷口疼不疼,一會兒親親額頭。

  我一時不知該說什么,只是緊握著她干瘦的手,強忍著即將奪眶而出的眼淚:“你真堅強,真偉大。”

  今年的春節來的很晚,陽歷三月,已是繁花開滿枝頭,一條短訊映入眼簾“兒子今天滿月了”。

  呵,時間過的真快,我的眼淚終于隨著落英紛飛,她才二十五歲,人生的路剛剛開始。

  我不清楚在那兩天兩夜里,她經過了怎樣一番激烈的思想斗爭,毅然決然地生下這個孩子,是為了紀念他們那段短暫而甜蜜的愛情,呵護這顆愛情的結晶,延續對他無限的思念,還是想承擔起一位母親的責任,均不得而知。

  那時自己心目中真正的愛情無非兩種極致:一是凄美如石評梅與高君宇,評梅生前拒絕一往情深的君宇,當斯人已去,則于每個周末去陶然亭畔,用自己的淚水澆灌這朵遲來的愛情花朵,風雨無阻;一如林黛玉用終生的淚水回饋神瑛侍者前世的灌溉之情,生未成婚,死而合葬,演繹了一曲現代版的梁祝;一如完美如林徽因與梁思誠,顯赫的家世,美滿的婚姻,珠聯璧合,才子佳人,志同道合,無愧于“梁上君子,林下美人”的評價。

  待人到中年,日子平淡沉寂,如一條溪,涔涔流過,方感悟愛情的真諦:執子之手,與子攜老是一種境界;相濡以沫,舉案齊眉也是一種境界;雙手相牽,頭枕于臂彎的現世安穩更是一種境界。

  但在這世上,還有一種最為凝重、最為渾厚、最為深沉、也最為斷魂的愛,叫做思念。

  是“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的凄苦;是“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的孤寂;是一生逐林而居,終生未娶,卻于晚年僅為林徽因的一張小照就臉紅如孩童的幸福;是一字不識的母親,卻在父親離開我們十九年中每一個特殊的日子里,早早擺放好祭品,燃起三柱香,于裊裊的青煙中回味曾經綿長的歲月。

  寫此文時,正值“清明”,我伴著初春的薄霧,于一樹嫣紅,一江碧水,一襲煙雨中憑吊他們的愛情。

  想來也是一件值的慶幸的事,在這個物質至上感情泛濫的年代,還有這樣一些真摯的情感值得永遠懷念。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 篇10

  我外公有一種好品質,那就是做錯事不說道歉的話,但是會用暖心的行動來表達愛。你們肯定在想那我是怎么知道的呢?那就讓我來慢慢講給你聽吧。

  我外公是刀子嘴豆腐心。每次我去他家的時候,我不穿鞋就在房間里跑來跑去,外公看見了就一直罵我,嚇得我都不敢正面看他了。我以為外公肯定是不喜歡我的,可是在吃飯的時候他竟然多給我了一個雞腿。在他給我雞腿的時候,我的心一下子就暖了起來。我也知道不穿鞋跑來跑去會著涼,著涼是會生病的,外公是擔心我呢,所以在我回家要離開他的時候,我和他說了句:“我下次一定會穿鞋的。”外公摸了摸我的頭,慈祥地笑了。

  這件事之后,發現我的'性格和他一樣——刀子嘴豆腐心。上次我和媽媽吵架,吵完之后,我覺得我好像說錯話了,可是我又不好意思主動道歉。我就給她煮了一碗面,問她吃不吃,她說吃,我就屁顛屁顛地給她端到面前。媽媽說,我做的面真好吃真好吃。她笑了,我也笑了。

  我感覺我和外公都好面子,誰都不會在吵架之后意識到錯誤就立刻向對方道歉。但是,我們吵架不記仇,我們付出行動愛家人,從外公傳承到我,這應該算是我們家的家風了吧?!我要把這一家風傳給我的子子孫孫。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 篇11

  我有一個幸福溫暖的大家庭,家里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妹妹和我。我們一大家子在一起相親相愛的生活,日子過得和諧又幸福。

  平時,媽媽對我的照顧最多,我的'生活和學習基本上都是媽媽負責的。媽媽經常教導我,要嚴于律己、以禮待人。她經常要求我學習上要認認真真、刻苦勤奮。生活上要做一個人有禮貌的人,不管是家里來客人還是在路上遇到熟人,都要主動打招呼。媽媽她不是老師卻勝似老師,她一直嚴格要求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幫助他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媽媽這樣做是因為想讓我成為一個優秀的人,雖然有時候我感覺媽媽管我管的太嚴格了,但我想到媽媽都是為了我好,所以我就聽話了。

  爸爸的工作就是掙錢,這也是他經常掛在嘴邊的話。每次我和妹妹惹媽媽生氣了,媽媽就說爸爸不管孩子,爸爸就會說他的任務是掙錢,媽媽的任務是管孩子,我每次聽爸爸這樣說還會想為什么爸爸不管我和妹妹呢?爸爸脾氣好,如果他管我們,說不定我就不用挨打和挨罵了。

  爺爺奶奶可以說是我的保護神。每次我犯了錯,媽媽對我發飆的時候,都是爺爺奶奶護著我。

  我們一家人生活在一起,真的很幸福,我很喜歡我的大家庭,這就是我的家風故事。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 篇12

  如果家是一處草地,家風就是滋潤幼苗的雨絲,如果家是一座花園,家風就如開小花的微風,如果家是一片天空,家風就是點綴藍天的云朵,在我媽媽身上有著孝敬父母,誠實守信的美德,我在她的熏陶下,有著同樣的`好品質

  在我3歲的時候,奶奶就病倒了,生活不能自理,爸爸在外掙錢,媽媽一個人不僅要照顧奶奶,還要照顧我們三姐妹。但她絲毫沒有怨言。每天吃飯時,媽媽一定是先把奶奶的飯菜盛好,喂奶奶先吃。媽媽教育我們說:“家里有長輩,長輩沒有動筷子,晚輩是不能先吃的,尊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因為奶奶長期臥床,媽媽除了要給奶奶喂飯之外,每天還要給奶奶抹洗身體,每當看到這種情景,我不由自主地當起了媽媽的小助手,一會兒扶著奶奶,一會兒給奶奶捶捶背。有時,我也學著媽媽照顧奶奶,有時和奶奶聊聊天。只要她開心,我們做晚輩的自然也高興,在良好家風的影響下,我茁壯地成長著。因為我的身上深深烙上了家風的印子,孝敬父母、誠實守信等

  我從媽媽的身上學到了孝敬父母、誠實守信的美德。這些良好的家風將伴隨著我健康成長。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 篇13

  關于這中華五千年中才子佳人、大家閨秀的培養,少不了家風這個常用詞。好的人才起源于好的家風,那我就來論一論。

  每一個家庭都有家風、家氣、家訓。而家風作為三家之首,自然變化多樣。

  我的家風分為三點:安靜、民主和公正。

  首先就是安靜,在我的學業生涯中,只要我在家,就一定不會出現大動靜。這是媽媽嚴文規定的,連爸爸接個電話都要去陽臺。大吵大鬧有毀心智,我們都這么認為。

  其次是民主,只要有一人犯錯就會被民主的批評,這是一個和諧家庭的前提。

  再次就是公正,公正是決不偏袒誰,錯了就是錯了,有什么可狡辯的?

  這些家風盡管只是在這紙上寫出來會有人不信,可是在實際上,我們確實在這么做,這么改正。

  通俗的說,家風是實踐出來的,行文的家風可以好到不行,而現實的家風可不像行文那樣寫幾行字就算完了的'。

  家風表示行為。不管是正韜同學的“厚德明理,格物致公”,還是什么,只要是家風家訓,都有好的意義。在我家的家風下成長壯大,是我一輩子都要感激的。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 篇14

  相信每家都有每家的家風,每家的家風都有其特色。而我們家,則有一個很好玩的家風。

  我們家,就像一個小國,有“憲法”,“憲法”分為三條:首先誰都要承擔家務;其次遇到大事集體表決,不得私自決定;再次不許觀看別人的隱私。除了這三條神圣不可侵犯的“憲法”,我們家還有這樣幾條規定:首先完成各自的任務再玩;其次不準逃避責任等等。是不是就像國家法律?雖然沒有那么詳細,但對我們一家四口來說,已經足夠了。

  我爸爸呢,是個不折不扣的.暖男,對我的態度:只要不閑著,干啥都行,這使我活潑樂觀。但一提起我媽,就不好說了,先舉個例子,她的口頭禪是:趕緊去學習了,3、2、1......這個嚴厲的特點讓我有了一個性格——乖僻。有時,她還會給我玩個“突擊行動”,檢查我有沒有認真學習,這讓我變得機敏。因為我控制能力實在不佳,老愛看書發呆啥的。而我的小弟弟皮皮,最大的特點就是反應慢。這也沒辦法,誰叫人家才度過了兩個春秋呢!不過呀,他的可愛還是讓我耐心的教他說話,也慢慢的對什么事情都有了耐心。

  爸爸的寬容,媽媽的嚴厲,弟弟的可愛,練就了我的性格。沒錯,這就是我們的家風---互相監督,取長補短,互相幫助。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 篇15

  教育子女是使一個家庭興旺起來的關鍵,我的家人也非常重視我的學習。由于媽媽工作在外地,我的學習與輔導就落在了爸爸身上,爸爸對我特別嚴厲,因此我也很怕我的爸爸。記得有一次,我的考試成績還不錯,回家后得意洋洋把試卷拿給爸爸看。爸爸一看,板著臉,指著試卷上一個紅叉叉說:這么簡單的題怎會出錯呢?我以為爸爸會看我的`分數,沒想到他竟會注意這些細枝末節。他讓我坐下,然后和我將那些錯題的思路和答案。在他的幫助下,我終于明白了錯題的解法。我時候在背誦課文的時候也會偷懶,總想混過去,但是爸爸檢查的特別認真,不能錯一個字,因此我也就不敢再耍小聰明了。

  爸爸經常重視我的學習情況,還經常教育我要想家庭興旺,就一定要重視教育,他還說爺爺在他小時候也經常這么說他。于是,我明白了不受到教育就不能使家庭興旺,之后我也經常向爸爸問一些學習上的問題,還經常接受他的批評與指導。除此之外,媽媽也經常關心我方面的情況,給我一些好的建議與指導,還給我買了很多課外書,告訴我要多看課外書,這樣對寫作很有益處。在這樣一個教育家庭中,我不斷努力著。

  我的家風是我成長的航標,他是我明白了許多道理,并不斷促使我向成功的道路走去。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 篇16

  我很想知道我家的家風是什么?我去問媽媽,媽媽說:“每個人的家都有自己的家風,家風就是家規,是一家子的風氣。”它影響著我,告訴我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我的媽媽和爸爸很孝敬老人,她影響了我,讓我懂得了應該怎樣尊敬老人、孝敬老人。

  在我7歲的時候,我的奶奶生病住院了。我的爸爸媽媽聽到這個消息,開著車,像閃電般的.速度很快就到了醫院。爸爸媽媽慌慌張張的提著水果,來到奶奶的病房,推開門,著急地問:“媽,你沒事吧?”我奶奶說:“沒什么大礙,就是有一點頭痛。”爸爸這才松了一口氣說:“那就好。”我的媽媽說:“媽,我給你帶來了你最喜歡吃的水果,我現在就去給你洗洗。”奶奶說:“我有點渴。”我爸爸飛快地跑過去,給我奶奶到了一杯熱水,遞給了奶奶。爸爸這才有空坐在椅子上休息。接下來的時間,爸爸陪著奶奶在病房里聊天,天漸漸地黑了,我和媽媽才告別了奶奶回自己的家。

  “百善孝為先”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爸爸媽媽關心奶奶,這就是尊敬孝敬老人,這種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 篇17

  清明節是一個紀念先烈回鄉祭祖的節日,清明小長假的第一天,爸爸就帶著我們回家了。

  一路上春光如畫,高速公路旁的田野里開滿了花,有白色的、粉色的、紫色的、黃色的……一幅幅畫映入我眼簾,遠方是一望無際綠油油的麥田。回到家里,爺爺已經把紙錢、鞭炮、水果等貢品準備好了,等著我和爸爸一起去祭祖。我們到了墓地,獻上貢品,爺爺點燃了紙錢,爸爸點燃了鞭炮,然后我們一起跪在墳前,向祖先禱告:家里的后人都很好,今天又團圓了,每一位家人都平安健康……

  吃中午飯的時候,長輩們問起了我的學習情況。我告訴他們,月考我考得很好,尤其是語文進步不小,我自己也找到了學習的方法,體驗到了學習的樂趣,大家都替我感到高興,爸爸媽媽臉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一家人很愉快地講起了以前的'故事,并且問起了各自現在的情況……多么溫暖的大家庭!我頓時明白了什么是家風。

  家風,是一個家庭責任與希望的傳承,它為每一個家庭成員的成長提供了偉大的力量。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 篇18

  每個人的家中自己家的風氣,這種風氣就叫家風,它就像每個家庭成員的精神食糧,給我們帶來潛移默化的作用,所以說良好的家風是我們終身的財富。我家也有我家的家風,快來聽一聽吧。

  在我們家里,爸爸是一家之主,同時他也是一切家風的模范者。是我們心中的榜樣,他的口頭禪是“無規矩不成方圓”,所以,我們家的家風在他的影響下,逐漸形成了。

  一天早上我起床晚了,急急忙忙的吃飯,唯恐上學遲到,飯還沒吃完先卻已經飛到了學校,著急的我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去上學,于是我想到了一個辦法,這么一大碗米飯什么時候才能吃完呢?我們干脆不吃了,說一聲吃飽了這樣不就省事了,偷偷的笑了一會兒,就立刻實施了計劃。沒想到這時爸爸發話了:“你給我回來。”我只好乖乖地走回去,心中卻在忐忑的曉得大事不好了事情已暴露,乖乖的受罰吧,結果可想而知,剩飯被爸爸訓了一次,遲到被老師訓了一次,因賴床才遲到,又被爸爸訓了一次,真是倒霉的一上午,但是我也明白了許多,以后千萬不能睡懶覺,不能剩飯。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 篇19

  家風是一種,潛在的無形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心靈,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教育。他對孩子的影響是全方位的孩子的世界觀,人生觀性格特征,道德修養為人處事及生活習慣的每個方面都會打上家風的烙印。我是在傳統樸實的家風熏陶下長大的,善良、有愛、誠信、有擔當,同時也在傳遞給我的孩子。

  生活中點滴小事,家長教育決定國家命運,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暑假帶孩子去公社農場玩沙,沙堆處放了一個木制坦克,兒子特別喜歡,從看到就愛不釋手,一直到我們走這個小坦克就陪伴著他,該回家了時我讓他把他的玩具收拾好,他竟然把小坦克也裝入他的小桶中,我就問他這是我們的東西嗎,我們能拿走嗎,他想了想就放下了。我就告訴他別人的'東西我們不能拿,再說放著就是讓小朋友玩。

  好的家風不但對自己有利、對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響著大眾的道德水平與社會的風氣。先從我們一個小家庭做起吧。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 篇20

  家風是一家的道德標準,如同糧食一般,是一個家必不可少的成分。而在我們家,也有家風,它就是如何做人。

  做人,肯定要做到善良。有一句話叫“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而父母也從小教育我們,記得小時候,有一次,我故意向一條小道扔小石頭,雖然小道又窄又偏僻,爸爸看見了,急忙上前制止了我,并教育我道:“你怎么能這樣子呢?”“怎么了……”我感覺爸爸在生氣,但又委屈的說。“你這樣可能會讓騎車的人摔倒,這等于是在陷害別人!”爸爸激動的說著,我在一旁默默地聽著,慢慢的意識到了錯誤。看到我好像意識到了錯誤,爸爸的口氣緩和下來了,繼續說:“兒子,你應該還記得去年摔得痛吧?騎車摔比那還痛!”我下意識的捂了捂手,那道傷令我難忘。這時,爸爸變的和往日一樣那般慈祥,說道:“快把那些小石子撿起來吧。”我說:“好!”

  從那以后,這一個教訓,讓我知道,我應該小心的做每一個細節,我生怕一個不經意的`動作傷害到他人。

  父母的一些舉動總能影響孩子。優秀的品質,就是從生活中培養起來的!

  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它讓我從中養成了許多好習慣。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 篇21

  晚飯之后,我和爸爸聊天。在談到電話手表時,我就很得意地對爸爸說:“現在我們班上,幾乎每個人都有電話手表,誰沒有誰就OUT(落伍)了。”

  爸爸隨和的表情突然變得嚴肅了,很認真地對我說:“一定不能這樣說。有些同學沒有電話手表,可能是他們不需要,或者因為太費錢了,不忍心花家里太多的錢,不能說誰沒有就落伍了,不能用物質的東西去衡量別人,這樣說不對。”

  我聽了爸爸的話,認真的思考了一下,覺得爸爸說的有道理。我以前總認為誰用的東西時尚、貴重,誰就很厲害;誰用的東西土氣、便宜,誰就有點落伍了。

  爸爸看我不說話,就問我:“我說的你能明白么?”我說:“我懂了。”爸爸說:“你能告訴我你怎么想的么?”我說:“不能以外在的`東西去評判別人,更不能嘲笑別人。對我們學生來說,好好學習、干好自己的事是最重要的。”

  爸爸聽了,開心地笑了,用大拇指在我額頭上重重地點了個贊。

  通過這件小事,我懂得一個道理:在這個世界上,物質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的內在。

  這樣的小事還有很多很多。爸爸的諄諄教導如同燈塔,指引著我人生的航向。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 篇22

  一戶人家,一條家訓;一戶人家,一種家風。在每個幸福的家庭里肯定都有自己的家風和家規。爸爸媽媽告訴我: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認真精細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對待生活中的小事也要如此,從小就要做一個不浪費的人。我們家的家風和家規雖然普通,但是這會讓我受益匪淺。

  我很小的時候,媽媽就給我講農民伯伯種糧食很辛苦,我們不能隨便浪費一粒糧食。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我一直都記在心里,在我們家的餐桌上,飯都是吃多少,盛多少,不能隨便倒掉;水電都用得很節省,不把水龍頭開到最大,不用的電燈要及時關閉,我一定要做一個勤儉節約的人。

  每次晚飯餐桌上的話題都是最多的.,我總是覺得每天的這個時候都是對一天的總結;當然飯桌上的禮儀是一定要遵守的;媽媽常常告誡我的有這幾點:

  1、吃飯時不要狼吞虎咽,嘴巴不能發出吧唧吧唧的聲音。

  2、吃飯時嚴禁一邊吃飯一邊大聲說話。

  3、不能翹腿。雖然還有很多規矩,但正是因為有這些束縛著我,才讓我更好地成長。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每個家庭都樹立和傳承良好的家風,家訓,相信我們這個屹立在東方的中華民族也一定會長盛不衰!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 篇23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溫潤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這樣的雨露——誠實守信,時時溫潤我,伴我成長。

  還記得那個風和日麗的下午,我和好友相約四點去圖書館看書。正當我準備出門的時候,突然,外面狂風大作,烏云密布。頃刻間下起了傾盆大雨。看著窗外,我開始犯難。腦子里出現了兩個小精靈,一個小精靈說:既然你都已經和好友約好啦,就不能反悔,你必須得去。另一個小精靈說:你別去了,外面的雨下的這么大,你的`好友也不一定會去的。這時爸爸看到我猶豫不決的樣子,便走過來對我說:做人要誠實守信,在元氏世范里有這樣一句話:有所期諾,纖毫必償,有所期約,時刻不易。它的意思是答應別人的東西就一絲一毫都不能少;和別人約好了時間,一分一刻都不能更改。走孩子爸爸陪你一起去圖書館。

  迎著狂風暴雨,我和爸爸雖然被淋成了落湯雞,但是看到好友如約的站在圖書館門前,我的心一下子溫暖了許多。我和好友在書的樂園里暢游,當我再次抬頭,窗外已是晴空萬里,我為自己和好友的守信點贊。

  誠實守信,就是讓我們從生活中的點滴做起,這樣的家風需要我們每一個家庭成員去踐行,并且代代相傳。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 篇24

  我們生長在中國,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有:孝、儉、勤這些都是自古以來流傳下來的優良傳統!

  無規矩不成方圓,每個家庭肯定都有自己的家規、家風、家訓,我們家也是!在我家,我幾乎每天都能聽到媽媽掛在嘴邊的話:要節約用水、節約用電,水是有限的'資源!我每次都在聽,但我每次都把它當成耳邊風。

  但是今年我的感觸很深:在我們新密,今年尤其缺水,幾乎十天半月城區就要停一次水,停水的最長時間可達到一這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許多不便:一身臭汗,洗個澡都不行;上個衛生間,沒水沖廁所;做飯、洗碗、洗衣沒有水;我不禁埋怨道為什么老是停水,真煩人!這時媽媽對我說現在你知道我為什么要你節約用水了吧?水是多么的寶貴呀!回想起我平時喝水,明明喝不了那么多,但總要把水杯接滿,喝不完直接倒掉;洗臉時把水龍頭打開總是先玩一會在洗臉;洗澡時從頭到尾淋浴頭都是打開的,流的遍地都是想起這些,我的心里慚愧極了!

  我深深的知道了水的寶貴!我要呼吁大家不難浪費水,要保護好水資源,并且從自己做起:節約用水!我要把這個傳統美德名副其實的變成我們家的家風、家規、家訓!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 篇25

  古人說: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

  一個家庭如果善良仁德,可以傳承十代以上。

  范仲淹家族就是最好的例子。

  范仲淹是北宋朝廷重臣,他在的時候,救濟學子,減少徭役,善行惠澤天下。別人相中一塊風水寶地,要給他當府邸,他拒絕之后,把這塊風水寶地建成書院。他說:希望大家都能享受到這塊好風水。北宋土地兼并嚴重,很多的豪門大族家里土地千頃,平民百姓卻沒有土地,流離失所。范仲淹毅然建立義田,把幾千畝的田地作為公益田,讓他們免受饑寒之苦。后來因為戰亂,義田遭到毀壞,他的后代卻毅然扛起義田復興的責任,幾次被毀,幾次重建。范家后代繼承了他的善心,將他的善行延續了幾百年。

  范仲淹在家族種下了一顆善良的種子,他的'后代不斷施肥灌溉,直到它變成一顆蒼天大樹,這棵大樹庇護著他的后代子孫,從宋朝一直到清末,整整八百年的時間里,興旺不衰。

  善良是最好的家風。

  善良是內心的高貴和堅守,成為一個好人,心中自有美好世界。

  一個在寬厚善良家庭里長大的孩子,氣質更有親和力,他們有更好的人緣,更廣闊的人脈;

  古人說:人而好善,福雖未至,禍其遠矣。對于孩子來說,善良是最好的護身符。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 篇26

  家風,就像一座燈塔,為我們指引正確的方向;家風,就像一縷陽光,帶給我們溫暖;家風,就像一面鏡子,糾正我們的錯誤。國有國法,家有家風,而我們家的家風是懂得分享、孝順。

  說起來,我們家的家風的來歷還是因為我。由于弟弟的`出生,慢慢長大,我們開始經常互相搶東西,不論是吃的還是玩的,只要是自己喜歡的而且只有一個的時候,我們倆都會搶得不可開交甚至會大打出手。媽媽說:你們要懂得分享,一起吃東西,一起玩玩具,會收獲更多的樂趣,得到雙份的快樂。從此,我和弟弟開始了分享自己的東西,例如,他有巧克力味的面包,我有草莓味的面包,我們會各自交換一半給對方吃,果真,我們收獲了雙份的味道和快樂,懂得分享就成了我們家的家風之一。

  百善孝為先,我經常會在我的爸爸媽媽的身上看到孝順的家風。爸爸脾氣不大好,但是在爺爺奶奶面前,沒大聲說過話。媽媽更是對爺爺奶奶如同自己的親生父母一樣。去年姥爺生病住院,媽媽在醫院全天候的精心照顧著,爸爸白天上班,晚上也會來醫院照顧姥爺,姥爺的身體很快就恢復了。這些我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所以我經常對媽媽說:我以后也會這樣孝順你和爸爸的。

  懂得分享,養我好習慣;孝順伴我成長。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 篇27

  如果家是一盞蠟燭,那么家風就如蠟燭的燈芯;如果家是一條小路,那么家風則是照亮我們前進的路燈;如果家是一條船,那么家風一定是它的船帆。

  我的家風就像夜空中的星星一樣永遠閃著光芒。在我心中,姥姥就猶如天空中最亮的星星北斗七星,她時常教育我要勤儉節約。在家里總是能看到姥姥把洗衣服的水倒進大桶里,一開始我不懂姥姥的用意,后來才知道姥姥是想把洗衣服的水來涮拖布。有一次,在吃飯時我的碗里剩下了許多米粒。我正在玩,看到了姥姥憤怒的眼神,想起了姥姥曾經給我說的話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我就馬上把碗里的米粒吃了個精光。從此以后我再也沒剩過飯了。

  媽媽很愛讀書,我也喜歡。她常常教育我要多讀書,讀好書。媽媽讀過的書似乎要比我們用過的'紙還要多,滿滿溢出的書,總是讓人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詩意。媽媽十分愛惜書,每一本書幾乎都有一件花花綠綠的衣裳。

  家風可以讓我們形成好習慣,才能時時刻刻為家庭爭光添彩,為家庭抹黑的人應該讓他重新做人,改過自新。我們要像長輩學習,懂得感恩,珍惜現在,做一個對祖國有貢獻的人;從小事做起,努力學習,做一個新時代的前進人。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 篇28

  還記得上小學時的一件小事。那天放學回家,我和幾個好伙伴一起往家走,走到村頭一戶人家時,看到他家的櫻桃樹下落了有十幾個櫻桃,我們便高興地撿了起來,她們幾個當場都吃了,說有點酸,但可以吃了,我舍不得吃完,就留了幾個拿回了家準備給父母嘗嘗。父親從地干活回來,一臉疲憊,看到了桌子上的幾個櫻桃,立刻質問從哪兒拿的,我嚇壞了,戰戰兢兢地說在人家樹下拾的,父親立刻發火了:別人家的東西,怎能隨便拿?太沒出息了!然后拉著我拿著那幾顆櫻桃去了那戶人家,說明情況后,人家不但沒生氣,還從樹上又摘了些新鮮的櫻桃給我,擔父親說什么也不要,我也只好眼巴巴地看著那些鮮紅的櫻桃吞口水。

  回去的路上,父親說:記住:任何時候,不是自己的東西,永遠不要伸手拿。這句話一直影響到我現在的生活。任何家長或學生送給我的任何禮物,我都不會收,不管是幾百元的禮品還是兩塊錢的'平安果。我廉潔從教20年,是得益于良好的家風熏陶。

  我們要建立并遵守好良好的家風家訓并把它傳承下去,在良好的家風中成長是幸福的,愿我們和我們的孩子都是這樣幸福地成長。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 篇29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家庭幾代人,代代相傳的美德就是家風。

  我曾爺爺,隨著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帶領中國軍隊沖進戰火,就再沒回來,尸骨被侵華日軍炸飛。他的堅強、不畏懼犧牲的精神影響著我后輩幾代人。

  爺爺帶著地主的.帽子,吃不飽、穿不暖幾十年,他時刻沒忘記過學習,直到鄧爺爺提出改革開放,經過他的努力、勤奮,成了企業家。掙了很多錢,可他依然很節儉,有一次從火車站回來,深夜12點,打車回來30元錢,他問了幾輛車,嫌坐車太浪費錢了,最后走路將近一個小時才到家。他平時買個日用品,總是貨比三家,舍近求遠。有時為了買個廉價白菜,能跑上1公里,爺爺說自己年齡大了,也沒啥事,多走走鍛煉身體。不怕苦、愛學習、節儉、勤勞是爺爺這代人傳承給我們的美德。

  爸爸經常教育我和姐姐學習講究方法,自律,要有創新意識,迎著創新改革的大潮適應社會。自己把車換成新能源汽車,注冊到一個共享平臺,自己公司沒事的時候,就方便和服務于有需要的人,每天還能掙到200多元的零花錢。

  這就是我的家風,堅韌、不怕犧牲、節儉、時刻學習、自律、具備創新精神。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 篇30

  中華美德,源遠流長,在學校老師經常教育我們要尊敬師長,孝敬父,母助人為樂,拾金不昧。書本上也學到許多誠信友善,舍己為公的故事,我想作為一名小學生,不僅應該弘揚中華美德優良的傳統發揚下去,弘揚家風家訓。

  收到,家風家訓我就想到一句古詩: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爺爺奶奶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奶奶常說要珍惜每一粒糧食,不能糟踐東西,那時候我還小,不以為然,而現在我長大了,明白了這一粒糧食飽含了多少艱辛,我懂得這就是奶奶的家風。

  姥姥姥爺都是工人,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媽媽在我剛剛上小學的時候常常教育我:要勤奮刻苦,自立自強,不要不勞而獲,在我家,爸爸媽媽從來不嬌慣我,我自己洗衣裳,收拾房間,幫媽媽洗碗,擇菜,給姥姥捶背,給姥爺讀報紙,我通過自己的表現獲得了老師的信任和家長的.喜愛。我們零零后是祖國明天的太陽,我們一定要把祖國"大家"的優良品德發揚光大,把"小家"的優良傳統傳承下去。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 篇31

  家風,就是一家子生活的風氣。每個家庭都有家風,我們家也不例外,而我們家的家風就是“互相幫助,團結一心!”

  記得在一個風和日麗的假期里,奶奶突然生了病。突然把我們家人的心情弄的亂七八糟,平靜的生活一下子被打亂了。當時我們全家都很著急。奶奶住了院,那時候我們家人都愿意陪著奶奶,爸爸和爺爺以及姑父負責送飯以及晚上在醫院陪著奶奶,姑姑負責白天陪著奶奶,我和媽媽負責照顧小弟弟以及做飯。我每天醒來,第一件事就是想見到奶奶,陪奶奶說說話,希望奶奶很快好起來。

  奶奶生的是什么病呢?剛開始醫生說奶奶得的是腦梗,在醫院住了一段,一直沒見好轉,最后爸爸把奶奶帶到鄭州來檢查,當時檢查結果讓我們全家人都接受不了,醫生說我奶奶得的是癌癥,大家都知道癌癥是不可能好的,除非奇跡,可命運之神為什么沒有降臨到奶奶身上呢?奶奶的'病沒有發生奇跡,奶奶最后還是去世了。我們大家個都很傷心,但是我們那幾天很團結,相互安慰,互相幫助。

  我們家雖然不是很富裕,但是我們很團結,親人們從來不吵架,開開心心享受生活。我要把我們的家風世世代代相傳下去!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 篇32

  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家庭風格和家訓,這是一個家庭的靈魂。沒有家庭風格和家訓,這個家庭就不是一個整體。

  我家家庭風格的第一件事是尊重老師和長輩。他們是我的前輩,也是養育我的人。第二是與你周圍的人和諧相處。我們應該和我們的鄰居和睦相處,和我們的同學相處融洽,有時和我們的同學有一點沖突。這是我的.錯,所以我們必須主動向同學道歉。如果這不是我的錯,我們不必追究。有句老話,不是嗎?

  家庭風格和家訓的最大特點是安排一天的時間,自己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不能半途而廢。只有當你做了你應該做的事情,你才能騰出時間娛樂。事情應該在同一天完成,而不是“我為明天而活”,我們應該養成“今天做事情,今天完成事情”的好習慣。一個好的家庭風格和家庭訓練可以幫助我們更多地了解中國文化的進步,使我們堅定地報效祖國,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并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為國家做出貢獻。

  家庭風格和家訓是家庭的積極能量。我們必須永遠嚴格要求自己,牢記家風和家訓,回報祖國。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 篇33

  每個家庭的家風各不相同,良好的家風,讓我們成為了對社會有用的人。家風是每個家庭的行為規范,爺爺奶奶傳承給爸爸媽媽,爸爸媽媽又傳給我,在良好的.家風影響下,我成為了更優秀的自己。

  爺爺奶奶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和我們一起住。爺爺經常說:“吃飯的時候要把飯吃完,不能浪費,那一粒粒米都是用勤奮的汗水換來的。”每次我吃不完飯的時候,爺爺這意味深長的話,總是在我耳邊回蕩,讓我不得不把飯吃完,爺爺傳承給我的家風,讓我成為了一個勤儉節約的人。

  爺爺奶奶把爸爸媽媽培養得很優秀,媽媽更是希望我再努力一點,尤其遇到困難要學會去堅持。有一天,我唱歌沒唱好,無論我怎樣努力都不行,我就對媽媽說:“我不上歌唱課了,我老是唱不好。”媽媽聽了對我說:“每一個人都不是天生就是完美的,都是通過不斷的努力換來的。”就是這樣,我的歌聲慢慢變得優美了。

  在這良好家風影響下,我成功地獲得了“永遠跟黨走”歌頌比賽的一等獎,冰心文學大賽的三等獎……還有一次,我原本害怕考級,本以為自己做不到,但最終我還是考過了級。

  是一代代傳承下來的家風,讓我變成了一個更加優秀的人。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 篇34

  每一個家庭都有家風,我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風是勤儉節約。

  小時候,爸爸就對我說:“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糧食來的多不容易呀,那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經過一年的辛勤勞動才得來的,所以,所以我們絕不能剩菜剩飯。每次吃完飯,我的飯碗都有幾粒米飯,爸爸看見了,說:“你忘了爸爸說的話,你看看爸爸碗里一粒米飯都沒有,你快把米飯吃掉。”我看到爸爸這么認真,我也不敢馬虎,幾下子就吃掉。從此以后,我每次都不剩飯,就連幾粒也不剩,爸爸說我是個好孩子,還說我長大了。

  爸爸不僅讓我不要浪費糧食,還要節約用水。

  記得有一次,媽媽剛洗完衣服,要把水倒進馬桶里,可爸爸卻制止了他。爸爸說:“洗衣服的水是可以拖地的,拖完地再把水倒進馬桶里,這樣不是節約水了嗎?”媽媽想了想,也是。于是,從這以后,媽媽洗完衣服再用這水拖地,就連我也一樣,我把洗完臉的水洗襪子。再交水費的時候,我們家教的錢比以往少了很多。這就是節約水的.好處呀!

  我家的家風是勤儉節約,你家的呢?快拿出來曬一曬吧!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 篇35

  說起家風,我的姥姥應該是第一好的。因為我的姥姥很勤快,每一次我的姥姥打掃房間的時候都不會有一個污點,擦地的時候如果有東西擦不掉,姥姥就會擦了一遍又一遍,一定會把這個東西擦掉。每一次姥姥起得都很早,大約在5點左右起床給我們做飯,當我一醒來,飯都做好了。有一次我不知怎么起床起早了,我看到了姥姥怎樣做飯。我發現姥姥的每一個動作都很輕,好像生怕把我們給吵醒額。姥姥本來身體就不好,每一次姥姥都是從早忙到晚,身體就有點累了。為了不耽誤我的學習和姐姐的工作,讓我們早期吃上一頓熱乎的飯,就這樣從早到晚的忙碌著。

  媽媽在姥姥的影響下也勤快了。每天白天在商店里忙里忙外一整天,晚上到家里還要干活、洗衣服,到星期六、星期日的時候要到家里洗衣服。

  每一次媽媽洗衣服的時候,先把深色的衣服放一起,把淺色的衣服放一起,到洗的'時候,先洗淺衣服,哪臟多放一點洗衣粉,等把淺衣服洗完再洗深色的衣服。如果哪里特別臟,就用力搓搓臟的地方,直到干凈了為止。

  媽媽和姥姥真不愧是我們勤勞的榜樣,在她們的帶動下,我也變成了一個勤快的人。希望這種勤勞的精神飄進每家每戶。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 篇36

  我愛我的家,因為這是一個充滿和諧、孝心的家庭。

  說到和諧,是因為爸爸媽媽從來不吵架。孝心就更不用說了。前年,姥爺的手被籠子夾到了,指甲脫落,手指肚兒都沒了,露出了指尖的骨頭,鮮血瞬間流了出來。村醫說需要截掉一節手指,媽媽卻認為應該去骨科二院看看,要保住手指。但是,去那里需要花很多的錢。姥爺忍著劇痛說:“還是截了吧,哪有那么多的`錢。”爸爸站在旁邊,一邊張羅著送姥爺去二院,一邊說:“錢不是問題,您放心,先送二院。”媽媽看著爸爸,淚水不住的流。

  后來才聽媽媽說,當時家里并沒有多少錢,姥爺上醫院的錢是爸爸借來的。

  姥爺住院期間,爸爸每天都陪床,知道姥爺愛讀書,所以還給姥爺買了許多書,每天給姥爺讀,病床上的老姥爺有了爸爸的陪伴傷好的很快。姥爺出院了,氣色也很好。

  媽媽說,爸爸是姥爺的兒子,怎么會?直到那時我才明白,那是因為爸爸孝敬姥爺。

  當然,媽媽也想象女兒那樣照顧爺爺和奶奶。我們是一個充滿和諧、孝心的家庭。我也不在外,你看,我剛端來水,準備給媽媽洗腳呢!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 篇37

  我有一個幸福和睦的家庭,家庭成員有爸爸、媽媽、奶奶和我四口人,我們每天過得非常幸福。

  可是,我上了小學以后,爸爸有高血壓,媽媽因為長期勞累因經常頭疼,奶奶心臟不好。奶奶每天五六點鐘起床,打火,做飯,經常忙得手忙腳亂。

  有一次,奶奶做飯,我和爸爸在看電視,突然,奶奶叫了我一聲,奶奶說她很難受,我急忙把爸爸叫過來和我一起把奶奶扶到床上去,媽媽知道后,趕緊給奶奶看了看,幸虧媽媽當過醫生,給奶奶診斷出來是煤氣中毒了,我給奶奶倒了杯水,讓奶奶喝了點水,到了中午了,我們給奶奶做了可口的飯菜,奶奶吃完后,我給奶奶關上門,讓奶奶睡了一覺,讓她好好休養一下。

  第二天,奶奶終于好了,我們一家人都開心極了,為奶奶做了大餐。

  還有一次,媽媽的同事鄧阿姨的小寶寶滿月,爸爸媽媽都去慶祝,由于開心,爸爸多喝了幾杯,回到家里,爸爸就吐了,吐得滿地都是,我讓爸爸喝了點水后,我就拿來拖把擦了擦地后,就把爸爸扶到床上,讓他睡了一覺。

  我的家人就是這樣互相關心、互相體貼、和睦相處,我為我的擁有這樣幸福的'家庭感到無比自豪和驕傲。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 篇38

  “校有校規,家有家風”是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但一問道“家風是什么?你家有什么家風?”這些問題,很多人就會傻眼了。不用擔心,今天我就想跟大家一起談談家風。

  家風就是家庭規矩,是一家子的規則,這家風一旦敗壞,這家人的思想品德也會跟著壞,這一家就再也難以培養優秀的后代了。這個壞名聲會一下子在街坊鄰居間傳開,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沒有人愿意和這家人交往,這時候再想改,就來不及了。可以說家風是非常重要的,雖然它只是一個無形的概念,卻能讓這家的子孫后代延續得更長,讓他們走得更遠!

  家風也可以代表一個國家的規則,國家就是人民的家,這家風就更為重要了。它要靠人民地努力,遵紀守法,互幫互助,一個國家的繁榮昌盛,不僅僅是物資上的豐富。在我看來,更重要的是它的規則,一個國家、一個朝代的'規則決定了它的衰與勝,只有社會規則好的國家,才能國富民強,才真正算得上是一個強國。

  我家的家風是“孝”,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父母一直告誡我:百善孝為先!家風是一條應該牢記的座右銘。有了它,我們才可以在社會上立足,才能讓自己走得更遠!銘記家風,為自己的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踏出堅定的步伐,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 篇39

  我們的家鄉是全國人口最少的鄉——西藏隆子縣玉麥鄉,這里曾經只住著我們一家人。這里也是全國人均面積最大的鄉,全鄉面積達3644平方公里。我們的家訓是“家是玉麥,國是中國”,守護好建設好這片家園。

  玉麥鄉離縣城直線距離40公里,但要翻過兩座海拔5000多米的雪山,如果遇到極端天氣或滾石滑坡阻斷道路,根本無法通行。

  父親常說,“玉麥是國家的.土地,我們一定要守好!”在父親帶領下,我們姐妹先后入黨,放牧巡山。有一次,父親買回紅布和黃布,自己制作了國旗。父親不僅將國旗掛在屋頂上,還帶著去放牧。因為只要國旗在,家就在,我們腳下踩著故鄉的土地,我們站立的地方就是中國。

  如今的玉麥鄉,早已從“三人鄉”發展到56戶191人,生活條件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玉麥有了學校、衛生院、旅游民宿,柏油路修到村里,夏季放牧點都通了電。

  央宗的兒子索朗頓珠是玉麥鄉第一個大學生,從西藏大學畢業后,考上了玉麥鄉的公務員。守邊固邊,需要每一代人的努力和創新。我們一定守護好國土,建設好玉麥,做幸福家園的建設者。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 篇40

  家風是一個家庭必不可少的成分,就如同糧食一般。而在我們家,也有家風,那就是尊老愛幼。

  在我六歲的一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做公交車去南門口。因為車上的人很多,我沒有搶到座位。慢慢的,有一個人下車了,我急忙走過去,但有一個老奶奶也朝這個座位走來,我飛快地走上前,搶掉了那個座位,并朝那個老奶奶做了一個鬼臉。那位老奶奶只是對我笑一笑,沒有說什么

  這一幕被爸爸看在眼里,爸爸連忙走過來,把我拉到一邊,并對那位老奶奶說:“老人家,這是我兒子,他不懂事,來,您坐。”“你還是讓他坐吧,他站了那么久一定站累了”老奶奶說。不,我們就快到站了,還是您坐吧。”爸爸說著便扶著老奶奶坐下了。

  “南門口到了,下車的`乘客請注意。”下車后,爸爸對我說:“你應該知道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優良品德吧,你剛才在公交車上不但不給那位老奶奶讓座,反而對人家做鬼臉,這是為什么?孟子說的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及人之幼。”我低下頭對爸爸:“我知道錯了,我以后不管在哪兒,只要有需要幫助的人,我都會盡全力去幫助的。”“知道錯了就行,以后一定要養成尊老愛幼的良好品質。”

  這就是我的家風,我認為,這樣的家風,值得傳揚。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 篇41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和家教,我家也不例外。

  爸爸媽媽告訴我們要節儉,買東西不一定是貴的就適合,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東西,就比如我和弟弟穿的衣服和鞋子吧,媽媽會去批發市場那里挑選合適的,因為我們長得比較快,所以衣服只要穿一季就要小了,買一件幾百塊錢的衣服穿幾個月就會不能穿了。所以媽媽說沒有必要買那么貴的。

  節儉還包括吃的,就像外面的那些小吃,看著很精致,也很有食欲。但是媽媽說了這些都是不衛生的,讓我們盡量少吃一些,而且媽媽也會經常在家里做一些小吃,既干凈,又比那些外面的小吃好多了。如果我們一家去外面吃飯的話,也不會點很多的飯菜,夠我們一家吃就可以了,如果有吃不完的話,媽媽就會讓我們打包帶回去,不可以浪費,要節儉。

  而且媽媽也告訴我們,做人不可以說謊話,要誠實。如果我們要是想買東西要跟媽媽說實話,不可以有一些借口,如果是合理的要求,爸爸媽媽就會滿足我們。如果有些東西我們不需要的'話,就會對我們說:這個東西可以不用買,而且我們平常的時候也不用,如果買了一件東西而不用它,就是浪費。

  這就是我們家的好家風,好家教。它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我:做一個勤儉節約、誠實守信的人。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 篇42

  無論大家小家都有一定的家風家訓,我家也不例外。

  家風就是“忠、義、禮、智、信”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從我家來講就是學技術,學得高深了就可以為國效力,學得淺顯還能為家出力。

  有一天,我去表姐家玩,她對我非常好,也很客氣:無論做什么事,都先要問問我要不要做;無論吃什么,她都會先給我吃;吃飯時,她總是先給我盛飯;休息的時候,她都會問問我要不要看電視、要不要玩兒什么等等。

  我家的家訓很多,其中有:“做事認真”、“講究孝悌”以及“什么時間做什么事情,應該怎么“做”和“不能損害別人,不能損害自己,不能損害環境和不能浪費。”但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做事認真”和“講究孝悌”這兩條。

  這次英語期末考我考的.很不理想,可平常期末考的都還好,可唯獨這次期末考我認為:平常考得好期末也能考好,所以我就心不在焉的考,結果沒考好。這次我吸取了教訓,以后都要認真的考,不能犯一點兒馬虎。

  從我家的家風家訓中,我體會到了:以后要認真做事。我家的家風家訓一直隨伴我成長!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 篇43

  所謂的家風家訓就是家庭的風氣和風格。這是一種潛在無形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影響著我們的心靈,塑造著我們的人格,熏陶著我們的性情,這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籍。起著潤物細無聲的作用,是一種最基本、最直接的教育。

  我家的'家風家訓就是百善孝為先、勤勞節儉、與人為善。

  首先是孝,在我的記憶里,父母都很孝順的。爸爸媽媽經常打電話爺爺、奶奶和姥姥,問問她們在做什么?身體怎么樣?出門小心,并且常去看他們,我也常常去陪他們說說話。

  其次是勤勞節儉,記得小時候爸媽出去工作,每年過年才回來一次,那時爺爺每天起早去農貿市場賣菜勤勤懇懇,從不叫苦叫累。奶奶也是任勞任怨,節儉持家,不鋪張浪費。還有我從沒見爺爺與人爭吵過,他對待每個人都很和善,不和別人計較,積善成德,修身善養性。

  我從我的長輩們這里學到很多,現在我會主動向長輩問好,在學校與同學搞好團結,做作業不拖拉。雖然有些方面做得還不夠,但我會以我的家風家訓不斷地要求自己,成為對國家有用之人,長大為祖國做出貢獻!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 篇44

  我的家風家訓我感覺有很多,爸爸媽媽經常給我講:“要樂于助人、要勤奮好學。”這只是我家風家訓的一部分。

  有一次,我和媽媽一起出去玩,我們在公交車上,過了一站,一位老爺爺走了上來,他四處尋找座位,一個座位也沒找到,最后,我想起媽媽的話,連忙站了起來說:“老爺爺,您坐我這兒吧!”老爺爺說:“好孩子,好孩子。”車上的人都紛紛說:“這個孩子懂禮貌”“有教養”……我聽了后心里感到十分快樂。

  媽媽回來后大大的表揚了我,說我做的很對,以后也要這么做。

  我今天做了一件自己力所能及的樂于助人的事真高興。因為我是男子漢,要頂天立地,要做家里的榜樣。我也一直向勤奮學習方向努力。我寫的字非常難看,在暑假媽媽給我買了一個練字本,我每天堅持練習,從不偷懶。同時我還看數學書,看到不會做的'題目我會先自己想各種方法,去試著計算,最后也會向爸爸求助。爸爸每次都會引導我自己做。

  我對家風家訓的理解和做的還不夠,在以后的學習中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學好、做好家風家訓。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 篇45

  爸爸媽媽從小就教導我要做一個善良,自立的孩子,這就是我的家風。

  善良是爸爸媽媽一直以來對我最基本的要求。對爺爺奶奶要尊敬,對不認識的陌生人要力所能及的幫助,對弱小的弟弟妹妹要多多愛護,對小動物也要保護起來。媽媽說我本來就是一個善良的孩子,但是善良還體現在大方不計較,讓我以后也多多原諒弟弟和同學們偶爾的小事情,做一個大度開朗的女孩子。

  我有一個嚴厲細心的爸爸和一個毫不留情的媽媽,所以我家有很多事情是不能做的。我是一個馬虎的女孩子,經常會因為這件那件事情被訓,爸爸就教育我自己的.東西要規整好,用過的東西要放回原位,而我卻經常忘記,所以每次都會挨批,我以后還要繼續嚴格要求自己。媽媽常說自己的義務就是照顧好自己。不讓我自己受傷,作業自己認真及時的完成,吃飯洗澡都自己好好的去做。自己的臟衣服和鞋子要放到臟衣筐或者自己洗干凈,不要到處亂放。

  我自己有很多的小問題,也會有小脾氣,但是我知道爸爸媽媽都是希望我變得更好,所以我會認真記得我們的家風,做一個越來越好的孩子,茁壯成長。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 篇46

  有人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又有人說:“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從這些名言中,我們可以體會到讀書的重要性。

  在我很小的時候,爸爸就經常帶著我到圖書館閱讀。什么少兒版《西游記》呀,《幼兒百科》,《幼兒斑點狗》,等等。我都閱讀了好幾遍。而我爸呢,他喜歡看一些《象棋攻略》,《上下五千年》之類的。雖然我們閱讀的類別不一樣,但是每次和爸爸一起呆在圖書館的時光,確是我感覺最溫馨美好的日子。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漸漸長大了。慢慢地,我看書的種類越來越多。我對讀書的質量層次要求也越來越高。例如成人版《西游記》,少兒版《上下五千年》,乃至沈石溪的系列動物小說,我都看。后來,我學會了寫讀書筆記的方法。我將看到的`好詞好句分類別積累下來,平時沒事的時候翻出來讀一讀。讀得多了,自然就能記住一些。在我寫文章的時候,時不時地,這些“小精靈”就蹦了出來。它們讓我的文章更加有生氣啦。

  “書猶藥也,善讀可以醫愚!”我爸爸熱愛閱讀,我從小受到他的影響,也熱愛閱讀。閱讀不但開闊了我的視野,而且促進了我一天天地茁壯成長。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 篇47

  以前我常常聽人說家風。我卻不知道家風到底是什么,于是就去問媽媽。媽媽告訴我,家風就是一個家族、家庭中的風氣。它等同于家規,卻又不僅限于家規。是一個家的優良傳統。

  家和萬事興。家庭的和睦離不開良好的家風和家訓,我們家的家風主要體現在孝道上。爺爺奶奶年紀大,習慣了農村的生活,一直不愿來城里和我們一起過。爸媽擔心他們年紀大,照顧不好自己,就每個周末帶我回老家看望他們。每次回去都要買上許多吃的、用的。以前老家的地沒有被全部被人承包時,一到農忙,爸爸就請假回家干活。周末回到老家,爸媽總是爭著干活,讓爺爺奶奶歇歇。看到爸媽如此孝敬爺爺奶奶,我也想孝敬一下爺爺奶奶。前幾天,我在一家蛋糕店里,看到了一個非常好看的.蛋糕,這個蛋糕大約十寸,上面有一個桃子,卡片上寫了個壽字。我想奶奶一生中從來沒過過一次生日,今年九月我要給她過一次生日,這個蛋糕不正好可以祝奶奶長壽嗎?等到奶奶生日那天,我就會用我的零花錢買下這個蛋糕送給奶奶。我把這個計劃告訴爸爸媽媽,爸媽都夸我是個孝順的好孩子。

  除了孝順之風,我們家還有勤儉之風,善良之風。這些都是父母留給我的寶貴的精神財富。我會繼續把這些家風傳揚下去。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 篇48

  豐子愷,偉大的散文家、漫畫家。他常認為童年是孩子們的黃金時代。

  他總稱在外面做事太過無聊,就在家里抱孩子、喂孩子、陪孩子玩耍。有一次,妻子要求讓年幼的子女去學堂念書。豐子愷極力反對,應稱"孩子年紀還太小了"在豐子愷的勸阻下,妻子同意了。你們肯定不曾想到,豐子愷的七個子女都取得了偉大的成就。

  我家里有個家規:幼年時期的孩子一定要快快樂樂。我媽媽給我講過,外祖母有六個女兒,一個個天真活潑。她很愛她的那些女兒,卻總對她們嚴格管教。媽媽總是感嘆,那個時候家里窮的很,柴米油鹽都很珍惜。可外祖母確省下錢來,給六個女兒買讀本。要外公領著女兒去山林里砍柴、摘野果。在空氣清新的大自然里,總會傳來朗朗上口的讀書聲。媽媽總是會對我說"那感覺,可不是什么能比的呢!"

  到了我這個年代,山清水秀可沒有了,代替的是高樓大廈。這時候爸爸媽媽領我出去可沒有什么用了,他們會帶我去郊外玩耍,去旅游圣地瀏覽。你可別說,這種感覺,也惟妙惟肖……

  沙漠中涌出的.一彌清泉,寒風中不經意飄來過的一縷陽光。對!這就是家風,不經意的時候溫暖拂照著你……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 篇49

  “校有校規,家必然有家風嘍!”這是人們常常念在嘴里的那句話,但有些人還是會問“家風是什么?你們家的家風怎樣?”我會不加思索地脫口而出:“我們家的家風很和諧。”今天,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家的家風吧!

  快過年了,全家歡聚一堂。早晨,我被媽媽從睡夢中叫醒,睡眼朦朧地洗了把臉吃過早飯,媽媽便叫我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男女老少齊上陣,各忙各的,我呢,疊被子、掃地、拖地、抹桌子、洗碗……忙得不易樂乎!起初,我干得還挺帶勁,可后來就不耐煩了,但最終還是干完了。正好,也快中午了,媽媽準備了一桌豐盛的`午餐,讓我把碗筷準備好,叫全家一起來吃飯,我干了一上午,有點情緒,媽媽看到了我的不滿,語重心長地說:“爸媽為了操持這個家,沒日沒夜的工作,回家還得照顧一家老少,你長大了,應該懂的心疼大人,在家幫助家人,出門幫助他人,做一個人見人愛的好姑娘。”媽媽的話還沒說完,我便羞愧地低下了頭。

  晚上,爸爸又心平氣和地教導了我一番,讓我更加明白了:李氏家風不在于嚴不嚴,而在于愛不愛。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 篇50

  每個人的心中都會有那么幾條父母要你銘記于心的家訓,我也不例外,現在就讓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我的家風吧!

  我的家風就是節約和孝敬長輩,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覺得我們人人都應該做到。

  我們家是節約的代表。在我很小的時候,只要從衛生間出來,都要隨手把燈關掉,不浪費每一度電;洗手的時候,開小水,細細地流,這樣我們的手洗的既干凈又節約水費,媽媽也回來把洗衣服的水留下來沖廁所,這樣可以節約很多水費;奶奶和媽媽總是把超市的購物袋留下來反復使用,這樣既環保又節儉;我們家的人吃飯從來不浪費每一粒糧食,吃多少盛多少,碗里的.每一粒都要吃干凈。

  從小爸媽就教育我有孝心,“百善孝為先”,我們是一個大家庭,是四代同堂。從我記事起,逢年過節爸爸媽媽都要去看爺爺奶奶,然后我們一起去看太爺爺、太奶奶,一家人其樂融融,吃飯時,長輩不動筷子,我們絕不可以先吃,這就是我們家的家風。

  家風是必須有的,也正因為每個家都有家規,我們的社會才有了規矩,所以,我們要謹記家里的家風家規,并把它們發揚光大。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 篇51

  大家的家中都會有家風,我來講一講我家的家風。

  我家的家風是誠實守信,媽媽常常說:你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孩子。每次聽了媽媽的話,我都似懂非懂地點點頭,但全然沒有放在心上。有一次,我跟好朋友約好下午四點在她家見。三點吃過飯后,我開始看書,從看書開始我就沒有看時間,故事里跌倒起伏的情節深深地吸引著我,竟然毫無感覺時間的匆匆。等我看完有趣的章節的時候,我一看時間,已經四點十分了,我趕緊跑過去,好朋友生氣地說:“你怎么這么晚才來?”我卻不以為然,認為朋友有些小題大做。回家后我把這件事講給了媽媽,誰知媽媽狠狠地批評了我,并意味深長地給我講了爸爸前年因為做生意失敗欠下外債但起早貪黑打工還債的故事,最后,媽媽語重心長地對我說:“誠實守信是我們與人交往最寶貴的名片,不論什么時候都不能丟!”我默默地低下了頭。

  至此以后,只要答應別人的事我一定努力做到。因為我不僅知道在世上誠實守信是最重要的,更是因為我深深地懂得:誠實守信這就是我

  家的家風,我怎么能不把它傳承下去呢?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 篇52

  家風是什么?想必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吧!這不,今年寒假我們語文老師就布置了一篇以“尋找家風故事”為主題的作文,這可難倒我了。

  今天放學,我帶著一頭霧水的腦子回到家里,因為神情恍恍惚惚,所以我一不小心就打碎了一個媽媽剛買回來的花瓶,媽媽聽到響動后立馬跑了過來。與別人家的家長不同,媽媽不是先責罵我把花瓶打碎,而是先問我有沒有受傷,然后再對我講做事時不要大手大腳。這一刻我似乎明白了:這不就是我們家的家風——寬容和愛嗎?

  我想起了前不久和媽媽去醫院看病的.經歷。媽媽因為感冒需要輸液。年輕的小護士為她扎了兩針也沒有扎進血管里,眼見針眼泛起了青包。小護士額頭上布滿了密密的汗珠,越來越緊張。我本想媽媽要生氣了,誰知媽媽抬頭看了看護士姐姐,微笑著對她說:“別緊張,我沒事!”那位護士姐姐似乎得到了最大的鼓勵,平靜了下來,第三次終于扎進了血管里。這就是寬容和愛。在生活中,和小伙伴發生矛盾時,我總是從自己身上找問題。現在想來:這就是家風對我潛移默化的影響吧!

  我的家風,不正是中華民族數千年的美德嗎?我們一定要將這種美德發揚光大!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 篇53

  說起我們家的好家風故事,那就不得不提到我外婆了。

  不怕苦不怕累,做事精益求精是外婆一貫的作風;積極樂觀是她的生活態度。在我外婆年輕創業時,并非一帆風順,可她從來不會被困難打到,多次從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爬起來。有付出必將有回報!外婆創業成功之后,從沒有忘記回報家鄉,因為以前經濟還不發達,農村里的路都是羊腸小路,人們出行十分不便,當時村子里都流傳著這么一句話:想上龍形道,要過三個坳,有樹賣不出,有煤無炭燒,買東西靠肩挑。為了讓大家過上更好的生活,于是我的外婆就自掏腰包,自發組織,帶領大家一起修路,將原來的羊腸小路拓寬拉直,鋪上砂石,修路的想法很美好,可是過程卻特別辛苦,有一次為了修好路,外婆過于操勞,累得昏倒了,及時被人們送進醫院才搶回一條命,家人很擔心外婆的`身體,可她醒來的第一句話居然是問修路的進展。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外婆和鄉親們的日夜奮斗,最終修成了一條可通行汽車的砂石路,為之后村里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如今,村里的鄉親們都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外婆成了大家眼中的大功臣。

  外婆有了成就之后依然不忘家鄉和鄉親們的這份社會責任感讓我自豪,更值得我學習。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 篇54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有的信奉孝敬之風,有的突出學習之風,有的展現勤勞之風,有的倡導節儉之風。正所謂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好習慣。在我家里,也有家風。它教會了我如何做一個誠實的人。

  媽媽一直教育我做一個誠實的人。有一個晚上,作業任務很重,我每一秒都在和時間賽跑。可剛剛開始做,我的`眼皮就開始打架了。這時,我突然想到,我可以偷工減料,少寫一點作業,反正媽媽不會知道的,但是我心里的另一個自己卻說:“媽媽說過人要誠實守信,不可以欺騙別人。而且老師也說過人要誠實守信,這是做人的基本原則。”一邊是自己的利益,另一邊是媽媽和老師的教誨,我的內心已經是一團亂了。在苦苦掙扎過后,我做出了十分明智的選擇:還是照原來的作業量做。雖然在左的時候哈欠連連,但是我格外開心,因為我變成了一個誠實的孩子。

  李嘉誠曾經說過:“堅守諾言,建立良好的信譽,是走向成功不可缺少的前提條件。”通過這件事,我從而知道了家風的重要性。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相關文章: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精選27篇)07-27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精選21篇)09-02

我的家風家教征文02-02

我的家風家教征文02-06

家教家風征文03-21

我的家風家教征文13篇02-06

我的家風家教學生征文02-02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作文06-10

我的家教家風故事作文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