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不合理用藥整改報告范文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報告的用途越來越大,報告根據用途的不同也有著不同的類型。那么一般報告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不合理用藥整改報告范文,歡迎大家分享。
不合理用藥整改報告范文1
藥物具有雙重性,既有治療作用,同時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反應。
由于知識不足導致諸多的不合理用藥,其危害在于增加藥物的不良反應,損害健康,浪費金錢,甚至延誤治療,引發進一步的嚴重后果(1—2)。
1用藥不對癥
肚子痛用什么藥?是止痛藥、止瀉藥、消炎藥還是胃藥,其實擅自用哪一種都可能是錯誤的選擇。
要知道,腹痛的原因有數十種,缺乏醫學專業知識的普通百姓,不會判斷自己腹痛的病因,不能做到對癥用藥。
同理,有些人僅憑一知半解或“久病成醫”,或聽別人的用藥“經驗”,不經診斷,未弄清楚病因和藥物的適應癥時就隨意用藥。
這種不合理用藥發生率最高,對健康的危害也最大。
要知道許多癥狀可能相同或相似,其病因卻不相同,治療方法也更是迥然不同。
用藥不對癥,不僅不能治愈疾病,而且還會延誤原有疾病的正常治療,甚至會因為所用藥物的'不良反應而增添藥源性疾病。
2用藥時機不對
從大的方面來看,首先應在疾病的不同階段運用不同的治療手段,以乙肝治療為例,許多人認為,一旦感染了肝病毒,就應立即用抗病毒藥物來治療。
但有研究表明,過早地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乙肝,效果并不好(3)。
其原因:①體內沒有病毒復制時,使用抗病毒藥是無效的。
②體內免疫細胞處于麻痹狀態時,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效果較差。
③不考慮病情,過早地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往往可增強乙肝病毒對藥物的耐受性,或使病毒發生變異。
④過早地使用抗病毒藥物,并不能起到防止肝臟發生纖維化的作用。
可見,用藥時機要正確掌握,不能想當然,在遵醫囑或者閱讀藥品說明書的基礎上,若有疑問,應主動咨詢醫師和藥師。
3隨意增減藥物劑量
有的人治病心切,認為藥吃得越多,病好的快,便隨便加大劑量;有的人又經常忘服、漏服藥,問其原因,回答是病情有好轉,就不把吃藥放在心上了。
眾所周知,藥物服用的劑量是通過長期臨床試驗和可靠的理論依據制定的,此類隨便用藥行為不僅無法達到治療效果,往往還會造成不良后果。
藥量過大可能引起中毒,尤其對老人和兒童,是十分危險的;藥量偏小,非但達不到治療效果,反而貽誤病情,甚至產生耐藥性。
因此,使用藥物時,應該參照藥品說明書上的規定,嚴格掌握用量和療程,這樣才能保證用藥安全有效。
4不按療程服藥,稍有好轉立即停藥或者頻繁換藥
疾病是否痊愈,并不是以患者自覺癥狀的好壞來決定的,當您感覺已經正常時,身體機能并未完全恢復正常,如果是患感染性疾病,致病菌也可能只是暫時潛伏起來,并未被清除。
可見,在對待用藥療程的問題上,要相信醫生,不要被主觀感覺欺騙。
以下幾種情況,都是用藥過程中需要杜絕的。
①時斷時續:藥物發揮療效主要取決于它在血液中恒定的濃度,如不按時服藥,達不到有效濃度,對控制疾病發展不利。
②療程不足:藥物治療需要一定的時間,如細菌感染性疾病需要7—14天才可治愈。
若用藥兩三天,癥狀有所緩解就停藥,就可能成為慢性感染。
糖尿病的治療中,有時癥狀雖然消失了,但如果不查血糖,可能血糖仍高,此時若自行停藥,可能會導致并發癥。
③突然停藥。
許多慢性疾病需長期堅持用藥控制病情,鞏固療效,如精神病、抑郁癥、糖尿病、高血壓等,停藥應在醫師指導下逐步進行。
不要擅自停藥,否則會舊病復發,病情加重而危及生命。
④隨意換藥。
有些藥物顯示療效需要一定的時間,如傷寒病程為4周,用藥總療程不少于2周;抗結核病藥需年,隨意換藥可使治療復雜化,出現問題難以找出原因及時處理。
5對治療目標有不切實際的期望或盲目聯合用藥
得了病,大家總想通過一次治療斷根,認為長期服藥就等于自己的病治不好了。
這種愿望是人之常情,但也應該看到,到目前為至,除了少數能獲得持久免疫的疾病外,絕大多數疾病是難以通過某種“神奇的治療”而根治的。
因此我們對疾病的康復要有一個科學的心理預期,才能避免不合理用藥。
還有部分患者認為將數種藥物聯合使用,總有一種是合適的,還可以增強療效。
實際上合用的藥物越多,它們之間產生相互作用,引起不良反應的可能性越大。
所以,聯合用藥時務必咨詢醫師和藥師。
不合理用藥整改報告范文2
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省紀委推進“陽光工程”系列建設活動的統一部署,全力支持全省衛生系統實施的以“保障質量、改善服務、公開透明、提高效能”為主題的“醫療服務陽光用藥工程”。進一步加強我院藥品采購管理,規范醫務人員合理用藥,更好地維護患者就醫的合法權益,我院年初特制定“醫療服務、陽光用藥”實施方案;成立了領導小組;并與相關醫藥人員簽訂了“陽光用藥”責任書。按照實施方案,回顧一年的工作,還存在許多不足,主要表現為:
一、思想認識不夠
少數人員對“陽光用藥”具體指標、目的認識不夠全面,還只停留在走過場、搞形式的片面認識。要用習慣改變不夠。個別老醫師、老專家,仍依靠經驗、習慣用藥,無臨床指針用藥。
二、基藥應用比率不高
普遍認為幾分錢幾分藥,藥價太低肯定藥效差。醫院的高價藥比率明顯增高,大處方仍有出現。
三、處方不合格比率偏高
根據處方點評,不合格處方均在15%上下,特別是社區衛生服務站,處方仍有缺項、錯項、不合理用藥的出現。
根據以上不足,醫院“陽光用藥”領導小組高度重視,及時將相關信息向院長回報,同時組織討論如何整改,經過研究特提出如下整改措施:
一、大力宣傳、提高認識
醫院不定期的利用各種渠道、方式進行宣傳,提高醫院人員的認識的'同時加強對患者群眾的宣傳,宣傳欄、黑板報、廣播的大力宣傳合理用藥、安全用藥的重要性,亂用藥的危害性。藥劑人員在發藥的同時也要加強與患者的溝通,當面宣傳合理用藥、安全用藥知識,要讓每位患者都“三知道”。
二、加強培訓、補充不足
認真學習貫徹浙江省“陽光用藥”工程的思想,方針,政策。藥劑科、基本醫療科結合平時的“三基”培訓,新增合理用藥知識,特別是基藥的合理應用,抗生素的規范使用,合格處方的書寫等知識。
三、陽光公示、全面監督
逐步建立和完善更加公開透明的醫療服務用藥管理體系。進一步規范醫療服務行為,控制醫療費用過快增長,為人民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醫院根據處方點評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與基本醫療科溝通,對個別義務人員進行約談,具體指標可以計算到個人,對個別無整改認識的在醫院職工大會上點名批評。每季公示醫院用藥監測相關數據,接受社區、群眾、患者、和醫院的全面監督。
四、嚴格考核、獎罰分明要將基本藥物合理使用情況與醫師定期考核、職稱晉升、績效工資發放、年終評獎評優等工作掛鉤,推動醫務人員優先、合理使用基本藥物。逐步提高國家和省定的基本藥物目錄品種使用金額比例。嚴把抗菌藥物使用比例,逐步減少抗菌藥物使用比例:門診≤35%、住院≤25%。嚴格執行《處方管理辦法》、《醫療機構藥事管理規定》《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國、家處方集》等相關規定及技術規范,加強對抗菌藥物遴選、采購、處方、調劑、臨床應用和藥物評價的管理。出現超常處方3次以上且無正當理由的醫師提出警告,限制其處方權;藥師聯系3次以上未按規定審核抗菌藥物處方及醫囑,或發現處方不適宜、超常處方為進行及時干預且無正當理由的,責令改正,通報批評并給予警告,做好醫療藥學服務直接與績效考核掛鉤的,接到病人投訴者一次扣科室績效1%,以此類推。
不合理用藥整改報告范文3
1、用藥不對癥
肚子痛用什么藥?止痛藥?止瀉藥?消炎藥?胃藥?其實,擅自用哪一種都可能是錯誤的選擇。要知道,腹痛的原因有數十種,缺乏醫學專業知識的普通百姓,怎能輕易判斷自己腹痛的病因,又怎能做到對癥用藥呢?
同樣的道理,有些人僅憑一知半解或自恃“久病成醫”,或聽別人的用藥“經驗”,不經診斷,未弄清楚病因和藥物的適應癥時就隨意用藥。這種不合理用藥發生率最高,對健康的危害也最大。要知道許多癥狀可能相同或相似,其病因卻不相同,治療方法也更是迥然不同。用藥不對癥,不僅不能治愈疾病,而且還會延誤原有疾病的正常治療,甚至會因為所用藥物的不良反應而增添藥源性疾病。
中成藥的使用中,也存在著這種情況。比如胃痛,有脾胃不和、食積停滯、脾胃虛寒等多種類型,不同類型所用藥物是不同的。失眠也有心肝血虛、心陰不足、心腎不交、心脾兩虛和肝郁化火等類型,治法也不同。中藥也有不良反應,若使用不當也會出現藥源性疾病。
2、用藥時機不對
從大的方面來看,首先應在疾病的不同階段要運用不同的治療手段。
以乙肝的治療為例,許多人認為,一旦感染了乙肝病毒,在未查明病毒在體內復制情況時,就應立即使用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但有研究表明,過早地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乙肝,效果并不好。其原因是:1、體內沒有病毒復制時,使用抗病毒藥是無效的。2、體內的免疫細胞處于“麻痹狀態”(免疫耐受)時,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效果較差。3、不考慮病情,過早地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往往可增強乙肝病毒對藥物的耐受性,或使病毒發生變異。4、過早地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并不能起到防止肝臟發生纖維化的作用。
從小的方面來看,每天的服藥時間是有講究的。比如,抑酸劑、保護胃黏膜的藥物要在飯前服,而阿司匹林這類的解熱鎮痛藥就一定要在飯后服。
另外,不少降壓藥都需要保持相對恒定的血藥濃度,比如有的藥一日服兩次,應每隔12小時1次;每日服3次的藥,需每隔8小時服1次。不少患者往往在三餐前后服用,這樣白天血液中藥物濃度較高,而夜間較低,影響療效。
可見,用藥時機要正確掌握,不能想當然,在遵醫囑或者閱讀藥品說明書的基礎上,若有疑問,應主動咨詢醫師和藥師。
3、隨意增減藥物劑量
有的人治病心切,認為藥吃得越多,病好得越快,便隨意加大劑量;有的人又經常忘服、漏服藥物,問其原因,答曰病情有好轉,就不把吃藥放在心上了。
需知,藥物服用的劑量是通過長期臨床試驗和可靠的理論依據制定的,此類隨意用藥行為不僅無法達到治療效果,往往還會造成不良后果。藥量過大,可能引起中毒,尤其對老人和兒童,是十分危險的;藥量偏小,非但達不到治療效果,反而貽誤病情,甚至產生耐藥性。
因此,使用藥品時,應該參照藥品說明書上的規定,嚴格掌握用量和療程,這樣才能保證用藥安全有效。
4、不按療程服藥,稍有好轉立即停藥或者頻繁換藥
與一般老百姓的認識不同,疾病是否痊愈,并不是以患者自覺癥狀的好壞來決定的。當您感覺已經正常時,身體機能并未完全恢復正常,如果是患感染性疾病,致病菌也可能只是暫時潛伏起來,并未被清除。可見,在對待用藥療程的問題上,要相信醫生,而不要被主觀感覺欺騙。以下幾種情況,都是用藥過程中需要杜絕的:
時斷時續,藥物發揮療效主要取決它在血液中恒定的濃度。如不按時服藥,達不到有效濃度,對控制疾病發展不利。
療程不足,藥物治療需要一定的時間,如細菌感染性疾病需要7~14天才可治愈。若用藥兩三天,癥狀有所緩解就停藥,就可能成為慢性感染。糖尿病的治療中,有時癥狀雖消失了,但如果不查血糖,可能血糖仍高,此時若自行停藥,可能會導致并發癥。
突然停藥,許多慢性疾病需長期堅持用藥控制病情,鞏固療效,如精神病、抑郁癥、糖尿病、高血壓等。停藥應在醫師指導下逐步進行。不要擅自停藥,否則會舊病復發甚至病情加重而危及生命。
隨意換藥,有些藥物顯示療效需要一定時間,如傷寒病程為4周,用藥(以氯霉素為例)總療程不少于2周;抗結核病藥需半年至1年。隨意換藥可使治療復雜化,出現問題也難以找出原因及時處理。
5、對治療目標有不切實際的期望
得了病,大家總想通過一次治療“斷根”,認為長期服藥就等于自己的`病治不好了。這種愿望是人之常情,但也應該看到,到目前為止,除少數能獲得持久免疫的疾病如麻疹、天花、水痘、風疹、傷寒等感染性疾病外,絕大多數疾病是難以通過某種“神奇的治療”而根治的。
以高血壓為例,沒有一種藥能吃一次就把血壓永久地降下來,但是只要堅持服藥,就可以把血壓控制住,避免并發癥的發生,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命。而這,就是我們治療疾病的目標。
對疾病的康復,我們要有一個科學的心理預期,才能避免不合理用藥。
6、盲目聯合用藥
部分人有這種心態,認為將數種藥物聯合使用,總有一種是合適的,還可以增強療效。事實上,盲目的聯合用藥危害不小。首先,有些藥物商品名不同,其有效成分是一樣的,同時服用就會導致重復用藥,使劑量累加。例如降糖藥中,格列齊特與達美康是同一成分,不必同用,格列齊特與優降糖雖非同一成分,但都屬于磺脲類,也不應同用;其次,有些藥物間存在配伍禁忌,聯合使用會導致藥物間發生相互作用,以致降效、失效,甚至招致毒性反應;第三,不恰當的聯合用藥還會加大毒副作用。
【不合理用藥整改報告】相關文章:
醫院不合理用藥整改報告(精選15篇)07-31
醫院不合理用藥整改報告范文(精選26篇)02-27
醫保不合理用藥整改報告范文(精選19篇)05-23
醫保超范圍用藥整改報告05-21
醫院不合理收費整改報告04-18
醫保不合理檢查整改報告通用05-09
醫保違規用藥整改報告(精選9篇)07-03
醫院違規用藥整改報告(精選10篇)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