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好句摘抄及感想
導讀: 目送美句賞析_目送句子賞析:《目送》讀書筆記好句摘抄及感想好句摘抄1 我喜歡走路。讀書寫作累了,就出門走路。有時候,約個可愛的人,兩個人一起走,但是兩個人一起走時,一般的心在那人身上,只有一半的心,在看風景。(P2)2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P3)3 ...
篇一:目送美句賞析
好句摘抄
1. 我喜歡走路。讀書寫作累了,就出門走路。有時候,約個可愛的人,兩個人一起走,但是兩個人一起走時,一般的心在那人身上,只有一半的心,在看風景。(P2)
2.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P3)
3. 她說,你們知道的是我的歌,你們不知道的是我的人生,而我的人生對你們不重要。(P20)
4. 才子當然心里冰雪般的透徹: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P22)
5. 我感念他的友情溫柔,也記得自己的答復:親愛的,難道你覺得,兩個人就一定比一個人不寂寞嗎?(P24)
6.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淞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P24)
7. 我明白了,譬如李叔同圓寂前的最后的手書: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里。 問余何適,廓而亡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P28)
8. 所有其他的人,會經歷結婚、生育、工作、退休,人生由淡淡的悲傷和淡淡的幸福組成,在小小的期待、偶爾的幸福和沉默的失望中度過每一天,然后帶著一種想說卻又說不來的‘懂’,做最后的轉身離開。(P32)
9. 所謂兄弟,就是家常日子平淡過,各自有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各自做各自的抉擇和承受。我們聚首,通常不是為了彼此,而是為了父親或母親。聚首時及時促膝而坐,也不必然會談心。即使談心,也不必然有所企求——自己的抉擇,只有自己能承受,在我們這個年齡,已經了然在心。(P42)
10. 你輕輕放下聽筒,才覺得,這其實是個相見亦無事,不來常思君的電話——什么事都沒有,扯東扯西,只不過想確認一下你還好,但是一句思念的話,都沒有。(P55)
11. 媽媽是那個搭了時光機器來到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車的旅人。(P79)
12. 如果這個世界這個世紀的種種殘忍和粗暴不曾嚇著你,辭去的路上也只有清風明月細浪拍岸了。不是漸行漸遠,而是有一天終要重逢;你的名字,清楚地留在世紀的史記里。(P104)
13. 一個數字,一個單位,一個名詞,組合起來就喚出一個繁天滿星的大千世界:一串紅,二懸鈴木,三年桐,四照花,五針松,六月雪,七里香,八角茴香,九重葛,十大功勞。(P140)
14. 酒過二巡,鄰座食客某,約五十許,突然起來敬酒,立而舉杯曰:天下大勢,非合即分。合則一統,分則殊途。殊途若得我尊嚴,則當為殊途而自強不息也。知君與我同心同志,愿與君飲。語畢,一飲而盡。(P153)
15. 汴水日馳三百里,扁舟東下更開帆。
旦辭杞國風微北,夜泊寧陵月正南。
老樹挾霜鳴窣窣,寒花垂露落毶毶。
茫然不悟身何處,水色天光共蔚藍。(P200)
16. 二十三歲的我,在思索文字的藝術。然后不知在什么樣的晚上,愛默生的文字跳進眼里:文字,應該像蒲公英的根一樣實在,不矯飾,不虛偽。(P204)
17. 當你到了碼頭,沒有一個辦公室貼著時刻表,也沒有一個人可以用權威的聲音告訴你幾點可以到達終點,你就上船,然后就找一條看起來最舒服的板凳坐下來,帶著從此在此
一生一世的心情。你發現你根本不去想何時抵達,連念頭都沒有。你看那流動的河,靜默卻顯然又隱藏著巨大的爆發力,你看那沙灘上曬太陽的灰色的水牛,你看孩子們從山坡上奔下來,你看陽光在蘆葦白頭上刷出一絲一絲的金線,你看一個漩渦的條紋,一條一條的數..(P228)
18.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也,以其無以易之也。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天下莫不知。(P259)
19. 人生本來就是旅途。夫妻、父子、父女一場,情再深,義再厚,也是電光火石,青草葉上的一點露水,只是,在我們心中,有萬分不舍:那撐傘的人啊,自己是離亂時代的孤兒,委屈了自己,成全了他人。兒女的感恩、妻子的思念,他已惘然。我們只好相信:蠟燭燒完了,燭光,在我們心里,陪著我們,繼續旅程。(P277)
20. 在一條我們看不見、但是和我們的旅途平行的路上,爸爸,請慢慢走。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P277)
21. 當他說閩南語而引得人們哈哈大笑時,當他說北京話而令人們面面相覷時,他為什么不曾為自己辯護:在這里,他的楚音與天地山川一樣幽深,與蒼天鬼神一樣宏大?司儀的每一個音,都像父親念《陳情表》的音,婉轉凄楚,每一個音都重創你。此時此刻,你方才理解了他靈魂的漂泊,此時此刻,你方才明白他為何以為《四郎探母》淚下,此時此刻你方才明白:他是真的回到家了。(P280)
讀書感想
龍應臺的《目送》是一部對親情和周邊人物的感悟散文。特別喜歡她寫的親情,抒情、真切、含蓄,并為之深深感動!赌克汀肥侨珪氖灼,描寫的是目送孩子的成長,目送父親的遠去。第二篇《雨兒》寫患老年癡呆癥的年邁母親,母女情感真心實意,讓人感動,第三篇《十七歲》寫的是青春期兒子的獨立,還有《愛情》、《明白》、《胭脂》、《為誰》等等,這些都是寫父親的逝,寫母親的老,寫兒子的離,把個人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傷逝’和‘舍’銘刻在心,訴諸文字,處處是感同深受的親情滋味,篇篇有讓人沉吟難忘的人生情景。
古人云:四十不惑。人過四十后,經歷過許多次的生老病死的場面,再讀《目送》這類親情散文,感悟很多,特別是《目送》中的: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人在生命的路途中,很多時候都是這樣:平靜中透露著的哀痛,讓人不甘又無奈。永遠記得兒子在第一次拿到學習成績單時的情景,手拿獎狀,在人群中急切地尋找我地樣子,那時的我就是他的天;大學四年,每次打電話時,即便是在腳骨折臥床時,他的聲音是歡快的語調,第一句話永遠都是媽媽,我很好!我很感謝兒子的孝順,但心里也明白,兒子長大了,能自己擔待所有的傷痛,對父母的依戀會越來越少,每每想到這,那種酸楚而又心存喜悅的無奈,瞬間會填滿我整個胸膛。讀《目送》會我又一次地感受到送父親走時的那種撕心裂肺的哀痛,也會想到了每次回家看母親時,母親那歡愉的目光和不停叨嘮的話語。世間大小小起起落落的事,最后還是沉寂于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目送》所描寫的都是人們所經歷的,所以能引起人們的共鳴。讀《目送》總有想流淚的感覺,為逝去的或正在遠去的親情,挽留不住的是匆匆的生命腳步,能留下的就是記憶;讀《目送》懂得了對于生命,最好的態度不是挽留,而是珍惜;讀《目送》有些更深的感悟:再多的遺憾不舍都不過是生命的過程,我們只能往前走,用現在來填補過去的空白和傷口,帶著愛和釋懷與生命和解。
目送,經典摘抄。
篇二:目送美句賞析
“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難道兩個人一定比一個人不寂寞嗎?”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幸福就是,早上揮手說“再見”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來了,書包丟在同一個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張椅下。
媽媽是那個搭了“時光機器”來到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車的旅人。
家,一不小心就變成一個沒有溫暖,只有壓迫的地方。外面的世界固然荒涼,但是家可以更寒冷。一個人固然寂寞,兩個人孤燈下無言相對卻可以更寂寞。
我們拼命地學習如何成功沖刺一百米,但是沒有人教過我們:你跌倒時,怎么跌得有尊嚴;你的膝蓋破得血肉模糊時,怎么清洗傷口,怎么包扎;你痛得無法忍受時,用什么樣的表情去面對別人;你一頭栽下時,怎么治療內心淌血的創痛,怎么獲得心靈深層的平靜;心像玻璃一樣碎了一地時候,怎么收拾?
當他垂垂老時,他可以回鄉了,山河仍在,春天依舊,只是父母的墳,在太深的草里,老年僵硬的膝蓋,無法跪拜。鄉里,已無故人。
孩子,原諒他,凡是出于愛的急切都是可以原諒的。
時間是一只藏在黑暗中的溫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間,物走星移。
目送賞析
篇三:目送美句賞析
《目送》選讀
摘要:《目送》展示給我們的是一個愛與親情的世界,她要告訴我們的是,父母永遠在你背后默默地注視著你,他們心里永遠牽掛著你。無論何時都有一個家,在默默地守護著你。 關鍵詞:家 父母 親情 牽掛
翻閱目錄,這本書寫有父親的逝世、母親的蒼老、兒子的離開、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出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出纏綿不舍和絕然的虛無,極具親情,感人至深。 龍應臺素以文筆犀利著稱,刀光劍影,寒氣逼人。但這最犀利的一支筆也有最難以言盡的時候。看書時可以感受到她的言不盡,很多東西很多感受她深刻的體會到了,但她說不盡,真的,不好說。
《目送》一共有七十四篇散文,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這本書需要細細品味,因為其中真的有太多共鳴處,看的時候有一種酣暢淋漓的感覺,似乎作者把我們心中所思所悟都寫了出來。這里就選幾篇自己最有感觸的來談談吧。
一、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
這篇文里,作者選了兩個背景來做對比。一個是五萬人擁擠的露天劇場,那里舉行著一場晚會,人聲鼎沸,熱鬧非凡;一個是住著前行者沈君山的加護病房,那里空空蕩蕩,只有各種維持病人生命特征的機器在嘀嘀作響,寂寞冷清。諷刺么,不是的。這樣的對比只會教看的人心中涌起一陣酸楚。似是怕讀者可憐這位“才子”,作者在最后還為他作了解釋,也像在安慰我們“他心里也明白,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舞臺下的人看舞臺上的人,覺得他們光鮮亮麗,風光無限,心有羨慕,或許會想著“如果我們是他們該有多好啊,名聲、地位、財富、權利??”然而下面的人永遠只看得到上面的人的表面,他們看不到他們真正的人生。明星們的憔悴苦累沒有人可懂,除了他們自己。有些路身邊的人可以陪著一路前行,但有些路,真的只能一個人走。
小時候很天真,交到朋友總會開心地說,我們要一輩子在一起噢。那時的心情是那么美麗。是啊,我們相信我們可以在一起一輩子。直到長大了才發現,再親密的朋友也有離開的時候,就連最親密的家人都不一定能時時在身邊,更何況朋友呢。中學時的女孩子不管做什么總會成群活動,最少都要兩個人。吃飯、學習、逛街,甚至上廁所都要一起。于是我們習慣了身邊總有人陪著。到了大學,一切都不一樣了。因為老師或是活動不同,大家經常是一個人活動,一個人吃飯,一個人去課室,一個人回宿舍。那時候才知道,原來沒有誰可以陪在自己身邊一輩子,身邊的人在變換著,這些走了,那些又來了。他們終將成為生命中的過客。所以我們要學會堅強,學會獨自一人面對一切,因為我們要時刻準備著,面對那些只能一個人走的路。
二、目送、家
這本書流傳最廣的是《目送》,其中有一段話被引用得最多: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是的,不必追。
一個人在成立一個家庭后就會有兩種身份,父母的子女,子女的父母。于是他站在人生這條路的中間,目送著父母的老去,目送著孩子的離去。目送著生命的逝去。
當我們對這個世界懵懵懂懂時,父母拉著我們的手教會我們基本的生活,教會我們愛與
責任,他們是我們人生的啟蒙師。不管我們多么任性,甚至指著他們的鼻子罵些幼稚的話語,他們也不會棄我們于不顧,仍舊會耐著性子教導我們,因此我覺得,世界上有著最寬廣的胸懷的人是父母。而當我們在外面犯錯了,受挫了,被傷得體無完膚時,也總有他們陪在身邊,為我們遮風擋雨。就算他們擋不了那些艱難險阻,但他們守護了我們的心,讓我們的世界充盈了溫暖。
然而歲月是無情的。這樣護我們周全的人,終究是要老去的。會有那么一天,他們慢慢地走不動了,連生活都不能自理。他們變得極其脆弱,一場小小的感冒都能把他們折騰得夠嗆。那時候的他們再也不能保護我們,而該輪到我們保護他們了。就這樣,曾經與你密不可分,不管什么時候都陪伴你的人,他們漸行漸遠,作為子女的我們只能望著他們的背影,想追卻也追不上,直到最后一次的目送。
書里有篇文題為《十七歲》。這篇文記錄了作者和兒子華飛的一次相會。自己的十七歲和孩子的十七歲重疊,勾起無限感慨。當自己尚為孩子時,對于父母的一些關愛會表現出不耐煩和抵抗。那時候的我們終究太年輕,不懂父母的苦心。而當自己也為人父母,再做著和當初的父母一樣的事情時,面對孩子類似的舉動,那一瞬間,自己恍神了。我想,那種感覺一定很微妙。彼時的自己就站在面前,當時沒能體會到的心情一瞬間涌入心房。才知,原來,是這樣的。
孩子漸漸長大,欲脫離父母的保護;而自己漸漸老去,在他們眼中自己反倒變成了孩子。他們不能體會我們的心情,他們不知道,人越老越容易感懷以前,年輕的他們還只顧著向前跑,并用他們的背影告訴你:不必追,我想去追求自己的生活。
不勝唏噓。
讀到一半,突然看到作者被一個問題問倒:家,是什么?
作者給了自己三個回答:作為被人呵護的子女時,家是父母在的地方;和人做終身伴侶時,家是兩個人在的地方;有了兒女時,家是兒女在的地方。但,還有三個“可是”:可是第一個家,人會一個個走掉,通常走得很遠,很久;第二個家沒多久有些會散掉,兩個人可以因為渴望安定而走入一個家,也可以因為渴望自由而離開一個家;沒散掉的有些會很快就擁有子女,這是第三個家。作者沒有說第三個家會怎樣,但我知道,第三個家也會和第一個家一樣,人一個個走掉,如此循環往復。
這是個難解的題,于是我也開始思考。
對我而言,家就是家人在的地方。這個世界很大,大到可以容納60多億人;這個世界很小,小到只有一塊地方是我的容身之所。不管我去到哪里,有著怎樣光榮或凄慘的經歷,終究還是會回到那一小塊地方。似乎有著一條線綁著我,線的那頭是父母,不管我走了多遠,只要他們輕輕一拉,我就回來了。我心甘情愿地回來了,因為我知道,那里有著我的整個世界。
三、牽掛,共老
我一直覺得,有人可以牽掛,有人牽掛著自己,真是一件美妙的事。嗯,我喜歡“牽掛”這個詞。
經歷過朋友背叛的我,更懂得珍惜真正的朋友。人這一生,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些人會給與你幫助,而有些人就是來帶給你傷害。于是你會懂得,原來不是只有好人,是會有那么一些人莫名其妙地要傷害你。不過之后你會懂得,他們的到來還有另一種意義,那就是教會我們學會珍惜更好的。
知己從來就不求多,有就足夠。只要能有那么一個人,不管你開心還是哭泣都會溫柔地陪在身邊;不管是凌晨還是忙碌,都可停下手中所有事來聽自己的委屈難過;不管緣由如何,都會堅定地站在自己這邊,攜手并進;不管旁人如何評價自己,都能說出一句:我相信他。
只要能有這樣的一個人,能有他的牽掛,此生無憾矣。
高考后大家各奔東西,分散在不同的城市,但距離不曾被拉開。當北國開始寒風蕭瑟,大雪紛紛,而南國仍一片夏涼時,也會記得給北國的朋友送去一聲問候和掛念;當朋友得知自己心情不好抑郁難耐時,電話會及時響起,她在那邊擔憂地問句:“怎么了?”,僅這三個字便可讓淚水決堤。
所以我能想到最美好的事,就是和你們,我的朋友們,一起慢慢地老去。一起看這時光飛逝,看滄海桑田,看生命的年輪走過一圈又一圈。當我們已經頭發花白,牙齒稀松時,還能手拉手在一起看夕陽回憶青澀往事。真的,我想,那一定很美好。
情之一字,說不盡道不完。
我一直相信,重情之人都有著一顆柔軟細膩的心。他們體會著這世間種種情感,他們有著諸多感慨,然而其所說所寫,都不過是那感情世界的冰山一角。
真的,不好說
目送 龍應臺 賞析
篇四:目送美句賞析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龍應臺散文《目送》賞析
龍應臺的《目送》在現當代文學史所有感悟親情的散文中別具一格。文章祛除了枝蔓繁冗的華麗外衣,以干凈洗練的文字將人間的樸素親情緩緩道出,情感幽徊流泄于字里行間,以沉靜而從容不迫的姿態走進讀者的靈魂深處,讓人欲罷不能!赌克汀方o人一種洗盡鉛華呈素姿的本質之美,正如化妝的最高境界是無妝,文章中的精準煉字、匠心結構與情感主題的升華相得益彰,天衣無縫,是一篇精美細致的上乘佳作。
一
散文主“情”,表現親情、友情、愛情等人間真情的散文一直在散文創作領域占有較大比重,這類散文無不以情感的真切取勝。如張潔的《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洋洋灑灑十萬字,對母親生病間隙的點點滴滴叨絮不休,雖缺少藝術性的提煉概括,卻以瑣屑的日常生活鋪敘了母女親情,讓人為之動容。王恒績的《娘,我的瘋子娘》以兒子的愧疚之心撕開了瘋子母親的精神世界,剖露出瘋子娘心靈深處的人性律動,讓人潸然淚下。胡子宏的《懷念我的妻子》以深情的筆觸追憶了妻子患病后夫妻之間相濡以沫的情感歷程,感人至深。類似的還有李漢榮的《回憶父親》、孫蓀的《娘》等等,相對來說,龍應臺的《目送》更似朱自清的《背影》,這兩篇散文都以溫柔敦厚的儒家式的文化精神克制了情感的血脈噴張,而似小河淙淙般的舒緩滲人心脾。二者均以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送別場景作為描寫對象,在天真質樸的娓娓敘事中流露樸素真情,可謂淡筆寫離思。然而在情感的表達與時空的張力上,筆者以為,龍應臺的《目送》更勝一籌。首先,在時空的縱度上,朱自清的《背影》緊緊注視父子兩代人之間的情感體驗,而龍應臺的《目送》則牽系三代,以父親為代表的老年,以“我”為代表的中年和以兒子華安為代表的青年,以“我”的視點為中心,將三個年齡時段的情感體悟串聯成了一個完整的人生軌跡,并且以此上升為人間大情、醒世恒理,視野開闊而頗具哲理性,這是《目送》區別于《背影》等其他親情散文最成功的地方。其次,在表達的情感上,《背影》全篇彌漫著含蓄的憂傷和細膩的感動,而《目送》不僅如此,更有無奈基礎上的通透和沉淀之后的省悟,因此兩番毅然決然地寫下“不必追”,語氣遲緩卻堅定!赌克汀窙]有宣泄鋪張的哭泄,沒有沉浸于難舍難分的凄惻,而是充滿理性的堅忍,此時無聲勝有聲,更能給讀者啟悟,引起共鳴。
《目送》并沒有記述具體的事件,分別以簡單的文字描寫了對小學、高中、大學時兒子的背影和對父親壯年、暮年、“鴻飛”時的背影的不同感悟,通篇幾乎是場景的剪接和鏡頭的不斷轉換,甚至僅有一句對話描寫,然而即使這樣并不讓人覺得文章空洞無物,反而激思漣漣,她在場景的展現中細化、放大并不斷地加深人性最脆弱敏感的神經細胞,以細膩的個體化的敘述來引領讀者小心翼翼地去體驗那物是人非的酸澀,從而形成了既個人又集體化的情感體悟:“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 不必追。”這是作者歷經人生更迭于久久沉淀之后對生命情感的進一步思悟,看似殘忍,卻于斷然的理性中更富情感的濃度,作者清醒地看到,時空流逝,即使那份對逝父的“傷”和對兒子成長的“舍”也是不可挽留的,在“對時間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中是一份略含憂傷的安然和珍視生命的永恒。《目送》沒有局限于狹窄的私人追憶,而是以獨特銳利的視角在日常生活的普通場景中挖掘出一種永恒和終極的精神,直指人心,給讀者一份富于智性的啟示,而作者所言“書寫本身,于己,是自我探索; 于讀者,亦有啟發”。
二
《目送》語言平實簡淡卻充滿靈悟,作品中每一個普通場景的敘寫、每一句看似不經意的議論都深蘊著作者的濃濃神思。文章通篇采用白描手法,文中僅有的四處環境景物描寫也多以黑白交映的素淡底片來映襯情感。而在文中開頭則以淡雅的綠給人以安閑和簡單
的滿足感,“九月初,家家戶戶院子里的蘋果和梨樹都綴滿了拳頭大小的果子,枝丫因為負重沉沉下垂,越出了樹籬,鉤到過路行人的頭發”,綠意象征著希望,而果實則代表著豐收,華安上小學無疑是人生的起點,淡淡的語氣將母親對兒子邁入人生征程的喜悅和獨立成長的不舍這種矛盾心情蒸融于字里行間。緊接著作者轉入理性的自語式的思考,“他們是幼兒園的畢業生,但是他們還不知道一個定律: 一件事情的畢業,永遠是另一件事情的開啟”,這前兩段的景物與議論并不是簡單地介紹華安從幼兒園畢業上小學這一過程,而是點染出生命的起點與終點緊密相連這樣一個生命感悟,同時與后文的環境描寫形成呼應,為主題埋下伏筆。
文章中的情景襯托物簡單卻有實效,如文中“我”目送華安和父親的兩個場景描寫: 一處是“車子開走了,一條空蕩蕩的街,只立著一只郵筒”; 另一處是“我看著他的小貨車小心地倒車,然后‘噗噗’駛出巷口,留下一團黑煙。直到車子轉彎看不見了,我還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兩個不同場景分別以一只郵筒、一口皮箱將共同的情感體驗者“我”的不同感受襯托了出來。第一處場景中“我”在高處目送華安獨自上學,“我”并沒有出現在文字以及讀者的視野中,一只獨立的郵筒體現了作者因兒子成長與自己的疏離而產生了孤獨感,“空蕩蕩的街”襯出了內心的無比落寞; 第二個場景中“我”與皮箱一同見證了黑煙下父親的辛勞,這與全文中僅有的一句對話描寫連在一起,“女兒,爸爸覺得很對不起你,這種車子實在不是送大學教授的車子”,語言樸實,讓久久目送父親背影而不愿離去的女兒酸澀不舍。兩個不同時間段內發生的場景被作者構置于同一空間內,以此來貫連形成立體的人生體驗,無論是疏遠落寞還是依戀不舍都是人生必不可少的過程,它們一一來過,也將悠悠遠逝,所以“不必追”。龍應臺將自己對生命的真切體驗揉碎在場景的置換和靈性跳躍的語言里,使文章充滿內在的張力。
此外,《目送》中動詞、形容詞的運用十分考究,作者刪繁就簡,以簡單而有力的文筆將情感包容其中,語短情深,辭約意豐,體現了作者的良苦用心。如對華安剛剛入學時的神情描寫,“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媽媽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著周遭”,一個母親對兒子的觀察認真細致,既表現了母親對年幼孩子的牽掛之情,也寫出了孩子初涉世事的膽怯和對母親的依賴,這同時為下文寫孩子長大后的叛逆、與母親的漸行漸遠作了鋪墊。再看作者對送別16 歲的兒子時候的情景描寫: “告別時,照例擁抱,我的頭只能貼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長頸鹿的腳。他很明顯地在勉強忍受母親的深情??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著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跟著”和“挪”字形象地寫出了母親送兒千里時難舍難分的心情;“照例”則體現了母愛的永恒,兒子的“勉強忍受”則與此形成對比,青春期時心靈的閉鎖、性格的逆反使得兒子在母親涌動的深情面前麻木無知。在兒子的疏離下,母親雖落寞孤寂,更多的是體諒與理解,并淡然地相信這是人生的必經風景。 不僅如此,文中表示相同意思的語詞在不同的情境下也會有不同的動詞出現。如同樣表示“淡出視線”的詞語,在寫到華安入學的情景時“我看著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門里”; 在寫到16歲的華安到美國做交換生臨別時“閃入一扇門,倏忽不見”; 在寫到從醫院辭別父親時“看著輪椅的背影,在自動玻璃門前稍停,然后沒入門后”。“消失”“閃”“沒”三個動詞生動地體現了不同年齡階段的特質,幼時被人群淹沒的“消失”,少年時主動求索的“閃”,老年時飄忽無力的“沒”。三個動詞的精妙在于它們恰恰組成了一個圓形的人生軌跡,代表兩端的幼年、老年的“消失”和“沒”因為幼稚和衰老都有些許“被動”的成分,而作者作為主動的目送者,默默地注視和領受著這一切,無論是關注牽掛還是傷感失落全都浸潤在這綿綿親情中,包容在流動循環的人生里,周而復始。文中這些動詞的運用使得散文在情感的濃度上有了哲理的深度,起到了畫龍點睛、錦上添花的作用。
三
“作為文學審美價值追求的最后完成,形式創造是一個內容形式化與形式內容化的互動過程。它既體現為對藝術內容內在的結構的組織和構成,又體現為運用語言材料及藝術手段( 表層結構、體裁樣式、韻律節奏、表現手法) 生成內容并使之呈現的外在形態的創
造!薄赌克汀分械慕承男问绞箖热莸玫搅松罨楦械玫缴A,產生了審美新質。文章采用了一一對稱和循環往復的結構布局,這一“有意味的形式”尤顯作者的精妙構思。全文以作者“我”的心靈感悟為中心點,把對兒子和對父親的深沉記憶作為等長的情感半徑并向四周輻射開來,形成一個由散亂畫面拼湊起來的圓形餅狀圖。當讀者在高處俯瞰這樣一個有著樸素色彩的圓形圖片時,會驚奇地發現所有的那些看似毫無聯系彼此獨立的零碎畫面都是一一映襯的: 兒子的人生起步與父親的與世長辭; 兒子因幼小對“我”的依偎與父親因衰老對“我”的依賴;青春期時叛逆的兒子對“我”的冷落與壯年時沉穩的父親對“我”的體慰。這些彼此對應的人生圖景恰恰揭示了生命流轉往復的現象,因此作者感慨于“一件事情的畢業,永遠是另一件事情的開啟”,而這又像是論點與論據的彼此印證,緩緩流動的情感在理性沉思與感性圖景之間穿插交錯、交相輝映,這是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結合。最后作者的情感波流在直徑線上不斷地徘徊交合,“所謂父女母子一場,??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這段意味深長的具有總結性的話語在文中出現兩次,被分別安排在兒子部分和父親部分的結尾,在把文章分為兩個部分的同時似乎又暗示著人生的前半生和后半生,父母子女、老弱病幼、得到失去在人生的圓盤中一次次地轉化循環,這種含有宿命規律的定論在每個家庭每種人生中無限循環,無論是深深的感動還是淡淡的憂傷,凝住的只有思緒,時光流淌,依舊。
作者舒淡而沉緩的情感在多個雙聲疊韻詞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如“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在文中出現兩次,第一次是帶有失望和落寞的感受,而第二次則是洞透世事之后的淡然和總結; “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識到”是失落之后的沉思和開悟; “我掠開雨濕了前額的頭發,深深、深深地凝望”,相較前幾個雙聲詞少了一個“地”,情感卻更加飽滿憂傷,充盈著對父親的不舍。當讀者讀到這些語詞時都會不由得放慢語速,去仔細靜心體會作者哀傷失落和頓悟平淡的情緒流動。作者在《目送》中壓縮了時間的縱度和空間的跨度,雖如此卻讓人明顯感到時光的快速流轉,如文中“每個禮拜到醫院去看他,是十幾年后的時光了”這句話,作者將自己定格,思緒和眼光卻在幾十年間來回漂移,尤顯得感時傷逝的復雜心情。微言大義,《目送》以最簡單的形式包容了作者最深沉的情感,承載了最厚重的生命哲學,凸顯了龍應臺這位女作家的知性和從容。
篇五:目送美句賞析
1、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龍應臺 《目送》
2、 時間是一只藏在黑暗中的溫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間,物走星移。 ——龍應臺 《目送》
3、 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龍應臺 《目送》
4、 我們拼命地學習如何成功沖刺一百米,但是沒有人教過我們:你跌倒時,怎么跌得有尊嚴;你的膝蓋破得血肉模糊時,怎么清洗傷口、怎么包扎;你一頭栽下時,怎么治療內心淌血的創痛,怎么獲得心靈深層的平靜;心像玻璃一樣碎了一地時,怎么 收拾? ——龍應臺 《目送》
5、 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 ——龍應臺 《目送》
6、 有一種寂寞,身邊添一個可談的人,一條知心的狗,或許就可以消減。有一種寂寞,茫茫天地之間余舟一芥的無邊無際無著落,人只能各自孤獨面對,素顏修行。 ——龍應臺 《目送》
7、 太疼的傷口,你不敢去觸碰;太深的憂傷,你不敢去安慰;太殘酷的殘酷,有時候,你不敢去注視。 ——龍應臺 《目送》
8、 修行的路總是孤獨的,因為智慧必然來自孤獨。 ——龍應臺 《目送》
9、 人生由淡淡的悲傷和淡淡的幸福組成,在小小的期待、偶爾的興奮和沉默的失望中度過每一天,然后帶著一種想說卻又說不出來的‘懂’,作最后的轉身離開。 ——龍應臺 《目送》
10、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母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龍應臺 《目送》
11、 一個人走路,才是你和風景之間的單獨私會。 ——龍應臺 《目送》
12、 一個人固然寂寞,兩個人孤燈下無言相對卻可以更寂寞。 ——龍應臺 《目送》
13、 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時時恐懼。幸福就是,尋常的人兒依舊。幸福就是,早上揮手說“再見”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來了,書包丟在同一個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張椅下。 ——龍應臺 《目送》
14、 我們都知道了,母親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個有郵遞區號、郵差找得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間,而是一段時光。 ——龍應臺 《目送》
15、 時光,是停留還是不停留?記憶,是長的還是短的?一條河里的水,是新的還是舊的?每一片繁花似錦,輪回過幾次? ——龍應臺 《目送》
16、 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時時恐懼。 ——龍應臺 《目送》
17、 母親,是個最高檔的全職、全方位CEO,只是沒人給薪水而已。 ——龍應臺 《目送》
18、 貧窮的記憶,在事過境遷之后,像黑白片一樣,可能產生一種煙塵朦朧的美感,轉化為辛酸而甜美的回憶。 ——龍應臺 《目送》
19、 回憶真的是一道泄洪的閘門,一旦打開,奔騰的水勢慢不下來。 ——龍應臺 《目送》
20、 凡是出于愛的急切都是可以原諒的。 ——龍應臺 《目送》
21、 拜祭,終究也只是生者的一份安寧。 ——龍應臺 《目送》
22、 冬夜的街,很黑,犬吠聲自遠處幽幽傳來,聽起來像低聲嗚咽,在解釋一個說不清的痛處。 ——龍應臺 《目送》
23、 我們這一代人,錯錯落落走在歷史的山路上,前后拉得很長。同齡人推推擠擠走在一塊,或相濡以沫,或怒目相視。年長一點的默默走在前頭,或遲疑徘徊,或漠然而果決。前后雖隔數里,聲氣婉轉相通,我們是用一條路上的同代人。 ——龍應臺 《目送 》
24、 你能想象比‘被物質撐得過飽后的漠然’更貧乏的存在狀態嗎? ——龍應臺 《目送》
25、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物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 ? ? ? 尋找有時、放手有時,保持有時、舍棄有時 ? ? ? 撕裂有時、縫補有時,靜穆有時、言語有時 ? ? ? 喜愛有時、恨惡有時,爭戰有時、和好有時” ? ? ? 難的是,你如何辨識尋找和 放手的 時刻,你如何懂得,什么是什么呢? ——龍應臺 《目送》
26、 南美洲有一種樹,雨樹,樹冠巨大圓滿如罩鐘,從樹冠一端到另一端可以有三十米之遙。陰天或夜間,細葉合攏,雨,直直自葉隙落下,所以葉冠雖巨大且密,樹底的小草,卻茵茵然蔥綠。兄弟,不是永不交叉的鐵軌,倒像同一株雨樹上的枝葉,雖 然隔開 三十米,但是同樹同根,日開夜合,看同一場雨直直落地,與樹雨共老,挺好的。 ——龍應臺 《目送》
27、 對于行路的我而言,曾經相信,曾經不相信,今日此刻也仍舊在尋找相信。但是面對時間,你會發現,相信或不相信都不算什么了。 ——龍應臺 《目送》
28、 如果科學家能把一滴眼淚里所有的成分都復制了,包括水和鹽和氣味、溫度——他所復制的,請問,能不能被稱作一滴“眼淚”呢? ——龍應臺 《目送》
目送美句賞析。29、 不是漸行漸遠,而是有一天終要重逢;你的名字,清楚地留在世紀的史記里。 ——龍應臺 《目送》
30、 斜坡上的雜化野草,誰說不是一草一千秋,一花一世界呢? ——龍應臺 《目送》
31、 只能想象,他的內在世界和我的一樣波濤深邃,但是,我進不去。 ——龍應臺 《目送》
32、 在暫時里,只有假設性的永久和不敢放心的永恒。 ——龍應臺 《目送》
33、 “所有其他的人,會經歷結婚、生育、工作、退休,人生由淡淡的悲傷和淡淡的幸福組成,在小小的期待、偶爾的興奮和沉默的失望中度過每一天,然后帶著一種想說卻又說不來的‘懂’,做最后的轉身離開! ——龍應臺 《目送》
34、 在平凡和現實里,也必有巨大的美的可能吧。 ——龍應臺 《目送》
35、 媽媽是那個搭了“時光機器”來到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車的旅人。 ——龍應臺 《目送》
36、 不是漸行漸遠,而是有一天終要重逢。 ——龍應臺 《目送》
37、 只有一個人能聽的音樂,是一扇緊閉的門。 ——龍應臺 《目送》
38、 怎么就知道,你活得比我長呢?時間才是最后的法官。 ——龍應臺 《目送》
39、 金門的美,怎么看都帶著點無言的憂傷。一棟一棟頹倒的洋樓,屋頂垮了一半,殘破的院落里柚子正滿樹搖香。如果你踩過破瓦進入客廳,就會看見斷壁下壓著水漬了的全家福照片,褪色了,蒼白了,逝去了。一只野貓悄悄走過墻頭,日影西斜。 ——龍應 臺 《目送》
40、 他好像在聽一個不可及的夢想,又仿佛在夜行暗路上突然聽見熟悉的聲音,輕輕呼喚自己的名字,帶點不可思議的向往與情怯:是啊,太湖邊,柳樹下,線裝書...... ——龍應臺 《目送》
41、 春節的爆竹在冷過頭的冬天有一下沒一下的,涼涼的,仿佛浸在水缸里的酸菜。(閃點情話網) ——龍應臺 《目送》
42、 理想主義者往往經不起權力的測試。 ——龍應臺 《目送》
43、 文明和野蠻的中隔線,薄弱,混沌,而且,一扯就會斷。 ——龍應臺 《目送》
44、 我們拼命地學習如何成功沖刺一百米,但是沒有人教過我們:你跌倒時,怎么跌得有尊嚴;你的膝蓋破得血肉模糊時,怎么清洗傷口、怎么包扎;你痛得無法忍受時,用什么樣的表情去面對別人;你一頭栽下時,怎么治療內心淌血的創痛,怎么獲得 心靈深 層的平靜;心像玻璃一樣碎了一地時,怎么收拾? ——龍應臺 《目送》
45、 世上六十億人里,沒有追求幸福的權利的,可能居大多數。 ——龍應臺 《目送》
46、 九十三歲的眼睛和四歲,竟是同一雙眼睛?靈魂里,還是那看《史記》的孩子,深情而憂郁的青年? ——龍應臺 《目送》
47、 每一個被我“看見”的瞬間剎那,都被我采下,而采下的每一個當時,我都感受到一種“美”的逼迫,因為每一個當時,都稍縱即逝,稍縱,即逝。 ——龍應臺 《目送》
48、 空蕩蕩的街,只有我,和那生了我的女人。 ——龍應臺 《目送》
49、 人對自然、對生命過度地暴虐、褻瀆之后,他究竟還有什么依靠呢?如果勇敢領袖們的心里深埋著仇恨和野心的地雷,敏感的阿拉伯芥又救得了幾個我們疼愛的孩子呢? ——龍應臺 《目送》
50、 人在天地之間終究是無所憑依的孤獨,你真能面對生老病死,就真的明白,在這世間,沒有什么可以附著依托。 ——龍應臺 《目送》
51、 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龍應臺 《目送》
52、 才子當然心里冰雪般的透徹: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龍應臺 《目送》
53、 真正能看懂這世界的,難道竟是那機器,不是你自己的眼睛、你自己的心? ——龍應臺 《目送》
54、 他的坐著,其實是奔波,他的熱鬧,其實是孤獨,他,和他的政治對少們,所開的車,沒有”R”擋,更缺空擋。 ——龍應臺 《目送》
55、 相機,原來不是那么重要,它不過是我心的批注,眼的旁白。 ——龍應臺 《目送》
56、 從哪里來,往哪里去,心中漸漸有一分明白,如月光瀉地。 ——龍應臺 《目送》
57、 所有美好的都已美好的過去了,甚至夜夜來吊唁的蝶夢也冷了。是的,至少你還有虛無留存。你說,至少你已懂得什么是什么了。是的,沒有一種笑是鐵打的,甚至眼淚也不是。 ——龍應臺 《目送》
58、 一件事情的畢業,永遠是另一件事情的開啟!比松褪侨绱耍阋詾橐呀洀囊粋漩渦逃離,其實另外一個漩渦就在你的腳下。用力蹬一腳,就進去了。所以,不需要對生活太用力,心
導讀: 目送美句賞析_目送句子賞析:《目送》讀書筆記好句摘抄及感想好句摘抄1 我喜歡走路。讀書寫作累了,就出門走路。有時候,約個可愛的人,兩個人一起走,但是兩個人一起走時,一般的心在那人身上,只有一半的心,在看風景。(P2)2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P3)3 ...
會帶著我們去該去的地方。 ——龍應臺
納蘭容若經典詩詞,納蘭容若經典詩詞賞析 篇六:目送美句賞析
目送美句賞析。1、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一作:卻道故心人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一作:淚雨零 / 夜雨霖) 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愿。 ——納蘭性德 《木蘭詞·》
2、 雨歇梧桐淚乍收,遣懷翻自憶從頭。摘花銷恨舊風流。 簾影碧桃人已去, 痕蒼蘚徑空留。兩眉何處月如鉤? ——納蘭容若 《浣溪沙》
3、 深禁好春誰惜,薄暮瑤階佇立。別院管弦聲,不分明。 又是梨花欲謝,繡被春寒今夜。寂寞鎖朱門,夢承恩。 ——納蘭容若 《昭君怨》
4、 君如載酒需盡醉,醉來不復思天涯。 ——納蘭容若
5、 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如環,昔昔都成玦。 ——納蘭性德 《蝶戀花》
6、 亂山千疊橫江,憶君游倦何方。知否小窗紅燭,照人此夜凄涼 ——納蘭性德 《清平樂》
7、 謝家庭院殘更立,燕宿雕粱。月度銀墻,不辨花叢那辨香? 此情已自成追憶,零落鴛鴦。雨歇微涼,十一年前夢一場。 ——納蘭容若 《采桑子》
8、 一生一世一雙人,半醉半醒半浮生。 ——納蘭性德 《畫堂春》
9、 春淺,紅怨。掩雙環,微雨花間畫閑。無言暗將紅淚彈。闌珊,香銷輕夢還。 斜倚畫屏思往事,皆不是,空作相思字。記當時,垂柳絲,花枝,滿庭蝴蝶兒。 ——納蘭性德 《河傳》
目送美句賞析。10、 人生若只如初見 ——納蘭容若 《木蘭辭 擬古決絕詞柬友》
11、 飛絮飛花何處是,層冰積雪催殘,疏疏一樹五更寒。愛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干。 最是繁枝搖落處,轉教人憶春山,湔裙夢斷續應難。西風多少恨,吹不散眉彎。 ——納蘭容若 《臨江仙》
12、 殘燈風滅爐煙冷,相伴唯孤影。 判叫狼藉醉清樽,為問世間醒眼是何人。 難逢易散花間酒,飲罷空搔首。 閑愁總付醉來眠,只恐醒時依舊到樽前。 ——納蘭性德 《虞美人》
13、 茫茫碧落,天上人間情一諾。 ——納蘭容若 《納蘭詞》
14、 背燈和月就花陰,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 ——納蘭性德 《虞美人》
15、 舊歡如在夢魂中,自然腸欲斷,何必更秋風。 ——納蘭容若
16、 黃花城早望 五夜光寒,照來積雪平于棧。西風何限,自起披衣看。 對此茫茫,不覺成長嘆。何時旦,曉星欲散,飛起平沙雁。 ——納蘭容若 《點絳唇》
17、 東風不解愁,偷展湘裙衩①。獨夜背紗籠②,影著纖腰?。 盡水沉煙③,露滴鴛鴦瓦;ü抢湟讼恽埽×烟蚁。 【注釋】 ①湘裙衩:指用湘地絲綢制做的裙衩。 ②紗籠:燈籠。 ③爇(ruò) 盡句:謂沉香已?燃盡。爇,燃燒。水沉,即水沉香、沉香。 ④花骨句:意謂夜來天寒露冷,而花蕾卻發出宜人的香氣;ü,花骨朵,即花蕾。 ——納蘭容若 《生查子》
18、 欹角枕,掩紅窗。夢到江南伊家,博山沉水香。 浣裙歸晚坐思量。輕煙籠淺黛,月茫茫。 ——納蘭容若 《遐方怨》
19、 嬌軟不勝垂,瘦怯那禁舞。多事年年二月風,翦出鵝黃縷。 一種可憐生,落日和煙雨。蘇小門前長短條,即漸迷行處。 ——納蘭容若
20、 泠泠徹夜 誰是知音者 如夢前朝何處也 一曲邊愁難寫 極天關塞云中 人隨雁落西風 喚取紅巾翠袖 莫教淚灑英雄 ——納蘭容若
21、 十里湖光載酒游,青簾低映白蘋洲。西風聽徹采菱謳。 沙岸有時雙袖擁,畫船何處一竿收。歸來無語晚妝樓。 ——納蘭容若 《浣溪沙》
22、 三載悠悠魂夢杳,是夢久應醒矣。 再緣慳,剩月零風里。 清淚盡,紙灰起。 ——納蘭容若 《金縷曲》
23、 木葉紛紛歸路,殘月曉風何處。消息半浮沉,今夜相思幾許。秋雨,秋雨,一半西風吹去。 ——納蘭容若 《納蘭詞》
24、 人到情多情轉薄,而今真個不多情 ?? ——納蘭性德 《攤破浣溪沙》
25、 而今才道當時錯,心緒凄迷。紅淚偷垂,滿眼春風百事非。情知此后來無計,強說歡期。一別如斯,落盡梨花月又西。 ——納蘭容若 《采桑子》
26、 月似當時,人似當時否? ——納蘭容若 《納蘭詞》
27、 銀床淅瀝青梧老,屧粉秋蛩掃。采香行處蹙連錢,拾得翠翹何恨不能言。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燈和月就花陰,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 ——納蘭容若 《虞美人》
28、 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槳向藍橋易乞,藥成 碧海難奔,若容相訪飲牛津,相對忘貧。 ——納蘭性德 《畫堂春》
29、 我是人間惆悵客,斷腸聲里憶生平 ——納蘭性德 《納蘭詞》
30、 等閑變卻故人心 卻道故人心易變 ——納蘭性德
31、 山長水遠嫦娥怨,鴻雁相煩,鴻雁相煩,眉間心上玉簟寒。 ——納蘭性德 《采桑子-春葉》
32、 盡日驚風吹木葉,極目嵯峨,一丈天山雪。去去丁零愁不絕,那堪客里還傷別。若道客愁容易輟,除是朱顏,不共春銷歇。一紙鄉書和淚摺,紅閨此夜團圞月。 ——納蘭容若 《蝶戀花》
33、 暗憐雙紲郁金香。欲夢天準思轉長。幾夜東風昨夜霜,減容光。莫為繁花又斷腸。 ——納蘭容若 《憶王孫》
34、 浮生如此,會少別多,不如莫遇。 ——納蘭性德
35、 一種蛾眉,下弦不似初弦好。庚郎未老,何事傷心早? 素壁斜輝,竹影橫窗掃?辗壳,烏啼欲曉,又下西樓了。 ——納蘭容若 《點絳唇》
36、 清淚盡,紙灰起 ——納蘭性德 《金縷曲 亡婦忌日有感》
37、 凄涼別后兩應同,最是不勝清怨月明中。 ——納蘭容若 《虞美人》
38、 戚戚復戚戚,高樓月如雪。 二八正嬋娟,月明翡翠鈿。 由來工織錦,生小倚朱弦。 朱弦豈解愁,素手似云浮。 一聲落天上,聞者皆淚流。 別郎已經年,望郎出樓前。 青天如海水,碧月如珠圓。 月圓以復缺,不見長安客。 古道白于霜,沙滅行人跡。 月出光在天,月高光在地。 何當同心人,兩兩不相棄。 ——納蘭性德 《高樓望月》
39、 辛苦最憐天上月,一夕如環,夕夕都成玦。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 無那緣塵容易絕,燕子依然,軟踏簾鉤說。唱罷秋墳愁未歇,春叢認取雙棲蝶。 ——納蘭容若 《蝶戀花》
40、 昏鴉盡,小立恨因誰?急雪乍翻香閣絮,輕風吹到膽瓶梅,心字已成灰。 ——納蘭性德 《夢江南》
41、 殘雪凝輝冷畫屏,落梅橫笛已三更,更無人處月朧明。 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里憶平生。 ——納蘭性德 《浣溪沙》
42、 海天誰放冰輪滿,惆悵離情。莫說離情,但值良宵總淚零。只應碧落重相見,那是今生?赡谓裆瑒傋鞒顣r又憶卿。 ——納蘭性德 《采桑子》
43、 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 ——納蘭容若 《納蘭詞》
44、 人生何如不相逢,君老江南我雁北。 何如相逢不相識,更無別恨橫胸臆。 芙蓉江上芙蓉花,秋風未落如朝霞。 君如載酒須盡醉,醉來不復思天涯。 ——納蘭容若 《送蓀友》
45、 一生一世一雙人 ——納蘭性德 《納蘭詞》
46、 浮生若夢,別多會少,不如莫遇。 ——納蘭容若 《納蘭詞》
47、 料應情盡,還道有情無。 ——納蘭容若 《臨江仙》
48、 輕風吹到膽瓶梅,心字已成灰。 ——納蘭性德 《夢江南》
49、 有個盈盈騎馬過,薄妝淺黛亦風流。 ——納蘭容若
50、 浮萍漂泊本無根,天涯游子君莫問。 ——納蘭性德 《浣溪沙》
51、 曾染戒香消俗念,莫又多情。 ——納蘭容若 《浪淘沙·悶自剔殘燈》
52、 惆悵彩云飛, 碧落知何許? 不見合歡花, 空倚相思樹 ——納蘭容若 《生查子》
53、 蓮漏三聲燭半條,杏花微雨濕紅綃。那將紅豆記無聊。 春色已看濃似酒,歸期安得信如潮。離魂入夜倩誰招。 ——納蘭容若 《浣溪沙》
54、 淚浥紅箋第幾行。喚人嬌鳥怕開窗。那能閑過好時光。 屏障厭看金碧畫,羅衣不奈水沉香。遍翻眉譜只尋常。 ——納蘭容若 《浣溪沙》
55、 長街長,煙花繁,你挑燈回看, 短亭短,紅塵輾,我把蕭再嘆。 ——納蘭性德
56、 風絲裊,水浸碧天清曉。一鏡濕云清未了,雨晴春草草。 夢里輕螺誰掃。簾外落花紅小。獨睡起來情悄悄,寄愁何處好? 金人捧露盤 凈業寺觀蓮,有懷蓀友 藕風輕,蓮露冷,斷虹收,正紅窗、初上簾鉤。田田翠蓋,趁斜陽魚浪香浮。此時畫閣垂楊岸,睡起梳頭。 舊游蹤,招提路,重到處,滿離憂。想芙蓉湖上悠悠。紅衣狼藉,臥看桃葉送蘭舟。午風吹斷江南夢,夢里菱謳。 ——納蘭容若 《謁金門》
57、 斷腸聲里憶平生。 ——納蘭容若 《浣溪沙》
58、 月出光在天,月亮光在地。 何當同心人,兩兩不相棄。 ——納蘭容若 《高樓望月》
59、 "辛苦最憐天上月, 一夕如環,夕夕長成玦! ——納蘭容若 《蝶戀花》"
60、 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是道尋常。 ——納蘭性德 《浣溪沙》
61、 相逢不語 ,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暈紅潮,斜溜鬟心只鳳翹。待將低喚,直為凝情恐人見。欲訴幽懷,轉過回闌叩玉釵。 ——納蘭容若 《減字木蘭花》
62、 此情已自成追憶 零落鴛鴦 雨歇微涼 十一年前夢一場 ——納蘭容若
63、 旋拂輕容寫洛神,須知淺笑是深顰。十分天與可憐春。 掩抑薄寒施軟障,抱持纖影藉芳茵。未能無意下香塵。 ——納蘭容若 《浣溪沙》
64、 西風鳴絡緯 不許愁人睡 只是去年秋 如何淚欲流 ——納蘭容若
65、 從此傷春傷別,黃昏只對梨花。 ——納蘭容若 《清平樂》
66、 敗葉填溪水已冰 ,夕陽猶照短長亭 ,行來渡寺失題名。 駐馬客臨碑上字 ,斗雞人撥佛前燈 ,勞勞塵世幾時醒。 ——納蘭容若 《浣溪沙》
67、 花間之詞,如古玉器,貴重而不適用;宋詞適用而少質重,李后主兼有其美,更饒煙水迷離之致。 ——納蘭容若 《淥水亭雜識》
68、 自是多情便多絮,隨風直到謝娘家。 ——納蘭容若
69、 消息誰傳到拒霜?兩行斜雁碧天長。晚秋風景倍凄涼。 銀蒜押簾人寂寂,玉釵敲竹信茫茫。黃花開也近重陽。 ——納蘭容若 《浣溪沙》
70、 還睡。還睡。解道醒來無味。 ——納蘭容若 《如夢令》
作家白落梅經典語句賞析名句帶書出處 篇七:目送美句賞析
1、 時光若水,無言即大美。日子如蓮,平凡即至雅。品茶亦是修禪,無論在喧囂紅塵,還是處寂靜山林,都可以稱為修行道場。 ——白落梅
2、 一個過早洞悉人情、知曉世事的人是悲哀的,有如獨自在懸崖峭壁上舞劍,無人應和的時候,他只好選擇粉身碎骨,縱身一躍,這意味著重生。 ——白落梅 《愛如禪 你如佛》
3、 天地沙鷗,我們微如芥子。不讓讓自己驚擾世界,也不要讓世界驚擾自己。 ——白落梅
4、 有人把婚姻比作是進退兩難的圍城,有人比作是深不可測的湖水,甚至還有人覺得是人間煉獄;蛟S只有寢室體驗過,才知其真味。 ——白落梅 《你是錦瑟,我為流年》
5、 一剪閑云一溪月,一程山水一年華。一世浮生一剎那,一樹菩提一煙霞。 人生的終點,不是在山水踏盡時,亦不是在生命結束后,而是于放下包袱的那一刻。當你真的放下,縱算一生云水漂泊,亦可淡若清風,自在安寧。 ——白落梅 《歲月靜好 現世安穩》
6、 最美的女子,應當有一種遺世的安靜和優雅。無論什么時候,無論何種心情,她都能讓你平靜,讓你安心。這樣的女子,應該有一處安穩的居所,守著一樹似雪梨花,守著一池素色蓮荷,緩慢地看光陰在不經意間老去。 ——白落梅
7、 在蒼翠的年華里,我們不能不熱烈地愛?v算會讓自己傷痕累累,縱算轉瞬一切都煙消云散,也當無悔曾經的付出。沒有誰能夠做到在年少時就淡然心性,倘若人與人之間都寡淡相處,又何來風華絕代的過程?人在江湖,當鮮衣怒馬,明媚燦爛地過每一天。做自己想做的事,愛自己想愛的人,不問對錯,不管結果。 ——白落梅
8、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道暗傷,這個傷口不輕易對人顯露,而自己也不敢輕易碰觸。總希望掩藏在最深的角落,讓歲月的青苔覆蓋,不見陽光,不經雨露,以為這樣,有一天傷口會隨著時光淡去。也許真的如此,時間是世上最好的良藥,它可以治愈你的傷口,讓曾經刻骨的愛戀也變得模糊不清。 ——白落梅
9、 在這喧鬧的凡塵,我們都需要有適合自己的地方,用來安放靈魂。也許是一座安靜宅院,也許是一本無字經書,也許是一條迷津小路。只要是自己心之所往,都是驛站,為了將來起程不再那么迷惘。 ——白落梅
10、 花事已過,而我在匆匆時光里,無端地錯過了花期?傄詾,那些散落的芬芳,是愛的流轉,是對華年最美的深銘。直到眉宇間,再也尋不見一絲青春的痕跡。才知曉,過往許多純凈的恩寵,都還給了流光…… ——白落梅
11、 原來人的心是這般的軟弱,渴望柔情與幸福。我們從來不愿意看到這個世界有太多的殺伐,不愿意接受戰爭所帶來的浩蕩洗劫。倘若每個人都心存善念,安于平淡,在屬于自己的小城里像花開一樣微笑,如鶯燕一般歌唱,那該多美。或許非要等到千帆過盡,百味皆嘗,才甘愿守著山青水靜的鄉野,過最清淡的日子。 ——白落梅
12、 開始忘記承諾,忘記了過往那一場又一場盛大的筵席。是呵,誰的一生沒有許下承諾,可是誰又能夠說自己承諾過的,就必定可以做到。一程山水,一個路人,一段故事,離去之時,誰也不必給誰交代。既是注定要分開,那么天涯的你我,各自安好,是否晴天,已不重要。 ——白落梅
13、 面對許多無從解釋的緣分,找不到適當比喻的時候,就當是一場戲,于喧囂的鑼鼓聲中華麗登臺,又在落下的帷幕中寡淡退場。 ——白落梅
14、 得意之時,光陰總是倏然而過,仿佛還沒有好好享受,美好就消逝得了無影蹤。 失意之時,則覺得流年緩慢,秋天與春天的'距離是那么的遙遠。 ——白落梅 《你若安好 便是晴天》
15、 人生有太多躲不過的劫數,過不了那道最難的坎,就只能墜落山崖,粉身碎骨。 ——白落梅 《你若安好 便是晴天》
16、 文字像一把華麗又寒冷的劍,她優雅地揮舞著。愛情像一場絢爛而冒險的旅程,她堅定地飛蛾撲火。她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奇葩,她是民國世界的臨水照花人。在她極富傳奇的一生中,有絢麗驚世的成名過往,有癡心不悔的愛情經歷,有十里洋場的上海故事,有華美悲涼的香港情緣,還有離群索居的人生遲暮。她,就是張愛玲。本書用最清澈的文字、詩意的筆法、全面詳實的資料,生動地展現了張愛玲的傳奇一生。 ——白落梅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17、 其實一路走來,每一個季節都有殘缺,每一個故事都有暗傷。 ——白落梅 《你若安好 便是晴天》
18、 你可知,有多少語笑嫣然的輕漾,就會有多少零落的惆悵。有多少風華絕代的過往,就會有多少疏離的迷茫。如果說追憶只是悵惘,那么,我不會假裝將你遺忘,并陪你走過一生的雨露風霜。 ——白落梅
19、 信步去看一場花事,渡船去賞一湖春水,從一座城到一個鎮。有人將閑云裝進行囊,一路風塵,有人將故事背負肩上,他們都在尋找那個屬于心靈的原鄉,可匆忙之間又忘了來路,不知歸程。以禪意寫紅塵,以佛法道人生,畫云水禪心,入人間煙火。與她共有一見菩提的光陰,聽她靜靜地訴說這來往的緣分,俯瞮人間煙火,品靜好人生,盼現世安穩 ——白落梅 《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20、 一個男子真正愛一個女子,就是在口渴之時,遞給她一杯白開水;在風起之時,替她添一件輕衫;在孤獨之時,給她一個溫柔的懷抱;在生死之間,讓她生,自己死。 ——白落梅
21、 在時間的河上 總想看清世間萬象 可江山易主 歲月更換 我已老去當時的模樣 為什么 巖石草木可以一如既往 一如既往地毫發無傷 ——白落梅
22、 空渺的梵音是為了洗去一切塵念,讓世間薄弱的靈魂有了寧靜的偎依。清淡的檀香,凈化了人間百味,在悲憫的佛前,連罪惡都是慈悲的。 ——白落梅 《愛如禪 你如佛》
23、 所謂詩酒趁年華,也只有青春鼎盛之時才敢于揮霍光陰,一醉求歡。十年之后,再去回首,只覺紅塵如夢,我們不過在夢里做了一場春朝秋夕的沉迷。厭倦了凡塵的五顏六色,獨愛歲月清歡,只希望可以有個妥當的歸宿,安排落拓的自己。在此之前,無論你多么深曉人間世事,博覽群書,依舊無法做到淡定從容。世間百態,必定要親自品嘗,才知其真味;漫漫塵路,必定要親力親為,才知曉它的長度與距離。 ——白落梅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24、 曾經一個我,曾經一個你, 曾經那么刻骨的相遇。 到如今,我們都學會了從容安靜,學會了種月耕云。 只是當寂寞來臨的時候, 依舊想穿越命運似血的痕跡, 去追尋前世設下的謎底。 往日的塵緣早已記不起, 不要去追問當初是誰先道出別離, 時間過的太久, 我們都要學會,忘記。 ——白落梅 《世間所有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25、 聽說入秋了,曾經那么喜歡霜林染醉的天氣。如今卻不想,聽到一點兒關于秋的消息。那是因為,我怕老去。我們都不是歲月的勇者,付不起失去光陰的代價。多想風雨無懼地走下去,在白發蒼顏之時,還有一顆明凈若秋水長天的心。那么現在就珍惜,塵世種種的愛,讓每一天,都安寧如水,慈悲簡靜。 ——白落梅
26、 也許前世,我們都是伶人,今生,來回地翻唱,一場注定悲情的戲。 ——白落梅
27、 一剪閑云一溪月,一程山水一年華。一世浮生一剎那,一樹菩提一煙霞。許多人,信步去看一場花事,渡船去賞一湖春水,從一座城到一個鎮。一路風塵,有人將閑云裝進行囊,有人將故事背負肩上,他們都在尋找那個屬于心靈的原鄉,可匆忙之間又忘了來路,不知歸程。隱世才女白落梅,以禪意寫紅塵,以佛法道人生,化云水禪心,入人間煙火。與她共有一剪菩提的光陰,也聽她靜靜地訴說這來往的緣分,俯瞰煙火人間,品靜好人生,盼現世安穩. ——白落梅 《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28、 納蘭容若的前世,是一朵在佛前修煉過的金蓮,貪戀了人間煙火的顏色和氣味,注定今生這場紅塵游歷。所以他有冰潔的情懷,有如水的禪心,有悲憫的愛戀。納蘭容若的一生,沿著宿命的軌跡行走,不偏不倚,不長不短,整整三十一載。在佛前,他素淡如蓮,卻可以度化蒼生;在人間,他繁華似錦,卻終究不如一株草木。 ——白落梅 《西風多少恨 吹不散眉彎》
29、 逝者如斯,千喚不回。悠悠滄海,桑田失色。人世浮沉,草木亦有情感,煙塵亦知冷暖?晌覀兊男,總是找不到一個寧靜的歸所,可以安身立命。多少情懷需要蓄養,多少諾言期待兌現,還有多少錯過渴望重來。只是滔滔時光,如東流之水,再也不能回頭。有些情感,終究是無可取代,有些緣分,注定那么短暫。 ——白落梅
30、 我在紅塵無處安身的紅塵以為可以過得漫不經心 卻不知 一點風聲也殺人 究竟該如何 如何敲開過往深鎖的重門 讓我回到 再也回不去的曾經 從何時開始我做了一朵青色的云 被迫接受了漂浮的命運那么多擦肩的過客 誰又是誰的歸人 不要問這世間 還有幾多的真心 在窮途末路的時候就和自己的影子相依為命 ——白落梅
31、 她是一朵自由行走的花,騎在紙背上,將千山萬水行遍。撒哈拉沙漠上她倔強的綻放,波西米亞是她靈魂的原鄉。她這一生,不慕世間風物情長,不爭凡塵冷暖朝夕,不懼人生悲喜消磨,只為了,心靈可以自由放飛。哪怕和至愛的人,迷散在陌生的風雨里;哪怕從此天各一方,決然相忘。她依然選擇遠方,選擇流浪。她,就是三毛。 ——白落梅 《你是錦瑟,我為流年》
32、 喝一壺清茶, 寫幾行小篆, 看一剪流云, 夢一回江南。 愿與草木, 隨遇而安。(閃點情話網) ——白落梅
33、 看著你年華老去,我是這樣的無能為力。命運還有多少參透不了的玄機,讓我們,如此地不能把握自己。都說人生如戲,可為什么,總在開始的時候,導演別人的結局。又在已知的結局里,找不到昨天的痕跡。 ——白落梅
34、 既然決定了悲歡聚散,那就默默地承擔一切結果。當有一天我們真的讀累了世事,看淡了人情,那就來到楓橋,乘一艘孤舟,順水而下,任光陰帶走,永不回頭 ——白落梅
35、 人生路途上,每個章節,每個片段,都至關重要。任何一個細節,有了微小的改變, 都將重寫所有的過程和結局。 ——白落梅 《你是錦瑟,我為流年》
36、 我以為,人與人之間,應該淡然相處,細水長流才能讓緣分維持得久遠。太過濃烈,總是會生出大悲大喜,而讓緣分在短暫的時光里就終止。如若每個人都安靜地存在,不爭艷,不奪色,不求名,不為利,沉靜而善良。這世上,是否就不會有紛擾,不會有爭斗。而人們可以安寧度日,靜守流年里簡約的幸福。 ——白落梅
37、 忘記最好的辦法是讓自己忙碌,忙到沒有時間去回憶過往。但如此不是長久這計,一旦閑散下來,那些無邊的思緒會如潮水般涌出,泛濫成災的記憶傷得人措手不及。所以人生應該以緩慢的姿態行走,如此心境,就沒有大起大落,也無大悲大喜。 ——白落梅 《你若安好 便是晴天》
38、 每個人的一生都在演繹一幕又一幕的戲,或真或假、或長或短、或喜或悲。你在這場戲中扮演的那個我,我在那場戲里扮演這個你,各自微笑,各自流淚。一場戲的結束意味著另一場戲的開始,所以我們不必過于沉浸在昨天。你記住也好,你忘了也罷,生命本是場輪回,來來去去,何曾有過絲毫的停歇。 ——白落梅
39、 所有的經典都是悲劇,所有的愛情都是神話,所有的幸福都是奢侈。是花都會落,是緣終會了。 ——白落梅
40、 喜歡一個人,就會喜歡其所在的城市,喜歡與之相關的一切,因為你會覺得與之相關的事物,都沾染到他的溫度和氣息。 ——白落梅 《愛如禪 你如佛》
41、 我們應該信緣的,在摩肩擦踵的人流里邂逅,就是緣分。倘若無法抓住,縱是緣定三生,耗盡了也終將成陌路。 ——白落梅
42、 世間繾綣之事,落在凡人心里,就是千絲萬縷的糾纏,落在禪師的眼中,竟是這般了無掛礙。一方小塘,看盡多少過客往來,每一次遇合都是結緣,每一次離散都是渡化。 ——白落梅
43、 我喜歡那殘酷的美感,愛那繁華之后的寂寥。看一個女子,從錦繡華年,一直愛到白發蒼顏。韶光匆匆,那么輕易就耗盡了她一生的相思,那其間漫長的煎熬與滋味,只有她一人獨嘗。愛到深處,是如此的不堪,當自己都手足無措,又怎能給別人一份簡單的安穩。 ——白落梅
44、 在時光里,許多人事,就那樣不經意丟掉。已是黃昏,很快,就是萬家燈火。那一扇扇幽窗下,又會有多少新的故事在重復上演,溫柔的傷感。 ——白落梅
45、 如水的歲月,如水的光陰,原本該柔軟多情,而它卻偏生是一把鋒利的尖刀。削去我們的容顏,削去我們的青春,削去我們僅存的一點夢想,只留下殘缺零碎的記憶。這散亂無章的記憶,還能拼湊出一個完整的故事嗎? ——白落梅
46、 人說,假如你在天涯不知歸路,這紅塵,還有一個擺渡的漁夫,會告訴你,有鷗鷺的地方,就是故鄉。鞭馬、揚塵,作為一個異鄉客,一間茅屋,一畦菜地,一個農女,都是他的歸宿。待離去時,只須放一把火,將茅屋燒掉,喝一壺酒,將恩怨咽下。這樣,又可以輕松上路,在他的身后,落花化作春泥,青春散成往事。 ——白落梅
47、 回首往事知多少?往事就是這樣,你想要記起的時候,發覺原來已經忘得差不多了。你想要忘記的時候,卻一直在心頭縈繞,讓你心緒難安。往事太多,不是所有的過去都值得你去懷想。許多記憶的碎片在夜色里發出凌厲的光,會將我們僅存的一點完整也割傷。在模糊的印象里,我們又何須在意遺忘或是憶起? ——白落梅 《世間所有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48、 也許我們得心時常會寂寞、會荒蕪,而文字可以給人無窮無盡得靈思。然而與文字得邂逅也需要緣分,如果有緣,當自珍惜,倘若無緣,不得識字,還可以劃火,焚書取暖。 ——白落梅
49、 你眼前的我是紅塵萬丈,我眼中的你是化外一方,若你跳的出去,且安心做你的和尚,若你跳不出去,就和我在紅塵里相愛一場。 ——白落梅 《世間所有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50、 這世間有許多情感,都背負太多的無奈,欲愛不能,欲罷不忍。誰又可以靜坐在云端,冷眼俯瞰凡塵煙火,而自己做到纖塵不染。塵世里美麗的相逢,總是讓你我情難自禁,只是從來沒有一段緣分,真正可以維系一生。 ——白落梅
龍應臺經典人生哲理名言名言大全 篇八:目送美句賞析
1、 所謂了解,就是知道對方心靈最深的地方的痛處,痛在哪里。 ——龍應臺
2、 曾經相信過愛情,后來知道,原來愛情必須轉化為親情才可能持久,但是轉化為親情的愛情,猶如化入杯水中的冰塊—它還是冰塊嗎? ——龍應臺 《相信不相信》
3、 愛情能持久多半是因為兩人有一種“互利”的基礎。 ——龍應臺
4、 幸福就是,尋常人兒依舊。在晚餐的燈下,一樣的人坐在一樣的位子上,講一樣的話題。年少的仍舊嘰嘰喳喳談自己的學校,年老的仍舊嘮嘮叨叨談自己的假牙。廚房里一樣傳來煎魚的香味,客廳里一樣響著聒噪的電視新聞。 ——龍應臺
5、 幸福就是,早上揮手說“再見”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來了,書包丟在同一個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張椅下。 ——龍應臺
6、 【處世心理】人總要慢慢成熟,將這個浮華的世界看得更清楚,看穿偽裝的真實,看清隱匿的虛假,很多原本相信的事便不再相信。但是,要相信,這個世界里美好總要多過陰暗,歡樂總要多過苦難,還有很多事,值得你一如既往的相信。 ——龍應臺 《不相信》
7、 人總要慢慢成熟,將這個浮華的世界看得更清楚,看穿偽裝的真實,看清隱匿的虛假,很多原本相信的事便不再相信。但是,要相信,這個世界里美好總要多過陰暗,歡樂總要多過苦難,還有很多事,值得你一如既往的相信。 ——龍應臺 《不相信》
8、 沙上有印,風中有音,光中有影。 ——龍應臺
9、 我也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龍應臺 《親愛的安德烈》
10、 我的人生里沒有那么多時間與精力去揣測別人對我的看法與評價;該做的事太多了。 ——龍應臺 《野火集》
11、 要真正的注視,必須一個人走路。一個人走路,才是你和風景之間的單獨私會。 ——龍應臺
12、 很多時候不是我們去看父母的背影,而是承受他們追逐的目光,承受他們不舍的,不放心的,滿眼的目送。最后才漸漸明白,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任何人,可以像父母一樣,愛我如生命 。 ——龍應臺
13、 人生其實就像一條寬闊的平原走進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結伴而行,歡樂的前推后擠,相濡以沫,一旦進入森林,草叢和荊棘擋路,各人專心走各人的路,尋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擠擠的情感,那無憂無慮無猜忌的同儕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擁有。離開這段純潔而明亮的階段,路可以愈走愈孤獨。 ——龍應臺
14、 所謂父母,就是那不斷對著背影既欣喜又悲傷,想追回擁抱又不敢聲張的人。 ——龍應臺 《親愛的安德烈》
15、 想想看,你用什么東西量時間?一只漏沙里細沙流完是一段時間。一炷馨香裊裊燒完是一段時間。一盞清茶,從熱到涼,是一段時間。鐘表的指針滴答行走一圈,是一段時間。 ——龍應臺 《時間》
16、 思想需要經驗的積累,靈感需要孤獨的沉淀,最細致的體驗需要最寧靜透徹的觀照。 ——龍應臺 《親愛的安德烈》
17、 他的坐著,其實是奔波,他的熱鬧,其實是孤獨。 ——龍應臺
18、 你需要的伴侶,最好是那能夠和你并肩立在船頭,淺斟低唱兩岸風光,同時更能在驚濤駭浪中緊緊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換句話說,最好她本身不是你必須應付的驚濤駭浪。 ——龍應臺 《親愛的安德烈》
19、 ”你不用道歉,我明白我不是你最重要的一部分。那個階段,早就過去了。父母親,對于一個二十歲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棟舊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為你遮風擋雨,給你溫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會和房子去說話,去溝通,去體貼它,討好它。搬家時碰破了一個墻角,你也不會去說“對不起”。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視若無睹的住慣了的舊房子吧。 我猜想要等足足二十年以后,你才會回過頭來,開始注視這沒有聲音的老屋,發現它.. ——龍應臺 《親愛的安德烈》
20、 真正有信心的人不怕暴露自己的缺點,試圖掩蓋粉飾才是沒有信心的表現。 ——龍應臺 《野火集》
21、 人生,其實像一條從寬闊的平原走進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結伙而行,歡樂地前推后擠、相濡以沫;一旦進入森林,草叢和荊棘擋路,各人專心走各人的路,尋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擠擠的各人情感,那無憂無慮無猜忌的同儕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才有。離開這段純潔而明亮的階段,路其實可能越走越壓抑。你將被家庭羈絆,被責任捆綁,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復雜和孤獨壓抑,你往叢林深處走去,越走越深,不復再有陽光似的... ——龍應臺 《親愛的安德烈》
22、 什么樣的工作比較可能給你快樂?第一,給你意義;第二,給你時間。你的工作是你覺得有意義的,你的工作不綁架你使你成為工作的俘虜,容許你去充分體驗生活,你就比較可能是快樂的。 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龍應臺 《親愛的安德烈》
23、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龍應臺 《親愛的安德烈》
24、 我的夢想是:希望中國的下一代,可以在任何一個晚上,站在任何一個地方,說出心里想說的話而心中沒有任何恐懼。我們這一代人所作的種種努力,也不過是寄望我們的下一代將有“免于恐懼的自由”。 ——龍應臺 《野火集》
25、 "曾經相信過歷史,后來知道,原來歷史的一半是編造。前朝史永遠是后朝人在寫,后朝人永遠在否定前朝,他的后朝又來否定他,但是負負不一定得正,只是累積漸進的扭曲變形移位,說“不容青史盡成灰”,表達的正是,不錯,青史往往是要成灰的。指鹿為馬,也往往是可以得逞和勝利的。 ——龍應臺 《相信與不相信》"
26、 你知道嗎?象棋里頭我覺得最“奧秘”的游戲規則,就是“卒”。卒子一過河,就沒有回頭的路。人生中一個決定牽動另一個決定,一個偶然注定另一個偶然,因此偶然從來不是偶然,一條路勢必走向下一條路,回不了頭。我發現,人生中所有的決定,其實都是過了河的“卒”。 ——龍應臺 《親愛的安德烈》
27、 可是,在你沒有親身試過以前,你不能說“不可能”!在你沒有努力奮斗過以前,你也不能談“無力感”。 ——龍應臺 《野火集》
28、 我擔心的不是你職業的貴賤、金錢的多寡、地位的高低,而是,你的工作能給你多少自由?“性、愛、搖滾樂”是少年清狂時的自由概念,一種反叛的手勢;走進人生的叢林之后,自由卻往往要看你被迫花多少時間在閃避道上荊棘。 所謂父母,就是那不斷對著背影既欣喜又悲傷、想追回擁抱又不敢聲張的人。 大樹,有大樹的長達;小草,有小草的長法。這世上大部分的人,都是小草。你不是孤獨的。 ——龍應臺 《親愛的安德烈》
29、 人生就是如此,你以為已經從一個漩渦逃離,其實另外一個漩渦就在你的腳下。用力蹬一腳,就進去了。所以,不需要對生活太用力,心會帶著我們去該去的地方。 ——龍應臺
30、 曾經相信過文明的力量,后來知道,原來人的愚昧和野蠻不因文明的進展而消失,只是愚昧野蠻有很多不同的面貌。 ——龍應臺
31、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龍應臺 《目送》
32、 愛,不等于喜歡,愛,不等于認識。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的借口。因為愛,所以正常的溝通也不必了。 雖然心中有愛,但是愛,凍結在經年累月的沉默里,好像藏著一個疼痛的傷口,沒有紗布可綁。 多少父母和兒女同處一室卻無話可談,他們深愛著彼此卻互不認識,他們向往接觸卻找不到橋梁,渴望表達卻沒有語言。 ——龍應臺 《親愛的安德烈》
33、 你將來會碰到很多你不欣賞、不贊成的人,而且必須與他們共事。這人可能是你的上司、同事,或部署,這人可能是你的市長或國家領導。你必須每一次都作出決定:是與他決裂、抗爭,還是妥協、接受。抗爭,值不值得?妥協,安不安心?在信仰和現實之間,很艱難的找出一條路來。你要自己找出來。 ——龍應臺 《親愛的安德烈》
34、 你怎么能夠不生氣呢?你怎么還有良心躲在角落里做“沉默的大多數”?你以為你是好人,但是就因為你不生氣、你忍耐、你退讓,所以攤販把你的家搞得像個破落大雜院,所以臺北的交通烏煙瘴氣,所以淡水河是條爛腸子;就是因為你不講話、不罵人、不表示意見,所以你疼愛的娃娃每天吃著、喝著、呼吸著化學毒素,你還在夢想他大學畢業的那一天!你忘了,幾年前在南部有許多孕婦,懷胎九月中,他們也閉著眼夢想孩子長大的那一天,卻沒想到吃了滴滴純凈的沙拉油,孩子生下來是瞎的、黑的! 不要以為你是大學教授,所以作研究比較重要;不要以為你是殺豬的,所以沒有人會聽你的話;也不要以為你是個學生,不夠資格管社會的事。 ——龍應臺 《野火集》
35、 設想一個跑道上,有人正在跑五千米,有人在品百米沖刺,也有人在做清晨的散步。你要看你讓自己站在那一條跑道上。 ——龍應臺 《親愛的安德烈》
36、 曾經不信“性格決定命運”,現在信了。曾經不信“色即是空”,現在信了。曾經不信“船到橋頭自然直”,現在有點信了。曾經不信無法實證的事情,現在也還沒準備信,但有些無法實證的感覺,我明白了,如李叔同圓寂前的手書:“君子之交,其淡如水……”信與不信間,彷佛還有令人沉吟的深度。 ——龍應臺
37、 農村中長大的孩子,會接觸更真實的社會,接觸更豐富的生活,會感受到人間的各種悲歡離合。所以更能形成那種原始的,正面的價值觀——”那“愚昧無知”的漁村,確實沒有給我知識,但是給了我一種能力,悲憫同情的能力,使得我在日后面對權力的傲慢、欲望的囂張和種種時代的虛假時,仍舊得以穿透,看見文明的核心關懷所在。 ——龍應臺 《親愛的安德烈》
38、 教育者所不自覺的矛盾是:他們在“智”育上希望學生像野兔一樣往前沖刺(當然也有為人師者希望學生在智育上也如烏龜);在所謂“德”育上,卻拼命把學生往后拉扯,用框框套住,以求控制。這兩者其實不能并存。有高壓式的“德”育,就不可能有自由開放的“智”育,換句話說,我們如果一心一意要培養規矩順從聽話的“乖”學生,就不要夢想教出什么智慧如天馬行空的優秀人才!坝共摹钡摹暗隆庇虏豢赡苡姓嬲摹爸恰庇 ——龍應臺 (閃點情話網)《野火集》
39、 你一定要“離開”才能開展你自己。所謂父母,就是那不斷對著背影既欣喜又悲傷,想追回擁抱又不敢聲張的人。 ——龍應臺 《親愛的安德烈》
40、 我們總是在相信與不相信之間掙扎。 ——龍應臺 《相信與不相信》
41、 至于人們的“期待”,那是一種你自己必須學會去“抵御”的東西,因為那個東西是最容易把你綁死的圈套。 ——龍應臺 《親愛的安德烈》
42、 如果你年輕卻不激進,那么你就是個沒心的人;如果你老了卻不保守,你就是個沒腦的人。 ——龍應臺 《親愛的安德烈》
43、 為了享受物質,有人制造假的奶粉,明明知道可能害了千百個嬰兒的 性命。為了逃避責任,有人在肇事之后,回過頭來把倒地呻吟的人瞄準了再 輾過一次。我們的子女坐在教室里,讓毒氣給轟倒。我們的朋友喝了偽酒而 失明。我們的兄弟,被車撞斷了腿,每天拄著拐杖,一跛一跛上學校。而我 們自己,心平氣和地吃喝各色各樣的化學毒素,呼吸污濁的空氣,在橫行霸 道的車輛間倉皇怯懦地茍活,要糟到什么程度你才會大吃一驚? ——龍應臺 《野火集》
44、 你我還會這樣相聚嗎?我們會不會,像風中轉蓬一樣,各自滾向渺茫,相忘于人生的荒漠。 ——龍應臺
45、 在臺灣,最容易生存的不是蟬螂,而是“壞人”,因為中國人怕事、自私,只要不殺到他床上去,他寧可閉著眼假寐。 ——龍應臺 《野火集》
46、 我想作家也分成三種吧!壞的作家暴露自己的愚昧,好的作家使你看見愚昧,偉大的作家使你看見愚昧的同時認出自己的原型而涌出最深刻的悲憫。這是三個不同的層次。 ——龍應臺 《百年思索》
47、 母親想念成長的孩子,總是單向的;充滿青春活力的孩子奔向他人生的愿景,眼睛熱切望著前方,母親只能在后頭張望他越來越小的背影,揣摩,那地平線有多遠,有多長,怎么一下子,就看不見了。 ——龍應臺 《親愛的安德烈》
48、 現在這個男人當然完全地屬于你,做妻子的你;但是他的過去卻屬于我,做母親的我。 ——龍應臺 《孩子你慢慢來》
49、 無法表達自己的人──不論是由于貧窮,或是由于不自由,或者單單因為自己心靈的封閉,而無法表達自己的人,我最同情。因為我覺得,人生最核心的“目的”──如果我們敢用這種字眼的話,其實就是自我的表達。 ——龍應臺 《親愛的安德烈》
50、 生活是抑郁的,人生是浪費的,可如果拉長來看,卻是在抑郁中逐漸成熟,在浪費中逐漸累積能量。因為,經驗過壓迫的人更認識自由的脆弱,更珍惜自由的難得。你沒發現,經過納粹歷史的德國人就比一向和平的瑞士人深沉一點嗎? ——龍應臺 《親愛的安德烈》
51、 如果要維持一點基本的人的尊嚴,我們就不得不仰靠一個合理的社會秩序。這個社會秩序不僅要求我們自己不去做害人利己的事,還要求我們制止別人做害人利己的事。你自己不做惡事只盡了一半責任,另一半的責任是,你不能姑息,容忍別人來破壞這個社會秩序。 ——龍應臺 《野火集》
52、 文化,根本沒有“固有”這回事。它絕不是一副死的掛在墻上已完成的畫——油墨已干,不容任何增添涂抹。文化是一條活生生的、浩浩蕩蕩的大江大河,里頭主流、支流、逆流、漩渦,甚至于決堤的暴漲,彼此不斷的激蕩沖撞,不斷形成新的河道景觀。文化一“固有”,就死了 ——龍應臺 《百年思索》
53、 于是可能在某個微雨的夜晚,一盞寒燈,二三飲者,在觥籌交錯之后突然安靜下來,悵然若失,只聽窗外風穿夜林肅肅山川一時寂寥。 ——龍應臺 《什么》
54、 一半的人在贊美我的同時,總有另外一半的人在批判我。我有充分機會學習如何“寵辱不驚”。至于人們的“期待”,那是一種你自己必須學會去“抵御”的東西,因為那個東西是最容易把你綁死的圈套。不知道就不要說話,傻就不裝聰明。你現在明白為何我推掉幾乎所有的演講、座談、上電視的邀請吧?我本來就沒那么多知識和智能可以天天去講。 ——龍應臺 《親愛的安德烈》
【《目送》:好句摘抄及感想】相關文章:
《目送》好句摘抄06-08
目送的好句摘抄03-18
目送好句摘抄09-19
《目送》讀書筆記好句摘抄及感想06-12
目送好詞好句摘抄09-04
目送好詞好句摘抄09-16
目送好詞好句加摘抄03-31
龍應臺《目送》好詞好句摘抄10-08
龍應臺目送好句好段摘抄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