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的方法有哪些最新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的方法有哪些最新1
一重點語句和關鍵詞語的含
1、聯系具體語言環境,借助上下文去推測,判斷詞語的特殊含義。
2、聯系具體語言環境,借助上下文去推測,判斷詞語的言外之義。
3、結合整篇文章的語境分析句子的深層含義
解題方法:文中關鍵的語句常常是指能夠提示和概括文章中心或段意的,內涵豐富,耐人尋味,對全文的內容和結構有重要作用,或在寫景狀物、刻畫人物和議論抒情方面有畫龍點睛作用的句子。正確理解和分析這些語句,有助于我們把握文段的意思和全文的.主旨。
解題技巧:含義要結合文章主旨中心去分析,表述要準確、通順。
詞不離句,句不離篇
二修辭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結合句子語境。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答題格式:強調了+對象+特性
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4、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5、反復:強調了……加強語氣
三段意的概括歸納1.記敘類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時間+地點)+人+事。
2.說明類文章:回答清楚說明對象是什么,它的特點是什么。
格式:說明(介紹)+說明對象+說明內容(特點)
3.議論類文章:回答清楚議論的問題是什么,作者觀點怎樣。
格式:用什么論證方法證明了(論證了)+論點
初中閱讀理解的技巧和方法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的方法有哪些最新2
1.記敘文六要素
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過、結果
2.找主題句
找首段或尾段的議論抒情句。
3.文章內容
方法:看題目
(1)核心人物
(2)核心事件,進行綜合、概括。
答:此文記敘了(描寫了)……,表現了(贊美了)……。
4.劃分層次
(1)按時間劃分(找表示時間的短語)(2)按地點劃分(找表示地點的短語)(3)按事情發展過程(找各個事件)(4)總分總
5.記敘線索及作用
線索:
(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
(4)時間(5)地點(6)作者的情感
作用:
是貫穿全文的脈絡,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機地連在一起,使文章條理清楚、層次清晰。
7.為文章擬標題。
找文章的線索或中心(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
8.記敘順序及作用
(1)順敘(按事情發展先后順序)作用:敘事有頭有尾,條理清晰,讀起來脈絡清楚、印象深刻。
(2)倒敘(先寫結果,再交待前面發生的事。)作用:造成懸念、吸引讀者,避免敘述的平板單調,增強文章的生動性。
(3)插敘(敘事時中斷線索,插入相關的另一件事。)
作用:補充交代的來歷(背景、遭遇、境況等),對情節起補充、襯托作用,豐富形象,突出中心,為下文寫……作鋪墊。
9.語言特色、寫作手法及作用(表現手法)
什么表現手法+怎樣寫+寫出什么內容+表達什么感情
(1)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義寄托在所描寫的事物上,表達了……的情感,增強了文章的表現力。
(2)對比手法通過比較,突出事物的特點,更好地表現文章的主題。
(3)襯托(側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襯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點、性格、思想、感情等。
(4)諷刺手法運用比喻、夸張等手段和方法對人或事物進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強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語言辛辣幽默。
(5)欲揚先抑先貶抑再大力頌揚所描寫的對象,上下文形成對比,突出所寫的對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6)前后照應(首尾呼應)使情節完整、結構嚴謹、中心突出。
象征、烘托、對比、諷刺、渲染、欲揚先抑、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側面描寫、動靜結合、虛實結合等等
10.修辭方法及作用
什么修辭+怎樣寫+寫出了什么+表達了什么感情
(1)比喻:形象生動、簡潔凝練地描寫事物、講解道理。
(2)擬人:賦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動作,使物人格化,從而達到形象生動的效果。
(3)夸張:突出特征,揭示本質,給讀者以鮮明而強烈的印象。
(4)排比:條理清晰,節奏鮮明,增強語勢,長于抒情。
(5)對偶:形式整齊,音韻和諧,互相映襯,互為補充。
(6)反復:強調某種意思,強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設問:自問自答,引人注意,啟發思考。
(8)反問:態度鮮明,加強語氣,強烈抒情。
注:必須結合相關語句分析。
11.具體詞語的含義與作用
方法:聯系詞語本義,解釋在文中的含義,找出其指代的具體內容。
答:一詞原指……,這里指……,寫出了……表達了……
12.句子含義
抓住關鍵詞(難懂詞),分析它的特點及含義,聯系上下文、主旨和修辭效果再解釋。
這個句子中什么詞的含義+全句寫出什么+表達了什么
13.分析句子作用(分為結構或內容兩方面作用)
句子在開頭:
(1)開門見山,統領全文,開啟下文(引出下文)——結構作用
(2)設下懸念,引起讀者興趣思考。——結構作用
(3)寫出什么內容,表達什么感情——內容作用
(4)奠定全文感情基調——內容作用句子在中間:
(5)總結上文、承上啟下(過渡)、為后文作鋪墊——結構作用
句子在結尾:
(6)總結全文、照應前文,使結構緊密。——結構作用
(7)點明中心,畫龍點睛,深化主旨(指出什么道理,給人什么啟示)——內容作用
14.記敘文中議論的作用
引發讀者思考,點明人物或事件的意義,突出中心,升華主題,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15.記敘文中抒情的作用
抒發作者真摯深沉的情感,引發讀者的感情共鳴,使文章具有強大的感染力。
16.描寫的種類及作用
種類:人物
(1)肖像(外貌)描寫(2)神態描寫(3)動作描寫
(4)語言(對話)描寫(5)心理描寫
環境描寫(自然景物描寫、社會環境描寫)場景描寫細節描寫和白描
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動情節發展,揭示文章主題。
一、議論文的三要素:
論點、論據、論證。
二、論證方法:
道理論證、舉例論證、對比論證、引用論證、比喻論證。
三、論證方式:
立論、駁論。(議論文可由此標準分為立論文與駁論文二大類。)
四、常見題型及答題技巧。
1、分析論證方法的作用:
①舉例論證:通過舉具體的事例加以論證,從而使論證更具體、更有說服力。
格式:使用了舉例論證的論證方法,舉……(概括事例)證明了……(如果有分論點,則寫出它證明的分論點,否則寫中心論點),從而使論證更具體更有說服力。
②道理論證:通過講道理的方式證明論點,使論證更概括更深入。
格式:使用了道理論證的論證方法,論證了……了觀點,從而使論證更概括更深入。
③比喻論證:通過比喻進行證明,使論證生動形象、淺顯易懂。
格式:使用了比喻論證的論證方法,將……比作……,證明了……的觀點,從而把抽象深奧的道理闡述得生動形象、淺顯易懂。
④對比論證:對比論證的作用就是突出強調。
格式:使用了對比論證的'論證方法,將……和……加以比較,突出強調了……的觀點。
⑤引用論證:引用論證比較復雜,這與具體的引用材料有關,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權威數據、名人佚事、笑話趣聞等各種情況,其作用要具體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權威數據,可以增強論證的說服力和權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聞趣事,可以增強論證的趣味性,吸引讀者下讀。
格式:使用了引用論證的論證方法,通過引用……證明……的觀點,使論證更有說服力。(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讀者下讀)
2、分析論據的類型和作用:
論據可分為道理論據和事實論據二種類型答題要點二個方面:
(1)明確論據類型
(2)具體分析作用。這個題目就其實質是考查論據與論點的關系,無論是與中心論點與分論點的關系,都是證明與被證明的關系,所以,規范性答題格式如下:這是……論據,在文中起著證明……(論點,如如果有分論點,則寫出它證明的分論點,否則寫中心論點。)
補充論據作為一種新題型正在流行,做這種題目,注意以下二個方面:
(1)看清楚要求補充的論據類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還是事例
(2)補充名人事例要注意字數限制。當然,作為應考,可以準備“勤奮”、“處世”等常見主題的名人事例和名言。名言字數要少,事情要熟悉,不要為求新而準備那些較長名言或不熟悉的名人事例。
3、文章提出中心論點的方式:
①文章標題點明中心論點;
②文章開頭提出中心論點;
③文章結尾歸納出中心論點;
④文章中間用某個承上啟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論點。
⑤文章沒有直接提出中心論點,但始終圍繞……展開論述。
4、分析文章的論證思路
首先應該了解一般議論文的結構:提出問題(引論)——分析問題(本論)——解決問題(結論)。
分析議論文的論證思路,其實,就是在段落層次的基礎上加上一些諸如“首先”、“然后”、“接著”、“最后”一類表承轉啟合關系的詞語。做這個題目,尤其要注意開頭結尾的表述。
開頭的內容有:
(1)提出中心論點
(2)引出論題;以上二個方面,要具體回答出提出中心論點或引出論題的具體方試,有的是通過名人名言、有的是通過名人佚事、有的是通過趣聞笑話等。
結尾的內容:
(1)深化中心論點,提出……的結論;
(2)重復或強化……的中心論點;
(3)發出……的號召或勸勉人們……;
(4)補充論證了……。(有時候會考查這方面作用,其作用是使論證更嚴密。)
做這個題目,就是把文章的引論、本論、結論具體化地陳述出來。如《人的高貴在于靈魂》一文,我們可以這樣表述:首先引用法國思想家帕斯卡的名言“人是一枝有思想的蘆葦”提出中心論點“人的高貴在于靈魂”,然后舉阿基米德、王爾德事例證明了“珍惜內在的精神財富甚于外在的物質財富”,最后舉一個火車上讀書的少女為例向人們發出“人應該保持純正的精神追求”的勸勉。
5、議論文語言特點分析:
議論文語言特點分析的角度比較固定,只有二個角度:
(1)語言特點
(2)語體特點。做這類題目,要掌握語言風格一些關鍵詞:簡明平實、形象生動、幽默風趣、含蓄委婉、富有文采等)。而語體特點,就是抓住邏輯嚴密四個字做文章就可以了。一個應特別注意的事項就是做這類的題目一定要有具體文句支撐,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體例句為例子進行分析。
6、議論文寫作特點分析
議論文寫作特點分析的角度比較多,如修辭手法、論證方法、寫作手法等
(1)修辭:如比喻,可結合比喻特點談,那就是形象生動;如排比,增強了文章論證的氣勢;如引用古詩文,使文章富有文采等。
(2)論證方法:參考論證方法的作用談。
(3)寫作手法比較固定,常見的就是:
舉例論證與道理論證相結合(夾敘夾議)
以……論證方法為主。
同樣,做這類的題目一定要有具體文句支撐,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體例句為例子進行分析。
7、文段結構作用:
(1)引出(全)下文
(2)總結前(全)文
(3)承上啟下。
作為議論文段的作用,必須結合文體特征具體加答。
如開頭段作用往往起著引出中心論點(論題),那么,我們可以參考下面的二個具體答題規范格式的例子使用或變通使用:
①開頭通過寫……的事例,提出中心論點……(或引出……的論題)。
②開頭通過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論點……(或引出……的論題)。
③開頭通過引用名人趣事(或……的奇聞趣事),提出中心論點……(或引出……的論題),也起到吸引讀者下讀的作用,增強了論述的趣味性。
結尾段的作用,請參照4:“結尾的內容”回答。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的方法有哪些最新3
1整體感知、快速閱讀的技巧
A.瀏覽標題,領悟基本內容:標題有時暗示主旨、有啟迪文章思路的作用、提供答題的方向等。
B.辨識文體(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散文),分析重點文意。
C.精讀首尾,揣摩主題思想:首尾往往發現作者所表達的中心。
2答案來源,回歸原文有方法
整體感知、快速閱讀的技巧二、答案來源:
A.采摘材料中的原文、關鍵詞語或語句(諸如抓住議論句、抒情句和特殊修辭句、文段中的關鍵形容詞和動詞)。
B.提煉篩選主要的,剔除次要的。即先用自己的話或材料中的語句來概括歸納,再加以合并濃縮,留下重點語句。
3閱讀理解,區別文體細解讀
A.說明文閱讀
1.明確說明對象:辨析說明對象可以:a。看文章題目;b。根據說明語段的內容進行分析概括。
2.概括說明內容:事理說明文說明內容一般可概括為:本文主要說明(說明對象)的構造、形態、性質、特點、變化、成因、工作原理、功用等方面。(視具體說明對象的哪些內容而定)。
3.明確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事理說明文一般都采用邏輯順序的說明順序。
4、明確說明方法:(1)說明方法(2)分析說明方法的作用:a、先指明所用的說明方法;b、再聯系說明內容分析該說明方法說明了事物的哪方面的特征。
5、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答題規范:答:不能刪去,“_”表示……,去掉后就變成了……影響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不符合實際情況或過于絕對化)。
6、明確說明文的結構(作為劃分層次的依據)常用的結構模式:總--分、分--總、總--分--總等,事物說明文多用總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B.議論文閱讀
1、找準論點:標題、開頭、篇末、不明顯需精練概括。還可以通過分析論據來找論點。因為論據是證明論點的,分析論據,看它證明的是什么問題,這個問題就是論點。或者分析題目,有的標題不是論點,而是論證話題,作者對論題的看法就是中心論點。
2、分析論據類型:事實論據、道理論據。考點:補充一個論據;(要緊扣論點,選取真實典型的事例)。
3、明確論證方法:舉例論證、道理論證、比喻論證、對比論證道理論證一般指引用了名人名言做論據的。比喻論證指論證的語句采用了比喻這種修辭手法的。對比論證一般須找出正反兩方面的'論述。
語文閱讀理解答題萬能模板
閱讀理解現代文閱讀答題公式
(一)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散文),埋下伏筆(記敘類文章),設置懸念(小說),為下文作輔墊,總領下文。
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題(記敘類文章);照應開頭(議論文、記敘類文章文、小說)
(二)修辭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結合句子語境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答題格式:強調了+對象+特性
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4、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5、反復:強調了……加強語氣
閱讀理解詩歌鑒賞答題公式
1、人物形象答題公式
(1)塑造了一位什么樣的(身份)形象。(2)分析內容。(3)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2、意象類答題公式
(1)指出有哪些意象以及意象的特點(2)析:結合詩句分析意象特點(如有藝術手法要指出),再現畫面(3)解:領會意象(意境)背后后意蘊(表達詩人什么情感)。
3、景象類答題公式
(1)選取了哪些意象,構成了一幅怎樣畫面。(2)這幅畫面是怎樣組合而成的?可從色彩、動靜、上下左右遠近高低等角度分析。(3)概括作者在詩中流露的思想情感。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的方法有哪些最新】相關文章:
語文閱讀理解技巧有哪些01-02
語文閱讀理解技巧有哪些集合02-27
小學語文閱讀方法有哪些10-10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07-15
初中語文的閱讀理解07-17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07-02
提高孩子閱讀能力有哪些方法05-25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及答案02-19
初中語文古詩閱讀理解03-06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推薦)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