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小學一年級語文說課稿

時間:2024-06-25 14:15:12 語文說課稿 我要投稿

小學一年級語文說課稿實用[15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說課稿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一年級語文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一年級語文說課稿實用[15篇]

小學一年級語文說課稿1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們,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一年級下冊第19課《棉花姑娘》,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設計、板書設計七個方面展開來說。

  一、教材分析

  先看教材分析

  1、《棉花姑娘》是一篇充滿童趣童真的童話故事。童話是孩子們喜聞樂見的一種非寫實性的兒童文學,縱觀人教版全套教材,童話在其中占了比較大的篇幅。單小學一年級上下冊一共就編入了21篇童話故事。《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中第一學段的閱讀目標是:“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這一課程目標確立了童話作為這一學段首選文體的地位。

  2、本篇課文從內容上看,課文通過棉花姑娘請求燕子、啄木鳥等給自己治病的故事,告訴我們燕子、啄木鳥、青蛙和七星瓢蟲分別吃什么地方害蟲的科學常識。從寫法上看活潑有趣,各段句式相似,通篇課文采用對話形式,擬人手法。

  《新課標》提出第一學段識字與閱讀的要求: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其中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也是貫穿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教學內容。現行的教材跟原教材比,識字量大幅度增加,在寫字數量上相對減少。在識字教學中需要滲透一些識字知識和方法,調動學生的識字積累,激發識字自主性,強化隨文識字。

  二、學情分析

  說完教材,再看學情

  從學生已有的基礎知識來看。(識字、寫字)孩子們經過將近一年的學習,基本掌握了漢字的基本筆畫及書寫規律,但自主識字的能力有待提高。開始學寫合體字,初步了解合體字的構字特點,但間架結構和田字格占位掌握度不高。(朗讀與交際上)同時,孩子們喜愛讀童話,說童話,演童話,這為本課朗讀與交際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從已有的生活經驗來看,學生的學習渠道很多,在生活中他們對益蟲、益鳥就有了一定的了解,搜集資料很感興趣。

  三、教學目標

  綜合以上分析,結合《課標》對第一學段要求和單元目標,我制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第一學段要求:

  1、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

  2、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3、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

  5、認識課文中出現的常用標點符號。在閱讀中,體會句號、問號、感嘆號所表達的不同語氣。

  6、與別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單元目標:

  1、引導學生發現和運用形聲字、會意字的規律。

  2、在朗讀感悟中了解科學常識,引發他們主動地留心身邊的科學,對推普生濃厚的'興坡,產生探索、發現的欲望。

  課時目標:

  1、認識“姑、娘”等6個生字,會寫“請、幫”。

  2、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好請求的語氣。

  3、運用“請你幫--”“對不起--”進行口語交際。

  4、了解燕子、啄木鳥、青蛙和七星瓢蟲分別吃什么地方害蟲的科學常識。

  四、教學模式

  在《浙江省小學語文和數學教學要求的調整意見》的引領下,在“先學后教”的課堂教學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們實驗小學低段語文課的教學模式:互動游戲,激趣導讀;整體感知,激法導學;聚焦閱讀,激情導思;情景交際,激情導練;規范寫字,激興導書。并力求在落實模式的過程中以引導學生在語境中識字與閱讀為思路,以彰顯低段閱讀教學,識字寫字、朗讀、口語交際為重點,以小組合作學習為平臺,落實“摒棄繁復,追求本真”的教學思想。

  五、教學方法

  俗話說:“方法是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從本課的三維目標和低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教學時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1多媒體課件激趣法

  一年級的學生都喜歡直觀形象的內容,我利用課件充分發揮文中插圖的作用,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

  2游戲學習法

  “興趣是的老師”,游戲是學生的最愛。低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喜歡新鮮的做法。在教學生字詞時,通過開火車讀等小游戲達到事半功倍的識字效果。

  3換位表演法

  表演是體驗課文內容的方式之一,孩子興奮的時候,他們會通過各種情態表現出來。以讀演代講,感悟課文內容。突破朗讀的教學難點。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得好不如學得好。新課標也指出“語文課程一定要使學生掌握最基本的學習方法”,特別是一年級的孩子。因此在師生互動的學習中,主要讓學生掌握以下學習方法:

  1、學會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方法讓學生在小組學習中互幫互助、學會傾聽、評價、合作,在讀中感悟、演中體驗,在演讀感悟中學習本文。

  2、學會感情朗讀的方法葉圣陶先生認為語文教學最基本的的方法就是讀,我在本課教學中讓學生通過自由讀、個人朗讀、表演讀、換位讀、齊讀等多種方式讀書,以演讀促理解,感悟課文情境。

  3、學會積累詞句的方法讓學生找出自己喜歡的詞語并進行拓展練習:如碧綠碧綠的(),雪白雪白的()。

  六、教學設計

  下面我將具體說說我的教學設計。

  (一)互動游戲,激趣導讀

  本環節我通過以下三步來實現。出示:

  1、看故事,玩“變臉”,

  2、小競猜,讀“姑娘”,

  3、展圖片,學課題。

  第一步,我饒有興趣地對孩子們說:老師帶來一些故事,如果你看過的話就做笑臉,沒看過就做哭臉。在游戲中,孩子們得到放松,為課堂高效增添了動力和活力。

  之后進入第二步:小競猜,讀“姑娘”。猜一猜,這是哪個童話故事。在叫一叫灰姑娘中,孩子們初步認識“姑娘”這兩個生字,并讀好了輕聲。第三步:展圖片,學課題。“今天,我們要一起去認識雪白雪白的姑娘”,它也有個好聽的名字叫“棉花姑娘”引入課題,讀好課題。

  【設計意圖:本環節以故事為媒,以游戲激趣,為學生進入故事角色創設良好的開端。同時以直觀形象的圖片導入,短短幾分鐘讓孩子體驗了識字,朗讀,使學生有“課伊時,趣已生”之感,提高教學效率,引發閱讀期待。】

  (二)整體感知,激法導學

  根據我校“先學后教”的理念和第一學段孩子的特點,我利用導學單,讓孩子們大聲地去讀課文,把自己預習時畫上笑臉的難認的字詞,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在課堂中有針對性再次整體感知課文。接著,讓孩子們做一個小游戲:請故事主角一一上臺,并將名片貼在黑板上。孩子們在讀讀認認中,輕輕松松地梳理了課文內容。

  【設計意圖:采用游戲的方式梳理課文內容,提高孩子的學習愿望,在認一認,讀一讀,說一說中提高了學生的聽、說能力。】

  (三)聚焦閱讀,激情導思

  此環節,抓住“盼”這一字眼,把閱讀與識字寫字相結合。我設計了以下三個步驟:

  第一步:角色體驗,識“盼”。學生初讀課文后,用圖片和話外音結合的方式,讓他們體會到蚜蟲的可惡,然后進入棉花姑娘的角色,此時,學生的體驗是豐富的,多樣的,有些孩子說棉花姑娘感覺很痛,有些說覺得渾身發癢,總知是無比痛苦,棉花姑娘盼望醫生治病急切的心理。在這樣的心理體驗下,“盼”字的學習就水到渠成,學生的朗讀自然聲聲有“盼”。

  此環節,運用加一加的方法學習“蚜”,講故事認識“治”,看圖和角色體驗學習“盼”,體現了低年級識字的方法的多樣性、趣味性和有效性。學生在讀一讀,聽一聽,想一想,說一說中輕松地識字,投入地朗讀,順利地進入角色。

  第二步:角色對話,解“盼”。聚焦第二自然段,通過自由讀,指生讀,接龍讀的方式讀通句子。繼而關注對話,讀好請求的語氣和幫不上別人時抱歉的語氣,進一步走進棉花姑娘的內心世界,孩子們在同桌互讀,加動作讀中中理解“盼”。第三步:角色朗讀,演“盼”。在學好第二自然段后,讓孩子們在劃一劃中發現第2、3、4自然段句式相似的特點。聚焦三組對話,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練讀,分角色朗讀,特別是我和美麗小組推選出的孩子們一起帶上頭飾,完全進入童話世界,用語言,用表情,用動作繪聲繪色的進行表演,在教師的示范引領下掀起一個課堂的高潮。

  【古人有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我還要說“書讀百遍,其文自通,其思自敏”通過最傳統,最質樸的“讀”復現生字,發現了不同,讀出了語氣,演出了情味,達到“四兩撥千斤“的奇效。】

  (四)情景交際,激情導練

  此環節,通過師生合作的表演自然而然的發現了請求和幫不上別人忙時的句式:請你幫--對不起--。拓展出示喜鵲的圖片的同時老師戴上帽子,大家好,我是喜鵲,你知道我的捉蟲本領嗎?你是棉花姑娘會怎么請我幫忙呢?師生一問一答,為同桌進行口語交際作好示范,學生的展示自然精彩。

  【“課標中提出要重視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口語交際的能力。”本環節通過拓展課外資源,落實了句式訓練,靈活無痕地創設了師生交際情境,在情境中交際,在交際中達到文本內容與學生思維的增量。】

  (五)規范寫字,激興導書

  此環節,重點教學“請、幫”二個字。接下來我重點講一講“幫”字的教學。第一步,指導,指導學生觀察“幫”字的間架結構特點,上大下小,上面要蓋住下面。左上豎撇要往左拉得長一點,右上的耳朵橫撇彎鉤碰到橫中線就要鉤。下面的巾最后一筆從中心點起筆,壓線寫。第二步示范,教師的示范能起潛移默化的作用。讓孩子們跟著老師一起書空,讓他們看清每一筆畫的起筆、行筆、收筆以及運筆時的提、按、快、慢。關鍵處老師進行強調,第三步練寫,低年級學生練習書寫之前,練寫前強調坐姿和握筆的姿勢;第四步反饋講評,教師認真批改學生的寫字作業。對寫得好的字用紅筆圈出,特別好的畫雙圈,以此鼓勵學生認真寫字。學生寫錯了字或者不認真寫,教師用筆標出,讓其訂正或重寫。再利用“美麗”小組合作的形式兩兩互評,在寫的有進步的字上打上五角星。

  【教師板演展示筆順和寫字關鍵處,利用學生反饋對比講評,攻克寫字難點,為提高書寫質量保駕護航。】

  七、板書設計

  經過一節課的學習,黑板上也留下了一些內容,本課的板書設計根據一年級孩子的特點,配上了鮮艷的圖片,體現童話故事的童趣,更能吸引孩子們注意力,同時為更好地落實教學目標,展現課文內容,突出重點,立下了汗馬功勞。

  以上是我所有的說課內容,有不足之處,還懇請各位專家老師予以批評指教,謝謝!

小學一年級語文說課稿2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小壁虎借尾巴》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二冊第七組中的一篇講讀課文。是一篇科普童話,課文借助形象化擬人的手法,通過小壁虎向小魚、黃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講了魚、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特點,揭示了動物尾巴都有用這樣一個道理。文章生動有趣,把小動物有禮貌和它們之間真誠相待的美好形象表述得栩栩如生,符合一年級兒童的年齡特點。是向學生進行科普教育,發展學生觀察能力、審美能

  力、朗讀能力的好教材。

  2.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本課教材的特點,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2)通過看圖,學習課文,理解詞句和每段的意思,了解小魚、黃牛、燕子、壁虎尾巴用處,及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點。

  (3)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了解其敘述方法。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學習小壁虎借尾巴的`經過,懂得魚、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用處,接受禮貌教

  育。

  教學難點:理解小壁虎尾巴的用處和特點。

  4.教具準備

  小壁虎剪圖、課文錄音、課文幻燈片4框、CAI課件、魚模型。

  5.課時安排

  整課計劃3課時完成,第1課時初讀課文,認識生字,學習課文1、2自然段,第2課時講讀三至七自然段并指導朗讀,總結全文,激發學生閱讀課外讀物的興趣。第3課時,識記生字的形,指導書寫,完成課后練習。

  二、說教法、學法

  本課的教學以突出一個特色,遵循四個原則,落實兩個結合為指導思想設計教法、學法、以及教學程序。一個特色培養學生自讀會讀。遵循哪四個原則呢?

  1.三為主原則,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以語言文字訓練為主線;

  2.直觀性原則,充分利用直觀形象、激發興趣、創設情景。

  3.文道統一原則,在學習課文時,教育學生講文明、懂禮貌。

  4.課內外聯系原則,讓學生把課堂知識向課外閱讀、觀察、研究這一

  應用上延伸,開拓視野,增長見識。在目標上落實兩個結合,即學習語文與認識事物結合起來,把握科普童話教學特點,又把語言文字的訓練與邏輯思維訓練結合起來。

  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下,本課的教法主要用導學法即講扶放、直觀法、朗讀式教學法。學法是自讀、讀中思考、讀中討論、舉反三,貫徹自讀、會讀這一精神。

  三、說教學程序

  (一)情境導入,整體感知。

  1.導語:上課開始,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出示小壁虎剪圖,問:同學們,你們知道這種小動物叫什么名字嗎?對!小壁虎生來就有一條長長的尾巴,可有只小壁虎還要去借尾巴,這是怎么回事呢?讓我們到《小壁虎借尾巴》這個故事中尋找答案吧!

  2.看幻燈,聽錄音故事,思考:小壁虎為什么借尾巴,它向誰借尾巴,借到尾巴沒有?

  3.自由讀課文,按要求自學。

  提出兩個要求:

  (1)畫出本課生字詞,注意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讀通課文,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4.檢查自學效果。

  讓學生根據要求讀課文、使學生讀有目的,能避免單純地、盲目地讀書,從而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讀后進行檢查,及時反饋,可以提高學生讀書的認真的程度。

  (二)先扶后放,逐層精讀。

  尋求壁虎借尾巴的原因。

  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后,理清了文章思路:小壁虎為什么借尾巴怎樣借借到了沒有了。下一步就是深究課文。首先引導學生尋求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要求學生自由讀第一、二自然段,想一想:小壁虎為什么借尾巴?學生很快就把借尾巴的原因找到了(一掙,難看)小壁虎怎樣掙斷尾巴逃走的?放CAI課件,屏幕中顯示出:一只壁虎在墻角捉蚊子,一條蛇悄悄地爬過去,一口咬住了壁虎的尾巴,壁虎用力一掙,掙斷尾巴逃走了。鮮明、活動的畫面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對一掙的意思就自然明白了。小壁虎掙斷尾巴后,心情怎樣?指導學生用難過的語氣讀:沒有尾巴多難看哪!強調?多難看。

小學一年級語文說課稿3

  一、說教材:

  《小松鼠找花生》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第一篇課文。它以“益智”為主題,借小松鼠找花生這件事,間接告訴學生花生在地下結果這一常識,教育學生遇事要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仔細觀察,勤于觀察,善于思考。課文以生動形象的童話形式講授知識,是活躍學生思維,開發學生智力的好方式。文中插圖形象鮮艷,有助于學生觀察想象。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課標》對第一學段閱讀的要求,要讓孩子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我設計了目標:

  1、引導學生朗讀課文,培養自主閱讀的愿望,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因此我制定的教學目標:

  2、是認識12個生字,能準確認讀。

  閱讀目標要求孩子能讀一些童話,感興趣的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樂于與人交流,因此我設計了教學目標:

  3、知道花生在地下結果這一特性,激發學生觀察植物的興趣。

  三、說學習重點、難點

  1、重點:

  (1)通過《小松鼠找花生》這個故事,啟發學生明白遇到事情要動腦筋,仔細觀察,善于思考道理。

  (2)朗讀課文,注意讀出句子的語氣。

  2、難點:

  (1)理解“奇怪”“自言自語”的意思。

  (2)朗讀課文,注意讀出句子的語氣。

  (3)知道花生在地里結果的這一特點。

  四、說學生

  1.一年級孩子對花生這種植物的生長過程都不是很了解,因此,小松鼠的疑問也就是孩子們很想解決的問題。

  2、一年級下學期的孩子朗讀能力都很弱,閱讀后孩子對課文已經有自己的一些問題和想法引導他們動腦想,動手做,動口說來解決問題,逐步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五、說教學方法

  根據學齡初期,兒童感性認識較強,理性思維較弱,而且活潑,好動,富于想象,喜歡嘗試的心理特征,依據教材特點,我擬定以下教學方法:

  1、直觀教學法:讓學生通過生活中的直觀的東西,表情動作來記住字形,理解字義。

  2、體驗法:通過表演對小松鼠的動作心情的體驗,使學生的朗讀更有感情。

  3、以讀代講法:在課堂中充分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課程理念,以學生的朗讀,代替教師的`講解分析,讓學生在讀中感,在讀中悟。激發興趣,培養語感,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優美。

  4、探究法:引導學生去仔細觀察,積極探討。讓學生懂得去觀察思考、學習。

  六、說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一堂新課的導語設計是至關重要的所謂“萬事開頭難”。富有情趣的導語,就像在師生之間駕起一座溝通心靈的橋。通過橋梁,師生的心拉近了。

  《小松鼠找花生》開課時,我是這樣導入的:

  1、小朋友,在森林里的一棵大松樹上,住著一位可愛的朋友,瞧,它來了!大家看看是誰啊?———(多媒體課件出示:小松鼠)你認識它嗎?大聲地和它打聲招呼吧!

  通過打招呼拉近孩子與小松鼠的距離,仿佛這個故事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同時也使孩子學著禮貌、熱情地與人打招呼。

  2、誰還愿意和它說說話?他怎么啦?他的表情你會想到一個什么詞?聽他在跟你們說什么?

  3、(多媒體課件出示小松鼠的話---謎語)小朋友,我今天要找一樣東西,你們能幫我找找嗎?這件東西啊,它是“紅房子,麻帳子,里面有個白胖子”。你知道是什么嗎?

  如此激趣導入新課,學生的聽覺、思維與想象都被調動起來,“多頻道”地運作,學生的情緒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也更使孩子在輕松的猜謎活動中感受到老師更像一個共同學習的伙伴。

  4、那就讓我們和小松鼠一起去大森林找花生吧。然后揭示題目《小松鼠找花生》,讓學生想辦法記住“鼠”“找“字。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對低年級學生來寫,多讀是最主要的理解課文的方法,我采用多種方式的讀:自由讀,體會內容;圖文對照,再次讀,重點語句,體會讀;對話分角色讀,體會人物心理。讀書百變,其義無需再講就會自見。比如:小松鼠和鼴

  鼠對話,理解小松鼠的想吃花生的心情。加重語氣讀“小松鼠每天都到地里去”的“每天”,“他等啊,等啊,等到花都落光了,”出沒看見一顆花生“,從重點詞語的讀中,感悟出小鼠松的疑惑。這樣既提高學生朗讀能力,出讓學生隨小松鼠一起思考。

  2、老師指導有些長句的朗讀。

  3、誰愿意來比賽?(各小組選一個學生分自然段進行朗讀比賽)

  三)、精讀課文、朗讀感悟

  第一、二自然段

  1、(多媒體出示花生開花的畫面)隨機教學第一自然段。指名說說畫面的景色。你喜歡這些小花嗎?為什么?課文里指什么鮮艷,鮮艷是什么意思?

  課文里的“格外”一詞,應怎樣理解?可以換成哪些詞?

  設計意圖:直觀的畫面。在學生頭腦中形成花生開花的美麗景色,幫助學生理解詞語。換詞理解“格外”“鮮艷的()”的教學,注重了低年級詞語的積累與運用。

  2、這些花真美,我們看到了,小松鼠和鼴鼠也看到了,聽他們在說什么呢?

  3、帶上你做好的頭飾,當一當小松鼠和小鼴鼠(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老師加以指導。)

  4、哪只小松鼠準備好了,可以上臺表演呢?(請學生表演讀。)

  5、聽了鼴鼠的話,小松鼠可真高興,這時它可能想些什么呢?(啟發學生想象花生成熟后的情景,樹上長滿了花生,小松鼠津津有味的吃花生)

  6、老師引讀:小松鼠很高興,他想:

  設計意圖:在朗讀上,根據學生理解水平,要求一步步上升。通過學生不同角色轉變,聯系實際想象說話,師生互動,以讀代講

  第三、四自然段

  看著鮮艷的花生花,聽著鼴鼠的介紹,小松鼠多么想吃到好吃的花生。小松鼠越想越高興,那它是怎么做的呢?結果又怎樣呢?

  1、理解“每天”

  設計意圖:承上啟下,想象理解,通過從前天、昨天、今天三天的比較,得出“小松鼠每天都去花生地看花生結果了沒有”這個結論,充分感知“每天”所強調的意思,符合低年級兒童的理解規律。

  2、等了多久啊?一天?兩天?大家看看小松鼠等到什么時候了?

  第五自然段:

  等了這么久都沒有看見一個花生,這時候小松鼠會怎么樣呢?讓我們來看看小松鼠做了什么?理解“自言自語”

  通過實際情景再現,讓學生簡單明了地明白意思,并用說話來反饋自己的理解。同時讓學生理解運用“自言自語”這個詞。

  1、是誰摘走了小松鼠的花生啊?幫小松鼠想一想,希望大家說的時候要注意說出你的理由。

  2、各小組說說自己小組的討論結果。

  3、花生究竟都到哪里去了?出示資料:花生又稱“落花生”“長生果”。一年生草本植物。莖匍匐或直立,有棱,被茸毛。羽狀復葉。腋生總狀花序,花黃色,受精后子房柄迅速伸長,鉆入土中,子房在土中發育成繭狀莢果。我國栽培極廣,黃河下游各地最多。

  (四)、再讀課文、回歸整體

  指導學生朗讀,要讓學生自悟自得。通過讀,讓學生理解體會小松鼠心情的變化。

  教師在指導朗讀時,要避免逐段逐句地進行,應尊重學生的閱讀感受和學習的主體性.

  (五)聯系生活,拓展延伸

  1、你還知道哪些植物供我們吃的部分也長在泥土里?(土豆、芋艿、紅薯、藕……)

  2、課文里的故事雖然結束了,但是小朋友們只要你再動腦筋,還會有一個新的故事,你能以《花生找到了》為題目再編一個故事嗎?試一試吧!把你編的故事講給小組同學聽。

  總之,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力圖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遵循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的教學規律,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及時予以點撥指導,在課堂上建立平等、信任、和諧的師生關系,學會給別人以補充和幫助,形成有效的師生、生生互動。但由于能力有限,會有許多遺漏與不足,希望各位同行批評指正,我一定會虛心接受。

  七、說板書設計

  看到——花生開花了

  小松鼠等啊,等啊——沒看見一個花生(花生長在地底下)

  自言自語——誰偷走了花生

小學一年級語文說課稿4

  一、說教材

  本次的說課內容是部編版小學語文新教材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語文園地》,《語文園地》包括“交流平臺”“詞句段運用”和“日積月累”三個板塊。“交流平臺”是讓學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詞句段運用”安排了兩部分,一部分是讓學生在詞語運用中感悟詞語的

  意思和用法,進行詞語積累。另一部分是創設情境,讓學生體會不同的語氣表達的效果是不一樣的。“日積月累”是積累、背誦古詩。

  二、說教學目標:

  1.借助交流平臺,強化提問的意義、方法,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提出最有價值的問題,并形成愛提問、善提問的良好學習習慣。

  2.借助識字加油站,根據形聲字“音形義相統一”的特點感知識字的趣味,并準確識記“駐、鈔”等12個生字。

  3.體會句子在表達上的不同;了解設問句“自問自答”的特點。

  4.積累經典名句,要善于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提出具有價值的問題,通過提問將我們的思想引向深入。

  三、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借助識字加油站,根據形聲字“音形義相統一”的特點感知識字的趣味,并準確識記“駐、鈔”等12個生字。

  教學難點:

  積累經典名句,要善于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提出具有價值的問題,通過提問將我們的思想引向深入。

  【課時安排】

  2課時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制作課件。

  學生準備:預習12個生字。

  四、說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回顧引入一一溫故而知新

  1.交流,回顧本單元訓練重點。

  2.揭示本節課學習內容。

  (二)交流互助——共享學習交流平臺

  1.引發交流:“學貴知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閱讀文章時,如果我們能嘗試著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設疑,你就會發現,我們已經走進作者創設的文字世界。

  2.小組交流:在本組課文的學習過程中,你掌握了哪些提問的方法?怎樣通過提問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呢?把你的好方法分享給小組同學吧!

  3.集體交流:小組代表將討論后提出的好方法推薦給全班同學。

  4.課件出示“交流平臺”中幾個同學的建議,并總結:

  第一、閱讀的時候要動腦筋思考,積極提出問題,養成敢于提問、善于提問的習慣。

  第二、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讓自己的思考更加全面和深入。

  第三、要從提出的問題中篩選出最值得思考的問題,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三)火眼金睛一一走進識字加油站

  1.課件出示教材中的字。

  (1)指名讀第一組字,同桌互相說說這組字的特點。

  (2)自由讀第二組中的帶有“貝”“木”“才”的字,小組交流發現了什么。

  2.學生匯報學習成果。

  這兩部分中的會認字揭示形聲字的特點:

  第一部分,通過6組形聲字的對比,揭示了形聲字聲旁表音的特點。

  第二部分,通過認讀帶有“貝”“木”“了”等字旁的字,了解形聲字形旁表,義的特點。

  如:帶有“貝”字旁的字“帳”和“賀”都與財物”有關;帶有“木”字旁的字“樟”與“杠”都與“樹木”有關:帶有“才”旁的字“狡”“猾”,這兩個字都是形聲字,“才”表義,其古文字形體像條犬,“狡”本義是少壯的`狗,引申指奸猾、奸詐,“猾”表示不老實的意思,本義是狡詐。

  3.學生根據12個字的字形特點,識記字音,并組詞語。

  第二課時

  (一)學以致用一一靈活運用詞句段

  ()讀一讀,體會每組句子在表達上的不同。

  1.課件分別出示兩組句子。

  (1)指名讀句子,學生齊讀句子。

  (2)說說這兩組句子有什么異同。.

  2.小結:這兩句表達的意思相同,但表達效果不同。第一組的第一句在“電燈、電視、收音機、汽車”等詞語前面分別加上否定詞“沒有”,加強了語氣,突出強調了人類在上百萬年中沒有科學依據,只能順從自然,生活在一個慢吞吞、靜悄悄、一到夜里就黑暗無光的世界。第二組中的第1句比第2句語氣強,突出強調了那條狗無論是在高興、緊張、發怒的時候,都一直在叫。

  (1)學習設問句。

  1.課件出示書中的3個句子,大聲讀一讀,說一說自己的發現。

  (1)在漆黑的夜里,飛機是怎么做到安全飛行的呢?原來是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了啟示。

  (2)是誰來呼風喚雨呢?當然是人類。

  (3)靠什么呼風喚雨呢?靠的是現代科學技術。

  2.集體交流。

  預設:

  (1)這些句子都使用了問號,屬于問句的一種。

  (2)句子前半部分是提問,后半部分是問題的答案,屬于“自問自答”。

  (3)這3個句子都符合以上兩點,都是設問句。

  3.齊聲誦讀3個句子,體會設問句的特點。

  4.自由交流:根據設問句的特點,再照樣子寫一寫。

  (二)積累誦讀一完成日積月累

  1.課件出示日積月累內容,學生自由練習朗讀:

  好問則裕,自用則小。——《尚書》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

  智能之士,不學不成,不問不知。——王充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韓愈

  2.指名誦讀,讀準字音。

  3.小組討論:這些名句,你讀懂了嗎?

  4.全班交流。

  小結:要善于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提出具有價值的問題,通過提問將我們的思想引向深入。

  5.自由背誦后齊聲背誦。

  (三)、布置作業一知識拓展運用

  1.在生活中尋找形聲字,運用形聲字規律識記這些生字,并積累在本子上。

  2.背誦日積月累中的名句。

小學一年級語文說課稿5

  一、依據課標說理念

  一年級的閱讀課怎么上?崔巒老師說過這樣一段話:“一年級的閱讀課最重要的任務是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最好能讀出感情。其次是:認字學詞,積累語言。此外,還要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習得初步的讀書方法,體現正確價值觀的引導。”依據以上理念,本課的教學設計思路是:情境激趣,趣中學字,讀中悟意,以讀展情,拓展延伸,注重融合,提高素養。

  二、依據理念說教材

  《胖乎乎的小手》是人教版語文一年級下冊第二組教材的一篇課文。這組教材圍繞著“家庭生活”這個專題進行編排,旨在教育學生孝敬長輩、關愛家庭的每一個成員。這篇課文小中見大,通過一張畫巧妙地夸獎了蘭蘭從小愛勞動、關心長輩的好品德,文中充滿了家庭的溫馨情感,內容和語言都貼近兒童生活實際,對學生有很好的啟發和教育作用。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認字和朗誦課文,難點是在交流感悟中懂得文中蘊含的道理。

  (從章節聯系上整體分析知識結構,分析了本課的內容、特點、難點。)

  三、以學定教說目標

  根據低年級閱讀教學的目標及課文特點,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1、認知(知識)目標:

  ⑴認識“胖”等13個生字,會寫“看”等6個生字。

  ⑵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力目標:

  ⑴繼續培養獨立識字的能力。

  ⑵培養有感情朗讀課文的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

  ⑶初步培養學生積累運用語言的能力。

  3、情感目標:

  培養尊敬長輩的美德,有幫助長輩做事的愿望和行動。

  設計理念:《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本課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讀為本,讓學生在讀中感悟,懂得要孝敬長輩,主動幫長輩做事,積累語言,培養語感,讀好疑問句和感嘆句,以達到提高語文素養的目的。

  四、根據情況說學生

  一年級學生具有天真活潑,好奇好問,好模仿易感染的心理特點,容易被直觀形象、新鮮活動的事物所吸引,并能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獲得體驗,達到情感共鳴、因此在教學中,我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分解朗讀要求,讓學生在一堂課中能始終學得輕松,學得愉快。

  五、整合資源說策略

  1、情境激趣。

  2、趣中識字。

  3、讀中悟意。

  4、創意補白。

  5、拓展延伸。

  6、注重實踐。

  六、結合教學說設計特點

  1、課堂是快樂的,學生是愉悅的。

  2、文本是有彈性的,學生是有創意的。

  3、知識是建構的.,情感是互動的。

  七、結合流程說意圖:

  (一)三分鐘說話激趣,導入新課:

  (1)猜謎:

  (2)看手:

  請學生伸出小手,看看誰的手是胖乎乎的。

  (3)夸手

  設計意圖:運用謎語導入激情激趣并相機說話,培養說話能力。

  (二)導入:你們的小手真能干,我們繼續學習一下《胖乎乎的小手》。

  (三)復習詞和識字方法導入新課。

  設計意圖:在這個環節里,安排學生復習,交流識字方法,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對生字的學習,由詞到字,再回到課文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逐漸建立字形與字音之間的聯系。教學中穿插游戲,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習興趣,更主要的讓學生在玩中鞏固識字。

  (四)合作探究,細讀體悟

  1、多媒體展示第一自然段,讓學生自由朗讀,讀后質疑。

  學生可能問:“全家”是指哪些人?(學生如大多知道可立刻解決)

  “這張畫”是指哪張畫?(學生如大多知道可立刻解決)

  全家人為什么喜歡蘭蘭的這張畫?

  設計意圖: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使他們在無意中轉入正題;扣第一自然段質疑設置懸念,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自由讀文感悟,用“──”畫出疑問句,用波浪線畫出感嘆句,看讀文后有什么收獲,有什么疑問。提出來討論交流。

  設計意圖: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是社會的需要,也是學習本身的需要。讓學生合作學習,能培養合作能力,彌補獨立學習的不足,增進情感溝通與智力互補,提高學習效率。因此接下來我安排學習合作學習課文。

  3、指讀找到的感嘆句,討論交流讀后有什么收獲。

  學生匯報讀,教師讓學生歸納填空,說說日常生活中你發現誰的手干了什么?

  4、相機重點指導朗讀對話。想想該怎樣讀出感情。

  蘭蘭:我只是畫了自己的小手啊!我有那么多畫,您為什么只貼這一張呢?

  蘭蘭:等我長大了,小手變成了大手,它會幫你們做更多的事情!

  媽媽:“這胖乎乎的小手給我洗過手絹啊!”(笑著讀)

  爸爸:“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過拖鞋呀!”(語調上揚)

  姥姥:“這胖乎乎的小手幫我撓過癢癢啊!”(夸獎的語氣)

  引導學生想想平時姥姥、爸爸、媽媽是怎樣和自己說話的。

  交流:

  他們的語氣和藹可親,充滿關愛和稱贊。

  蘭蘭的語氣天真活潑,有禮貌。

  (1)指導分角色朗讀:

  加“·”讀重音。

  蘭蘭的語氣天真活潑,有禮貌。

  引導學生想想平時姥姥、爸爸、媽媽是怎樣和自己說話的。

  交流:

  他們的語氣和藹可親,充滿關愛和稱贊。

  ( 2 )自由選擇角色讀:

  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多讀幾遍

  設計意圖:這種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的方法,能逐步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悟、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

  指名朗讀:

  同樣一句話或一段話,讓多名學生讀,讀后分別說說自己為什么這樣讀。學生個體不同,對文本的理解和朗讀的處理也不一樣。

  只要學生說得有理,而不偏離課文的意圖,我就沒有強求一致,而是尊重他們的獨特感受。

  (3)角色朗讀:

  四人小組先分角色朗讀

  (4)再指定一組或兩組學生表演讀,讀后引導評議。

  設計意圖:讀書百遍,其意自見。讀是積累語言、感悟文體的根本方法,是閱讀教學的主旋律。本課對話較多,如果沒有讓學生進行朗讀實踐,學生就無法理解字里行間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因此,我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引導學生感悟理解。

  5、聯系課文回答先前的質疑:

  全家人為什么喜歡這張畫?

  出示幻燈片,引導學生補充句子,讀句子:

  爸爸喜歡蘭蘭的小手,是因為( )。

  媽媽喜歡蘭蘭的小手,是因為( )。

  姥姥喜歡蘭蘭的小手,是因為( )。

  蘭蘭明白了,大家喜歡她的畫,是因為( )。

  設計意圖:讓學生質疑問難后邊讀邊想:你懂得了什么?然后引導學生通過合作交流、朗讀感悟、教師點撥來解決問題。既教給學生邊讀邊想的讀書方法,又培養了學生初步質疑、解疑的能力。

  6、蘭蘭的小手還為誰做了什么?

  (1)蘭蘭的爺爺說:“這胖乎乎的小手_________。”

  (2)蘭蘭的老師說:“這胖乎乎的小手_________。”

  (3)蘭蘭的__說:“這胖乎乎的小手_________。”

  五、拓展延伸,展開想象

  1、你覺得蘭蘭是個怎樣的孩子?蘭蘭長大后還會幫家人做哪些事情?

  2、你現在會幫家人干哪些事情?長大后會幫家人做哪些事情?

  我( )的手替( )。

  我( )的手幫( )。

  我( )的手給( )。

  我( )的手為( )。

  3、有感情朗讀全文,說說學習課文后你想說什么。

  六、拓展閱讀

  (1)胖小手,真勤勞,樣樣事情都會做。

  替爸爸,拿拖鞋,給媽媽,洗手絹,

  幫姥姥,撓癢癢,人人喜歡人人夸。

  (2)我有一個胖叔叔,他姓張,很喜歡我,過年的時候,他送我一雙皮鞋,還幫我家打掃衛生,我也成了叔叔的小幫手,替他拿拖把,和他一起往墻上貼年畫,給他送開水,叔叔夸我好孩子。

  設計意圖:結合文本進行拓展閱讀既強化認記生字,為差生提供了又一次記憶生字的機會,又激發全班學生的興趣,培養閱讀能力。

  七、認讀生字,書寫指導

  1、先看“笑、興、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記一記。

  2、教師范寫:

  “興”上面的的兩點不要和橫連上。

  “笑”的下面第一筆是一撇。

  “會”人字頭的撇、捺寫得開一點。

  3、學生書空,描紅,練寫。

  4、展覽、評析。

小學一年級語文說課稿6

  一、說教材

  《燕子媽媽笑了》這篇童話故事以通俗的語言,充滿童稚的筆觸,生動形象的描繪出一只從學習認真開始到終于學會了認真的可愛的小燕子的形象。課文通過燕子媽媽與小燕子的三問三答,不僅介紹了冬瓜與茄子的大小、顏色、外形三個方面的區別,還說明了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更認真地去觀察冬瓜與茄子,更說明了“認真”是做人做事基本的能力和品質。

  童話故事《燕子媽媽笑了》的主人公小燕子與它的媽媽之間發生的故事,就如同生活中的一年級的小學生和他們的媽媽之間發生的故事。這讓學生們讀起來倍感親切。很自然的把“小燕子”當成他們當中的一分子;也會自然的拿自己的言行去和小燕子進行比較;最后把小燕子當成學習的榜樣。并從小燕子的故事中去明白做人做事都要認真的道理。在教學過程中,力求體現以讀為本,讀中理解、讀中聯想、領悟的教學思路,注意引導學生多讀,邊讀邊想。力求先讓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然后,圍繞重點句子,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通過個性化的閱讀反復品味課文內容,最后,再通過有感情的朗讀,深化對課文的'理解。

  二、說目標和重難點

  1、知識目標:通過教學讓學生進一步鞏固認識生字學習,了解課文內容。

  2、情感目標:本文主要培養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讀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語氣,從而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3、情意目標:通過對課文的學習,使學生明白“認真”是做人做事的基本能力和品質。

  4、教學重點:理解燕子媽媽最后笑了的原因,從而使學生明白做人做事都要認真的道理。

  5、教學難點:分角色朗讀課文,注意讀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語氣。

  三、說教法

  《大綱》指出,閱讀教學“是識字的基本途徑”。要在語言環境中識字。依據《大綱》制定的識字教學原則,在這節課中,我從識字著手,隨識字一步一步地理解課文,把識字教學與理解內容、領會感情三者融為一體。利用插圖幫助理解,通過造句學會運用,從模仿表演中識字,讓學生通過做一做體會字義:再是利用字形來理解字義。在教學手段的運用上,我精選媒體,系統設計,寓教于樂,樂中求學。創設情境、渲染氣氛、激發感情,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真正做到了電化教學的經濟、必要、準確。

  四、說學法

  訓練是閱讀教學的中心環節。因為知識在訓練中鞏固。能力在訓練中形成,思維在訓練中發展,習慣在訓練中培養,情感在訓練中陶冶。在教學時,我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原則,組織課堂教學。如教學“冬瓜躺在地里,茄子掛在枝上”時,我引導學生做動作來理解“躺”、“掛”的意思,沒有“紙上談兵”講意思,而是讓學生自己讀讀句子、自己做做動作。這樣,有動有靜,動靜搭配,既使學生學得快樂,又通過訓練代替了教師的千言萬語。在讀的訓練中,我則按照“自讀課文,感知內容;導讀課文,加深理解;朗讀課文,體會感情;分角色讀課文、激發興趣”的程序進行,使這幾個環節互相聯系、互相依存,由此構成了講讀課文第二課時的宏觀整體。這節課,我還通過范讀、齊讀、朗讀、個別讀、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分角色讀、找伙伴讀、重點句段反復讀等多種讀的形式,使學生參與讀書的機會較多,真正收到了以讀代講、以讀促思、以讀助講、以讀悟情的效果。

  五、說教學流程

  1、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

  主要是通過談話和看圖導入新課,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如:課剛開始,我設計讓孩子們與小燕子、燕子媽媽打招呼,從而引出本課的主人公,同時也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2、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

  主要通過分層次提出目標,讓學生讀,在讀中感悟。由于每個學生的能力不同,對課文的熟悉程度也不同,所以,在這一個環節中,我設計了這樣的一個問題:“請孩子們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熟的孩子可以一邊讀,一邊想自己知道了什么?讀得不太熟的孩子只要能繼續練習把課文讀會就行了。”這樣對課文熟悉程度不同的學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使每個學生都有目的的讀書。同時采用合作學習方式讓學生自讀、自悟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通過討論提高學生的質疑能力。如:讀完課文后,讓學生分四人小組交流討論,講講自己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討論解決不明白之處。這樣讓學生和小伙伴在一起互相交流,互相學習,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發表意見,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質疑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3、品讀課文 讀中明理

  這個環節的設計主要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進入課文所營造的氛圍中去,讓學生在讀中積累語言,培養語感。如:小燕子觀察冬瓜和茄子三次不同的發現,以及三次中小燕子的心情,讓學生采用不同形式的讀,體會小燕子的快樂。而燕子媽媽三次不同的態度,則通過老師的范讀、學生練讀等營造出氣氛,從而讓學生從小燕子的故事中去明白做人做事都要認真的道理。同時利用開放性問題對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訓練,培養學生靈活的思維能力。如:學生明白了做事要認真的道理后,設計了這樣問題:“如果你是燕子媽媽,看到小燕子有了這么多的發現,你會對小燕子說些什么呢?”這樣既深化了主題,同時發散了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評價能力,讓學生學會看到別人的優點,進而也提高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4、積累語言 拓展延伸

  這個環節的設計主要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和在日常生活中的觀察能力。在這里我主要設計了分角色朗讀,升華感情。之后我又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小燕子通過認真觀察發現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那你在生活中發現哪些蔬菜長得不一樣啊?”這樣引向課外,既發散了學生的思維,提高了口頭表達能力,同時培養學生在生活的觀察能力。

  學海無涯,教無定法,教學是件很細的事,上課更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但正是這些遺憾,促使我在教壇這塊肥沃的土地上不斷地耕耘、不斷地探索、不斷地奮進!

小學一年級語文說課稿7

  一、 說教材

  (一)教材簡析

  一去二三里》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識字教學的第一篇課文。這是一首古代童謠,它向我們展示了一幅寧靜而幽遠的鄉村美景。這首童謠排列整齊,朗朗上口,充滿兒童情趣,具有韻律美,是進行朗讀訓練的好項目,培養兒童通過朗讀感受童謠中所表現的優美景色。同時本課是識字教學第一課,是學生由拼音拼讀過程進入漢字讀寫的第一課,要培養兒童養成正確的書寫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范、端正、整潔,同時培養兒童學習漢語言文學的'興趣。

  (二)教學目標

  1、認識十二個生字。(一至十及去和里)

  2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 學生初步感受童謠所表現的意境美。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識字。

  難點:感受童謠意境是難點。

  二、說教法、學法

  教學過程中通過看、說、讀三方面結合,讓學生動眼、動腦、動口,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充分放手學生,穩妥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三、 教學程序

  (一)激趣導入

  1、數一數。(小朋友,你們會數數嗎?我們先來一個數數比賽,看誰能從1數到10)

  2、 播放歌曲《數鴨子》(有一位小朋友她也把這些數字放在兒歌里,你們想不想聽一聽。)

  3、 古代有位詩人把這十個數字寫在了一首詩里,出示課題《一去二三里》,齊讀課題。你們想知道這首詩是怎么寫的嗎?請聽老師讀一讀。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師范讀

  2、生自由讀課文,圈出詩中的生字。

  3、 多種形式學習生字。

  ①、小老師帶認讀生字。

  ②“三、四、十”開火車讀

  ③去拼音抽卡片認讀。

  ④排序:小—大、大—小、雙、單數讀。

  ⑤游戲:“找朋友”

  ⑥比較字形:九—幾、去—去、八—入

  (三)圖文結合,理解詩意。

  1、觀察古畫,提問

  (1)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

  (2)兩個小朋友看到了什么?

  2、從圖中找出“煙村”、“亭臺”和“花”,議議詩中是怎樣描繪它們的。

  3、討論:詩中的“二三里”、“四五家”、“六七座”、“八九十枝”是表示什么的詞。

  4、小山村的景色多美啊!誰來當當詩中的小朋友來讀讀詩句。

  5、多種形式讀:

  ①分組讀

  ②男女生讀

  ③師生對讀

  6、指名背

  7、齊背

  (四)實踐活動

  1、填空(挖去詩中的數字,由學生補充完整)

  2、出示:粉筆、書本、鉛筆(讓學生用本課的生字說話)

  (五)總結

  今天這節課同學們學得開心嗎?回去把這首小詩讀給爸爸媽媽聽。

  四、 板書設計

  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

  煙村四五家。

  亭臺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小學一年級語文說課稿8

  一、說教材

  我說課的內容是長春版小學語文國際教材一年級下冊第二板塊中的表達——“我來寫”。它擷取了生活中常見的四種情境,是一次貼近學生生活,充滿想象力,富有創造性,且又蘊含環保教育現實意義的表達。此次表達既有助于培養孩子們遵守社會公德,又在表達中潛移默化地約束自己的行為。與以往不同的是它在“說”的基礎上明確提出了“寫”的新要求。這是一年級學生第一次真正面對較高層次的表達要求,同時也為以后的寫作做了鋪墊。

  《課標》在第一學段中指出:“寫話要使學生有興趣,寫出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既是鼓勵學生用自己的筆寫自己的話。這是語文教師面臨的一個難題。更是學生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的開始。為此,根據本次表達的特點,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充分挖掘教材資源,我把說和寫整合為一個整體,使說與寫的目的性更強,確定如下

  教學目標:

  1、懂圖意,能說出自己看到的和自己想到的,鼓勵以自己的方式表達。

  2、在合作交流中學會傾聽,培養學生遵守社會公德的意識,懂得約束自己的行為。

  3、在聽說寫等語文實踐中,初步培養觀察、思考、想象、合作、交流等多元智能,體驗表達的樂趣,分享所思所得。

  幫助學生樹立信心,能說出自己看到的和自己想到的,以自己的方式表達是教學重點,在語文實踐中培養學生遵守社會公德的意識,懂得約束自己的行為是教學重點。

  二、標新立異,說教法

  低年級口語交際教學活動主要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教師合理運用快樂教學法,以圖畫、多媒體演示,創設語言交際的情境,誘發學生語言的興趣,調動學生說話的積極性,啟迪學生是思維,挖掘學生口語交際的潛能。因為一年級學生思維活躍、自信心、表達欲特強,但持久性較差。因此,在教學中需要花樣新、多,讓他們自主學習,為他們提供展示自己的機會,為落實教學目標,我主要采用(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2)引導觀察,激情想象,(3)聯系生活,情境交際。因為語文教師是學生口語交際過程中的引導者、點撥者、鼓勵者和協調者。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充分發揮學生的動腦、動口、動手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三、主動參與,說學法

  《我來寫》是一次看圖寫話,是看圖作文的'基礎。某種意義來說“方法比知識更重要”。我將引導學生在“看一看”中富有個性的觀察;在“想一想”中聯系生活、善于思考問題;在“聽一聽”中學會聆聽,學習口語交際的方法和技巧;在“說一說”中獨立準確的表達自己的意思;在“寫一寫”中實踐培養學生的勇氣和“有意識的”表達。教給學生看圖說話的學習方法:看、思、說、寫、改。建議學生采用這種學習方法完成本節課的學習認務。

  四、和諧互動,說流程。

  (一)營造情境,激發興趣,

  一堂成功的表達課必須導入為前提,讓孩子們置身其中,樂而動情,進而情動而辭發。作為教師要根據低年級學生的特點即對圖片、故事、動物、游戲感興趣,從而激發他們說的欲望。課堂伊始,我用優美的語言配以生動的畫面:“春天來了,冰雪融化,萬物復蘇,小草小花過得怎樣了?想和老師一起去看看嗎啊啊?”這樣親切自然而又充滿人情懷的設計會帶領學生帶著沖動和激情主動進入課堂。接著,播放畫面,學生在視覺與聽覺中感受美麗的春天,欣賞鮮艷的花朵,就向見到了久違的老朋友一樣滿足。畫面停下,問同學們“你感覺怎么樣?”學生一定會回答“美”。“美在哪兒”這時教師要專心聽學生講話,從他們的語調、語音及神態中,捕捉閃光點,深入的了解學生真實的想法感受,點燃學生的激情。學生在教師的鼓勵中,積極的表達,抒發真實的情感,建立審美意識。“同學們,你們還想再看看美麗的鮮花嗎?”畫面滾動有人在折花,一枝、兩枝。“現在你發現了什么?有什么感想?”學生很容易進入積極的保護角色,主動發言,指責這種不道德行為,樹立環保意識的同時,也約束自己的行動。

  (二)指導看圖,交流表達,歸納學習方法。

  這一環節,是教學重點。我是這樣設計的:出示第一幅畫面,設計如下問題。

  1、仔細觀察畫面,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想好了同桌間說一說。

  2、小組內活動,如果每個人都摘花,你想象一下,春天會是什么樣呢?想象作為表達的必要手段與方法,一定會廣開思路,發散思維。

  3、作為一名小學生,你想做點什么?你能做些什么?強調“你能你想”,引導學生個性表達,師生充分交流之中滲透環保教育。

  之后,我設計一個活動:現在,花王國的大門向我們這群充滿愛心的小天使們敞開了。誠摯的邀請大家到花仙家里做客,讓我們為花花草草們送上最真摯的祝福吧!讓所有的人都愛花護草,讓人類永遠擁有春天!請你再仔細想想,寫下最特別的自己的話。這里強調設計自己的話,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教師作為一個交流者積極參與其中。這個活動,是對前面說話的畫龍點睛,也為有余力的學生提供了個性展臺。教師要運用科學的評價方法,對學生的參與意識和情感態度給與恰當的評價,對有創意的表達予以鼓勵。因為《課標》指出:口語交際應用靈活的形式組織教學,不必過多傳授口語交際知識,而且強調“寫作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

  在第一幅圖教學后,引導學生總結歸納方法。設計這一環節,我基于“以人為本,助人自悟”這一創新理念的考慮,使學生成為知識的發現者,在課堂中始終保持旺盛的主人翁精神狀態,濃厚的表達興趣,獲得知識的同時形成能力。

  (三)分散思維、聯系生活、拓展創新。

  建議學生運用學到的方法,在小組里,選擇其他幾幅圖進行表達。教師變換身份,采訪學生,了解表達的情況,并及時給與導向與鼓勵,為學生的自主表達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聯系生活,因勢利導,抓住有利契機,引導學生遵守社會公德,約束自己的言行。其中,第二幅圖是關于節約用水的話題,對于7、8歲的孩子,描述看到的內容并不難,理解作者的用意,體會這種意境,樹立節約用水的意識有一定的難度。如果單憑教師的講解,硬向學生灌輸環保教育的方法,效果一定不佳。我準備了一段錄像,讓學生看到水資源的匱乏,這樣再來寫話,就很容易把重點落實,也分散了教學的難點。

  (四)資源擴充,延伸課外。

  結合班級學生在走廊說話現象嚴重這一情況,我請同學們為班級走廊設計提示語,既強化教學效果,也對課堂做了必要的補充,更是一次極好的道德教育活動。一堂饒有興趣的語文課,不但能極大地吸引學生在課堂的注意力,把課堂教學引向深入,還要象磁石吸鐵,把學生的愛好拉向語文方面。

  五、設計理念:

  我認為教學的最高境界是設身處地的為學生著想,讓課堂中每一位學生都能心甘情愿的獲得知識、受到啟迪、得到熏陶。那么,我們的課堂應該是精益求精。口語交際以情感呼喚情感,以智慧啟迪智慧,以心靈面對心靈,以生命延續生命的語文實踐活動。就是要讓學生在我們精心設計看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中,積極、自信、生動、活潑的參與,體驗表達的樂趣,有所感悟,受到教育,多元情智得以長足發展。

小學一年級語文說課稿9

  一、說教材

  《烏鴉喝水》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一冊第九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本文是一篇經典有趣的童話故事。通俗易懂,以喝水為線索,采用簡潔生動的語言,描繪出烏鴉機靈智慧的形象,說明任何事情只要開動腦筋想辦法,就能克服困難,課文語言簡潔,淺顯易懂,生動活潑,貼近兒童生活,學生不難理解。文中插圖形象鮮艷,有助于學生觀察想象。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課標》對第一學段閱讀的要求,要讓孩子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我設計了目標:1、引導學生朗讀課文,培養自主閱讀的愿望,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因此我制定的教學目標2、是認識8個生字,會寫4個。閱讀目標要求孩子能讀一些童話,感興趣的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樂于與人交流,因此我設計了教學目標3:理解課文內容,明白遇到困難仔細觀察,認真思考會想辦法,樂于與同學交流。

  三、說教學重難點:

  一年級的孩子剛進入小學,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因此,我將識字、寫字,朗讀理解課文作為本課的教學重點;本文賦以烏鴉人的思維,因此在一、二自然段中,抓住到處一詞來理解烏鴉非常口渴,找到水不容易,卻喝不到水的焦急。三、四自然段抓住烏鴉想辦法來解決問題,體會喝到了水的喜悅。通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理解課文,明白遇到問題要自己動腦筋辦法來解決,也就成為本課的教學難點。

  四、說學生

  一年級上期的孩子,識字、朗讀能力都較弱,落實識字、寫字,才能為閱讀打下基礎,孩子已初步具備了拼拼音識字的能力,但識字水平不高,因此,老師在引導孩子識記時,要鼓勵他們自己想辦法,閱讀后孩子對課文已經有自己的一些問題和想法引導他們動腦想,動手做,動口說來解決問題,逐步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五、說教學方法

  根據學齡初期,兒童感性認識較強,理性思維較弱,而且活潑,好動,富于想象,喜歡嘗試的心理特征,依據教材特點,我擬定以下教學方法,(一)直觀教學法:讓學生通過生活中的直觀的東西,表情動作來記住字形,理解字義。(二)體驗法:通過對烏鴉的動作心情的體驗,使學生的朗讀更有感情

  (三)以讀代講法:在課堂中充分體驗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課程理念,以學生的朗讀,代替教師的講解分析,讓學生在讀中感,在讀中悟。(四)探究法

  :引導學生去比較和發現,積極探討嘗試想出另外的解決辦法,讓學生懂得去觀察思考、學習。

  六、說教學流程:

  主要分為(一)激趣導入(二)初讀課文識字寫字(三)解疑讀文感悟,(四)指導朗讀深化探究。

  (一)激趣導入。

  一堂新課的導語設計是至關重要的所謂萬事開頭難。富有情趣的導語,就像在師生之間駕起一座溝通心靈的橋。通過橋梁,師生的心拉近了。

  1、《烏鴉喝水》開課時,我采用了謎語激趣導入:身空黑袍子,長個丑樣子,懂得愛媽媽,是個好孩子。打一種鳥。

  如此激趣導入新課,學生的聽覺、思維與想象都被調動起來,多頻道地運作,學生的情緒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也更使孩子在輕松的猜謎活動中感受到老師更像一個共同學習的伙伴。

  2、出示烏鴉問,誰能有禮貌地跟烏鴉打個招呼?

  通過打招呼拉近孩子與烏鴉的距離,仿佛這個故事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同時也使孩子學著禮貌、熱情地與人打招呼。

  3、然后揭示題目《烏鴉喝水》,讓學生想辦法記住烏字。思考:你有什么問題想問問烏鴉的嗎?

  通過前面的鋪墊,孩子們覺得烏鴉就在我們的當中,又通過剛才的問題一石激起千層浪,孩子們的興趣被激發,問題匣子打開了,從提問中也可看出孩子對烏鴉的關心,通過激發,孩子就能積極、主動地投入自學。

  (二)初讀課文,識字寫字

  1、由于在這之前學生已經學過一些篇幅短小、有趣的課文了,因此學生已有了許多對不認識的字,讀不通課文的解決辦法,所以在自學要求時,只要教師稍作點撥就可以了

  ,而在識字、認字方面學生也

  已懂得這個字象什么或加一加、減一減,合一合等許多方法來解決生字。

  首先自學要求:A、借助拼音讀通課文B、自學生字、讀準字音,記住字形C、尋找答案,深入思考

  2、在反饋中分三步走:

  A、生字學習中我采用認帶考三步。認:拿出生字卡片與大家一起再認生字;帶:你是用什么好辦法記住這個字的?一個學生的方法變為大家共享的方法;考:老師設計活動讓學生準備字謎,如:烏鴉的烏和鳥字的區別,邊做以游戲讓學生尋找到手里的生字卡片舉起來,烏和鳥是形近字,難記,也可讓同桌一起合作自由編順口溜的方法加強記憶:烏少一點,鳥多一點。

  B、讀課文時,抽三個小朋友分段朗讀,并讓聽的同學與朗讀的同學互提要求與建議,使孩子明確自己在讀或聽時該注意些什么。

  C、學生評價。學生之間正確、公正、激勵性的評價與建議可激起學生學習的熱情。

  3、寫字教學是本課的重點,寫字是要重視對學生寫字姿勢的指導,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指導書寫么、什、升、只四個字,要先讓學生觀察說說你想怎么記?再引導觀察要把字寫得漂亮哪些筆畫很關鍵?特別指出升字橫要長,撇要平,,只字左點不同于右點,同時注重寫字的姿勢。

  (三)解疑讀文感悟

  1、解答疑惑,繼續質疑。通過剛才的自學,你已解決了哪些問題?學生交流。通過這一環節讓孩子懂得自主、探究式地去解決遇到的困難。再問:那么還有哪些問題沒有解決?或者你又新產生了哪些問題呢?

  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創新和進取的精神,對課文的質疑可以使學生懂得在思考中學習,在問題中學習。

  2、朗讀課文第一段,思考:烏鴉是怎么找水喝的?這一環節中可抓住到處這一關鍵詞統領本段。

  (出示課件:烏鴉找水的動畫)先可讓學生欣賞,再做做動作,烏鴉飛到哪里?找了哪些地方?又是怎樣東找找,西找找的找水的?再體會心情,剛開始找不到水心情如何?后來好不容易找到了一瓶水,心情又怎樣?集體、個別地讀這兩個句子體會,特別指導好到處一詞的朗讀。

  3、正當烏鴉高興的時候,它又碰到了什么困難呢?(接著出示課件:喝不到水)引導學生從文章中找到這個句子劃出來,對照文字旁邊鮮艷、生動的插圖來進行討論、分析,得出水不多,口小,嘴大等原因。(課件出示:怎么辦?)

  面對這些困難,這時教師的引導顯得尤為重要了。

  可采用激將法:算了,算了,喝不著,還是走吧!

  這時激起了學生許多智慧與情感的火花。不行,不行,烏鴉已經很渴了。烏鴉到處都找遍了,才發現的。你瞧圖上的烏鴉多累啊!小烏鴉還要去照顧媽媽呢!這時孩子和文中烏鴉一樣處于兩難的境地,再讓孩子反復朗讀:怎么辦呢?這里的感情激發,就十分的水到渠成了,教師隨便什么講解都顯得多余了。

  孩子們通過矛盾的斗爭,也很自然的想到幫助烏鴉,用麥管吸,加石子,請大象幫忙等十分多的辦法也就產生了。這一環節既激發了學生熱心關愛,幫助別人,又發展了思維,訓練了表達。也為體會烏鴉的'善于觀察與聰明作了鋪墊。

  4、孩子們幫烏鴉想了這么多的辦法,那聰明的烏鴉是怎么做的呢?課件出示,烏鴉把小石子一個一個地銜起來,放進瓶子里,水升高了,烏鴉喝到水的動畫。孩子一下子就興奮起來了,為烏鴉感到高興,相機出示字幕,讓學生讀一讀,體會烏鴉的聰明,為它高興。

  (四)、指導朗讀,深化探究。

  由于有了前面的情感體驗,孩子的朗讀更有感情、更自然了,而且還可個別、集體加上動作、表情,等多種形式朗讀,體會烏鴉的聰明,善于觀察,會想辦法,引導孩子也來想想另外的辦法,讓烏鴉能喝到水,再和同學交流。這一環節的設計即回應的學生開始為烏鴉想的辦法,同是地讓孩子主動去探究,去思考什么樣的辦法是有用的,可行的,必須要善于觀察,思考。

  七、板書說明

  好的板書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課文是精華的體現,好的板書更應具有深刻的啟發性。我的板書力求顯示這些。設計時按照故事的發展順序,既體現了文章的思路,又能突破教學重難點,讓孩子感受到遇到問題要善于觀察,動腦筋想辦法,才能解決.

  烏鴉喝水

  到處找水喝不著水

  (著急)

  喝到水

  八、說教學效果

  通過教學,學生已經掌握了本課所要認識的生字和要寫的生字,并能正確,流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通過看圖觀察,課件展示,以及自己的探究,表演,交流,感受到了烏鴉的聰明,善于觀察和思考,明白了遇到問題要動腦筋想辦法,同時也感受到了自己解決問題的快樂。感受到了閱讀的樂趣.進而喜歡閱讀。

小學一年級語文說課稿10

  一、說教材

  《日月水火》是一篇以圖形來認字的課文,文中通過幾幅圖片,讓學生感受到文字是怎樣來的,并根據圖形來學習這些生字。通過學習這一課,讓學生感覺到我們中國漢字的演變歷史,感受到漢字的魅力,從而激發孩子的識字興趣。

  二、說教學目標

  1、基于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

  (1)學習獨立識字,有主動識字、寫字的愿望。

  (2)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針對這要求以及教材的特點,我把本篇課文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通過指名讀,小老師領讀等多種方式,準確認讀“日,月”等8個生字,能找出字與畫的關系會寫“日、田”2個生字。

  2.通過小組探究漢字的.起源,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新課標》指出:”識字教學是低年級學段語文教學中的重中之重。”因此我把本課的教學重點定為讓學生充分地認識本課生字。

  教學難點:正確書寫“日,田”兩個字。

  四、說教學方法

  教法:由于課文內容淺顯易懂,因此這節課,我基本選用“看圖識字、快樂識字、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

  五、說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講一個故事,故事發生在很早以前,那是還沒有漢字的時候。有兄妹倆,哥哥負責打柴,妹妹管洗衣做飯。有一天早晨,哥哥很早起來要到他家后面的一座山上去砍柴,可是妹妹還在睡覺,如果醒來找不到哥哥會著急的,可是怎樣告訴還在熟睡的妹妹呢?他想了一個好辦法,拿起樹枝照著遠處山的樣子在地上畫了一座山(貼圖),旁邊放上一根柴。哥哥走后一會妹妹醒來了,看到地上的圖知道了哥哥的去向。

  中午,妹妹要去河邊洗衣服,她也學哥哥在地上畫圖,她照著小河的樣子畫了幾道彎曲的水流(貼圖),旁邊放上一件衣服。哥哥回來看到圖后到河邊去,果然找到了妹妹,兄妹倆可高興了。從此以后,他們就用山、水圖來表示字,古時候的人就是這樣,慢慢地發明出變成現在的字的。

  漢字是不是意思呀!古人多聰明啊!我國古代人民在勞動中發明了漢字,多么不簡單!

  像這樣的漢字還有很多,今天我們就來學一些這樣的字。

  板書課題。

  故事中的兄妹都那么聰明,那么有智慧,我們一班的小朋友也一定很聰明,一起來看看這些圖片,猜猜他們都是什么字吧。(出示圖片)

  (二)比較字與圖,找關系

  請同學們把字與畫對照起來看,說一說圖中哪一部分與漢字的哪一筆相似。我們先來看看日這個字是怎樣變化而來的。

  講解漢字的演變歷史(一邊說一邊出示)。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樣的字,剛才小朋友們都見過了,而且有個別字都已經認識了,你們覺得學這樣的字有意思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

  (三)教學生字。

  (1)讓學生看圖讀生字,先自由讀,在小老師領讀,在同桌互讀,指名讀。

  (2)去掉圖畫讀生字。小老師領讀,同桌跳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3)檢測生字。

  猴媽媽讓小猴去摘桃子,可是在路上一條小河擋住了去路,這可怎么辦呢?其實呀這條河里有一座隱形的橋,要是小朋友幫助小猴認完這些字,小猴就能順利過河了,小朋友們有信心幫小猴過河嗎?誰先來幫,好,你來。檢測生字。指名讀。

  (四)拓展練習。

  《新課標》也指出:“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這就告訴我們,在教學中,教師要積極挖掘教材,借助教學難點、重點、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因此,我在學生學會這些字之后,又讓學生練習讀了一些課外的字,這樣很好地進行了一個拓展。

  (五)輕松一下。

  小朋友學了一段時間,已經累了,我們來放松一下。跟著《如果感到快樂你就拍拍手》的音樂來輕松一下。把歌詞改為《如果學習累了你就拍拍手》。

  (六)寫字。

  活動完了現在我們來寫字。看今天要寫的第一個字,先觀察它在田字格中的站位,舉手跟大家分享一下。(指名說)說得很好,現在我們來書寫,先看老師來寫,(師范寫,生書空)來看一下第二個字,第二個字比第一個字多了一筆,它們的占位一樣嗎?(指名說)師范寫,生書空。

  來給它找個朋友。指名說,出示課件上的詞語。好現在打開書開始在書上寫,先描紅,再書寫。

  注意坐姿和握筆姿勢。看那位同學做的最標準,老師有獎勵。教師巡視指導坐姿和握筆姿勢。找出寫得好的作業在展示臺上展示,并讓學生評判。

小學一年級語文說課稿11

  一、說教材

  《大小多少》是人教部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識字(二)單元的課文,這首兒歌由四小節組成。每小節有兩行,第一行從“大小”或“多少”啪角度進行簡單比較,第二行通過具體事物,感受,,大小”或“多少”。這首兒歌節奏感強,讀起來朗上口。配合兒歌,有四幅對比圖,形象地呈現了事物間“大小”“多少”的關系,提示學生不同大小、不同數量的事 物要用恰當的量詞來表示。

  二、說教學目標

  1.通過歸類識記、圖文對照等多種方法認識“多、少”等8個生字。認識反犬旁,會寫“小、少、牛”三個生字。

  2、正確朗讀課文,了解“大小”“多少”的對比關系,背誦課文。

  3、初步了解“個、只”等量詞的正確使用。

  三、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通過歸類識記等方法,識記生字。

  教學難點:了解量詞“頭、只、群”的意思。

  四、說學情

  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思維活躍,愛表現自己,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我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課堂學習。學生在學寫完《畫》之后,對反義詞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但學生對“頭”、“只”、“群”三個數量詞使用并不明確,所以老師需要采用有效的方法做重點指導。

  五、說教法學法

  1.興趣教學法:在教學中通過運用恰當的肢體語言、生動活潑的兒童化語言,開展看圖識字貼名牌游戲等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情景教學法:學生在一種情景氛圍中接受知識的效果最好。我通過課本插圖創設農家小院情景,通過文本和課件互為直觀感知,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直接參與學習。

  3.賞識教學法:低年級的孩子喜歡被表揚。在學生練字、讀詞、寫字等環節,我靈活運用針對性較強的賞識語言、友善的動作等方式對學生加以賞識。

  六、說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揭題識字

  1.教師激趣:同學們,在上課之前,老師為大家帶來了一幅圖片,看看都有什么?(課件展示一個足球一個乒乓球)足球和乒乓球比誰大誰小?

  2.來比較!(引出并板書課題:7大小多少)齊讀課題。

  3.師:讀完課題,老師想要考考大家,誰能來說說大小、多少,它們是什么關系呢?

  4.生字教學:小字和少字對比教學。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我根據本課教材的特點將本課生字分為隨文識字和整體識字。整體識字部分,我以課件中小院圖片為主要呈現方式,讓生發現小院里都有哪些動物朋友而引出要學生字和逐一展示詞語,通過師范讀課文生分小節讀課文讓學生先借助拼音自由大聲朗讀課文,讓學生直觀、感性的認識基礎上,既能把握詞語的整體關系又能把詞語發音弄清。隨機找生領讀詞語、進行“開火車”小游戲則為記憶生字提供了練習鞏固的平臺。通過小院情景引出貓字,并教學反犬旁拓展其他反犬旁的字。師小結:反犬旁的字大部分都和獸類動物有關。隨后進行牛字教學。

  (三)游戲引入,鞏固字詞。

  1.游戲規則:為動物朋友們找到屬于它們的名牌,請貼在它們的'下方并讀出它們的名字(黃牛、小貓、鴨子、小鳥)其他同學跟讀。

  2.師貼動物的圖片,如:黃牛,請拿到黃牛字卡的同學起立為黃牛貼上它的名牌。

  (四)創設情境,品讀兒歌一二小結。

  我利用課文插圖創設情境,通過運用多媒體出示黃牛和小貓,鴨子和小鳥的插圖,引導學生從物體個頭、數量兩個方面去觀察比較。

  1.請同學們再自己讀一遍第一小節思考:老師把“一頭黃牛,一只貓”成“一只黃牛,一頭貓”可以嗎?

  師小結:老師告訴大家為什么不可以“只”一般用在較小的動物前面,“頭”一般用在較大的動物前面。黃牛個頭比較大,所以用“一頭”。貓體型比較小,所以用“一只”。使學生明白“頭”和“只”的區別。2.第二小節結合插圖對比觀察,讓生總結因為鴨子的數量多,所以用一群。而小鳥的數量少,所以鳥的前面要用“只”。使學生明白“群”和“只”的區別。學生能初步感受數量詞,通過對比同時完成課后練習題讀一讀、記一記部分量詞短語的朗讀識記。本課韻文淺顯易懂,節奏感強,瑯瑯上口,非常適合兒童朗讀,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生領讀,男女生賽讀,齊讀等方式在朗讀聲中感受語言文字的韻律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3.學生背誦一、二小節,可先找學生分別填空試背一二小節,再進行全班背誦。

  (五)課堂小結

  根據本課內容,我采用“懸念留遺法”進行結課。下節課,我們再去看看小院里的水果朋友又是如何比的?大家還想和它們一起做游戲交朋友嗎?從而誘發學生的求知欲。

  (六)課后作業:今天的課后小任務,你知道生活當中還有哪些量詞?收集起來,下節課找同學分享。 (七)板書設計

  7 大小多少

  一頭 黃牛 一只 小貓

  一群 鴨子 一只 小鳥

  (八)教學反思

  本課是一篇識字課文。教學中,我主要通過富有童趣的詩歌教學,引導學生認識一些生字。并引導學生結合圖文,在情境中識字、認字。學生都能很好地跟著我的引導學習。在教學反義詞的訓練中,我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常識說一說什么是“大—小”,什么是“多—少”,讓大多數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積累和運用反義詞中去,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小學一年級語文說課稿12

  一、說教材

  《天地人》是本冊新版教材的第一課,也是“新”字的直接體現,它替換了原先一開始的拼音教學。《天地人》是一個有創意的安排,“天地人”,宇宙、自然與人的關系,“你我他”,除了我,還有你和他,構成了世界。這些涵蓋了我們的現實世界,天地人你我他,要給孩子們營造的就是一種非常和諧的氛圍。我覺得這個和諧不僅是內容本身所要傳遞的,在我們教與學的過程中更要將“和諧”進行到底。識字量本身不大,難度也不大,這對于初入學過渡時期的語文學習內容,應該是對語文學習的一個很大的緩沖空間,我們講得可深可淺,可多可少,讓孩子們在整個意境中,認一些漢字,去粗淺地認識一些人與自然,我們的世界等。當然,最重要的是讓孩子覺得有意思,讓他們覺得每天都在接觸新的東西,新的形式。

  基于這樣的背景,綜合漢字教學的一般規律,識字教學的基本要求,我對這一課的教學定位如下:主要目標有三點,1.認識“天地人”“你我他”這6個生字,2.能正確、流利地讀出這6個字,3.了解字的基本意思并能簡單運用。主要流程三部分,分別是初識生字、讀記生字、學用生字。教學課時為2課時,需要準備多媒體課件、網絡資料、游戲卡片等。

  二、說教學課時

  第一課時

  天地人

  三、說教學目標:

  1.通過聽讀、觀察圖畫、聯系生活等方法,認識"天、地"等6個生字。

  2.初步學習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通過聽讀、觀察圖畫、聯系生活等方法,認識生字。

  教學難點:讀準"人、你、我"的字音。

  教學建議:

  四、說教學過程

  1.識字

  本課6個生字以三字一組分兩行的方式呈現,易于學生朗讀、記憶。針對課文編排的特點,建議教學時以3個字為一組進行教學。第一組可以充分借助課文插圖,讓學生說說圖意,在看圖說話中引出"天地人"3個字。第二組可以通過師生對話引出"你我他",把識字和日常表達結合起來,充分借助日常用語進行聽讀、正音。

  本課要認的6個生字中,"人"的聲母是卷舌音,"你、我"是第三聲,單個字讀要注意讀到位。由于學生還未學習拼音,建議借助圖片、聽讀、創設情境交流等多種方法幫助學生讀準字音。

  (1)圖片示范正音。可以依次出示一組相關圖片,如"老人、年輕人、男人、女人",教師手舉對應的生字"人"示范讀,學生跟讀,理解字義。

  (2)場景聽讀正音。如,借助生活場景認讀"地",教師可以用枚舉法展示各種生活場景:鋪滿土的叫土地;鋪滿沙的是沙地;長滿草的是草地;鋪滿雪花的是雪地。教師手舉生字卡片"地",聽學生的發音,并及時正音。

  (3)日常交流正音。"你我他"是日常交流用語,可以銜接入學教育的內容,創設交流氛圍。如教師一手舉生字"你",問"你叫什么名字",并把生字卡片"你"遞交給學生;一手舉生字"我",說"我是你們的語文老師"。出示生字"他",指學生問"他叫什么名字",并把生字卡片"他"遞給這名學生。在交流遞送生字卡片的過程中正音識記生字。

  本課要求識記6個生字。"天、人"結構較簡單,"地、我"結構相對復雜,"你、他"帶有相同的部件。教學中可以借助圖片、動作、生活場景等,形象化地理解字義,識記字形,感受漢字的趣味性。

  (1)生活語境識字。本課6個生字都是常用字,我們可以呈現各種生活中帶有生字的圖片,通過不同語境幫助學生識記、認讀生字。

  (2)比較識字。比較"地"和"他",說說不同在哪里。(3)動作猜字。辨認"天"和"人",可以根據字形請學生上臺演示動作,其他同學猜漢字。學有余力的話,可以結合生活,積累"天地、他人"等詞語。

  2.課文學習

  (1)朗讀指導。這是學生第一次學習朗讀課文,因此讀正確是本次朗讀教學的主要內容。由于學生還沒有學拼音,因此教師要重視正確示范和聽音糾正。教師示范朗讀時,要把聲調讀清楚,特別注意"你、我"的聲調都是第三聲,三字連讀時,"你"要讀成半上,與第二聲相似,"我"的.聲調要讀完整。

  本篇課文內容比較簡單,僅呈現了6個漢字,中間沒有標點符號。朗讀時,教師應結合內容理解,引導學生一組三字連貫讀,要避免6個漢字一字一頓地讀。

  (2)理解運用。在語境中理解運用。"天地人"的教學在借助插圖理解的基礎上,可以結合語境帶學生讀一讀,在新語境中進一步理解字義。如:

  晴天、陰天、雨天

  草地、菜地、雪地

  男人、女人、老人

  “你我他”的教學可以三人小組互相交流,理解三者之間的關系。通過拿著生字卡片進行自我介紹、詢問他人的方式,在交流中鞏固生字,如,"我叫李小明。""你叫什么名字?""他是你的同桌同學嗎?"

  引導學生理解感受"你我他"之間的關系,可以采用三人小組互相交流的形式,但要重在生字的識記、認讀,避免將這一實踐活動變成口語交際。教學時,可以為三人小組準備一套"你我他"的生字卡片,引導學生以選生字、遞送卡片的方式促進對生字的識記認讀和理解運用。

小學一年級語文說課稿13

  《王冕學畫》是九年義務教育五年制小學語文第二冊第17課,本文講的是元朝著名畫家王冕小時侯學畫荷花的故事,表現了王冕刻苦學習的頑強意志和好學精神。編排此課,是為了激發學生刻苦學習、養成勤學苦練的良好習慣。

  在領會大綱精神、對教材進行深入研究、對學生情況綜合把握的基礎上,我確定這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1、學會課文中的10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新詞。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王冕的畫畫得好,是他勤學苦練的結果;懂得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下苦功夫才能成功的道理。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二自然段。

  考慮到學生的認知特點和編排此課的意圖,我確定本節課的重點是:

  理解講王冕刻苦學習和觀察荷花的詞句,認識無論做什么事都要下苦功夫才能成功的道理。

  綜合考慮學生的認知、情感體驗狀況,根據本節課型,我設計了如下教學環節:

  (一)板書課題:王冕學畫,質疑:從題目中知道了什么?激發學生興趣,從而使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重點是二、三自然段。

  (二)引導學生學習第二自然段,按引導學習第五句——自學三、四句——讀一、二句——朗讀全段——看錄象想象——看板書指導背誦的步驟教學。值得強調的是本節課的板書著重于第二自然段,既:

  夏天的傍晚——一陣大雨過后,滿湖通紅——荷花更鮮艷—粉紅花瓣

  碧綠荷葉

  出了神 想(畫下來)

  這種板書既是對文章內容的提煉,簡練而又科學,又是學生背誦的'綱目。

  (三)引導學生抓重點詞句理解第三自然段,指導討論,懂得無論做什么事,都要下苦工夫才能成功的道理,然后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四)再讀全文,復述課內容,并談談自己從王冕身上得到的啟示。這種教學設計既加強了讀的訓練,又使學生的說話得到了訓練,更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刻苦學習的愿望。

  (五)指導學生自學生字,進行寫字訓練。這種訓練不僅培養了學生的獨立識字能力,又加強了寫字訓練,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識字、寫字習慣。

  (六)練習設計:用投影打出:

  1、選合適的詞填空,再讀句子。

  ①荷花開得( )鮮艷。(很、更)

  ②王冕只念了三年書,( )去給人家放牛。(就、才)

  ③他用( )( )節省下來的錢買畫筆。(平時、有時)

  2、讀一讀,再把句子抄下來。

  ①他一邊放牛,一邊讀書。

  ②大雨過后,荷花更美麗了。

小學一年級語文說課稿14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口耳目》第一課時,下面我將從教材簡析、教學重點、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程序、作業設計、板書設計等七方面對本課的設計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本課是一年級新教材第一冊漢語拼音后的第一組課文的第二課,屬于象形字歸類識字。所要學習的12個字按人體、動物、天體和物象、植物分成四類。每個字用圖文結合的方法展示漢字演變的大致過程,以便讓學生理解字義,認清字形,初步了解漢字的造字規律。課后練習“我會連”又舉了四個字例,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漢字義形結合的特點。本課學會的三個生字中出現了“豎、撇、捺”三種新筆畫。

  二、說教學重點

  因為本課中的12個生字都是象形字,且結構都較簡單,大部分生字學生在課前都已認識,有些學生甚至全部認識。所以,根據學生的學情,我把第一課時的重點放在鼓勵孩子運用各種方法認字,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根據象形字造字的規律學習認識象形字的學習方法上,并通過本課的學習進一步培養學生識字的興趣及識字的能力。

  三、說教學目標:

  基于此,我將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定為:

  1、知識目標:結合圖片,并通過象形字的造字規律及數筆畫等方法認識“口、耳、目、兔、羊、鳥、”6個字,掌握三種基本筆畫,會正確書寫“十”;

  2、情感目標:通過象形字的學習,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使學生初步感受象形字的特點,感受祖國文字的內在美;

  3、能力目標:初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思維能力,表達能力

  四、說教學方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教學要“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本課所要學習的生字是典型的構字率非常高的象形字,因此我嘗試運用字理教學法引導學生學習(字理教學就是依據漢字的構字規律和理據進行識字和析詞的一種語文教學方法),讓學生形成初步的字理識字能力,為以后繼續進行字理識字、自主識字打下基礎。具體策略如下:

  1、情境中識字

  針對我班學生好動、愛玩、做事沒耐心的特點,在本課中我以喜羊羊為線索,通過游象形字王國的形式使學生始終處于最佳的學習狀態,使孩子能主動參與,大大地提高識字的效率。

  2、游戲中記字

  游戲是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活動方式,把游戲引入識字教學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整個情境中,我又穿插了諸多游戲來調味課堂,例如,兒歌誦讀、找朋友、歸類游戲等,其本質都是識字,復習生字,可是學生學得不累,總覺得老師還設置什么新花招在等他,寓教于樂,使枯燥的識字過程演變成活潑有趣的活動過程,這正是學生所期盼的。

  3、抓“典型字”教會學生學字方法,由扶到放讓學生自主識字

  在課始我便抓住“兔”字的教學,使學生通過象形字學法和熟字加筆畫法來鞏固此字,并通過“兔”字的學習,遷移學生用多種方法去記憶另外的4個字。五、說教學過程:

  (一) 故事導入,激趣激情,圖字對照,形成感知。

  故事是學生最感興趣的,我首先出示一塊寫有口、耳、目、羊、鳥、兔六個字的龜甲,并講述由6個象形字所編成的故事,讓學生觀察,知道象形字是我們的'祖先在三千多年前所使用的,它和事物的圖形非常象。這種古老的文字我們叫它“甲骨文”。本環節初步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了解象形字的表義功能,讓學生初步感知漢字的演變過程。此處將本課要求的6個生字以故事的形式展現在孩子們的面前,有效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和求知欲。

  接著我讓學生猜測甲骨文對應的現代字,進而演示這六個漢字的演變過程。之后,再來玩找朋友的游戲,反復出示本課的生字,從而自然引出課題。

  (二)自主學習,讀準字音,識記字形、了解字義。

  就識字而言,當今社會多渠道的信息資源使我們的學生在入學前已不再是白紙一張,許多學生都能認一定數量的漢字了。因此,在學習生字之前我先讓學生自己讀給同桌聽,相互教教。在互相攀比中更是激發他們的成就感,促使其主動學習。同時又能幫助教師了解學情,更好地把握學習的起點,突出重點。并讓學生交流一下“你是怎么認識這些字的”,引領學生利用生活積累認字,有意識地到生活中去學語文。

  (三)舉一字例,圖字對照,激趣激情,形成感知。

  《新課標》強調要根據漢語言文字的特點和規律進行識字教學。全國字理教學研究中心副理事長黃亢美指出:要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就必須依據漢字的構字規律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學生學習的認知規律最主要的是形象感知和意義識記,當漢字像詩像畫一般出現在學生眼前時,他們才會印象深刻,不易遺忘。因此這個環節中我努力遵循新課程理念中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依據漢字的構字規律和學生的認知規律,讓學生觀察簡化字和古代象形字、實物的相似之處,從而自主探尋字理、發現規律、認識字形、明白字義,培養自主識字的能力。為以后運用這些象形字表義的規律自主認識更多的象形字以及帶有這些象形字作為偏旁的形聲字打下基礎。

  這一部分教學中,我先出示“兔”的圖片讓學生觀察,說說你看到的,進行語言表達訓練。進而出示象形字的“兔”,與 “兔”圖比較相似之處,引導學生學習象形字的方法。這一設計充分利用課件的形象性和動態效果,以圖片來揭示字義,以字與事物的重疊來揭示象形字的特點,從而讓學生了解象形字造字的規律,初步領悟認記象形字的識字方法──看到字,聯想到這一事物,通過事物了解字的意思,并從中感受到祖國文字的豐富內涵。這樣的課件使用很好地起到了教學的輔助作用。

  對于一年級的孩子,漢字在他們眼中既陌生又熟悉,加上本課生字均一色象形字,都是高頻字,學生在生活中可能都已經接觸過,因此障礙不大,所以我在學習了2個象形字以后,我讓學生們自己去學習剩余的4個字,讓他們自己去讀、去記、去想,在前面兩個字基礎上,調動他們的形象思維,讓他們用自己的觀察與想象巧妙地將漢字事物聯系起來。既能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又能鍛練學生獨立思索、想象的能力。

  (四)書寫指導。重點指導寫一種新筆畫“豎”和“十”一個字。

  因為一年級學生寫字剛剛起步,學生容易筆畫顛倒。所以,在教寫生字時,告訴學生寫字中的規律“先橫后豎”之后,再進行教師板演,學生說筆順,多書空。用最捷徑的方法,教會學生知識,少走彎路。

  (五)總結:

  本節課我努力實現語文教學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一。讓學生掌握字理識字方法,為以后繼續運用這種學習方法學習其他的象形字,并運用象形字的表義規律以一代十地學習相關的形聲字打下基礎,體現了語文教學的工具性;通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自主識字,并在學習中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從而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體現了濃厚的人文性。因而,我以:“小朋友們,通過剛才的學習,我發現我們班的小朋友非常愛動腦筋,和我一樣聰明可愛!哈哈哈!以后,大家還要多在生活中識字,用各種方法識字。”為這堂課的總結。

  六、說作業設計:

  家庭作業是課堂的有效延伸,能有效地鞏固課堂所學的知識。這節課我設計了兩個家庭作業:1、找一找,在哪些地方還可以見到我們這節課認識的“新朋友”?2、找找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象形字,然后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模仿本課自制卡片。(卡片內容包括字和實物圖片或簡筆畫。)我設計這兩個作業的目的在于:一方面是想把學習延伸至課外,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另一方面,也讓孩子在動手制作卡片和找朋友的過程之中更好地鞏固所學知識。

  七、說板書設計:

  本節課我采用的是圖文結合式的板書,這樣的板書有利于一目了然地了解漢字演化的過程,有助于學生學會象形字的方法。且最后一行的漢字是通過學生做:找朋友的游戲補充上去的,又能起到加強記憶的效果。

  我的板書是:

  口 耳 目

  聯想事物 (下面貼相應的圖片)

  甲骨文 (貼上對應的甲骨文)

  象形字 口 耳 目 羊 鳥 兔

小學一年級語文說課稿15

  (一) 教材分析

  《小海星快回家》是一篇朗朗上口的詩歌,描寫了一只可愛的小海星傍晚還在沙灘上玩耍,海風提醒他快回家的事。整首詩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優美而富有動感色彩的想象,給學生帶來了一種全新的視覺感受,使他們感受到了父母對孩子濃濃的愛。

  (二) 學情分析

  海星是一種可愛的海洋生物,孩子們十分喜愛,因此會對這篇課文產生濃厚的興趣。同時,低年級學生能記、愿讀、肯說、會想、敢問,因此,本課的設計依然以自主識字、合作學習為主,由老師引導學生朗讀感悟,并輔以游戲設計使學生有深刻的體會。旨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互相合作的意識,并初步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的學習更主動,更投入。

  (三)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認識本課11個生字,正確書寫“風”、“沙”;重點理解、積累5個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聽錄音,初步感知課文、讀正確課文,小組合作派小組代表讀正確課文。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學習生字,群策群力。在老師引導的基礎上,體會感悟兒歌中角色的不同情感,使學生讀懂、讀好課文。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朗讀、表演等方式,體會母愛。

  (四) 教法

  在識字教學上,本課我主要鼓勵學生運用多元化的方法去識字,通過分組教學這一小班化教學的主要組織形式,促進組員間團結協作、相互激勵、彼此幫助、默契配合,從而使課堂教學氣氛更活躍、更濃厚。在此基礎上,使學生能根據生字的音、形、義等特點,找好辦法識記生字,老師則重在引導學生自學、討論、交流,從而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并在學習中體會識字的樂趣。

  本課的閱讀教學,我主要通過學生在聽懂、讀對的基礎上,通過老師自身的棉部表情、肢體語言、語言感染的方法來由淺入深地指導學生進入到兒歌中去,使更多的學生能真正地讀懂課文、讀好課文,即做到有感情地朗讀,感受朗讀的愉悅,并養成良好的朗讀習慣。

  在寫字教學是,我主要也是通過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反客為主,更好的教會孩子寫字時的筆順和寫在田字格中時的位置,并時刻注意寫字姿勢,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

  (五)分組教學的學法與實施計劃

  在分組學習時,旨在形成寬松和諧的教學氣氛,提倡在合作中競爭,即變個人競爭為小組合作競爭。為了達到集體優勝的目的,每個成員都要積極動腦,參加討論,貢獻自己的智慧,為本組的成功盡最大的努力。這既給了學生機會和權利,同時也賦予了義務和責任,并能激發起學生表達的欲望,使學生的學習更主動。因此,在教學中,我在3個地方重點凸顯了小班分組教學,第一處是整體感知部分,小組自由讀,組長派學生代表朗讀,一方面給學生自由的空間去讀兒歌,另一方面使學生的表現欲充分地得以張揚,并使小組與小組間的競爭成為學生學習的動力。第二處是學習繩子部分。這一處也是小組學習氛圍達到高潮的部分,此處,老師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傳授者,而是一個指揮者,相反,每個組的'組長卻成了“小老師”,由他們來控制、組織小組進行學習,此時,他們的學習就好比是一個“智慧集中營”每個成員都在組長的帶領下拼讀詞語,然后在組長的組織下積極討論、群策群力,通過對生字的音、形、義的分析,每組分別得出自己的學習成果,如:“加一加”的識字辦法,對生字“風”拼度時的注意點等,他們每個人都化個人的智慧為集體的智慧,為自己小組的成功盡最大的努力。第三處的設計在“拓展延伸”部分。這一部分由組長組織自己的小組分角色表演小海星回家后,它和媽媽間的對話,目的在營造一種生動、活潑、快樂的教學氣氛。學習是艱苦的,但是教學過程未必就是那么嚴肅,尤其是一年級學生,完全可以讓他們在學習中不斷追求新知、抒發情感,在活潑愉悅的氛圍中發揮自己的潛力和創造力。而通過角色扮演這一方式可使教室成為孩子的樂園,并進一步使孩子體會父母對孩子的關心、濃濃的愛,充分體現小班化教學所營造的“生動”、“活潑”、“快樂”。

  總之,在本課的教學上,我主要以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為主,老師的引導、啟發、點撥為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把學習的舞臺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讓課堂成為學習的樂園。

【小學一年級語文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經典說課稿07-21

小學語文的說課稿11-09

小學一年級語文識字說課稿11-07

小學一年級語文說課稿10-08

小學一年級語文說課稿06-24

小學語文匆匆說課稿11-15

小學語文荷花說課稿12-05

有關小學語文的說課稿01-17

小學語文鯨說課稿01-09

小學語文新課標說課稿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