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通用
作為一名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如何把說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五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通用,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五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通用1
一、說教材
《白楊》是九年義務教育五年級小學語文(人教版)教材中第二組課文中的一篇講讀課文,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寫了一位在新疆工作的父親回鄉接兩孩子上學,在往返的火車上,向孩子們介紹戈壁灘上的白楊,以樹喻人,歌頌了扎根西部建設者博大的胸懷和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
學習本課,可以激發學生對獻身于西部建設者的崇敬之情,學習他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從而感染自己;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認真閱讀、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以后的學習扎好基礎。
二、說教學目標
1.學會本文的生字新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從“爸爸的微笑消失了”到課文結束。(知識目標)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能在理解的基礎上說出自己的見解,學會借物喻人的寫法。(技能目標)3.讓學生初步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及獻身祖國建設的崇高理想。(情感目標)
三、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白楊有哪些特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與課文內容。教學難點:體會爸爸借白楊表達了自己什么樣的心,領悟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
四、說教法
圍繞本課的教學目標,緊扣教學重、難點,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通過師生、生生的雙向互動,讓學生帶疑讀書,在閱讀時抓住人物的神態和對話描寫來體會人物的不同個性特點。在教學中主要通過朗讀促進理解(指名讀、分組讀、分角色朗讀等),并適當地結合課文內容設計幻燈片投影,放錄像等方法幫助學生從視覺上感知理解。
本課主要以讀為主,通過朗讀-理解-再朗讀來理解課文,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
五、說學法
教是為學服務的,教是為了不教,新課程理念中把由重“教”改為了重“學”;既要讓學生逐步學會自己學習,又要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因此,根據本文特點,我主要采用置疑、討論、交流、合作的方式來讀懂全文,把握課文的價值取向。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通過具體形象的畫面,使學生感受白楊生活的艱辛及它高大、挺拔的特點,使學生很自然的進入到學習情境之中。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首先:自讀課文,自學生字詞;(借助拼音預習課文,把難讀的字多讀幾遍,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其次:分角色朗讀課文,歸納主要內容;(掃清字詞障礙,是理解文章的基礎,所以此環節可以讓學生借助拼音、工具書充分預習,了解大意,并歸納主要內容)。
(三)深化感悟,討論、解決疑問
(1)啟發學生談談他們(她們)從中知道了些什么?不理解的有哪些?并與組內的同學討論交流自己的疑問與看法,進行小組合作;把有價值的問題歸納出來,(預設問題可能有:其一,白楊有什么特點?其二,爸爸和白楊有什么相似之處,爸爸借白楊表白自己什么樣的心?其三,爸爸的兩次沉思各是什么,為什么最后會露出微笑?)
(2)再次朗讀,讓學生大致明白每部分內容的大意,重點引導學生解決疑問,深入學習課文,體會西部工作者無私奉獻精神。我重點讓學生朗讀爸爸向孩子們介紹白楊的話,討論白楊有什么特點?(指導朗讀時,要體現爸爸嚴肅中不失親切和語重心長的語氣,同時,讀出對白楊的贊美之情)
(3)了解白楊的特點后,由樹及人,比較一下爸爸和白楊有什么共同之處,理解課文主要意思。再讓學生回顧課文,思考:爸爸想讓他們知道什么?(根據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4)由前面的學習,學生領悟到借物喻人的寫法,就不難明白最后一小節中大白楊是指爸爸,小白楊指孩子。然后重點引導學生討論課文中爸爸兩次沉思各是什么?為什么最后會露出微笑?(指名答,教師評價)
(四)總結全文,激發情感
同學們,白楊能在大戈壁中留下堅強不屈,高大直立的身影,使人為之感動,而在這種惡劣環境中那千千萬萬的邊疆建設者,他們的無私奉獻,更令人敬佩。文中的兩棵“小白楊”在父輩的言傳身教下,一定會茁壯成長,老師也相信,你們這幾十棵“小白楊”也會茁壯成長,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材,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此,我會發給每一位同學一張“心”卡,讓他們把自己的志向寫下,掛于教室,以便時刻激勵他們。最后,在《小白楊》的歌聲中,結束教學。)
七、說板書
白楊白楊:高大直立生命力強堅強不屈爸爸:扎根邊疆無私奉獻以物喻人。
八、教學反思
教學中我采用朗讀、置疑、討論、交流、總結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步理解課文內容是長處;不足點是:對個別學生的輔導,個別字詞的鞏固訓練不到位。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不斷加以改正、完善,力求更好。各位老師,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五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通用2
一、說教材
《奇異的琥珀》是第十冊新教材中第三單元的課文,此單元以“神話傳說,科學天地”為主題,訓練的重點是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反復推敲重點詞句,記錄自己的疑惑和體會,也可以查找一些資。同學們會隨著語言文字進行特殊的旅游。根據這些要求,我以我校一貫堅持的培養學生十大創造性學習習慣為核心,努力關注文本,關注學生,盡力把讀的時間,說的機會,問的權利,評的自由還給學生,為此我從以下幾方面設計了教學過程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深切作者說明語言的生動準確;二是體會作者推測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與學生特點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一)、認知目標:
1、理解科學家是怎樣想象這塊琥珀形成的過程以及這樣想象的依據。
2、復述故事過程。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情感目標:
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
(三)、發展目標:
培養學生的默讀、朗讀、理解、想象能力。
本課教學的重點:
1、理解琥珀形成的過程和必須具備的條件。
2、體會科學家合理想象的依據。
教學難點:理解科學家想象的依據。
三、說設計理念
課文語言樸實自然,敘寫生動具體,引導學生多讀、多想、多體會,深切感受作者說明語言的生動準確;體會作者推測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教學中重朗讀、重感悟、重情感、重創新。在聽、說、讀、寫中落實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四、說教學思路與意圖
(一)、回顧舊知,導入新課
1、回顧舊知,教師導入:(課件出示課題)
2、課件出示琥珀的圖片,設懸:
要知道在世界上,琥珀里面有一個小動物并不稀奇,而最稀奇的是在這塊琥珀里同時存在著兩個小動物,還有掙扎過的'痕跡,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個有趣的故事吧。
[意圖:回顧舊知,鞏固上節課所學知識,加深學生的印象,在此基礎上再通過展示圖片,給學生設置懸念,對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二)、精讀課文,深入探究
1、學習松脂球形成的部分(2—9自然段)。
(1)課件出示有聲動畫——松脂球形成的過程(學生觀看動畫)
[意圖:用動畫課件展示這一過程既直觀又形象,能提高學生的興趣,同時也為后面的學習做好了鋪墊。]
(2)看后,教師問:你覺得這個松脂球的形成需要哪些條件呢?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2—9自然段,邊讀邊用直線畫出相關的句子。
(3)小組討論、合作學習:找出松脂球形成的條件,教師巡視幫助。
(4)全班匯報交流。
五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通用3
一、說教材
(一)教材簡析《燈光》是北師大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第八單元中第三篇課文,這一單位的主題是“火與光”。本單位的學習,要讓學生相識火與光對人類社會的文明和前進所具有的重要意義和積極作用,感覺課文中主人公所體現出來的好漢主義精力,從而受到主人公同心專心為他人、甘于奉獻的優美精力的熏陶。本文重要是通過對一件關于燈光的往事的回想,贊美了革命先烈的獻身精力,闡明本日的幸福生存來之不易,鼓勵我們要愛惜、設置裝備部署好先輩用鮮血和生命開創的新中國。
(二)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本單元教學提示“教學本單元,要引導學生自主積累語言文字,同時感受文中主人公表現出來的英雄主義,一心為他人、甘于奉獻的美好精神,受到教育和熏陶。”結合本課及學生特點,我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本課生字,理解下列詞語:倚、憧憬、千鈞一發、圍殲戰、璀璨。
2、能力目標:a、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b、學習本課首尾照應的寫作方法,并體會其中的深意。
3、情感目標:體會革命先烈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和為此付出的犧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三)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
(1)從郝副營長在激戰前的神情和談話中,理解先烈的寬廣胸懷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2)從郝副營長在戰斗中舍身為后續部隊引路的壯舉學習先烈無私奉獻的精神。教學難點:幫助學生理解郝副營長所“憧憬”的內容與他的英雄壯舉之間的聯系。
二、說教法
《新課標》明確指出:語文的閱讀教學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我采用了以讀為本的教學方法,有利于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小學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自由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的閱讀和創造性的閱讀能力。其最佳方法之一便是讓學生在讀書思考的基礎上,通過教師適時的點撥,圍繞重點展開討論和交流,發表獨特的見解。結合教材特點,在教學中我主要采用“自讀自悟、適時點撥、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法進行教學。
三、說學法
1、結合工具書,學習生字詞。在掃除字、詞障礙的基礎上閱讀課文,并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引導學生讀讀課后的“金鑰匙”,借鑒其中的讀書方法,圈圈寫寫,批批注注。
3、邊讀邊思考:讀了這個故事,郝副營長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為什么會留下這樣的印象?
4、小組交流、討論,班級展示,教師適時點撥。
5、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革命先烈的英雄主義精神。
四、說教學
程序第二課時設想
(一)直接導入,回顧舊知:
1、回憶課文內容,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課文為什么以“燈光”為題?
(這一環節主要是為了讓學生盡快回顧課文內容,進入主題)
(二)精讀課文,品析人物
(1)在學生快讀課文,大致了解內容的基礎上,讓學生再次默讀課文,畫出有關描寫燈光的詞句,先獨立思考,再把自己的見解和同學交流。課文有五處寫到燈光。
1、廣場上千萬盞燈靜靜地照耀著天安門廣場周圍的宏偉建筑,使人心頭感到光明,感到溫暖。(可以體會到作者對今天幸福生活的贊美)
2、書上有一幅插圖,畫的是一盞吊著的電燈,一個孩子正在燈下聚精會神地讀書,他注視著那幅圖,默默地沉思著。
3、他又劃著一根火柴,……完全陷入對未來的憧憬里。(從2、3句可以體會到郝副營長對幸福生活的憧憬)
4、突然,黑暗里出現一星火亮光,……響起了一片喊殺聲。
5、后來才知道,……他被敵人的機槍打中了。(從4、5句可以體會郝副營長的犧牲精神)
6、這位年輕的戰友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為了讓孩子們能夠在電燈底下學習,他自己卻沒有來得及見一見電燈。(可以體會作者對革命先烈犧牲精神的贊美)7、在天安門前璀璨的華燈下面,我又想起這位親愛的戰友來。(可以體會作者對革命先烈的緬懷之情)
(2)師小結:課文五次寫到燈光;課文的開頭意在引起對往事的回憶,結尾同開頭照應。這樣的開頭結尾,是為了告訴讀者:這樣光明溫暖的燈光、這樣幸福的生活來之不易,千萬不要忘記那些締造新中國,給我們帶來幸福生活的革命先烈。
(3)齊讀文中描寫燈光的語句。(這一環節的設計是為了在不斷的與文本對話的'同時,通過在“讀、悟、說、讀”朗讀中訓練語言文字,在朗讀中理解課文,在朗讀中發散思維,在朗讀中陶冶情操。走近英雄,感受英雄的高尚品質。)
(三)總結全文,深化主題:(我們今天走著的這條幸福的路,正是這些革命前輩們用生命和鮮血給鋪成的;他們身上的那種崇高的思想品質,就是留給我們這一代人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四)拓展延伸,暢所欲言:(欣賞都市夜景圖片)學生在閱讀課文之后,得到了許多的啟示,教師及時提供給學生說話的機會,讓學生從現實中,從與同伴的交流中,得到更多的啟示,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發展他們的想象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同時溝通了語文與生活的聯系。因此,我設計下面的練習:你想對英雄說些什么?(引導學生寫簡單的感受)
(五)布置課外作業:
1、摘抄四字詞,并選擇一、二個造句。
2、課后讀讀作者的其他文章,比如《后記》。
(這一關鍵的計劃,重要是為了讓學生在課后讀讀與本文有關的文章,對本文有更深一層的了解。)
五、說板書計劃:廣場引起回想幸福生存來之不易燈光往事獻出生命(愛惜、創造)(王愿堅)廣場緬懷戰友板書我重要捉住兩點來計劃:
1、根據課文的寫作次序。
2、緊扣文章重要內容,突出課文所表達的頭腦情感。
五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通用4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牧童》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二組第五課《古詩詞三首》中的一首詩。本組教材是以童年為專題來編排教學內容的。《牧童》是唐代詩人呂巖所作,呂巖也就是民間傳說中的八仙之一呂洞賓。整首詩向我們展示了一幅鮮活的兒童晚歸休憩圖:草場、月夜、笛聲、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畫,使我們的心靈感到寧靜。全詩意境優美,用詞活潑,情趣盎然。生動的表現了牧童悠閑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
2、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已學過很多古詩,他們能借助注釋、工具書、想象畫面等多種方法來讀懂古詩的大意。對學習古詩抱有一定的熱情,但有時,則對詩歌背后蘊含的詩人情感不能深刻的體會到。
根據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結合本單元教材分析、教學要求和本課教學要求,依據課程標準中的“三個維度”,在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水平的基礎上,我確定了一下的教學目標。
二、說教學目標
1、熟讀并背誦古詩,感知古詩大意。
2、使學生體會到詩中畫面的優美意境,并從中感悟到詩人對悠閑自在、安然自樂的生活狀態的向往。
3、通過學習,使學生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樂,感受中華語言的精妙。
并以此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使學生體會到詩中畫面的優美意境,并從中感悟到詩人對悠閑自在、安然自樂的生活狀態的向往。”同時這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
三、說教學方法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是用色彩、形象、聲音來思維的。”教學本首詩,我重點運用“情景教學法”、“設景想象教學法”,借助多媒體課件與音樂來創設學生樂于接受,能走進其間的意境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在多向互動的情境中閱讀、感悟、表達與創新。
此外,我還采用了“誦讀法”、“重點字詞剖析教學法”進行教學
四、說教學過程
我將從以下五個環節展開教學。
(一)、以明快的音樂入手,走進《牧童》
課前,我先播放了一首歡快的樂曲《田園之歌》,讓學生聽。隨后問學生:歡快的音樂帶給你什么樣的心情?然后順勢引導:其實,能帶給人快樂的事有很多,比如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學習,就很快樂。見到久別的朋友,會很快樂。認識一位新朋友也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現在,就讓我們帶著一顆快樂的心跟隨詩人呂巖去結識一位新朋友。由此導入古詩《牧童》,并板書:牧童
這樣的安排,我旨在“快樂”二字上展開教學,不但消除了學生上課伊始的緊張感,又讓學生以快樂的心情走進課堂。形成了“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課堂基調,課堂教學也因學生的入情而進入了積極的狀態。
(二)、三讀古詩,品味意境
歌是唱出來的,詩是誦出來。詩只有用心朗誦,才能彰顯它獨特的韻味。在此,我采用了“誦讀法”,設計了三“讀”環節:
1、一讀字正腔圓
學生初讀本首詩時,我要求學生讀準字音,讀通詩句。重點認讀“鋪”、“蓑”、“臥”。
2、二讀抑揚頓挫
在學生讀準讀通詩句的基礎上,我告訴學生:詩歌更講究節奏,讀詩要讀出它的抑揚頓挫,讀出它的變化,才能讀出它的美。
3、三讀詩中意境
通過以上兩個環節的練讀,學生大多已能熟讀古詩,并初步感知古詩大意。此時,我引導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讀——品讀古詩。我鼓勵學生,會讀詩的孩子一定能讀懂古詩,請你在心里品一品每一句詩,你從中讀出了什么?
(1)讀出詩中所蘊含的畫面
此環節我會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想象畫面意境,讓學生用一個合適的詞形容一下這景、這人、這物。此時出示課件:你會填嗎?
( )的草( )的笛聲( )的牧童( )地躺著
( )的草場( )的月光( )的.的晚風( )的月夜
如此,學生從單個詞語入手,經過扎實的語言文字訓練,使詩中的景、人、物變得鮮明生動起來,并為下面的古詩理解降低了難度,體現了學習的階梯。
(2)、讀出牧童愉快的心情
王國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本首詩的特點是敘事抒情,情景交融。為了讓學生體會詩人的情感,我從詩中人物“牧童”切入,讓學生邊讀邊悟。要求學生把所填的詞語放到詩中去讀一讀,并猜一猜這是位什么樣的的牧童?大多學生通過反復的讀能感受到牧童的快樂心情。在和學生的交流中,板書:快樂、悠閑。
“三”讀古詩環節,我力圖將學生置于閱讀的的主體地位。用不同形式的讀,調動了學生學習古詩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讀出層次,讀出詩韻,讀出詩情。讓學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思維。充分體現了“快樂讀美文,輕松學古詩”的理念。
(三)、入詩境,悟詩情
在熟讀古詩的基礎上,我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同學們,你們發現沒有?這首詩的題目為《牧童》,可整首詩并沒有出現“牧童”二字,你是從詩的什么地方看到了這樣快樂悠閑的牧童?并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教學。
五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通用5
大家好!今天我與大家交流的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的教材,說到教材我們首先應該說課標,課標好比一盞明燈,為我們師生指明了前行的方向,只有正確的把握了課標,我們教師才能知道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從而準確把握教材,也只有把握了課標,我們教師才能知道平時訓練什么、考試考什么,所以說,準確把握課標是我們駕馭好教材的前提條件,也是必要條件。今天我將從課標、教材、教學建議三大方面展開分析。
一、課標
基于課標對第三學段的要求,我對五下教學目標進行了梳理,具體是:
(一)識字寫字
1、繼續識字200個,會寫150個字,有較強的獨立識字的能力。
2、能用鋼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筆書寫楷書。
(二)閱讀教學
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默讀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
3、能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體會課文中含義較深的句子的意思。
4、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
5、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搜集信息。
6、擴展閱讀面,拓展課外閱讀量。
(三)習作教學
1、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
2、學寫簡單的書信、發言稿、研究報告等應用文。
3、能修改自己的習作,做到語句通順,書寫規范、整潔。
(四)口語交際
1、樂于參加討論,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在稍作準備后能當眾作簡單的發言。
2、學會通過討論策劃活動、學習介紹自己、交流趣事和學習勸說、講故事、表演課本劇、聊熱門話題等。
(五)綜合性學習
1、搜集積累精妙的語言,學習運用有藝術性、有魅力的語言。
2、初步學會搜集資料,整理資料,寫簡單的調查報告。
從目標中我們不難看出,五下教材既注意落實了本冊目標,又注意階段目標之間的聯系和銜接,力求準確體現語文教學目標的整體性、階段性和連續性。
二、教材(知識樹)
我將從教材內容結構、編排特點和知識聯系等幾方面展開綜合說明。本冊教科書依據《課程標準》,在保持高年級教材整體風格的前提下,進行一些新的探索。
1、整體結構:
1按專題分成8組,每組精讀課文、略讀課文各2篇。精讀課文14篇、略讀課文14篇,選讀課文8篇。分別是:第一組“走進西部”,第二組“永遠的童年”,第三組“語言的藝術”,第四組“他們讓我感動”,第五組“中國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組:“走進信息世界”,第七組“作家筆下的人”,第八組“異域風情”。
2本冊書后生字表,要求學生會認200個生字,會寫150個生字。詞語盤點讀讀寫寫共:176個,讀讀記記154個。
3本冊編排了兩次綜合實踐,第一次是在“語文的藝術”這一組小綜合1次(第三組)這一組,以課文學習為主,同時還按排了一些語文實踐活動,我們稱之為小綜合。第二次是在“走進信息世界”,編者突破了以課文為主體的教材結構,改為圍繞專題,任務驅動,活動貫穿始終的編排形式,我們稱之為“大綜合”。大綜合1次(第六組)
4口語交際、習作各7次。
2、單元結構
全冊書共有28篇課文,除去第六組,全冊還有七組教材,每組由“導語”“課例”“口語交際。習作”、“回顧拓展”四部分組成。在每組課文之后設“詞語盤點”。其中“讀讀寫寫”的詞語,是由會寫的`字組成的,要求能讀會寫;“讀讀寫寫”的詞語,只要求認記,不要求書寫。一些課文的后面還按排了資料袋或閱讀鏈接。全冊共安排了五次“資料袋”,兩次“閱讀鏈接”。
從目錄、專題看教材:呈螺旋上升,符合五年級學生認知規律、本冊書的教學重點是:積累、理解、欣賞語言。同時,體裁多樣,語言豐富,感受語言的多樣性。
三、教學建議:
針對教材和目標,我從以下幾方面展開闡述。
教學內容
1、抓單元重點,靈活運用“知識樹”
在新單元學習之初,我將“知識樹”運用班班通,讓學生進行觀察和簡單記憶。由于知識樹生動形象,一目了然地展示了本單元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及具體的知識。點,能夠讓學生明確要學習的內容和要求。
憑借知識樹形象直觀的特點,在每單元學習結束后,我會再次將知識樹展示出來,讓本單元知識系統地呈現在學生面前,運用“知識樹”進行單元總結,學生對知識的回顧會更加系統,從而學生對知識點的回答不僅會言之有序,而且還能讓學生體驗到語文學習的條理性和層次性。
同時,我還鼓勵學生在每單元的學習結束后,自己或同桌之間拿知識樹說出本單元的知識點的內容,用以檢測自己對知識點的記憶和理解程度。
2、自主識寫,積累運用
高年級的識字、寫字教學要更加放手,要有別于中年級。學生通過前四年的學習,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獨立識字能力,識字寫字任務可鼓勵學生借助工具書自學或在小組里合作完成。老師在強調學生自學的基礎上進行聽寫測查,確保記憶最差的學生也會寫這些字,也會認識這些字。另外,要減少機械的單字抄寫,以詞語為單位練習,更多關注詞語的理解、積累和運用。
3、重視讀書,讀出感受
朗讀是最經常、最重要的閱讀訓練。在教學中,要注意調動學生的情感積累和知識積累,以悟促讀,以讀促悟,引導學生讀出文中人物的情感、態度或作者的立場,讀出自己的感受。
本冊的默讀要求,重點是加快默讀速度和邊讀邊思考的訓練。教學中要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讀前提出要求,讀后交流感受或質疑問難,逐步提高學生默讀的速度和質量。
4、重視積累,加強練筆
重視學生課內外的語言積累,同時還要重視由讀到寫的遷移,可根據教材挖掘讀寫結合點,進行練筆,如仿寫句段、寫讀后感等,使學生在練筆中運用積累的詞句和表達方法,提高表達水平。
(二)教學方式
1、轉變角色,凸現自主
學生經過四年的學習,已經積累了一定的語文知識和學習方法,在教學中,教師要敢于放手,引導學生綜合運用已經學過的知識和獲得的方法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究。如布置學生課前自學,還要鼓勵學生質疑問難,重視方法的總結。同時,也可以挑選一些課例讓學生來講授,最后教師來完善。
2、活動貫穿,注重運用
古人有語:“寓教于樂。”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多設計一些合適的語文活動,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研究與實踐證明,學生有興趣的東西,學生掌握的牢固而且快。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能把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融會貫通,學以致用,從而省去了不必要的機械重復性抄寫。
(二)評價建議
《課標》指出評價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不應過分強調評價的選拔和甄別功能。在教學評價過程中,我更關注過程性評價,關注學生學習能力和習慣的培養。
對此,我有以下幾點建議:
1、用激勵性評價。美好的語言勝過禮物,教師要學會賞識學生,在朗讀教學時,對學生整體朗讀水平既要肯定,又要委婉地提出新的要求,還要設法找到學生的過人之處,給予激勵,促其產生更高的需求,我們要通過評價促使每個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產生樂于求知,積極向上的情感。
2、注意導向性的評價。學生需要信息用以指導規劃下一學習目標,所以教師應該明確指出學生的長處和改進措施,明確地提出弱點并告知改進方法,給學生提供加以改進的機會,不能忽略指錯,一定要在指正的批評性評價。
在班級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加強主體性評價。教師要樹立“以生為本”的意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組織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評價中。如:詞語聽寫;讀書筆記展評;經典背誦等。由原來的教師評逐步到現在的學生自評、生生互評,家長評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才能促進每個學生的健康發展。
(三)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一直以來,教科書是語文教學的主要資源,但隨著時代的進步,它不在是唯一的課程資源。例如:我可以利用校本教材、利用網絡、利用課前3分鐘“海闊天空”來擴大學生的語文學習機會,把自然風光、文物古跡、民俗風情、國內外的重要事件、家庭生活與日常生活的話題作為學習語文的源頭活水。
最后,我想說:
語文是滋味芳醇的美酒,讓人回味無窮;語文是清涼可口的泉水,讓人清甜解渴;語文是芳香濃郁的咖啡,讓人溫馨浪漫;語文是新鮮味美的果汁,讓人滋心潤肺;語文是神秘美麗的花園,讓人流連忘返;語文是香氣撲鼻的綠茶,讓人神清氣爽。讓我們準確把握課標與教材,用嶄新的理念,飽滿的激情,無窮的智慧,去實踐幸福的課堂,去譜寫理想的篇章。
五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通用6
一、說教材
《葉公好龍》是北師大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一篇古文,本單元主題是龍。這是一則寓言故事,廣為流傳,后來成了成語典故.這則寓言講的是一個叫葉公的人,十分喜愛龍,梁柱上雕的,門窗上刻的,墻壁上畫的都是龍。天上的真龍聽說后,特地趕來看葉公。而葉公見到真龍后,卻嚇得面無人色,失魂落魄。以后,人們就諷刺那些只是口頭上說喜歡某事物,言行卻不一致的人為“葉公好龍”。常常用來比喻表面愛好某事物,其實并不是真的喜愛的行為。
二、說目標
根據課標要求,教材的編寫以及學生的特點,我把本課的目標制定為以下內容:
1、知道葉公好龍這個寓言的故事,從中體會到做人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實事求是、不可弄虛作假。
2、理解文中“好”、“寫”、“窺”、“施(yì)”“走”等字的意思。
正確、流利地朗誦課文,背誦課文。
3、能根據現代文、工具書理解文章內容,在反復誦讀課文中,能產生自己的獨特感受,初步培養誦讀文言文的語言感悟能力。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點,產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教學重點:學習文言文要能正確斷句,流利地朗讀。力爭達到“熟讀成誦”。
教學難點:學生能讀懂每句話的意思。能讀懂全文,并能理解寓意。
三、說教法學法: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基于此,我采用激趣導入,抓住重點引導感悟,結合實際拓展遷移的教學模式。
四、說教學程序:
教學程序分為四部分:一講解典故,激趣導入,二熟讀課文,感悟內容,三演一演,背一背。
1、講解典故,激趣導入。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求知欲,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因此,課一開始,我就給學生講和“葉公好龍”這個成語有關的歷史典故——春秋戰國時期魯哀公的故事,學生聽的饒有興味時,我以“想知道故事中的子張給魯哀公留下了什么話嗎?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葉公好龍》。”之后,板書課題,引導理解“好”的意思,記憶它的讀音。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又為學生理解文本做好鋪墊。
2、熟讀課文,感悟內容,由于導入新課時教師的引導,使學生產生較強的閱讀期待,帶著好奇和疑惑,讓學生迅速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但因為是文言文,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會出現一些問題,在此基礎上,教師范讀課文兩次,并提出閱讀要求:1、注意句中的停頓,用“/”劃出來。2、注意讀音準確。
學生通過自讀、同桌讀、指名讀、小組讀等方式讓學生充分朗讀。教學意圖:學習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誦讀,最好的方法也是誦讀,重點在讀,難點在讀,特別是小學生接觸文言文不多,更應該多讀少講,使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明理,豐富語文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
之后,學生文白對照并且結合金鑰匙內容,了解文章大概內容。并且通過葉公真的喜歡龍嗎?讓學生小組討論之后,了解文章的中心意思。在此之后,返回文章最初的內容:字張對魯哀公說這個故事是想說什么呢?生活中有這樣的人嗎?學生討論。將語文引向生活,形成一個開放的課堂。
3、演一演,加深對文章的理解,為學生背誦做鋪墊,使朗讀表演相輔相成,理解背誦相得益彰。目的是使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意識得以長久地保持,做到樂讀趣學,學有所得。
4、知識拓展——正確認識歷史人物,向學生講述歷史上真實的葉公。
感謝黃老師的辛勤付出,方便了大在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五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相關文章:
五年級語文下冊說課稿11-03
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下冊說課稿06-25
蘇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04-14
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下冊說課稿7篇12-06
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下冊說課稿(7篇)12-06
五年級下冊語文《老人與海鷗》說課稿06-09
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下冊說課稿(通用7篇)12-06
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下冊說課稿合集7篇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