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觀潮》說課稿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那么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語文《觀潮》說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語文《觀潮》說課稿1
說教材
《觀潮》一課是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課文通過作者的所見、所聞、所感,向讀者介紹了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文章思路清晰,語言生動,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是一篇進行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教育,培養留心周圍事物習慣的好教材。
說同學
四年級的同學思維活躍,求知欲強,樂于表達,樂于與人交流,但他們的生活經驗終究有限,對文中描繪的錢塘江大潮的雄偉景象,僅憑想象難以深刻感受,需教師提供直觀的圖象協助理解。
說目標
依據大綱的要求,教材特點和同學實際,制定以下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1、體會錢塘江大潮的壯觀與雄奇,激發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強烈的情感。
2、激發同學讀書的熱情,提高同學品味詞句的能力。
3、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教學重點是理解“潮來之時”的記敘。
教學難點是體會錢塘江大潮的雄壯的澎湃的氣勢。
說教學
同學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應以同學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讓同學在讀、悟、議這種寬松民主中的氛圍中學習。作為教師,要做的是協助同學架設生活與教材的橋梁,激發同學的情感體驗,并參與其中,推動同學去深入地感受。因此,我的優秀教案如下:
一、運用電教媒體,直觀感受,激發情感和興趣。
1、導入:在我國,有許多奇特的自然景觀,錢塘江大潮就是其中一處,有誰知道錢塘江大潮?見過嗎?
2、放錄像,直接感受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和壯觀。
3、請同學談觀看錢塘江大潮后的感受。
運用電教媒體,讓同學直接感受到錢塘江大潮的澎湃雄壯的氣勢,同學的激情馬上被調動起來,既激發了同學的學習興趣,也利于同學理解詞句。
二、初讀課文,理清課文的順序
課文脈絡非常清楚,同學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能很快理清文章的順序,在此基礎上按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后的順序組織教學。
三、創設情境,體會觀潮人的感受
通過創設情境,讓同學設身處地的體會到觀潮人的急切、激動的心情。因此,我設計這么幾個問題:假如你就是觀察人中的一員,想到就要見到大潮了,你心情如何?你會怎么做?觀潮的人群又是怎么做的呢?
四、通過“讀、悟、議、賞、再讀”,重點體會潮來時壯觀景象。
潮來時雄偉壯觀的景象這一局部是課文的重點。抓住重點詞句品味是難點。學習這一局部時,我充沛發揮同學的主體地位,讓同學充沛讀,體會,并發動同學相互評議、補充,讓每個同學都能在自身的基礎上得到提高。
因此,我設計如下環節:
1、讀。
同學自由讀潮來時這一局部,找出自身最喜歡的地方讀,在閱讀教學中以讀為本,把時間和主動權還給同學,讓同學在讀中自學,讀中自悟,讀中自得。
2、悟。
讀中感悟,說說自身的體會,同學在讀書時聯系已有生活經歷,體會感悟,能更深入地理解課文。
3、議。
即教師給同學足夠多的時間討論交流,讓同學能夠充沛發展自身的見解,允許有不同意見,并鼓勵創新,圍繞“哪些景象最吸引你,說說體會,并把體會到的讀出來”這一問題,全班交流,大家各抒已見,如讀到“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抖起來”時,有同學說那情景像發生了海嘯,有同學說像發生了地震,感受到地在震動,有的同學感受到大潮涌動的速度。“議”這一環節的設計,充沛發揮了同學的主體地位,調動了同學的.積極性,讓同學在老師搭設的學習舞臺上發揮、扮演。
4、賞。
再次展現大潮來時的雄壯的情景,在體會文中描繪的情景的基礎上再次直觀感受到大潮的氣勢。
5、再讀。
在同學深入體會感受后,把自身體會到的朗讀出來。使同學在讀中欣賞品味,既激發了同學讀書的欲望,提高品味詞句的能力,又再一次為大潮的雄壯所折服。
6、想。
假如你就在觀潮的人群中,看到一條白線拉長、變粗、橫貫江面,最后猶如千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你的心情又如何呢?又會說些什么呢?“想”既利于同學在頭腦中再現大潮的雄壯,又拓展了同學的思維,培養了同學的想象能力。
五、結束
學完全文后,我再次讓同學自由讀自身最喜歡的地方,并給予時間讓同學展示,這樣既鞏固了同學的感受,又進一步激發了同學讀書的興趣。
六、作業設計:
讓同學把自身觀賞到的錢塘江大潮的景象和感受講給家長聽,既鍛煉同學運用詞匯的能力,又培養了同學的口頭表達能力。
說效果
可以看到,通過充沛讀,同學實現了在讀中自學,讀中自悟,讀中自得,讀中展示;通過自身領悟,激發了同學的思維和情感體驗;通過自由評,使同學的參與意識,同學的主體地位發揮得淋漓盡致。“讀中感悟,議中深入”同學不只讀懂得了課文,而且體會到祖國河山的壯麗,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字之美。
小學語文《觀潮》說課稿2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觀潮》這是一篇精讀課文,寫的是作者耳聞目睹錢塘江大潮,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后的景象,描寫了大潮由遠而近,奔騰西去的全過程,描繪出江潮由風平浪靜到奔騰咆哮再到恢復平靜的動態變化,寫出了大潮的奇特、雄偉、壯觀。
課文的第三、四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這部分內容繪聲,繪色,繪形地描寫了潮來時的壯觀景象,寫聲音從“悶雷滾動”到“山崩地裂”;寫景象從“一條白線”到“萬馬奔騰”,寫得直觀形象。作者這些有聲有色的描寫,使我們眼前仿佛浮現出大潮的畫面,感到響聲越來越大,大潮越來越近,潮頭越來越高,聲勢越來越猛。使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景。
作者觀察用心,敘述有序,從聲音、氣勢、形態幾方面直接描繪了大潮的奇特,又從觀潮的人數之多、熱情之高間接表現了大潮的奇特,使人由衷地感到錢塘江大潮真不愧為自古以來的“天下奇觀”。
這篇課文的選篇意圖,一方面是為了讓學生了解錢塘江大潮的壯麗與雄偉,繼續練習抓住主要內容,另一方面是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學生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
2、教學目標
鑒于上述對教材的初步分析,根據四年級教學要求、課文特點和課后思考練習,我確定本課分兩課時完成,現在我著重說的是第二課時的教學,第二課時的教學是在第一課時學生學會生字和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進行的,因此,本課時的教學目標是:
知識與技能目標:1、通過閱讀,使學生了解錢塘江大潮洶涌而來的壯觀氣勢,領略“天下奇觀”的景象。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3、學習作者按照觀潮順序記敘景物的寫作方法。
情感目標:通過了解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景象,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重難點
由于本組是以“自然奇觀”為專題編寫的,因此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課文第三、四自然段,感受大潮的雄偉、壯觀。課文描述的景象是學生生活中很難見到的,因此本課的教學難點是: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二、說教法、學法
為了提高教學效率,達到教學目標,本節課我遵循“學生為主體,我為主導,訓練為主線”這一原則,堅持導讀法教學。讓學生在導讀中分析、綜合、比較,在分析、綜合、比較中導讀,以讀代講,寓講于讀,使學生在分析、比較、綜合的思索過程中理解課文,獲取知識,提高聽說讀寫能力。根據學生對大潮缺乏感性認識,給學習課文帶來一定的難度,因此我采用情境教學法,在教學中巧用課文插圖、影像資料等,將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場面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入情入境,降低理解難度,有利于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努力營造一個“實在、有序、輕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的全過程。通過引導學生緊扣文題,質疑問題;讀、找、議,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有機地運用教學插圖、影像資料等強化感性認識;反復訓練朗讀,加深對文章的理解;熟讀成誦,積累知識,從而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
三、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引起動機
上課一開始,我先用一段飽含激情的話語導入新課:“同學們,你們觀賞過潮水嗎?世界上漲潮的地方不計其數,其中不乏著名的潮水,然而像我國錢塘江大潮那樣雄偉壯觀,千百年來令人贊嘆不絕的,卻不多見。你們想不想也去見識見識被稱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去感受感受江潮氣勢磅礴、雄偉壯觀的景象呢?”(請看視頻),然后指導學生閉上眼睛聽教師范讀課文。讓大潮的聲音從“悶雷滾動”到“山崩地裂”;景象從“一條白線”到萬馬奔騰等畫面呈現在同學們的腦海里。最后叫同學們打開課本看看描繪大潮雄奇的插圖。讓他們設身處地地感受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陶醉于大潮奇特的境界中,激發了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引起了他們的學習動機。
〈 二〉抓住文眼,整體教學,體會感情
教學時我抓住文章重點,圍繞“觀”(觀奇觀)這個中心詞,按照“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后”的思路,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首先我用小黑板出 示自學思考題:1、課文按照什么順序來寫觀潮的,作者抓住了什么來體現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2、找出你認為最能體現潮水雄偉、壯觀的詞句,小組進行討論并匯報結果,接著請同學們通過閱讀課文完成以下表格(在小黑板上出示表格:填出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后所看到的和聽到的景物),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由于引入新課時,已激發了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同學們興致勃勃地通過讀、劃、議,明白了“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白色水墻 ”、“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這些詞語是抓住潮來時的形狀特點。在觀看插圖之后,再回到文中細細品評,學生陶醉在有聲有色的情境中。從潮水越來越近,潮頭越來越高,聲勢越來越猛的景象中,領略到大自然的美好,激發了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使學生受到了潛移默化的美的熏陶。
〈三〉指導朗讀,感受景象,深化感情
為了幫助學生感受景象,更深更透地理解作者的表達感情,我著重采用了朗讀的`方法。首先我指導學生們自主選擇最喜歡的語句進行自由讀,比賽讀、表演讀等,再談談自己的感受,并鼓勵他們讀得有滋有味,有情有趣,讀出天下奇觀的氣勢,讀出觀潮人群的驚奇。然后聽錄音,學生閉上眼睛,腦海中浮現出畫面,幫助學生感悟自然美和語言美。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讀書的熱情,同時也激發了他們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四〉品文析句,理解課文,學習表達
教學中設計品文析句環節,能使學生賞境悟情,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思路,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因此,我在教學“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 那段時,我讓學生找出描寫大潮形態和聲音的句子,并要求他們說說作者在文中用了哪些修辭手法,這樣寫好在哪里?通過同學們的讀與找,了解到:作者運用了比喻修辭手法。(如: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這樣寫好在具體形象地寫出了作者在觀察錢塘江大潮時,所聽到的聲音和所看到的景象,充分體現了錢塘江大潮非凡的氣勢。)這樣加深理解了課文內容,進一步學習了作者按一定順序抓住特點的表達方法。
〈五〉總結全文
為了面向全體學生,把教師的“一人言”小結變為尊重學生個性發展的“課堂小結”。要求學生把這節課所學到的知識或最想說的話講給大家聽(我則從寫作、詞句、思想等方面進行指導)。這樣不僅形式獨特新穎,而且能優化課堂教學的結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拓展文本,延伸課堂
一節好課的結束應該是課外閱讀的開始。所以我布置的課外作業是,讓學生去搜集反映錢塘江大潮的文章和圖片,并和大家相互交流,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四、說板書設計
本人根據課文主要內容,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學生加以概括、歸納、總結,設計了以上板書。這樣的板書設計簡潔明了,既突出了本課的重點知識,又具有很強的概括性,有利于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課文的能力,提高學生布局謀篇的能力,我的說課完了,謝謝大家。
小學語文《觀潮》說課稿3
一、 說教材
《觀潮》一課是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六課的內容,課文通過作者的所見、所聞、所感,向讀者介紹了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文章思路清晰,語言生動,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是一篇進行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教育,培養留心周圍事物習慣的好教材。
根據教學大綱要求及教材特點,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體會錢塘江大潮的壯觀與雄奇,激發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強烈的情感。 根據本課的內容及三年級學生思維發展特點,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體會錢塘江大潮在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后的變化;難點是學習作者有順序的觀察方法,培養學生觀察能力,養成幾類材料的習慣
為了更好實現以上的教學理念,我在課前準備了相關的多媒體課件、美麗的圖片,讓學生收集有關小興安嶺的知識,為更好地學習知識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二、說教法和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我采用三疑三探的教學模式,首先,我圍繞教學目標,創設問題情境,設置具體問題,放手讓學生自學自探。即設疑自探。然后組織學生通過師生互動的方式檢查自探情況,共同解決自探難以解決的問題,即解疑合探。接著,讓不同學生針對所學知識,再提出新的更高層次的疑難問題,誘發學生深入探究,即設疑再探。最后,針對本節課所學知識,分別編擬基礎性和拓展性習題,讓學生訓練運用。
在新課程標準的理念中,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老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合作者,老師任務不僅僅是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使他們在自主能動的學習過程中發現學習的快樂。因此在這堂課中我將運用自主探究式學法。
三、說教學過程
1、復習導入
上課伊始,我設計這樣的導語,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觀潮一課,老師要考考你們字詞掌握情況。 用復習進行導入不僅可以考察學生對上節課對字詞掌握情況,而且自然的過度到本課第二課時的學習。
2、設疑自探
我設計這樣的導語,同學們我們上節課已經整體感知了觀潮的大體內容,那么每一段都寫了哪些內容呢?帶著這個問題自主探究,并用簡潔的語言來概括出來。
葉圣陶先生說過:“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本環節的設置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能力。
2、解疑合探
在自探結束后,我組織學生以全體討論的形式來檢查學生自探結果情況。并且幫助學生總結,這幾段主要講的是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后,江面的變化。即潮來前:江面很平靜聲音:潮來時:聲音:悶雷滾動——越來越大——山崩地裂。 形狀:水天相交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接著形成一道白色城墻,最后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起頭并進。潮來后:江面漫天卷地,風號浪吼過了很久才恢復平靜。并且重點講解潮來時的壯觀景象。讓學生在評價和傾聽的過程中,發現、感悟,從而得到提升。
4、質疑再探
讓學生針對所學知識,再提出新的更高層次的.疑難問題,誘發學生深入探究。如果學生提不出,我將準備好的問題拋給學生,例如,你能結合本篇內容說一說作者寫這篇文章時,心情是怎樣的?如果你就在觀潮的人群中,看到一條白線拉長、變粗、橫貫江面,最后猶如千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你的心情又如何呢?又會說些什么呢? 這個環節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敢于質疑,敢于探究的精神。
5、拓展運用
讓學生以解說員的身份,以課文為藍本,以插圖和錄像為依托,融進自己的感悟“現場直播”,培養學生創造性復述的能力,解說詞可以按照“潮來前、潮來時、潮來中”的順序講述,要烘托出大潮的奇特之處。
6、小結
我讓學生說一說,通過本課的學習他們有哪些收獲?還有哪些疑惑?讓學生大膽的發表見解,給學生一個梳理知識的機會。
四、說板書設計
這樣板書,體現文章的結構和寫作順序,又體現了本文的重難點,既讓學生把握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又注重了他們審美情趣的培養。
22、觀潮
天 潮來前:江面很平靜(人山人海)
下 聲音:悶雷滾動——越來越大——山崩地裂
奇 潮來時
觀 形狀:一條白線——白色城墻——白色戰馬
潮來后: 漫天卷地 風號浪吼 恢復平靜
小學語文《觀潮》說課稿4
【說教材】
《觀潮》通過作者的所見、所聞、所感,向我們介紹了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編者將這篇課文選編在這里,一方面是繼續培養學生抓住主要內容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的觀察方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想好一堂課必須了解學生。
【說學情】
四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欲強,富于想象,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但學生生活閱歷有限,對文中描繪的雄偉景象缺乏直觀感受,需要老師提供直觀的圖像幫助。
【說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識記生字詞,抓重詞句進行品味,注重語言積累。
2.技能目標: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的觀察方法,培養學生留心觀察事物的習慣。
3.情感目標:讓學生通過了解錢塘江大潮的壯麗與雄奇,使學生受到壯闊美和力量美的感染,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的感情。
【說教學重點】
學習課文3、4自然段,體會大潮的磅礴氣勢。
【說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的觀察方法。
【說教法】
“有多法,但無定法。”在本課中主要采用情景學法、多媒體輔助法和朗讀法進行學。通過展示課件讓學生身臨其境,情寓其中,從而感受大自然的偉大力量,并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品味,更好地理解課文。
【說學法】
根據材特和學生認知規律,讓學生在師指導下,自覺主動地學習,遵循以學生為主體、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三為主原則,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說教學過程】
一、引入
1.激趣導入,引人入勝
常言道:“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學也是如,一堂課的導入十分重要。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用潮水聲作襯托,同時用優美的語言聲情并茂地渲染課堂氣氛,勾起學生想去觀潮的強烈欲望。
2.觀看畫面,啟發想象,學習第2自然段。
①我利用課件向學生展示潮來前人山人海的情景。啟發學生展開想象:假如自己身在其中刻的心情怎樣?我的意圖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通過邊看邊想,設身處地地理解人們期盼潮水早來的焦急心情。
②課堂學不僅在于老師的導,還在于學生的學。對于第二自然段的內容我將讓學生自由朗讀,然后提出問題:江潮還沒有來,作者看到了什么?學生通過讀書,能夠自己解決問題。
二、讀中感悟,理解課文3、4自然段。
潮來時這部分是課文的重,我讓學生采用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方式來學習,運用情境學,抓住重詞句品味、悟情,學生采用看、讀、思、背等學習方式進行學習。
A.首先運用多媒體學生展示潮來時的`情景,學生的情感一下子沉浸在大潮滾滾而來,奔騰咆哮的壯麗圖景中。同時,我巧設疑問,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這里采用情景學法將視覺手段與聽覺手段緊密結合起來,有助于培養學生觀察力、想象力、思維能力。
B.如壯觀的景象,作者又是如何進行描繪的呢?我因勢利導、自然過渡,引導學生學習課文內容。
1.《小學語文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我準備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來朗讀課文,比如:自由讀,合作讀,指名讀,讀自己喜歡的詞語、語句等,讓學生在讀中自學,讀中感悟,讀中自得。然后出示自學提示
(1)作者觀潮的順序是怎樣的?
(2)作者抓住了潮水的哪些特來描寫?我讓學生組建學習小組,共同探討、合作解決問題,存在困難的地方,我適當撥,引導學生抓住潮水聲音變化的詞語。如:悶雷滾動—響聲越來越大—山崩地裂和潮水形態變化的詞語,如:一條白線——拉長、變粗——白色城墻——白色戰馬來理解大潮的雄偉氣勢。
2.愛因斯坦說過:“提出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在學中。我將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大膽質疑,在本課中學生也許會提出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潮水為什么會拉長呢?我組織學生議論交流,然后我結合錢塘江的地理位置及形狀及時撥,這樣,學生的疑問就得到了解決。
3.為了使學生提高品味詞句的能力,又再一次為大潮的雄壯所折服,我將引導學生背誦3、4自然段,讓學生把生動形象的語言描寫內化為自己的真切感受,受到大自然美的熏陶。
三、回歸整體,理解全文
在理解了前面兩個重段落以后,我讓學生回過頭來,整體瀏覽全文,感受觀潮的整個過程,從而整體把握全文。
四、總結延伸,感情升華
錢塘江大潮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真不愧為天下奇觀。處我將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感,為了進一步升華主題,我向學生展示祖國大好河山的圖片,有意識地把這種感情升華到對大自然,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小學語文《觀潮》說課稿5
一、教材分析
1、地位與內容
《觀潮》是語文出版社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二節的教學內容,本課是在學生具有了一定的字詞積累和言語理解能力的基礎上來進行學習的。本單元的課文以寫景為主,本課通過作者的所見、所聞、所感,以生動的語言向讀者展現了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
2、教學目標分析
依據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新課改對教學目標的要求,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如下三個維度:
(1)知識與技能目標:
能正確書寫"鼎、罩"等7個生字,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正確讀寫"寬闊、籠罩、若隱若現、昂首東望等詞語;
能用"逐漸"、"恢復"等詞造句,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內容。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以讀促悟、多種閱讀形式相結合的方式,激發學生讀書的熱情,提高學生品味詞句的能力;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讓學生在學習本科的過程中,感受大自然的壯觀,受到自然美的熏陶,從而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3、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根據教學目標和教材內容,"潮來之時"是文章的重點部分,所以我將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描寫方法確定為本課的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依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認知結構,我將本課的教學難點確定為抓住重點詞句,按課文的表達順序理解課文內容。
我對教學重難點的分析是基于對教學目標和學生情況的分析,那么接下來我來說一說學情。
二、學情分析
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對字詞有了一定的積累,但對于正確書寫漢字還有待加強,學生理解一些語句深層涵義的能力還有待提高。四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欲強,樂于表達,但他們的生活經驗畢竟有限,對文中描繪的錢塘江大潮的雄偉景象,僅憑想象難以深刻感受,需教師提供直觀的圖像幫助理解,這些都將成為我教學過程中的考慮因素。
三、教法分析
基于以上對教學內容、學情的分析和新課改的要求,因為本課是篇寫景記敘文,篇幅不長,但"天下奇觀"的景象極為少見,因此,我將借助多媒體,采用"創設情境法"、"圖文結合法"等方法進行教學,讓學生入境界,進角色,動真心,吐真情來體會錢塘江潮來時宏偉的氣勢,感受到大自然的偉大力量,從而達到培養能力的目的。
四、學法分析
學生將采用"情景探究法"、"討論法"及"朗讀體會法",通過對圖片影像的觀看,感受和學習課文中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景象。
五、說教學過程
作為教師要做的是幫助學生架設生活與教材的橋梁,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并參與其中,推動學生深入地感受,因此我的教學過程設計如下:
第一環節:激趣導入
首先我采用設問的形式問學生們,在我國,有許多奇特的自然景觀,錢塘江大潮就是其中一處,有誰聽說過或者見過錢塘江大潮嗎?
然后,放錄像讓學生們直接感受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
之后,請幾個學生分別談談觀看錢塘江大潮后的感受。
(設計意圖:因為很多同學都沒有親身感受過這一奇觀,在這里我運用多媒體教學,學生可以直接感受到錢塘江大潮的雄壯的氣勢,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利于學生理解重點詞句和課文。)
第二環節:新授環節
1.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整體感知
先請同學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找出不理解的字詞,采用查字典等自學方式解決。
然后我找同學來大聲朗讀課文,并采用同桌對讀的、抽讀生字卡的方式檢查學生字詞掌握情況。
(設計意圖:能借助字典和生活積累,理解字詞的意思,培養學生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新課標極力強調培養學生的自主性,為尊重學生的.個性,我特別提醒學生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2.帶著問題默讀課文,理清課文的順序
我讓學生帶著課文是按照怎樣的順序來描寫錢塘江大潮這一"天下奇觀"的?這一問題來默讀課文,提醒學生注意默讀的時候要提高默讀的速度,不要用手或筆指著讀。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養成默讀的習慣,指導學生默讀的方法。課文脈絡清楚,學生在初讀基礎上能很快理清脈絡,按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后的順序組織教學。)
3.創設情境,體會觀潮人的感受
為了讓學生設身處地的體會到觀潮人的急切、激動的心情。我設計這么幾個問題:如果你就是觀察人中的一員,想到就要見到大潮了,你心情如何?你會怎么做?觀潮的人群又是怎么做的呢?并讓學生們帶著這些問題再觀看一遍錄像。這種情境的創設,使學生們體會到身臨其境的感覺,體會到觀潮人的感受。
4.細讀,品味感悟
文章的三、四自然段是重點部分,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這部分,我設計了如下三個問題來幫助學生理解。
1.潮來前,江面的景色什么樣?(江面平靜)
2.潮來時,江面的景色什么樣?在講潮來時這部分時,讓他們用筆畫出描寫潮來時的景象和聲音的詞語和句子,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去理解。
(設計意圖:不動筆墨不讀書,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3.大潮過后,江面的景象是什么樣的?這些都說明了什么?把自己的理解在小組內進行討論。
(設計意圖:學生在讀書時聯系生活經歷,體會感悟,深入理解,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
我之所以設計如上三個問題,是按照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后的時間順序幫助學生理解課文。
第三環節:鞏固練習
學完全文后,我再次讓學生自由讀自己最喜歡的地方,并給予時間讓學生展示,這樣既鞏固了學生的感受,又進一步激發了學生讀書的興趣。
第四環節:作業設計
讓學生把自己觀賞到的錢塘江大潮的景象及感受講給家長聽,既鍛煉學生運用詞匯的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六、板書設計
根據潮來前、潮來時、潮去時的關鍵詞總結成為本課板書,讓學生清晰地認識到錢塘潮的特點。
潮來前:風平浪靜 人山人海
天下奇觀 潮來時:悶雷滾動 一條白線 浩浩蕩蕩 山崩地裂
潮去時:漫天卷地 風號浪吼
小學語文《觀潮》說課稿6
[教材解讀]
《觀潮》一課是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課文通過作者的所見、所聞、所感,向讀者介紹了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文章思路清晰,語言生動,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是一篇進行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教育,培養留心周圍事物習慣的好教材。四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欲強,樂于表達,樂于與人交流,但他們的生活經驗畢竟有限,對文中描繪的錢塘江大潮的雄偉景象,僅憑想象難以深刻感受,需教師提供直觀的圖象幫助理解。
[目標預設]
依據二期課改的精神,教材特點及學生實際,制定以下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1、體會錢塘江大潮的壯觀與雄奇,激發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強烈的情感。
2、激發學生讀書的熱情,提高學生品味詞句的能力。
3、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4、教學重點是理解"潮來之時"的記敘。
5、教學難點是體會錢塘江大潮的雄壯的磅礴的氣勢。
[教學過程]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讓學生在讀、悟、議這種寬松民主中的氛圍中學習。作為教師,要做的是幫助學生架設生活與教材的橋梁,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并參與其中,推動學生去深入地感受。因此,我的教學設計如下:
一、運用電教媒體,直觀感受,激發情感和興趣。
1、導入:在我國,有許多奇特的自然景觀,你能說一下嗎?錢塘江大潮就是其中一處,有誰知道錢塘江大潮?見過嗎?(圖片)
2、放錄像,直接感受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和壯觀。(錄象)
3、請學生談觀看錢塘江大潮后的感受。(出示地圖)
運用電教媒體,讓學生直接感受到錢塘江大潮的磅礴雄壯的氣勢,學生的激情馬上被調動起來,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利于學生理解詞句。
二、初讀課文,理清課文的順序
課文脈絡非常清楚,學生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能很快理清文章的順序,在此基礎上按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后的順序組織教學。
三、創設情境,體會觀潮人的感受
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設身處地的體會到觀潮人的急切、激動的心情。因此,我設計這么幾個問題:如果你就是觀察人中的一員,想到就要見到大潮了,你心情如何?你會怎么做?觀潮的人群又是怎么做的呢?(討論)
四、通過"讀、悟、議、賞、再讀",重點體會潮來時壯觀景象。
潮來時雄偉壯觀的景象這一部分是課文的重點。抓住重點詞句品味是難點。學習這一部分時,我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充分讀,體會,并發動學生相互評議、補充,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礎上得到提高。因此,我設計如下環節:
1、讀。學生自由讀潮來時這一部分,找出自己最喜歡的地方讀,在閱讀教學中以讀為本,把時間和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讀中自學,讀中自悟,讀中自得。
2、悟。讀中感悟,說說自己的體會,學生在讀書時聯系已有生活經歷,體會感悟,能更深入地理解課文。
3、議。即教師給學生足夠多的時間討論交流,讓學生能夠充分發展自己的見解,允許有不同意見,并鼓勵創新,圍繞"哪些景象最吸引你,說說體會,并把體會到的讀出來"這一問題,全班交流,大家各抒已見,如讀到"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時,有同學說那情景像發生了海嘯,有同學說像發生了地震,感受到地在震動,有的同學感受到大潮涌動的速度。"議"這一環節的設計,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老師搭設的學習舞臺上發揮、表演。
4、賞。再次展現大潮來時的'雄壯的情景,在體會文中描繪的情景的基礎上再次直觀感受到大潮的氣勢。
5、再讀。在學生深入體會感受后,把自己體會到的朗讀出來。使學生在讀中欣賞品味,既激發了學生讀書的欲望,提高品味詞句的能力,又再一次為大潮的雄壯所折服。
6、想。如果你就在觀潮的人群中,看到一條白線拉長、變粗、橫貫江面,最后猶如千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你的心情又如何呢?又會說些什么呢?"想"既利于學生在頭腦中再現大潮的雄壯,又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
五、結束
學完全文后,我再次讓學生自由讀自己最喜歡的地方,并給予時間讓學生展示,這樣既鞏固了學生的感受,又進一步激發了學生讀書的興趣。
六、作業設計:
1、讓學生把自己觀賞到的錢塘江大潮的景象及感受講給家長聽,既鍛煉學生運用詞匯的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2、搜索天下奇觀和了解祖國的大好河山。(提供網址)
后感:
可以看到,通過充分讀,學生實現了在讀中自學,讀中自悟,讀中自得,讀中展示;通過自己領悟,激發了學生的思維和情感體驗;通過自由評,使學生的參與意識,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得淋漓盡致。"讀中感悟,議中深入"學生不僅讀懂得了課文,而且體會到祖國河山的壯麗,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字之美。
小學語文《觀潮》說課稿7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
我說課的題目是:宋代周密的《觀潮》
我按以下五個程序說課,主要說每個程序的要點:
首先,我說教學分析。
一、教學分析
1、教材分析:
《觀潮》是山水游記的佳作,南宋文學家周密用精妙純熟的語言,形象逼真的描寫,將南宋時期錢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觀潮的盛況展現在讀者面前。全文著眼點在“潮”上,立足點在“觀”上,用鏡頭攝像的筆法分別寫出潮來之狀,演兵之形,弄潮之勢,觀潮之盛。這篇文章通過正側面描寫結合,白描與細描相結合,寫景與記事相結合,成功地寫出了錢塘江大潮的奇偉壯麗,又展現了南宋都城的風景畫、風俗畫,表現了人與自然搏斗的勇敢精神,也流露了作者在南宋王朝滅亡之后對過去生活的留戀之情。
2、學生分析
初二學生已經有了一年的文言文學習基礎,學生對文言知識和文言文學習方法有了一定的認識。掌握了一定量的文言詞匯,了解了一些常見的基本句式,能運用已學知識初步感知文章大意。
(根據以上兩個分析,我確定本課教學目標如下)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①積累常用文言詞語;
②能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③學習抓住景物特點,多角度、多修辭、多側面摹狀的寫景方法。
2、過程與方法目標
①反復誦讀,對照注釋,借助工具書掌握學習文言文的方法;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②提供句式,教給學生賞析優美詞句的方法。學習用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手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了解錢塘潮雄偉壯觀的`景象,激發學生熱愛自然、贊美自然的豪情,爭做時代的弄潮兒。
教學重點
1、準確地翻譯全文,并積累常見文言詞語的用法。
2、研讀課文,整體感知精彩的場面描寫,精巧的結構安排。
教學難點:
理解并運用本文形象逼真的描寫方法。
小學語文《觀潮》說課稿8
一、說教材
《觀潮》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一組第一課。這是一篇十分優美的寫景的文章,描寫了被稱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全文共5個自然段,先總寫,然后從“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后”三個方面,描寫了大潮由遠而近、奔騰西去的全過程,刻畫了錢塘潮的奇特、雄偉、壯觀,有聲有色,有景色的正面描寫,也有觀潮人的側面烘托,使人讀后不禁發出由衷的贊嘆:錢塘江大潮真不愧為自古以來的“天下奇觀”!可以說這是一篇很好的進行朗讀訓練的文章,也是進行寫景類文章寫作訓練的典范。
二、說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15個生字。正確讀寫“寬闊、籠罩、逐漸”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3、4自然段。
3、邊讀書邊想象畫面,能聯系上下文或結合生活實際體會詞句的含義。
4、感受大自然的壯觀,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閱讀感受與他人交流。
重點:積累語言,引導學生感受大潮的神奇壯觀。
難點:體會課文中的重點語句,想象課文描繪的大潮景象。
三、說學情。
四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欲強,樂于表達,樂于與人交流,但他們的生活經驗有限,對潮汐的形成原因,和文中描繪的錢塘江大潮的雄偉景象,僅憑想象深刻感受,需要教師提供直觀的圖像。
四、說教法學法。
基于對文本的把握和對學生的學情分析,我采用“創設情境法,多媒體輔助法”進行教學,努力為學生創設情境,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將自己想象成觀潮人群中的一個,身臨其境地融入學習活動中。同時我還采用了“朗讀法”,因為閱讀教學的重點要通過不同形式的讀,實現理解內容,體會感情,領悟表達的方法的目的。
在新課標的理念中,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合作者,教師的任務不僅僅是教知識,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使他們在自主能動的學習過程中發現學習的快樂,為此,我采用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學習方法。
五、說教學過程。
我將本課分為兩課時來完成。第一課時的教學任務是反復誦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和寫作順序,弄清錢塘江的地形特點,感受錢塘江大潮的神奇雄偉。并引導學習生字。第二課時的教學任務是引導學生通過聯系上下文讀懂重點語句,積累語言,學習作者的描寫方法。下面我主要說說第一課時的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情境導入
1、出示錢塘江地形圖。
教師進行介紹:我國有許多名山大川,今天老師就給大家介紹一條有代表性的河流,那就是錢塘江。錢塘江是我國浙江省的第一大河,位于浙江省北部,全長605公里,河域面積五萬平方公里。與南美洲的亞馬遜河、南亞的恒河并稱為“世界三大強涌潮河流”。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到錢塘江邊一睹涌潮的景象吧。
2、播放錢塘江大潮視頻,板書“觀潮”
看了這潮水,聽了這潮聲你覺得錢塘江潮怎么樣呢?你能用一個詞來概括嗎?在作者眼里又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找出一個最能體現錢塘江潮特點的詞語。
3、理解奇觀
教師板書“天下奇觀”,并引導學生理解“奇觀”
設計意圖:此環節通過圖片和視頻資料,給學生形成視聽沖擊,讓學生直接感受到錢塘江大潮的磅礴雄壯的氣勢,學生的激情馬上被調動起來,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順理成章地引出關鍵詞“奇觀”。
(二)檢查預習,學習生字
1、采用多媒體形式出現本課生字詞,指名讀,重點強調“罩”“鼎”“崩”三個字的讀音。再齊讀鞏固字音。
2、讓學生那個字記起來有困難。幫助學生解決難字。
3、多種形式讀,如開火車讀、賽讀、男女生讀等,進一步鞏固生字詞,這樣既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又在學習中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設計意圖:預習是語文教學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也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教給學生自學方法的有效途徑。但預習一定要有目的,有計劃,有針對性。
更要有指導,預習的基本要求是:
1、用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圈出生字,畫出詞語,遇到難讀字多讀幾遍,不理解的詞語查字典,不能解決的畫問號。
2、大聲朗讀,將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3、邊讀邊想,提出不理解的問題。程度好的學生還可以將自己的讀書體會、感受寫下來。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教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認真聽,聽出節奏、停頓和速度。
設計意圖:在語文教學中,要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教師的范讀十分重要。好的朗讀可以營造氣氛,讓課堂更有感染力,也可以通過正確的朗讀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實現以讀代講的目的。
2、學生模仿讀。
3、指名讀,然后進行評議,看好在哪兒,不足在哪兒,如何改進?
設計意圖:評價的過程正是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因為只有自己入情入境地讀了,才能評價別人,這樣既掌握了知識,又鍛煉了學習的能力。
4、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想想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錢塘江大潮的?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適時板書: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后
設計意圖: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對課文的把握不同,會有不同的感受,所以他們的匯報過程正是體現他們獨立獲取知識的過程。
在這個環節中,我意圖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循序漸進地走進文本,逐步提升學生的感悟,這樣不僅保證了讀的時間,讀的形式,還保持了讀的興趣,更為深入理解課文打下基礎。
(四)指導書寫
中年級的學生已具有一定的書寫能力,能獨立識寫大部分的生字,教師只需指導難寫、易錯字,為此,本課我重點指導了“罩”“頓”“震”三個字。
六、作業設計。
聽了獅子媽媽的話,還有小朋友的話,懶獅子會怎么想,怎么做?請你說一說,想一想,畫一畫。選擇完成一項作業:
1、愛編故事的你,可把這個童話故事,繼續往下編,講給同伴、老師、家人聽。
2、假如課文有第3幅插圖,會畫些什么?愛畫畫的你,請接著往下畫。
3、假如課文有第8自然段,會寫些什么?愛寫文章的你,請試著寫一寫。
七、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設計在力圖簡潔明了的基礎上,抓住重點詞,突出文章脈絡,有助于提高學生閱讀理解的能力和布局謀篇的能力。
小學語文《觀潮》說課稿9
一、說教材
《觀潮》這篇文章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第一組的一篇講讀課文。作者向我們描繪了
浙江省海寧鹽官鎮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景象。課文結構清楚,作者按潮來前、潮來時和潮過后的順序和大潮聲、形由遠及近的變化介紹了錢塘江大潮氣勢磅礴景象,使人讀后不禁發出感嘆“錢塘江大潮不愧為天下奇觀”。作者還介紹了觀潮的人數之多,熱情之高,從側面表現了錢塘江大潮之奇。選編這篇文章的目的一是為了讓學生通過學習課文體會大自然給我們帶來的奇妙感受,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二是讓學生一邊讀書一邊想像畫面,通過重點語句段體會文章表達上的特點。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四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我將本篇課文的教學目標制定為以下幾條:
1 、認識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4自然段。
3 、邊讀書邊想像畫面,聯系上下文體會詞語表達上的含義。了解本文的寫作特點。
4、 通過學習本篇課文,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壯觀,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閱讀感受與他人交流。
教學重點:感受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景象,受到自然美的熏陶。
教學難點:體會文中一些語句,想像課文中描繪的錢塘江大潮的景象。
二、說教法
四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欲日益增加,但他們的認知能力有限,對文字描寫的景象難以形成深切體會,因此我采用創設情境法進行教學。上課時播放錢塘江大潮壯觀景象,讓學生結合文中的文字描寫深刻感受。閱讀教學中,朗讀是最重要、最經常的練習,因為在朗讀的過程中可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還可以培養語感。因此,我還將采用以讀代講法進行教學,組織學生進行朗讀比賽,讀一讀,議一議,看誰能把潮來時的那種“浩浩蕩蕩、山崩地裂”的氣勢讀出來。
三、說學法
在新課程標準的理念中,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老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合作者,老師任務不僅僅是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使他們在自主能動的學習過程中發現學習的快樂。因此在這堂課中我將運用自主探究式學法。“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為什么這么說,“奇”在哪兒。讓學生結合課前搜集的資料說說自己對錢塘江大潮的了解。語文課堂應是開放而有活力的,因此我還將采用合作交流式學法,組織學生之間互相交流自己的獨特感受,議一議文中的哪些詞和句用得好。
四、說教學程序
《觀潮》這篇課文結構非常清楚,作者分別按潮來前、潮來時和潮頭過后這三個方面向我們詳細介紹了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景象,課文的第一自然段為總寫,重點描寫了潮來時的景象。這篇課文不僅可以讓學生積累好詞佳句,還是一篇寫作的好范文。為了使本課教學達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一)質疑導入,激起探究興趣
導語“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觀潮》這一課。”(教師板書課題后質疑課題,什么是觀,什么是潮?師生交流后回到課文中。)請同學們齊讀課文第一段“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提問“讀到這兒,你有什么要問的?”學生會質疑“為什么說錢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觀,奇在哪兒?”讓學生展示課前搜集的資料再結合課后的資料袋說說錢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意圖: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中來,激起學習新知識的欲望,為下一步的學習做好鋪墊。}過渡語“同學們,我們知道了這兒的潮水是由于特殊的地形而形成的,那它究竟是什么樣的呢,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去感受感受。我們先把課文的.障礙——生字掃除掉。”
(二)初讀文章,整體感知
1、學生分四人小組朗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找出不理解的詞、句,小組成員合作解決問題。
2、小組成員討論這篇文章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來介紹錢塘江大潮的,重點寫了哪一部分?{意圖:小組之間互相討論交流,有助于帶動學生的思維,在文中找出問題,發現問題,共同解決問題,也促進了成員之間的團結。}
(三)品讀課文,深入感知
這篇文章結構非常清楚,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很快就可以明白文章是按潮來前、潮來時和潮頭過后的順序來寫的,老師就按照這個順序來組織教學。
1、指名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說一說這一段給我們介紹了什么?潮來前江面是什么景象?
結合課文插圖看一看人們都在干什么?這么多人都來看潮水說明了什么?他們現在是怎樣的心情?如果你也在場會是什么心情?
2、播放潮來時錄象,師生之間交流感受后再回到課文。學生自由朗讀3、4自然段,想一想作者又是按什么順序描寫潮來時的景象的,抓住了哪些特點來具體描寫的?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是按由遠及近的順序和聲、形變化的特點來描寫潮水來勢洶涌的。指導朗讀3、4自然段,特別是第四自然段。指名讓學生讀,小組齊讀,比賽讀,看誰能把那種山崩地裂、萬馬奔騰的氣勢讀出來。
再播放潮來時錄象,請學生當解說員,按照順序和聲形變化介紹潮來時的景象。評一評,哪位解說員解說得最好。
3、霎時,潮頭就奔騰西去,這時江面又是怎樣的景象?潮水西去后有什么變化?人們此時又會是怎樣的心情?你要發出怎樣的感嘆?{意圖:利用影像資料進行直觀教學,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是其他教學手段無法比擬的。第一次播放錄象讓學生有初步映像,在這個基礎上結合課文學習,使學生很快地把剛才看到的畫面在頭腦中重現一遍,從而更深地理解課文內容。第二次播放錄象,讓學生不看書,直接對照畫面做現場解說,利用孩子好勝的心里,積極調動孩子的思維,使課堂氣氛活起來。}
4、總結:錢塘江大潮為什么被稱為天下奇觀?(學生在學完課文后很快就能回答上來。)
(四)回顧課文,加深印象
學完全文后,我再次讓學生自由讀自己最喜歡的地方,并給予時間讓學生展示自己。這樣既鞏固了學生的感受,又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五)課后練習,拓展運用
1、把今天看到的錢塘江大潮的景象和感受講給家長聽,既鍛煉了學生運用詞匯的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2、小練筆。讓學生以《觀潮》這篇課文做范文,按照一定的順序寫一處你印象最深刻的景觀。學會了的方法,應及時運用,這樣有利于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
五、說板書
板書是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部分,它是教師精心設計的結晶,是課堂教學的精髓,不僅可以體現主要內容,而且能使學生抓住板書內容掌握整個課堂教學內容,起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我的板書設計正是體現了這一點,具有代表性,一目了然,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觀潮
潮來前 平靜
聲:悶雷滾動 越來越大 山崩地裂
潮來時 形:一條白線 橫貫江面 兩丈水墻
潮頭過后 平靜 漲水
六、說效果
通過充分讀,學生實現了在讀中自學,讀中自悟,讀中自得,讀中展示;通過自己領悟,激發了學生的思維和情感體驗;通過自由評,使學生的參與意識,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得淋漓盡致。“讀中感悟,議中深入”學生不僅讀懂得了課文,而且體會到祖國河山的壯麗,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字之美。
小學語文《觀潮》說課稿10
各位老師、各位評委: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第一篇課文《觀潮》。接下來我將從說教材教學目標,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四個方面來闡述說課的內容。
一、 說教材。
《觀潮》這篇課文是義務教育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一組第一課。這組課文是圍繞“自然奇觀”的專題來寫,《觀潮》是這組課文的第一課,起著非常重要的引領作用。本文通過作者對潮的生動描寫,讓我們看到了大潮的奇特、雄偉、壯觀,更讓我們領略了大自然的魅力,體會大自然那種魔術般的神奇。編者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為了使學生通過閱讀感受錢塘潮之“奇”,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二是為了引導學生一邊讀書一邊想象畫面,并通過品味重點詞句、重點語段,體會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
根據中年級學生的特點和我對新課標的理解,我認為完成這篇課文的學習應該達到以下幾個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寬闊、籠罩、薄霧”等詞語。
2、感受大自然的壯觀,受到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閱讀感受與他人交流。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地3、4自然段。
4、邊讀書邊想象畫面,能聯系上下文或結合生活實際體會詞句的含義。
重點:引導學生感受錢塘潮的神奇壯觀.
難點:突破體會課文中有關語句,想象課文描繪的大潮景象。
二、 說教法。
本課我將采用創設情境法、朗讀法、多媒體輔助法進行教學。
三、 說學法。
在新課標的理念中,老師的任務不僅僅是教給學生知識,更主要的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使他們在自主能動的學習過程中發現學習的快樂,因此,我將讓學生采用自主探究法進行學習。
四、 說教學過程。
根據我對學生的了解,我認為本課可分為兩課時來完成。第一課時的教學任務是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體講了什么,引導學習生字,并且學習第3、4自然段。第二課時的教學任務是引導學生通過聯系上下文讀懂重點詞句,感受錢塘江大潮的壯觀,受到美的熏陶,同時學習作者的描寫方法。由于時間關系,我著重談談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意圖。
(一) 質疑導入,激發興趣。
課一開始,我就提問:同學們,你們見過潮嗎?因為我們這里遠離大海,可能大部分學生沒有見過,所以我就以課件的方式播放錢塘江大潮的畫面,讓學生形象地感知。教師解說:我們剛才看到的就是錢塘江大潮,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想知道為什么嗎?今天老師就帶著大家一起來學習《觀潮》這篇課文,找出答案。
板書:觀潮 (齊讀課題)
這一環節利用懸念激人好奇,催人思索,疑問、矛盾的心理有利于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地思維,是啟發學生進行思維活動的有效途徑,為下一步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 檢查預習情況,學習生字。
中年級學生在課前已經養成預習的學習習慣。接下來
老師要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檢查。
1、采用多媒體的形式出現本課的生字詞,以檢查的形式,指名學生讀一讀,當讀到“罩”時教師強調翹舌音讀到位,讀到“鼎、崩”時強調后鼻音讀到位。接著,讓學生齊讀鞏固字音。
2、讓學生說說那個生字記起來有困難,如“鼎”字,筆畫復雜,字不常見,我用字理來講,“鼎”是古代煮東西的鍋,上部裝東西的部分演變成“目”,下部的三根支架演變成下部分,如果不用字理來講的話學生很難理解。
3、讓學生通過開火車讀、賽讀、男女生讀等多種形式進行鞏固生字詞。這樣,多種形式的讀,既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又在學習中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三)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1、教師按自然段讀課文,要求學生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然后評一評同學讀得好不好?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
在這評價的過程中,正是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他們為了評價別人而主動學習,既掌握了知識,又鍛煉了學習的能力.
2、讓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讀書方式自由朗讀課文,想想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錢塘江大潮的?從整體入手,把握文章的思路即觀潮的順序。 (教師隨機板書:潮來前 潮來時 潮頭過后)
這樣讓學生理清課文的脈絡,知道了作者是按照潮來前、潮來中、潮來后順序來寫錢塘江大潮的。
學生理清課文脈絡,知道課文的主要內容后為深入理解課文打下基礎。他們匯報的過程也就是一個充滿個性化的,體現他們自己從課文獲取知識的過程。
(四)品讀重點段,深入感知。
1、指名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說一說這一自然段講的是什么? 讓學生找出文中表示時間、地點、人物的詞語。
2、引導學生結合第一幅插圖理解“人山人海”的意思,并說說“人山人海”說明了什么?
3、再讀:體會江面的特點和人們此時的心情。
(五)感情升華,拓展訓練。
想想假如你在場會是什么心情?
這樣一來,既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
(六)指導書寫。
中年級的教學目標主要是:1、獨立識寫課文生字,能掌握大部分生字;2、通過老師指導,能夠掌握難寫、易錯的字。所以,在這一課我就重點指導“蒙、薄、昂”這三個字,“蒙”中間的短橫不能丟,“薄”不能寫成左右結構,“昂”下半部分的左邊不能加點。
語文教學是一項常做常新的藝術,我會在實踐中不斷學習、成長。希望各位評委老師給我提出寶貴意見,我將虛心接受,認真思考,以求進步。謝謝大家!
【小學語文《觀潮》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觀潮》說課稿06-29
2022小學語文觀潮說課稿11-18
語文《觀潮》說課稿01-06
《觀潮》小學語文的說課稿(通用9篇)07-19
語文《觀潮》說課稿15篇01-06
初二語文《觀潮》說課稿06-09
《觀潮》說課稿06-28
觀潮說課稿01-04
《觀潮》說課稿06-24